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32:0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金融工程和财务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方法包括财务规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财务规划又以财务预测、财务决策和财务计划为手段。
财务预测要求企业结合市场的变动情况对未来的财务活动作出科学的预测;财务决策为企业决定财务目标和实施方案的优化过程;财务计划则是具体的实施过程。然而在实际运用中,将涉及诸多不稳定因素,就外部影响因素来说:利率自由化风潮使得企业融资成本不确定性增强;汇率波动则会对进出口企业、跨国经营企业及金融企业带来巨大风险;原材料价格及金融资产价格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融资成本及投资收益;而政府政策及监管措施相则会对微观企业主体带来更大的影响。
外部经济及金融环境的变动以及企业内部不同发展时期的财务需求决定了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的实施效果欠佳,实施成本高,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在市场金融工具创新的背景下改变传统财务管理方法成为必然,而金融工程关于金融问题创造性解决的思想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带来了新思路。
二、金融工程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根据Finnerty的定义,金融工程包括新型金融工具与手段的设计、开发、实施与整合,以及对金融问题进行创造性的解决。金融工程能够满足企业风险管理需求,将分散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进行集中以分割、包装并重新分配。
(一)金融工程在企业融资的运用
传统的筹资方式主要有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银行借款等,金融工程是在基础工具之上进行的创新,例如对债券的条款进行设计和创新,也可以开展利率互换的交易。企业在确定初始的资本结构进行融资后,可以运用金融工程来调整资本结构,对债券附加可转换、可回售和可赎回条款或构造认股权证来提高资本结构的灵活性。
利率互换是交易双方在一定时间以协定的利率和名义上的本金进行利息的互换支付,一方以固定利率资产或负债换成对方浮动利率的资产和负债,互换双方在不同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将使双方获益。
(二)金融工程在企业投资活动的运用
在金融投资方面,企业的投资部门可以持有股票、基金、债券的组合以减少非系统风险,同时利用指数期货、期权进行套期保值减少系统风险并确保稳定收益。但如果企业没有将相关的风险进行匹配或冲销从而形成风险暴露,那么衍生工具可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
对于实物投资,以现货交易为基础设计的商品期货、期权及远期交易为企业提供了提前锁定成本的机会。目前中国市场上的商品期货包括铜、铝、锌、大豆、棉花、白糖等,相关企业可利用商品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其他企业也可通过交叉套期保值来确定未来的现金流,但面临的不确定性更大。
金融工程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具有如下的优势:(1)准确性:金融衍生工具与基础现货价格“一致变动”使逆向操作得以锁定风险;(2)灵活性:场内交易的衍生产品可以方便地进行抛补,相比股票交易的T+1制度,期货交易的T+0制度使得衍生品交易更为方便,此外,为特定企业设计的场外交易所具有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更是传统投资工具无法比拟的;(3)成本优势:衍生品交易的“保证金制度”使得企业只需付出少量资金就可以进行大额交易,进行差额交易的产品则占用更少的资金。
三、金融工具的会计披露
金融工程方法所涉及的金融衍生工具会对会计处理产生影响,而会计处理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必定会对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一定影响。
根据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衍生工具与传统金融工具一同纳入会计报表内列报,其公允价值变动处理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类似,然而在实际的会计处理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衍生金融工具由于其特殊性,往往进行净额交割,大部分并不涉及本金的交换,因此传统金融工具的以合同面值作为入账价值的做法不符合会计处理的“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报表附注的方式对净额结算部分进行披露;另外,确定不存在活跃交易市场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依赖于利率、风险等参数的衡量,存在较大的主观性。
金融工程应用于企业财务管理可以平稳企业未来现金流,有利于企业制定财务投融资计划和安排生产和采购,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确定性,但操作稍有不慎可能带来更大的风险暴露,因此企业需要培养相应的专业人才。此外,目前中国的基础证券交易市场及衍生品交易市场的制度建设并不完善,某些品种的交易量较少,这也为企业的实际应用带来诸多不便,因此企业应尽量选择成熟的金融工具,以使之能够更好地与企业现金流及财务计划相匹配。
参考文献
[1] 彭韶兵. 财务管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6.
[2] 周立. 金融工程在风险管理中的比较优势[J]. 金融经济,2001(04).
[3] 储俊. 金融工程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01).
一、前言
在西方的理财实践中,有很多人认为财务和金融是一个词,用英文表示都是FINANCE,因此对财务工程和金融工程的理解和应用也陷入了误区,在本文中,笔者对二者概念进行详细阐述,以便区别与联系。
在现代市场环境下,企业的集团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由此也对企业集团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工程的思想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即在企业内部构建一种以价值为导向,以现有的财务管理技术为基础,以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有效循环为主体,有效融合多种管理技术、确保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有效的财务管理运作平台。
金融工程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其在风险管理和资金运动等方面的有效运用,使得其在金融业的发展甚至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二、工程的定义
要充分理解财务工程和金融工程,就先要理解什么叫做“工程”,“工程”即“系统工程”,它是系统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系统科学的实际应用,可以用于很多有着庞大系统的方面,比如人类社会、生态环境、自然现象、组织管理等,它是以大型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按一定目的进行设计、开发、管理与控制,以期达到总体效果最优的一种理论与方法。而财务工程和金融工程则分别是系统工程在财务领域和金融领域的细致应用。
三、财务工程与金融工程的概念辨析
“财务工程”这个概念进入中国已经很久了,但直到21世纪以后财务工程才得到真正的发展。我国学者认为财务工程是一个大系统,包括企业的一切财务管理活动、一切价值管理活动。但是也有些学者认为“财务工程=金融工程”,如张求真(1996)发表的《现代企业再生的新途径——“财务工程”》,及蒋屏(1999)发表的《财务工程理论对企业融资工具定价的作用》,都是认为财务工程即为金融工程。
冯巧根在其《21世纪财务管理的新发展》中,将财务工程定义为“以价值工程思想为核心,结合金融工程和现代信息技术等发展而形成的一种财务管理新技术或新方法”。冯巧根认为财务工程是财务管理发展的一种新技术或新方法,它属于财务管理范畴。这个定义概括了财务工程的核心思想、运用的管理工具,即以创造价值为核心,通过借助于金融工程、信息技术等现代管理工具,创新性地进行企业财务管理的一种技术方法。
目前,对财务工程定义比较明确的是吴江龙,吴江龙认为:财务工程是指运用财务管理学、会计学、组织行为科学、信息论、控制论、管理科学等基础理论、方法、技术与工具,以目标集聚战略为指引,以优秀核心经营循环业务程序和严格的内控制度为基础,以合理的财务组织结构、特有素质的财务经营者及团队为基本保证,以预算技术、业绩评价,风险评估、信息技术和内部审计为提升企业价值的关键,在企业集团创新搭建一种有效融合多种管理技术,确保企业战略实现的一种经济循环战略财务系统的理论实践。在吴江龙对于财务工程的定义中,我们可以认识到财务工程是对企业的统合管理,这种统合管理不仅仅是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统合,更重要的是加入了人的因素,如组织机构、财务经营者及团队等,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工具,如预算管理、业绩评价、风险评估、信息技术和内部审计,最终达到信息流、价值流、物流和会计流的统一。
金融工程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金融工程主要是指利用先进的数学及通讯工具,在各种现有基本金融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形式的组合分解,以设计出符合客户需要的新的金融产品。广义的金融工程则是指一切利用工程化手段来解决金融问题的技术开发,它不仅包括金融产品设计,还包括金融产品定价、交易策略设计、金融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它将复杂的数理分析、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自动化技术及系统工程等全方位导入金融领域,使金融乃至整个经济领域出现了更广阔的外延与内涵。它将现代工程方法和高新技术引入金融领域,综合运用各种工程的、信息的方法,对金融产品进行设计、开发和实施操作,从而实现规避风险、创造性地解决复杂环境下的各类金融问题。
所以,从一定层面上讲,金融工程的内容大部都是财务工程的内容,金融工程是包含于财务工程中的。
四、金融工程在财务工程中的运用
根据冯巧根对财务工程的定义,我们可以认识到财务工程的主要任务是:①研究企业内部的现金流动和资金运筹;②如何适应国家金融形势的变化,搞好财务与金融的协调与配合,使企业效率达到最大化。冯巧根认为财务工程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资金筹集工程、资金运用工程和资金调控工程。从这个角度讲,金融工程发挥了其在财务工程中的核心作用,在资金筹集工程、资金运用工程中充当着重要角色。
(一)资金筹集工程
资金筹集主要应以金融工程技术方法为支柱,分为内、外两项具体工作,就外部而言,资金筹集工程是依据金融工程思想而展开的一系列工作:
一是围绕金融工程创新,运用新型的金融工具。目前,基于基本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所创造的新型金融工具已有数百种,从远期利率协定、指数期货直到合成证券等都属此列。
二是配合金融工程,努力寻求风险最小、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的筹资渠道和方式。企业通过对资本成本的加权对比分析,确定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以提高财务运作效率,并且利用有限资金寻求新的利润资源。
(二)资金运用工程
金融工程在资金运用工程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恰当投资,有效利用财务资源。投资的目的是选取并运作合适的投资策略以达到利用闲散资金,使得自身收益最大化。企业可以利用金融工程,将自身持有的股票、基金、债券、优先股等进行优化组合,以实现最大化的整体收益,这样,使得企业的资金得到最合理的利用,这也是实施财务工程的目的。
五、总结
笔者认为财务工程与金融工程是有联系与共通之处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区别,因此我们不能将财务工程和金融工程等同看待。从微观上来说,金融工程是包含在财务工程中的,财务工程可以利用金融工程为企业服务,特别是有关筹资、融资的部分是以金融工程思想为依据的,但两者在其它诸如资金的运用、调控、效益等方面,两者又各有侧重。
参考文献1 陈宏.财务工程与统合管理.经济与管理.2004年(9)
2 范长缨、苏英民.公司理财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3 彭莉.企业财务工程与财务管理创新.财会月刊.2003 (7)
4 万正晓.财务工程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2003(3)
5 周立.论财务工程的发展条件与障碍.金融理论与实践.2001(8)
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资金的使用需要根据其建设性质应用到指定的工程建设中,而且建设资金的来源均不相同,那么对资金使用的条件要求也不同。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建设的财政资金使用,拨付施工单位的每一项资金都应该按照来源的不同,给专项资金建立一个分类管理的程序,并给审计部门提供有效的监管方式。如金融机构贷款的资金项目,在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该金融机构会对建设单位进行监管,监管内容包括资金的提取和支出情况。因此专项资金的分类管理程序应要求建设单位收到每一项资金都按照其来源进行分类、登记,从而提高建设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和项目结束后,方便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金融机构的审计部门开展资金使用监督工作[2]。
2.保证专项资金应用指定的建设上
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使用的资金不管是政府的财政资金、金融机构贷款还是建设单位独自筹备的资金都要求应用在指定的工程建设中去,其中对政府财政资金的应用特别需要引起注意,每级政府财政资金在拨付时,都会说明资金使用在建设什么样的工程建筑、工程的哪个阶段,如由中央补助建设的公租房和廉租住房资金,主要用于工程项目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省级和市级的专项补贴资金及政府债券资金等,分别在哪人阶段投入。每级政府都要对各个项目投资的资金进行有效的规划、严格的财务绩效管理等,建设单位要承担起建设资金管理的责任,设立固定的账户对资金进行分类存储,并保证专项资金应用在指定的建设工程上,禁止任何政府、个人以单位名义对资金进行挪用或虚报,所谓的专项资金,指的不只是工程在投入建设的过程的资金,还包括资金项目的投资和使用,资金应该被应用到指定的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同时还要保证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质量,因此财务部门的资金核算工作需要加大投入力度[3]。
