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生网络素质调查

大学生网络素质调查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9:3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大学生网络素质调查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大学生网络素质调查

篇1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1日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网上购物是一种新型的购物方式,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接受的较快,是网络购物的活跃分子,本文主要以驻保高校大学生网络购物的现状及影响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因素展开分析。

二、网络购物流程

以电子商务为中心,通过网络营销、商品采购、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安全支付、消费者等,形成网上购物的重要环节。

网上购物系统:

选择商品:消费者-销售网站-感兴趣的区域-将喜欢的商品加入购物车-比较同类商品和评价

成订单:给定各商品数量、确定送货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收货时间

支付结算:在线支付,离线支付:货到付款,消费者-厂商-供应、配送单位-消费者。支付系统:电子钱包-认证中心-银行-商家-消费者。

配送中心:配送系统将商家订单中的送货信息统筹安排,生成送货单发给配送单位,由配送单位将商品发送给最终用户,完成购物。

三、大学生网络购物分析

(一)网络购物基本情况。从调查结果显示:网络购物的群体特征:98.1%的同学进行网络购物,其中网络购物的男生占30.8%,女生占67.3%;网络购物的年级u(大一)>u(大二)>u(大三),从调查结果来看,女生网络购物的热情高于男生,大一的同学初进大学对新鲜事物的渴望欲大于大二、大三的同学们。

网络购物选择的原因:网络购物的优点:u(省时省力)>u(可供选择的商品种类多)>u(价格便宜)>u(可以进行价格比较);促使网络购物的因素:u(“双十一”一类的购物节促销活动)>u(店家不定时推出的优惠短信或邮件的影响)>u(微博、电视等第三方平台的宣传)>u(其他)>u(为了满足满减活动进行凑单)。

网络购物的主要平台,如表1所示。淘宝是大学生网络购物的最主要平台,京东、唯品会、聚美优品是主要平台,这些平台各有自己的优点,大学生会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购物平台。(表1)

网络购物主要购买的商品,如表2所示。书籍(课外书、辅导书)、期刊、服装、鞋帽、零食、日用品(化妆品、洗衣液等)、数码音像制品(手机、电脑)、在线充值、网上购票、教育服务等,是大学生网购的主要商品,其中衣服占87.62%,鞋帽占59.05%,护肤品、食品类均占到30%以上。(表2)

从半年的消费额、购物次数及对产品价格的期望来看,大学生网络购物半年的消费总额主要集中在300~600之间,购物次数主要集中在6~12次,对价格的要求约为实体店的1/2到2/3。

(二)影响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因素。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电子商务发展越来越好,网上购物作为一种新型的购物方式,越来越流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通过调查显示影响大学生购物的因素主要有:价格79.5%,销量70.48%,好评率84.76%,客服的态度35.24%,是否包邮47.62%,是否有优惠券18.1%,店铺的级别20.95%,主图的美观度20%,与之合作的物流10.48%,品牌效应26.67%,下面从两个方面分析影响大学生购物的因素:

1、影响大学生购物的积极因素。通过调查结果显示,网上购物具有时效性、便利性、价格便宜、商品的多样性等优点,具体包括:(1)相对实体店网上产品新颖,实体店的款式少选择单一,网络购物可以去多个商店观看,产品上市及时、紧跟时代的潮流,有助于大学生有更多的选择;(2)网购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校期间没有更充裕的时间去逛街,而网购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在闲暇的时候通过手机便能解决对产品的需要,打开APP或者网页就能满足购物需求,方便快捷;(3)大学生网购还会考虑产品的价格,同样的商品网上的价格会比实体店便宜,而且可以在网上不同商店进行对比,通过客户的评价综合考虑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4)随着网上购物的不断发展,网上不仅可以买到生活必需品,而且可以买到实体店难以找到的东西,给生活带来了便利。网上产品日趋多样化,品牌多样化,无地域、无国界满足了对特殊商品的需求,促进大学生网上购物;(5)店铺的优惠政策,促销手段、优惠券或打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大学生的购买。

