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教育学理论体系

教育学理论体系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40:1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教育学理论体系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教育学理论体系

篇1

一、体育教育生态学

(一)教育生态学。

教育生态学指的是对教育以及教育周围的生态环境两者间关系和作用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其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便是教育学与生态学,它将教育和其周围的生态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其研究的对象便是两者间的关系及其作用产生的影响和效应。教育生态学横跨教育学和生态学两门学科,因而其具有一定的边缘性质,且可以运用两门学科的方法进行研究工作,是一门刚刚开始起步的新型学科。教育生态学,顾名思义就是把教育与自然、社会以及规范的环境相结合,对其中人的状况、变化以及人与环境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教育生态学在内容上以及研究方法上与教育学和生态学的其它分支学科有着的交叉和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二)体育教育生态学。

通过对教育生态学的分析,联系体育学的理论,可以得出:所谓体育教育生态学,即对体育教育以及教育周围的生态环境两者间关系和作用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其研究的对象是体育教育与生态学两者间的关系及其作用,其研究的目的在于实现体育、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其基本含义包括有:第一,人在自然的生态系统中通过运用科学的体育方法进行活动;第二,在体育活动中存在的生态学方面的问题;第三,基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体育活动,人们不但要考虑环境负荷活动的能力,更要考虑到生态环境是否能有效的发展下去;最后一项是通过体育的生态行为,可以实现身心健康、最终达到体育、文化与生态都能发展且相互促进这一目的。

二、体育教育生态学理论体系

(一)构成原理。

体育教育生态学主要是对体育生态进行研究,所谓体育生态是指人们进行与周围生态环境相符合的体育活动的一个生态系统。系统的构成主要运用了能量的多级运用原理与物质的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原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原理与区域分异原理;生物与环境协同发展的原理;生物之间互相制约的原理;最后,最终的便是生态与社会、经济三者间的效益统一的原理,这也是现在以及将来体育生态学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以上这些原理,是构成体育教育生态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二)理论体系的内容。

体育教育生态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包括有:体育生态学的理论:即体育生态学的概念和原理;体育生态的运动本质与规律;体育生态系统对人体运动的机制、功效;体育活动与生态系统两者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相互发展的理论等;体育活动中如何对生态系统进行开发、利用与保护等生态学问题;体育生态学的方法、手段;体育生态学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包括有对法规、行为、文化、经济和民俗等以及体育生态学的评价研究。

转贴于

三、体育教育生态学理论体系构建的生态意义和发展趋势(一)生态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中的消耗也越来越大,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已成为全球发展的重中之重。体育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部分,也应当发挥其作用,贡献自己的价值。不管是平日的体育锻炼或者是那种大型的类似奥运会这样的全球大赛事,最离不开的就是运动场地。人类进行体育活动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生活。而这些仅仅依靠简单的体育锻炼是不够的,人类生活在地球上,环境的好坏十分重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好的自然环境是身体健康的基本条件。只有体育活动与良好的自然环境相结合,才会有健康的身体。因而,体育生态化在国际上越来越受认同。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例,其打出的“绿色奥运、绿色北京”的口号,为其形象增添了不少光彩,获得了国际的认可。理论体系的构建,将体育教育与生态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符合了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顺应了社会的潮流,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发展趋势。

篇2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10―0012―04

引言

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研究是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南国农先生认为,“如何重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是这一时期理论研究的第一主题。”[1]教育技术学理论界如何来解答这个“第一主题”呢?在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的今天,我们一方面需要沿着先行者的脚步继续前进,从正面构建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也需要回过头来反思,以更高的眼光和科学的态度来审视现有的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分析其中的不足,这是一种学术上的自我审查,更是一条重构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必经之路。

一 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模式分类

中国的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上世纪80 年代到90 年代初,是我国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开辟时期。90 年代中期到新世纪初,是我国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多元发展时期。新世纪后,从2005 年起,我国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进入重构时期。”[2]经过了从开辟到发展再到重构的历史进程,涌现出了各种不同的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它们不仅有内容的不同,也有理论立场的不同,还有方法论的不同。通过对这些体系进行共性分析,我们大致可以把这些形形的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划分为三种模式。

1“教科书模式”

所谓的“教科书模式”是指用编写教科书的模式来构建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或者用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来编写教科书,即这种理论体系同时又是教科书的体系结构或是教科书的主要知识体系。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也就是我国电化教育刚刚崛起的时代,就有了对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探索。南国农先生提出了电化教育学的理论体系由七论构成。这七论是“本质论、功能论、发展论、媒体论、过程论、方法论和管理论。”[3] 该理论体系是土生土长的研究成果,也是我国教育技术学界第一个颇有影响力的理论体系,具有奠基性的意义。2006年,南先生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在符合中国实际需要的前提下提出了信息化教育理论,并认为信息化教育就是新时期的电化教育,同时还重构了信息化教育的理论体系。该体系包括总论、基础论、技术论、模式论、方法论和管理论。[4]不管是电化教育理论体系还是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其核心都是现代教学媒体的研究和应用。南先生组织编写的《电化教育学》以及《信息化教育学》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了两种理论体系的痕迹。

李康教授在其专著《教育技术学概论――基本理论的探索》中认为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体系由引论、发展论、教育媒体论、教育信息资源论、教学设计论、信息化教学论和远程教育论等七个部分组成。[5]这个理论体系也就是该专著的知识体系。

2“内容模式”

有学者把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框架概括如下:(1)技术和技术化;(2)教学需求和培养目标分析技术;(3)教学内容选择技术;(4)教学目标制定技术;(5)教学内容分析技术;(6)教学传播技术――教学策略:即教学设计。(7)教学传播技术――教学媒体;(8)效果测评技术;(9)教师遴选和评估技术;(10)教学研究和改进技术。[6] 该体系以教育技术的技术属性为逻辑起点,通过对教育中技术的分解而构建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

有学者认为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由两大部分组成。(1)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①教育技术教、学的基本概念;②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③教育技术的教、学特点;④教育技术的作用;⑤教育技术的教、学作用原理;⑥教育技术的教、学实施原则;⑦教育技术实施方法等。(2)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①认识论;②教育心理学;③教育传播学;④系统科学;⑤艺术(音乐、美术)等。[7]这种概括与众不同,它把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也纳入到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当中,并具体分析了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两个组成部分的具体内容。

这两种体系就是所谓的“内容模式”,即把教育技术学理论分解为不同的具体内容,这些内容作为教育技术学领域中具有理论特性的知识,它们构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这种以具体内容的方式来构建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是目前的主要模式。

3“层次结构模式”

“没有一流的文科就没有一流的理科,没有一流的理科就没有一流的工科。”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中的工科是毫无疑问的,但教育技术学也有自身的文科、理科以及工科。什么是教育技术学中的文科、理科和工科呢?何克抗先生认为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涉及对“教育技术学”意义与作用的认识(即对这一学科的基本价值观与哲学立场),其内容应属于“教育技术哲学”的范畴。二是涉及“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研究方法等,其内容属于“教育技术学”的基础理论部分;三是涉及如何运用“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方法去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知识,其内容属于“教育技术学”的应用科学部分。[8]教育技术哲学是对教育技术中最根本问题的思考,是对教育技术中“后天事实”的理论考察,是教育技术学理论中的文科;作为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就是教育技术学理论中的理科,而关于教育技术应用的方法、程序等应用科学部分则属于教育技术学理论的工科,由文科、理科、工科这三层次的理论组成一个具有层次性、逻辑性和关联性的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

有学者在梳理已有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把教育技术理论框架分为五个部分:“教育技术的本体论、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教育技术的应用与教育技术的评价。 [9]同样,该体系也是把教育技术学理论按其抽象性的程度划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但是它的逻辑性和层次性却不如“三层次说”清晰。

以上两种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就是“层次结构模式”,其中“三层次说”是一种万能的理论构建模式。任何学科都存在“哲学―原理―应用”或“文科―理科―工科”的三层次理论,并由这三种层次的理论构成一个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其优点就是层次分明,逻辑清楚,缺点就是内容不够明确,不够具体。

以上列举的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并非是最科学或者是最完善的,而且有的理论体系存在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之所以把现行的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进行归类并用“教科书模式”、“内容模式”和“层级结构模式”来加以区分,是为了对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研究的历史进行概括和总结,同时为重构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提供启示,而且这种划分本身不具有评判优劣的意义。

二 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若干反思

在教育学领域,还没有哪个学科像教育技术学那样有如此多不同版本的理论体系。一方面可以认为我国的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另一方面也说明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研究还很不成熟,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但学术界对一些根本问题缺乏共识,甚至争论不休,这对于一个期盼走向成熟的学科而言是十分不利的。

1 教育技术学有理论吗?――体系构建的前提性问题

教育技术学在教育科学领域中的尴尬源于理论建设的薄弱,在教育学其他领域的学者看来,教育技术学的理论积累是非常欠缺的,他们认为教育技术学只是技术,而不是像高等教育学、教育哲学那样具有理论学科的性质,而教育技术学理论建设的滞后进一步加深了他们的这一印象。有来自教育技术学领域内的学者认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技术应用主义的教育技术学在知识积累方面几乎是一穷二白的。”[10]连知识积累都是空白的教育技术学,会有多少理论呢?这是危言耸听吗?只要我们翻开任何一本《教育技术学》的教材,我们都不会觉得它有多少称得上是理论的东西。理论是什么呢?乔纳森•卡勒(Jonathan Culler)认为任何可以被称为“理论”的话语都应具有四大定义特征:1)理论首先应该是“跨学科的话语”,其影响和应用不能局限于某一领域;2)任何理论都应该同时带有“分析性和思辨性”;3)理论应该是“对常识的批判,对理所当然概念的盘诘”;4)理论具有内在的反思倾向,是“有关思想的思想,是对我们借以产生意义的那些范畴的探究”。[11]这显然不是对理论的界定,而是对理论属性的陈述。以这个标准看,教育技术学有多少是具有理论属性的知识呢?发展到现在的中国教育技术学仍然缺乏一个规范的概念系统(虽然有许许多多舶来的或者自产的概念),也缺乏相应的表述这些概念及其范畴的逻辑结构。我们有形形的理论体系,却没有实实在在的理论,这难道不是一个悖论吗?当我们在构建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时候,应该优先回答如下的问题:教育技术学理论有哪些属性?那些纳入到理论体系种的理论算得上理论吗?教育技术学理论生成的条件是什么?如果不回答这些问题,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只会是一厢情愿、自说自话而已。

2 有必要选择逻辑起点吗?――体系构建的科学性问题

“在建构理论体系时,逻辑起点的选择显然是无法回避的理论前提和基础”。[12]经典的社会科学一般是从逻辑起点开始,演绎出概念、命题和原理,从而形成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内聚性强的理论体系。这也是评价一个学科是否成熟,学科的理论体系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志。比如哲学是以“存在”作为出发点的,政治经济学是以“商品”为出发点的。教育技术学以什么为出发点呢?选择哪一个逻辑起点作为构建教育技术学理论题的前提和基础呢?据统计,目前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多达17种。选择哪一个逻辑起点是比较科学的呢?是“如何教育”、“解决教学问题”?还是“借助媒体的学习”、“借助技术的学习”?亦或是 “教育中的技术”或“借助技术的教育”?哪种逻辑起点能够演绎出一整套逻辑严密、思路清晰的概念、命题和原理呢?

