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常见的包装技术

常见的包装技术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9:3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常见的包装技术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常见的包装技术

篇1

中图分类号:TS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风力发电项目建设高速发展,但是随着风电场建设也逐步反映出一系列的问题,问题之一就是相对于传统发电项目在项目建设上尚未形成一系列的技术保障手段。尤其是在风电场建设的关键部位风力发电机组的施工过程中,从设计到验收往往都是以厂家为主进行技术把关,而由于行业发展迅速,风力发电机组安装施工人员、技术指导人员等都缺乏足够的经验,在很多方面上又无统一的行业规范,这对现场技术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

笔者从事风力发电项目多年,在现场实际工作中也遇到了诸多问题。如设备发货问题、设备质量问题、安装质量问题,有的发现的早,有的发现得晚,但是无论早晚都给项目建设带来了不同程度上的负面影响。举例说明:

(1)基础环安装后发现水平度无法调平至设计要求以内,造成不得不现场处理或者返厂。

(2)设备油漆本身或者油漆涂刷不合格,在安装后出现脱落、锈蚀现象,补漆一方面现场难以达到厂内的条件以致质量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油漆颜色不均匀致使设备感观质量差。

(3)由于螺栓孔间距出现问题导致设备吊装法兰对接时螺栓无法顺利插入以致设备起吊后无法顺利安装。

除以上问题外,类似问题还有不少。设备质量问题给安装质量带来了隐患,增加了现场安全管控难度,增加了危险因素,对工程进度及安装单位、建设单位的效益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笔者在本文中主要对风机塔筒和基础环的进场验收方面的现场工作经验做一下总结和探讨。风机塔筒及基础环是风机和地面连接及固定的载体,其质量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至关重要。在施工现场没有专业检测设备的情况下,如何对设备在进场验收环节进行一个比较全面、初步的验收成为困扰现场管理人员的管控难点。鉴于塔筒和基础环在进场验收方面存在诸多相同之处,本文对风机塔筒和基础环进场验收一块进行探讨。

在设备进场前验收人员一定要对现场条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以确保具备了设备进场条件,这是保障设备进场顺利及安全的重要方面。

下面对现场验收人员在塔筒及基础环进场验收环节的常见问题及应重点检查的方面做一个阐述:

1、资料检查

出厂资料是设备质量合格的证明文件,在设备进场时进行资料的认真检查非常重要。

1.1常见问题

(1)资料遗失或者未随设备一块发货。

(2)配送错误导致设备发错,型号等完全不符。

(3)资料和设备不对应,可能是资料发错也有可能是设备发错,甚至发错。有时同一采购方采购了几个风场的同一型号设备,发错地方了,虽然设备通用,但应提出该问题。

(4)资料显示的技术要求和采购技术要求不符,如某沿海机型刷的涂料不符合沿海机型的相关要求。

1.2检查要点

(1)查看出厂资料是否齐全,资料中一般包括完工资料证明书、出厂验收证明、出厂验收单、质量合格证、完工报告等内容。

(2)检查资料上的技术要求是否满足采购技术要求。

(3)确认设备的编号及型号是否与资料一致,收货方是否为本建设项目。

(4)未安装及备用附件清单详细、明确且与实到货物相符。

2、外包装检查

外包装检查不容小视,外包装出现问题的地方应重点检查该部位有无质量问题。

2.1常见问题

(1)设备无外包装。

(2)外包装破损,外包装质量差或者运输过程中对设备保护不够。。

(3)外包装不能满足包装需要,不能对设备形成良好的保护。

2.2检查要点

(1)查看有无外包装,如没有应联系厂家,要求增加可以保证设备防护要求的外包装或者分清责任。

(2)查看外包装是否有破损及不完整处,并检查破损处设备有无损坏。

(3)查看塔筒两端有无防雨布并查看筒内是否有积水,若有积水则进一步确认是否有锈蚀现象。

(4)塔筒紧固件(螺栓等)必须采用包装箱方式包装运输,不可用编织袋或其它不符合规定的包装容器进行包装,以免造成变形或螺栓的螺纹损坏、锈蚀。

3、相关运输辅助工具检查

辅助工具选择不当或者使用不合理会对设备本身造成损伤。

3.1常见问题

(1)塔筒法兰处未使用高强度钢米字架,而是使用了普通钢甚至劣质铁材生产的十字架。

(2)固定设备的钢丝绳处,设备磨损严重。

(3)塔筒下面的鞍座与塔筒不配套,结合面固定不牢或者接触面过小导致塔筒变形。

3.2检查要点

(1)查看塔筒的运输鞍座是否有并且符合要求(尺寸符合塔筒要求、鞍座上须垫胶皮和毛毡)。

(2)为了防止法兰在运输过程中变形,要求塔架法兰采用槽钢米字支撑固定。应检查米字支撑是否与法兰配套,固定是否牢固,能否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检查米字支撑是否存在变形,如存在变形应进一步检查法兰是否已经变形。

