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标准农田具体要求

高标准农田具体要求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40:1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标准农田具体要求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高标准农田具体要求

篇1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加快推进我区生态文明建设。根据《森林生态城总体规划》和《区林业生态建设规划(年)安排安排,紧紧围绕“生态经济”强区建设目标,依照市委、市政府年度生态建设总体要求,以生态造林、廊道绿化、环城防护林建设、中幼林抚育和生态村建设等造林绿化工程为重点,创新造林机制,强化质量措施,突出造林重点,坚持依法治林,大力培育森林资源,推进我区林业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招标造林,坚持以荒山、荒沟、荒坡、荒滩等生态脆弱部位生态治理为主的原则;坚持重点区域、地段、路段重点治理的原则;坚持工程造林。确保造林效果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以优先发展速生用材树种、优良乡土树种等高大乔木为主,兼顾常绿树种和名优经济林树种的原则;坚持生物多样性和营造混交林的原则。

三、目标任务

一是完成林业生态省、市造林任务7700亩,年度完成造林总任务10793亩。其中新造林3500亩(水保林和水源涵养林1500亩、生态能源林500亩、生态廊道网络工程300亩、环城防护林带及城郊森林500亩、村镇绿化工程700亩)园林绿化苗木花卉2200亩,森林抚育和改造2000亩,建成5个林业生态村。二是完成区本级造林3093亩,其中连霍高速周边绿化200亩,绿源东路绿化100亩,村路绿化19亩,道路升级改造600亩,索须河上游绿化320亩,东风渠造林绿化954亩,完善农田林网造林面积900亩。

(一)林业生态省、市建设任务

生态能源林主要以核桃、枣、泡桐、刺槐等为主,1西北部荒山荒滩水保林、水源涵养林和生态能源林建设。区西北部邙岭和北部黄河滩区建设500亩生态能源林和1500亩水保林、水源涵养林。水保林和水源涵养林主要以杨树、松柏、国槐等为主。

2生态廊道及环城防护林带、城郊森林建设。年度完成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300亩和环城防护林带及城郊森林500亩。

造林面积700亩。3林业生态村镇建设。年度建设林业生态村6个。

涉及镇、镇、路办事处、办事处。4林业产业工程园林建设。年度完成苗木花卉园林2200亩。

主要涉及花园口镇的花园口村、南月堤村和八堡村三个行政村。5中幼林抚育工程建设。年度完成中幼林抚育2000亩。

(二)区本级重点造林工程

绿源东路绿化100亩,1道路绿化。连霍高速下道口周边绿化美化200亩。镇村新修道路绿化19亩,完成10公里已绿化道路的升级改造工作,升级改造面积600亩。

绿化长度4.2公里,2索须河河道绿化。年在索须河上游河道两侧进行造林绿化。植树2.4万株,面积320亩。

高标准河道治理完成后进行绿化,3东风渠河道绿化。东风渠在区可绿化长度6.5公里。每侧绿化平均宽度50米,植树954亩,约10万株。

长度60公里,4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绿化田间生产路、排水沟和塘埂293条。面积900亩,植树总数8.6万株。

共需补植各类树木6万多株,5往年造林补植补造。对往年缺株断档地块进行补植补造。

四、具体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篇2

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之所以建设高标农田,就是希望能转换成高产能的良田。要实现稳步提高产量就要把农业基础建设打好。不管是“四化”还是“九化”,都是将机械化放在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位置。龙井市属于丘陵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民老龄化的趋势明显,限制了机械化的应用,只有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才能为发展农业现代化铺平道路。

自2013年起,龙井市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平台,农发办为项目建设单位,以中央及省级资金整合为纽带,调动高标农田建设专项资金总共8331万,按照因地制宜、因田施策,科学规划设计,合理工程布局,优化施工工艺,全面加强管理,严格考评考核,在确保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完成高标农田建设项目。高标农田建设初期,提出了水渠设施完善,田间道路畅通等具体要求,对道路的设计和建设提出与主干路衔接,满足农用机械运输和耕播收获的要求。建什么、怎么建、需要多少投资、需要多长时间建设等,都以项目的实际需要为依据,进行协调监督,在科学设定建设期的前提下,完成高标农田6.6万亩,水渠设施35公里,田间道路61公里。保障农民们耕作时所需的水源,为今后缺水或干旱做好灌溉措施;满足了农用机械运输和耕播收获的要求,为今后全面实行农业机械化奠定基础。

二、依靠产业化财政补助,支持优势产业持续发展

大米种植和加工是龙井市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主要土壤地为水田土地由海兰江冲积地和丘陵台地组成,是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年平均降雨量为549.3厘米,属于湿润区,年平均日照射数为2429.1小时,无霜期平均为143天,很适合种植水稻。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关心食品的安全性,寻找一种无污染,安全营养的绿色食品。尤其对无公害、有机、绿色大米的需求迅速增长,这就给无公害大米的生产、加工、销售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拓展空间。2016年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平台,依托产业化财政补助政策,积极引导大米加工企业申报产业化项目。

自2016年起,龙井市大力建设高标农田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申报并实施产业化项目。作为粮食加工优势企业的龙凤专业合作社带头申报了产业化财政补助项目。经过多年的发展,该专业农场现有社员180人,种植水稻面积达1700亩,年稻谷产量820余吨。2016年产业化补助项目总投资280万元,其中产业化项目财政补助140万元。项目占地面积达2000平方米,建设面积为1475平方米,厂房面积为875平方米,晒干场面积为600平方米,需购进专业清洗机、提升机、拨壳机、加工机白米分离机、清粉抛光机等加工设备,预计2016年12月份完工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依托基地水稻资源,发展无公害有机稻谷种植、加工产业、并通过统一种植、统一销售,使专业农场和农户利益紧密相连。项目实施可直接带动专业农场和农户300户,增收收入600万元。该项目建成后加工大米年产量约1200吨,预计比往期产量提高30%。此项目成功的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三、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业综合水平

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农业科技是确保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2014年以来,龙井市在农发项目建设中,一直摸索着适用的农业新科技,在水稻种植方面借鉴了其他县市的成功经验,按照省办要求引进水稻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技术,2016年四月正式投入到延边以勒无公害农作物农民专业合作社150亩稻田作为新科技试点,并于同年五月带领企业技术人员远赴白城市实地考察和学习。该技术是由吉林省辉南市研发的,除有明显增温、改良土壤、减轻病虫害作用外,还能达到节水、节肥、增产的效果。没有使用农药除草,使米质达到无公害标准。从培育壮秧、平整大田、沟厢配套、严实覆膜、打孔定植、湿润管理、看苗追肥、综合防治病虫等方面对该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现场培训了新研发的专用种植机械的操作方法。作为新技术试点项目,延边以勒无公害农作物农民专业合作社产量同比往年增量10%,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因为是机械化操作,省去了劳动力,同时作为无公害大米,商业价值比其他施肥的大米要高,预计年利润比往年大幅度的提高。明年该企业将继续大力推广水稻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技术,促进农业的现代化。

篇3

中图分类号: S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沙镇是个农业生产大镇,地势西高东低,面积14万平方公里,地形复杂。我镇是自然灾害多发的乡镇,尤其是水灾、旱灾更为频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发展最基础的条件,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健全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不便,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是增强农业抗灾能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是保障人民正常生产和生活的关键。

近年,我国北方干旱少雨的气候特征决定了农田水利建设对现代农业的重要性。随着全球气温变暖,厄尔尼诺等极端气候对我国的影响逐步加剧。今年我国北方大面积出现长时间的高温、干旱气候,抗旱难度较大、任务非常艰巨。沙镇相对脆弱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难以承担抗旱救灾的重任,沙镇的农业生产损失严重。可见,农田水利设施对现代农业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以防洪、排涝、灌溉、蓄水、防潮为主的骨干水利工程体系,才能有效避免干、旱、洪、涝对现代农业造成的巨大损失,必须制定以下措施;

一因地制宜,稳步发展。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命脉。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温升高,大涝大旱的现象非常严重,沙镇西半部由于干旱连吃水都成了问题,东半部的朱台、黄屯、扈庄、康庙等地势低洼,有雨必灾,有水必淹,由于渍涝颗粒无收。因此,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切实提高供水保证和农田排涝能力的标准。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标准的灌排服务。鉴于这种情况,配套的田间工程需建立一个大的蓄水池及半地上半地下的输排水农渠、毛渠。雨季时可以利用排水管道排到蓄水池蓄水,往西半部干旱地区输水,干旱时可以从蓄水池和干渠提水进行浇地。这样,对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打造生态农业大镇,做大做强蔬菜、畜禽、林果等优势特色产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促进农业经济的规范化发展。

二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统筹考虑农业节水

目前的农业节水方式,无法根本改善缺水状况。为了抗旱保丰收和增加粮食产量,人们一方面在打更多、更深的井,另一方面节水灌溉省下的水又被用来扩大灌溉面积,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型节水。抗灾能力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水资源的短缺必须颠覆传统的大水漫灌。为此,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从更多宏观的角度统筹考虑农业节水。

因为农业节水不仅仅是一个工程问题、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它涉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村经营方式、产业结构调整、重粮效益和农民的切身利益等诸多方面。这些问题都不是一个部门所能解决的。因此,需要多个部门密切配合,紧密协作,统筹考虑制约农业发展的各种因素,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切实可行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

三灌区的地面水利用是区外引水系统,灌区的地下潜水层可视为一个调节水库,其补给量包括降雨补给,渠道、排水沟渗漏补给,区外地下水侧向补给,区内地下水越层补给以及人工回灌等;其消耗量包括蒸发、出流与开采。因此,在沙镇灌区内,地面水、地下水的动态规律也不同,上游井渠结合,以渠为主,下游井渠结合,以井为主。

四建立农业节水补助资金制度,加大农业节水投资力度

现行的农业节水工程投资主要靠农民筹资,工程的一次性投资较大,而大部分群众还不富裕,很难拿出更多的钱来搞农业节水工程。因此,各级政府要把农业节水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一种制度,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从而确立农业节水的重要性,引导全体群众都来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

五搞好中低产田节水灌溉

选择适当的节水灌溉技术,因地制宜的制定发展规划,立足区域内特色产业发展状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切忌盲目搞不适合当地推广的‘样板工程’。

节水灌溉方式;

1 田间地面灌水,现行浇地大部分都是土渠,跑、冒、渗、漏现象非常严重,水的利用率只有百分之六十左右,如改土渠为防渗渠输水灌溉,可节水百分之二十。农田的大部分都是大水漫灌,我们可以推广宽畦改窄畦,长畦改短畦。主要适用于东半部以渠灌为主的朱台、黄屯、贾庄、扈庄、高楼、姜堤口、史宋、徐连彩、皋冯、康庙等粮食产区。

