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信贷风险分析

信贷风险分析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40:0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信贷风险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信贷风险分析

篇1

1.由关注“已发生问题”向关注“已发生问题和潜在问题并重”转变。内审部门以数据分析为抓手,通过对系统内部数据、外部区域或行业风险数据、客户经营趋势数据及以往检查发现问题数据的综合分析,提前预判单一客户或行业集群风险,实现由“震后救援”向“震前预报”的转变,帮助经营管理者赢得缓冲时间,采取有效的风险缓释措施和手段,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2.由“以揭示问题为主”向“揭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重”转变。内审部门以增加价值为核心,主动融入经营管理,紧贴银行转型发展大局和经营一线实际,从揭示问题切入,以解决问题落脚,总结、分析、归纳普遍性问题,深入挖掘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提出有针对性、有分量、可操作的建议,有效提升审计价值。3.由“着重提升查证分析能力”向“提升全面服务转型发展能力”转变。内审部门以提升能力为目标,围绕建行转型发展规划重点和要求,拓宽内部审计服务领域,不断积累经验和方法,完善审计规范体系,构建实用高效的工作机制,创新审计技术方法,加快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全面打造与转型发展相匹配的审计能力。

(二)工具创新突破内部审计发展瓶颈

1.系统功能实用、丰富。建设银行自主研发的非现场审计系统(OAS),是一套专门供审计人员使用的数据分析工具软件,累计荣获两项国家专利,并获人民银行科技发展一等奖。该系统提供数据关联、排序、合并、分组汇总、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标准工具,为实现内部审计信息化奠定了坚实根基。通过对业务数据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发现审计对象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评估审计对象风险状况;另一方面,也可主动识别业务商机,辅助业务部门开展精准营销,提供咨询服务。2.数据种类多样、灵活。一是非现场审计系统数据来源面广。涵盖银行境内外结算、信贷、财务、证券、理财及电子渠道等60多套主要业务系统,涉及数据表近4000张,数据总记录数达上万亿条。二是系统数据灵活性强。系统中预留了自定义数据加载通道,审计人员可直接将从外部获取的结构化数据加载至系统中,结合系统内数据开展业务分析。3.集中管理高效、安全。非现场审计系统依托建设银行新一代企业级数据平台和桌面云技术,实现了数据的总行集中加载;同时,遵循“用所必需”的授权原则,统一管控数据访问;为跨地区审计分析工作,提供了一个安全、便捷、高效的应用平台。企业级数据平台采用MPP(大规模并行处理)云计算技术,可大大提高数据分析效率,提升用户体验;而桌面云技术的应用,则提供全流程云端服务,实现了数据分析和应用“不落地”,增强了数据应用安全性,防范了信息安全风险。

(三)模式创新引领内部审计思路更迭

1.数据分析模型创建流程化。通过对不同业务流程及相关系统数据结构进行分析,以审计方案为出发点,开发对应审计测试点的模型。而后,采取交叉复核、技术复核、业务复核等手段,校验模型是否满足审计工作需求,对有缺陷或效率低的模型进行优化,以建立有效的审计模型体系。2.数据分析模型群组式管理成效初显。非现场审计系统中的数据分析模型,由单一模型正逐步转变为跨区域、跨业务、跨渠道的若干模型群组,可辅助审计人员定期监测相关业务风险。3.数据核查模式集散化运用日趋娴熟。鉴于非现场审计系统集中管理特点,建行审计部门集中优势资源,组建了若干专业团队。同时,辅之以审计疑点分散交由各分行驻地审计机构核查,形成了“集中分析,分散核查”的新型审计模式,节约了审计资源,促进了审计项目质量提高。(四)信贷资产质量牵动人心,风险预警价值凸显1.高管层密切关注信贷资产质量状况,内部审计责无旁贷。近年来,我国处在经济下行期,银行业资产质量下降压力增大,资产不良率有所上升,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伴随目前改革深水“攻坚期”和经济新常态“转换期”的叠加形势,我国经济增速仍显低迷,对公信贷业务风险仍是各银行前进道路上的主要阻力之一,引发高管层密切关注。作为公司治理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石之一,做好对公信贷风险分析与预警研究是内部审计职责所在。2.经营管理部门资源有限,内部审计具备一定优势。目前,业务经营管理部门主要依赖信贷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客户经理的贷后检查来进行企业信贷风险预测。而内部审计条线具备数据资源、分析团队和工具方法等方面优势,能够从审计的视角开展对公信贷风险分析与预警研究,为业务部门风险预警提供参考。3.强化内部审计融入性,助力审计自身转型发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融入性、前瞻性是建设银行内部审计转型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在持续关注对公信贷业务合规性问题的同时,创建信贷业务风险分析与预测体系,提早捕捉风险预警信息,将更有效地推动内部审计融入日常业务经营管理工作中,实现内部审计价值最大化。

主要功能

预警体系的总体思路是,运用非现场审计系统,整合银行多个系统数据资源,定义相关指标,编制非现场模型群组,建立“企业经营状况定量分析”“企业重大风险事项定性评价”两大核心模块,再通过风险分析整合工具,形成对公信贷客户分类预警名单。风险分析及预警方法体系的主要原理如图1。

(一)企业经营情况定量分析模块

1.选指标。科学选取经营变化预测分析指标。借鉴企业破产预警分析理论,审计人员研究了信用风险与企业经营状况的关系,重点围绕贷款企业“第一还款来源”的可靠性,挖掘能反映企业真实经营状况的数据开展分析。审计人员进而利用非现场审计系统,挖掘出“业务成长性、市场拓展能力、经营活动规模、经营稳定性、短期偿债能力”五大类16项动态指标,构建信贷客户风险计量分析框架,如图2。2.看趋势。运用趋势分析工具研究指标周期变化。审计人员利用Excel相关功能,专门开发了趋势分析工具,并运用该工具计算企业经营情况指标周期变化趋势,形成单个指标的周期变化趋势值,以了解企业经营变化情况。如企业的经营稳定性指标波动大,意味着企业经营不够稳定,企业的风险相对较大。3.定权重。结合历史信息,确定权重,实现风险量化。审计人员通过分析已形成不良的和经营状况良好的两组对公信贷客户的历史数据,初步设定权重。再用大量企业数据予以模拟,迭代修正。最后,根据每个客户的趋势值和权重,计算得出客户的经营情况风险值。

(二)企业重大风险事项定性评价模块

企业重大风险事项定性评价模块,主要是依据审计经验,拟定三大类15个重大风险事项,根据风险事项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大小设定风险权重,而后利用非现场审计系统编制疑点筛查类模型,定位每个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风险点,计算得出单个客户重大风险事项的加权风险值。1.捕捉风险线索,揭示客户风险特征。审计人员对近年来内外部审计检查发现问题进行了梳理,归纳提炼了与客户信用风险密切相关的三大类15个重大风险事项,如图3,并在非现场审计系统中编制疑点筛查模型,捕捉具有上述风险疑点的企业和相应的风险线索。2.确定风险事项影响,科学定义风险事项权重。根据客户风险特征的相关性及风险重要程度,对风险事项进行分级;同时,根据已形成不良的客户历史风险事件,调整修正后,最终形成各风险事项的权重。3.计算客户风险值,实现定性分析量化比较。对非现场审计系统筛查出的具有风险疑点的客户进行加权评分,客户的风险疑点越多,疑点的重要性越高,则风险值越大。

(三)风险分析整合工具

1.分级整理定性与定量结果。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定量分析”“企业重大风险事项定性评价”两个模块,得出单个客户企业经营情况、企业重大风险事项两个风险值,按照大小排序,分别确定企业经营风险分级预警名单及企业涉及重大风险事项风险分级预警名单。2.整合确定最终预警名单。依托定量和定性分析产生的信贷客户分级预警名单,经过有机整合和综合判断,确定对公信贷业务风险一级、二级预警名单,预警名单整合工具如表1。审计项目实践中,在对单个客户进行风险分析并确定风险预警名单后,内审人员可继续对行业、区域、所有制等多个维度进行风险分布分析,绘制风险分布图,供业务部门参考借鉴。

主要特点

(一)体系设计上,多渠道、多视角风险“画像”,实现风险前瞻预判

1.定性与定量风险分析交织,构建风险成像体系。预警体系是一套基于大数据应用技术的体系工具,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企业经营情况和趋势,定性评价企业重大风险事项,综合研判对公信贷业务风险,从而辅助经营管理部门提前识别客户信贷风险,做到早预警、早干预、早化解,有效提高了对公信贷业务经营管理水平。2.有点有面,个体风险“画像”与区域风险“分布”相结合。一是实现对单个客户的风险画像。预警体系可结合以往审计发现、外部舆情、区域经济现状等数据资料,综合分析客户是否潜在重大风险事项,融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判断对公信贷客户的整体风险状况,实现对其风险的前瞻预判,促进全行对公信贷业务转型和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实现对区域客户的多维分析。运用预警体系,可实现对公信贷客户的风险筛查,应用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反推信贷政策和管理现状,可描绘全行信贷客户区域、行业、规模和组织形式等不同维度的风险分布图,为信贷投放提供参考。

(二)工具运用上,综合不同技术方法,让数据反映风险

1.以非现场审计系统为核心,夯实预警体系根基。一是通过充分挖掘非现场审计系统资源,综合运用数据清洗、整合、筛选等方法,编制分析类模型,以投融资活动、薪酬支出等16项分析指标为引导,综合分析企业经营现状;二是通过编制疑点类模型,对资金流向高风险行业、企业高管存在不良行为、企业担保圈复杂等15项风险特征进行充分识别,捕捉信贷企业未暴露风险事项。2.以风险赋值为重要手段,完成对片段式风险信息的整理。审计人员运用Excel工具,创新研发趋势分析及风险计量工具,参照线性趋势分析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多周期数据趋势分析,计算相关权重,实现单一或多指标的风险计量,得出由客户经营趋势变化带来风险值。

(三)数据来源上,有效整合行内外多类数据源,分析视角丰富而立体

1.丰富优化数据分析来源渠道。当前经济环境下,有些企业的财务报表可信度欠缺,影响银行对企业真实经营情况的判断。预警体系所涉及的企业经营状况指标,主要来源于对公信贷客户存款账户交易数据,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财务报表数据及客户经理人工采集数据的局限性。例如,用电费值替代电量值,用工资人数替代员工数量,用工资额替代员工工资总额,用纳税金额替代客户税收额变化比率,用客户账户销售收入替代主营销售收入变化等。2.拓展外部互联网数据,满足风险预测闭环要求。审计人员依托互联网搜索平台,创建了互联网舆情监测工具,重点抓取诸如环保处罚、法院失信人名单、重大交易及兼并重组信息、停工裁员等外部负面舆情信息,并通过与银行对公信贷客户名单进行匹配,打通风险前瞻预判“最后一公里”。

(四)组织模式上,集约运用资源,实践检验成果

1.集中分析分散核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组织全行大数据分析优秀人员集中研讨大数据风险分析与预测的总体思路、方法和解决路径,充分运用非现场审计集中系统的跨区域、跨系统等数据资源集中优势,对全行对公客户进行信贷风险“体检”。这样既提高体系创建和研发的速度,又实现单次批量化客户风险分析,节约了审计资源,提高了审计效率。2.实践修正权重,提高预警精准度。创新一套研究体系需要从实际效果反推体系正确性,同时不断修正相关权重,提高预警体系的正确性。内审机构在将预警名单提供经营部门后,周期性跟踪名单企业的风险状况,并加以记录、整理、分析,检核预警体系分析预测风险的准确性并修正部分权重,提高体系的分析可信度和预警精准度。

主要成效

(一)对公信贷客户风险识别、预警能力显著增强,风险预警结果精准度较为理想

通过持续跟踪,预警体系提出风险的客户名单中,由经营管理部门重检确认为风险客户的占比高达七成以上。其中,超四成属于预期经营状况出现严重恶化趋势的客户,近六成属于经营状况正常,但涉及重大风险事项的客户。同时,在风险确认后的几个月内,近四成的风险预警客户贷款由正常关注进入不良,部分风险预警客户贷款已进入核销、转让等资产保全程序。

(二)对公信贷客户风险预警

前瞻性优势显现,不良资产应对化解措施提前将风险预警时间与贷款到期日相比,提前1-3个月、3-6个月、6-9个月、9个月以上预警的客户占比分别为29%、17%、20%、34%,为业务部门平均多争取6个月的风险应对及化解时间,如图4。

(三)对公信贷风险客户名单制管理得以落实,信贷资产得以充分保障

经营管理部门充分运用预警体系提供的风险客户名单,快速反应,及时制订信贷退出计划,取得良好效果。以某一级分行为例,该行经营管理部门参照审计提供的预警客户名单,采取提前清收贷款方式,挽回潜在风险信贷资金超3亿元。

篇2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高是金融领域面临的突出问题,银行业经营风险因此增大,为金融危机的发生留下隐患,影响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因此,强化信贷风险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贷款比例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当前面临的紧迫而又繁重的任务。认真分析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解决中国商行业银行信贷风险高的问题,对于保证中国金融体系稳健高效运行,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分析

当前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来自借款人造成的风险和银行管理不善造成的风险两个方面。

(一)借款人方面的信贷风险

1.借款人的收入波动和道德风险。贷款发放后,一些借款人由于收入大幅下降或暂时失业等市场原因,无法按期还款,有的虽然具备还款能力,但迟迟拖延还款,使银行信贷风险大大增加。而中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个人信用体系,银行缺乏征询和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手段,加之个人收入的不透明和个人征税机制的不完善,银行难以对借款人的财产、个人收入的完整性、稳定性和还款意愿等资信状况作出正确判断。

2.借款人蓄意诈骗贷款。借款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贷款。他们得手后大多携款潜逃、挥霍或改变贷款用途,将贷款用于高风险的经济活动,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致使贷款无法偿还。

3.借款人多头贷款或透支,导致信贷风险上升。目前,国内许多银行管理不规范,各部门之间缺乏整体协调和互通机制。—些借款人抓住这一可乘之机,报送不完整的个人信息资料,在同一银行各个部门里多头借款或进行透支,增加了银行贷款风险。

4.抵押物难以变现,贷款担保形同虚设。一旦贷款发生风险,银行通常会把贷款的抵押物作为第二还款来源,而抵押物能否顺利、足额、合法地变现,就成为银行化解信贷风险的重要环节。由于中国消费品二级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交易秩序尚不规范,交易法规也不完善,各种手续十分繁琐,交易费用偏高,导致银行难以将抵押物变现,贷款抵押形同虚设。

(二)银行经营管理方面的信贷风险

1.基础工作薄弱,信贷档案资料缺漏严重。信贷档案是银行发放、管理、收回贷款这一完整过程的文字记录,而目前有些商业银行管理工作混乱,大量存在借款人和保证人的财务资料、贷款抵押凭证、贷后检查报告、催收通知书等资料的缺漏。这些重要文件的漏缺,不仅对贷款的风险分析造成困难,同时也构成了依法收贷的障碍。

2.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力。“三查”工作做得不深不细,这是信贷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贷前调查往往流于形式。贷前调查作为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需要调查人员深入企业查账,核实相关数据,了解企业的产品、生产经营及管理等各种情况,通过大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形成客观、公正、有决策价值的结论,但有些信贷人员只是根据企业提供的相关文字材料进行摘录、整合,做表面文章,根据这样的贷前调查报告做出的结论已经使贷款失去了安全性。二是贷中审查不严。在贷款发放过程中,信贷人员对借款人、担保人、抵押物、质押物等审查不严,造成潜在的信贷风险。如信贷人员未发现担保人主体资格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一些商业银行未对抵押物、质押物的合法性、有效性进行认真审查;按照《担保法》规定必须办理抵押登记的,未按法律规定办理抵押登记等等。三是贷后检查表面化。贷后检查作为风险控制的重点环节,需要信贷人员深入企业监控其经济活动和资金流向、认真分析其贷款风险变化情况。可是,信贷人员对不少贷款企业的后续管理却放松了,这是造成贷款预警机制失灵的主要原因。

