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与科学

传统文化与科学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2:1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传统文化与科学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传统文化与科学

篇1

此前高中英语课堂普遍存在着重视英美文化忽视中国文化的问题。诚然,英语教学应当以英美文化为烘托,但传统文化的根基是不能丢的。新课程标准将“熟知我国社会生活的一般话题;可以使用英语介绍我国的风俗、节日、礼仪”等内容作为教学情感目标,并在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

(一)设置教材相关问题。如今使用的牛津译林版《英语》教材,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很多,教师应当对其深入探索,适度拓展,设置一些适合高中生能力的探究问题。比如Reading National flags, colors and cultures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在深入探索教材的基础上,给学生布置如下问题:What color is Chinese national flag?/How many stars are there on the national flag of China?/What do the stars symbolize?对于这些难度不大却兴趣盎然的问题,学生乐意积极思考并踊跃发言,不仅得到了一次接受中国文化熏陶机会,同时也锻炼了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二)安排汉英翻译练习。英语习题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知识,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处理。比如提供一些翻译练习给学生:长江三峡景色优美,世界上很多人都想来看一看;毕■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在世界上非常闻名等。有些专有名词高中生可能还没有接触,教师可以事先给出提示,方便学生理解。在阅读题中同样可以安排一些翻译练习,比如在这部分Amazing people,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郑和下西洋相关材料让学生自由阅读,既训练了学生的阅读理解技巧,也激发了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

(三)开展英语拓展活动。教师将授课内容与班级活动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英语掌握水平开展一些阅读竞赛、辩论赛、演情景剧等活动,并在其中加入中国文化元素:Can we agree forbid the fireworks in cities in China就可以用这样的论题当作辩论赛的题目,从学生熟悉的文化辩题入手,在提升口语的同时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科学思维

相当一部分英语教师并不认同英语学科渗透科学思维的做法,认为这样做会分散英语知识输出的集中度。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所谓科学思维,不仅能够应用到理科学习,同样可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灵活应用,理应是英语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只要方法恰当,是无碍于英语知识自身传授的。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科学思维,主要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集中思维、逆向思维三方面的锻炼。

篇2

一、关于文化整合的界定

文化是什么?目前学术界对于文化的基本看法,认为文化是凝结在历史中的一种生存方式,是在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特定民族或特定人群中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方式。文化决定我们的语言风格、也决定我们怎样言行的方式,我们怎样思考和反思,我们有怎样的痛苦和冲突,有怎样的希望和憧憬。那么文化又具有怎样的功能呢?文化不仅对个体具有行为和价值规范的功能,而且对于社会活动也具有内在机理和图示。文化与个体的关系相互影响,微妙神奇之处就在于虽然文化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但它一旦形成和强大会反过来制约个体的行为,文化影响和制约了我们的生存和价值需要。文化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梁漱溟曾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认为文化的精神方面“如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社会生活方面“我们对于周围的人——家族,朋友,社会,国家,世界——之间的生活方法都属于社会生活的一方面,如社会组织伦理习惯政治制度及经济关系”,物质生活方面,“如饮食、起居种种享用,人类对于自然界求生存的各种是。”[1]从梁漱溟现实对于文化印象的深刻描述中,对于这一概念我们并不陌生,人就是生活在文化中的,从这个层面上讲,文化是人的类本质,文化是一种人的历史生活实践的凝结。因此,什么是文化整合?文化整合,首先是特定的人群在特定历史的时代大背景下实践生活,是对于其所创造的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在被影响和制约的过程中发挥文化的价值功能,保持和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可以包括特定群体对于语言认同、风俗习惯认同、社会价值规范的认同、认同、艺术欣赏和享受的认同等等。文化整合应当是形成和塑造“自我”的过程,这个自我完成的过程又同时具有社会性和自觉性。而且这一过程也体现了人的活动的超越性和创造性。在探究文化整合的概念时,我们还应区别自在文化和自觉文化的区别。自在文化是以天然积淀的形式,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方式和活动图式。其中包括礼俗、习惯、道德戒律、行为准则、经验常识等,甚至是以一种顽固的形式生长在特定人群的血脉中。而自觉文化是指以自觉的知识或思维方式为背景,比如科学探索活动是自觉揭示规律,哲学是自觉对人的生命进行反思,艺术是对于美意识的自觉和对于美的活动的创造,政治制度也会以一种自觉文化因素而存在运行发挥制约和保障。因此,自觉文化以一种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的自觉的方式存在或实践着。在自觉文化和自在文化下会形成不同的文化模式,比如原始社会的自然主义文化模式、传统农业文明的经验主义文化模式、现代工业文明的理性主义文化模式以及后工业文明的理想主义文化模式。在人类历史时空一路穿梭而来的各种文化模式,都有着诸多不完善以及令人眷恋之处。

二、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下的传统文化资源整合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模式,常以特定时代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方式、价值体系和社会内在机理而制约、影响、规范着个体的人格、个体的活动和社会运行,而且还通过文化模式在较大的历史尺度上的变迁,即在文明形态意义上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换和更替,更加深刻地、从更高的层面上制约、影响和规范着人的活动和社会的运行。因而,在文化模式的变迁中,抓住主导型文化模式这一关键角度,有利于解决文化模式在历经历史变迁中的文化转型和危机时,解释一种文化模式从常规稳定期进入冲突紊乱、怀疑混乱时期(文化危机)的现象和原因,有利于文化模式向剧变期和革命期转变为一种新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文化转型)。

三、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失范与文化冲突的现象及原因

我们对于文化失范的理解不能简单停留在感性现象的描述层面,而应将其界定为特定转型变革时期“原有主导性文化模式的失范”。在主导性文化模式失范时,社会的人们往往怀疑原有文化模式中的文化传统、信仰和文化精神,因为原有的文化模式不再有效制约和规范个体的行为和社会机制运行,同时一些新的文化特质或精神要素开始介入正处于怀疑中的群体,并同原有的模式、观念形成冲突和混乱的境况,可以称之为原有的主导性文化模式陷入了文化危机。比如石河子大学的桑华和卿涛在《关于高校素质教育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一文中谈到: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怀疑和轻视的态度,尤其青年学生“面对市场经济和激烈的求职竞争,认为传统文化无用,在校期间应该关注实际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传统文化学习与否是与未来发展关系不大”,“对西方文化羡慕、崇拜,认为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东西,已经落伍,在今天已经失去了时代价值和意义”,或者“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但是对其认识仅停留在粗浅的层面”。[2]在当前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下,青年学生出现了以自我为中心、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倾向,同时在人格修养、伦理道德、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出现令人担忧的情况,都是源于传统文化模式陷入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之中造成的。同时,在时代历史的变迁中,当代青年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现实的成因,也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变迁的文化激进主义造成的历史原因。文化激进主义所带来的直接恶果就是传统文化的断层。2)西方社会意识、文化观念的影响,市场经济和商业文化带来了斤斤计较、蝇营狗苟的竞争和理性,也带来个人利益追求的过程中利益最大化的思想观念。3)中国民众目前以“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生活的原生态”为主导性的市民文化、消费文化和通俗文化一体的混合模式的局限性导致了当代年轻人变为了眼中只有现实物质和现实娱乐,无理想、无社会责任感的“空心人”。4)中国社会转型下的文化滞差和文化冲突的矛盾影响,文化滞差是指在现代中国转型过程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最滞后的不是物质文明的发展,而是科教文化的滞后,也就是本土先进的文化创造性和创新性不够。而文化冲突是指,一方面原有的信仰、文化传统遗失和被瓦解,另一方面原有传统文化模式中的人情主义和经验主义又在当下中国卷土重来,用人情对抗和违公平,用经验主义代替理性主义,无契约精神和法治精神等等,使得年轻一代要么妥协适应,要么选择无奈颓废。5)高职院校自身文化整合及文化转型要求缺乏重视及创新实践能力等等现实原因造成。目前高职院校虽然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既缺乏实践行动,又没有制度上的保障。

