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5:39:4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前言
中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关键阶段,是教育发挥影响和作用最大的阶段,中小学生的教育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国民素质的提高、国家对基础教育认识的深化发展,基础教育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被广泛关注的问题,逐渐从接受、认识走向探索、发展。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更科学地认识、更系统地探索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状况,笔者在中国知网期刊论文电子杂志全文数据总库中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关键词,浏览了48篇有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教育问题的文章,拣选其中32篇研究成果显著论点鲜明见解独到有力的文献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归纳整理后,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体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展望。
总体看来,1999年至2005年左右,学者们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探索相对集中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界定、现状、成因,以及初步的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至今,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提升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专业化模式的探索,也有更多的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资料,提供更为专业的论点。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界定
首先涉及心理健康的标准,从1999年起教育部逐渐颁布一系列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研究者们首先定睛于如何界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以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如美国奥尔波特六个标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十条标准为依托,从不同侧重点具体把握从不同需要把握如何划定心理健康的标准。如杨建飞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5]中提出应系统综合地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有研究者提出应结合我国传统价值观和正确的主导社会价值观来本土化心理健康的标准[1]。笔者认为,处于不同的研究目的或者适用不同教育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把握基本标准下有所侧重有所添加,才能使心理健康标准的界定更好地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成因
国内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成因的研究探讨结论相对一致,调查研究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爆发的比率逐年上涨,并且呈现多样性、集中性、年龄阶段性等特征,多体现在学习障碍、行为问题、社交问题、性心理问题、适应问题[1]。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指向内、外两个因素,内部因素指学生个人的主观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所囊括的人事物等方方面面,小到班级环境,大到教育机制缺陷,时代变革。
三、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及现状研究
2002年到2005年,在国家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巨大进展,以下主要方式在中小学校中发展起来:1开设心理健康课;2建立心理咨询室;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4渗透于学科教育之中;5建立学校-家庭合作通道;6搭建同辈互助咨询机平台[2]。
有研究者通过对东、中、西部地区样本学校校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存在的不足,包括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城乡不平衡,以及心理咨询开放时间供不应求,并提出了改善建议[3]。
笔者认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研究还有待发展,可以从更多角度进行研究,例如以受教育者为研究对象、以纵向研究或聚合交叉研究为研究方法,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工作做深,做实。
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模式探索
(一)系统化趋势
1、以教育系统提升为依托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开,学者们越来越意识到单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只是表面上缓解了矛盾,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4]。在教育机制、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学生心理问题的爆发不可能完全杜绝。只有把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置于其背后的教育系统的大背景下,才能更深刻更彻底地找到问题根源,叫停连锁反应。
2、提倡构建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由家庭、学校、社会构成的环境网络是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外部因素,三者环环相扣密切联系互相作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理问题最终可以归于环境适应问题。在处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必须同时考虑这三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们逐渐达成的共识。
3、涉及学生个体、同辈、家长、老师、辅导员的人际互动网络
人际因素也是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并通过环境因素起作用。人际因素的运用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败。很多研究者尤其提倡让孩子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体验健康向上的力量,达到自己成长,自我提升的目的。基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同辈、家长和老师在人际因素中是关键。
4、专业化趋势
不少研究者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扎根于具体的方法研究上,对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进行了研究。例如同辈咨询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有利因素[6],表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走向专业化发展方向。理论研究上拓宽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渠道,实践运用上也提高了对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要求。
五、现有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虽然从1999年起我国才开始提倡心理健康教育,但是我国有着优良的德育传统与和谐向上的社会价值观,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已有深厚的基础,这就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提供了方向引导和理论支撑。十年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逐步拓宽、深化,初见规模,指引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但不少研究还是有稍显空泛的问题,如所提对策缺乏具体的可行性方案,没有通过实验验证的理论构建,缺少正反面的心理健康课堂教育经验研究,现有理论与实际脱节,宏观指导多微观指导少,实践性研究相对缺乏等问题。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用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而逐渐发展的,需要广大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者发表自己的认识,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的感性材料。
六、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展望
笔者认为,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望从以下几个方面开拓道路:1进行实地调查,更多获取直接数据,揭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完整面貌;2开拓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途径,以适应广大中小学生寻求心理帮助的需要,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多技术支持;3密切联系一线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理论与实践互为指导,共同促进;最后,还要继续加强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构建,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定湾,何凡,刘碧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特征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9).
[2]沈永江,邓亚琴.论中小学生"预防-辅导"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育探索,2002,(12).
[3]刘毅.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1,(9).
[4]周燕.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家庭环境因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
Abstract: mathematics is the study of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bjective world and the space from of science, a high school student mathematics learning psychological process research of mathematics educators and psychologists at home and abroad are more attention. In this paper, the liberal arts students from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interest, learning mood, will quality, ability to migrate, expounds the research thinking habits, etc. That is designed to help in liberal arts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 words: high school;mathematics learning psychology;research of arts
数学作为在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一门学科,随着社会对公民数学素养要求的提高,人们对中学数学教育中数学学习心理的研究日趋重视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求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都得到提高。针对他们数学学习心理上存在的不足,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几点建议,期待对这些文科班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够有所帮助。
现行高中一般在高二进行文理分科,一方面是满足高中文理分科考试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绪、意志品质、能力迁移、思维习惯等数学学习心理的需求。文科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只有解决好了其内部因素,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高中数学知识学习中去。针对他们数学学习心理上存在的不足,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几点建议,期待对这些文科班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够有所帮助。
一、培养高中文科学生数学学习的契机――学习动机
关于数学学习,很多高中文科学生中谈“数”色变,数学成为文科学生高考的最大障碍。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和动力,影响文科生数学学习动机的因素主要为学习兴趣和自我效能感,教学中必须要找到提高文科生的学习动机针对性方法,进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
首先,师生要转变观念,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高中数学新课标指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关注学生主体参与,培养其对学好数学的自信力。
其次,学习的效能大小,关键在于勤奋。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对基础薄弱学生,给予更多关心和指导,帮助他们逐步提高数学成绩;对骄傲自满学生批评教育,戒骄戒躁,使教学效能发挥更大。最后,强化认识,克服不良因素,扩大学习动机对学习成绩的促进效应。为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应提高其对数学学习的认识,激发学习好奇心。
