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建筑工程安全员要求

建筑工程安全员要求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9:4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建筑工程安全员要求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篇1

中图分类号: 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国家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率大为下降,安全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尽管如此,建筑工程现场安全工作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1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及其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

(1)在《建筑法》中,对建设各方的安全责任比较明确,但对现场的安全管理没有过多描述。建设单位通过合同将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全部交给了施工和监理单位,而且许多建设单位要么是为利益,要么是为了业绩,往往还只关心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问题,要求施工单位抢进度、赶工期而漠视了施工单位现场安全管理与监督工作。

(2)有的地区,一些建筑施工企业改制后变成了管理公司,自己没有固定的、具有一定技术实力的施工队伍,中标后只能依靠协作队伍来完成施工任务。项目部的组成,要么中标单位自己派出全部的管理人员组成项目部;或者派部分管理人员与助协作单位的部分管理人员组成项目部;要么是全由借牌单位自己组成,收取管理费,只要不出事就不闻不问了。而作为现场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的项目经理根本就不到场,即使来了也是为应付检查。

(3)建筑施工市场竞争激烈,低价中标后,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便拼命节流。节流首当其冲的就是各种措施费的减少,造成了现场必要的安全投入减少,安全防护设施等不能配套到位,埋下了安全隐患,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2加强安全管理的方法与措施

2.1建立健全现场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

2.1.1建立安全业绩考核制度和项目经理考评制度

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中,虽然检查标准及内容比较全面,易操作,但是主观因素多,不能真正反映发生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程度。为了科学地评价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情况,提高安全生产工作和文明施工的管理水平,预防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职工的安全和健康,有必要实现检查评价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因此,政府应该出台明确的既不受主管因素的影响,又能真正反映企业安全事故损失程度,也能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安全业绩考核办法。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对项目上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考核。对于项目经理的考评,也可采取积分的考核办法,如果没有达到规定的最低分数,规定一年或两年不得参与投标等;超过某个分值,在投标时可以加分,以表示奖励,从而提高项目经理对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视。

2.1.2将安全业绩纳入招投标中制度

招标文件中要求施工企业在投标文件中提供近3年的安全业绩证明(包括施工企业和投标项目经理的安全业绩证明),并单独列出评分细则,最后和其他的得分汇总。如果该投标单位不能提供满足招标文件的安全业绩证明,该单位的投标文件应视为废标。

2.1.3建立安全文明管理保证金制度

要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持续有效地进行安全投入,为避免承包商采取压缩成本来获取更大的利润而减少安全投入的现象发生,应建立安全保证金制度,以确保现场的安全投入能有足够的资金保证。一方面,投标单位在投标报价时,就按标准将“安全措施费”、“文明施工费”、“临时设施费”金额予以明确,并在进场后缴纳或在工程款支付时按比例扣留;另一方面,在施工检查中若发现安全措施不到位,在责令项目部限期整改未果的情况下,监理或者业主可以直接动用项目安全保证金,以确保安全防护措施到位。

2.1.4措施费使用计划和设施配置计划的编制制度

在招标文件要求投标单位编制安全文明管理费用的使用计划和安全设施投入计划,作为实施过程中实施和监督的依据。一方面要求施工企业根据现场需要投入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另一方面,可以用来监督项目部专款专用,不得俭用和挪用。

2.1.5中标单位组成项目部制度

该制度要求,无论是采取何种方式承接到工程,项目部的组成必须由中标单位组成;项目经理、质检员和安全员等几大员应由中标单位派驻,而不是将分包单位的管理人员纳入组成项目部或者根本就不派管理人员,其中还应根据分包单位施工人员数量配置安全员。

2.1.6工序验收过程中的否决权制度

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是相辅相成的,是密不可分的,质量隐患往往会导致安全事故,而不安全因素又可能为质量事故埋下祸根。所以,控制质量就是控制安全,反之亦然。因此,应让安全员参与到工序验收过程中,而且要具有否决权,这样才能从源头消除不安全因素。

2.2安全员的权责应对等,充分发挥现场安全员的管理作用

从某种程度上讲,安全员是属于“不受欢迎”的人,工作认真就容易得罪人。所以,在许多施工现场的安全员不能发挥安全监督作用或作用不大,所做的工作都是诸如安全帽、临边维护等比较直观的工作,或只能呆在办公室闭门造车——做资料、迎接检查,而没有发挥他们真正的作用。导致这种状况是因为安全员的权责不对等,当他们发现安全隐患或事故苗头后,必须请示部门领导和项目主管领导才能作出处罚决定,对重大安全隐患不敢越级反映,甚至在报告项目主管领导数次无果的情况下,仍然不能及时果断地采取措施。鉴于此,加大安全员的权限是必要的,以提高安全员的管理积极性。

