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5:40:1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对职业理想的认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等都不断发展,并且逐步影响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对企业的生产管理产生了很大影响。信息化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企业在这方面没有采取信息化的现代技术,就逐步被社会淘汰,所以企业顺应信息化的时代潮流,进行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一、信息化及人力资源经济师职业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现在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技能,而且拥有计算机技能也是进行科学分析与工作的重要方式。作为一名人力资源经济师,就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与现代科技进行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化时代下企业管理的新优势。因此,人力资源经济师要不断完善自己,摒弃旧的思想观念,积极接受新事物,去适应新的时代要求,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二、信息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一)改变传统管理模式
现如今的企业已经被信息化全面渗透了,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创造;额更高的收益,而且也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信息化条件下能够使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更能得到充分的运转,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同时,信息化使得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更便捷,减少了纸张的使用,提高了效率,还实现了环保。
(二)信息化方便沟通和交流
信息化技术方便了人们间的沟通,改变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结构,使得时间与空间界限的影响变小,员工和员工之间的工作交流以及上级与下级之间的沟通沟通的方式改变,并更加便利,与外界联系也更顺畅。而且,整个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更高后,可以省去更多的中间环节,可以减少企业员工,使企业更加有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金开支。
(三)信息化能够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现如今,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提高,企业的人员组织结构与机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部门里面的各种人才不断得到补充,使得企业年龄越来越年轻化,有助于企业增添年轻血液,更加年轻态,充满活力。在这种状态下的企业会使内部竞争变得更激烈,使企业更加优胜劣汰,选择更加适合现代信息化的专业人才,同时也迫使其老员工去学习先进的技术,否则就会面临淘汰。在信息化的模式下,挑选员工时更加要注意他的专业素质与掌握科学技术的能力,这样企业才能够更加有活力,立于不败之地。
(四)信息化模式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作为一个共同进步与学习的整体,必须为员工提供,根据员工的需要以及企业的需要培养专门人才,提供不同种类的培训,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不断提供先进的技术与方法让员工进行吸收,让员工的定期培训成为定制。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扩散,使得信息的传播也变得更加方便。相比较于从前那种要学习一种新的理念与技术,需要将员工召集在一起,信息化下的企业培训就显得尤为便利,这样既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也传播了更多的知识,还不耽误手头上的现有工作,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这种信息化的培训模式现在已经在各个行业间广泛应用,并且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优势。
三、人力资源经济师职业的思考
(一)全面培养
作为一名人力资源经济师,这类职业是需要很高的全面素质,需要从各个方面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不落伍,提高自己的个人技能,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技能的提高。进入信息化时代后,对于各种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类员工也必须接受新的挑战。人力资源经济师的专业技术技能也与以前大有不同,各种新理念、新技术、新信息不断涌入这个行业,让人力资源经济师的压力也不断变大。所以,要想在这个行业生存下去就必须主动、积极的接受这些新的技术与理念,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经济师更要从心里上去接受这种转变,这样才能更好的接受信息化的冲击,如果自己接受的很顺利,就会成为行业的佼佼者,使其拥有更好的选择权,获取更高的收益。信息化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经济师,在掌握现代技术的条件下,也会给企业带来更高的更加优质的分析,使企业在决策上更加契合市场,更加迎合市场的需求,创造出更高的收益。