最后,教师应把握数学学习任务难度,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重视家校联合。数学阅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行,考查理解语言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从普通语言中捕捉信息,将普通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以数学语言为工具进行数学思维与交流。对应用题,学生的弱点主要表现在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能力上。
二、培养高中文科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为了使学生在智力上和精神上得到成长,就必需使他们有对知识的渴望和掌握知识的愿望。”首先,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体验成功。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无论在课堂教学还是测评难度上应慎重,循序渐进。鼓舞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收获了成功的快乐和被认可的喜悦。其次,教师要将热爱数学时时刻刻体现在实现教学中去,言传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表率的作用,教师的积极乐观向上将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
三、培养高中文科学生数学学习的必要――学习情绪
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兴趣培养,使得文科学生在较为愉悦的状态下学习。在解题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克服高中文科学生的厌学情绪,调控学习数学的良好情绪,帮助学生在日积月累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从而促进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
四、培养高中文科学生数学学习的动机――意志品质
意志是人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自觉地组织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它是意识的能动表现。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考虑,数学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意志过程。意志品质影响着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对数学学习活动中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高中文科学生大多数对数学学习有障碍,表现在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差,自制力不够,解决问题果断性不足等。
在教学中,首先,教育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增强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只有学生对学习数学的作用及意义有了一定认识,才有可能对数学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并保持旺盛的学习数学动机,从而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其次,通过合理设计选择题让学生训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果断性。在解题时,务必审清已知条件与结论,快速寻求解法和可能的结果,得到较深刻认识和清醒估计,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即表现出果断性。第三,充分发挥班集体和榜样的教育作用。教师要教育学生应珍惜自己班级的荣誉,团结互助,克服数学学习障碍,并在教学中发挥榜样作用,从而有效地扭转文科数学学习现状。
五、培养高中文科学生数学学习的体现――能力迁移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但数学对文科班学生来说,普遍存在着很大难度。大部分文科班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学数学成为他们最头疼的事。因而,对高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应引起重视。师生要共同感受架起条件与结论的桥梁的过程,体会对所学的基础知识、思想方法、解题技巧等在分析、解决问题的合理应用。做好文科学生的能力迁移培养,重在解题,其是中学生会学习最外在的表现,是取得成绩的必要条件。帮助学生认真、细致审题,注重问题的灵活性,适当分解,找到突破口,使问题合理解决。
六、培养高中文科学生数学学习的重心――思维习惯
培养文科生数学学习习惯:课前认真预习,带着问题专心上课,勤于思考,学会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在解题教学中,充分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自己动手验算,同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具体做题情况,逐步培养审题习惯,合理的思维习惯和规范解题习惯。数学思维习惯不是一生俱有,需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发展,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是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和职责,在文科生教学思维习惯的培养应为重中之重。
七、结语
文科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只有解决好了其数学学习动机、兴趣等内部因素,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高中数学知识学习中去。因此,我们要从基础做起,关注数学知识背景,联系日常生活,要善于把握概念的本质,把握数学符号的来龙去脉,明确数学命题的现实原型,要善于总结、归纳、反思 。
参考文献:
[1]王峰.文科生数学学习“困”在何处[J];中学数学研究;2011.08
[2]张义红.高中数学文科生课堂参与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学数学月刊;2011.07
一、前言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因为第二性征的出现,性意识开始觉醒了,对异性的好奇心也逐渐的产生,产生了对异性探索的欲望。在这个问题里面,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我国和外国的研究重点也有不同,国外研究所关注的重点,多在恋爱心理和行为、、避孕、预防性疾病等方面。国内对于异性同伴交往大多集中在由青春期的性生理发育而引起的性心理、性道德问题的范畴。
二、中学生异往的现状
1.异往的普遍性。不同程度的异往在中学阶段是普遍存在的。但是中学生的卷入程度并没有成年人想象的那样众多,我们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程度的异往行为都有显著增加的趋势,而且这种异往不仅仅是表现在行为上,更多表现在心理的接纳程度上。
2.异往的方式。中学生处理异往的方式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年龄和性别方面。国内有研究表明多数青少年处理异往问题的方式是较为成熟的,他们可以与异正常交往,能够较为理智的把握交往的尺度。女生趋于采用“压在心底”的方式来处理问题,男生更喜欢采用“表露出来”的方式处理异性的交往问题。
三、异往的积极作用
中学生的异往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有非常积极作用的,我们要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异往。
1.促进自我同一性发展。中学阶段处于青春期,是埃里克森八阶段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防止角色混乱。异往可以促自我概念的形成,促进同一性的发展。
2.促进友谊,利于情感互慰。在中学期间的这种异往是友情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不应该盲目的压制。异往中大多是不带爱彩的情感交流的,中学期间的异往能够获得在同性身上得不到的情感体验,促进感情的丰富,这个时期异性友情处理得当会为以后更高层次的爱情奠定坚实的基础。
3.增进社会交往技能。中学期间的异往形式是以语言交往为主,语言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男女之间的距离感使他们在进行语言沟通时能够进行深思熟虑,较与同性之间有更多的规范性,这样能够促进人的交往能力。
4.顺利适应环境,降低焦虑。具有良好的异往的青少年,能够在处理日常事情的时候考虑的更加完善,而不仅仅是考虑自己的感情。这样促进了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使自己的身心更加轻松愉快,从而降低焦虑。
5.利于智力互补和激发创造力。男性同女性之间的智力类型有一定的差异,男性更加擅长抽象思维能力,女性更加擅长形象思维能力,男生和女生经常在一起学习,可以相互学习,彼此取长补短,进而提高自己的思维和智力能力。异性在一起的时候是更希望得到彼此的爱慕和尊重,会更尽力的去表现,这样有利于把内心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激发出来。
四、异往特点
1.交往的广泛性。西南大学的卢秀琼对中学生异性同伴交往特点做出了调查,用中学生异性同伴交往问卷作为测量工具,提出了五个维度:广泛性、策略性、困扰行、理解性和主动性。得出结论:广泛性>策略性>困扰行>礼节性>主动性,表明中学生广泛存在异往的行为,但是却不太主动的同异性同学交往。
2.交往动机。中学生的异往往往并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友情。中学生因为性因素的萌芽,对于异性产生的好感,“好奇心”“想试试”这种想法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异性进行交往的主要动机;父母如果感情不和,会让中学生从的异性身上填补自己心灵的空虚;学习的压力也会让异性想从彼此的身上得到缓解。高中生和初中生在于对异往的动机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高中生更加趋向于“情感需要”和“填补感情空虚”,初中生则更趋向于满足“好奇心”。
3.情感体验。从性别上说,男生和女生的情感体验不同。男生更加体验到“心情愉快”和“害羞不安”,而女生大都“没有太大的感觉”。男生对于异往中的想法会多于女生。从年龄上说,初中认为“无所谓”的比例高于高中生,高中生更加在乎异性彼此之间的长期关系。
4.异往欲望变强。中学生的异往欲望都普遍提高,现在中学生的社会性得到了提高,电视、电脑等媒体带给学生更多的的信息,使得对异性的好奇感得到提高。他们更加关注彼此,以期望通过修饰自己得到对方青睐。这样的欲望在行为和心理上都逐渐的提高。有研究表明,“42.7%的中学生有自己喜欢的异性朋友”。
五、对中学生异往实施的策略
1.理性的认识异往。异往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早恋”,而是学生在青春期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是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个普遍的状况和需求。异往对促进青少年同一感发展、增进友谊、适应环境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我们一定要理性的认识青春期异往,不要盲目的“扼杀”。
2.营造和谐、宽松氛围。中学学生,难免会为异性的交往问题所困扰,如果处理不当,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家长在这时应该树立正确的态度,努力构建宽松、和谐、自由的家庭氛围,鼓励孩子大方与异往,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交往心态。
3.鼓励广泛交往,避免单一化。青春期由于第二性征出现,会对异性产生“好感”,我们要正视这种好感,鼓励异往要广泛,避免固定交往对象,避免产生“爱情”。了解不同的异性,对身心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好处,对日后处理与异性的关系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理解沟通,倾听学生“心声”。青春期是人发展的第二个逆反期,心理上要求独立与现实中对父母、社会的依赖、认知和情感上的不完善,造成了青春期做事的易冲动的性格,老师和父母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一定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
参考文献:
[1]王磊.青少年异往心理问题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4,27(4):916-919.
[2]肖敏芳.中学生异往的现象分析与引导[J].教育连接,2010,7:61-81.
[3]卢秀琼.中学生异性同伴交往特点的调查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6):153-156.
[3] 孙桂珍. 初中生错题管理的调查研究[J]. 上海教育科研, 2006 (10):49-51.
[4] 孙桂珍. 中学生元认知、错题管理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以数学学科为例[D].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07.
[5] 刘儒德, 江涛, 李云芳. 高一学生的错题管理行为[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1): 54-58.
[6] 施良方. 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7] 宫献岭. 关于高中学生对纠错认识与错题管理策略的调查分析报告[EB/OL]. , 2010.
[8] 周婉. 数学学习中错题管理与有效学习[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9] Robin H. Kay. The role of errors in learning computer of software [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07(47): 441-459.
[10] Melissa A. Fischer, MD, Med, Kathleen M. Mazor, EdD, Joann Baril, BS, Eric Alper, MD, Deborah DeMarco, MD, Michele Pugnaire, MD. Learning from Mistakes Factors that Influence How Students and Residents Learn from Medical Errors [J]. Journal of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JGIM, 2006(21): 419-423.
[11] Christian Harteis, Johannes Bauer, Hans Gruber.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from mistakes: How employees handle mistakes in everyday work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08(47): 223-231.
[12] ARD W. Lazonder, Hans van der Meu. Error-information in tutorial documentation: Supporting users’ errors to facilitate initial skill learning[J]. Human-Computer Studies, 1995, 42: 185-206.