2、影响大学生网络购物的消极因素。通过调查显示,网络购物也有一些消极作用,影响大学生网络购物,有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的价格是影响大学生网络购物的主要因素,大学生作为消费者,无论从半年的购买次数,还是从半年的购买总额来看,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受到限制,影响大学生网络购物;(2)产品的质量、商家的信誉,影响大学生网络购物。产品的质量始终影响购物的重要因素,消费者希望在省时省力的同时收到质量好的商品,收到的商品不是商家所描述的,卖家与买家对产品所述差别较大,购买的商品没有预期的质量好,影响购物的积极性;(3)网络购物客服的态度,有些客服不能做到消费者至上,不及时回复信息,及时回复的态度也不好,良好的网络交流环境有待提高;(4)物流是影响网络购物的重要环节,有的物流不仅速度慢而且物流信息更新不及时,影响消费者购买的欲望。

大学生进行网络购物时会考虑产品的价格(是否有优惠券或打折)、销量、质量(品牌效应)、店铺的级别、好评率、客服的态度、是否包邮(运费险)、物流的速度(合作的物流公司)。

四、对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建议

针对大学生购物现状及影响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因素对大学生网络购物提出以下建议:(1)商家可以就大学生对价格的敏感,制定专门面向大学生的产品,促进大学生的购买力,达到薄利多销的效果;(2)商家必须保证产品的质量,是促进购买力的重要保障;(3)提高购买环境,客服作为消费者了解商品的重要途径,应当提高客服的素质,有利于促进网络购物的发展;(4)提高物流的速度,保证运输过程产品的质量,能有效提高购买力。

通过上述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网络购物比较普及,而且购物平台种类较多,涉及到的产品种类较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大学生网上购物主要求其乐,获得对需求商品更加丰富的信息,便利性好,节约成本、时间,符合大学生的需求。同时,大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大多数群居,容易受到其他同学的影响;大学生热衷于微博、微信、手机APP等,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厂商的优惠活动。大多数大学生对价格的要求比较敏感,在各厂家促销的时候,网购次数和消费额比平常更多,购物行为更频繁。

主要参考文献:

篇2

一、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消费研究的现状

2012年5月至10月, 笔者对河北省秦皇岛市六所高校的部分大学生进行了网络消费情况问卷调查。在被调查的六所高校中,有重点院校、普通院校,专科院校和民办院校, 且均为专业设置比较全面的综合性院校, 是比较理想的区域组合;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 调查对象的专业覆盖面较广, 包括理工类、文史类、艺术类等方面的多个专业。同时, 在学历层次上,有本、专科各年级的学生,以及少量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作为参照。因此, 本次调查得到的数据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可信度, 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出河北省大学生的网络消费状况。笔者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开展了大学生网络消费情况问卷调查,此次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大学生网络消费情况进行调查,依托燕山大学,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省建材学院,河北省石油学院进行调研,共发出调查问卷2000份,收回1652份,有效调查问卷1652份,有效回收率为82.6%,通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和总结,汇总得出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基本情况,进而分析当今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引导大学生理性网络消费,充分享受网络带来的方便与快捷。

二、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基本现状

2.1网龄时间较长

近年来,人们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意识越来越强,对网络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在网龄上表现得特别明显,网龄作为网民对上网时间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有着不低于2年的网龄, 超过4年的大学生网络消费者为62.8%,还有19.6%的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就接触到了网络,4年以下的大学生居多, 网龄最长达5年的占11.3%。

2.2涉及网络的消费较高

近几年来,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有了显著的提升。大学生消费的增长幅度也是非常的迅速。据调查表明,大学生在校的每个月总开支额从400元到1500元不等,平均月消费额为700 元左右。大学生网络消费也随之逐步增加, 由过偶尔上网到自己购买网络硬件设备在寝室上网。调查中,我们发现,受访者中有64.9%的大学生独自拥有自己的电脑,8.2%与他人共同拥有一台电脑;此外,有55.6%的大学生每月上网费低于50元, 23.7%网费在50元至100元之间,11.3% 网费在100元至200元之间,8.2%网费超过200元。

2.3依托网络平台消费

通过查找资料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网络消费主要是通过B2C和C2C这两种方式。B2C是指商业企业对消费者的商务模式,企业直接通过网站把商品和服务售卖给消费者的方式;而C2C是通过网络中间商,消费者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买卖交易的方式。B2C的企业有当当网、亚马逊书店、京东商城等。C2C主要有淘宝网、易趣网和拍拍网等。

三、大学生网络消费现实困境

3.1大学生对网络的认知程度较低

通过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大学生对网络的了解和使用是浅层次和低水平的。调查中提问网络知识的来源,有53.6%受访者回答是上网实践得来的,这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网络知识的欠缺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对网络的充分利用的能力,更主要的是限制了学生对网络的自我防护能力。还有38.1%回答为同学传授的,再就是10.3% 认为是老师教授的。

