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科学计数法方法

科学计数法方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40:0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科学计数法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科学计数法方法

篇1

一、微课在高校的地位和作用

微课的出现和发展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这一事物刚刚出现已经显示了它优于其他教育形式的显著特点.它以视频为表现形式,通过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来清晰完整地阐述某个学习内容,以学习者需求为中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迎合了数字时代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利于探索信息化教学的新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二、如何将科学、艺术与情感等因素与数学的抽象性相结合

(一)科学性

实现高校微课教学的科学性,主要通过内容丰富、重点突出、难点清楚、分析深刻、概括全面、知识前沿的教师教学文本即讲稿或详细教案内容来保障.逻辑严谨、概念清晰的讲稿或详细教案,是实现微课教学科学性的前提.现代教育技术因素不能替代应有的教学设计;撰写那种主要依赖教育技术方法拷贝、粘贴画面,配以音响进行图解的诠释式教学作品,尤其是过于追求感官刺激、图媒艺术很美却与教学联系不紧密的作品,不仅违反了高校微课教学的科学性,也不符合在线网络教学的要求.

(二)艺术性

教学艺术是所有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因为教学艺术关系到知识能否有效传授、教学目的能否达到.教学艺术也是教学方法的灵魂,没有教学艺术的保障,教学的科学性就难以实现;富于教学艺术的教学过程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缺乏教学艺术的教学过程味同嚼蜡,其教学的科学性自然也会大大降低.但是如果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稀释了教学内容,影响了教学节奏,甚至干扰了学生对知识的思维和注意,其结果不仅会降低现代教育技术的效用,也会违背教育艺术性的应用原则.

(三)感情因素

教师在微课教学视频中有无亲和力、自身教学情绪是否饱满、教学语言有无感染力、教学是否有激情,不仅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还事关教师教学形象在学生心中的印象好坏.人的情感犹如人感知渠道的“阀门”;当学生的情绪低落、情感冷漠时,其感知能力、学习认知能力必然低下,此时要去实现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皆不大可能.所以,高校微课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性要素在教学中的作用.

三、实例分析

以《高等数学》上册第三章第七节――曲率为例.

开门见山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直入主题、简单明了;以砂轮儿打磨工件内表面的实例来引入砂轮直径的选取既不能大了也不能小了,而大小的选取又是由工件处的弯曲程度来决定的,把用来度量弯曲程度的量就叫作曲线的曲率.这样以实例引入的概念既生动形象又突出了概念的实际应用,这就是很好地把科学性、应用艺术性与抽象概念结合的例子.

下面提出问题:曲线的弯曲程度跟什么有关系呢,怎样来刻画曲线在某个点处的曲率呢?下面通过小竹条弯曲实验测试得出结论――一段弧的弯曲程度与这段弧的弧长成反比,与两端点处切线的倾斜角度差成正比.这点设计的亮点是小竹条弯曲实验,它让曲率公式的出现有了直观的依据,从感性到理性的分析过程也反映了人们认识概念的一般规律;接着类比瞬时速度的研究方法,借助极限思想给出了曲线在一点处曲率的公式,教师马上又提到这种“类比”思想在科学研究中也是很常用的,这种设计就有机地将科学性、艺术性及情感性与抽象的数学公式结合在了一起,既保证了知识的科学准确性又艺术地演示给学生以数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从情感上来说更是有理有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举一反三、巧妙联系、易于接受.

为了能直观表现曲率值大小所表示意义,介绍完概念及公式马上引入曲率圆与曲率半径,再回到开头砂轮打磨工件的实例中,以直观的动画演示在这种可以度量弯曲程度的工件上面到底以多大的圆砂轮来打磨效果才最佳.这种设计与开头呼应显示了设计的艺术性,开头与结尾优美的动画演示更是体现微课的技术性,这些都让微课的教学效能大大提高;最后联系实际,提出怎样设计公路的弯曲程度的思考作业,对微课起到了升华的作用和深入挖掘的机会.

四、Y语

总的来说,一堂抽象的数学课,必须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在每一个细节处尽可能巧妙自然地结合艺术、情感、技术等因素才能发挥更好的教学效能.

因此,未来微课对教育促进作用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在教学中的应用和尝试,需要广大教师的努力和勇于探索.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11-13.

[2]周丙锋,谢新水,刘星期.高校微课中的教学要素及教学效果评价[J].现代教育技术,2015(9):30-36.