2.2.1安全员应该有优于项目经理的权限

从职务和级别上说,安全员是低于项目经理,受项目经理领导,但是在安全管理上,笔者认为,安全员应该有优于项目经理的权限,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至少应该有和项目经理一样的权限。对于一些违规做法或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做法有否决权,这样安全员在现场才能发挥出他们的积极作用。

2.2.2对安全文明管理费的支配权

首先,安全员必须是投标单位派驻。其次,安全员应对安全文明管理费应具有支配权,特别对于那些挂牌的施工单位。因为中标单位将管理费扣除后,其他的所有开支都是由挂牌企业支出的,安全员要想从他们手上申请安全投入费用是很困难的,不是拖就是打折扣,甚至拒绝投入,以致现场必须的安全防护设施不能按时配置到位,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2.2.3建立健全劳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虽然在法律上有规定,对刚刚进场的施工人员要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但在实际工作中,很难落实。故要求安全员必须在施工前对进场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采取考核、竞赛等方式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合格颁发上岗证,并要求所有人员挂牌上岗,没有上岗证的人不得上岗,工人上岗后随时接受抽查,如发现施工没有进行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应对安全员进行处罚。要求安全教育要区分不同的工种、不同的施工内容,或分阶段、分部分项、分工种进行,内容包括施工中的特殊问题和危险部分所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2.3有效落实监理安全管理的权限

《建筑法》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对监理提出了安全管理要求,也赋予了安全责任,但是对监理如何做好安全管理的权限描述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不安全隐患或安全问题时,监理一般有三种方式:①“口头通知”或在例会上提醒要求;②“书面通知”,由监理工程师下发通知单或停工令,其中停工令须征得甲方同意;③严重的情况通知安全监督主管部门。可见,监理对现场的安全管理存在权力上、能力上的不足。因此,法律既然要求监理进行必要的安全管理,并赋予安全责任,同样也应该赋予监理一定的权利,如经济处罚权。对施工单位不安全、不文明行为进行处罚。在日常的监理过程中,除了“质量”、“进度”、“投资”三大控制外,还必须对安全文明费用的使用情况,安全防护设施的配置到位情况,现场人员的安全文明行为情况,不安全文明行为等情况进行监管。

篇2

房屋建筑施工涉及面很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也很多,如设计、材料、施工工艺、技术措施、安全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质量;每一工程项目确定,都有它不同的地点和环境,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的影响因素多,尤其是不可控因素多,所以容易产生质量问题。

一、必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技术管理要做到以下几点

1、有先进的质量管理、就能保证建筑施工有序进行

利用质量标准进行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是现代建筑企业的基本要求。项目经理要严格按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求,做好质量控制。同时,应建立“质量奖罚条例”、“质量分析制度”、“质量检查制度”、“用户回访制度”、“全面实行优质优价和分项工程质量控制的规定”、“消灭质量通病措施”等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并把功夫下在落实上,追求实际效果。项目经理部建立一整套质量控制规章制度,通过提高人的工作质量来提高工程实体质量。

2、有了先进施工技术、建筑施工就有了保证

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技术因素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体现在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技术进步的作用,最终体现在产品质量上。一是要重视引进先进、适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在施工的全过程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二是要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施工人员必须树立五大观念: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并重的综合效益观念。

3、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高、产品质量就有保证。

管理干部、技术人员都应具有较强的进行质量规划和目标管理的能力,组织施工和进行技术指导的能力,以及识别质量和检查质量的能力,生产人员则应当具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则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能以出色的服务,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

4、有了优质材料、才能保证建筑质量

工程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房建工程的质量,如果没有高品质的原材料,就不可能建造出优质工程。从材料计划的编制、采购到进场后的验收、复检等,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规定和控制。项目部必须严格按采购程序的要求执行,最好从指定的合格物资供应厂商名册中选择厂家进行采购,并做好进货检验记录。坚持做到同等质量价格最低,同等价格质量最好。

