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危机的特点

经济危机的特点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40:1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经济危机的特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经济危机的特点

篇1

(2)个人的选择是有目的的。

(3)激励至关重要。

(4)经济学思维是边际思维。

(5)获取信息是有代价的。

(6)经济行为除了直接效应,通常还产生次要效应。

篇2

从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看,该门课程特点表现为:第一,理论体系具有综合性,理论比较抽象。

一方面,是因为经济规律属于社会科学,由于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和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对于理论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经济理论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为背景的,与我们国家的国情背景、市场经济发展现状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在理论介绍中包含各种假设条件,理论的应用是有前提条件的,使学生在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时有一定的难度。

第二,经济学思想、经济数学及经济曲线三者的相互融合贯穿于教学始终。

该课程以其新颖性和有用性而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同时它又是一门逻辑性和系统性极强的课程。微观经济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以量化分析为主,其理论的得出与变化,可以通过图表来形象直观的再现,便于说明理论的存在与发展。同时,数学知识运用频繁。许多经济理论和方法的得出,都是通过数学推导得来的;通过数学证明其自变量的变化是如何导致因变量变化及变化的程度,对数学知识掌握应具备应用和分析的能力。

二、微观经济学教学的探索与创新

(一)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

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在教师备课、资料准备、授课、学生做习题、专题讨论、考试等主要环节上都努力体现这个目标性特征。做到每章节目标明确、重难点清楚,紧紧扣住《微观经济学》的课程目标,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开展《微观经济学》课程实验。

(二)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

1.把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体系

在讲授微观经济学具体内容之前首先概述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了解该理论体系的研究中心、研究目的、研究的主要问题及特点是什么,理解和掌握微观经济学的一些实质性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关心微观经济学的统一性,以便将知识点串连起来。微观经济理论是一个系统的学科体系,可以归纳出如下几点:一是要掌握最基本的概念,如稀缺性、均衡、机会成本、边际、市场结构、市场失灵等。二是要掌握三大均衡:需求与供给的均衡,消费者均衡,生产者均衡。三是要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十大规律:如需求规律、供给规律、供求定理、科斯定理等。通过复习归纳使学生掌握了这门课的内容体系及重点。

2.增加前沿教学内容的介绍

教学中充分反映学科最新进展,同时结合教师科研,丰富教学内容。《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现实,把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引进到课堂,形成了一种科研促进教学的良性机制。比如,结合每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介绍经济学学科前沿的发展情况,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科方法的学习,实施方案为删减一些不必要重复的内容。使学生在掌握传统的经济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之上,对融合的新方法、新背景以及新的挑战和机遇都有所了解,为学生理解和应用理论研究拓展视野。

(三)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1.多媒体设计与教学设计相结合

强调改变教学理念的创新,努力探索《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学方法从传统的“讲课”向“综合性教学系统”转变,形成一套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更新和不断自我完善的教学系统。突出表现在多媒体教学的不断创新,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为:从经济现象入手一提出问题一引出课程讲授内容一提问式教学一穿插课堂思考、身边的经济学故事一多种方式阐释经济学原理(散文式语言、图表、模型、案例等)一讨论、课堂实验一网络、媒体资料一经济学理论应用一复习小结一课后练习和阅读参考资料加深理解。该过程充分体现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通过这样的系统教学,有利于课程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满意度。

2.组织微观经济学实验

为学生营造了活跃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发掘自身对经济事件的好奇心,并且主动思考问题的答案。在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进行讨论,对于激发学生利用经济学原理来思考周围的世界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对没有修过经济学基础课程的学生和有一些经济学基础的学生都十分有用。每一个实验应包含以下内容:实验说明部分,对实验进行指导说明;实验讨论部分,提出与实验相关的经济理论;实验报告部分;课后作业。实验和讨论的交替使课堂变得富有节奏。实验报告帮助学生在现实世界中应用经济理论和分析结果。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对市场配置资源运行机制的规律总结,其理论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向性。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将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可以先讲解理论要点,然后引入案例;也可以将案例融入到理论要点的讲解当中,引导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理解和体会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精髓和分析方法。作为授课教师平时就应该保持敏锐的观察、联想力,为案例教学准备素材。比如,笔者在讲授垄断市场的价格歧视时,以电影票分为成人票和学生票,来分析垄断市场进行实行歧视性价格的条件和利润等。

篇3

    传统的内科学教学中我们对消化道疾病镜下的表现以文字来描述,学生很难想象出病变的形态。例如:讲解克罗恩氏病时,典型的结肠镜下表现为“小桥流水”改变,这样的病变形态究竟是什么样的,是怎样形成的,哪一部分是病变,哪些是正常组织,仅凭文字叙述,学生很难理解。这不能满足医学生对现代医学知识的渴望。胃肠镜影像库使原本枯燥、难懂的医学内容变得形象而生动,并可以表现出疾病的动态演变过程,使学生可以多个感官同时感受,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识记,也使临床实习更具吸引力[2]。例如:讲解“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时,电子胃镜附带的摄像功能可以“动态”记录下医务人员从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部位,准确了解出血量,到应用胶圈套扎有效止血的全过程,并通过临床教师直观、清晰的讲解,从而使学生对该疾病的临床表现、危重程度、镜下治疗记忆深刻。胃肠镜影像库具有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优势,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帮助学生圆满的实现了对知识的感知、理解和记忆的整个过程,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不能比拟的。

    2使用胃肠镜影像库使教学内容得到了极大地丰富

    在消化内科的课堂教学中,因时间有限,教师只能每个病变选择最典型的一幅或几幅图片进行讲解,病变图像往往过于单一、明显,学生容易形成固定、机械的认识,当遇到不典型病例时常感到无从下手。对于消化科疾病,同一疾病可有多种的表现形式;同一镜下表现,结合不同的临床特点,可能为不同的疾病,即使为正常的胃肠镜下表现也是很多样的。因此,将胃肠道影像库应用在学生临床实习中,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知识内容,同时可以兼顾到大量的背景知识以及消化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诊疗方面最新研究进展的介绍,使进展迅猛的消化影像学最新相关知识可以走进医学生的课堂,为学生走入工作岗位后能更好的适应现代化医疗提供帮助。胃肠镜影像库可以很好的容纳来源于各种渠道的各类图文、资料,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典型病例,更好理解消化系统疾病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经过临床教师精心的设计及在教学中的有序实施,可以更加多角度、全面和直接的讲授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知识,将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基本理论知识融为一体,增加了有限的授课时间内的信息量。

    3胃肠镜影像库的建立对临床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篇4

我国吸收的外资,呈现三个不均衡特征。

――来源国不均衡。前5位国家或地区占外资流入总量的75%,前10位占87%。世界上重要的投资大国,例如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对华投资却是小国;日本、韩国以及与中国临近的国家和地区,是吸引外资的重要来源地,韩国是对外投资的小国,但其大部分外资流入了中国。

――行业不均衡。外资的2/3流入了制造业,约1/3进入服务业。服务业中,房地产占60%,商务服务和零售批发占30%。制造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高居第一位,占制造业外资的近20%,其次是电气机械及器材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和交通运输设备业。

――区位分布不均衡。外资的流入一直保持东部占86%、中部9%、西部5%的格局。大量外资都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福建和天津少数几个省市。

源源不断的外资流入,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国内的资产和市场大约1/3被外资控制,行业之间差异较大。这个控制水平,与大国例如美国相比高了,与新加坡等小国相比低了。现在,高低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最优的规模。不过,大国经济不能过度地依赖外资企业。

外资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开放度,但同时也确立了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地位和角色。目前的格局是:跨国公司主导;采取加工贸易的方式;从日本、韩国、台湾地区进口零部件,在广东、江苏加工生产;出口到美国,积蓄大量美元;生产的主要产品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品(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35%),该产品在华研发强度低(约为跨国公司平均研发强度的1/15),综合生产效率低,主要依靠低工资的劳动投入完成生产环节和增值活动,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种由外资绑架的国际分工格局和地位,如果不加以改善,将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外资政策,其中比较重要的包括: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颁布国家反垄断法;实施两税合一;推行新的劳动合同法;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

以上政策调整的根本宗旨不是限制外资,而是优化外资,解决突出的不平衡性问题,更加重视外资的质量,改变不利的国际分工格局,强调投资后收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利用外资政策由初级向高级、由规模向务实阶段发展的重要标志。

中国未来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前景

从统计数据来看,2007年中国吸引的外资为835亿美元,2008年为1080亿美元,2009年为950亿美元,2010年上半年达到了514亿美元。展望未来,跨国公司的对华投资还会持续增长。

已经投资在中国的外资企业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回报根据对全国7万家制造业规模以上外资企业的经营绩效分析,2000-2008年,外商投资企业在华所创造的财富和增值逐年大幅度增长。在财富分配上,雇员工资年均上涨11%,政府税收年均增长25%,外资企业净所得年均增长36%。这种情况表明,外商投资企业在华不断创造的增值财富中,越来越多地分配给了企业。

从地区来说,天津是外商投资的重要地区,外资企业在天津的平均资产利润率达到了9.5%,至少高于国内企业的1倍以上。其中,法国的投资利润率为17.4%、德国15.8%、英国13.5%、欧洲其他国家16.3%、新加坡12.4%、韩国11.7%、日本11.6%、加拿大10.4%、美国5.2%、台湾地区4.7%、香港地区6.1%。

从行业来说,汽车业是外商投资的重点行业,在16家汽车业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15家在华投资了69家生产性企业,其平均资产利润率达到11.2%。

中国对于许多跨国公司来说。已经成为获得投资回报最高的地区。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预测 根据对全球跨国公司的调查表明,2010-2012年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地区依次是中国、印度、巴西、美国、俄罗斯、墨西哥、英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德国、泰国、波兰、澳大利亚、法国、马来西亚、日本、加拿大、智利和南非。中国、印度、巴西和美国比其他国家和地区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

篇5

中图分类号:TJ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147-01

[Abstract]walking is the main sport of our country, there are a lot of very good runners in China, in the world championships and the Olympic Games have made very good results. Walking technique continue to seek development in the change, trying to find the breakthrough on the technology, along with the international race rules modification, walking technique is gradually perfected. In the future the arena, we must hav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race, the new trend of development, and apply to the actual training.