可以肯定的是,已有的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并没有明确的逻辑起点,有的学者虽然也提出了逻辑起点,但并没有按照这一逻辑起点来构建理论体系。现实的情况是这样的,理论界一方面需要确立逻辑起点来证明教育技术学理论的科学性,而另一方却又没有能够按照已经确立的逻辑起点来构建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这样就导致了一个结果:许多人认为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讨论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没有价值。

只要教育技术学理论想靠近科学,那就不能回避逻辑起点问题的讨论,只要想构建科学的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那就不能不选择经过论证并确认是科学的逻辑起点。对于一个还没有成熟的教育技术学学科来说,只有通过选择科学的逻辑起点才能构建科学的理论体系,否则,所构建起来的理论体系就很难得到学术界的公认。

3演绎还是归纳?――体系构建的方法论问题

南国农先生认为在90年代,教育技术学界主要形成了两类理论体系框架:一是,主要以美国AECT 教育技术94 定义为依据建立的理论体系框架;另一是,在不断总结本国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的理论体系框架。[13]有学者指出“94定义”是我们构建教育技术学体系的基本依据,因为它科学地、全面地、系统地回答了教育技术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并由该定义演绎出了一套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14] “94定义”真的科学地、全面地、系统地回答了教育技术究竟是什么了吗?“94定义”描述了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但没有明确回答教育技术是什么的问题,即没有揭示教育技术的本质,因此把“94”定义作为演绎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起点并不妥当。

南先生指出的第二条道路是“在不断总结本国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的理论体系框架”,这就带有归纳的性质了。教育技术学本来就是教育学中的应用学科,它的理论应该是来自教育技术的实践活动。教育技术学理论如果不是来自实践或者不关照实践,那么其生命力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在构建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时候,我们要去教育技术实践中找依据,通过对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的归纳来构建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

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构建需要演绎和归纳相结合,在逻辑起点的基础上演绎和在实践基础上的归纳,两者缺一不可。需要指出的是,很多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既不是依靠演绎的方法提出来的,也看不出归纳的痕迹。很多研究者非常随意地提出了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其中没有进行任何的论证,也没有自洽性的说明。也就是说,这些研究者在没有科学的研究方法论指导下就提出了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可靠的吗?具有科学性吗?答案不言而喻。

4理论体系要面面俱到吗?――体系构建的完备性问题

完备性是任何理论体系都祈求的,任何理论家都希望提出一个无所不包的理论体系。但任何理论体系都不可能是包罗万象的,因为只要实践还在发展,思维没有停止,理论及其体系就会不断发展变化,或改变、或扩充、或缩减。一个理论体系追求的是相对完整或完备,即就目前来说所有的属于该学科的理论都应该被包含进去。

在本文列举的七个体系中,其构成的要素数目各不相同,有三要素的、四要素的、五要素的、七要素的,乃至十要素的。多少才算完备了?恐怕不能单纯用数字来衡量。三要素的未必没有十要素的完备。在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模式”中,有的体系就没有包含被公认为是教育技术学理论中最核心的部分――教学系统设计。很多体系没有把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纳入进去,而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不仅是教育技术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教育技术学学科成熟度的主要指标之一。如果采取“层次结构模式”来构建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那么教育技术哲学、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教育技术应用理论就必须包括在内。虽然可以用不同的术语来表达,用不同数目的要素来概括,但都必须涵盖这几个部分,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项,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都是不完备的。

完备性内在地要求相容性,即构成理论体系的要素之间不能相互冲突。如果列举了所有理论,但它们之间具有包含关系或者对立的关系,那么这个理论体系的完备性也是值得商榷的,我们不能只追求形式上的完备,而要追求满足逻辑自洽的完备。比如,把“教学需求和培养目标分析技术”、“教学内容分析技术”与“教学设计技术”并列作为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组成要素就出现了不相容的情况,因为前面两种技术就内含于教学设计技术,因而,该体系也是不完备的。

5 如何体现中国特色?―体系构建的本土化问题

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重构就是要建立本土化的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也就是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这是教育技术学学科健康发展的内在诉求。所谓的教育技术学本土化是“一种使国外尤其是美国的教育技术学理论的合理成份与本土教育技术(包括电化教育)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进教育技术学对本土社会的认识和在本土社会的应用,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教育技术学理论、方法的学术活动和学术取向。”重构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就意味着不再以AECT的定义为尊,而是批判性地吸收,无论是“94定义”还是“05定义”都不是演绎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起点,我们需要吸收这些定义以及西方教育技术学理论发展的成果和经验,并同时进行本土化改造,使之适合中国的国情和教育技术应用的实践土壤。

南先生给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研究的本土化指明了一条道路,即“遵循‘和为贵’的理念,采取‘和而不同,’的策略,主要通过‘三重’、‘三化’、‘三防’三种途径,促进已有两类理论体系框架的更多融合。”[16]融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本土化的过程,也就是重构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过程。而在重构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单纯的以西方教育技术理论为尊或只考虑本土的研究成果都是不可取的,必须在借鉴和自我探索中寻求一条融合的发展道路。

三 结语

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是教育技术学理论的集合,是教育技术学理论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形成的有机整体。知识体系不是理论体系,研究领域也不是理论体系,然而有论者常常把研究领域或知识体系作为理论体系。“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应当包括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因此可以将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领域当作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17]这种简单的以研究领域来代替理论体系的做法是不利于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的深入探讨的。

本文的出发点不是构建,而是反思,从对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共性入手,总结其模式,并对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性分析。这应当属于教育技术学元研究,在理论体系的层次中应该属于教育技术学的文科研究,是以现有的思想为对象,是对思想的思想,即属于教育技术哲学的范畴。本文总结的三种模式是不是合理的?还有没有其他的模式?从五个大方面来反思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研究现状是不是周全了?还有多少问题没有考虑到?这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确信的是,对于教育技术学学科来说,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研究已经步入了科学发展的航程,已经在学者们的反思性探索中走向繁荣,相信通过教育技术学界众多前辈和一批批追随者的共同努力,建立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愿望是可以实现的了。

参考文献

[1][2][13][16] 南国农.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重构:路线图[J].现代教育技术,2010(4): 5-7.

[3] 李康.试论南国农先生的教育思想[J].电化教育研究, 2000,(10):58-62.

[4] 南国农.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9,(8):5-9.

[5] 李康.教育技术学概论―基本理论的探索[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3.

[6] 周越等.也谈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及其理论框架[J].电化教育研究,2007,(4):22-27.

[7][14] 张恩成等.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学体系[J].电化教育研究,2006,(5):25―28.

[8]何克抗.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11):3-19.

[9]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研究, 2006,(7):56-61.

[10] 杨开城.论技术应用主义的教育技术学及其贫困[J].中国电化教育,2008,(8):1-3.

[11] 刘亚猛.什么是“理论”[J]. 外国语言文学,2006,(4):264.

篇3

二、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现状分析

我国教育经济学与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结构的比较,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和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领域不尽相同。教育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应该涵盖更为一般、广泛的问题它的研究对象应该存在于教育的一般领域不仅包括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普通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都脱离不开它的疆域。而高等教育经济学是教育经济学科的一个特殊领域或分支领域使教育经济学的支流主要研究高等教育活动中存在的经济问题。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笔者对目前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32部着作(国外9部我国23部)中的各基本内容进行统计分柝计算它们在教育经济学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得出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框架,并对其中5部以“高等教育经济学”为名的着作所反映的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进行统计分柝与教育经济学的体系结构进行对比,希望发现目前教育经济学与高等教育经济学在理论体系结构上的异同点,以教育经济学体系结构为鉴,寻找高等教育经学体系中有待完善的地方。

1.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比较。

从他们的理论框架中我们可以发现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既与教育经济学有重合的领域又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范畴。将上表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按比例大小排列:投资理论、概述、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供求关系及其调节、成本一收益理论、筹资收费问题、产业理论、后勤管理研究、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及产学研研究。我们进行对比发现,教育经济学将关系到学科理论体系建设的“元研究”放到了重要位置(该内容在所有着作中占到了81.5%,在我国着作中占到947%)而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对这部分内容却关注甚少,这也反映出我国教育经济学在学科体系建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学科指向性,而高等教育经济学却以问题研究的思路来构建理论体系缺乏对“元研究’的思考其理论体系还不成熟和不完善。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将教育投资问题不约而同地放在了重要位置,而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供求关系理论、成本一收益理论、筹资等问题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这些在教育经济学范畴内也是重要内容。

高等教育经济学不同于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产业研究、后勤管理研究、学生就业问题探讨以及产学研研究等充分体现出高等教育经济学不同于教育经济学的独特研究领域,显示了高等教育的特点。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主要以问题研究为主各着作的理论体系也主要从问题研究出发进行构建,即使其中遵循了学科构建的规范,其要素也不完整,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还不够规范与完善。

2.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与国外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比较。

我们发现数据所体现出两大特征。一方面,我国与国际研究相接轨的内容主要为高等教育经济学概述、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及其调节、成本——收益理论、投资理论和经费问题而这些内容恰恰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的西方教育经济学的核心内容。由此可知,无论是前苏联的高等教育经济学还是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都把人力资本理论作为核心理论来构建本国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经济学概述、后勤管理研究、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高等教育产业理论以及产学研研究是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独特的研究内容可以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纳入了诸多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内容体现了中国特色

(二)理论体系结构的分类

纵观我国20年学科发展从宏观上来说,我国目前着作中所反映出的学科理论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1.经典型或传统型.

经典性或传统型的体系主要是指在学科发展一开始在借鉴前苏联学科体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这种体系由学科最基本的一些研究领域构成能够较为全面的学科研究的各个方面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读者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对该领域的基本范围和基本问题有一个全面了觯但是这种体系结构下一般不会对问题研究的太过深入常常是一些概述性或常识性的探讨,研究方法也较为传统和规范。我国大部分着作都属于这种类型。

2个性型或专着型.