(二)企业单位提高重视程度
企业单位需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只有拥有良好的高素质,高技术的员工,才能促进企业的成功。时代的飞速发展,我们生活的周遭环境不断变化,企业的生活坏境也在不断的变化,如果企业不改变,那么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而一个企业在信息化的社会里想要突出重围,就需要一大批掌握高精尖技术的人才,在当今时代,拥有高超的信息化技术的人才可以说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人力资源创新的不断发展创新一定会促进企业不断完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经济师这个职业在受到信息化的影响下,已经不断发生着变化,出现了越来越多新的特点,从传统的模式中孕育出了更多的优势。随着全面信息化时代的带来,我们生活在其中,要跟随时代的潮流,把自己变成一个拥有全面素质,有信息技术的人才。各种职业在这种趋势下也更加依赖信息技术,所以,将眼光放的长远一些,企业可以在眼下对信息化生产多投入一些,将来的汇报肯定会远远大于投资的。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信息化时代的创新至关重要,唯有注重创新,才能取胜。
将大量的公共管理行为纳入民事规范渠道,用处理平等主体关系的规则处理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的公共管理关系,给予这种公共管理以过大的自由空间,这不但使公共利益不能得到有效实现,被管理人于司法求助无门,而且使公共事业组织本身的廉洁无法得到保障。1997年修订的我国刑法规定了单位犯罪,也说明了基层单位的犯罪已经到了必须进行系统的刑法规范的程度了。
就管理相对人的权利保护而言,也许会有人说公共事业单位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强制性权力,所以行政法无理涉足。这种主张不是迷茫于虚拟法律空间,就是对权利的实现过程不了解。我国许多法律性文件都规定,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公民取得法律权利特别是公法上权利的重要条件,就是所谓的单位同意。从领取结婚证明、出国护照到求学深造,没有单位同意就办不成。但是法律性文件对单位根据什么和怎样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决定,对于单位滥用权力如何救济,却闭口不谈。事实上基层单位对法律和被管理者权利的无知和蔑视,在很大程度上将我国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架空了。如果立法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赋予和保护公民权利的愿望是真诚的,如果人们对实现法治的愿望是真诚的,那么就义不容辞地应当很好地考虑如何规范公共事业单位特别是单位决策人员的法律治理问题,不仅是民主上的,更主要是公法上的法律治理问题。
行政法上难道就没有比救济受到公安局30元人民币罚款财产权更重要的事情可做吗?事业单位行使技术干部管理和聘用权,对编制内专业技术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除聘用的处理,将使这些被称为国家宝贵财富的知识分子受到挫折或者失去一次就业机会,但是现在法律性文件却规定只能向上级申诉了之。接受申诉的单位或者行政机关根据什么程序处理申诉,这些程序的正当性究竟有多大,如果对申诉的处理不公正,能不能有救济办法,都缺乏法律的正式规定。法院处理一个10元钱的纠纷还要两审终审,处理这种涉及人的生计和事业发展申诉的公共事业组织和行政机关,就高明到确保一次处理正确无误?
这类法律性文件主要是由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基层单位的反映和管理需要制定的,对单位管理支持和维护的多,管理相对人的权利和利益要求反映的少。政府和立法机关应当切实加强对此类文件的制定。
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发展起来的重大新管理技术之一,最早起源于美国。它一出现就引起举世瞩目,从20世纪60年初仅限运用于建筑、国防和航天等等少数领域到如今迅速发展到众多领域。
项目管理的范畴主要包括:范围、时间、成本、质量、人力资源等等。本文是作者结合多年国企工作经验,总结近年在团队项目管理中的得失,提出一点自己在团队项目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架构模式的一点薄见。
1.项目管理中的人力资源配置
传统意义上的项目管理大多以技术为导向,重点在于WBS、CPM、PERT、网络计划等技术方法及其应用。20世纪90 年代以后出现了以管理为导向的一些研究和管理实践,重点关注项目团队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冲突、沟通、风险管理等复杂性因素。悉尼科技大学库克-戴维斯教授认为项目中最重要的是人,而不是过程、系统或其他什么东西。
众所周知,项目团队的建设须经过形成、震荡、正规、表现四个阶段,而在项目管理中要建立一个高效的团队,需具备以下几点:(1)强烈的价值观;(2)具体可行的绩效指标;(3)成员的技能互补与融合;(4)创新能力。
