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妇产科护理创新

妇产科护理创新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40:3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妇产科护理创新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妇产科护理创新

篇1

【关键词】 妇产科护理创新能力;实践

1妇产科护理教学的概述

随着国际医学的进一步融合发展以及我国医学模式的改革,临床教学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妇产科服务对象是特定的人群—女性,涉及面主要覆盖在病人的年龄、家庭、子女等隐私问题,这方面的矛盾就更为明显,直接影响临床教学的实际应用效果。我院在这种形势下,看到了这种现象的本质,那么,为实现医院的进一步发展,改革任务也更为繁重,护理教学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其他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都对其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为了改善这种不利现状,大胆创新的改变势在必行。

(1)加强教师自身知识储备

创新是对原先理论的一种发展与升华,需要改变原来的某些体质,更需要专业、全方面的考虑,妇产科护理学也一样,而且它覆盖的知识面很广泛,诸如教育、信息技术及人文等多种学科方面的知识。所以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比较多了,不仅要求严谨全面的知识结构,而且还必须具有快速吸收、融合知识的能力。而多种途径的专业化培训、尤其教育和强化机构的培训就显得尤为必要。此外,技术人员拥有丰富、宽广的知识面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为医学创新教育奠定坚实的基地。

(2) 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要想提高教育科研的能力,就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灵活准确地应用医学临床的知识,树立科学的医学意识,熟练地运用相关的医学方法和技巧,反思自己在其中遇到的挫折和问题,并寻求答案;第二,做到自我思考,从而将知识升华,最后把知识和技巧融为一体。通过潜心研究,尝试摸索,在研究中得到升华,从而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完善,形成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模式;第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多多拓展课外的练习,争取在课堂之外使学生有所收获。

(3)转变教师角色观

传统妇产科护理教学很古板,主要是教师的填鸭式教育,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现在的主流教育要求则不同了,他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逐步转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这很大程度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同时,我们要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前提,以培养学生主动参、大胆竞争、自我表现能力为手段,从而加强学生全面分析和应对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有的放矢。

2精选妇产科护理教学内容

要把握一定的挑选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有目的、有考虑的选择,以便使教研室在临床教学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协调作用。收集优秀的资料、充分备课也成了授课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明确认识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适时整理检查授课的内容,避免授课内容不必要的重复和某些授课内容的遗漏。

3改进妇产科临床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3.1讨论式教学法

这种教学方法的一大创新之处,就是让同学自己参与到理论的探讨中,与老师形成双向沟通和交流的教学组织形式,从而最大限度的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等等,并利用形象模型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教师是作为课堂教学的绝对引导者和传授者,更是交流和合作者,要帮助学生设定有意义的讨论主题,并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论和教学研究方向。

3.2研究性教学法

善于反思是自我发展的基础,包括物质上和精神上,从而挖掘自己内心最感兴趣的东西,并找到自己认为最有发展和研究激情的客体,自主开展研究,从中培养自己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3.3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

按照我对医学的认识和探究,教学中,良好并温馨的教学环境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这就需要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思考、反思、借鉴以至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以培养对理论的认知感和兴趣感,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我们以实验课的“会阴学”的教学为例,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操作模型,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并感受其中的乐趣。

3.4 探究性教学法

按照我对医学的认识和探究,教学中,良好并温馨的教学环境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这就需要老师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思考、反思、借鉴以至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以培养对理论的认知感和兴趣感,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发现并探究问题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活动,妇产科护理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典型病案,并根据病案的阶段性变化适时编写,根据实际情况,真实地反映课堂和课堂之外遇到的困难,并且由老师进行解决,最后达到理想的效果。

3.5情景模拟教学法

通过模拟或虚拟再现事件发生的环境,让学生亲身感受以理解教学内容,进而迅速提高能力和认知。拿“孕期护理”这一教授内容为例,可以在教学时请来一位患有剧吐的孕妇来协助重现护理教学,在征得她的允许后,让她亲自讲述自己在孕期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例如强烈恶心、呕吐、甚至不能吃饭补水甚至身体脱水等严重情况,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理论。通过这种模拟教学的模式,让他们懂得理论和实践的差距,从而更加学习好、实践好这个科目。

4总结

一门学科如果想要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其必然离不开思想和理论以及实践的多重改革发展,我国妇产护理学想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甚至与国际医学水平接轨,就必须以思想改变为前提、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以实践为手段,对妇产科临床教学特点和面临的困难的进行实际考核。在考核中,我们才会得到充分的认识,同时,相关医师队伍的建设更是教学质量也是提高的关键。严格挑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的实践水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要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的妇产科医学人才,以此壮大医学工作者的队伍。

参考文献

[1]董克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10):1148-1149.

篇2

1.1一般资料

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妇产科就诊并手术的患者60例,年龄28~45岁。其中,附件切除术24例,子宫全切手术15例,剖宫产手术12例,子宫次全切手术9例。手术时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均药物过敏史,肝肾功能均正常。对照组30例,年龄28~44岁,附件切除术12例,子宫全切手术8例,剖宫产手术6例,子宫次全切手术4例。观察组30例,年龄29~45岁,附件切除术12例,子宫全切手术7例,剖宫产手术6例,子宫次全切手术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手术类型等方面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主要包括如下措施。

1.2.1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切口疼痛,如果不积极进行干预或干预效果不佳,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不利于伤口的恢复。任何能使患者精神愉快、情绪稳定、思想轻松的办法,都可提高疼痛阈值,增强其耐受力,减轻痛苦[2]。护理时要以同情、安慰等态度支持患者,患者疼痛时的行为反应给予理解,可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心理状态进行耐心疏导,鼓励患者说出内心感受及疼痛情况,作为减轻疼痛的手段[3]。并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树立疾病痊愈的信心。

1.2.2加强用药知识的宣传和指导

多数患者认为使用止痛药会带来不良反应以及容易成瘾等。应积极教育和指导患者,加强对镇痛用药的解释,讲解使用镇痛药物的必要性,提高患者用药的顺应性,更好地接受治疗。使用镇痛药物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对疼痛原因诊断尚未明确的疼痛不随意使用镇痛药,个体化合理选择药物,给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以便准确调整给药剂量[4]。

1.2.3预防术后疼痛

对于会阴切开手术患者应指导其向无创口侧卧床。对于宫缩疼痛的患者,应积极寻找疼痛原因和缓解办法,做好心理护理,必要时进行子宫按摩,并给予止痛剂。此外,还可采用热敷、按摩的方法促进伤口部位的血液循环,减轻患者的疲劳[5]。