篇2

1.1提问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

提问,是展现教师对所讲知识把握的程度,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情绪,能与学生进行双向交流,并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通过提问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回忆总结、对比分析、综合应用,达到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环节,教师可精心设计,提出有质量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探索,认真进行分析,并最终解决问题。例如,在讲授负反馈放大电路自激振荡的产生及消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实例来说明,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唱卡拉OK时,我们发现如果话筒与音箱的摆放位置不当,大家就会听到非常刺耳的啸叫声,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这个问题先激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只要不满足自激振荡相位或振幅平衡的任一条件,即可消除自激振荡。在讲授当中,为了突出重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可采用问答式提问、设疑式提问或分组讨论式提问等多种方式,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使学生对所学的重点知识理解深刻、记忆牢固。当然,这也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将所提问题的要点、内容及方式准备充分。并注意学生在回答过程中如有卡壳现象,则要给予及时的提示、点拨,多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1.2演示教学法,直观易于接受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如果人体的各种感官同时感受某一事物的各个侧面,则记忆就会比较深刻。另外,学生对眼见的新事物普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去思考、探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仪器、设备、电子产品、示教板等来进行演示教学,也可以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来制作一部分形象直观的教学模型,利用这些模型的直观形象来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这样既能明显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学极管时,可多带一些不同型号、不同类型的二极管,使学生直观的看到,从而对各类二极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体验,学习起来就轻松多了;学后再带一些电子产品,让学生在线路板上自己去寻找二极管,以加强他们对二极管相关知识的掌握。又如,在振荡电路教学中,可以在示教板上先装上一个振荡电路,并由该电路推动一个发光二极管和扬声器,教师开始演示,此时振荡电路工作,发光二极管会闪动,扬声器则会发出响声,当改变电路有关参数后,会发现闪光频率和音调也跟着改变,看到这个现象,学生对电路会感到很好奇,同时对电路先有了感性认识,自然就会很迫切地想知道该电路的工作原理,因此,上课就非常认真,积极思考,这时教师通过理论讲授后,学生对振荡电路的概念、原理、应用就能很快的理解和掌握,并收到极好的学习效果。

1.3多媒体教学法,图文并茂形象生动

近年来,许多学校都倡导多媒体教学,它与传统的一支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法相比,有诸多优点,如趣味性强、信息量大、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等。对于某些难用语言描述的概念或者较复杂的理论知识,使用多媒体来讲解会更形象生动,更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例如,在讲解PN结中电子的扩散与复合,双极型晶体管器件中的电子、空穴的运动,放大电路的反馈等知识点时,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则板书多、画图难、内容抽象,这样不仅降低了课堂效率,而且抽象难懂,学生很难接受和领会,而采用多媒体课件,文字配以图片,再添加一些小动画,既形象生动,又简洁明了,学生很容易接受。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提升,对知识的接受会更主动,理解也会更加透彻。当然怎样更好的将本课程特色与多媒体很好的结合起来、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师们应该把握的基本原则。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多媒体教学听是能听懂,但是太快了,像看电影,印象不深,记忆不强”。我们的教学不是让学生看看就过去了,而是需要他们牢固掌握,以便将来学以致用的。所以有时不能一味的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对于逻辑性较强的公式推导过程以及相关的计算内容,可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这样学生紧跟老师的推理思路,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更好的提高了学习效果。