3.2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略有偏差

大部分大学生表示最希望从网络上获得的休闲娱乐、学习资料和与他人交流,但实际使用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对学习活动的利用情况相对滞后,只有32.9%的学生才是首先用于学习的。

四、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引导对策

4.1培养大学生健康消费网络的观念

虽然大部分学生对网络利用的自我认知比较满意,但这反而显示出大学生网络消费中存在一些问题。大学生的网络消费不一定都是健康的理性的。为此,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网络消费观念的引导,做到对网络的合理使用。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网络消费课程、网络知识讲座等形式,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树立起正确的网络消费观。

4.2加强大学生网络知识教育

篇3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网络的普及,物流公司服务的不断提升,网购已成为一种新兴的购物方式。而作为最先接受新技术的群体,大学生在网络应用上较为熟练,网购也成为他们的选择。从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他们将是主宰未来网络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是网购消费的重要群体,他们对未来网上购物的发展趋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在校大学生的网购现状,分析大学生的网购消费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1 大学生网购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

1.1 大学生网购的用户特征分析

对常州地区大学生进行调研,发现在被调查的232名大学生中男生网购的人数占男生总人数的79.2% ,女生网购的人数占女生总人数的73.4% 。男生对电脑的掌握程度要比女生好,并且由于恋爱、游戏等因素网购支出颇多;而女生喜欢逛购物网站,在网购上的花费也不少。并且,高年级学生网购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大一的学生。大一的学生刚进入大学,对网购还不够熟悉,而其他年级的大学生已有相对丰富的网购经验。

1.2 大学生网购参与度和消费状况分析

调查显示,大多数大学生能够接受并尝试这种消费方式。在对传统购物和网购的看法上,大部分大学生没有特别倾向,超过一半的调查者选择网购视情况而定,说明网购只是大学生日常消费的辅助手段。

根据调查,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一般在600~1200元之间。这样的经济现状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的购买能力。51.4%的大学生平均每月的网购花费占到每月生活费的10%~40%,很少有大学生每月网购花费超过生活费的70%。可见,大部分大学生虽然网购,但在网购上花费的钱比较适中。

1.3 大学生网购消费选择偏好分析

通过对大学生网购时选购的商品类型的调查,可以了解大学生的网购消费偏好。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倾向于在网上购买服装类、礼品和书籍影音类产品。电子产品、化妆品等高档消费品由于真假难辨,大学生在购买时比较谨慎。可见,大学生的网购商品仍以生活必需品为主。

大学生网购时的网站选择也体现了他们的消费偏好。大学生网购时主要选择知名网站,价格、商品质量、交易安全性均是其参考因素。在各大网站购物时,大学生有自己的选择倾向,淘宝上一般是购买服装鞋帽类,当当网上主要是选购图书等学习资料,京东上主要侧重于3C类产品。

2 影响大学生网购消费行为的因素

2.1 外部因素

2.1.1 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是影响消费者需求和购买行为的最基本因素。网络文化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但由于网络的不确定性导致大学生对网络存在信任问题。另外,大学生所处的校园是个小社会,其消费行为难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周围的大学生频繁的网购会促使许多没有网购经历的大学生尝试着接受这种新的购物方式。

2.1.2 品牌和口碑

在网购模式下,品牌和口碑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很明显。消费者根据品牌和口碑可以减少购买时的搜索成本和认知努力,降低购买风险。由于社会经验的缺乏,大学生在网购时有明显的品牌意识,并且他们在购买时注重口碑。

2.1.3 价格

价格是刺激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原因。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选择网购的原因是网上商品的价格较实物店有所降低,物美价廉是大学生考虑购买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质量相当的情况下,价格越低,大学生的购买概率越高。

2.2 个人因素

2.2.1 个性心理

大学生是年轻的消费群体,在各方面都比较追求个性。大学生冲动、好奇心强,追求流行文化。网上商品丰富可供挑选,可以减少“撞衫”等现象,并且在创意品这方面实体店比较缺乏,因此大学生出于个性追求会选择网购。

2.2.2 生活水平

家庭富裕的大学生的生活水平较高,那么他们可用于网购的支配金额就会相对提高。如果大学生的生活水平比较高,他们会更多地购买生活必需品之外的其他产品或服务。大多数大学生由于经济原因在选择商品时注重物美价廉。