1.3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WHO的疼痛分级标准,将疼痛分为四级:无痛为0级,轻度疼痛为1级,中度疼痛为2级,重度疼痛为3级。护理时根据患者的主观感受及时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对统计学数据进行处理,对数据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不同护理措施治疗后,对照组30例中,0级9例,1级7例,2级6例,3级8例;观察组30例中,0级15例,1级9例,2级5例,3级3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体情况见表1。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1-0272-02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课程内容涉及妇产科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及整体护理等诸多方面,依靠传统的课堂讲授法学生们很难全面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将临床护理知识与早期学过的基础护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一直是教师和学生们面临的难题。

来自11级三年制、09级五年一贯制高职和2010级本科护理专业(含助产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组成了跨学校、跨专业、跨年级的创新团队,在老师指导下,以2012年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项目计划为契机,选择了指导老师科研课题中的子项目“高职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典型病例分析试题库的构建”进行创新实践训练,旨在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1],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准备阶段。指导老师对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进行相关专业知识与科研能力的培训,树立科研理念。根据学生特长进行分工,反复修改我们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调研对象是已经学完了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的在校学生和进入顶岗实习阶段的学生,对建立妇产科护理典型病例分析试题库(简称试题库)的必要性和认知情况、课程学习中的重难点内容、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上网课程的使用情况等内容进行调查。另外,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以及专家咨询、访谈等方式,总结完成调研报告三份,供指导老师参考。

2.调研分析。对近3年我校三年制和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妇产科护理校内实训、临床见习报告和期末考试卷进行分析,尤其对涉及临床病例分析题的难易度、答题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和汇总。调查显示:100%的同学认为建立妇产科护理临床病例分析试题库非常有必要,且病例讨论式教学理论结合实际,更贴近于临床,更加真实,分小组相互讨论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加深了印象,便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同学们的应变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有利于今后护理工作。97%的同学认为课程教学的重难点是每个疾病的护理措施和治疗要点,95%的同学理想的上课模式是师生互动型的,15%的同学认为老师上课进度稍快,信息量大,不易掌握。从题库中选取典型病例进行教学,促进了师生互动适合小组讨论,所以题库建立可满足同学们对上课的期待。同时,大部分同学关注校园网的课程建设,题库逐步上网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

二、建立题库的过程

1.指导思想。以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2009—201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由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用书专家委员会编写的考试大纲为依据,确立试题库编写大纲。按知识点组织或确立符合考试大纲要求,适合高职护理学生认知规律的病例分析标准化考试试题库;知识点应覆盖整门课程,试题考点明确、语意清晰。每道试题均附标准答案,答案要点清晰、分值明确。

2.整理、编写题库。初步收集的临床病例数目大、涉及内容面广,整理难度大。指导老师将内容划分为若干部分,分派学生协助整理、编制,这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老师的工作强度,同时也增加了我们独立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机会,避免了重复劳动,提高了效率。考虑到学生尚未接触临床,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应全面分析教材和不同层次学生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扣紧教学大纲的典型病例,难易适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我们还聘请由院学术委员会、护理专业专家委员会成员和专兼职教师,组成专家组对题库进行审核优化。题库作为学科建设共享资料用于教学,并提供给学院教务部门随机抽取,可用于各类考试考核中。

三、讨论

1.题库建立的必要性。妇产科护理典型临床病例分析试题库内容以临床护理活动为导向,体现工学结合,提问方式也尽量贴近护理临床,所选内容均按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的知识点和题型进行设计。建立题库是标准化考试需要、教考分离的需要,有助于形成良好教风与学风。题库有利于教师出题、考试及判断教学效果,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评价,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稳定我院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从题库中随机选题能有效地评价护生的专业知识、沟通技巧、实际操作能力等综合素质,也是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加强形成性考核评价。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目的在于加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的整体设计,把考核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妇产科护理课程学习期间,老师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病例进行测验,学生可以在任意时间和地点完成测试,测试结束即可查看成绩。这种测试形式深受学生的欢迎,绝大部分学生表示该测试方式可以促进自主学习,发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提升学习兴趣。近年来妇产科护理教学开展以病例分析为中心的综合护理实训,以小组为单位,多元化、多角度的评价学生,其优点是进一步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并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

3.体会与收获。课程组全体教师与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小组通力合作,大大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收集、整理、建立典型病例分析试题库,并应用于病例讨论式教学中,增强了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较早地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实现了由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的转变,实现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利用题库自测自评,及时了解自己对知识掌握情况,以便及时复习、巩固。通过建库,我们阅读了大量病例、早期接触了临床,培养了科研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指导老师身上学到了许多优秀的品质,对于即将从事护理工作的大学生,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指导老师评价本实践创新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寻找适合高职护理学生的学习方法,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此项研究难度适中,选题新颖,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展现自我、注重实践、提高沟通技巧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他们今后的护理工作奠定了基础。本项目立足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护理人才的培养,以课程改革引领科研方向,以教学科研促进专业建设,得到全校师生的充分肯定,对我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起到了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的通知[Z].苏教办高[2012]3号.

[2]侯同秀,王自然.多形式教学方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4,19(22):58-59.

[3]甘西西,竺静,陈卫平.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方法选择策略探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6(7):641-643.

篇4

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13年1月至15年1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患者,在其中随机抽取了68例,年龄段为20至36岁之间,平均年龄在28岁左右。在这68例患者中,子宫肌瘤患者有18例,卵巢囊肿患者为10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有16例,高危孕产妇15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9例,此些患者都是进行大、中型择期手术的患者。据统计在68例患者中,性格外向着为30例,性格内向者为24例,没有明确的性格倾向的为14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其进行观察对比。

2.方法

临床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而对观察组患者同时进行常规护理及专职的心理护理。具体的方法为,观察组的患者住院后为其安排专职的责任护士陪伴他们,给她们介绍医院的环境及有助于他们病情治疗的有益的知识,同时护理人员还要随时关注患者的情绪,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给她们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在护理的过程中,因为患者受教育程度及对疾病认识程度的不同,会存在不一样的情绪,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很多患者认为妇科病是很难堪的病情,担心周围人的歧视,患病后由于羞涩或难堪等各种情绪耽误了病情的治疗。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应当积极的告知患者,妇科病是很常见的病情,很多女性都会存在不同的问题,遇到此问题应当及时的采取治疗,不用害羞,不用担心周围人的看法,妇科病一般都能够治愈,不会影响到生育问题及身体的健康,帮助患者积极的面对妇科疾病。很多患有子宫方面疾病的患者,因为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会存在紧张和恐惧感。对于此类患者,护理人员应当通过宣传资料、疾病原理、康复患者的案例向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认清疾病,减轻她们的心理压力。积极的与她们进行沟通,耐心解答她们的各种问题,解除他们的顾虑。同时可以安排康复的患者与术前患者进行交流,用他们的实际效果给予患者们信心。此外,还要加强与患者家属们的沟通,让他们给予患者更多的亲情陪伴,给予患者更多的安慰和鼓励。在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医院还需要针对患者进行特定的心理辅导和护理,适当的告知他们手术可能带来的痛苦,并将手术前后需要注意的问题讲清楚,让患者对手术有更清晰的了解,以此稳定他们的情绪,给予他们更多的安全感。

