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5:40:2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初中音乐教学目标及要求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音乐审美成为音乐教育教学的核心之后,音乐知识和技能教育便成为支撑这一核心,实现这一核心的工具和手段,成为通向音乐审美之门的路。门和路就在那里,如何走上这条路,如何接近那个门,这些问题就是教师引导的策略和方法问题,是教师主导的核心内容,是初中音乐教师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秉持音乐审美为核心,才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音乐教育,鼓励个性发展的音乐教育,发挥音乐在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作用的音乐教育,鼓励实践、鼓励创造的音乐教育,以文化传承,文化接触,文化感知的音乐教育。一切源自审美感受,一切溶解在审美体验之中,一切以美为开端的感受与体验,才是兴趣的起点,才是动力的源头。
初中音乐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从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转变开始,这是走向最优化教学的起点。秉持新的思想和理念,才能够有一系列的教学过程与之配套。南辕北辙,才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大失败,着力越深,错误越重。
二、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有了新的理念还不够,没有行动,一切想象都是空中楼阁,不值得提倡。教学行为是实现一切教学理念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行为中,教师选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对教学行为的执行,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效果的提高尤为重要。探究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当今教学法中是比较有优势的,是比较新颖的,也是较为符合新课程改革教学实践要求的。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采用上述教学法,能够极大地帮助初中生提升审美能力,学习音乐知识。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使用探究式教学法,能充分体现初中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引发初中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知识,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有意识体验音乐美感。如学习苏少版七年级上册《希望与你同行》一课时,采取探究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朗诵《希望与你同行》的歌词,然后再配乐演唱一遍这首歌曲,启发学生对比探究朗诵和歌唱的各方面差异。引导学生探究配乐在演唱中的作用。可以小组探讨,讨论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和感受,各抒己见,讨论几分钟后,鼓励学生将感受以总结的方式表达出来。
教师还可以给予不同的速度,不同的音色,不同的力度来完成这首歌的演唱,启发学生探索音乐演奏中或歌曲演唱中的不同音乐元素的变化,引导学生表达不同的感觉,以提升对音乐的审美感觉和韵律理解。在后续的教学中,再辅以讲授法,讲授音乐知识和技能,让学生的学习有导向性,让学生的思维走进教学内容,方向直奔教学目标。笔者通过这样的创新和观察反馈及评估,得出的结论是收效甚佳。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创新性地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在音乐创造力方面有所提升。如,在教学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内容时,考虑到整本书的编写重点都在有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的音乐学习和审美鉴赏上。根据教材的写作意图和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将这本书的内容视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建立一个较为大的任务,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音乐制成总表形式,任务是以完成表格的每一横向对比的任务项,如文化特点、地域地理条件、声音节奏特点等。每单元的学习,都要学生兼顾完成任务表格,从文化认知上,到所学歌曲上,再到感情引发上,对学生有全方面的统合效应。学生在完成任务表格时,容易形成宏观思维、大局观念,完成元认知。
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目前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填鸭子的教学方法不但不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会降低其自身的音乐情操。在对初中音乐教学方法创新前需要准备以下内容:第一,内容丰富的音乐教学材料,优秀的音乐教材在讲解过程中会提升学习氛围,通过贴近生活的资料,还能让学生们深刻了解到音乐带来的乐趣。第二,树立合理的教学目标,音乐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基本音乐能力,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对音乐教学目标展开深入的剖析,以便于产生深刻的理解,对学生的教学具有积极作用。
1.2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创新过程
创新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选择与生活十分贴近的材料,音乐教学切忌采用说教式的方法,这样既无趣、又缺乏新意,学生在课堂上不会有较好的吸收能力。而选择与生活贴近的教学材料可以帮助学生贯穿到整个音乐之中,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理解能力,还为教学增加了一定的艺术品位。第二个环节是适当的添设情景再现内容,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对一些抽象的音符、音标有所疑问,为了更好的锻炼学生理解能力,可以通过应用学生喜爱的曲目和影视作品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的。第三个环节就是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与音乐有关的活动,为社会培养出全方位发展的现代化人才。
2 主要的创新性初中音乐教学方法
2.1 情景再现式教学方法
情景再现式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去亲身感受音乐所带来的奥秘,当学生全身心的融入到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便会对所学内容会产生情感,自然而然的去主动挖掘作品深层次的含义。举例而言,教师在讲解歌曲的时候,可以向同学展示当时作者创作的画面,并要求学生去仿照其行为,通过模仿来感受歌曲涵盖的感情。情景再现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们走向学习音乐的正确道路,无论是通过编唱、伴奏还是任何一种模式,都能够将其作用发挥到极致,这也这种教学方法目前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2.2 联合式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可以通过联合式教学方法,何谓联合式教学方法,即教师通过分组的形式,将同学分成各个小组,让每个小组的成员进行研讨、协商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简单而又有效,教师在课间对研究成果的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以便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去纠正错误。随着小组成员讨论的不断深入,学生自身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这种形式不会对学生产生较大压力,轻松愉快的学习是培养学生音乐感情的重要途径。
3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的改革
3.1 增加初中音乐教学的途径
音乐这门学科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不难发现在生活中与音乐有关的途径众多,在影视作品、音乐节目等等都可以寻找到出色的音乐标记,这些标记如果得到老师的合理传递,会吸引大批学生,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增加初中音乐教学的途径让学生感受更多样化的音乐类型,不仅可以开拓了学生们的眼界、还加深了其对音乐的理解程度。目前教师大多通过收集出色的音乐资料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播放,使学生的内心受到震撼,多途径的教学便能有效的做到这一点。
3.2 优化音乐学习流程
音乐教师需要对目前的学习流程进行思考,针对一些问题采取必要的解决方案,而优化音乐学习流程是目前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第一,由于传统音乐教学方法的限制导致出色的音乐作品无法被同学赏识到,所以必须对学习模式进行优化,打破传统的局限,开展音乐活动,通过视频、音频等途径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第二,教师要从以往的指导者转变成组织者,而真正的核心应该是初中生,学生要有主动自主学习的条件,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激发自身兴趣,通过不断的努力,完成自己制定的计划。
3.3 制定科学的教学思想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学方法也被提出更严格的要求,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生活更为紧密、音乐活动开展筹备工作要更加详细等等。这些要求的提出,使传统的教学思想不再适用于此,必须制定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当代背景的教学理念。就目前国家形式来看,音乐材料极为丰富,学生与音乐的关系也较为融洽,所以应该强调实际生活与音乐的接触力度,通过视听上的结合,来让音乐的欣赏层面不仅仅停留在听觉方面,更多的则是视觉震撼。制定合理的教学思想,对学生学习音乐有着推动作用。
4 目前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应解决措施
4.1 目前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教学方法过于形式化,由于音乐在初中教学里属于副门学科,所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开展音乐的最大目的。但目前教学方法只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对培养学生没有明显的帮助。更有甚者私自占用音乐课时,使得学生的能力迟迟得不到锻炼。其次,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没有新颖的内容,就无法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教师在课堂上经常处于‘自导自演’的情况。
4.2 针对目前问题采取的措施