四、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如何落实传统文化资源整合

高职院校“两课”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既是保障学生思想合格的核心单元,也是肩负传统文化资源整合的落实者和行动者。传统文化是指文化精髓的总体表征。而传统文化资源是指文化具体的载体资源。“两课”教学中所要进行整合的传统文化资源有其特定的对象,如思想文化资源(传统文化典籍)、地方文化资源、诗词歌赋、传统曲艺、艺术、历史人物、典故等都可以作为本课题吸收整合的文化资源。结合相应课程,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习主题进行梳理、整合和构建。1)建立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加强传统文化启蒙。在“两课”教学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事实上首先是一项文化启蒙的工程。因此,要强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加强文化启蒙方面的研究和建设。既可以通过建立和共享全国性传统文化资源库来为“两课”教学服务。高职院校通过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融入到特色资源建设和特色教学内容中去。这其中,除了包括与有积淀、有内涵、高水准的优秀教师和专家合作建立校级优秀精品课程资源,也包括开发服务于教学的校本教材和教学视频,并将资源分类入库,方便学生课下学习和追踪必要的文化知识,提高在课堂中进一步领会和体悟传统文化内涵的认同度和积极性。2)除了针对他们面对变革时的困惑和文化精神的冲突进行开导,还应加强青年对于社会“主导性文化模式”选择过程的引导和教育,尤其帮助他们系统进行文化反省和反思、文化批判,文化重建。因而在教学中,应重视案例和情境教学的方法相结合,首先要引导青年学生当前对于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反思,尤其对于当前以“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生活的原生态”为主导性的市民文化、消费文化和通俗文化一体的混合文化模式进行反思、反省和批判。同时,以传统文化中的精神精华和内涵来重新看待和塑造自身对于社会现实和实践的看法和态度,帮助学生自身完成文化重建。3)汲取传统文化思想精华,从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角度加强对于传统文化的梳理和创新。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为例,作为思政课教师必须立足于中国现实背景来确立课程教学资源的文化整合,找准文化整合的立足点。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中国应当是以一种理性文化的核心价值作为中国新文化精神的基本内涵,在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理性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取代中国传统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文化模式,从而确立一种现性主义文化模式。“这种现性文化模式,是一种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发展哲学和文化哲学为主导,以自由、法治、个人的尊严为主要内涵的文化价值,凸显了个人的解放性和主体性的主导性精神文化模式。”[3]但是,两课教学的文化整合,还应将着眼点放到现代中国文化精神的培育上,尤其是要加强现代中国人、中国学生在文化软实力上的建设的核心地位。尤其使我们看到,中国优秀文化精神和价值内涵,可以起到平衡社会机制的作用,以及抑制现代人由于竞争和现实利益的争夺而导致的人的异化方面起到了重要抵制和化解作用。在实践教学中,注入中国经典文学与文化典籍的阅读和解读,可以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精神感染力和文化规训作用。这些经典既包括深受青年学生喜爱的《封神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也包括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以及荀子的《儒校》、《正名》,这些典籍都是“文以明道”的经典规训。通过故事、专题讲座等形式,在教学中将传统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念中,比如,忠孝文化、轻利重义的文化、中庸和谐的思想、内圣外王的君子人格文化、积极入世情怀、自省安人、谨慎自律的文化、求真务实的文化、民为邦本、天人合一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文化等等。4)注重教学实践平台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不仅需要课堂教学上的“坐而论道”,更在于能不能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直观感受。主题实践课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条件地结合和利用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校内外实践活动,比如通过走访山川古迹、参加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加入传统文化实践方面的志愿者活动、参观艺术博物馆,对于地方民风、民俗、民情、民间艺术等方面进行体验教育和感悟教育,让学生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体悟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涵,陶冶文化情操,培养人文情怀。这样才能使高职大学生在应用和实践中将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学习、研究和服务社会中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个体的人才素质和素养。

参考文献

[1]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55-56.

篇3

引言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上下五千年的漫长发展过程中累积了相当丰厚的传统文化,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更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凝聚了无数先贤的智慧结晶和宝贵的探索实践经验的大成之作。高等院校不仅要将这些优秀文化传授给学生,更要担起促进优秀文化传承和发扬的责任,通过融合这些优秀文化探索新的德育方式方法,达到更好的道德教学效果。

一、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探索发展历程的经验结晶,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历代先贤们的智慧结晶。优秀的传统文化包含塑造人格、培养精神的道德教育精髓,一直是后代不断积极发掘和利用的教育资源宝藏。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目的之一是用先进的马克思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完善和培育他们的人生观,实现学生行为的规范化。文化具有柔性渗透的教育效果,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内容丰富生动,而且广为人知。在更容易接受和形成共鸣的基础上,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思政课融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融合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的问题

但是从近几年的社会现状和新闻报道可见,传统文化中诸如诚信待人、尊老爱幼等优秀的文化观念,出现了明显的被学生淡忘甚至逐渐没落的趋向。出现这些趋势的原因主要有:

(一)学校过于追求学生成绩,忽略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导致学校和老师或多或少地忽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片面专注怎样提高学习成绩提升全校排名,这与教学部一再强调的“以人为本”严重偏离。有时思政课甚至被主课占用来讲课做题,这都是不可取的。

(二)对思想道德教育不重视,严重缺乏教育成果验收机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信息传播平台进入人们的生活。如门户网站、微信、QQ等网络平台缺少相关监控把关,其中有不少有害信息。这些不良信息严重影响正在形成三观、分析辨别能力尚弱的学生。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思想道德教育却得不到重视,就算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也只是照本宣科,期中期末考试草草验收过去。不仅忽略思政课开设的目的,更是对学生培育工作的不负责。

(三)学生极受西方文化影响,缺乏对文化的辨别吸收能力。

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虽然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闻,但是其中包括的负面文化极易影响学生,如拜金主义、崇洋,甚至会有自我中心主义,都是屡见不鲜的却又无法根治的。除了对文化流入进行相关把控,更重要的是必须提高学生对这些外来文化的辨别能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十分紧迫。

三、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

要有效开展思政课程,思政老师应以身作则,做好先导效应。最关键的一点,老师要意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优秀民族文化的引导力,将二者有机结合,共同为“教书育人”最终目标服务。

(一)突出内容针对性,重点加强德育教育。

思政教学内容需要加大有关德育的部分。思想道德滑坡淡忘,广大学生深受其害,不孝顺父母、不诚信考试等现象时常发生。针对这些现状,思想道德教育的教材编写和授课过程中,都可以有目的性地提出这些问题,配合传统优秀文化中对应的历史事实或名言警句讲解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反思,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全面发展三观和培育健全人格。

(二)活用实践型教学,全面实现融合教育。

学习目的不仅是获取相应的知识,还必须做到“学”和“习”的有机结合,若只是浅显的知识传授是达不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的。所以,必须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实际运用所学知识,验收教学效果并且加深对思想道德的观念意识。学校可以开展相关主题实践活动,如举办优秀文化的宣讲学习讲座、设立传统文化的体验主题项目、带学生进养老院主动关爱老人、参观当地的文化遗址等,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三)发挥环境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良好的环境对学生教育工作的开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学环境是开展教学课程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学校和老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努力打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除了在校园内设置相应的人文景观、张贴宣传标语、举办学习周等常见方法外,还可以积极发挥网络和学生社团的作用力。如在校园网开辟文化专栏,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汉学社、汉服社等发扬优秀文化的社团成立,扶持它们开展相应的校园活动等,充分利用文化的柔性渗透作用,将优秀文化融合到全校环境全民心态中。

结语

通过上文详细论述我们已经知道,我国流传千年而不衰的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宝贵经验,更是挖掘学习资源的丰富宝藏。将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传承和进一步发扬是每个华夏子孙义不容辞的伟大使命责任,高校和学生都应为此而努力。将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思政课相结合,开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思想和新途径,是德育工作领域一次成功有效的创新实践。结合优秀文化展开教育不仅能增强教学效果,更是全面培养人才的一个途径,值得赞扬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红英.中国传统文化走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J].思想教育研究,2008(04).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41-02

