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5:40:2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冬季健康小知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479 R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3)10-1173-04
流动儿童一般是指流动人口中14岁及以下的儿童。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逐年增加。人口结构也发生改变,流动方式由“短期滞留”向“长期居住”转变,流动儿童比例也随之不断增加。研究表明,流动儿童较户籍儿童面临更多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在生长发育迟缓、乙肝感染、沙眼等与不良经济状况相关联的疾病方面;一些基本疾病控制、个人卫生知识和行为在流动儿童中普及并不理想。随着国家对流动人口享受公共服务的关注和改善,需要更多了解流动儿童健康状况和健康相关影响因素。本文将在校小学生健康及相关知识行为状况进行横向对比,以更好地发现流动儿童的健康特点,为促进流动儿童和儿童整体健康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多阶段整群抽取北京市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2个区(海淀区、丰台区),每个区随机抽取以接受打工子弟为主的公办和民办打工子弟小学各1所,同时配以相近以接受户籍儿童为主的公办小学2所;在每所小学四一六年级各随机抽取2个班的所有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学校和户籍类型,除去缺失值和样本量较小的就读于打工子弟小学的户籍儿童,分组为就读于公办户籍小学的户籍儿童650名(A组)、就读于公办户籍小学的流动儿童331名(B组)、就读于公办打工子弟小学的流动儿童332名(C组)、就读于民办打工子弟小学的流动儿童328名(D组)。其中A组男生占45.0%,女生占55.O%,平均年龄为(10.70±0.94)岁;B组男生占52.0%,女生占48.0%,平均年龄为(10.73±1.05)岁;C组男生占60.9%,女生占39.1%,平均年龄为(10.71±1.21)岁;D组男生占56.1%,女生占43.9%,平均年龄为(10.85~1.18)岁。
1.2 方法
1.2.1 健康体检根据《北京市学校卫生防病工作技术规范》,由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和妇幼保健院组织体检队列学校集中开展健康体检,主要指标有身高、体重、血压、视力、龋齿、沙眼和血红蛋白。超重和肥胖的判断根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分类标准分性别和年龄计算。血压的判断根据1985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血压调查组制定的以年龄血压参照值为参考标准的儿童青少年血压的筛查参考标准分性别和年龄计算。视力按照《全国中小学生健康监护技术规范》,采用GB 11533-89标准对数灯光视力箱进行检测。贫血的判断根据2001年WHO,UNICEF制定的《儿童青少年血红蛋白评价贫血的标准》计算。健康体检有效率为100%。
1.2.2 调查问卷 参考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编委会于2007年发行的《健康知识手册(小学生使用)》和类似研究自制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和家庭信息、一般健康情况和饮食情况等。被抽到的班级利用社会课或大课间时间,由班主任作答学生问卷,当场回收并对问卷进行核查;同时发放家长问卷由学生带回家,要求父亲或母亲填写父母长期不在家的,由每天照顾孩子的主要监护人填写,第二天班主任回收并核查。问卷纳入变量共同度在50%以上,累计贡献率70.11%,问卷效度良好。Cronbach α系数为0.91;经复测两次回答呈相关(r>0.5,P0.3,P
1.3 统计分析使用EpiData 3.1软件对体检和问卷数据进行录入,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组别小学生人口学特征比较 不同组别小学生超龄情况、非独生子女比例、父亲文化程度及母亲文化程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2 不同组别小学生健康状况 D组小学生过去1个月腹泻、龋齿报告率最高,A组小学生血压偏高、视力不良报告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3 不同组别小学生健康知识和行为状况 由表3可见,D组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持有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同一健康相关问题,各组学生知识知晓率普遍高于行为持有率。
3 讨论
本次调查中,流动儿童超龄在学、性别比例偏高的情况超过段成荣等利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概括和分析的全国流动儿童的相关特征(“超龄”上学比例为33.3%,男、女生比例为53.4,46.6)。申继亮等2006年对北京市的一项研究表明,68.4%的流动儿童家庭月收入集中在500~2 000元之间,而77.0%的城市儿童家庭月收入在2 000元以上。国家人口计生委于2009年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太原的调查中,流动人口家庭人均月收入为1715.4元。本研究流动儿童家庭经济状况有所增加,但4组间不均衡性仍较大。
