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科研等级划分

科研等级划分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40:2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科研等级划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科研等级划分

篇1

1、医院等级划分标准等级划分:三级,每级分甲、乙、丙三等。

2、医院等级划分标准,是我国根据医院规模、科研方向、人才技术力量、医疗硬件设备等对医院资质评定指标。全国统一,不分医院背景、所有性质等。按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医院经过评审,确定为三级,每级再划分为甲、乙、丙三等,其中三级医院增设特等级别,因此医院共分三级十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中图分类号:C9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对大学城在促进“产学研”结合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升级成为大学城面临的迫切需求。由于大部分大学城的土地已经基本出让完毕,因此大学城整体升级所需的空间载体已经不足,需要在现有高校用地内进行整合挖潜。

现有高校由于分期实施的原因,用地情况呈现已建和未建两种形态。对于未建区能不能转化成高校升级承载空间,限制条件较多,需要进行多要素综合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对大学城整体升级所需的空间载体限制要素综合评估,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南京市江宁大学城在整体升级中,根据各高校未建设用地具有多因素制约和不确定的特点,提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因子模型来确定升级的可能度。建立挖掘潜力评价模型,通过这些因子的定量分析,为用地升级提供决策支持。

升级背景与升级内容界定

为进一步深化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南京市提出建设长江三角洲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的新目标。江宁大学城作为智力资源最密集、信息交流最活跃的高校聚集区,面临着全面升级的压力。具体升级内容包含以下三个层面:

升级的实质是高校资源的深度开发

升级的目标是促进“产学研”协调发展

升级的职能只承担与教学和促进科技创新相关的内容

地块筛选与单因子确定

根据现场调研和地形图(航拍)分析,对各大高校现状未建设用地进行初步筛选,明确地块用地范围界限。初步筛选的地块,仅表示地块的瞬时建设状态,不代表地块的长期利用情况。

高校未建设地块升级涉及很多因素,本次规划根据可操作性原则,选取对评价目标起主导作用的5大类因子,分别从校园规划、用地权属、交通条件、区位条件和产学研结合潜力进行定量分析。

影响因子判读

根据相关分析,将每个评价因子划分为不同等级。各等级中,以对地块升级负面抑制影响力最小或正面促进影响力最大的等级分值为1,其他等级分值根据各自影响力大小减少,各等级分值分布在0—1之间,得出研究地块在单项评价因子中的分值。

单因子分值的确定采用多专家打分求平均值的方式,尽量规避人为的主观判断因素,确保分值的合理性。

校园规划功能因子

根据各大高校的规划情况确定地块规划功能用途。判读标准:根据校园规划功能,划分五个等级进行赋值。其中A为研发、教育培训功能,与升级目标最为吻合;B为绿地,为高校的弹性发展空间;C为高校辅助教学设施,发展模式和选址具有一定的弹性;D为运动场,属于高校重要的配套设施,在教学设施评估范围;E为教学核心功能,是高校发展的基础。

因子类型 等级划分 赋值等级

校园规划功能因子 A 科研楼、交流中心、实训基地等附属教学和生产用房 0.9

B 绿地 0.8

C 室外附属教学设施(主要为影视基地和药用植物园) 0.7

D 运动场 0.4

E 教学楼、宿舍、实验室、行政楼 0.2

用地权属因子

根据高校用地权属情况,分为已出让和未出让。判读标准:根据高校用地权属情况,划分A、B两个等级进行赋值,每个等级对用地升级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其中A为未出让地块,B为已出让地块。

因子类型 等级划分 赋值等级

用地权属因子 A 未出让地块 0.9

B 已出让地块 0.5

交通因子

交通影响因素分为临近主干道、次干道、地铁站500米影响范围和高铁站1500米影响范围。判读标准:根据高校用地交通情况,划分四个等级进行赋值,每个等级对用地挖潜产生不同程度影响。

因子类型 等级划分 赋值等级

交通因子 A 紧邻主干道;且距离地铁口500米范围内,距离上坊站1500米范围内。 1.0

B 紧邻次干道和支路;且距离地铁口500米范围内,距离上坊站1500米范围内。 0.8

C 紧邻主干道 0.7

D 紧邻次干道 0.6

区位因子

区位因素主要分析紫金(方山)的影响。影响层次以500米和1500米范围界定。判读标准:根据高校区位情况,划分三个等级进行赋值,每个等级对用地升级产生不同程度影响。

因子类型 等级划分 赋值等级

区位因子 A 距离紫金方山0-500米范围内 1.0

B 距离紫金方山500-1500米范围内 0.8

C 距离紫金方山大于1500米范围 0.6

产学研潜力因子

影响产学研潜力的要素主要为高校的科研实力和研究方向。判读标准:根据高校用地权属情况,划分三个等级进行赋值,每个等级对用地升级产生不同程度影响。

因子类型 等级划分 赋值等级

产学研潜力因子 A 科研实力强,且学科发展方向符合园区主导产业方向 1.0

B 科研实力一般 0.8

C 科研实力较弱 0.5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和运算功能,综合多种因素。计算公式如下:N=n(校园规划功能因子)×{n(用地权属因子)×40%+n(交通因子)×15%+n(区位因子)×15%+n(产学研潜力因子)×30%}

(注:N为最终评价数据,n1-n5为一般单项因子分值,a%-e%为单项因子权重系数。)

评价数据分值越大的地块,可升级度就越大,反之则越小。数值大小只反映客观对象在研究内容上的定性比较,不表示定量差额关系。

由于南广学院发展备用地,权属尚不属于南广学院,学校近期建设的可能性比较小,长期闲置会对土地资源造成浪费。规划建议对其调整校对,提高该地块的可升级度。神学院未建设用地虽为绿地,但神学院产学研结合度过低,并且神学院校园面积有限,需要一定的集中公共绿地。规划建议对其调整校对,降低该地块的可升级度。

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划分为三个等级,其中升级度高的区域,最有可能成为高校升级的空间载体,为高校“产学研”结合提供空间资源,涉及10所高校的11个地块;升级度中等的区域,作为高校“产学研”结合的空间资源有一定的阻力,可根据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涉及5所高校的6个地块;升级度低的区域,应保证满足高校基本的教学功能,涉及11所高校的12个地块。

在GIS分析基础上,江宁大学城建立药科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晓庄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南京交通学院、江苏海事学院六大“产学研”基地,作为大学城整体升级的载体。

结语

基于GIS的大学城升级空间载体整合研究,通过对大学城高校学科特点和科研情况的梳理,对空间资源载体的挖潜提供了一整套科学的分析方法,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及规划,指导大学城整体升级建设,特别是对用地资源紧张的地区更具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昌新等;GIS空间分析功能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初探[m].科技广场,2007年ll期

篇3

3、混凝土抗冻标号:用慢冻法测得的最大冻融循环次数来划分的混凝土抗冻性能等级。

4、混凝土抗冻等级:用快冻法测得的最大冻融循环次数来划分的混凝土抗冻性能等级。

5、抗硫酸盐等级:用抗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测得的最大干湿循环次数来划分的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等级。

6、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通过测定混凝土中氯离子渗透深度,计算得到氯离子迁移系数来反映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

7、能的试验方法—简称为RCM法;该方法应用较为广泛,且多应用于工程现场氯离子含量的检测。

篇4

中图分类号:F24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2-0106-03

参照美国康奈尔大学斯奈尔教授根据价值和稀缺性划分的人才标准[1],可以把高校工作人员划分为如下四个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教辅岗位和工勤岗位。专业技术人员为高校的核心人才,但其他人员也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的正常运行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关于他们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必须要详细研究,慎重设计。

一、设计非专业技术人员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应注意的原则

1.异质性原则。贡献异质性指的是要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和工勤人员的不同工作特性,分别设计绩效工资中的报酬要素及权重,以有效地激励各类人员的积极主动性[2]。当前,绝大部分高校对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进行考核时,只是简单的套用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标准。这种考核标准由于设计的初衷和目的有其特殊的针对目标,所以如果简单的搬运到考核非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绩效上,将不能真实的评价其工作实绩,也无法有效激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将非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绩效最终体现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业绩上,专业技术人员与非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绩效体现互动协同效应[3]。

2.系统均衡原则。高校内部不同岗位的绩效工资结构水平应当与这些岗位对学校的贡献一致,亦即系统内部均衡。绩效工资结构设计不仅要考虑同一系列不同层次的岗位,也要考虑不同系列的岗位,还要考虑不同系列或岗位的相互关联性和平衡性。绩效工资分配要注意将个人利益与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结合起来,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原则,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向关键岗位、拔尖人才、教学科研一线倾斜,适当拉开分配差距,充分发挥绩效薪酬的激励导向作用。同时,要妥善处理好学校内部部门之间、系列之间、专业之间的绩效薪酬分配关系,绩效工资既要体现业绩贡献,又要防止差距过大。

3.市场化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劳动力是处在市场中的,所以薪酬的制定必须遵循市场的价值规律,不遵守这个规则,就不可能得到所需的人才,取得满意的业绩。如对工勤人员则应实行市场化模式。主要根据本地区、本行业劳动力的市场薪酬调查结果,比照当地劳动力市场上同类人员的工资价格并结合学校的办学效益来制定相应标准[4]。

二、设计管理岗位绩效工资的具体分配方案

管理人员按行政级别划分薪酬职级,采用以职务为导向的薪酬类型。

绩效工资=管理岗位津贴+能力绩效津贴

管理岗位津贴:固定部分,根据所聘用的管理岗位等级(任命的职务)确定,体现职责贡献。

能力绩效津贴:浮动部分,根据考核情况和其职称等级、学历、工作年限、任职年限和教学科研人员的平均业绩绩效情况等确定。体现能力水平和历史贡献,并通过教学科研业绩,来体现管理岗位的业绩绩效。

因管理人员的业绩成绩很难做出量化的测算,故应加大其考核力度,明确职责条件,严格考核程序,明确考核成绩,以此作为能力绩效津贴的重要参考指标。职称和学历是衡量能力的显性因素,且较客观,易操作;资历体现历史贡献,意味着工作经验的积累与丰富,代表着能力或潜能的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最终必须体现在教学、科研人员的工作绩效上,教学科研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具有互动协同效应,通过绩效工资的分配,来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我们主要研究浮动部分绩效津贴的具体计算方法:

1.依据宽带薪酬理论,能力绩效津贴设1~14共14个档次,确定各岗位适用的津贴档次范围。可设档次间的绩效津贴为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类似),邀请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确定公比r。则第i档次的绩效津贴为:Pi=a*ri-1,其中a是第1档次的绩效津贴。

2.对能力绩效津贴的影响因素赋值:

根据上述赋值可计算管理人员的能力分值:

例:某教师,正科岗位,工作10年(其中科员4年、副科4年、正科两年),均考核合格,本科学历,中级职称。则其能力分值为:

Y =0.5*10+(0.3*4+0.35*4+0.4*2)+4+10=22.4

因管理岗位变动较多,为便于计算,可粗略认为其工作10年中,现岗位(正科)两年,其余8年均为前任岗位(副科)。这样就可近似计算出能力分值

Y =0.5*10+(0.35*8+0.4*2)+4+10=22.6

由此可计算任意一名管理人员的能力分值Y,令d=TRUNC (Y/5,0),d即为其绩效津贴档次(TRUNC是取整函数),所得余数保留到今后的累计能力分值中。

3.全校随机抽取样本。设共抽取样本n个,其绩效津贴档次分别为d(i),i=1,2,3,……,n

设S为所抽取样的能力绩效津贴总额(确定量)。

则有

S= ■Pd(i) =■ a*rd (i)-1(1)