1.4总结归纳法,强化各知识间的联系

电子技术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总结归纳是十分重要的,否则知识在脑子里像浆糊一样,找不到眉目,理不清思路。电子技术各个知识点之间是存在着相关联系,这需要学生们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当然,这也需要教师对学生加以适当的引导。例如,在学习数字电路的触发器部分时,学生往往很难理解各种触发器功能,记忆就更难了,但实际上,各种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是基本类似的,而且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在学习时,教师只要先具体讲授一下基本RS触发器,然后再让学生自学同步RS触发器,很快学生会发现,其实同步RS触发器与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完全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同步RS触发器的动作必须由时钟信号控制,只要找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就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继续分析主从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和T触发器。按照这样的一种学习方法,原本一个很庞大的知识体系就得以归纳总结,学生也就会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二、注重实践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职业教育要求理论教学和技能教学必须统一,理论基础来源于实践,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实践反过来也能验证理论的正确与否,并提高理论水平,因此,二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大实用知识的介绍和实用技能的培养,通过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不仅能更加深刻的理解专业理论知识,使学习兴趣得以提高,而且能使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得以丰富和发展,使之转化为更实用的技能和技巧。如何做好操作技能教学这一环节,除了不断提高技能课的质量,丰富技能的内容,还需详细的研究技能操作,课前做好准备,精心组织实验,并加以耐心指导,每次实验课前都要围绕理论教学及实验内容精心编制实验报告,明确实验目的、内容,科学合理安排各实验步骤。在学校除了加强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外,为了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安排学生制作简单电路,特别是一些实用电路,例如,在介绍了直流电源电路之后,可以引领学生为自己的小家电做一个直流电源。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常用元件的选用和简单安装,电路调试、焊接装配等工艺,通过实践,使学生既获得了制作成果的成就感,又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今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篇3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因此,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教学第一章中“展开与折叠”时,让学生俩俩一组互相制作。同学们积极认真地画、剪、叠,又互相验证:画的时候要注意边与边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化难为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操作的能力

现在的数学比较贴进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这就要求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陶行知先生语),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1.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在课堂引入中,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如教学《七巧板》时,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提出:这些图案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它们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待学生思考回答后再进行总结。最后让他们自由合作进行制作,也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这样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问题教学情境,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2.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新教材还针对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自由组合),请他们做我的助手,一同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精练、语调变化得当、板书设计合理、字体规范优美、知识丰富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三、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教材以“指导教法,渗透学法”的思想,在每章节内容的编排上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等栏目。其宗旨是设法使学生学有趣、学有法、学有得,同时对教师的教法提出了高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从兴趣教学入手,侧重于从以下几个环节中进行。

1.培养认真阅读的良好习惯。具体方法是阅读前出示阅读题,如教学《角的度量与表示》时可出示阅读题:我们以前用刻度尺测量线段的长短,那我们用什么来度量角的大小呢?角的表示方法有几种?表示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阅读完毕,或通过提问、或以评估的形式来检查阅读效果;或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小组以讨论的形式探讨阅读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阅读中有进步、有成绩的学生,使学生有获得成功之喜悦,从而产生兴趣,养成阅读习惯。

2.培养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引发学生进入教学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发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特别是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三、五人一组,讨论归纳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

3.培养自觉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学生对图形、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但他们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去观察,可采取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学生对变化原因、条件、结果进行讨论,也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较熟悉的环境中去观察。如在教学《平行》前,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现实生活中有关于平行的实物,上新课时着重提问几个学生,并根据他们观察、分析的情况逐步导出平行及其性质。这样能使学生体会观察所带来的收获与兴奋,自觉养成观察的习惯。

4.培养及时总结的良好习惯。根据新教材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或让学生上讲台进行小结评比,或以板报的形式张贴几个学生的小结,或在课余时间对互帮互助小组双方的小结进行评比,从章节、小节慢慢过渡到课时小结。由于经常强调自己去归纳、小结,这使学生记忆效果明显,认识结构清晰,学过的知识不易遗忘。

教学实践表明,只有正确的学法指导,才能使学生站在教学的主置上,学有所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篇4

1、初识计算机,让学生重视操作规程

在学生初识计算机时,让学生们意识到认识计算机是一种文化,动态地看待信息技术知识及其重要性,是信息技术教育的良好开端。计算机是一种精密的设备,需要学生们的规范使用和护理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行。如何让学生们正确地使用计算机并对其进行护理呢?这就需将有关计算机的简单组成及原理,基本性能及操作规程,和其它注意事项向学生认真介绍,并要求作为信息课的基本技能来掌握。

2、巧设“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因此每节课的开始,教师的“导语”是很关键的,是一节课的开场白,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应当注重“导语”的设计,使它起到“激趣”的作用。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经常”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来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把握兴趣的引导,还要保证兴趣的保持,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把兴趣的短暂性变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久的认真态度,这也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德育内涵,同时使计算机成为学生获得知识和提高其他学科的辅助老师,才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最终目的。

3、恰当运用比喻,提高教学效果

在课上运用恰当的比喻,可以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营造一个轻松的教学环境。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枯燥无味,而且涉及到许多计算机术语,学生理解起来很吃力,但如果运用比喻教学,就会使教学内容容易理解和记忆。从根本上说就是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变虚为实。