二、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
(1)不同资金来源的分类管理为保证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建设资金在使用方面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需要随时了解不同来源的资金投入的工程建设进展及资金使用情况,具体的投资和结余都进行统计和规划,当管理上由于监管不当,出现所有资金都汇入同一个银行账户,应区分资金的来源,及时按建设性质划转至专用账户,达到有效管理专项资金的目的,是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建设单位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首先应包括资金的核算、资金收入与支出和项目的投资成本等内容,而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比较特殊的建设项目,为其建立财务管理体系,除具备以上三个内容之外,还要对资金的来源设立不同的资金管理项目,对资金进行有效管理,按建设项目分类、再根据分类设置账户,如政府的财政资金——xx银行账户、金融机构贷款的资金——xx银行账户、建设单位独自筹备的资金——xx银行账户,设立不同的账户后,还要根据资金的使用方向进行详细的记录。(2)记录资金投入与支出的详细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具有多种类型,包含着各种不同性质的房屋建设要求,主要的工程项目类型有廉租住房、公租房还有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等,对于不同的项目建设需要投入的资金来源也不同,为了方便建设单位能对来往资金进行有效管理,在设立不同资金来源管理项目及会计科目的基础上,加上资金投入与支出的详细项目的记录,能为项目建设资金的核算带来极大的便利[4]。详细项目的记录可以利用财务软件来完成,将不同来源的资金项目、收入与支出项目和成本项目归为成本的综合核算,同时把建设工程作为主要的核算项目,不同性质的房屋作为项目记录。
三、加大资金预算的管理力度
加大资金预算的管理力度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①保证建设单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筹备到足够的资金;②为帮助工程建设控制成本。同时还要对工程建设过程可能会出现不可预见的风险进行防御,如果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资金的使用就要严格按照资金支出的步骤要求进行,经过财务管理部门的审批、检验等正规程序,并将资金总数和办理手续过程出具证明,以利于工程正式完成之后由建设单位向财政部门支取增加的款项,避免因资金流动的环节出现问题,导致财务管理出现窘境,增大金融机构的贷款资金财务投资成本,进而增加工程建设过程出现的财务风险可能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001-02
每一次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都会带来财务管理教育的变革和发展。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市场的环境和条件、资本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一系列新的复杂的财务管理问题,如复杂环境下的资产定价、衍生金融产品的创新与利用、跨国经营的财务管理、全球化趋势下的风险管理等应运而生。企业的理财环境正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同时也对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西方国家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已有了数百年的历史,其教育体制既体现了对市场需求的高度适应又不乏规范。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世界著名大学培养了许多世界著名的财务学家,其毕业生也得到了所在国乃至世界财务管理界的普遍认可,这些学校在财务管理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已取得了较大成果,因此,我们拟从新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国内外知名大学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从中获得一些对完善我国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有益的启示,并在此基础上展开面向21世纪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
一、美国高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根据US NEWS最新美国大学商科排名,本文选取了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纽约大学、斯坦福大学、德克萨斯大学、佛吉尼亚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共六所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整理和对比了这些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得出以下结论。
1.美国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侧重点不同。经过对资料的搜集,我们发现:美国各高校对所培养的财务管理人才应具备的能力比较相似,例如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具体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从培养技能上来看,宾夕法尼亚大学强调培养“在财务工作方面要能担任风险资本运作、公司兼并与收购以及国内外的管理咨询等技能”;德克萨斯大学则强调“学生要掌握财务学的理论框架、分析工具及解决一系列财务问题的技能”。
从毕业生去向角度来看,美国高校将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定位较为明确,如宾夕法尼亚大学强调培养的学生能在“资产管理机构、国际商业投资银行、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以及政府和法律部门”从事相关工作;德克萨斯大学则强调培养的学生能在“非金融性公司、金融服务机构、能源公司及房地产公司”,而另一些高校则在培养目标中明确说明学生适于从事的工作。
2.美国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必修课较少,且存在一定差异。美国各高校的财务管理课程在专业必修课设置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其主要特点是要求的必修课程数量较少。例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纽约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专业必修课不超过5门,这些大学除了都设有公司财务外,其他必修课存在一定差异,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专业必修课程包括货币经济学与全球经济;德克萨斯大学的专业必修课程包括财务(金融)实习、投资管理和综合财务;纽约大学则包括金融市场基础。可见,美国高校在财务学的课程教学中倾向于让学生具备扎实的现代财务基础理论和方法,并就其培养方向的不同设置了特色化的基础必修课程。
3.美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选修课多,覆盖面广。美国大学可供学生选择的专业选修课非常多,几乎涵盖了整个财务管理的各个领域,如公司理财、国际金融、投资学和证券等领域,并且融合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内容。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专业选修课包括商业经济学,高级公司理财,投资管理,金融衍生工具,公司估价,国际金融,房地产投资:分析与融资,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银行学,市财政政策,固定收益证券,投资资金,行为金融学,风险资本与金融创新,兼并与收购,金融工程,金融监管研究等;德克萨斯大学的专业选修课包括货币、银行和经济条件,货币和资本市场,财务(金融)高级主题,国际金融学的前沿研究,大公司财务计划和政策,中小企业财务计划和政策,银行和金融中介机构,国际金融,高级组合管理和投资分析:理论和应用,财务风险管理,证券分析,财务分析,房地产估价和投资,房地产融资与联合组织等;斯坦福大学的专业选修课包括商务经济学,高级公司理财,投资管理,衍生金融工具,公司价值评估,国际公司,房地产投资:分析与融资,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银行业,城市财务政策,固定收益证券,经费投资,行为金融学,风险资本与创新融资,买断与并购金融,公司重构,金融工程,金融自学辅导等。
二、我国高校本科财务管理课程体系与美国高校的差异
我们搜集整理了我国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等10余所高校本科财务管理课程设置与美国高校的课程设置进行对比,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必修课程设置较多。在专业必修课程设置方面,与美国较少的专业必修课不同,我国高校的专业必修课都在8门以上。而且必修课程学生除了需要学习一些财务管理方面的课程之后,会计方面的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各大高校的专业必修课所包含和涉及的内容领域并不完全相同。例如,中国人民大学的财务学专业必修课包括财务会计学、初级财务管理学、中级财务管理学、高级财务管理学、成本管理学、国际财务管理学、财务分析学、证券投资学、计算机财务管理学等;上海财经大学的财务学专业必修课包括财务分析与运算、公司财务、财务工程学、税务筹划、财务决策支持系统、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跨国公司财务等;东北财经大学的财务学专业必修课包括财务管理专业导论、公司理财、管理会计、国际财务管理、资产评估基础、财务分析、财务模型分析与设计等。
2.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选修课范围狭小。与美国大学庞大的选修课程体系相比,我国大学的选修课程有一定的局限性,各所高校没有将财务管理所涉及的全部领域如投资、证券、兼并与收购和国际金融领域的课程全部列入选修课体系,而只有一些管理学方面的课程,相关的经济学课程也较少。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将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企业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概论、经济法概论、税法、货币银行学等作为专业选修课;上海财经大学将企业价值评估、个人理财、兼并与收购、高级财务会计、公司治理、审计学、金融市场学等作为专业选修课;东北财经大学将成本会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审计学概论、资产评估实务、高级财务管理等作为专业选修课。
3.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内容缺乏科学性。我国高校目前财务学课程内容较陈旧,未能及时体现与反映国内外财务理论与实务发展的先进成果,例如对于理论实务界较为前沿的计量金融、货币与资本市场、运营管理、投资学和财务(金融)专题讲座等课程均未开设,与不断变革的市场环境以及人才培养目标脱节。财务学专业课程内容庞杂,大多数教材作者只求全、厚、广,而忽略了知识体系存在交叉。如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相关内容存在重复,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并且知识体系间没有基础和高级的层次划分。
三、美国财务学课程设置对我国的启示
1.明确的培养目标至关重要。美国财务管理课程的培养目标大可概括为,为公司财务管理和分析、投资银行和财务咨询培养专业人才,让学生能够在各类企业财务部门及银行从事相关的财务工作。让学生获得在商业和投资运行方面、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方面,基本的经济和金融组织框架方面的一个综合的理解。通过这些明确的培养目标,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自己在结束本科阶段的学习之后能够具备哪些能力,并且今后能够活跃在哪些工作领域。同时,如果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学生的期望恰好相似,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是学生深入学习的基础。从以上现状分析可以看出,美国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除将一些重要的课程设置在专业必修课程中之外,另一些有分量的课程也会在选修课体系中出现,这与我国的重要课程集中在专业必修课程中的现状大不相同。在美国高校中,专业必修课程通常只有几门,学生可以全权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后续学习的课程,而在我国高校中,部分在美国高校中属于选修部分的课程直接被列入到了必修课程体系当中,学生即使不想修读,也别无选择,这样的课程设置可能会加重学生的抵触情绪。
另外,我国高校选修课程的可选性也远远不如美国高校,在美国高校的选修课中,所涉及的每一个领域,例如管理、经济、投资和金融等可能有三至四门相关课程可供选择,但在国内大学,可能仅有一门与之相关的课程可供选择。多门课程的学习毋庸置疑要比一门相关课程学习所带来的效果要明显,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广泛,对于某一领域的理解更为深刻。
3.提供选课咨询是学生选课的关键。国内大学的选课系统中通常只显示课程名称,对课程整体的描述或与之相关的信息寥寥无几。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学生不清楚课程性质和内容,不清楚选修哪些课程会对日后的职业规划产生帮助等,这个弊端会使学生在选课时出现盲目选择的现象。在美国,像纽约大学和佛吉尼亚大学在学生选课前会安排一些导师或者小组来提供个性化的专业选课指导,通过解答学生对课程的疑问,并与学生探讨其所期望的发展方向,为学生的选课方案提供参考意见或进行指导。
4.专业方向细分有利于专业型人才的培养。美国高校在财务专业下设置一些专业方向,这样主攻各个专业方向学生的核心课程就集中在这一方向上。如密歇根大学以职业路线安排专业方向,一共分为一般财务、投资银行、公司财务、股票分析师、基金经理、销售与贸易、房地产、银行与保险、企业家等九个方向,在课程设置上也是按照这九个方向分别设置核心课程、基本课程和推荐课程。德克萨斯大学在财务(金融)专业下分为六个方向:公司财务和投资银行、能源财务、投资经理、金融市场/银行、房地产、一般财务。
专业方向的划分不仅符合了市场的各种需求,更重要的是,明确的方向是学生快速、顺利地找到自己的定位的关键。而在我国,财务管理专业下并没有众多分支。学生在选课时分不清方向,缺乏主攻某一领域的意识,没有擅长的技能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阻碍了我国财务管理专业型人才培养的脚步。
