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风景园林工程评定标准

风景园林工程评定标准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40:3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风景园林工程评定标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风景园林工程评定标准

篇1

作者简介:吴承照,教授,电子邮箱:wuchzhao@vip.sina.com;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作者简介:臧亭,硕士研究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

构建风景园林标准体系是风景园林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行业各项标准得以发挥功能的保证。风景园林行业横向和纵向范围不断拓展、分工趋于细化,对风景园林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构建标准体系,理顺各标准之间的层级关系,进而对行业今后各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指明方向,实现整个行业系统的高度协调统一,使管理实现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提高我国风景园林标准化水平,促进我国风景园林行业更加规范有序的发展。

1现代风景园林行业实践范畴

风景园林行业的实践范畴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呈现多样化和细分化的发展趋势。在服务对象方面,从为少数人服务拓展到为人类及其栖息的生态系统服务;在价值观方面,从较为单一的游憩审美价值取向拓展为生态和文化综合价值取向;在实践尺度方面,从中微观尺度拓展为大至全球小至庭院景观的全尺度。MichaelLaurie(1986)认为风景园林(LandscapeArchitecture)应当包括景观评估和规划、场地规划、景观细部设计和城市设计四种实践类型。目前,我国对于风景园林行业的实践范畴没有明确的界定,丁绍刚(2009)将风景园林行业实践分为规划、场地设计、要素设计、工程和管理五个部分,较为详实完整的概括了国内风景园林行业的实践范畴。从景观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园林工程、养护与管理是紧密联系的整体,因此,本文依据不同类型和尺度的实践对象将国内风景园林的实践范围划分为区域景观与绿地系统规划、场地规划设计、景观要素设计、工程与管理四个方面。

区域景观与绿地系统规划主要是在区域范围内进行的景观规划,包括城乡与自然地。具体可划分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乡村景观环境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旅游度假区规划等。

场地规划设计是结合场地特征,针对该项目方案的用途需求做出的综合性创作过程[1]。主要是对城市中的开放空间、附属绿地、道路进行的景观规划设计。具体包括城市设计、废弃地景观改造、城市公园规划设计、郊野公园规划设计、滨水区景观设计、古典园林及历史遗迹保护设计、宗教及纪念性景观设计、道路及附属绿地景观设计、康体游憩专类场地设计等。

景观要素设计是在各类场地规划设计的基础上,针对景观要素进行的更为详尽的设计。包括专项设计和具体设施的设计。具体可分为种植设计、环境设计、建筑与小品设计、游憩设施设计、服务设施设计等。

园林工程与管理主要负责园林的实际工程建设、建成后的管理与服务以及后期的维护与更新。具体表现为园林材料、园林工程技术、施工建设与管理、养护与管理、管理与服务等方面。

上述四个风景园林的实践方向同时也是从大区域的规划到具体的设计再到实施的景观规划设计一套完整的操作流程,这四个方向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共同组成完整的风景园林实践范畴。

2国内风景园林标准现状特征与问题

2.1研究现状

我国风景园林标准的研究起于20世纪80年代。卓国祥[2](1986)将城市规划视角下对环境噪声标准的研究延伸至风景区,结合杭州西湖实际案例,探讨风景旅游区环境噪声的允许标准,为我国风景园林行业各项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内容和方法上的参考。从近30年的研究来看,风寒园林的标准研究主要呈现出以下研究趋势。从研究的实际范畴来看,上世纪末对于风景园林标准的研究以对各项制定实施的标准进行说明为主。潘家莹[3](1994)和刘载芳等[4](1992)分别对《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中公共绿地和城市绿地总量的数据来源和《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91进行说明,以确保方法和数据的科学性。进入21世纪尤其是近几年,国内风景园林标准的研究已经逐步向规划设计方面拓展,包含评价、规划、设计、设施、工程图纸等多方面的研究内容。从研究的对象来看,从起初笼统的绿地绿化标准研究发展到现在的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公路绿化、城市公园、园林标志等不同对象的标准制定与实施研究。袁振国[5](2001)结合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的实际情况,阐述《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标准对风景名胜区保护、开发细化的具体措施。殷云龙、王双生[6](2004)结合江苏实际,提出以交通量为主要依据,结合土地资源和政策等制约因素,综合制定公路绿化建设标准的方法。王菊萍等[7](2010)从深圳公园建设与发展战略出发,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制定深圳综合公园建设标准的相关建议,为今后综合公园的建设提供借鉴。爱新觉罗毓宇[8](2012)通过分析风景园林标志系统设计中的解读,阐述了风景园林标志标准的应用对策。从研究的层级来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制定各类风景园林地方性标准的必要性与建议[9]。在标准体系研究方面,周向频、任婷婷[10](2012)尝试从风景园林行业、工程制图标准2个领域着手,构建出风景园林制图标准体系。张凯旋[11](2007)对国际标准体系以及美、日、德等发达国家风景园林的标准体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初步构建了我国风景园林标准体系框架,该框架突出园林行业的纵向层次,对风景园林所涉及的众多领域(横向层次)关注不够,实际上不同领域由于其关注问题与内涵不同,相应标准要求也不相同。风景园林标准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我国目前风景园林行业标准化工作的进展情况,由此可见,我国下一阶段的风景园林标准化工作的重点是构建完善的标准体系框架,依照这个框架逐步制定出具有针对性与可行性的相关标准。