4、用好小助手,减轻教师辅导压力

大纲规定学生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这就是说本门课程的学习多半时间是在学生自学中进行的,上好本课程,教师的组织引导起关键作用,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据学生素质情况进行分组,通常每小组安排有一两名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单独辅导这部分素质较好的学生,他们接受速度快,然后由他们再去指导他们小组的同学学习,学生中有部分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同学也可以选出作为班级辅导员,多给学习相互讨论的机会与时间,同时多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自己的个性空间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5、因材施教,学与玩同进课堂

在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中,会有很多计算机爱好者,他们不满足课堂所学,对计算机的许多专业知识和应用技术,特别是对游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一定要注意因材施教,在不同年级开设不同的信息技术课程,中低年级主要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和训练,高年级主要是信息搜索、加工、处理的能力的培养。有组织、有计划、有选择地把一些游戏引入课堂,将会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与巩固产生不可思议的效果。例如,运用windows中自带的“扑克”和“地雷”游戏训练鼠标的操作,运用打字游戏练习键盘的操作等等。教师要对爱好游戏的学生给予保护和正确引导,避免他们成为游戏的牺牲品。

6、化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变虚为实

在给低年级上计算机课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学生键盘上的字母不认识,更谈不上让他们去记住字母和其它字符的位置,给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带来很大困难。通过实践,我把有趣味性的内容、图形编制成动画、配上音乐、设计新颖的导课,让学生欣赏,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或找一些较贴切且又能让学生感兴趣,能轻易理解的事物作比喻,效果显著。

篇5

二、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战略研究的目标

通过战略研究,力争实现“三个突破”。

一是在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上有所突破。提出未来5-15年我市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指导方针和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

二是在重大科技发展任务上有所突破。根据*市长远发展和近期需求,提出我市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优先领域和关键技术等,力争能凝练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科技发展任务和项目。

三是在科技环境、科技政策上有所突破。根据科技发展需要,提出科技发展的保障机制和政策措施等,以确保规划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

战略研究的内容包含12个专题。

1、*市中长期科技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研究国内外科技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客观评价我市科技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结合实际,研究如何通过科技体制创新提高我市持续创新与自主创新能力。根据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和“四化”发展理念对科技的总体需求,确定未来5-15年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总体框架、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基本任务、重点布局和战略途径。

2、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在客观分析世界农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研究分析我市农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农村第三产业)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技术瓶颈和对科技的需求,明确我市农业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重点、关键技术和重大项目,提出加速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思路。

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分析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确定我市基础应用研究的重点与方向,提出加强成果转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分析世界性产业与技术转移的趋势和我市现有条件与优势,提出应对策略、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重大专项;提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光机电一体化等领域发展的战略目标与重点,确定优先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系统成套技术和重大科技专项。

4、科技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分析我市科技人力资源的现状及主要问题,研究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科技人才和教育的需求,明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科技人才的类型及数量,比较我市与国外和国内其他城市人才政策,研究提出加强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的战略思路、目标任务及政策措施。

5、高新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科技问题研究。

研究分析我市传统产业发展现状,明确我市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战略重点、关键技术和重大项目,确定技术引进、二次开发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应对世界产业转移趋势,明确加速我市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重大项目,确定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和思路;研究分析几年内有望成为10个年产值过百亿的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科技的需求,提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

6、军民融合科技发展问题研究。

分析我市军民融合科技发展现状,研究我市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和推进机制,明确军工科技资源与地方经济密切融合的切入点,确定军工技术民品化和民用技术军品化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产品,提出加快军民融合的发展思路、重点任务及对策建议。

7、旅游、商贸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

分析我市旅游、商贸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旅游、商贸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提出依靠科技手段提升和树立我市旅游品牌,加快商贸业发展的重大专项,研究加速旅游、商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8、城市公共管理科技问题研究。

为打造“国际化、市场化、生态化、人文化”的新*,提升政府管理城市的综合水平,在分析我市城市安全管理、智能交通、公共卫生、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等城市公共管理能力的现状与趋势基础上,提出相关重大科技问题,筛选出重大关键技术和重大工程项目,并提出对策与思路。

9、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

研究分析基于电子化、网络化的商务、教育、文化娱乐、金融、社区服务等领域的信息化发展和技术创新现状与趋势,提炼出影响现代服务业的重大科技问题,筛选出重大关键技术和重大工程项目,并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与思路。