3.银行管理缺乏系统性,致使潜在风险增大。现在,国内商业银行管理水平不高,各部门之间缺乏系统性的信息互通机制,对同一个借款人的信用信息资料分散在各个业务部门,而且相当一部分资料尚未上机进行联网管理,从而难以实现资源共享。通常,仅凭借款人身份证明、个人收入证明等比较原始的征询材料进行判断和决策,对个人的信用调查基本上依赖于借款人的自报及其就职单位的证明,对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社会活动及表现,有无违法纪录、有无失信情况等缺乏正常程序和有效渠道进行了解征询,导致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4.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忽视对管理者的管理。主要表现在:(1)一些基层行长权力过大,监督约束机制没有真正起到作用,造成一些基层行长乱批贷款、乱投资、乱担保等;(2)贷款责任无法落实,最终导致无人负责,不了了之;(3)行长经营目标考核办法不科学,助长了行长经营上的短期行为,为了完成指标任务,不得不采取违规的做法。

5.违规账外经营严重。违规账外经营是目前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违规经营主要采取私设外账、乱用科目、调整账表和绕规模贷款等形式,并主要投向房地产公司或其他高风险收益领域。由于账外经营是在隐蔽情况下进行的,这部分资产没有处于有效的监督之下,甚至参与了违法犯罪活动,因而这部分信贷资产处于巨大的风险之中。

二、商业银行防范信贷风险的对策

综合上述风险的来源,造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健全的信贷管理机制应包括三个方面:信贷管理制度、信贷管理机构以及激励和约束系统。信贷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授权授信规定、信贷工作程序、信贷工作每一程序的内容和目标;信贷管理机构主要解决信贷工作中的权力分工,从机构这个角度确保信贷工作中的权力受到其他部门的制约,分清信贷工作各个部门的职责,并保证各部门之间相互监督和制约;激励和约束系统致力于发挥每一位信贷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通过明确信贷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加大对信贷工作人员的纪律约束。因此,商业银行要建立起一套防范信贷风险的综合管理体系,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充实完善各项信贷管理制度

首先,要制定完善的信贷档案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信贷档案的收集、保管、交接、检查等工作程序,并指派专人负责,定期检查、考核执行情况。其次,进一步完善以贷款风险管理为核心的授权授信、审贷分离、分级审批、集体审批、贷款“三查”等风险控制制度,同时,上级行要加强对下级行各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二)建立健全信贷专门管理机构

首先要真正落实审贷分离制度,将贷款的审查权和批准权分别落实到不同的职能部门,明确贷款审查部门的工作范围、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规范贷款审批部门的工作制度、审批内容、审批权限、审批程序和审批责任。其次,建立专门的贷款管理委员会,针对大额贷款和疑难问题贷款进行审批决策。第三,由一个独立部门承担贷款风险评估职责。贷款风险定期评估需要独立、科学、客观地对每一笔贷款存续期间的风险状况作出量化评估,为了保证贷款风险评估的客观性、科学性、时效性,这项工作需要一个独立于信贷业务部门的其他部门来独立完成。总之,建立健全信贷专门管理机构,是为了防止信贷权力的过分集中,实行信贷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三)建立科学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

随着社会个人信用制度和信用档案的建立,各银行还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发展战略制定具体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以此作为发放贷款的基本标准,使之从源头上发挥防范信贷风险的作用。信用评价体系可采用积分制,根据积分多少评定个人信用等级。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在系统内交流“不良借款人黑名单”的形式,禁止其分支机构向不良借款人发放新的贷款,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收回旧贷款。

(四)建立可靠的贷款风险信息系统

该系统是一个综合信息系统,至少应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环境监测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信息、区域经济环境信息、产业结构现状及未来预测信息、同业竞争市场信息。二是客户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客户财务信息、账户信息、与客户相关的其他非财务信息。三是信贷风险监控信息系统,可与个人信用评价体系相结合,主要包括信贷违规性信息、财务指标异常变化信息、不良贷款信息、客户监管信息。

(五)进一步完善贷款担保制度

在现有的《担保法》基础上,要尽快健全抵押担保制度,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培育规范的抵押品二级市场,使各种贷款抵押物能够及时、顺利地变现。其次,可考虑由政府出面组建信贷担保公司,为长期、大额信贷提供担保,这也是一些西方国家发展银行信贷的成功经验。第三,国家应规定一定金额以上的贷款必须设定担保,银行可视各个贷款品种的不同及申请人资信状况,要求提供合适的担保方式,并对担保程序进行严格审查。

(六)把贷款与保险结合起来

篇3

银行进行信贷风险管理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运用科学合理的信用评估方法,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在决定是否发放贷款时会有一系列文字评价、客户信用评估、财务分析及贷后监督等规范的程序。我国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方面尽管承担了一些信用风险,如贸易融资、债券投资和银行承兑等,但在度量信用风险上也奠定了一定基础。例如在银行内部开展信用评级和计量客户信用风险时,普遍推广应用计算贷款风险程度和专家分析的方法,这对我国银行开展信用风险管理具有积极的作用。针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我国银行普遍运用的是定性分析,而财务分析技术相对落后,例如对历史财务数据比较倚重,而对客户的管理水平、偿债能力、还款意愿和竞争能力等方面缺乏深入分析。由于风险控制措施和风险评判标准尚未成熟,还没有依据中小企业的具体特点制定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准则,中小企业评估体系还不健全,缺乏全面的风险分析,这就造成了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进行设计时常会面临一些困境:难以及时反映出一些潜在的风险,最终产生了现实的风险;使得有些相对较好的项目与企业失去了融资机会;缺乏对中小企业融资额度的实际控制力,融资额度的核定通常是依据个人主观判断,这使得客户从客观上产生了较大的还款压力,在放贷时就已经埋藏了潜在的还款风险等。

1.2银行与中小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

在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中,实际使用资金的是中小企业,它们对资金实际所投资的项目的具体贷款偿还率、还款意愿、风险与收益及财务状况等方面掌握了大量有效信息,然而提供资金的银行,它们由于无法直接参与或完全监控资金的具体运作,缺乏对相关信息的全面了解。银行与中小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会直接影响到信贷资产的安全性,主要表现在:其一,存在着逆向选择的风险。因为与银行相比中小企业拥有大量的有效信息,当市场上同时出现了信贷质量好的和差的中小企业,银行无法对单个中小企业准确的判断和预测出具体风险水平,贷款利率只能依据在市场上所有中小企业的平均风险状况而定,这就造成了那些风险相对较低的中小企业因贷款成本高于它们的预期值,从而迫使它们选择其他融资途径,进而从信贷市场退出。这样市场上留下来的企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存在的风险较高,银行将信贷资金发放给这些企业后,将会抬高其平均风险水平,而银行将会再次提高贷款利率,长此以往将会使大量的优质企业被排挤出信贷市场,而那些积极主动申请贷款的企业实质是信贷风险较高的企业,它们极有可能会发生信贷风险,这就是逆向选择。其二,存在道德风险。在申请贷款时中小企业为了能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会尽量包装自身,竭尽全力去隐瞒对贷款产生不利影响的信息,甚至直接提供虚假信息,以此获得贷款。贷后由于收益与承担的风险不对等,同时银行也无法时刻有效监控中小企业,这样中小企业就可能会改变资金用途,将直接影响到信贷资产的安全性。

1.3贷后管理工作不到位

银行在具体操作中,信贷管理中的贷后管理成了薄弱环节。首先,贷后检查工作不完善,在近些年的各种审查中普遍存在贷后管理薄弱问题。其次,信息采集、处理系统的建设比较落后,主要是在贷后没有进行充分的信息采集。最后,贷后管理的意识不强,存在许多不良信贷习惯。另外,银行的激励机制存在不足,从某种程度上滋生了重视贷款而轻视管理的现象。

二、防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2.1针对中小企业完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

首先,对信用风险进行量化,建立必要的风险管理模型。我国银行业虽然进行风险管理有一定时间,但相关数据的积累还不够,同时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还存在不少问题,所以要建立完整的客户数据库,这就要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前提下,研究出满足自身需要的风险管理模型。其次,确立有效的风险评估办法。要想准确评估出中小企业的风险,就要求掌握中小企业真实的财务与经营情况,不能仅以财务报表为依据,应该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财务与非财务因素相结合。对中小企业要验证其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分析中小企业在资产、权益资本、销售收入等方面的具体增长情况,并判断出其发展能力。其增长情况可以体现企业在过去一段时间的经营成果,也是预测企业未来发展潜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中小企业分析上下游关系来了解其经营情况,主要的分析内容有:与上下游客户的价格谈判能力,与上下游客户关系是否稳定及结算方式等。最后,加大建设信用征信系统的力度。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是系统工程,只要加大建设信用微观基础和宏观环境的力度,就能从本质上优化银行风险管理,为银行进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应将完善信用制度、建立信用体系视为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的重要环节。

2.2全面掌握中小企业的具体信息

银行需要从总分支三个层次来掌握中小企业的信息,尤其是与风险有直接关系的信息。支行是防范风险的第一关,需要对目标客户群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在开展中小企业融资时,支行的相关负责人和客户经理需要与企业的领导者进行直接交流,主要是为了了解企业领导者的基本素质、经营管理理念、文化程度、业余嗜好等,这些都是信贷审查的组成部分。分行除了掌握重点客户群的信息外,更应侧重了解本区域内的中小企业整体经营情况。总行应从行业的角度来考虑,控制好行业组合风险与贷款总体投向的问题。银行必须从完善其内部信贷运行机制入手,尽量减少行内的信息不对称。在整个信用链中银行与中小企业是重要的节点,只有实现互利互惠,才能使各方的利益得到巩固,这一方面双方必须达成共识。

2.3建立科学有效的贷后管理体系

一是进行定期检查,信贷管理人员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回访授信企业,对授信企业的业务往来、交易记录、营运及财务资料等进行检查,对授信企业的资金流向进行动态掌控,存在异常现象及时向上级回报,并采取积极的措施以减少损失;二是对授信企业及时更新基本资料,不仅要求企业提供财务报表与材料,还要随时向征信部门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三是多关注一些法律诉讼事件,相关人员从外界专门收集相关资料,查看是否有本行的授信企业被牵连其中,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篇4

文章编号:1003-4625(2006)11-0027-04中图分类号:F830.5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Drawing on the statistics principles of Markoff Chains and the credit rating system of commercial banks, this paper presents a year-based credit grade transfer matrix as well as an industry-based & region-based credit transfer matrix by analyzing a great deal of practical data. On the basis of an in-depth study of matrix,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valuable suggestions for exercising commercial bank risk management by applying transfer matrix.

Key words: transfer matrix? credit risk? Markoff Chains? commercial bank

信用风险,或称为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不愿或者不能按期还本付息,而导致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随着金融研究的不断深入、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对信用风险的量化计量也越来越精细,因此各种信用风险分析工具、技术、系统的不断创新,开创了信用风险度量、管理的全新格局,其中信用迁移矩阵作为信用风险计量的基础性内容,其重要性越来越显著。

信用迁移矩阵,通过将客户的期初信用等级状况与期末信用等级状况进行比较计算,度量某个客户群在特定的时间内从目前的信用等级迁移到其他信用等级的概率。该矩阵,评估了企业客户信用质量变化的路径或者信用发展历史,以向风险管理人员提供信用等级未来预期路径和风险管理的量化资料。通过迁移矩阵,不仅可以实现对企业客户信用质量变化的微观度量,而且可以实现对企业客户整体信用风险变迁的有效监控。

目前,国外对迁移矩阵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标准普尔、穆迪、跨国银行、咨询机构等纷纷开发了基于信用迁移矩阵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和系统,包括Credit Metrics、Credit Pro、Credit Portfolio View等信用产品。国内对于迁移矩阵的研究,目前还停留在比较初步的阶段。主要原因是,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规范的信用评级时间不是很长,缺乏相关数据的积累;对于信用迁移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风险管理的高度,因此尚未开展多层次的深入研究;缺乏相应的数据,导致对信用迁移矩阵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分析层次上。

本文通过对某商业银行最近几年一部分的企业信用评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生成多年度、多地区、多行业的信用迁移矩阵,并对其相关特性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断改进信用评级方法,加强和完善信贷管理的建议和意见。

一、技术原理

迁移矩阵,其基本原理来自马尔科夫链的基本原理。通常不失一般性地假定状态空间为正整数(1,2,3,…),对于离散随机序列{Xn},Xn+1的值处于状态j的概率,当且仅当与前一状态Xn有关,这称之为马尔科夫链,并记一步转移概率为:

定义表明,转移概率不仅与初始状态及最终状态有关,并且与时间序列n有关。当一步转移概率独立于时间序列时,我们称之为平稳转移概率。由于大部分模型都与平稳转移概率有关,因此,在不特别说明的状况下,一般都默认是平稳的,也即用Si(k)表示第k个时期预测对象处于状态Ei的概率,则向量S(k)=(S1(k),S2(k),…Sn(k))称为第k个时期的状态概率向量。向量中各元素具有如下性质:

第0个时期的状态概率(S1(0),S2(0),…Sn(0))称为初始状态概率,相应的向量S(0)称为初始状态概率向量。

可以证明, 。

上式即为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其中,P为一步转移概率矩阵。由模型可知,第k期的状态概率取决于初始状态概率和一步转移概率矩阵的k次方。由此可见,若已知初始状态概率向量S(0)及转移矩阵P,则可求出预测对象在任一时间处于任一状态的概率。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我们提取了某商业银行信息库中2000年至2005年的部分企业数据,包括:企业代码、行业类别、地区类别、历年的信用等级、企业规模等等参数。依托该银行的评级系统和技术方法,对19万多客户的数据信息进行了大量的筛选处理,形成了4万多个分析样本,从而完成了迁移矩阵的多种分析。

(二)数据处理要点

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对迁移矩阵分析原理,我们将每一年年初的客户样本作为一个固定的分析样本群,形成一个数据样本的“静态池”,以完成多年的、多类型的迁移分析。而比较不同年份,随着评级客户的进入和退出,总体样本量是有变化的,因此全面分析的是一个数据样本的“动态池”。

在此基础上,为分析迁移矩阵的特性是否稳定,我们生成了多个一年度、多年度的迁移矩阵;为验证分析行业对信用迁移的影响,我们生成了分行业的迁移矩阵,为比较不同地区信用质量迁移的情况,我们生成了多层次不同区域的迁移矩阵。

(三)计算方法

基于统计原理,综合运用SPSS软件、EXCEL软件,通过频数分布交叉表、分类汇总等统计功能,完成了对迁移情况数量和百分比的统计从而生成了多维度、多层次的企业客户信用质量迁移矩阵。

三、数值统计分析

表一 XX年客户信用等级一年度迁移矩阵

根据以上的数据处理步骤,我们生成了多年度、多行业、多地区的企业客户信用质量迁移矩阵,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具体如下:

(一)一年度和多年度迁移矩阵

1.一年度的信用迁移情况比较分析

表二 XX+1年客户信用等级一年度迁移矩阵

分析表一,迁移矩阵具有如下特性:

(1)一段时间内,客户可以从某个信用等级可以向多个等级转化。最高等级的客户只能维持或下降等级。最低等级的客户可以上升等级,维持等级,或者违约。

(2)客户由某等级向其他信用等级转化的概率与该等级和其他等级的距离呈负相关趋势。

(3)表中对角线的数据,表示第二年评价结果与第一年一致的占比,一般是所在行数值最大的。该单元格数值越大,说明评价结果的相对稳定性越高,客户保持原信用等级的可能性越大。同时,矩阵的单元格数值,由对角线向两侧发散降低。远离对角线的单元格数值趋于0。

(4)信用等级较高的客户,其第二年评级结果与第一年一致的概率较大,说明信用等级高的客户信用质量相对较稳定,劣变的可能性较小。信用等级低的客户,其第二年评级结果与第一年一致的概率较小,说明信用等级低的客户信用质量的稳定性较低,劣变的可能性较大。