一、引言

民族传统文化是某一民族在长期共同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的精神文明智慧的结晶和价值的取向,民族传统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包括了民族的饮食习惯、衣着特征、住宅特色以及文字、文学、科学等方面的内容,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和经济发展进步的产物[1]。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建立在几千年的物质繁荣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中国是东方文明古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中国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智慧是我国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精髓。随着经济与科技空前发展,传统的民族文化对当代人类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取向依旧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养成作用,历史反复证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不能摒弃民族传统文化的文明成果,否则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就会缺少主心骨和向心力,就会出现道德危机,可见,民族传统文化在引导国民的教育、学习和生活养成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2-4]。

由于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民族传统文化对国民的性格、情操、品质、伦理道德的培养具有较大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民族传统文化对学前教育具有较为重要的引导作用,学前教育是人生接受教育的第一阶段,主要原则和方法有“蒙以养正”“早喻教”“严慈相济等[5]。随着当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学前教育方法,常见的如启蒙教育、中英文双语教育等。学前教育是人生的底色教育,对一个人的性格、作风、习惯、道德品质的严惩具有细微的感知和影响作用,因此,学前教育影响着幼儿的世界观。在生活日趋富裕的时代,人们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从小看大,三岁至老”,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采用民族传统文化思想进行学前教育的启蒙,进行伦理道德规范,在学前教育中强调礼貌养成,促进幼儿养成好的作风品质,尊重他人,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端正志向,向善背恶。本文研究民族传统文化在高师学前教育课程开发中的应用。首先分析了民族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的关系及民族传统文化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然后进行了民族传统文化在高师学前教育课程开发中的实践应用,分析了民族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的基本内容设置,促进学前教育中伦理道德规范的养成和生活常规的基础训练形成,严慈相济,教爱相辅,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二、民族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学前教育在中国现代学前教育中扮演中极其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对学前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增强,然而我国的学前教育还处于摸索发展角度,对学前教育的内容配置、课程设置以及教育体系、学前教师的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的欠缺。学前教育是先进的科学的成果逐步融合的结果,学前教育主要原则和方法是建立在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基础上中国传统学前教育是在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中形成和发展的。中国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建立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比如在学前教育和启蒙教育中,引入《三字经》、《弟子规》等课程的学习,就是在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学习的基础上,促进幼儿的人格品质和道德规范的养成。可见,民族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存在着指导性建设作用的关系。

首先,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的根基,而学前教育是人生的底色教育。在学前的幼儿教育中,通过民族传统文化的洗礼,使得幼儿在古韵古色中感受中国民族传统的仁义大度以及伦理道德,去孔子那里寻找智慧,汲取东方传统伦理的精髓,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世界观的养成,尊老敬长,蒙以养正,乃圣功也。促进幼儿养成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接受生活常规的基础训练。

其次,民族传统文化对学前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发挥着基础性的指导作用。《大学衍义补》中指出:“古人为教,方其子在胞胎之中,已谨其所感”,他认为,“教小儿当以正”,通过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得幼儿养成基础的道德准确和道德规范,通过本土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的有机融合,形成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培养幼儿分辨善恶是非、端正志向。

再次,民族传统文化对学前教育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组织形式和实施原则等方面具有规范价值和作用。中国古籍中保存着多种“幼仪”“童子礼”之类的规范,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悬系,按幼儿发育阶段提供合理的教育计划,指导学前教育的内容、组织形式的实施原则的形成,构建治家教子的典范。

三、民族传统文化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

学前教育在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中形成和发展的,中国的儒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学前教育的社会基础和文化背景。在幼儿的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民族传统文化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父子至亲,相责离恩,易子而教,相成以仁,教之义也”,指的就是通过学前教育建立以德治国,忠孝为本的本位思想,在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思想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对学前教育内容安排,在学前教育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组织形式和实施原则等方面进行优化配置。在学前教育中,通过对道德教育、养成教育和习惯教育,教以诚实,勿使欺妄,辅以简单的文化知识学习,根据“幼仪”“童子礼”之类的要求,使得幼儿能够在学前教育中学到端正志向、向善背恶、行善积德的思想品质。在学前教学中,尊老敬长是幼儿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思辩录》中也称:“教子须好似一身率先”,提倡幼儿早期教育中要养成童孺之时,元气未漓的理念,使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通过整洁有序的生活习惯,先要身体端整,自冠巾、衣服。引《易经》称:“正其本,万物理。失主亳厘,差之千里。”民族传统文化对幼儿的学前教育发挥基础性作用,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强调伦理本位,以德治国,忠孝为本,民族传统文化应用在学前教育中,在人生的底色教育中促进孩子待人接物、为人处事品质的养成和提升。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培养中,使得在人生的启蒙教育角度让幼儿发现真、发现善,发现美,以审美的艺术教育培育民族的优秀精神品格,逐渐形成优秀的精神价值追求。

四、民族传统文化在高师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灿烂的文化,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和侵蚀,中国已经发生文化转型的重大历史演进中受到严重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在学前教育中引入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进行学前教育的课程开发,通过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知,使得中华儿女在人生的品格和血脉中饱含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精神品质,意识到民族文化在培育我们下一代的民族精神时的重要意义。在学习、研究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在学前教育的高等教育培养中,加大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从民族文化的表达到文化形式的审美演进,使我们的民族文化从学前教育阶段传递给我们的受教育者。可见,民族传统文化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具有较大的价值和重要性,民族传统文化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形成生生不息的动态理解,促进国民品质素质的提升。高师学前教育是培养学前教育教师的摇篮,通过高职学前教育教师培养,带领出一支专业的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在学前教育中实现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的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培养。民族传统文化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巨大,因此,在高师学前教育的课程开发和教育体系配置中,需要纳入民族文化的课程内容,民族传统文化在高师学前教育课程设置方面重点在于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乐于分享。通过民族传统文化在高师学前教育课程设置,使得幼儿拥有广博的文化素养和识物察人的智慧,幼儿时期是形成性格人格,在高师学前教育课程设置中,中国古代流传着许多“幼慧”“少成”的典型,在民族传统文化在幼儿学前教育中配置中,注重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应互相渗透,使幼儿教育逐步走上正规化、规范化。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渗透建设,提出“寓教于乐”,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教以诚实,勿使欺妄也。

五、结束语

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建立在几千年的物质繁荣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中国是东方文明古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中国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智慧是我国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精髓。传统的民族文化对当代人类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取向依旧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养成作用,采用民族传统文化思想进行学前教育的启蒙,进行伦理道德规范,在学前教育中强调礼貌养成,促进幼儿养成好的作风品质,尊重他人,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端正志向,向善背恶。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培养中,使得在人生的启蒙教育角度让幼儿发现真、发现善,发现美。通过高师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优化配置,指导学前教育的内容、组织形式的实施原则的形成,培养优秀的高师学前教育教师队伍,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论析[J].求知导刊,2015,1:16-17.

[2]刘亚明.善与可能的善:从古典政治哲学到现代政治哲学的嬗替[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52-57.

[3]施雪华,李凯.伦理本文为与理性精神:中西政治哲学之价值取向[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10(1):29-35.

[4]林存光.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纲――一项基于中西比较视角的审视与分析[J].天津社会科学,2006,2: 139-143.

[5]刘群,王国胤,吴思远.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3(19):50-53.