[13] Stellan Ohlsson. Learning from performance errors [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6, 103(2): 241-262.
[14] ICY LEE. ESL Learners’ Performance in Error Correction in Writing: Some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J]. System, 1997, 25(4): 465-477.
[15] Tzu-Hua Wang. Web-based dynamic assessment: Taking assessment as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rategy for improving students’ e-Learning effectiveness[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0, (54): 1157-1166.
[16] Hongcui Wang, Christopher J. Waple, Tatsuya Kawahara.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system based on dynamic question generation and error prediction for 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 [J]. Speech Communication, 2009(54): 995-1005.
[17] Doerte Heimbeck, Michael Frese, Sabine Sonnentag, Nina Keith. Integrating errors into the training process: the function of error management instructions and the role of goal orientation [J]. Personnel Psychology, 2003(56): 333-361.
[18] Kelly A. Chillarege, Cynthia R. Nordstrom, Karen B. Williams. Learning from our mistakes: Error management training for mature learners [J].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2003, 17(3): 369-385.
[19] Steven J. Lorenzet, Eduardo Salas, Scott I. Tannenbaum. Benefiting from Mistakes: The Impact of Guided Errors on Learning, Performance, and Self-Efficacy[J].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 2005, 16(3): 301-322.
[20] 符爱琴. 错题管理:从一道经典易错题谈起[J]. 化学教育, 2008 (12): 39-41.
[21] 王文. 个性化推荐算法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 6(16): 4562-4564.
[22] 王文泉. 错题管理系统中个性化推荐练习算法的设计与实现[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6(11): 67-70.
[23] 周婉, 徐汉文. 指导学生错题管理方法,提高学习效率[J]. 数学通讯, 2009(10): 6-8.
[24] 刘博. 智能教学系统中个性化题库的设计与实现[J]. 中国电化教育, 2010, 284: 110-114.
[25] Marko Balabanovic, Yoav Shoham. Fab: Content-Based, Collaborative Recommendation[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1997, 40(3): 66-72.
[26] John S. Breese, David Heckerman, Carl Kadie. Empirical Analysis of Predictive Algorithms for Collaborative Filtering[C]. Proceeding UAI’s 98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eenth conference on Uncertainty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1998, San Francisco: 43-52.
[27] Nicholas J. Belkin, W. Bruce Croft. Information Filtering and Information Retrieval: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J]. Communication of The ACM, 1992, 35(12): 29-38.
[28] 谭柳萍. 试从“错题、错解”的习题教学中谈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J]. 教学经纬, 2009 (9): 77-78.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107-03
团体心理辅导(又称团体心理训练)是指在团体的情境下,运用心理训练的方法和团体动力学的理论,借助团体的力量和各种应用心理学的技术,使团体成员互助并达到自助,帮助成员学习新的行为,获得新的体验,最终达到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全面健康发展这一目标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初,团体心理辅导传入我国,起初在我国高校进行了一些开展,如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学中心彭纯子等人对22名大学生社交团体治疗训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刘春燕对实验组14人进行团体应对方式训练等。近年来,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我国的中小学也进行了启动,如杨彦平在上海市某中学就网络成瘾现象对中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
郑小东等人将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定义为:“受过专业训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遵照团体动力学和群体心理学等原理,运用团体辅导的技巧,指导学生(通常属于一个班级)以团体的形式进行活动,以解决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共同成长,最终实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随着团体心理辅导走入中学,其在改善中学生心理状况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一 研究现状
1.中学团体心理辅导研究方法
关于中学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方法,研究者通常将研究的主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筛选出需要的被试,并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于实验组设计系列团体心理辅导实验,对于对照组不做干预。实验前后测试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某些方面的得分,从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得出团体心理辅导是否对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效果。如侯文婷在研究初中生考试焦虑症状时,以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选取辽宁师范大学附中的初中生作为研究样本,随机筛选出考试焦虑的成员60名,然后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各30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变量上进行严格匹配。对实验组作了7次干预,验证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对于初中生考试焦虑干预的有效性,得出以下结论: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对于初中生的考试焦虑的干预作用明显。此外,除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也有应用。
2.中学团体心理辅导方式
目前,我国中学开展较多的还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心理辅导。而各个学校的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也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学校是将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独立的心理健康课程,有固定的时间、由专业的心理教师负责,有的是将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德育的一部分,采用机动的时间,由班主任或德育老师负责。近年来,我国中学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日趋多样化,如辽宁本溪实验中学的老师李艳在该校团体心理辅导上,利用校园广播,传递正能量;在校报开设“心理咨询”栏目,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当然,主要还是以班级的思想品德课为主渠道,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随着一些学者的研究需要,我国中学的小组团体心理辅导或集体心理治疗(台湾也称为团体咨商)也在发展中。有一些学校开始尝试以问题为分类的矫治性团体心理辅导,设计了主题明确、相对连贯、针对性强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如姜芳在对高一新生孤独感的研究中,以枣庄市第十八中学高一新生为被试,采用UCLA孤独感量表,筛选出30名孤独感较高的学生,进行孤独感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设计了10次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此外,在我国许多中学,特别是初三、高三年级的学生面临中考、高考时,学校会举办讲座式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尤其是针对高考前夕学生考试焦虑的辅导,在很多学校都开展过。这种辅导形式的优点是受众多,学生可在1小时内获得较多的有用信息。
目前,社会上还出现了很多培训学校,开展青少年的拓展式培训,这种拓展式培训也采用团体辅导的形式,重在锻炼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培训多采用集中式、封闭式培训,短的需要2~4天,长的需要7~10天,如夏令营等。
3.研究工具的使用
国内研究中学生心理状况所使用的测量工具以引进的居多,如PANAS(正性负性情绪量表)、UCLA(孤独感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等。这些问卷在引进中虽然经过修订,但对中学生群体缺乏针对性。通过发展,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已出现了针对我国中学生设计的具有良好信效度的量表,如郑日昌编制的《考试焦虑自陈量表》,毛俊青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弹性量表》,唐红波、陈俊、刘学兰结合高三学生的实际情况修订编制的《考试焦虑诊断量表》等。
4.中学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设计
在我国,针对中学生不同的心理状况设计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也各不相同。如顾敏敏在团体心理辅导对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干预研究中,就选取了10名身心健康,但有提高人际交往动机的同学,共安排了10次团体心理游戏,每次持续一小时。每次由领导者带领成员进行与人际交往相关的心理游戏。每次游戏后,都会进行解说和布置家庭作业,与成员们分享感受。总结其他的中学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基本都要考虑领导者、成员构成、场地布置、道具或材料准备、团体目标的确定、内容策划、时间规划等因素。尤其在内容策划方面,必须考虑到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贴近性的游戏。如顾敏敏在实验中设计的“蒙眼作画”游戏,具有趣味性。
5.中学团体心理辅导的成效
在已有的中学团体心理辅导研究中,中学的小组团体心理辅导形式通常对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改善中学生心理状况的效果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设立对照组,前后测实验对象,做出了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成果。金家新、杨彦平等的研究显示,团体心理辅导对缓解中学生考试焦虑有一定作用;袁贵勇、侯文婷等的研究显示,团体心理辅导对中学生网络成瘾有一定作用;孙妍、吕京京等的研究显示,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改善中学生的情绪水平,在其他领域的是否具有效果资料尚不全面。