一、前言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不仅需要向学生讲授音乐知识,促进学生音乐技能的提升,还需要促进审美教育,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由于在促进审美教育的过程中,音乐学科本身具有很大的优势,音乐教材本身具备自然美、社会美及艺术美为一体。审美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应该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发展,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让学生在掌握音乐知识的前提下不断促进审美能力的提升。因此,必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培养。
二、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1.审美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德国美育家席勒提出想让一个感性的人变得理性就需要促进其审美意识的增强。在快速发展的今天,美学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美学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主张美学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渗透,美学教育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
2.音乐审美教育是实现美育的关键途径
在音乐教学中促进审美教育是实现美学教育的关键途径,鉴赏音乐感知音乐是音乐学习的重要组成,也是整个音乐活动的基础。在人们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能够对音乐本身有一定的认识,还能够产生一定程度的共鸣,能够满足自身的审美要求,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及音乐鉴赏能力能够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
三、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促进审美教育的有效渗透
1.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努力同新课标保持一致
相比较其他学科,音乐学科在审美教育的渗透过程中有很大的优势,所以在促进学生审美教育渗透的过程中需要明确音乐学科的特征,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及促进审美能力潜移默化的提升,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初中音乐课程的特点,不断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不断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的丰富,从这个培养目标出发,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在音乐的海洋中遨游,感受音乐的美感,学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美,这样能够促进音乐教学模式变得更加美好,在教学中将审美意识逐渐地渗透给学生。
2.从兴趣出发,引导学生感知音乐的美好
兴趣是推动学习行为开展的动力,对于初中音乐学习也不例外,所以想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需要找准学生的兴趣点,选择具有欣赏价值的内容,唤起学生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这样在兴趣的推动下促进学生对音乐感知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时候,本身这首歌曲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当贴近,无论是歌曲的曲调还是歌词都和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贴切,在这首歌曲中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并且获得很好的审美体验。
3.利用创设情境教学法,让学生体验音乐美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需要充分利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带来的优势,让学生体验音乐美,只有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美,才能增强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新课标背景下所强调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凸显,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关键是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感悟体验音乐。但是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中,主要的原因是缺乏一些情感方面的引导,所以利用创设情境法开展初中音乐教学,能够在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产生某种情感,进而主动地学习音乐,充分感知音乐带来的美感。例如在学习《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到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情感,并且能够满怀深情地将这首歌曲演唱出来,强化情感的升华。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模拟一个歌曲比赛的现场,自己当评委和选手,这样在学生相对熟悉和感兴趣的情境中能够对音乐畅所欲言,充分感悟到这首歌曲的情感,真正体验音乐的美感。
4.在音乐教学中促进音乐美学教育的升华
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仅仅是简单地强调学生对于歌曲的演唱,很少重视审美的内涵。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多元化的美,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认知有限,生活常识有限,所以对于音乐的欣赏往往比较局限,在进行音乐审美的时候不知道如何下手,所以需要教师不断促进教学内容的整合和优化,由于初中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能力不强,所以很难将一系列的音乐作品有机地整合起来,发现其中的联系,进而促进音乐美的升华,促进审美教育的有效性。因此,需要教师积极有效地引导,在学习音乐的时候,需要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分类,将具备相同元素的音乐作品放在一起,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作品中的审美内涵,拓宽对音乐审美的视角。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尝试着对这些歌曲进行对比,对比歌曲表现的内容,从而对于音乐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不断的对比、总结过程中找到审美的落脚点,促进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渗透。
四、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本身就是一门美学艺术,初中阶段作为小学阶段同高中阶段的衔接阶段,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需要侧重对于学生音乐意识和音乐素养的培养,不断促进学生审美意识及审美能力的提升,在教育方面教师需要重视音乐学科本身的特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综合课程改革的需要,促进音乐教学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
参考文献:
[1]林秀清.浅谈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J].音乐时空,2015,(21):179.
[2].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08,(05).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137-01
1.初中音乐教学概述
作为成长的过渡时期,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有其一定的规律性,既有自身的特性,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任何教育的开展都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由于初中生的特殊性,音乐教育应该融音乐性、娱乐性、知识型与技能型于一体,既要关注学生音乐技能与知识的培养,又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促进全面发展,为音乐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因此初中音乐教育具有以下特点:(1)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应该注意教学方式,使学生在音乐中领悟美的内涵,在音乐课堂上获得审美体验;(2)音乐教育是一种全面性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将音乐性与知识性结合起来,既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又要关注学生音乐基本技能的培养;(3)音乐教育是一种开放性教育,应该遵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音乐教育不应该拘泥于条条框框,而应该给予学生更多主动性。
2.流行音乐引入的意义
2.1流行音乐的特点
流行音乐一出现就以其风格多样,形态丰富吸引着广大的年轻听众。其通俗易懂、大众时尚、娱乐猎奇的特点正迎合了初中生的追求新意、渴望认可的心理,因而流行音乐在青少年间受欢迎程度极高。然而由于流行音乐的商品性,它并不像古典音乐,以艺术性为追求,而是以迎合市场需求为主要目标,因而流行音乐包含的内容良莠不齐,而青少年大多缺乏筛选的能力,这也是许多家长和老师反对学生接触流行音乐的原因。因而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必须要考虑到这一点,在音乐筛选上给学生一定的指导。
2.2流行音乐引入的意义
初中音乐教育既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的需要,而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引入流行音乐不仅是初中音乐教育的一种创新,更对初中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和身心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具体来说,将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课堂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1)从艺术性的角度筛选流行音乐,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音乐筛选,培养学生健康的音乐赏析态度。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初中音乐教育内容应该积极向上、健康活泼,而流行音乐的良莠不齐可以通过引入到课堂来引导学生吸收其中的积极部分。(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艺术意识。初中音乐教育本就是一种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发现美的眼睛”。(3)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音乐教育不只是单纯的音乐教育,而是一种融自然、社会、情感于一体的全面性教育,初中生对流行音乐的热情普遍较高,引入流行音乐的元素有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
3.流行音乐引入的策略分析