篇5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6 ― 0176 ― 02

文化由人类所创造与传承,同样,文化对人也具有教化与塑造的功能。文化属性和品质是有高低之分,先进、向善属性的文化对于培养人才大有裨益,腐朽、消极属性的文化只会把人异化成为社会的畸形。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就是这样一个多远文化并存和互相冲撞的时代,更让人担忧的是很多人对于文化的选择毫无理性可言,甚至是在好奇心和叛逆心理的驱动下盲从和走向边缘。

一、何谓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释义

从人类社会诞生之日起,就在繁衍变化,它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中国传统社会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其内容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诸如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等。这也是文化的广义概念,而狭义的文化只包含精神创造及其成果。本文所论述的传统文化是广义上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稳定的民族文化,它在育人功能上有着外来文化无法比拟的优势。传统文化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国人的许多价值判断标准,对于人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具有指引作用。

(二)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这些教育方法能够启发我们更好地应用到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例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至理名言就是大教育家孔子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教育方法。示范教育就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从自身做起,成为大学生的榜样。

传统文化能帮助大学生正视思想道德问题。当前社会出现的道德滑坡案例应该让我们警醒,而传统文化中充分肯定了道德的力量和地位。《礼记・中庸》将“修身”奉为治理国家的“九经”之首。《大学》中也提出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准则,这些准则都是以修身为核心辐射开来的。不难看出,修身在传统文化中是实现人生理想的首要条件和基本前提。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调查

为摸清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笔者设计制作了调查问卷,共印制162份,向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等6个学院12个专业的同学进行了调查统计,收回有效问卷160份。

(一)潜在的传承危机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怎样”的调查中,有45.7%的同学认为不太乐观。这不太乐观的背后,其实就是多元文化并行时代背景下的潜在危机。传统文化此前在五四时期就曾受到过激烈地批判,在被彻底否定后又在本世纪初又兴起了国学热,直至今天传统文化依然顽强地生存着。但是,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个认同,而无孔不入且又掺杂入侵味道的外来文化已经对传统文化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更为荒唐的事,源于我们国度的传统文化竟被篡改了国籍,在对“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的感受”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一事件对我们的触动很大,有43.2%以上的同学认为韩国,有32.5%的同学为此感到反感与愤怒。这说明了我们的大学生对于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有一种危机感,而且在传统文化被他国认领时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民族归属感和文化传承愿望。

(二)教育的缺失与乏力

其实,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并不排斥,只是我们在教育上有缺失,造成了文化传承的危机。再看下面一组调查:在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传统文化的调查中发现,从网络、电视、传媒了解传统文化的高达77.8%,而让人更感意外的事从书本中了解传统文化,或者与父母交流了解传统文化都高于老师课堂讲授,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从侧面也反映出我们的教育在传统文化讲授上的缺失与缺位。

因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更多的是自发性地了解,受自身鉴赏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局限,所以也造成了他们对高雅传统文化接受偏低,对世俗性的传统文化更为青睐。在对“哪一类型的传统文化最感兴趣”的调查中,饮食文化(特色小吃)占了66.7%,而文学与所谓的“经典”则最不受待见,两项合计仅占到了18.5%。在另一项与此相近的调查中,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民俗风情(历史名胜、习俗节日)、民间艺术(琴棋书画、舞蹈)、民间工艺(剪纸、刺绣、陶瓷)、美食。而对传统思想(儒墨道法佛)则最不感兴趣,仅仅占了6.1%。以上的数据对比充分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接受的世俗性和高雅性的区分。历史名胜在旅游热的催生下更多地成为90后大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集中领域,而传统节日更是已然渗透到每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对于儒墨道法佛等哲学、宗教思想文化,一方面受唯物主义世界观影响,不会像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普通民众那样盲从和迷信宗教,另一方面对于哲学、宗教达不到一定的认知和理解,也只是觉得虚无缥缈,不会将兴趣点落在这方面。

(三)渴望了解传统文化

大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是有内在需求的,调查中发现,“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52.8%学生想要了解,但是课业负担重,没有接触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时间。对于“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外来文化侵袭”的态度调查中,有35.8%学生认为应该坚持民族精神文化教育。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一方面是外来文化接受最快的群体,也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对象,他们渴望了解传统文化,在“您是否愿意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调查中,有57.9%的学生选择了愿意。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

众所周知,高等学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功能。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更是指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和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高等院校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上理应有所行动,且在传统文化教育上愈加走向成熟。

(一)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传统文化教育最有效、最直接、最便捷的手段,它能够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化、理论化。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开设这样一门传统文化课程,尤其是在一些非综合性院校,缺少师资以及对人文素质课程的漠视造成了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空白。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认为传统文化至少也应以专题的形式出现在课堂教学中,或者是在思想道德修养这门课中大量引入。

近些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不断创新,也取得了一定的收效。这其中最明显的一个趋势就是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形式的灵活,这些改变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窠臼。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内容是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堂的切入点,也是在政治理论课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对学生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都可以把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课堂,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华与魅力,提高学生文化认同感与自信心。

(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是课堂教育的主导因素,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是把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的先决条件。目前我们国家大学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国统一的教学内容,各门课程中都可以从某些内容作为切入点,在进行正常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如果要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水平,首先就应该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水平开始,需要思政课教师具备更加深厚的传统文化学养,具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的自觉性,在思政课教学中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同时实现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突破。

(三)第二课堂的延伸与扩展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更加注重知行结合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概念也应该放大,换言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也需要延伸到日常活动中。教学的主体也不应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以辅导员为代表的行政人员也要参与传统文化的教育,形成一个大的传统文化课堂格局,才能从整体上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层次。

在此仅以传统节日举例:传统文化与很多传统节日紧密相连,但因为缺少有效的文化引导,传统节日的文化属性被我们忽视了。而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西方节日却赢得了大学生们在形式上的喜爱。在“热衷于西方节日而冷落了传统文化原因分析”调查中,45.1%的同学认为传统节日的庆祝形式严肃、内敛,大学生才通过西方节日增加娱乐。而对于“你以前参加过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或比赛”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0.7%的同学都表示没参加过,但想参加。如果我们利用节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如举办讲座),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自发、自主地进行主题活动,那么传统文化的魅力就会散发出来,传统文化的观念就能深植于大学生的内心,高校文化传承的使命就得以实现。

四、结语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始终无法全面调动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却在与日俱增,背后的原因正是这个多元文化并行的时代背景。说过,我们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作为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显然需要被传承和发扬下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应该首先具备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树立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机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实现其教育目的。

篇6

在语文教学中贯穿传统文化教育,不是将语文课讲成品德课,而是要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的心灵因为教材的内容受到净化,让学生情感跟随教材中的情感跌宕起伏,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起到不露痕迹、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如在教学《背景》时,让学生感受骨肉亲情,在教学《散步》时,让学生感受家人互敬互让的浓浓亲情,在教学《老王》时,让学生感觉到人生而平等等。再结合实际,扩展开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让学生感动的同时,反思自己日常行为,体会人生因不同境遇而产生的巨大差别,增强学生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认识到人生有幸运与不幸的区别,在庆幸自己幸运的同时,关爱、帮助不幸者,共同努力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是在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课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不仅要体现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而且要渗透到学生课后的活动中。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不能总是拘于讲解教材,课堂以外我们要充分利用表演课本剧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的正面引导。在学《桃花源记》的时候,长期压抑、苦于学习的一些同学对于世外桃源很向往,主观狭隘的理解着隐士文化,更不太理解周敦颐的君子精神,于是在综合性学习课时我们开展对古名人人生观的讨论课,分析陶渊明、李白、杜甫、周敦颐的经历和人生观,并进而开展了一堂“为别人而活、为自己而活谁快乐”的辩论赛。勿用多说,这种活动更有助于中学生个体人格的塑造、道德观念的形成以及对人生境界的体悟。

三是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丰富传统文化积淀

我发现喜闻乐诵已成为学生中一种非常良好的学习方式,而且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学生把自己积累的古代诗词运用到作文中,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孔孟的仁爱、杜甫的忧思、刘禹锡的乐道、范仲淹的无私等,都已融入学生作文,成为值得反复咀嚼的思想精华。

四是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弘扬传统文化之魂,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如在校园公共场所悬挂名言古训,用富有哲理的名称为教室、宿舍等楼宇命名,教室布置富有文化气息等,营造一个良好的“活”环境,引导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热爱传统文化。