200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以初中为主,占全部流动人口的50.2%;未上过学者占4.4%,受教育程度为小学者占18.19%,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者所占比例接近6%。本研究流动儿童父母整体文化程度较之前研究有提高,与户籍儿童父母差距较大。4组小学生过去1个月感冒患病率差异不大,民办打工子弟小学流动儿童腹泻情况较严重。高晓坚等对2003年广州市4个区的入户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儿童腹泻与感冒近2周患病率为11.09%。
此次调查4组儿童的贫血患病率均达到《北京市学校卫生防病工作方案》到2010年缺铁性贫血患病率控制在5%以下的目标,但儿童超重、肥胖情况应引起重视。周凤梅等对2006年北京市通州区农民工子女小学学生的调查中,流动儿童和户籍儿童贫血患病率分别为1.51%,8.57%;肥胖率分别为7.54%,10.69%。刘玉茹等对2006年北京市房山区流动人口子女的调查中小学生超重率和肥胖率为9.52%,3.34%。
资料显示,2010—2011学年度北京市小学生恒牙患龋率为11.7%。本研究龋齿患病率流动儿童较户籍儿童高,整体较往年高。周凤梅等的调查中,2007年流动儿童和户籍儿童视力低下率分别为24.03%,35.20%。2010—2011学年度北京市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0.4%。本调查中流动儿童视力状况较户籍儿童好,但整体视力不良检出率较高。
流动儿童健康状况和相关知识行为整体有提高,组间相比存在薄弱群体。4组小学生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不喝生水、每天吃早餐、不偏食或挑食、正确的刷牙方法、早晚刷牙、用眼卫生视力保护等整体情况好于王潇怀等2006年在宁波市镇海区、郭利娜等2010年在北京市的相关调查。一般健康知识、饮食营养、口腔卫生和用眼卫生方面的知识知晓情况,流动儿童特别是民办子弟学校流动儿童较弱。“不喝生水”和“不随地吐痰”方面的行为公办小学户籍儿童有较高的持有率,公办、民办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相关行为持有率仍较低;在“刷牙方法”、“刷牙频率”、“眼保健操”和“不共用毛巾”方面,民办打工子弟小学流动儿童的行为持有情况较其他3组差。
同一健康相关问题,4组小学生知识知晓率普遍高于行为持有率,特别是在健康饮食关于“少吃油腻食物”和“不挑食”,口腔卫生关于“刷牙方法”和“刷牙频率”,用眼卫生关于“阅读姿势”和“长时间用眼”等方面。本次调查健康知识中关于“青少年脉搏”等方面、饮食营养健康知识中关于“预防缺铁性贫血”等方面和用眼卫生健康知识中关于视力影响因素方面知晓率均较低。个人清洁卫生、关心食品安全和疾病传播方面的行为持有率4组小学生普遍不高。4组学生“每天吃早餐”的行为持有率均超85%,“不挑食”、“少喝碳酸饮料”、“少吃油腻食物”等健康饮食方面的行为持有率仍普遍较低。
综上所述,北京市在校流动儿童健康状况及相关知识行为整体较之前研究有提高,民办子弟小学流动儿童是较薄弱的群体,在学校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上需要多关注他们。健康教育的重要方面应涉及儿童视力不良、超重、肥胖问题,增强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内容的全面性和深入性,促进健康知识向行为形成的转化。
志谢 感谢海淀区中小学保健所和丰台区妇幼保健院对调查的体检支持。
4 参考文献
[1]段成荣,杨舸,张斐,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J].人口研究,2008,32(6):30-44.
[2]段成荣,梁宏.我国流动儿童状况[J].人口研究,2004,28(1):53-59.
[3]罗晓明.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学生基本健康状况调查[J].医学文选,2005,24(6):890-891.
[4]刘玉茹,张琼,臧小风.北京市房山区流动人口子女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5):461.
[5]周凤梅,杨冬梅,常欣.北京市通州区农民工子女小学学生常见病患病现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2):180.
[6]罗晨.苏州市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与城市同龄段学生体质健康对比分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1(26):127-128.
[7]郭利娜,余小鸣,安维维,等.北京市流动儿童健康知、信、行现况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7):603-605。
[8]司徒炜敏,江军.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卫生习惯和卫生知识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7(1):117-121.
[9]王潇怀,朱银潮,顾素玲,等.宁波市民工子弟小学学生健康知识与行为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07,19(5):65-66.
[10]王纯,赵元吉,蓝怡.成都流动人口子女健康教育问题研究[J].科技信息,2008,33:410-411.
[11]季成叶.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BMI筛查分类标准[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1):125-128.
[12]申继亮,胡心怡,刘霞.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及对其自尊的影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13-119.