3.结果

经过对比发现,观察组34人中,通过心理护理及常规护理,28人心理障碍明显消除,4人有所改善,2人没有效果。对照组34人,在常规护理中,14人心理障碍明显消除,10人有所改善,10人没有效果;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中发现,观察组满意的患者为30人,3人基本满意,不满意患者仅1位。而对照组中,对护理服务满意的患者为11位,14位患者基本满意,不满意的患者为9位。通过两组的对比能够发现,心理护理对于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着很好的效果。

篇5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348-01

俗话说“三分质量,七分护理”,心理护理已经成为孕妇临床护理的重要工作...,而且越来越被医生和患者双方所重视。因为产妇生产过程中会有阵痛、出血...,而且危险系数很高,很可能会危机产妇和婴儿的生命安全,病情具备特殊性。对产妇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会使孕妇产生焦虑、自卑、恐怖等不可忽视的心理疾病,所以做好产妇的心理疏导工作,使产妇保持轻松的心情,为分娩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从我院收治的70名产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即每组35例。两组产妇的年龄段在22~3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岁。孕周38~40,两组产妇都为第一次生产,且都为单胎,无遗传病史。两组产妇的各项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价值。

1.2方法

对对照组产妇生产前15天进行常规护理操作。为了比较心理护理对产妇的应用效果,对实验组产妇在常规护理操作的基础上,对生产前15天的产妇进行心理护理,使其保持愉快的心情。选取治疗经验丰富的心理治疗专家,掌握产妇的心理需求和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对每个产妇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努力缓解产妇在精神上的紧张情绪和排解产妇的心理困境,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降低负面情绪的概率。

1.3 统计学方法

我们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收集到的数据,数据采用 检验,在检验水准α=0.05的情况下,如果P

2 结果

术后统计两组产妇的满意度以及自然分娩概率。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明显看出,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满意度为34.3%,概率较低;实施常规治疗和心理护理的实验组孕妇满意概率为94.3%,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患者对医学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效、高质量的护理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潜在的需求...,如何提高护理质量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医学模式已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因此心理上的护理是一种影响患者康复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产妇科由于会涉及到产妇的个人隐私...,具备极其特殊的性质,因此会产生独特的心理特征:忧郁、紧张、害羞、无助等。因此抑郁症在产妇中占有很高的比率,对产妇的心理造成很严重的影响,甚至对生命健康造成威胁,所以对产妇的心理疏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篇6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卫生部关于《2010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1]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 以患者满意为目标”的政策要求, 结合荆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工作实际情况和病人的需求, 适时开展了部分病区的新生儿床旁护理, 收到良好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11月产一科分娩产妇为对照组, 排除意识障碍和不愿意合作的病人, 共530例, 年龄17~40岁, 平均30岁, 孕周35~42周;其中剖宫产323例, 自然分娩207例。2012年6~11月产二科分娩产妇558例为实验组, 年龄19~43岁, 平均29岁, 孕周36~42周;其中剖宫产342例, 自然分娩216例。两组产妇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健康状况和妊娠周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方法, 仍由家属抱新生儿到产科病区固定地方进行沐浴、治疗、检查, 家属在门外隔窗相望;出院时进行集中宣教。实验组由每名分管6张病床的责任护士实施新生儿床旁护理, 与家属和产妇一起共同参与, 利用婴儿床旁护理车为新生儿进行沐浴, 抚触、游泳、预防接种、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眼保健、口腔保健、治疗, 同时对产妇及家属每天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 对新生儿护理技巧进行指导, 对家属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 住院期间家属也可在责任护士的指导下进行新生儿的护理技巧训练。

1. 3 评价方法 两组产妇在实施不同护理后, 在出院时发放医院自制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10个条目)和产科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表(10个条目), 均采用百分制, 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好, 满意度越高。陪护按住院期间每名产妇留陪一人为基数, 陪护率(由所有留陪人数-留陪基数)除以在院产妇人数计算, 陪护人数越低, 服务质量越好。

1. 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

2 结果

实施新生儿床旁服务以来, 两组进行护理服务质量比较:见表1 。患者满意度、陪伴率、健康教育知晓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 1 新生儿床旁护理的开展密切了护患关系, 有效降低了家属陪伴率, 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患者的满意度是现代医院质量管理的金标准, 是评价护理质量及改进医疗护理工作的重要指标[2]。母婴床旁护理来源于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监护[3], 其实质是指产妇在住院期间母婴所享受的一切护理均有护理人员在产妇床边进行[4]。有研究报道[5], 母婴同室病房的护理人员, 在新生儿的护理方面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造成了人力资源配置的相对不足, 往往需要多名家属与护士协助进行相关的一些基础护理, 易造成家属陪伴多, 病房不易管理。床旁护理使护士主动落实母婴两方面的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 并在产妇的直视下进行, 家属和产妇都非常的放心, 大大减轻了家属育儿的精神负担, 减少了家属分工照顾母婴的工作, 降低了家属的陪伴人数(见表1)。新生儿床旁护理开展的过程中使责任护士每天与产妇及新生儿近距离的交流、指导, 能够更直接更客观的了解产妇及新生儿心理变化和需求, 能够及时对护理方式方法及措施进行调整, 体现出对母婴的关怀, 给产妇及家属一种依赖、亲切感和安全感, 满意度有明显的增高(见表1)。 而分娩后产妇对即将承担母亲角色的不适应, 对各种生活难题心里准备不充分, 均可造成产妇心理压力, 诱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6], 增加家庭矛盾及负担。而床旁服务使护士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母婴护理的一对一的交流指导, 便于产妇及家属在住院期间掌握新生儿喂养、换尿片、新生儿黄疸观察等多方面的新生儿护理技巧及健康教育知识(见表1), 可减少家庭矛盾及产后抑郁症发生, 让产妇及家属更快的适应角色转变, 提高他们的满意度。

3. 2 新生儿床旁护理的开展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 保证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新生儿床旁服务的开展对护士的要求较高, 在临床工作中, 需要护士的综合能力强, 善于沟通, 专科水平扎实, 知识面广, 能够及时解答产妇及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 常由品质良好的护士来担当。因此, 该服务模式时时刻刻对护理人员提出挑战, 在工作中需不停的对自己知识进行充实与更新, 来适应工作, 满足产妇及家属需要。通过对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服务[7], 责任护士能够发现孕产妇及新生儿一些异常状况, 及时进行处理, 方便病情的观察, 同时避免了家属抱新生儿四处进行“沐浴、新筛、预防接种、行为测定”等项目检查时可能出现的应急事件的发生。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做好基础护理是关键[8],而新生儿床旁服务是以落实基础护理为主, 使患者看得见、体会得到的实事, 大大减轻了家属的负担,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创造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形成了护患之间良性互动的双赢局面, 奠定优质护理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印发《2011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卫医政【2011】23号:6-7.

