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生态环境的要求

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40:2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对生态环境的要求

篇1

(1)调查项目区域生态功能区划及生态功能区类别;

(2)项目选址区现场调查工作中,关注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植被类型及植被分布、动物种类与习性、地表水水文情况及走向、出露地下井泉与地表漏斗、溶洞等现状情况,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区域生态因子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说明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质量水平;

(3)从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物种多样性及其濒危程度、价值,群落多样性及其效能等角度,评价项目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敏感性、脆弱性等。

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评价与预测结合

凯里市域地区山多地少的实际,分析项目在工程建设中占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对项目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及程度。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以建设项目施工前期、施工期、运营期对环境的污染贡献及对土地利用格局、农业生产、林地、生态系统、生态敏感区或敏感目标等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对具有一定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必要也可以进行生态风险评价:

(1)施工前期:主要是征地与拆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要认真分析建设项目相关资料是否符合当地的规划、区域开发利用规划等发展要求,及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出的生态保护措施与对策是否可行。

(2)施工期: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主要评价建设项目对土地、林地、水土流失等方面影响造成的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生物量与生态效益损失,自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生态景观影响等。并根据不同的建设项目产生的影响不同与环境保护目标的不同,重点论证、评价项目建设对生态敏感目标的影响程度。

(3)运营期:根据建设项目运营期生产特性及达标外排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其废气、废水、固体废物中含有的持久性和非持久性污染物特征,评价其对项目建设区域的空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影响途径、程度,生态环境能否接受,是否会造成重大生态影响及可能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变化及对区域生态系统发展趋势的影响,分析对区域小气候、生态恢复能力、景观异质性及种源的持久性和或达性的影响等。

三生态环境影响保护的措施与对策

针对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具有一定的保护措施:首先我们要分析区域生态保护规划或生态建设规划要求,并加以实施;其次根据建设项目的不同性质、选址位置不同,提出不同的生态保护目标,同时提出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和可操作性的保护措施与对策建议;最后针对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提出生态补偿方案,以便使这些不利影响得到减缓或消除。

篇2

    和谐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重视经济利益的提升与社会发展,却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多种自然灾害应运而生,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因此,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建设,遏制环境持续恶化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对林业发展的主要需求包括以下几点。

    1.1 对林业重新定位

    林业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当前生态形态下,必须将林业建设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发展项目,彻底摒弃传统的将林木作为木材为主的思想,必须对林业进行重新定位。把林业定位成木材的传统思想使得森林资源大量浪费,造成森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沙尘暴、洪水等自然灾害加剧。当前,应该将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将林业建设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使其肩负着对生态环境的优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

    1.2 确保森林系统的良性循环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森林生态系统既是森林资源系统也是林业建设以及生还环境建设的物质基础。在林业建设过程中,要对森林系统进行合理的培育、做好管理维护以及发展工作,从而保证森林系统发展的良性循环。通常情况下,森林系统的良性循环主要表现在:森林系统本身的资源构成是一个综合的自然资源体,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森林资源的数量庞大,其总面积、总蓄积以及森林覆盖面积完全能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森林资源本身具有较为优良的品质,其中优质的种苗、优良的树种等能充分保证生态环境的高效发展。

    1.3 综合发展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将林业发展作为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效益发展的综合体现。社会、经济、生态单个方面的效益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林业的发展不能只注重单效林业,要将生态效益的实现作为林业发展的前提,同时,还要适当的将社会经济效益发展考虑其中,使三者的发展与效益得到有效保障[3]。

    2 建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新林业发展指导思想

    2.1 将满足社会需求作为主要目标

    以满足社会需求作为林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新林业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当今社会机身的发展具有多样性、多元化的特点,其对新林业发展的要求也是多样化的,社会发展对林业的主要需求一方面体现在对森林资源体的生态服务,另一方面体现在对木材以及相关林业产品的实体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阶段人们会对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社会、生态环境的需求已经逐渐成为新林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2.2 将生态环境与效益作为发展重心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态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最重视的问题之一。基于传统思想,人们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致当前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当前社会发展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合理建设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效益。在新林业建设过程中要将生态环境与效益作为发展的重心,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生态环境效益的发展达到最优化,从而进一步对人们生存环境做出贡献[4]。

    2.3 将适应时展作为根本要求

篇3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也得以迅速发展,在给人们提供生活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打破了生态平衡,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引起了人们对生态和发展这一矛盾的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随着人们生态环保理念的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为了城市、建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建筑应运而生,带给了城市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本文主要针对生态建筑设计思想内涵及表现手法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1 生态建筑简介

生态建筑就是依据建筑所在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综合运用生态学、建筑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理论,科学合理地协调建筑与生态间的各种相关因素,使建筑与生态环境形成有机的整体,使得物质、能量能够在生态建筑内有序的循环,得到高效率、低功耗、低污染、生态平衡的生活环境,使建筑、生态和人组合成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生态建筑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减少了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排放,同时又为人们提供了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及生态环境,受到了人们广泛的欢迎,在现代建筑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2 生态建筑的设计思想内涵及表现手法

(1)因地制宜。在设计生态建筑时,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生态环境进行设计,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最大可能的利用自然环境。在设计时应当充分利用自然优势,使建筑能够与自然密切接触,利用自然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例如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光进行室内照明,利用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环境温度,提高空气质量。

(2)一定的前瞻性。在对生态建筑进行设计时,要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同时具备一定的前瞻性,要考虑未来一段时间内人口、环境、气候等可能发生的变化,根据生态环境合理的选择建筑的密度和容积率,同时对建筑进行科学优化的布局。最大限度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留生态环境的原貌,这对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前瞻性有着较高的要求。

(3)资源的循环利用。资源的循环利用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思想和表现手法之一,也是对生态建筑的基本要求之一。在对生态建筑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例如在建筑中设计水资源的循环系统,将使用后的废水汇集,统一进行处理和净化,然后将处理后的水用于冲厕或者对植物的浇灌,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4)充分利用绿色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率,减少传统能源利用率,是对生态建筑的重要要求,因此在设计生态建筑时,要充分利用绿色可再生能源。在设计时,可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或者利用风能进行发电;此外还可以进行水力发电,若电能高于建筑使用量,还可以将其进行储存。通过对绿色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降低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减少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的排放,降低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5)新材料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技术不断创新,在环保、节能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生态建筑的设计中,尽量选用新型材料。利用新型保温材料,有着较高的保温隔热性能,冬暖夏凉,减少了空调等的使用;利用新型采光材料,能够提高室内的采光效果,改善光环境;利用新型隔音材料,能够大大减少噪音的干扰。通过新材料的应用,在提高建筑生态性的同时,更丰富了建筑外观,提升了美观性。

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的不断加速,人类与生态间的矛盾将不断激化,制约着社会的发展,而生态建筑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给城市的建设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思路。相信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生态建筑必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最终使人类、建筑与生态环境形成和谐的共存关系。

参考文献

篇4

1引言

人们不好的生活习惯和不良的开发行为对生态环境和资源造成了严重威胁,进而引发了生态环境被恶性污染,资源浪费造成短缺,而且全球环境污染出现南极冰化和变暖等现象出现,给我们的地球家园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而,我们十分迫切希望对生态环境进行弥补。生态环境的建设首先需要生态环境的合理设计,设计的过程十分复杂,但效果很明显。生态环境设计的出现能够促进人和环境共同和谐的发展。