1.1强烈的价值观
项目管理中成员的工作价值观是西方国家近几十年来新兴的一个研究热点,而 我国职业价值观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对象主要是学生和职工。我国的企业管理一贯非常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建立起热爱工作、服从集体与组织需要的信念, 形成以勤奋刻苦工作为荣的观念。但面试改革开放以及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员工的职业价值取向已经发生变化,故针对我国的国情,我比较赞同塞普尔分析员工价值观的3个维度:外在价值( 与职业本身性质有关的因素) , 内在价值( 与职业本身性质无关的因素),外在报酬。
一个项目,很少有单枪匹马就能把项目全部搞定,往往需要团队来完成,所以团队的合作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使大家的思路统一,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战斗团体,需要给大家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并且要时时注意很好的执行贯彻,通常应该给项目组成员树立能力为本、诚实、协作分享、融洽相处、合理竞争、分享胜利的良好的价值观。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在实际工作中,这些价值观一般要符合整个企业的文化才能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
1.2具体可行的绩效体系
在一个成熟度相对较高的项目团队中,团队成员是不满足于承诺共同的目标,这时我们要还善于把目标分解成数量化、可测量的指标,以使其更能激励与评估成员的行为。
绩效体系的设定过程中首先需遵守客观性的原则,以企业愿景和战略为基准,在深入分析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设定分解到组员的关键绩效指标,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针对确定的绩效指标选择相应的实现策略,并据此对组员合理分配必要的资源,确保资源使用过程中的有效的工作指导和相互间协作。
项目组成员工作的动力和热情是其业绩表现的逻辑前因。绩效管理要求将组员个人利益与其对公司的贡献挂钩,实现对个人价值的公正衡量和公平回报。针对员工激励主要通过物质性激励(固定工资、绩效奖金、内部福利、带薪假期、旅游、国内外考察等)以及是非物质性激励(培训学习机会、岗位工作丰富化、职业发展、荣誉称号、通报表扬等)。无论实行何种激励方式,都应建立在客观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做到公正合理,切实体现绩效差别。
1.3成员的技能互补与融合
项目组的成功运行需要组员之间技能互补,角色分工。一个项目组必须具备以下三种人才:一种是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的人员,二是能够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决策人员,三是能够协调项目组成员之间矛盾,处理人际关系的人员。这三种人才的比例必须针对项目的目标与大小具体分配,一旦发生偏差都无法充分发挥成员的绩效潜能。
作为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充分注意到成员个体的优势,将工作分配与成员优势相一致,从而给项目团队带来最大的贡献。
1.4创新能力
没有创新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同样没有创新的团队是没有希望的团队。团队常常利用成员的创造力来提高生产作业水平以及开发新产品、新服务、新市场的能力。在领导团队过程中,项目组成员虚能够接受不同的观点,支持在可接受范围内的不同试验。
知识经济时代,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学科间需要不断交叉、综合和相互渗透,这样就不断产生新的学科、新的领域。每一门学科都有它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不同学科的成员组合在一起,不但能形成知识、智力优势,更重要的是可以相互启迪借鉴,能够形成思维方式和方法论的改革与创新,形成“1+1>2”的团队优势。
2.组织模式
眼下项目组织结构的效力测量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兴趣, 拉里森进行的一项项目管理研究表明,每一种组织结构都有其优势和不足,选择不同的组织形式影响项目的成功,他们评估了五种组织形式: 职能型、职能矩阵型、平衡矩阵型、项目矩阵型和项目团队型。Beloutde的研究认为人员因素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变量,而项目组织结构是居间变量,他提出的模型如图1所示 。
图1 Beloutde的模型
针对项目的5种组织结构方式,从表1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各自的特性,笔者针对本企业从事的招投标行业进行了5种模式在我所接触的项目中的应用情况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1 项目的5种组织结构
表2 项目组织结构调查结果
虽然传统的职能型组织与项目组织在当下企业的项目中仍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它们也逐渐暴露出了结构臃肿、效率低下等问题。根据多项目企业的特点,建立新型的多项目管理组织即矩阵式组织模式势在必行。
3.结语