2.2标准制定起步晚发展快

我国风景园林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我国第一本风景园林专业的技术标准是1986年颁布实施的。早期标准主要有《动物园动物管理技术规程》(CJ12—1986)、《城市园林苗圃育苗技术规程》(CJ14—1986)、《城市容貌标准》(CJ16—1986)等。

根据风景园林行业的实践范畴,笔者对我国现行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部分地方标准进行筛选和归纳。上述两图分别显示的是自1986年我国第一部风景园林专业的标准颁布至今我国风景园林专业相关标准逐年制定的情况。进入2000年后,我国风景园林行业每年出台的标准数量较之前相比有显著增加。其中,图2显示的是国家级(包括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和地方级标准制定的情况1)。可以看出,国家级标准的出台数在2000年到2005年达到峰值,其后略有下降的趋势。而相较之下的地方级标准却发展迅猛,尤其是近五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地方标准的出台数量已明显高于国家级标准。从各类标准的制定情况(图3)来看,工程管理类的标准出台的时间早、数量大,其次是细部设计类。而景观规划类和场地设计类的标准虽然起步略晚、数量较少,每年出台的数量相对稳定。

2.3标准制定快更新慢

一般情况下,标准出台实施后每隔3-5年需要对其进行重新审核以判断是否需要对该标准进行修订或重新制定。我国风景园林行业目前的标准更新较为缓慢(图4),现行的217项标准中,更新过1次的标准有16项,更新过2次的标准有5项。

2.4园林工程与管理类标准多,规划设计类标准少

由于风景园林综合交叉的特点,涉及众多行业和部门,某些标准难以界定,因此风景园林标准的数量难以准确统计。截至2014年1月1日,我国共颁布涉及资源环境、规划设计、设施设备、工程技术、园林机械、植物、管理等风景园林相关标准159项,其中国家标准93项,行业标准66项2)。此外,现行的可查询到的地方标准有57项。

按风景园林行业的实践类型划分来看,园林工程与管理类的标准较多,而规划设计类的标准较少。

总体而言,目前国内风景园林标准相对滞后,标准数量少,内容宽泛,远没有形成系列,加之更新缓慢,难以覆盖行业整体、指导具体操作。

2.5标准体系不健全

建设部标准定额司2003年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城市规划、城镇建设、房屋建设部分》中在城镇建设部分对风景园林标准体系结构进行了归纳(图8)。该标准体系含有技术标准26项,分为城镇园林、风景名胜区、风景园林综合三个部分。该标准体系明确了风景园林涵盖领域,协调城市建设中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标准与城市规划专业、信息技术应用专业中相关标准的关系。但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标准归入城市规划标准体系,风景园林信息化建设标准归入信息技术应用专业,园林工程主体标准归入风景园林技术标准体系,不适用于构建完整系统的风景园林标准体系,加之近10年来风景园林专业实践领域不断拓展、专业分类更加细致化,使得该体系结构显得过于粗放。新的标准体系框架应当基于当前以及未来风景园林的实践范畴对其进行重新分类。