3.1明确初中音乐教学目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流行音乐引入是初中音乐教育的一大创新,也必须加以重视。首先要明确要提高初中音乐教育的目标,同时要加强音乐教育的师资水平建设,首先必须配备专业的音乐教师,音乐教师自身还要注意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引入流行音乐对音乐教师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教师见多识广,筛选出既符合教学目标又迎合中学生心理的流行音乐作品,还要求教师在课堂设计上加入流行元素,而不是简单的音乐欣赏。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3.2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因材施教
要引入流行音乐更要求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音乐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初中音乐教育的基本原则,深入学生当中了解每一个学生,针对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其主体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鼓励其大胆表现,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3设计多元灵活的流行音乐教学活动,启发审美体验
流行音乐的引入并不是简单的流行音乐添加,而是应该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活动上添加流行的元素,使初中音乐教学更具有娱乐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学到相应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进而培养学生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作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外界的接触主要表现在直观感受上,所以要启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就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积极运用电教媒,通过乐器的演奏、音乐的欣赏、电影片段赏析、录音的评析等等手段开展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不只是简单的从耳朵的来评判流行音乐,而是从身心的感受、音乐的背景、音乐传达的主体等多角度来欣赏流行音乐,在体验中真正获得音乐知识和审美体验。例如,可以利用音频播放器开展音乐赏析、多媒体进行短片鉴赏,给学生播放一些流行歌手的访谈录等,让学生不仅可以从歌曲本身了解音乐,还可以透过歌曲看到比歌词和曲调更有内涵的东西。
3.4认真筛选流行音乐作品
筛选流行音乐作品是引入流行音乐的关键环节,教师的筛选行为不仅关系到课堂的教学效果,更影响到学生的审美取向,既要在内容上严格把关,做到所选作品必须积极向上、富有内涵,还要注意作品的艺术性和多样性,保证作品能够传达一定的文化内涵。例如,为了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可以选择王力宏的《落叶归根》,让学生们在熟悉的歌曲中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向往,可以选择腾格尔的《天堂》等等。
4.总结
流行音乐通俗易懂、大众时尚、娱乐猎奇,这正迎合了初中生的追求新意、渴望认可的心理,因而流行音乐在青少年间受欢迎程度极高,但如何引导青少年筛选流行音乐作品一直是老师和家长们头疼的问题。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引入流行音乐,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更将引导学生不只是简单的从耳朵的来评判流行音乐,而是从身心的感受、音乐的背景、音乐传达的主体等多角度来欣赏流行音乐。
参考文献
[1] 刘丹,论中小学实施流行音乐教育的可行性,[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04)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2-0188-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2.122
音乐作为对初中生进行美育的重要课程,在初中阶段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初中生受到音乐的熏陶,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艺术的情感。自从新课改以后,初中音乐教学得到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音乐教学设施和教学工具的完善也极大地提高了音乐教学的效率,使初中音乐课更加生动活泼。但是,初中音乐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改革,否则将会对音乐教学带来影响。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初中音乐教学经验,通过分析初中音乐教学现状,进而提出改革措施,希望对音乐教学有所帮助。
一、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枯燥
许多初中音乐教师因循守旧,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较深,对于新课改的认识不足,在教学中仍然沿用落后的教学方式,忽视初中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对音乐课堂产生厌烦情绪。一直以来,音乐教师教学生一首歌曲都是先进行范唱,然后让学生跟着唱,最后让学生单独唱,这样的教学虽然能够让学生学会歌曲,但是却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挥,使学生对音乐教师产生依赖感。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好奇心强,思想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音乐教师在教学时要改变单一枯燥的教学手段,避免由于教学手段的原因阻碍初中生的成长,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结合的方式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初中生不断创新,形成积极的学习习惯。
(二)学生对音乐重视程度不够,学习兴趣不浓
许多初中生把精力都放在了数学、语文、英语等主科上,对于音乐的重视程度不足。由于音乐教师通常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天性不能充分的发挥,最终形成教师在讲台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座位上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现象。初中生普遍认为音乐课不重要,反正中考的时候也不考音乐,只要把文化课学好就行了。另外,初中生家长也过度地关注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认为孩子只有考试取得好成绩才能够在其他家长面前有面子,才会证明自己的孩子是上等生。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初中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不浓,即使有空闲时间也不会用来学习音乐。而且,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给予音乐课的课时量较少,使初中音乐教学困难重重。
(三)音乐教学软硬件设施缺乏,教学效率低
许多初中音乐课的师资力量投入不足,没有完善的音乐多媒体教室,音乐教学设施配备不齐全。有的初中只有一架钢琴,甚至有些农村初中学校里没有钢琴等音乐器材,无法实现初中音乐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在音乐教师的选拔上也过于简单,许多音乐教师不是音乐专业或者师范专业毕业,在音乐教学上没有经验。还有的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只能由其他教师兼任。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初中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质量,发挥音乐的美育作用。但是,很多学校并没有引入现代化教学设备,教学效率低,课堂上只教授学生歌曲以及简单的音乐知识,没有进行拓展和延伸,使初中音乐课堂失去了真正的作用。
二、初中音乐有效教学改革措施
(一)积极更新教学观念,依据新课程标准组织课堂教学
在新时期,初中音乐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组织课堂教学。音乐课需要设计教学目标,有了教学目标以后学生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教师才会有教学的方向。我在教学中,注重挖掘初中生的潜力,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强化对学生学习技巧的培养。当今社会,初中音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伴随着音乐,音乐已经潜移默化的深入到人们心中。所以,初中音乐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音乐的重要性,还要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音乐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新课改要求初中音乐教学发挥美育功能,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技巧,促进终身音乐学习意识的形成。
(二)巧妙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音乐课要加强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不断成长。情境教学是当前初中教学的重要手段,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在初中音乐课堂运用情境教学,可以极大地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课堂氛围,为多元化的音乐教学课堂提供保障。初中音乐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采用录音机、投影仪、电脑、音响等现代化教学工具,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音乐,特别是对于音乐基础薄弱的学生有重要作用。音乐源于生活,表现生活,音乐教师只有把生活融入课堂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乐趣。我在教学实践中,会用讲故事或者猜谜语等方式调节课堂氛围。我还会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
(三)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力度,满足学生学习音乐的需要
师资力量是教育的根本,是决定音乐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学校必须要注重音乐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师资投入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著名的音乐家,而是要引导学生热爱音乐,积极参加音乐实践活动,提供审美能力。学校要根据情况采购专业化的教学设施,建立音乐教室,定期对音乐教师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音乐教师队伍的不断优化和壮大。同时,为了使初中音乐教学更具有活力,学校之间可以让音乐教师进行轮岗,完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初中音乐还要整合教学资源,利用现有的设施为初中生创作高效、开放的音乐课堂。