以此可计算出第1档次的绩效津贴

a0=S/■rd(i)-1 (2)

即得出每个档次的绩效津贴为a0*ri-1。

4.具体运行后,管理人员的累计能力分值按如下方式增加:取得高一级职称等级,其累计能力分值加5;取得高一级学历,其累计能力分值加相应数值;年终考核合格,其累计能力分值加(0.5+任职岗位系数);年终考核处级优秀,其累计能力分值加(0.5+任职岗位系数)*2;年终考核校级优秀,其累计能力分值加(0.5+任职岗位系数)*3。

5.管理人员绩效津贴档次的变动:当其累计能力分值增加到5时,便执行上一个档次的绩效津贴,同时累计能分力值减5。当达到本岗位最高津贴档次时,为体现出其工作的历史贡献,规定累计能力分值必须增加到10时,才可执行上一个档次的绩效津贴。

岗位变动时,若原绩效津贴档次不低于新任岗位的起点绩效津贴档次,则仍执行原绩效津贴,累计能力分值不变;若原绩效津贴档次低于新任岗位的起点津贴档次,则执行新任岗位的起点津贴档次,同时累计能力分值归零,重新累计。

6.管理人员i的绩效津贴计算公式为:Si=a0*rd(i)-1*t

a0:第1档次的绩效津贴,r:绩效津贴公比,d(i):管理人员i的津贴档次,t:教学科研人员的平均业绩绩效率,即当年教学科研人员的平均业绩绩效与某参考年限的平均业绩绩效(固定参考值)之比。体现学校教学科研人员的业绩绩效取得情况。这样便把全校的工作视为整体,以学校的教学科研业绩为基础,决定管理人员绩效津贴的发放。

7.如上,计算出所取样本的业绩绩效工资,请专家分析、判断,如有不妥之处,对各项指标的权重、业绩赋值做进一步的修订。以上方案经全校公示,教代会通过,即可实施。管理人员的各档次绩效津贴标准及其参数也应于一个聘期(一般三年)重新确定一次。

三、设计教辅岗位绩效工资的具体分配方案

教辅岗位人员主要指在实验技术、图书资料、信息网络等岗位工作的人员。可大体分为两类:

1.实验技术岗位:它与教学、科研工作密切相关,可参照执行教学科研人员的分配方式。按专业技术职务划分薪酬职级,采用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类型。

绩效工资=专业岗位津贴+业绩绩效津贴

专业岗位津贴:固定部分,根据所聘用的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确定,体现能力水平和历史贡献。业绩绩效津贴:浮动部分,根据教学、科研的具体业绩、教学科研人员的平均业绩绩效情况等确定。体现业绩绩效,注重长期激励。并通过教学科研业绩,来体现教辅岗位的业绩绩效。

2.图书资料、信息网络等岗位:它们带有更多的管理、服务性质,可参照执行管理人员的分配方式。按行政级别划分薪酬职级,采用以职务为导向的薪酬类型。绩效工资=管理岗位津贴+能力绩效津贴。

管理岗位津贴:固定部分,根据所聘用的管理岗位等级(任命的职务)确定,体现职责贡献。

能力绩效津贴:浮动部分,根据考核情况和其职称等级、学历、工作年限、任职年限、教学科研人员的平均业绩绩效情况等确定。体现能力水平和历史贡献,并通过教学科研业绩,来体现教辅岗位的业绩绩效。

四、设计工勤岗位绩效工资的具体分配方案

按工人技术级别划分薪酬职级,采用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类型。

绩效工资=技能岗位津贴+业绩绩效津贴

技能岗位津贴:固定部分,根据所聘用的技术工岗位等级确定,体现能力水平和历史贡献。业绩绩效津贴:浮动部分,根据其在本行业内所做出业绩的数量、质量;取得的奖励、成果;获得的荣誉称号和教学科研人员的平均业绩绩效情况等确定。

要引进劳动力市场供求机制和劳动力市场价格,并以此作为工勤人员平均绩效工资的重要参考指标。在把握绩效工资总量的基础上,以按劳分配为原则,测算每个人的绩效总量,核定绩效工资。

绩效工资的发放,实行学校、学院两级管理。学校对学院核拨工资总量,由学院按上述计算方法,自行确定各参数变量,自主发放。使得管理重心下移,调动院系管理积极性,易于实现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师资、工作量分布、科研水平、专业特点)的分类管理;学校按博士点(硕士点)、国家(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等情况,提高绩效工资的一定比例,核拨给学院或研究团队,由其自主发放,充分考虑到个人激励与集体激励相结合;注重考核激励,加大对考核优秀教师的奖励程度,奖金随绩效工资按月发放;对于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特别奖励,提高激励程度,吸引、稳定特殊人才,使他们能安心钻研、勇于创新。

参考文献:

[1]文跃然.薪酬管理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0.

篇5

Abstract: Photovoltaic Innovation Laboratory was launched to meet the demands of cultivating innovation talents. The construction is aimed to improve undergraduates’ both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not only acquire solid theoretical knowledge, but also build up the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Check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by practice and after that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will be improved.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of Photovoltaic Innovation Laboratory through two aspects, the hardware required and students training mode.

Key words: Photovoltaic;innovation laboratory;training mode

1引言

创新实验室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主要面向学生开放,学生们可以自己提出方案,自己设计研究,自行独立的进行试验,在试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判断、综合、推理、比较得出结论,写出实验总结,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动力[1]。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运用已学的知识,演示实验现象,由理性到感性飞跃,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而且还可以通过实验发现更多新的问题,在已学知识基础上去学习新的知识来解决所发现的问题,学生实际上经历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久而久之,不仅可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提高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2光伏创新实验室建设

在创新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实验室的宣传和推广,学院每学期应安排相关讲座。通过讲座介绍光伏创新实验室、指导教师的相关科研工作。可以开展光伏专题讲座,介绍光伏发电基本理论,光伏发展的历程,光伏的应用,光伏发展遇到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光伏发电的前景等等。多开展此类讲座可以对想参加创新实验室的同学产生很大的吸引力。

学院创新实验室可以采用“基础实验室+拓展实验室”的建设模式。

基础实验室作为学生实验动手的一个基础性平台, 承担学科专业的基础实验, 面向学科的各个方面,主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演示基础实验的平台,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实验基本功,基础实验室同时也提供部分深层次的研究型实验。基础实验室作为实验中心的核心部分,承担起实验中心运行,发展的方方面面,实验中心每年的工作情况都要汇总到基础实验室进行评估。拓展实验室是创新实验室的主要组成部分, 建设模式主要以课题, 科研型实验为主, 将参与拓展实验室的学生分为三个等级来管理。

2.1 入门级

发挥大学生的素质优势, 重点建设“光伏创新论坛”,充分发挥学生技术社团在宣传推广光伏创新实验室方面的作用。此阶段的基本指导方针是以学生自学为主导,老师辅导为辅,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来完成光伏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二级学院应该重点建设网上“光伏创新论坛”, 论坛应收集入门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常见疑难问题,再根据反映的问题提供相应详细全面的解答资料,学院应该适当安排教师答疑辅导等环节,通过以上措施加速学生入门的进程; 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组织“光伏爱好者协会”相关的讲座,宣传活动,校内的创意竞赛等,以期在学生中营造浓厚的光伏创意氛围,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投身到光伏创新设计当中来。

2.2 提高级

光伏创新实验室的建设目标是成为本科生光伏设计的课外实践创新平台。学生如果要进入实验室,需要递交详细的申请书,并且经过实验室管理部门的筛选程序才可以进入。管理部门要根据学生提供的申请材料,划分学生的能力等级以实现实验室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较高等级者享用更多实验室资源,同时等级较高者也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比如要协助低等级、基础薄弱的同学进行实验和学习,承担实验室日常管理维护方面工作等。创新实验室的建立和发展需要学院内大力资助,按照学生等级的不同,提供小额度的经费以支持学生完成光伏创新相关的实践课题或者科研项目。创新实验室内部会按照学生能力等级来划分不同的工作区域,但是不会将位置固定给哪个人,资源有限的情下况,按照先到先用的原则,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也可以营造竞争的氛围。学生等级的提升除了参考创新实践成绩之外, 还需参考是否承担指导低等级同学的任务, 最终由高等级学生投票决定。

2.3专业级

创新实验室应该突出电气学科与教师的科研优势, 吸收优秀学生参加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来,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实现“科技创新人才”的飞跃。经过以上两个级别的培养,本科生已经具备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一线的教师也比较欢迎这些学生参加他们的科研项目。让专业级的学生参与进科研项目中并承担一定的科研工作,可以让学生更深入的学习专业知识。学院应该提供专业级学生创新实践档案,推动教师吸收本科学生参加科研项目。专业级的培养模式可以吸收四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实质上可以实现本科生导师负责制,这样可以保证比较高的成材率。可以将进入专业级的本科生划分为两个研究团队:基础研究团队和应用研究团队。研究团队以研究小组为单位,固定指导教师( 类似于导师带研究生进行项目的方式) ,每个小组设组长1 名,组长负责项目的进程并负责与导师的沟通。

基础研究团队的课题可以进行如太阳能电池电极材料及制作工艺研究或者进行太阳能电池性能测量等工作,以此让本科同学能够比较感性认识光伏材料,打好专业知识基本功。

应用研究团队主要是提出光伏技术如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出想法创意,并且最终以实物的形式实现出来。比如太阳能电池综合利用,利用太阳能电池作为动力,完成各种实用的制作或演示装置。如: 太阳能充电器(可安装在背包,旅行箱外,或者可以将光伏材料折叠起来,在有阳光的地方展开为移动设备充电), 太阳能作为动力的赛车模型,太阳能+风能的风光互补模型装置等等。

能够进入创新实验室,一般是能力较强、水平较高的本科生,他们有参与科研工作的能力和热情,而相关指导老师的科研团队也有一些适合本科生做的工作,这样实际上就形成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一个良性互动。由于实验室是由科研一线的老师负责,在宣传创新实验室的实验仪器的时候可以结合老师的科研课题,这样方便学生的光伏创新方向和指导老师的课题衔接起来,实际上学生已经通过创新实验室进入到了科学研究当中去了。

创新实验室的人员变动很大,新成员刚加入实验室的时候,由于自身所学专业知识有限,可能会觉得老成员所做的东西比较复杂,由此可能会出现畏惧,不自信的心理,为了帮助入门级的同学克服这种心理,应该采取高等级成员带低等级成员的方式。老成员在做实验设计,调试的时候鼓励新成员在旁观察,学习,让新成员身临其境参加整个过程。要让新成员意识到实验过程总是会遇到新的问题,而学习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是老成员把做好的作品,论文向新成员展示介绍,进行经验交流,让他们对要做的内容有一个感性认识,这样可以激发新成员参与创新实验的热情和动力。等级高的成员在进入专业级之前,应该为低等级的小组成员留下相关的文档和资料,使得小组的工作保持连续性,低等级的同学可以在高等级的同学基础之上进行更加深入的工作。

创新实验室也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往往需要指导老师自己对创新有比较成熟的认识,指导老师自身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指导学生完成创新设计。

3 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

创新实验室不是常规开放性的,进入的学生要经过相关程序的筛选审核。其管理方式采用以老成员带新成员,学生为主,老师为辅。专职管理的老师主要负责实验室的具体运作, 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实施, 主体培养方案的掌控。具体人员的培养与实验室的日常管理, 将从参与创新实验室的学生中选拔出管理小组,具体管理实验室的安全,维护,仪器的保养等。