5.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紧密结合。国外大学的一些教学模式很值得我们借鉴,如纽约大学有专门的财务(金融)的独立研究项目作为专业选修课,这个研究项目鼓励学生在财务(金融)领域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独立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会有老师一对一的辅导,考评成绩合格即可得到相应的学分。
参考国外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一方面学校应该为学生构建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如在银行、管理咨询公司、证券交易所等单位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中,缩短书本和实践的距离;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建立诸如筹资谈判、投资分析、财务分析等模拟实验室,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学习感受,从而培养其分析决策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等。
综上所述,国外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和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方向是我国在财务学专业课程设置上需要借鉴的地方。让学生明确自己今后所发展的方向,并且为学生提供相关课程的学习机会,才会为我国财务管理人才市场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温素彬,彭敏,等.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J].会计之友,2009,(12).
[2]李世辉.基于新理财环境的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模式探索[J].现代大学教育,2009,(2).
[3]曾维君.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9,(1).
[4]赵德武,马永强.中国财务管理教育改革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J].财经科学,2008,(11).
[5]周剑涛.关于本科财务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8,(9).
在教育部1998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财务管理专业是新增的专业,是工商管理二级学科下的一个本科专业[1]。财务管理专业的前身是理财学专业,它是逐渐从会计学科中独立发展而形成的一门较年轻的学科,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成果。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以及市场多元化、金融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范围和财务管理的职能也在不断拓展,而肩负着培养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高等教育也同样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如何调整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其更能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各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1998年财务管理专业被正式批准设立以来,全国有多所院校开设了该专业。每个院校均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并结合本院校的历史优势、专业基础、师资队伍等实际情况,创建了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但不可否认,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并没有与社会经济的变化同步。
(一)培养理念陈旧
现代教育是一种综合素质的教育,是为了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和自身素养提升的教育[2]。就现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而言,大多数高校都将其主要精力放在了对专业知识的教授上,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专业素养的提升,忽视了人才质量的个性与特色,从而使其不能很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
(二)培养目标不明晰
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1]。因此,大部分院校均以此培养目标为依据制定本院校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使得类型不同、规模各异的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差异较小,不具备鲜明特色,抽象化和概念化明显,目标不十分明确。这也导致财务管理专业师生对其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不到位、不深刻,不利于师生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目标。
(三)课程体系设计不完善
目标决定方向,在抽象化和概念化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构建的课程体系是无法令人满意的。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与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共享度较高,部分课程内容重复设置,未能体现本专业特色。交叉重复的专业课程内容虽然能使各专业课程体系较为完整,但却浪费了教学资源、弱化了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在大部分高校中,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并不十分突出[2]。
(四)教学方法单一
在现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多数高校仍是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财务管理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各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却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一方面,由于多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会涉及到商业秘密的范畴,各高校联系企业实习基地确实存在一定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各高校的课程体系设计不完善,理论教学所占课时比重较高,挤压了实践教学课时,这就使得校内实训课程流于形式,教师与学生对其重视程度均不高。再者,实践教学质量考核较为困难,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考核仅仅体现为是否参加了实践,还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考核奖励体系。
二、构建基于卓越计划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财务管理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要求
“卓越计划”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简称,现已扩展到教师教育、法学、医学等领域[3]。虽然“卓越计划”旨在培养卓越工程师,目前也没有扩展到财务管理领域,但其强调“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这一理念,却可以运用在构建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从而培养出卓越的财务管理人才。财务管理是实践性较强、服务领域应用较广的专业,其培养目标是要求毕业生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并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人才。由此可见,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宗旨的本质与“卓越计划”中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宗旨的本质并无太大区别。要想培养出卓越的财务管理人才,就需要更加关注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和社会的需要,更加注重企业与学校长效深度合作机制的建立,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自主学习与创新创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构建财务管理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
第一,战略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将来财务管理工作的岗位及职责分工也必将日益细化,财务管理职能的履行程度对企业的发展也将会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应借鉴发达国家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充分考虑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状况的同时,从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发展的战略性角度出发,确立本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性、应用性是财务管理专业的明显特点,因此,财务管理专业的日常培养工作应更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成长为卓越的财务管理人才。第二,多元化与融合化相结合的原则。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素养要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应注重多元化原则的运用,从而最终使人才培养模式更为丰富、全面、易于接受。现代财务管理专业的教育可以说是知识的集成、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课内外和国内外经验的融合的成果。财务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是人文与科技、知识与应用、传承与创新、借鉴国外经验与独立探索相融合的过程,因此,在构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时更应该遵循融合化原则。第三,创新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要结合所处地区的经济文化环境、社会市场需求、学校自身条件以及学生个体差异,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构建的内容和构建的过程要遵循创新性原则,而且构建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也要遵循开放性原则。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内外部环境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在国际视角下、以开放的心态分析判别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并做出科学的决策,并根据模式实施的结果不断地做出调整。
三、财务管理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设计
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符合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还要考虑各院校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各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应以“卓越计划”中的国家通用、行业和学校三个维度的标准体系为依据来制定,并将培养目标划分为总目标维度、中间指标维度和具体指标维度,即这三个维度分别对应三个标准体系。第一,总目标是培养具备合理知识体系、具有高水准专业素养、拥有国际视野和卓越精神的高级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第二,在制定财务管理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充分考虑通用标准中强调的知识、能力、素养等三方面的问题,并将其作为考核指标[4]。第三,具体指标维度。以行业标准和学校标准对中间指标进行细化就可得到具体指标。在细化时,所依据的中间指标和标准不同,所得到的具体指标也将不同。中间指标维度中的知识培养、能力培养、素质培养可分别细化为以下三组指标:基础知识、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人文知识、科学技术和卓越精神[5]。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的要求与“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因此,可以借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经验,采用适合应用型高等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各院校可以利用5个学期对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和财务管理核心专业知识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利用1个学期在校内财务管理实训中心进行财务核算、企业投融资决策以及企业运营等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再利用2个学期进入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实践,以将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使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实用性人才。
作者:于晓红 梁毕明 李阳 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谭小芳,周显文.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优化[J].航海教育研究,2013,(03).