这种类型的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体系完全不或不完全按照传统型体系进行构建而是作者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或研究优势对学科某一(些)领域或某一(些)方面以独特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来对问题进行细致和深入地研究,得出一些有创新性的结论形成富有个性化的体系结构。这种结构的作品常以专着的形式出版,其体系结构的个性化特征极为明显。如张万朋的《高等教育经济学》,主要对高等教育产权、经济规制、产业融资、后勤社会化和高等教育投资问题进行探讨。

(三)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特点

1以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强调中国特色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起步较晚,这便有了借鉴国际先进理论的机会。在学科理论体系构建之初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就吸收了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合理内核,探讨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及其调节、高等教育成本——收益问题、教育投资和经费等问题。同时,在理论构建上并非生搬硬套,而是运用人力资本理论来解决我国面临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乘市场浪潮参与市场运行机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现实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经济研究以理论为本,放眼实际对许多高等教育领域中显现的重大问题进行探索,如高等教育的产业问题、高等教育产品的属性问题、产学研研究、产权制度研究、后勤管理研究、学生就业问题等等。这些内容既丰富了理论体系扩展了研究内容,又显示了中国的特色。

2以问题研究为主注重解决现实问题^

由于西方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以问题研究为思路的。我国在借鉴西方理论来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时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以问题研究为主的特点。总结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主要研究领域我们可以发现其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不够严密,缺乏一个贯穿整个理论体系的主线,即逻辑起点,理论体系的结构总体上是问题式的。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以高等教育经济学概述、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及其调节、高等教育成本——收益理论和高等教育投资理论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传统理论部分;一部分是以后勤管理理论、产学研研究、学生就业研究、筹资收费问题研究甚至包括产权制度研究、高等教育产业理论研究等问题理论部分。问题研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头戏也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现实指向性。

3强调与社会的外部联系,突出社会服务功能^

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社会服务功能。高等教育经济学作为研究高等教育领域的经济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必然会将高等教育的这一功能作为研究的重点。如高等教育资金筹措、学生就业问题、产学研研究、后勤社会化、高等教育的规模效益和区域经济问题都是高等教育经济学特有的研究内容,体现了高等教育经济学的“高等’性注重从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科研功能的角度来探索高等教育经济理论。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是直接为高等教育和社会服务的,正是由于高等教育经济学具有明确的社会指向使得研究获得的所有结论和成果可以直接为社会服务,为高等教育的运行服务。

4研究方法注重实证兼用规范分析。

注重实证研究和规范分析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明显特点。高等教育经济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验证问题,明确事实。从大的范围来说主要有: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甩高等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问题(包括高等教育规模效益现象研究、资源合理配置问题等)高等教育经费筹资多渠道的可能性、教育投资的合理比例、负担与补偿、成本与效益。在实证研究的具体方法中,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主要采取调查统计、量化研究、数理模型、经济学模型等多种方式。高等教育经济学的另一部分属于规范研究的范畴他们涉及道德规范、价值判断等问题。主要有:高等教育的性质、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财政资助问题、公平与效率问题等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在各自适合的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许多情况下,二者的融合所获得的结论优于单独使用其中的一种。我们应该走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彼此补充,互为支撑,更加有利于学科理论建设。

三、主要存在问题及展望

(一)理论体系亟待逻辑化

1.逻辑起点的确定。

每一门科学都有特定的理论体系而每一种体系都应该有各自的逻辑起点,它在学科体系的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构建学科理论体系首先应当确定逻辑起点借助逻辑推导,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构成严谨的逻辑系统。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倾向于问题研究其理论体系不严密也不完善,并且缺乏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笔者认为,高等教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应该是教育服务。无论是从逻辑学中队逻辑起点的规定性还是从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思路来看,将教育服务作为高等教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都具有科学性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2概念体系的重构。

可以说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成熟与否,其核心是概念体系的建构是否科学,概念体系是理论体系的核心。总结高等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发现,现有的基本概念体系存在不完整、逻辑层次不明显的特点。因此应该从对概念体系的现状研究出发剖析目前概念体系存在的问题。笔者观点从“高等教育服务”这一逻辑起点出发明确高等教育服务存在的环境及运行机制理顺基本概念之间的逻辑性和层次性,构建科学的概念体系.

3理论体系的重建。

理论体系应该具有严密的逻辑范畴,它是通过作者的认识逻辑而展开。概念是基于人们对现实事物的理性认识而产生的抽象要素,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层次递进关系构成了概念体系的逻辑,沿着这种逻辑对理论内容的展开就构成了理论体系的逻辑正是基于这样一种逻辑行程对现有的理论体系进行重构以凸显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系统性和逻辑性.

(二)研究视角多样化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经济学、教育学的范畴当中,具有一定的局限丨性科学、成熟的理论体系应该以系统性和逻辑性为其重要标志,因此,理论体系的建构需要有系统论的观点和逻辑性的视角。将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探讨高等教育与社会系统环境特别是经济环境发生联系时产生的现象问题和理论问题,对该学科研究传统所累积的庞大理论知识进行合理的重建,运用系统化的方法把己经获得的各种理论知识——现象、概念和原理构成一个科学的理论系统.

科学的理论体系都应有严密的逻辑性。它们都应当是采用一定的逻辑方法,按照逻辑的必然联系组成的严密系统。爱因斯坦曾对理论体系的概念逻辑进行论述。他说“在发展的第一阶段,科学并不包含别的任何东西。我们的日常思维大致是适合这个水平的。但这种情况不能满足真正有科学头脑的人因为这样得到的全部概念和关系完全没有逻辑的统一性。为了弥补这个缺陷人们创造出一个包含数目较少的概念和关系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第一层’的原始概念和原始关系作为逻辑上的导出概念和到处关系而保留下来,这个新的'第二级体系’由于具有自己的基本概念(第二层的概念)而有了较高的逻辑统一性。对逻辑统一性的进一步追求使我们到达了'第三级体系这种过程如此继续下去,一直到我们得到了这样一个体系:它具有可想象的最大的统一性和最少的逻辑基础概念,而这个体系同那些由我们的感官所作的观察仍然是相容的。

(三)研究领域丰富化

1.加强微观领域研究。高等教育经济学从研究层次来看,应该从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进行构建,并结合实际问题完善理论体系;但从分析结果来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主要以宏观和中观领域的教育经济问题研究为主,而对教育经济学的微观领域仍然缺乏研究兴趣,特别是教育内部的经济问题如学校、班级教育中显现的一系列经济现象关注较少。

篇4

1高校进行体育理论教学的意义

 

1.1体育理论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生理素质是心智的物质基础,健康的身体是个体全面发展的前提。体育教育是以增进健康,发展身体,终身受益为目的。体育有一套系统的科学理论依据,体育课的教学按照教育学的原理,有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两个环节,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理论。没有理论体系的教育或没有实践过程的教育都不能视为完整的教育。

 

1.2体育理论教学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运动技术,全面发展身体,提高各项身体素质,还要考虑对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目标的指导意义。要让他们学习体育运动的原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做到能够运用正确的理论指导自身的体育锻炼,使学生终生受益。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提高对体育锻炼作用和意义的认识,并能根据自己身体条件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选择适宜的运动负荷进行锻炼,这既是理论教学的任务,也是解决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

 

2普通高校体育理论教学的现状

 

2.1体育理论教学时数偏少国家教委1992年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理论知识教学时数不少于教学总时数的12%”,依据一般高校全年体育教学的课时为72学时进行计算,应为8~9个学时。而大多的院校不足8个学时,有的干脆省略了,有的将体育课的要求和介绍也作为理论课的内容,大大缩短了体育理论课的课时,无法满足体育理论教学对实践课的真正需要。体育理论课时的不足,无法使学生学到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影响学生全面文化素质的提高。2.2教师对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程度不够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师对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一,重技术轻理论,重达标轻技能的情况并不少见。认为理论课可上可不上、推诿、应付等现象时有发生,致使理论教学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体育理论教学的系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严重地影响了体育理论的正常教学,影响了学生对体育的整体认识。

 

2.3大部分学生缺乏兴趣,态度消极从学生学习态度上看,多数学生缺乏兴趣、态度消极由于理论教学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可行性且授课教师又无讲理论课的经验,因此,学生也就越来越不喜欢上理论课。在这种抵触情绪的作用下,很多学生都认为“听体育理论课没有多大意思,还不如到操场上活动活动呢”,致使真正认真听体育理论课的学生不多。对一些体育理论课教学做了统计表明,课堂上真正听课的学生还不到20%,而80%以上的学生都在做与本课无关的事情。有的学生则在课堂间隙偷偷地溜走,有的学生甚至根本就不来上课,而让其他学生代为请假或点名。试想,如果不是硬性规定学生必须要到教室来上理论课的话、结果会是怎样?很可能会使授课教师陷人十分尴尬的境地。

 

2.4体育理论课教学质量不高理论课需要讲授的是有关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体育运动的基本原理、运动卫生常识及各项运动的理论及规则等等。体育教师习惯了室外的体育实践课教学,对体育理论教学多数都不感兴趣,另外上好一堂理论课需要大量的理论基础知识。目前大部分体育教师都是以技术见长的,理论课经常出现念书本的现象,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兴趣。由于教学时数的不足,理论课程内容较多两方面的原因,致使理论课堂教学形成教师照教材念大纲的状况。

 

2.5体育理论考试形式化体育理论考核多数是迫于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估才组织的,采用卷面考试的方式。考试方法比较单一,理论考试前,教师进行考前辅导,圈定考试范围,画出重点以让学生死记硬背通过理论考试。还有些院校的理论考试全部是开卷考试,学生拿回去自己答题之后统一交卷。理论考试失去其检查、反馈、促进、提高的作用。

 

3对体育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建议

 

3.1将体育理论课作为一门独立的必修课当前大学体育课设置是大一和大二两年的体育课,将体育理论课作为一门独立的必修课从目前的体育课当中分离出来,在大三的时候开设。学生在体育理论课堂上将系统全面地学习到诸如体育价值功能、运动健身原理、发展身体素质理论依据、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与方法等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这不仅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体育了解体育,热爱体育,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为将来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5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7―0083―04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对于农远理论体系的框架至今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多少经验可供参考,因此,就需要农远研究者用心思考、深入研究。

一 基本概念

1 现代远程教育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是指学生和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是指在国家及教育部门规划和指导下,通过信息资源的建设、传递及应用,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过程。农远(以下“农远”是指“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不断发展起来的,能够突破城乡之间的地域限制、实现信息资源的空间转移,用于提高农村地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活动。