[13]李伯华,宋月萍,齐嘉楠,等.中国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状况报告[J].人口研究,2010,34(1):53-59.
[14]翟振武,段成荣,毕秋灵.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和分析[J].人口研究,2007,31(2):30-40。
生殖健康(Reproductive Health, RH)的概念很大,一般是指人类精神及身体的完好状态,而不是单纯的没有疾病和不适情况[1]。生殖健康这一概念可以包含到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健康的生殖功能可以影响到生命各阶段的各个生殖过程中,这也是人类健康的核心部分[2]。生殖健康这个问题是一个应该全民关注的问题,我国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重点关注已婚女性的生育调节及生殖系统健康相关问题[2,3]。目前,随着经济及城镇化的发展和人口流动性增大,流动人口,特别是未婚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长期以来我国对未婚流动女性的生殖健康问题关注度不高,造成其研究也相对较少,导致对相关因素及其干预措施执行后的效果研究不够深入。因此,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未婚流动女性的生殖健康影响因素的调查及干预后的效果判定,以此来进一步指导临床。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来我院诊治的120名未婚流动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都为未婚流动女性,年龄19~29岁。所有患者都已知情同意。排除其他重要脏器疾病患者及年龄过大者(大于35岁);排除主观意愿不愿参加本次调查的人。
1.2研究方法
1.2.1干预和调查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纳入研究的未婚流动人口女性患者来院第一天采用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进行现阶段情况的调查,了解患者生殖健康状况及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根据调查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干预措施。对所有患者运用健康促进理论及教育等开展一系列生殖健康知识干预活动,分别根据被研究人员的不同时间在不同的地点对研究对象进行相关服务。在生殖健康知识咨询及服务活动后l个月,所有患者要求来院复查时,再次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根据问卷结果评价干预活动的临床效果。
1.2.2调查内容调查患者的年龄、职业及经济状况等基本情况;调查患者对经期保健知识的了解及生殖道感染情况和对生殖保健知识的了解;了解患者对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及意愿情况。
1.2.3干预内容医院的走廊及科室刊出健康教育知识栏,门诊妇产科摆有生殖健康知识的资料和挂图;定期组织研究对象观看女性生殖健康知识录像;对所有研究对象发放一些教育宣传材料供自我学习;医院设定专门为研究对象服务及咨询的地方,并在每周末开设生殖健康知识讲座。
1.2.4问卷的信度与效度调查表是通过吸取以往调查的经验及参考大量的相关同类调查经验和大量文献汇总而成,并咨询了许多专家的意见。成型的调查表又经过妇产科学专家及健康教育专家对内容进行了评价。正式调查之前,专家对问卷的信度及效度做了评价,完全能够满足实验研究的要求。
1.2.5统计学分析数据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对各变量分别定义及赋值。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2.1干预前后患者各种知识得分比较
干预后患者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生殖健康知识总分由干预前的(65.50±19.00)分增加到干预后的(88.50±11.00)分(P
2.2干预前后希望得到服务途径的比较
干预后,希望到基层医院接受服务的比例由干预前的6.67%提高到干预后的75.00%(P
2.3干预前后生殖健康知识咨询对象的比较
干预后,希望向基层医院医生咨询的比例由干预前的13.33%提高到干预后的82.50%(P
3讨论
流动人口是指一些因工作、生活而离开户籍所在地在异地生活和居住的人群[4]。人口流动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来的,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人口的流动。流动人口的年龄较轻,且以女性居多,文化程度多是初中[5-7]。本次研究主要选择的研究对象为外出流动时间未超过两年的未婚女性。目前这些流动未婚女性由于缺乏生殖健康知识及相关保健服务理念,这些人群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生殖健康问题。如果任之发展下去,将会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8]。因此,如何确保这类人群能够得到良好的生殖健康信息及医疗服务,使她们真正了解生殖健康知识及转变态度是亟需我们研究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本次研究的目的。未婚流动女性是获得生殖健康问题的弱势群体,因为她们当中的多数人缺乏文化教育,自我保护意识差,容易被当地的物质文化所影响,对生殖健康相关行为的态度已变得较开放,婚前已经被大多数未婚青年接受[7],这会导致大量未婚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疾病的传播。同时由于流动人口的流动性大,本身又不好意思去专门的医疗机构检查,这就需要我们基层医院能够提供相应的服务及咨询手段,让这类人群的生殖健康问题得到保障。