基建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企业的基建管理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风险,本文就基建管理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对于基建管理中的风险控制方法进行了概述。
一、基建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内部审核制度不健全
在一些企业的基建财务管理当中,工程概预算管理、验工计价管理、资金拨付管理制度都不完善,体现在对于审批和复核的环节都是比较薄弱的,这也就是说财务管理人员并不能及时对该项工程的工程进度进行核实,也就造成了很多的虚列或虚报工程款的事情,在工程最后结算的时候容易发生超付款的情况。另外很多的财务人员对于基建期财务管理的各项专业知识都不是很了解,专业能力比较缺乏,在进行基建期财务管理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很多的错误。总的来说发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公司内部的财务审核制度不完善。
2、缺乏财务风险意识
随着基建工程的不断发展,对于资金的投入也再不断的增加,但是对于基建工程的资金支持却是十分有限的,这也就造成了很多基建工程需要资金却得不到的情况,造成了财务资金的投入与需求不平衡的现状。这也就造成了很多基建项目资金充足时盲目赶工,资金短缺时停建,项目资金投入与项目投产时间进展不成正比,造成部分只要建成就马上能产生效益的项目得不到资金的支持,而建成后一段时间无效益的项目盲目加快投资,使项目动态资金成本加大,造成资金效率低下,从而加大财务运转风险。
3、各个部门间没有形成协同效应
现在的公司内部基建、财务、审计以及资产管理的部门之间缺乏相互协调工作的能力,使得基建工程的管理效率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公司日常的运转过程中,基建部门职能部分主要是在于工程过程中的施工管理,而审计部门的主要职责则是对施工质量、工程投资进行审计,资产管理部门则是对在建工程完工之后转为的固定资产进行相应的管理,其中的财务部门更是要在工程过程中做好与以上几个部门的联系,及时的进行信息交流。然而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财务部门并没有做好同其他部门的协调工作,各种信息的交流也都不及时,这就造成了各个部门之间存在着很多的隔阂,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就会出现推诿责任的情况,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基建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基建管理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
4、基建财务管理职能弱化
在现在的公司制度当中,人们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到基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很多公司都是将基建财务管理当成总的财务管理的一部分,抑制了基建财务管理的职能发挥。领导阶层认为基建财务只是公司总财务的一部分,并不需要专门投入财务力量到基建财务分析、控制、管理当中去。公司的高层并没有认识到基建投资的关键是要做好对基建部门的管理,使得基建部门的员工只是单纯的照章办事,并没有参与到工程过程管理和监测当中。另外,由于基建部门的员工没有完备的岗位职能,这也就使得对于一些不符合工程管理程序、随意挪用基建工程资金等不合理的行为没有办法实施严格的财务监督。
二、应对基建财务管理中问题的策略分析
1、提高对可行性研究的重视
在企业之中要培养足够的财务危机意识,不能对于投资的成功率估计的太为乐观,同时不能盲目地没有计划地实行前期工作。虽然这不能够彻底地解决前期投资费用无法落实的风险问题,但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能够很好的确定好项目立项的源头,加强对投资的管理,从而能够实现降低投资风险的目标。在基建项目立项之前要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只有经过项目可行性研究并具备可行性的项目才能够立项进行下一步发展,对那些前期工作不完善,前期的资金无法落实、建设工程手续、条件不够完善的项目,应该不进行前期的投资,这样的项目具有很大的投资风险,所以不应该去投资,从而降低公司的投资风险。
2、关注企业现金流,做好资金储备,防范建设资金的短缺
公司在进行基建项目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做到施工进度和资金到位同步。在初期应尽可能地使用项目资本金和自有资金,减少资金成本的支出。如自有资金能满足建设需求时可不必通过金融机构融资,但应随时关注企业现金流量的动态变化,提前谋划项目资金储备。要根据项目进展提前收集项目相关审批资料,作好项目融资授信工作的准备。一般项目授信审批周期在半年左右,企业要根据现有资金情况和授信周期做好授信申报工作,同时要关注国家宏观金融政策和授信金融机构的资金额度保证,确保授信批复能取得贷款发放。其次要做好融资备选方案,使得基建项目进展不受资金影响。
3、加强对基建文书签订的重视
在进行基建工程之前,要注重基建工程的合同签订。对于基建工程合同,公司应该按照国家招投标法及内部招投标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落实管理,同时严格对合同进行审核,这需要有专业人才来进行,如果公司中没有相应的专业人才,公司可以委托社会上专业的咨询机构进行审评,确保合同签订的合理性,不要因为合同中的不合理条款造成公司的财务损失。对于合同中的各种可变因素都要进行分析和审核,确保公司不会因为这些条款而产生过失责任。
《管理统计学》、《税收学》、《高级会计学》、《财务信息系统》、《高级财务会计学》、《金融会计学》、《证券投资学》、《中高级财务管理》、《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财务与会计电算化》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会计、财务会计、企业理财、税务筹划、投资理财、理财规划师、注册会计师、国际资产经营、企业财务管理、财务与资本运营。
财务管理主要研究管理学、经济学、法学、金融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计划、决策、控制、监督等管理活动对资金运动进行管理规划,进行融资、投资及资本运营,并对亏损、破产等财务危机进行预测、防范和化解等。
财务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财务管理的规范化,高端财务人才稀缺,供不应求,想要成为行业精英挑战高薪,学习财务管理专业是非常好的选择。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新能源、金融、房地产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新能源;
2 金融/投资/证券;
3 房地产;
4 互联网/电子商务;
5 建筑/建材/工程。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会计、财务主管、出纳等工作,大致如下:
1 会计;
2 财务主管;
3 出纳;
4 仓库管理员。
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技能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财务与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财务、金融管理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以及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一、财务管理在交通工程中的重要性
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入公路、铁路、城市轨道等交通工程的建设,交通事业蓬勃发展,在金融危机的后时代,如何继续保持交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交通工程的资金来源与使用是当前面临着比较重要的问题,同时,由于交通工程资金使用量大,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腐败现象。针对上述的一些现实,财务管理的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财务管理的预算活动,可以使交通工程在全过程有明晰的财务理念。现代的交通工程保护前期的规划、设计、施工、保养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来源和使用的问题,通过财务管理预算活动,可以合理筹措资金的来源,可以合理分配使用资金,可以严格控制成本,从而可以保证一项交通工程的顺利实施,这也是财务活动的重要意义。
2.财务管理可以帮助交通工程筹集资金,有效降低资金成本。现代的交通工程资金需求量十分巨大,一条高速公路的建设动辄都需要数百亿的资金需求量,铁路与航空的建设资金的需求量更大,而现在不同的资金来源其资金使用成本不一样,所以交通工程在资金的筹资中要讲究资金成本,争取使用正确的资金组合,合适运用财务杠杆效应以降低资金的成本。
3.可以合理利用投资活动,提高工程效益。投资过程中,必须结合交通工程的状况和资金流先掌握好投资规模投资方式,掌握投资方向,确定投资之后要保持资金流转顺畅,提高投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防止在投资过程中出现资金的短缺造成工程的停工。
4.控制工程风险和成本。财务管理活动能够充分考虑到资金的风险作用,我国近些年来交通工程出现了一些停工和未按时完工或者过早超期完工现象,给工程的建设和使用都造成了比较大的风险,通过财务管理的各项活动,可以在资金流的导向作用下,保证工程按期、保质的完成,也能够保证资金的安全。
二、现代交通工程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大力发展交通工程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由于财务管理制度薄弱、财务管理意识淡化造成了在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制度薄弱,意识淡化。由于在以前我国的交通工程大都是政府在筹措资金,政府的交通部门决定资金的使用。市场化改革之后,大部分的企业都是国有企业,还存在着依靠政府投资的意思,还没有从计划经济的思想中走出来,在交通工程的财务制度建设不严谨,漏洞较多,财务管理上意识淡薄,只认为财务管理工作只存在施工过程中,认为财务人员往往只能被动地依据发票来支付款项,甚至未建立起财务专户。
2.财务管理基础薄弱。财务管理是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专业化的人才进行支持,而现在交通工程部门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偏差,不能够适用现代化的交通工程工作的需要。在会计核算上不够规范,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交通工程的资金使用状况。
3.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我国国家级和地方的交通工程资金来源渠道大部分还是依赖政府投资以及政府担保贷款,而且靠政府投资的撬动其他资金的能力较差,由于政府的行业限制,很多民间资本还不能参与到交通工程建设中,造成使用资金的成本压力较大。特别是在国家交通工程建设中,存在着交通资金由地方财政部门层层划拨时在财政收入困难的地方,上级下拨的交通资金被滞拨、挪用或占用的情况,下拨的专项资金到位不及时的情况也较为严重,造成了很多地方的交通工程的停工。
4.资金使用分散,成本管理弱化。交通工程一般建设铺设面较广,建设工程中的流动资金无法实现集中管理、统一调配,导致资金分流而不集中、财权分离的现象屡有发生。一般来讲,工程预算要求各分项独立工程预算须按照预算项目逐一核算工程成本,但是在实际的交通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没有严格按照预算与管理的需求组织成本核算,造成了乱列、乱摊工程成本等违反财务管理规定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三、完善现代交通工程财务管理的策略
针对上述的一些问题,结合交通工程和财务管理的一些具体理念,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交通工程中的财务管理工作:
1.首先要调整财务管理的内容,把知识资本作为企业筹资的重点,把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
2.健全现代企业财务运行机制,要建立好现金管理机制实现资产的安全与增值,建立现金投放前的效益分析,及时调整现金的使用方法;要结合交通工程项目的实际状况优化资金结构的约束机制,做好资金的结构管理。注意建立财务风险的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和管理,以完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建立新型的财务信息处理、分析系统,实现财务管理及时化、信息化来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要建立起包含事前财务预测的财务预算管理、事中控制的财务算落实和事后考核的财务监督机制,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3.健全财务组织和财务管理制度,保证财务机制的高效运行。要建立起包含筹资渠道多元化的筹资机构和以企业为投资为主体的投资机构,以保证企业财务管理核心过程的完整性。要把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相结合,特别要提高环境建设提高大家对财务制度的执行意识,最后要加强企业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实现财务管理电算化。