2 农远资源、农远资源建设和农远资源应用

农远资源主要是指为农村中小学校配备的硬件设备、软件资源和潜件资源。农远资源建设主要是指根据农村教育的具体情况,配备硬件资源,设计和开发适合农村特色的软件资源,提升潜件,包括对教师进行各级各类的培训,包括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信息通信技术等内容。农远资源应用是指农远资源被广大农村学校、行政机构、农民致富、继续教育等使用。农远资源质量是农远的生命线,农远资源应用是农远的核心。

3 农远管理和农远质量

农远管理是指各级农远管理人员应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农远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监督、调控等,以期提高农远资源的应用效益,实现农远的最大价值。农远质量是指通过农远资源在农村中小学的应用,提高其教育教学效率和效果。农远管理是农远质量提高的必然要求,而农远管理必将提高农远质量。

4 农远可持续发展

农远可持续发展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系统考虑农远各个要素,包括资金、资源、人、管理等要素,既要满足当前农村教育及为“三农”服务的需要,也要适应未来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项事业发展的需求。如果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作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后续发展的保障,不仅严重影响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持续发展和效益(特别是潜效益),而且整个系统工程也可能成为一次性投资,使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难以实现更大层面上的信息交互。

5 农远三种模式

光盘教学模式:是指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光盘这一视听设备进行,也是辅助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式。[1]

卫星资源教学模式:是指客户端用卫星接收设备接收的、能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多媒体教学信息与资料辅助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2]

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它是学生和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 基本原理

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有其成立的前提假设。理解理论的立论前提对把握理论研究的方向有重要的作用。作者提出下面几条立论前提:

(1) 农远工程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缩小城乡之间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2) 农远的理论研究是保持农远稳健发展的根本前提,只有先进的理论指导才能不断推动实践向前发展。目前,农远的理论研究还比较滞后,另外,国外也没有理论可供借鉴。

(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保持农远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我们的理论创新,要把农远的教学模式、技术模式和管理模式上的探索和研究作为创新的重点。

1 农远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

“农远成本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在培养每名学生的过程中, 因使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和资源而由社会、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直接或间接支付的全部费用。”[3]农远效益是指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环境下,农村中小学所取得的教学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总和。农远必须努力追寻节约成本的机会,但又不牺牲或放弃效益。

2 农远资源建设与应用之间的关系:

目前,农远工程基础建设基本完成,各种问题也随之出现。包括硬件,软件,软件质量,人件方面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要解决好“高速公路,车,车速,人”的问题。目前情况是“条条大路车很少”,出现了软件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的问题。软件资源建设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只有应用,才能促进再建设。建设-应用-再建设-再应用,形成良性循环,科学解决资源建设和应用这一对矛盾。

3 教学资源与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资源是指教学活动中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总和,也可以分为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两部分。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和方式。“当教学资源进入到教学系统后,使教学系统发生了两大明显的变化:一是使更多的教学材料进入课堂、进入到教学过程中;二是改变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空间关系,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四要素的关系,使得教学系统结构进行了重构,形成了现代远距离教学系统,出现了现代远距离教学模式,同时引发了对远距离教学方法、教学理论的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具有特别功能的教学资源的出现与应用,将对教学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实现教学系统的重构,形成新的教学模式。”[4]

4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和方式。教学方法是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所采用的师生活动。教学模式不同,或者说构建或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需要从两个基本的要素加以分析,即是否存在不同的教育思想或理念、是否存在不同的教与学的理论。一两种教学方法的变革并不会带来教育模式的根本改变。例如:在提到传统教学模式时,它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教师主导为核心的教学活动。但是在传统教学中是不是就没有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活动呢?显然不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同样存在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活动。例如:在物理、化学实验中,经常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内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分工,共同完成一个实验活动。我们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参与式教学的方法,但是我们不能说这就实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5]

三 基本方法

1 农远资源建设方法:

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建设。硬件资源建设方法主要指三种技术模式的配备;软件资源建设方法主要指软件资源收集与处理、加工与合成、筛选与二次加工等方法。

2 农远资源传送与管理方法:

农远资源传送主要指通过卫星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把各种软件资源传送到农村,通过农村接收站接收,获取信息资源,然后进行应用。在应用过程中涉及到管理手段和方法。

3 农远资源应用与研究方法:

农村中小学教师在使用农远、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资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当然必须掌握三种技术模式的涵义及其具体应用方法。为了提高三种技术模式的可操作性,必须将这些模式具体化,形成可操作性更强的微观教学模式。不同课程的教学过程微观模式可能体现不同的学习目标。这样必然会构成面向三种技术模式的微观模式群。

4 农远成本与效益最优化的方法:

用经济学的成本―效益方法,解释、分析和研究农远的各个阶段建设和各项工作,争取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做到工程的整体优化。

四 理论基础

对农远影响较大、较直接的理论主要有:三种教学理论(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三种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三种传播理论(拉斯威尔的“5W”传播理论、施拉姆的双向传播理论、贝罗的“SMCR”传播理论)、系统方法、创新推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本文主要探讨系统理论、创新推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远的影响。

1 系统方法

“系统就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或子系统)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运行规律的整体。”[6]一方面,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农远与外部系统的关系,即把农远放在整个社会大的环境中进行研究,把握农远与社会的关系。农远属于国家教育系统的一部分,与我国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环境都发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整个社会系统为农远提供支持服务,包括人员、设备、资源、资金、技术等的注入,为农远发展提供保障;同时,社会系统也对农远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为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及终身教育服务,实现城乡教育公平,服务“三农”,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等,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添砖加瓦。另一方面,用系统方法分析农远系统本身,即要把农远系统的内部结构拆开,对各个子系统或要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把握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全面把握农远系统。我们主要提取了四个子系统(要素),即人、资金、资源和管理。这四个要素之间相互关系我们在后面将详细分析,这里就不再赘述。系统理论为农远确立了基本要素及基本关系,为农远的模式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创新推广理论

(1) 创新推广的定义

“创新推广是指创新通过一段时间,经过特定的传播渠道,在某一社会团体的成员中传播的过程。”[7]该定义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首先,创新主要指对于受传者来说是一个新事物,一个新方法,一项新实践活动,一项发明等。这里的创新主要落在“新”字上,对于被传播者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而不一定是创造、发明;第二,传播渠道,指新事物通过某种推广通道被受传者分享信息、共同理解;第三,时间,任何一项新事物都要通过一段时间才能够被广大参与者分享和使用,当然,不同的事物创新推广的时间不同,比如:手机的大范围推广只需要几年的时间,而司机使用安全带则需要几十年才能够获得大面积的推广;第四,社会团体,是一组相互联系的单位,他们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和目标。这个社会团体可以是民间组织,也可以是官方组织或分支机构,当然也可以是个人。社会团体本身能够影响创新推广的速度。创新推广是一个技术事件,也是一个社会过程。

(2) 创新五大特征

首先,相对优越性,指一项创新比旧事物具有很多优势,这种优势可以表现在经济、便利、快捷等方面。当然,优越性越高,创新推广速度越快,时间越短;第二,兼容性,指创新事物与社会主流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等是否一致;第三,简略性,指一项创新越简单易懂越容易被广大参与者所接受、理解和使用;第四,试验性,指一项创新能够被人们多次尝试使用,感受其优劣、好坏;第五,可观察性,指人们在短时间内多大程度上能够观察到创新的结果。

(3) 观念引领者的特点

“第一,更多的接触各类外界传播,因而眼界开阔;第二,具有比较高的社会地位;第三,具有创新精神。其显著特征是:他们在系统的传播结构中处于独特的富有影响力地位――处于人际关系传播的中心。”[8]

(4) 创新推广理论对农远的启示

首先,农远对于我国乃至世界来说都是一件新事物,也是一项新的实践活动。虽然,农远是由我国政府发起并推行的活动,但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学生及社会人群来说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事物。所以,符合我们前面提到的创新推广中的“创新”。传播通道主要是通过“天网”“地网”“人网”来实现。农远这项创新活动的推广效益我们目前还不敢下定论,但是我们知道任何创新活动的推广都是需要一段时间,而我们根据教育创新推广的特点,农远这项活动要获得效益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农远这项创新推广活动的社会团体单位主要是各级各类的农村中小学校。每个学校开展农远情况不同,也会对农远本身带来不同的影响。比如两位女教师条件相同,29岁,已婚,专科毕业,乡中心小学普通教师,教授语文。你可能会认为他们对学校开展农远的认识基本相同。但这两位教师有一个关键的不同点,一个在A乡,一个在B乡。A乡中心小学有67%的教师都积极接受农远,而B乡中心小学只有18%的教师接受农远。虽然省教育厅基本上同时在这两个乡推广农远,但这两个乡中心小学有关农远扩散的社会结构和传播结构差别很大。由于系统的影响,我们可以预测A乡中心小学女教师与B乡中心小学女教师相比更可能接受农远。因为A乡中心小学的教师都会鼓励她采用,A乡中心小学的校长倾向与农远,而B乡中心小学则不。同样,对于农民及农村党员、干部及其它社会人群接受农远也是相同情况。

其次,学校领导、优秀教师及骨干教师是创新推广中的观念引领者,他们是远程教育资源的早期使用者和接触者,引导和鼓励信息技术教师及喜欢信息技术的教师帮助其他教师使用远教资源。学校也要给予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教师奖励,也叫创新的激励机制;另外,对于一些始终不接受远教资源的教师必须采取强迫机制。

最后,农远活动的五大特征:第一,相对优势,农远的优势在于其提供大量的资源,为提高广大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农业技术培训和党员、干部培训等带来了很大益处;第二,相容性,指农远要与我国广大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相互融合,整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要是指远教资源一定要“因地制宜”,符合我国广大农村多元化的特点,才会得到迅速发展。第三,复杂性,它既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纵向来说包括前期规划、中期建设、后续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横向包括资源建设、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模式、远教模式、教学应用、运行成本和效益等;另外,对于各种人员使用远教资源时,我们应尽量使这些资源简单易懂,方便易用,灵活易学;第四,可试验性,我国农远试点工作已经完成,工程已经全面开展;另外,对于各种人员使用远教资源时,应该鼓励使用,大胆尝试;第五,可观察性,前面我们提到,由于教育创新推广本身的特点,这项活动要获得结果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其可观察性体现得不明显。

3 可持续发展理论

(1)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可持续发展一词最早源于西方发达国家,英文是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即是可持续发展。”[9]

(2) 对农远的启示

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来把握和研究农远运行和发展的规律,农远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前农村教育及为“三农”服务的需要,也要适应未来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项事业发展的需求,才能促进农远逐步提升品质。质量和效益是农远永恒的主题,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农远观。以可持续发展观指导的农远涉及到多种因素,包括思想理念、资源建设、资源应用、人才培训、教学模式、质量保证、科学管理等问题。要实现农远可持续发展首先以政策为主导, 以观念为突破,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同时,建立有效的支持服务体系和科学管理机制,以技术与资源为支撑,以教师培训为核心,提升农远综合效益,从而使其更好地为农村基础教育和信息化服务。

五 基本理论结构

农远教育学是一门应用学科,我们用农远组织结构图作为架构将理论内容组织起来,使其更加系统。农远的理论内容的组织结构说明了农远中的原理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图1中,可以看到农远理论基础主要由三种学习理论、三种教学理论、三种传播理论、创新推广理论、系统方法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农远教育既根植于农村中小学教学实践也离不开现代远程教育。而农远教育本身包括六大组成部分,分别是农远管理、农远质量、农远成本、农远效益、农远资源和农远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通过此理论体系结构图能够概括农远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论基础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联系。

――――――――

参考文献

[1] 李兆君,李文.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54.