[Key words]walking technique;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trend

竞走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我国有很多优秀的竞走运动员,曾几度创造竞走运动的辉煌历史,成为国家和民族的骄傲。过去我们在世锦赛及奥运会的赛场上,经常出现犯规被罚下场的情况,导致竞走运动的整体水平大幅下滑。尤其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奖牌失之交臂事件,这中间有运动员本身的主观原因,也有一部分客观原因,训练不到位等,但必须承认的是竞走技术的运用是整个竞技运动取胜的关键因素。

一、竞走技术的运动特点

1.步伐较大,程度适中

通过调查分析和技术统计,国际优秀竞走运动员在全程比赛中的平均步伐频率大约在3.6步/s左右,但在比赛前后两个半程的步频稍有一点区别,优秀运动员后半程步频稍快一点,这也说明了优秀的运动员具有全程过硬技术能力和冲刺能力。运动员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安排步长和步l,科学而又合理的步长和步频是保持高频率高速度的关键,二者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步长和步频必须合理才能创造优异成绩。根据调查统计,国际竞走运动员优秀选手的平均步长男子为1.16±0.05cm,女子运动员为1.15±0.04cm。从这两项数据上来看,科学而又合理的步长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本保障。当代竞走技术随着新规定的改变,正向着在增加步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步频的方向发展,这样不仅可以符合新规定,可以提高成绩,除此之外,在比赛过程中还可以给裁判员良好的视觉感受。

2.落地瞬间伸直腿,脚跟先着地

新规则技术与旧规则技术不同的是,向前迈的腿也就是小腿前摆到支撑落地腿必须伸直不得弯曲,按照规则要求完成每一步技术,首先强调的是脚跟必须先着地,勾脚动作要明显。从竞走技术上的角度进行分析,运动员脚跟先着地勾脚尖有利于伸直膝关节,同时对后支撑动作也就是后蹬动作起到关键性作用。如果前支撑(前摆)和后支撑(后蹬)技术动作不规范不合理,容易使动作腾空和屈腿,从而造成技术犯规被裁判罚下。我国的竞走运动员的落地角度为34°±2°度,这也是在合理范围之内的。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技术上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要小步幅快频率,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步长和步频,无论什么速度一定要把重心平稳向前移动,走起来重心不要上下起伏过大造成腾空现象出现。

3.后蹬腿膝关节要伸直

后蹬腿膝关节必须伸直,只有后蹬伸直才充分有力向前移动的速度会更快,而切还会促使小腿前摆更为积极。在此,需要强调的是踝关节应该较为充分地向前蹬伸。前摆时脚离地面越低越好,也就是低摆腿,不要高抬大腿而且双脚离地不宜过高,这样即减少摆动时间,也可以减少腾空时间,避免犯规。

4.髋部绕垂直轴的前后转动、要灵活自如

运动员在竞走运动中,髋关节围绕垂直轴前后转动,髋关节绕矢状轴前后转动不可左右转动,转动幅度大约在5.5~6.5cm,髋关节转动有利前支撑和后支撑的伸直速度,这样增加双腿快速摆动。髋关节灵活转动可以决定步幅大小,对竞走运动员的身体重心向前移动速度非常有利。这样,不仅可以带动摆动腿加快前摆速度,还可以增加人体重心平稳前移的速度,同时能够有效减小重心移动的距离,并可减少腾空时间。

二、竞走运动训练应该注意的问题

1.重视竞走着地技术训练

根据新的竞走规则,紧紧抓住规则改变的核心内容,也就是直腿着地的原则。在教练和运动员的思想中必须消除“落地瞬间支撑腿是直的”这种原有模糊的概念。根据新规定,要求运动员在技术上必须有一定的改变。以前那种落地再伸直的方法已经不符合新规则要求。所以,教练在对运动员进行训练的时候必须要求运动员建立牢固的直腿着地的技术概念。首先要强调足跟先着地,其次是勾脚动作要明显。尤其在运动员疲劳的时候,思想上更绝对不能放松对技术的要求。在训练方法上,可以用较小步伐专门练习直腿着地技术,同时要求运动员身体摆动时双脚不能离地过高。在平时训练的时候,还应加强膝关节的柔韧性训练,使直腿着地动作能够柔软自然。

2.重视速度与耐力的训练

优秀竞走运动员在全程比赛中保持高速度的运动能力,并且速度越来越快,最后冲刺技术也保持完美无缺,他们的平均速度可达4m/s左右,竞走运动项目是有氧和混氧系统运动,所以加强运动员的有氧和混氧的工作能力对提高运动员的成绩非常关键。这要求在训练过程中增加有氧运动的训练比重,除此外高原训练对提高运动员身体有氧工作效果也显著,科学合理安排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计划,所以要掌握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和身体反映确定“下山”时间去比赛,科学掌握高原训练对耐力项目成绩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训练实践证明,耐力跑可以发展心脏功能,还可以提高竞走效率。在训练计划中,可以有目的地增加时间较长的慢跑运动来增强竞走运动员的心脏供血功能,进而提高身体有氧工作能力。

如果竞走运动团队有条件,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适时、适度采用高原和平原交替训练的方法,提高竞走运动员缺氧适应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比赛成绩的目的。对于竞走项目来说运动员的速度和耐力训练是创造成绩的重要保证。所以在训练中,应该大幅增加速度和耐力的训练。能够有效提高竞走速度和耐力的训练方法有以下几种:①间歇训练法;②反复训练法;③变速训练法;④力量训练法等。

3.加强柔韧性和协调性训练

对竞走运动员来说技术就是生命,柔韧性和协调性的训练的好坏直接影响技术的发展,当运动员耐力课结束后,身体活动开了,这时做柔韧性和协调性的训练非常好,多做大腿机群和小腿机群的拉伸,还有腰部的柔韧性训练。

4.提高心理训练

教授李东河在《青少年竞走运动员的心理诊断》文中总结出,照成运动员犯规的原因其中比赛竞争力及心理压力占很大比例。在比赛中运动员为了比出好成绩,无形中自己承担着种种压力,而这种压力使他们心理失去了平衡,不能正常l挥,造成技术失误,因此,运动员在训练中要提高的心理素质增强抗压能力的训练,自我激励去创造好成绩。王尚军在《浅析竞走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与调控》中指出加强运动员心理方面的训练,对提高运动成绩会有很大帮助。总之,要想提高竞走的训练水平,必须严格遵守规则,同时加强运动员各方面的训练,这样才能使竞走项目发展的更快更好。

三、我国竞走运动未来发展趋势

过去我国运动员竞走的风格是小步幅快频率,肉眼看上去虽然没有腾空的现象,但在高速竞走的过程中,由于步幅小步频快,给裁判在外观造成身体腾空的表象。多次引起裁判怀疑,有时造成被罚现象,因此,为了竞走项目的长期发展,国家田径队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发展道路,聘请国外优秀教练员来执教国家竞走队,经过外教技术改革,在保持我们自身特点及优势的基础上加大步长,让髋关节更加灵活,运动员在技术和能力上有了重大突破,在近两届奥运会上及世锦赛取得男子20公里竞走冠军和女子 20公里竞走冠军。

竞走是田径中的重点项目,近几届的奥运会和世锦赛成绩也反映出我国运动员在竞走项目上的优势和潜力。针对新规定的出台,竞走训练要想进一步提高,必须严格遵守规则,同时加强运动员各方面的训练,确保我国竞走项目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 竞走技术特征及其训练_李武,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04.

[2] 谈竞走运动的现状与训练_李毅,田径,2013/04.

[3] 我国竞走技术的运动学特征与发展趋向_张勇,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07.