2管灌,利用低压管道将灌溉水直接输送到田间地头,管材有树酯材料、橡胶材料等。主要适用于西半部以井灌为主的‘蔬菜生产基地’,有以后王、二张、西董为中心的食用菌基地,以庄户、大常为中心的大蒜生产基地,以范庄、李堂为中心的西箶、茄子生产基地,以袁搂、苇园为中心的西红市、黄瓜生产基地,以王桐庄、孙老庄为中心的西瓜生产基地,以李老庄、糖坊为中心的大葱、香菜生产基地。

3喷灌,直接将水输送到田间进行浇灌。主要适用于蔬菜大棚内,以及镇驻地以北、聊莘路以西,以高科育苗基地为中心的农业现代化产业园。

中低产田改造已列为今后农业的主攻方向,向中低产田要效益,扩大节水灌溉面积。在东半部的粮食产区,必须规划成10000亩项目区,几年来,夏季雨水集中 ,都是颗粒无收。因此,应根据地形修筑农渠、毛渠,对盐碱地搞好以水冲盐、以水压碱和土壤改良,研究制定适宜的冲洗定额和节水技术措施。

六建立新的管理机制

篇4

一、目标任务

计划完成成片造林1800亩;绿色长廊线路绿化5公里,新建补植补建农田林网2万亩;四旁植树12万株;义务植树12万株;森林抚育5000亩;育苗2000亩。

二、工作重点

(一)成片造林。

认真做好新增成片造林的建设。结合我区今冬明春重点水利工程,抓好北淝河、淮北大堤及各大、中沟渠、三级道路的造林绿化、采伐迹地的更新造林。做好2011年造林失败小班的补植补建。

(二)线路绿化。

重点做好南洛高速、合徐高速淮上区段的绿色长廊工程建设新建和补建、307和101省道的绿色长廊建设。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宜林则林、宜苗则苗、宜果则果,采取承包、租赁等形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严格质量标准,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经营模式的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同时,着力抓好城区新建主干道路两侧的绿化。

(三)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

抓好公路、铁路、乡级道路两侧辐射农田林网的新建和补建,同时兼顾面上的农田林网建设。在开展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时,要同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区治理有机结合,按照高标准农田林网的建设标准,着力营造覆盖全区的农田防护林体系。重点安排在曹老集镇周集村、梅桥乡吕巷和梅桥村。

(四)开展城镇和新农村示范村的绿化建设。

结合我区基础建设,着力提高建城区绿化水平,扩大绿地面积,因地制宜,见缝插绿。以园区、机关单位、街道、工厂企业、学校等部门绿化为依托,提升城区绿化水平。开展新农村示范村环村林带建设,大力开展和普及四旁、义务植树活动,提高乡镇建成区绿化水平,推动城乡绿化协调发展。

(五)积极招商引资,做好土地流转,因势利导抓好花卉苗木产业发展。

重点引导小蚌埠镇的高庵、吴小街镇的集、太平岗三大花卉苗木生产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三、方法步骤

今冬明春造林绿化工作仍是坚持先挖穴整地、经检查合格后再实施栽植的办法,具体分四个阶段实施。

(一)宣传发动阶段:9月下旬—10月上旬,明确造林任务,搞好宣传发动,落实苗木资金,确立专人负责。各乡镇要实行领导干部责任制,9月19日前将造林落实地块及负责人情况上报区农林委。10月15日前将乡镇政府与村级签订的责任书报区农林委备案。(二)挖穴整地阶段:12月底前完成挖穴整地任务。栽植经果林及意杨树穴标准为0.8米×0.8米×0.8米,其它苗木视树种及规格确定树穴标准。

(三)植树造林阶段:3月20日前全面完成栽植任务。为确保成活率,除栽植时浇足定根水外,以后要在天旱无雨的情况下每隔3—5天浇一次透水。

(四)工作总结阶段:3月21日—30日区农林委组织开展春季造林初次查验工作,3月底将春季验收结果进行通报,并对全区造林绿化工作进行总结。

四、具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力推动植树造林工作。

全区上下要充分认识抓好植树造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切实加强领导,把植树造林工作摆上重要议程,各级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植树造林,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认真研究对策,周密安排部署,按照市政府要求,把植树造林作为各级政府的年度考核内容,层层签订责任状,层层分解任务,把任务落实到村,落实到造林地块。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大力宣传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宣传各地好的典型和做法,曝光反面典型,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推进全区植树造林工作顺利进行。

(二)统筹兼顾,做到“五个结合、四个同步”。

各乡镇、区直单位要从实际出发,在做规划时,要根据具体造林地块,适地适树。要主动做到同水利工程结合,同农田基本建设结合,同农业综合开发结合,同土地整治结合,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要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三)多方筹措资金,把钱用在刀刃上。

各乡镇、单位积极筹措资金,广泛吸纳各种社会投资,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林业建设,认真落实“谁造谁有”、“谁管护,谁受益”的政策,放手发展多种形式林业。区、乡财政加大投入,按照“慎用钱”原则,管好用好有限的资金,把钱用在刀刃上。

(四)活化营林机制,勇于创新,引导群众造林积极性。

本着“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坚持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机制,通过租赁、入股等方式,把小块土地流转集中,鼓励大户和企业造林,组织专业队造林。

要适应新形势,满足群众植树造林的新要求,杨树丰产林要推广宽窄行造林技术(2×5×8米,3×4×8米),减少初植密度,降低造林成本,提倡林间合理套种。农田林网设计在沟坡、沟底栽植1—2行,主林带栽植2--3行。采用插干造林的方法开展“村村通”两侧行道树栽植,解决路肩狭窄无法打树穴的问题。

(五)严格技术标准,提高造林保存率。

篇5

一是进一步明确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主要任务。新办法增加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农业综合开发两类项目的含义,简化了对两类项目的具体要求。

二是进一步下放行政权力。依照统一组织、分级管理的原则,新办法合理划分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和省级农业综合开发机构的权责,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审批权限全部下放到省级,赋予省级农业综合开发机构更大的管理自。在将权力下放的同时,侧重加强属地化管理和层级监管。

三是进一步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要求和规定。按照新预算法等有关规定,明确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分别承担农业综合开发支出责任;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分配主要采取因素法;归并两类项目的资金使用范围,调整项目管理费提取比例和列支范围;取消对自然灾害损毁工程修复资金予以适当补助的规定。

四是优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要求和程序。按照下放权力、简化程序的原则,新办法明确由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确定下一年度农业综合开发扶持政策和重点,地方各级农业综合开发机构据此并结合本地情况建立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简化和规范项目申报和批复的流程,明确各环节中地方各级农业综合开发机构的权责。

篇6

中国的农村现状决定了在今后相当时期内,廉价、实用的农业机械仍将是运输、农田作业的主要工具,农用柴油机油的需求也将继续增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制定专用农用柴油机油标准,正确指导农用柴油机油生产,规范市场,打击伪劣产品,保护农民利益,势在必行。为此国家首次制定了农用柴油机油的国家标准GB 20419-2006《农用柴油机油》。该标准作为强制标准已于2007年1月1日实施。

该标准是根据农用小型车辆和机具的实际运行状况和要求制定的,具有中国特色。标准规定了以精制矿物油为基础油,加入适量添加剂制成的农用柴油机油的要求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标准适用于以单缸柴油机为动力的三轮汽车(原三轮农用运输车)、拖拉机运输机组、小型拖拉机发动机的,还可用于其他以单缸柴油机为动力的小型农机具,如抽水机、发电机等。该标准按照粘度等级将农用柴油机油分为10W-30、15 W-30、15 W-40、30、40、50六个牌号。在技术要求方面每个牌号从运动粘度(100℃)、粘度指数、闪点(开口)、倾点、低温动力粘度、铜片腐蚀(100℃,3 h)、机械杂质、水分、泡沫性(泡沫倾向/泡沫稳定性)、磷、碱值和抗磨性(四球机试验)(磨斑直径)等12个指标对农用柴油机油的质量进行了控制。

1.运动粘度(100℃)。指的是油品的黏稠度,是农用柴油机油的主要技术指标。不同粘度等级的农用柴油机油对运动粘度(100℃)范围的具体要求各不相同。

2.粘度指数。指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是控制油品粘温性能的重要质量指标。粘度指数高表示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小。粘温性能好。标准规定多级油不控制该项指标。单级油粘度指数不得小于60。

3.闪点(开口)。农用柴油机油闪点为开口闪点,指火源接触油蒸气发生闪火时的最低温度,它是油品运输及使用的安全指标,同时闪点也说明产品蒸发性能。油品闪点过低,出现危险的可能性大。标准规定不同粘度等级的农用柴油机油对闪点(开口)的具体要求各不相同。

4.倾点。指油品在冷却的条件下能够保持流动的最低温度。它是油品低温使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标准规定不同粘度等级的农用柴油机油对倾点的要求各不相同。

5.铜片腐蚀。指农用柴油机油品对铜片的腐蚀度,以级数来表示,越低级抗磨腐蚀性越好。标准规定不得大于1级。

篇7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保持政策稳定,坚持把防止返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持续拓展稳定增收渠道,扎实推进扶贫领域作风建设,不断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有效防止返贫风险,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确保高质量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二、基本原则

坚持现行脱贫标准。坚持现行脱贫标准不变,做到频道不换、靶心不偏、焦点不散,切实防止盲目拔高标准、吊高胃口,确保巩固脱贫成果,逐步致富奔小康。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把防止返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已脱贫人口持续稳定脱贫,坚决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政策稳定,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强化帮扶力量,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三、具体要求

(一)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持续传导压力不松劲。全镇上下要牢固树立“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思想,明确工作方向,进一步增强后续巩固提升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强化帮扶单位、帮扶干部、镇村各级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的责任意识与主体意识,继续认真落实“五级书记一起抓、主责单位全力抓”的工作要求,切实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应。