而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金家新指出,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能很好地实现学校的目标取向,而且能反映班级的个性、年级特点、年龄特征及不同年级所出现的问题。这种团体心理辅导以班级为单位,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所以能够在班级管理、团队活动、教学活动、校务管理、家长教育、心理辅导中得到广泛应用。周元臣的研究发现,班级团体辅导能充分利用班级中的资源,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和自我评估,强化成功体验,在互助与自助中成长,有助于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班级团体辅导还能促进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在学生之间形成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的精神。
而一些高考前的讲座式心理辅导和培训班以及夏令营的形式是否具有成效还没有具体证实。
二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存在的问题
国内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主要以大学生为主,近些年来虽然在中小学也有开展,但仍然表现为研究数量少,领域相对较单一,测量工具不多。
第一,中学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领域单一。从中国知网进行的文献检索情况看:2000~2014年,团体心理辅导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研究,涉及中学团体心理辅导的文献所占分量很少。在已有的40多篇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的论文中,其涉及的领域较窄,主要集中在学习拖延、考试焦虑、网络成瘾方面。近年来,才有了针对离异家庭初中生的心理弹性的干预研究、改善高中生情绪实验研究、对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干预研究等多样化的研究领域。但与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涉及的领域相比,还是略微单薄了些。
第二,现有团体心理辅导方式存在局限。在我国中学开展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心理辅导方式下,金家新的研究指出,团体心理辅导内容的多少与班级每周实施的时间密切相关,从辅导效果来看,设计活动的方案最好是结构性设计(有目标、有明显的几个辅导程序),但结构性设计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一般宜于在假期中进行。而现行的中学课时分配情况是,心理辅导课(或称心理健康课)每周只有1课时,似乎只能采用非结构设计(有目标,但无完整的程序)。这就很难保证辅导的系统性和效果。此外,我国很多中学将思想品德课、德育课、班会与团体心理辅导内容相混淆,关于这个问题,华中师大心理系刘华山老师提出,心理辅导所要解决的是心理问题,德育工作所要解决的是思想问题,心理障碍与政治错误、思想意识不健康、品德不良是性质不同的两类问题。有些思想品德不良的人可能并没有心理问题,但有些心理问题不是思想品德等教育课可以解决的,需要辨别好。
此外,有关小组团体心理辅导形式,张杰指出,在辅导对象的分组上,研究者在研究中多将其分为心理健康者和问题人群两类,前者是以提高心理素质为目的,称之为发展性团体;后者以解决心理问题为主,称为治疗性团体。国内当前以治疗性团体为研究对象的居多,通过对照组显示出对于某个心理问题的辅导是否有成效,而对于同样是有问题的对照组或更多其他学生,则没有进一步的辅导。这也需要改进。
第三,测量问卷的使用问题。在对我国中学团体心理辅导效果的评估上,针对中学生定群体应采用适宜的专门量表,如郑日昌编制的《考试焦虑自陈量表》,毛俊青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弹性量表》,但总体数量不多,涉及的领域还很狭窄。
2.研究的建议
第一,扩展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领域。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团体活动领域已深入到提升学生幸福感,开展团体心理活动的辅导员本身的能力培养、大学生适应不良的探索等,在我国的中学中,同样存在着学生幸福感不强、中学适应不良等问题,还有提升中学生耐挫力等其他积极心理学方面的研究都是值得去商榷的课题。
第二,改善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由于我国现行的教学制度、考试制度,导致在很多中学心理健康课都不受重视,好多中学心理健康课都形同虚设,或请一些高校心理学的研究生代课,课时不能保证。我国中学亟须重视这个问题,开设以班级为主的团体心理辅导课,保证课时。同时,针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采取灵活多变的小组团体心理辅导方法,改善学生的心理,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也有帮助。
第三,编订适宜中学生心理问题的量表。尽管我们现已有郑日昌编制的《考试焦虑自陈量表》,毛俊青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弹性量表》等相关适宜中学生心理问题的量表,但是若要研究其他心理问题,针对中学生心理问题的量表还是不全面,需要广大学者继续编制。
三 结果与展望
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在我国中学的起步较晚,其研究方式、方法都尚未健全,领域也不完善,但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中学对于团体心理辅导的日趋重视,其正日益成为我国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张弛、田宝伟、郑日昌.团体心理训练[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国民的收入持续上升,商品的种类也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而越来越丰富。经济的增长与商品的改朝换代都在无形之中刺激了我国国民的消费。中学生作为消费者的一部分,有着未成年、无收入、易攀比等特点,如果不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很容易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影响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感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本文针对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做出讨论,对其心理总结营销政策,倡导中学生的合理消费。
一、研究背景
据有关资料显示,现如今,城市中的中学生,每个月都可以得到大量的零花钱。而如今的中国注重应试教育,忽视了对中学生消费观的影响,缺乏帮助中学生树立合适消费观的相关经验。中学生有着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冲动消费的心理。不少商家抓住中学生缺乏购买判断力的特点,注重青少年消费者市场的挖掘。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容易受到电视传媒、周围同学、偶像等的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很容易因此而转变。中学生时代作为人一生中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时期,是一个人为自己未来人生打下坚实基础的黄金时代。如果在中学时期无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一个人的人生注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消费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因此,只有系统、全面地研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在促进我国经济水平持续发展的同时,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发育,才能为我国的社会发展以及教育发展谋福祉。
二、概念的解释
(一)消费
在现代社会中,一般意义上的消费指的是人们为了蛮子自身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需要,对某些物品等的选取、购买等过程,是经济与文化的连接所在。
(二)消费观
消费观一般指的是人们对自身的消费行为的认识以及规划消费的思想活动。消费观的主体是“人”,受着人们的生活观念以及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
(三)中学生消费观
中学生消费观指的是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消费观念。许多人忽视了学生阶层的消费能力,其实,学生阶层,尤其是中学生,是现如今消费市场里,蓬勃生长的一份子。中学生消费观念的发展,对中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以及中学生家长的工作、生活等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中学生的消费观,对于我们社会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三、中学生的消费特点以及消费心理
(一)中学生的消费特点
现如今,人们在注重中学生独立性、自主性、创新性等发展的同时,在无形之中也为他们树立了类似的消费观。许多的中学生,他们的经济来源虽然由父母支持,但是他们对自己的零花钱有着相当大的支配权利。在进行消费的过程中,他们有着极大的自主性。由于如今城市中学生自我意识强烈,他们的消费意识早已不同于父辈。在购买物品的时候他们注重的是新潮与时尚,对于新生事物的出现,他们有着极其敏感的嗅觉。所以,他们的消费有着重外观的特点。另一方面,中学生的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广告的营销。
(二)中学生消费心理
由中学生的消费特点我们可以看到,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少中学生在消费中,存在着攀比的心理,看到同学有什么,自己就要什么,不在乎自己家庭的经济实力,也不在乎自己是否对商品是真的需要;另一方面,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很容易受到潮流和广告的影响,在消费过程中,存在着普遍的盲目跟风现象。其次,中学生模仿能力强,自我控制能力弱,中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往往抵抗不住外界的诱惑,常常模范着外界人的消费方式。最后,中学生在消费过程中,自我意识强,如果父母不同意购买某样他们十分需求的商品,就有可能对父母发脾气,或者自己想办法购买。
四、针对中学生的营销政策
抓住中学生的消费心理,才能提出合适的营销政策。合适的营销政策一方面可以为商家谋取利益,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一)发挥学校的相关作用
学校作为中学生的聚集地,在学校里为自己的商品打广告无疑为一种又好又快的营销方式。但值得注意的是,学校是传播正能量的地方,商家应该注意为自己的品牌树立积极相关的形象,促进中学生的消费。
(二)代言人的选择
中学生爱追星,面对自己偶像代言的物品,有着难以言喻的喜爱之情。所以,商家应该对当下中学生喜爱的偶像明星进行充分的调研,选择合适的代言人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
(三)借助合理的传媒模式
中学生接触到商品的方式有限,电视广告,纸媒等都是宣传自身产品的有效方式。商家在进行产品宣传时,针对中学生喜爱潮流、追求时尚的特点,可以设计合适的广告语吸引注意。
五、结束语
中学生作为现如今中国社会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的消费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他们有着自我意识强、判断力不足、爱盲目跟风的特点,当前的社会教育应该倡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根据中学生消费心理的特点,本文总结了一些营销政策,以供参考之用。
参考文献: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即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七年,初中阶段的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高中阶段的课程改革正在稳步推进。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生物学教学论》的教学如何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学生作出示范,是教学论教师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理念”是目前教育界和其他领域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定义,通常
是指人们的一种信念。有学者认为:“理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在实践中探索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或哲学信仰的抽象概括。”(耿红卫,2006)“理念”一词概念的不确定性,并不影响人们的使用。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到各学科的“课程标准”,都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这些理念涉及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教学策略、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比较突出地强调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让学生参与教学、实现师生互动与交往是课程实施的核心。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三项课程理念。2003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在前面三项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又提出“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理念,以体现高中生物课程的特点和更高的要求。