(3)如使用钢丝绳、铁链等固定设备,应检查是否垫有软质材料防护。

4、设备本体及附件验收

设备本体及附件的质量是我们最终也是最为关心的。验收人员在该阶段验收时要特别仔细,不允许任何设备带着验收人员的疑问就接收甚至安装。

4.1常见问题

在验收时常见问题除本为开头提出的几个方面外,还有:

(1)外观锈蚀、擦伤、磕碰,表面不光滑或者油漆颜色不统一,明显的补漆痕迹或者漆的厚度不均匀。

(2)法兰椭圆度超出设计要求,法兰无法完全对接,导致螺栓无法穿入。

(3)螺栓螺纹因磕碰造成破坏。

4.2检查要点

4.2.1基础环验收

图1基础环侧面图

(1)检查基础环外观无磨擦、磕碰、生锈,表面光滑无毛刺、凸起等,油漆颜色统一、厚度均匀。

(2)检查基础环各焊接处(图1)无明显缺陷(如:漏焊,裂纹、咬边、夹渣及气孔),符合设计要求。

(3)下法兰固定及调平基础环的螺栓孔数量、位置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孔内无异物,确保螺栓能够顺利穿入。

(4)上法兰平整度检测,在无需基础环调平的情况下可采用全站仪检测法[1]进行检测:如图2所示,在基础环上法兰表面取三等分

点A、B、C来构成一个平面,然后在三个等

分区域内各加三点分别等分三个区域,如图

中的A1、A2、A3; B1、B2、B3;C1、C2、

C3。然后用全站仪测量这9个点是否在A、B、

C三点确定的平面内,若这些点在已确定的平

面内或设计要求范围内,则该基础环的加工平

整度满足设计要求。

图2基础环法兰俯视图

4.2.2塔筒验收

(1)外观检查

1)油漆:检查油漆是否完好均匀,外观无流挂、漏刷、针孔、气泡等现象,薄厚均匀、颜色一致、平整光亮。注意检查几个关键部位:

①检查车轮处是否存在运输过程中车轮对筒体造成磨损;

②检查运输时的筒体顶部是否存在刮蹭(可能运输时通过桥梁等时设备超高造成刮蹭);

篇2

例如,在设计商品包装盒的开窗结构问题上,应尽量避免破坏盒体棱边,否则盒体支撑强度不足,容易损坏。在立体构成中,对材料的不断研究是为了在商品包装设计时对材料选择的恰当、科学,对力学的认识学习是为了商品包装的保护功能的完美体现。

在设计包装纸盒造型时,最常见的管式盒就是依据立体构成里的柱式构成而深化演变的,立体构成中的限定加工是进行盒型细节美化必不可少的基础练习。这些正是进行纸盒造型成型纸盒时所用到的加工方法。图1是一组仿生包装纸盒设计。仿生造型形式是通过模拟自然界中自然形态或人工形态为设计依据,进行模仿创作以得到生动有趣的造型。这组纸盒设计的造型结构是在柱式构成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和延伸的,同时运用有趣的图形,结合鲜艳的色彩对比强化了视觉冲击力,营造出一种生动趣味的视觉效果。仿生造型是立体构成中的训练常见手法,其设计形式在商品包装中十分常见,如糖果包装设计和玩具包装设计。

商品容器造型设计的造型方法一般有模拟塑造、形体演变、分割组合、自由塑形、附加装饰五种手法,这些造型手法实际上就是立体构成中点、线、面综合造型和体块造型的演化。商品包装容器成型时所要选择的材料是否能够保护好商品,材料的视觉感和触感是否满足设计设想,所选材料在成型加工时能否如实反映所设计的造型结构,这些问题都需要依靠在立体构成学习中对材料和加工工艺研究的成果。

图2是Llongueras护理品产品。它的容器造型为体块的分割组合,采用切割法和组合法进行,其以实用原则为主,审美原则为辅的方法打破基本型的整体分布,这是立体构成中体块练习的常见手法。其造型视觉感简洁明快、自然大方,符合现代审美观。材料选择为硬塑料,材料表面光滑,符合商品的基本属性,同时成本恰当。又如酒鬼酒,它的容器采用陶瓷材料成型,容器表面布满肌理,视觉感古朴大方。肌理成颗粒状,配合整体袋装造型既模仿了麻布袋的视觉感,又有防滑的效果,同时具有良好的触摸感。包装容器上颈部的麻绳、腹部的红纸标贴以及下部浅黄色标贴使整个包装容器更加精美,使模拟麻布袋的造型形式更加逼真。材料之间本身的色彩交相呼应,使色彩对比十分鲜亮,视觉冲击感强烈。