(二)坚持摘帽不摘政策,持续巩固成效不懈怠。一是持续抓好产业扶贫。按照“上片辣椒、中片蔬菜、下片饲草”的产业格局,引导群众发展辣椒种植0.3万亩,蔬菜种植0.4万亩,梭梭、万寿菊、甘草、麻黄草等特色种植0.3万亩。进一步扩大肉羊养殖规模,以青储饲料种植为引导,带动群众种植结构调整,引进屠宰加工销售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形成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和生态扶贫项目建设,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无缝对接。二是全力推进就业扶贫。开展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切实提高劳务培训的精准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提高贫困户劳动技能,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输转意愿的劳动力实现应转尽转。实施“扶贫车间”推广专项行动,促进“扶贫车间”加快发展,稳定吸纳建档立卡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三是稳步实施生态扶贫。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生态护林员、村级草管员岗位,提高建档立卡人员受益水平。四是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一方面,逐步加大现有扶贫资产收益向村集体倾斜力度;一方面,鼓励村集体依托现有扶贫产业,发展集体产业,为建档立卡群众平等享受公共资源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三)坚持摘帽不摘帮扶,确保帮扶力量不减。积极组织帮扶单位、帮扶干部集中开展帮扶,继续帮助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绿化美化、庭院经济等工作。充分发扬务实作风,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党和政府对帮扶农户的关心关怀做好各项工作,瞄准短板弱项,用好现有政策,因户施策,制定巩固计划,落实惠民政策,帮助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

(四)坚持摘帽不摘监管,持续转变作风不动摇。加强贫困情况动态监测,始终把防止贫困户返贫放在重要位置,对家庭情况发生变故导致返贫的群众,及时采取帮扶措施,做到实时监测、快速反应,扶贫政策及时跟进,确保返贫现象得到及时遏制,脱贫成效得到及时巩固。同时不断强化监督机制,由镇纪委牵头,采取随时抽查、暗访督查等形式,不定期对帮扶干部工作开展情况、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对思想松懈的干部及时提醒转变作风,进一步营造“高压态势”,防止出现思想懈怠、行动迟缓的现象。

四、保障措施

篇8

二、工作重点

(一)农村“地更绿”计划重点工程

1、镇区绿化建设工程。

积极开展省级园林小城镇创建活动。各镇区要强化精品意识,依据绿化实施方案,充分利用道路、水系和周围的自然条件植树造林,重点实施一批精品绿化园林工程,形成各具特色的绿化风格。在各主次干道栽植(补植)行道树、乔灌木、绿篱等,增加镇驻地绿量。行道树选择落叶与常青相结合,实现一街一树、一街一景,提升绿化档次,各镇新增公共绿地10000平方米以上,实现“地更绿”目标。镇区各单位庭院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镇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3%、35%、12平方米以上。

2、农村社区(村庄)绿化建设工程。

积极开展省级标准化绿化示范村创建活动,大力搞好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村绿化提档升级,增绿量,上标准,有条件的扶贫村要依托帮扶资金,认真制定规划,搞好绿化。充分利用沟渠、池塘、道路和其它自然条件,增绿补绿,见缝插绿,突出“四旁”植树,拓展绿化空间,搞好村庄道路绿化、游园建设和围村林改造等。绿化树种以乡土树种柿树、枣树、杏树、石榴、银杏、山楂、香椿、薄皮核桃等为主,花灌木为辅,做到一村一品,提升档次,打造亮点,村庄绿化覆盖率要达到40%以上。力争全县创建1个省级森林生态示范村、15个省级标准化绿化示范村和30个市级标准化绿化示范村。大力开展农村庭院绿化,引导农民发展庭院经济,房前屋后、宅基空地适宜植树绿化的地方,全部栽植适宜的乔、灌、花、藤本等植物。树种选择以绿化效果好、经济效益高的乡土树种为主,建成果树型、花卉型、林木型等农家庭院,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加快形成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乡村风貌。

3、高效经济林建设工程。

一是在徐济高速公路两侧建设高效经济林带,重点发展鲜食桃、加工桃、苹果、葡萄等树种;二是在黄河故道两侧建设高效经济林带,主要栽植苹果、桃、梨等果树。要求沿线每镇新建1-2个500亩以上连片的高标准优质果品示范园。重点抓好张庄镇胡集500亩葡萄、邓楼500亩黄桃基地;鹿楼镇沙河滩面500亩黄桃、姬庄700亩苹果和葡萄基地、邱庄及七堡500亩苹果基地;栖山镇朱新楼、胡楼1000亩鲜食桃基地;龙固镇张王庄500亩黄桃基地、桃园300亩猕猴桃基地。引导农户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生产要素,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要求,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重点抓好土地流转,把土地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集中,努力提高集约化水平,搞好规模化经营。依托大丰食品、大连真心、顺福食品等果品加工企业广泛开展农企对接,强化沟通协调,实行订单农业,推行果品年度最低收购价保护制度,确保果农收入稳定和果树产业可持续发展。

4、生态防护林建设工程。

一是新疏浚港河绿化工程。鹿楼镇丰界河长7000米、面积300亩、植树1.1万株,高庄大沟长5200米、面积230亩、植树0.8万株,何庄大沟3000米、面积135亩、植树0.5万株,杨明集大沟2250米、面积110亩、植树0.4万株;龙固镇姚楼河长3000米、面积200亩、植树0.7万株;朱寨镇龙口河长8000米、面积400亩、植树1.4万株,丰运河长2000米、面积110亩、植树0.4万株;栖山镇龙口河长5000米、面积250亩、植树0.9万株;城镇湖里抬田面积200亩、植树0.7万株;安国镇姚楼河长4000米、面积300亩、植树1.1万株,安国港河长4000米、面积300亩、植树1.1万株,辛家中沟长2200米、面积100亩、植树0.4万株,安国湿地面积300亩、植树1.2万株。新疏浚港河建设生态防护林,要求每侧栽植杨树不低于3—5行,株行距4×5米,安国湿地按照规划栽植园林景观树种。二是中幼林抚育补植工程。结合市重点工程徐济高速绿化、顺堤河综合整治及近几年大型港河绿化工程,对全县中幼林进行补植造林。涉及大屯、城、湖西、胡寨、魏庙、五段、龙固、张庄、张寨、敬安、河口、栖山、鹿楼、沙河林场、安国等镇(场),面积6300亩,植树5.3万株。其中大屯镇补植地点顺堤河,面积200亩、植树0.2万株;城镇补植地点顺堤河、滨河路,面积270亩、植树0.22万株;湖西场补植地点顺堤河,面积720亩、植树0.66万株;胡寨镇补植地点顺堤河,面积279亩、植树0.26万株;魏庙镇补植地点顺堤河,面积50亩、植树0.1万株;五段镇补植地点顺堤河,面积646亩、植树0.48万株;龙固镇补植地点微山湖大堤、姚楼河,面积345亩、植树0.16万株;张庄镇补植地点徐济高速,面积622亩、植树0.7万株;张寨镇补植地点徐济高速、鹿口河,面积787亩、植树0.57万株;敬安镇补植地点徐济高速、郑集北支河,面积580亩、植树0.39万株;河口镇补植地点徐济高速,面积123亩、植树0.1万株;栖山镇补植地点徐济高速,面积477亩、植树0.36万株;鹿楼镇补植地点徐济高速,面积258亩、植树0.22万株;沙河林场补植地点一分场、三分场,面积450亩、植树0.45万株;安国镇补植地点大沙河、杨屯北支河,面积493亩、植树0.33万株。徐济高速补植树种女贞、红叶杨、泡桐,女贞米径6公分以上,土球直径45公分,红叶杨、泡桐地径5公分以上,其它地块补植树种为杨树,苗高4米以上。三是绿色通道绿化提升工程。在丰路两侧女贞树外侧1.5米处,各栽植一行杨树,增加绿量。对徐路、徐丰路、敬路等市县公路重点路段两侧绿化进行查漏补缺、补植完善、提档升级、优化环境。四是企业防护林建设工程。按照市规划方案,有计划重点抓好龙固镇天成氯碱、观茂焦化、坑口矸石电厂、大屯镇上海能源电厂、城镇坑口环保电厂等企业防护林建设工程。工程造林均选用良种壮苗,合理株行距,统一规划、统一放样、统一挖坑、统一调苗、统一栽植、统一管护,同时进一步加强栽植后的抚育管理,及时浇水培土,涂白抹漆,横竖成行,整齐划一,彰显其景观和生态效益。

5、农田林网标准化示范工程。

要认真抓好农田林网建设,一是结合去冬今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新建农田林网示范方;二是对过去的农业综合开发方进行梳理,针对网格薄弱、林相不齐、缺株断带的开发方,各镇要列入绿化重点;三是选择病虫害发生较重、落叶早、防护功能下降、林龄老化的林网进行更新,以达到逐年提高品种质量的目的。要求每镇完成新建更新农田林网面积2000亩以上,全县完成新建更新农田林网60000亩,各镇负责组织实施,落实承包,签订合同,办理林权证。重点抓好胡寨镇隍城方,面积10000亩、植树3万株;胡寨镇中闸方,面积8000亩、植树2.4万株;张庄镇田楼方,面积8000亩、植树2.4万株;鹿楼镇高彭庄方,面积7000亩、植树2万株。

具体要求:水利工程现代化,沟渠配套,管理完善;农田林网网格化,网格面积控制在200亩以内;林带结构立体化,乔灌草立体配置;树种选择优良化,选用国家推广的林木良种;栽植密度合理化,大沟栽植5行以上,中沟栽植3-5行,小沟及生产路2-3行,株行距4米以上;植树造林规范化,采用科学造林,确保成活率好,保存率高。

6、农业示范园区绿化建设工程。

高标准完成杨屯镇水产示范园、龙固镇水产示范园、张庄镇天悦山庄绿化种苗示范园、秀珍菇产业园、鹿楼镇果都园、汉黎生态养殖产业园、敬安镇裕农示范园、张寨镇博园、魏庙镇千头奶牛产业园等新建园区的绿化工作。同时,朱寨镇万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城镇万亩农业科技示范园、胡寨镇千亩设施农业示范园、大屯镇海丰苑现代农业示范园、五段镇神龙生态农业示范园、栖山镇万亩日光能温室示范园、河口镇万亩设施农业示范园、安国镇汉韵风情园等老园区绿化需进一步补植完善,提档升级;各园区要见缝插绿,以果树为主,一园一品,提升园区品位和绿量。

(二)城区“地更绿”计划重点工程

城区绿化着力实施“一院一带二园十八区”为重点的公园、道路、小区、庭院等绿化建设工程,新增绿地面积100万平方米。“一院”为文化中心绿化工程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内容包含绿化、硬化、小品等。“一带”为正阳路北延绿化工程。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内容包含两侧绿化带、绿化隔离带。“二园”为安国湿地公园绿化工程二期(主要提升安国湿地东部及节点屏障增绿景观工程)、铁西公园(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主要包括绿化、硬化、小品)。“十八区”主要实施格林春天三期、雨润城、九龙城三期、侨城一期、民富园安置小区、易龙新汉城一期、爱伦堡、汉景华城、城投御园、北孔庄安置小区、惠民小区二期、香江花城三期、香樟苑、盛世景园、帝王大厦、中央御景一期、龙源观邸、紫荆嘉苑十八个居住区绿化工程。经济开发区重点实施汉康路道路绿化工程,道路长1000米、宽11米、绿化面积11000平方米。有庭院的单位要见缝插绿,破墙透绿,立体绿化。教育局、卫生局、民政局要抓好所属中小学、卫生院、敬老院及公共墓地绿化,积极争创园林式单位。