对比表一和表二,分析不同时期的一年度迁移矩阵可得:迁移矩阵的特性非常稳定,对应单元格的数值也比较接近。但同时,不同年份的信用迁移情况是有差别的,迁移比重也会有比较大的变化。实证表明,由于受到宏观经济、信用环境变化的影响,信用质量的变迁是存在波动性的。

2.一年度与多年度信用迁移情况比较分析

表三XX年客户信用等级两年度迁移矩阵

比较表一和表三可知,两年度比一年度的迁移矩阵要发散,信用质量劣变的比例也明显上升。同时,信用等级越高,离散的程度越小较低,年度间差异越不显著;信用等级越低,离散的程度越厉害,且向信用等级差的方向做明显移动。

随后,我们比较了三年度和一年度的迁移矩阵,发现信用质量劣变的百分比更大,但是变化的速度趋缓。

分析认为:由于信用等级的迁移受到评级技术和目的、经济环境背景、商业周期、评级的对象群(成熟效应)等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信用等级的变迁存在波动性,在经济繁荣期和衰退期有明显的不同。

(二)分行业的迁移矩阵

基于样本数据,我们根据国家行业分类标准,对20个门类行业和90个大类行业进行了迁移矩阵的分析,限于篇幅,我们选择有代表性的展示如下:

1.不同门类行业的迁移矩阵

现将房地产业、制造业两个门类行业的迁移矩阵举例如下:

表四房地产业XX年一年度的信用等级迁移矩阵

表五制造业XX年一年度的信用等级迁移矩阵

由表四、表五可知,不同行业的迁移矩阵,受到统计的样本、客户进入退出评级系统、行业自身特点、经济周期规律的影响,其特性的差异是非常大的。结合迁移的数量矩阵,可以更有效的寻找影响信用质量变迁的原因,并为随后采取有效的信贷管理举措,提供必要的量化数据支撑。

2.门类与大类行业的迁移矩阵

根据行业门类和大类的划分,可以对相关行业的迁移特性做进一步的比较分析。

比较房地产业与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在一年的信用迁移情况发现,房屋建筑业企业的信用质量相对房地产业的要更稳定。然而,制造业下属的纺织业的信用迁移劣变情况比制造业的要厉害。

由此,可以分析相关行业或者归属行业的信用等级迁移的特点,以判断行业特点对信用迁移的影响和关联,并为更为精细的行业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依据。进而,结合不同年份多年的迁移情况,得出行业客户信用质量变化的详细信息。

表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XX年一年度的信用等级迁移矩阵

表七纺织业XX年一年度的信用等级迁移矩阵

(三)分地区的迁移矩阵

1.省级区域的迁移矩阵

表八某省级地区XX年一年度的信用等级迁移矩阵

省级地区的迁移矩阵,可以与全国的进行比较,也可以与其他省级地区进行比较,从而得到对信用迁移情况的实证分析,由此可以因地制宜的采取恰当政策工具管理区域信用风险。同时,对于省级区域不同年份多年度的迁移情况进行跟踪,可以为风险的动态管理提供必要的分析依据。

2.地市区域的迁移矩阵

通过对地市区域迁移矩阵中客户数量变化的分析,可以更直接的监测到具体客户的信用质量变化情况,实现微观的信用风险管理举措。同时,将省级区域和市级区域的迁移情况结合分析后,可以更确切的了解风险发生的重点区域和具体情况,以便于采取切实有效的风险处理手段。

表九某地市XX年一年度的信用等级迁移矩阵(数量)

四、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提出采用迁移矩阵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一些建议:

(一)改进评级系统,不断增强迁移矩阵风险揭示的有效性

通过对迁移矩阵的分析,我们认为在现有经济环境下,企业信用质量变化是非常快的,因此对信用评级系统的客观性、有效性、前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迁移矩阵,将信用迁移情况作为评级效果的回判,来发现评级中存在的问题,以不断改进我们的评级体系。通过不断完善评级的技术方法、指标设置、操作管理等等,来逐步形成更加科学、规范的评级体系。由此,随着信用评级的连续性、一致性、有效性的不断改善,可以提高信用迁移矩阵对信用风险变化标识的有效度,从而逐步推出规范高效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

(二)迁移矩阵是信用风险动态管理的有效工具

通过对不同年份的、多年度的迁移矩阵的深入分析,可以分析出风险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性内容。同时,提出基于即期评级(月度的企业信用等级自动评价)的迁移矩阵,可以更及时地跟踪企业客户信用质量变化的规律,及时发现有关问题,并采取有力的解决措施。因此,通过迁移矩阵,可以不断提高信用风险动态管理的手段,实现信用风险动态变化的及时监测

(三)迁移矩阵是揭示行业风险的有效工具

通过行业迁移矩阵,可以有效的发现信用质量变动较大的行业,为进行有针对性的信贷风险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参数。同时,通过对不同行业迁移情况的对比分析,可以更有效的开展行业分析,合理控制行业信贷总量的投入。

(四)迁移矩阵是揭示地域风险集中的有效工具

通过区域迁移矩阵,可以及时发现重点风险源,集中风险发生地,从而针对不同信用风险对象采取分类管理的手段,以不断提高信贷管理效度,逐步实现信贷资源有机整合。

(五)迁移矩阵是全面度量监控信用风险的有效工具

迁移矩阵,可以全面的、综合的考量信用风险。通过将动态的、行业的、区域的迁移矩阵结合起来,有机组成一个立体的信用风险监控网络,为实现信用风险的分类管理和组合分析,为实现多维度交叉风险监控,为及时的风险预警和重点风险监控,为实现全面风险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和系统前提。

此外,迁移矩阵还可以根据特定需要,比如重点监控某些类型的客户、关联企业的信用变迁情况,大型企业的信用变迁情况等等,给出更为专业性的信息,以实现不同的信贷管理要求,使得风险管理的精细化和目标化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Altman E I.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J].Journal of Finance.1968,Vo1.23:4-7

[2]A1tman, Edward I.Measuring Corporate Bond Mornality &Performance[J].Journal of Finance. 1989,44(4):909-922

[3]Altman Edward & Duen Li Kao.Rating Drift of High Yield Bonds[J].Journal of Fixed Income.1992,15-20

[4]Lucas & Lonski. Changes in Corporate Credit Quality,l970-1990[J].Journal of Fixed Income.1992,7-14

[5]Carty,Lea.& Fons.Measuring Changes in Corporate Credit Quality[J].Journal of Fixed Income.June 1994,27-41

[6]Carty,Lea.Moody’s Rating Migration & Credit Quality Correlation,1920-1996[R].Moody’s Special Report.July 1997

[7]J.P.Morgan. Credit Metrics-Technical Document. April 1997

[8]Wilson,T.Credit Risk Modelling:A New Approach [M].New York:McKinsey Inc. 1997

[9]Caouette John,Edward Altman,Paul Narayanan.Managing Credit Risk [M].Wiley Publishers.1998

[10]Moody’s Special Comment.Historical Default Rates of Corporate Bond Issuers,1920-1998[R].January 1999

[11]Nickell,Pamela,Perraudin,Varotto.Stability of Rating Transitions[J].Journal of Banking &Finance. 2000,24(1-2):203-227

[12]卢文岱.SPSS for Windows 统计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13]陈德胜,雷家.信用评级标准化与信用迁移矩阵各要素间关系研究综述[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5,(12):25-28.

[14]张军,刘勤,肖敏.矩阵在贷款五级分类迁徙变化分析中的运用――湖北省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迁徙情况的调查[J].武汉金融,2005,(11):35-37.

篇5

一、商业银行汽车信贷中的风险

汽车消费信贷风险是指消费者(贷款者)不能按约履行汽车消费信贷合同而产生的风险,这里的“不能按约履行”是指不能到期偿还,不包括提前偿还。本文研究的是风险的流量,也就是某笔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产生的风险,或者说是某段时间内所有业务的全部风险。汽车消费信贷风险源于市场内部、市场外部的各个不同方面。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结构、市场运行模式、市场主体的行为等因素都有可能产生相应的风险。

具体来说,汽车消费信贷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受信者偿债能力风险。受信者偿债能力风险指的是在受信者在取得汽车消费信贷之后,由于受信者的生活环境,在现实情况的变化和申请贷款前的预期偏差,原来有保证真实的可以完成的汽车消费信贷偿债能力降低,导致不来偿还的贷款合同的贷款。受信者的偿付能力风险具有以下基本特点:第一,在获得贷款之前,受信者按照合理的期望是有能力来执行,这里排除如果他们没有能力进行骗贷行为;第二受信者事件默认已经失去了它的偿付能力,排除受信者不采取行动的能力;第三,受信者在这发生在获得贷款的偿付能力的损失。受信者偿债能力风险根源于市场外部因素,是一种市场外部风险。同时,受信者偿债能力风险是管理环节产生的风险,是签约的事后风险。俗语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受信者都面临着以下一些常见的风险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安全信件,或生命安全;受信者的劳动能力,即健康问题;受信者就业或可能失业的风险;受信者经营失败的风险;受信者的汽车发生碰撞等事故和损失的问题。但当外部风险的数量超过受信者的承受能力的时候,其超出部分就会向授信者外溢,此时外部风险转化为市场中的消费信贷风险。我们可以知道,受信者偿债能力风险也是一种不可控风险。(2)汽车价格下降所带来的汽车消费信贷风险。汽车价格一再降价,但中国的汽车却远远没减少到位,国内汽车价格仍高于国际市场。据统计,如果国内汽车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相一致,将有一个大幅度的价格下降空间。从宏观看,汽车生产技术的引进与改进、汽车产业政策的转变、消费市场的扩大带来了我国汽车产量的迅猛增长,生产的增长是伴随着增加进口车在汽车进口政策的放宽,汽车降价成为一种必然。从微观,从营销战略的角度考虑的一些汽车制造商,刚刚推出一款新车,制定更高的价格去获取较高的单车利润,其他竞争车型的单车利润降低很快在汽车价格上占领市场。从汽车制造商的角度考虑这种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它带来的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不稳定。在汽车价格的下降可能会导致部分消费者需要偿还的贷款额高于购买一辆新车的价格。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会考虑是否有需要偿还剩余贷款,导致信贷违约风险。(3)受信者信用风险。受信者信用风险指的是因为受信者信用较低,导致到期不能或不予履行贷款合同的风险。考虑受信者不同的心理态度,可以分为以下2种情况:第一种,部分受信者信用观念淡薄,在申请贷款之前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经济实力与预期偿债能力,到了履约时候,没有能力去偿还贷款,造成信用风险,我们可以称之为过失信用风险;第二种,极少量的受信者在申请贷款之前就怀有恶意骗贷的心理,在申请贷款时就没有想过要偿还这笔贷款,为了取得贷款甚至不惜利用虚假的个人资料去骗取,我们可以称之为过错信用风险。(4)汽车经销商的恶意行为使得信用风险增加。绝大部分汽车销售商在经营过程中只注重自身销售业绩,很少考虑如何降低消费市场风险;少数汽车销售商甚至与信用差、不具履约能力的购车人串通,帮助购车人骗取银行贷款;更有少数汽车销售商自成立起就抱着诈骗银行的目的,纯粹是借卖车之名行诈骗之实。(5)市场利率变化带来的汽车消费信贷风险。市场利率作为一种重要的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外生变量,通过改变受信者的效用函数和支付函数,产生风险,这种风险首先由受信者来承担,一旦风险的数量超过一定点,违约就成为受信者的理性选择,最终体现了汽车消费信贷风险。该风险是商业银行不可控风险。

二、结语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非预期风险,信用风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商业银行也面临着巨大的潜在信贷风险,风险是不强,其他的汽车消费信贷市场是一个快速增长期。因此,风险量化技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的措施是必要的,但中国的情况,而且还改善和加强建设的许多方面。

篇6

商业银行在经营房地产信贷业务的过程中,遭受市场因素、政策因素等外部因素的变动的影响以及自身经营管理不善或决策失误等内部因素的变化,导致其房地产信贷资产遭受损失,甚至商业银行自身价值贬值。这种信贷风险既有借款人无法偿还本息带来的实际损失,也有借款人信誉下降或者偿还能力降低带来的潜在损失。

(二)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的特点

1.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周期长

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一般为3-5年,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期限则长达10-30年,房地产信贷资金使用时间长决定了信贷风险周期长的特点。

2.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专用性

房地产信贷的使用上具有针对性和专有性,专门为房地产开发建设和经营使用;地产信贷资金必须在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之下进行专款专用。

3.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影响范围大

房地产开发贷款金额动辄几亿、十几亿,更有甚者达数十亿元,一旦贷款项目发生变故或企业违约,不仅会严重影响银行的流动性和盈利性,还会影响借款企业的信誉。若房产开发项目不能及时完工,影响业主入住,还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二、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现状

(一)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发展情况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业务规模也逐渐壮大。1998年之后,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飞速发展,商业银行的房地产信贷业务持续快速增长。1998年到2010年,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量从2680亿元猛增至9.35万亿元,十二年间增长了34.89倍,远远高于各项贷款的平均增长速度;同期,房地产贷款占各项贷款总额的比重也从1998年的3.12%增加到2010年的20.5%,年平均增幅高达44.8%,明显高于其他各项贷款年平均增幅。

(二)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在房地产业的循环流程

房地产信贷资金在房地产业从开发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起着重要作用,房地产信贷资金在房地产业循环流程如下图所示:

(三)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分析

1.房地产市场资金过度依赖于商业银行

我国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中,企业自筹资金占比维持在25%-35%左右,呈逐年增长趋势;国内贷款约15%-25%;其他资金来源大部分是属于住房消费者的预交房款,在这部分预交款中有50%-60%来源于商业银行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总体估算下来,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中大约有40%-50%来自于商业银行,占比较大。如果考虑到定金及预收款中可能存在的个人综合消费贷款,自筹资金中可能存在的信托和理财融资,则银行融资占全部开发资金的比重会更高。

图2 2000年-2012年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发展趋势图(附后)

1-7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68987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比1-6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13111亿元,增长14.7%;利用外资245亿元,下降9.2%;自筹资金28078亿元,增长11.6%;其他资金27553亿元,下降8.1%。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16567亿元,下降10.2%;个人按揭贷款7651亿元,下降3.7%。①(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3 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增速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不成熟,使得我国的房地产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我国房地产市场资金主要来源于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而其它资金来源占比较小。房地产市场资金需求对商业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使得房地产市场的融资风险主要聚集于商业银行。

2.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增大

在房地产市场利润的诱导下,近十年我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但企业的资质良莠不齐。房地产开发商会面临以下问题:房屋销售不利使得资金回笼较慢,在直接融资渠道缺乏和银行融资难度加大的情况下,资金紧张;个别开发商闲置土地被收回、项目储备减少、预期收益减少;房地产预期价格下跌,财务成本、管理成本增加,获利减少。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某些开发商就会铤而走险,通过销售资金回笼后挪用其他项目;办理无真实借款人的虚假按揭贷款等方式,挪用、骗取银行贷款,致使银行贷款出现展期、逾期,加大了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

房地产行业的运行情况决定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高低。通过近几年国家财政政策和央行货币政策的双重管制,房地产行业的热度稍有降温,但仍有一些房地产企业甚至是央企的资产负债率处80%以上的高位。

三、防范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的建议

(一)努力拓宽房地产业融资渠道

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主要分为以下三种:证券市场直接融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简称 REITs)和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保险体系。上述多渠道、分散化的融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商业银行的房地产信贷风险。

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大力丰富房地产金融市场中的金融资产和金融工具,努力为房地产企业扩展不同的融资渠道,对于有条件的房地产企业要适当鼓励其直接融资,扩大直接融资的比例。在严控相关房地产资产衍生产品风险的基础上,适当加大对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等相关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扶持力度,拓宽房地产业融资的创新途径,进而增强房地产资产的流动性。