(1)标准所涵盖的范围不足

从统计数据来看,目前我国风景园林现行标准所涉及的领域仅有21类(详见表3),而对2013年发表在《中国园林》和《风景园林》上的文章所涉及的实践范畴进行分类统计发现,《中国园林》(2013年1-12期)共涉及45类,《风景园林》(双月刊2013年1-5期)共涉及31类,现有的标准无法满足整个风景园林实践的需要4)。因此,今后风景园林标准的编制工作的重点之一应当是尽快建立各专业方向的标准。

(2)标准的种类过于单一

从现有的标准种类来看,规划设计类的标准类型过于单一。以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相关标准为例,国内现行的标准仅有《公园设计规范(CJJ48—1992)》一项标准,其内容难以顾及整个规划设计内容。而国外发达国家涉及的有关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标准种类丰富、关系明确、各有特色。以美国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相关标准为例,其包含的标准种类从规划到设计再到建设管理、从整体到专项、从国家到地方、从游憩到设施和安全等,使得标准内容更加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我国风景园林未来的标准编制工作的另一重点是尽快健全各系统下的各类标准。

2.6风景园林标准多头管理

我国标准化工作实行统一管理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标准化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了我国各级标准化管理机构和各自的职责范围。以政府各级有关主管部门为管理机构,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检验机构和企业为依托机构,以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组织形式,实行自上而下的计划性管理模式,是我国标准化管理体制的特征。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由企业、地方归口单位批准设立的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特定领域或范围的标准化归口工作,包括跟踪对应世界主要标准化机构的标准化动向和我国的有关标准进程,受委托起草相应标准,解释、宣贯重要的技术标准,开展相应级别有关专业技术标准化的课题研究等。2009年5月20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关于成立全国建筑幕墙门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48)等10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复函》(国标委综合函[2009]30号)文件,正式批准成立全国城镇风景园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09年10月16日,风景园林标委会在北京成立。主要负责城镇风景园林设施的分类、评定、保护、监测和管理(不含旅游服务)国家标准的编制修订工作。

目前,城镇风景园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至今还没有出台或归口任何一部关于国内风景园林行业的标准。现有各类风景园林行业标准的归口单位主要有:国家交通运输部(交通部科技教育司)、国家林业局(林业局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住建部(建设部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建设部城镇建设技术标准、建设部给排水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部城市建设研究院、建设部地产标准技术委员会),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国家水利部,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4),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98)、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

3基于风景园林实践范畴的标准体系架构

3.1基于标准制定的风景园林分类系统

风景园林是一门结合了多学科理论与技术的综合性科学,涉及的领域广泛、操作方法多样,其实践范畴的分类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从标准的体系方面看,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技术与管理标准体系的实质是构建每项标准使用范围之间的关系。随着标准的使用范围的缩小,其内容也应当更加详实、更加具有针对性。风景园林按照实践范畴分为4个方向:区域景观与绿地系统规划、场地规划设计、景观要素设计、园林工程与管理。4个方向可再细分出24个类型,每个类型又可根据以下4种情况再进行细分:

(1)根据上一级对象不同构成元素划分

这种分类方法主要适用于子系统之间差异较大的类型,如村镇景观与环境规划、宗教及纪念性景观设计等。

(2)根据不同资源属性划分

资源属性在风景园林的实践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场地中资源类型的不同、资源重要程度的差异通常也是操作者选择不同操作方法与流程的依据。如不同资源类型的风景名胜区、度假区和森林公园,不同资源的废弃地等。

(3)根据不同地域或气候特征划分

园林中的植被对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的要求较高。风景园林中的建筑和人工环境也受到自然条件与地域文化的共同影响。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较大,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因此,不同地理位置的气候差异、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差异也是分类的标准之一。

(4)根据特例或专项划分

这种划分方法适用于通用的管理或技术类别,需要在某些领域进行加强或特别说明时采取的划分方法。

3.2工程建设类标准体系结构

《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城市规划、城镇建设、房屋建设部分》中将标准之间的关系抽象为基础标准、通用标准、专用标准三层关系,将标准的性质以及适用范围进行了层级上的划分,上层标准的内容包括了其以下各层标准的某个或某些方面的共性技术要求,并指导其下各层标准,共同成为综合标准的技术支撑。

这种划分的方法适用于所有工程建设类的标准体系结构。因此,根据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层级划分方法和风景园林专业的实践范畴可以构建出风景园林标准体系的三维坐标系。