2生态环境设计的中心理念

生态设计是一种以健康、环保理念为一体的重要设计特征,是生物一种生活状态的集中体现,目前在环境设计中的运用范围十分广泛。从环境生态上讲,为了满足人们健康安全的居住环境、促进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进行合理的生态规划,保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在以人为中心的情况下,降低成本的造价,合理的避免资源的浪费,通过科学的技术处理方式,采用环保、可持续的材料及设计方法,做到环境无污染,让生态环境设计越来越相对自然、更加生态化,将人对环境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

3对于生态环境设计的分析和思考

环境生态性设计主要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在实现人物质及精神生活的同时,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更好的做好生态规划,能够保证在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同时维持环境空间生态的良性循环。

3.1生态环境设计的主旨思想的分析

3.1.1生态第一的主旨由于人们对生态环境没有很强的保护意识,因此对于环境的破坏力度比较大。目前来讲生态环境十分的脆弱,很难修复到原来的模样,因而也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在生态的建设当中,我们要从一开始的决策规划到设计等等阶段,都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全面的控制,才能慢慢修复生态环境。

3.1.2生态环境设计的积极性在生态环境的建设中,我们需要克服一切困难,打消那些消极因素,将设计难点变成亮点,坚定信念,勇于去迎接挑战,从而激发设计的积极性和发挥创新的精神。

3.1.3生态环境设计具有的可操控性生态规划说的是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对实施进控制和指导,使其成果无论是从图形还是数字上都做到一目了然,方便对其的管理。

3.2对生态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

3.2.1健康舒适的设计原则在生态环境设计时,我们主要依据健康、舒适的原则。要采用完全无污染、无伤害的建筑材料,以求保护环境的同时发挥其效益。

3.2.2遵循自然的设计原则过去,人们总想着如何征服自然,所做的一切的活动都在破坏着自然。现在,了解了自然关系与人的微妙的关系,就要正确对待这层关系,适应和顺从它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充分满足人们的所有要求。

3.2.3保留乡土性的设计原则在生态化设计中,要想做到可持续发展,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有效的利用当地资源给我们的条件,加上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充分的保护当地资源的开发。做到基本还原。

3.3生态环境设计实践中的问题与思考

3.3.1引进生态技术及后期维护问题生态技术要求环境美观,生态建筑更需要先进的设备技术,这就导致了需要高昂的费用。还有有些材料要想看到刚开始施工时的效果也是需要长期的维护的,这也是需要高昂的费用的。

3.3.2选择生态材料的问题环境建设时注重的不只是材料的美观程度,在环境破坏的程度上、所选材料的性价比上,优先选用生态材料。

4对环境设计中生态设计的方法

4.1地域性设计的方法

要想充分体现生态设计,还要针对环境本身所带来的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特色,发挥出应有的生态空间设计。不管是从材料、植物还是文化,都给人们带来一场环境与人类的艺术设计盛宴。

4.2资源利用的方法

环境中有各种各样的可以利用的资源,能够更好的节约成本,我们将资源合理有效的运用到设计当中,使其发挥出更好的效益。

4.3能源开发的方法

现如今的生态环境设计,除了资源和材料的利用上,还要将平衡能量深化到生态设计中。

5结束语

本篇文章中,作者对生态环境设计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我们不能破坏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要将资源更好的进行保护、合理设计和开发利用,才能有效的促进生态环境设计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石中之,著.生活环境[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99~100.

[2]俞孔坚.绿色景观:景观的生态化设计原理[C].为中国而设计———第二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5.

[3]白德懋.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篇5

(1)对生产活动基本要求不同工业化生产是通过市场竞争和市场调节来实现的一种商品生产活动,生产企业为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往往最大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结果是很多企业只追求如何便捷、低廉获得优质生产原料,并未考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自然资源再生能力。同时,为降低成本而逃避所排放污染物的处理,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污染。新的生产方式要求对以持续供给能力为限度利用自然资源,并有效重复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同时,考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或满足生态环境有效净化的要求。

(2)对科技发展、应用的要求不同传统工业化生产中,受生产目的制约,技术开发和应用常以满足生产当前需要和带来即时利润为目标,并未考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人类对技术开发和应用的片面发展造成了技术“双刃剑”的结果。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文明生产方式的形成将对技术开发和应用提出更高要求。既需要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变化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进行科学揭示,以便为社会生产的发展和整体规划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又需要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中,遵循人及其社会的需要原则,遵循生态价值的原则,充分考虑对自然的负面影响[5]。

(3)对产品及其消费的基本要求不同工业生产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地倾向于奢侈消费和依赖于各种非降解性的塑料制品、化学制品、电子制品等人工合成产品的消费。消费人工产品所产生的各种废物未进行有效无害化处理,将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或阻断其正常的物质、能量循环,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尽管,生态文明下的物质生活同样依赖于各种人工产品,但在生产时要求考虑对人、对自然的双重作用,以及对消费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利用。控制产品非自身用途的资源消耗以及奢侈品的生产,提倡节约、适度的消费方式,抑制消费中的各种浪费现象。

(4)对生产关系的基本要求不同传统的工业生产,往往仅以追求生产效率和利润为目标,主要关注产品质量和数量,而忽视了“人”这一要素。人变成了技术的附属物,生产技术流程和生产管理关系基本上决定人与人在生产中的关系,导致生产活动与人的发展相背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背离。也造成了生产活动中人与人关系的对立,这种对抗性也必然会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对立。新的生产方式文明,强调生产活动与自然进化和人的发展的统一。这种统一性既表现在物质生产领域,又表现在精神生产领域。物质性生产活动总是要受到生态环境制约的,因此具有一定有限性,不可能无限增长。精神生产及其服务却具无限性,不仅体现人的生存与发展目的,并且凸显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在有限物质性生产基础上追求精神性生产的无限发展[6、7]。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提出“以人为本”,正顺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规律。综上,生产方式文明的内涵就是在生产和社会发展中,始终以尊重生态环境的规律为前提的,以获取社会所需的物质财富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成果为目的;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促进自然、社会与人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生产方式文明的实现途径

(1)科技进步的生态化科技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为解决环境污染进行着环保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但这仅仅是解燃眉之急。欲彻底解决工业化生产方式的生态破坏性,必须对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进行生态化改造。开发和广泛应用先进生态技术,从生产的源头入手,解决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利用生物质能和废物资源替代矿物资源,缓解资源危机,实质上是通过科技进步促进资源的演替。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交流以及技术创新活动,削弱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和技术垄断效应,促进新技术的自由传播。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026-02

人类总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实现社会经济生产的高速发展,却最终引发严峻的生态问题从而制约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的生存。因此,提高生态文明,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是全世界应共同培养的道德观与世界观。而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其应树立牢固的、正确的生态价值观,通过科学严谨的生态教育激励大学生承担起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责任与义务,进而更好地推动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

一、开展生态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效培养大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面对大量的资源紧缺、环境破坏严重且生态开始面临退化我国对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日趋重视。尽快建立自然环境保护意识成为我国当务之急的工作内容之一。然而,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所有民众的投入和力量,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更多人才的加入,所以教育就成为了最重要的保障与平台[1]。众多人才领域中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程度的高低,能直接作用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因此,高校教育尽快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教育,不只是环境对时代的要求,更是推动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大学生要依据教育培养自身正确积极的价值观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打造健康的可持续的生态文明。

(二)进一步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教育所传达的既是自然环境知识也是生态保护意识,针对大学生开展生态教育可以培养其科学、低碳以及环保的生活形式、思维角度以及价值理念,同时也可使其道德及素养有一定的提高,对生态环境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从而自觉承担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与义务,以此推动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向前发展,最终促使各阶层各领域群体树立尊重生态环境的意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以,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开展生态教育的结果将会影响整个社会对生态环境的认知,甚至会作用于未来我国生态环境的好坏。可见,高校开展生态教育对我国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2]。