努力构建多元化的房地产融资体系,逐步转变银行贷款的较为单一的融资途径,实现房地产行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规范化和规模化,最终实现房地产业和银行业的共同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强房地产信贷操作环节的风险管理

按照信贷业务操作的运作流程基本可分为业务调查、项目评估、项目审查、贷后管理等四个基本流程。根据银行当前信贷人员岗位设置情况,涉及基本岗位有:客户经理、审查人、评估人、集体审议人员、信贷审批人、业务签批人、押品价值评估人员、监督人员等。他们分别处在信贷业务流程中各道风险防线上,按照信贷政策制度履行各自岗位职责,行使不同的风险管理职能。

1.业务调查环节流程

该环节存在外部欺诈和内部欺诈风险,同时在业务操作中也蕴藏着风险。对于客户提供的虚假资料,应当提高信贷人员的审核标准。银行客户经理为了牟取利益,参与资料的造假,对于这种内部欺诈的行为,应当实行客户经理岗位责任制,改进激励制度,加强后续环节的检查和内部审计,明确各级责任。对于业务操作中的风险,采取双人核保核押,加强岗位培训。

2.项目评估流程

授信审批部受理信贷业务后,由审查人对其进行初审,需要对于抵押物要进行价值评估;出具评估报告,为信贷决策提供参考与依据。该环节主要风险类别为业务操作,控制措施为制定项目贷款评估细则,考核评估质量,多层核查与复核。

3.项目审查环节流程

该环节的风险类别主要为内部欺诈及业务操作风险,风险点及控制。措施审查人结合评估报告提出审查意见;对不需要进行评估的项目贷款,审查人直接根据前台业务部门提供的调查报告提出审查意见(必要时进行押品价值评估)。审查完成后按规定提交集体审议,审议(审查)后交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核查后报一级(直属)分行行长按照业务双签的原则进行签批。

4.贷款发放环节流程

篇7

从理论上讲,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建设应该与房地产业和房地产金融的发展同步,加上政府的宏观调控,房地产金融风险在一定范围内是可控的。但当前我国的情况却是,房地产信贷投向不合理、房地产信贷的外部环境不完善等问题,种种情况阻碍了房地产信贷的健康发展,也造成了大量的金融风险。尤其是房地产融资渠道过于单一,单纯依靠银行房地产贷款,使得大量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聚集在银行,这给房地产金融业甚至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大隐患。

因此,分析我国房地产信贷风险的表现的原因,积极寻求房地产信贷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方法对策,建立起适应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房地产业现状的新型房地产金融体系以及借鉴发达国家金融风险管理的经验和我国理论界、金融界和房地产业人士的理论和观点,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房地产融资方式,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房地产企业信贷风险现状

(一)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信贷风险的种类

1、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因筹措资金而产生的风险,即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房地产开发企业高负债经营隐含财务风险,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以银行借贷融资为主,自有资本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普遍在30%以下,部分企业甚至在20%左右。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良莠不齐,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开发贷款门槛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链条日趋紧张,一旦资金链条断裂,风险就会暴露。

2、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由于房地产投资经营失误,造成实际经营成果偏离期望值并最终产生难以归还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房地产贷款的经营风险主要存在于非住宅房地产贷款之中。由于房地产具有不可移动的特征,房地产投资与其他投资相比而更具有不可逆转性,一旦开始投资就难以撤回。如果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由于决策失误或资金链中断而停工,就会造成“烂尾楼”和“半拉子工程”,套牢开发资金。同时房地产的流动性较差,在投资完成之前基本不具备变现能力,改造和变更设计用途难度较大,处置起来非常困难,资金回收的可能性小,所以房地产项目停工后往往一摆就是儿年甚至上十年。除此之外,目前越来越多的“圈地”、“炒地皮”以及施工企业被迫垫资现象更加剧了房地产金融的经营风险,因而房地产业经营风险远远高于其他行业。我国房地产开发资金高度依赖于商业银行,房地产业的良好发展前景也使得商业银行不可能放弃对房地产业的信贷投入,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使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的总量必然伴随房地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增加,导致房地产贷款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大。

据统计,我国广东省部分金融机构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额已占超过各项贷款新增额的70%以上。这种增长过快的趋势如不加以适当控制,一旦引发风险,后果将不可预料。事实上,我国己经发生了由于房地产不良贷款占比过高而导致银行支付危机的情况。

2010年海南发展银行的倒闭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2009年建设银行广东恩平支行由于房地产开发贷款不良贷款比例过高而导致不能有效兑付,出现挤兑风险,建设银行总行拨了50亿元,才解决了支付危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经营风险是当前我国房地产金融面临的最大风险。

3、欺诈风险

欺诈风险是指在目前房地产市场信息不充分、监督管理欠严密的情况下,开发商的开发行为与销售行为不规范甚至为其经济利益恶意欺诈银行及担保方的风险。开发商的欺诈风险也是目前房地产金融机构和担保方面临的最大的风险,它可能带来的损失也是最大的。以2009年为例,四家国有银行房地产开发商贷款质量差异明显,其中农行和中行的不良贷款率相对偏高,分别达到16%以上和12%以上,工行和建行的不良贷款率则相对较低,维持7%左右。四大行汇总的房地产开发贷款不良贷款率在10-11%之间。

在房地产开发贷款上,央行了《关于规范住房金融业务的通知》(简称195号文),规范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向商业银行贷款的条件,形成地产商、银行共担风险的安排。然而,大多数情况下,房地产开发企业由于受到利益动机的驱使,加上一些银行为了争夺客户,采取各种变通措施,使得房地产开发贷款存在许多违规之处,比如:以流动资金贷款来顶替开发贷款;高估地产项目价值,以尽争取尽可能多的开发贷款:

提前启动银行按揭贷款程序:利用建筑施工企业垫资的方式降低自有资金投入;开发商“走穴”银行信贷资金,一种是资金用途转移,二种是银行信贷资金被用于房地产滚动开发,三种是从甲地转移到乙地经营。由此可见,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之大不言而喻。

4、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房地产市场状况变化的不确定性给房地产开发投资进而给房地产贷款带来的风险。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市场风险也主要存在于非住宅房地产金融之中。由于房地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与宏观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其波动周期且略超前于经济周期的波动,这种波动周期的超前性导致房地产投资风险难以预测。在经济高涨时期,房地产投资收益明显较高,居民支付能力的提高加大了对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需求的扩大带来房价的看涨,从而出现房地产开发商由于对市场的乐观预期和高额利润而大量开发房地产,商业银行为争夺市场而将信贷资金大量投向房地产业的现象。一旦国家房地产业景气指数下降,市场供给过剩或需求不足,致使房价大跌,巨额的本金和利息损失使房地产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甚至破产倒闭,继而导致银行大量坏帐产生。而且房地产业的不景气也会使得抵押物难以变现,更加增大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清收难度。

(二)商业银行制度和经营行为风险

目前我国房地产贷款发展迅速,已成为商业银行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存在经营行为不理性、不科学、不规范等问题,给这项新的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潜在的隐患与现实风险。从商业银行自身的角度来看,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银行内部管理滞后

各行大多采用经办行内部审批这种效率较高的审批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房地产贷款的调查、审批、发放、贷后管理均在支行内部进行,支行行长集审、贷权力于一身,缺乏有效的制约,易出现道德风险和决策风险。再者,银行贷后管理薄弱。由于客户繁多,贷后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只能采用电话方式,银行很难及时追踪借款人经济状况的变化,无法对个人住房信贷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跟踪监督和控制。往往是一笔业务不能按期还本付息时,信贷人员才上门催收,贷后管理演变成了不良贷款的催收。

2、银行出现违规放贷现象

一些银行为了争夺客户,采取各种变通措施,降低房贷门槛,甚至违规操作。有的变相对“四证”不齐全的项目发放开发贷款;有的以流动资金贷款替代房地产开发贷款;有的放松个人住房贷款的条件,降低首付比例,擅自延长还款期限;有的以个人住房贷款的名义发放个人商业用房贷款,有的继续向项目资本金达不到项目总投资30%的开发项目发放住房开发贷款。

3、银行进行抵押贷款时存在隐患

有的房产所有人串通第三者,先通过合法的形式将房产租给第三者,在向银行进行抵押贷款,从而导致银行即使实现抵押权,在房产所有人与第三者约定的租期内也不能受偿。有时房地产开发商以未结清建设工程款的房产进行抵押,或串通建筑公司出具未结清建设工程款的虚假证明。在这种情况下,拖欠工程款的“优先受偿权”将“优先”于抵押的“优先受偿权”,从而导致房产抵押风险。还有一种情况是抵押率偏高。现在银行支持的房地产项目,贷款与土地房屋抵押率一般设定为80%,有些银行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为争夺市场份额,自行提高抵押率。

4、房地产开发和个人住房信贷严重依赖银行贷款商业银行为房地产融资及服务所提供的金融工具过于单一,致使房地产开发和个人住房信贷严重依赖银行贷款。“中国房地产企业70%的资金来自银行”的说法在房地产也根本不成立,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以流动资金贷款交纳土地出让金,取得“四证”,申请开发贷款,建筑施工单位垫资修建,提前启动商业银行按揭贷款程序,资金链一贯而下,房企信贷资金又何止七成?再加上个人房贷按揭,相信整个行业的负债率将远远超过70%,这给银行信贷带来了巨大风险,一旦开发后续工作无法按预期进行,或者开发商的资金链出现断裂,以往所贷出的资金将立即处于高风险的状态中,房地产业的风险就会转化为银行的风险。虽然这些贷款都有房子作抵押,但银行要的是还本付息,不是要房子,最终手里拿到一大堆房子对银行来说也意味着失败。

5、银行信贷资金挪用现象依然存在

一种是资金用途转移。一些开发商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往往还包括建筑材料、物资经营等项目,银行实际操作中很难把关。他们有的还通过关联建筑企业转移挪用房地产开发资金;二种是银行信贷资金被用于房地产滚动开发。有的房产开发项目房产销售已接近尾声,而银行贷款却分文未还,售房款被开发商贷款挪用于新的开发项目;三种是从甲地转移到乙地经营。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尽管是在本地注册及融资的,但项目与资金的使用却一直在外,使银行鞭长莫及,无法实施有效的管理。这些银行信贷资金挪用现象,造成基层行一些项目贷款不能按期收回,从而加大了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经营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缺乏独立性

目前,普遍实现了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各商业银行银行也已基本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架构和运行机制。大部分商业银行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行长负责全行全面业务发展及管理工作,而信贷风险管理则是作为行长行政管理的内容之一,由行长领导下的某一职能部门承担。对风险管理重视一点的银行,会成立单独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全行信贷业务的风险控制;而大多银行则是将风险管理列入信贷管理部门中,由该部门的一名或几名员工兼任,银行风险管理缺乏独立性。

即使是成立有单独风险管理部门对信贷风险进行管理与监控的银行,其风险管理工作实际上也难以确保正常开展。这是因为,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一般由行长任命,员工则由风险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提名,行长任命。换言之,负责风险管理工作的所有人员,其人事关系均由行长决定,从而造成这些人员在履行风险管理职责时只对行长负责,唯行长命令是从,在风险管理方面丧失了独立性,行长负责制与风险管理独立性的要求存在矛盾和偏差。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发展水平严重滞后高居不下的不良贷款数额和令人堪忧的信贷资产质量,己经日渐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问题:

1.信贷风险测量方法简单

在信贷市场风险测量方面,由于我国利率和汇率长期以来管制严格,商业银行没有面临较大的利率和汇率风险,因此,信贷市场风险测量水平仍相当落后。对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的监管多采用重新定价缺口和累计头寸法等最为常见和最简单的方法。简便采用的量化的信贷风险管理方法也多是针对单个借款人信贷风险的测量与管理,对于信贷组合风险则缺乏有效的定量测量与分析工具。将过于简单的信贷风险测量方法运用于信贷风险识别与评估,显然在有效性和精度上要大打折扣的,在风险管理的源头就存在失真的问题无疑不利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和管理。

2.信用评级薄弱

现代银行信用风险的量化管理是建立在信用评级基础之上的。因为不同的贷款客户存在着种种差异,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是有区别的,在计算信用风险加权资产时自然不能等同对待。论文格式因此,银行信用风险加权资产乃至资本充足率的计算结果能否准确反映银行真实的经营管理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用评级功能的有效发挥。

信用评级的方法有两种,即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外部评级的有赖于专业化信用评级的有力支持,在我国,由于专业化的信用评级体系的缺失,采用此法的可操作性差。而就内部信用评级而言,目前,我国银行大都有自己的信用评估系统,但评级结果主要用于授信管理等少数领域,风险的识别、评估功能无法有效的发挥,并不能满足信用风险管理工作更深层次的要求。

3.信用风险模型管理空白

长期以来,定性分析在我国信贷信用风险管理中所占比重过大,定量分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有所欠缺,更谈不上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运用。直到上世末东亚金融危机以后,我国商业银行才越来越重视风险的识别与监控,并意识到对信用风险状况只用“高、中、低”做出评价未免过于笼统,没有说服力。目前,不良贷款比率作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信用风险量化的重要指标之一,虽然计算简单、形式简易,但至少用比例这一数字形式给了我们一个有关信用风险的“位置感”.如果能在进一步以信用评级为基础,运用风险量化模型计算银行的风险资产状况,使之与资本金相匹配,就得到了巴塞尔委员会要求的资本充足率,则又给了我们一个有关信用风险的“安全感”.但从目前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看,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应用仍是空白。

4.信贷管理方法简单落后,难以防范风险

限于起步较晚,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方法还比较落后:还没有建立自己的客户信用评级体系,对借款客户资信情况的判断往往是凭感觉、靠关系,缺乏统一的标准;在信贷客户的选择方面也只是临时起意,没有一个明确而持续的信贷投放政策,缺乏清晰的指导;对客户的借款申请进行审批时,操作流程不畅,往往评审委员还没有对借款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就要做出自己的决议,缺乏有效的沟通;贷款发放后,借款人的资金流动情况、借款人支付利息的情况、归还贷款的情况、贷款到期情况等,都要由信贷人员自己去柜台找会计人员查询,费时费力,有时还容易遗忘,造成不好的后果。

例如:锡州商业银行至2010年期末,该行关联交易余额分别为29584万元、8667万元(其中保证金5867万元)和8802.91万元,全部关联交易余额占本行报告期末资本净额的比例为20.99%.虽然该行披露这些关联交易五级分类形态均为正常,但从关联人身份特征看,关联自然人全部为该本行的内部人及关系人,关联法人全部为该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或内部人及其近亲属控制的关联法人企业,毫无疑问,这会给该行信贷风险管理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

(三)信贷风险地区集中度高

商业银行的地区风险集中度高,以锡州商业银行为例,截至2010年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至本期末余额为42185万元,各区的分布情况为:锡山区17950万元,占不良贷款比例为42%;惠山区14994万元,占不良贷款比例为36%;滨湖区2421万元,占不良贷款比例为6%;新区3689万元,占不良贷款比例9%;城区3131万元,占不良贷款比例为7%.

从2010年锡州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区域分布的季度变化情况看,锡州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锡山和惠山二区,合计要占到全行不良贷款余额的75%-80%.

(四)信贷风险行业集中度高

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投放往往集中于一个或几个行业领域,而一旦这些行业陷入困境,那么银行所面临的信贷违约风险将明显加大。以锡州商业银行为例,截止2010年年末,该行行业贷款投放前五位客户累计投放信贷212.93亿元,制造业(66%)和租赁与商务服务业(14.74%)就占到80%强,信贷投放行业集中明显。

因此,制造业企业的贷款风险状况对该行资产质量情况有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影响。该行贷款客户中该行业企业不良贷款比例较高,观其原因主要是化工印染、纺织加工两行业受国家宏观调控、行业风险、区域竞争日益加剧等的影响较大,再加上一些纺织企业自身规模小,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和地区条件的限制下,仍盲目扩大投资,结果往往使企业陷入困境,致使贷款出现风险。另外,由于之前该行未将所有政府、村委贷款合理分至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中,在本季末该行将这类贷款全部按要求分至该两个行业中,导致不良贷款数较上季和年初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主要是上世纪末的一些实业公司、农服中心等的一些不良贷款。

商业银行的风险集中主要是由两个方面造成的:一是农信社经营的地域限制。这种地域限制主要表现为农信社在机构设立和业务经营上严格按照乡级或县级行政区域分割,贷款一般都发放给相对同质的客户,而且同质借款者的违约风险具有高度相关性,信贷业务的高度集中使得信贷资产无法有效分散。二是经营规模的限制。单个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较小,资金实力薄弱,容易引起单户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升高,风险集中。

以锡州商业银行为例,截止2010年年末,该行前十名贷款客户年末贷款余额累计13.94亿元,占贷款总额的5.98%,占资本净额的62.19%.