尽管我国的项目管理研究起步较晚,但目前也已经取得较大的成就,在我所从事的招投标行业项目中,对项目管理的研究更多地是局限在个例,在项目中人力资源的管理仍然缺乏有效的人事风险指数,而在项目组织构建中则缺乏企业文化组织的模型,希望在今后的项目管理研究中能将项目管理发展成为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的交叉地带,期待有更多新的概念和研究成果出现。
参考文献
[1]张华明.多项目下的项目型企业组织结构初探[J].现代管理科学,2005(4)
[2]王洁静,郑赈济,任培.有限人力资源下多项目管理及其组织模式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0(5)
[3]边秀武,吴金希,张德.项目管理中的人和组织因素研究现状综述.清华大学学报,2006,1(21)
[4]羌维立,卢超,赵普镒.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的类型及比较[J]. 航天工业管理,2003(4)
[5]田敏,邵培基.项目管理团队建设的新思路.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4(6)
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策略是指教师在面对职业压力情境或事件时,运用自身的内外部资源,做出任何旨在消除、减弱或预防该压力情境或事件的努力,它包括认知和行为的改变以及情绪的调整等。教师胜任力是教师区别于其他行业的职业能力、责任和特质,是把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一种潜在的较为持久的行为特征,对教师的工作绩效有较强的预测和鉴别能力。一些研究表明,个体的应对效能感和其他因素相联合对应对策略有直接效应①,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和人格特征对其应对策略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②③。胜任力作为教师的职业能力,在职业压力情境中会增强应对效能感,影响应对策略的选择;国内尚无职业压力与胜任力的相关研究。本研究以中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尝试探讨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其胜任力的关系。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随机抽取河南省三个市的两所重点中学和一所普通中学的320名教师进行问卷测试,共回收有效问卷262份。其中重点中学119人(男教师60名,女教师59名),普通中学143人(男教师69名,女教师74名)。骨干教师85名,非骨干教师177名。教龄1~5年的149名,教龄6~10年的53名,教龄11~15年的22名,教龄16~20年的22名,教龄20年以上的16名,本次调查对象以中青年教师为主。
(二)研究工具
1.教师胜任力问卷④
徐建平编制,共有95个题项,包括个人特质、关注学生、专业素养、人际沟通、建立关系、信息收集、职业偏好、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等九个因素。采用1-5的5级评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单个项目的平均分越高,表明胜任力水平越高。该问卷各分维度的同质信度为0.823,0.837,0.813,0.818,0.803,0.710,0.640,0.545,0.637,整个问卷的a系数为0.964,可以保证测量的可靠性。问卷各个因素之间基本上呈中等偏低相关,各个因素与问卷总分的相关在0.592~0.837之间,存在较高相关,可见该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2.中学教师职业压力应对问卷⑤
马娟编制,共有35个题项,包括调控型应对、情绪型应对、求助型应对和维持型应对四种应对策略。量表采用1-4的4级评分法,被试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回答“从来不用”,“偶尔采用”,“比较常用”,“经常采用”。四种维度构成项目的同质信度分别是0.859,0.778,0.637,0.585,整个问卷的a系数为0.812,说明问卷具有可靠性。
(三)问卷施测
由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担任主试,在各校的校务会议上施测问卷。测试时间安排在年后学校上班的第一天,为保证教师真实回答,请学校领导回避。
(四)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l3.0for windows处理。
二、结果
(一)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胜任力的相关
注:*表示在 .05水平上显著相关,**表示在 .01水平上显著相关。
本研究目的是探索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其胜任力的关系,为此,本研究首先考察了教师应对职业压力的四种应对策略与胜任力及其九个因子的相关(表1)。结果发现,调控型应对、情绪型应对与教师胜任力及九个因子都存在显著正相关,维持型应对与教师胜任力及九个因子都存在显著负相关,求助型应对仅与教师胜任力及关注学生、人际沟通存在显著负相关。
(二)职业压力应对策略的回归分析
注:*p
运用逐步回归的多元回归分析法,以调控型应对、维持型因对、求助型应对和情绪型应对为因变量,考察教师的胜任力及其人口学特征对它们的回归效应,结果见表2。从表2可知,教师胜任力中的个人特质、关注学生和信息收集对调控型应对构成显著回归效应,其中个人特质的预测性非常高。教师胜任力的人际沟通对维持型应对构成显著回归效应,且标准化回归系数为负值。教师胜任力的个人特质、人际沟通和人口学特征的年龄、性别对求助型应对构成显著回归效应,其中人际沟通的预测性较高,且人际沟通和年龄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负值。对情绪型应对构成显著回归效应的仅有胜任力中的关注学生。