篇7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校园环境是美的依托,是教育的载体,可作为微课程资源。该校充分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着力静态、动态“两态化”文化建设,为学生接受、学习和发扬传统文化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逐步形成“扎根传统、富有活力、个性鲜明”的校园文化特色。校园静态文化即环境文化,主要以校园楼层、道路、墙体、人文景观等为载体,围绕“礼爱”文化核心,凸显传统文化魅力,精心打造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润物无声。如“儒家五常”文化墙、孔子雕像彰显礼等;“廉洁、法制文化柱”包含“廉洁、诚信、爱国、友善、勤俭”等内容;楼道剪纸、川剧脸谱的布置洋溢着浓郁的文化艺术气息;旗台以“梅、兰、竹、菊”为装饰图案,希望学生养成高洁幽雅、虚心正直的品质;“俭”字景观石告诫学生勤俭节约、俭以养德;等等。学校每个角落都彰显着无尽的教育内涵,达到一草一木都艺术、一砖一瓦皆育人的效果。校园动态文化以校园板报、学习园地、校刊校报、校园广播、校园LED显示屏等为依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通过各种方式全天候、无缝隙地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教育,达到文而化人。

二、语文微课程“教材化”

该校自编传统文化语文微课程教材《童韵》,共6册,按主题组成单元。每册童诗童谣、古典诗词、儒家经典至少各有两个单元,其具体内容包含童谣、童诗、古诗词、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三字经》《论语》等。每个板块融入达州地方特色:巴渠童谣、诗词、孝善文化、文化等。为便于识读,一二年级全文均注音,五六年级只有生僻字、通假字才注音,文后有重点字词的注释;之后是“文意”,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大意,而非字斟句酌地理解原文。同时,将微课程资源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纳入本校课程计划,做到有课时、有教案、有评价。各班每周抽出一节语文课作为读书活动课,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品味《童韵》,将优秀传统文化种子扎根学生心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活”起来。

三、品格微课程“生活化”

2017年,该校将传统文化与品格教育融合,探索出一条守护传统文化、传播传统伦理、实现传统价值的有效途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参与“动”起来。将传统文化与品格教育融于学生当下生活的衣食住行中,巩固传统文化语文微课程成果。升旗仪式吟诵儒家经典。每周星期一升国旗时,选定一个主题,全校师生吟诵《弟子规》《三字经》等儒家经典,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润泽于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中。创新布置品格作业。品格作业根植于传统文化,有了解大自然的时钟(二十四节气);有问寒问暖送问候;有了解传统美食文化,学会做饺子、粽子、糍粑、元宵等传统食品;有猜灯谜;有学会衣着、待人礼仪;有学会关心父母、感恩师长等。品格教育让学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四、传统文化“当代化”

将传统文化以主题类课程创新呈现,拓宽传统文化语文微课程实施路径。主题类课程是指以传统文化语文微课程主题为核心开展的传统文化类课外、校外主题活动类课程,如目前该校自行研发的以传统节日、四季之歌为主题的活动课程。深厚文化底蕴的挖掘、良好节日氛围的创设,拉近了学生与传统节日的距离。而要填补时代鸿沟,还需足够的现代气息。在深挖、提炼后,该校大胆创意,融合现代元素,把传统节日拓展成“情感交互站”“才艺展示台”“合作练兵场”。如节日微课程《春节》共有13个单元,涵盖关于春节的来龙去脉、风土人情、诗词歌赋、现实困惑、未来发展等主题,以寒假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去探索。从现实生活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学生体会到团圆和睦的浓浓亲情,感受到欢乐吉祥的节日氛围,培养了学生热爱中华传统习俗的情感,也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情操。该校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体现传统文化“当代化”,发挥品读经典、传授经典、展演经典和践行经典的合力作用,让学生将所学所悟融入诵读、戏剧、音乐、小品等表演活动中。同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校外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观摩学习,开展“献爱心”等社会实践活动,既提高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又推动了传统文化的社会传播。

五、微课程传承“家校化”

篇8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5-0032-02

“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透过课程标准及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可以看出,语文学科必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语文学科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必须努力营造一种浓郁的课堂教学氛围。

一、语文教学须有语文味

课堂是语文学科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根据教学的进程,教师可以将其分成相应的几个环节,在每个环节中努力营造浓郁的氛围。

1.课前五分钟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笔者常常利用课前五分钟,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创新,充分挖掘,有效利用资源开展活动,或者让学生结合学习内容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将名人名言、成语故事、谚语、歇后语,或者是《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短短的五分钟内,轮流展示积累。长此以往,“课前五分钟”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文学修养,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汲取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课堂主战场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挖掘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那些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选准优秀的古诗文作载体

2014年9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参观教师节30周年的展览时曾提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庆幸的是,2011年版的语文课标已经在义务教育四个阶段的教材中安排了许多优秀的古代诗文,教学中可以优中选优,将选准的优秀古诗文作载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以优秀作品来鼓舞学生。如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是他在政治上受到挫折后所写,诗人借梅花在严寒中怒放,清香高洁的品格来烘托了自己不畏强权、孤芳自赏的情怀。再如文天祥,因《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而光照千秋,青史留名。同理,岳飞有《满江红》、范仲淹有《岳阳楼记》、秋瑾有《满江红》(小住京华)等。可以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中所收录的那些古诗文都是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优秀载体。

(2)挖掘教材中的典型人物作标杆

教材中的经典名篇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形象,可以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典型人物作标杆,引导学生对典型人物进行分析,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小英雄王二小》中就塑造了一个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具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经典形象。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他们的心中造就一个英雄梦,让王二小成为千万个学生心中的英雄,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珍惜革命前辈留给我们的幸福生活,努力把幸福快反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像英雄学习,敢于面对挫折,战胜困难。《曹刿论战》中刻画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爱国形象;《出师表》中塑造了诸葛亮为统一中原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形象;《岳阳楼记》中塑造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大形象。这些人物有着高尚的品格和贞洁的情操,是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标杆人物。

3.课后延伸

教师应当在语文课后进行延伸,或者引导学生博览群书,或者引导学生对当地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等,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譬如学习《小石潭记》后,结合各地的旅游资源,利用学生游历当地风景名胜的经历,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体会,借以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以此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

1.必须坚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的原则

在语文教学中要深入研究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所蕴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那些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譬如结合《大道之行也》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天下为公”这一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

2.必须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篇9

大家都知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而在新目标英语教材中,其教学内容设计,充分展示了丰富的英美文化,扩展了中学生的阅读视野。而且,在这一阶段,使用现有教材仍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充分挖掘教材,潜移默化地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使语言技能的教学和传统文化意识的培养同步进行。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让学生在了解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从而发展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鉴于此,我将在本文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思考,简要地做一些分析和探究。

一、传统文化翻译的特点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翻译使用大量的专业性词语。传统文化爱好者对英语文化新闻报道中的专有名词了若指掌。但是,不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友人理解起来就有一定的障碍。如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的翻译:LanternFestival(元宵节),而“lantern”本是“灯笼”的意思;TombSweepingDay(清明节),而“tomb-sweeping”本是“扫墓”的意思;DragonBoatFestival(端午节),而“dragon-boat”本是“龙舟”的意思。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翻译中有时牵涉到成语、谚语以及古诗词的翻译,此时要准确把握诗句的含义,不要一味地追求句式的对仗工整。再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是建立在了解其浓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不仅要了解它的来源、典故,还要了解它的传统民俗如食品、服装、节日、礼节、宗教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二、生态教学法培养传统文化翻译能力的策略和方向

生态教学指的是把课堂教学主体(教师、学生)和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要素和环节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指引下有机联系、协调统一、相互促进。生态课堂各要素、环节中始终贯穿的是联系、发展、共生、平衡、开放等生态理念。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特别是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翻译能力方面,需要教师的教授、讲解、分析、指导和学生的学习、讨论、总结、交流有机结合。

(一)课堂教学内容应体现整体性和联系性。生态理念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一个整体之中,整体是部分存在的前提。在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以联系性和整体性作为指导。其一,教学内容要体现相邻知识系列的整合,要体现性质相近课程的整合。在传统文化翻译教学中,应恰当地融入英美文学、语言学、词汇学、修辞学等课程内容,体现与其他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整合。其二,教学内容应充分体现学生与其生存环境的联系,重视对学生联系意识的培养。

(二)课堂教学过程应体现教学主体间的互动交流。传统文化翻译教学过程应贯彻动态性、联系性、发展性等生态理念。教学过程应重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多鼓励学生积极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另外,还应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学生之间的交流不仅能巩固知识,还能拓宽彼此视野,活跃课堂氛围,增加课堂的生机和活力。