[2] 朱丽芹.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创建与实施.护理管理杂志, 2010,16(33):4059-4061.

[3] 俞康民. 产科新模式-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监护.北京: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 2009.

[4] 王玉玲.母婴床旁护理务实手册.青岛:青岛出版社, 2010:1.

[5] 马迪, 姜梅, 何仲.产科母婴同室病房护理工时调查与分析. 中国护理管理, 2012,12(4):54-55.

篇7

1. 1 一般资料

产科母婴病房共27张床, 护士12名, 床位比:5:2;其中护士4名, 护师2名, 主管护师4名, 副主任护师 2 名 , 护士长 1 名。本科主要收治正常孕产妇和高危孕产妇。2011 年 6 月开始实行新的服务模式 , 即优质护理的同时开展母婴床旁护理新模式, 1 名责任护士负责6~8例患者, 从入院到出院 , 全程连续的床旁整体护理 , 保证 1 例患者有1 名相对固定的责任护士负责。以改革护理模式为起点 , 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 对照组为 2010 年 6 月 ~2011 年 6 月本院产科在传统护理模式下的患者共 1252 例, 顺产432例, 剖宫产 820 例 , 高危孕产妇 52 例 , 其中妊娠合并内科疾病 16 例 , 产后大出血 7 例 , 其他并发症 3 例;研究组为 2011 年 6月 ~2012 年 6 月示范工程建设过程中实行的优质护理创新服务模式下收治的患者共1616例, 顺产455 例, 剖宫产1161 例, 高危孕产妇 61 例 , 其中妊娠合并内科疾病 25 例 , 产后大出血 2 例 , 其他并发症 5 例。两组患者高危病种比例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①改变以往陈旧的功能制集中式的服务模式 , 把护士分组责任到人 , 即每名护士负责 6~8 例患者 , 对负责的患者进行整体的床旁护理 ( 包括母亲和新生儿 ), 使准妈妈和准爸爸能亲眼看到和学会新生儿的护理, 包括洗澡、抚触、脐部、臀部护理和母乳喂养知识等。②护士根据职称、学历、工作年现和临床能力分等级管理。③明确责任护士职责:即每位责护对分管的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治疗、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护理记录等全面负责, 做到8 h在岗, 24 h 负责。④完善护理绩效考核 , 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分别从护理工作量、技术难度、护理质量、班别、满意度和劳动纪律这几方面来考核。⑤根据新的护理工作模式改革护理工作流程:晨护 - 晨会交班 - 床旁交班 - 新生儿护理 ( 处置、洗澡、抚触 )- 处理医嘱 - 负责患者处置 - 与患者沟通贯穿整个工作中-健康宣教-书写护理记录-晚间护理-终末质控。⑥实行弹性排班 , 加强晨晚间护理:根据病区具体情况进行动态分工, 责护分组, 每名责任护士负责7例患者, 在晨晚间基础护理工作繁忙期间 , 安排早晚班协助夜班做好晨晚间护理。⑦简化护理文件的书写 , 节省时间进行床旁整体护理。⑧提供后勤下送服务 , 减少护士跑外时间 , 贴近患者、服务患者、增加与患者的接触与沟通、提供优质服务。

1. 3 评价标准 比较实施创新服务模式与旧的传统的服务模式的患者的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①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由病区责护每月调查 1 次 , 护理部每季度调查 1 次 , 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服务态度、生活照顾、健康宣教、安全、用药、饮食、出院功能锻炼、注意事项和复诊时间等。②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同上 , 内容包括入院宣教、饮食指导、检查用药指导、治疗操作指导、手术前后护理注意事项指导、母乳喂养指导、出院宣教等。每项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 项 , 满意度 =( 非常满意+满意)/ 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中医妇产科工作的106例新护士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新护士均为注册护士。②新护士均至少在工作岗位上工作1年。③新护士均在中医妇产科工作。④新护士均自愿参加本次培训,并能够坚持完成本次培训全部内容。排除标准:①新护士工作时间不满1年。②新护士不能坚持完成整个培训过程。根据有无采用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两组患者在年龄、工作年限和文化程度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2 方法

1.2.1 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设计 本课题使用德尔菲法参与3轮咨询的是副高以上职称的十位妇产科护理学专家(主任护师八位,副主任护师二位),参与3轮咨询的十位妇产科护理学专家的积极程度、专家的权威程度和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均较高。本研究笔者通过电子邮件、邮局寄送和亲自送达至十位护理学专家手中,综合考虑十位妇产科护理学专家手的意见来最终设计出适用于中医妇产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评价表,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各项指标客观信度的Spearman相关系数均大于062,P

1.2.2 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的内容 包括以下几方面:①14项临床基本能力:一般入院护理、急诊入院护理、健康教育、护患沟通、静脉置管护理、饮食护理、焦虑抑郁情绪的调节方法、阴道流血的护理、胎心率监测、胎儿Apgar评分方法、胎儿生命体征的监测、产妇生命体征的监测、用药护理、出院护理。②对14项临床基本能力每项能力的培训与评价包括:自我评估(分为“胜任”“需进一步获取知识”“仅见习过”“从未见过”四个维度)、带教管理(具有带教资格的护理指导老师负责并记录首次带教的指导老师)和考核评价(由护士长和科内教研组长负责评价新护士临床基本能力,分为“独立完成”“在指导下完成”“不合格”三个维度)3个递进环节。③设立留用新护士意向栏,由轮转科室护士长和科内教研组长评定是否愿意留用。

1.2.2 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的应用 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中医妇产科工作的106例新护士为研究对象。新护士经过入院岗前培训后即按照护理部相关规定进入科室进行轮转培训工作。新护士到中医妇产科轮转时,首先下发中医妇产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评价表由新护士进行自我评估,中医妇产科指导老师对新护士中医妇产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评价表中自评未达到“胜任”的项目进行带教示范,对未达到“胜任”的项目进行针对性的带教培训。在科室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改由护士长和科内教研组长根据中医妇产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评价表的内容对新护士进行考核并做出评价,如果新护士未能达到“独立完成”则由固定的指导老师进一步辅导并跟进考核以使得新护士在出科时每项临床基本能力均达到“独立完成”的标准,同时,新护士在出科时,护士长结合新护士的总体表现决定是否愿意留用新护士。

1.3 观察指标 新护士基础理论考试合格率、基本技能考核合格率、科室留用率和规范化培训期间离职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检验水准以P

