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5:39:4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辩证思考的重要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为了避免学生片面地、孤立地、绝对地看问题,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是一个应认真研究的问题。那么,如何在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呢?
一、什么是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指以变化发展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通常被认为是与逻辑思维相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在逻辑思维中,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辩证思维中,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而无碍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
辨证思维指的是一种世界观。世间万物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而辨证思维正是以世间万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为基础,而进行的对世界进一步的认识和感知,并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得到某种结论的一种思维。
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范畴、观点、规律完全适用于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思维中的反映,联系、发展的观点也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也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思维法、质量互变思维法和否定之否定思维法
应该引起我们充分重视的是,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引导他们与非辩证的思维方式或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作斗争,有着特殊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因为缺乏或不善于辩证思维,他们将难以成长为合格的革命者和建设者,难于正确对待生活道路上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而且因为青少年时期是形成正确思维方式十分重要的时期。
二、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的策略
1、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应采取多种方式。
1)、接受型。其特点是,结合教学实际,由教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由教师直接讲清有关的辩证观点。要求学生的思维活动主要是定向的,主要是接受消化所讲述的内容。
2)、诱导型。由教师一步步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也可以仅限于诱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然后由教师分析和解决问题;或者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3)、争辩型。其特点是由教师组织学生对有辩论意义的问题展开辩论,以探求正确答案。如对什么是“愚公精神”的讨论,中间就多次出现不同意见的交锋,大家各抒己见,你来我往,辩论大致包括了起始、发展、、结束几个阶段。这辩论中,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说理、论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他们全面、深入地分析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
这三种类型,也并非截然分开的,往往结合使用,既有教师的讲解和诱导,又有学生的辩论,边讲解、边诱导、边辩论,穿行,可以叫“综合型”。总之,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多种方式,可以使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的过程生动活泼,有深度又有趣味,又可以使培养辩证思维能力与培养其他能力相互作用,同步发展。
2、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应采用多种方法。
1)、比较法
比较法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可以作两种比较。一是拿所学文章与有关辩证思维的观点作比较,例如,在讨论《塞翁失马》一文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时,就是以它与同志关于事物转化的观点作比较,从而既看清了它的价值,又认识了它的不足,使学生进行了一次辩证思维的学习。二是把涉及同一问题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较着阅读,既求其同,也求其异,又可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而在求同求异上有所侧重。由于不同的文章对问题的表述有差异,通过比较,有助于深化对问题的认识,有助于深化对作比较的文章的理解,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提高研究问题的能力。
2)、设疑自解法
“设疑自解法”采用此法大致分三个步骤。第一步,在课上,教师直接提出或引导学生发现涉及辩证思维的问题,但不分析解决此问题;第二步,学生课下自学教师指定的有关文章,自己到文章中去找观点,找方法,并用以分析解决课上所提出的问题,得出自己的见解;第三步,学生把心得写成小文章,并作适当的交流。这样做,既可避免过多占用教学时间,又可把课内课外的学习沟通,把读和写紧密结合起来。
3、加强学生思维能力训练
1)、训练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的速度快,对问题迅速作出反应。敏捷的思维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训练才能形成的。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持久的加以训练。
2)、训练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思维的独特性是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依赖、不盲从、不迷信,能有独到见解的分析判断。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探索,努力为学生提供独立的思考探究问题的空间,从而锻炼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教学目的以现实中中日对历史的非理为例,回顾时期中日两国的战争之殇,反思战争,反思人性,以史为鉴,引导学生理国,形成科学、健全的公民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抗战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意义。
教学难点辩证看待战争双方的灾难,正确对待历史的态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公民意识。
二、教学过程
“培养健康的公民意识情感与健全的公民能力,培养既具有国家与民族意识,又具有世界眼光与生态观念的现代公民人格”是现代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战争的危害,认识战争对人性和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客观正确对待历史问题等目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引子历史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公民教育的重要性。
1.“回顾国殇”。
播放歌手金海滨的爱国歌曲视频《1937年》,让学生走进历史,感受日本侵华的罪恶。
2.“走近国殇”。
此部分又细分为“走近国殇――追问殇之凶”“走近国殇――谁在抗日”“走近国殇――谁打败了日本”等三个部分。用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和分析。
在“走近国殇――追问殇之凶”部分,展示侵华前后日本军人的照片,引导学生分析战争前后日本国民性格“蜕变”的原因,认识军国主义教育的危害,认识战争对人性和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战争的危害。
在“走近国殇――谁在抗日”部分,围绕抗战时期的争议性言论,通过对抗战史实的分阶层梳理,让学生对“国共两党团结抗战,全民族、各阶层团结抗战”的史实形成客观正确的认识,引导学生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
3.“反思国殇”。
如一位同学写“那些高高在上的‘公仆’,只会是折射一个庸俗的魂灵,当今领导应有亲民的形象。”文章接着写道:
焦裕禄一例就是很好的说明。1963年春节,连年灾害的兰考肉类和副食品供应比较紧张。县委办公室的一位同志就给焦裕禄家里送去了几斤肉。焦裕禄问他:“人人都有份吗?”这位同志回答:“要过年了,书记们工作忙,顾不上买肉,这是特意照顾几个领导同志的。”焦裕禄听后对这位同志说:“谢谢了,我家的肉已经买好了。请你把肉提回去,看办公室还有谁没买,这肉就照顾谁吧。”他还嘱咐这位同志,以后可不要再单独照顾领导了。
且不说这个例子是否实在可信,但焦裕禄的时代毕竟离我们久远了,有人会说:那是过去,今天还有这样的人吗?答案是肯定的。你看:如果换成下文今天的温总理一例,文章也就新颖而有现实的说服力了,就更能彰显文章说理力度:
一件穿了10年的冬衣,一双布鞋,在学校,在医院,在工厂,在矿井,在灾区现场、在戒毒所,在下岗工人家里,在农民麦田里……温总理的身影时时出现在百姓的视野里,温总理的事必躬亲,温总理的泪水,让全国人民潸然泪下!有人甚至说,温总理其实姓“爱民”,名“亲民”!