三、工作措施

(一)广泛宣传,形成氛围。

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植树造林的重要作用,宣传党和国家有关造林绿化的方针政策,对全县“地更绿”行动计划重点工程进行持续性报道,充分发挥好新闻监督的作用。通过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民生态意识、依法尽责意识,形成全民参与“地更绿”行动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各镇区、各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主要领导是辖区“地更绿”行动计划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搞好组织发动、责任分解、监督检查、协调服务等工作。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地更绿”行动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农委负责协调各部门工作,制定工作标准、组织质量督查和验收,并及时通报“地更绿”行动进展情况;园林、规划部门负责城区规划设计、技术咨询、技术指导;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筹措;农工办负责有关政策落实;宣传部门负责报道和舆论监督;国土部门负责造林用地调整;交运、水利部门负责所管辖内的道路、水利工程绿化;环保部门负责企业防护林工程建设;镇(区)驻地绿化由住建、规划、园林部门牵头,各镇(区)组织实施;矿区及铁路绿化由矿办牵头,各相关部门负责实施。

(三)创新机制,加大投入。

一要逐年加大县镇财政对“地更绿”行动计划的投入力度,各镇区要积极筹措和整合建设资金。鼓励个人、部门、单位、企业采取股份合作、租赁、承包、拍卖等形式投资造林绿化,建立多主体参与、多渠道投资、多形式造林的投入机制。农委及相关部门要积极争取林业项目资金,按照要求,先建后补,认真组织实施。二要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社会团体和部队、学校的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在全县深入开展“青年林”、“巾帼林”、“学生林”等活动,鼓励各界群众种植生日树、情侣树、结婚树等,或者认捐认领绿地、树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参与“地更绿”行动的积极性。

(四)严格标准,确保质量。

各镇区和有关部门要围绕“地更绿”建设目标和重点工程,高标准、高起点、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分解并细化和量化工作任务。工程项目要做到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要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措施,提高造林成活率。农委、园林部门要做好技术培训、优良种苗、病虫防治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工作。

(五)规范管理,加强管护。

篇9

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完成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丘陵山区开发高效农业1.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7万亩、扶持4-5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扶持2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工作任务,争取1个土地治理增量项目,实现争取财政资金共计5500万元以上的目标,带动其它各类资金投入农业5.2亿元。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连片规模开发,提升高标准农田装备新水平

2013年,土地治理项目要紧紧围绕“三条线、三大片、30万亩”的总体规划思路,集中连片规模开发,提升开发总体效益。即以249省道、323省道、古镇大道和沿湖大道“三条线”沿线开发为辐射,形成东部时集、邵店、阿湖、高流等镇10亩高标准农田,西部草桥、港头、瓦窑、合沟等镇10亩高标准农田,中部新店、棋盘、马陵山、唐店、新安镇10万亩高标准农田,共计建成三大片、30万亩的连片高标准农田项目区,使之在全省区域开发规模中居领先位次。通过3-5年时间,达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水利设施配套齐全,旱能灌、涝能排,田间道路平整畅通、土壤肥沃、树木成林的目标,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的装备配套水平。坚持以建设高标准农田、发展现代园区建设、加快科技能力提升、大力扶持农民专合组织为重点,以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强化工作质量、提高管理水平为突破口,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为主线,努力实现“规模开发上台阶、产业开发有亮点、园区开发创品牌”的总体目标。按照工业化思路谋划、产业化思路实施、市场化思路推进,实行规模开发、产业开发、科技开发,努力把土地治理项目区建成发展现代农业重要基地,为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安排在草桥镇,建设面积1万亩,总投资1342.85万元,其中财政投资1200万元。一般土地治理项目,安排在邵店镇和港头镇,建设面积1.7万亩,总投资1664.3万元,财政投资1513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项目,安排在瓦窑镇,建设面积0.15万亩,总投资146.85万元,财政投资133.5万元。项目总投资3154万元,其中财政投资2846.5万元。积极争取增量项目一个,财政投资不低于500万元,面积不低于0.5万亩。2013年,要继续保持第一,全省领先位次,争创全国一流,实现全面发展。

二、坚持区域特色开发,做强丘陵山区开发新品牌

2013年,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要紧紧围绕“巩固马陵山,提升踢球山,突破北马陵”的总体规划思路,集中布局,集中打造,推进规模开发、特色开发、产业开发、效益开发,即以马陵山、踢球山和北马陵山3大片区为辐射,发展壮大水蜜桃、花卉苗木、生态观光、中草药和优质葡萄5大主导产业,积极实施“巩固、提高、突破”6字方针。对马陵山项目区,要放大规模再提升,使之充分发挥丘陵山区区域特色规模效应,进一步巩固发展生态有机茶、生态观光游、休闲自驾游,提升山区整体形象,打造山区农业开发新亮点;提升踢球山项目区的品位,重点在绿化、硬化、产业化、文化、美化等方面做好文章,率先在全省实现集生产、观光、销售、文化为一体的丘陵山区现代农业园区;要沿205国道和323省道加强对北马陵山项目区的连片规模开发力度,做强做亮鲜切花、中草药、葡萄等3大产业,使北马陵山项目区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新突破。把丘陵山项目区建成四季花果飘香、游人留连忘返的现代农业观光园、产业园。今年,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计划治理面积1.5万亩,总投资5000万元,其中争取省财政投资1500万元。今年的工作要确保第一,全省领先,全面发展。

三、围绕产业效益开发,确保产业化项目建设新突破

2013年,是我市农业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突破年,要紧紧围绕“四个扶持、两个重点、一个突破”总体规划思路,实现产业化项目建设新突破,即突出扶持“产业园区、扶持加工园区、扶持流通市场、扶持专业合作组织”四个扶持,要突出“重选项、重规范”两个重点,实现“争取资金数量和项目建设质量”上的突破。

按照产业园区结构调整“大、高、新、特”的要求,把项目区基础设施的高标准建设、高层次配套和产业链建设结合起来,注重农业综合开发和其他支农资金的有效整合,扶持培育瓦窑、草桥、港头、时集、高流等镇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致力把园区建成农业科技成果集成区、转化区和示范区;积极扶持运作规范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具有产业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带动产加销,促进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培育、引导龙头企业向经济技术开发区、无锡—工业园以及农产品加工集中区集聚、集群、集约发展,重点扶持卫岗、鲁花、明帝、远大、阿勇、良晨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拓展完善服务功能,推动市场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通过几年的扶持,将北方农产品批发市场打造“国家级”农副产品博览中心,培育壮大时集果蔬、高流花木等交易市场。

2013年,财政补助项目主要为实施卫岗乳品有限公司9600吨发酵乳饮料加工扩建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基地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财政投资410万元。财政贴息项目主要扶持鲁花浓香花生油有限公司、远大前程牧业有限公司等具有带动功能和特色的产业化龙头企业,贴息资金争取200万元以上。今年的产业化项目建设要保持“全省一流、第一”的工作目标。

四、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实现农业开发工作新跨越

要紧紧围绕工作目标,理清工作思路,排定工作措施,结合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实际,全面贯彻省局开发局长会议精神,推进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实现新的跨越。

(一)进一步推进“三权分离’机制改革,推动农开事业不断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按照省局要求,积极与省局、市局对接,结合自身实际,明确工作流程、实施步骤和操作要点,切实将“三权分离"改革的理念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杜绝少数人说了算,确保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不断加强规范化管理,切实提升开发水平。按照“三权分离”新的管理体制的要求,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清理废止不合时宜的制度、规定,加快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科学的管理章程和办法。在入库管理上,坚持注重调查摸底与乡镇推荐相结合,坚持注重平时入库与集中入库相结合,坚持注重资源禀赋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进一步提高科学规划水平,做到成熟一个,入库一个,形成可进可出、动态可控的管理机制。在立项管理上,坚持“连续投入,滚动开发,连线成面”这一思路,把一批产业基础好、乡镇(企业)积极性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项目率先立项,充分发挥建设效益。在计划管理上,严格按照批复计划和省文件精神组织招标和实施,对确需调整变更的项目,严格按照各级管理权限履行报批手续,保证计划的严肃性。在工程管理上,积极推行主管部门、镇村、监理、群众四位一体的质量监管体系,实行质量进度保证金制度,严格管理考核。积极探索“统一调配,分段监理,联合验收”的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工程质量和监管效率,增强工程建设的计划性,维护合同的严肃性,强化工程进度管理,加快工程建设。在项目移交管护上,根据受益范围及时办理完工工程、苗木移交手续,将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人落到实处。积极推行电灌站、机电井等受益主体明确工程的产权拍卖、承包和苗木分户承包机制,多形式地筹措管护资金,确保项目效益长效发挥。要严肃认真执行好制度,高度重视执行制度的“首次效应”,努力增强制度的刚性、减少弹性。加大对执行各项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通过制度的严格执行,规范对农业开发工作的管理,不断以制度的健全完善和执行保障农开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积极创建农业综合开发文化工程,引领农业综合开发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要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精心搭建好以振奋精神、鼓舞士气为核心的导向载体,以播种温暖、爱心互助为核心的关爱载体,以树立典型、创建品牌为核心的争先载体,以提升素质、增强本领为核心的培训载体,以陶冶性情、丰富生活为核心的文体载体,以提升形象、推动发展为核心的宣传载体。着力用创新文化铸农开之魂,使之内化于心、外践于行。通过创新农开文化,最大程度地体现人文关怀,不断增强农业综合开发的“软实力",提高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幸福指数,激发全系统干部职工爱岗敬业、主动作为,致力用文化引领农业综合开发事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进一步明确农业综合开发文化建设工作任务。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炼农业综合开发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开发精神、开发形象、开发品牌等,形成一系列农业综合开发文化要素,并充分利用市农业资源开发网站、局机关会议室、文化走廊、项目区等各类载体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建设活动。不断充实完善农业综合开发文化建设理论,丰富文化要素内涵,使农业综合开发文化建设规范化、制度化。搭建优质高效的服务平台,建立和谐有序的工作规范,培育精诚合作的农发队伍,树立廉洁高效的农发形象,激发全市农业综合开发乘势而上,创造“全国一流、全省领先、全面发展”的农发品牌。