2 结果

2.1 两组新护士基础理论考试合格率和基本技能考核合格率比较 B组新护士基础理论考试合格率和基本技能考核合格率明显高于A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新护士科室留用率和规范化培训期间离职率比较 B组新护士科室留用率明显高于A组的,而规范化培训期间离职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新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在各大医院开展,成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培训重点是“三基三严”,培训时间为2~3年,通过培训使得新护士能够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提高其基本技能,将各项临床基础护理错失落实到位,注重培养护士新护士能力[35]。我院根据新护士的能力现状,规定培训时间为本科2年、大专3年,然后采用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评估新护士包括临床护理能力、护理操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等方面。为了使中医妇产科规范化培训内容贴近临床护理工作需要,本研究使用德尔菲法参与3轮咨询的十位妇产科护理学专家结合我院护理实际将其具体细化为14项设计成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同时,应用过程管理对新护士每种能力的培训环节与考核进行评价,并在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中列出。每名新护士轮转进入中医妇产科后则按照护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工作内容来评估新护士基本能力,指导新护士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念和方法进行护理。综合运用劝说疏导、移情相制、顺情从欲、气功调神等中医心理护理方法来缓解紧张、焦虑、烦躁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在临床带教过程中,科室指导老师将新护士不能“独立完成”的项目视为培训中需解决的问题来进行一对一带教和跟进强化训练,借助阶段性考核的督促来帮助新护士在培训期内达标。

本研究发现:B组新护士基础理论考试合格率、基本技能考核合格率科室留用率和明显高于A组的,而规范化培训期间离职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 考 文 献

[1] 桂筱玲,叶爱琴,陈兰妹,等加强护理质量建设的几点思考.东南国防医药,2012,14(1):7273.

[2] 尹自芳,张黎明,皮红英,等初级职称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模式的构建与探索. 中华护理教育,2011,8(2):7779.

[6] 洪云,许淑娟,沈玉美军队医院手术室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探讨.上海护理,2012,12(5):3133.

[7] 高爱煜,高祖梅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研究进展.护理学杂志,2011,26(11):9194.

篇9

一、妇产科护理教学困境

1.妇产科护理临床教学工作难以开展

在妇产科进行疾病治疗的患者,由于疾病发生部位比较特殊,因此在进行妇产科护理临床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被拒绝的现象。妇产科实习护理护士的护理水平的不成熟、患者对于治疗部位的敏感性、抗拒性以及性别的差异性,均导致妇产科护理教学工作受阻情况难以避免,致使临床教学面临极大困境。因此,妇产科护理教师仅能简单将患者的大体情况以口头叙述的方式告诉学生,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足致使教学质量低下、学生成长速度缓慢。同时,由于患者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于自己的隐私性具有强烈意识,对于临床教学时的围观现象、隐私保护等相对反感,导致妇产科护理临床教学工作难以开展。

2.妇产科护理存在安全隐患

法律意识淡薄、医院规章制度不完善、技术因素导致失误现象等多种因素为妇产科的护理教学工作带来部分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部分医院的妇产科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医治时不严谨,常常忽略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患者心理感情变化情况,再加上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比较繁忙,往往没有精力去扩充自己的法律知识,因此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可能产生的法律责任,引发护理工作者与妇产科疾病患者之间的矛盾,对妇产科护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部分医院的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没有充分保障患者、医务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但也存在另外一种现象,部分妇产科护理人员忽视医院制度的严格性,在对妇产科患者进行医治时治疗过程不严谨,治疗方式方法违背常规,致使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增加疾病的严重性,也是管理规章制度不严格造成的安全隐患。在妇产科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过程中,或许存在技术因素导致的失误现象,导致治疗过程受阻,患者家属若不理解,便容易出现医患纠纷。

3.妇产科护理教学模式单一

随着大众健康观念不断转变,妇产科护理逐步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进行转变,护理教学模式也需要不断更新替代。但是部分妇产科医院的护理教学也应紧紧围绕妇科护理、产科护理等展开教学,教学模式单一,不能及时让妇产科护理学生主动探寻患者问题根源,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仍需创新方法。由于妇产科护理教学模式的限制,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渠道仅仅为理论知识,动手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能力不强,使整个教学过程困难重重,亟须改善单一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改进教学模式时,要关注妇产科护理学生在踏入工作岗位以后的临床实践能力、管理能力等,从而提升妇产科护理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二、扩展妇产科护理教学应用模式

1.PBL教学法

妇产科护理工作的PBL教学法,主要是在护理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导入案例,根据妇产科护理的实际情况,对护理学生进行教授学习,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难点、痛点,促进学生进行针对性学习。PBL教学以实际案例的形式直观地让学生了解行业所需的妇产科护理技能水平以及认识自身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不断学习,在逐步拓展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更好地为妇产科患者服务。应用PBL教学方式,妇产科护理人员能够更好掌握患者需求,例如部分妇产科患者在进行护理治疗过程中需要接受化学药物的治疗,致使患者出现脱发现象,因此妇产科护理人员要注重对患者的自尊心保护,通过交流、护理持续稳定患者心态,促使患者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治疗。

2.情景教学法

妇产科护理的情景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实际情景,让学生脱离仅有理论知识的单一思想,在不断引入情景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妇产科的良好护理模式。在运用情景教学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病例、小组现场模拟、课堂设置创新的模式等多渠道多方式,让妇产科护理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护理知识。比如,在讨论病例的过程中创设情景教学,在研读病例、探究发病过程及治疗方式,不断总结探讨过程中、增添新知识,拓宽学生思维;小组现场模拟操作,针对妇产科疾病的隐私性及特殊性,可以利用假体模特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有具体确切的操作意识,从而避免“书本专家”现象的发生;对妇产科护理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要在教材内容选取、教学时间控制、教学课堂设置等方面着手,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提升妇产科护理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3.概念图教学法

妇产科护理教学的概念图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在进行护理学习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制作学习概念图,将所学知识进行整体整合,从而促进学生的护理技能的综合提升。通过设置概念图,学生的总体概括能力、理解能力会得到大步提升,形成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便于延长记忆效果。同时,在整个学习阶段,妇产科护理学生的自学能力、临床实践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当自己的知识体系在不断的交叉连接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促使整体知识稳固。妇产科护理在进行临床操作过程中,往往面临很多复杂信息,如果不能及时提取所需信息,则会延误最佳治愈时间,甚至也会出现误诊的现象。概念图教学法在不断促进学生提取患者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治疗与护理之间的相关性过程中,提升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决策能力、治疗能力,依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制定专门的治疗方式。

三、提升妇产科护理核心价值能力

提升妇产科护理教学核心价值能力,需要从教师队伍建设、院系规章制度完善、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方面出发,共同探讨妇产科护理教学工作室的实施途径,有效提高妇产科工作室的教学效果。

1.教师队伍建设

由于妇产科医生的临床工作任务相对繁琐,工作压力也相对较大,专业医师很难再分出较多的精力进行教学,并且部分医师由于缺乏教授学习的能力水平,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选拔教师时,要充分考虑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与理论教学能力,减少专业医师的教学压力,专任教师与临床医生互补,共同提升教学水平,促进妇产科护理教学工作稳步提升。

2.构建妇产科护理工作室

妇产科工作室的正常运行,需要有严格的院系规章制度。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结合妇产科护理工作室的工作实际,从实际出发、集思广益,在不断与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运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制定规章制度。但同时需要注意,规章制度一旦制定,便要严格执行,若有违反现象,便要进行严格处罚,保障妇产科护理工作室的稳定运行,也为其赢得一个好口碑。

3.提升妇产科护理学生的核心价值能力

篇10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 Practice Teaching

HU Hengfen

(Nursing School, Hu'nan Polytechnic of Environment and Biology, Hengyang, Hu'nan 421001)

Abstract Obstetrics Nurs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edical disciplines, but also a practical strong discipline exists today,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 practice teaching many issues that must be reform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 practice teaching problems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forms.