篇6

执法者;教育罪犯,是教育工作者;矫治罪犯,是心理医生;组织劳动,创收赢利,是生产经营者。监狱警察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其工作具有高危险、高压力、高应激的特点,是最易产生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群体之一。

一、心理危机的特点

心理危机的发生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在全面认识这些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监狱警察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危机的特点。

1、危险与机遇并存

心理危机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吗?大多数人的观点是肯定的,认为心理危机是消极的,给人带来痛苦及精神上的打击。的确,心理危机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导致个体严重的病态或者过激的行为,这是心理危机危险的一面。那么心理危机有没有积极的一面呢?及时正确地处理好心理危机,可能打破个体原有的定势或习惯,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带给个体成长的机遇。在监狱工作的警察更多的时候是跟犯罪人员打交道,产生的心理危机与犯人联系密切。狱警在工作上遇到的心理危机,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及时解决,那么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提高解决问题、管理犯人的能力。

2、复杂性

心理危机具有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心理危机形成原因及其解决方式上。心理危机的复杂性也就决定了其解决的困难性及危害性,因此要构建多种渠道有效应对心理危机的冲击,及时将其解决。监狱工作环境封闭,气氛压抑,那么狱警遇到的事件也比较特殊复杂,因此导致的心理危机更是具有复杂性。

3、解决的困难性

遭遇心理危机使得个体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要用更多的心理能量去面对事实。这就使得可供利用解决心理危机的心理能量降到最低点,导致很多人无力应对心理危机的冲击。很多人在面对心理危机的时候无法面对痛苦,选择了退缩,还有很对人深陷危机中,拒绝解决危机获得成长,这也会增加解决心理危机的困难性。监狱警察的工作环境封闭,加之职业要求工作等方面的保密,这也会造成解决心理危机的困难性。

4、普遍性与特殊性

当共同面对重大生活事件冲击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会产生心理危机,即心理危机具有普遍性,在特定的情况下,无人幸免。然而心理危机也具有特殊性,就是在同样的情况下,有些人能够通过自身努力及其他帮助解决心理危机,但是有些人则不能。当监狱警察面对共同重大事件的时候,那些自我调节能力强、主动需求帮助的人,能够尽快的走出心理危机的影响。有些人则不能,这一点需要引起重视。不能一味认为别人能走出来,“他(她)”也可以的,不需要关注。

心理危机除了上述一些特点外,还有突发性、紧急性、痛苦性、无、危险性等特征,在这里我们要重点关注危机的危害性。国内已经有关于监狱警察遭受心理危机没有及时解决,最后自杀的相关报道。可见,心理危机最严重的后果是自杀,这就需要监狱及相关领导加以重视心理危机的危害性。

二、心理危机的成因分析

监狱工作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有学者将其生存状态概括为:封闭的生活环境;繁重的工作压力;紧张的人际关系。

个人认知评价。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人们在评价客观事物的时候,由于每个人的认知特征不一样所得出的看法也不一样。当生活工作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以往形成的认知模式对当前事件的评价有着重大影响。面对重大生活工作事件的时候,以往的认知评价不能够很好地应对当前事件,造成认知偏差,放大事件的危害程度,导致心理危机。监狱警察长时间在监区环境里工作,较少地参与到社会这个交往的大圈子里,因此,认知模式较为单一,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较弱,一旦发生重大生活工作事件,认知模式跟不上,容易导致心理危机的产生。

外在社会支持系统。心理危机是对个人的冲击,一旦发生心理危机,寻求帮助是必不可少的。父母、妻儿、朋友、同事、领导等都是外在社会支持系统中的成员,他们能够提供很多支持,帮助个体尽快走出危机事件的影响。监狱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其交往圈显得比普通人小的多,因此,心理危机发生后要积极寻求有限的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应对方法的有效性。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通过解决问题逐渐建立起来自己的应对策略。但是,在面临危机事件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以往惯常运用的应对方法在解决危机事件时是无效的,这就需要我们改变自己的应对方法形成有效的应对危机事件的方法,如果方法有效,危机事件得到处理,可以获得成长契机,否则,危机事件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导致出现严重的心理、行为、情感等方面的问题。监狱警察在遇到危机事件的时候,要改变以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积极从多角度思考危机事件,寻求他们的指导帮助,准确地将问题与方法匹配起来。

三、心理危机干预的模式

对心理危机进行干预,主要是运用贝尔金等人提出的以下几种干预模式。

平衡模式认为,危机事件中的当事人往往处于一种心理或情绪的失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以往的应付机制或应对策略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而平衡模式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当事人重新获得危机前的平衡状态。该模式最适合危机早期干预,该阶段的当事人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向,且不能做出恰当的选择。

篇7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的不断扩张,人们逐渐被游戏机、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所包围,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使儿童与大自然之间产生了令人惊讶的断裂。2005年,美国著名儿童问题研究专家、作家理查德・洛夫(Richard Louv)在《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一书中将此现象称之为“自然缺失症”。“自然缺失症”并不是一个明确的医学名词,之所以被人称之为病态,其用意在于唤起公众对自然助益的高度关注和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全面认知。理查德・洛夫预测自然缺失将会影响未来人类的体质,有可能导致新一代人的平均寿命下降,最终将对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影响。[1]当儿童极少或不再接触大自然时,会出现很多的心理问题,比如压力过大、狂躁、注意力不集中、抑郁、孤独、对生命的漠视、自闭等,此外,还可能会导致肥胖症等等。研究认为,治疗自然缺失症、肥胖症等病症,最佳的方式不是有计划、有引导、有意识的体育活动,而是在自然界中呈放松状态的活动。让儿童更多地接触自然可能是治疗儿童抑郁、狂躁、孤独、注意力不集中等病症的最好方法。[1]

因此,从儿童行为心理角度入手研究探讨儿童景观设计,对吸引更多的儿童更多地接触大自然,进而消除因自然缺失诱发的多种心理问题、疾病,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儿童周末活动现状、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家长对儿童亲近大自然态度、儿童和家长户外活动选择的差异等,研究探讨儿童行为心理变化,进而为儿童景观设计提供依据。

1 调查研究方法

采用网上电子问卷、纸质问卷调查及个人访谈的方式。在微信、QQ、微博等聊天网络投放电子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3份。在上海各公园、街道随机发放纸质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5份,回收率为92.5%。统计共回收有效问卷248份,其中包括94份儿童问卷,154份家长问卷。同时采用个人访谈,与分别来自不同年龄段、职业、地区的家长进行了交流。调查结果采用excel整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孩子周末活动现状调查

对248位孩子和家长的调查结果表明,22.6%的孩子周末参加辅导班,27.3%的孩子参加1-2个兴趣班,11.3%的孩子宅在家里,只有38.3%的孩子会外出活动。通过交流发现,11.3%周末选择宅在家里的孩子大部分家长为外地务工人员,这些家长表示自己也很想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外出,但是迫于生活的压力,也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环境,他们不得不每天工作,能陪孩子的时间实在太少。

数据表明:在当今社会,大部分孩子与大自然的接触时间很少,周末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室内学习或参加各种兴趣培训。当下,大部分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忙着让孩子周末参加各种兴趣班、辅导班、特长班,生怕孩子在奥数、外语、才艺、特长上落后于别人,却不知在无形中孩子“输掉”了更宝贵的东西。或许他们能轻松地解答奥数、流利地跟外国人交流、能弹能唱、会跳舞、会画画,可实际上却从未欣赏过丛林间清脆的鸟鸣、花朵的艳丽,牛马不识,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孩子。

2.2 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

对248位孩子和家长的调查结果显示(如图1),17.7%的孩子每天花费“半小时内”的时间在电子产品上,27.4%的孩子每天花费“半小时-1小时”,16.5%的孩子每天花费“1小时-2小时”,38.4%的孩子每天花费“2小时以上”。所有被调查的孩子都有或多或少地沉溺于电子游戏或电视的情况,这也造成了孩子亲近大自然的时间变得更有限。由数据可知,电子产品成为了大部分孩子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离不开电源。手机、电脑、电视、游戏机等将孩子困在屋里,而忽略了窗外的自然物。

据报道,2016年2月15日,一位10岁的小女孩拿出一把电锯学着动画片《熊出没》里的光头强在5岁妹妹的脸上锯了过去。医生说虽然经过清创缝合,但是伤口仍会坑坑洼洼的,将来愈合了也会留下很深的伤疤[2]。近年内,诸如此类的事件频频发生,2014年3月20日,在宿迁一个两岁半的男孩模仿光头强,结果用斧头将自己的两根手指砍伤,2013年5月7日下午,连云港的小孩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玩“烤羊”情节,8岁的冉冉和5岁的浩浩兄弟俩被同村另一名9岁的男孩绑在树上点火导致严重烧伤。这些惨痛的事实告诫人们:孩子们处于身心发育成长阶段,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生活常识,有时候意识不到一些潜在的危险;同时他们也缺乏应变能力、躲避危险的能力,过多受到电视、游戏、小说等虚拟情节的影响,生活中遇到特殊情况时,往往会惊慌失措而造成伤害。