基层医院是处于与未婚流动女性接触的第一级医院,对于推动未婚流动女性的生殖保健是有积极作用的,基层医院能够有针对性的为未婚流动女性生殖健康保健展开服务[9-13]。本次研究主要是想通过对基层医院的干预模式进行调查后评估,希望通过研究为未婚流动女性的生殖健康问题制订相应干预依据。目前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国内开展的还不多[14]。在国外,基层医院的生殖健康干预措施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5]。未婚流动人口对基层医院提供的生殖健康保健服务需求性很大。未婚流动人口流动性大,不好管理,而且她们又常常分布在不同的工厂、社区,加之平时工作忙,要对他们提供可及性的保健服务实属不易。而基层医院一般都分布在靠近工厂或者离她们较近的地方,她们可以很快的到达基层医院来获得需要的服务。对未婚流动人口来说,生殖健康是一个难于启齿的话题,所以这就要求在基层医院的医生多与她们沟通,并为她们保密,从而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我们本次研究主要是通过干预来达到影响未婚流动女性的生殖健康状况,主要是想提高研究对象的生殖健康知识及改变相关信念。结果显示,经过干预后未婚流动女性对生殖健康知识的认识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所有患者也愿意与基层医院的医生进行沟通和从中获得帮助。这一切都说明了在基层医院实施对未婚流动女性的干预,是提高她们生殖健康知识的可行方法。
综上所述,基层医院在开展干预活动后,未婚流动女性的避孕节育、经期保健知识和生殖道感染传播疾病及艾滋病的知识掌握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对于提高基层医院的服务也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和探索。
参考文献
[1]Liu Z, Zhu M, Hassan H.D, et al. RH knowledge and service utilization among unmarried rural-to-urban migrants in three major cities, China. BMC Public Health, 2011(11):74.
[2]王英,马进,王瑾,等.上海市流动人口未婚女性IMB生殖健康量表的效度和信度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3(2):209-213.
[3]余小鸣,郭帅军,徐震雷,等.中国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现况及效果的系统评价.中国性科学,2012,21(4):41-44.
[4]林放,黄丽敏.未婚流动女性生殖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5(3):4-10.
[5]彭伟斌,陈晓慧.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需求研究―基于杭州市2010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中国性科学,2013,22(3):84-90.
[6]胡玉坤.性与生殖健康的青年友好服务――国际理念与中国探索.人口与发展,2010(6):67-71.
[7]Department of Health, Executive Yuan, Taiwan, R. O. C: DOH tackles sensitive issue of sex among teens, 2010.
[8]王萍,尹平.国内外青少年生殖健康现状.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8,5(1):33-34.
[9]胡玉坤,郑晓瑛,陈功,等.中国青年的性与生殖健康问题亟待纳入政策议程.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0, 29(6):392-396.
[10]周英凤,韩庭雯,黄丽.育龄妇女避孕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护理学杂志,2010,25(4):27-29.
[11]张素芝,周瑞争,张亦心,等.对育龄人群使用需求的调查.中国性科学,2012,21(8):51-54
[12]黄江涛,王奇玲,余森泉.年轻流动人口妇女生殖健康宣传干预效果分析.广东医学,2008,29(4):654-657.
[13]胡玉坤,刘爽.风雨兼程的剑兰探索――促进中国青年性与生殖健康的干预.清华大学学报,2011,26(1):60-72.