篇6

中图分类号: U665.12 文献标识码: A

1 供电模式

目前应用较多的电网建设模式为典型设计模式和通用设计模式。典型设计方案主要包括初步设计阶段的变电站典型设计方案、配电站典型设计方案、线路典型设计方案等。通用设计方案则主要包括变电站、配电站、线路等组成模块的施工设计方案。

近年来提出并得到推广应用的供电模式是规划设计阶段的典型设计模式。本文供电模式为界定了电网结构、供电单元和电网装备等供电系统主要组成要素的电网规划设计方案,深度介于电网规划与初步设计之间,属于典型设计范畴供电模式以电网规划理论、规程规范为支撑,在电压等级匹配、供电半径优化、电网布局优化等基础上,对电网结构、供电单元和电网装备等供电系统主要组成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图 1 为供电模式制定方法,图 2 为供电模式要素。

供电模式将典型设计拓展到了电网规划设计领域。目前施工设计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的典型设计方案服务于供电单元的标准化建设,供电模式则从电网建设的源头入手,服务于全供电系统的标准化建设。

2 区域供电

区域供电中的“区域”是指需要规划或建设的供电区,供电分区及一个或多个用户占用的区块、子区域。在应用供电模式编制某地区电网规划方案时,需要以该地区用电需求为出发点。区域供电充分考虑各区域供电需求的差异化,以供电区域需求为核心制定区域电网规划方案,在各子区域规划的基础上形成全规划区的规划方案。

区域供电思想可概括为:按照区块功能、地理环境、行政区划等条件将供电区划分为不同层次、相互关联而又相互独立的供电区域;根据各供电区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负荷、经济、资源、环境、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分情况采用合理的电压等级、电网结构、设备型式、生产管理及用电服务技术手段;考虑供电区域特别是相邻、相嵌套区域的供电系统的相互影响及制约因素,采用由下至上的规划设计顺序(即先规划较低电压等级电网再规划较高电压等级电网)制定各供电区域的电网规划方案,最后通过优化组合制定全供电区的电网规划方案。

电网规划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电网之间相互影响又相互独立。

2)各供电区域/用户的供电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又相互独立。

3)各级变电所/配电站的分布由用户/供电区域或下级电网决定。

4)电网接线/结构由上级电网及本级变电所的分布情况决定。以上特点表明在规划某电压等级或区域/用户电网时可相对独立地规划另一电压等级或区域/用户电网,同时也表明完全可以由下往上制定电网规划方案,而电网接线特别是高压电网接线需要考虑上、下级电网布局,即在规划中需要考虑上、下级电网的相互影响。

电网规划设计特点表明从用户/区域出发采取由下至上的顺序进行规划具有理论及技术的可行性,电网规划设计实践也证明了基于区域供电的电网规划设计方法符合电网发展规律,切实可行并且易于实施。

按照区域供电思想,全供电区电网规划方案的制定包含纵向组合和横向优化 2 个过程。纵向规划是从用户到供电区域,然后再到全供电区的过程,或者说从低压到中压,再到高压的过程,为组合过程;横向规划是对供电区域某电压等级规划方案的制定过程,如制定变电站分布、变电站规模及高压电网结构方案等,为优化过程。

图3 为基于区域供电思想进行电网规划设计的流程。区域供电思想可为模式化电网规划提供理论支持。

3 模式化的电网规划设计

3.1 可行性分析

模式化的电网规划设计方法基于区域供电思想,从区域供电需求出发,选择相适应的供电模式制定电网规划方案。该方法采用由下至上的规划设计顺序,制定各供电区域的电网规划方案,进而优化组合确定全供电区的电网规划方案。按照经济水平、负荷性质、区域功能等对供电区域(含供电分区、子区域)进行划分,并可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供电区域,实际供电区域可以分解为 1 个或多个典型供电区域。同类型供电区由于负荷特性、供电需求等各方面与某典型供电区域相同或相近,可直接采用该典型供电区域的供电模式。因而,采用区域供电思想进行电网规划时,各区域可采用相应的供电模式同时进行规划。

3.2 供电区域划分与分类

不同供电区域有不同的供电需求,不同的供电需求对供电模式有不同的要求。应用模式化规划方法编制规划方案时,需要对供电区域进行划分和分类,区域划分时应考虑与可采用的供电模式适用条件的一致性,以便进行供电模式选择。具体划分及分类方法如下。

供电区域划分。

供电区域可以按行政区划、区域功能或地理方位等标准进行划分:

①以行政区划为标准进行供电区域划分。

从全国范围看,供电区域可以省、市、县为标准进行划分,在同一个县以行政区划为标准可将供电区域划分为县、乡(镇)、村 3 个层次的供电区域。

②以区域功能为标准进行供电区域划分。

区域功能主要有居住、工业、公共设施(包括行政办公、商业、体育、医疗、教育科研、文化娱乐及其他公共设施)、农业生产、农副业加工、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等。以区块功能为划分标准,可将供电区域划分为居住区、工业区、行政办公区、商业区、商住混合区、医疗用地、教育科研区、文化娱乐区、农业生产区、农副业加工区、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等。

③以地理方位为标准进行供电区域划分。

依据地理位置的独立性、特殊性等条件,可将供电区域划分为县城、城郊、开发区、乡镇中心区、乡村、自然村等。

3.3 供电模式制定

选择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供电区域,制定出该类供电区域的规划设计方案,并作为同类型供电区域的供电模式。

供电模式的制定主要考虑 3 个方面:

1)适用条件和范围。该方面主要考虑供电模式适用的经济水平、负荷水平、负荷性质、地理环境等。

2)典型供电区域的电压等级。根据供电区域负荷水平,按需要的最高电压等级对区域进行分类,并制定该区域最高电压等级电网的规划方案,该规划方案即为此类区域的典型供电模式。

3)供电模式的深度。电网规划方案可包括电网布局/结构、接线方式、供电单元以及装备等各方面,也可只包括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较简单的供电模式可以只包括电网接线方式。为提高供电模式对具体规划方案的指导性,供电模式的深度宜适当向初步设计深度靠拢。

3.4 典型供电模式的选择

根据划分后的各供电区域的相关指标(如经济水平、负荷水平、负荷性质、需要的电压等级等)选择相适应的供电模式。供电模式选择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电压等级。根据区域负荷水平确定该区域需要的电压等级,并在相应电压等级的供电模式中选取该区域供电模式。如某工业园区需要的最高电压等级为 110kV,如果只需制定 110kV 电压等级电网规划方案,则直接在 110kV 供电模式中选取;如果需要制定 110、10 kV 电压等级的电网规划方案,则需要对供电区域进行划分,并选择合适的 110、10kV 电压等级供电模式。

2)对供电可靠性、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原则上供电模式选择时需要参考同类型区域的供电模式,但由于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可以根据供电可靠性、环境等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供电模式。

3)深度和适用性。

3.5 模式化电网规划设计步骤

模式化电网规划设计步骤具体内容如下。

1)按照常规电网规划设计方法收集、整理资料,然后将规划区按行政区划、区块功能、地理环境等条件将其划分为不同层次、相互关联而又具有独立性的供电区域,并进行负荷预测。

2)选择与各供电区域相对应的供电模式。

3)将选定的供电模式与各供电区域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各电压等级电网的具体规划方案。

4)将各供电区域规划方案进行组合优化,制定规划区的电网规划方案,并对各供电区域的规划方案进行调整,调整方法如下:①先将某中压供电区域包括的各低压供电区域电网规划方案进行组合,并确定配电变压器的分布情况。若只需制定低压电网规划方案,则不需进行以下各步骤。

②根据配电变压器的分布情况,对该中压供电区的中压电网规划方案进行优化,并对各低压供电区域的电网规划方案进行调整。

③重复①、②,制定所有中压供电区域的中、低压电网规划方案。若只需制定中、低压电网规划方案,则不需进行以下各步骤。

④将某高压供电区域的各中压供电区的电网规划方案进行组合,并对上级变电站布点、供电范围及主变容量等进行优化。

⑤重复④,制定所有高压供电区域的变电站规划方案,并对各中压供电区域的中压电网规划方案进行调整。

⑥依据高压变电站规划方案,提出高压电网的上级电网规划建议,并制定高压电网接线方案。

⑦形成包括不同电压等级涉及电网布局、供电单元和电网装备各要素的电网规划方案。

图 4 为模式化电网规划设计流程。

3.6 模式化电网规划设计方法的特点

模式化电网规划设计方法与传统电网规划设计方法既一脉相承,又具有自身特点:

1)模式化电网规划设计方法根据区域、用户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供电模式形成电网规划方案,是一种由下至上或电压等级由低到高的电网规划设计方法。

2)模式化电网规划设计方法采用纵向组合、横向优化的方法实现全地区的电网规划方案编制,符合电网建设的规律。

3)对相同、相近的供电区域采用相同的供电模式,符合电网规划的精细化管理、集约化发展的要求,可以促进电网标准化建设。

4)可提高电网规划设计效率和规划质量,并可拓展现有电网规划边界。

4 结论

1)基于区域供电思想的电网规划设计方法,采用由下至上的规划顺序,从供电区域出发制定区域电网规划方案,依据供电区域的供电需求、特性选择同类典型供电区域的供电模式,在各供电分区规划的基础上形成全规划区的规划方案。

2)区域供电思想及模式化电网规划方法具有理论及技术的可行性,符合电网规划规律,且易于实现。

3)作为典型供电区域电网规划方案的供电模式,具有可复制性、移植性,可以应用到相同类型、相似供电区域的电网规划设计中。

4)模式化电网规划方法有助于电网标准化建设,能够满足电网规划的精细化管理、集约管理和“大规划”的要求,同时也是一种集规划、设计于一体并拓展了现有电网规划边界的优化规划方法。

5)模式化电网规划设计方法主要适用于配电网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篇7

为了促进检测实验室建设与科研人员自身发展,许多检测实验室引入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考核制度。考核的标准从人员能力、专业素养等方面细化出了几十项的考核指标。但传统的量化方法比较繁琐复杂,不能准确且全面的体现人员的各方面素质。因此,实验室有必要自行设计绩效考核的标准与分值,采用有效的统计方法进行绩效考核。本文以世界著名的统计分析软件SPSS为工具,应用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等主流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检测实验室科研人员的绩效进行全面准确并且快速的考核,来提高检测实验室的人员绩效管理水平。

1.SPSS统计分析系统及应用方法简介

1.1SPSS统计分析系统简介

SPSS软件已经在我国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发挥作用,是世界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专业统计软件。它非常全面地涵盖了数据分析的整个流程,提供了数据获取、数据管理与准备、数据分析、结果报告这样一个数据分析的完整过程,特别适合设计调查方案、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制作研究报告中的相关图表。不仅如此,SPSS软件还提供了广泛的统计分析功能,如交叉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及聚类分析等。

1.2主成分分析方法

主成分分析的显著特色便是化废为宝,其思想是以原自变量的若干线性组合代替原自变量,确保这些原自变量线性组合构成的新变量(称为主成分)彼此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即彼此正交),从而在信息不损失或少损失的前提下消除多重共线性。一般而言,新变量数少于原变量数,从而获得降低维度的额外好处。多重共线性越严重,主成分分析的效果越好。