说理要辩证。所谓辩证就是既能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能看到事物的反面,既能注意到事物有利的一面,也能发现事物有弊的一面,能从有利因素中看到不利因素,也能从不利因素中看到有利因素。可笔者发现同学们在论证时,往往只注意事物的一面,常常忽略了事物的另一面,作片面性的议论,常常用孤立的、静止的眼光看待和分析问题,要么全盘肯定,要么全盘否定,自己的观点常常成了站不住脚的“过头话”。如在分析“文科和理科”的关系时,只谈学好语文的重要性,把学好数理化的作用给忽略了,其实,如果能在承认学好数理化的重要性的同时,议论学好语文的重要性,并说明学好语文对学好数理化会起促进作用,分析说理的效果就会好得多。这里,笔者提醒大家注意,凡事都是相对的,只有辩证地审视现实,思考材料,学会客观地、全面地分析事物,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文章才不至于偏激,不至于失之偏颇,犯形而上学片面性和绝对化错误。下文的实例分析也许会给你有所启发和帮助。
如以“情和理”为话题作文,一些同学就写今天在这法治的社会中,我们应避免情感的影响与制约,应该彰现理的力度,只有如此才能使社会公平、公正。其实,这样是很难说服读者的,毕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无情未必真豪杰”,在非真空的现实生活中,“理”固然重要,但“情”的作用亦不可忽视。于是,也只有理性地、辩证地审视社会与生活,才见亲和力,令人颔首信服。如下片段,则见几分辩证,几分理性,几分深刻:
有的人只注重情,但任何事情都应适可而止的。如果你特别专注于感情,更多的时候你就会被“情”遮蔽住你的双眼,本来一些很简单的问题会让你因情而束手无策,我们的生活也就会变得很不现实,甚至你会做出违背常理、甚至违犯法规的事情来。面对杀人犯,你若徇私情,那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1.柏拉图的理念论
柏拉图继承先师苏格拉底思想。苏格拉底是古希腊重要的思想家,从他开始,哲学自关注外部世界转向认识自己,从自然哲学转向道德哲学。柏拉图继承发展了苏格拉底关于心灵内在原则伦理化的思想,进一步把心灵内在原则、定义外在化,从而创立了理念论。柏拉图认为,人们应该追求真理,物质世界存在缺憾,理念世界是真知的本源。正如他在《理想国》中说道:“太阳不仅使看见的对象能被看见,并且还使它们产生、成长和得到营养,虽然太阳本身不是产生。”柏拉图认为可以通过辩证法使人们达到理念世界,在相互辩论之中通过综合双方的意见而到达真理。
2.宗教的理念论
作为基督的先驱,犹太教有许多信仰和理念论相近。罗马天主教的奠基者奥古斯丁也深受理念论的影响。奥古斯丁很自然的接受了柏拉图的思想,但他更倾向于把世界分为WorldofGod和WorldofMan,圣世是精神的,俗世是黑暗的物质世界。他相信每个人可以把自己从俗城中解脱出来,通过辩证法来发现上帝和人性的真正观念。中世纪之后,理念论和犹太-基督教思想在欧洲文化中逐渐融合,对现在的诸多思想产生巨大影响。在柏拉图看来,最终的实在是理念,记忆是通向理念的道路。对于犹太-基督教来说,最终的实在是上帝,灵魂指引通向上帝。至此,理念和上帝,记忆和灵魂在某种意义上联系在一起。
3.现念论的发展
以康德的思想为代表。康德与众不同的在于,他的著作是对过去思想体系的批判,有两部著名的著作体现这一批判精神,《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康德的理念论来自于对人类思想过程的高度思考,他建立了普遍的道德法则,他自己称之为“categoricalimperatives”这一重要思想贯穿于他的教育论述中,他认为“道德培养必须以某种准则而非某种规训为基础”
二、作为一种教育哲学的理念论
例数诸多理念论者对教育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对于教育他们在自己的著作中有大量的论述,现在从教育目的、教育方法、课程、教师角色四个方面论述理念论对于教育学的影响
1.教育目的
理念论者相信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对于真理的追寻和发展自身的品格,理念论哲学家强调的一个永恒思想就是,哲学对于真理的追求。[4]理念论者强调精神的重要性,他们将人视为思维的存在物,通过辩证通向真理。而对真理的追求导致诸多理念论哲学家更加关注个体的观念及在教育中的地位,巴特勒在《教育中的理念论》中分析发现自我是个体经验的首要实体,因此,教育主要关注的便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就牵扯到品格发展问题。康德提倡把品德作为一个合适的教育目的。
2.教育方法
柏拉图相信最好的教育方法便是辩证法。理念论者引导学生认识你自己。强调教育活动中自我指导的重要性。
3.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理念论者相信课程应该围绕着广泛的感念而不仅仅是特定的技术展开。他们相信,思想可以改变世界,因此,理念论者支持为了学习人类的思想而使用经典。
4.教师角色
理念论者强调教师的重要性,因为探寻真理,需要关注探寻真理的人。教师的职责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为他们提供合适学习的环境。
关于法律文化,还有一个值得关注,但却多半被忽略了的视角,即作为方法的法律文化。
法律文化作为整体性的思维方法,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①法律现象是社会现象的一部分,并且在事实上是不可分割开来的,因此要在社会的背景里看法律:在社会现象中看法律现象,在文化中看法律文化;②法律现象是一整体,由这一整体构成了法律文化,而法律文化也因此是对法律现象整体的观照。这一观照指出了法律现象间是相互联系着的,决非零散的、彼此不相关联的存在。
法律文化作为思考法律问题、解释法律现象的方法,从本质上来说是唯物辩证法的、系统论的方法。法律文化概念的提出,在理论上,显然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也就是,是普遍地相互作用、影响、制约的,而系统,作为联系的一个特定的情况,是事物、现象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各要素的相互匹配)(从内容上看,系统论是辩证法的具体化、细化。系统内各要素的联系,是辩证法所说联系的具体分类中的一个特别的类,特指事物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因此,作为思想方式、方法的法律文化,从逻辑关系上看,是辩证法、系统论思想方式、方法的演绎,一个特例,故而在本质上也是整体性的思维方法。