[2] 李兆君,李文.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13.

[3] 杨晓宏,贾春燕.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成本核算方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11):38.

[4][5]郭绍青.正确认识国家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中三种硬件模式与教学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5,(11):42-45.

[6] 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304.

[7] 埃弗雷特.M.罗杰斯著,辛欣译.创新的扩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5.

[8] 埃弗雷特.M.罗杰斯著,辛欣译.创新的扩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24.

[9] 刘培哲.可持续发展理论与21世纪议程[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9-10.

Theoretical System of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in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WU Chang-cheng1YANG Xiao-hong1JIN Xu-ying2TURD Iahmat2

篇6

由于体育理论课所具备的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针对中学生对体育理论课缺乏兴趣的现实情况,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提出相关增强中学生体育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相关

建议。

一、体育教师是增强学生对体育理论课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学生对体育理论课有着厌倦情绪的实际分析,从很大程度上来看,这就是因为部分教师对学生并没有做出深入的调查研究,不能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在课堂上照本宣科,使得学生丧失对体育理论课的兴趣。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学生迈入中学的大门,不管是身体还是内心都有着质的飞跃发生,可是依然保持着好动和活泼的特点,还有着越来越宽的视野和更为强烈的求知欲。这就要在体育理论课内容上多讲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知识,并且在讲解当中多联系实际。例如,在课堂上可以讲爱因斯坦有个公式:X=A+B+C,在这其中X代表着成功,而A是勤奋,B是体育锻炼,C是未知因素,那么,这时候教师可以将教学重点往B上进行侧重,让学生明白爱因斯坦成为著名的科学家,和他高度重视体育锻炼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见,无论从事什么事业都必须有强健的体魄支撑。

二、根据班级特点的不同,在教学方法的采用和教学角度的选择上做到针对性

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学生不但能获得知识,还能将体育和其中蕴含的韵律有机整合起来。如,在讲解体育锻炼影响心血管系统机能,可以通过林黛玉进行比较。由于林黛玉长期寄人篱下,在压抑的心情背景下,导致做什么事情都是谨慎细微,而且从小她就失去亲人,没有很好地调养生活,对体育锻炼严重缺乏,使得心血管系统机能比较弱,这是导致她身体病弱的主要原因。而给理科班学生讲授体育理论的时候,就必须做到对运动技术的有机结合,通过对一些运动生物化学和运动力学的基本原理的应用,以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对支撑跳跃动作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借助于动量定理来对踏跳、助跑速度以及推手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于动作质量所产生的影响作出正确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保持新鲜感,并且能够充分意识到体育运动属于一门实实在在的科学,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和组织

在对体育理论课进行教学监控和组织的过程当中,通过对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往往能取得意外的教学效果。在进行体育理论课的教学过程当中,对翻页笔和移动话筒等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实施的使用,有利于教学监控的实施,这使得教学脱离讲台,让学生由之前的被动接受逐步变成主动接受,对于学生当中所出现的一些小动作及时发现和灵活处理。与此同时,让教师走进学生当中,这对于学生注意力的维持有着不错的效果,增强学生和教师的亲极度。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当前学生群体当中上课不带学习资料的现象十分普遍,所以,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则应该注重对于常规要求的提出,在平时要对学生进行带课本、笔和笔记的情况进行检查,并且要督促学生做好笔记,如果出现学生并没有按照教师规定的要求做好记录,那么就要扣除学生的平时成绩。与此同时,对那些在常规检查当中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检查,例如:出现积极主动的举手回答问题并且所回答的问题比较合理的情况则给予学生加分。

四、改变观念

长期以来,在不少教师的头脑中,感觉对数学和语文这些学科讲究教学艺术,而体育理论课则就不需要,这属于一种误解。从实际来看,体育理论课其所蕴含的教学艺术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要想真正上好这门课,必须立足于对体育理论知识精通,掌握一定文化素质和具备教学法理论的基础上,还应该在实践过程中做好积累和总结,这样才能上好体育课。教师要多关心学生,在课间休息及课余时间多主动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困惑和需求;有意识地以非正式交往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课

堂上注意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偶尔来点轻松的幽默,调节课堂气氛。通过这些,可以拉近师生心理距离,学生就更乐于听从教师的教导。

总之,人们已经深刻理解了体育理论课的功能,教师是上好这门课的关键,本文在这里就这一问题作出探索尝试,抛砖引玉,以期引起相关教育界的重视,使得体育理论课在认识和实践上都取得突破。

参考文献:

[1]陆斌,王远.加强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刍议[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5(6).

篇7

作为一名学贯中西的学者,亨德森・杨在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上提出了许多崭新而高端的观点。为了将他的教育理念在云南乃至全国广为传播,本刊将陆续刊出亨德森・杨博士的先进教学理念系列文章。

任何一个先进组织都是通过建立适合其本身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TQM)并使之有效运行,来开展质量管理活动和实现质量管理目标的。然而,TQM作为基于特定质量方针、目标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模式,则必须通过精心的质量策划,使组织的管理职责、资源配置、服务实施及其他相关要素的测量、分析、评价和改进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和作用的过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成为组织的管理工具而发挥其功能。本文拟对TQM的4个基本特点进行透视,并结合学校质量管理实践中的8项基本原则进行诠释。

特点1―标准化:按某种标准(如ISO9000族)建构起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质量记录等模块的文体系统,旨在使TQM成为组织及其成员进行规范的质量活动的依据。特点2―过程系统化:既对整个业务过程及其管理过程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又对所有业务及其管理的子过程以及过程接口职能分配、关系衔接实施系统化控制,使质量的管理行为基于TQM从输入、过程到输出成为有机整体。特点3―持续改进:通过反馈联动机制使TQM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和要求,以便使组织不但能够解决已存在的质量问题,而且能够规避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特点4―可操作性: TQM文件化系统必须具有兼容性、适宜性,避免形成制度安排与操作实践两层皮的情势,使之能够实施和有效运行并可通过质量职责的贯彻逼近或逐渐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

无论任何组织,都有其不同的组织架构、组织文化、产品/服务及其形成方式或业务流程以及资源开发与配置方法,等等,在客观上都存在着其独特的质量管理模式,不管这个组织有没有根据本文所述的TQM或其他任一种体系的理念及标准来正式建构和推行质量管理体系。一个组织建立TQM的目的在于:基于本身的质量方针和目标,拓宽质量管理范围,全面、全员、全程地运用多种方法,有效地控制和改进影响质量的所有要素,确保组织能够高效地实现管理目标。因而,TQM一经建立,组织及其成员就必须严格按TQM标准来使之有效运行,以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满足服务对象及相关方对质量的要求。作为凝聚了西方一个半世纪管理思想和实践精髓的ISO9000族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标准操作模式,为这一目的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理论框架和技术方法。

篇8

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时代的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位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以张扬。运用合作学习,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使学生更有兴趣地学习,更好地掌握知识。

一、合作学习的理论

合作学习理论起源于20世纪社会心理学的研究,70年代初,欧美国家的专家们将合作学习理论应用于课堂,发现了将合作学习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合作学习已广泛应用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以色列等国的大、中、小学的各种教学中,对于营造课堂教学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其实效令人瞩目。世界各国研究一致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在美国,“合作学习”与“掌握学习”一起被人们誉为当代最受欢迎的两种教学策略,逐步发展为一个教学理论研究领域与教学流派。

二、合作学习的定义和特点

1.合作学习的定义

合作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

2.合作学习的特征

(1)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

(2)合作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

(3)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

(4)合作学习是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换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5)合作学习是由教师设计教学,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度。

三、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既必须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又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有把这两个作用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教育学理论或教学经验来看,若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则任何教学都不能成功。

1.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的运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它并不适合所有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事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划分,选择那些便于学生合作交流、共同学习的内容,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发挥“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功能和优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集体项目的教学必须提倡合作学习。例如:在篮球、排球教学时,必须让学生知道合作,不能只注重强调个人能力的发挥,即使排球的主攻手能力很强,如果没有一传的到位,没有二传的隐蔽传球,则主攻手也很难成功扣球。

2.合作学习就是要进行“互动式”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空间和自由分配的时间。这种教学思路并不是“放羊式”教学,而是通过群体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练、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培养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讲解动作的要点,并做示范,让学生对动作有总体上的认识,在让学生模仿的过程中,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体会该动作的要点,明确怎样才能完成动作,同学之间互相沟通,自主练习,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要做到“严而不死,活而不乱”、“统而有法,放而有序”。

3.合作学习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制定有利于展开合作的目标结构,精心设计问题、任务。这就是说,该教学模式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比赛时,例如:田径接力比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把身体条件好和差的同学搭配,这样学生才有积极性,认真热情地比赛;假如直接按点名册分组,会造成人员分配不均,失去比赛的意义。

4.实施合作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帮助学生认识到掌握合作技能的重要性,训练学习“接受他人见解”的技能。在体育教学中创设运用体育技能的情境,鼓励别人参与,同时提供在体育学习中进行社交的机会,掌握社交技能,并及时提供反馈信息。学生的性格各不相同,在组织教学时,教师要鼓励那些性格内向的同学参与到教学之中,多给他们合作学习的机会。这些都是在体育教学中改变学生合作行为的关键。

5.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学习及相互讨论的时间,并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在教学生跨栏时,教师在教完起跨腿、摆动腿示范动作时,让学生模仿练习,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独立学习,体会动作完成的要领。在课上交流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表意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不随意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裁判或中断。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必须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策略,我们必须研究。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成功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使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让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曾琦.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J].学科教育,2000(6):7.

[2]张庆林.元认知的发展与主体教育[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04.

[3]刘吉林,王坦.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北京:人民教育,2004(2).