(五)信贷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取代《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风险防范进入了一个历史性的崭新阶段。在人民银行的推动下,各商业银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规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和操作规程。目前,各商业银行已初步建立对分支机构的信贷授权制度、对客户实行统一授信制度、实行审贷分离制度、对贷款进行新的分类、建立了商业银行信贷内部监督制度和实行贷款终身追索制度等。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建设还存在相当的问题,许多制度的整体执行情况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信贷管理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偏差

多数银行并没有真正理解内部控制的内在含义,把内部控制等同于各项规章制度,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各项工作制度和业务规章的汇总,有了规章制度,银行就有了内部控制。实际上,内部控制应该是商业银行为了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虽然,银行各项业务离不开规章制度,但是,规章制度充其量只是内部控制的一部分,而不能代替内部控制机制。由干这种认识的偏差,使得一些银行并未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

2.内部组织结构不科学、部门之间相互牵制不够(1)虽然基本上都建立了对分支机构的信贷授权制度,但部分银行缺乏严格的授权管理和集体决策程序,在对各分支机构及部门的管理上授权不清、责任不明,甚至出现滥用权力、滥授权现象。有些分支机构权力过大,有些部门身兼数责,部门内部各岗位之间职责不清,内部权责脱节,内部核查走形式,减少和预防差错的能力被削弱。

(2)虽然实行了审贷分离制度,并在制度上落实贷款“三查”制度,但从组织结构上看并不彻底,“贷前”调查和“贷后”调查不是由两个部门来贯彻执行,商业银行仍停留在客户经理既做“贷前”调查,有做“贷后”调查的阶段。

(3)各商业银行往往根据贷款种类和产品设置信贷内部职能部门、划分业务领域,但这种内部机构设置方法与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经营的内在规律相违背,容易造成内部各信贷部门相互扯皮,不利于加强信贷风险管理。

3.内部控制缺乏有效性和独立性

(1)内部控制缺乏全面性和及时性。尽管有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制度不健全、不系统、不配套、不及时。有的制度不够全面,对信贷过程中的一些环节存在控制盲点;有的制度不够系统,缺乏配套的业务操作规程;有的制度较之业务发展明显滞后,早已不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

(2)缺乏独立性。尽管我国商业银行大多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内部控制的建立者和执行这是同一部门,操作人员和核对人员是同一人,内部检查流于形式,内部牵制制度执行不力。有的银行内部审计部门甚至直接受各级行行长的领导,独立性不强,审计工作不超脱,查处力度不够,大大削弱了监督部门的作用。

(3)内部控制制度贯彻执行不彻底,大多流于形式。尽管制定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有章不循、有规不依”的现象依然严重。一些商业银行的行长或其分支行机构负责人长官意志严重,业务的审批和授权随意性较大,甚至滥用职权,业务处理上经常出现反向运转的状况。有的企业或个人要贷款,不是先向信贷部门提出申请,由信贷员进行信用分析,一级一级地审查上报批准,而是直接先找主管领导,由领导一级一级向下指派,具体经办人员再具体进行办理。这种操作上的“逆向”运作,使得经办人员不能够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造成必要的审批和经办过程“走过场”,为拘私舞弊和假公济私创造了可乘之机,同时也使金融资产面临较大风险。

三、商业银行防范房地产风险的对策

(一)商业银行应调整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内在结构控制开发贷款总量扩张,并不意味着不放款,而是要合理调整结构,实行差别政策。要结合各地区发展水平、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和潜力、房地产的价格水平和供求状况、居民居住水平和购买能力,商业银行自身应对房地产贷款结构进行合理调整。

1、优化贷款客户结构

有资料显示,全国现有房地产开发企业25000多家,一、二级资质的开发企业加起来还不到14%,大量实力较差的开发商充斥市场,这些企业实力弱、经营水平差,抗风险能力极低,一旦房地产市场遇冷或政府出台更为严格的信贷政策,它们将再无生存空间,所贷款项极有可能无法收回,从而给银行带来又一笔不良贷款。因此,当前各银行应重点拓展并支持在全国、跨地区或一定区域内经营实力雄厚、经营业绩优良、发展潜力大的房地产优质客户,这样既有利于商业银行优化贷款客户结构和降低贷款风险,也是打造房地产民族品牌和培育大型开发龙头企业的需要。

2、优化贷款项目结构

银行应该谨慎选择房地产的贷款项目,并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首先选择地理位置较好、市场销售前景看好的房地产项目发放贷款。

对大户型、大面积、高档商品房和别墅,不管是前期的货款投人,还是后期的按揭服务,商业银行应该适当限制,相应提高其个人住房贷款的贷款利率和贷款成数水平,缩短贷款期限;对于一些炒作过度的楼盘的投入一定要充分论证其产品销售市场后方可进行。

优先支持适销对路的符合中低收入家庭购买能力的住宅项目、城市旧区改造项目、城市经济适用房工程,对广大群众需要的经济适用房采取下浮利率,进一步扩大这些项目个人住房贷款的覆盖面,扩大住房贷款的受益群体。

合理参与写字楼项目,谨慎参与商住楼项目。从而使房地产信贷资金结构实现从高端客户到中、低端客户,从商品房到商务楼,从开发资金、流动资金贷款到按揭贷款的科学分布,避免房地产信贷资金集中于一点,从而使房地产信贷资金形成更能抵御风险的结构。

(二)银行应科学设计业务流程,完善贷后管理机制在设计业务流程时充分考虑风险控制因素,并强调风险控制体系应该能够根据市场变化情况不断进行修正。贷款管理前台与后台应该职责明确,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前台负责调查借款人和项目的实际情况,撰写调查报告并对调查报告的真实性负责;后台负责材料的审核以及贷款的分析和判断,贷款审批人员通过对申报材料的审核,科学合理地分析贷款项目的可行性、风险性,做好对企业贷款条件中企业资质和投资项目质量的评价,独立做出贷或不贷的判断并对决策的准确性负责。前台的行为要对后台负责,后台的决定也要客观独立。

对房地产开发贷款,要针对项目进度合理掌握贷款的发放,禁止开发贷款一次性开发到位。当开发商卖楼所得款项超过贷款额时,再把全部贷款拨付给开发商;加强对房产项目的工程进度、销售情况、资金使用的动态监控,及时做好预警工作;监督开发贷款的实际用途,防止资金被用于地皮或楼盘投机炒作,而不是真正用于房产开发;建议房地产开发项目在完成总投资75%且符合销售条件时开始回收房地产开发贷款。

对于个人住房贷款,要对借款人的真实借款目的进行监督,防止用“假按揭”为开发商套取贷款;要加强对抵押物的管理,防止抵押物被恶意销售,保障银行对抵押物的所有权和处置权;对借款人的经济状况进行及时监督,特别是对那些收入下降、失业导致还款能力下降的个人,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对其真实的经济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并与保险公司联系,启动保险程序;对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拖延办理《房屋他项权利证书》无法落实抵押登记的,要利用保证金的制约作用督促其及时办理有关手续,严防债权“悬空”.

房地产金融业务的经营主管部门,风险、法规、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基层行贷后的监管和指导,帮助经办行发现问题制定措施,发挥整体内控的联动效应;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加强组织结构中的监督职能,完善会计控制制度,实现内部控制中的“四只眼睛”原则(贷款的发放与审核的权限分授予不同的主体);定期由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部门或审计部门对贷款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和审计,发现有章不循或违规操作时,要严肃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加强对因机构撤并移交的贷款管理,要求接管行要指定专人以清收为主负责贷后管理,实行考核责任制。

(三)建立健全规范的个人和企业信用体系

建立个人和企业信用体系,就要在各金融机构内部建立信息资源库,利用信息共享平台,减少信息互通的阻碍。通过资源共享走向信息集中,最终完成个人和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

1、建立个人和企业信用档案

通过“一人一码”和“一企业一码的对应方式,将个人和企业信用资料锁定在一个固定编码中,以供银行备查。个人信用档案应该包括个人身份、固定收入来源、银行账户、额外收入、其他资产的构成和变动、个人保险等。企业信用档案则主要包括企业资产规模、所属产业发展前景评估、企业关联单位的往来情况等。还要掌握借款人的特殊情况,如是否存在先期债务、有无不良使用历史等。

2、建立多层次的个人和企业信用调查制度

个人信息的调查只依赖信用调查公司是远远不够的。应当以政府为主导力量,依托税收、财政、审计等部门,在个人信用调查公司的帮助下,对使用信用卡、个人支票、住房消费信用的用户进行信用评估,并利用银行系统的技术和信息支持,建立起一个多层次的个人信用调查制度。对于企业,则可以通过工商管理部门、会计和法律事务所、专业评级机构来进行信用评估。

3、建立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银行系统需购置必要的设备,加强软件的开发和推广,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各商业银行个人和企业信用档案联网,运用计算机及网络实现信息的共享。但是共享并不是开放全部客户的全部资料,而是有针对性地对申请住房抵押贷款的个人信息进行披露,比如,只对申请人以前的信用还款记录、是否有可靠的还款来源以及收入是否足够还贷款等信息进行确认。对于企业,则公开的透明度可以更大,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本来就具有向社会公众公开商业机密以外的经营信息的相关责任。

篇8

在我国,随着消费信贷的逐年发展,制约该项业务发展的风险也逐步暴露和突出,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消费信贷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借款人风险。由于我国居民收入尚未完全货币化,收入来源多样化,透明度低,使得实际收入与名义收入差距很大。而且借款人提供的资料只能表明当期情况,社会化保障程度不高的现实又使得未来预期支出变得不可测,很难用科学的评估方法来确认未来的状况,因而贷款期越长,发生变故的几率越大。再加上现在社会部门间信息沟通共享渠道不畅,没有个人信用劣迹的记录,则无从判断借款人的资信程度,也没有个人破产的制度,这给许多信用意识薄弱的借款人留下了可乘之机,因而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无法彻底解决。借款人的多头贷款、故意不还款或是恶意透支在目前个人信用体制不健全的状况下使得银行信息不对称,防范风险的能力大大降低。

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主要是由消费者和银行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由于缺乏个人信用制度,银行在监管客户的风险防范方面产生难度,信用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银行缺乏征询和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手段。据世界银行的研究结果,利用征信系统即个人信用制度,大银行客户的违约率可减少41%,小银行可减少78%,因此我国有必要先在制度上弥补这一空缺。

3.法律风险。国家鼓励消费信贷开展的政策是明确的,但配套政策、法律法规、行政措施尚未到位,可适用法规不完善。目前,商业银行主要是依据《商业银行法》、《担保法》、《票据法》、《贷款通则》、《经济合同法》等对消费信贷进行管理,而这些法规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商业银行与企业的信贷关系,以生产性贷款为约束对象。商业银行将以生产性贷款为约束对象的政策法规移植到消费信贷的发放与管理上,不可避免产生消费信贷风险防范和抵押物处置上的矛盾。

4.抵押物风险。一般情况下,银行为确保自身的安全,在对个人发放消费贷款时往往要求提供抵押物。当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时,银行就应该取得对抵押物的处置权,但抵押物可能会因各种自然、人为灾害或周围经济、交通环境的变化而造成价格下降或价值灭失。此外,目前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还不足以保障银行顺利实现对抵押物的处置权,法院往往会从社会安定、和谐的角度考虑,在债务人无力偿还贷款时,法院即使做出了判决,也往往难以执行,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信贷风险大大增加。

5.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的消费贷款尤其是个人住房贷款债权的流动性较差而产生的风险。目前在配套市场条件不健全的情况下,尚缺乏盘活这块资产的措施。由于目前消费信贷在各银行所占比例还较低,且经济较为疲软,整个社会资金需求不旺盛,因而银行资金充裕,流动性风险尚未暴露。但随着消费信贷的迅猛发展,其比重在银行资产中的增大,资金“短进长出”的矛盾会日益突出。当经济高涨,整个社会资金需求旺盛时,若这块资产还不能盘活,银行很有可能会出现流动性危机,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二、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

由于消费信贷的对象涉及不同的个体消费者,且在我国出现不久,各种规章及配套措施尚不健全。从内外因角度来看,导致信贷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银行自身管理薄弱。从银行内部来看,其经营管理的制度是存在缺陷的。近年来,一些商业银行为了扩大消费信贷规模,对基层行下达硬性的放贷指标。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不少银行擅自降低贷款标准和担保条件,这种现象的蔓延将造成新一轮的风险积聚,不利于消费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带来极大的隐患。并且,还存在着信贷人员贷前调查不深入、贷中审查不严、贷后管理不力的松懈行为,放松了消费信贷资金使用的有效监控,这是导致借款人多头贷款和道德风险形成的原因之一。

2.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一方面,我国尚未建立起个人财产申报制度,个人及家庭的收入状况很不透明,居民收入中包含着许多非货币的收入和“灰色收入”,相当一部分借款人出具的收入证明的真实性无从查证,导致银行无法确切计算和查证贷款申请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另一方面,根据我国现行的政府管理体制,符合国际惯例的、完整的个人信用风险评估的信息和数据主要来自于公安、税务、工商、法院、银行、保险、公共事业收费等部门,但目前除银行以外,分布于这些部门的大部分个人信息仍处于封锁状态,银行无法通过正规的渠道取得相关信息,这就使得商业银行难以对个人的信用做出客观、真实、公正的评估,从而难以对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做出准确判断。

3.风险防范法规体系不完善。一方面,我国尚未出台一部完整的《消费信贷法》,目前商业银行主要是依据《商业银行法》、《担保法》、《贷款通则》、《经济合同法》以及一些人民银行出台的办法如《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等对消费信贷进行管理,其针对性当然不强,并且对现有法规也有不统一的理解,也未出台什么解释进行规范。另一方面,在国内,个人信用制度、个人破产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与消费信贷配套的制度政策尚未建立或有待完善。由于保护银行债权的法规不健全,特别是在个人贷款的担保方面缺乏法律规范,风险控制难以落实。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缺乏配套措施,使消费信贷缺乏完备的操作依据,无疑给贷款的安全性带来影响。

4.利率尚未市场化。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消费信贷缺乏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消费贷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客户分散且数量大、客户风险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对不同客户群应采取不同的利率定价,以实现贷款风险收益的最大化。但由于目前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商业银行无法通过差别定价的贷款策略,增加对高风险客户贷款的风险贴水,从而不能有效地降低消费贷款的平均损失率。

5.信用评分技术落后。主要体现在:第一,由于缺乏个人信用基础数据,普遍采用专家法评分模型以应对个人信贷业务的快速增长。第二,评分模型的种类较少。随着消费信贷品种日益增多,其显现的风险特征各不相同,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而目前除了信用卡业务的评分模型针对性较强外,对于其他消费信贷产品未根据信贷品种、担保方式、区域经济特点的不同开发相应的评分模型,而是一个评分模型“一统天下”。第三,对评分模型的使用还限于贷款申请、审批环节,在贷后风险管理、风险预警、风险计量方面的运用基本是空白。