基础标准是指在某一专业范围内作为其它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术语、符号、计量单位、图形、模数、基本分类、基本原则等的标准。如城市规划术语标准、建筑结构术语和符号标准等。

通用标准是指针对某一类标准化对象制订的覆盖面较大的共性标准。它可作为制订专用标准的依据。如通用的安全、卫生与环保要求,通用的质量要求,通用的设计、施工要求与试验方法,以及通用的管理技术等。

专用标准是指针对某一具体标准化对象或作为通用标准的补充、延伸制订的专项标准。它的覆盖面一般不大。如某种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及质量验收的要求和方法,某个范围的安全、卫生、环保要求等。

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都是相对而言的。在某一层级的专业标准同时也是其下一层级的通用标准。

3.3国家级标准与地方级标准的结构关系

国家级的标准包括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两大类。地方标准是在国家级别标准的基础之上,针对具体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的更加详实的标准。整体而言,地方标准是国家级标准的专用标准,但同时,各地的地方级标准也应当自成系统(图11)。工程建设的标准体系的三层结构中,基础标准所包含的术语、制图和分类等方面的内容是制定后续各项通用和专用标准的基础,为了国家的统一管理以及为了便于风景园林行业的统一规范操作,笔者建议各地方不需要在国家级基础标准的基础之上再制定一套术语、制图或分类标准,地方标准编制的重点应当在于研究具有地方特色的通用和专用标准。

3.4风景园林各类型下标准的种类

一套完整的风景园林标准系统从范围上应当包含整个实践领域,从类型上来说应当囊括该范围下的各类操作,从内容上应当包括整个实践操作的流程。为了构建出完整的风景园林标准体系框架,势必要探讨各标准结构所需包含的标准种类。

基础标准主要是对使用范围内的基本术语、类型、图纸等做出规定,因而基础标准一般分为术语标准、图形标准和分类标准三种类型。专用标准是针对通用标准而制定出的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更为具体的标准规范,因而较之通用标准,专用标准所应当包含的种类也较为灵活。在实践环节中,不同的对象与类型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不尽相同,因此,不同的风景园林类型所对应的通用标准所包含的种类各异。

(1)区域景观与绿地系统规划

在规划层面上通常的实践操作是对对象进行总体或详细规划。由于这一层级的研究对象尺度较大,资源种类丰富且对生态与环境考量较多,应当制定出有关的环境与资源的评估、评价标准。此外,对于这类规模较大的场地,某些要素的系统规划对于其风貌、管理与服务上的统一协调也是必要的,如游径规划、游憩规划、设施规划等标准。因此,区域景观与绿地系统规划范畴下的标准应当包含:环境或资源评价标准、总体规划标准、控制性详细规划标准、修建性详细规划标准、游径规划标准、游憩规划标准、各类设施规划标准等。

(2)场地规划设计

这一层级的操作内容较上一类型更为具体,并且与人类活动更加密切相关,因此,除了制定出各自规划设计的标准外,游憩规划设计、各类设施规划设计以及景观风貌、安全和无障碍等方面的规划设计也是标准编制的方向。此外,对于某些特殊对象如废弃地、古迹等,对其场地本身环境和资源的评估和分类标准以及后期的管理维护方面也应当制定相应的规范标准。

(3)景观要素设计

细部设计的对象通常较为明确,因此一般情况下编制出各自的设计规范即可。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经济、低碳、乡土、智能、安全的设计是此类型的发展趋势,因此,对于景观要素设计尤其是硬件设施类,标准化、产品化是其发展的方向。

(4)园林工程与管理

在园林工程方面,除了通用的施工建设、安全操作等方面的规范外,对于特殊地质、建筑、环境等对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另行编制规范。在后期的维护、管理和服务方面,除了制定出通用的管理维护措施标准、园林质量评定标准、服务质量标准等外,对于重点对象如保护地和古城古迹的管理者的操作规程,公园等的质量监管工作,风景区和度假区的服务管理等,可编制专门的管理标准。

3.5风景园林现行标准体系结构与差距

篇2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城市化的水平也显著提升。园林绿化工程也逐渐扩大。所谓园林绿化工程就是风景园林绿地工程,主要包括园林城市绿地以及环境建设。它是通过工程技术来体现园林艺术,把地面上的建筑物与园林景观自然结合起来,使它可以满足人们对城市形象品味、精神享受、空气环境质量等方面的追求。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就是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从而达到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规范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等目的。