[4]雅各布斯等著.林立,马容译.共同学习的原理与技巧.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5]叶澜,郑金洲,卜玉华.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9

一、当下我国体育教学的现状

1.当下学校及教师普遍的思维模式

首先对体育的认识不到位,在他们的意识里,体育可能就是一项运动,在体育课上学生做一下操或者走个步就算完成了体育教学。[1]其次是对教学目标的认识不明确,教育者对体育教学的理解在于要在课上让学生完成一些运动,要在课上让学生多进行运动。最后是对教师的职责理解不深刻,教师不应该对学生太过苛刻,学生毕竟还未成年,需要的是适度的体育锻炼而不是高压练习,教师不是健身教练,学生也不是健身爱好者,要改变思维模式,对教学进行改革,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2.当下学生对体育理解有偏差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几点:第一是不明白体育教学的重点,在体育课时学生过于注重课上讲解的内容,而不注重体育教学想要传达的深意是让学生多进行体育锻炼强健体魄,养成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2]第二是学习方法不正确,现在很多的教学活动都是一对多的讲解,学生能做的只是听教师的讲解然后学习,被动的接收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感,导致学习效果并不理想。第三是努力方向不正确,学生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更多的不是想要在体育课上锻炼身体,而是将教师教授的知识掌握住,以期望考核的时候能够达标,这样就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得不偿失。

二、构建体育教学理论框架要做出的努力

1.体育概念的灌输

概念的灌输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是在教师自身的角度,教师自身要对体育的概念有一个明确的理解,施教者不懂的事物怎么可能给受教者讲解的清楚。教师要选择较好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完成教育目标,让学生对体育也有一个清醒的认知,这样的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很有好处。第二要从教师教育学生的角度,教师要对学生负责。体育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教学,学生在体育课上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亲身实践,才能够掌握这些内容,教师要给学生灌输正确的概念,让学生走上正确的体育学习道路。第三是从教学模式的角度,教学不是一个人一类人的事,教学是一个双面的名词。体育课上一味的跑步做操,可能得到的效果并不理想,只有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体育课程的教学才更容易开展。学生平日在校时间学习时间较长,锻炼身体的机会也不多,体育课开展的效果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也很大。体育课开展效果好,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终身锻炼以提升身体素质,让教育教学深入到学生心里。

2.改变教师体育教学的思维方式

篇10

预测是事先对教学进行的判断,是教育者对教学过程和受教育者的提前信息预知。控制论原理中包括信息提前预测理论,教学过程中的信息预测理论是指教师的提前预测,即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及学生提出的反馈性偏差进行提前预测并针对预测出的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控制,进而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2]经试验研究表明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使用信息预测理论是当务之急,有助于体育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实现体育课堂教学安全有序、高效的操作。但是信息反馈原理在提高学生运动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信息预测理论恰恰能够弥补信息反馈原理的缺点,且有助于调控体育教学,克服盲目教学,增强主动性,发挥创造性,减少体育课堂教学安全隐患的存在。

1.信息预测理论对中学体育教学的作用

体育教育中运动信息预测理论是至关重要的,教师通过对教学的提前预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学情的了解有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对教材的提前预知,有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工作;对教学流程的提前设想,有助于教学组织和教学流程的顺利实施。1.1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前环境、气氛。教师对体育教学中场地、器材的提前预测和检查布置,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整洁的训练场地和完备无损的体育器材准备好后,保证学生安全上课的同时,也能带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体育器材的摆放也能让学生提前预知课堂教学内容,调整自身情绪状态,尽快让自己的身心进入课堂教学。1.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课前准备不仅学生要完成,教师也要提前做好课前准备,教师的课前准备包括课前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场地、器材等。教师的课前备课能体现教师对工作的高度负责,体现教师的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课堂组织的有序调控,教师的课前准备还可以为学生塑造好榜样,对学生的身心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1.3教学设计思路明确,教学过程顺利实施。教师教学设计思路明确、教学过程顺利实施是在课前准备充足恰当的情况下产生的。课前准备充足,对教学流程了如指掌,掌握教学中每一个环节的内容和教学时间,教师保持清晰的头脑和思路。对课堂进行信息预测有助于调控课堂教学,对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突况做好提前心理准备和简单的预测,以便及时课堂中及时解决问题,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的熟悉,让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思路清晰明了。1.4保障体育教学的安全性。教师的课前备课除了备教材、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外,还要备教学对象,即学生。课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状况,及时给予身体不适的学生以恰当安排。首先,安排见习生,对于身体状况不太好的学生及时给予恰当的安排,安排见习或者做游戏比赛的裁判,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小助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前了解学生的身体和心理,了解其情绪状况,有助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助于课堂的顺利进行,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坏情绪及时跟进解决,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同时避免学生在课中或者其他课中因情绪问题影响自身的学习。

2.信息预测理论渗透在中学体育教学

现实中的生物通过多次的条件反射以实现事件前反馈,这一理论出自《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与教育科学》,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多次的刺激能促使教育者提前预测。中学生经历过小学六年的体育教学,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且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性越来越强,对于参加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具有较强的积极性,因此,中学体育教学加强信息预测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一,为了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设计完善的教学提纲,选定适合的教学内容、确定本课教学关键点、指出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提前提出本课容易出现的偏差,根据确定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其次,对场地、器材、学生等各方面进行信息预测,然后根据预测的信息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教学实施方案;第三,教学中分清楚主次,明确本课教学中主要内容和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3.中学体育教学中做好信息预测的策略

3.1强化体育教师专业知识学习。首先,体育教师要努力学习体育理论专业知识,钻研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新课标,学习掌握观察能力,研读教材,创新教法,采用各种方式与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对体育课堂教学的提前预知能力。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具有指导性和方向性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首先要掌握该水平阶段体育教材的知识结构,了解新课程标准的重难点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通过清晰的教材体系预测教学中可能发生的错误和事件。教学方法的研读,做到灵活多样。3.2认真反思,总结经验。反思是教学的一种进步,有助于促进教学进步和发展,教学中教育者进行全面深刻的反思有助于课堂的顺利进行,同时可以提升自身素质。有效反思的关键是教育者要时刻再教育,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研读课程标准,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强调课后总结并进行及时反思,成功的教学案例要及时记录并使用,失败的案例要总结经验和教训,及时更正,以便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改进教学质量。通过多次的听课、观摩取长补短,为教学的改进储存信息,只有在不断的积累中掌握教学中常犯和易犯错误,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尝试多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准确的预测课堂问题和学生问题,针对学生和课堂实施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信息预测。3.3调节体育教师自我状况。教师不仅要观察学生的身心状态,还要及时调整自身的情绪和状况。首先,体育课上课前,教师要检查体育器材安全与否的同时确定自身着装是否得体,运动鞋、运动服是体育教师必备的体育装备,干净整洁的体育服装不仅可以带来良好心情,还可以给予学生清新自然,还能带动学生尽快进入状态。其次,提前备课,了解教学内容,体育课学生学习内容是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学习运动技术和技能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大量的示范动作,那就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确保教师完成动作的安全性,示范动作要提前练习以保证示范动作的准确性。最后,体育教师不仅要确定学生的身心是否健康,还要保证自身身心状态,上课前调整情绪和状态,以最好的精神状态面对学生、感染学生,以带动学生的学习。3.4检查体育课场地器材。体育课不同于其他课的地方是要在室外上课,空旷的体育场地需要教师具备观察能力,运动技术的学习还需要辅助器材的帮助,因此课前教师进行充分备课,还要认真检查场地、器材是否安全,场地器材的安全性和充足性是保证体育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对体育场地器材进行检查的内容包括:场地是否平整、场地布置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场地和器材是否与其他课有冲突、体育器材是否完全落实等。3.5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要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实际过程在课外实行,根据学生课外中使用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反馈组织进行及时分析和改进。通过及时的调整和完善,最后将最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去。

4.结论

信息预测是教师对教学整个过程的提前预知,包括课前场地器材的预知、学生的基本情况的预知,教学流程可能出现问题的预知。有目的、有计划、科学有效的在体育教学中使用信息预测理论,提高信息预测的实际运用作用,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质量,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作者:杨国威 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罗定邦中学

参考文献:

[1]庄玉露.浅谈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J].泉州教研,2004(6).

[2]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胡恒,张峻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学校体育教学过程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9):116-118.

篇11

我国的高等院校,有条件开展多媒体教学的中小学校,大都制定了有关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内容,主要涉及三大方面:一是多媒体课件制作要求;二是多媒体教学要求;三是多媒体教学的管理。[1]我们以为,这些规章制度的制定,对于规范多媒体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总体而言,这些规章制度的内容,大多偏重于多媒体教学的客观条件及其要求,而对其主体条件的具备与否考虑甚少。本文试图对人本主义、建构主义与四大支柱教育理论缺位情况下的多媒体教学主体的现状予以分析和评价,期望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和居于主体地位的学生,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能积极主动进行角色转换,把握好角色定位,从而达到教师与学生相长、教学内容与手段相长的目的。

一、人本主义教学理念缺位下的多媒体教学主体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源自于上世纪亚伯拉罕・马斯洛与卡尔・罗杰斯等人的心理学研究。马斯洛和罗杰斯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运用于教学理论领域,从而提出了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该理论基本内容是:强调人的因素和“以学生为中心”,主张意义学习及自发的经验学习,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并增强适应性,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以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作为标尺,考察多媒体教学的主体条件,显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从学校管理角度而言,未能全方位地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1.多媒体教学管理错位、制度缺失。

学校管理层为了达到评估等各种需求,过多追求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课程比例,重数量轻质量,忽视课程的特点,“一刀切”要求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重形式轻内容,关注的重点是“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必须在课前精心备课,设计好多媒体教学教案,……原则上要求教师站立授课,等等”。[2]只要使用了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就视为合格,对课程内容和质量的要求缺乏科学的考核标准,特别是基于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下多媒体手段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致使部分教师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只是简单将内容标题搬上电脑而已,严重挫伤教师作为教学主导的积极性。

2.未能创设与多媒体教学相适应的环境和条件。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提供大量的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而且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潜能与热情。因此,学校应提供相应的条件,鼓励教师建设优质多媒体课程,包括资金、设备、资讯等方面的支撑。

目前各学校扩招后,资金大量投入到了扩建分校区,普遍存在教学资金不足、设备图书资料短缺、资讯手段落后等情况,在要求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的同时,未能提供相应的客观条件。多媒体教学并非仅仅关乎课件的制作,它牵涉到其他许多方面的问题。在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若想利用多媒体技术上好一门课,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心血。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必须阅读教材之外的许多相关材料和论文,以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动态,然而某些学校至今也未能解决校外上网查找国内外期刊、资讯的渠道问题。资金和设备的支持更是少之又少。在对教师提出诸多要求的同时,学校也要建立与现代教育理论相适应的、与时展相匹配的软硬件环境,满足教学发展的需求。