5、只有强有力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建筑产品质量

施工现场管理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在施工现场,应重点从六个方面进行加强控制。一是监督检查工程施工机械设备、试验仪器、测量仪器是否齐备,是否处于完好状态。二是监督检查各级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健全,运转是否正常;主要工程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是否到位,有无更换现象;工程款是否挪用,是否有转包和未经业主许可的分包现象;是否文明施工、安全施工。三是对工程质量隐患和不合格工程及时提出监督意见,并认真监督检查施工单位对质监通知的落实情况。施工单位要重视和落实监督工程师通知中所提出的问题,及时将整改后的书面信息反馈质监站。四是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对项目进行综合检查、专项检查和巡视检查。按照相关规定,作好项目三个关键阶段专项检查。五是建立工程质量监督档案,把工程质量抽检情况、不合格工程整改情况、隐蔽工程的质量情况、大的工程设计变更情况及有关照片存档。监督过程中的检查资料是建筑工程质量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六是参加工地例会,听取监理、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情况,公布监督检查结果,并提出建议和要求。

二、有了施工安全管理、是建筑质量综合效益的保证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施工安全无小事,建筑施工安全,是建设主管部门和建筑施工企业的头等大事,也是贯彻落实和树立科学发展观。

1、建筑安全隐患形成的原因

安全生产管理脱节,部分施工企业丧失了控制权和管理权。由于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使相当一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实际丧失了自和控制权,被动地依附建筑施工项目的承包人,从而被迫违心听从和迁就于项目承建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丧失了主导管理权,从而造成部分建筑施工现场未能很好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建筑施工的安全规范。

2、加强安全管理对策、确保施工质量

(1)、建立隐患整改落实制度和隐患整改通知书制度。隐患整改落实制度指企业由上级安全行政主管部门发出整改通知书逾期未改正的,进行经济处罚,严重的对项目经理调离岗位,隐患整改通知书通报给管内各施工部门,在视频大会上做出检查。

(2)与经济挂钩。通过行政手段,单列工程项目的安全文明施工专项经费,并把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专项经费分为基本费和现场评价费,鼓励其创建文明工地。单位工程施工安全文明施工评价等级作为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拨付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依据。

篇3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设施工安全监督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与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基本任务。中央和各省、市各级政府每年都要针对目前建筑市场存在的不规范现场下发一系列规范管理的相关文件。本文就建筑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做好安全监督工作的对策阐述如下:

一、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现状

1.本区日常监督检查同一个企业的多个项目部时被检查的项目负责人居然一直是同一批人员。部分施工现场未足额配备专职安全员或一人身兼数职,起不到应有的安全监督检查的作用,更无从谈起开展安全教育培训、隐患排查及安全大检查,安全管理成了一句空话。

2.重点工程普遍有这么几个共同点:①施工许可证未办理已经开始进场施工,较为明显的例子就是农民安置房工程; ②现场进度虽快,但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往往严重滞后,较为明显的例子就是某些安置厂房工程施工至二层、三层甚至四层主体结构,外脚手架迟迟未搭设;③现场安全生产投入费用未完全落到实处,较为明显的例子就是现场有统一佩戴胸牌、手套、胶鞋及工作防护服等防护用品的工地凤毛麟角,现场大多数作业人员均自备防护用品。

3.脚手架坍塌事故频发,脚手架搭设用钢管、扣件较难达到3.5mm壁厚、最大扭力矩65N •m的规范要求,特别是建筑施工中使用劣质钢管、扣件,且经过多次周转重复使用后钢管、扣件发生弯曲、锈蚀、截面缺损、端面不平、扣件裂缝、破碎等现象,所搭设的架体承载力大大降低,是造成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监督检查中还发现架体杆件搭设存在不完整、架体杆件间距普遍偏大且施工人员擅自拆除连墙件、剪刀撑、挡脚杆、内档防护的现象将是导致事故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二、原因分析