佛山供电局为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广东电网公司直属的国有特大型供电企业,负责广东省佛山市辖下五区的安全供电、电网建设和供用电服务工作。供电面积三千多平方公里,供电人口六百多万人,供电客户数235万户。佛山供电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力争在2012年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供电局。全局以饱满的热情全面开启“创先”工作。管理水平实现了飞跃式提升,有效带动了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出色完成,在贯彻落实上级公司和地方政府“扩内需。保增长”的决策部署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电网企业的不断发展,使得电网企业财务管理面临新的风险。如何有效监控财务风险成为电网企业财务管理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一、佛山供电局财务风险在线监控的现状分析
佛山供电局财务风险包括会计政策制度执行风险、税务风险、现金流风险等。
(一)外部风险分析
1 税务、财政、国资委、审计等部门对电网企业的监督管理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网企业体制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国家对各大电网公司的监管呈逐步强化和细化的趋势。防范财务风险应对国家的监管成为电网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
2 银行、债权人等其他层面的监督
电网企业属于高投入的技术密集型企业。设备更新较快,自有资金不足。农网改造和县城电网改造工程的巨大资金投入,绝大部分依靠银行等外部单位贷款,电网企业必然要接受银行等债权人的监督,防止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
(二)内部风险分析
1 南方电网公司、广东电网公司对风险控制的要求
建设财务风险管控体系是实现电网企业财务管理战略、提高财务风险防范能力、确保企业财务安全运作的重要保证。广东电网公司每年将对各单位财务制度制定及执行情况、财务基础工作情况、财务风险管控情况等开展例行的专项评价。
2 本企业潜在的风险分析
佛山供电局对照预算管理、资金管理、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等财务管理业务流程和制度,认真进行了财务管理风险排查,梳理出财务管理主要风险事项共42项。如预算编制基础风险、工程决算分析反馈风险、电费收入岗位轮岗风险等。
二、佛山供电局财务风险在线监控的必要性
(一)佛山供电局财务管理的特点
佛山供电局每年资金出入有几百亿元,资产也有上百亿元。财务管理难度很大,主要方面有:资金高度密集,每年对电网建设的资金投入有数十亿元,资金投入之大,在佛山地区很少见;固定资产比重大,2010年末固定资产有一百多亿元,占总资产九成以上;融资较多,近年对电网新建和维护投入大量资金。其中大部分以融资贷款方式取得;投资回收期长,特别是电力销售价格受国家控制,企业无法根据投资行为回收合理收益,造成很大的潜在风险。
(二)佛山供电局财务风险监控的特点
1 通过流程控制、信息化、制度建设等手段监控财务风险
如梳理财务管理现有流程,找出流程缺陷;从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查找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升级和改造信息平台:修订财务管理制度,从制度上开展财务管理风险控制。
2 佛山供电局财务风险的在线监控
佛山供电局借助财务信息平台,推行在线稽核,提高风险监控的时效性,加强财务风险过程监控。将事后控制转变为事前审查、事中控制和事后督查,推动风险管理关口前移。积极推行在线监控,提高风险监控的实时性。
3 佛山供电局财务风险的在线监控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风险在线监控的信息程度不高
佛山供电局有部分财务信息系统还不够完善,影响到在线监控的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例如:资金监控系统刚推行,实际应用性有待时间考验。
(2)监控岗位的设置有待完善
到目前为止,执行监控职能的岗位同时兼职其他工作,造成在线监控的时效性较差。
(3)在线监控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
由于受到多方面的限制,目前我企业的在线监控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如资金监控模块初步运行。还未完善。
(二)实现财务风险在线监控的意义
佛山供电局作为国有特大型供电企业。每年资金出入有几百亿元,资产也有上百亿元,每一天的收入支出金额很大。财务管理难度大,最及时最有效监控财务风险的手段之一就是在线监控,将防范财务风险的工作前移,将阻止风险的发生消灭在萌芽状态。
1 创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供电企业的需要
佛山供电局围绕“内控体系创先”工作要求,以堵塞业务流程漏洞、防范财务风险为目标,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管控措施,提升财务管理内控力,确保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主要通过制度化和信息化两大手段管理和控制财务管理风险。
2 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目前,我国经济回升势头正逐步增强,总体形势不断向好。但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有待加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积极因素和不利因素同时显现。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有所增加。在当今世界,任何一个组织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稍有不慎就会出问题,如在2008年10月6日,冰岛总理吉尔・哈尔德发表电视讲话表示。受美国和欧洲银行业危机冲击,冰岛正面临着全国性破产的风险。其原因之一是对风险缺乏有效的监控,主要反映在:过于激进的资本结构放大了风险;业务运作缺乏风险的过程控制;风险管理方法的内在缺陷。
三、佛山供电局财务风险在线监控的可行性
佛山供电局开展财务风险在线监控上有一定的优势,包括物质基础、信息化设备等。
(一)历经多年的发展积累
佛山供电局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和锐意创新。在设备、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积累了很好的基础,特别在2006年实行“大佛山一体化”战略发展思路以来,每年加大对风险管理的投入。
(二)领导层高度重视
佛山供电局领导班子和财务部领导高度重视财务风险的监控,专门成立局内控委员会,负责全局内控管理工作,开展各业务风险的梳理和防范,为开展财务风险在线监控提供领导者的有力支持。
(三)风险控制的制度化程度高
借助会计集中核算体系,将风险监
控指标体系及相关监控模型转化成财务稽核工作规范,建立财务稽核规则库,设置至会计集中核算体系中,实现账务数据实时监控,提高稽核的效率。根据稽核规则库所确定的标准,逐步建立常态化的稽核工作机制。
(四)人员素质高
佛山供电局不单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供电企业,还是人才密集型的企业。如佛山供电局财务人员中本科学历以上人员占八成多,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占五成多。
四、如何实现佛山供电局财务风险的在线监控
(一)运用规章制度
实现有效可行的财务风险在线监控。必须有一套符合国家规定的规章制度,以约束财务管理的行为,明确财务风险在线监控的目标,规范在线监控的手段。
1 运用国家法律法规的监管
以国家法律法规为根本,认真落实上级公司的规章制度。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一系列的制度、规范,建设一整套业务流程,实现财务风险在线监控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2 建立本企业的风险控制流程制度
全面梳理财务管理现有流程,找出流程缺陷,明确财务管理目标。通过现有流程和实际情况相对照,排查风险存在的环节,比照国家的财经法规、上级单位和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识别出风险,运用财务管理知识和信息化手段对风险进行评估。
(二)管理观念创新
1 财务管理观念创新
企业应在树立依法理财观念、成本观念、货币时间价值观念、市场观念、风险观念等基础上,逐渐确立发展型的财务管理新观念,如人本化理财观、知识化理财观、信息化理财观等。
2 重视财务风险在线监控的重要作用
改变过去以事后监督作为监控财务风险的手段,转向财务风险监控前移,注重在线监控。
3 运用信息化手段
充分利用集约化信息平台,在线监控财务风险。以下介绍几种手段。
(1)利用“一本账”平台,在线监控全局的账务处理情况
通过统一的会计集中核算信息系统。实现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可在线监控基层单位的会计业务处理情况,将防范财务风险的条线前移。
(2)利用预算管理系统。在线监控全局的预算管理情况
建立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一体化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预算管理在线监控:一是强化预算管理系统对经营管理的支撑作用,建立合理科学的预算编制流程。各单位以此为指导具体编报预算,保证企业上下经营目标协同一致。对电网建设、技术改造等中长期业务规划进行财务评价,综合平衡后,滚动修编预算,形成中长期财务规划。加强中长期财务规划与年度预算的关联与衔接,确保企业战略目标落实。二是增强预算在线监控的科学合理性,完善预算制度体系。构建公平、合理的预算考评机制。建立科学、完整的预算考评指标体系。三是未来预算管理在线监控的计划。通过信息化手段配合建立大计划大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战略规划、目标设定、预算形成、监控调整”的全过程管理。
(3)利用电子支付系统,在线监控全局的资金支出情况
充分利用由金融系统提供的电子支付业务流程为我局提供查询、资金划拨等金融服务。电子支付业务的推广为实现在线监控资金支付活动提供了高效、集约化的信息平台。
(4)利用“财务管理系统――资金监控模块”,在线监控全局的银行账户交易情况和余额情况
通过各下级单位与金融机构的系统集成,实现对各下级单位范围内银行账户的资金流动,资金分布,占用情况的监控。
(5)完善资产管理系统,在线监控全局的资产管理情况
加强资产管理系统的在线监控能力,及时掌握全局的资产变动情况、实时为经营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决策数据,建立科学全面的资产管理风险在线监控体系。
(6)完善工程管理系统。在线监控全局的工程管理情况
不断完善工程管理系统,提高系统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加大基建工程成本管控力度,加强工程管理风险在线监控力度。结合信息化手段。实施工程成本全程监控,严格控制工程造价。
(7)构建电费收入集中核对。资金收入集约化体系,在线监控全局的收入情况
佛山供电局将改变现时的电费核对流程,结合组织架构变化和财务集约化管理要求。实行全局的电费集中核对,加强电费收入管理,强化对电费收入资金的管控,贯彻省公司资金集约化管理的要求。
实现电算化后的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重点将由传统的财务部门转移到电子数据处理部门,内部控制放在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的控制、会计信息输出的控制、人机交互处理的控制、计算机系统之间连接的控制、系统的安全控制等方面。控制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4 人财物的支持
任何系统都不能离开人财物的支持,财务风险在线监控体系同样需要人财物的支持。
(1)加大人员培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近年来新的《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公司法》等法规制度的出台,对财务风险的在线监控提出新的要求。正如美国前财政部部长保尔森所讲的“我们的监管机构同样需要变革,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面对制度、法律关系的调整和变化,财务人员不仅要更新理财观念,重新定位财务职能,扩展各种财务管理技能。更深入地加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学习在线监控财务风险的扎实本领。提高财务人员理财能力及职业判断能力,使财务人员能自觉地将风险防范意识贯穿于工作的始终,及时发现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漏洞,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在年度预算中应增加风险在线监控的经费预算
财务风险在线监控体系是一整套的制度化、信息化的系统,要建立高效、实用的财务风险在线监控,必须要加大设备、人力、技术的投入。
(3)加大风险在线监控的日常应用力度,维护维修工作由专业部门和人员负责
为提高财务风险在线监控各系统的高效有用,必须由专业部门和专业人员负责维护维修,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结语
建立高效、可行的财务风险在线监控体系,一直是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难点。涉及到企业的体制和机制、企业领导层的管理思想、以及财务管理体制的建设、财务人员的观念、经费的投入等方方面面。要建立一整套的财务风险在线监控体系,需要有新思路、新手段,需要推动该项工作的领导者和执行者下定决心;,必须结合上级公司的发展战略、经营管理思路。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建设。可借鉴现代企业集团和国外先进电力企业的成功经验,积极研究和改进现有的在线监控系统,积极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连平.走出高涨[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2]朱民.等改变未来的金融危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3).