(三)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

生态文明教育在大学生中开展旨在培养学生清晰地认识当前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培养科学的发展观,了解现有自然资源不合理使用产生的后果。生态教育的开展可以帮助大学生自觉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自身职业目标相融合,建立符合学生特有的知识理论与技能,使学生从全新的角度审视人类、社会及生态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在道德和价值观上形成正确的生态环境意识。所以,在大学开展生态教育不能认为是单一的课程内容,而应成为促使大学生发掘当下环境的严峻性,形成科学的生态世界观,最终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生态教育在大学开展的路径

(一)增设关于生态教育的课程

现代高等学校教育不只是将固有的知识内容传递给学生,更应通过对知识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因此,大学应多增设生态教育课程,可将生态教学融入学校的教育及教学评价系统中,以保证生态教学切实展开,真正将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意识传达给学生。如可增设专门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以及文明行为的建设等课程,在学生间围绕生态环境的重点问题组织有关的课题讨论及研究,其涵盖的内容可以从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理论、国情现状、法律法规、现有的文明建设情况以及面对的问题等入手。通过多种形式的课程增设帮助学生真正认识自然中的生态环境系统,清楚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际意义。学生也可通过反复认真地学习掌握全球生态系统的原则、组织形式、调节规律,例如自然环境各组成部分的关系、依存性、丰富多样性以及稳固性等。通过对内容系统的学习使大学生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同时大学生经过相应的原理与知识的汲取,可以构建出个人的思维方式,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正确掌握人类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二)将生态环境意识“渗透”到教育中

为最大程度激发大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积极性以及创造力,从而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生态价值观、道德意识以及科学行为,高校可在教育课程中加入一定的生态环境意识,影响学生的思维与行动。生态环境普遍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们价值取向的错误影响到个人行为的缺失。因此,高等院校可依据现今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大学生思想意识觉醒程度以及社会发展现状等作为生态教育的前提,以经济效益为环境保护与治理方式选择的条件,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方式方法用以保护生态环境。

运用渗透形式进行生态教育时应注意从实际情况出发,使大学生对生态环境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明确人类在自然中并不是处于唯一的主体地位,其他生态物种所处的位置与人类相同,进而对人类的行动与意识重新调整,使其行为最终符合生态环境的要求与规律。生态教育课程的渗透形式能有效帮助大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价值理念,树立优异的生态意识,拓展正确的行为能力。

(三)开设专门的生态化课程

在全世界倡导低碳节能,改善生态环境的大背景下,生态教育不仅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同时切合了时代的要求。因此,高校不妨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主要内容,全方位多样化学习为条件,建立适合大学生学习的开放式生态课程体系。在大学开设生态课程其基本原则是让学生走出书本与课堂,走进自然和生活,以实际的观察与感受来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高校旨在培养全方位人才,因此应对各教学资源进行科学整合,用最合理的组合形式将多样性的生态课程提供给学生,使学生能够依据自身学习情况及思想意识进行自主的选择,最终达到促使其多方位发展的目的。同时生态课程的设立可鼓励学生多与自然环境亲近,进而发掘学生的各项潜能,提高其动手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该课程开设后其重要性应与政治等基础学科一致,同时结合现有的资源具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例如针对生物多样性的衰减、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城市生态环境构建等课题进行开课、讨论和研究。

(四)开发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

我国大学开展生态教育的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枯燥,因而无法将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意识转化到学生的行动中,不能使学生将其融入到个人生活习惯里。所以,高校教师要尽快开发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拓展全方位的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生态环境危机感,培养生态文明及自然环境保护意识。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生态教育课堂中讲述的科学知识可以让学生灵活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不仅巩固了知识内容,增强了个人动手能力,同时有效地加深生态环保意识。教师可辅助学生组织开展关于生态、自然以及环境保护相关的调研、讨论以及活动等,学生既在过程里享受到实践学习的乐趣,又能以亲看、亲听、亲感受的方式对生态环境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2.建立相关社团。高校应积极倡导鼓励学生在校内建立关于生态环保的社团,不仅能在校内开展各类活动用以推广生态文明和自然保护意识,还可以与校外的环保组织进行联合活动,这样既能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也能唤起社会群众的环保意识。

3.针对环保日开展校内活动。在专门的环保日,学校可积极组织各类演讲、摄影、辩论以及讲座等活动,如在每年定期的地球日各社团可针对生态环境的知识点、现状以及相关的法律政策进行演讲或讨论,从而使更多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自然环境、动植物以及各类资源的恶化和保护情况,我国针对生态环境所颁布的各项法律政策执行与管理情况,并学习一定的治理改善环境污染的技术方法,营造良好的生态学习校园氛围。

(五)引导学生过低碳生活

高校开展生态教育课程不光要教导学生科学知识和理论观点,更要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积极响应低碳生活。低碳生活主要是消费形式的低碳,不单是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还包含对自然环境的消费,大学生应做到节约和理性购买,以个人健康与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进而做到健康消费。如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少购买衣物、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具、不购买毛皮制品、节水节电、不随地扔废物等,养成不浪费、爱节约、重低碳的生活方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教育必不可少,其具有的前瞻性特点能有效地使大学生对人类、社会、环境三者的关系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处理。高校实施生态教育一方面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价值观,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生态文明的建设,另一方面带动社会群众培养积极的生态环境意识与行为,进而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对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活文明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鹏宇.大学生生态教育路径构建[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6).

篇7

0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大中型水库工程的兴建往往会破坏大量的生态环境,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

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渐被重视,但是对不利的影响尚无一个国际公认的评价标准,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的方法评价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针对生态环境的变化,研究改善措施和保存文化遗产方面的技术日益先进,补偿和生态环境改善方面投入的经费在工程总投资中已占更高的百分比。

一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水利工程不直接产生污染问题,属于非污染生态项目 ,其建设可以为区域提供发电、 防洪、 航运、 灌溉、 供水 、水产养殖等方而的综合效益。

水利工程的建成可以在汛期发挥蓄滞洪水、削减洪峰的作用,又可以增加枯水期流量,提高抗御洪 、涝、旱、 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为人民提供了稳定的生产、 生活环境;为防洪 、灌溉、 发电、 城乡生活和工业用水及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安全保障。

在各项水利工程建设中,水电开发工程占有绝对优势的比重, 水电是永不枯竭的清洁能源,有着较低的环境开发成本,可以取代石化燃料。与建火电站相比具有不污染环境、减缓温室效应和酸雨危害的优势,还可以减轻煤炭运输给公路、铁路及水运造成的压力。

水利枢纽工程中核心部分是水库的建设。 具有调节性能的水库,通过调节在枯水期增加下泄流量,不仅可提高下游水体的自净能力, 有利于改善中下游水质状况及供水条件等,还可以促进渔业养殖、 开发旅游景点、发展旅游事业。

水库抬高水位可以有效改善水库上游的天然水运运输系统,与陆运系统相比,水运可充分发挥具有运输成本低 、少占地或者不占地的优点。

此外,水利工程还有拦蓄泥沙、提高附近地区的地下水位、改善涉禽和非迁徙鸟类的生存环境、提高灌区含氧成分等作用;在血吸虫疫区,水利工程结合灭螺,血防效益显著;而水土保持工程本身就是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开发目标等。

二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水库的兴建,形成了巨大的停滞水域,由于太阳辐射和水的理化特性,造成一种同原来天然河流完全不同的水域环境,从而给水库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带来种种影响。例如,大多数深水水库的水质,尤其是水温,是沿水深呈明显的季节性分层分布的。水库深层,其水温低、溶解氧少、游离一氧化碳和还原态物质多、浑浊度大。