篇3

智能标签包装技术。现阶段无线射频识别智能标签技术应用在食品包装中,其借助无线电波技术以识别射频,通过读取获得数字信息,比对电脑中保存的产品数据库信息,以此做出分析与判断。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使用下,全程追踪包装的食品,确保产品的可塑性,无食品安全问题出现。

纳米包装技术。相比传统包装材料,使用纳米包装技术的材料具有多重优势,如,强度与硬度高,且抗菌能力良好,具备了传统包装功能,实现了包装材料的绿色环保。纳米包装提高了包装品种,增强了包装材料韧性,获得了良好的保险效果,无需复杂的工艺,将食品包装的容器加工性能提高了一个较高层次。另外,因为粒径较小,且比表面积大,纳米材料具有强大的扩散性与吸附性,无疑影响了人体健康,不利保护环境。

氧气吸附包装。在氧气环境中,食品会产生氧化作用,食品中的油脂与蛋白质等非常容易产生氧化。由于这类成分的氧化,使得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流失,生成了有害物质,氧化作用产生氧化物与水,为细菌的滋生创造了条件,加速了食品变质。如,橘汁长时间放置下,会产生褐变,这是由于氧化产生的。以往包装行业采用抽空手段,抽空包装中的氧,然而包装中还是会存于许多氧气,要借助氧气吸附剂将其余氧气吸出。使用的吸附剂,利用了其氧化原理,这类吸附剂有不饱和脂肪酸与生物酶、不饱和脂肪酸等。这些年来氧清除剂取得了新的研制成果,如,通过生物酶将食品中氧气含量降至较低,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铁高岭石,通过二价铁氧化原理的氯化铁,由研究得出,含铁的吸附剂具有最好的氧气吸附效果,相关研究得出,含铁的吸附剂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包装中氧气的含量。

湿度控制包装。饼干等一些易碎食品,在含水量较高的情况下,会受潮,缩短了饼干保质期。运输与储藏鲜活食品时,动植物自身因为呼吸作用,产生了许多冷凝水,导致呼吸作用加重。大量冷凝水的存在,为细菌的生长创造了条件,食物中滋生的细菌,损耗了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引起食品变质,不能食用。为此,食品保障工程需要控制湿度与水分活度。现阶段市场上多见的水分控制方法为,在食品包装中加入干燥剂,相比食物,干燥剂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通过这一特点对食品包装中的湿度进行控制。经常使用的干燥剂有蒙脱土、聚丙二醇等。

国外的一些研究得出,对各干燥剂进行优化配比,极大提升了混合后生成的干燥剂持水能力。成功研制出一种外包装材料,通过葡萄糖对包装内的相对湿度实施控制。利用葡萄糖浆与阻水层等对食品包装内的水分进行控制,使其维持在一定水平。在@个过程中,葡萄糖起到中间作用,利用阻水层对水分的排出与透水层对水分的吸入,将食品水分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围,使食品包装内的水分维持在一定相对活度。

食品包装安全问题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食品包装中使用了许多新技术,培育出了许多工艺材料。尽管这些技术的进步,很大程度上丰富了食品包装功能,却让人们更担忧食品安全。现阶段因为食品包装出现的安全问题显现出来,如,可乐瓶爆炸等;有毒餐具与保鲜膜等。由于包装技术产生的的食品安全隐患显现出,这是现阶段国内食品包装工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篇4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其在流通过程中易受到湿度、光照、微生物污染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分解作用,致使药效降低。所以为保证药品的药效,延缓药品变质过程,发挥药品的价值,必须要选用适宜的包装。合格的药品包装应该具有稳定、轻便、规格适宜等特点,能满足相应的药品流通、贮存等各环节要求。药品包装材料是实现药品流通、应用等环节的基础。随着我国药品市场管理日趋完善,对于非处方药与处方药的包装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国家相关部门也针对药品包装材料颁布一系列管理办法。所以了解当前药品包装材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对于科学研发与开发药品包装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药品包装材料现状

(1)玻璃包装。玻璃具有较为稳定、阻隔性优良、便于消毒等优点,能够很好地发挥保护药品的作用。玻璃也被大量应用于药品的容器包装制作中。比较常见的有输液瓶、口服液瓶等。玻璃的透明性,利于人们观察玻璃容器中药液分量。玻璃材料具有众多优点同时,也具有一些缺点:易破碎、比重大、不便于携带等。