[3]张平,张晓晶.直面符号经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日本)野口悠纪雄.泡沫经济学[M].北京:三联书店,2005.
[5]谭雯.财务迷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1).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6.022
[中图分类号]F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6-00-01
1 我国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财务管理观念淡薄
总体来说,我国大多数工程施工单位的财务管理观念较为淡薄,对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认识不足。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更加重视工程项目的承揽、进度的完成、质量的把关与提升,工作重心放在生产环节,对工程财务管理不够重视,认为只要质量过关,企业的经济效益自然会提升,仅仅将财务部门归结为事后的算账部门,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部门的综合性与重要性。
1.2 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
对任何企业来说,规范的财务行为都是企业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我国的工程施工单位中,大部分企业都拥有适合自身的财务管理办法,但是内容较为单一且没有按照与时俱进的观念进行适时修订。在具体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中,工程企业较为注重成本费用支出等方面的工作,对工程预算管理、收入与资产管理、财务数据分析、决策应用等重视程度或应用程度不够。
1.3 融资及资金周转面临困难
从工程施工行业发展情况来看,建设单位往往对施工工程款项不能及时跟进,经常拖欠工程款项,使承建单位的债务不断增加,承建单位只能向社会金融机构融资。由于承建单位的资产负债比例过高,很多金融机构往往将施工承建单位列为贷款发放的黑名单。从融资渠道来看,施工单位行业利润普遍偏低,国家政策对工程施工监管严格,使投资主体对施工企业并不感兴趣。因此,施工单位面临着融资及资金周转的困境。
1.4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力不强
施工项目是工程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源泉,因此,项目成本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施工企业获取经济利润的高低。由于对财务管理及其在决策应用中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很多企业在成本核算、设计变更及工程索赔等重大事项方面经常处于弱势,导致施工企业的效益隐形流失较为严重。
2 加强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2.1 积极发挥财务管理核心作用,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对任何企业来说,财务管理都是对往来企业的资金运动的全过程进行检测、计划、控制及决策的管理活动。对于施工企业单位来说,财务管理贯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严控多头开户、资金沉淀闲置,对管辖单位进行严格的财务监控,各层级施工单位要牢固树立财务管理是企业核心的基本理念,将这一理念贯穿在施工建设的全过程之中。
2.2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管理
施工企业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通过科学的制度流程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同时,要有针对地加强工程施工预算管理水平,提高预算的准确性,降低工程造价,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
2.3 加强资金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在施工单位开展施工过程中,其内部要根据整体施工进度与计划,本着量入为出的原则,合理编制施工周期资金收支计划与月度预算。同时,施工单位要结合企业的实际运转情况,成立资金结算中心,加强对资金的统一管理。通过资金结算中心,有效监控企业内部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资金闲置的额度。
2.4 重视工程款项清收工作
工程施工单位要重视清欠工作,对历史欠款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与手段。积极利用相关政策及国家相关部门的帮助、社会中有资源有实力的个人及企业等进行历史款项的清收工作。对工程企业的历史遗留账目、呆账要积极关注并有效清理,以周期为单位及时清理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避免新的呆账、坏账的出现,实现资金流动的安全与通畅,保障使用效率。
2.5 强化项目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工程项目是施工单位的收入来源,也是生产管理的出发点。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具体来说,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因为施工现场是生产经营的一线,要在施工现场形成一个施工管理与财务核算、经济与技术有机结合的管理组织。同时,要积极落实工程项目负责人的首问负责制,积极建立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班子,设立预算、财务、材料、质量监管、工程技术及施工安全等职能部门,全面实行工程项目的成本责任制,并定期对成本进行计划、控制、核算与分析。
2.6 加强财务培训,提高工程财务管理水平
在工程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提升财务管理专业技能。通过财务技能的定期培训:①实现财务人员对项目款项的总体把控,项目款项的立项、申报,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②能够接收经办请款事项,并审核请款单位的请款事项及其请款依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合法合规性,费用成本支出的合理性、合规性的复核;③保证付款依据的复核工作及工程项目款的支付等财务工作开展的专业有效。
3 结 语
关键词:
财务管理专业;金融课程;课程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6013402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金融市场及相关机制的不断完善,市场对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金融学素养提出了更高地要求。为适应这种需求变化,金融学相关课程在当前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优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1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金融知识的市场需求分析
1.1 应用型财务管理的兴起加强了财务管理专业的复合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市场结构的发展变化,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本科教育已经从传统的“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趋向于“应用型”教育。经过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毕业生,具备相应领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在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能力等方面具有应用和复合性,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为此,许多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渐渐发生变化,不再是传统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而是定位于应用型专门人才,即培养掌握财务管理基本知识,具有运用会计理论、财务管理理论、金融投资理论和知识进行理财等专业能力,能够在企业、证券公司、银行、政府机关以及社会中介机构从事资金管理、财务分析、财务咨询、证券投资、会计核算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种转变无疑加强了财务管理专业的复合性,对学科交叉尤其是金融理财的部分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才有可能成为适应时展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
1.2 金融环境的变化对财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并逐渐成为各种财务活动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从事财务活动的财务管理人员,不可避免会参与其中。
首先,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金融领域的跨国活动也在迅猛发展,金融的全球化促使资金在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既为发达国家的“剩余”资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投资空间,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更多的融资机会。各种金融产品不断创新,境外投资机构纷纷涌入,一方面为企业筹资、投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又使企业处于极大的金融风险中。这些对财务人员的理财观念、风险意识、知识结构和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我国资本市场规模不断壮大,有力地推动了企业重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但目前有效的资本约束还未形成,这就要求财务人员熟悉、掌握相关市场的法律法规要求和运作规律,并具有较强的发展适应能力。
因此,市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不仅要求其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具有综合运用能力,而且还要了解金融市场、熟悉金融机构、能够理解我国金融机制及法规。要培养此类人才,在其系统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开设一定数量的金融类课程必不可少。
2 财务管理专业金融课程体系的设置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所采用的课程体系框架多分为五个层次: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限制性选修课、任意选修课。作为第一个层次的公共课,即为通识教育课程,强调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奠定素质教育的基础。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通识课程。因其与专业性质无关,故不必开设金融课程。后四层都属于专业教育课程,不同层次中金融类课程的设置也有所不同。
2.1 专业基础课中,几乎没有金融类课程
开设专业基础课程的目的是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今,各高等院校普遍接受的财务管理专业基础课程有:西方经济学、基础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经济法、甚至运筹学和管理信息系统等。这些课程的设置并无不妥,但对财务活动的生存环境――金融市场,及具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各种金融机构未作丝毫介绍,这显现出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尚有欠缺之处,亟待进一步完善。
2.2 专业主干课中金融类课程有所增加
专业主干课是构成财务专才部分能力的核心课程,也是本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重要标志,我国高等院校传统选择的为中级财务会计、投资学、高级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等课程。其中投资学为金融学课程,在财务活动的三个环节,即筹资、投资和分配业务中,投资是中心,投资的需求决定了筹资的规模,投资的预期收益构成了筹资成本的约束条件。而投资的现实收益则成为财务分配的基础。因此将其作为重点内容设置为专业主干课。