一、目前我国园林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园林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就目前我国的园林施工管理来看,我国园林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高低不齐,从整体来看,施工技术水平较低下,一些设计出的作品,施工时达不到效果。因此,我们在某些园林工程中,看不到园林所需表达的那种人与自然和环境和谐相处的理念。市政的园林施工管理者和我们的建设团队,被形象地称为“在城市从事土地工作的农民”。但某些施工员的观念认识不够,没有意识到园林植被在其中体现的作用,只是简单种植植物,然后浇水,认为这项工作很简单,每个人都可以做。没有掌握生物知识,对要种植的植物没有充分的认知,缺乏栽培技术和缺少了解植物适合的土质,这样所带来的后果就是栽种的花草大部分都会枯萎。大部分企业普遍觉得园林这个行业,准入门槛低,投入资金少、风险低,但回报丰厚。所以导致大量的企业进入这个行业,使得我们的园林施工变得越来越混乱,带来很坏的结果。比如说:市政府要进行园林建设,大量新企业会参与投标,中标以后向招标单位支付金钱,然后就自行组织人员开始工作了。这些企业缺乏经验、没有好的管理制度和施工制度,最终导致了出现了很多恶劣的后果。

2、施工现场的管理不完善

看一个园林能否管理好,首先就要看施工现场的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园林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效益。一般来说, 决定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技术、环境。目前在施工现场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施工队伍结构不合理,我国园林行业的施工企业素质参次不齐,队伍结构人员比较单一,缺乏综合性,只是擅长某一方面,所以在园林施工现场经常有很多支不同专业、不同管理部门的施工队伍同时进场、交叉施工的现状,这就给园林施工管理增加了很多难度;施工工序质量管理不严,市政园林工程涉较大,在施工时,划分成多个干分项工程,个别就会出现出现问题,导致整个施工工序受影响, 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

3、园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存在纰漏,影响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

园林工程在进入施工阶段前,需要由施工组织对工程必要的投入进行全面审慎的预算和规划,这是整个园林工程的提纲挈领。因此,施工组织的数据要真实客观有效。然而,很多时候,施工组织的设计存在很多纰漏,使工程进度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有时还会殃及工程施工质量,导致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无法实现及时有效的衔接。

4、园林养护相对滞后

就目前我国园林养护情况来看,国内普遍存在重建设、轻养护。有些园林只是建设好了,就任其堆放垃圾,苗木的生长也没有专业的队伍管理。因此,为巩固和发展绿化成果,必须加强对树木、花草的养护管理。大多数绿地刚完工时效果好,但缺乏后期管理,草坪逐渐杂草丛生,树木又显得杂乱无章,病虫侵蚀现象严重,观赏效果大大降低。

二、有效进行园林施工管理的对策

1、强化施工队伍建设

就目前我国的园林市场施工人员的情况来看,施工人员普遍存在着专业素质较低,技术能力较弱。这就需要在园林施工队伍选择上严格把关,严格地挑选施工人员, 并对他们进行详细的培训, 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园林施工的专业技能, 符合所建设园林的水准,能够读懂设计图纸上,保证在园林施工中,能够正确使用施工技术。除此之外,在职业道德、施工制度、安全施工方面,也要对施工人员加强教育,从各方面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从而避免在园林施工中出现人为的问题,保证工程的质量。

2、对施工现场的材料加强管理

施工材料是园林工程建设的构成部分,同时,也是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的关键点。因此,这就要求材料采购部门在采购过程当中要格外重视材料的质量,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不仅只对土建材料的采购严格把关,而且还应该在苗木采购上把好质量关。在对土建材料的采购时,筛选符合要求的供货厂家,严格按照图纸上的设计要求进行购买,并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对材料的尺寸大小、性能好坏进行严格检查,避免不合格的材进场。苗木采购是有关市政园林工程的绿化工作,苗木的质量和生长状况影响着市政园林的总体质量。在市政园林工程中,所需要的苗木数量特别大,有时候还需要短时间内实现苗木的种植, 给苗种采购和运输工作提出很高要求。所以要严格检查苗种质量和核对苗木的数量,选用合适的运输方式,尽量减少由于人为因素造成苗木质量下降。