总之,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我会积极学习音乐知识,完善教学模式,帮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把他们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而奋斗。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3-0121-01
“四种关系、五种优化”是我校程显栋校长提出的教学先进理念中,其中第一个优化就是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实施教学的基础,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教学设计的第一关,也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线。教师应依据各学科的“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制定每个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
一、优化教学目标的内涵
优化教学目标是有深刻内涵的。教学目标的制定应遵循“科学、多元、具体、明确、可测”的原则。所谓“科学”,就是要符合教材、参透教材,重点要突出,特点要鲜明,难点要攻克,并有一定的亮点;“多元”则是鼓励教材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不可局限于本科教材的内容,也不可拘泥于参考书初设的目标,宜旁征博引,适当引入其他相关学科的相关知识,并采用更多更为生动的教学方法;“具体”和“明确”则是体现在教学目标设置的细节上,目标共分为几个步骤?每个步骤要达到什么样的质效?针对不同的学生,又应该有怎样的调整?这些都应在实施教学之前有具体、明确的设置;最后要求教学目标的设置要有“可测”性,教学目标是为学生服务的,也是为教学质效服务的,在完成教学过程之后,学生的收获和感受如何?教学质效又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学目标设置要经得起课后的检验和考查。
二、优化教学目标的要求
教学目标的设计应按照以下三点要求:①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②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的;③教学要求必须是明确的。为了制定好课堂教学目标,作为老师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备课标、备教材,还要认真备学生。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是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的。音乐课程目标包括以下三个层面:①情感态度价值观;②过程和方法;③知识和技能。作为音乐教师,应认真研读新课标,潜心研究教材内容,仔细研究学生现状,才能更好的优化教学目标。
三、优化教学目标的几个实例
本人在八年多的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困惑,也积极思考着解决的方法。下面结合实例谈谈本人关于优化初中音乐教学目标的思考。
实例一:在第十四册第三单元《长江两岸》中,第二课时的内容是歌曲《采茶舞曲》和《龙船调》。其教学目标原是:能够感受《采茶舞曲》、《龙船调》的内容及地方风格,并试着用哑剧的形式表演《龙船调》。本人认为这个目标设置的不太合理。这两首歌曲都是中国地方民歌,分别是用江浙方言和湖北方言演唱的。这两种方言是非常有特色的,在歌曲演唱中也是妙趣横生的。但是教学目标中却让学生从头到尾当哑巴――只是感受和演哑剧而已。于是我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大胆优化教学目标为:通过欣赏两首歌曲,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江南音乐风格及方言特色,并尝试学唱(片段)和表演。在后来的课堂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对方言非常好奇也很乐于学唱歌曲。在我的范唱和引导下,学生跟我互动表演,课堂非常活跃。于是这成为本人比较成功的一节研讨课。
在这个案例中,遵循了“科学、多元、具体、明确、可测”的原则,体现了教学目标的优化。其一,行为主体是学生,让他们参与更多的活动,不再让他们当“哑巴”;其二,行为动词是具体的,他们说了、唱了、也演了,不仅从中体验到音乐风格,更感觉到快乐;其三,教学要求是明确的,学生学会歌曲中的几句方言和几句歌词,能与教师互动表演。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7-0258-01
在我国,音乐教学一般都是从小学阶段开始的。这一过程作为音乐教学的启蒙阶段,被人们广泛关注和普遍研究。一堂成功的音乐课需有一定的艺术结构。教师作出这堂课的教学设计,犹如作曲家创作一首作品;上这堂课,便是这首作品的演出;观摩这堂课,就是一次艺术欣赏。面对我国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状况,如何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加强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大面积地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是进行音乐教学改革的现实课题。
1.中学音乐教学现状
就目前的状况来说,音乐课程设计从指导思想、目的、内容、组织形式到实施方法都没有完全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进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新课程标准规定:音乐课的目的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可见,音乐课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现行的初中音乐课程设计并没有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音乐课程设计的目的性和重要性也没有明确。对中学音乐课的要求是音乐课。唱歌课可有可无,对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功能重视程度不足。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规定音乐的课程设计应该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音乐课程的内容有着明确的规定,总的教学内容包括: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表现(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创造(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创作实践)、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除此之外,还明确规定了各年级的教学内容。
2.优化中学音乐教学设计的具体措施
2.1 中学音乐教学目标要层次合理
中学音乐教学目标就是在中学阶段,音乐教学活动依照教学标准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及由此带来的效果,它是教学设计最终指向和目的所在,对教学的实施起导向作用,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地。它具有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层次。波兰音乐学家罗波尔曾指出,人对音乐学习的优劣、掌握程度高低与教学方式、方法成正比。也就是说,音乐教学者的教学方式越科学、方法越得当,则学生们所学习、掌握音乐的效果就越理想。在中学音乐教学阶段里,音乐学习者已对音乐有了六年的学习经历,且此时他们脑部发育较小学时期有较大的提高。因此,中学阶段就是学生学习音乐的最为理想阶段之一。对于音乐学习者,在中学阶段必须要制定层次分明、合理的音乐教学目标,使之在深度和广度两个不同的层次内达成共识和相溶。进一步说,在制定音乐教学目标的时候,既要充分考虑到音乐高低、疏密、强弱、浓淡、明暗、刚柔、起伏、断连等各个专业教学层次和听、唱、演等各个教育领域深入学习重要意义。同时,还必须保证将每个层次、在分层次的基础上,广泛地联系在一起,组织在一起,整体地考量,不能片面孤立地制定中学音乐教学目标。
2.2 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结构
实施音乐学科教育改革的关键不是教材,而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只有明确观念,才能优化教学,教师首先树立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思想,要面向每一个学生,既是非专业音乐教育,那么教师就必须用非专业音乐教育的手段、方法、策略等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确立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基点,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重点,才能培养对未来社会有用的人,培养尽可能完善的人。教学设计必须针对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构建教学步骤,使高中音乐教学淡化知识,强化观点。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体现教学思想,并根据每一课的教材特点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把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结合起来,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为有机的整体。高中音乐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人的审美能力是靠后天的教育、训练和培养而来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美感能力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地展开。尤其是高中年龄段的学生,可以通过对作品的比较、评价,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趣味,引导学生从真正美好的东西中,得到美的享受,从劳动中、日常生活和艺术中去理解和创造美好的东西。
2.3 研究教学方法,培养创新人才
教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因教学目标和内容不同,具体活动或是外显,或是内隐,具体步骤和阶段或多或少都有所不同。教学设计者应运用学习结果分类,确立选择和采用教学行为、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媒介等时,都要考虑教学的终点目标和教学目标。因为目标决定教法,教学设计者必须根据教学目标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课堂音乐教学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因素,是建立一种融洽、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创立适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的教与学的音乐实践方式,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如:第一,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求知欲望。第二,丰富材料,呈现方法。第三,及时反馈,激励进取。
结语: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新课改大潮的冲击下,中学音乐教学设计必须要符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真正做到科学而高效。只有这样,我们的中学音乐教学课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潘璐璐. 中学音乐教学设计理论探讨[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4:118.