(三)课堂教学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传统文化翻译课堂教学方法应贯彻多样性、联系性等生态理念。一是文化背景知识介绍与导入。背景介绍主要指教师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在教课的同时讲解给学生,使他们对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特定文化知识有所了解,形成一定的文化意识。进行不同的文化对比指教师在讲解本国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侧重与外国文化内容进行联想和比较,使学生形成全球文化意识。二是传统文化中的内涵探索。教师可以在传统文化教学中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实现词汇与文化教学的结合。三是案例分析实践。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的教学目的编写相关的案例,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分析技巧、思辨能力、翻译技巧和沟通能力。四是角色扮演与情景模仿。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规定情景和目标完成角色扮演;另一种是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任务完成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文化知识、翻译技巧、策略完成特定情景下的传统文化翻译任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把课文改编成情景剧,充分地了解课文中出现的传统文化知识。五是适度地使用多媒体。传统文化翻译课堂的构建离不开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例如:播放视频,利用模型、照片和PPT等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思路,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篇10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交往和对外交流的增多,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日益重要。然而,英语作为工具语言的观点却长期占据国人的心灵,我国的有关教育部门和英语专业毕业生大多只注重基本的听说读写等语言训练和英美文学等入门的介绍性课程,自己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常常被忽略,导致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的现象。鉴于此,多数学者在英语教学中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纷纷著书立说。在这种背景下,笔者于2002年参加工作第一年起,着手准备中国传统文化英文版教材的编写工作。笔者于2006年教授中国文化(英)这门课程,本门课设立的初衷就是让学生掌握中国儒释道等流派的主要思想与流变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起到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对外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在十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传统课堂教学法与项目型教学法有着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本文拟比较两种教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中的异同,以期对英语教育者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教学中有所启发。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国人的文化素质、知识结构、精神境界无不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涵盖面极广,神话、历史人物、宗教哲学、文学、医药、美术等广博的知识让学生们应接不暇。面临体系庞大而内容繁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有限的48学时内高效地传授中国文化知识是摆在教育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十年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查资料、想办法,为使英语专业学生有效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尝试性地总结了传统课堂教学法与项目型教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异同。

以笔者为例,2006年开始教授中国传统文化,因为那时市场上还没有大量出现英文版的中国文化教材,所以主要从零星的素材和网络上搜集资料形成自己的教案。最初开始时主要以讲授中国文化的各个独立的史实性材料和背景知识为主,后来逐渐演变成各个流派的主要思想等篇章。在讲授中逐渐发现传统课堂教学法有如下特点:(1)课堂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教师以讲授的形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此时的教师角色以专家型和权威者主导课堂。(2)教师以教材的单元为单位,以练习题为手段,以考试为目标,整体推进,章节联系紧密,教师有利于实施教学内容。(3)学生在课堂中被动地接受知识,简单地记忆和复述老师讲授的内容和知识点。学生记忆以事实性知识为主。

在随后讲授的过程中发现,传统课堂教学法的弊端如下:(1)在教师传统讲授的情况下,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单一,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在知识体系上浮光掠影,一个学期下来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2)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只是肤浅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碎片知识。(3)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深刻体验,难以在情感和心灵上受到深刻的震撼,更不用说传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传统课堂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俗称“填鸭式”教学。为了有效改变这种现状,笔者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2009年引入“项目型”教学法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项目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盛行于欧洲。“项目型”教学法PBL(project-based learning)以某一特定的项目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在“做中学”,真正主动体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非被动地接受知识,让学生成立兴趣小组,自己动手完成某一特定项目,最后以小组形式进行某种形式的成果展示。“项目型”教学法可以有效改变现状。

在实施项目型教学法教学过程中发现,项目型教学法有以下特点:(1)教师从传统课堂专家型和权威型的角色转换为课堂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教师主要从方向引导和总体评价作出评判,另外,教师对必要的核心观念和内涵作出分析和评价。(2)教材的内容以“项目”或者专题形式展开。针对某一项目,与其涉及的概念和知识层层递进,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不再是互不相关的碎片知识。(3)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项目,主动参与项目学习,学生对知识和概念的理解是深刻的。而且,学生通过自己对知识的探索,最后形成书面报告或者PPT成果展示,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完成项目的学习,学生初步养成了从事科研的能力。

笔者在十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分成若干个项目。例如:龙的传人、炎黄子孙、孔子学说、老子和庄子学说、墨家学说、佛教、王阳明心学、雷峰塔与白蛇传、林语堂与京华烟云、寒山文化等项目;将一个教学自然班分成与项目相匹配的兴趣小组,通过“项目型”研究教学法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教学。教学环节主要通过项目布置、项目内容设计、项目展示、教师总体评价与细节把握、调查问卷与访谈等环节进行教学。从十年的教学效果看,传统课堂教学法与项目型教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中的异同点如下:(1)教师从传统课堂以权威者和专家型的角色转变为同事和参与者的角色。教师不再单一传授知识,而是对学生进行宏观指导和细节把握。(2)教材的内容从以往以单个事实性知识和介绍性知识为主(主要是记忆性知识),转变为介绍性知识和反思、阐释等项目型的有机整体知识。(3)学生角色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按兴趣学习,体验知识,探索知识体系。学生主动学习,以体验知识和阅读大量材料为前提,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从“填鸭式”的学习到独立开展学习、合作学习。(4)目标评价也有所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学生的期末成绩为主,没有课程教学中的过程评价,而项目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重构知识起到过程评价和动态评价作用,和期末成绩一起对学生起到综合评价作用。

综上所述,将近十年的项目型教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英语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文化失语症”现象,有效地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引入“项目型”教学模式,学生可以自己动手设计项目,达到深刻体验中国文化的教学目的。这也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广大教育工作者呼吁解决英语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一个途径。正好契合了主席在对外交往中,讲好中国故事的讲话精神。尽管项目型教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教学中具有一定优势,但传统教学法的长处也是不能忽视的。在学生完成项目进行PPT口头汇报时,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出现的纰漏和缺陷,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加以补充和引导,这样才能使得中国传统文化英语教学相得益彰,学生的学习才能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李竹青.“项目型”教学法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基础教育外语学研究,2002.

[2]张文忠.英语专业研究性学习的内涵[J].中国大学教学,2007.

[3]朱长文.《对外汉语文化教材中知识文化项目的分析研究――以《21世纪对外汉语教材――中国文化》[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3.

[4]杨建中.项目教学法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2-14.

篇11

一、实施情形

1.国民小学阶段

早期皆从古书中取材,将传统社会所注重的事情或观念,如孔子的因材施教(注重适性教育)、孟母的三迁(注重学习环境)、闵子骞孝亲、孔融让梨(注重悌道)等,改写成白话文。近年以来则转从现代实际生活中取材,如杂货店老板免费提供爱心伞给下雨时的行人使用、卖菜小贩长期以微薄的收入济助贫苦、警察消防人员为民众纾难解困、清洁工作人员维护环境整洁……

此阶段的特色是为了顾及学生的程度,文字讲求浅显明白,且内容偏重于故事性,以期能引发学习兴趣。至于从圣贤人物转而以庶民大众的实例来讲述道理,由于比较贴近生活,感觉亲切,基本上颇受肯定。

2.国民中学阶段

此阶段已经开始直接从古书中选取篇章,基本上以儒家的著作为主,如《论语》常选取(学而)“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章、(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章、(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章、(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章、(子张)“子夏曰日知其所亡”章……因《论语》各章多属数十字为一章的短章,故常以三四章合编为一课。又如《孟子》则常选取(滕文公下)“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章(成语“一傅众咻”语出于此)、(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章(成语“齐人之福”语出于此)、(告子上)“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章(成语“一暴十寒”“专心致志”语出于此)、(告子下)“孟子曰舜发于畎亩”章(成语“动心忍性”“困心衡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语出于此)……因《孟子》各章多属超过百字的长章,故常以一章,或以两章为一课。又如《礼记》几乎皆选取(檀弓)的“不食嗟来食”“苛政猛于虎”为课文。另外像选取清儒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文中以西蜀贫富二僧相对比,贫僧意志坚定,勉力而为,终于至南海礼拜观音而回,富僧则因畏难而始终未能成行,以之勉励读者不自限而力学不倦……凡若此等材料,皆采用原典而不再改写为白话文。