水库蓄水对上游的淹没,导致的土地、自然文化遗产、景观、移民、动植物栖息地、生物物种多样性等的损失和破坏。

水库调蓄,对库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构造、地下水位、气候等产生影响,可能会诱发地震、山体滑坡、地下水位抬升引起的土地盐碱化和沼泽化、水质富营养化、水面蒸发量增加等。

水坝对河流的阻隔,使江河水的自然流态发生变化,打破了河流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如洄游生物迁徙途径破坏、湿地和林地损失、上游泥沙淤积、下游河道冲刷、河口后退、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等。而洪水、地震、战争等可能导致的溃(垮)坝,使下游地区的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风险增加。

在水库蓄水的同时,也将泥沙拦蓄在水库之中,河床逐渐淤塞,致使河床抬高阻碍河道行洪,减小了河道的过流能力,导致水库上游相同流量的洪水水位逐年升高,高水位发生的频率增大;而水库下游河道冲刷加剧,洪水冲积层丧失,甚至引起河口的海蚀等。

在水资源重新分配过程中,往往忽视生态环境对水的需求,一旦水利工程的作用超过环境承受能力,环境问题就必然发生 。例如,灌区的过量引水,会导致下游地区河道断流,河流生态退化,地下水位下降,不当的灌溉方式则可能带来土壤次生盐渍化和水浪费,这些水环境的变化引起的下垫面植被破坏,导致洪水泛滥;污水的排放,超出了水体的纳污能力,出现了水污染;干旱缺水导致沙漠化,沙尘暴使空气浊度增加,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跨流域调水,对调出流域的下游因水量减少产生的生态影响,如供水安全、 河道断流、 河口萎缩等;对调入流域的可能影响,主要有工程沿线的移民安置、 水质污染、 水生微生物传播疾病等。

工程建设对环境的破坏,水利工程的建设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土石方开挖,这不光是对地表大面积的剥离,而且大量的弃渣将会产生新的水土流失,造成河道淤塞,沿河两岸的田地荒芜。如贞丰县水车田水库的建设,除枢纽工程外,光干渠就有三条共长45km,绝大多数渠线位于半山腰,坡面较陡,不仅开挖困难,而且大量的土石方沿外坡滑落,给坡面植被造成大面积损坏,加快了水土流失的速度,造成部分地段河道淤塞。

总之,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水库淹没和移民问题,对泥沙的影响,对气候、 地质、 水体、 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对文物和景观的影响,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以及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等。

三治理的对策与措施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变化的动态系统,要求人们积极参与,保持和改善地球生态系统,完全地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要,同时要考虑下一代。 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水利工程建设应遵照标准的生态环境规范,合理地利用和管理自然资源。

1应做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环境保护设计。 这对于有效减免水利开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水利的生态环境效益起重要作用。 我国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开展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现已成为水利工程项目立项的必备文件。 但现行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生态环境管理主要在决策阶段和竣工阶段才对生态环境影响方面进行评估或控制,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决策 、设计 、施工运营等阶段,因此,在工程建设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应该考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不同的阶段加强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设计。

2尽快研究制定出能反映人们现有认识水平的水利工程生态影响的评价体系,建立起生态环境综合及关键要素承载能力的评价方法,制定各类工程对各类生态环境影响问题的量化评估标准。 而且有必要对生态环境价值进行核算,以探讨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在综合考虑社会、 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基础上,分析工程的可行性, 切实在水利工程规划、 建设、 管理各个环节中落实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要求和强制性 、规范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标准。

3建立健全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环境损失成本计算和补偿方法,特别是创新移民补偿机制。 要根据一些生态环境要素的需水特点,利用水利工程的调蓄有利条件,适时进行补水,保护生态环境。

在水资源开发中强调合理开发利用,而不是充分利用 ,在考虑经济及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时,还必须为生态环境以及水环境留一定的用水份额,提出合理的环境需水和生态用水量。

4建立多学科融合的技术支撑体系,研究掌握河流的演化、泥沙的运移、动植物繁衍、气候的改变、移民的安置等规律和途径,通过科技创新,防止和减轻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篇8

2石油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根据石油开采的实际特点和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建立的标准和要求,可以选择采用环境影响评价中常用到的一种评价模型:PSR模型,即“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模型。压力:主要描述的是石油开采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一些负影响因素;状态:则是反映石油在实际开发建设过程中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各种现实影响的表现;响应:就是针对石油项目开发建设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而采取的解决措施。

3石油项目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我国石油开采所处的地区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复杂多样,因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面也表现出较为复杂。具体来说,石油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3.1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石油在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主要有各种加热炉燃烧以及居民生活区排放的废气。这些废气中含有大量的烟尘、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以及烃类物质,这些废气不采取相关预防处置措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给油田开发区域周边的大气环境带来较大危害,各种废气污染物浓度的提升会直接导致空气质量的下降。石油项目开发一般都是属于大型工程,前期建设过程中大量建材的运输会造成扬尘,这些扬尘会增加附近区域的悬浮颗粒物的浓度,尤其在一定气候条件下还会将其扩散至周边区域,对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3.2对水系生态环境的影响

根据石油开发时段的不同,石油项目开发对水环境的影响也有较大差异。在油田开发建设阶段,对水系的影响较小,做好勘探和建设期的预防就可以有效应对。真正对水系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是在运营期的石油正式开采阶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油田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主要有井下作业产生的废水、原油脱出水,这些废水中含有烃类、化学需要量等污染因子,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给地下水或土壤产生污染,尤其是对于处于沙漠区域等生态环境敏感区域的油田开采,对水系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一些钻井废液等含油污水对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二是石油开发还会降低地下的水位,对石油开采区域内的水文地质环境影响也大。

3.3对动植物的影响

石油开采属于大型项目建设,对于区域内的动植物原有的生存环境产生较大影响。例如,井场周边的道路修建、建材堆放和场地清理,以及石油管道的铺设都会破坏植被,会造成植物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覆盖率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从而导致其环境功能的下降。此外对动物的影响也较为普遍,石油项目的开发在施工时会割断和破坏区域内的陆生动物的活动区域,影响它们的栖息环境和觅食范围,大量施工机械的涌入和车辆的噪声,往往会对动物的影响是巨大的。

3.4对土壤的影响

石油开发项目在所有生态因子中,对土壤影响最大。根据石油项目开发的时段不同,对于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其中,在建设阶段,对土壤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项目施工中对土壤表层的剥离,对土壤的挖掘会造成其结构被破坏,影响农作物的成长。在运营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石油井场周围的石油类污染物对土壤的污染。据测算,每一口井的落地原油辐射半径为20~40m,排污池平均为15×15m,渗透的深度为5~30cm,土壤中石油烃、芳烃总量、酚的含量超过土壤背景值60倍以上。

4石油开发态环境保护对策

石油开发工程项目大,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影响时间长、影响复杂,因此,在石油项目开发之初就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观念,把环保理念充分融入到整个项目开发的全过程,切实在做好石油开发的同时,将环境影响降低到最小。

4.1加强环境管理

石油开发的相关参与方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其中,石油开发者要严格遵守各项环保制度,带头落实环境管理的规章要求,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都要把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纳入进来,通过各项具体措施来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管理力度。石油开发的监管者,尤其是地方环保部门要切实加大执法力度,严格督查开发企业是否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生产和开发。

4.2严格环评制度

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纳入到石油开发项目的前置环节,对油田开发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详细的调研、论证和分析,并结合周围环境现状预先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污染防治之策,确保油气田项目的开发始终做到污染物治理设施和主体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的“三同时”制度。