从实践的角度,同样可以看到辩证法与法律文化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如果我们试图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去分析、理解、解释法律研究和法律实践中的问题,比如法律制度的有效运行问题,会相当自然地得出法律文化的概念:当我们试图了解法律制度的有效运行问题的时候,以法的产生和运行的过程为线索,逐一考察法律制度、法的概念解释及法律实现的过程和法律的调整机制,结果会发现,几乎所有的法律现象都会对法律制度的有效运行发生影响。法律制度,即使是良好的制度,也只是制度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制度的有效运行还取决于其它种种因素,包括:人们对法律的态度、信念、价值评价;人们是否了解法律、尊重并且愿意遵守法律;执行法律的人的素质,包括是否熟知法律、理解法的本质与精神、高尚的道德;一个国家的法律传统造成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但是同时,每一个因素又都不足以单独决定法律制度之能否有效运行。它们各有其功能和作用,又不是各自为政、互不相干。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地发挥作用,决定了法律制度能否有效地运行。对这一关系和现象,或者说,这一有机体加以描述和解释的,正是法律文化概念。这就是前面所说的,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具体的法律问题会自然地到达法律文化的概念。如果有兴趣,可以找一些通行的法律文化概念解释看一下。
辩证法已经是历史悠久而成熟的理论,经过了许多大哲学家的探索、丰富与阐发,有着丰厚的内容与成就,作为成熟的理论,对法律文化研究可以起到指南的作用,提供分析与思考方法。辩证法、系统论的诸多原理,比如:联系的观点;系统内各要素有机联系的观点(不仅是相互作用,还有相互匹配);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观点,对于了解法律文化,对于法学研究,法律实践的是很有助益的。了解了法律文化与辩证法的关系有助于提高法律文化研究的自觉性、目标的明确性:从宏观上看清楚法律文化研究的目的、作用、意义,更好地解释法律现象,解决法律问题。同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作为方法的法律文化的认识,丰富其内容。
我们为什么可以以法律文化的名义,或者说,在法律文化的标题下谈法律传统、法律意识等等所有的法律问题,客观地说,就是因为诸种法律现象是一个相互联系着的,这个事实,是我们论述法律文化及其方法论作用的客观基础,由于这一基础的存在,才使得我们可以在整体中去讨论其中的各要素,使得我们可以构建起一个思想的背景,将具体的法律现象、法律问题,包括法律传统、法律意识、法律制度等等置于这一背景中加以考察,既看到其特殊的地位,又看到它们彼此之间、各自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沉浸在具体细节中而忘记了整体,甚至模糊了目标的问题。换一种说法,法律文化作为思想方法就好象提供了一张法律现象之网,将所有的法律现象整合在了这面网上,使我们直观到、意识到法律现象的整体。法律文化概念有助于我们自觉审视法律的全貌。也有助于引导我们去探索法律现象是如何组织在一起的。从认识的过程看,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法律现象,将法律现象加以区分,逐一认识清楚,在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内在的有机的相互联系之后,得出法律文化概念。这正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辨证的认识过程。也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过程。
了解了法律文化作为思考的方式方法的含义、性质,了解了作为方法的法律文化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方法论意义:
[技法梳理]
写议论文,辩证分析是论证深刻的关键。而影响同学们辩证分析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形式逻辑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出现了低级错误;二是不会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去分析,论证肤浅。故写作议论文时要想作辩证分析,就要先学习一点哲学原理,即坚持用辩证法的全面观、联系观、发展观这“三观”来进行分析论证,从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合乎事理的评价。
一、学会全面地分析问题
任何事物都由矛盾组成,有它不好的一面,肯定也有它好的一面。既要看到矛盾中肯定的、主要的、正的一面,也要看到否定的、次要的、反的一面,这样才能全面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否则,就会说出“一头话”,进入以偏概全的误区。人多力量小或人多力量大,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人多力量大或人多力量小,而是区分不同条件下、不同环境里的不同情况。在人浮于事或内耗频繁的地方,责任分散,职责不明,当然是人多力量小;在众志成城、人多势众的场合,当然是人多力量大。关键在于同志、同心、同力,这样人多力量肯定就大。反之,力量当然就小。这样分析说理就不是形而上学的,而是一分为二的,因而能使人信服。譬如,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材料“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命题人的意图是,我们既要看到“自由”,也要看到“不自由”,只有把“自由”和“不自由”“结合”起来,才能成功。是谓“全面”而论,“辩证”地看问题。如果只看到“自由”或者“不自由”,以为“我”是“自由”的,没有任何限制;或者认为“我”是“不自由”的,充满限制,那都是“一头话”“走极端”。
写作议论文时,一定要注意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避免只从一个角度、一个侧面谈问题,从而导致片面化和绝对化的错误倾向。对与自己相对一方的观点中的合理性因素也要加以顾及,不能完全否定。如习作《酒好也怕巷子深》的开头:“‘酒好不怕巷子深’这句古话,用以提醒人们重视商品质量,不搞‘假、冒、伪、劣’等歪门邪道,无疑是古今咸宜的金玉良言。但是如果把话说绝对了,认为只要‘酒好’,一切‘巷子深’等外部条件都可以全然不顾,‘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那就大错特错了。”作者写“酒好也怕巷子深”,先写“酒好不怕巷子深”,肯定商品的质量对商品的重要性,接着指出只重视商品质量,不重视“巷子深”等外部条件的影响是大错特错的,并据此在后文展开深入的论证。开头一句“酒好也怕巷子深”看似废话,实则不然,正是有了这一句话,使读者觉得作者是在全面审视问题,辩证地分析问题。
二、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