1.3因子分析方法

因子分析有两个分支:验证性因子分析与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是因子分析的本原,最早获得发展,探索性因子分析是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扩展与突破。验证性因子分析的前提是,经由逻辑或经验,影响某种现象的因子数目及因子内容都已确定,但这些因子本身是无法测量的,即不能直接通过调查得到数值,因子分析通过对与这些因子逻辑上有关的变量的调查数据的处理,不仅可以“验证”这些因子与变量的相关程度,而且可以间接获得这些因子的数值――因子得分。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前提是,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变量数据已经得到,但这些变量彼此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子分析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特殊处理,探寻确定隐藏在这些变量背后的彼此不相关的隐性变量,并间接获得这些因子的数值。

1.4KMO和Bartlett检验

KMO和Bartlett检验是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只有当KMO检测值大于0.7,Bartlett检验的sig小于0.05时进行因子分析效果才显著。KMO统计量的取值是在0和1之间。当所有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平方和远远大于偏相关系数平方和时,KMO值接近1,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较强,原有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当所有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平方和接近0时,KMO值接近0,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弱,原有变量越不适合做因子分析。对于Bartlett检验来说,显著性sig

2.绩效考核的模型分析

为了分析检测实验室科研人员的绩效水平,按照实用性、可比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的选取指标原则,本文从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强度三个方面简单列举了影响绩效水平的6项指标(检测实验室绩效考核可细分出多达几十顶指标,本文由于篇幅所限,仅列出具有代表性的6项指标,见表1)。

工作强度反映科研人员的工作量;工作质量为完成本岗位职责的工作情况;人员水平表示科研人员的专业进修、学历学位、上岗证书、与工作相关的资格证等资质;工作成果与其它项目形成一个比较合理的比值;人员纪律表示科研人员的遵守规章制度、服从分配、考勤、协调配合能力等情况;服务意识包括工作态度、工作主动性、工作积极性、提出合理化建议等。可以根据检测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

以下为搜集整理的2014年某检测实验室40名科研人员的数据资料。构建1个40×6维的数据表(见表2)。

经检验,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这些因子具有高度的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则对其进行主成分和因子分析后,得到样本相关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见表4和表5。

根据累计贡献率超过80%的一般选取原则,P1和P2的累计贡献率已达到了82190%的水平,表明原来6个变量反映的信息可由两个主成分反映82190%,故选取P1和P2为主成分。

从上述模型可以看出,第一公因子P1,基本支持了X1、X2、X3、X4(绝对值较大的系数),第二公因子F2,基本支持了X5、X6(绝对值较大的系数),该因子得分还有对未来科研人员绩效的预报作用。

从表6和图1可以得出,第一主成分P1与工作质量、工作强度高度正相关。因此,第一主成分P1可以反映影响该检测实验室人员绩效的工作成绩因素。第二主成分P2与工作态度高度正相关,可以反映影响科研人员绩效的工作态度因素。

3.绩效水平的类型划分及区域差异分析

应用SPSS统计分析系统,计算得出40位科研人员的两类主成分得分值,得到各人员的绩效得分情况,见表8。

将F1作为横轴,F2作为纵轴,给出各样品的分布平面图,按照绩效考评常用方法,可将科研人员绩效水平分布图均匀划分为9个区域,如图2所示。

按照上述区域划分结果,可以把该检测实验室40个科研人员划分为5个等级(见表8)。这样,就完成了对该检测实验室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如果检测实验室被考核的人员人数以及考核标准更多,则更能体现该统计分析技术的优越性。

4.结语

根据检验实验室管理原则以及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原理,对实验室科研工作者的绩效考核应当是全方位考核,不可偏颇于一个方面。应用SPSS统计分析工具,可以较为便捷的对搜集的大量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而划分出不同的绩效考核等级。应用SPSS对检测实验室进行科研人员绩效考核,能够使其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科学合理。(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 杨剑.检验实验室管理.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篇8

1 期刊的定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4年11月19日在巴黎举行的大会上通过的决议[1]中对期刊所下定义是:凡用同一标题连续不断(无限期)定期与不定期出版,每年至少出一期(次)以上,每期均有期次编号或注明日期的称为期刊。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期刊所下的定义是:有固定刊名,以期、卷、号或年、月为序,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印刷读物[2]。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1988年颁布的《期刊管理暂行规定》对期刊的界定是: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成册的连续出版物。

从这些对期刊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构成期刊的要素有以下4个方面:①连续出版;②有一个稳定的名称;③每年至少出版一期,有卷、期或年、月等表示连续出版下去的序号;④由众多作者的作品汇编而成。即期刊是指有固定名称、每期版式基本相同、定期或不定期出版的连续出版物,它的内容一般是围绕某一主题、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对象,由多位作者的多篇文章编辑而成,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出版。

2 关于期刊分级

国家主管部门1988年11月颁布的《期刊管理暂行规定》、1991年6年颁布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2005年10月颁布的《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均没有对期刊进行分级,国家新闻出版署期刊司对有关划分期刊级别问题有如下答复:有关划分期刊级别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较难以期刊行政“级别”的高低来划定期刊级别的高低,新闻出版行政机关从未划分过期刊的级别,仅为便于期刊管理工作,将期刊划分为中央单位办的和地方单位办的 [3]。

但由于众多部门和单位大量的职称评定、成果鉴定、科学研究工作量计算等工作的客观需要,我国期刊实际上又流行着形形的分级或准分级现象。这就造成很大矛盾,一方面是主管部门一再强调, 所有期刊没有级别之分;另一方面是各部门和单位几乎都在试图或已经给期刊分级,至今相当混乱。

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我们利用关键词“期刊分级”模糊查找,找到159条相关结果;以题名“期刊分级”模糊查找,找到93条相关结果。表明世界对该问题给予了很大的关注。本文对上述文章关于“期刊分级”的阐述进行总结,并对大量的政府文件和其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研究。

2.1 期刊分级是现实的需要

戴立春等认为期刊分等级是一种客观需求:从部门和单位来说,它们要对成果和作者的业绩、水平进行评价,就必须有个量化标准[4]。因此,总希望有现成的“尺子”,以便于评价操作。对办刊者和作者来说,质量较好的期刊办刊者和水平较高的文献作者也希望刊物分级,否则,他们的劳动成果就难于得到应有的评价。科学地评价期刊,进行分等分级,有利于鼓励先进,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傅旭东进一步阐述了学术期刊分级的深层原因:①学术评价中存在信息不完全,面临“工具困境”。比如,对具体学术管理机构而言,评价论文存在信息不完全,主要表现为学术管理机构无法依靠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对不同领域的学术论文的水平做出比较准确的认定。且学术管理机构在履行学术评价职能时,主要是通过其行政人员来操作。这些行政人员不可能是所有领域的专家,如果没有确定的评价标准,或者缺乏其他信息来源作为补充,他们很难单独完成评价工作,学术管理机构进行学术评价时没有多少工具,而将学术期刊分级与论文的学术水平挂钩,就成为学术管理机构比较理想的选择。②追求学术评价效率。比如,要合理地评价学术论文的水平,学术管理机构必须借助更多的信息来源。但获得更多的有用信息必然要付出代价,很多时候这种代价是学术管理机构不愿意或是无力承担的。因而,他们会选择耗费人力、财力、物力少,所需时间短的方法,以提高评价效率[5]。

正确地对期刊进行分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尹玉吉归纳出如下6点:①能为学术期刊确定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起到积极而科学的导向作用。②有利于期刊评估工作的进行。③能为学术成果的评定提供重要的依据。④为学术和技术人员的职称评聘提供科学的依据。⑤能进一步调动人们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提高科学研究的水平。⑥有利于国家对学术期刊的管理[6]。张琳认为:学术期刊划分级别促进了编辑部之间的优秀稿源竞争;促进了审稿质量的提高;促进了编辑校对质量的提高[7]。邱均平等指出期刊评价是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中对项目、成果、人员、机构等评价的基础和前提[8]。刘贵富进一步阐述了对期刊进行分级的意义在于:首先,对期刊的合理分级有利于促进我国期刊整体质量的提高。核心期刊、方阵期刊及高校科研部门确定的权威期刊、重要期刊等都是我国期刊的精华,是国内名刊。它们对期刊界无疑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其次,对期刊的合理分级具有较强的参考作用:①可以为图书情报界进行期刊采访提供参考;②可以节省读者阅读资料的时间,也有利于读者结合自身科研能力有选择地进行投稿;③可以为新闻出版部门对期刊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④可以为科研管理部门进行学术论文评价提供参考[9]。蔡丽珠、汪若洁在《试论我国科技期刊的级别及其影响》的文章中阐述了期刊分级的5个作用[10]。

此外,还有很多的研究对此进行了阐述,但内容基本可用上述观点归纳之。

2.2 主管部门对期刊分级的实际作为

2.2.1 国家新闻出版等管理部门对期刊分级的阐述和组织的活动 早在1996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期刊司就“划分期刊级别问题”进行了如下解释和答复:期刊级别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较难以期刊行政“级别”的高低来划定期刊级别的高低。主要原因是,并非所有的行政级别高的期刊,其所刊登的文章总体质量就高,也并非所有行政级别低的期刊,其刊登的所有文章质量都低。据此,新闻出版行政机关从未划分过期刊的级别,仅为便于期刊管理工作,将期刊划分为中央单位办的和地方单位办的。获得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均为正式出版物。此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又多次强调:从未就学术水平的高低为期刊划分过级别。

但基于加强管理、提高期刊质量、促进期刊事业发展的目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又曾做过一些规定,举办过一些全国优秀期刊评比评奖工作。而这些规定和评比、评奖工作又在一定意义上被“民间”解读成了对期刊的准分级。

 全国性期刊和地方性期刊。根据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第6条规定,根据主管部门的不同,分为全国性期刊和地方性期刊两类。全国性期刊是指国务院所属各部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管(办)的期刊;地方性期刊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委办厅局主管(办)的期刊。

 期刊评比。①1992年,国家科委、、新闻出版总署联合进行过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活动,从全国3 500种科技期刊中评比出351种优秀期刊,其中一等奖50种,二等奖100种,三等奖201种。②1997年底,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指导与组织下,进行了“首届全国百家重点社会科学期刊”(也称“百刊工程”)的评比工作,并于1998年1月公布;1999年12月又进行了第二届“全国百家重点社会科学期刊”的评比工作,规定此后“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每两年一届。③在第二届“全国百家重点社会科学期刊”评比的同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科技部又共同评出了首届“国家期刊奖”,其中“社科类”期刊49种,“科技类”期刊64种,还分别评出“提名奖”若干,这被认定为国家级政府奖励 [11];2003年1月又进行了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的评比,规定此后“国家期刊奖”每两年一届。

 “中国期刊方阵”期刊。“中国期刊方阵”是新闻出版署实施的一项名刊建设工程。“中国期刊方阵”分为4个层面:①为“双效”期刊,共1 154种。这一层面的期刊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期刊,是方阵的基础。②为“双百”期刊,共192种。这些期刊是从两年一届的“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百种重点科技期刊”中产生的,充满活力和竞争力,是中国期刊方阵的中坚。③为“双奖”期刊,共107种。这些期刊是获“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的期刊,基本上是大刊名刊,具有较强的自我扩张能力,它们已经是国内的名牌期刊。④为“双高”期刊,即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的期刊,共65种。这一层面是方阵的最高层面和核心,也是我国期刊实施“走出去”战略、创建世界名牌期刊的基础。这一层面的期刊是在中央宣传部的领导下,由新闻出版总署会同科技部共同负责,重点进行建设,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这一部分的调控力度和优惠政策的扶持。“中国期刊方阵”客观上形成了一个由低到高、金字塔型的期刊分级结构。