篇9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开始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我国虽然已经开始实施生态水利工程,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没有形成完善建设系统,缺乏有效设计措施。因此,在对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对选址、布局、施工等进行全面分析,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层层分析及深入控制,实行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工程设计与实施。

1 生态水利工程的主要特点

在当前的生态建设过程中,生态水利工程可以有效降低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地质活动改变等,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该工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对环境及地质两方面影响内容的转变上。

1.1 生态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生态水利工程可以明显提升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确保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和谐的生态环境系统。生态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求对各项生态资源进行重视,加强资源开发及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尤其是在水资源方面,生态水利工程可以提升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组织建设及设计效果,降低工程对水资源及水资源周围生物活动的影响,从根本上提升了生态和谐发展的速度,降低了人类行为对生态文明的损伤。除上述资源外,生态水利工程还可以降低对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加强区域环境的稳定性,减少可能出现的暴雨、雷电等自然灾害,提升大自然的自我恢复能力,建设和谐生态环境。

1.2 生态水利工程对地质活动的影响

在传统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并没有对施工内容进行合理控制,没有对施工操作进行合理选取,造成地质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例如在堤坝建设的过程中,施工人员未对周围水环境进行详细分析,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水面压力上升,导致地壳压力骤然上升,加大了地震、岩崩的风险。生态水利工程将地质活动趋势作为建设基础,对地质环境进行全方位分析,秉承地质保护理念,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地质活动的制约。常见的生态水利工程保护理念主要包括河流自我修复功能理念、因地制宜理念等。在上述施工的过程中,生态水利工程将建设操作对地质的影响与经济价值放在同等的水平,从本质上降低了人类活动的地质活动的破坏。

2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原则

2.1 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设计原则

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加强对生态系统自我恢复功能的保护与控制,提升系统的整体可持续建设和发展。生态系统自我恢复功能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物种自我选择,能够对自身系统环境、系统组成进行合理调节,达到自我恢复的效果。这种效果是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设计人员要依照生态系统自我恢复指标,依照生态系统发展方向进行设计,最大限度减少生态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物种组成和资源配比的影响。要依照生态系统本身结构因地制宜,在环境中寻求最佳方案,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2 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设计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对自身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行全面分析,依照生态学原理及工程学原理,对工程安全质量及工程经济性进行控制,保证两者兼得。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对河流状况进行分析,对河流特征、河流环境差异、河流周围地质进行数据收集,要依照河流地貌对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中横断面进行明确,降低河流动态变化对生态水利工程的影响。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对河流的性质进行保护,以河流稳定性为前提,降低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该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投入最小经济效益最大原则,对各个方案进行对比,建立合理生态监测、评估系统,降低生态对工程造成的损害。

2.3 保持和恢复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

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与生态环境之间空间存在明显的关系。相关资料表明:一个地区的生境空间异质性越高,意味着创造了多样的小生境,能够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操作,其工程环境规模较大,非常容易造成生态系统不同程度变化。在上述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对生态环境及生态群落的多样性恢复内容进行全面控制,要严格依照河流地貌、生物成分、资源构成等对河流空间异质性进行保持和恢复,提升主体设计质量。

3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操作

3.1 加强水文过程分析及计算

在对生态水利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依托生态水文学及工程水文学,对上述两方面内容进行全方位分析和把握,将两者有机结合,形成完善设计控制基础。设计人员要依据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状况及环境空间资源状况、规律等对生态目标进行建设,形成以资源控制及优化为目标的水文分析体系。此外,在水文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还要对生态水文学中的湖水资源、空隙时间、湿地状况、补水操作等水文指标进行分析,对灌溉期与非灌溉期、灌溉空隙时间与非灌溉空隙时间等进行控制,提升水文指标强化质量,减少可能出现的生态水利工程安全问题。

3.2 识别工程设计与敏感提升

识别工程可以有效改善生态水利工程中生态指标的分析准确性,确保生态水利工程与生态建设和谐一致。在识别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依照工程直接与间接影响目标,对生态环境中的各项影响因素进行划分,形成完善生态控制指标。设计人员要依照生态敏感点与生态工程建设之间的影响状况及关系,对识别价值进行合理设置,依照工程安全性及经济性原则要求,对识别进行的等级划分,完成识别评价。

3.3 反馈系统监督、控制系统设计

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系统设计主要是依照河流生态系统进行的反馈建设。在该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对成熟河流生态系统进行全方位分析,依照可持续发展要求及生态系统动态转变,建设动态反馈调节主线。要依照河流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效果、结构动态变化量对生态水利工程内容对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实现设计、执行、监测、评估、调整,循环往复,不断提升反馈调节质量和效果,确保深入加强可持续发展生态水利工程建设。

3.4 要与环境工程设计有机结合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注意将环境工程与生态工程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的建设体系。设计人员要充分吸收环境发展理论及技术与工程发展理论与技术,对操作设计中的水量、水质进行科学配置,提升水利工程安全性和生态效果。设计人员要对生态水利工程环保指标进行全方位提升,对生态水利工程中可能出现的污染因素、污染操作及时进行监督和控制,降低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尤其是在水污染控制方面,设计人员要对生态水利工程可能出现的水污染控制进行预防,建立完善预防控制体系,进行日常监督,确保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提升生态水利工程生态效益。

4 总结

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并不乐观,主体生态环境污染现象较为严重,加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已经刻不容缓。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实施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依照生态环境要求及生态环境需求,对生态水利工程中的资源配置、资源控制、污染控制等进行提升,已经成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主要方向,对我国生态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10

一、保障生态安全的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等生态安全问题也随即显现,这使人们开始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在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生态安全对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保障生态安全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处于不受威胁的状态,使生态环境保持既满足人类和生物群落持续生存和发展,使生态环境自身的能力不受损害,并使其与经济社会处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状态。因此保障生态安全按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其次,保障生态安全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社会稳定的基础

生态环境对人类发展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这种限制作用不可忽视。基于这种理论观点,生态安全从一开始就将人类发展和自然生态安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要求在两者之间找到均衡点,从而实现社会稳定。生态安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保障生态安全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1]。

二、保障生态安全需要发展生态消费

人类的消费活动既受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诸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又反作用于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2]人类活动对生态安全的影响主要是由消费引起的。不良的消费行为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而生态消费是在满足自身消费需要的同时,综合平衡物质生产和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自觉遵从生态系统对人类消费的约束,实现自然、人、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3]。它能通过对生产、消费的影响,保障生态安全,具体表现在:

(一)生态消费通过对生产的间接引导,保障生态安全

(1)工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威胁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各种违规生产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威胁。以IT、纺织、日化、汽车等行业为例。根据环保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IPE)以及自然资源保护协会2014年7月的绿色供应链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指数(以下简称CITI指数报告)显示,IT、纺织、食品饮料、日化、纸业、汽车、啤酒、皮革8个行业在华污染数据如下:

企业IT纺织食品饮料日化汽车纸业皮革啤酒

违规记录2501690055251174170273863200376

数据来源:2014年CITI指数报告整理(IPE及自然资源保护协会)

生产印刷线路板的企业的不稳定达标排放,会给当地河流、土壤和近海造成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同时,纺织行业对河流、湖泊的水污染严重。日化产品中的黄磷等会造成土壤污染;汽车用钢、汽车玻璃、轮胎橡胶、蓄电池生产等多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污染物,造成水污染、固废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