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和周围的其他事物有着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事物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所以,我们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分析和它有关的其他问题,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等,又要分清哪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些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避免孤立地、简单地看问题,说出“过头话”。即使是为了体现自己的观点而强调事物的某一方面,也不要把话说得太肯定、太绝对,否则就站不住脚。美国一个自然保护区,原来有许多鹿群和狼群。人们为了保护鹿群,把狼全打死了。鹿群在尽享太平的10年里,由4000头猛增到4.2万头。但舒适的生活使它们运动量减少,体质下降,而后大量死去,剩下不到4000头。最后只得请“狼医生”。鹿群又处于狼群的捕猎之中,鹿群恢复了生机。于“鹿群――植物――狼群”的相互联系上,通过分析,即可阐明三者之间的联系,并由此而展开论证。论证中要处处注意联系,注意事物间的相互作用,联系成为文章的灵魂。
(一)题目分析
39.(4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美丽中国”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融合,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材料一高二(1)班同学以“建设美丽家园”为主题,收集资料,展开讨论。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材料一“讨论结果”中的任意一个观点,并说明该观点在思想方法上的不足。(12分)
1.该题特点在于要求归纳知识点。考查的主要知识有正确消费观、收入与消费、生产与消费,发展生产的意义;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统一,建设生态文明等。如果用这些知识答题,学生是很难做到的,但是该题妙在解题过程要求考生归纳为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两个主干知识,并能正确处理两个主干知识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立足考查学科主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该题坚持辩证的思维方式。39(2)是《经济生活》和《生活与哲学》混合题,注重点在于解答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要求考生辨证运用《经济生活》和《哲学生活》的知识回答。
(二)学生在评析题解答中存在的问题
五年新高考,评析题的得分率都偏低,一般平均分在3分左右。得不到好分数的直接原因是缺思辨性。这些考生答题基本状况:
1.写题套路是旧的。很多考生开头语就写该观点是错误的或对的,或者是片面的,缺批判性思维。
2.分析理由缺思辨性。要么是对的理由,要么是错的理由,要么是片面的理由,要么没理由瞎写。
3.题型错。把评析题写成体现题或其他题型,使知识点与题型规范要求不一致,未能分析和解决问题。
调查学生,发现很多学生不懂评析题该怎么想、怎么写?没有评析题的思路和写题规范意识,使评析题成“鸡肋”,得分超低。
二、评析题失分的教学反思
考生评析题缺思辨性,没能很好地领悟该题型的要求特点,除了考生自身的原因外,也影射出思想政治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有几点突出的表现:
1.课堂忽视整合拓展环节
在调研中发现思想政治课堂能在情境设计中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感性有余,理性不够,热闹表象有余,归纳深度不够。整合拓展环节被许多教师忽略了,往往把这个环节留给学生课后去做。据了解课后很多学生没做或不会做,做不好,教师也没再在课堂上评讲布置的该环节,学生迷惑、茫然着。学生对知识整合拓展的习惯、能力在高一、高二几乎被忽视,到了高三,学生有了思维惯性和顽固,很难形成辩证思维,无法应对评析题对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进行综合评析、论证探究和辩证思维的能力要求。
2.课堂忽视主观题答案形成过程的演绎
思想政治课堂试题的训练和评讲,忽视主观题答案形成过程的演绎。突出表现在课堂做题训练往往喜欢选单项选择题进行训练和评讲,即使选主观题进行训练和评讲,也忽视如何把知识迁移到答案中来的过程,忽视如何进行转换变通写题的过程,使学生没能很好地领略夯实基础和活学活用的结合,使相当多的学生不会写或瞎写主观题,逐渐形成试题训练不写主观题的习惯,无法正确应对评析题考查考生思维过程的严谨性、科学性和思辨性。
3.课堂忽视学生的写题困惑
学生能力高低主要体现在能否写好主观题答案。调研高中学生,发现学生对思想政治主观题写题很困惑:主观题该如何入手,知识如何用进来,知识该用到什么程度,如何升华表达。学生普遍反映自己不知道,教师上课也没怎么教。一般教师交代学生自己看参考答案或对照参考答案,或说有几个角度,很少演绎几个角度怎么来的。学生说即使看参考答案,思想政治主观题的答案也很不规范,不像数理化那样获得思维启发,认为思想政治的主观题是随便写、瞎写,似乎也都能得一点分数。无法正确应对评析题对知识转换变通的能力要求。
4.课堂忽视思辨性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大多教师用形而上学的教法,独立在课、框、目中,忽视课、单元之间的联系、整合,迁移、拓展等引导。即使设计讨论某个问题,开辩论赛,也仅局限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愿意甚至没想过引导学生领悟肯定的理解中有否定的理解,否定的理解中有肯定的理解,总结出全面的有所侧重的辩证思维观,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评析题对思辨性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师课堂的“忽视”,使学生很难有评析题题型及其解题思路,不易实现知识变分数,变能力。
三、评析题的解题思路探析
突破“评析题”的瓶颈,要培养评析题的解题思路。评析题的解题思路:对题中观点进行判断,肯定观点中的合理部分,指出其不合理的部分,在分析和评价的过程中,要坚持辩证批判思维、综合分析和创造思维,反对绝对化。体现如下:
1.找“辩点”。找题中观点的肯定点,找题中观点的否定点,找题中观点辩证统一的点。比如福建卷2013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39题第(2)问,观点一,肯定的点是“经济发展是兴国之要”;否定的点是“有了金山银山,就有绿水青山”;辩证统一的点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即既要看到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又不忽视生态文明建设,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本人对心理学也颇有研究,从现存档案中可以了解到: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是以论及以前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为开头的。[2]这个缺点主要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3]。马克思在认识论方面所完成的深刻变革就在于:把人的实践理解为人的认识的基础,理解为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发展中由于提出认识的课题,人的直知觉和思维得以发展,并提供检验知识和思维是否符合实际的标准。人类只有对现实事物的正确反映才能得到正确的发展,马克思写道:“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4]换句话说,思维、意识是有人们的现实存在、现实生活决定的,而且只是作为对他们的意识,作为上述客观关系、相互练习系统的发展的产物而存在的。这个系统在其自我发展中形成各种不同的底层结构、关系和过程,他们都可以成为科学的研究对象。可是,辩证唯物论中的内涵在于:把它们放在这个总和的系统之内,而不是孤立于这个总的系统之外来加以考察。很显然,对人进行心理学研究,对于心理科学,同样也必须提出这个要求。
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对我国当代心理学教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真正的养生科普,是从中医的辩证思维出发,以四性五味来剖析、宣传药食的功用;从整体观的辩证思维出发,讲述、普及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
怎么看抗癌食物
抗癌是人们所关心的,用食物来抗癌更是大众所欢迎的。日本国立癌症预防研究所通过对26万人的饮食与癌的关系研究后,将20种对肿瘤有显著抑制效应的蔬菜从 高到低排出名单:熟红薯、生红薯、芦笋、花椰菜、卷心菜、菜花、芹菜、茄子、甜椒、胡萝卜、黄花菜、荠菜、苤蓝、芥菜、雪里蕻、番茄、大葱、大蒜、黄瓜、 白菜。这是现代营养学、科学研究所得出的结论。
面对这一研究报告,我们中医怎么看?作为中医,我们不排斥西医。现代的研究结果要相信,并作为推荐的标准。但在推荐应用时,我们会有中医的辩证思维。
比如大蒜,研究人员通过对鼠进行同时饲以致乳腺癌物质与大蒜进行试验,结果这些鼠均未患上乳腺癌。研究还发现,癌症低发区居民有每月吃20瓣左右大蒜的习惯。 大蒜的抗菌力强,对各种致癌微生物都有杀灭作用,它能预防包括胃癌、食管癌、大肠癌在内的各种癌症。但在中医看来,大葱(包括大蒜、甜椒)属于温性、热性类食物,有温胃散寒的作用,但容易上火,只适宜于寒性体质或寒性病证者食用。
同样,黄瓜、芹菜、茄子、荠菜属于凉性、寒性类食物,功用清凉去火,适宜于热性体质或热性病证者选用。从中医的理论出发,讲述食物的保健祛病效用和选用原则,才是正途。
两个噎嗝病人,两种食疗方法
我常举名医朱丹溪对两个噎嗝病人选用不同食物为例,强调辩证食疗的重要性。
一例见《局方发挥》。治一匠者,年近三十,有爱妻,勤于工作,喜饮酒,面色白,脉象涩,重按大而无力。丹溪嘱他谢去工作,卧于牛家,取新温牛乳细饮慢咽,每次一怀,一昼夜饮五七次,渐至八九次。半月后大便润,月余病安。或有口干,间饮甘蔗汁。
另一例见《格致余论》。东阳王仲延,每日食物必屈曲自膈而下,且硬涩作微痛,右脉甚涩而关尤沉,左脉和,丹溪说:瘀血在胃脘之口,气因郁而为痰。为制一方,用韭汁半银盏,冷饮细呷之,尽韭叶半斤而病安。
两个噎嗝病人,证型不同,一人嘱饮新鲜牛奶,每次一小杯,每日喝5~7次;另一人给服韭菜汁,每次半盏,每日服3次。结果,两个患者的症状都得到明显的改善。
辨证思维辨别“伪科普”
1.学生对哲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没有很好地理解和掌握。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的内容主要分为四大块,即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人生观与价值观。其中有很多概念、哲学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需要学生掌握,因为熟记并理解这些基本的概念、哲学原理及其方法论是解答主观题的前提和基础。而不少学生在哲学学习过程中最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完全否定“死记硬背”,认为这样做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哲学知识点只要理解就行,其实,新课程并不否定“记”和“背”的重要性,新课程反对的只是“死”和“硬”,如学习矛盾的不平衡性中的两个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对这两个原理的内容很多学生一是不能记住,二是经常混淆,试想这样怎么可能在考试中运用这些原理分析问题呢?因此缺乏必要的识记是很难在考试中得到高分的。二是认为“背诵万能”。有一些学生认为,哲学的学习就是背课本,于是埋头苦背,最后陷入“死记硬背”的误区而收效甚微。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知识点的主干知识有三句话:“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我们只记住这几句话还不行,更要进一步理解为什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为什么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才能在考试中得高分。
2.部分学生对学习哲学知识缺乏信心,不愿下工夫。
一些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愿配合老师进行系统的训练,从而巩固所学知识。哲学概念、原理虽然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往往比较抽象,初学者往往难以理解和掌握,如果缺乏必要的练习就更难以掌握和运用。如唯物论中的“物质”概念,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领域所学习的物质概念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是世界上各种具体物质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又如“矛盾”的概念,与日常生活中所讲的矛盾就有很大区别,学生理解起来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逐步理解掌握。可是我们不难发现,在平时的练习中,不少学生只喜欢做选择题,对主观题要么不愿做,要么怕做错,所以干脆空着不做等老师讲解直接把答案写上去完事,这样没有经过自身思考所获得的答案,不可能达到增强学习效果的目的。