3 大学生网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根据调查发现,大学生在网购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商品质量问题和卖家诚信问题、支付方式的安全问题、不理性消费问题。据此,针对大学生、高校、网络运营商和政府提出建议如下:(1)对大学生来说,在网购时不仅要熟悉相应的过程,更要注意提高自身的安全保护意识。若收货不满意,应通过与店主协商和法律维权等方式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且,大学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经济水平理性消费。(2)各大高校在日常教育中应加强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传播,同时可以将网上代购和个体网店变得规范化和集中化,即建立校园网购平台。这不仅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需求,有利于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对高校的实训建设也有推动作用。(3)现阶段的网络交易平台存在许多漏洞,导致网购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问题。网站经营者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不断完善网购平台,并进行具体的市场细分,开拓大学生这片市场,制定差异化销售模式,最大程度调动大学生的消费积极性。(4)目前,虽然政府一直在推进网络交易的发展,但是政府的引导与规范作用并不明显,网站仍然充当着执行者和监督者的双重角色。政府应完善网络立法,规范网络交易行为,营造良好、公平的交易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海懿.从大学生网购中分析高校学生的消费特征与问题[J]改革与开放,2011(6).

[2] 吕静,吕会宁.我国网络购物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西安:陕西农业科学,2007.

[3] 郑秀福.大学生网购消费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大连海事大学,2012.

[4] 肖风桢.大学生网络购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

篇4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普及,网络消费逐渐成为大家的主要消费方式,同时各种网络团购形式也在当下应运而生。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于2013年1月15日在北京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其中,网络团购用户数量增长至8327万,同时使用率提升2.2%-14.8%。网络团购用户全年增长28.8%,仍旧保持相对较高的用户增长率。

一、大学生网络团购的发展现状

本文以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大学、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整群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600份,回收554份,有效问卷550份,有效率达91.67%,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网络团购行为明显。

1.大学生网络团购经历调查。调查发现,有432名被调查者进行过团购,占调查样本的72%。关于网络频率方面,32.1%被调查对象选择“平均每周一次”,平均每月1次则占51.2%。可见大学生网络团购行为普遍,且网购行为频率较高。

2.大学生网络团购的原因分析。被调查的550名大学生中,网络团购产品价格相对便宜,方便省时快捷,款式全且新颖成为大学生选择网络团购的三点主要原因。其中32%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网络团购价格便宜,25%的大学生认为团购方便,13%则认为团购样式新颖且齐全。由于本次调查选取三所高校在高校园区,不在市区,所以网络团购让他们有了更多选择。

3.网络团购平台及消费内容调查。随着团购市场的逐渐成熟,其平台也逐日多样化。而“美团网”、“糯米网”“手拉手网”成为大学生网络团购的主要网站,分别占21%,18%,12%。“大众点评网”、“聚划算”也是大学生喜欢并涉及的网络团购网站。

而在问及网络团购产品时,“服饰”“电子产品”“生活用品”占有比例最多,合计高达63%,其中女生选择“服饰”相对男生多。“酒店”“摄影”“旅游”则相对较少。

4.大学生网络团购消费能力调查分析。在学期平均网络团购金额调查方面,38.1%的大学生选择“在2000元以上”,43.2%则回答是“在2000-1000元之间”,而只有不到15%的学生是在1000元以下。在问及平均每宗网络团购所消费金额方面,51.2%的学生回答是“100元一下”,32.1%的大学生选择“200-100之间”,只有11.3%选择“500元以上”。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网络团购普遍且频率较高,价格低廉,选择支付方式便捷,同时消费产品比较集中。

二、网络团购营销策略分析

1.大学生网络团购市场分析。(1)学生网络团购市场潜力大且较为稳定。据不完全统计,在校大学生有将近3000万人,加之近年来国内大学不断扩招,其比率达7.35%,而在15%的学生网络团购比例中,大学生占了74%。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消费群体网龄较长,信息资源普及,因此不管现在还是未来,大学生市场开发潜力都非常大,可以形成强大的购买力,这为网络团购消费的发展奠定了量的基础,有利于深入拓展网络团购市场。(2)大学生好尝试易接纳新事物。新一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并且比较潮,喜欢追求和尝试新鲜事物,对网络消费等新型模式接受力也比较快;另外他们素质、文化层次较高,有许多共同爱好及消费倾向,容易形成团体,这有利于形成某一潮流,比如网络团购风波。(3)大学生支付力较高。在已有的调查数据中,我们会发现大学生平均每个月消费水平维持在1000元左右,其来源主要有父母支持、勤工助学、学校奖助学金等,其中大部分来自父母给予。并且随着独生子女队伍越来越庞大,家庭趋于小型化,父母给予孩子的生活消费尺度也在一定程度有所提高,大学生支付力普遍也有所提高。