随着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发展,除了传统开设的投资学课程外,各高校对专业主干课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如复旦大学的必修课增加了金融市场和金融计量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开设了货币银行学和资本运营;东北财经大学开设了金融学和公司理财等。这说明各高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中的金融类课程数量。
2.3 专业选修课中金融类课程随不同院校的特点而变化
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的课程设置,体现出各高校对本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所以,在不同的本科院校,选修课中金融类课程设置的多少和具体的开设种类都有所不同。如复旦大学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特别重视学生的金融基础,金融学相关课程设置的非常细致,十二门的选修课中金融类课程如金融工程、期权与期货、金融实务、保险学、中国金融市场等占了九个。而中国人民大学在重视核心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更看重的是会计类专业课程,所以在其二十多门的选修课程中,金融类课程仅仅只有保险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学、期货贸易和证券投资学五门。其中证券投资学是必选课,是作为专业主干课中没有开设投资学的必要补充。
综上分析,在当今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金融类课程已占一席之地。但对比我国庞杂多样的现实市场需求,金融类课程的设置在数量和种类上明显不足,为能培养出真正满足市场需要的财务管理人才,必须对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对其中金融课程的设置进一步优化。
3 金融类课程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优化设计
3.1 增加专业基础课中的初级金融课程
在西方经济学中,财务管理和金融学的关系非常密切,二者的英文都是与资金运动有关的“Finance”一词。在我国的现实生活中,两个学科的交叉融合之处也越来越多。所以在财务管理专业基础课中,应至少开设一入门级金融课程,如《金融学》或《货币银行学》,这两门课内容相似只是角度不同,都是比较浅显但较为全面的对金融学进行了介绍。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财务管理的对象――货币的产生发展、相关形态制度的演变;可以掌握财务分析中关键因素――利率其作用及运行机制;可以初步认识筹资或投资等财务活动所接触到的各种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
如今,大多数高校都将这门课开设到专业主干课中。这实际上是混淆了《金融学》与财务管理专业其他核心主干课程的关系,二者不应是并列而应是前者为后者的学习进行铺垫和打基础。因此,应将《金融学》调至专业基础课程中。如果学校较为重视财务管理专业金融知识的培养,还可在专业基础课中除《金融学》外,再加设一门金融课程,如《金融市场学》等。
3.2 加强专业主干课中的金融实践环节
市场迫切需求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主要看重的是其灵活运用会计理论、财务管理理论、金融投资理论和知识进行理财的专业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不仅在于财务主干课程的理论学习,更在于实践能力的培养。现实生活的财务活动与金融工具、金融机构,以及整个金融市场都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仅仅加大专业主干课中金融类课程的数量远远不够,还应加强培养财务管理和金融相互交融的实践操作能力。
一般来说,尽可能将专业主干课中的金融类课程放在全真模拟实验室中,通过采用模拟炒股实验、上市公司融资实验、项目投资决策实验、甚至沙盘对抗实验等设计性实验方法,着重训练学生在掌握财务会计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整理运用财务数据,设计分析模型的综合能力。即便不具备全真模拟实验室的高等院校,也可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基本方法,使参与其中的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掌握财务金融知识,为其今后的实践操作奠定了基础。
3.3 设置专业选修课中金融类课程的学分下限
虽然在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选修课中,都开设了金融类课程。这些课程表面上依赖于学生自己的兴趣选择,学校并无特别要求,但学校对该专业培养重点和方向的不同导向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如上海财经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本身就隶属于会计学院,该专业学生在专业限选和任选课的选择上,必然以财务会计有关课程为核心,多选择公司治理、高级财务会计、企业价值评估等课程。这样培养出来的财务管理人才,不能完全满足我国金融环境的变化。
为了能够培养出既能满足金融市场需求,同时又能突显学校自身特点的财务管理人才,可以在财务管理专业选修课,主要是专业限选课中设置金融类课程的学分下限。例如,若某学校财务管理专业限选课一共要求30学分,其中金融类课程不低于8学分。这样,选修课中金融类课程的种类及数量多少,仍由学校根据自身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来设置,只是为了配合市场需要对学生所掌握的金融知识进一步提出了要求,而此要求还兼顾了学生个人的兴趣偏好。
总之,市场环境的变化加强了财务管理专业与金融专业的学科交叉性质,提高了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对金融知识的要求。因此,必须正确认识金融类课程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其进行合理设置,从而实现优化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整个课程体系的目的,才能真正培养出与时俱进的现代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殷俊明,马丽君.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研究[J].商业会计,2011,(13).
2.服务于培养目标的课程规划和师资配置。为使校内教育契合产业需要,财务管理系在规划课程时,专门成立了课程咨询委员会,向产业界咨询,获取他们对专业人才的期待和要求,并邀请产业界主管参与课程制定的讨论,最终形成通识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三大模块,并围绕三大模块精心设置每门课程。在设置课程时,考虑到学生的就业领域多元化,实施因材施教,财务管理系围绕本专业“双主轴”的人才培养目标,除了公司理财与投资管理两个就业方向共同课程作为必修课外,还根据专业内容和特点,分别开设大量不同的选修课程。学生在修完专业必修科目之外,可以根据自己的就业志向和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职场所需的选修科目。
值得一提的是,为顺应大数据时代金融业数字化趋势的要求,财务管理系在财金专业课程外,还将《程式设计》与《资料库分析与应用》这两门课程列为必修课。通过这两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可以开发出网络口碑系统,分析网络大数据。这为后续训练学生利用财金资讯数据进行实务操作和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培养契合时代需要的“智慧金融人才”。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行业快速发展,同时具有互联网和金融数据分析能力的人才奇缺。财务管理系以输送应用型人才为坐标,结合产业最新发展需要,对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量身定制式的改革。财务管理系适应市场需要,及时调整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出兼具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和数据处理技能的学生。通过专业必修课、选修课以及通识课程的学习,是学生掌握财务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训练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运用计算机技术对财金大数据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分析,使学生成为具有大数据分析、风险管理、金融产品网络销售、量化投资程式交易等综合能力的智慧金融人才。
4.兼容并包的财金实作能力培育过程。财务管理系旨在培养具有“创新、创意、创造、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财金实作能力培育四部曲”作为多年来的经验总结,已经成为本系培养应用型人才成熟的培养模式。“四部曲”内容丰富、全面,其中最能体现第一科大财务管理系特色的是“财金资讯实作”。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实作能力,财务管理系兼容并包,整合学校、企业、社会等多方资源,建立了台湾第一个实习金控中心、金控教育云,以及财金大数据中心等。①实习金控中心。中心包含两岸财金资讯教室、实习银行、实习券商等三间专业教室,为培育学生实务技能、实现毕业即就业的目标做全面性的规划。② 金控教育云。金控教育云拥有股市虚拟交易所系统、模拟银行系统、基金模拟交易系统、个人理财系统等共计40套财金软件,实现了“财金软件云端化”、“实习教材云端化”及“授课过程云端化”。金控教育云的运用,对于传统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方式的转型升级、扩充财金教育资源、实现优质资源的普及和共享、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提升课程执教能力、培育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素养等大有裨益。③财金大数据中心。财金大数据中心由金融资讯实验室、财务资讯实验室、保险资讯实验室、会计资讯实验室四个实验室组成。中心采用“学校搭台、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模式,按照“专业、行业、企业、职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心实现了企业、教师、学生三方互动与融合,同时也是财务管理系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的重要平台。
5.多渠道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充分落实理论与实务并进、完善产学接轨的规划,财务管理系定期举办实务座谈会,邀请业界专家到系所发表实务专题演讲,以增进学生对实务界的认识和了解。安排教师与学生组团到企业界和金融机构参观学习,给学生提供多元的实务实习机会。
通过提供多元实习机会,增加学生在不同领域的经历。实习机构主要以银行业、证券与期货业、保险业、信托业为主,以及部分评估公司、投资公司。通过零距离在岗实习,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拓宽了视野,提升了学生专业能力和未来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6.注重对教学、实习的过程控制,确保实际效果。财务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企业实习在促进学生理论与实务经验融合、培养学生职场应有态度与能力、体验职场生态、验证学生在学校中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技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确保实习效果,财务管理系帮助学生为自己准确定位,制定实习方案,规范实习内容,细化实习考核要求。每位老师辅导的学生数量严格控制在5-7名以内,确保对每一位学生的辅导效果。实习期间辅导教师进行实地访视或举办座谈会,对实习机构及实习生进行双向沟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辅导老师应形成书面记录,并提出解决方案。实习生学期总成绩,由实习机构评分、实习辅导教师评分以及实习生心得报告等三方共同构成,各项目评分比重分别为4:3:3。实习辅导教师根据其访视结果,给予实习成绩;同时,实习机构对实习生进行考核,填写校外实习成绩考核表。
二、第一科大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1.确定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大学教育而言,其与社会技能培训有很大的不同。作为应用型大学,学校培育人才须与企业用人需求相契合,但也要明确一点,即大学教育并不是为了迎合企业的用人所需。大学教育的目标更多的是为了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人生选择,少了现实和功利。对于学生,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其必要的专业知识,提升未来职场的适应力与竞争力,还要注重对其思想品德和职业操守的培育;对于社会,大学教育则是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输送具有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新鲜血液。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应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树立、完善涵盖人才培养、技术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专业培养目标,三者缺一不可。