3.对已经掌握的哲学基本原理不能加以区分,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考试中,有的题目要求我们用唯物论的原理予以解答,而有的题目要求运用辩证法的原理予以解答。可是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对于唯物论部分包括哪些原理,辩证法部分又包括哪些原理不能正确地加以区分,导致把辩证法中的内容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当成是唯物论的内容,而又把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当成辩证法的内容,这样一来在考试中失分就是必然的了。
4.不能把所学过的哲学原理与考试题中的材料联系起来,从而做到解题有的放矢。
一些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对于材料不能很好地分析,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即无法把材料内容与具体的哲学原理联系起来,要么完成不了解题任务,要么是泛泛而谈,得分很低。比如说考察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一些学生在考试中不能从材料中找出“实际”是指什么?“意识的能动作用”体现在哪里?导致虽然记住了原理内容但还是难以完成解题任务。
二.提高主观题的得分对策。
1.坚持识记与理解相结合。
在哲学知识的学习中,一方面对具体的高考知识点要做必要的识记,也就是该记的要记,该背的要背,对其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要做到准确快速地进行表达。另一方面要做到在记忆的过程中多思考,多分析,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把识记与理解结合起来,做到在记忆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加深记忆,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要树立信心,相信自己,多看课本,勤做练习。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每位学生对老师布置的练习一定要认真对待,一定要动笔去做,只有勤做才能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解题能力,哪怕是做错了通过老师的讲评也可以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做错?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向成功的方向发展。除了要做好练习外,还要多看书。要认识到练习是一种检查和评估看书效果的重要方法,通过做题,知道自己有没有真正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另外,还能发挥练习对看书的引导作用,以题目为载体,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带动课本其他相关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3.对于所学的哲学原理要能够加以区分,正确运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老师人人皆知。领会这句话不只是语文老师的义务,更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要去践行的责任。学生接受课堂教育总是有限的,而学习是无限的,怎样处理这对矛盾?那就是拓展学生自学空间。对于今天“活到老学到老”的社会现实来说,自学的空间是非常广泛的,自学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一堂课不在于你讲了多少个加减乘除的具体题目,落脚点是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四则运算的规则,并用规则这个“普遍”的东西去解释很多“特殊”的东西。作为教师应该教学生理解从规则到具体、又如何从具体到规则,也就是事物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要学生熟练地掌握这样一个“过程”,而不是过程之后的“结果”。一个过程的领会就是一种自学武器的运用和掌握。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更应教他自学的方法和自学的思维习惯。我个人认为自学能力的培养关键是要培养学生以下几种思维模式(或者说是思维习惯)。
一、训练学生总结归纳的思维习惯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总结是人们对于已经发生的事物进行回顾、分析,从中得出带规律性的东西并用于指导以后工作的过程。这个引出的“规律”就像是一粒制酒的酵子,又去指导我们其它的学习,去总结其他的规律,知识就是在总结归纳中积累……但总结不是机械的回忆,它应该是一次系统的思维过程。人们经常所说的“触类旁通”就给我们一种启发,为什么可以如此,是因为我们可以在“类”与“旁”之间发现有相通的规律,我们教学应该朝培养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个目标去努力。要不有的学生总是向“孔明”打听“诸葛亮”。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老师上课总是先给一个引子,引出今天教学的主要内容,到课堂结束时,要进行归纳总结,总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用这些知识,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每一堂课都要教学生去归纳总结,培养训练学生总结归纳的思维习惯。
二、要培养学生联系的、辩证的思维方式
“物质是运动的、同时物质世界又是普遍联系的”。同样,任何知识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能够在自学中运用联系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那么我们的学习就可以事半功倍。老师教学生一个个知识点,就好比一颗颗珠子,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教他找一根线将一颗颗散的珠子连起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善于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系统地联系起来,运用现有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用旧瓶装新酒,这就是效益。