Key words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1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教学观念的陈旧

首先,很多教师缺乏责任感与职业素养,其教学仅以书本为准,教学的目的只为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很多教师经常抱怨学生的专业素质越来越差,但却不能主动寻找适合学生掌握知识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其次,大部分教师忽视了对学生“护士”角色认知的教育。医院是最接近生命的,也是最接近死亡的机构,而护士就在医院工作的第一线。因此,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培育学生对“护士”这一角色的准确把握与认知。然而在实践中,很多教师却忽视了这一问题,很多学生学习了几年的护理学,却缺乏护士所应当具备的专业素养,比如对患者态度的冷漠、对自身工作的懈怠等。第三,许多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德育等人文精神的教育。“妇产科护理学”作为临床学科中的一门较为特殊的课程,既涵盖了生命理念,医学伦理,医学道德,健康价值等很多内容,具有较强的医学人文教育意义同时也涉及到患者的隐私,患者的敏感性较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培育其“医者父母心”的工作态度。然而当今大部分教师却忽视了这一教育的重要性。

1.2 实践教材开发不足

对于“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教材而言,当今大部分教材都属于理论教材,这种教材注重学生学术理论的学习与提高,却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育,更要注重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仅掌握理论知识而没有相应的实践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就等于纸上谈兵。目前,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没有专门的配套教材,实践教学大部分都是根据教师自身的喜好和教学经验而定,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同时由于教师教学经验的不同和自身喜好的不同导致了教学方法和考核标准的不统一。①

1.3 实践教学条件的缺失和实践教学手段的单一

目前部分学校对“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不重视,投入较少。很多学校护理教学设备陈旧,更新换代慢,导致学生毕业之后对新科技、新技术一窍不通,不能满足医院对护士的现实技术需求;很多学校甚至没有专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室。其次,实践教学的手段相对单一,大部分高校唯一的实践教学手段就是去实验室做实验,但基于妇产科护理学自身的特殊性和其涉及患者隐私的隐蔽性特征,单纯依靠实验室做实验,很难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妇产科护理的临床操作,从而很难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导致学生在工作中难以顺畅解决临床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 改革“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的建议

2.1 转变教学观念,增加学生的德育教育与角色认知教育

首先,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增强对学生的责任感与教师的使命感,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认真完成本职工作,要注重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要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讲解。其次,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比如当讲解到孕妇妊娠剧吐、与妊娠有关的疾病及孕妇妊娠期间承受的各种痛苦的时候,要告诉学生母爱的无私性和伟大性,以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培育出学生的人文素养,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学生更加了解、同情孕妇,增强其工作使命感。第三,要增强学生对“护士”角色的认知教育,角色是特定位置上的存在,“护士”角色同其它角色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教师要注重教育学生对护士这一角色的把握,了解“护士”角色的权利与义务;教育学生要加强语言修养,在谈话的方式上、方法上及语言技巧上注意与患者的沟通;教育学生掌握好非语言的交流,因为护士的目光、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都可能影响病人的情绪。

2.2 开发与创新实践性教材,调整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的比例

南丁格尔说过,“护士是熟练技术的手,冷静看出细节的头脑、爱与温暖的心”。②在这其中熟练技术的手是放在第一位的,在教学中一定要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方法。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基础与质量,首先就要开发与创新一套旨在培育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教材,笔者认为可依据“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实践教学项目,结合基层医院的需要,编写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内容与实践考核标准。③其次,要调整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的时间比例,增加实践教育的课时,使理论教学与实践的教学的课时比例达到一比一,同时在实践课程中要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体系,充分发挥学生动手能力。

2.3 增加实践教育投入,丰富实践教学方式与手段

学校要加大对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的投入。首先要求学校建立专门的多媒体实践教学实验室,让学生有基本的实践区域,要及时更新实验室的设备,做到与社会主流技术保持一致。其次,学校要善于创新和丰富实践教学方式与手段,比如学校可以开展案例教学法,教师把学生分为若干组,利用医院妇产科护理的典型案例,让各小组查阅资料进行讨论,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加大多媒体教学力度,通过视听等多种刺激手段,使实践活动更加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组织社会实践,学校与医院进行协商,让在校期间的学生可以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到医院进行实习,观摩医生的临床操作,增强其实践操作能力,从而缩短与岗位需要之间的距离。

3 结语

改革“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势在必行,各高校都应当注重“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的创新与研究,加大对“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努力为医院和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妇产科服务者。

注释

篇11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074-02

妇产科护理学是整体性强、涉及范围广的一门学科,是诊断与处理妇女各阶段现存与潜在的问题。其范围主要为孕产妇的护理、妇科疾病病人的护理、妇女保健及计划生育指导。伴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加之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及高质量的服务[1]。在临床实践当中,有关的医务人员需掌握妇产科护理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熟练运用护理程序,有效地为患者提供健康的服务。而妇产科的护理工作具备高责任、高风险等特点,且服务的对象是女性,尤其是孕产妇的患者,护理工作涉及两个人安危,通常病情复杂且变化快,还极易引发安全隐患,大大增加护理工作的风险和难度,因此对于护理技能要求比较高。本文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首先分析妇产科护理的现状,然后提出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有关对策,最后简单地对妇产科护理进行展望。