2.课程设置满足“博雅与专业并举”的人才培养需要。笔者注意到,第一科大财务管理系在选修课程设置时,开出了足够多的选修课程供学生选修,满足学生对知识的多样性需求。如财务管理系要求学生专业选修课需修44学分,至少12门课程,但为学生提供的可供选择的课程达到180学分、60门课程;博雅通识课需修8个学分,但提供了85门课程,总计160多学分,学生具有充足的选择空间。反观我们的大学开设的选修课程,学生能够自由选修的余地很小,选修课程变成了事实上的必修课程,失去了选修的意义。因此,应开出足够多的符合我们对应用型人才核心能力培养要求的高质量的选修课程,在博学的基础上求精和求专。
3.调整高校对教师“引人、用人”的标准。要培养应用型大学生,首先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历。从现实来看,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引进人才、培养和提升教师业务能力等环节,与应用型高校对师资的要求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招聘教师,最看重的仍然是该教师是否具备博士学历,是否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对学校教师业务能力的考核,多以教师、完成项目课题的数量和质量来评判。虽然也有部分老师到企业兼职,但学校对兼职过程缺乏统一组织管理,对兼职实际效果缺乏有效监督和考评。在此引人、用人标准下,学校绝大部分老师均属于“学院派”,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但实践能力、创业经验却严重不足,难以真正承担培养应用型大学生的重任。因此,应尽快转变“唯学历论”的观点,调整引进师资力量的标准,抛弃唯学历论,提高“实战派”教师的比例。同时,对已在岗教师,应调整考核标准,注重教师实作能力的培养和考核,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使之适应应用型大学的要求。
我国海外施工企业团队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得到发展壮大,从经验积累和团队建设上已经初具规模。相比其他行业的施工项目而言,水电施工企业具有工期相对较长、技术工种繁多、工程量大 、施工强度高等特点。在海外项目的财务管理上面临的难度较大,因为各国之间存在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对国际金融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尽相同,此外,由于海外项目的环境复杂性,对工程项目的评估存在一定的难度,所有这些不确定性决定了水电施工企业在海外项目财务管理方面面临的挑战。如何增强企业自身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最大程度的降低财务风险,是水电施工企业在海外项目的承接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水电施工企业海外项目财务风险类型
财务是企业得以存活的根本,海外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更是项目得以顺利推进的保证。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因此,对于水电施工企业而言,在海外项目的承接上必须认清形势、审时度势,在风险评估上面面俱到,准确把握在风险中存在的机遇,使得企业在海外市场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根据现阶段国内外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社会形态的逐渐转变,水电施工企业在海外项目上主要面临的财务风险有以下几方面:
1.海外项目管理团队的财务技能、运营环境带来的风险
水电施工企业在海外项目的投资运营上面临的市场和国内截然不同,在不同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影响下,国内财务管理理念和项目预算策略不再适用于新环境下的国度政策和法律制度。如果财务管理者的理念相对落后,停留在国内相对成熟的层面,海外财务管理团队的基本财务素养不能得到切实的提高,很容易导致在项目财务运营中的监管不力,使得海外项目的实际财务状况和国内本部预算出现较大的分歧,由此带来的风险源自管理者在运营策略的制定上缺乏足够的前瞻性和时效性。
新形势下,海外项目的管理团队是项目风险的直接来源也是抓住机遇创造业绩的主要动力,财务管理团队在海外项目上的决策和评估直接影响着项目施工过程中资金链的健康存活,水电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团队的基本素养是海外项目风险的间接来源,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海外项目对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基本语言技能有相对较高的要求,通常由于缺乏适应海外项目的专业财务人员,大多缺乏水电施工行业的海外项目经验,对项目运营的策略和资金链的风险意识相对淡薄,尤其对海外法律制度和知识产权体系没有足够深刻的认识,以致在面临问题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财务风险提供专业支持和政策导向。
2.国际金融波动带来的风险
汇率波动是海外承接项目过程中财务运营面临的最大风险。水电施工企业在项目签订以后工期较长,项目结算大多以外币形式进行,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国际金融政策的变化使得项目经费预算出现逆差。尤其是外汇市场中美元的变动对各种币种产生较大的影响,近年来美元市场的波动造成人民币不断升值的现象,使得项目运营成本增加,给海外项目效益带来风险。另外,水电施工企业在海外承接项目中,大多分布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从经济体制上来说,当地政府的货币在抗击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上相对较弱,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市场的风吹草动都会使得当地汇率大幅度变化,对海外施工企业的财务运营增加的很大风险。
3.资金运作风险
水电施工企业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由于该类型的项目一般属于基础设施建设,所涉及的合同费用较大,在施工前期的准备阶段需要投资一定的费用进行物料筹集、设备安装、人员调动等的安排,这些费用应有施工方率先垫付,造成未施工资金预先支付的状况,给企业自身财务管理增添了负担,由于不同国家内部政治、经济体制的不同,对项目合同的遵守并不同于国内,对于违约的处理措施也不相同,如果付款方未能按合同如期履行,滞后拨款或者付款金额不足的话,很容易造成公司承担债务负担,甚至导致财务资金链的断裂,这种预先垫付的海外项目从本质上已经给企业财务增添了风险。待工程项目启动以后,如果出现工程所在地国家和政府拖延付款的现象,施工企业不得不自行再次筹集费用,以确保工程项目的继续推进,如若筹集不及时,一旦发生项目资金链的断裂,工程项目不能如期竣工,从法律上施工企业又会面临违约的风险,由此带来的风险将会更大,对施工企业的发展起到负面影响。
二、水电施工海外项目财务风险产生原因分析
1.财务管理团队业务技能原因
施工企业在团队分工上相对明确,一般说来,是由财务、合同、项目部组成,不同企业可能稍有差异。水电施工企业的特点是在团队管理上跨度较大,尤其是对于海外承接的项目团队更是如此,所以在团队建设上需要更多的经验和前瞻性的思想。对于财务部门的团队建设是每个企业的核心,因为资金预算始终是企业最原始最根本的资源,对财务人员的管理是打造高效财务部门建设基础。
对于海外施工项目中的财务人员来说,需要提升企业运营中所需要的多维化技能,不但具备深厚的财务功底,而且要具备符合信息化技术发展的社会体制,要有在异国他乡独自担当风雨的各项素养。从最基本的技能上需要掌握财务相关的各种预算理论,熟知不同国度下经济发展的模式以及在不同法律体系下对知识产权的影响等。目前多数水电施工企业在财务人员的选拔上并未形成综合型的选拔体制,部分海外财务人员基本业务素养有限,大多数人员不具备多语言交流技能,相比之下更为严重的是一线财务管理人员对海外项目中所面临的潜在风险意识淡薄,从根本上未能发挥一线人员的现场策略作用,加之国内本部存在地域差异,使得国内财务本部获得信息的时效性减小,对信息的更新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海外施工项目中的财务管理。
2.汇率变动原因
水电施工企业海外项目的总运营成本是按照承接合同一次性确认,一旦签订合同以后,在较长的施工期内,不能对合同费用等项目进行变动,因此施工期内费用预算和收益结算额直接受制于当期外币汇率的变动。水电施工项目中,当期收益的本位币按照完工项目在总项目中所占的百分比以及合同总费用的乘积初步确定,再次基础上再根据汇率水平进行折算得出最终的本期收益本位币。其中,汇率的计算是根据完工期对应的期内平均汇率或者期末汇率计算,该汇率值如果和起初合同的预计汇率差异较大,完全有可能导致海外项目在财务上的巨额亏损。
3.对海外市场的认识不足
水电施工企业海外财务团队首要的技能是要对海外市场的深刻认识,事实上目前多数国内企业在海外项目的人力投入力度并不大,造成对项目所在国家的政策和法律理解认知不够,项目涉及到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对承建项目方的经济、运营环境、费用偿还能力等相对陌生,甚至对项目所在国家的合同制度及劳务方面的信息掌握不够全面,往往容易造成海外项目在合同管理、工程进度方面出现重大疏漏,使境外承建项目面临债务及劳务纠纷的风险,使得在海外水电施工市场中失去竞争能力,所有这些都源自国内施工企业对境外市场的认识不足,掌握的信息不够全面等。
三、水电施工海外项目财务风险应对措施
1.建设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提升财务团队综合素养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宝贵财富,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服务。由于海外施工项目在时空上和国内本部存在差异,如果采用传统、单一的email等交流形式很难发挥总部企业对海外项目的动态导向作用。如果通过在国内建立企业自身的网络服务器,将海外项目部和总部网络连接在一起,形成动态、时效的网络服务系统,这样国内企业总部能够全面的掌握海外施工项目的进展以及财务运营状况,并且通过获取海外行业的最新信息,分析水电建设项目在海外的发展趋势,对企业自身的项目发展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从财务风险角度讲,能够更加迅速、有效地应对海外市场上面临的风险。
其次,财务人员的基本技能培训也是避免海外项目中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财务团队的综合素养不仅是获取价值信息的保证,也是保证企业海外想象的必要前提,海外项目财务人员的基本技能直接影响着国内本部所能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因此,水电施工企业应该重视海外项目财务人员的专业性选拔,同时兼备各种在海外市场中的应变能力,只有高效、专业的财务团队才能准确评估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的财务风险。
2.财务预算方法的调整
水电施工企业在海外的承接项目收益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财务结算额和本位币数,其中核心要素是需要考虑能够流入企业账户的确定性经济收入,如果这部分预算额和实际收益值最接近,那么最终竣工期内的项目收益遵循预算合同的设定如期到账。因此,对可能的经济效率进行准确、时效的预算是确保海外项目中财务系统低风险的基础。
海外项目财务预算中主要面临的难点是对未结算部分的资金预测,由于汇率的波动对每期项目结算的费用造成较大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在每期项目结算日,按照当期汇率对整个项目合同中未结算的额度进行重新修正,具体根据完工项目所占总项目的百分比以及本期对应汇率的乘积结果折算,最终对下期预计结算期内的额度进行预算,这样得出的财务金额相比传统财务核算方式更为时效。因为海外施工项目工期较长,汇率的变化较大,如果采用整个项目竣工结算的方式可能会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使得企业收益大打折扣。
3.加强资金链运作能力,主动应对资金风险
如上所述,水电施工企业海外项目中往往面临资金筹集的压力,工程启动前企业自身筹集垫资的风险不仅影响到企业本部的运营,更重要的是直接关系到海外项目能否顺利进行,因为受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的约束,一旦完成项目承接以后,必须在合同期内完成工程建设,否则极有可能面对各种纠纷。这就要求企业拓宽筹资渠道,加强资金监管,合理使用资金,做好海外施工项目的履约和实施工,降低海外项目的财务风险。
四、结语
水电施工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由于项目分布离散性较大,对项目的评估不当或者财务管理的不妥,都可能会造成财务状况的混乱甚至面临企业存活的压力。面对新型的海外市场,只有合理构建新型资金链,才能确保工程启动前资金顺利筹集,同时合理优化财务预算方法,有利于降低国际金融变动带来的财务风险,保障水电施工企业的平稳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