三、讨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教师职业能力对职业压力的影响⑥⑦。但是,至今没有研究者对教师胜任力与应对策略的相对重要性进行量化比较。本研究对教师胜任力与职业压力应对策略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调控型应对、情绪型应对与教师胜任力及九个因子都存在显著正相关,说明胜任力水平高的教师善于选择成熟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维持型应对与教师胜任力及九个因子都存在显著负相关,说明胜任力水平低的教师偏向于选择不成熟的应对策略,那么教师胜任力的提高有助于更有效地应对职业压力。求助型应对仅与教师胜任力及关注学生、人际沟通存在显著负相关,可见教师胜任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应对策略的选择,但是由于教师自身和社会都认为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模范,所以教师在遭遇职业压力情境或事件时,极少采用求助的应对方式,而是采用其他三种应对策略。Banks的研究表明,进行两年专门辅导训练的大学生的胜任力得到有效提升,且与控制组差异显著⑧。这给教育很大的启示:虽然教师胜任力是较深层次的个人特征,但是教师胜任力是可以培养的。
进一步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尽管教师胜任力与职业压力应对策略存在显著相关,但是教师胜任力中只有个人特质、关注学生、信息收集、人际沟通进入了不同应对策略的回归方程,这说明在对师范生教育和教师培训时,注重教师的个人特质,重点培养教师的爱心和耐心,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及有效收集信息的能力。以上结果也提示我们,教师胜任力解释调控型应对、维持型因对、求助型应对和情绪型应对变异分别是54.5%、63.5%、72.6%和64.9%,可能还有其他重要因素影响着职业压力应对策略,这一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胜任力中的其他五个因素均没有进入任何一个回归方程,表明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教师胜任力的关系可能较为复杂,限于本研究方法上的局限及所涉及的变量不多,无法继续深入揭示二者以及他们与其他变量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年龄和性别对求助型应对有显著预测作用,但是年龄起着负向预测作用,这与Pithers的研究结果不一致⑨,与朱从书的研究结果相同⑩,这些矛盾型的结论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实。至于年龄显著差异的原因,可能归结于两个方面:(1)年轻的教师只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践经验,他们把向别人学习和请教作为及时进步的途径,所以遭遇职业压力时会选择求助型应对方式;(2)随着教龄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和直接经验得到有效融合,胜任水平的提高促使这些教师能够有效应对职业压力,所以很少选择求助去解决问题。另外,长久以来,我国的性别角色期待效应差异显著,女性视自己向别人求助是有效解决问题方式,众人也认为女性遇到困难时向外界求助是理所当然;而对男性的期待是独立解决困境,且一定要成功完成,这可能是造成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至于其他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探索。
四、结论
(1)中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胜任力各维度存在显著相关。其中调控型应对、情绪型应对与教师胜任力及九个因子呈显著正相关,维持型应对与教师胜任力及九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求助型应对仅与关注学生、人际沟通存在显著负相关。
(2)教师胜任力的各维度对不同职业压力应对策略具有不同预测作用。教师胜任力中的个人特质、关注学生和信息收集对调控型应对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教师胜任力中的人际沟通对维持型应对具有负向预测作用;教师胜任力的个人特质和人际沟通对求助型应对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其中人际沟通是负向预测作用;教师胜任力的关注学生对情绪型应对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3)人口学特征中的性别对求助型应对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人口学特征中的年龄对求助型应对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注释:
①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②徐富明,申继亮.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4)745-746.
③申继亮,徐富明,崔艳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其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2)91-93.