(二)从教师而言,教学中难以贯彻人本主义教学理念。

1.人本教学理论内化不深,教学活动存在习惯定式。

教学理论应用的主体是指教师运用已经内化的教学理论去指导、改造当下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对人本教学理论的性质、功能及其价值的理解和把握程度,是决定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贯彻和运用程度的关键。教师缺少教学理论的系统学习和固化,对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理解和内化也不甚相同,造成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上的较大差异,特别在多媒体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有的教师表现在短时间教学活动内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和需求,但是受学生配合不理想等因素的影响,就难坚持,自觉或不自觉地回到传统灌输式的教学上。

2.教师负担过重,考核指标权重错位,人本教学难以实施。

高校扩招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师资严重不足,教师超负荷工作。教师不仅要完成相当量的教学任务,而且要承担繁重的科研任务,科研考核指标权重远远大于教学考核指标,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如今的高校教师,即使是教授也几乎没有一周仅上四节课的情况了。作为教学主力军的中青年教师,每周至少八节课,甚至更多。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有科研工作,以致教师整日力不从心,疲于应付,很难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教学活动如何开展,如何启发学生学会学习。甚至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满堂灌”。即使能做到以学生为本,充其量也只是在某些环节上,而难以始终贯彻人本主义教学理念。

(三)从学生而言,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造成人本教学难以实施。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是健全人性的形式。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受到尊重,任何学习者都可通过自我教育而成长。

人本教学理论实施不仅体现在教师方面,而且体现在学生的参与程度上。人本教学难以持之以恒,与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有着密切关系。表现在:一是学生未能尽快适应大学启发式教学,从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接受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一时难以接受和适应新的教学方法,迫使部分教师又回到传统教学模式上。二是学生未有课前做充分准备的习惯,这种情况在文科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此,上课时就无法与教师或同学进行交流探讨。加上许多教师都住在校外,教师下班后,学校成了学生的大本营,与教师交流的机会几乎是零。三是在课外,学生没有聚在一起相互讨论、研究问题的意识;学习上,学生之间几乎也是老死不相来往。四是学校图书资料不全,网络建设跟不上,学生查找资料存在某些不便和困难。五是学生课程太多,作业负担过重,缺少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缺少课前准备,导致上课的时候,教师自顾自地讲,学生看课件,连笔记都不用做;听讲解,唯独不带脑袋思考。长此以往,教师逐渐失去了教学的兴趣,学生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多媒体教学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缺位下的多媒体教学主体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J.Piaget)和科恩伯格(O.Kernberg)等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受外部刺激的、被动的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可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仍然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建构主义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当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意义建构,即“什么是学习”和“如何学习”两个方面,予以的指导是十分不够的。突出地表现为:第一,由于教师担任的课程门数和班级较多,在多媒体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没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学生并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索。第二,在多媒体教学中,较少思索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如何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为社会实践活动。第三,不注重在可能的条件下开展讨论与交流,提出适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并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学生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者片面的认识,让学生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自我反馈。第四,片面追求课件的直观、形象、图文并茂、视频等各种效果,以及对学生眼、耳感官的冲击。

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更应该关注和敦促教师角色的主动转换,即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发自内心地对学习产生兴趣。

三、四大支柱理论缺位下的多媒体教学主体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财富蕴藏其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中指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会四种本领,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3]我们认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所指的培养学会这四种本领的对象,不单纯指的是受教育者,也包括教育者在内。

将四大支柱理论运用到教学中,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诸如多媒体技术,达到学会运用认知工具求知,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知识,学会构建知识的目的。要做到这四点,教师与学生必须同时转变角色,其中教育者角色的转换显得尤其重要。

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教授认为:“任何教育行为都应该以教育观念为指导,教育教学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很难想象缺乏理念或观念单一的教育教学过程,将带来怎样的后果。”教师对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是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一个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理论前提。

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仅将其视为一种技术而已,以致在课件的制作和课程讲解的过程中,往往就事论事,将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割裂开来,为方法而方法。虽然教学方法有所改变,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模式等教学过程的其他组成部分却依然如故。因此,许多高校教务处都制定了有关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规定,要求教师授课将传统授课方式与多媒体教学有效结合,恰当有效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注重使用效果,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提供形象化的教学信息,增大教学信息量,扩充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涵。[4]可见,尽管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效果诸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教师落后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在成为制约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瓶颈”的同时,也成为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的阻碍因素。

与此同时,学生对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也是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一个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理论前提。教师有责任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但是学生自己是否具有学习主体的意识,是学生能否掌握四种本领的关键所在。应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使得学习不再有固定模式,如果你不选择学习,无人会将知识灌输给你;如果你不主动学习,也就可能什么知识都学不到。在这样的情形下,学生就会逐渐学会根据自己真实的水平,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自主地决定学习进度、时间、地点、场合,学会主动探寻自己需要的知识和信息。长此以往,自然就形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学会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所要求的四种本领。

因此,鉴于上述教学理念,在整合成基于多媒体手段的教学理念体系的同时,更应将其运用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之中,充分调动多媒体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教师与学生相长、教学内容与手段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延安大学教务处.关于印发《延安大学关于加强和规范多媒体教学的规定》的通知.yau.省略/_info/jiaowuchu/.

篇12

关键词 体育游戏 小学体育教学 实践 反思

传统小学体育教学客观上存在着体育教学成人化的倾向,机械训练导致学生喜欢体育活动而不喜欢体育课。为解决这些问题,落实新课程对体育教学提出的要求,游戏逐渐成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体育游戏的理论概述

游戏,即游乐嬉戏。通过《辞海》对游戏的定义可知,游戏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以获得身心愉悦为主要目的;二是主体参与互动。这两点特征恰恰与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念不谋而合。体育游戏是在游戏发展过程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是融体力、智力、身心娱乐为一体,以身体锻炼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陶冶情操为目的的一种现代游戏方法,具有鲜明的趣味性、竞争性的特点。

体育游戏是小学阶段学校体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育人功能。它不仅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形成了体育与整体育人的新格局,达到以体促质、以体辅德、以体益智、以体育美和以体娱乐的目的。

二、体育游戏的实践探析

小学体育教学应依据课程标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按不同锻炼目标,选择不同类型的体育游戏。

(一)发展下肢力量为主的体育游戏

下肢力量训练是发展髋部、腿部、踝关节,过去主要是通过躯干负重训练、深蹲等来增强学生下肢力量。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年龄,骨骼也正处于分化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给下肢过重负荷,势必影响孩子发展。有鉴于此,可以通过一些体育游戏来完成发展学生下肢力量的教学目标。

案例1:单脚跳小火车。

游戏方法:设置终点和起点,途中跑道两边各放置一个对称的标志桶;将本班同学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后一个同学将双手放置在前一个同学肩膀两边,单脚跳出发,到标志桶后换另一只脚跳,最后一个同学通过终点后完成比赛,先完成比赛的一组为胜利;途中如果出现脱节则停在原地,全部同学都将手扶好后再继续比赛。

(二)发展灵敏柔韧为主的体育游戏

柔韧度是指运动时各关节的活动幅度或范围,儿童关节的关节软骨较厚,关节囊和韧带的伸展性大,关节的运动幅度大于成人,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发展柔韧性的练习。

案例2:翻滚接力。

游戏方法:将本班同学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站于起跑线后,在两组队员所站跑道上放置对称的两组有2-3块体操垫竖直放置的道路,两条道路相距1米,在终点放置一个由两块体操垫组成的横向道路;学生听教师统一口令出发,跑道竖直体操垫组成的道路时(左边)在体操垫上爬行通过,通过后跑向终点,跑到有体操垫组成的横向道路时则平躺翻滚通过(左边翻滚至右边)然后跑回起点,遇到体操垫组成的竖直道路时(右边)爬行通过,到起点后与下一名同学击掌,下一名同学出发继续比赛,所有同学都跑完后结束比赛,先结束的一边为胜。

(三)以培养团结协作为主的体育游戏

在体育运动中,很多项目都是靠集体的团结协作来完成的。因此,在此类体育课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而这也正是新课程标准中体育课的德育目标之一。

案例3:双人背球。

游戏方法:每班选派出四路纵队的学生参加,足球场两端各两队,站在足球场的两条白线上,两路纵队的同学背对背手挽手的站着,后将软排球放于两位同学的两背之间。发令后,两人迅速跑向对面的同学,跑到对面后将软排球放于另外两个同学的两背之间,依次进行,先跑完的班级为胜。

三、体育游戏的问题反思

(一)防止虚假化问题,服务教材主题

由于体育游戏深受学生喜爱,很多体育教师盲目开展游戏,看似热热闹闹的体育课偏离了发展学生体质的目的。由此,在设计体育游戏时应根据教材的实际需要,实施穿插在课堂教学中,使游戏服务于教材,服务于学生长期发展。

(二)预防安全事故,确保安全第一

秉持“健康”的指导思想,无论任何教学地点和时间都要把学生安全放在首位。虽然,体育课堂中出现的安全事故有着不可预知的因索,但是我们一定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最大可能的消除不可预知的因素,做到防患未然。

(三)正视竞争问题,增强抗挫能力

有竞争就会有快慢、输赢,有的学生在失利时难免出现失望、伤心的情况。教师在讲学中要主动地向学生说明情况,讲清道理,充分肯定他们的实力,保护学生自尊心,培养学生接受事实的能力,从而增强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力。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体育教学也在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体育游戏作为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确实能提升体育课的趣味性。但任何方法都有不足,在设计体育游戏时,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还要兼顾体育育人价值,才能真正实现体育游戏的教育意义。

篇1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0-0139-03

人们通常会对外语学习和第二语言学习加以区分,前者是指在本族语环境中学习非本族语,通常是在课堂环境中进行;后者是指在目的语环境中学习非本族语,此语言在学习环境中往往具有官方地位或公认的社会功能。从学习环境、资源以及学习动机和途径等因素分析,两者是有所不同的。但是,从语言学习的规律和过程来看,它们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近年来,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内涵不断扩大,泛指对第一语言研究以外的任何语言习得研究。因此,有些二语习得研究者将外语学习和二语习得模糊运用,或者认为二语习得包括外语学习。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在对教学环境做出客观全面分析的前提下,有选择地借鉴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理论及模式,从而有效地促进实践教学。