二、《生物学教学论》的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从事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工作所必备的专业技能和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质的基本能力。通过“生物学教学论”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掌握生物学课程与教学相关理论和教学策略(备课、评价等方法),熟悉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明确中学生物学教学目标和任务,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生物科学素养,熟练掌握生物学教学的基本技能(导入、教学语言、讲解、变化、强化、演示、板书、结束、课堂组织等),具有分析教材、组织教学和对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进行一般科研的能力,在全面提高学生生物学教育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努力使他们成为站在中学生物学课程改革前列,勇于创新、不断实践的合格中学生物学教师。
《生物教学论》课程,必须为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走进教学生活、走进现实的中学生物学教学服务;本课程肩负着培养未来生物学教师的重任,而他们是我国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力军。高等师范院校《生物教学论》的教学,应体现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体现生物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学生今后的教学生涯作出示范。希望以下教学案例能给同行提供借鉴和参考。
三、《生物学教学论》教学案例(刘恩山主编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课题:第七章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
第三节互联网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1学时,多媒体教学)
1.教学内容分析
在学习本章内容“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计算机文化基础,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在《生物教学论》的前面章节中又学习了与生物学教学相关的教学理论、教学技能和教学策略。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学教学的关系,认识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学会在生物学教学中应用互联网资源,为今后从事生物学教学打下基础。
2.本章教学目标
①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及其在生物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②认识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如:备课、测评、管理等。③交流目前(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④认识互联网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学会利用互联网搜集相关教学资料。⑤能够批判性地吸收、利用互联网的相关资料。(其中,③、④、⑤为第三节的教学目标)
3.教学方法设计
根据《玉溪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计划》,《生物学教学论》课程安排在第六学期开设,每周4学时。在学期开学之初,笔者将全班学生分为3人一个小组,按照教学进度计划,要求每个小组围绕某一章的教学内容,作专题综述(基本教学技能一章可多安排一些小组),每个小组在本章节上课前把综述文章交上课教师。上课时,先由小组的代表到讲台上,给全班介绍综述的内容,时间10-15分钟,然后其他两位学生一起上讲台,回答全班同学的提问,要求提出的问题围绕本章节及其相关内容,3人小组问答提问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教师根据本小组的综述、讲解和回答问题的情况,给该小组作出评价,作为该小组平时考核成绩之一,也可由本班其他小组同学评价。余下25分钟由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讲解、讨论等活动。
4.教学过程
①教师导课。
②小组学生代表介绍对本节内容所作的综述(10-15分钟)。
③本小组3位学生回答全班同学提问,关于本章节教学内容的相关问题(10分钟)。
学生提问举例:
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如何避免网络对中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你一般在什么地方使用电脑,一周使用多长时间,用电脑都做些什么?
作为中学生物学教师,你如何使网络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你是如何利用网络资源的?
在边疆民族地区的一些中学,教学设施很差,没有多媒体教室,也不能上网,作为教师你应该怎么办?
④针对小组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教师作补充。教师或学生对该小组的综述、讲解、回答问题情况作出评价,记入平时成绩。
⑤教师讲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穿插活动:请你应用互联网搜索“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并呈现给大家;请你在学院图书馆全国期刊光盘数据库中搜索:作者朱慧贤,篇名为“生物学教学中的伦理学问题”的文章,并呈现给大家。
⑥作业设计。利用所学的现代教育技术及生物学知识,查找资料,制作高中生物学一节课的多媒体课件,并在试教中熟练使用。
5.案例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在开学第一周分好小组,明确任务。每个小组在讲课前一周,将综述材料交上课教师。
②学生在10-15分钟的讲课中,可由一人代表,也可由小组学生各讲一段内容。
③整个活动过程,需安排一人作记录。
④对各小组的综述、讲解、回答问题的评价,可组织学生操作,课后将成绩报给教师。
⑤为提高教学效率,训练学生制作课件的技能,要求各小组将陈述的内容做成多媒体课件,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⑥通过期中测试、期末考试,督促不直接参与讲课的其他小组同学的学习,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案例评析
《生物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要充分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服务于中学生物学教学实践,给学生作出示范。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全程(课前、课中、课后)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实现师生互动与交往,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通过学生的陈述、讲解,训练了他们的教学技能,增加了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学生的综述、提问,拓展了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资源;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改变了评价主体单一的局面。
通过对本院生物科学02、03、04级学生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很高,活跃了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得到了专家和同事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学生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李长群,王利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对学科教学论的影响[J].邢台学院学报,2003,18(03):8-10.
[2]陈光明.浅议“课改”背景下《学科教学论》课程的变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01):36-37.
[3]袁维新.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科教学论的反思与重建[J].教师教育研究,2004,16,(04):36-40.
一、引言
学习压力是指由主客观因素造成的,实际学习水平与期望学习水平间的差距所引起的一种主观体验。适中的学习压力强度有利于维持学生的适度紧张感,从而提高其智力活动的效率,但过高的学习压力则会产生多种负面影响,导致心理与行为的不适应。已有研究表明,中学生是受学习压力影响最大的群体,在学生追求优异成绩的过程中,受到学校、家庭、社会及自身各方面因素影响,必然伴随着各种情绪、行为的不适应,长期和负性的压力会导致抑郁、焦虑及其他心理问题。因此,了解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情况,测评学习压力的程度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部分有关中学生学习压力研究的取样集中于城市中学,以汉族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较少对位于城镇、农村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调查。本研究目的在于编制适合测量少数民族中学生学习压力的问卷,为研究少数民族中学生学习压力提供有效工具。
二、研究过程
(一)初测问卷项目的确定
通过对已有文献资料的分析,在理论构建基础上,先编制了少数民族中学生学习压力的开放式问卷,随机抽取少数民族中学初三学生10名(男4名,女6名)进行调查,请他们描述在学习中面临的压力事件和应对方式。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同时,根据学习压力的定义和维度构想,参考国内外有关学习压力量表题项,形成了初始问卷的主要项目。请心理学专家对题项的可读性、意义的明确性等进行修改,最终形成2个分量表共83个项目的预测问卷。表面信度较好。采用5点记分法,“完全符合”记1分,“比较符合”记2分,“不确定”记3分,“比较不符合”记4分,“完全不符合”记5分,设有反向记分题,得分越低,表示学习压力越大。
(二)对象
采用目的取样和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贵阳市两所民族中学初一至初三共654 人,使用初始问卷进行调查。在最后回收的644份有效问卷中,初一331人,初二258人,初三55人,其中男生329人,女315人,年龄分布12-17岁。汉族学生360人,少数民族学生284人,城镇和农村来源学生分别为332人和310人,其中72人是独生子女,其余572人均有兄弟姐妹。
(三)初始问卷的施测
以班级为单位采用统一的指导语施测,施测时间约为20分钟,问卷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654份,回收654份,删除作答不完整或明显无效的问卷10份,最后剩余有效问卷644 份,有效率为98.47 %。
(四)统计方法
使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信度检验。
三、结果
(一) 项目分析
1.鉴别力分析。将所有被试按总分排序,以总人数的27%分为高低组,通过T检验看高低两组被试在每一题项上是否差异显著,将T检验结果未达显著性的题项剔除。
2.相关分析。计算每个题项与问卷总分的相关,将检验结果不显著的题项剔除。结果在83个题项中,剔除了13题,保留70题。为了进一步明确和完善问卷结构,对保留的70个题项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
1.运用KMO(Kaiser-Meyer-Olkin)统计量和Barett球形检验对原有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适当性考察。结果分问卷一KMO值为0.778,Barett球形检验卡方值为3427.719,p=0.000
2.对两个分问卷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公共因素,求得初始负荷矩阵。根据以下标准对因素分析结果进行筛选:①因素负荷
最终分问卷一经过3次因素旋转,抽取了7个成分,可解释总变异52.878%。分问卷二经过4次因素旋转,抽取了6个成分,可解释总变异57.082%。因素分析结果见图1、图2、表1、表2 。
(三)因素命名
因素命名遵循以下原则:①参照理论构想;②参照题项因素的负荷值命名,一般根据负荷值较高的题项所隐含的意义命名。
1.分问卷一。因素一包含的4个题项,反映个体学业成绩未达到期望值时产生的压力感,命名为“自我期望”,共解释变异量9.281%。因素二包含的4个题项,涉及个体对未来前途的考虑而产出压力感,命名为“学业前景”,共解释变异量9.11%。因素三和因素四包含的8个题项所反映的因考试成绩、课业负担、教师、学习氛围而产生的压力感,可归为一类,命名为“学业竞争”,共解释变异量16.49%。因素五包含的3个题项,涉及当压力较大时个体为缓解压力采取的措施,命名为“压力调节”,共解释变异量6.518%。因素六包含的2个题项,涉及个体如何看待学习压力,包括对学习压力的定义和利弊认识,命名为“压力认识”,共解释变异量6.437%。虽然这一成分中只包含两个测题,但是这些因素与预想的理论维度相符,而且是预测问卷,因此保留这两个因素,以待进一步的测试中再作考察。因素七包含的3个题项,反映出个体的学习压力的两大来源同伴和父母,因此命名为“同伴及父母因素”,共解释变异量4.998%
2.分问卷二。因素一包含的11个题项,涉及个体与网络相关的行为,反映个体过度沉浸在网络世界中释放压力逃避现实,命名为“沉溺网络”,共解释变异量20.104%。因素二包含的8个题项、因素四包含的3个题项、因素六包含的3个题项都体现个体因压力过大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命名为“心理问题”,共解释变异量21.665%。因素三包含的6个题项,反映个体压力过大时的产生的身体不适的症状,命名为“生理症状”,共解释变异量9.939%。因素五包含的3个题项,反映个体在学习压力过大时对学习产生厌恶感,采取回避态度,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命名为“偏离主题”,共解释变异量5.302%。
(四)信效度检验