2.3 家长对孩子亲近自然的态度调查

对154位家长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51.6%的家长认为最好7天内带孩子亲近一次自然,22.6%的家长认为最好每7-15天带孩子亲近一次自然,20.2%的家长认为应该15-30天带孩子亲近一次自然,只有5.6%的家长认为应该30天以上带孩子亲近一次自然。由此可见,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亲近自然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但现实却是大部分孩子的周末时间被辅导班或兴趣班所瓜分,只有少数家长能做到经常带孩子亲近自然。

25.8%认为“15-30天”或“ 30天以上”带孩子去亲近自然的家长中,67.2%为男性。通过交流发现:绝大部分的爸爸们表示不知道应该要带孩子去哪里为好,也不知道孩子喜欢玩什么,喜欢看什么,每次自己单独带孩子都特别烦恼。在与小林的爸爸访谈时,小林的爸爸说“每次都是跟他的妈妈一起带他外出活动的,如果小林的妈妈不在家或者没空,小林宁愿一个人在家看电视、玩游戏也不愿跟我单独出去玩”。爸爸们几乎都存在没有妈妈们有耐心、细心的通病。

2.4 最感兴趣的户外活动

248份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家长认为孩子感兴趣的活动与孩子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图2显示,孩子最感兴趣的户外活动是森林寻宝探险之旅活动,选择此项的孩子占61.7%,其次感兴趣的是阳光沙坑,选择此项活动的孩子约占58.5%。而家长的选择与孩子的选择相差甚大:超过54%的父母认为孩子会更喜欢露营、蔬菜种植与采摘,认为孩子喜欢养小植物、森林寻宝的探险之旅、和林间运动会等活动的概率持平,基本为40%左右;67.9%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则认为孩子更喜欢露营类的家庭活动,认为孩子喜欢其他活动的概率基本持平,无太大变化。在问卷调查的开放性问题中被问到印象最深刻的户外活动时,大部分男孩的回答最多为冲浪、攀岩、踢足球等具有刺激性的活动;大部分女孩及家长的答案基本一致,为和家人参加露营活动。这些差异也是值得景观设计师们思考的,在进行儿童景观设计时应该多考虑儿童的兴趣和行为需求,这样才能吸引孩子走出屋子、离开电源。

亲近自然,在自然中自由自在地活动是孩子的天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总是在担心着屋外各种不安全因素,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这也是使孩子离自然越来越远的原因之一。这种现象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身上表现更为明显,他们的溺爱逐渐的让孩子们变成了“温室里的花朵”,经受不了任何风吹雨打。这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一点,孩子也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想法,家长应该多与孩子沟通,别在无形中抹杀了他们的天性。

3 问题与讨论

3.1 阻碍家长带孩子亲近自然的原因

在与家长们的交谈中发现,家长们认为阻碍其带孩子亲近大自然的最主要原因有:(1)气候问题,例如冬天太冷、夏天太热、雨雪天气等,孩子太体质差,容易生病;(2)自己工作太忙、太累,没有时间带他们亲近自然;(3)孩子要参加各种辅导班或兴趣班,没时间外出;(4)户外存在安全隐患,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分辨能力差,容易受伤;(5)不知道该去哪儿,感觉外面都差不多,没什么可看的;(6)更愿意带孩子去儿童剧场或游乐园。

通过交谈发现,大部分家长认为带孩子出行,最担心的是孩子的安全。有的家长对很多户外活动存在危险表示担忧:攀岩太容易受伤、泥巴是脏的、草坪里有细菌……过多的担忧导致了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其结果就是减少了孩子接触自然、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机会。民间对孩子的成长有一种说法叫做“接地气”。意思就是从小在自然环境里摸爬滚打的孩子,会比极少接触大自然的孩子更结实、更健康、更少疾病。那些经常带孩子亲近大自然的家长用自己的经历说明:孩子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远比家长想象中的强大得多,孩子没家长认为的那般脆弱,家长过分的担忧只会让孩子变得更脆弱。

3.2 解决方案

3.2.1 创造机会,让孩子多接触自然

当代著名海洋学家Rachel Carson曾说:“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3]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从大自然学到的东西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家长应该创造机会,鼓励孩子走进自然,感受自然,鼓励孩子在自然中多探索、多想象、多观察、多发现;在家中培养一些易于观察的动植物,开辟小型菜园、花园等,为孩子提供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平台。

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孩子的问题反映了家长的问题”。家长应成为孩子喜欢自然,了解自然的表率,与孩子一同走进自然、探究自然、了解和认识自然、享受自然的奥妙与美,引导、启发孩子在走进自然的过程中,多观察、多欣赏、多思考。

3.2.2 以儿童行为心理为依据进行景观设计

分析调查结果可以得知:景观缺乏吸引力、存在危险性是儿童越来越远离自然的一个重要原因。儿童能从大自然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和巨大的精神愉悦,这能促进培养儿童健康的人格、强壮的体魄、对好奇事物的探究、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卓越的审美力等。因此,在进行儿童景观设计时如何将儿童从“有电源的房里”吸引出来,又必须保证儿童的安全,让家长们放心,是景观设计师们首要考虑的问题。通过与孩子们交流发现孩子感兴趣的景观活动有:沙坑、草坪、森林、水景、蔬菜种植与采摘、照料动物等。

(1)沙坑游戏。沙是大自然的产物,经过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将沙土作为最基本的造景材料,加上他们的构想与构建,通过手的操作及对成品的创造性可以反映出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印象及对未来的想象(如图3),他们在这里可以拥有自己的宇宙飞船、可以建造出属于自己的城堡、可以为爸爸妈妈做出“美味的菜肴”、自己可以是救死扶伤的医生、……这种低结构、没有既定玩法的原材料对儿童而言有着无限的发展可能,可以让儿童在愉悦的玩沙游戏中获得动作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而且能丰富认知经验,提高想象和创造能力,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5]在设计游戏沙坑时,可将其设置在树林下,即可确保孩子在玩沙土时不受强光的刺激,又可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阳光,增加趣味。沙坑四周可栽植薰衣草、薄荷、艾草、晚香玉、驱蚊树等植物驱蚊虫,沙坑旁边可设置休息平台,以便于家长放心看护孩子。

(2)草坪。(如图4)孩子来到广阔的大草坪就犹如一只在花丛中自由飞舞的小蝴蝶,他们在草坪上自由奔跑。带上桌布、零食,在阳光的沐浴下跟孩子一起度过愉快的时光或许是很多家长期盼的事情。在上海辰山植物园做调查时,我也躺倒草坪上感受着大自然的温柔,看到一位大概10左右的小女孩从草坡上滚下来,然后开心地说“妈妈,你看我是草丛里美丽的花朵”。孩子开心的笑容,欢乐的行为或许正是景观设计师最想看到的。

(3)森林。随着城市的扩张,大量的自然区域被开发,对现代城市儿童而言,森林是遥远的、神秘的。问卷调查中,不少孩子说到对茂密的森林十分感兴趣,但当问其知道森林里有什么时,得到的答案几乎一致为“森林里有熊大、熊二、光头强”(动画片《熊出没》)。给孩子们一个真实的森林,让他们在里面探险,了解森林里的各种可爱的小动物,认识各种奇异美丽的植物,欣赏清脆悦耳的鸟鸣、潺潺的流水、艳丽的花朵、高大的树木。让他们感受到在林间泥道上奔跑的愉悦,知道道路原本的样子不是混泥土或塑胶的。这既是家长的责任,也应该是景观设计师们的追求。

(4)水景。亲水性是人的本能,儿童对戏水活动具有强烈的喜好。在设计儿童景观时,景观设计师可考虑设计浅池涉水与鱼塘垂钓。水深控制在30cm安全深度内,在池底铺满鹅卵石,在儿童涉水时既有安全保障,又能达到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此外,垂钓是一项有益身心、老少皆宜的休闲活动,垂钓时,手、眼高度配合的动作能锻炼孩子的协调性,并且高度保持注意力还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耐心,也能让孩子变得愉快、恬淡、平和。

(5)蔬菜种植与采摘。蔬菜种植与采摘对大部分城市儿童而言是较为陌生的,这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新鲜的体验。将农田设计成大小不一的地块,以家庭为单元,开展儿童参与耕地、播种、施肥、浇水、除草、管理、采摘等一系列活动。会有助于儿童认识各种蔬菜,并了解其生长规律,丰富儿童的自然知识。而且通过参加这类有足够意义和吸引力的活动,能分散儿童对电脑、电视、游戏机等电子产品的依赖性。此外,儿童参与此类农事活动有利于身体的锻炼;还可以培养其耐心、爱心、注意力,有利于消除儿童的不安心理与急躁情绪。

4 结语

孩子本是自然中的一只小鸟,别把孩子关在你自己编制的鸟笼里,那样只会让其失去了天性,忘记了飞翔。自然是儿童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部分,把儿童放回大自然的怀抱,让其体验到自然的神奇,这也是当下景观设计师们值得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理查德・洛夫(Richard Louv)在《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郑海云.中国日报:10岁女孩模仿光头强:用电锯将妹妹鼻子锯开,2016-03-10.