2.2.2 省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对期刊分级的实践 一些省级新闻出版部门把本地所属期刊分为省一级、省二级、省三级。这种提法来源于山西、吉林、河南、江苏等省进行期刊评审的实践。具体方法按照政治、业务、编辑、出版、效益、管理6个方面将期刊的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期刊要求必须为各类期刊中办得好、可以起到表率作用的期刊;二级期刊则为中间部分,期刊的各方面质量尚可,但还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和差距;三级期刊则在某一方面存在较为突出的、明显需要改进的问题[12]。

2.3 其他行政部门及学术界对期刊分级的阐述、组织的相关活动和研究

2.3.1 其他行政部门对期刊的评比和分级规定

 1994年国家科委制订和颁布了《科技期刊质量要求及评估标准》。

 1995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颁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共收443种期刊。

 教育部于2004年3月2日,委托“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开展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优秀编辑工作者、优秀编辑学论著(简称“三优”)评比活动,评委会对全国800多家高校科技期刊申报参评的近500种各类期刊进行评审。评委们按“国家期刊奖”评比标准,对申报参评材料进行客观、公平、公正的打分,并以总得分排序,评出A类期刊(教育部重点院校),B类期刊(一般院校),C类期刊(高职高专院校)和D类期刊(技术类、少数民族文类、英文类)共60种为“一等奖” [13]。

 教育部科技司分别于2006年、2008年组织开展 “首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和 “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评比活动。在“首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评比活动中参加精品和优秀科技期刊评比的期刊共344种,评出中文精品科技期刊47种、英文精品科技期刊5种;评出优秀科技期刊98种;评出特色科技期刊奖100种 [14]。“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评比活动对453种期刊在学术、评价数据、编校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评审,共评出精品科技期刊76种,优秀科技期刊118种,特色期刊53种 [15]。

2.3.2 学术界对期刊分级的研究与阐述

 兰州大学1988年仿照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期刊引文报告”的方法,选定以中国出版的学术水平最高的10种自然科学期刊为依据,用各刊所载论文的参考文献,编制引文索引卡片,分散编印成册,名为《中文自然科学引文索引》,并从中选出104种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这是中国第一个利用引文研制出的较具权威性和学术影响的“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 [5]。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主持。课题组通过对大规模的文献计量统计和定量评价后,请学科专家对定量评价结果进行了定性评审。核心期刊的确定虽然不是政府行为,但却以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得到了图书情报界、科研管理部门和作者、读者的广泛认可 [16] 。

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教育部重点社科项目研究成果。该索引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制,是我国社会科学主要文献信息统计查询与评价的重要工具,不仅为社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最前沿的动态信息,还为社会科学研究管理者制定社会科学研究发展规划、科技政策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参考 [17]。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又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在多年的期刊研究基础上完成的一项科研成果。它采用我国目前年度收文量最大的引文数据库和其他大型文献数据库作为统计数据库源,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统计分析,邀请各学科权威专家进行评审,力求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它收录了目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使用率和学术水平均居前列的权威期刊和优秀期刊。适用于期刊部门、科研管理部门和图书资讯部门的选刊工作以及为读者、作者和科研工作者推荐各学科使用率和影响力较高的学术期刊 [18]。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制,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数学、物理、化学、地学、天文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学、工程技术、环境科学、管理学等领域中国出版的中、英文优秀期刊996种,其中核心库收录期刊645种。利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可以检索到个人的情况、个人论著被引用情况、机构及被引用情况、专利和其他非正式出版物被引用情况、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开放实验室和被引用情况 [19]。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受国家科技部委托,按照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的模式创建,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结合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平均引用率、基金资助论文比例等10余种期刊评价指标,确定了在中国出版的1 405种科技期刊作为统计源期刊 [20]。

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信息系统。2008年,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在定期连续研发和出版“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和“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报告”这三者的基础上,专门成立了有40多人参加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课题组”,历时一年多完成了《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报告――RCCSE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排行榜》。在分一级学科和学报类型的学术期刊评价中,按照集中与离散分布规律,对各期刊的综合评价得分排序并依次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A+、A、B+、B、C,其中: A+等为权威期刊,即排在最前面的5%的期刊;A等为核心期刊,占各学科或各类期刊总数的15%,即排在6%-20%的期刊;B+等为准核心期刊,占期刊总数的30%,即排在21%-50%的期刊;B等为一般期刊,占总数的30%,即排在51%-80%的期刊;C等为较差期刊,占总数的20%,即排在81%-100%的期刊[21]。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信息系统,综合了影响因子、他引率、被引率、被摘率、基金论文比、web即年下载率、外文引文率、主要数据库和文摘期刊收录率等几项主要依据。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编委会与中国科学文献计量中心确定350种学术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900种人文社科类期刊为“《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5]。

 2001年底,陈图文等撰文把期刊等级划分为8个等级:①被美国SCI收录的期刊是1级期刊;②被EI、ISTP、SSCI、A&HCI收录的是2级期刊;③被CA、SA、前苏联《文摘杂志》、日本《科学技术文献快报》等收录的是3级期刊;④在国内以英文出版的期刊是4级期刊;⑤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的是5级期刊;⑥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期刊是6级期刊;⑦省级期刊是7级期刊;⑧市级期刊、论文集以及增刊是8级期刊 [22]。

以上是关于我国期刊分级最重要的一些实践。

2.3.3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认定 一些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将期刊分为综合权威期刊、学科权威期刊、学科重要期刊、学科核心期刊、省级期刊5级。一般做法是:对于理工科类期刊,同时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收录的学术期刊认定为学科权威期刊,被以上三种中任意二种同时收录的学术期刊认定为学科重要期刊,被以上三种中任意一种收录的学术期刊认定为核心期刊;对于人文社科期刊,同时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学术期刊认定为学科权威期刊,被其中任意二种同时收录的学术期刊认定为学科重要期刊,被任意一种收录的期刊认定为核心期刊。这种认定方法简明实用,操作方便,既考虑了学术界对期刊分级的研究成果,又考虑了期刊主办部门的学术声誉、学术地位,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用较广[7]。

2.4 期刊分级的方法和依据以及对期刊分级的若干意见

2.4.1 期刊分级的方法和依据 对我们搜集的近200份文献的归纳表明,绝大部分认为期刊质量客观上有高有低,等级是实际存在的,应该分级。讨论和分歧较多的是如何进行分级?如何正确评价学术性期刊的学术水平?以及期刊的级别划分依据是什么?

 1996年于鸣镝撰文提出:①依据期刊主管单位划分期刊等级;②依据期刊出版形式划分期刊等级;③依据期刊在学术上的重要程度划分期刊等级(核心期刊、非核心期刊);④依据期刊质量的综合指标划分期刊等级(即6项标准:政治标准、业务标准、编辑标准、出版标准、发行标准和管理标准) [23]。但如何才能实现“划分期刊等级”的可操作,作者并没有展开。

 汪继南、张丽霞在《论期刊等级划分》中归纳了几种期刊划分的方法:①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②按期刊是否公开出版分级;③以期刊质量分级,并认为,按“以质量分级是较为科学、合理的分级方法,是最有学术价值的一种分级”[24]。但“期刊质量”又如何界定呢?作者并没有给出。

 尹玉吉、李金梅提出:学术期刊的分级依据应主要从学术期刊自身的主客观条件两个方面来掌握和考察,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学术期刊主办单位在国际国内的学术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其主办的学术期刊水平和档次;②学术期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低,也是确立学术期刊学术水平和级别的客观依据;③培养人才的情况;④学术期刊发行量的大小;⑤学术期刊装帧、编排、校对、印刷质量问题;⑥学术期刊创办历史的长短;⑦学术期刊的转载率;⑧就目前来看,应该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以及他们联合组织的学术期刊评比是比较全面、客观的,更具有权威性[25]。可以说尹玉吉和李金梅的观点有较大进步。

 崔国平认为,决定期刊级别的因素取决于以下11个方面:①学术技术水平;②转载收录率;③权威评价分值;④印刷效果分值;⑤裁切装订质量分值;⑥技术加工水平;⑦错字率;⑧编排规范程度;⑨办刊基本条件完善程度;⑩规章制度健全程度;11出版秩序合格率。并提出一级(或者称“优秀”)占25%,二级(良好)占50%,三级(合格)占25%,评比结果应该是 “橄榄型”的,即两头小,中间大[26]。应该说直到崔国平,在期刊级别划分依据问题上,才有了定量的倾向。

 尹玉吉在《关于学术期刊分级问题的全方位考察》中说:在分析、解剖了国内论者们的观点后,我们认为,对中国的学术期刊进行分级管理,在标准和依据的把握上,不能片面化,而是应当全方位地进行综合考察。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因素:①各级科研基金课题在学术期刊中的数量和比重;②影响因子的高低;③二次文献转载率;④获得各级政府科学研究成果奖励的情况;⑤主办单位在国际国内的学术地位;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低;⑦人才培养情况;⑧发行量;⑨编排、校对、装帧与印刷质量;⑩学术期刊历史的长短。他还建议:与西方比,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学术期刊起步晚,目前还基本处于“无序”状态,更没有“走出去”的,为此,政府的适度干预、权威机构的介入,对学术期刊进行优劣界定,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目前的研究和实践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还不尽如人意[5]。可以说尹玉吉在综合和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之后,对期刊划分等级依据的把握还是比较到位的。

 邱均平、李爱群和舒明全[21]在《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等级评价的实证研究》一文中指出,评价期刊的标准主要是看期刊的质量和作用。他们选用的6个指标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期刊学术影响力有关,这些指标是:基金论文比、期刊被引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web即年下载率和二次文献转载量。笔者认为,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将web即年下载率考虑为期刊分级的影响因素之一,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问题。

 2009年3月,何俊、蔡蓉华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是如何评出的》一文中提到,《总览》2008版共采用了9个评价指标: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被摘率、影响因子、获奖或被重要检索系统收录、基金论文比、web下载量[27]。除了这些定量评价方式以外,《总览》2008年版还结合了分学科评价和定性评价。而且其中核心区评价数据量占全部数据量之比平均为0.3335,其大小基本符合布拉德福三分区,说明各学科核心期刊数量是基本合适的。

确定学术期刊分级的依据是做好学术期刊分级工作的基础。可以看出,在期刊级别划分依据问题上,研究越来越趋向于全面、可行和定量化。

2.4.2 对期刊分级的若干意见

 尹玉吉、李金梅在《关于学术期刊分级的两个问题》中提出:并非在确定了学术期刊的分级依据之后就能确定出学术期刊的级别来,这里还有个如何掌握的问题,即方法问题[25]。例如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在注重学术创新程度的前提下,还应该特别注意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以及政治路线问题;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则更应将注意力放在学术创新上,放在生产、技术、基础科学等问题的解决与阐释上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按照宏观与微观、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内容与形式等方面分门别类,然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通过加权平均的办法算出每一种学术期刊的得分来。另外,以往国家各部门、各系统、各地区开展的多次期刊评估,取得了不少经验,期刊分级工作中可以借鉴和参考。我们认为在学术期刊级别评比中,各地、各系统均发现了不少学术期刊具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即独具特色的栏目,这方面的学术水平也往往代表了国内甚至国际的最高水平,如地方文化研究,分布在各系统、各地区的某一方面的专家的学术成果就是这种“拳头产品”。这种情况在评比中应加以保护和考虑。