(2)生态消费对生产的间接引导机制

上述数据表明,中国工业的高增长是以高能耗、高排放为代价的。这违背了生态消费的本质要求。为了满足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生态消费不仅要求厂商在生产资料选取中的生态性,在生产过程中,调整生产模式,改变现存的高能耗、高排放的生产方式转为低能耗、低排放的生态生产方式。更要求其生产的产品在消费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危害。

(二)生态消费能直接引导消费者行为,促进生态安全

(2)居民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活废水的出现是消费直接引起的,目前,城市生活用水的浪费现象严重,污水排放量大。有数据显示:全国97.5%以上的城市有水域污染,其中40%为严重污染,90%的重点城镇的水源地遭到污染。根据中国环保部2004-2012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显示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占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比例逐年上升,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2004-2012全国环境公报整理而得

其次,与居民消费有着直接关系的汽车尾气污染目前已成为城市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做的调查显示:以更宽敞的住房,大排量汽车等“大型化”的消费模式正在兴起。随着汽车销量的迅速增长,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也日益加剧。据统计,汽车尾气污染占目前很多大城市空气污染的70%以上。在“京津冀2013年元月中旬强霾污染事件”中,北京产生雾霾的主要原因是机动车的汽车尾气排放量过大,导致PM2.5污染物严重超标。

(2)生态消费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与方式,促进生态安全

目前,我国盲目攀比,随意挥霍的消费主义倾向明显,消费主义是“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它煽动人们的消费激情,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消费主义不仅仅满足需要,而在于不断追求对于彻底满足的欲望”[4]。这种对物欲的放纵、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攫取以及对消费品的挥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只有摈弃消费主义的不良消费习惯,才能使人展现其全部潜力,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确立起真正的人道主义关系,促进人的充分、自由、全面发展[5]。

三、如何发展生态消费

改变不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模式,发展生态消费模式“需要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的共同努力”。[6]因此,发展生态消费需要从这三个角度联合入手。

(一)从生产者角度出发:

合理调整三大产业的结构比重和内部结构。应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的部署,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能够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有利于优化消费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并使这两个优化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共赢,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7]。

(二)从消费者角度出发:

主动提高自身的消费安全意识,养成理性的生态消费行为习惯。目前我国消费者维权意识还相当薄弱,这使不法产商有机可乘,消费安全问题频发。因此消费者应加强对维权法律知识的了解,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身的利益。

(三)从政府角度出发:

适当调整生态消费品价格,加强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建设及宣传。适当降低生态产品、节能产品价格,或在购买及使用生态产品过程中给予适当政府补贴,增加企业对生态产品的生产,促进生态消费品的普及和使用,并在此基础上限制供应能产生较大碳排放的产品,完善保护生态消费的法律制度。(作者单位:湘潭大学研究生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尹世杰.再论生态需要[N].光明日报,2004-8-24

篇11

一、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依据

煤矿区生态环境是一个多个生态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互动反馈的复杂系统,为了科学预测采煤对矿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必须构建一组煤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定量化分析。该评价指标体系应科学地反映煤矿区生态环境各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容、程度及方式等方面的属性特征,并按相互之间的层次隶属关系组成有序的集合。

1、评价指标体系设置思路

基于煤炭开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用系统的观点把资源、生态环境、人为因素纳入到一个统一体中,即资源-生态-人系统,通过对其内部结构进行分析,找出煤炭开采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及其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并结合社会经济因素得出影响矿区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此指标体系应该是一个严密而适用的量化纲量,依据各个指标的表现和变化,既可以分析、比较、判别和评价矿区生态系统运行状况、进程和发展趋势,又可以预测其未来演化、模拟其对策方案预选和监测预警,它可以作为决定者、实施者和社会公众认识、把握煤矿区生态系统运行状况的有效手段。为此,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内部逻辑清晰、结构合理,单项指标与系统的关系明确,对系统具有明显的标识作用;②层次性强,具有严密的等级体系;③具有对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把握的能力;④可操作性强,每个指标包含了一定数量的监控环境项目,并提供具体的计算方法。

2、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依据

煤矿区生态环境在未开发建设前是一个完整的、自然的生态系统,由于采煤活动改变了生态环境因素,使得煤矿区生态环境成为一个开放的、不稳定的、不断变化的生态系统。煤炭开采在建设、开挖、掘进、闭井等不同的活动阶段对矿区生态环境有不同的影响,同时,不同的采煤工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同,所以在设置评价指标时,除考虑生态评价的一般指标外,还应考虑采煤的特点。为此提出构建指标体系依据如下:①开采时期和工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煤矿在建设、生产、闭井等不同的开采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同,在建设阶段,采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常规建设项目在建设期内的影响基本相似,但是在生产和闭井期,采煤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决定了设置评价指标的非常规性。②短缺因子对整体生态环境有决定作用。影响矿区生态环境的因素很多,每个因素都在发生作用和产生影响,但按照“水桶原理”,矿区生态环境指标体系根据短缺因子(主导因子)进行设计,这样指标体系既可表征、描述、预警矿区生态环境的状态和趋势,而且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决定性和调控性。采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水分、土壤因素影响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土地等。③采煤对矿区经济发展有益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煤是以煤炭的开发利用为目的,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起特殊的社区,即矿区。经济发展在矿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起着主导作用,煤炭是矿区经济的基础,影响到矿区社会生产力、矿区职工生活水平和自然生态意识水平,同时经济发达水平直接影响着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程度。④矿区人为管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矿区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是有效保护矿区生态环境的前提,矿区环保部门的工作力度直接决定着环保政策的落实水平,矿区领导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及环保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是环境保护得以实施的保障。

二、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以及方法分析

1、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煤矿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地度量采煤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必不可少的工具。评价指标的选取应达到两个目标:第一,指标体系能完整准确地反映采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二,能为政府、环保部门决策者和科研人员把握和认识矿区生态环境变化趋势提供依据。所以,评价指标的选取应遵守以下原则:①科学性。评价指标体系应较全面地反映煤矿区生态环境状态,能够真实反映采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发展变化,充分阐述各个子系统指标间的相互联系,并能较好地度量建立指标体系主要目标实现的程度。②综合性和主成分性。这一原则要求指标体系涵盖面广,能综合反映矿区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强度及方向等方面的内容,但是,指标体系往往涉及到大量繁杂的指标,必须按各类指标的特点进行综合选择才能建立简化而有效的指标体系。③不可重复性。每一个评价指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应表示对生态环境一个方面的影响程度,各个指标之间应避免反映生态问题的重复性。④层次性。矿区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它可以分解成若干个较小的子系统,子系统又由更下一层次的子系统构成,这样的层次关系可以递阶到具体的矿区生态系统特征。各层次上的指标可以适当的调整,但最多只能调整一个层次。⑤适用性和易得性。评价指标要概念明确,易测易得,缺乏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很难达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评价指标的选择要考虑我国矿业发展水平,无论从方法上和人力、物力上,均要符合我国现有生产力水平,同时还要考虑各个技术部门的能力。为保证评价指标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评价指标应尽量可测量,数据便于统计和计算,有足够的数据量。⑥动态性。采煤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用于度量和描述的矿区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应能全面反映矿区生态在不同的采煤阶段的状态以及未来发展趋势。⑦符合国家有关环境标准和法令。根据有关环境标准及大自然保护法令确定评价指标。国家、地方、行业标准中规定的环境标准是必须选取的评价指标;地区发展规划中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内容也是选取评价指标时必须考虑的。

2、评价指标体系设置方法

指标体系的建立主要是指标选取及指标结构关系的确定。矿区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应该是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的相互结合。定性分析主要是从评价目的和原则出发,考虑评价指标的充分性、可行性、稳定性、必要性以及指标与评价方法的协调性等因素,是主观确定指标和指标结构的过程;定量研究则是通过系列检验,使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和合理的过程。因此,指标体系的构造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指标初选的过程和指标完善的过程。