篇8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2-094-01

胃溃疡为临床多见的慢性消化道疾病,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高龄胃溃疡患者也日趋增多。老年人由于特殊的生理、病例机制,胃肠道生理改变导致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大多数老年胃溃疡病人的临床消化系统症状不典型,以突发呕血、黑便就诊后经胃镜检查才证实为胃溃疡合并大出血,而且老年胃溃疡的恶变程度高,内镜检查胃溃疡尤其重要[1]。高龄胃溃疡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内镜检查的进行,精致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并促进临床工作的进行。本文主要分析高龄胃溃疡的临床特点,探析内镜检查的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2月-2010年2月的32例高龄胃溃疡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70-85岁,平均(76.4±2.5)岁。

1.2 临床特点

1.2.1 临床症状 以突发出血为首发症状5例(15.6%),其他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化性溃疡症状,呕血3例(9.4%)、黑便5例(15.6%)、上腹痛12例(37.5%)、嗳气8例(25.0%)、胸骨后烧灼感7例(21.9%)。

1.2.2 伴随疾病 既往冠心病20例、高血压22例、糖尿病12例、高脂血症2例。

1.2.3 胃溃疡特点 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溃疡病灶直径大多在1.0cm以上,多为椭圆形和不规则型。镜下活动性出血10例、大出血3例,溃疡伴不典型增生2例。8例(25.0%)长期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

1.3 内镜检查的护理 心理护理干预是重要的护理内容之一,由于胃溃疡是典型的身心疾病,高龄患者在接受内镜检查前会产生一些负面心理情绪,例如恐惧、抑郁、焦虑、害怕等,护理人员应以亲切的态度接近患者,沟通并了解患者可能存在的负面情绪,给予适当的情绪疏导,缓解高龄胃溃疡患者的紧张不安情绪。良好的护患关系能够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对病情的治疗及好转有积极作用。检查前需仔细测量高龄患者的血压、心电图、脉搏,作好应急和抢救的准备措施及仪器药物。插镜时告知患者放松身体,不要憋气,检查中观察患者反应,发现有不安心理时应及时开导,不能耐受检查者应立即退镜。检查后咽喉部尚有麻醉作用,避免吞咽唾液以免呛咳,1h后可适当饮水,无呛咳后可进食半流质饮食。给予患者饮食指导,避免刺激性食物。嘱患者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给予患者生活指导、健康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情志调养指导。

1.4 观察指标 护理前(内镜检查前)、检查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用SPSS 10.0进行t检验,以P

2 结果 精致护理前,高龄胃溃疡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分别为(55.64±4.82)分、(55.14±4.62)分,护理后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35.14±4.84)、(37.45±4.08);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相关调查显示,60岁以前各年龄阶段的消化性溃疡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60岁以后的老年人则以胃溃疡多见,胃溃疡的发病主要是保护因子减弱[2]。高龄胃溃疡的发病原理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是多因素疾病,发病原因与胃酸增高、胃黏膜屏障减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有关[3]。此外有据报道显示,非甾体类抗炎药为老年性消化性溃疡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4]。胃溃疡是一种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身心疾病,大多数老年人有消极的性格特征,长期持续的不良心理状态容易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引起胃肠道分泌亢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作用于胃、十二指肠粘膜从而形成消化性溃疡[5]。

胃镜检查是目前临床用于诊断胃溃疡的主要手段,胃镜检查可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并且使病人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但是由于内镜检查是侵入性检查方法,因此大部分高龄胃溃疡患者对内镜检查存在一定程度的顾虑。内镜检查时的精致护理显得尤其重要,检查前将内镜彻底清洗消毒,对预防院内交叉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心理护理程序是重要的环节之一,护理人员善于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帮助高龄胃溃疡患者缓解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有助于配合内镜检查的进行,对临床诊治胃溃疡具有积极影响。本文调查结果显示,高龄胃溃疡患者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且伴随疾病较多,给诊治带来了困难,胃镜检查是主要的检查手段,精致护理方案有利于改善高龄胃溃疡患者内镜检查前的焦虑及抑郁心理,精致护理对临床诊治高龄胃溃疡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乔瑞玲,董玉萍,李英萍.老年胃溃疡内镜检查73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4):938.

[2] 高楠,张冬弟.124例老年胃溃疡胃镜检查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0(6):849.

篇9

1 危重病人镇痛镇静的必要性

1.1 危重病人对镇静的需求

近来,围术期危重病人应激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已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是因为危重病人在诊治过程中常见的焦虑、恐惧和躁动等应激反应的发生过程及其临床调控程度直接关系到病Bion和Ledingham对ICU病人的调查表明:焦虑和疼痛是其所经历的最常见的不愉快的记忆。对此类病人给予必要的镇静治疗可以:①提高病人的舒适程度;②减少病人的应激反应;③便于进行特殊治疗操作。镇静的指征包括:①机械通气;②昏迷病人;③ICU躁动综合征;④诱导睡眠等。

1.2危重病人对镇痛的需求

由于传统观念以及工作环境的条件所限,在危重病人的临床诊治过程中往往强调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对病人的舒适性重视不够。然而,此类病人在诊治期间的疼痛不适往往引起机体明显的病理生理改变,如疼痛可引起①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因此使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②疼痛使胃肠道动力减弱,甚至引起胃肠道并发症;③疼痛尚可限制咳嗽和深呼吸并加重机体的应激反应,临床上在胸部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时常遇有不同程度肺不张和缺氧的情况。

在危重病人倡导和进行镇痛治疗,除了人道和伦理方面的考虑之外,其临床意义尚在于:①调节减轻应激反应,降低儿茶酚胺和神经肽水平,尽早使组织、心肌氧耗和高交感活性引起的生命重要器官的高负荷状态(这些对危重病人往往难以耐受)恢复正常;②改善损伤后的继发性分解代谢亢进,促进机体有氧合成代谢及创伤愈合,维持免疫功能;⑧减少腹部和胸部手术后的肺部并发症;④促进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减少深部血栓和有关肺并发症和肺梗塞的发生率。

2 危重病人镇静镇痛药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危重病人病理生理变化复杂,常常是同时采用5~10种药物,由于机体组织血供下降及生命重要器官功能不同程度受损,药物的体内清除过程可能发生改变。此外,此类病人CNS对镇静镇痛药的敏感性可能增高。许多因素可能影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镇静药尤其是异丙酚、苯二氮革类以及镇痛药(通常是阿片类药)是主要用于危重病人镇静、镇痛的药物。

2.1 异丙酚

近年来在危重病人采用异丙酚镇静日益普及,但在这类病人长时间连续输注异丙酚的药代动力学资料尚不充分。Bailie等在12例ICU病人以2.6mg·kg-1·h-1的速率连续输注平均达86h,并对其清除参数进行了观察研究。停止输注后,血浆异丙酚浓度在初始的10min平均下降50%。其他报道表明24d连续用药后无快速耐药或蓄积。然而,异丙酚在危重病人药代动力学变化特点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2.2 苯二氮革类

其中咪唑安定是半衰期较短的苯二氮革类药,最常用于危重病人的镇静。然而,有报道在高龄病人反复应用咪唑安定可引起清除过程的延迟和蓄积作用。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危重病人药代动力学特征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表现在①病人对输注速率需求方面;②一定水平镇静程度的稳态血药浓度;③有关药代动力学参数等。在一些危重病人长时间镇静后咪唑安定的蓄积作用的观察包括感染性休克、低心排、低蛋白血症、肾脏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以及腹部大手术后病人。这种蓄积现象可能的解释为:由于咪唑安定具有非常高的肝脏排泄指数,而肝血流的下降造成该药一定程度的蓄积。

2.3阿片类镇痛药

静脉吗啡是ICU病人常用的药物,但在危重病人吗啡的体内清除过程可能发生明显的改变。Macnab等对休克病人的观察表明吗啡的清除半衰期明显延迟(为13h),而非休克病人仅为6h。在危重病人常见的因素(如肝血流减少、感染性休克、高龄、近期手术、低蛋白血症、肝外代谢途径即胃肠道排泄减慢)均可能影响吗啡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在危重病人硬膜外吗啡或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3 镇静镇痛药物选择原则和特点

用药原则应根据不同疾患的危重病人镇静镇痛的特点选择用药(如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病人、心脏手术后病人、肝肾功能不全病人、中枢神经损害病人、创伤病人等)。此外,应考虑药物作用的维持时间,根据单次静脉注射后药物作用维持时间的不同,可将镇静镇痛药物分为超短效(作用时间

可在采用长效药物后根据临床需要酌情采用拮抗药,然而,在危重病人采用阿片受体拮抗药纳洛酮可因疼痛、体内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导致病人心血管功能紊乱,甚至致命的心律失常。采用苯二氮革类受体拮抗药氟吗泽尼(flumazenil)较为安全,其适应证包括:①机械通气需脱机的病人;②单纯苯二氮革类药物过量;③脑亡测试;④昏迷的临床诊断;⑤肝性脑病等。

总之,在危重病人、创伤和手术诱发的机体应激反应,特征性地表现为复杂的神经内分泌改变,对机体造成不利的影响。恐惧、焦虑和疼痛可加重机体的应激反应。研究表明适当的镇静和镇痛治疗有利于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降低危重病人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应当强调在危重病人镇静药和镇痛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有所改变,因此,必须注意给药剂量个体化,对镇静、镇痛强度进行经常性的监测。

参 考 文 献

[1] Woodhouse A et al.Anaesthesia,1997;52(10):949.