 戴立春等在《略论科技期刊的分级》中也给出了他们的观点:对所有科技期刊以某几项指标如引用率、数据库收录率等来统一划定等级,并不能全面反映学术性期刊学术水平的高低[3]。例如:不同学科、专业性质的期刊,范围和特点各异。不同学科、专业期刊基数差别很大。有些学科、专业的期刊数量很少,引用量相对较大;反之,期刊多的学科、专业,引用量则较小。有些专业读者群较小,论文水平再高,引用的总量还是较少的。专业性较强的期刊,读者面相对集中,同专业的读者、作者首选本专业期刊,引用率自然较高,而综合性学术期刊,读者则比较分散。应用性学术期刊,引用率相对较高,而理论性较强、水平较高的期刊,往往因为曲高和寡,引用率反而不高。发行范围的不同,对期刊的引用率和数据库收录率也有直接的影响。有些学术期刊因保密需要,不能对国外发行,水平再高的论文,也不会为国外数据库收录。对以上这些因素不加以综合考虑,评判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就很难说是公平合理的。其次,一个课题组和有限范围内少数专业人员的研究与鉴定,远远不能解决如此复杂的问题。这种评判定级,离开政府部门有计划、有组织的部署和领导,离开各系统、部门、领域和有关方面有代表性的专家的支持和参与,是无法形成权威的。第三,从数量上说,在尚未制订出科学、合理、严密的客观评判标准和切实可行的实际操作方案以前,高等级的学术期刊(如核心期刊)的数量越多,就越容易出现不公平,从而产生较大的偏差。

 钱荣贵认为,核心期刊研究似乎是一个怪圈和陷阱,我国的学术期刊,不论是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还是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其评价体系都需要重新构建,我国的论文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也需要变革,核心期刊的功能应该回归本原[28]。

 李力民、翁贞林也曾指出,核心期刊研究及其成果,对于期刊的有效利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作者的论文成果和期刊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29]。但由于各种核心期刊研究方法及其结果不尽相同,各家期刊就从自身利益出发,对自己上榜的核心期刊研究课题予以肯定,竭力宣扬,并在期刊封面上显著标示;未上榜者对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提出质疑,愤愤不平。作者感到迷茫,科技管理者感到无所适从。由于学术期刊分级的复杂性,仅以某几项指标,如引用率、数据库收录率等统一划定等级,往往以偏概全,不够科学。研究工作虽有意义,但其结果仍需要不断检验、修正和完善。

2.5 归纳总结――为何期刊分级在普遍的质疑和反对中得到推广

2.5.1 应用的客观需要 实际上,推动学术期刊分级的最主要力量是众多学术管理机构和基层单位人事部门的实际应用,因此,期刊分级是一种工作上的客观需要,学术管理部门和基层单位对学术期刊分级有着强烈的要求。

2.5.2 期刊水平差异的客观存在 戴立春等在《略论科技期刊的分级》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就期刊本身来说,由于各种期刊办刊宗旨、办刊条件、作者群和读者群的不同,也由于编辑出版者的情况各异等众多因素的制约,期刊的质量、水平和在国内外的影响有高有低,有大有小,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4]。不管你分不分,它们实际上是存在着等级差异的。人们心目中存在级别的概念是自然的。这就像任何产品都有一级品、二级品之分一样,只不过后者相对易于量化定级罢了。可见,期刊分级的基础是期刊的水平在客观上确实存在差异。

2.5.3 学术期刊分级有一定的可信度 学术管理机构和基层单位人事部门利用上述研究成果作为参考对期刊进行认定,有一定的可信度。比如一些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将期刊分为学科权威期刊、学科重要期刊、学科核心期刊、省级期刊来进行论文水平的界定,大家的意见不是太大。

但笔者认为,“意见不是太大”并不意味着合理。关于期刊的分级,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摸索,应该综合考虑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因素,提出一个合理而有效的评价模式。

戴立春等也认为:对学术期刊划分等级,实际上是对科技人员智力成果的评价。这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评价恰当,引导公平竞争,不仅会大大促进我国科技期刊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期刊事业的发展,而且将促进整个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反之,则会带来许多副作用。其关键在于如何正确评价学术性期刊的学术水平,对学术性期刊划分等级的复杂性也就在这里。他认为关于科技期刊分级问题,可以概括为如下4点:①期刊质量有高有低,等级是实际存在的;②给科技期刊特别是学术性期刊分等定级比较困难,国家从未给刊物划分过等级;③各部门、单位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迫切需要对科技期刊的质量和水平进行科学评价;④社会上流传和实行的期刊分级不尽合理,缺乏权威性,但实际上却在不小的范围内被当作政策来执行。这是影响较大的、带有全局性的重要问题,应当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尽快采取相应对策[4]。

3 对期刊分类分级问题的审视

期刊分类分级特别是学术期刊的分级别问题,历来是学术成果鉴定、职称评聘、期刊评估等一系列问题所关注的焦点。一方面,期刊分级有很大的需求,大家一直在使用一些研究成果;但另一方面又无正式可靠的依据和官方权威规定。于是,有人认可,有人反对,沸沸扬扬,无所适从,这一现象是由于客观需要与管理滞后的矛盾造成的。

梁绪敏、尹玉吉在《论我国学术期刊的分级》中提到:因为决定期刊水平高低的因素是复杂的,既有主观的又有客观的,既有规律性的东西又有偶然性的人为因素,由此导致那些被认为是著名的期刊也免不了刊登了平庸的论文,而那些所谓无名的期刊却常发表令人拍案叫绝的高质量论文[30]。所以,对期刊进行准确的分级,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1994年国家科委指出:学术期刊分级工作“很有必要做,但这是一项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常设机构,目前条件尚不完全具备,国家科委会同有关部门正在着手进行准备”[31]。但是十多年过去了,国家科委没有开展这项工作。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2002年曾指出:“迄今为止,我国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尚未从各类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这一角度制定过标准,因为衡量学科众多的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准是一件非常复杂、难度非常大的工作,不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可以简单地作出评价的” [32]。

然而,客观现实不允许目前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因为这牵涉到大量的职称评定、成果鉴定、科学研究工作量计算等。大批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都在考核管理等工作中自行确定了期刊的级别。可见,期刊分级,尤其是学术类期刊分级是一项十分重要、十分紧迫的任务。但目前大家对期刊级别的划分五花八门,正如张琳所指出:目前期刊划分的特点是重数量,轻质量;重刊物,轻论文本身;人为分级多,互相认可少;评价短期行为多,注重长远效应的少[7]。

以无根据的或不准确的分级标准划定刊物等级,并进而以此判定其所刊载的论文水平的高低,作为科技人员评定职称的依据,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我们认为:虽然期刊分级的难度和工作量都很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有很多困难,一些质疑期刊分级的学者的某些观点也不缺乏真知灼见,但是,当他们面对广大基层单位的实际需求时就显得十分苍白,以至于根本没有说服力。毕竟,客观需要才是硬道理。社会发展的历史也表明:真正能产生广泛影响、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成果,大都是旨在满足现实需求、最能捕捉并解决现实中的重大问题的。因此,探究旨在改变当前混沌状况、妥善解决当前面临的难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卓有成效地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不仅必要而且也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此问题在近十年间的探讨并无多大进展,反映了管理严重滞后社会实践的现实。目前,迫切需要对这一问题制定相应的原则和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推进学术期刊的级别划分。由于期刊的分级目前还是一个处在热研中的题目,开展这方面研究的人员、机构多,又各自为政,而不同的评价目的、评价体系产生了众多的评价结果,况且,从评定组织程序上来说,对于如此重大和复杂问题的解决,一个课题组和有限范围内专业人员的研究和鉴定,其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这项工作的开展,政府适度干预、权威机构介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中国特色的国情下,为确保其权威性和科学性,很有必要。

本文希望通过对目前期刊分级的总结和评述,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由于研究角度不同给政策制定部门带来的困扰和误导,为今后的政策建设提供更多的实证依据。同时,也为科研学术主管部门和基层单位人事部门解决当前面对的、现实的成果认定问题提供思路,对学术评价和科研管理起到一定的实际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范军.试论期刊刊名的虚与实.出版科学,2001(4):32-34.

[2]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234.

[3] 学术期刊的级别如何确定――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出版司关于学术期刊有关问题的答复.[2010-07-21].

.

[4] 戴立春,吴瑞芳.略论科技期刊的分级.编辑学,2000,12(3):143-145.

[5] 傅旭东.学术评价与学术期刊分级.科技与出版,2005(6):26-27.

[6] 尹玉吉.关于学术期刊分级问题的全方位考察.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9(2):75-85.

[7] 张琳. 当前学术评价机制对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影响.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11):122-125.

[8] 邱均平,李爱群,周明华,等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特色、做法与结果分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64-69.

[9] 刘贵富.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对中文期刊的分级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07(5):60-62.

[10] 蔡丽珠,汪若洁.试论我国科技期刊的级别及其影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2) :137-140.

[11] 国家期刊奖评奖委员会公告.新闻出版报,1999-12-03.

[12] 宋梅.关于期刊分级的理论与实践.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94-95.

[13] 关于公布2004年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结果的通知.[2010-07-21].dost.moe.省略/.

[14] 关于公布“首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评比结果的通知.[2010-07-21].dost.moe.省略/.

[15] 关于公布“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评比结果的通知.[2008-11-28].dost.moe.省略/

[16] 李力民,翁贞林.期刊“级别”问题与对策.编辑之友,2002(6):44-45.

[17]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0-07-21].省略.

[18]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文献计量学研究室.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0-07-21].sdb.csdl.省略/cscd.jsp.

[20]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录.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21] 陈图文,余顺得,王淑华.论期刊等级的划分标准与论文质量的考核.情报杂志,2001(11):73-74.

[22] 邱均平,李爱群,舒明全.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等级评价的实证研究. 中国出版,2009(4):38-42.

[23] 于鸣镝.试论期刊等级.晋图学刊,1996(2):36-39.

[24] 汪继南,张丽霞.论期刊等级划分.情报资料工作,2001(4):54-57.

[25] 尹玉吉,李金梅.关于学术期刊分级的两个问题.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85-86.

[26] 崔国平.也谈学术期刊的分级问题.编辑学报,2000(1):41-42.

[27] 何俊,蔡蓉华.“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是如何评出的.中国出版,2009(7):19-24.

[28] 钱荣贵.“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29] 李力民,翁贞林. 期刊“级别”问题与对策. 编辑之友,2002(6):44-45.

[30] 梁绪敏,尹玉吉.论我国学术期刊的分级.科技与出版,2008(11):59-61.

[31] 国家科委科技信息司期刊管理处.科技期刊无级别之分.健康报,1994-02-01.

[32] 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关于学术期刊有关问题的答复.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10-01.