[2] 陈文林. 中学音乐教学设计之我见[J]. 才智,2012,08:90.
1.引言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欣赏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是音乐学习的基础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思维、音乐素养、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方法。随着新课改的启动和实施,初中音乐欣赏教学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学者们开始对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表现出较大兴趣。如何有效提高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呢?这对中学音乐教师提出新的教学要求,必须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才能适应当前音乐欣赏教学的发展要求。对此,本文将这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2.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初中音乐欣赏课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教学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从教学实践活动看,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2.1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初中音乐欣赏课课堂实地调研和观察发现,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首先,欣赏曲子有“厌食症”。学生对音乐欣赏教学选用的曲子存在“挑食”,当作品风格、作者及内容与自己兴趣、爱好不相符时,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积极性明显下降,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增强。
其次,不能很好地融入音乐意境中。在欣赏一些古典音乐时,不管曲子本身有多么优美的意境,不管教师采取何种引导方法,学生总是很难进入音乐情境中,无法产生共鸣。
再次,鉴赏表达能力较弱。音乐播放结束后,学生的音乐感受不够丰富,交流不够积极,在要求其描述对音乐的感受时,只能用一些比较简单的赞美之词,不能将音乐背后的意境全面、准确地表达描述出来。
最后,音乐欣赏兴趣偏向于流行曲目。学生对流行歌曲表现出较大兴趣,而其他古典音乐则很少受到他们的关注。但即使是他们所欢迎的流行歌曲,其给出的鉴赏描述也十分简单浅显,缺乏鉴赏专业性和深度。
2.2初中音乐欣赏课有效性教学问题原因分析。
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过程中出现上述问题,与多种客观原因有关,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2.2.1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诉求重视不足。在实际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根据既定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是否喜欢、想要什么不够关心,从而导致一些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排斥情绪。要保证教学达到预期效果,必须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他们的生活环境、知识能力、性格爱好等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使用与之兴趣相匹配的音乐曲子,有效增强欣赏课教学效果。
2.2.2新课改对教师角色转变提出新要求。教师要在音乐欣赏课堂上扮演多个角色,例如引导者、管理者、意境创始者、组织者和启发者,为学生提供多种教学指导和帮助,以扫除学生音乐欣赏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帮助他们顺利实现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中,大多数初中音乐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与学生之间缺乏平等交流和互动,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诉求和心理,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2.2.3初中音乐教材发生较大改变。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音乐教材与旧版本在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变化。一些学生对教材内容尚未适应,甚至产生较大的排斥情绪,这主要是新教材内容与其生活实际脱节严重所致,难以引发学生共鸣。
2.2.4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音乐、体育等副科没有引起学校、教师和家长的重视,有些学校甚至将音乐课时改为文化课时,有些虽然开设了音乐课,但是在教学方法、内容和质量方面缺乏监督和指导,导致音乐欣赏教学流于形式,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2.2.5现代流行歌曲的泛滥,对中学生音乐审美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和冲击。当前,电视里、收音机、大街小巷播放的各种“流行歌曲”,不管内容是否健康,总是能够受到中学生的欢迎,而对一些优秀的经典音乐作品反而日行渐远。在这种生活环境下,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遇到较大阻力和干扰。
3.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改进措施和建议
3.1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欣赏。
3.1.1组织学生参与主题演唱。主题旋律是音乐作品的重要特征,是作品审美的重要切入点。一般来说,音乐主题旋律比较动听、扣人心弦,学生容易把握,可以有效提高其欣赏兴趣。因此在学生听完整首曲子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找出曲子的主体旋律,并要求其哼唱出来,最后要求全班学生集体演唱,这样可以达到强化主题音乐旋律的目的,让学生记忆深刻。
3.1.2让学生参与节奏律动。学生不仅要学会音乐作品演唱方法,而且要对作品节奏律动有深入了解。教师要让学生全身都动起来,用耳朵聆听、用嘴巴演唱、通过身体摇摆迎合曲子节奏,这样可以让他们全身心投入音乐意境。例如通过拍桌子、击打乐器、跺脚等感受音乐节奏,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音乐情感的认识和理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
3.1.3为学生提供演奏创作机会。在音乐欣赏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多种参与机会,例如演唱音乐主题、节奏律动,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乐器演奏和创作。当下,不少中学生都掌握一些乐器弹奏技能,因此可以充分发挥他们在这方面的特长以强化教学效果。例如在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可以让一名学生上台演奏《化蝶》曲子,也可以让学生改一些曲子旋律,体验音乐创作的快乐。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积极性,加深他们对作品中心思想和意境的认识和理解,不仅收获快乐,而且汲取音乐养分。
3.1.4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鼓励。成功能够让人精神振奋,激发积极进取之心。因此,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音乐学习积极性。当学生给出正确回应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其感受到成就感;当学生失去耐心或者兴趣时,教师要帮助其找到原因并指导其克服,让他们重新找回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语言激励学生,例如多说一些诸如“你回答得很好!我很看好你!你进步很快”之类的话语。这对学生来说,将会是莫大的鼓励和支持,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进取愿望。
3.1.5分组合作增强教学效果。分组合作学习是将学习兴趣相同、或者学习能力相当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当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分组合作学习能够将所有学生都发动起来,通过开展音乐欣赏小组讨论,让每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的心得、体会和观点的机会,在同学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有利于促进教学效果的强化。在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音乐欣赏和讨论,并提出最佳问题解决方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
3.1.6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材内容是固定有限的,不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教材之外的学习内容和素材,例如优秀影视歌曲,这类歌曲大多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很容易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一些学生熟悉的影视歌曲,因势利导,因人施教,引导他们分析音乐情境和节奏规律,不断提高其音乐审美水平和素养。
3.2通过对多种作品的欣赏提高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
3.2.1民族音乐欣赏。我国有丰富的民族音乐,是开展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素材库。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民族优秀音乐作品是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我国有十分宝贵的民族音乐遗产,这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对象。通过欣赏不同民族传统音乐,可以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和风情的认识和了解,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情怀,同时为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奠定基础。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接触各种民族歌曲、戏曲、曲艺等的机会,萃取其中精华,不断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和眼界,提高其音乐欣赏素养。新课标下,教学评价体系是多元化的,因此教师要学会运用多元化评价方法,而不能简单地以是否掌握知识点、是否会演唱歌曲的歌曲作为评价标准,而是要综合评价对音乐的认识和感受,能否利用音乐解决实际问题。总之,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更丰富的民族音乐,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不断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2.2外国音乐欣赏。外国音乐作品种类十分多样化,经典音乐更是数不胜数,其中一些经典曲目对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它能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实现全面发展。例如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就是很好的教学素材,通过教师的介绍和讲解,学生体会到曲子中的无畏精神和英雄战斗品质,感受到作者顽强斗志、不惧风雨、向往光明的决心,不仅可以欣赏到其艺术的一面,而且可以感受到作品中蕴含的抗争精神。因此,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上引入一些世界名曲比较可行,它可以让学生领略到不同国别和地域的音乐文化,促进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3.2.3因人施教。在选择音乐作品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年龄、音乐基础及知识储备选择合适的曲目,以保证其能够获得情感体验。初中生容易受到一些流行音乐的影响,其中不乏一些不健康的作品,会对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初中音乐欣赏课要尽量采用健康向上,艺术价值高的音乐作品,例如《秋日私语》、《梦中的婚礼》、《回家》等,这类作品与中学生身心发育特点相符合,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因而有利于丰富情感体验。
4.结语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贵在参与、重在过程的教学情境,以有效提高其教学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活动,利用国内外音乐作品的精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其音乐欣赏能力,不断促进其审美水平提升,最终实现有效性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冯玉平.谈音乐教学中的创新.音乐天地,2004,(05).