1、企业急速占领市场,承揽过多建设工程,现场实际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严重不足,从业人员年龄偏大,安全业务水平普遍偏低。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项目部项目经理、安全员、资料员、质检员、材料员、施工员均应在开工前配备到位,特别是专职安全员还必须满足《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的如下条例。(一)建筑工程、装修工程按照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及以下的工程至少1人;1万~5万平方米的工程至少2人;5万平方米以上的工程至少3人,应当设置安全主管,按土建、机电设备等专业设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二)土木工程、线路管道、设备按照安装总造价:5000万元以下的工程至少1人;5000万-1亿元的工程至少2人;1亿以上的工程至少3人,应当设置安全主管,按土建、机电设备等专业设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三)劳务分包企业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人员50人以下的,应当设置1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50人-200人的,应设2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00人以上的,应根据所承担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危险程度的实际情况增配,并不少于企业总人数的5‰的规定。分析原因是,安全员的业务素质普遍较低,从业人员年龄普遍偏大,不具备与所从事的施工生产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管理经验和管理的能力,对施工现场缺乏应有的安全监管的作用。安全管理人员地位、待遇普遍过低,吸引不了较高素质人员从事安全管理工作。企业虽然培训了大量的安全员,但并没有几个真正学校毕业的大学生专职从事安全管理工作,项目部也只是一些老职工从事专职安全员工作,仅有的大学生安全员在现场始终只是挂着安全员的虚职,工作重心及精力全都放在施工技术上,无人认真钻研安全技术和管理。再加上,现场技术负责人安全技术素质普遍偏低,编制的专项安全方案(如模板工程、脚手架、临时用电等)大都没有针对本工程单独编制,只是将前一个工程相近内容笼统照搬、照抄到新的工程上,甚至直接抄袭规范,无任何可操作性可言。现场施工人员根本不按方案施工,仅凭木工班组、瓦工班组、架子工班组以往经验进行搭设及操作,导致现场安全隐患五花八门。

2、重点工程抢工期现象较为普遍,安全设备设施投入严重滞后。重点工程从立项开始就被一路往前赶,恨不得几年的工期能在几天之内完成。分析原因是,施工总承包单位面对来之不易的承包合同,一味妥协建设单位的种种不合理要求,甚至将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专项方案抛掷脑后,采取严重违反基本操作流程的方法,“跨越式”向上拔高本不应该上升的施工楼层高度。施工企业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进度和科学之间的关系,企业自我管理、自查自纠不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认真,对发现的隐患整改不力,对安全隐患抱有侥幸心理,对安全问题多采取搪塞、敷衍态度,导致现场专职安全员发现的隐患不能及时消除(甚至出现架空专职安全员的现象),安全防护设施严重滞后于施工进度,作业人员劳动保护用品投入少,安全隐患丛生。

3、非标钢管、扣件充斥建筑市场。回顾2009年蠡湖人家三期项目工地脚手架坍塌事故,2010年北塘区文教中心工地脚手架坍塌事故,2012年无锡市长江国际二期工程脚手架坍塌事故,不难发现脚手架搭设及维护确实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脚手架材质问题这个关键性要素是谁也回避不了的事实。

经多年调查由于建筑市场对钢管扣件的大量需求,钢管扣件又是以吨为计算单位,相同重量的一吨钢材,由于壁厚的变化,同样是一吨钢管可以多搭设30%左右面积的脚手架,所以特别受施工企业的欢迎。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钢管普遍壁厚2.5-3.0mm之间,扣件扭矩25-50N·m之间,远不能满足规范要求。

国家新近颁布的《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明确规定:钢管采用Φ48.3×3.6,壁厚3.6mm,允许偏差±0.36,最小壁厚3.24mm,钢管内径41.82mm,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8kg, 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新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符合《金属材料室温拉伸实验方法》GB/T228的规定)、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应涂有防锈漆。旧钢管应符合上述规定。锈蚀检查应每年一次。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检测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

三、安全监督管理的对策

1、从招投标入手,严格控制企业超正常能力承揽业务。对于日常安全监督中已经发现存在中标安全负责人及项目部管理人员无法到岗履职现象的企业,限制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承接新的建设工程项目,直至该公司有能力组织起一个完整的项目部管理人员队伍时再恢复其招投标资格。为达到人员到岗履职长效机制的建立,要求施工企业项目部,建立项目经理、安全员每日考情制度或手机定位制度。要求项目经理、安全员每天上午及下午各一次进行网络考勤或每半个小时进行一次手机定位搜索考勤。通过一系列的高科技手段,强化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到岗履职,确保中标工程安全管理人员的到岗。

2、从整顿市场行为入手,规范建设单位行为,提前要求建设单位将安全生产措施费用拨付施工单位且施工单位必须足额将安全生产措施费用落实到位并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共同监督形成互相督促的良性机制,最大程度上确保安全生产的专项费用专款专用,不作为让利或挪作他用。监理单位及建设安全监督部门,加强对生产一线施工作业人员防护用品的日常检查力度,确保施工人员都能领取到各自应有的防护用品。

篇4

2、建筑面积在1万到5万平方米的工程项目不少于2名;

3、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及以上的工程项目不少于3名,且按专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二、土木工程、设备安装、线路管道工程按照工程的合同价配备相应数量的安全员:

1、工程造价5000万元以下的工程项目不少于1名;