1.最终剔除了初始问卷中的25题,保留58题构成正式问卷。本研究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分半信度作为信度指标对正式问卷进行信度分析。表3显示全问卷及各分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大于0.7,分半信度均达到可接受水平,较好的满足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说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2.效度检验。本研究通过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对问卷进行效度检验。通过文献综述、开放式调查、专家评判和个案访谈等多种方法,结果表明本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对经题项筛选后保留的题项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所得出的少数民族中学生学习压力的结构模型与理论构想基本一致,说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另外本研究还计算了分量表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结果两个分量表与总分相关为0.696、0.895,说明分量表均较好地反映了问卷要测量的内容;各题项之间的相关在0.10-0.50之间,呈中等偏低程度的相关,说明各因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根据Tuker的理论,构造健全项目所需要的项目和测验的相关在0.3-0.8之间,项目间的组间相关在0.10-0.60之间,说明本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
四、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本研究编制的少数民族中学生学习压力问卷的测试结果基本满足了主要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可以作为评估少数民族中学生学校压力状况的工具。不过,本研究仍存在样本容量偏小和取样范围狭窄的问题,需要进行大样本广泛取样,进一步验证所编问卷的代表性、稳定性及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陈旭. 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西南大学,2004
[2]邓欣媚,桑标. 青少年日常情绪调节问卷的编制.心理与行为研究,2011,9(3):168-175
[3]李金钊.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压力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心理科学,2004,27(4):980-982.
[4]李文道,钮丽丽,邹泓. 中学生压力生活事件、人格特点对压力应对的影响.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4):8-13.
[5]楼玮群,齐铱. 高中生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的研究. 心理科学,2000,(23)2:156-253
基金项目:
一、引言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中学生在生理上逐渐的成熟,中学生的心理状态也相应的发生变化,表现出成人感与幼稚感并存、闭锁性与开放性并存的发展特点。中学生在这一特殊时期,面对高强度的学习压力,还存在人际交往与青春期等心理问题的矛盾,在家庭中,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监护人,也与子女生活在一起,对子女的影响也最大。
二、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分析
1.家庭关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首先,夫妻关系,父母与学生长时间居住在一起,对中学生的影响也最大,夫妻关系在整个家庭环境中对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十分重要的影响。家长之间产生冲突,很容易导致子女的心理机能产生变化。学生在这个成长的关键时期,心理十分的细腻,容易造成创伤。尤其是家庭离异的子女,子女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容易给子女造成潜在的精神压力,不利于中学生成长。其次,亲子关系,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内心矛盾多,对父母较为敏感,但是内心深处仍然十分依赖父母,学生内心深处存在的矛盾都需要父母的配合才能很好的解决。在这个阶段,双方在这个时期需要进行良好的沟通,否则就会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父母在这个关键时期,需要站在子女的角度思考问题,多多给予子女关爱,促进子女健康成长。2.家长期望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首先,教育期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家庭教育功能的主要核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在家长的期望中,孩子的成绩好坏意味着将来要进入名牌大学,就是优秀的孩子。但是由于家长的期望,很少有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追寻梦想,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脱离了孩子的实际情况,容易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其次,人际关系期望,在中学阶段,同学之间的关系在人际关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家长对子女的朋友干涉较高,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破坏了子女的人际关系。在中学阶段,学生往往会对异性产生好奇心,这个时候父母担心子女的早恋问题影响成绩。家长不能过于干涉子女的交往,需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子女建立合理的人际关系,培养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3.教育内容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家长往往看重子女的知识学习能力,忽视子女的心理健康。缺乏对子女心理素质的培养,这样会严重影响子女健全人格的完善和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处于青春期的阶段的中学生的心理最容易出现问题。但是家长最注重的就是关注子女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情况,缺乏对子女的青春期教育,忽视对子女独立能力的培养,使得中学生缺少独立性。
三、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家庭策略研究
1.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优化家庭氛围。根据研究显示,中学生的家庭关系比较亲密的,测试的心理健康状况都比较高。而那些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中学生,往往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十分的亲密。因此,在每一个家庭中,家庭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家长之间要彼此和睦爱护,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父母与子女之间要营造美好健康的成长氛围。另外,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的好坏也影响着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需要建立和谐稳定的亲子关系,需要不断的沟通,父母要主动和子女进行沟通,尊重子女的想法,站在子女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帮助子女提升他们自身的认知能力,要引起孩子的共鸣,家长和子女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能力,优化家庭氛围。2.提高家长自行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家长自身的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随着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社区活动,提升家长的对学生的教育能力,需要家长掌握子女的心理,需要广泛的阅读关于教育的书籍,对不同时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中学生是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需要家长定期的开导,不要给子女施加压力,关注子女的心理特征。3.加强子女青春期教育与生命教育。中学时期学生的心理最重要,因此,在这个时期需要和学生有血缘关系和高度信任关系的父母是是最佳教师。家长在这个时期需要有意识的和子女谈论一些生理方面的常识,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指导。教育子女进行正常的交往,顺其自然的解开对异性的好奇心理。在这个时期,学生往往对学习和人际交往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样产生的压力无法排解容易使得学生产生挫败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需要加强强调生命的重要性,通过沟通排解子女的压力,让子女学会尊重和热爱生命。综上所述,父母应当重视家庭的各种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及时的了解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子女进行健康科学的家庭教育,预防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作者:王永昌 单位:宁夏电化教育中心
近年来,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受到心理学家们的重视。国内的心理学家们进行了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的研究,得出了一些富有成效的研究结论。中学阶段学生的典型心理问题有:
一、学习适应不良
1.情绪方面。抑郁、焦虑、强迫、恐惧、厌烦、退缩等是常见的表现,王金龙等人的研究表明,根据SCL-90的测试,5.67%的中学生存在强迫症状、偏执、敌对、焦虑和抑郁等问题。调查结果发现,有20.31%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有44.06%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具体表现为害怕学习,听不好课,做不好作业,但又想把学习搞上去,产生焦虑;有些学生害怕或回避上学,或有恐惧反应,或呈萎靡状态。
2.行为方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能力抑制。如学生产生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不能持续做一件事,莫名其妙地终止作业或看书,无目的地摆弄小物件或发呆等。(2)社会性退缩。与同学交往减少,学习、生活活动也减少,成为同学活动的旁观者。(3)行为倒退。行为像儿童,学习无目标,活动无计划,喜欢儿童游戏等。
3.生理功能方面。表现在上课头昏、脑涨、入睡困难,以及腰酸背痛、心悸、乏力等,身体检查则没有特定的躯体问题。
二、人际关系问题
1.师生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
2.同学关系问题。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学生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3.亲子关系问题。有研究认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会给儿童在心理问题上造成更大伤害,不和父母对中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如有被抛弃感和愤怒感;有可能变得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等等。
三、青春期心理问题
1.青春期闭锁心理。中学生若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征兆。
2.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一个微笑可以使情绪飞扬,彻夜兴奋,然而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3.早恋。早恋对学生的影响十分重要,学生和家长处理不当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加深与老师家长的矛盾。
四、挫折适应问题
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中学生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五、神经症
根据秦秀清的525次心理咨询案例,神经症虽然只有35例次,占6.7%,但在青少年群体中已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在咨询结果中,神经症多以强迫、焦虑、抑郁、恐怖、神经衰弱等出现。强迫症共16例,接近一半,分布于各个年龄段,男女无明显差异,以强迫思维、强迫意向为典型,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和情绪。另外,精神疾病类4例,家族遗传3例,意外伤害1例;犯罪有2例,在15~17岁之间,均为网络依赖而导致的偷窃行为。
参考文献: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1.04.016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4):310-311.)