[2]那宇,杨芳.音乐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4).
[3]陈小静.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评论,2003,(06).
关键词:初中音乐;创新教学;实践策略;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7-0089-01
如何适应初中音乐教学发展,引导学生走出应试教育的束缚,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成为初中音乐教师所面临的最实际的问题。因此,音乐教师应与时俱进,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和热情,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与能力。
一、初中音乐教学的意义
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表达方式,能够改变人的思想,提升社会的文明水平,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和情感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讲,音乐教学也是一种思想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音乐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现实的作用,也得到越来越多音乐教育者的关注。因此,初中音乐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组织形式,改变传统枯燥、乏味的音乐教学模式,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深入学生的思想层面,内外兼修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其综合音乐素养与能力。
二、音乐创新教学实践策略分析
(1)秉承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审美情趣与能力的培养成为音乐教学的核心内容,而知识和技能教育则成为支撑、实现这一核心的工具与手段。如何应用正确的引导策略和教学方法,则成为初中音乐教师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因此,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围绕“音乐审美”这一核心,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教育,重视、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充分发挥音乐在学生学习、家庭与社会生活中的教育性作用,鼓励实践性、创造性的音乐教育,提升其文化感知和审美体验。音乐教师的教学活动应立足于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以其为最优化教学的起点。同时,秉持新的教育思想与理念,以“美”的感受与体验作为学生兴趣的起点和动力的源泉,从而实现一系列教学过程。
(2)应用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行为,是一切教育理念得以实现的基础与前提。教师选择何种教学方法,怎样执行教学行为,怎样达成教学目标,都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应用当前比较具有优势、比较新颖的如探究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知识掌握程度和审美能力。第一,探究式教学。新课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应用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促使其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有意识地增强音乐美感体验。比如在《希望与你同行》的教学中,教可首先为学生配乐诗朗诵歌词,再配乐演唱一次,让学生感受一下朗诵与歌唱的区别,引导其做出自己的判断与感受。同时,教师还可以用不同的力度、音色来演唱,引导学生对音乐演奏或演唱中不同音乐元素的变化进行探索,启发其进行自主探究,提升其对音乐韵律的理解和审美的感受。第二,任务驱动式教学。教师可宏观联系整本教材,侧重于地域特色与文化特色等音乐学习与审美鉴赏这一重点。将整本教材的内容作为总体的系统任务,编制音乐总表。同时,编制表格每一个横向对比任务项,比如地域地理条件、文化特点及声音节奏特点等,引导学生较好地完成任务表格,加强文化认知、感情引发,最终帮助其形成大局观念、宏观思维,并完成整体认知。第三,情境教学方法。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心较强、自制力较弱的青春期,再加上生活阅历有限,脾气性格等多方面都难以控制,所以较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可立足于学生的这些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创设一种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学习音乐,端正学习态度。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激活其创新思维。例如,在歌曲《春之声》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春天里大自然万物复苏的景象,营造一种教学情境。也可以选几首关于春天的诗歌进行朗读,以引发学生内心深处对春天的渴望。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的同时,有效地引导学生把握歌曲的构造、节奏、特点及展现形式,为其留有足够的想象与思维空间。
(3)设置疑问,加强实践教学。质疑精神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创新的动力。所以,初中音乐教师应在实践教学中善于设置疑问,寻找合理的时机,进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提升其探究与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教授《化蝶》时,可围绕作品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对这个爱情故事进行聆听和感受,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兴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初中音乐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观念与方法,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能力,拓展其思维与创新能力,进而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推动初中音乐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音乐虽是初中教学内容之一,但是初中学校由于升学压力等,并没有将音乐课程放在核心教学地位。音乐学习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有重要影响,但是初中学校的音乐教学质量一直不如人意,本文将从分析音乐教学存在问题出发,探讨如何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
一、初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正确的音乐教学理念
尽管新课程改革政策下,全国初中学校都注重培养全面人才,音乐教学相比以往得到重视,但是音乐教学理念还是较为陈旧。音乐教学不同于其他文化课程,不仅是音乐知识的传输,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鉴赏、创作等多方面能力。但是大多数的初中学校的音乐教学还是停留在音乐教材书本上的知识传播,教学目标不是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而是为了学生相关的素质考试达标。这样的教学理念导致音乐教学死板,没有达到新课程改革要求,同时也会造成学生对音乐学习的错误认识,无法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对学生的终身音乐学习没有任何帮助。
(二)学校在音乐教学上投入较少
国内大多数初中学校的音乐教学课堂就是平时学生教室,并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或者较少。教学的音乐作品,大多是由不同乐器演奏出来的,但是很多学校没有相应的乐器,学生很难听到由实物乐器进行演奏的音乐作品,所以学生们无法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严重影响了音乐教学水平。更不要说乐器教学课程了,学生们没有机会自己演奏乐器或者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
(三)音乐课程安排与教材选择不合理
学校在音乐教学课程安排上存在很大的问题,音乐课程时间较少,为了确保学校的升学率,会安排大量的文化课程,相应的音乐课程时间就会减少,学生音乐时间较少,教学质量自然不高。
音乐教材选择,对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养成、教学效率等都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初中音乐教材内容大多是比较严肃经典的音乐,像是民族音乐、世界名曲、合唱曲目、歌剧等等,缺少欢快通俗的流行音乐,当下信息技术发达,信息传播速度较快,学生日常接触到的流行音乐较多。相比较音乐教材,他们更愿意接触通俗音乐,也当下传统的音乐教材并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也不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很难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四)音乐教学手段陈旧
初中音乐老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是采用的方式较为陈旧,与文化课程教学模式一致。老师在教学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通过音乐知识点讲解、音乐节奏分析,自身演绎的方式来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然后再由老师带领,学生学唱,最后由学生独立完成演唱,就算教学任务完成。单一老套的教学模式,导致很多学生对音乐课堂较为厌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根据学生学习兴趣、音乐作品特点作出教学调整,尤其是音乐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老师机械式的教学,导致学生演绎出来的音乐作品比较生硬,没有感彩,毫无音乐美感可言。
(五)缺乏综合实力较强的音乐教学团队
音乐老师作为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资源,其综合素质往往决定了初中音乐教学质量。但是目前初中学校的音乐老师较为稀缺,有些学校只有一个专业音乐老师,这给学校的音乐教学安排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相同教学内容的不断重复也会影响老师教学水准的维持。其次,学校音乐老师大多数是音乐专业毕业生,音乐教学中涉及到的内容较多,有些乐器或是音乐作品,老师自身也不是很精通,教学质量会受到一定影响。
二、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音乐教学理念