①指标体系的初选。选用分析法进行矿区指标体系的初选。具体步骤是:将矿区生态环境影响状况按照指标体系设置依据和原则,分成几个子系统,并继续细分,到每一个子系统都可以用具体的统计指标来描述、实现。

②指标体系的完善。科学的指标体系是获得正确的统计分析结论的前提条件,而初选后的指标体系未必是科学的。因此必须对初选的指标体系进行科学性测验,即对初选指标体系进行完善化处理。

三、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是能够客观反映生态环境状况,体现一定目的和功能的指标组合。选取指标时应遵守以下原则:首先,采煤是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其次,生态状况、技术水平、社会及经济指标也是影响矿区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建立评价指标时应从采煤对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生态状况、人为影响、生态恢复力及社会经济指标中选取。

1、生态环境影响指标

(1)移民搬迁

采煤使地表变形,当地表变形达到一定程度后破坏地表建筑物,必要时必须进行移民搬迁。搬迁次数、搬迁量、搬迁面积、搬迁后的产业规划、周围生态环境敏感因素、搬迁过程中对搬迁区及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等都是影响煤矿区生态环境的重要因子,涉及到的评价指标为迁移规模、迁移方式、原居民区未来产业情况及周围生态是否存在潜在生态问题和敏感因素。迁移规模越小,迁移次数越少,与周围环境的同质化程度越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小;反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大。

(2)生态环境污染

煤矿区生态环境污染物主要包括废气、废水、煤矸石和声污染。目前我国采用征收或加倍征收超标排污费的方式制止污染物超标排放,所以本论文的生态环境污染评价指标等级划分标准以《超标排污费征收标准》为依据。采煤过程中造成大气污染的评价因子主要有二氧化硫(SO2)、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氮氧化物(NOx),评价标准分别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和《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7-2006)。废水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主要是指对地表水的污染,地表水环境污染因子主要有:PH、COD、BOD、氨氮、石油类、硫化物、重金属离子等。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时,应根据地域区划和生态环境特征,把对地表水影响最大污染因子设置为评价因子,评价标准执行。

(3)生态环境破坏

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因素主要有土地问题、水均衡破坏和地质灾害。土地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占用土地、破坏土地、水土流失和土壤肥力降低,其中采煤破坏土地的主要形式是地表损害,而水土流失和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表损害造成的土壤孔隙和土壤水分的改变,根据选取指标的不可重复性原则,选取占用土地和地表损害作为土地问题的评价因子,而这两个问题又是煤矿区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问题,所以把这两个评价因子调整为所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的第三层。

2、生态状况及治理技术水平指标

(1)生态环境状况

生态环境状况通常用非生物因子、生物因子和生态资源来反映。非生物因子包括水、气、土壤等;生物因子包括物种多样性、层次级别数、种群密度、物种优势度等;生态资源包括物质贡献量,能量转化率、环境贡献率等。在评价煤矿区生态环境影响时,非生物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的第三层次上已单列出来;在煤矿区对生物因子影响比较明显且评价标准比较成熟的评价指标有物种多样性和种群密度,分别用生物多样性和植被覆盖率表示;由于采煤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根源是覆岩破坏和地表变形,所以生态资源指标应从体现土地、景观资源的物质、能量中选取,即本论文选取的评价指标为土地生产力、土地利用类型和景观破坏度,土地利用类型可用土地动态度表示,分为单一土地动态度和综合土地动态度,它是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速度的指标。五项指标划分等级标准如表。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等级标准

(2)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采煤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根源是水分、土地和大气,由此引发景观破坏、地质灾害等生态问题。这些问题通过采取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可以加以缓解,如果技术到位,甚至能够阻止某些问题的发生。煤矿区废水治理主要是指矿井废水治理。对于地表水系的改变,运用较好的治理措施就是因势利导;目前尚没有治理地下水系破坏的成熟技术手段,只能通过改变采煤方法,优化开采工艺参数、调整采煤工序等措施尽量减少对地下水系的影响。矿区废气包括锅炉废气和生产废气,前者的治理属于锅炉废气治理的范畴,我国已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后者的治理难度比较大,在煤矿区多数属于无组织排放,无法准确测量排放量,主要是从产生源头上加以治理。因此废气治理的定量化仅局限于锅炉废气、生产及运输性粉尘及扬尘等能够在现行技术水平下能够测量的废气污染因子。

采煤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特征是对土地的影响,覆岩移动引起的地表变形直接影响到景观和土地生产力,土地复垦是恢复损害土地和景观的一种有效方法;矸石淋溶和废水渗透把重金属及土壤异质性物质引入土壤,土壤治理就是通过生物化学手段使土壤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降解。地质灾害是一种突发性生态环境问题,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在瞬间对生态造成极大影响,地质灾害的防治就是消除地质灾害产生的条件,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治理措施。

对此由于煤矿区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较多,各因素之间相互关系复杂,因此需要继续加深对各因素的分析,进一步扩充矿区调查资料,充实评价指标资料及统计数据,减小定性指标定量化偏差,并时刻注意定量化指标研究动态,不断完善评价指标等级划分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篇12

“生态是与各生物体有着紧密联系的关系总和[2]”。生态是一种互动性适应关系,它是一种实体,实实在在存在于周边环境和社会中。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对全球有着重大的作用,是项化整为零的政策,可以大大提高全球生态环境的质量,有效地改善全球生态环境的面貌,从根本上处理生态环境问题,加固了全球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促进了世界各地的生态循环,有利于维护自然界生态的稳定性。对于自然界本身而言,生态的形式有许多,如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等。这些生态系统的形势变化从来就是有生有灭,不断地在进化,不断地在演变,在不停地发展,或好或坏,甚至有些在消亡。生态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们生活的最根本的基础。生态环境中的生态系统有着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等重要功能,对全球有着重大的作用。只有当生态系统维持在相对稳定情况下,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才能正常地进行。

1.2生态环境对我国的作用

我国是个城市多、人口量大的国家,并且我国城市较为多元化,各个城市有着各自的发展方式,也导致我国面临着许多问题。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我国根据不同城市解决相应的问题,走化整为零、逐步击破的路线。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已成为我国在发展的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步。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上提出,我国为了建设美丽中国,应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3]。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步伐。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3生态环境对当地居民的作用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人民生活的基础屏障,是城市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能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当地实施环境保护就是防止由于人类生活、生产建设活动带来的自然环境恶化,进而寻求控制、治理和消除各类因素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努力改善环境、美化环境、保护环境,使它更好地适应人类生活和工作需要[4],所以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大家义不容辞的义务与责任。加强城市生态建设,能够为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城市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并与人们和谐相处,进而使城市拥有着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便可以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加快城市的经济建设,推动全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

2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认知的现状及原因

2.1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认知的现状(以郴州为例说明)