1 妇产科护理的现状分析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妇产科护理的现状。第一,行业的因素。虽然我国的医疗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尤其突出的是医患关系的紧张。有的妇产科患者过高期望护理,且自身对护理工作了解模糊,同时由于妇产科关系到新生儿护理,而[2]新生儿时刻牵动着家属神经,即便是正常生理变化也会使得家属过分担忧,进而情绪极易失控,从而使得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很大。另外,妇产科医生的手术多且工作量大,和患者沟通时间少,一旦查房时不及时处理问题,就难以使患者满意。尤其是有的患者会将不满意加在护理人员的身上。还有很多医院的护理人员普遍较少,但工作量很大等。上述诸多的行业因素导致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极大,极易发生患者不满意的现象,甚至会给新生儿或孕妇带来很多安全隐患。第二,护理人员的因素。护理人员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其一,护理人员专业技能较低。近些年随着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很多人都投入到护理行业,因此难免会出现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由于妇产科的护理人员操作技术和操作流程不够熟练、专业知识匮乏、协调能力差及经验不足等诸多原因,极易产生潜在的一些技术风险。其二,护理人员服务观念比较落后。有的护理人员未及时转变服务观念,且仪表、语言和行为不够规范,造成对患者的态度极其生硬,不够热心、细致地解释患者提出要求,同时和患者的沟通较少,缺乏有效的交流技巧,这样大大增加患者心理的负担,极易引发误会。其三,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第三,孕产妇的自身因素。由于孕产妇本身具有病情复杂、危险性高等特点,因此在医护技术方面要求比较高。而有的患者不认真遵守医嘱或者是根本不遵守医嘱,有的患者无意或者有意地隐瞒疾病史和孕产史等,还有患者不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反复强调的相关注意事项。比如:宫外孕的患者擅自出院,未婚先孕的患者为了保护隐私不按时地住院,检查时患者擅自地离开观察室,打点滴时未经医生许可自行改变液体的滴速或者更改口服的药量等等,上述诸多的患者因素直接影响病区管理,进而大大增加患者的风险。第四,环境设施、药品设备等其他方面的因素。例如,抢救的药品不够全面及效果不佳、药物不当使用、氧气不足、吸痰器管件的软硬系统不均匀、喉镜灯不够亮等药品及设备诸多问题,使得在妇产科抢救时导致烟雾治疗,从而引发纠纷。又如,妇产科的病房区域的地面湿滑,无提示的标志,极易造成患者及家属摔倒;病房和厕所内没有设置扶手,设备不够齐全,一旦发生突发性的事件,就大大增加意外风险性。

2 提高妇产科的护理质量的有关对策

针对上述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有关对策主要包括:第一,提高医院的有关硬件设施。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技术含量的医疗设备的种类也比较多,因此医院为提高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需不断提高更新自身医疗设备,进而确保孕产妇安全性。有关的医护人员既要对硬件设施的性能和操作熟练掌握,又要在每次使用医疗器械前认真检查,确保其能正常使用,还要定期排查故障、维修和报损等。另外,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发生意外,最终确保在住院期间孕产妇的安全性。第二,提高妇产科护理人员的素质。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有关的培训教育,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及护理能力。妇产科的医护人员既要对常用药品使用方式和药理熟练掌握,防止因理论知识的欠缺引发意外事故,[3]又要熟练掌握妇产科专科的操作技能,比如监护胎心、检查阴道、接产技术、婴儿沐浴等。第三,有效地克服孕产妇患者的心理障碍。在怀孕及生产期间产妇会出现很多情绪方面的障碍,因此必须充分做好准备工作。首先医护人员要和孕产妇及时信息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掌握孕产妇心理的变化,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选择恰当的方式给予加倍的理解和关心,有效地减少患者心理障碍。其次是家属和患者本人要尽量避免心理障碍发生的可能性,然后是提前安排好婴儿。

3 妇产科护理的展望―实施人性化的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以及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高质量的护理。因此妇产科护理发展要倾向于人性化的护理。妇产科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动和患者沟通交流。因护理人员和患者接触较频繁,因此护理人员需采用有效的沟通护理方式。护理人员要详细了解患者的情况,侧重于语言交流,有利于医护人员与患者达成共识,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开展护理新模式培训工作。其一,利用看录像和讨论学习的方法,对妇产科全部护士开展护理模式的培训,包括服务行为、服务语言、服务流程、服务环境和服务品牌,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其二,定期安排有关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礼仪的学习培训,其重点培训的内容包括:[4]人性化服务的理念、服务心理的指导、礼仪与服务形体等。完成培训后,要及时、直接地将培训内容传授给全部护士,从而提高妇产科护理的标准。第三,在妇产科术前和术后要加强人性化护理。第四,创造一个良好的护理环境。对于患者来说,好的护理环境是特别重要的。有时病房布置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心理,进而直接影响患者治疗的效果。因此一个舒适、温馨、轻松的病房环境能够提供一个好的服务环境,使得患者能积极地配合治疗,从而确保护患关系的和谐性。第五,在护理工作中,有关护理人员要注重人文方面的关怀。人性化的服务涉及方面包括很多,例如:在入院后给患者发放医患的联系卡,护理人员陪同患者进行功能检查,产后给产妇及时送一杯热糖水,还有产后护理人员用轮椅将母婴送到房间等等,全方面、全方位地给患者提高优质、便捷、安全的服务。

4 结束语

护理是以“预防疾病,维持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为目标的专业。护理人员需要把护理理论贯穿于护理工作始终,渗透于具体护理行为中。在考虑具体护理对象时,从其个体需要出发,提供最佳护理,护理理论来源于护理实践并将指导护理实践。从多角度认识妇产科护理,科学规划,科学管理,应用护理理论指导妇产科护理实践的前景是创新的,独立的,灿烂辉煌的。与世界妇产科护理接轨,从国情出发,以妇产科护理独立而日趋完善的护理理论体系为指导,运用临床实践经验及相关技能,全面深入了解患者,对患者进行灵活的,具有创新性的,确实有效的,更能促进病人康复的护理,将是妇产科护士应具备的良好素质。 总之,做好妇产科的护理工作,确保患者护理的安全性,是妇产科每位医护工作者的责任,因此要认真学习护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加强管理妇产科的护理工作。同时,还要积极开展人性化的护理,有效地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有效地提高妇产科护理的质量,从而促进妇产科护理更快、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琼.论妇产科护理[J].临床护理,2011,9(13):149-150.

篇1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35-01

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中等卫生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并输送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职责,因此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效果,与时俱进的培养与时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妇产科护理学是中等卫生学校基础而重要的学科,在教学中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对相关课程理论知识的深入掌握,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赣州卫校为提高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经过研究与分析引入了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 在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引入综合性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社会发展导致各行各业对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的开展,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从中发现问题,将自身理论知识有效运用到实践中加以检验和巩固。然而由于妇产科护理工作本身就涉及到病人的个人隐私,具有很强的风险性,加上现代社会人们维权意识不断加强,很多孕妇、产妇通常不允许实习学生在其身体上展开练习操作,这给妇产科护理学这一专业的临床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阻碍。另外,在现代护理中,妇产科护理学已经成为以人健康为核心的新兴综合性应用科学,在临床护理中,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单项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要求学生对综合护理能力加以全面掌握。在这样的情况下,中专院校必须在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引入综合性实验教学,促使学生在临床护理中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2 综合性实验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 对教学计划加以适当调整,将实验学时适当增加 因为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需要较多实践,因此,操作技能训练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我校对这一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合理调整与修订,在教学计划中加重了实验学时所占比重,同时还在实习前增加了为期两周的护理实践操作技能强化训练课时,保证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有充足的时间来开展综合性实验教学。