篇10

[中图分类号]F204;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8-0015-03

1 新时期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1.1 国际形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当前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竞争,西方国家经济增长80%以上是通过技术进步获得,争取技术上的优势成为各国经济竞争的主流。经济全球化浪潮,使得国际竞争正演变为以创新为基础的区域竞争。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区域创新能力已成为地区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

北京市作为首都,作为我国技术创新的中心,在北京圈的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国际科技竞争中,应发挥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的竞争态势特别是科技领域的国际经济竞争加剧,要求政府广泛参与推动决定国家竞争力的科技发展。国际上许多国家科技发展的经验表明,科技管理就是生产力,科技管理能力和水平体现了一国的核心竞争力。

1.2 北京市自身的机遇与挑战

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标志有三:一是北京市已经基本完成了从生产型城市向服务型城市的转变;二是北京市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并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三是北京市正在从传统经济的区域经济中心向全国的新经济中心转变。这一切导致科技要素的作用被提升到空前的高度上,也对科技环境、科技能力尤其是政府科技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新形势下,北京市科技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作为积极推进国际化建设的北京,如何面对技术创新国际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根据新的竞争态势重新审视首都作为国家科技核心的历史责任,进而推动北京市的发展,对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2 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的特点

北京市是全国文化、政治的中心,拥有众多的研究机构、高校和大型企业,科技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一些关系着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和重要环节,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战略性科技资源,都大量聚集在北京,使得北京的科技资源和科技发展呈现出独有的特点和规律。

2.1 中央科技资源在北京占较大比例

由于北京的很多资源为中央所有,所以很多中央的科技资源和北京市自有的科技资源出现重叠。这部分的科技资源很难明确的区分是隶属于北京市还是归中央所有。有些地处北京的科技资源其服务对象不仅仅局限在北京范围内,可能会扩展到全国。中央的科技资源占北京科技资源的较大比例,中央经费大多用在北京的央属大院和科研所中。同时,中央院所代表国家技术的最高水平、代表科技最高水平的也多是央属企业。

2.2 北京区域科技的辐射性

北京的科技发展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区域科技资源的全国辐射性。作为全国科技的中心,北京地区聚集了大量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些机构服务的物理位置虽然在北京,但是其服务范围却面向全国各地。同时,北京的一些大中型企业也在京建立了自己的研发基地,其社会效用辐射到全国。所以,北京科技资源的战略意义从社会角度看是非常明显的。

2.3 科技与现代服务业紧密结合

现代经济中,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代服务业具有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等特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新型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于北京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切实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首都经济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北京科技资源与现代服务业的联系非常的紧密,很多新型现代服务业态的出现都是建立在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之上的。

3 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在国际竞争和北京市发展需要的背景下,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同样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北京作为首都,也是全国的科技中心,其科技发展必须要有“大首都”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北京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又需要科技发展作为重要支撑。因此,北京政府科技管理的定位必须服从全国的科技中心发展和北京城市科技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使政府干预科技活动、进行科技管理更具有效率。

3.1 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的目标

根据公共物品理论,科技公共物品具有外部性,市场机制下不能有效提供,需要政府的干预。政府干预科技活动的目标是政府科技管理定位的前提因素之一。政府干预科技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弥补市场机制在配置科技资源方面的缺陷,并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具体而言,政府科技管理就是要提供科技活动中所需要的公共物品或者组织公共物品的提供。同时培育创新环境,形成以大学、科研单位和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力量,为私人科技物品的提供创造条件。在公共科技产品、准公共科技产品、私人科技产品三个层次上分别确定政府科技管理的目标、领域和手段。同时,结合北京科技发展和科技管理的独特特点构建完善的北京政府科技管理体系。

3.2 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的原则

在探讨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的定位之前有必要确定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的原则。北京市政府进行科技管理必须明确下述原则:政府干预科技活动并不是代替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而是为了弥补市场的缺陷。在市场可以充分发挥作用的科技领域,政府应该减少甚至取消干预,在市场难以发挥作用或者市场效率低下的科技领域,政府应该加强干预。政府干预科技活动应该强调有限干预、理性干预,减少随意干预,避免政府失灵,提高政府干预科技活动的效率。

具体而言,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的原则概括为:“重市场”、“重服务”、“重社会”、“重效率”、“重创新”。包括:

第一,“重市场”――为科技管理中的市场失灵提供“有限的科技管理”。在政府科技管理过程中既要弥补市场的不足,也要避免政府失灵的产生。培育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和科技创新主体。

第二,“重服务”――使科技管理真正服务于大众的科技需求,促使科技发展惠及民生。同时,还必须处理好北京与国家科技资源之间的关系,为国家在京科技部门和科技活动提供服务。

第三,“重社会”――从以往单纯关注科技对GDP的贡献,逐步转变为利用科技进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重效率”――不仅要加强和优化财政科技投入,还要关注科技投入的效率,即是否真正促进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第五,“重创新”――管理创新是创新精神的体现,也是“创新型城市”及“科技北京”建设的内在要求。政府科技管理应该将创新精神贯穿始终,从过去的管理“惯性”中走出来。

4 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的职能定位

一般而言,那些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性质的科技领域是政府科技活动的基本范围。但是,由于科技发展阶段不同,纯公共科技和准公共科技领域所包含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政府介入科技活动的方式和程度也应有所不同。由于目前我国整体科技能力较差,各种类型科技领域中的科技活动和科技产品都表现出明显的外部性,供给机制没有健全,供给主体缺失,使得即便是私人领域的科技产品仅仅靠市场的力量也难以有效供给。因此,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在纯公共科技领域、准公共科技领域和私人科技领域都应有所介入,只是介入的程度有所不同。 4.1 全面支持纯公共科技领域

纯公共科技领域的科技产品,其本质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包括:基础科学研究、科学普及,部分共性技术、竞争前技术研究,国防、减灾、科技基础设施等。在上述纯公共科技领域,政府是科技需求、供给的枢纽。有时直接充当了需求决定者、消费者的角色;也有的情况,作为社会的代表,扮演着需求决定者、消费者乃至供给者的角色。因此,在纯公共科技领域对外部性的克服,其关键在于政府的作为。政府是各方利益关系的纽带,更是社会与公众的代表。因此,在纯公共科技领域需要政府的全面支持和有效管理。

对于北京市现阶段来讲,有两个方面的科技活动需要政府全面支持:第一,知识创新领域。知识创新应该作为北京科技发展的首要目标,而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知识创新属于纯公共科技的范畴,在北京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属性,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支撑。第二,科技普及。“科技北京”理念要求政府进行科技普及,全面提高人的科学素养,科技普及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外部性特征。

4.2 深度扶持准公共科技领域

准公共科技领域的科技活动和科技产品具有部分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在其产品提供过程中具有外部性,会出现“搭便车”,致使市场中的个人或企业没有动力去投资。政府有必要深度扶持准公共科技领域的科技活动,但是也不能完全由政府来组织和投资,准公共科技领域还存在一定的私人赢利空间,应该引入多重投资方式与政府投资并存。

现阶段北京的准公共科技性质突出的领域有以下几类:第一,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领域。这些领域存在企业层面无力承担,而科研院所改制后存在供给缺位。第二,关系民生的公益性技术,如公共环境、公共卫生等。第三,具有生产的弱竞争性和消费的弱选择性的公共服务:如技术扩散、专业技术服务等。上述许多科技领域由于具有较大外部性,又使得准公共科技的范围相对扩大。因此,政府在准公共科技领域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应该深度支持准公共科技领域的科技活动。

4.3 适度干预私人科技领域

一般而言,私人科技领域的科技产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属于私人物品,私人科技领域的活动首先应该由市场机制进行调节,企业作为私人科技产品的提供主体应发挥主导作用。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科技发展的阶段性以及市场机制的健全程度同样会影响某些私人科技领域的科技活动和科技产品的提供。如目前北京大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任务较重。由于科技创新的风险性和外部性存在,使得中小企业提供私人科技产品的能力有限。因此,在某些私人科技领域也需要政府的适度干预,如设立大企业科研基金、扶持中小科技型企业政策等。 5 结 论

综上所述,面对全球化的科技竞争和我国科技发展以及北京市科技发展的要求,北京市要依靠自身的特点,明确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的目标、原则和定位,结合北京科技发展和科技管理的特点构建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体系。由于目前我国和北京市的整体科技能力较差,各种类型科技领域中的科技活动和科技产品都表现出明显的外部性,供给机制没有健全,供给主体缺失,使得即便是私人领域的科技产品仅仅靠市场的力量也难以有效供给,因此,北京市政府的科技管理在纯公共科技领域、准公共科技领域和私人科技领域都应有所介入,只是介入的程度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1]张耘,傅正华.“科技北京”的理念与内涵[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0(1):28-31.