光有联系的思维方式也不行,还应辩证的去思考问题,要告戒学生剔除“形而上学”的思想。“辩证思维”这是学生很需要的思想武器,不要把它当成高深的哲学,要善于将哲学观点运用到教学中来。例如,有的学生答题不仔细分析题目,结果答非所问,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去辩证地思考问题,“刻舟求剑”,不考虑“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面对其中一个条件的变化,就不知该如何是好。我们平时所说的“生般硬套”大致如此。
“辩证”的思维问题对前面所说“规律”是一个挑战,对规律的认识固然难得,但我们不能迷信规律,因为规律也有例外的,例如中国历史的演变,就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社会,化学上所说的“酸与碱发生反应产生盐”也不绝对如此……
环境哲学思想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环境哲学是对环境问题的思考,以哲学的观点来研究环境问题,通过哲学思想建立起关于环境问题的正确的世界观。也就是说,可以通过环境哲学思想来指导解决环境问题,指导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书中一段话令人深思,“控制自然”这个词是一个妄自尊大的想象产物,是当哲学还处于低级幼稚阶段的产物[4]。这也说明哲学思想的重要性。环境哲学是为解决当今社会环境问题而衍生出来的一门哲学思想,运用哲学思想解决环境问题,经过辩证的肯定与否定,能够有效地指导人类可持续发展。环境哲学思想的本质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涵是一样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共同发展,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发展其实就是经济的发展,就是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类自身的发展。环境哲学思想正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它从哲学的角度辩证唯物主义的阐述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5]。告诫我们不能只坚持过去的传统的发展观,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资源有效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环境哲学思想对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实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环境问题的改善,加速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确快速进行。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B-0024-02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思是说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通过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万物需要和谐,课堂教学显然也需要和谐。当前,许多教师正在着力打造和谐课堂,但是在追求和谐课堂的过程中,部分教师的课堂存在着违背唯物辩证法的现象,或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违背关于全面看问题的“两点论”观点;或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违背关于有重点地看问题的“重点论”观点。因此,笔者主张课堂应遵循唯物辩证法,追求辩证和谐。
一、教学目标辩证和谐
新课程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包括知识和能力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只重视知能目标的落实而忽视情感目标的落实,这是违背唯物辩证法“两点论”要求的。也有一些教师,虽然承认落实情感目标的必要性,但是并没有把情感目标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这是违背课堂教学的宗旨的。比如,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它是德育课而非一般的文化课,如果把这门课上成一般的文化课,就消弭了本课程的特点,也违背了唯物辩证法“重点论”的观点。因此,课堂应该兼顾知能目标与情感目标且以情感目标为重,追求教学目标的辩证和谐。
二、教学关系辩证和谐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学记》说:“教学相长也。”意思是说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笔者主张课堂应有教有学,教学兼顾,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做到“以教为条件,以学为基础”,力求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以教为条件”的原因在于:教是学生的学所必须的,教不仅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必要条件,还是学生身心健康、审美能力提高的必要条件,如果缺乏“教”这一条件,学生的学是难以正常和有效进行的。“以学为基础”的原因在于:在教与学的矛盾关系中,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要想教得有效,教得成功,就必须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依据学生的能力基础,依据学生的心理基础,依据学生的思想基础等。脱离了学生这一“学”的基础,教师的教就是盲目的,就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笔者不赞成“学跟教走”“因教定学”,不赞成学生的学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也不赞成“教跟学走”“因学定教”,而是主张有教有学,教与学都跟着教学目标走,跟着教学规律、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成长规律走。因此,课堂应该兼顾教与学且以学为重,追求教学关系的辩证和谐。
三、师生关系辩证和谐