[作者简介] 吴红光,男,1961年生,副教授,馆长,16篇。

王林霞,女,1982年生,馆员。

篇9

一、 引言

科研工作的非功利性、公益性、结果不可预知性等特征决定了国家投资是科研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其中,各类科研项目是国家投资科研事业的主要形式之一,因此,科研项目管理是科研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近几年我国在科学研究上的投入大幅增加,为科研工作者创造了有力的支撑条件;同时,由于立项评审等环节的漏洞,也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经费浪费。科技项目评审是否客观、公正、合理,直接关系到科研经费是否得到优化配置,进而关系到科研资源的合理利用、科研人才的工作热情、科研计划的成功与否。因此,作为科研项目管理的核心环节,科研项目评审意义重大,对其开展研究具有必要性。

一般而言,科研项目评审就是将候选的科研项目按照事先确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排序,依据综合得分对候选项目进行优胜劣汰,同行专家的评审意见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科研项目评审中,专家的意见通常有三种表达方式:分数、等级与排序。分数评价的优点是结果容易处理,缺点是评分困难极大,专家很难用具体分数来描述不同候选项目之间的区别。等级评价适合于多个项目评审;预设的等级往往有限,导致一些项目划分至相同的等级,区分度不高,是此类评价方式的不足之处。排序评价适合于少量项目的评价,不需要为每个项目提供具体的分数,又能够保证较好的区分度,故在有限项目评价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专家运用分数表达评审意见时,综合加权法、数据包络分析、层次分析法等是最为常用的求解候选项目总得分的方法;如果专家使用等级来表达评审意见,较常用的意见集结方法是模糊评价方法;若专家使用排序来表达评审意见,则有序投票模型是处理此类问题的经典方法。本文仅考虑专家采取排序方式进行项目评审,指出传统有序投票模型的若干缺陷,并提出基于均衡评价模式的有序投票模型,以促进项目评审的改善。

二、 有序投票模型(Ranked Voting Model,RVM)

假设有多个专家对n个候选项目进行排序,以选出t个项目予以支持,每个专家有偏好顺序的列出t个最佳候选项目,这里n>t。yij是第i个项目被排在第j位的总次数,j=1意味着排在首位。Cook等人提出如下有序投票模型(Ranked Voting Model,RVM),以得到每一个候选项目的总得分。特别地,对于第p个项目,其得分为如下RVM模型的最优目标值:

约束(2)意味着:不仅仅位次越高所对应的权重应越大,且相邻位次之间权重的区别,位次越高,区别应越大。例如,第一名与第二名的差别,应大于第二名与第三名的差别。显然,约束(2)更为合理。

本文给出一个实例来演示各种评价方法:有10个候选科研项目,需从中选出4个科研项目予以资助,5位专家的意见作为参考。每个专家仅仅有偏好的列出4个项目,结果如表1所示。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各位次对应的权重大小,以计算每个项目的得分。 因此,本文如下部分提出基于均衡有序投票模型(Balanced Ranked Voting Model,BRVM),采用两种策略获得各个候选项目在均衡评价模式下的得分。

三、 均衡有序投票模型(BRVM)

1. 基于基准面的均衡有序投票模型。式(1)所示的RVM模型是一种非均衡评价模式。为此,本文首先提出如下模型,考虑在最劣权重体系下各个项目的最小可能得分,参照的基准面由性能最劣的项目组成:

篇10

关键词 :设计院;科研项目;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

自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项目管理引进我国以来,项目管理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运用,特别在一些大型工程建设中,项目管理这一系统、科学的管理手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1年5月,中国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正式推出了《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C—PMBOK),并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标准》(C—NCB),这两者的建立标志着中国项目管理学科体系也逐渐成熟①。

随着组织管理项目数量的增加,产生了以制度保障项目规范运作并实现其目标的需求。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世界就掀起一股研究项目管理成熟度的热潮,常见的模型已经30多种。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作为一种用来评价项目管理综合能力的工具,可以提供一种参照标准,并以此为标准找出自身不足,找准努力方向,追求最佳实效,以加快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尽管国外已有众多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但都是建立在外国企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其关键过程域和关键活动对于国内设计院科研项目来说并不一定适用②。因此需要结合我国现有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合的成熟度模型。本文正是希望通过已有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研究分析,针对设计院科研项目管理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成熟度评价方法,帮助设计院提升科研项目管理能力。

一、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综述

1.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发展历程对成熟度模型的研究始于1987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率先提出的基于软件过程的能力成熟度模型CMM③。CMM是对软件开发组织或项目的软件过程能力进行评估的一个层次性的基本框架,目的是指导软件开发组织或项目逐步提高其软件开发能力。类似于CMM的还有用于评估企业信息技术能力的成熟度模型ITMM。

随着成熟度模型的不断发展,又有研究参考CMM模型,以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为中心提出了一些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PMMM),这些模型都涉及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并以此为基础设立成熟度标准,模型大多将成熟度分为4到5个级别,最低级别显示刚引入项目管理的状况,中等级别表明已设定了一套标准的项目管理方法,较高的级别则要求组织持续改进,不断优化项目管理。

2.几种常见的成熟度模型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要素包括改进的内容和改进的步骤,使用该模型用户需要知道自己现在所处的状态,还必须知道实现改进的路线图。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由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构成,如图一所示。

图一成熟度模型的构成目前成熟度模型总数超过了30 种。典型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主要有:

(1)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SEI) 于2001年的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rgration,CMMI)④。

(2)科兹纳(Harold Kerzner)于2001年提出的项目成熟度模型(Kerzner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K—PMMM)⑤。

(3) 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Institute,PMI)于2003年提出的组织级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Organizational Project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OPM3)⑥ 。

(4)英国政府商务部(Office of Govern?ment Commerce,OGC)于2005年的项目组合、项目集和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Portfolio,Programme and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P3M3)⑦等。

二、设计院科研项目管理的主要问题

1.缺少专业化的科研项目管理组织设计院是以工程项目为主导,一般都设有项目管理办公室,但是其职责仅限于工程项目的管理。而科研项目的管理一般归口于科技管理部门,科技管理部门通常只负责科研项目的立项和成果验收,对于研发过程难以实施管理,一般由具体的科研项目负责人自行管理。

然而,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往往是技术专家出身,对科研项目一般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管理,普遍对项目管理并不熟悉,对项目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同时,研发团队都是临时组建的,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团队成员分别来自不同的部门和专业,各自都有本职工作。研发团队成员之间的联系纽带比较松散,极易造成项目整体开展的不流畅。

2.研发团队对项目管理的抵触在实施项目管理时,大多数研发团队成员都会表现出对日常项目管理工作的抵触。特别是在推行科研项目管理前期,项目管理成熟度低,管理机制经常发生变化,导致消耗研发成员的时间和精力,难以得到研发团队的支持和认可。

3.忽视研发过程的管理

科研项目负责人本身往往只重视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甚至不惜动用关系、权力等资源去争取立项。但是一旦项目立项成功,却又置之不理,束之高阁,经常直到结题验收之际,才会草草应付。从科研管理体制上,设计院对研发团队的考核评价以及设计人员之间的竞争也主要是以科研项目的数量、经费、级别等量化数据作为比较和衡量的重要标准,这种考核和评价机制助长了重申报而轻研究过程的风气。

4.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由于科研项目本身就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在项目申报的过程中,负责人往往会避重就轻,回避风险。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缺乏对项目的研究过程足够的风险控制,再加上一些不可控的人为因素和不可预知的因素,导致项目延期或失败。同时还由于科研项目属探索性性质,以至科研成果具有较强的不可预见性,使得对科研项目结果的评价也较为复杂。

三、成熟度模型构建方法

1.成熟度等级划分

设计院科研项目管理成熟度水平定义为5个等级,1级为最低水平,5级为最高等级,构成了如图二所示的金字塔结构。

五个等级分别定义如下:

⑴混乱级:项目管理处于一种无序的混乱状态,没有明确的项目范围界定与时间、经费计划。随着项目的推进,计划总是不断变更与调整。没有稳定的项目组织,项目成功主要取决于项目经理个人能力,且成功率非常低。

⑵简单级:建立了一个比较有效的项目管理组织,进行了基本的项目界定,以及时间、经费及质量的保证活动,能够利用项目管理工具进行规划,常用文档已文档化,组织能基于类似项目经验对新项目进行规划和管理。

⑶规范级:步入规范化项目管理,组织更加有效与成熟,项目管理过程得到定义和集成,并形成项目管理制度,项目团队理解并遵循项目管理过程,项目组织能够进行5大过程、9大领域全面的项目管理。

⑷量化级:已做到能够进行量化项目管理,所有的项目目标如项目质量、时间、费用目标都有明确的度量目标,对所有项目的重要活动进行度量,并建立数据库,通过数据对项目管理过程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⑸持续优化级:项目管理成熟度的最高级,达到这个级别的组织已经处于项目化管理阶段,能够从战略管理的高度来规划所有项目,项目管理处于一个不断改进不断优化的过程之中。

2.成熟度模型的构建

在划分成熟度等级的基础上,可以根据特定设计院的科技研究领域特点,定义关键域,按照图三的成熟度模型构建思路,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成熟度模型。在定义关键域时,应特别关注当前设计院科研项目管理的主要问题。

3.成熟度的测评

项目管理成熟度的测评是优化管理的前提。项目管理成熟度测评方法总体上可以分为定性测评、定量测评以及两者结合。

定性测评是通过测评对象与模型中的类似关键过程域的部分进行比较,以发现其具有哪些关键过程域,从而找到其对应的成熟度等级。

定量测评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使得定量的测评方法更加科学,但其缺点是操作起来对使用者的知识水平等要求较高,推广起来比较困难。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测评方法并不多见,采用这种测评方法的成熟度模型主要有OPM3模型。

以上的测评方法各有利弊,定性的测评方法简单易用,定量的测评方法重在原因分析和改进途径,实际应用时应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项目管理成熟度是提升项目管理水平的一把利器。鉴于当前设计院科研项目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迫切地需要引入项目管理成熟度。本文在设定五个成熟度等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设计院科研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构建方法。后续可以基于该方法,为设计院设定关键域及量化指标,构建适用于特定设计院的完整成熟度模型及测评方法,从而实现对设计院科研项目管理能力的提升。在设计院科研项目管理中应用成熟度时,还需特别注意成熟度的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着眼于连续的提高而不是一蹴而就。同时,并不是任何设计院都需要达到持续优化级水平才能获取重大收益,每个设计院都有其独有的特点,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和优化。

引文注释

①熊竹.我国科研院所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6):19-22.

②谭云涛,郭波.在科研项目管理中运用成熟度模型的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7):75-79.

③J.肯特·克劳福特.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M].肖艳颖,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④ Humphrey W S. CMMI: history and direction[M] ∥ Chrissis M B, Konrad M, Shrum S.

CMMI: guidelines for process integration andproduct improvement. 2nd ed. Boston: Addi?son-Wesley Professional, 2006:5-8.

⑤哈罗德·科兹纳.张增华,吕义怀,译.项目管理的战略规划: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53-58.