前期研究[1]把入世出世心理界定为目标追求的态度和方式,并据此编制了入世出世心理量表,发现入世心理由拼搏精神和在乎结果组成,出世心理由平常心和低要求组成。研究[2]还发现拼搏精神和平常心是积极的,能降低压力,有利于心理健康;在乎结果和低要求相对消极,尤其是在乎结果会增强压力,不利于心理健康。本研究探讨高中生的入世出世心理与学习压力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方便选取某省级重点高中。从高一至高三的每个年级中随机选择2个班级。以班为单位。共发放问卷319份,收回有效问卷312份。其中男生164名,女生148名;高一102名,高二105名,高三105名;年龄15~20岁,平均(18±1)岁。
1.2工具
1.2.1入世出世心理量表(The Scale of Going into the World and Leaving the World,SGIW&LW)[1]
共18题,分为4个维度:拼搏精神、在乎结果、平常心和低要求,前2因素属于入世分量表,后2因素属于出世分量表。量表采用1 “完全不同意”至7 “完全同意”级记分。
1.2.2 中学生学业压力源问卷(The Scal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tressors,SMSSS)[3]
共56题,分5个压力源:任务要求、竞争、挫折、期望和自我发展。问卷采用1 “没有压力”至5 “压力很大,几乎无法承受”级计分,得分越高表示压力越大。
1.3 统计方法
用SPSS16.0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不同性别和年级学生两量表评分比较
女生的拼搏精神得分高于男生,而低要求得分和出世心理分量表分低于男生;男生的任务要求和挫折压力得分均高于女生。高一和高二年级学生的拼搏精神得分高于高三年级学生,高二年级学生的低要求得分和出世心理分量表分均高于高一和高三年级学生;中学生学业压力源问卷总分及5个压力源得分均是高一年级学生高于高二和高三年级学生(表1)。
2.2入世出世心理与学习压力的相关性
拼搏精神得分与学习压力得分(除自我发展压力外)呈负相关,在乎结果得分与学习压力的所有指标呈正相关;平常心及出世心理得分与学习压力的所有指标呈负相关(表2)。
3 讨 论
在本研究中,女生的拼搏精神和要求都比男生高,说明女生的学习动机比男生强,这与朱艳[4]的研究结果一致。高一、高二的拼搏精神明显强于高三,而高二对自己要求最低。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高一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有较多的憧憬和希望;二是高二已经基本学完高中内容,成绩地位基本确定;但高三邻近高考,对自己要求可能回升。
在本研究中,男生的任务要求和挫折压力大于女生,这与何晓萍[5]的研究结果一致。社会对男性的事业期望高于女性,男生体会到更大的压力。高一的压力大于高二和高三,这与陈旭[3]和唐毓首[6]的研究结果类似。学习压力在升入高中后有一个明显的上升期,可能是因为高一学生面临适应新环境、完成难度更高的学习任务,面临新的竞争对手,自己也有新目标。进入高二年级后,由于已经适应环境,压力有所下降。但本研究中高二与高三的学习压力没有差异,而徐旭等发现高三压力上升明显,何晓萍的研究则发现高三的学习压力比高一、高二都高。这可能与样本不同有关。
本研究的相关分析结果提示,对于重点高中学生来说,减压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培养平常心,淡化在乎结果,同时保持和发扬拼搏精神。低要求与学习压力不相关说明降低要求并非减压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杨宏飞.目标追求的入世、出世心理测评初探[J]. 心理科学,2006,29(2) :395-397.
[2]杨宏飞,袁路,邵谨,等.入世出世心理对压力和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J].应用心理学,2009,15(2):161-165.
[3]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4]朱艳.中学生学习压力、社会支持、学习动机对学习倦怠的作用机制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7.