3、应大力推行规范化、标准化施工

园林绿化工程应参照建筑施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施工标准,不但要按《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规划施工》进行有效验收,还要求施工前有技术交底和完整施工图,编制出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将施工准备做好做充足(包括设备、环境、人和工具等),并按要求做好“三格制”,施工过程中,认真填写好,有关的资料表格;竣工后有整套竣工资料,否则不验收。

4、加强园林绿化后期养护

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和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与控制的保证,是苗木成化的关键,如果工程施工优良,但养护管理不到位,将严重影响同林绿化工程景观效果,影响工程质量。树木养护管理:经常除草,施加除草剂,按园艺方法进行修剪、栽培、浇水.每年施肥应不少于两次,及时施用农药防治病虫害,经常防范入为破坏,补植枯死、损坏或丢失的树木花草,经常清扫及清除垃圾、保护土表。

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园林施工管理出现的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管理好园林绿化建设是新世纪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这就要求园林绿化施工企业,把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放在第一位。要通过对园林工程进度、质量、养护等方面有效的控制与管理,最终达到提高园林绿化工程质量。为市政园林的施工管理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园林种植设计施工图乃是园林种植施工、施工监理、施工验收、工程预算、工程结算等多方面工作的依据,它需要准确表达出设计者的理念意图,可是我国园林种植设计施工图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可操作性不强、后续养护管理欠缺等,这些都是急需要加以解决的。

一、园林种植设计施工图的意义

园林种植设计施工图是使种植方案得以顺利实施的规范,也是具体而准确的操作性文件。在全面工程项目的规划及设计施工过程中,其所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是把设计规划落实到现实中来的关键性步骤。它直接面对的是施工工作者,更是园林种植工程预算、结算、施工管理、施工监理、施工验收等方面的现实依据。所以施工图在设计上应当严谨、准确,图纸表达应该清晰、简洁。园林种植设计施工图,是以最初种植设计作为理论基础而进行操作的,如果工程项目本身规模与面积不大,绿化内容简单,那么最初设计与施工图设计可以合并在一起操作执行。在施工图的设计过程中,要求制图工作人员拥有全面而优良的植物学知识,认识并了解不同植物的生态学特点,还应当多次进行现场探查研究,保持精心设计的态度,让设计出来的施工图既能满足绿地功能及植物生长的基本要求,也能同时拥有欣赏性、艺术性,还要满足四季景观的贯通性、持久性。在设计构思上,需要具体而准确的表述出最初理念,解决设计理论构想时期所没有解决的问题。在一这角度上来说,施工图是对园林种植的再次设计。

二、园林种植设计施工图的内容与深度

园林种植的方案形成与施工图设计,分属于两个不同时期,它们的目的、内容、深度等都有很大的不同。方案形成时期,重点关注种植风格、种植构思、植物景观全局设计,属于对植物的总体要求,方案形成对于施工有框架指导性作用,也是施工图设计的重要依据。但是设计方案不能直接面对工程施工,施工图是方案与施工之间的衔接点。

施工图是对于设计最初方案的细化、深化、具体化。用种植施工图可以把设计理论贯穿到每一个环境细节、每一个植物单体,用植物的材料与布局来体现出设计构思思路,更是对设计风格与设计意境的综合展现。所以在种植施工图设计时,要将每一棵植物固定的位置,品种,同其他植物间的色彩、形态、高低、疏密等的搭配清晰体现出来,还要对植物苗木规格进行准确限定,以使植物景观构造更具可操作性。同设计方案比较起来,施工图的实际操作性更强,更利于施工指导,同时通过施工图设计,能够更好地弥补方案设计时的缺陷和不足,让整体设计显得更加严谨、合理、完善。施工图中的种植说明是对施工图本身的重要总结和补充,种植说明里面,对各个环节中采取的苗木规格实施严格的界定,用以满足园林造景需要,还使施工人员更加了解设计方案意图,使施工管理组织有更准确的科学依据。

三、园林种植设计施工图的改良办法

施工图若想充分表达出设计方案意图,就应该满足两方面要求,其一是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图纸做出准确的概预算与组织设计,其二是施工后甲方与监理单位进行质量验收时,施工图应该体现出质量掌控依据的作用。对于图纸本身来说,有几点值得改进的地方。