10、基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循环经济科技问题研究。

分析我市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现状及主要问题,根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研究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对科技的总体需求,明确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及重大科技任务,并提出对策建议。针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城市垃圾的科学处置中需要科技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11、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问题研究。

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分析我市科技资源现状,根据我市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总体布局,明确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发展目标、重大任务,提出为科技企业提供研发服务平台以及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的措施。

12、科学普及与提高公众科学素养问题研究。

根据我市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分析科普工作现状,研究提出未来我市科普工作的目标、重点任务和对策建议。研究创新文化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我市创新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创新文化建设的对策。

三、组织设置与工作方式

战略研究工作由规划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多部门共同协作,并充分发挥科技、经济、社会、管理等各方面专家的作用,尤其注重发挥一线优秀专家的作用,确保战略研究全过程的开放。要动员我市有战略思维能力和战略眼光的优秀专家参与,调动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体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保证战略研究工作取得有效成果。

(一)组织设置

*市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规划研究总体战略组共同负责战略研究的组织实施。

总体战略组主要负责规划研究的顶层设计,包括制定规划总体架构,确定战略研究专题设置及研究内容,对各战略研究专题组进行指导等,同时负责总体战略研究报告的起草工作。

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联络组、文件组。联络组主要负责具体协调工作,包括规划战略研究各专题组的协调,办公室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总体战略组及专家顾问组之间的沟通协调,负责战略课题研讨会、论证会的召开及资料准备和整理等。文件组主要负责有关文件的起草,工作方案的起草及文档管理等工作。

(二)工作方式

战略规划研究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承担单位和专题组长,市级相关部门参与协作,其负责同志作为专题组副组长。专题组长根据规划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全面负责本专题的研究工作。在组长和规划办公室签订战略研究计划任务书后,专题研究的具体部署,研究人员的组织、资料收集和调研、研究报告的撰写等由专题组负责组织完成。

四、对战略研究工作的要求

规划的战略研究是规划制定的核心和基础,直接服务于“十一五”规划和“规划纲要”的编制。

(一)战略研究的方法

----在对我市科技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充分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趋势,把握科技发展的前沿,做好技术预测,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全局做出前瞻性安排。

----对我市科技发展经验进行总结,注意广泛调研,听取意见,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分析入手,找准科技发展的切入点与突破口,逐渐深入,不断总结和凝练,提出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关键技术、重大项目与课题等。

----对典型的案例进行解剖分析,并与其他省市有关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客观评价我市科技发展的地位与差距。

----加强研究的开放性,提倡大跨度、多视角考虑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等问题。利用多种多样的渠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吸收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在研究过程中,发扬民主、鼓励争鸣,使各种观点相互交锋,允许不同的观点存在。注意加强专题之间的交流,对于领域比较宽的专题,尤其是要注意系统研究和交叉融合。

----注重专题研究的顶层设计和综合,使专题研究工作做到宏观有序,并根据专题研究的整体部署和要求,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可操作的专题研究方案和专题任务分解方案,精心组织,深入研究。同时,在专题设计与研究过程中,允许专题之间的合理交叉,但要加强专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协调沟通,以减少专题间不必要的重复,保持整个专题研究的完整性。

----专题研究应特别强调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创新性的思维,力争为制定出一个有新意的规划奠定坚定基础。

(二)专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根据规划制定的总体要求,专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发展趋势分析:系统分析国内外的经济、政治、社会等的背景,以及本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2、现状分析:在系统研究我市实情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本研究领域我市发展的现状、优势及问题,并与国内省市相对比提出我市的主要差距、阶段特点,以及未来发展的重大需求。必要的统计数据要求详实,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合理。

3、发展思路研究:根据形势和现状,研究本领域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包括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发展途径等,提出未来15年本领域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及未来5年的阶段目标。4个战略研究专题要重点提出未来15年发展目标,同时提出未来5年阶段目标;8个问题研究专题以提出未来5年目标为主,同时展望未来15年发展目标。

4、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研究:根据目标和需求,研究本领域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总体布局与部署,提出优先发展关键技术和重点、以及重大项目等。

5、政策措施研究:研究为实施上述目标和任务而采取的对策和措施,包括政策、保障、条件、环境等建议。

(三)专题研究报告形式

各专题研究任务完成后,须提交专题研究报告,主要包括:

1、专题主要研究成果与总报告摘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