(四)创新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机制,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综合效益。要摒弃“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的陈旧观念,牢固树立“办多少事就要筹多少钱”的现代意识。着力推进投资机制创新,按照项目区建设需要,以丘陵山区、各个产业园区(土地治理、产业化项目扶持支持的产业园和基地等)为主要载体,积极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在引进单体项目上取得重大突破,以此拓展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内涵,提升发展质态。其他各类项目也都要遴选、打造一定比例的单体项目典型,借“力”发展农开事业,不断放大开发的综合效益。

积极探索农民利益联结机制,结合实际情况,在省级项目中,试点推行从扶持的资金中拿出一定的比例用于企业自身发展,一定的比例以项目区农民入股等方式参与收益分配,并逐步向国家项目延伸。积极推动项目资金整合机制,按照“统一规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加强部门协调,为其它支农资金进入项目区发展农业生产创造有利条件。积极推进以农民为主体的开发运行机制,让农民直接参与项目前期规划、工程质量监理、工程运行管护等,把管护主体和公益性工程管护资金落到实处,让一家一户农民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不让国家财政投资让极个别人受益。

实施“先建后补”运行机制。选择“基础好、实力强、效益高”的项目单位进行“先建后补”试点,完善项目管理手续,确保资金运行安全,切实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五)强力打造农业综合开发品牌创建工程,推动农开工作不断迈上新层次。要积极向省局、市局汇报和洽谈衔接,认真调整有关项目安排导向,扶持一批以各种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为重点的示范工程,打造一批农业综合开发优质产品,着力创建属于自身的新品牌。通过品牌创建提升农业综合开发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以品牌创建推动农开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层次。通过集聚农民专合组织试点项目、市级财政以奖代补项目、市财政专项扶持资金等,进一步提高瓦窑新农村试点项目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整体建设标准和规模效益,大力提升踢球山项目区的品位,加大宣传力度,争取成为全省开发系统首批认证命名的园区,不断增强农业开发在全社会的影响力。

五、狠抓工作措施落实,取得宣传信息工作新成效

要进一步抬高定位、提升标准,在建好用好自身载体的同时,突出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加强沟通和联系,传递并放大农开人的声音。要在《中国农业综合开发》杂志发表文章3篇以上;在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农民日报及新华日报、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不少于5次;在农业开发简报上用稿1次以上;在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日报宣传报道农业综合开发工作5次以上;在市委、市政府两办信息上稿5次以上;邀请市人大或政协视察农业开发工作1次以上;编发<<农业综合开发简报>>36期以上;在省农业资源开发网站发表信息20条以上、和文章5条以上;在省开发网市级平台上稿100篇以上;省农业开发网站及市级平台全年点击率不少于3000次。

突出宣传重点,紧紧围绕“三权分离"改革、农开文化、项目建设典型,以及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进行开拓性的深度挖掘、集成性的宣传报道、持久性的媒体聚焦,不断扩大农开工作的对外影响,争取党委政府、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与支持,调动各方力量推动农开事业不断实现新的跨越。要强化措施,一是要把宣传信息工作当做项目工作牢牢抓在手上。要始终把宣传信息工作摆在农业开发项目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列入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并一同进行考核。安排专项经费保障宣传信息工作需要。二是要明确目标任务,强化考核。制定《市2013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宣传信息工作要点》,对宣传信息工作的目标和重点提出具体要求。制定《市2013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宣传信息工作考核办法》,对宣传信息工作实行量化管理。实行“一票否决”,凡宣传信息工作末位的个人,年度考核不得评优评先。要加强工作调度,及时对各科室及每个同志的投稿和被采用率等情况进行通报,按时兑现稿费。三是要加大奖惩力度,严格督促指导。实行上稿激励机制,在《中国农业综合开发》杂志、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上稿每篇奖励1000元;在《农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财经报》、《新华日报》、电视台《新时空》上稿每篇奖励600元;在《日报》主要版面、电视台《新闻》上稿,每篇奖励200元。四是要加强宣传信息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制定年度宣传信息工作业务培训计划。邀请不同级别的媒体编辑来局举办宣传信息培训讲座。同时聘请资深新闻撰稿人为我局业余通讯员。

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宣传信息工作要确保在开发系统第一、全省第一、全国有影响。

六、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培树农开队伍新形象

要进一步推进新时期农开事业跨越发展,对全市广大农开干部职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要在更高的层次上推进新一轮思想大解放。要推动农开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只有让一切有利于创新的思维充分涌流,让一切有利于发展的活力竞相进发,农开事业的发展后劲才能更足。一是要根据需要解放思想,致力解决“思想不解放”的问题。思想不解放是保守,结果只会导致保守僵化、因循守旧,无法有效解决发展变化中遇到的任何问题。二是要针对难题解放思想,致力解决“思想假解放”的问题。思想假解放是虚伪,口上说要解放思想,实际做却墨守成规,容易的事也会变得复杂,简单的事也会变得困难。三是要从我做起解放思想,致力解决“思想不会解放”的问题。思想不会解放是无知,有的人虽然能够认识到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却找不到阻碍发展的主要症结和破解难题的有效办法,结果贻误了发展进程。农开干部职工要做思想解放的表率、锐意创新的表率,以解放思想来推动实践,以实践锤炼来解放思想,做到有的放矢、因需而解,切中要害、据难而解,以身作则、从己而解,以思想的与时俱进推动农开事业再上新的台阶。

(二)要着力提升干部队伍的能力水准。当前,我们农开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越来越多,要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不仅思想观念要跟上节拍,知识水平更要有一个大的提升。广大农业开发干部职工都要把更新知识作为必修课,争做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的人才。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努力学习、认真工作、诚恳待人、干净做事”的新型农业开发人。把学习教育放在第一位,制定年度学习教育计划,规定学习时间、内容和形式。2013年全局力争学习40次以上,80个学时,学习文章50篇以上,论坛发言40人次以上,交流干部职工学习心得体会和感受文章50篇以上。打造学习平台,坚持每周一学习制度,每周一全局人员大学习两个课时以上。创办学习论坛,以每周一学习作为平台,积极引导、鼓励干部职工在论坛上踊跃发言,谈学习、谈感受、谈心得、谈收获,互相交流学习。创新学习方法,创建丰富多样的学习载体,采取异彩纷呈的学习形式,把个人自学与领导授课相结合,把“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继续邀请大专院校教授、专家来局机关有针对性的进行业务培训;组织全体人员到大专院校学习有关业务知识或外出考察学习。明确学习内容,要注重学习农业开发方面的知识,学习项目规划设计、项目建议书编报、工程施工等具体业务知识,进一步提高全体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三农的本领,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超前谋划、探索和研究农开事业发展带有方向性、根本性的问题,努力掌握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元素,进一步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三)要切实增强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要在任务、矛盾、困难、风险和挑战面前具备勇挑重担、敢于负责的精神。广大农开干部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要时时以事业为重、对发展负责,做到在成绩面前不自满、任务面前不推诿、困难面前不退缩、矛盾面前不回避,切实担当起应负的责任,继续发扬“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农开人精神,对工作要做到精益求精,毫不懈怠,确保每一项决策不在自己手中落实有偏差、每一项工作不在自己手中推进有延误、每一项任务不在自己手中完成打折扣;要在思想高度、工作深度、落实力度、待人诚度的修炼上狠下功夫,以此促进工作、推动发展。

篇10

关键词:节水灌溉设计原则设计方案

一 工程概况

江西省高效农业节水示范基地建设,确定实施范围为江西省农科院园艺所用于科研与生产的果园和旱地,实施面积共280亩。为改变其现有的陈旧落后的水利灌溉现状,充分高效地利用水资源,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设计根据区域内种植的各种果树、作物的生长、生育需水要求,运用国内外先进的喷灌、微灌技术对区域内种植的各种果树、作物进行灌溉。同时,运用自动控制技术,通过对各果树、作物生长、生育适宜的土壤含水率指标进行测控,实现灌溉、施肥等一体化的全自动控制,并建立友好人机监控界面及现场实景监视系统,使示范基地建设进入国内先进行列。示范基地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水源工程、灌溉系统及管网工程、自动控制系统工程。

二 工程内容及设计方案

1 水源工程

(1)水源选择

由于示范基地附近没有满足基地要求、可供灌溉的地表水水源,根据基地现用水水源状况,结合水文地质勘察成果,确定园艺所现有3座管井地下水作为示范基地供水水源。

(2)水源水质分析

江西省中环岩土工程勘察院对示范基地地下水的水质检测报告表明,该处地下水水质各项指标满足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规定要求,达到一类农灌水标准。

(3)水量平衡计算

1)灌溉用水量计算

①节水灌溉方式选择

基地规划实施节水灌溉面积280亩,主要种植作物有柑橘类、枇杷、杨梅、李、桃、梨、枣、石榴、柿、葡萄、猕猴桃、大棚作物、苗圃、花圃等二十多个果树树种,一百多个品种。根据不同品种果树及作物的生长、生育需水规律,分别采用了滴灌、雾灌(微喷灌)、根区导灌节水灌溉方式。

②灌溉制度设计

为降低灌溉管网造价,减少水源工程费用投入,示范基地将采用分片区轮灌形式,分区不宜太多,否则给运行管理带来不便,同时亦会增加墒情采集仪监测探头费用,本设计根据作物分布位置及采取的灌水方式,共分8个片区进行轮灌,即:I、 II、III、IV、 V、 VI、 VII 、VIII。

③设计灌溉强度

根据《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J85-85及《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

灌溉强度=灌水定额/日净灌时间

④灌溉流量计算

灌溉流量(m3/h)=灌水定额(m3/hm2)*灌区面积(亩)/15*设计灌溉时间(小时)

2)水量平衡分析

根据上文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可得出,在果树、作物需水旺期,经各区轮灌排列组合,轮灌需最大流量发生在Ⅱ、Ⅲ、Ⅶ区组合时,所需灌溉流量为102.95m3/h,考虑5%的管网漏损,需供流量为108.37 m3/h,而园艺所现有管井可供流量达139m3/h。显而易见,在设计分区轮灌的灌溉制度下,园艺所目前开采的地下水量不仅能够满足灌溉用水要求,灌溉保证率100%,并且可以兼顾生活用水(居民60人,按每人每天200升计,考虑时变化系数为2.1,生活流量为1.05 m3/h)。同时,老水塔也可以并入管网,继续供水。但上述管井装机运行年限已到,维修频繁,为保证供水正常,必须更换水泵。

(4)供水方式比选

考虑示范基地属丘陵缓坡地,地势变化不大,最大高差在8米之内,故设立变频系统的必要性不大,经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本设计选择设立高位水塔转供方式。