此阶段的特色为因学生已具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故皆直接从古书取材,但所选篇章以简短为主,虽如《孟子》之长章,一般都在二百字以内。至于内容亦较偏重于故事性,用意也在于引发学习的兴趣,以期达到比较良好的学习效果。

3.高级中学阶段

前述国民小学阶段系将传统文化的材料安排于“国语”课,国民中学阶段则安排于“国文”课,但课数比较有限,所选材料相对为少。到了高级中学阶段,则设有“国文”及“中华文化基本教材”课,以选录传统文化材料,故分量大幅增加。兹针对此两种课程分别述之

如下。

(1)国文课

依据课程纲要的规定,教科书必须选录“六子书”的篇章,即应分别从《论语》(代表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六书中选材。让学生对中国的主要学术流派,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思想有一个概略的了解。而就实际操作的情形来看,各出版社所编教科书,于“六子书”之外,皆选有《荀子》的篇章,所以事实上是“七子书”,每书一课,总共七课,分别安排于高中三学年六学期之教科书中。

除此之外,课程纲要还规定了三十篇古文篇目,其中有些篇必须从《诗经》《楚辞》《左传》《礼记》选材。除《楚辞》以外,其余三种皆属十三经中的一经,由是亦可见还是以儒家的著作为主。

(2)中华文化基本教材课

此课程自1956年开始实施,迄今已将近60年,历经三个阶段的演变:原名“中国文化基本教材”,附属于国文课,因国文课为必修,故也属必修,在高级中学三学年六学期中,每星期授课一小时,教材全部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选辑而来。2006年改称“论孟选读”,由必修变成选修,授课时数大幅减少,只开设一学期两小时或一学年四小时,教材顾名思义,只选录《论语》《孟子》的篇章。2012年又改名称为“中华文化基本教材”,由选修改成必选(等同于必修),于高级中学三学年中开设两学年四学期,每星期授课一小时,教材恢复为自《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选辑。

不论是哪一阶段,教材全部来自儒家经典,而且绝大部分年代因授课时数多,故选录的材料不少,以笔者负责主编的康熹文化版“中华文化基本教材”教科书为例,共选入《论语》168章、《孟子》50章、《大学》4章、《中庸》4章,分别约占原书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此阶段的特色为不论国文课或中华文化基本教材课,皆直接从古书选材,而且由短章扩充到五六百字以上的长章。其内容虽然仍有叙事者,但更多的是说理者,以此让学生知晓儒家以及各家学说的要点。

二、经验与不足

由以上所述实施情形看来,可知重点较集中于高级中学阶段,以下所述实施成效及待改善之处,主要系针对此阶段而言。

1.实施成效

(1)有助于语文教育

从国民中学到高级中学阶段,已直接采用古书的篇章作为教材,学生于学习之后,对于原典的文义大抵已能了解,尤其是原典中的一些名句,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巧言令色”“慎终追远”“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温故而知新”“君子不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义不为,无勇也”……《孟子》中的“一傅众咻”“一暴十寒”“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五十步笑百步”“仁者无敌”“挟泰山以超北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缘木求鱼”“与民同乐”“出类拔萃”“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大学》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心诚求之,虽不中,亦不远矣”……《中庸》之“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诸人”“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砸病薄胺彩略ピ蛄,不豫则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皆能朗朗上口,并于言谈时或写作中运用出来。换句话说,站在语文教育的立场,已经收到相当程度的效果。

(2)对传统文化的要义已能知晓

从选用材料的情形,可以明显看出传统文化教育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儒家思想以仁为中心,仁者爱人,仁者忠恕而已矣,从消极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积极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期望能达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太平和乐境界。甚至于推而广之,由亲亲而仁民,更由仁民而爱物,而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在具体做法上,则注重礼乐的陶冶,以此教化众人,形成良风美俗,而以忠孝节义作为强调的重点。凡此儒家思想的要义,学生基本上已能了然于胸。

除儒家外,在先秦时代也曾风靡一时,并对中国历代的政教以至于民间活动,产生深远影响的,诸如道家、墨家、法家等,像老子的顺应自然、清净无为;庄子的泯除物我、达观自适;墨子的主张兼爱、反对战争,以期利济生民;韩非子的审时度势、强调法治,以求富国强兵;学生也大抵能掌握其大概。

其他如《诗经》之反映风土民情,《楚辞》显现了屈原的高尚人格,《荀子》劝学隆礼、化恶为善的学说,《礼记・礼运》所揭举的大同与小康之不同境界等;学生原则上已有所认识。

不过对传统文化的要义已能知晓,是属于能知的层次,但能知是否皆能行?其实还有相当的努力空间。如何检验并加强其成效,则将在以下所述待改进之处以及结论中申说。

2.待改进之处

(1)师资方面

中小学的语文课程分别由国民小学的级任教师、国民中学及高级中学的国文教师担任。国民小学、国民中学阶段,由于课程内容并不甚深,授课尚不成问题,但是到了高级中学阶段,因课程内容牵涉儒、道、墨、法各家思想,也就难以保证教师都能精通。目前高级中学的国文教师虽然毕业于各大学的国文系或中文系,其中不乏具有硕士学位,甚至博士学位者。各大学也都开设了与《四书》相关的课程,以及《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荀子》等课程,不过几乎都是选修,亦即并非所有的国文教师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均能明确掌握,所以教学效果难免会因教师素质之不同而造成差异。

对此问题固然已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如要求教师自我充实,或对教师实施在职训练,或举办各种研习活动,以增加教师在此方面的素养。但因缺乏强制性,很难做到全面而系统化,成效当然会打折扣。

(2)教学方面

传统文化的教学,重点本在于深切体会其义理,并在日常生活中躬行实践,以培养修己助人的美好德性。在国民小学阶段,因所学义理并不是很深,而且内容偏重于故事性,加上学生的心性较天真纯挚,对教师所言接受度高,故对所学常于能知之后又能行。到了中学阶段,由于受升学竞争的影响,因而不论教师教学,抑或学生学习,都有偏重于字词义了解的倾向,成为一种知性的教育。再者所学的义理日益加深,学生能否充分体悟也是问题。另外学生正值容易叛逆,而且血气方刚的青少年时期,于学习之后,是否皆乐于将其中的道理充分表现在行为举止上,确实还有加强的空间。

对此问题的改善之道,大抵是要求教师于授课时多举实例,让学生有所取法或引以为借镜;另外也可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辨或互相讨论,以加深其印象,并懂得如何落实于生活之中。

在中小学语文课程中选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教材,让年轻的一代借此认识并践履中华文化的精随,以期达成文化传承的目标,用意极为可取。长期实施下来,确实已经收到效果,大多数的学生基本上已能知晓传统文化的要义,而且对语文教育也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不过在师资以及教学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于设法克服改善。

所幸从小学到中学,在持续的潜移默化之下,随着学生年龄的日益增长,人生阅历的逐渐扩展,经过不断的反刍,对传统文化的义理体会越发深切,更不期然而然的内化,成为良好的习性,很自然地表现在日常生活上面。诸如礼让尊长、关怀弱势、注重整洁、遵守秩序、不图非分、急人之难,等等,形成安定社会、促进和谐的一股力量。

篇12

近年来,中学教育中普遍兴起了传统文化风潮。无论是各地举办的经典诵读活动,还是身着传统汉服的成年仪式等都体现了传统文化思想的回归,这是可喜可贺的。具体到中学的美术学科教育,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更是责无旁贷。应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参与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感,这也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必由之路。

一、中学美术学科教育现状与环境

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文化趋于浮躁。特别是中学生受到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对商业性和娱乐性的大众文化趋之若鹜,普遍忽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在其成长过程中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所谓“快餐式文化”,这对青少年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例如国外卡通动漫的泛滥,尽管其中也不乏好的作品,但是很多宣扬暴力、粗制滥造的影片也充斥着屏幕。为了抵消这种不良影响,在中小学中开展弘扬传统文化教育,回归传统文化精神应当是刻不容缓。反观当前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普遍存在着偏重技法学习,忽视对传统美术精髓的了解,忽视民族感情的培养和民族文化元素的继承。长此以往,终将导致民族审美文化的破坏,学生对民族认同感的衰减。

二、何谓传统文化及在美术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自远古而一直传承下来,到现在,乃至将来,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道德、风俗、心志、文化、艺术、制度等。它包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言行一致的思想作风,重视高尚的精神生活、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等。而在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传递与塑造怎样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呢?