(2)塑料包装。塑料在目前药品包装材料中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其具有一定韧性、质量轻、加工简易、成本低廉等众多优点,尤其其具有可塑性强的特点,能够被加工成多种形状与规格的产品,而且可以与其他包装材料复合制成新的复合包装材料。

(3)金属包装。药品直接包装中应用最多的是金属材料,其中最常见的是铝材。铝材质地美观,具有一定的金属光泽与防潮性能。铝材同时具有印刷性好、易于开封、遮光、质量轻便等优点。经过合理加工处理的铝箔具有良好的验证性,易于与其他材料复合制成综合性能优的包装材料。在药品包装中,其应用方式主要包括:铝塑泡罩包装、与塑料复合制成袋式包装等。2我国药品包装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药品包装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1)高阻隔包装。高阻隔包装材料,顾名思义该材料具有优良的阻隔性能,可以阻止气体、光线等进入材料包装,最大程度地保证药品的药效。高阻隔材料已经在日本与欧洲得到普遍运用。但是鉴于我国经济发展情况与发展趋势,高阻隔包装材料研究发展比较缓慢。但是其表现出的高优良性能,仍可被纳入我国药品包装材料发展趋势之一。

(2)少计量包装。大剂量包装的药品不利于患者服用适宜剂量的药品。而且不利于携带。少剂量包装利于配药,且具有准确计量的作用。少剂量包装常用于一次性包装。其保证了一次用量包装的准确性,同时也利于复合材料的开发与灭菌包装技术的研发。

(3)智能材料。智能材料是指可感知环境,并作出一定响应活动的材料。它是新世纪材料,充满科幻色彩。众多科技工作者对智能材料表达出非常浓厚的兴趣。智能材料俨然成为各国争相研究并开发的一种新型材料。智能材料可与其他领域先进技术相结合,利于提高药品质量。智能材料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延长药品保质期,其优势可能延伸至药品质量自检、提醒患者吃药等方面。

(4)抗菌自洁净材料。俗话说,病从口入。发挥治疗作用的药品的包装材料携带的病菌将会对患者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虽然药品各个生产环节都需要遵循一些环境要求,但是任何药品的生产与包装环境都不可能是无菌环境。此外,还会有一些药品,在开封后不能被立即用完,而是会被多次使用。启封会降低药品包装材料的密封性。所以任何环节都存在药品被微生物感染的几率。针对此情况,保证药品的安全性,研发具有抗菌自净功能药品包装材料变得非常重要。目前,已有通过在多种基体中复合抗菌剂进而得到抗菌自净材料。但是此项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众多不稳定性与未知数,所以针对此类药品包装材料,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开发与研究。

(5)纳米包装。纳米技术改变了众多行业,当然其对药品包装材料也产生了长远影响。纳米包装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包装技术,其赋予分子更高的特性。例如纳米抗菌包装等已经成为药品包装材料开发的新材料。随着我国药品生产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非软袋包装的生产水平也在不断提升。非软袋包装技术的引入,将改变我国目前塑料瓶与玻璃瓶输液产品占据主导地位的现象。

结语

篇5

宋代瓷器包装品种之多,远超前代,其中最常见的有专供宫廷和有钱人家使用的生活瓷器包装,代表器物有瓷盒类包装,器型有圆形、瓜形、梅花形、子母形等。这类包装用途很多,有镜盒、药盒、油盒、粉盒、黛盒、朱盒、香盒等。造型以圆形为主,附盖,器身一般高于器盖,盖面微鼓,近底处多折腰。另外还有观赏与使用相结合的瓶类包装容器,如梅瓶,既是造型典雅的艺术品,又是可供盛装酒的酒包装容器,是使用功能与形式美的完美结合。宋代精美的日用瓷器包装也很多,如各种各样的盛装酒的瓶子、药瓶(玉壶春瓶、扁腹瓶、瓜棱瓶、多管瓶、胆式瓶、龙虎瓶、葫芦瓶、橄榄瓶、梅瓶)、罐(瓜棱罐、直口罐、鸡心罐、双系罐、盖罐)、文房用品中的印泥盒等等。