[2]颜振军.中国地方政府科技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软科学,2008(12):67-76.

[3]常林朝,郭洁莹.我国政府科技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1):82-84.

[4]赵俊杰.国外科技管理与决策机构的发展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4(3):124-125.

篇11

农药泼洒是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农药在帮助农作物的抵御病虫害的时候,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污染了周围的环境,农田周围的水、土地在受到污染之后通过水循环以及渗透作用,影响了更大的面积,造成了环境的大面积污染现象。在现在这个人们格外重视环境保护形式下,控制好农药的污染,减少污染物的扩散非常重要。

一、农药的污染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农药污染种类非常多,因为我国的农药生产厂家也非常多,每一家厂商的农药产品的成分也不相同,这就造成了农药的污染物种类达到上千种。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我国的农业面积很大,每年使用掉的农药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在农药中杀虫剂的比例极大,而杀虫剂的毒性也最强。按照毒素累积得原则,农药受害最严重就是人类本身。

二、农药的对环境的危害

(一)农药对人体的危害。农药对人体的危害分为多种形式。主要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为误食危害、第二种是扩散危害、第三种是累积危害。第一种维护一般是在农民喷洒农药或者使用农药的时候,没有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引发的误食现象。如果农药少量,会对人的消化系统造成较大损害。如果误食量过多就容易造成人员的死亡,或者瘫痪等。第二种危害是农药扩散造成的,一般是因为农药的扩散现象,造成在一段时间内吸入一定量的农药气体造成轻微的农药中毒,中毒效果不明显,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等。第三种危害形式也是最难以避免的形式,农药通过生态循环,不断的进入自然环境中,在动物和植物体内累积大量毒素,人作为食物链最顶端的生物,这就造成了毒素累计,人体虽然对毒素的反应不灵敏,会让人体产生癌变、畸形等现象。

(二)农药对其他生物的危害。农药对其他生物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药直接将有益的鸟类、微生物、兽类杀死,破坏食物链,不利于生态系统维持平衡。二是农药滥施、滥用,使病虫害抗药性增加,导致后续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农药残留在土壤、作物及水体中,给人类及其他生物生长带来了潜在危害,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三)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一是农药对水环境的污染。在实际生产中,农药对水体造成污染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为了防治蚊子等害虫,喷施有机杀虫剂于水面。②为了防止渠道、水库、湖泊中的杂草,将水生型除草剂喷施于水面。③制造和使用农药过程中农药瓶或其他包装物随意丢弃。二是农药对土壤的污染。农药污染土壤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①农药直接进入土壤,包括喷施于农作物的农药,在施用过程中喷施在土壤中的部分。②撒施在农田中的农药。③随着大气沉降于灌溉水和植物残体中的农药。三是农药对大气的污染。根据农药在大气中不同的浓度和分布密度,将大气中的农药分为3个带:①药源带。农药的浓度在该带中最大,农药通过这一带进入空气。②空气污染带。在这一空气带中,农药的浓度因为对流作用而降低,一般低于药源带。但也可能会由于气团不能够完全混合,导致局部地区空气中农药浓度偏高。③大气中农药迁移最宽和农药浓度最低地带。

三、治理对策

(一)建立有限的完善的农药管理法律体系。很多农药污染现象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农药瓶的随意丢弃现象,就是完全可以监管的行为。但是我国所有的法律法规没有规定随意丢弃农药瓶是一种违法行为,所以要加强农药的管理首先应该完善法律的立法,出台相应的农业生产的法律,而不是地方的规定,在农业的发展中需要这样的法律对农业操作的具体行为进行详细的规定,这样就能让监管部门有法可依,在管理中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同时也便于农业的宣传,更具有威慑力。自然农药的管理效果会不断提高。

(二)加强农药生产的管理工作。农药的生产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为了保护环境很多农药已经不让生产,比如敌敌畏等,这些高毒的农药已经为国家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但是有些不良厂商私自生产,销售渠道也比较隐蔽,治理这样的现象就必须从源头抓起,做好生产厂商的管理工作,对于那些非法生产的黑作坊严肃的查出,并追究刑事现象并通过媒体手段向其他没有被监察到厂商敲响警钟。同时接受整个社会的监督和公开信息。

(三)加强农药零售商家的监管。农药的零售商是监管的重要方向之一,因为零售商这里出现的问题最多,同时也比较容易管理,在农药的监管过程中,要经常突击检查,或者采用暗访的方式。对于零售商出售的每一批农药都要有完整的进货渠道,以及产品质量鉴定合格证书。在监管中要注意产品生产批号的检查,因为产品生产批号一般都是假冒伪劣产品的破绽所在,对于出售假冒伪劣和已经被禁止销售的产品的零售商严肃处理,剥夺其销售资格,另一方面加强农药类产品许可证的颁发审核机制。

(四)研究开发新型农药。尽快调整农药产业发展方向,加快研究开发新型生物农药产品,鼓励大型企业研发新农药、研究新剂型,推广使用生物农药,保障我国农业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四、总结

在农药的使用中,虽然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但是为了农业的生产又不得不用,所以这就需要做好农药使用的规范工作。另一方面禁止一些高毒性农药的生产、销售、以及使用。要做到这些首先要做好农业使用农药的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完善工作,让农业生产的行为得到规范,减少随意丢弃农药瓶的现象。同时做好农药生产的管理工作,对于非法加工高毒性的企业立即查处,对于零售商也是一样,通过零售商顺藤摸瓜严格打击农药黑作坊,保护环境。除此之外,国家应该加大新型农药的研发工作,实现农业和环境的共同发展。

篇12

1、锁口钢管桩围堰的选用

斜拉桥主塔墩承台 40m X 20m,厚 5.5m。承台处水深 3~6m,流速1.l~1.3m/s,承台底在水下约10m,在覆盖层内埋深约7m。钻孔桩施工和地质钻探揭示在承台埋深的地层中有一条木质沉船,船内有片石,约占承台面积1/3。方形承台内有本身的钢筋和型钢劲性骨架,有主塔两塔肢(各为7mX10m)的劲性骨架和钢筋锚固在承台内,加上降温水管和架立撑,其密集程度令围堰水平支撑难以通过。该桥的边墩 25m x 17m,厚3.5m。承台处水深6~7m,承台底在水下约10m,在覆盖层内埋深3~4m。由于承台在山脚下,山下岩石掉落在此处,故土层中孤石密集。这两承台施工围堰必须能通过地层内的障碍物,且承台内不能有支撑,在灌筑塔身和墩身前,围堰顶的支撑能拆除。

水库中在旧铁路桥旁新建一钢衍梁桥。其中主桥两端的桥墩坐落在旧桥台片石构缝的锥体护坡上。由于老桥台后为高填土,台前堆砌防倾片石,水库蓄水后将其淹没。锥体护坡下为填筑的亚粘土厚约3m,填土下为砾石土,承台底在砾石土内,为了清除片石,围堰内必须排水干挖。且钢支撑不能埋入承台内。

以上承台的围堰施工工期紧迫,且无大型起吊设备。根据上述条件,对常用的围堰进行了比选。

钢板桩围堰。钢板桩插打和吊装不需大型起吊和下沉设备。但由于其截面特性,限制了应用。上述围堰内支撑间距密集到1.5~2.0m。由于其截面是敞口,在孤石和片石地层中插打,下端极易出卷边或被撕步到,造成围堰不能止水,延误工期,影响承台质量。

双壁铜围堰,它自70年代九江长江大桥首次采用在钻孔桩基础施工后,由于其整体性。刚度和强度大、围堰内无支撑、止水效果、抽水水头、抗水流冲击力和波浪袭击都较其他围堰优越。所以广泛应用于深水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中。但它体积庞大,需大型起吊设备。在覆盖层下沉亦需较多设备,且下沉速度比桩要慢,若遇土层中障碍物,必须水中在刃脚下清除,势必影响工期。双壁铜壳在墩身出水后,承台顶以上部分可切割回收或倒用,以下部分不能取出。

钻孔桩围堰。它是在深水基础施工中钢板桩和钻孔桩并举的围堰[2]。它在复杂地层中做围堰穿透能力强,围堰内无支撑、止水效果好。但须先做钢板桩围堰,在板桩围堰内填土筑岛,在岛上板桩内缘做深基坑护壁钻孔桩,桩顶设圈梁,再开挖基坑等;工序多,设备多,时间长,造价高,不适用上述承台围堰。

方形板桩围堰,我处曾将双壁铜围堰竖向分条,做成方形板桩,以适应某些无大型起吊运输设备和河床覆盖层内下沉双壁铜围堰困难的地方。这种板桩刚度大,围堰内支撑少,借助锤击,下沉速度快。它组成的围堰介于钢板桩和双壁铜围堰之间。我们曾用这种板桩在有片石和孤石地层内锤击下沉做围堰,下沉十分困难,检查;刃脚凸凹不平,下端贴焊在骨架上的钢板脱皮、撕裂和卷曲,骨架有的扭曲变形。这种壳体极桩在土层要占用一定的空间,将障碍物、孤石、片石劈裂、挤开是困难的,故也不适用。