一、行路安全
由于早晨冰冻,或者雾茫茫,影响了汽车的刹车性能。因此,步行外出时要注意,一定要行走在人行道内,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要靠路边行走。横过马路时须等待绿灯,要注意来往车辆,不要斜穿、猛跑;在通过十字路口时,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并遵守交通信号;在设有护栏或隔离墙的道路上不得横过马路。冬天在马路上会结冰,滑行非常非常危险,更不要在结有薄冰的湖面河面上玩耍,这样最容易出事。
二、运动安全
冬季长跑是一项不错的体育运动,但是在长跑锻炼前准备活动一定要充分,并系好鞋带。锻炼后还要做整理活动,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暖,以防感冒。我们还需要特别注意,在集体长跑中,不可以推推搡搡,或者手插在口袋里,或者一边跑步一边讲话,这样很容易发生意外,也不利健康。
三、校园安全
严格禁止学生在走廊、楼梯口进行跑、跳、爬、拉、推、扯、打闹等危险动作。在上下楼梯不要大声喧哗。当前面的学生不小心跌倒,后面的学生原地停步,并转告后面的学生,不要再往前挤。在校园的早晨,有些低洼处,走廊上会结霜,结冰,同学们会好奇的滑一滑,玩一玩,这样也很危险。因为校园里人比较多,我们难以防备。
四、交际安全
冬天来了,过年也近了。诈骗,绑架、偷盗事件也特别多。上学放学路上,不要随便与陌生人交谈,不能告诉陌生人自己的家庭住址、电话等重要信息,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或者搭成陌生人的车子回家,以免上当受骗。离家、离校时关闭门窗,注意防盗。
五、居家安全
冬天天气比较冷,会用电、火取暖,使用时要注意小心,防火防电,不要用湿手、湿布触摸或擦拭电器、插拔插头,不能随便拆卸电器。身上禁止携带打火机、鞭炮、水果刀等危险物品到学校,以免发生危险。冬天气候干燥,在野外特别不可用火烧荒,或者随随便便的用火取暖,不分场合,不分时间,或者用完火后不处理随便离开,也很容易引起火灾。
晒太阳能够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所以,维生素D又叫“阳光维生素”,它可以帮助人体摄取和吸收钙、磷,使小朋友的骨骼长得健壮结实。对婴儿软骨病、佝偻病有预防作用。对大人则有防止骨质疏松、风湿性关节炎等功效。
晒太阳能够预防皮肤病。皮肤适当的接受紫外线的照射,可以有效杀除皮肤上的细菌,增加皮肤的抵抗力。晒太阳还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吞噬细胞活力。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很强的杀菌能力,一般细菌和某些病毒在阳光下晒半小时或数小时,就会被杀死。晒太阳能够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人体新陈代谢的能力、调节中枢神经,从而使人体感到舒展而舒适。晒太阳能够提高男性雄性激素水平,增强,提高质量。因为人体血液内激素的水平,会随着体内维生素D含量的增加而上升。研究还证实,每天晒太阳1小时,人体内激素便可增加69%。另外,阳光中的紫外线还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红细胞,提高造血功能,从而防止贫血。
可是,晒太阳是有讲究的,并不是什么时间段的阳光都可以晒。科学研究表明,在冬季,有三个时间段比较适合晒太阳:第一阶段为上午8~9时,这一时间段阳光以温暖柔和的红外线占上峰,紫外线相对薄弱。红外线温度较高,对人体主要起温热作用,可使身体发热,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人体活力。第二、三阶段分别是上午9~10时和下午4~5时,这两个时间段的照射特点是紫外线中的A光束成分较多,这时是储备体内“阳光维生素”――维生素D的大好时间;同时还可以促进肠道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有利于促进骨骼正常钙化。
晒太阳也有几个注意事项。首先,晒太阳时最好穿红色服装,因为红色服装的辐射长波能迅速“吃”掉杀伤力很强的短波紫外线,最好不要穿黑色服装。其次,晒太阳时要注意摘掉帽子和手套,尽量将皮肤暴露在外,让阳光与皮肤亲密接触。最后,晒太阳若隔着玻璃窗,是达不到效果的。最好在户外,或宽敞的阳台上。
沐浴冬日暖阳下,不光有益于身体健康,对于保持心情舒畅也是大有益处。
相关链接
负日之喧
教学内容:冬季安全教育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习和掌握一些安全常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教学重点:冬季如何注意交通安全。
教学难点:掌握一些安全常识,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最近的天气越来越冷了,冬季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比较差。为了能够使孩同学们安全的度过这个严冬,下面是一些冬季的安全知识。
1.注意交通安全。
冬天寒风凛冽,雪花飘飘。有人戴上了帽子和口罩,可别遮住了自己的眼睛,此外,地面上结起了一层冰,道路又湿又滑,遵守交通规则,主动避让机动车辆,过马路要一停、二看、三通过,上下学最好结伴而行。严禁在道路上追逐打闹滑冰或进行各类游戏活动。走路,稍不留神,就要摔跤,行走时不能急奔快跑。不能在道路上堆雪人、打雪仗和滚雪球,这样既不安全,又会影响交通,甚至发生车祸。一年四季气候不同,同学们交通安全防范不能放松。
雪雾天气要注意哪些交通安全?