为了了解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认知的现状,对郴州市三所高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以不记名方式,采用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通过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调查所选的高校有湘南学院、郴州职业技术学院、郴州技师学院,涉及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社会科学、经济学、医学、管理学等多个专业,随机采样,兼顾平衡。调查共发放问卷235份,收回220份,回收率为93.6%,其中有效问卷为215份,有效率达到97.7%。经统计,这些学生来自全国20个不同的省、市、自治区。调查结果显示,整体而言,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认知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调查的过程中显示有85.4%的学生知道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但只有27.3%的学生平时有关注生态环境的新闻,有27.9%的学生平时会注意不随手扔垃圾、注意环保。根据调查问卷可知,被调查学生大部分具有一定的生态环境基础知识,有良好的环境态度,表现出较大的生态环境保护热情,能做到一些简单的保护环境行为。但是其生态文明意识总体水平不高,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水平偏低,他们主要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微观环境问题,并且是零散的,不具有系统性,而对宏观的生态环境问题缺乏应有的认识。二是问卷中有18.3%同学知道生活中存在着一些生态环境的问题。调查中,虽然同学们对于简单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但其知识结构具有相对的片面性,对常识性的、广泛宣传的生态环境知识有了比较浅显的了解,而对于不常接触的、较为深入的相关生态环境知识,则知之甚少。三是生态文明意识发展不平衡。高校学生对自我生态环境意识评价过高。高校学生对自我环境意识评价高于实际生态行动评价,对自我环境行为要求不够高,付出的实际行动较少。这体现出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行为水平发展的不均衡。并且同学们对身边的日常生活型环境问题关注得较少,对大范围的生态环境状况并不知情,对生态环境破坏、大气污染的产生原因及其治理措施等生态型环境问题的认知水平偏低,对如何维护周边生态环境的方法与途径知之甚少。

2.2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认知现状的成因

通过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认知现状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我国对学生进行生态方面知识教育较少,导致学生生态环境意识薄弱,高校有关生态环境的专业较为稀少。国家教育部将环境科学作为一级学科,成立了专门的环境教育委员会,但在高校中并没有受到相应重视。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中仅有10%的院校在非环境类专业中开设了环境教程,而每年招收的非环境类的学生占普通学校招收人数的99.5%以上,大部分高校并没有把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作为培养目标。对于非环境类专业学生高校也没有开设绿色教育的相关课程。学生环保知识匮乏,环境意识淡薄,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主的绿色教育没有广泛地开展起来。第二,大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以理论为主,高校开展的有关生态知识的课程较少,几乎没有。大学生的生态环境认知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绝大部分高校对学生的教育以理论偏多,实践的课程少之又少,导致学生获得的知识也只是理论性的,实践操作能力大大降低。学生根本没有体会到学校在建设、发展规划和管理上注意了环境保护,有些学生甚至觉得环境保护只不过说说而已,而在实际的生活环境中很难做到绿色生活。

3加强大学生对城市生态知识教育的途径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倡导绿色文明,是高校德育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高校应顺应时代潮流,转变教育理念,探索生态环境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实效,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生态文明作出相应的贡献[5]。

3.1加强生态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观念

高校要及时开展对大学生的生态认知教育,加强学生生态意识教育,良好的生态意识是现代社会个体素质的重要方面,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6]。通过举办相关知识讲座、讨论会、辩论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诱导式的教育,激发学生对生态环境重新理解与认知,摒弃那些不注重环保的陋习,树立绿色环保的思想、勤俭节约的朴素精神和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3.2不断强化生态环境课程学习,扩展多学科视野

高校学生学习需要扩展多学科视野,它不仅可以提供理论和方向支撑,还可以为学生个人成长提供有利平台。强化生态理论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生态相关知识。在具体的学习中,要强化核心知识。扩展多学科视野,能锻炼高校学生的不同方面的能力,培养高校学生兴趣的多元化,让高校学生更好地掌握不同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主要体现在让高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善于应用所学知识,与实践生活相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3建立完善的生态交流平台,关注重点生态问题

如今,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须巧妙地利用网络这一载体来为生态建设服务。网络具有及时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通过网络来搭建一个公共的生态知识交流平台,不仅可以第一时间内分享生态动态,还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从而还可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凝聚力。例如创建一个生态环境保护交流群,每个人都可以将有关生态活动的照片、信息上传,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信息交流。以网络为平台,可以有效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助于大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了解,在学生学习的同时更方便快捷地了解生态实事,能更好地培养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归属感。

3.4扩建生态环境宣传途径,扩大影响范围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已成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网络的发展,带动了新型媒介的发展,与此同时,可供宣传的媒介也越来越繁多。宣传手段多元化使得我们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通过讲座、微信、QQ、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生态环境知识。在学校活动中可以穿插生态环境相关知识宣传;还可以利用广播,在下课休息时间段播报相关生态环境新闻、生态知识等;在学生课余时间可定期播放生态纪录片,加强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了解度。

篇13

1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对水的影响

整体来看,畜牧养殖工作对周边水环境状况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生产及经营环节中,受到动物粪便排放的影响,其周围水质环境或多或少受到了污染及破坏,这些动物粪便大多数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如果不能进行有效性、及时性的处理,这些有机物会进入地下,这提升了地下水的富营养化,从而导致江河湖泊水质的不断恶化。由于这些动物粪便的存在,其对周边环境居民的饮水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不利于人们身体健康的维护[1]。

1.2对空气的影响

由于畜牧养殖业的大规模经营,所养殖的家禽牲畜对空气质量存在较大的污染及破坏状况,由于大量家禽牲畜的聚集,一系列废气不断产生。动物粪便一般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大多是未消化的饲料,经过空气发酵后,就容易产生有害气体,导致周边空气环境的污染及破坏,不利于提升农村的生活质量[2]。

1.3对土壤的影响

随着大规模畜牧养殖工作的开展,养殖场往往不能进行配套性基础设施体系的健全,这就难以进行先进性畜牧养殖设备的应用,在养殖场工作环节中,不能进行动物粪便的有效性处理,大量粪便被土地分解,从而出现一系列的土壤破坏状况。

2防范策略

2.1提升对生态环境的重视

为了实现环保型畜牧养殖模式的运作,必须进行养殖管理系统性、科学性、环保性工作方案的制定,这需要引起相关管理人员的重视,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提升自身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实现养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的有效结合,避免对周边土壤、水资源等造成污染。为了实现大规模养殖经营及生态环境保护环节的协调,管理人员需要遵循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原则,提升养殖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及能力,这需要引起国家相关生态环保部门的重视,进行一系列环保法律法规的普及推广,避免出现养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状况[3]。这也需要提升社会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确保为其提供一个良好性的畜牧养殖污染治理环境。

2.2提高养殖场工作检查力度

整体来看,我国畜牧业养殖场经营体系尚不健全,相比于国外某些发达国家,我国多数养殖场缺乏健全性的基础设施配套体系,不合格饲料问题广泛存在,这不利于提升养殖者的经济效益,也不利于实现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相关管理机构必须进行养殖场设施建设体系的优化。这也需要引起相关饲料质量检测人员的重视,定期开展养殖场饲料、添加剂等的质量检测工作,如果发现滥用添加剂及药品的状况,养殖场必须立即进行停顿及整治,这需要引起相关防疫机构的重视,做好家畜的及时防疫工作,进行疾病传染状况的控制,强化环保检测效益,满足现阶段规模化畜牧养殖工作的经济发展要求[4]。

2.3养殖场建设规划的优化

为了适应社会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趋势,畜牧养殖场必须实现发展规模与生态保护环节的协调,实现养殖场发展与周边环境影响关系的深入性分析,实现养殖场的科学性布局。在养殖过程中,要针对各类废水、有害排泄物等展开及时性的处理工作,加大畜牧养殖业污染物处理资金的投入,进行规范性管理策略的应用,进行沼气池的建立,进行污水排放设施、粪便污染区等的建立。

3结束语

为了适应现阶段规模化畜牧养殖工作的要求,进行经营发展模式与生态保护模式的协调发展是必要的,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殷宁,王金升,刘建岐.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防治[J].甘肃畜牧兽医,2016,46(21):39+42.

[2]柴霞.当前我国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南方农机,2015,46(1):24+2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