(5)高位水塔

示范基地属丘陵缓坡地,地势变化不大,最大高差在8m之内,拟新建一高位水塔供灌溉用水。经计算灌溉所需设计水头,确定有效高度(水箱底)为25m,水箱有效容积为100 m3,水箱倾角为45度。水塔采用钢筋砼倒锥壳结构,建于地势较高处,园艺所原高位水塔(100m3)专供生活用水。根据地勘资料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为160kpa,水塔所需地基承载力经验算为150kpa,满足要求。

2灌溉系统及管网工程

(1)灌溉系统选型与布置

1)Ⅰ、Ⅱ区喷灌系统的选型与布置

Ⅰ、Ⅱ区喷灌系统选择固定式管道喷灌系统,系统生产效率高,运行管理方便,运行成本低,工程占地少,有利于自动化控制及综合利用。

① 喷头选型,喷头选用PY110型。

②喷头布置:为满足喷灌均匀系数Cu≥75%的要求,根据规范要求,喷头布置采用矩形,布置间距按主导风速1.6~3.4m/s考虑查表选取,具体布置:喷头垂直主导风向布置,间距a取1.0R,R为喷头射程,即a=12.5米;安装喷头支管平行风向布置,间距b取1.2R,R为喷头射程,即b=15米。

2)Ⅲ、Ⅳ区滴灌系统的选型与布置

滴灌系统采用固定式。

① 滴头选型,滴头选择管上式压力补偿滴头。

② 滴头布置,根据果树株、行距布置,滴头布置树蔸下,成绕

树状。

3)Ⅵ、Ⅶ、Ⅷ区雾灌(微喷灌)系统的选型与布置

Ⅵ、Ⅶ、Ⅷ区雾灌(微喷灌)系统采用固定式。

① 雾化喷头(微喷头)选型,雾化喷头选择倒扣式。

② 雾化喷头(微喷头)布置:Ⅵ、Ⅶ区雾化喷头(微喷头)按

果树株、行距布置,每株果树安装雾喷头,取0.5个,即每两株果树间布置雾化喷头(微喷头)1个。依此推算,Ⅷ区(花卉、苗圃区)雾化喷头按矩形布置。

4)Ⅴ区根区导灌系统的选型与布置

Ⅴ区根区导灌系统系统采用固定式。

① 导灌器选型,选择单流道导灌器。

②导灌器布置:Ⅴ区导灌器按果树株、行距布置,每株果树安装导灌器,取3个,即每株果树周围布置导灌器3个。

(2)管网计算与布置

1)设计流量计算

设计依据GBJ85-85《喷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对支(毛)管、干管设计流量进行计算。

经轮灌排序分析,第Ⅱ、Ⅲ、Ⅶ区组合轮灌时,干管转输流量最大,转输流量为108.37m3/h。因此,干管经济管径按第Ⅱ、Ⅲ、Ⅶ区组合轮灌时的流量查表确定。

2)水头损失计算

分别计算各片区轮灌所需水头损失,取最大值为设计水头,经计算,第Ⅱ、Ⅲ、Ⅶ区组合轮灌时,所需水头最大,设计水头为24.88m。确定高位水塔箱底离地面高度为25.0m。

3)管网布置

干、支管网呈树状分布。干管沿道路(或机耕道)布置,埋深0.5m;支管垂直于作物种植行布置,埋深0.3m,喷灌竖管垂直安装于支管上,高2.7m;毛管顺作物布置,埋地0.3m;滴头、根灌导灌器对称均匀布置于毛管上;雾化喷头通过微灌软管与毛管相连,且雾化喷头、微灌软管和连接件安装于0.4m高的支架上。

4)控制房

根据自控及墒情系统需要新建控制房,砖混结构,长6.0m,宽3.6m,高3.4m;基础为砖砌条形基础;屋面板为钢筋砼结构,防水采用三毡四油;控制房外墙粉刷橙色涂料。

(3)水泵选型

1#与2#井距离比较接近,所需水泵工况基本接近,经计算,安装水泵所需扬程为54.42m。3#井距离水塔较1#、2#井近,所需水泵扬程为49.24m。综上计算分析,确定3口井所需水泵工况均按扬程60m,流量50m3/h进行选型设计。

本次设计选择潜水泵,其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移动灵活、安装维修方便、运转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等特点。潜水泵型号为175QJ50-60/5。

3 自动控制系统工程

为减少管理者的劳动强度,同时,便于基地建立科学高效的灌溉制度,示范基地将实现灌溉、施肥等一体化全自动控制,通过对作物最适宜生长、生育的土壤含水率指标的测控以及空气温度湿度、降雨,风向风速,蒸发等参数的监控,确定灌水时间、灌水强度。通过对高位水塔的水位测控,连锁水泵运行状态,达到节省费用的目的。控制系统中心将建立人机友好控制界面,并安装户外摄像设备,随时实现工艺流程、现场实景显示。在2km范围内,可用遥控器灌溉和停灌命令。另外,全自动控制系统同时具备现场手动功能。

整个系统由中央控制,小型气象站,南面控制区,北面控制区,水塔水位控制器,遥控中心所构成,它们之间通过RS-485总线联接。在设计过程中,始终以系统的可靠性和先进性为原则,实现整个控制系统的自动化。

三节水灌溉类项目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基础资料收集

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象、土壤等资料的收集,具体要求有:

①地形资料:应有标明灌区位置、边界、海拔和水源、道路、房屋及动力线路等位置的地形图。

②气象资料:应有灌区气温、日照、降雨、蒸发量等资料。

③土壤资料:应有灌区土壤类别、土层厚度、容重、土壤持水能力等资料。

④作物资料:应有灌区各种作物的种植比例、轮作情况及农作物种植耕作现状资料,并应重点了解各种作物现行的灌溉条件。

⑤水源资料:应有水源属性(个人或集体)、种类、位置、水质、含沙情况、水位、供水能力、利用和配套情况等资料。

⑥环境条件:应有行政区划界线、生产管理制度、交通和供电状况等资料。

(2)科学确定建设标准

建设标准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投资额的大小,标准确定主要依据有灌区面积、筹资情况及管理水平等,通过总结、分析,建议:

①高标准:灌区面积≥500亩适用,配置中控室、小型气象站、摄像监测系统、墒情监测点等设施,具备全过程无人管理功能,可有效实现灌溉、施肥等一体化自动控制,高精度灌溉,节水、节工效果好。

②中标准:500亩>灌区面积≥100亩适用,与高标准相比,不配置小型气象站、摄像监测系统等设施,具备全过程无人管理功能,可有效实现灌溉、施肥等一体化自动控制,但灌溉精度、节水、节工效果较高标准要差。

③低标准:灌区面积<100亩适用,不配置中控室、小型气象站、摄像监测系统、墒情监测点等设施,采用人工控制节水灌溉,投资较省,但灌溉精度较低,且节水、节工效果要差。

(3)注重节水模式选择

节水模式直接影响到节水效果的好坏,选择依据主要有灌区作物种类、水源水质、土壤性质及地形等,根据我省省情具体情况,推荐以下3种:

①低压管道节水模式:适用于引、提水灌区,可减少输、配水沿程渗漏和蒸发,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一般比土渠输水节水25%-30%。

②微喷节水模式:包括滴灌、微喷(雾灌)、涌泉灌三种类型。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各种地形、土质下作物的灌溉,具有节水、节肥、节工、促进作物品质、提高产量等优点,比一般地面灌溉节水30%―70%。

③ 喷灌节水模式:适应各种不同复杂地形,节水效果较微喷模式差,一般在30%~50%之间,但对作物生长的小气候环境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4)正确布置官网系统

主要考虑灌区地形、水源情况及造价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择优选定。

一般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①管网布置应使管道总长度最短、管径小、造价低,并有利于水管防护;

②管道的纵剖面应力求平顺,减少折点;

③供水泵站应尽量布置在整个喷灌系统的中心地点,以减少输水的水头损失;

④应考虑各用水单位的需要,方便管理,有利于组织轮灌和迅速分散流量;

⑤支管一般应与作物种植方向垂直,丘陵坡地的支管一般应沿等高线布置;

⑥支管上各喷头的工作压力要求接近一致,或在允许的差值范围内。

(5)田间布置

主要目的是便于田间管理,具体要求有:

①灌溉毛管的埋深应充分考虑除草、根部沃肥开挖深度,一般要求埋深≥40cm;

②灌溉毛管敷设长度不宜过长,以免灌水器的灌水压力过小;

③灌溉毛管一般应与作物种植方向一致,便于灌水器布置及除草、松土作业;

④同一行(列)的灌水器应布置应在一条直线上,并有必要的保护措施避免作业时损坏;

⑤支管一般应与作物种植方向垂直,丘陵坡地的支管一般应沿等高线布置;

⑥支管上各喷头的工作压力要求接近一致,或在允许的差值范围内。

(6)合理划分轮灌区

分区不宜太多,否则给运行管理带来不便,划分原则有:

①轮灌区应本着就近、便于管理和节省管网投资原则进行划分。

②一般灌水时间、灌水周期相近的宜划分在一个轮灌区。

③各轮灌区滴(微喷)头数或流量应尽量相等。

另外,在工程设备的采购、现场施工和管护方面要重视以下几点:

(1)注重节水灌溉设备的采购质量。

当前我国各地生产节水灌溉设备的厂家很多,良莠不齐,产品质量相差很远,一旦选用不当,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正常功能的发挥。因此,必须把选择优质的节水灌溉设备作为建设节水灌溉工程的一件大事来抓,在进行充分调查、分析、比选的基础上,选择符合工程需要且性价比高的产品。

(2)坚持因地制宜进行工程施工。

节水灌溉项目实施区域一般地形复杂,不同地块作物分布情况也多样,在局部灌溉设施的布置和实施过程中,我们应在把握设计总体布局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况,合理进行工程布置,同时充分考虑项目区远期规划,尽可能满足业主单位的发展需要。

(3)加大宣传力度,推动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

随着节水灌溉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节水措施不断推陈出新,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许多农户对这些新技术根本不了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我们对承包户的接触发现,部分承包户对沿用已久的传统灌溉方式已经习惯,且对节水的意义认识不充分,因此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节水灌溉知识的普及,提高广大农户对节水新技术认知程度,才能调动广大农户应用节水新技术的积极性,保证我省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健康持续发展。