(一)让图纸更丰富,表达更清楚。

1、关键景观节点,应该做重点处理。用植物材料表同平面图纸互相结合的办法,在图纸上标注出不同规格的材料,接下来在材料表里将材料准确要求表示出来。园林种植设计施工图不应该只是一张图了事,而是要再增加相应的立面示意图,使构思意图更加明显。立面图有三个优点,一是图纸更直观、可操作性更强,二是监理人员的验收更有依据,三是设计人员对景观节点的控制更准确。总之用立面图设计可以起到更好的植物设计自我校对功能。

2、所有的植物图例,应该分类示意清楚。很多园林绿化工程中,普通的一个项目需要使用数十甚至上百类植物材料,若每种材料一个图例,则施工图会显得非常凌乱,相应的种植点位也难以清晰表达,会为接下来的施工造成麻烦。所以在种植设计施工图里,代表植物的图形符号应该尽可能简洁明了,比如,可以把植物图例粗分成针叶树、阔叶树、地被、灌木、攀援等五类植物,而具体植物名称则可以用文字表示。另外要注意,一树一图的做法,不是特别可取,它极大地限制了设计人员的材料造景丰富思维。

3、应该有精确的种植点位。以甲方所提供的永久基准点为标准,灵活调整坐标体系与网格,如果没有已经建成的建筑,可以用甲方所提供的建筑外装修数据当作调整依据,防止发生较大偏差。通过标注把植物同坐标网格联系起来。原点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根据特定情况区别对待。一般在楼座数量多、地形环境复杂的园林,可以分设原点,防止累积误差的出现。

(二)让材料表更丰富,表达更科学。

1、材料表应该包括植物总表和植物分表两个部分,总表和分表应该分别附在设计说明与设计图中。施工图的设计单位要同苗木基地加强联系,及时进行苗木信息的沟通。一方面,设计人员了解了苗木市场的现状,能够让施工图设计更趋合理,而另一方面,苗木供应商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转变生产方向,最终达到双赢的良性循环局面。

2、尽量减少苗木规格的上下浮动范围,根据植物材料表里面苗木规格的浮动范围对园林种植进行计划性工程预算,修改投标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实际工作时期,可以适当调整苗木的规格变化规律,比如可以把紫薇的规格规定在5至6公分或者7至8公分,而非6至8公分。而那些较为重要的景观节点,最好将苗木规格变化控制在零。

3、合理准确编写设计说明。设计说明是园林种植设计施工图中的极重要组成环节,要以具体施工项目为参考依据。一般包括下述几项内容:设计构思与苗木质量阐述;地形与土壤要求;苗木栽植的规格与相关要求;苗木后续管理的相应要求;说明中重点引用相关技术规范与实施标准,如城市绿化施工及验收规范、城市绿化工程技术规程、城市绿化质量检测评定标准等;说明种植工程同其余的单项工程间互相衔接和协调方法;说明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未尽事实进行解决的相应办法。

4、需要注意编制同园林种植设计施工图关联紧密的图纸。园林工程施工中较多出现施工图同纵向标高图联系不紧密的情况,对此有以下两点建议,第一是若地形情况变化较为复杂,如果只是简单地把纵向标高图同种植设计施工图叠加到一起,那么非常容易造成图画的混乱,难以准确读图。在这种情况下,要把标高控制关键点安排到施工图之内。第二,若地形情况变化较为简单,那么可以同时将反映标高与等高线变化的关键点都在图纸内展现出来,或者是直接把纵向标高点位同施工图叠加到一起。这种出图办法的优点是能够提醒施工人员注意维护已经建成的当地地形,保证绿化最终效果。

总结:

在园林设计工作里,种植设计施工图所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对于一个园林作品来说,设计概念的意义是难以取代的,新颖而美好的概念从方案到落实有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设计图纸中的施工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设计师用施工图表达理念,而施工都用设计图指导操作,监理人员更是通过施工图协调现场、操控工程。对于施工图中存在的不足,我们随时应该加以改善。

参考文献:

[1] 李春年.景观施工图十问[J].园林,2011(04).

[2] 曾裕为.论园林种植设计施工图[J].科园月刊,2008(05).

[3] 章键玲.柳树种植方法与施工图关系[J].风景园林,2011(0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