2.针对大学生群体网络团购的营销策略。(1)合理价格战略。相比已经工作且有经济能力的社会工作人,大学生虽有父母经济来源,但是毕竟未经济独立,其经济能力还是有限,所以大部分大学生对产品价格还是有一定敏感度,喜欢折扣或促销。针对这一现象,商场不妨在一定时间和情况下,需采取合理的折扣策略亦或直接低价等方式,吸引大学生消费,以提高自身市场占有率。当然针对网络团购特征,商家不妨也可以打造合适的团购项目比如:餐饮、团体旅游、女生的美容美发等,并且要实现区域化同城化本土化,这有利于经济模式的拓展,同时可以让团体学生集群性的感受到便利与实惠。(2)提供个性化商品与个性化服务。大学生群体有其明显特征,喜新好变化,并且有明显的个性。商家应该深入研究大学生群体特征的前提下,根据所得特征情况,研究市场特点,并提高与之相适应的商品与服务,以满足大学生消费需求,同时促进大学生进一步消费。(3)建立以大学城为主体的目标市场。目前,在中国多个城市都形成了以多所高校为中心的大学城,学生人数众多,同时也有因远离市区而带来的消费布便利的特征。以作者所在的城市温州为例子,在茶山高教园区就有温州医科大学、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温州大学三所学校的大学生,在大学城有完整的购物区和消费区,但是还是远离市区购物中心,所以一些学生反映不便利。因此,可以根据每一大学城特征形成相应的营销策略,以满足大学生消费,同时给自己带来经济利益和拓宽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岳树玲.关于大学生网购行为的调查研究[J].调查报告,2012,8.

篇5

一、国内研究概况

国内学者针对大学生网络生活的特点、生存方式、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其德育策略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总体上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网络生活特点研究。以往研究大多从以下四个方面考察大学生网络生活的特点:1.年龄、性别、时间等基本情况特点;2.网络生活的内容和结构;3.网络生活的动机、情感和态度;4.其他特点。

第二,大学生具体网络行为研究。综合以往关于大学生具体网络行为的研究,主要包括:网络交往、网络学习、网络消费、网络参政、网络游戏等方面,考察大学生具体网络行为的基本情况、具体内容、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等。例如:武昭阳(2012)对大学生网络交往中的角色迷失、网络沉溺、情感放纵和内在攻击性四个方面的存在问题、成因和对策进行了研究。温佳豪、张敏(2012)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内涵及特点进行研究。蔡少辉(2013)对大学生网络阅读动机和行为特点及其与人际关系、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第三,网络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以往关于网络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1.宏观方面:从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探讨网络生活对于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综合素质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例如:王娟等(2009)从大学生成长的角度分析了网络文化对于青少年能力开发和个性发展以及对于人际交往、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负面影响。2.微观方面:通过实证研究对大学生的具体网络生活特点和行为与身心健康指标或者变量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从微观的角度对其影响进行量化分析。例如:王炜炜(2012)的研究表明:网龄、平均每周上网次数和时间、上网目的、主要使用的网络功能、网络行为依赖程度与心理健康指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并且具有显著的预测力。

第四,大学生网络德育策略研究。针对大学生网络生活开展的教育对策研究,主要分为积极引导和消极矫正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者从积极的角度根据网络特点,发挥网络优势功能,以网络媒介为平台引导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交流、素质提升、潜能开发等积极网络行为,培养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探索网络思政教育引导模式;另一方面,研究者从消极角度针对网络沉溺(成瘾)、网络道德缺失、价值观偏离等问题进行矫正对策研究,帮助大学生摆脱网络生活对其身心健康带来的消极影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二、国内研究评价和展望

第一,关于网络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分析还处于较浅层面的探讨,未能挖掘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深层心理机制,并且大多研究仅考虑了网络环境内的因素对个体的影响,缺乏将社会、家庭、文化等外界因素与网络环境融合进行联动研究,在这些方面还需要更进一步研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