④徐建平.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⑤马娟,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课堂互动行为关系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⑥刘秋颖,苏彦捷.个体工作压力源中的角色冲突与其人格的关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5)17-21.
⑦徐富明,朱从书,邵来成.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倦怠与其相关因素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 2005, 28( 5)1240-1242.
近年来,世界逐渐转向知识时展方向,而且企业增长与新知识的开发逐渐成为企业自身竞争优势的重点。其中,知识共享可以更便捷地获取知识。然而,即使企业充分认识到企业员工知识共享的重要作用,在实际的企业行为中仍然未产生显著的成效。通过相关研究证明,企业员工自身希望可以通过不同渠道获取有价值的知识,并能够与团队中的成员进行共享。然而,在实际过程中,还会有所顾虑,导致动力不足,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是为更好保护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不希望在实际的竞争中丧失自身优势与技术地位;其二是获取外部知识或者与其他员工知识共享时缺乏获取新知识的意识。上述两种原因直接导致了企业员工缺失知识共享的动机。 一、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理论背景 1.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人力资源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不仅重视内部相互契合的横向一致,而且强调外部和企业的组织价值及企业战略契合的纵向一致。将多种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进行有机整合,并产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效果,这种效果要比单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叠加更具成效。传统的研究工作是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划分成控制型系统、平等型系统、承诺型系统以及参与型系统等等,而这些分类系统需要像人力资源规划与绩效管理等不同的人力资源实践进行组合才可以形成。
2.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知识共享的情景因素
在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知识共享影响的时候,明确员工的知识共享影响因素是重要的前提。通过相关研究表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员工知识共享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整体与系统两方面,并且还会涉及到管理系统对员工知识共享产生影响的中间过程,然而对如何影响中间过程的方式并未进行研究。
3.知识共享
所谓的知识共享,即把消息传递给另一方,进而使其更好地学习并理解信息内涵,而后将其转化成另一方信息内容,并发展成新行为能力。知识共享就是个体在组织内部和其他成员共享自身所掌握知识的行为,而对于企业的员工来讲,知识共享就是与同事进行交流与沟通,并且帮助其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然而,对于组织来说,知识需要被吸收并充分利用,进而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所以,可以说,知识共享也是转化的过程。
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研究模型与假设
1.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知识共享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最主要的职能就是对企业员工实施激励,同时还具有推动形成个体知识共享动机、能力与组织的重要作用。现阶段,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对企业员工的知识共享激励问题广泛关注,并想要依靠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提高企业员工知识共享的主动性。在承诺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可以有效地激励企业员工进行知识共享,并且其中的团队工作设计能够为企业员工提供更多相互接触的机会,更容易促进员工的知识共享。企业员工的合理配置可以形成积极的知识型员工社区,并且推动知识的交流与学习。而企业正规的培训与开发则更有利于员工对组织价值观的认可,进而提高知识共享的成效。将企业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与知识贡献的程度相互结合,来对其进行相应的绩效评估,进而更好地激励其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与此同时,在企业团队薪酬设计的基础上,也可以对员工进行激励,通过完成任务来推动员工知识共享的行为。所以,可以提出相应的假设: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于员工知识共享具有正面影响。
2.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信任
信任所涉及到的三个相关因素分别是:能力、利他、正值。其中,信任就是对他人能力与技能的信任;利他就是愿意去帮助他人;正值就是相信他人可以公平公正对待对方。本文所研究的信任主要是企业员工对他人能力与技能的信任。企业在正规的招聘中招聘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能力并善于沟通与交流,符合企业职位要求的工作人员,这样可以加强员工间对于对方能力的信任。对企业员工的发展给予一定的重视,并对其进行绩效评估可以使员工更好地展现自己能力,进而更好的使员工对他人与自己信任。若企业员工间可以经常交流与沟通,同样会增强员工之间的信任感。企业可以利用员工培训与发展的机会,或者是工作的轮换、内部的晋升以及团队工作的设计等方法来强化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与一起工作的机会,进而营造员工交流与沟通的环境来增强信任。在企业或者团队所产出薪酬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联系员工与企业的目标,并利用对组织的贡献以及强化员工满意度来推动企业员工更好地合作完成特定任务,进而有效地形成相互信任的企业环境。所以,可以提出相应的假设: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于营造信任环境具有正面影响。