篇11

消防安全评估传统称为火灾风险评估,在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有利于加强完善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学科体系。通过消防安全评估不仅可以较为客观和准确地判断出火灾的危险程度,而且人们在此基础可以有效提出预防火灾、扑灭火灾的有效措施。消防安全评估通常的步骤如下:首先要对建筑物进行火灾风险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估算出火灾风险,并评价准备选择的风险抵御措施,最后通过估算的数据与收集到的实际数据进行准确地转化,就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定论了。近几年,我国的科研单位对地下公共建筑消防安全评估处于刚刚起步,但是由于地下公共建筑的消防开发持续增长,导致广大科研人员也要随之重视公共建筑的消防安全评估工作,安全评估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提高这一特殊类型建筑的合理性,同时也可以在我国建立起更加规范的性能化的防火设计。

二、地下建筑消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通常是根据AHP理论来限制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并采取消防安全评估方法对其进行评定,从而可以有效地建立完善好地下公共建筑消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另外还需要结合以往的消防安全评估实例,进行验证计算出该方法对指导地下公共建筑防火设计是否是切实可行的。针对近几年安全事故的致因理论,一般情况下,事故发生主要是由管理失误引起的,管理失误有主要分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者中的又以人为因素为主。因此,在分析地下公共建筑火灾危险性的影响因素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建筑的安全管理制度、人员状况以及建筑物本身安全防火状况。建筑物本身的状况需要结合地下公共建筑物发生火灾的实际情况,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建筑物自身是否具备防火的功能;相关设施自身所具备的扑灭火的能力;建筑在发生火灾后具备的在进行安全疏散时的能力。

三、消防安全等级划分方法

1.扣分制扣分制是衡量消防安全特征重要的程度,地下建筑物如果将消防方面的供水能力作为实例,并且某些地区消防方面的供水能力远远多于消防队原有供水水平。相反,如果某些地区消防供水能力少于消防队原有供水,仅仅根据供水特征不能完全的反映出实例的准确性,其本身的作用也就失去了。2.以逻辑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是一种在运筹学原理的基础上的逻辑分析的演绎分析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事故树分析法,它是从发生事故开始一层一层的深入演绎,合理的利用布尔逻辑门将出现概率较大的事件组成一个逻辑系统和整体,在整个系统中事故之间是存在这联系,可以有效地揭示出基本事故之间的相互逻辑联系,并且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出系统中失效的部分。

四、地下公共建筑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法具体步骤

如果在每个指标层处于B到F的等级的情况下,此时地下公共建筑物可以采用专家打分的方式来确定总目标层和准则层的具体权重;如果指标层处于不同等级,确定各层次下权重改变之后的系数:确定在对该系统进行等级划分后的指标。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使用计算机来模拟建筑物,然后确定其构造和安全疏散系统。采用计算机模拟确定建筑及其构造B和安全疏散系统。同时要确定两个准则层(包括建筑物本身以及它的构造、具体的电气设备、有关灭火的系统以及发生是事故后安全的疏散系统六个方面)各指标层的权重,另外如果指标层是处于不同等级的情况,此时权重系数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来模拟确定。

篇12

现在虽然很多高校都设有专门的大学语文教研室,也有专门负责讲授大学语文课的教师,但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授课教师中绝大多数都是中文专业出身,其中有文艺学、古代汉语、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等方向,而大学语文却不是中文专业中一个具体的研究方向。这些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重心都在大学语文课程上;但在科研工作中,具体往哪个方向发展,是比较模糊和不清晰的,很多老师都依据以前硕士或是博士的专业方向来开展科研工作,进行课题的申报、论文的写作等等,这就造成了教学方向和科研方向相互脱节,也造成了教师工作精力的分散。不利于教师自身的成长;特别是在评定职称的时候,这种矛盾就更加凸显出来。现在有些国内的重点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比如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小方向中,有一个就是大学语文。这可能也给专职大学语文教师发出了一个良好的信号。在民族院校中,大学语文教师专业方向不清晰的这个问题是更加突出的,这不仅仅影响教师自身今后的发展,也不利于大学语文课程整体的进一步优化。

(二)编写的教材不适合少数民族学生

作为教学内容载体的教材的选择,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民族院校学生语言和思维的特殊性,要求在开设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版本很多,笔者手头就有十几个版本,虽然各俱特色、有所侧重,但其编写的背景都是以母语为汉语的学生为前提的,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汉语水平和汉语思维模式,并且,选取的篇目中极少有涉及少数民族文学或是少数民族作家的优秀作品,这种情况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和文化背景上,缺乏认同感,甚至是强烈的陌生感。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当前现有的大学语文教材进行有目的地选择,选择适合本民族院校学生情况的教材,或者组织本校教师自编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材。这样就可以考虑到学生受众体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例如,在自编教材时,可以选择经典的少数民族文学篇目,拉近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亲切感,同时也能让汉族学生对经典的少数民族文学文化有所了解。

(三)大学语文课定位不清晰

中国人民大学将大学汉语课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重新引发了大众对于大学语文课定位的思考。2013年初,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公布了《大学语文课程现状》的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91所高校中,将大学语文课列为必修课的仅占34.8%,其中课时在32学时甚至以下的占62.5%,超过80%的任课教师对大学语文的前景表示担忧。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大学语文课从2008年的38学时,减少到现在的32学时,课时缩短,讲授的篇目及内容必然减少,其中写作部分的学习,已经压缩至2学时左右。大学语文课是母语教育,母语一辈子都要学习和使用,其重要性自不必说。把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定位不清晰,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必要的约束,势必加剧汉语学习的弱势地位。与一些公共基础课相比,大学语文虽然开课人数众多,教师队伍庞大,但是却没有学科支撑,连二级学科、三级学科也不是。大学英语课和计算机课由于有国家等级和毕业必需条件的约束,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利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大学语文课的考评方式是否也可以借鉴大学英语和计算机的方式,引起学生的重视,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母语水平提高了,随之大学语文的地位也会提升,形成良性循环。

二、走出困境的可行性思路及对策

(一)正确对待学生群体的差异性,因材施教

民族院校由于其学生群体的不同,汉语水平的差异性较大,所以,在进行大学语文授课时,应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可以在所有大一学生入学时,进行汉语水平的测试,根据测试的成绩,划分成三到四个等级。根据等级的不同,分别进行课程设置调整,分等级水平来进行授课,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都要适合不同等级水平学生的要求。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在所有大一新生入学后,无论汉族学生还是少数民族学生都组织全校性的汉语水平能力测试,包括口语表达能力、汉语的理解能力、写作水平等全方位的测试。根据测试的结果,打破民族性的壁垒,划分三个等级。每个等级的学生都由不同的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按着不同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授课。这样一来,学生的汉语水平较均衡,更有利于大学语文课的展开和教学效果的优化,因材施教,更适合民族院校学生群体的差异性。

(二)重新进行课程定位,确立大学语文课程的基础地位

民族院校的大学语文课教学,无论从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任重而道远。而对于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问题,不仅仅教师和学生要重视,更要引起领导者或是管理者的重视。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语言工具”的教育,更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所以,必须确立大学语文课程在民族院校中的基础地位,为此,应加大课时比例,引入竞争机制,使其成为毕业或是就业的必要条件,让学生有意愿积极主动去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真正地使母语教育危机的状况在大学课堂上有所改变。

(三)改革教学及考评方式,侧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个老师,从开学初一直讲到学期末,每堂课都满堂灌,造成学生没有积极性,教学效果不佳。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应打破教师的权威地位,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对话氛围,进行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在教学方式上,也可以尝试主题式教学。主题式教学就是把本学期需要学习的内容划分为几个主题,每个主题由一位教师负责讲授,每个班级由主题负责教师轮流给学生讲授。这一点上,可以借鉴20世纪30年代西南联大国文课的教学方式,由几个教师共同完成这门课的讲授,让每个教师按照自己的专业方向,擅长的领域去讲授,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这样既有广度,又能保证深度,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该校的大学语文教研室设在文学院,其中有5位大学语文专职教师,从2012年第一学期开始,教研室尝试进行主题式教学,将本学期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划分为五个不同的主题,《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爱情主题》、《杜甫诗的文化意义》、《司马迁与史记》等等,5位老师每个负责一个主题,轮流给全校的大一新生讲授。至今已经进行了四个学期的主题式教学改革的尝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学生从学习兴趣到学习态度等方面较以前都有很大的改善。大学语文教学方式上的改革,必然决定了考试方式也应当做出一定的调整,开放式的考评方式可以进行尝试。比如多设置一些让学生进行主动思考的主观试题,也可以用小论文和期末试卷相结合的考评方式。小论文的写作不但可以督促学生主动查阅相关的资料,也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加大科研力度,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展

科研是教学活动的动力。由于民族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特殊性,所以,要求民族院校的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应根据这些特殊性,开展适合本院校特点的科研活动。要加强各民族院校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定期举办的高水平的研讨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学语文公共课的教学活动,安排专家讲授示范课,以促进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的深入发展。2005年东南大学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一套大学语文教学理论体系,值得我们借鉴。近三年来,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大学语文教研室,自治区级的课题有3项已经立项,校级的课题有4项已经立项。这些课题都是与民族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相关的立项,为近几年学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篇13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089—04

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政府都是高等教育财政的主要来源,而且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增大,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问题也会愈加突出,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出来。高等教育经费不足是各国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

英国政府曾经近乎全额承担高等教育经费,其高等教育财政状况令人艳羡。直到1998年,英国才开始实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2008年以来欧洲经济前景的持续不容乐观,英国政府加大了成本分担格局的调整力度。英国政府的改革措施以及英国高等教育采取的应对之道,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费拨款机制的研究将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反思意义。

一、变革:以经费变化来调控高校发展方向

(一)改革教育福利,学费收入取代经常性财政拨款成为最主要经费来源

虽然政府的拨款是大学经费来源的主渠道,但是政府的财政能力难以满足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因此多方筹集教育资金成为大势所趋。

1998年英国实行成本分担之后,学费收入占整个高等教育经费的比重虽然开始上升,但是2004至2006年,高等教育来自国家财政支持的各种经费大致可以占到所有大学年度总收入的40%以上,绝对数量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虽然2007学年经常性财政拨款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为36%,但是2008年之前,英国政府的财政支持始终是大学经费的重要来源。比如英国公立大学,其经费来源从1945年以来,政府拨款在大学总费用中所占的份额一直呈上升趋势,并且政府原计划到2008年大学经费总数增加到95亿英镑。但是,由于金融形势的不容乐观,财政赤字不断加大,2011年3月18日,HEFCE(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宣布该地区所属130所高校的拨款总额为73.56亿英镑,与上一学年相比减少了5.73亿英镑,是自1997年以来英国高等教育拨款出现的最大降幅,包括牛津、剑桥在内的约百所大学受到削减拨款的影响。并且英国政府在后来四年继续减少约40%的财政拨款。英国财政研究所分析认为,这意味着英国政府将大量撤出高等教育投资,同时也意味着英国大学学费必然出现大幅上涨现象。以剑桥大学为例,每个学位成本是1.8万英镑,一旦政府补助减少后,每年学费将涨到6000英镑到1.2万英镑之间,给英国家庭和学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压力。

虽然近10年来英国对高等教育的拨款一直减少趋势,但这一次引起的震动无疑是空前的,新的拨款方案令22万年轻人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引起学生和教师的强烈不满。在英国政府正式采纳布朗报告上涨学费之后,全英学联(NUS)和英国大学与学院工会(UCU)发动了大学生和大学讲师的游行示威,抗议学费上涨到6000至9000英镑的成本分担措施。但是英国政府加大私人经济在高等教育中作用的决心依然坚决。

(二)强化科研和教学经费的拔款比例,倡导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英国政府对高等教育下拨的经费主要分为四类:教学经费、科研经费、专项经费以及其他经费。科研和教学经费是英国高等教育拨款的主要内容。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0—2011学年,在拨款总额被迫削减的情况下,为了实现政府大力加强高校科研的承诺,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力保科研经费。科研经费的划拨是根据科研质量、签约合同和发展科研能力的需要等因素进行拨款。这样的科研经费分配格局充分体现了英国政府对高校科研的期望和要求,其目的在于促进大学不断提高科研水平,从而提高英国的科研创新能力。

划拨教学经费的具体方法是:按学科领域来划分课程,分为11个学科门类,学生分为两个层次(本科生/研究生),按照培养方式分为两种模式(全日制/三明治制,半日制),并把非全日制的学生折合成全时学生再加上全时学生数,形成44个用于不同资助目的的委员会基金分配平均单位,用以分配教学经费。2011年英国政府在财政预算减少的情况下,重点突出了以医学为代表的重点学科,包括医药、牙科、临床科学和兽医科学,其教育经费分配权重为4,远高于其他三组(权重在1—1.7之间)。

(三)科研评估(RAE)的导向作用日益显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