2.2 对实验室设施加以完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时间 我校在妇产科护理学实验室中增设了展开护理工作的人体高级模型,建立了多功能演示室,同时配有液晶显示屏,现代化摄像及监控设备,以便对整个实践教学过程进行录像与回播,同时还引进了功能先进、性能优良的实践教学设备,从而对实验室设施进一步完善,使之形成开放式、技能化、多功能与整体化的教学实验中心。另外,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练习时间,对于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及管理方式也做了一定调整,以便学生在课余时间中有更多机会展开实践操作,同时教师展开定时指导与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从而使学生能够对临床基本技能熟练掌握。

2.3 对先进教学手段加以灵活应用,加强模型训练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情境进行设定,给学生布置综合性的训练任务,通过课堂上采用角色扮演方法与案例或问题基础教学方法展开课程内容教学,并对多媒体手段加以灵活运用,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以病人为核心”意识。在理论课程学习完毕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展开模型操作训练。

在模型训练中,要根据学生人数进行适当分组,在展开操作练习时,以10-15名学生为一大组,由老师先进行示范性实践操作,之后将学生分成3人小组,各自配备齐全模型人及相应实践操作设备,教师在学生实践时进行巡回指导,发现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给以及时纠正。当学生实践操作完成后,教师通过实践练习录像回放的方式,与书面总结相结合,带领学生展开总结,分别给予指导与评价,并由学生展开提问和讨论。对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进行二次演示,之后再由学生展开再次练习,确保每一名学生都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

2.4 教学评价与考核 我校自行设计调查表格,在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专业全体学生中展开满意度、学习兴趣的调查,通过理论考试与技能操作考核相结合的形式展开考核,评价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在技能操作考核时,由两名教师对一名学生展开实践考核评分,每位学生需在考核时完成一项专科护理工作,如会阴清洁和消毒、骨盆测量等。将理论考试与技能操作考核结果汇总起来,即是学生的最终考核结果。

3 综合性实验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在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展开综合性实验教学,我校这一专业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大幅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对学生思考能力有激发作用。通过临床情境设置,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表演能力,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激发,避免了护理理论知识的干燥乏味,使教学过程变得丰富生动,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情境设计任务可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性学习,对学生创新能力与潜在能力有较强激发作用。

3.2 综合性实验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对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从而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快速、顺利胜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旷焱平,由天辉,阳爱云.综合性实验在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15(1):1-5.

[2] 朱黎,段淑英.妇产科护理学综合性实验实施体会[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24(12):103-106.

篇1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82-02

伴随社会文明的进步,“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护理模式正逐渐向“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模式发展。现代护理观的确立,妇产科护理从单纯的“护理疾病”发展为“保障人类健康”的护理。医院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意义非常重要,关系着母婴的健康,医护人员工作中发生任何疏忽都可能给产妇和婴儿造成无法设想的后果,甚至造成护理事故的发生。所以产妇的临床综合护理在病房护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妇产科及妇产科护理的特点

妇产科由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科组成,与其他科室相比有很多不同。妇科工作重点主要是患内外生殖器疾病的妇女,产科工作重点是孕期、分娩期和产褥期妇女,计划生育科工作重点是实行计划生育的健康人,包括因各种情况需要做人工流产,中期或晚期引产等手术者[1]。所以,在妇产科临床中不仅要靠医生给予药物或者手术治疗,更需要护士以病人为中心,提供护理及预防保健指导。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从而有效的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和有关文献报道对妇产科整体护理进行分析,如:护理管理者、护理人员、医院医疗条件以及产妇及家属的因素等,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如提高护理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加大医院对产科的投入等。

1.1妇产科护理常规。妇产科主要涉及到的护理有:会阴冲洗、护理或指导母乳喂养;产妇的饮食与营养、活动与休息、清洁卫生、用药、避孕、母乳喂养以及新生儿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异常情况的应对措施以及产后复查;新生儿预防接种的时间等等。医院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意义非常重要,关系着产妇及婴儿的健康,医护人员工作中的任何疏忽都可能给产妇和婴儿造成严重后果,甚至造成事故的发生。所以产妇的临床护理在产妇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产妇对护理的要求。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知识的普及,产妇及家属对分娩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仅希望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同时更希望能够安全、平稳地度过这段特殊的住院时期,此外,产妇及家属的法律意识也逐渐增强,因此,医护人员严格安全隐患是护理的关键[2]。

1.3护患关系的改善。随着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护患关系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变得更加和谐。护理人员理论水平、操作技能、沟通技巧的提高,主动服务意识的增强,使患者感受到护士全新的高水平服务。医院高度重视患者的意见及建议,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2综合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综合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人是由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各方面组成,其健康也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整体护理要面向整体的人。②人的一切均需要护理,护士要关心人体生命过程的整体。③护理是连续的,护士不仅当人生病时给予照顾,而且要关心其康复、自理,达到个人健康最佳水平。④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通过整体护理促使护理从个人向家庭、社区延伸。

2.1综合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的现况。随着护理管理体制的改进,护理教育层次的提高,护理教育内容的改革,护理高级人才的培养,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妇产科护理工作者自觉的把护理理论作为护理工作的指导方针,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实践中加以运用。妇产科护理人员能够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预见性,结合病例特点,在实践中选择不同的护理理论指导具体护理活动,取得了满意效果。当前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应用最多的是舒适护理理论。

2.2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现况。舒适护理[3]通过对护理活动和舒适的研究,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达到愉快的程度,目的是使病人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达到身心最佳状态,提高护理质量,增强病人的安全感、舒适感、信任感,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早日康复。舒适护理在妇产科的应用是一种整体的、积极的选择。例如严丽钦[4]介绍了如何对病人实施舒适护理,使产妇安全、舒适、有信赖感,在生理、心理、精神上获得最佳舒适状态,并且收到良好效果。

3综合护理的有效性探索

护理是以“预防疾病、维持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为目标的专业。护理人员需要把综合护理贯穿于护理工作始终,渗透在具体护理行为中。在考虑具体护理对象时需要从个体出发,提供最优护理。综合护理来源于护理实践,并在护理实践中得到升华。我们应该从多角度认识妇产科护理,整体规划,科学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进行综合护理的前景是有效的、创新的。

4结束语

要与世界妇产科护理接轨,我们就应该从国情出发,以妇产科护理独特而相对完善的护理理论为指导,运用临床操作技能和相关经验,全面深入了解护理对象,对妇产科患者进行有效的,娴熟的,确实有效的,更能促进患者健康的综合护理,将是妇产科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综合素质。经过一系列临床调查发现综合护理工作经过有效落实,取得了显著效果。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加强,对病人的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意识也越来越强,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也给予了充分肯定,护理人员的职业价值观也得到了体现。

参考文献

[1]张秋英.妇产科临床特点与思维方法.中国误诊杂志.2001,1(1):12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