冬季来临夜长昼短,雨、雪、雾天气多早上上学和下午放学时天比较黑,加上冬季雨、雪、雾天气多人体关节的灵活性较差反应也相对缓慢。所以请大家注意上学和放学时的交通安全。
2.要注意校园安全。
进入校园要轻声慢步右行 ,禁止在校园内乱跑、滑冰和做危险游戏 ,切忌追逐打闹,冬天衣服穿的多,人比较笨重,很容易摔倒,遭受到伤害。上下楼梯右侧通行,冬季因雨雪天气,楼道内会比较湿滑,家长要教育自己的子女在楼道内不疯闹,不东张西望,不拥挤,不推搡,不惊叫,不做滑冰动作。发生拥挤时,学会避让,立定站好,退到墙边。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同学间互谅互让,发生矛盾时多作自我批评,不准吵架,严禁拳脚相加,大动干戈。
3.进入冬季在家庭大量的用火、用电、生活取暖的同时也增加了火灾危险性加之冬季天干物燥是家庭火灾发生比较频繁的季节如何在这一时期预防家庭火灾至关重要。
同学们回家后一定要提醒父母和兄弟姐妹们。冬季人离开火炉前一定要拿开火炉旁的被褥及其他易燃物品。要注意用水、气、电等方面的安全,做到不玩火,避免野外用火,正确使用电器,注意取暖安全,防止煤气中毒等。遇到火警时及时拨打119报警。
4.防滑冰溺水和摔伤。
冬季气温较低,有水地面极易结冰,外出时要注意防滑,避免摔伤;要避免到池塘、河流、湖泊、水库等附近玩耍、滑冰,防止冰面破裂导致溺水事故的发生;若不慎发生溺水事故,要及时向附近的成年人大声呼救,同行的未成年学生、同伴不得自行贸然施救,避免因盲目施救造成更大伤亡。
5.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牢固树立食品卫生安全意识。注意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不买三无食品。
6. 搞好个人卫生和家庭卫生,保持空气流通,预防冬季常见传染病的交叉感染,如出现身体不适一定要及早就医治疗。
7.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防诈骗、防伤害。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遇有紧急情况,要见义巧为,善用智慧取胜,避免力敌不过反而危害自身现象的发生。
8.冬季如何注意课间活动的安全。
冬天来临后在学校如何注意课间活动的安全也显得很重要。冬季如何注意课间活动的安全呢?
冬天课间活动安全的要求:①、课间可适当开展一些有益的健身运动如跳绳、踢毽子等。②、走在有冰冻的路面上要特别小心预防跌倒摔伤尤其不能到有冰冻的地方追跑,不得在校园内打雪仗掷雪球以免砸伤他人。③、不要在冰上行走玩耍不能抱侥幸心理或者因好奇而冒险。 ④、冬季进行体育锻炼、课外活动时活动量要适度活动后如果出汗多应把汗水及时擦干防止因汗水蒸发吸热而感冒。 ⑤、冬季天气较冷在进行体育运动时易发生扭伤、肌肉、韧带拉伤等身体损伤,请同学们在体育课与课外活动时遵守体育锻炼规则,作好运动前准备掌握正确的动作技巧,注意自我保护严禁冒险行为。同学们我们要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观念坚决把安全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9.岀门要及时告知家长自己的动向。出门前必须和家长打招呼,并按时回家,不得在未告知家长的情况下私自外出、在外住宿和远游。远离网吧,合理利用网络,妥善安排每天的时间,不沉迷于网络游戏,注意身心健康;要文明上网。
课后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一些有关冬季安全的小知识,有些你们的爸爸妈妈也不知道的。你们可以将自己所学的本领告诉他们,让他们也增加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安全隐患发生的频率,确保自己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冬季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冬季是火灾多发期和特险期,引发火灾的不安全因素较之平常明显增多。为确保校园消防安全,吸取xx市10.10事件的教训,提高大学生防范火灾意识和技能,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推进消防四个能力建设,学院将于近期召开冬季消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具体如下:
1.召开时间、形式、地点:20xx年x月x日起至22日止;各系自行安排时间,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教育活动,20xx级班级在本班教室,20xx级班级自行安排教室。
2.班会内容:见后附件20xx年冬季消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材料。
3.班会要求:
(1)辅导员老师要亲自到班级主持召开消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同时结合本班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如在宿舍抽烟、乱扔烟头等现象进行教育,尤其要加强对重点对象的教育,如经常出现断电情况的寝室学生、有抽烟行为的学生等。
(2)班会须拍摄相片作为资料存留,相片场景要求:从教室后面往讲台方向,以黑板为背景,拍摄辅导员老师在班级主持召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的教室全景照片,黑板上须用粉笔写上班会标题2015年冬季消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3)班会要做好记录工作,参加班会的学生须在班会记录上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