当下社会对人才需求越来越高,学校应该提高音乐教学意识,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学校应该认识到音乐教学不仅是为了应付新课程改革的相应检查考核,音乐教学还能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全面素质,以及调节学习节奏与氛围。面对压力较大的文化课程学习,音乐课程学习可以为学生陶冶情操,消除学习压力,激发积极向上的精神,为社会培养大量身心健康的人才。学校应该明确音乐教学目标,并将教学任务分割到各学期、每节课,从而明确初中音乐教学方向。
(二)加大音乐教学相关投资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应该为学生配备成套的音乐学习设备与器材,让学生能够通过自身体验来记住不同乐器演奏特点,与音乐作品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乐器演奏技巧,激发学生终身学习乐器的兴趣与习惯。
(三)科学合理安排音乐教学时间与内容
根据学校的音乐教学目标,学校应该合理安排音乐课程时间,确保教学时间足够完成初中教学目标。另外,以往学校在音乐教学安排的时间都不好,是学生学习低峰期,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所以学校应该合理安排教学课程时间,确保教学质量。
(四)构建综合实力较强的音乐教学团队
学校应该配备足量、高素质的音乐教学团队,老师自身应该具备全面的音乐素养,熟知音乐知识、相关音乐历史,音乐鉴赏能力优秀,乐器演奏可以达到专业水平等等。配备的老师应该具有互补作用,根据不同课程安排不同音乐专业老师。
(五)采用多种音乐教学方式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体验不同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已经逐渐普及到全国各校,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让学生全面体验音乐,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构建音乐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学习音乐,更容易让学生掌握音乐感情基调,进而掌握音乐中的情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方式对于音乐教学也很重要,可以加强师生间的音乐、情感交流沟通,让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效果,进而做出调整,有利于构建和谐教学氛围,为教学质量提高带来帮助。
(六)加强音乐考核力度
考核是我国教育体制下,督促学生学习的最有效措施。以往由于学校对于音乐教学不重视,在音乐考核上也比较宽松,这也造成了学生不重视音乐学习,不注重课堂纪律,经常在音乐课堂上看到学生睡觉、讲话、玩手机,甚至是做别的学科作业。对此,学校应该加强音乐考核力度。将考核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核项目,音乐考核应该包括音乐历史知识、音乐鉴赏能力、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多方面的考核。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音乐课堂上集中注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初中音乐教学应该得到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初中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还应该具备多方面才能,确保在未来日益激烈的社会人才竞争中获取优势。
参考文献
很多音乐教师不能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认真对待。在这个基础上,教学结构和目标也就无从谈起,也不利于?W生素质的提高,对未来个人的发展也是一个阻碍。由于音乐课属于副课,并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以升学率作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一项长期任务,短期内难以完成,于是就忽视了音乐课程的重要性,要么课时安排少,要么干脆不开,使得音乐课形同虚设。如很多学校虽然有开设音乐课程,但经常被其他科目的教师以多种理由霸占,有的学校甚至直接取消这门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的讲授,疏忽了学生的主体性,只是局限于教师传统的“自导自演”方法,拘泥于提问、回答的方式,这种方式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缺少积极性,也使得音乐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另外,由于课程不受重视和课时较少,要想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进行创新,仅凭教育者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做到的。与此同时,音乐无用论等思想又误导了学生,导致其轻视音乐课程,对教师的教学热情产生反作用。综合以上因素,初中音乐教师更加拘泥于课本知识的单纯讲授,于是导致学生的音乐视野狭窄,知识面单薄。音乐课程的资源消耗较大,应该具有语音室等先进的设备,但多数学校因资金不足或者不予重视等原因难以配置,即使拥有配套的基础设施,也处于长期锁闭的状态,于是导致音乐教学与当代社会的信息化科技化的发展脱节。
二、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策略
现如今,专业且系统的音乐教育对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音乐修养是极为重要的。可是,种种因素让如今的初中音乐课堂差强人意,在教学方面也将面临非常不利的处境。本文针对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探讨,并总结出一些应对策略,希望可以给广大教师提供更多的帮助。
一、初中音乐教学现状
新课标下,对音乐教学引起了足够重视,音乐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音乐教学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对音乐教学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随着初中学生学习科目越来越多,大量的学习科目会消耗掉学生绝大部分的时间,学习任务的加重,导致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学习音乐,部分学生因为其他科目压力过大,造成学生认为学习音乐没有实际意义。另外,有的音乐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加快教育节奏,致使部分学生无法体验音乐,也难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音乐教师自身对音乐的认识有待提高
有部分教师不进行很好的教学示范,部分教学活动只是走走形式,并未带领学生进行深入的挖掘、体验。学生都乐于通过教学活动从中感受和聆听、体验、模仿来提升创造力。但由于教师对学生的性格偏好情况掌握不足,在引导学生创造方面存在问题,所以致使学生无法深刻地感受音乐,没有获得真正的鉴赏能力。
二、针对初中音乐教学问题,提出相应策略
1.提高音乐教师的素养和专业化水平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音乐课就是让学生和老师产生感情共鸣,从而掌握音乐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应认真研究,全面准备课堂,将课堂打造成不枯燥而且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制订科学的学习目标,不能偏执地认为文化课才是最重要的,以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课堂目标。
2.注重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首先,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很关键的,兴趣对人的各种实践活动都具有重要作用。给课堂创设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和求知欲。情景教学最好联系生活,源于生活,这样更能让学生产生一种实际感,易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知识。
3.音乐与潮流和舞蹈结合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传统教学方式以教材为主的音乐教学难以适应当代教学需求,学生难免产生一些倦怠心理。如今在社会上流行的一些时尚歌曲,虽然不适合用来教学,但是更贴近现代社会的生活,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不妨拿现代音乐和古典音乐做对比,可以发现,学生更喜欢现代音乐。另外,舞蹈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学生欣赏名族音乐时,适当添加一些舞蹈更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借舞抒情,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4.注重教学环境的氛围
大部分学生都愿意跟着老师的节奏,当然,如果课堂是枯燥的,那么学生的兴趣很难维持很久。因此,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和激励,教学方法要多样,并在教学过程中伴有学习责任感和求知欲,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要给予评价,以激励为主,同时用委婉的语气指出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有一种成就感,从而可以进一步获取知识。
音乐的教育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学习文化的多元化、提高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对音乐艺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音乐已然成为学校教育课程中重要的部分。传统的音乐教育方式,往往一味地关注传授音乐知识,不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改革势在必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学校重视音乐课程,加大投入,同时老师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力求推陈出新,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学校教学方法不科学
传统的音乐教育方法存在诸多的局限性,老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讲解音乐相关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基本的音乐知识,能够唱会某一首歌,却往往忽视对于学生审美情操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缺乏对美的认识、对音乐美感的认识。同时课堂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仅仅以学生学会唱一首歌、欣赏一首歌,学会基本的音乐知识为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缺乏现代科学方法的运用,课堂上不注重与学生互动,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低,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对于音乐的热情不高,音乐素养不高。新课改要求老师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上,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审美情操,具有较强的艺术素养。