二语习得重要理论概述

输入和输出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最重要的外部因素,学习者的态度、动机、风格和策略等内部因素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变量。因此,输入和输出的外部作用,以及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内部诸变量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说

英国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Krashen)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第二语言习得模式:监察理论。这一理论包括五大假说,即语言习得和语言学得假说、习得自然顺序假说、监察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其中语言输入假说是其理论的核心内容。克拉申认为,成功的语言习得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二是学习者内在的语言习得机制。学习者应该关注语言材料的意义和内容而不是语言形式或规则,在自然语言环境下,大量接触略高于自己现有语言水平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无意识地构建语言体系(即i+1的输入方式,i指学习者的语言水平)。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在如何界定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如何判断多少才算是足够的输入以及意义层面的理解如何转变为语法规则的内化等方面,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论证,而且它没能考虑到学习者的个体认知差异:并不是所有的语言输入都能被成功吸收。此外,由于缺乏自然语言环境,外语教学在中国的实际状况并不符合输入假说的背景。但是输入假说引导人们重视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规律,强调语言输入的作用,提倡循序渐进的原则,加深了人们对外语学习过程中内在因素的认识,对外语教学产生了很多影响深远的启示。

(二)斯旺(Swain)的语言输出假说

斯旺提出的语言输出假说是对输入假说的一种批评和补充。斯旺主张,语言输入本身并不足以导致习得,可理解性输出是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果要让学习者准确、流利地使用语言,必须推动他们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出练习。斯旺认为,语言输出活动能帮助学习者注意语言输入与输出运用的差异,促使学习者从关注意义理解到关注意义表达,尝试用目的语传递信息,同时检验语法、词汇及语用的得体性,不断修正语言输出,促进语言知识内化和习得。

虽然关于可理解性输出功能的研究并不能证明语言习得的有效发生,并受到质疑,但语言输出假说的提出对外语教学实践有着重大的意义。它肯定了输出在语言习得中积极正面的作用,主张为学习者提供更多使用语言的机会,倡导用意义协商来帮助语言学习,顺应了语言学习规律,有利于促进学习者语言知识的建构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三)互动假说及其他二语习得理论

除以上两种理论外,在二语习得研究中还出现了很多其他的理论框架和模式,如Long的互动假说将可理解性输入、调整后的输出以及会话互动的作用综合在一起,强调习得是在互动、交流的过程当中产生的;Ellis提出了影响二语习得的有内在和外在因素:环境因素、语言输入、学习者个体差异、学习过程和语言输出;Gass则将习得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被感知的输入、被理解的输入、吸收、整合与输出。众多的理论都强调了二语习得过程中互动的重要性,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二语习得理论对语言学习规律和过程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为语言教学实践提供指导,并在外语教学中得到重视和运用。通过对输入、输出和互动的研究,我们能充分肯定在非自然语言环境下语言输入和输出的重要作用,通过课堂互动及各种任务将两者有机结合,大量输入真实语言,创造语言输出机会,发挥语言输出的元语言反思功能,同时兼顾表达的意义与形式。

多媒体外语教学中的语言输入和输出原则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外语教学越来越多地借助于计算机或网络技术,将文本、图像、音频、视频以多媒体形式多维呈现,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真实语言信息资源和语言输入材料,创造更为逼真的自然习得环境,极大地弥补了课堂教学环境下的输入不足。然而,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能提供现代高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和全新动感的教学内容,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另一方面,在多媒体外语教学中,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如重输入,轻输出,学生的产出性活动不多,师生之间缺少交流等。如果没有科学的指导原则,不正确使用多媒体,可能使学习者失去学习自主性,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因此,多媒体环境下的外语教学应遵循一些必要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每节课都要有明确的目的,选择好教学内容、媒体资源和教学手段。(2)以学生为中心原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语言学习的自动性和自主性。(3)情景与交际性原则。为学生创造真实的情景语境,培养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4)立体输入认知原则。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树立多维教学目标,用立体交叉的训练方法来实现学生各种语言技能的同步发展。(5)情感与合作学习原则。根据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积极的情感因素能促进语言的输入数量和速度,消极的情感因素会对语言输入起到过滤和屏障作用。教师不能过度依赖多媒体而忽略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师生互动、学生合作是外语课堂学习的重要途径。(6)系统性与最优化教学原则。外语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性积累过程,教师应及时了解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要来科学安排教学进程,从而实现教学最优化。

多媒体外语教学中的影像材料教学

在多媒体外语教学的输入语料中,以电影和电视节目为主的真实影像资料最受师生的青睐。这些真实地道的语言素材能使学生接触和学习现实中使用的语言,为将来的真实交际做准备;同时真实语言材料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益于语言学习;另外,真实的影像资料蕴含丰富的科学知识、人文情怀和社会文化信息,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故事片、电视剧、情景喜剧、纪录片、新闻采访以及包括达人秀和脱口秀在内的各种电视节目等都可以用作视听输入语料。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影像材料开展教学活动,而不是仅仅将其用作课堂上附加的视听内容,成为教师广泛关注的难题。

素材选择 在浩如烟海的多媒体网络资源中,为了筛选出有价值的语料,教师应该养成收集高质量素材的习惯。这里的高质量不仅指的是音质画质方面,也指内容的趣味性、审美性、信息性、教育性及语言的清晰性。只要符合上述的条件,不拘任何题材或体裁,均可收藏以备不时之需。语言的难易程度应该加以考虑,但也不要因为语言的难度而排斥优秀的素材,要相信学生的鉴赏水平,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处理语言上的困难。显然,在丰富的资源环境中漫游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但是教师要记住自己的选择方向和目标,如果连教师都不能避免迷失,那么学生就更容易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迷失学习方向,降低学习效果。因此,教师的选择和导向至关重要。

教学设计 丰富精彩的语言素材为我们的教学目标提供了各种可能,有的是为了提高理解能力或听说交际能力,或作为学习文化和信息的窗口,甚至有时只是为了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在处理这些可能性时要根据教学对象和实际情况把握好量和度,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比如,我们可以把视听材料一次性地从头播放到尾,之后便放在一边,仅为了获得一些语言接触或乐趣,不需预备练习或后续练习。当然,这样的做法不值得提倡,只能偶尔为之,因为它并未将输入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对教学和影像资源本身都毫无益处,还容易导致课堂的娱乐化;另一个极端就是在不同观看时段,围绕着视听素材对内容、词汇和语言结构进行大量密集的练习,虽然充分利用了语料输入,产生了语言输出,但是对于教师或学生,这都是极为繁重的任务,不仅破坏了视听过程的乐趣,还会挫伤师生的积极性,尤其会增强学生的情感过滤机制作用,加大学生的情感焦虑度,不利于语言学习。

教学活动 教师的观念会深深影响他们的课堂行为和教学方法。在教师利用影像材料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注意一些基本原则,如不过于频繁打断对影片的观赏,不过多对影视材料进行介绍或解释,尽量在练习中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增加重要词汇或语言结构的复现率,鼓励学生留意交际环境中的语言细节,鼓励学生的自我选择,任务前要给出必要的示范,任务后做描述性的反馈,以便帮助学生反思输出的效果和功能,树立信心等。通常任务型语言学习分三个阶段:前任务、任务环和语言聚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针对不同的输入材料和教学对象灵活调整,基本上可以采用以下的程序:(1)导入。在观赏前要求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如查阅相关资料等)预先了解相关背景信息,进行口头汇报或问答交流,或预测节目内容。(2)观看。这一步骤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处理,假如是电视访谈节目,可在观看10分钟左右暂停,对出场人物进行初步评价,或进行角色替代:如果你是其中一人,你会怎么说或做?然后继续观看,对比预测结果。也可以先让学生总体观看后概括节目大意。(3)研讨。观看结束后就节目内容进行回顾,挖掘影片细节或人物性格,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个人观点。(4)语言聚焦。挑选需着重练习的语言结构(可在影片中挑出几处相同性质或类型的结构加以对照),讨论其使用情境,并请学生联想添加。(5)后续任务。按节目内容进行各种生动活泼的口语活动,如就节目相关内容或人物作陈述报告、阐述观点,或进行角色扮演,或制作自己的采访或影片等。(6)能力提升。此阶段可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而决定是否实施。在听说活动的基础上,拓展阅读或发展写作能力,包括搜集更多资料、写作文、写报告等。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时,要注意语言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因为教师的课堂话语不仅有组织教学的作用,同时也具有目的语示范作用,是语言输入的一部分。如果教师不注意语言表达的正确形式,就很容易使学生养成信口开河的错误表达习惯。

语料输入操控在使用真实影像材料的视听教学中,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除了操控学习任务,还可以操控输入语料的内容与形式,达到强化效果。比如,在播放视频材料时对字幕的处理问题,有的做法是第一遍播放就直接打开字幕,还有的是先让学生尽最大努力去理解,在之后关注细节或聚焦语言时配上字幕。此外还有选择何种字幕的问题(双语、中文或英文),这些都可由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加以操控。

值得一提的是,多媒体外语教学中所使用的素材往往并不是现成的。外语教师使用的视听材料大多都来自可共享的网络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视频编辑工具,对视频素材进行整理、编辑和加工,使其更适合外语教学。就以字幕制作为例,有些从网络资源获取的视频文件内嵌中英双语字幕,但多数是没有字幕的原片,或者只有中文或英文单语言字幕,不能满足外语教学的所有需求。虽然有专业人士制作了外挂字幕可供下载,但并不是所有的视频都能找到对应的字幕,即使勉强能找到,字幕的时间轴校对和语言文字翻译质量也不能尽如人意。尤其是那些时事性较强、内容题材较新的片源,往往因为语言难度较大又缺乏字幕而不能在课堂中被有效使用。如果教师学会使用一些字幕制作软件,就可以先将视频材料中的语言听写成文稿,再按自己的需要制作出优质的字幕,并在外语课堂上从心所欲地使用,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使教师从繁重、重复的常规教学事务中脱离出来,用更多的时间进行创造性和个性化的教学研究工作。教师应该具有明确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不断发挥创造力,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策略,促进有效的语言学习。

纵观历史,语言学研究与语言教学经常受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影响,如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近年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语言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启发下,外语教学从新的视角来认识语言学习的本质和规律,并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和探索实践,形成了更科学的观点与方法体系。事实上,每一种理论都有它的先进性和局限性,也都各有侧重,我们在借鉴这些理论时应该充分考虑客观情况的差异,取其精华,并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构建科学有效的外语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何庆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习得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

[2]文秋芳.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3]许智坚.多媒体外语教学理论与方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4]杨芹. Krashen“语言输入”理论与我国外语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159-161.

[5]Susan M Gass,Larry Selinke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 Introduction Course[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