对钢管桩能否穿过水下地层中的障碍物、孤石和片石,我处在多座桥的施工栈桥搭设中,插打钢管桩较多,对其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经验。

鉴于前面所述,我们选用了锁口钢管桩做这几个承台的施工围堰。

二、锁口钢管桩围堰的设计与施工

1.设计

围堰设计实际上是:①计算围堰内挖土和抽水时钢管植和支撑中的应力是否安全;②确定围堰内封底混凝土的强度和厚度必确定锁口的形式,使其能注浆止水。确保锁口在复杂受力状态下不被破坏;④围堰在水流、风力、波浪作用下抗倾覆性检算。

(1)围堰设计程序

a.设计资料收集。如气象、水文、地质等资料,还有加工制造、运输、吊装、桩锤等有关数据。

b.资料中的围堰设计参数计算。如风力、水流、波浪、土压力系数。

c.确定施工顺序。如对围堰支撑的要求,是水中去土,还是干挖。这一程序是关系围堰侧压力计算,很重要。

d.绘出围堰总图。拟定钢管桩直径,锁口形式,支撑间距及平面布置,绘于总图中。

e.围堰侧压力计算。进一步求出每米宽围堰的弯短和支撑反力。

f.按以锁口中心宽度换算成每根管桩的弯矩和支撑反力,检算桩的应力,设计或检算支撑。

g.按锤击沉桩的锤击力及允许的施工误差设计锁口。

h.计算作用在围堰的风力、水流力、波浪力,检算围堰的抗倾覆的稳定性。

(2)两种施工顺序的围堰布置方式

(3)设计要点简介

a.钢管桩的截面选择。它是围堰受力主要部件。初拟钢管截面尺寸必须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的规定:钢管(直)径(壁)厚比的要求。 fy为钢材屈服强度。A3钢D/t≤100。在保证钢管总体稳定性前提下,因要穿过密集孤面、片石堆积和木质沉船,为防止在柴油锤的强击、偏打、桩帽接触不良及桩垫材料恶化等造成桩端部出现"灯?quot;式压曲或局部压曲,故在管桩下端要贴焊定钢板补强,补强板的厚度与原管壁叠合后的径厚比D/t≤0.8 X 50= 40。D/t<50是研究数据,0.8是两层叠合板的折减系数。

b.钢管桩的支点处理。

钢管桩与围堰支撑的水平圈梁接触处防止钢管压曲办法是:

①钢管内加钢环;

②填早强砂浆或有圆弧面的木垫块,使集中力变均布荷载。然后按有关公式检算钢环或管壁强度。

钢管与封底混凝土接触处要作两点处理:

①接触处弯矩峰值很高,要按照连续梁在支座处削减负弯矩峰值办法进行。即Me=M-Rl/8,式中,M,R,L分别是封底混凝土处弯矩、支反力、厚度;

②按均布荷载q=R/l检算管壁强度,若不够:

a.如管桩不拔除,则在管桩吸泥,灌注混凝土;

b.如管桩要拔除倒用,做成双壁圆筒。

c.封底混凝土的厚度。低强度混凝土,在抗静水压力和承托承台新鲜混凝土重力时要增加厚度,则相应增加基底开挖量,增加钢管桩长度;若提高混凝土标号,厚度减薄,开挖量减少,桩规少。所以应尽量提高混凝土的标号,减薄混凝土厚度。注意厚度是削减弯矩值参数之一,要兼顾这个因素。

d.围堰支撑主要功能是支撑围堰外侧压力的。

在设计时应增加两个功能:

①在围堰内封底混凝土之前,作用围堰上的风力、水流力、波浪力应通过支撑传给钻孔灌注桩的钢炉筒上;

②大体积承台的围堰,支撑应兼做脚手架,承受竖向荷载。

e.锁口的设计。锁口能否止水是围堰成败的关键之一。为保证锁口能止水:

①要保证锁口有足够强度不开裂。对锁口强度检算主要是受力分析难。笔者认可这样假定的:

a.两根桩在同一平面内对称倾斜1/100,造成锁口一端受拉,一端受压;

b.在平面外,两根桩相反方向各倾斜1/100,锁口受弯、扭、剪;

c.一根下沉带动相邻桩下沉,锁口受剪;

d.管桩锤击下沉时旋转使锁口受扭,旋转力按锤击力的10%。以上各计算力的大小时均以锤击力为基数。

②要使锁口有空腔可灌浆堵漏。

f.围堰在封底混凝土后抗倾覆力计算时要考虑锁口内浆体粘着力,封底混凝土与围堰外侧压力对桩端的嵌固力。

2.锁口钢管桩围堰的施工

(1)在钻孔灌注桩施工平台周边安装导向架。设上、下两层,力争高精度控制桩的倾斜。

(2)在导向架上按理论尺寸放线定出各桩的位置,在导向架内插入桩,用震动打桩机下沉到设计标高。若高位止桩,查阅地质资料,如遇到沉船、孤石、片石等地段,用吊机将柴油锤套在桩顶,将桩锤击到位。

(3)锁口水冲洗灌注粘土水泥浆,为了阻止碎石和硬上进入锁口,在桩下插前于锁口槽口下端先焊坡度1:6的挡板。

(4)按设计要求安装围堰支撑。

(5)围堰内开挖。泥土用抓斗冲抓或射水吸泥。沉船用冲击钻机和旋转钻机破碎,船梆的大方木由潜水工人水下切割。孤石由潜水工水下作业消除。片石因堆砌整齐,且用砂浆钩缝,故在于挖时用钢纤凿开或用撬棍撬松,人工清除。

6)在封底混凝土后灌筑承台、塔肢或墩身。

(7)钢管桩的拔除。在用震动打桩机震松锁口的浆体后,用液压千斤顶顶出。

三、锁口钢管桩围堰的特点及应用前景

1.特点

通过施工,达到了设计的目的,也加深了对这一决策的认识,归纳起来,我们认为有如下特点:

(1)锁口钢管桩虽一次性投入大,但是设备式投入,可重复使用,还是经济的。

(2)适应于各种复杂地质、地层,如水下地层有障碍物,密集孤石,片石堆积等。

(3)施工速度快。制作、加工、运输、吊插、下沉等方便灵活,工艺简单,所需设备少。

(4)可根据需要,组装成各种形式的围堰。

(5)截面刚度大,使围堰内支撑减少,可适应大体积承台的施工。

其缺点是我们现在使用锁口简槽与荷头截面积不等,造成锁口钢管桩不对称,故易产生倾斜。

2.应用前景

现在市场钢材充足,为锁口钢管桩围堰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我们现在设计施工的围堰只是荷叶才露出尖角,它可以应用到:

(1)深水基础围堰中。完善研究锁口灌浆工艺,发挥锁口灌浆后的组合效应,并增加一些辅助措施,如桩顶圈梁,是可以做到的。

(2)做桥梁薄壁沉井式基础。在围堰增加一些锁口钢管桩隔墙即形式沉井,在覆盖层深的地方,桩只需进入持力层,在覆盖层薄的地方,桩沉到基岩层,桩内做钻孔灌注桩,将基础锚固在基岩内可防冲刷、防滑移。施工速度比下沉沉井快,基础形式还可灵活多变。

篇13

资料与方法

2001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40~60岁女性哮喘患者共60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之诊断标准。

方法 对入选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病人的基本情况、更年期的躯体症状、哮喘的控制程度(如用药依从情况)以及伴发疾病等详细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

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六味地黄丸1丸,2次/日,随症配合舒利迭50 μ g/100 μ g剂型,1吸/次,2次/日。对照组予舒利迭50μ g/250 μ g剂型,1吸/次,2次/日。

两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随访3个月统计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 ①临床控制:症状基本消失,听诊双肺哮鸣音消失,疗效指数减少≥95%。②显效:症状明显好转,听诊双肺哮鸣音明显减轻,疗效指数减少≥70%。③有效:症状有所好转,听诊双肺哮鸣音减轻,疗效指数减少≥30%。④无效:症状及听诊双肺哮鸣音无变化或减轻不明显,甚或加重者,疗效指数减少

统计方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结果

60例全部为慢性持续期患者,40岁以前发病52例(86.7%),以后不定期发作延续至围绝经期继续发病,40岁以后发病6例(10%),50岁以后发病2例(3.3%),发病高峰位于围绝经期,夜间哮喘现象普遍存在。

调查对象Kupperman评分中度、重度的占91.7%。在Kupperman评分的项目中,情绪波动、失眠、骨关节痛、心悸、疲乏出现的频率高。部分患者因骨关节痛、心悸自行停止吸入药物。

患者平时的用药情况:平时能坚持用吸入皮质激素防治哮喘的仅5例(8.3%),因骨关节痛、心悸等拒绝用吸入装置者有24例(40%),因情绪波动、恐惧激素不良反应不配合治疗者22例(36.7%)。对治疗过于迫切,乱投医、乱用药9例(15%),发作时曾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而影响治疗9例(15%)。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体疗效上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