在传统的教育观点中,初中教学主要以数理化为主要部分,音乐等课程作为学生紧张学习的一种放松,在教学资源的配置上也是以其他主要课程为主,音乐等课程作为一种辅助课程开展。学校重视基础学科的教学,将优势的资源都放在基础学科上,各种评价标准、检测要求都是围绕基础学科来开展,导致老师和学生对音乐课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应试教育盛行的当下,学校为了提高所谓的升学率和学校的声誉,一味地加大考试科目的投入,对音乐等非主流学科听之任之。学校的非正确态度使得音乐的教学停留在很基础的层面,畸形发展。
3.学生及家长对音乐教学认识不够
初中是一个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一个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以致形成正确的审美情操、较强的审美能力,养成积极向上的乐观生活态度。但是,现实中绝大部分的家长和学生将学习和考试作为学生优秀的唯一标准,考上重点高中是唯一的奋斗目标。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音乐课只是作为一种放松的课程。学生及家长对音乐课缺乏足够的认识也是导致音乐教育难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4.过于重视流行音乐而忽视古典音乐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球化日益加深,不同文化的流行音乐大量涌入到校园,流行音乐充满着时代的气息,对大多数青少年都具有很大吸引力。伴随网络的盛行,学生接触流行音乐的机会更多,也更加方便,同时大多数流行音乐贴近生活,展现出的爱情观对学生具有很大吸引力,使得大多数学生喜欢流行音乐。老师在音乐教学时过分偏重于流行音乐,而忽视了古典音乐的教学。古典音乐具有独特风格,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流行音乐固然以其通俗易懂的优势易于让学生接受,但是古典音乐对于美的诠释对于引导初学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师在初中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流行与古典并重,注意音乐的多元化。
5.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不同
在初中的不同阶段的学生思维会越来越成熟,对于事物的理解也不同。不同层次的初中生对于音乐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需求,随着学生思维的成熟,理性判断不断增强,许多学生对于音乐的喜欢程度逐渐降低。由于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大,许多学生对于音乐甚至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而老师却没有关注不同学生对于音乐态度的变化,只是机械地进行教学,没有积极去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最终导致学生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课堂上老师一味讲授知识,而学生却丝毫没有兴趣,尽管老师努力教学却达不到教学目标,也失去了教学的意义。
二、初中音乐教学存在问题的改革策略
1.学校应提高对音乐教学的重视
学校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平台,应该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校不应该仅仅注重基础文化课程的教学,应该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音乐的学习能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文化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学校应该加大音乐教学的资金投入,引进科学的教学设备和教学人才,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学习氛围。
2.提高学生和家长的认识
应试教育束缚学生的发展,初中是学生兴趣开始形成的关键阶段,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积极地去引导学生,不应该给予学生过分的压力。面对考试的压力,家长和学生普遍将文化课的学习作为检验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家长的认知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面对考试的压力,许多学生将音乐课的学习作为紧张学习之余的一种休憩,对于音乐课没有足够的认识,敷衍了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逐渐转变,音乐教育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音乐知识的教学,而应该以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感知,对于文化多样性的尊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作为今后音乐教学的重点。应该转变家长和学生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提高学生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注重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只有学生和家长的认识得到提升,学生才会重视音乐课的学习。
3.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改进教学方法
由于意识的薄弱,导致大多数初中学校的音乐教师专业能力不强。音乐的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老师具有扎实的专业音乐知识和良好的音乐素养。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除了应具备基本的音乐知识,还应该熟悉各种乐器的演奏,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教育学生,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由于先天的不足,多数学校在音乐的教学上方法简单。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加强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的互动交流,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同时,在课堂教学上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舞蹈、现场演唱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
4.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并举,展现音乐的多元化
随着时代的变化,音乐的风格也随着社会的改变而变化。流行音乐以其通俗易懂和鲜明的个性受到广大青少年的追捧,流行音乐与时代紧密相关,抒发现代的爱情观、价值观,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古典音乐更加注重的是对于美的理解,善于营造美的氛围,能够让人在嘈杂的世界中回归最初的宁静,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具有很大的帮助。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现代流行音乐的教学而忽视古典音乐的教学,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既能让学生接触到现代流行音乐的个性和热情,又能感受到古典音乐的美感。随着全球化的逐渐深入,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大量涌入,其中不乏一些不健康的、背离主流文化的音乐,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接受不同风格音乐的同时坚决抵制低俗音乐。教师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让学生有辨别优秀与低俗音乐的能力。优秀的音乐所展现出的价值取向对学生具有正确的引导作用,教师应该加强优秀音乐的教学,使学生接受主流的价值取向。
5.音乐教学应该注意层次性、民族性、区域性
教师应该注意让学生接触不同民族的优秀音乐,结合不同民族音乐的特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夯实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让学生欣赏,也可以让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展示当地的特色音乐,让大家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音乐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同时轻松的教学环境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同音乐文化的交流可以拓展学生的眼界,有利于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虽然不是主流音乐,但却是音乐发展史上的特色,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将民族音乐引入到教学中是文化多元化的体现,同时也是音乐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课程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从注重基础音乐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注重学生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现代的音乐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教学,更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关注的是学生未来的发展,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应该从教学方法、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行改变,通过导学案等科学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引入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不同形式的音乐来丰富学生学习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增加课堂师生的互动、讨论、实践等教学形式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之,当今音乐教学所显现出来的问题,不仅有学校的因素,还有社会和学生的问题,必须要从各个方面来加以改革。
[参考文献]
[1]刘晓美.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教学研究,2015.
[2]徐静.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4.
[3]郑玉梅.简析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素质教育,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