三、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防范对策

1.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首先,加快个人信用征信机构建设的步伐,使其以商业化运作方式收集和使用有关个人信用档案的信息,同时兼顾公益性,逐步形成拥有全国基础信用信息资源的大型、综合性征信机构和众多提供信用信息评估等信用增值服务的各具特色的区域性、专业性征信机构,形成一个既能充分利用各项资源,发挥规模效益,又能适应不同征信需求,多层次、多方位的征信机构体系。其次,应加快全国统一的个人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设。目前,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构建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战略布局中,可以实行让一部分条件成熟的城市或地区先上的政策,先在一些信用消费发展较快的大城市推行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类似上海的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然后逐步向其他中小城市推广,最后形成覆盖全国的个人征信网络。第三,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整合协调和掌握各部门的个人信用数据、运用人民银行的网络形成全国个人征信的数据库,由一个专门性的全国个人信用管理局对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定价,产生一个个人信用档案的管理、查阅、购买信息的服务,从而实现市场化的运作。

2.建立健全消费信贷相关法律体系。一是要将消费信贷列入国家整个法律体系特别是经济、金融法律体系中,从总体上加以规范和完善,要尽快对《担保法》、《合同法》、《贷款通则》、《商业银行法》等相关经济、金融法规中的有关消费信贷条款进行相应修改、完善和补充,尽量简化手续、降低费用、放宽条件,使之有利于促进和规范消费信贷的发展。二是要根据消费行为和消费信贷行为的需要,制定专门的法律制度和具体的实施细则,让居民有参加消费信贷的积极性和还贷的约束性,让银行有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的动力和责任感,形成“居民对银行有信心,银行对居民能放心”的良好格局及“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信用秩序。三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抵押贷款担保制度、医疗制度等相关制度,从而分散和共担个人信用风险。

3.建立有效的内控体系,实行浮动贷款利率。首先,银行内部要建立专门机构,具体办理消费信贷业务,同时建立消费信贷审批委员会,作为发放消费信贷的最终决策机构,做到审贷分离,形成平衡制约机制,以便明确职权和责任,防范信贷风险。其次,要进一步完善消费贷款的风险管理制度,从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几个环节明确职责,规范操作,强化稽核的再检查和监督。第三,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消费信贷风险的预警机制。对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本息的情况,或者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应当列入“问题个人黑名单”加大追讨力度,并拒绝再度借贷。第四,加强量化考核、质量监测,实行竞争上岗、奖罚分明,完善多劳多得的分配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提高信贷管理水平,促进消费信贷规范发展。第五,实行浮动贷款利率,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在利率浮动比率、贷款比例和期限安排上,给商业银行以更大的余地,以便商业银行更好地为客户服务,更好地防范风险。

4.采用科学的信用评分技术。首先,由于专家法评分模型的局限性,就要求商业银行高度重视个人信贷业务基础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建库工作,改进现行的业务系统,加强新受理业务数据录入完整性、准确性的监控管理,特别是对未获批准的申请人信息的收集。其次,商业银行应根据数据资源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开发评分模型。建议对不同的产品设置不同的评分模型,由于目前各项基础条件较薄弱,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分产品分步推进。最后,必须将信用评分技术用于个人信用风险管理的全过程。建议国内商业银行尽快发掘银行内部贷款账户信息,开发欠款催收评分模型、风险预警评分模型等行为评分模型,进一步开发相应的自动化账户管理系统、催收管理系统,提高个人贷款贷后风险监测、不良贷款管理的效率。

5.转变消费观念,提高信用意识。我国居民长期以来有着“勤俭持家”、“量入为出”的传统消费观念,对于“负债消费”还比较陌生。商业银行应通过多种营销方式,向消费者大力宣传消费信贷,并创新服务品种、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培育消费者的信用消费观念、创造信用消费需求,实现业务发展和观念转变的互动,使人们增加安全感,消除后顾之忧,提高即期消费欲望,从而积极使用消费信贷。同时,政府可以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各种媒介,形成强大、广泛的宣传和监督系统,提高社会群体的信用意识,以此来推动和保障信用制度的建立。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对于我们来说,仅仅是再造信用的一种手段,而提高整个社会的信用程度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我们要用信用的约束来促进社会公众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国内消费信贷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赖小民.银行个人消费信贷案例与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杨大楷,俞艳.中国个人消费信贷状况及风险防范研究[J].金融论坛,2005,(7).

[3]匡国建.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J].南方金融,2006,(3).

[4]梁媛,余栩华.消费信贷需求的影响因素[J].特区经济,2006,(10).

篇9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现状

信贷风险属于风险的一种,产生于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对借款人来说,是指其能否按照借款合约的规定对贷款进行付息还本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对商业银行自身而言,是指由于银行对外发放了大量的不良贷款而形成的导致银行财务损失的不确定性。

1.起点低、起步晚

信贷风险管理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负债管理,即拉存款。第二个阶段是资产管理,尤指信贷资产的管理。第三个阶段是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如比例管理。第四个阶段是资本充足率管理,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的推出为标志。第五个阶段是全面风险管理,标志是《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推出。西方商业银行大概处于第四个阶段向第五个阶段过渡的时期,而我国的商业银行基本上仍处于第一阶段。

2.风险控制体系不完善

法人治理结构存在明显的缺陷,没有建立起独立的审贷分离制度。现代商业银行的业务线以纵向式为主,为了适应这种体制,其审贷序列也都是纵向式的。而目前国内银行的审贷体制基本上是横向的,并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风险管理组织制度。

3.风险管理方法单一

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全球化,使得我们可以从发达国家的银行体系观察到现代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技术非常丰富,而且分类科学、量化准确、手段先进。风险管理方法朝计量方法和模型化的发展是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技术上的重要发展。目前,普遍使用到的计量方法有针对市场风险开发的以风险价值VAR为代表的计量模型、KMV模型等 等。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特征

除具有一般风险的特征之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还具有其自身的独有特征:

1.直接造成货币资金损失

信贷风险区别于其他风险的一个明显标志就是直接造成货币资金的损失,因为信贷风险源于银行的信贷业务,而银行又作为整个国民经济货币控制的载体,一旦银行的大额信贷资金无法收回就会造成整个银行体系的货币供应量减小,资金流动性紧缩。

2.具有扩散性、涉及面广、金额巨大

银行信贷风险的扩散性是指个别银行经营出现危机会迅速扩散到其他银行,乃至整个银行体系。整个银行业中各家金融机构是紧密联系、互为依存的。而银行与银行之间,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一家银行倒闭会造成社会公众对其他所有银行的信任危机,诱发集体的金融风潮。

3.管理要求高

对于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不可以经验主义为主,造成银行信贷风险的原因错综复杂而且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这就要求信贷风险管理要具备更高的素质,能统筹全局、具有前瞻性,对每笔信贷业务的中潜在的风险都要有一个预期,而且要制定出一系列应对“预期”突发状况的措施,本身就是对信贷风险管理者能力的一个挑战。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1.外部环境的原因

(1)社会信用环境及法律制度。由于国有银行和企业主体的同一性,使两者的契约关系产生非强制性,这使整个社会信用基础相当脆弱。是我国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得一些复杂的银企纠纷在求助于法律时无从谈起和奏效。

(2)政府的干预。随着商业银行法的出台,政府干预银行信贷工作有所好转,但这种现象仍比较普遍。如为了支持国有企业的技术进步,必须对企业等技术开发、进步提供贷款支持,且贷款利率很低;为支持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央政府要求中国农业银行对贫困地区提供扶贫贷款等等。这些政策性贷款由于受政府命令的影响,一般在项目评估和审批上把关不严,借款人对贷款的管理和使用上都缺乏足够的严肃性,导致国有商业银行行为扭曲,使银行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3)金融体系不健全。不健全的金融体系不但是诱发金融风险的重要因素,而且不利于商业银行深化改革和运营效率的提高,最终不利于银行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目前最突出的就是利率管制问题。

2.商业银行自身原因

随着商业化改革的稳步推进,国有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意识不断增强,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信贷管理体制,经营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从风险管理方面来看,仍有很大缺陷,主要是:(1)风险管理定位不准确;(2)缺乏风险预警机制;(3)风险分析工具不科学。

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不完善,水平不高是形成信贷风险的重要内部因素。从制度体系上看,内部控制制度、贷款审查制度薄弱,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经营原则难以落实到位。从管理体制上看,国有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意识不断增强,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信贷管理体制。但从风险管理方面来看,仍有缺陷,主要是风险管理定位不准确,缺乏风险预警机制,风险分析工具不科学;各种风险管理综合协调程度不高,难以从总体上测量和把握风险状况;缺乏独立的风险监控程序,致使管理层、决策层不能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信用状况。从经营机制上看,决策机制不健全,对经营决策缺乏有效的约束;信贷人员的责、权、利不统一,激励约束机制没有充分制度化。

四、A银行信贷风险分析

A银行(因银行的隐私,故用A银行代替)是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前列的具有良好投资价值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位于浙江。

1. A银行信贷风险分析

(1)基础管理工作薄弱,信贷档案资料漏缺严重

主要表现为借款人和保证人的财务资料,贷款抵押凭证,贷后检查报告,催收通知书等资料的漏缺。信贷档案是银行发放、管理、收回贷款这一完整过程的记录,它的漏缺,尤其是有些法律文件不全,不仅对贷款的风险分析造成困难,也构成了依法收贷的障碍。

(2)没有严格执行贷款审贷分离制度

主要表现在:审贷分离机构设置迟缓;审贷分离机构流于形式,如信贷人员常常在贷款审批前已填好贷款合同、借据等法律文件和放款凭证,出现合同签订日期和贷款借据日期早于贷款审批日期,贷款金额和期限与审批金额和期限不同等现象。

(3)贷款经办人员法律知识薄弱,法律意识不强,贷款失去法律保护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保证人主体资格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2)一些商业银行未对抵押物、质押物的合法性,有效性进行认真审查;(3)按照《担保法》规定必须办理抵押登记的,未按法律规定办理抵押登记,造成抵押行为无效;(4)变更主合同主要条款,延长主债务的履行期限或者加重主债务人债务数额,未征得保证人同意,致使保证合同无效和部分无效;(5)不能充分利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的规定,维护银行的依法收贷权。

2. A银行信贷风险应对措施

(1)彻底地改革信贷管理体制,科学地制定贷款授权授信制度,不能简单“一刀切”,靠牺牲基层活力单纯求安全。

(2)要加强银行内部管理。为了保证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稳定提高,应从注意银行内部管理入手,坚持稳健的经营方针。还要优化我国商业银行的外部经营环境,比如加快利率市场化,发展资本市场,以及尽快完善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此外还要提高员工素质,培育全员的风险控制意识。对于一个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人才是关键,商业银行也不例外。

五、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保证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稳定提高,应从注重银行内部管理入手,坚持稳健的经营方针。完善审贷分离制度,建立信贷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贷后管理,进行贷款跟踪。总之,完善内部控制,防范内部风险,加强全程控制,实现从以补救为主的控制向以预防为主的控制转变,从而提高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能力。

1.加强银行内部管理

为保证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稳定提高,应从注重银行内部管理入手,坚持稳健的经营方针。改革管理体制,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在管理体制上,加强过程控制,完善内部控制,防范内部风险,实现从以补救为主的控制向以预防为主的控制转变,以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2.建立信贷风险预警机制

对信贷风险进行预警和监控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任务,这就要求尽快建立起一套完整稳定的预警制度和预警机制,以确保信贷工作能安全顺利进行。建立预警制度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信贷风险预警的组织管理体系。应由总行信贷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全行信贷风险预警工作,确定需要重点监测预警的行业、区域、产品和客户群;组织各分行对特定目标进行信贷风险预警,明确其职责,以及对分行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二是建立一套完整和连续的风险预警数据库。风险预警数据库可分为两个层次:总行为一级数据库,内容主要是与预警目标相关的宏观经济信息和现代决策信息;分行为二级数据库,内容主要是微观经济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在总行和分行之间,以及分行和分行之间进行信息交换,资源共享。三是改进风险预警的方法和计量模型,并注重培养从事风险预警工作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3.加强贷后管理

就一个具体的贷款项目而言,贷后的项目建设、运营到还贷完毕的时间远远长于贷款决策的时间。作为保障银行利益,实现管理目标的最后一道屏障――贷后管理,即控制――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可悲的是,我国的大部分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没能进行有效的贷后管理,以至贷款无法收回,形成不良贷款,加大了银行信贷风险。进行贷后管理,就要加强贷款的基础管理,健全信贷档案,及时对账及时催收;密切关注客户的经营状况,防止其违规操作、挪用、滥用贷款。设立独立的信贷风险管理机构,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例如,英国标准渣打银行设立独立的风险控制部门,与其他各部门分开,由它负责贷后管理,对重点客户特别关注,实地考察,及时了解客户贷后情况并进行评估,其评估结果必须独立向董事会或上级行报告,对有问题的贷款提出处理意见。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F8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11)04-040-04

自1852年第一家百货商店在巴黎诞生之日起,世界上共爆发了八次零售革命,分别是百货商店、一价商店、连锁商店、超级市场、购物中心、自动售货机、步行商业街和网上商店。在中国,自1900年中国第一家百货商店秋林公司诞生之后,在长达90年的时间里中国零售业没有任何革命性变化。在20世纪后期,外资连锁企业大举进入国内市场,当时中国并没有大的零售连锁企业,外资连锁的进入带来了新的业态和经营机制。中国当时的零售业作为弱势群体,无论在资本、管理和经营模式上都远远无法和外资零售企业竞争。在外资的猛烈进攻中,有很多本土企业倒闭,也有一些企业迅速成长壮大,中国零售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乎同时完成了西方世界150多年中发生的8次零售业革命,表现为规模迅速提升、新旧业态并存发展、市场集中度和零售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等特点。

零售行业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居民消费的增长。一般而言,影响消费增长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口、通胀、社会福利及保障五个方面。中国经济仍然保持着平稳较快的增长速度,消费者的信心大幅提升。再加上中国的新能源产业、3G产业、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刺激消费的政策,2010年,全国3000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8.1%,比上年同期提高10.6个百分点。我国零售行业正处于黄金发展阶段,强劲的居民需求预示着未来几年,零售行业有望保持高速增长。中国的零售行业前景广阔,但是随着内外资企业的较量, 3G、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等,零售行业正在不断发展、创新、演变,激烈的竞争使得每个零售企业在分享行业盛宴的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危机。

一、零售业态的细分及盈利模式

商店分类的专业名称是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的经营形态。其中每个业态都面对着不同的细分市场,即特定的目标消费群体。譬如,超市以满足日常消费为主;大卖场以一站式购物的方式满足消费者对经济和快捷的追求;便利店是满足消费者紧急购买的需要;大型专业店集中经营同一品类商品,在同一品类商品范围内提供最深化的选择和最低价;而折扣店则向家庭主妇们提供最低价格的商品。

2004年,商务部出台《零售业态分类》标准,按照零售店铺的结构特点,根据其经营方式、商品结构、服务功能,以及选址、商圈、规模、店堂设施、目标顾客和有无固定营业场所等因素将零售业分为食杂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会员店、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建材店、购物中心、厂家直销中心、电视购物、邮购、网上商店、自动售货亭、电话购物等17种业态。

(一)百货店盈利模式

百货业的盈利模式“联营+自营+租赁”。“联营”是指以招商的方式,引知名品牌进店,由各品牌生产商或商分别负责具体品牌的日常经营,店方负责商店整体的全面营运管理,除收取与面积有关的场地使用费、物业管理费等固定费用外,同时推行保底抽成的结算办法。自营是百货店从生产商或批发商(简称供应商)手中购入商品,按一定比率加价卖给消费者的经营模式;“租赁”模式即以出租场地所取得的固定收入作为利润来源。

百货零售商联营方式中扣点率取决于商场谈判能力,一般在20%以上,扣除员工成本、销货成本和折旧摊销等,其百货经营毛利率可达20%左右,净利率一般在5%左右。

对比自营模式,这种盈利模式对管理能力要求较低,具有很强的安全性和收益的稳定性,可将大部分经营风险转移至上游供应商。其商品、促销员由供应商提供、柜台装修由供应商负责、销售完毕1个月-2 个月左右才正式结算,存货基本由供应商管理,零售商只具有象征意义的库存,商品一般都有退换条款,零售商基本不承担存货风险。百货店商品通常采取的经营模式见下表:

(二)家乐福模式

一般来说,零售企业盈利有三个方面:一是进销差价;二是降低成本;三是向供货商收取各种费用,即“通道费”。家乐福即主要靠向供应商收取通道费用来盈利。这种模式基本不靠商业毛利赚钱,主要是靠营业外费用即通道费用。据核算,家乐福向供应商收取的各项费用,占其营业额的36%左右。

家乐福在对供应商的管理上坚持强势风格。比如采用承兑汇票结算,占用供应商的流动资金,收取高额的通道费等。但因家乐福在压下供应价格的同时提高一次性采购量,为了维持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的生存,并进而通过家乐福的全球采购系统进入国际市场,供应商也只好接受。目前家乐福模式已经成为了国内连锁超市的行规。

(三)沃尔玛模式

沃尔玛的盈利来源与家乐福不同,它主要来源于前两个方面即进销差价和降低成本。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零售商按照较大的毛利率来与供应商签定合同,商家一般可获取20%-25%的商业毛利,但除此之外没有其它费用,比较规范、透明。

沃尔玛拥有自己的商用卫星,实现了信息系统的全球联网。通过这个网络,全球4000多家门店可在1小时之内对每种商品的库存、上架、销售量全部盘点一遍。内外部信息系统的紧密联系使沃尔玛能与供应商每日交换商品销售、运输和订货信息,实现商店的销售、订货与配送保持同步。在美国,沃尔玛高效的信息系统配合高度自动化的物流系统,帮助它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商品库存和在途时间,有效地压缩了营运成本。而现阶段中国的商业环境束缚了沃尔玛高效信息系统优势的发挥。国内的网络环境目前远不及美国,大多数供应商也没有完全实现业务活动的数据化。另外,由于受政策上的限制,在中国沃尔玛的卫星通讯系统不能发挥作用,使中国沃尔玛不能有效共享全球采购系统、物流系统,也使得后台物流系统各环节不能做到像在国外那样严密配合,因此沃尔玛当前在中国开店的盈利模式还不能做到仅靠差价盈利。

长期以来,我国零售企业多采用联营或引厂进店经营方式,由于失去了对经营商品的所有权,降低了对经营商品的话语权。一方面造成供零关系紧张,大品牌商制约小牌零售企业,而大牌零售企业又制约小品牌商;另一方面弱化了零售企业传统功能,影响了零售企业自主扩张、创新的能力,削弱了对消费者的服务。这种经营模式,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使零售企业经营的风险逐步增大。一些零售业已开始加大自营商品的比重,走上向自营化回归,向赚取进销差价回归之路。而目前,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市场更加细分化的环境,将加快零售企业从联营方式向自营方式回归的步伐。

不过当前我国流通业瓶颈现象仍然十分严重,上游制造业的繁荣和自由竞争,商品供过于求,制造商严重依赖于零售商的渠道价值,零售业的强势地位没有改变,零售商无成本占用供应商资金的经济基础依然存在。因此在我国无论何种盈利模式的零售企业普遍采取占用供应商短期资金支撑规模扩张,或投资于非主业领域谋取更高利润水平的发展模式。

二、零售行业特征及其信贷风险

通常零售商业企业资金流量数额巨大,包括供货商货款、门店间资金往来、银行贷款等,反映在银行账面上,某一时期的存款规模增加迅速,业绩斐然。加之不断开店,容易给基层银行造成财务实力雄厚,流动性好的假象。出于对存款需求和网银交易量、发卡量等中间业务的考虑,基层行对零售企业授信的积极性较高。但对于银行而言,零售行业贷款的风险却是较大的,因为一旦零售企业出现资金危机,多米诺骨牌效应会使企业瞬间垮塌,银行损失惨重。历史数据也显示银行零售行业信贷资产质量低于平均水平。

零售行业对于银行而言是一个高风险行业,这主要是源于该行业自身的三个特征:

(一)规模经济特点及连锁经营方式

商业零售是一种规模经济,没有规模,就谈不上市场优势、渠道优势、货源优势,规模是零售商核心竞争力中的要素之一,没有足够的规模很难在竞争中处于强势地位。连锁经营是零售企业实现规模的主要手段,但同时也对内部管理控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连锁经营可以促使零售企业在品牌、商品、服务等方面标准化,最终形成统一的经营理念、统一的企业识别、统一的商品服务、统一的经营管理、统一的扩张渗透。因此,零售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连锁经营模式进行简单复制、快速扩张,以实现大规模化零售;另一方面,零售企业形成规模后,连锁经营模式可以帮助其实现规范经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进而形成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攫取更多的规模效益。

零售连锁成功的关键在于连锁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与管理模式的可输出性,同时通过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控制成本。连锁经营的三大核心技术是商品采购技术、物流配送技术和信息技术。这些都是极为浓厚的经营管理技术,每个企业都要不断的实践开拓符合自身实际需要的管理模式。连锁零售业,有一个规模临界点,规模到了这个临界点,整个销售网络才能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才能降低成本,增加效率,让整个网络盈利,让1+1大于2。例如,配送中心的货必须在72小时内分配到所有的店中,否则就被视为积压和库存。这种物流管理体系和供应链是连锁零售业的精髓。如沃尔玛在20世纪60年代的前8年,开店速度是每年2家-3家,目的是磨合出一个成功的零售业态模式;在70年代初期通过上市积累了扩张的资金,沃尔玛每年平均开店26家;80年代实行购并和自建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每年平均开店100余家;90年代完善了仓储店、购物广场业态、信息系统和物流系统,每年平均开店200余家。

(二)类金融的财务特点

零售企业对上游供应商采用压期支付货款,对下游消费者采用直接现金交易,商品的快速周转使得零售商账面存在大量现金。虽然其在资金来源、用途和信用基础等方面与银行等金融企业存在不同地方,但这种财务杠杆高、进出资金量大、浮存现金多、存在较大财务风险等特点使得零售商与银行等金融企业存在很大的相似性,称为“类金融”模式。

零售企业的这种圈钱能力是与其规模成正比的,规模越大,能够占用的资金就越多,这就极大地激发了零售企业规模扩张的动力。通过占用供应商的资金来开店,开出新店后可以占用供应商更多的资金,零售企业在扩张中获得一种循环“经济”的好处。另一方面规模扩张的加速造成国内零售商资金需求日趋强烈。由于自身盈利水平相对较低,依托自身利润增长无法支持其快速规模扩张需要,而融资渠道相对较少,且成本较高,又成为我国零售商占用供应商资金维持其规模扩张的内在根源之一。

调查显示,零售商目前开店资金的80%―90%,都来自于占用供应商的货款。零售企业通过占用供应商资金进行规模扩张的方式具有不稳定性:零售商占用供应商资金扩张的模式是以新开门店能够实现预期销售为前提,若新开出的门店销售下降,则无法支撑采购量扩大和返利的实现,也就无法占用供应商新的资金来偿还旧资金。一旦资金链出现断裂,或供应商追讨资金,停止供货,整个企业将无法运营。

(三)类商业地产的特点

商业地产通常指用于各种零售、批发、餐饮、娱乐、健身、休闲等经营用途的房地产形式。零售企业开设的店面往往需要地处城市中心商业地段,物业稀缺,因此零售企业网点购置时自然具有地产和投资的特性。近年随着商业地产增值空间加大,零售与商业地产投资商开发商业地产的积极性继续增加,购置物业已经成为零售企业扩张发展的新趋势。在零售同质化竞争太过激烈的情况下,零售企业倾向于购买物业,利用地产增值提高资产质量、降低经营风险。目前有些外资零售企业正在实践以商业地产运作结合零售经营的盈利模式,即依靠品牌优势,从地产商取得廉价的租金,承租一到两倍的卖场面积,通过低毛利率经营商品,高价转租卖场以外的经营面积,实现卖场内高销售、低毛利,卖场高租金。

零售行业对规模经济的需要以及类金融的特点和类商业地产的特征使得它在财务上自然呈现出“短贷长用”或是长期资产占压短期负债的特征,当规模扩张后,后续的经营创造现金的能力跟不上,加上无法及时获得其他长期融资资金,必然很容易引发财务上的流动性风险。其二,零售业是一个高市场风险的行业,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化、业态发展,消费者购物习惯的变迁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此外市场完全开放,同业竞争激烈,行业盈利水平较低;其三,该行业是高经营风险行业,连锁经营的管理难度很高,必需达到物流、信息流的协调高效运作,才能取得规模效益,提高竞争力。

三、零售行业信贷风险的防控要点分析

一家开业正常运营的零售企业如果不扩张门店,本身的经营应无资金缺口。因此商业零售企业银行融资的真正需求必定是由规模扩张引起。规模扩张是零售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没有规模的零售企业就没有竞争力,而过度扩张的风险又是不言而喻的。

那么银行信贷部门应如何选择客户把控信贷风险,笔者认为主要考虑以下六方面:

(一)充分考虑企业所处区域环境和地区内同业竞争格局。了解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的消费习惯,认可的主要业态,行业的集中度等对企业发展的影响;零售行业是一个竞争极为激烈的行业,淘汰率很高。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前途,如果企业所面对的竞争对手过于强大,胜算的可能性就很小。新的有实力的加入者对现有竞争格局的冲击也会对企业造成较大影响。因此企业所在区域和业态的竞争格局对研判企业未来发展前景极为重要。

(二)关注经济外部环境的转变。人们消费对经济环境变化非常敏感。今后一段时期, 经济增速放缓和通货膨胀可能会对消费者购买力,消费行为和信心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如果行业景气度下降, 家电类公司的内生增长将放缓,且新开门店的培育期会加长。因此要关注经济环境变化对消费的影响趋势,进而预判对零售企业所在业态的影响。

(三)分析零售企业细分业态,盈利模式,规模状况,了解它的网点布局,市场份额,战略定位,经营管理模式,营运能力,比较竞争优势。零售商业绩增长的驱动要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外延门店扩张和内生持续增长。外延门店的扩张取决于市场容量的大小和公司的开店能力,同时需要辅以领先的供应链平台作为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内生增长方面,主要是单店收入的增长和规模经济效应,即在规模基础上由供应链优化带来的管理集约和盈利能力上升的态势。

分业态来看, 百货业特征是:异地扩张较难,资本开支大,新店培育期长,规模效应不明显,内生增长较强,盈利增长稳定。一但开店成功,防守性也强,短期内,竞争对手较难夺取成功门店的客流量。家电连锁业特征:拥有较强门店复制能力,存在显著的规模经济,同店增长不是主要驱动力。随着行业的发展,商业模式不断升级演进以及市场饱和度的提高,零售商业绩驱动要素可能会有所转换(比如10年以后家电连锁可能会更依赖门店的内生增长和供应链领先)。

(四)财务分析重点关注营业收入增长率,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应付账款总量和周转率,毛利率,净利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等指标。其中分析零售企业主业创造现金能力是重点,零售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规模与其收入规模要匹配和稳定。每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一定为正数,如果持续下降,下降幅度过大或为负数,说明企业主业经营必定出现问题,易引发资金危机。零售企业财务分析还需结合它所经营的业态,不同业态的企业盈利模式不同,资金营运方式不同,自营比例不同,财务指标差异较大,行业内横向比较时要注意区分。

(五)关注企业负债规模和结构。自发性融资和银行融资是零售企业负债的两大基本来源。自发性融资的成本低,但是稳定性不足,很多零售企业最终都因过度拖欠供货商的资金而引发流动性风险。因此需特别关注企业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的变化趋势,如果该周转天数持续延长将是一个引发流动性风险的危险信号。

(六)深入掌握企业自有商业地产的情况,分析对负债的保障程度。详细了解他行的授信总量、期限、担保条件、企业现有的资产质量、可变现能力(包括抵押融资、变卖、被并购等),评估对负债的保障程度。零售企业一般拥有较多的商业地产,变现能力较好,摸清企业自有物业的资产规模和抵质押情况,对比企业真实的可变现的资产状况和负债规模,或争取优质商业物业的抵押能有效地控制授信风险。

参考文献:

1.李飞 零售业混乱中的玄机《新青年・权衡》2007年第1期

2.2010年零售业发展关注的新趋势 中华商业信息网

3.中国国内零售市场发展状况 中国经济信息网

4.寻找新的经济发动机,商业零售业发展与投资机会 诺安基金 中财网

5.张琦《从业态的盈利模式看零售行业》 光大证券 行业分析 2005-8-22

篇11

中小企业在世界经济史上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美国,中小企业被称为“美国经济的脊梁”。在日本,被称为“国家经济支柱”。在亚太经合组织中,中小企业占21个国家和地区企业数目的98%~99.7%,就业率占57%~79%,GDP比重占50%以上。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民营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民营经济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补充一跃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中坚力量。目前我国共有企业3468万个,其中98%以上都是中小企业,2008年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创造了60%以上的GDP,60%以上的工业总产值,以及70%以上的就业和80%以上的新技术研发。

二、河南省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现状

河南中小企业去年销售收入近3万亿,据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统计,河南省中小企业2010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9701.8亿元。2010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做出了一系列促进全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决策部署,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支持力度。全省中小企业全年实现增加值9494.7亿元,比上年增加1977.6亿元,同比增长26.31%;总产值30737.9亿元,比上年增加5902.6亿元,同比增长23.77%。截至2010年底,河南省中小企业数量达到37.8万家,比上年增加8.1万家,解决社会就业人员989.1万人,比上年增加144.1万人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河南省政府多次提出,河南要实现经济崛起,没有民营经济的参与是不行的。省政府也组织中原经济崛起的论坛,强调需要帮助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可是仍然有许多因素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中小企业资金不足,所以中小企业融资难也成为河南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三、河南省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之成因

(一)缺乏抵押担保资产

由于中小企业可抵押资产少,又难以找到有效担保人,专业性信用担保机构不发达,加之抵押拍卖市场不发达,使得抵押担保方式适用性降低。

(二)宏观经济环境带来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

河南的中小企业受到市场和宏观调控的影响比较大,对于多数中小企业而言,其抗风险能力较弱,相应地其随经济周期波动的情况更为明显。虽然我国一直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和融资,但是自从2010年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中小企业很难可以从银行获得贷款。

(三)征信体系和失信惩罚机制的缺乏使银行失去了债权的法律保障

由于社会征信体系尚处于初步建立阶段,当前各部门的信用信息尚未共享,失信行为不易被曝光,从而不能对失信者构成巨大威胁。另外,我国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失信惩罚制度,加之司法部门打击失信行为力度不够,导致企业失信成本过低。

中小企业向商业银行贷款其实是一种博弈,总结起来可以分成四种情况:1.银行不贷款,双方无收益,收益集为(0,0);2.银行贷款,企业还款。双方都盈利,收益集为(1,1);3.银行发放贷款,企业不还款,银行不去追讨,企业独自获得所有利润+2,银行损失本金-1,则收益集为(2,-3);4.银行贷款,企业不还款,银行追讨。考虑到银行追讨需要付出交易费用和追讨成本,假定为0.5,则银行收益为+0.5,收益集为(1,0.5)。

经过利益权衡,理性的企业会最终选择不还款,而理性的商业银行会选择不贷款,由此产生了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大,融资难的状况。

但是如果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介入,对于不还款的企业进行严厉的处罚,并对银行追讨需要付出的交易费用和追讨成本进行承担和弥补,则企业因为严厉处罚收益为0,银行利益得到保护为+1,则收益集为(0,1)。

经过利益权衡,理性的企业会最终选择还款,而理性的商业银行会选择贷款,由此基本上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同时如果中小企业具有长远的眼光,和银行建立长期良好的关系。于是一次博弈会变成多次博弈,使中小企业和银行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共赢。

四、中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的评估体系

(一)信用风险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评估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关键环节。无论是静态的企业融资结构,还是动态的企业成长周期,中小企业都要受制于银行贷款,而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银行又很难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以及信贷资金的配置情况有充分的认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行为经常发生,加大了中小企业贷款的信用风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问题又不得不化成中小企业与银行间信息不对称和整体信用风险较大的问题。

(二)信用风险评估体系的定性分析

从定性角度将影响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因素逐一分析,建立一个信用评价体系。实际操作时可将影响信用风险的因素分为微观、中观与宏观三类:1.宏观因素是指从国家政策和经济环境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应该包括经济环境、政策法律环境、国家产业政策。2.中观因素是指从中小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反映其今后的发展特点,应该包括行业周期、行业竞争状态、行业进入障碍、行业集中度、地理区位等。3.微观因素是指中小企业自身的一些特点,主要包括企业基本素质、经营管理状况、财务状况、创新能力、成长与发展能力以及业主的素质和能力。

所以从目前来说,我们需要积极的对企业的信用记录和历史数据进行收集,建立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和方法,降低银行贷款的信用风险,才能从根本是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参考文献

[1] 徐信忠,张格.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争议与共识 [J].哈尔滨:商业研究,2007(3).