篇11

、市委、市政府已先后召开了春季植树造林动员会议,根据、市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我县实际,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造林绿化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植树造林、绿化国土、美化家园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工程,是一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改善我县生态环境,促进我县大开发、大发展的翻身工程。这项工程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质量,关乎xx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关乎全县长远发展的未来。近年来,我县造林绿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与全县广大群众的期望、与创建生态园林县城的标准,还有相当差距。我们必须站在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绿化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绿化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把这项工作做为当前的一项大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首先,加快我县林业的发展,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是事关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保护和发展林木植被,既可以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又可以改善生态环境,防止大气污染。可以说,植树造林在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维护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的治本之策。长期以来,我县依托资源优势,形成了采矿、选矿、冶炼等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传统产业,支柱产业单一,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耗能的粗放型方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在一度时期促进了经济的较快发展,但也付出了沉重代价,造成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人与自然矛盾尖锐。现在,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我县经济进一步加快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这种制约,不仅表现在气候十年九旱,农业生产水平低而不稳上,而且表现在水资源严重短缺、工业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表现在生态环境差,难以有效地吸引外资和人才。水资源匮乏,直接破坏因素是煤炭和矿石的大量开采,根本原因是森林覆盖率低。因此,不大力植树造林,改善植被,我们就不可能打破瓶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角度讲,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对我们xx来说,林业是根本,必须下大力气把林业搞上去。

第二,加快我县林业发展,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渠道。林业兼具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既是一项关系国家生态安全的公益性事业,也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我县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的70%以上。目前我县农民收入整体水平还不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只相当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40%。大搞造林绿化,发展林产业,可以显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生产环境,增强农业抗灾、减灾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水平,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近几年,我们大力实施的红枣富民工程,就充分利用了过去荒废的酸枣刺资源,实现了变废为宝,又治理了小流域,改善了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农民通过嫁接红枣,增加了收入,得到了实惠。红枣产业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兴产业和特色工程。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林业是一项解决“三农”问题的大产业。这一产业抓住了、抓好了,就可以带动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三,加快我县林业发展,是用足用活国家林业政策,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现实需要。造林绿化,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今后五年,国家仍将在我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通过整合,不仅在资金上对我造林绿化工程是极大支持,而且退耕还林等政策对山区的通道绿化、环城绿化等也是有利条件。在年初出台了《关于搞好造林绿化工程的实施意见》,提出了2006—2010年造林绿化工程的目标、要求和措施,里每年筹集安排3亿元用于造林绿化工程,具体用于干线公路防护林建设补助、交通沿线荒山造林、交通沿线园林村镇示范项目、出口和重点地段成片公益林建设、林区移植大苗大树支持城市和重点地区绿化。我们必须珍惜和利用中央和里对造林绿化工程的资金扶持这个难得机遇。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县国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特别是近年来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使我们有较强的实力,进行大规模的林业生态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林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第四,加快我县林业发展,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举措。盛世兴林是林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但凡一个国家经济强盛、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之时,也是这个国家崇尚生态、重视森林、振兴林业之日。大力发展林业,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培育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二十一世纪的生态文明,这是林业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义之一。当前,全县广大农村正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林业发展,搞好村庄绿化,美化生活环境,发展农村经济,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

总之,加快林业发展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快林业发展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统一思想,强化措施,抓住机遇,齐心协力,把我县林业搞上去,推动我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版权所有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确保春季植树造林任务圆满完成

按照《关于搞好造林绿化工程实施意见》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根据我县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绿化步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我们确定了今年全县植树造林工作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和重点工程。

我们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xx”为目标,突出城区绿化和通道绿化两个重点,动员全社会人人参与,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干鲜果经济林、通道绿化、园林村镇建设、环城绿化带建设等十大工程,形成城乡一体,点、线、面结合的发展格局,确保造林绿化任务圆满完成。

我们的总体目标任务是:四旁植树100万株,酸枣接大枣500万株,新育苗1000亩,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10000亩,发展优质核桃5万株,高接换优1万株,城区新增绿地面积6.1万平方米。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要突出抓好10项重点工程:

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主要任务是,强化封、禁、造、管等保护性措施,突出抓好补植补栽,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落实管护责任制。结合林权发证,将工程开展以来的新造林地,以拍卖、承包、无偿划拨的形式,把林权全部落实到户。版权所有

2、退耕还林工程。按照林业厅要求,开展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年活动,主要抓好六项工作:一是对2002年以来3.5万亩退耕地造林在检查验收的基础上进行补植补栽;二是及时对退耕地清除杂草,对刺槐进行修枝,促进苗木生长;三是做好林权发证归属工作,确保林权到户;四是大力培育后续产业,在退耕地大面积推广种植苜蓿和不刨根的药材,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五是搞好政策兑现,及时将国家补助的资金发放到退耕户手中;六是完善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

3、干果经济林工程。今年,我们要按照“北山连带、南山整合、东山攻垣、平山填沟”的思路,继续大规模推进红枣富民工程。要坚持产权促启动,嫁接上规模,管理出效益,加工促增值,营销保增收的工作措施,完成酸枣接大枣任务500万株,基本完成全县有开发价值、可连片发展的一、二类酸枣刺资源的嫁接任务,使全县酸枣接大枣累计突破4000万株。同时,要抓好红枣的管理、保鲜、加工和营销工作,提升产业效益。具体任务是,王庄乡、浇底乡、隆化镇以综合开发为重点,完成酸枣接大枣300万株;中卫乡、南梁镇、唐兴镇、南唐乡、里砦镇、桥上镇在原开发嫁接的基础上,连片补充嫁接200万株。每个乡镇都要抓好5个年收入万元以上的典型户,辐射带动本乡镇红枣产业的发展。在中卫、王庄、浇底、隆化、桥上、西闫等乡镇发展优质核桃5万株,在隆化镇高接换优1万株。

4、通道绿化工程。主要任务有两项:一是完成坪曲线、翼张线、沁东线,旅游路(十河至地古垛段)42公里的道路绿化任务,营造防护林带,要求乔灌结合、针阔结合、花草结合,常绿花灌较低树种栽内侧,高大乔木栽外侧,形成内低外高模式。二是完善和提高全县500公里村村通油路绿化工程,绿化所有硬化道路,要求常绿树、长寿树结合,适宜树种和模式是国槐与塔柏间隔栽植,一路两行,达到加宽、加密、增色的绿化目标。

5、县城绿化工程。生态园林城市是代表一个城市绿化成就的重要荣誉,也是体现一个城市生态环境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未来投资环境的重要方面。随着解放大街拓宽改造和南环路工程的竣工投用,我县城区框架已基本确定。我们要在城区全面启动“拆迁补绿,见缝插绿,垂直挂绿,空地造绿”工程,做到四个必须:一是所有主干街道必须全部绿化。以植大树为主,坚持高标准、高质量,该补栽的补栽,该调整的调整,做到一步到位。二是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按照标准,完善绿化方案,见缝插绿,绿化面积达到30%以上。三是城镇住宅小区必须按照绿化标准,坚持建设与绿化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验收的原则,高标准植树种草。四是所有临街商贸企业要实行“门前三包”,划定路段,植树种草,严禁任意砍伐树木和花草。

6、环城绿化工程。根据、市统一安排部署,每个县、市都要启动环城林带建设工程。我们初步规划,今年完成两项工作,一是完成南环路转盘往西至东唐路口绿化工程,两侧各栽植10米宽的林带。二是完成里砦至营里路段绿化工程,两侧各栽植5米宽的林带。树种选择为花灌木、花乔木、常绿树、高大乔木;规格为灌木高在1.5米以上,胸径在1.5厘米以上。

7、园林村(镇)建设工程。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要全面启动“绿色家园”工程。要突出重点,特别是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切实抓好园林村镇的绿化工作。总体要求是,每个乡镇都要全面规划,建设3—5个园林化小康村。标准是村内主要街道全部硬化,街道两侧全部绿化,建设公共绿地,大搞四旁植树,搞好庭院绿化美化香化,树种以花灌木及常绿风景树为主。园林村绿化必须结合整治农村环境来进行,整治脏乱差,展示新形象。

8、机关、学校绿化工程

全县所有的机关、学校全部进行园林化建设,因地制宜,设立花坛,建设园林小品等,栽植各种花卉、灌木、草坪和常青树,绿化面积要达到30%以上。

9、企业园林化绿化。全县所有企业都要对厂区、矿区进行全面绿化,乔、灌、花、草合理配置,办公区绿化面积要达到30%以上。具体要求是:山区煤矿:要对周围可视范围内,或第一山脊线以内的荒山荒地进行绿化,对盖度小于0.5的低效灌木林进行改造,树种以常绿的松柏树为主。平川丘陵区企业,要求厂区内尽可能增加绿化面积,办公区及生活区绿化标准参照园林机关绿化标准建设,厂区周围要建设围厂林带,树种以高大乔木为主,宽度5米以上,植树3行以上。

10、农田林网工程。农田林网可以显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抗灾、减灾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水平。据测算,在同样的耕作条件下,平原地区有林网保护的农田比空旷地作物增产10—30%。近几年,结合农业综合开发,我县农田林网工程取得显著成绩,综合效益初步显现。今年,要完善唐兴镇李庄开发区农田林网0.5万亩,在里砦镇开化、西沟、东续、西续新建连片农田林网0.5万亩。

三、加强领导,严格督查,形成强大的春季植树造林合力

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林业发展,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子孙的大事,是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宏大工程。各乡镇、各单位、各部门一定要把发展林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工程来抓。

第一,要强化领导,健全组织。各乡镇、各单位、各部门的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负起主要责任。为加强对春季植树造林工作的领导,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春季植树造林指挥部,总指挥由县委副书记刁纪普担任,副总指挥由人大副主任丁勇、副县长卫勇、政协副主席曹国龙担任,成员由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组成。指挥部主要负责植树造林工程的安排部署、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验收评比工作。指挥部成员分工,农村绿化由县委副书记刁纪普组织实施,机关、学校绿化由人大副主任丁勇组织实施,城区绿化由政府副县长卫勇组织实施,企业绿化由政协副主席曹国龙组织实施。各乡镇都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加强对辖区植树造林工作的领导。各部门要搞好协调、密切配合,林业部门和城建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单位的职能,要认真搞好规划设计、技术指导和督查检查工作;水利部门负责库区和河道绿化;交通部门负责公路绿化;农业开发办负责项目区农田林网新建和补植;教育部门负责校园绿化;中小企业局负责中小企业的绿化;煤炭中心负责煤矿绿化。

第二,广泛宣传,全面发动。春季植树造林是县委、县政府开春以来抓的一件大事,这一炮一定要打响。各乡镇、各单位、各部门要根据县里的统一安排部署,迅速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行动起来。同时,要大力宣传植树造林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在全社会积极营造植树造林的浓厚氛围。报社、电视台要开辟专栏,专题报道植树造林方面的重要情况。

篇12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水利工作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我们进一步做好水利工作的根本指针。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水利工作的各个方面。总体上看,我区仍处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型阶段。水土资源和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仍然是现阶段我区的突出水情;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仍然是我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矛盾;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因素;水资源管理体制不顺和水利发展机制不活,仍然是水利发展道路上的突出障碍。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加快发展,随着水资源条件的不断变化,随着治水实践的深入开展,我们还将遇到很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不断加深对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水利发展规律的认识,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把握发展重点,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推动水利走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加快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从具体工作上来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本单位的具体要求是:

1、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水利工作,切实做好防汛抗旱、防涝减灾,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水利保障。

2、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河道采砂责任体系,层层落实河道采砂责任制,强化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河道采砂监管责任。

3、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法规,强化水利监管,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种水法律法规违法行为,依法严厉查处偷采砂、偷取水行为,维护水法律法规权威。

4、加大水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培训力度,加强水文化建设,提高全民自觉遵守水法律法规行为。

5、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各项水利工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扎实开展水利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为**湖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打造实力、繁荣、和谐**湖提供坚强的水利保障。

二、近几年来我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决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水务工作,全区水利基层设施得到大幅提高,先后完成了扬子洲电排站更新改造,幸福渠小流域1.4公里长渠系整治,解决了21800余人的农村安全饮水问题,抗击了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完成了旭日桥修建,组建了河道采砂立体监管队伍,严厉打击了非法采运砂行为,在全省率先实行了取水远程即时监控,取得了防汛抗旱的全面成功。09年以来,连续三年获得全省水行政执法先进单位,省赣抚平原灌区09年水政执法先进单位,全市09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人民群众满意的行政管理部门,熊玉明同志获市五一劳动奖章,张国保同志获市抗冻救灾先进个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水务工作面临的形势

1、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我区水利成长于城乡夹缝之中,处境尴尬。城乡混合水利格局导致的后果是城市水利难靠上,农村水利难挤进。城乡边际效应的恶果最典型的例证是:扬子洲赣江环洲圩堤居然至今尚未达十年一遇标准,与之相邻的南昌城市防洪标准已达百年一遇,滨湖南新圩堤也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达二十年一遇标准。

2、传统水利渐趋弱化。由于区划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我区传统农业水利体量不大,在省、市与同级县区比较分量就更轻,因而给跑项目、争资金带来巨大难度。

3、城市化水利日益凸显。我区随着城市化、工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对我区水利由农村水利向城市水利、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提出了现实而又紧迫的要求,对城市水系排涝功能提出了更高标准。比如城东片区治涝、环境供水、工业供水等综合整治就显得特别紧迫。

4、新的工作职能不断强化。新的工作职能包括河道管理、水资源管理和水土保持管理及水行政许可与执法。这些职能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赋予新的内容,拓宽了新的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

5、当前中央对水利的投入大幅度增加。为应对国际经济形势、扩大内需,今年中央财政新增1000亿元投资,其中水利口资金达200亿。未来两至三年,国家将投资4万亿,投资规模较正常时期扩张一倍,且水利将是扩大投资的重点领域。因此,对水利工作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6、局班子对局机关工作人员分工不够明确,使工作配合协调不够。

7、局机关工作有关制度不够健全,机关管理不够严明。

(三)解决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以上问题和形势,区水务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打造“经济大区、生态之都”目标,在抓好水务常规工作,即防汛抗旱、水行政执法与许可、水利建设三项工作的同时,努力抓好五项重点工作,实施好五项重点工程,编制好七项重点水利规划。

(1)五项重点工作:①乘“热”跑项目要钱,是我们的第一要事。目标是未来两至三年在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扶持上每年翻番。为此必须做好两个准备、发扬三千精神,即:作好技术准备,储备好项目;作好管理准备,做好前期工作;用尽千方百计,历经千辛万苦,排除千难万险,力求目标实现。②乘势提升我区防洪抗旱能力,是我们的第一要务。重点是在提高扬子洲圩堤防洪标准上做文章。关于扬子洲圩堤除险加固建设,目前我们已经在做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列入省1-5万亩圩堤除险加固项目,现已获批准;二是打包捆绑到鄱阳湖二期第六个单项报水利部争取国家资金投入。但现实困境是:项目一旦进入实施,扬子洲的房屋拆迁及地方政府配套资金的筹集将无法回避,应予高度关注。③尽快解决我区农村安全饮水问题,也是我们的一份重要责任。我区目前尚有罗家、扬子洲、昌东三地部分村存在安全饮水问题,经过努力,可望用2-3年的时间全面解决,而解决这一惠及百姓的民生问题,出路在村村通自来水工程,重点在罗家地区。④趁早启动我区城东片区城市治涝及水系综合整治规划和改造工程。综合规划应包括:农业排灌、城市排涝、市政水网、幸福渠综合整治和环境供水等。趁早启动极为有利:一是有利改善目前城东片区下雨即涝的现状;二是早规划、早主动,早改造、少花钱;三是城东片区治涝与水系综合整治,将极大提升城东片区的新形象。⑤乘机用好政府赋予的新职能,科学发展和谐水利。关键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充分发挥好现有政策效应;二是积极争取各方支持,例如在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上,要力争使其作为前置条件早日进入全市开发建设项目联审;三是练好内功巩固充实提高工作队伍,铸造一支讲奉献、高素养、能战斗的集体。

篇13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基层水利建设一直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保障,为了保证基层水利工程建设在实施过程中更加便于管理,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相关规定,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执行的依据和标准,但因基层水利主管部门在组织水利建设的时候大多是由一些农民自行经营承建,对于施工的过程及质量没有统一的标准,造成很多施工细节简单化,施工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虽然这些基层水利建设简单,规模较小,但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不仅会给国家造成的损失,也会制约影响农业的发展。

1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战略地位

1.1 基本国情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尽管我国耕地面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持续减少,但灌溉面积总体上稳定增加、灌溉水平不断提高,保证了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改革开放后,农村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也使过去在农业基础设施、农业和水利科学研究等方面积累的能量得以集中释放,彻底扭转了中国粮食长期严重短缺的局面。

1.2 社会稳定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改革与建设的根本问题。只有加强农业水利基础建设,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才能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才能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稳定,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

1.3 国家食物安全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国目前的农产品主要产于灌溉耕地,加快现有灌区的持续配套和更新改造,是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战略举措。由于农业用水总量不可能大幅度增加,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均只能依靠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

1.4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包含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具体要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基础的基础”。农业能否得到可持续发展,还取决于其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而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才能保证大幅度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加强基层水利建设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2.1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解决灌溉的问题,消除旱情带来的灾害

2.2通过兴修为农田服务的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等,有利于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农田排涝能力的标准,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基本农田。

2.3通过兴修各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和采取其他各种措施,调节和改良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使之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

2.4采取蓄水、引水、跨流域调水等措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为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发展农业创造良好条件,从而达到调节农田水分状况,满足农作物需水要求,改良低产土壤,提高农业生产水平。2.5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可以改良农田水质,可以减少对农业产业的污染,解决农业面的污染,促进环保农业产业的发展。

2.6节约了农田用水,减少了农田灌溉用水损失,可以利用水利工程建设将多余的水积攒起来,以便以后庄稼需要水时可以随时放水灌溉。

2.7大涝天气会引起农田水土流失,影响农村的生态环境和农作物的产量,兴修渠道,引水入渠,不仅可以减少农田水土流失,还可节约水资源。

3不可忽视的农田水利建设现状

3.1投资量的不足。长期以来,国家投资重点是大型骨干工程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投资是投入分配中的短板,再加上历史欠账多,县级财政无力投入,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失去了农村水利建设投工投劳的支点。

3.2资金投入渠道分散。除水利外还有国土、发改委、农开办等部门,但基本各自为政,缺乏协调,工程规划及布局上缺乏整体考虑,建设投资标准也很不一致,造成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规划内容难以形成合力,整体推进难度大。

3.3管理机制不健全,管护主体缺位。工程管理存在产权不清、责任不明、有人建设、无人管理的现象。即使部分有专人管理的工程,管理人员报酬低,维修养护经费基本无来源,加上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管理水平较低,难以支撑工程的正常运转。

3.4工程不配套,老化失修严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都建于改革开放前,水利工程体系不完善,蓄水工程少,排水工程多,灌区末级渠系建设亟待加强。工程建设标准由于受当时的技术、资金条件限制,建设标准低,配套率低,且经几十年运行,老化失修严重,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5地方乡镇和村民对水利建设重视不足。地方乡镇领导以及当地村民对农田水利建设认识不足,认为是经济、土地资源浪费,对工程建设积极性不高,对于修建好的工程也没有给与充分的保护,水利设施出现故障也不及时补修,造成水利设施生命周期大大缩短。

3.6各地乡镇机构的水利管理人员对农田水利建设管理能力薄弱,有不少水利管理站管理人员没有人员编制并且年龄结构配备也不合理,所具备的文化素质不高,对于水利管理不仅仅缺乏科学知识,而且从意识上也不重视,造成许多水利工程管理不当。

4 基层水利工程建设中保障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

4.1工程施工。必须严格履行监管程序,从项目立项、可研、初设到施工,严格履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完善工程建设从立项到施工验收投入使用的各环节程序,确保工程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水平发挥效益。同时,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务必要按照合同中的各项条款约定,“以法律为准绳、以合同为依据”,进一步规范施工程序,明确甲乙双方的义务、权利和责任,确保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顺利完成。

4.2加快修复水毁灾毁水利工程建设。及时修复各类灌溉设施,大力推进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等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不断完善农田灌排体系,不断提高农田灌排骨干工程的配套率和完好率,全面实施全国抗旱规划,建设一批抗旱水源工程。

4.3工程节水措施。工程节水是我国水利工程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中应当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正在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在不同的地区进行着不同程度的调整,有一些全局范围内的大型水利工程,同时也有各自水流流域内的一些小型水利工程。无论是大型的水利工程还是小型的水利工程,它们都要为农业灌溉服务,所以对于这些水利工程,特别是以农业灌溉为主要目的的水利工程,包括灌溉工程配套、渠道衬砌、低压管道输水、机电井建设、地面灌溉设施改善、喷灌和滴灌系统,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灌溉保证率。

4.4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努力加强对灌、排、降技术标准的研究,加大节水设施与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扶持节水灌溉典型,完善防渗渠系配套,合理发展喷、滴灌工程,重点发展浅湿灌溉技术,有条件的地方对主干渠道逐步实现衬砌化。实施节水灌溉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保障,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减少灌溉用水损失。

4.5完善基层水利工程经营管理。在目前情况下,政府既不能把农村水利当作“包袱”甩掉,也不能继续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包揽的做法。在租赁、承包甚至产权转让的工程管理中,要切实防止掠夺性经营。同时,建立奖惩制度,加强对经营者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协调解决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对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他建设而减少灌区面积的,组织镇村及时进行相应调节,以确保经营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林宏派.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及体会[J]. 科技资讯 , 2010,(15):125-12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