宋代瓷器包装造型的成熟而稳重的表现,标志着制瓷艺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和艺术境界。宋代瓷器包装中的优秀作品,都是经过许多陶瓷匠师们的反复修改、不断完善,才获得较为典范的形式,从而成为一直流传、为世人所喜爱的造型样式的。以梅瓶为例,那原本是盛装酒水的瓶子,其造型结构特点是小口、短颈、宽肩、收腹、敛足、小底,整体比例修长,形体气势高峭,轮廓分明,挺拔刚健,视觉效果明确,形式感强。梅瓶从宋代开始出现比较成熟的样式,磁州窑、耀州窑、湖田窑、吉州窑的梅瓶造型也各有所异。但是,这些造型样式不同却又相近,其造型形态的变化,可以说是“大体则有,定体则无”,成为那一时期包装容器的优秀造型典范。

二、瓷器包装的装饰艺术发达,纹饰题材丰富,纹样华美

瓷器包装的装饰工艺除了刻花、画花、剔花、堆塑、点彩等装饰手法之外,宋代瓷器还将绘画手法用在装饰上。由于宋代绘画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山水画、花鸟画都以独立的画科得到发展,人物画也发展得更加精细完美。宋代宫廷画院和文人士大夫将中国画导向了一个鼎盛时期,这自然影响到同时代的瓷器包装上的纹样。宋代出现了磁州窑系的釉上彩或釉下彩装饰工艺与釉结合的新型装饰工艺,白釉釉下黑花,釉上红绿彩就是典型。主要形式是绘画、诗文。宋瓷的装饰纹样,随造型的多变而为之一新,题材丰富、构成形式自由活泼。常用的装饰内容是花卉、龙、凤、麒麟、鹿、虎、兔、游鱼、鸳鸯、鸭等,人物纹中婴戏、自然风物中山水等也是常见纹样。另外,回纹、卷枝、卷叶、曲带、云头、钱纹等也是中间纹饰和边饰的常见纹样。宋代瓷器包装中,还利用不同的处理手法,表现出不同的神情意态,与器物形态巧妙结合成完美和谐的整体,有主题突出构成完整的图案纹样,还有利用窑变、釉裂、流釉等可控制技术表现自然装饰的新装饰方法。三、器表所饰瓷釉晶莹剔透,纹理优美

宋代是最为重视釉本身对陶瓷器的美化装饰作用的时期,也是最成功地真正实现数百年来人们不断追求的釉质如冰似玉、釉色雨过天晴、千峰翠色的愿望。此时期釉本身的装饰效果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

宋代上层社会特别看重的是瓷釉和釉质所具有的特征,这种审美情趣以上层社会和文人为甚。如果说宋代被誉为是一个“瓷器的时代”的话,那么瓷釉所体现的艺术特色与工艺技术成就即是这一“瓷器时代”的特征。宋瓷包装中无论是单色釉和复色釉所采用的厚釉装饰方法,还是釉与胎体纹饰结合的薄釉装饰方法,都极力追求釉色的自然美。这种自然美的形成,则又体现在制釉工艺技术与艺术审美及艺术表现的完美结合上。这种审美观,受益于宋代盛行的理学审美思想,崇尚天然真实,鄙薄雕琢伪饰,把自然朴素之美作为理想之美的典范,可谓达到了浑然天成、天衣无缝的妙境。例如,均窑创造了窑变釉、铜红釉。汝窑、官窑、龙泉窑,均重视釉本身的美化装饰作用,只凭单色釉本身就制造了极佳的装饰效果,釉的凝重、深沉、含蓄、厚润,极好地美化了瓷器,达到了其他装饰手法达不到的装饰效果。正是基于这种原因,宋代各种精美的瓷器包装,被世人誉为奇珍异宝,这也是宋代瓷器包装能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并成为宋代包装中最具代表性的种类的重要原因。

宋代瓷釉的美不仅体现在釉色上,而且更体现在釉的肌理上。如果说,釉色之美还只是瓷器包装体现的共性之美的话,那么,肌理之美则是体现其个性之美。古代文人曾以许多名词称颂这些纹理,有的和纹理的形式有关,有的形容它的颜色。如“冰裂纹”是形容官窑器上的开片,有如冰块之晶莹透亮作层层开裂状;“鱼子纹”是指哥窑器内小开片,状如鱼子之密集者;“牛毛纹”是形容钧窑厚釉流淌的纹理,如同牛毛状;“橘皮纹”是指烧成中釉内气泡密布破裂所造成的表面呈细小针孔状,若橘皮;“兔毫”是形容建窑器之铁釉结晶有如兔之毫毛;“鹧鸪斑”是形容黑釉上的白色斑点,恰似鹧鸪鸟胸部羽毛黑白交杂状而言。

结语

瓷器包装是中国古代包装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宋代瓷器包装艺术在中国古代包装艺术中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在装饰和造型设计以及审美体现方面都为现代包装设计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对丰富包装形式有着传承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霍然.宋代美学思潮,长春:长春出版社,1997第1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