[2]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篇12

一、目前我国房地产信贷状况

(一)房地产面临较大的宏观调控力度

近几年来,特别是2010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宏观调控政策,政府不断出来推出一系列调控房价的政策,房地产调控政策逐步细化,措施和力度逐步增强。“国八条”、“国六条”、“国十五条”的相继颁布严格限制了房地产贷款条件。从土地来看,采取加大对闲置土地的查处及惩罚力度,以增加保障房和中小型商品房用地供给,严格闲置了房地产企业囤积土地及炒地的行为;从资格审查方面来看,不断提高购房首付比例、提高第二套房贷款利率,多方面限制第三套房购买等措施,严厉打击炒房投机行为;从税收来看,针对不同购房者实行差别税收,对炒房者加大税收征管;从保障住房来看,增加财政的保障房建设投入,鼓励保障性住房建设。

(二)房地产信贷仍较高依赖商业银行

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统计数据,2010年房地产企业开发资金总量72494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国内银行贷款12540亿元,外资占款796亿元,自有资金26705亿元,定金及预收款19020亿元。从这些数据可以得出,我国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主要来源于商业银行信贷资金。

在我国市场经济尚不完善的背景下,企业债券、商业票据等直接融资渠道较为缺乏而且门槛较高。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开发资金链条中,商业银行信贷贯穿于土地开发、建筑装饰及房地产销售等的过程,预计银行融资占房地产全部开发资金的60%~70%。资金高度集中于商业银行,使得房地产的市场风险转嫁为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这不仅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难度,而且还使其面临着巨大的潜在风险,银行资产质量开始受到威胁。

二、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成因分析

(一)房地产市场长期过热带来的潜在风险

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从2000年以来连续7年中全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额均保持在25%以上的年均增速。商品房销售额也在大幅增长,大部分经济热点区域的房地产市场出现过度开发和投机现象,直接导致其房价高速上涨,房地产市场泡沫积聚着巨大的潜在风险。

我国房地产存在高空置率现象。高空置率和高收入房价比并存,结构性泡沫严重,房地产贷款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风险。据统计2006年3月底,我国高档商品房空置率高达30%左右,大大超过了国际商品房空置率5%的一般警戒线。如果用空置率来衡量房地产泡沫程度的话,我国现在房地产的泡沫程度已经是国际警戒线的五倍,房地产市场出现巨大泡沫现象。由于商业银行的房地产抵押贷款额度主要依据房地产市场价格发放的,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衰退,泡沫破灭,必然会导致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下降,抵押品价格大幅度贬值,巨额的房地产贷款就会成为巨额的呆账、坏账。[1]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就是由于房地产价格暴跌引起的大量金融机构倒闭,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进而引起经济危机甚至是政治危机,这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运行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高负债经营模式造成的信用风险

房地产业从开始拿到开发建设到最终销售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房地产业是高风险的资金密集型产业,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企业都是采用高负债的杠杆经营模式,其自有资本在房地产开发资金的比例都不高。此外,相关法律还规定,房地产企业必须在房地产项目竣工验收合格之后才能开始预售商品房,这个规定导致房地产企业在开发项目的过程中原本紧张的资金链变得越发紧张,一旦资金链条中的某个环节支撑不住压力而断裂,银行的大量房地产贷款就难以收回而成为坏账。

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企业存在挪用银行贷款资金和其他债务资金的现象加重了房地产信贷风险。例如,在异地开发过程中,房地产开发企业有可能擅自挪用信贷资金,以自有资金的形式投资到新的项目中,大量占用施工单位的垫付款和期房按揭的预售楼款等,进行大规模的圈地扩张、项目建设。[2]这些行为使得房地产的资金链条变得及其脆弱,而这些大量风险大都将转嫁给商业银行使其面临巨大的信贷风险。

(三)房地产融资市场发展不完善导致的市场风险

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债券融资、上市融资和信托基金等直接融资都存在较严格的准入门槛,金融工具创新不足。直接融资市场的不完善致使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过于单一,绝大多数企业仍然以贷款的形式从商业银行取得开发资金,据估计,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使用的银行贷款资金比重高达55%以上。由于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尚不完善,特别是二级流通市场发展缓慢,商业银行巨额的房地产贷款很难通过资产证券化到二级市场上流通转让,因此贷款资产缺乏流动性,风险难以分散致使房地产贷款风险过度集中,商业银行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

(四)商业银行内部机制不完善带来的信贷管理风险

首先,贷前资产评估不规范。主要是商业银行内部缺乏专业的资产评估人才,大部分评估工作都依赖于中介评估机构,因中介评估机构无需承担评估结果的终极责任,评估可信度差。再者,项目评估缺乏有效的监督、责任追究机制,商业银行难以把握其执业能力,更无法监督和追求其责任。其次,信贷人员操作不规范。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银行缺乏有效的风险约束和责任约束,内部激励机制不科学,这些因素致使个贷营销人员侧重追逐短期利益,集中于贷款前期营销业绩,忽视贷款后期风险管理。最后,贷后风险管理不到位。由于我国尚未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个人信用评级体系,个人消费信用制度滞后,消费者财产状况不透明,商业银行很难准确地掌握个人贷款者的真实经济状况,这就难以对借款者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此外,个人住房信贷客户群体较为分散而且数量较大,贷后管理工作比较繁琐,难以具体地关注到每个客户的经济动态。这些都致使个人住房贷后风险管理不到位,无法做到提前预警和防范个人房贷风险。

三、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加强房地产金融体系建设,拓宽房地产融资渠道

一方面,可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采用上市融资方式。通过IPO或者买壳上市发行股票迅速筹集巨额资金,而且这些资金作为权益性资金没有到期偿还问题,对大规模开发项目特别是商业性地产开发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另一方面,鼓励信誉较好的房地产公司采用公司债券融资方式。通过发行公司债券,房地产企业可以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但目前发债融资对企业的限制还比较多,只有少数实力雄厚的国有型房地产公司方能涉足。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出台一些措施鼓励那些信誉较好实力俱佳的非国有企业采用发债融资。[3]此外,还应大力发展房地产信托业务,把信托、基金、担保,保险等都纳入到房地产金融市场。这些资金往往具有数额大、周期长等特点,都比较适合房地产企业融资,而且这些资金比较灵活,可以根据企业自身财务状况,以股权或者债权的形式注入开发项目。

(二)关注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审慎贷款项目

目前,我国房地产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较大,因此,商业银行要即时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准确把握调控走向,认真解读地方出台的房地产实施细则,严格执行宏观调控政策,避免政策性风险:一是,严审贷款项目。具体的可以对各类写字楼、单体楼盘、中高价商用房、非商品房等实行准入限制;对自有资金未达标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的小型开发企业不得介入;进行房地产限额管理,控制房地产贷款总量。应该认真审查公司的项目工程款,相关费用流向和合理用途,确保银行信贷资金确实用于该项目的开发建设,这样才能确保房地产企业的预收款和零售按揭的资金回笼归还开发贷款。二是,慎选优质开发商。商业银行应选择那些有品牌优势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注重开发商已开楼盘的销售情况和客户反映情况。关注社区设施以及整体环境和谐的大型楼盘,积极介入具有持续性需求、投机性较小的经济适用房。此外,银行还应关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指标分析系统,把我国房地产市场垄断性特点,土地批租方式等特点作为因素考虑进去,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4]

(三)实行房地产项目贷款封闭式管理

实行房地产项目贷款的封闭式管理,确保贷款资金真正用于该项目的开发建设。第一,根据房地产企业的贷款申请,对贷款项目资金计划、开发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和风险等基本情况的进行全面评估,从而确定贷款审批额度、发放时机和发放方式,签订借款合同和项目封闭式管理补充条款及协议,明确项目封闭式管理的具体事项。第二,发放项目贷款后,银行应根据所签合同及协议对项目资金进行严格的封闭式管理,把好资金支付关。对此商业银行可以建立专户用于项目资金的使用监督和跟踪,严格审查资金用途证明材料,确保项目资金专用于该项目的开发建设、项目销售科以及工程建设费用的支付结算。同时,资金应该根据项目开发建设的进度采用分次拨款形式。第三,应在项目达到一定成效后及时收回贷款。银行可以根据项目的开发程度、预售进度和原抵押担保情况,结合个人住房贷款,将信贷资金从生产领域转移至消费领域,及时收回原项目开发贷款。再而,分解项目,分部解押,分散项目贷款风险。商业银行可以在房地产开发项目贷款前期,以土地使用权为抵押发放贷款,在地上建筑物项目达到一定程度后且未取得预售许可证之前,将土地试用期抵押贷款转化成在建工程抵押贷款。土地使用权能分割处理的应分割处理,分部分放贷,再通过在建工程抵押分部解押贷款,然后根据已解押部分销售资金的情况决定下一轮的解押。对开发企业的这种约束可以监控其销售房款,使其及时偿还贷款。

(四)加大内部监控力度,降低内部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应该加大内部监控力度,提高风险预警能力,推进房地产信贷业务的规范运行。在内部管理上,应要求信贷人员必须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首先,银行应该加强从事房地产金融业务的员工培训和考核,组织信贷人员参与有关房地产和项目融资方面的专业课程培训,让信贷人员拥有房地产造价评估、建筑工程预算、工程和财务监理等房地产相关知识,提高资产评估水平;其次,银行信贷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应该积极配合,充分调动二者的协调机制,定期检查内部监控的完善程度,建立良好的信贷风险防范系统;[5]最后,要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使信贷人员更多关注信贷风险和长远利益而非短期绩效,同时使那些因道德风险或工作失误造成银行损失的人员受到相应的惩罚,从内部人员着手,极力降低内部操作风险。

参考文献

[1]董明明.目前房地产信贷风险的成因与对策[J].商业文化,2011,(3).

[2]邱磊.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分析[J].中国商界,2008,(2).

篇13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对“三农”建设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加大了扶持力度。农村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给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活跃了农村经济,人们在政策的扶持下,对于贷款有了新的认知,贷款量也慢慢增加,随着农村商业银行规模的扩大,在管理方面对于贷款风险的控制和防范也出现了一系列的漏洞,需要及时地采取对策解决,以确保健康运行,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一、贷款风险的类型

(1)信用风险。这种风险类型主要是由于债务人违约造成的,对银行的资产、债权以及收益都偶有严重影响,不仅仅存在于信贷业务中,而且几乎存在于银行的全部业务中,同时其分布的范围也逐渐扩大。

(2)市场风险。主要是因为市场价格的波动造成的,价格波动使经济主体出现损失的可能性增大。从银行的角度来讲,不论是股权资本还是债权资产,以及其他业务活动的开展都存在这种风险。

(3)保证风险。与保证风险直接关联的就是保证贷款。保证贷款是指由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向债权人承诺偿还贷款的前提下,自己承担偿还贷款责任的承诺而发放的贷款,这种方式把大部分的信用风险转嫁给了保证人,但是一些技术性因素的存在,贷款人自身仍然还需要承担很多的风险。

(4)外界因素造成的风险。主要是指因为自然和意外因素的影响,对银行的贷款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例如,地震、洪水、台风、火灾、交通事故等等造成借款人死亡或者是丧失赔偿能力等,给银行的贷款回收造成难度。

二、农村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出现的原因

(1)内部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过于传统。现在的农村商业银行大多是由过去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进行股份制改革后建立的,在之前地方上农村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较为混乱,加上地方政府对于信用贷款的干预和形成的错误认知,使信用社的贷款出现不良贷款,这给银行内部风险机制的建立造成阻碍,使内部风险管理缺乏有效的衔接。在新时期下,农村商业银行建立并完善后,由于传统经营方式的影响,内部的领导结构、审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以及监督部门在日常工作时缺乏信息的及时性,造成部门间协调不够,高层领导决策没有科学性。

(2)贷款操作的不规范。从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农村商业银行贷款管理现状来看,虽然都有朝精细化方向发展,但是,贷款的管理仍然停留在经营的层次,信贷的管理方式与信用贷款业务需求严重不符,大多看重的是贷款本身而忽略了贷款质量,对于贷款的审批、发放、跟踪检查和回收等环节都没有严格的规定,先发贷款后审核的现象时常发生。另外,一些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档案管理人员没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对于贷款后不能长期跟踪,不利于贷款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完善。

(3)内控制度的不健全。第一,管理方面。农村商业银行管理体系中,管理部门对于信用贷款的审核力度把控不够,贷款审核委员会,由于内部控制度的不合理,其并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第二,信息方面。现在很多的农村商业银行中拥有大量的作为抵押的资产,但是,在相关抵押资产以及抵债资产的处理方式上还有明显的不足,不能精细化、详细化处理,造成信息掌握的不准确。第三,体系方面。农村商业银行的整个体系较为庞大,并且呈现出多层的特点,所以在面对问题的解决时不能及时迅速地处理,对市场的反应缓慢,很难从整体上对贷款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

(4)中小企业经营状况不确定。农村地区随着国家的扶持力度加大,出现了很多的中小企业,而这也是农村商业银行的主要支持对象。中小企业在获得贷款后,由于经营方式的落后,加上技术水平低下、产品质量不高、资金短缺等方面的影响,很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如果波动的程度过大就会出现破产现象,而国家的政策要求商业银行扶持这些企业。因此,在贷款上很容易出现坏账风险。

三、农村商业银行出现贷款风险的防范对策

(1)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制。首先,进行董事会的制度改革,股份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依据股份制的领导层安排,形成董事会、董事长、行长和监事长,并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地优化,在审计委员会的职责上要赋予其更大的权力,使其能够进行管理审计和内部审计,对银行进行动态化管理,同时还要通过监察能力确保银行内部的信息畅通,把风险降到最低。其次,积极发挥监事会的监督作用,监事会的监督质量直接关系着商业银行的运行状况,在监视机构的组建上要选取高素质高能力的人员,对于监视的成果要定期向股东大会报告。最后,对贷款风险的控制组织体系进行完善,风险管理委员会要由董事会直接管理,对日常的贷款风险控制工作进行管理,在贷款决策体系上,审贷分离,与此同时,要有专门的负责人对不良资产进行专门的管理,不能集中管理,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贷款的催收率。

(2)加强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首先要加大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对有效的信息进行整理归档,对客户进行档案管理,而且还要通过信贷管理、征信、资信以及信贷登记咨询等系统分类整理客户关系。对贷款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深层优化,通过对客户的信用以及资产状况进行贷款额度的确定,要最大化的保证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最低。另外,还要加强对于信贷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的培养和强化,对具体的工作流程详细化、制度化、标准化,使分类档案更加的健全,对于奖惩机制也要积极的建设。

(3)规范化操作贷款流程。对于贷款的管理要在精细化的要求下,向更深层次发展,确保贷款管理方式与贷款业务需求相适应,对于贷款的发生要确认贷款人的经济能力,加大对贷款的审批、发放、监督的工作力度,严格按照制度化要求进行操作,杜绝先贷后审现象的产生,提高贷款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要确保每一笔贷款都有明确的跟踪,及时地掌握信息的变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