“亲其师,信其道”是中国教育的一句古训,它表明了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笔者主张课堂应有师有生,师生兼顾,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做到“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角”。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学应该“以教师为指导”。与“指导”相近的词包括“引导”“诱导”“帮助”“激发”“辅导”等。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都担任着“导演”“导师”等“导”的角色,包括指导学生预习、探讨、活动、练习、评价和反思等。“以学生为主角”,表明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学生是这一“舞台”上的演员。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角的作用,进行参与性、体验性、对话性、互动性、开放性、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笔者不赞成“教师中心论”,反对以教师为中心,反对教师独占课堂,反对片面强调教师的作用,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不赞成“学生中心论”,反对以学生为中心,反对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不赞成“主导主体论”,因为教师的“主导”往往变成了教师的“主宰”,教师往往仍然控制着课堂,束缚学生的手脚,禁锢学生的思维,羁绊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不赞成“双主体论”,即主张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因为它仍然没有跳出课堂上谁为中心的思维定势。因此,课堂应该兼顾师与生且以生为重,追求师生关系的辩证和谐。
四、教学资源辩证和谐
教学资源是对教学的有效开展起到辅助作用的各种素材或条件,其中最常用、最普通、最主要的教学资源是课本。课本即教科书,它是由学科专家精心编写,并通过有关部门严格审查才批准使用的。新课程改革以来,一些教师无视课本资源的价值,片面夸大甚至迷信课本以外的资源(本外资源)的价值,把课本抛在一边“另起炉灶”,大量使用本外资源,使课堂从表面看热热闹闹,但是深入思考就会发现,这样的教学华而不实,有作秀之嫌,致使课堂低效甚至无效。当然,迷信书本也不行。长期以来,一部分教师很少使用甚至根本不使用本外资源,也并没有深刻挖掘和灵活使用课本,只是照本宣科,机械地、片面地、不科学地使用课本,致使课堂丧失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丧失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应该兼顾课本资源与本外资源且以课本资源为重,追求教学资源的辩证和谐。
五、教学问题辩证和谐
预设与生成是教学的重要问题。《礼记・中庸》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课前的精心预设,教学就缺乏目的性和有效性,就会走向盲目和随意。目前,一些教师教学态度不够端正,工作作风不够踏实,对课前预设采取了草率的做法,或照搬照抄别人的教学设计,或马马虎虎地进行教学设计,或根本不进行教学设计,严重忽视教学预设的作用。新课程要求教师既要重视课前的精心预设,也要重视课堂上的精彩生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化。”这里强调了要重视课堂上的精彩生成。没有精彩生成,教学就缺乏了趣味性和创造性,教学就陷入了机械和教条。目前,一些教师虽然有课堂生成的意识,但是往往夸大生成的作用,存在过分追求生成、在不该生成时刻意生成、生成过程失控等现象。因此,教师应该兼顾预设问题与生成问题且以预设问题为重,追求教学问题的辩证和谐。
六、学习方式辩证和谐
新课程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这一要求无疑是正确的,因为离开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学生的学习就不会是主动的学习,更不会是创造性的学习,学生思维的开发和能力的提高都会成为空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强调了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重视探究性学习,并不是忽视接受性学习。目前,一些教师把接受性学习看得一无是处,似乎接受性学习是导致教学无效的罪魁祸首,岂不知,接受性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的源头活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离开了接受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就会成为无源之水,也就失去了它的根基与生命。有一则幽默小故事形象地说明了两种学习方式的作用:接受性学习嘲笑探究性学习:“瞧你,走路弯弯曲曲的,费事又累人!瞧我,走路直来直去,省时又爽快!”探究性学习也不甘示弱:“虽然我不直接,但会有曲折的美丽和意外的惊喜!”学者听了笑着说:“其实,在学习之路上,你们都有各自的用武之地!”可见,教学应该兼顾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且以探究性学习为重,追求学习方式的辩证和谐。
七、教学手段辩证和谐
教学手段有传统和现代之分。以多媒体为标志的现代教学手段,以其形象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多样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但是教师在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时存在一种不良现象,就是过于依赖这一教学手段,有时为手段而手段,忽视了实用性,彻底抛弃了传统教学手段,只图满足学生的视听,结果喧宾夺主而冲淡了教学内容。也有一部分教师,思想观念滞后,行为懒惰,上课图省事,将课堂教学简单化,拒绝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对于现代教学手段,既不能不用,也不能滥用。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独特价值。实践证明,板书等传统的教学手段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为好的板书不但提纲挈领,知识的概括性、逻辑性、直观性比较强,而且简短明快,令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传统教学手段体现出的是简易实用之美,是洗尽铅华的朴素之美,也是赏心悦目的生动形象之美。因此,教学中应该兼顾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且以现代教学手段为重,追求教学手段的辩证和谐。
八、教学评价辩证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