关键词:中学生自尊因素
作者简介:刘海燕,女,汉族,山东济南人,(1985-)现就读于山东大学,心理咨询与辅导专业硕士研究生;
吴少怡,女,汉族,山东济南人(1961-),现工作于山东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教授,硕士。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8-0177-02
一 、自尊的心理学定义
1、关于自尊的概念性定义
关于自尊的定义,国内外学者至今尚无统一的看法。最早给自尊下定义的心理学家当属詹姆斯(1890),他在给自尊下定义时用了一个著名的公式,即:自尊=成功(success)/抱负水平(pretension)。本世纪初,国际自尊心理协会执行理事长布兰登(Branden,2000)提出自尊是把自己体验为有能力应付基本的生活挑战和应付值得幸福的基本挑战的倾向性。国内最早的是朱智贤(1989)提出自尊是社会评价和个人的自尊需要的关系的反应。[1]。林崇德(1995)认为,自尊是自我意识中具有评价意义的成分,是与自尊需要相联系的、对自我的态度体验,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综上所述,自尊应该从三个方面把握:自尊是个体对自我的评价及其体验;自尊包括能力和价值两个维度;自尊主要是一种由自我评价所引起的情感体验,是自我系统中的情感成分。由于自我评价和情感体验有正负两个方向,因此学术界的自尊概念也常常有积极消极之分(即高自尊与低自尊)。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这一对概念。
2、关于自尊的操作性定义
关于自尊的操作化定义主要是从结构模型的假设角度提出的,包括四种模型:(1)一维结构模型 由詹姆斯提出,他认为自尊取决于个体在实现其所设定的目标过程中的成功或失败的感受。即自尊=成功(success)/抱负水平(pretension);(2)二维结构模型 由A.W.Pope&S.M.McHale(1988)提出,他们认为,自尊是由知觉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两个维度构成的。知觉的自我就是指自我概念,理想的自我是个体希望成为为什么人的一种意象;(3)三维结构模型 由R.A.Steffenhafen & J.D.Burns(1983)提出的。这一模型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亚模型,即“物质\情境模型”、“超然\建构模型”、“自我强度意识\整合模型”;(4)四维结构模型这一模型是由库珀史密斯提出,他认为自尊是由以下四方面构成:重要性、能力、品德、权力。这四个模型的真实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予以验证。此外,自尊具有文化本土的特点,这四种模型都具有典型的西方特色,不一定适用于中国。
二、国内中学生自尊的研究进展
中学生正处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培养他们的自尊感不仅可以为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可以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他们学业成绩的全面提高。目前,我国学者对我国中学生的自尊状况研究取得如下结论:
(一)中学生自尊现状
1、中学生自尊的整体状况
张文新用Coopersmith自尊问卷(25条目版)测验发现初中阶段学生的自尊存在极显著的年级、城乡、是否独生差异,但无性别差异[2]。王良峰、张顺等通过现场自尊问卷调查提出约81%的中学生基本上无自尊问题,19%的中学生存在自尊问题[3]。黄飞、张建新用Rosenberg自尊量表施测得出自尊有随年龄而增高的趋势[4]。
2、城乡来源差异、民族性与自尊的关系研究
冯晓航、张向葵运用外显自尊量表考察城市贫困生外显自尊,发现城市贫困生外显自尊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并显著低于非贫困生[5]。郑咏梅、李守龙用自尊量表(SES)及简易应付方式问卷(SCSQ)对汉族及少数民族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民族差异整体水平不显著[6]。
(二)中学生自尊的相关因素分析
1、中学生自尊与家庭状况
宋耀武、李宝芬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自尊量表(SES)同时施测发现中学生自尊与其所感受到的来自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有显著地正相关[7]。李波、安芹、贾晓明通过研究发现不同婚姻状况家庭之间以及男女之间自尊的差异不显著[8]。
2、中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
邵淑娟、王敬群、窦温暖运用自尊量表(SES)和社会支持量表施测发现中学生的自尊水平受性别、家庭气氛、家庭教育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中学生的自尊和社会支持存在显著相关,表明社会支持越高,越有利于中学生自尊的发展[8]。
3、中学生自尊与同伴关系
赖建新、郑钢、刘锋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对中学生的同伴关系和自尊的相关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同伴关系与中学生自尊呈正相关[9]。同伴的尊重是影响中学生自尊的重要因素。
4、中学生自尊与学校环境
孙莹、陶芳标研究发现学校生活满意度与自尊之间相关系数为0.326。国外研究也表明,师生关系对儿童的自尊的发展有显著正相关。
5、年龄特征、身体锻炼状况、童年期创伤与自尊的关系研究
周晖、张豹、郑珊珊对初一到高二的学生施测自恋和自尊问卷,发现中学生自恋的年龄特征与自尊呈显著地正相关[10] 。霍宪奇对中学生锻炼态度与身体自尊二者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学生锻炼态度和身体自尊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积极性高于女生,中学生锻炼态度与身体自尊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性[11]
(三)中学生自尊与相关行为分析
国内外有关中学生自尊心理与相关行为的研究很多,比如中学生的自尊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吸烟上网成瘾行为、暴力犯罪等等,下面仅就两方面进行分析。
1、中学生自尊与学业成就的关系
传统的观点认为学业上的成功会导致自尊的提高。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便开始关注自尊心对学业成就得影响。Thomas和Patterson研究发现,学生的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江耀强也指出自尊感水平与学业成就和行为表现存在高相关。[12]。
2、中学生自尊与吸烟上网成瘾行为的关系
柳春红、张德新等用“青少年控烟项目调查问卷”和Rosenberg的自尊量表进行调查得出中学生吸烟行为与自尊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已戒烟和不会吸烟的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没有戒烟和未来有可能吸烟的学生[13]。
三、研究思考与展望
目前,国内外关于中学生自尊发展状况研究总体比较系统,对不同的学者针对定义做出了相关的研究。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国外自尊的概念性和操作化定义已经比较成型。但是操作性定义中模型的假设是否成立有待于继续验证和考察,自尊概念本土化的问题应该予以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二)国内外关于内隐自尊的相关研究比较少,所采用的方法也就比较有限,一般采用自陈式的主题统觉测验,即TAT。在此后的研究中应当加强内隐自尊的研究力度。
(三)自尊的发展状况、影响因素以及相关行为分析都有所涉及,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对于自尊的整体发展状况有一个大体的研究,但是在某些因素上,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存在矛盾,有待于我们继续考察。
(四)目前,国内采用的自尊研究方法主要是Rosenberg的自尊调查问卷以及Copersmith关于自尊的25条目调查问卷,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多采用一些实验设计的方法对中学生自尊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五)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没有很好的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建设中,我们在此基础上以应该把对自尊的研究用于实践,应该提出具体的操作方法来提高中学生的自尊。
注释:
[1]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 张文新.初中学生自尊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1997.(8)
[3] 王良锋,张顺,孙业桓等.中学生自尊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现代预防医学,2007.
[4] 黄飞,张建新.2247名中学生的自我效能、自尊与积极消极情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
[5] 冯晓航,张向葵.城市贫困中学生自豪感、外显自尊与抑郁状态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
[6] 郑咏梅,李守龙.汉、维、哈族中学生自尊与应付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质,2008(16)
[7] 宋耀武,李宝芬.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自尊的相关研究[M].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8] 李波,安芹.家庭婚姻状况与家庭功能、中学生自尊及行为问题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杂志,2009.
[9] 赖建新,郑钢,刘锋.中学生同伴关系对自尊影响的研究[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
[10] 周晖,张豹,郑珊珊.中学生自恋的年龄特征及其与社会适应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
一、引言
现如今教育观念在改变,教育教学改革在进展,亦开始关注学生的情绪、态度、自我认知等心理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学习倦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会对学习效果产生极大影响。
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感到厌烦,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这种状态称之为学习倦怠。对高中学的学习倦怠心理进行调查研究,总结该地区学生学习倦怠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无论对理论发展还是教育实践都是很有必要的工作。
倦怠量表有三个版本:职业倦怠量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一般量表,均由三个维度构成,即情绪懈怠,乏个性化,低成就感。大部分用于测量学习倦怠的量表主要是以MBI为基础,在研究学习倦怠时,不同学者往往采用不同版本的MBI量表。我国学者胡俏、戴春林研究我国中学生学习倦怠的结构,认为,其学习倦怠包含4个因素,即情绪耗竭、学习的低效能感、师生疏离和生理耗竭。本次研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根据该校师生实际情况,对学业倦怠问卷进行一定的改编,主要有三个维度:身心耗竭维度、学业疏离维度和低成就感维度。
二、方法
(一)被试
以重庆市某中学高一至高三的在校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高中学生210名,其中男生83人,女生126人,高一年级70人,高二年级71人,高三年级68人。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有效问卷209份。
(二)研究工具
在MBI-GS(职业倦怠-般量表)的基础上,根据该校实际情况,抽取共16个项目,3个维度,分别为身心耗竭维度、学业疏离维度和低成就感维度。
(三)研究过程
运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高中生学习倦怠整体情况
(二)不同年级高中生学习倦怠的状况
从表二可看出,该校高中生的学业倦怠总平均分2.980,身心耗竭维度3.562分,学业疏离维度2.316分,低成就感维度3.123分。高一、高二和高三学生学习倦怠在各年级平均分、学业疏离和低成就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身心衰竭维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
四、讨论
(一)高中生的学习倦怠状况
该校高中生学习倦怠总分略低于中间值3,学习倦怠情况不严重。与前人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这说明在中学生群体中存在一定的学习倦怠,但并不十分严重。但该校高中生在低成就感和身心耗竭上得分比较高,得分均超过中值。
高中生普遍都有学习倦怠,尤其是高一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学习科目、学习难度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生存在适应不良,成绩大幅下降,久而久之,产生学业倦怠。
(二)高中生学习倦怠现状对教学的启示
健康的人格是克服学习倦怠的一个很必要的方面,学会有效地应付压力等措施来缓解学生的学习倦怠。对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应给予积极的关注与反馈,避免学生形成逃避懦弱的性格特点,从而有效地减少或改善随之可能出现学习倦怠。为此在学校教育中应加大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更轻松和有效的学习,多关注成绩较差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其进行积极评价,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使学生们得到更多的正强化,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杨丽娴,连榕.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集美大学学报.2006,6(6):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