其实,传统文化中的知识和民间工艺等只是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表现形式或载体,深层次的价值观念、思想和行为方式才是传统文化的内核。因此,我们要继承发扬传统、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情趣。依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及美术学习的特点,吸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融入时展的新元素,通过美术这个载体,不断创新、充实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发挥美术教学在弘扬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精神的作用。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整理、利用民间传统文化的精华,将其作为一种美术教学资源,适时渗透,让传统文化为美术教学服务,开辟美术教改的新天地,使学生的素养及人格、个性等得到全面培养和发展。让学生对艺术的学习不仅仅是技能技巧的学习,而成为一种文化关照下的学习,让学生在一种文化情境中理解艺术,并通过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感受和学习,进而参与文化的传承、表达和创造,塑造民族精神。

三、通过美术课堂教学应使学生传承下去的传统文化理念

(一)热爱生活的思想。艺术源于生活。一个艺术家首先是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无不体现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所以我们首先应将学生培养成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试想齐白石笔下那栩栩如生的小鱼小虾平淡中透出几分天真,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看了怎能不让人悠然忘我,喜爱上这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呢?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应教会学生珍爱生命、热爱自然。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强调天人合一,讲究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这在现代社会更是难能可贵的。地球是所有人的家园,我们只有爱护环境,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才能实现心中的理想。在宋元时期的山水画里我们可以找到中国人所向往的精神家园。这些画作里无不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植物,山水,阴阳、动静、明暗等平衡,这些理念与如今的和平发展、爱护自然、保护地球、构建和谐社会不谋而合。

(三)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中国是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与文明的大国。在华夏大地上几千年来繁衍生息着不逊色于世界上任何民族的中华民族。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通过美术教学,使学生了解祖先的辉煌创造,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认同感,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四、我们应该怎么做?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我们可以汲取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精华、精神积淀、审美情趣,通过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使学生掌握美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完成育人的功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一)进一步强化艺术鉴赏课,在历代的优秀作品中找寻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的历代美术珍品浩如烟海,是每个时代传统文化的象征和代表。每一幅作品都是时代精神的产物,包含着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入了解作品,也包括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风俗、地理等知识,把每件作品都作为反映历史的镜子,从中探究中华文明的脉络。

篇13

在以前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对传统文化涉及较少、理解不深的状况。在课堂教育方面,对此方面的教学也存在着巨大的误区,致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缺少必要的热情,更谈不上学以致用了。如今“国学热”,弘扬传统的民族文化成了时代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中规定:“语文课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这里面明确说明了语文教学中要渗透传统文化因素,并且以传统文化作为教育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必须了解语文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与特点,才能言之有物地进行教学。传统文化就是指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留存在全民族中,具有稳定形态的人文文化。在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不断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的迫切性已经显而易见。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语文教学,理所当然地应承担起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和素养的使命。

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教学的实践技巧进行阐述。

一、故事教育法在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故事教育法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一)汉字故事与传统文化

汉字教学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但教师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却有所减弱。汉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以及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在推动语文其他方面的教学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发挥汉字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乐于接受,并且深入消化吸收,成了汉字教学中的瓶颈。

笔者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总结出一套利用汉字故事来开启传统文化教育,并逐步深入诱导学生理解汉字,进而逐步体会传统文化的实践途径——讲汉字故事。汉字故事不仅有利于体现出汉字的趣味性,还可以使学生从汉字的“音、形、义”三个方面去体会汉字的创造和演进,从而使学生明白“一个汉字就是一个生命体”。

例如,在教“学”字时,教师可告诉学生“学”字最开始的字形就是一个人用一只手不停地往一个敞开的容器中放置薪材。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在拾柴火,他在劳累、寒冷中不停地寻觅,不停地积累。他拾到之后就放到一个敞开的柴堆中,柴火一点点积累,越拾越多。这个寻觅、捡拾、积累的过程,就是学。也就是说,“学”字就是积累的意思。在教“习”字时,教师可告诉学生“习”字最开始的字形是一只雏鸟拍着两个翅膀在飞的样子。然后,教师可给学生讲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小雏鸟克服种种困难,不怕失败,一直不停地拍着翅膀学习飞翔。这种不断实践,反复练习的过程就是“习”的意思。这样,教师就利用这两个字的本源和字形的含义激发了学生对汉字造字以及传统文化根基的兴趣。

(二)历史故事与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中往往有古文篇目,更不乏古文名篇的选读,而古文教学往往是学生最易感觉枯燥和无趣的。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古文的流畅文风和深切内涵,而又习惯古文语法习惯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给学生讲述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学到文章的知识点以及体会到蕴藏其中的深刻的传统文化。

例如,在讲《史记》篇目的时候,教师可以有趣的故事作为切入点。比如,教师可先给学生讲解《史记·滑稽列传》中西门豹治邺的故事:西门豹在管理邺县这个地方时,通过调查,了解到官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危害老百姓,便巧妙地利用归谬法来为民除害,制裁了官绅和巫婆,破除了当地陋俗的。然后,教师可将古代的陋俗和现今结合起来,将古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言说用这个故事鲜明地展示给学生。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了解了历史,更能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中先民的智慧和理念。

二、多媒体的综合运用在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的综合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效率。

(一)激发兴趣,寓教于乐

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利于依靠多媒体来展现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综合艺术成果。如各种根据上古传说、英雄故事、历史典故改编的动画片、电视、电影等等。比如,在教学涉及春秋战国时吴越之间纠葛的诗词或者成语的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片《眉间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从而使学生对历史典故有更多的认知。

(二)培养创新,引发思考

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我们应注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互和反馈,并按照大纲要求,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注重知识的传授,也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尽量做到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清晰分明、一致协调。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在教学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方面,尤其要注重课前的精心设计、筛选。在选取的素材方面,我们应力求具备相当的开放性,注重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思路,诱导学生创新思考,使学生能在传授的传统文化中得到可以在现今生活中应用的知识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提高效率,广泛涉猎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涉及的方面也十分广泛,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经济、政治、军事、农耕、水利等无所不包。所以,在教学这些方面的古文、诗词时,教师很难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之内给学生讲解清楚,也无法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去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古诗词。

三、传统节日、礼仪的教育

(一)传统节日、礼仪的教育缺失

传统节日、礼仪教育在当前教学中几乎是空白。然而,我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整个传统文化的精髓的重要一部分也在这个方面,但是现今的教育在这方面却几乎丧失殆尽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教授各个传统节日的来源和发展,教授古代传统礼仪已经成为课堂传统文化教育中迫切需要的一部分。

(二)传统节日、礼仪的教育方式

传统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也不能停留在照本宣科的讲述中,而应将传统文化的讲述扩展到课堂之外的学校生活中去,这样才能巩固住课堂的教学成果。因此,教师应对相关节日、礼仪进行讲解,并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课外活动。如教师可给学生讲解盂兰盆节、端午节、上巳节相关的传说和习俗,并组织学生在这些节日时进行课外活动,这样就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会和理解更深刻。

诚然,要学生了解并欣赏传统文化,不能停留在课堂之上,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去感受传统文化的精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要做到这点,教师应先深刻体会传统文化,这样才能在讲授时中肯深切、收放自如。从这点来说,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学实践,也是对教师莫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纪德裕.汉字拾趣.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2]倪宝元.语言学与语文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