篇5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是通过对建筑项目施工的全过程进行有计划地管理与协调,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控制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程工期、确保施工安全的目的,总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关键环节之一,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力度,对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根据本人多年的项目管理经验和与前辈们项目管理经验交流所得,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一下如何搞好项目管理。

一、配备高素质的项目经理

我们通常讲,项目经理是复合型项目管理人才,不但有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但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而且还要有综合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具有良好道德品质,还要具有人格魅力;不仅工作认真负责,而且要有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因此,要加强对项目经理的培训和选拔工作,使更多的优秀项目经理脱颖而出。

二、组建高效率的项目经理部

项目管理不好,除了项目经理以外,还决定于项目部全体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项目部管理人员是由企业有关职能部门派出,并进行业务指导,受项目经理直接领导。这些管理人员既要素质高,又能相互协调,使项目部成为施工项目管理的强有力的管理班子,因此,项目经理在选配项目部班子时一定要做好选人的工作。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项目班子中,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是关键人物,一定要有类似工施工经验。

三、编好施工预案,配备好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

(1)对合同进行评审。了解甲方对工程质量、工期的要求,根据工程特点,针对施工中遇到的难点、重点和技术复杂部位问题做好施工预案。

(2)按照工程量大小和工期要求配备好所需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

四、搞好“四大控制”

“四大控制”,实际上就是将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应用于“四大控制”过程中。控制的过程就是PDCA循环过程。

(一)搞好进度控制

项目进度计划制订以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实施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对比、分析、调整,以确保项目进度计划总目标得以实现。

(1)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在项目实施之前,必须事先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科学的进度计划。在制定工程进度计划时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使进度计划尽量符合变化后的实施条件。在了解和熟悉图纸的基础上,根据合同要求编好工程进度计划。为了搞好土建与安装的配合,在编制进度计划时要请安装人员一同参加,根据进度计划配置人数、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使投入的人力、设备、和周转材料确保工程进度。

(2)编制各个阶段的进度计划。为了确保总工期目标,必须实行分段控制,根据总进度计划制订月计划、旬计划(周计划),用旬计划保月计划,用月计划保总计划,制订计划时一定要留有余地。

(3)提高劳动效率。提高工效可以在不增加成本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因此,项目经理部要采取一切能够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工效的激励政策,对提高工效的职工在经济上给予一定奖励。

(二)搞好成本控制

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控制第一责任人,应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1)项目经理和预算员要参与投标书的编制。在投标阶段,项目经理和预算员要参与投标书的编制。因为项目中标后,要具体落实到项目部去完成。项目经理与预算员对标书确定的造价和工期最有发言权。因此,项目经理和预算员一定要参与投标书的编制,这对控制工程造价和工期非常重要。

(2)控制人工费用。企业内部要制定劳动定额,根据工程量套用公司内部劳动定额计算出人工总量。控制好人工总量,就能控制好人工费用,从而达到控制工程成本。

(3)制定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为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关健,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寻找各种降低成本、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例如清水混凝土的应用,既减少粉刷工序,又节约材料,同时工程质量又有保证,避免粉刷层开裂、空鼓。

(4)控制间接费及其它直接费。精简管理机构,减少管理层次,节约施工管理费。例如,减少分公司这一管理层次,项目经理部直接由总公司领导,可以节约大量管理费用。

(三)搞好质量控制

(1)明确工程质量目标。项目经理部要根据公司确定的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而且要使企业质量验收标准高于国家验收标准。从公司到项目部以及班组每个操作工人都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明确创优目标,实行全员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公司上下共同努力实现质量目标。

(2)严把材料质量关。甲方采购的材料和乙方采购的材料都要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含环保标准)和设计要求,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堵绝假冒伪劣材料用到工程上,确保工程质量。

(3)确保主体结构质量。主体结构质量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和安全,关系到每个职工生命安全,因此,必须确保主体结构质量。有些施工企业提出:混凝土耍达到清水混凝土要求,对模板、钢筋都提出相应措施,保证拆模后混凝土内实外光、梁柱棱角整齐,一次成型目的。

(四)搞好安全控制

(1)建立安全责任制。企业法人代表是公司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是项目上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安全工作负有重要责任。安全工作不仅关系到职工生命,而且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都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公司、项目经理部、班组,都要订立安全责任书,发生安全事故,各级责任人和班组都要承担一定经济责任,通过制一度,强化职工安全意识。

(2)安全员要落实到位。项目部要配备专职安全员,班组要配备兼职安全员,小工程配备1名专职安全员,大工程配备2~3名专职安全员,使安全工作落实到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