3.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互惠模式
互惠模式,即为更好地保证个体或者是组织声誉、权力和长期的关系而进行的一种社会交换活动。如果团队内部具有较强的互惠模式,那么企业员工就会更加确信其知识贡献的努力会获得相应的回报,进而产生在回报基础之上的个人努力与贡献。企业在团队工作设计、推动团队合作绩效考评、鼓励团队内部合作的基础上实施薪酬设计,进而使企业内部的员工之间形成互惠模式,使团队员工共同完成企业目标与任务。所以,可以提出相应的假设: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于员工互惠模式具有正面影响。
4.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的理念来源于社会的认知理论,主要指的是个体对于自身完成工作任务能力的一种感知,这与自身技能无关,而是个体自身是否可以利用技能完成任务的自信。在企业中,自我效能指的就是达成组织的目标,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信任程度,这也是自我评估的具体形式。企业可以让员工学习典范、分享成功的经验等,来充分展示员工自身的能力,并且相互学习,进而更好地提高自身能力,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企业员工的自我效能。除此之外,企业的绩效考核也可以使员工更加确定并且相信自己。同时,企业组织内部的薪酬体系也可以对按期完成工作任务的员工起到激励的作用,使员工在获取薪酬激励的同时,提高自我效能。所以,可以提出相应的假设: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员工的自我效能具有正面影响。
5.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知识共享
企业员工之间的信任是实现组织员工知识共享的重要前提,若员工之间没有信任,那么即便企业中存在知识共享的条件,也不会实现知识共享。企业员工间的信任能够创造交换的关系,并实现高质量知识共享。如果企业组织中存在信任的情景,员工会更愿意进行交流与沟通,并实现合作,进而更有利于实现知识共享。所以,可以提出相应的假设:信任对于员工知识共享具有正面的影响。
互惠模式强调的是企业员工之间的给予以及获取共存的一种公平意识,能够使员工贡献知识。如果组织中存在互惠模式,那么,员工就确信知识共享的行为能够形成互惠的行为,所以就更愿意与其他的员工分享知识。因此,可以提出相应的假设:互惠模式对于企业员工的知识共享具有正面影响。
知识共享自我效能就是个体可以为他人提供有价值知识的能力感知。在实际的研究中表明,企业员工的自我效能可以对个体的态度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将自我效能作为基础可以更好地激励企业员工提高自我效能。因此,企业员工的自我效能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合作的意愿,并提高知识共享实现的几率。所以,可以提出相应的假设:知识共享自我效能对于企业员工的知识共享具有正面影响。 综上所述,文章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信任、互惠模式以及自我效能方面对企业员工知识共享的影响进行了定性的分析,并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员工的知识共享放进同一研究框架中,积极建立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员工知识共享影响的理论模型。与此同时,详细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研究了信任、互惠模式与自我效能在上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假设,进而为后期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条件,也同样为企业实现员工知识共享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除此之外,通过企业员工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研究,使得企业可以全面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并对其中的情境因素予以一定的重视,进而更好地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窗体顶端
[1]林筠,胡婷婷,黄佩玉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员工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5):121-123
[2]汪晓媛.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员工信任与知识共享关系研究――基于内容与过程整合的视角[D].苏州大学,2012
[3]何会涛,袁勇志,彭纪生等.对员工发展投入值得吗?――发展型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知识共享行为及离职意愿的影响[J].管理评论,2011,23(1):75-84
[4]朱春玲,陈晓龙.高绩效工作系统、知识共享与员工创造力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11):102-112
[5]李明斐,贝文海.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知识共享的实现――基于沈阳万科的案例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4):75-83
[6]袁勇志,何会涛,彭纪生等.承诺型人力资源实践与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研究――组织内社会资本中介作用的实证检验[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1):17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