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科学技术与创新

科学技术与创新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40:3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科学技术与创新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科学技术与创新

篇1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165-01

蒸汽化电气化信息化时代在社会的发展中依次到来,在一点一滴的进步中我们欣喜于贯穿其中的科技创新飞跃,却也不得不承认周围环境日益恶化。在我国接下来的建设中协调发展与环境、人口和资源之间的矛盾是不可忽视的重点。在此种情况下,在各项事业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需要大力开发充分利用资源,还需要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基础提供新的能量机会。据此可以说,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1】。

一、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可持续发展

在岁月的长河中发展是一种必然,但历经千百年的时间当前社会发展濒临瓶颈,几近停摆,各项事业急需创新以增加生机活力,以实现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正如培根所说的那样:“科学的真正的、合法的目标说来不外是这样: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惠赠给人类生活。”简单来说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时展的关键,而在这其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更是在无形中推动着、引领着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此我国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的两大基本发展战略,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面对当前紧迫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更是通过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满足激发建设新需求,从而令固有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新兴产业蓬勃向前,各项事业均站在时代的新起点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

同时现代化社会背景下,可持续发展观念早已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建设的层面,转而渗透到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四个方面多项事业中。所以各领域要真正鼓励坚持现代化科技创新。

二、坚持现代化科学技术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

现代化科学技术创新是世界主题,世界潮流,世界趋势。但是同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目前现代化科学技术创新的根基浅,且力量不足【3】。想要真正发挥其作用促进可持续发展还要有意识地在不同方面采取措施予以支持和鼓励。

(一)资源环境与经济建设方面

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我们受到的来自资源和环境的制约越来越大,逐步增多的人口数量,日益多样复杂的需求与短缺的资源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发展的阻碍。面对此种情况德国提出了工业化4.0战略加以应对,而我国为了避免以“阿喀琉斯之踵”现象等情况的出现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4】,用以推动经济建设中传统生产要素的效率提高,新的生产要素的出现,并对它们进行新的排列组合,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内生动力。具体如下。

1.建立并完善能源与资源体系

建立并完善可持续能源与资源体系其目的在于从当前实际的资源应用形势入手更具针对性地解决其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要不断探索创造新的技术,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案,提高可持续能源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开发运用不合理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大力创新作用新能源,开辟使用清洁能源,促进光电等各种能源之间的转化从而令新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缓解能源紧缺带来的发展障碍。

2.实现经济建设的绿色化

可持续发展要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经济建设中各项事业的发展要坚持绿色生产,形成一种有效的抑制污染环境的经济体制。

第一是材料与制造即生产的绿色化。也就是要社会主体在生产过程中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借助信息科技、生物科技等多方面的技术优势研发创新新技术,制造更高质量的绿色生产设备,更安全耐用的绿色生产材料。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废物回收、环境的恢复也要有关人员对二次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完善。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培育高端产业,减少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的投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我国经济建设的新领域。

第二是消费的绿色化。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在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消费观念下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使之不断科学化、绿色化;另一方面要研发新技术,推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创新从而研发出新的绿色环保产品以代替原产品,以此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基础上,令经济建设走上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二)文化社会方面

在各项创新中科学技术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主动力,文化创新是国家的软实力,它们在引领各自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碰撞融合,共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说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促进新思想新观念形成发展的同时,要借助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创新拓展文化传播途径,文化获取平台,令优秀的文化真正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内心深处,从而为各类创新活动的进行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三)生态环境方面

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家园,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当前被严重破坏的自然环境显然不适合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因而要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创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也就是说要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创新加深对地球自然环境、气候变化、污染破坏等问题的认识和探索,从而提高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应对能力,并真正落实到建设措施中逐步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治理发生的环境问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对于人民群众来说要将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创新运用到保证食品安全,改善医疗条件等工作中,令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提高。

总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则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而科技是买不到的,只能通过广大的人民群众自己研发创造,所以坚持现代化科学技术创新从而推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只有如此才能令社会充满活力,让所有的生产要素竞相迸发;也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制约性问题,增强我国的发展力量,推动我国健康可持续性向前。

参考文献

[1] 杜飞进.论国家生态治理现代化[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1-14.

篇2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创新过程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创新情况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微处理器的发展

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是微处理器,目前微处理器发展进程中,最明显的是尺寸一直在缩小。当前处理器的微型化方面受制于量子效应等多个方面。从当前处理器发展的情况来看,紫外光源对处理器性能提升作用不大,主要是因为其波长短。实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微处理器的发展。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分组交换技术发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分组交换技术发展,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对数据加以分割,并让其长度成为相同数据段,之后再在每一段数据前加入相关的信息,标识数据发送位置,之后再按照该标识来对数据进行传输。其方式是采用逐段方法使用通信链路,大大提高通信效能。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纳米科技的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再加上信息处理量的大增,处理速度变成关键性衡量指标。当前,计算机处理信息是依靠电子元件来完成的,所以,电子元件性能还可继续提升。但是,其实现跨越性发展却较为困难,这严重制约了计算机发展的高速化。为此,计算机今后的发展转向纳米元件方面,这大大提升了集成度。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创新趋势

1.未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创新趋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在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势必对计算机技术要求将更高,需持续进行创新,这样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要。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纳米技术发展提速

随着政治经济等的全球化,电子计算机元件将大量采用纳米技术,这打破了电子元件本身性能的束缚,能制造量子计算机或者是生物计算机,实现计算机性能方面的新跨越,这也可以认为是计算机未来发展主流。因为纳米技术不再受计算机处理速度、集成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因此,需大力推进纳米技术。在纳米方面实现新突破后,量子计算机与生物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存储能力等将快速提升。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体系结构实现新突破

近年来,计算机体系结构在设计上强调多任务并行运算,可采用同一机器进行多任务。为有效提升计算机与用户之间交互性,需侧重集群性计算机系统方面的研究,强化计算机系统的兼容性与可靠性,对改善计算机自身体系结构意义重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体系结构实现新突破。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网络技术与软件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因为网络而发展空间更为广阔。也就是说,计算机的发展与网络是相辅相成的。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人与网络间的关系更为密切,这使互联网云技术发展将更为迅速。未来计算机将与网络关系更紧密。计算机将发展为网络终端,数据、运转软件都在网络服务器内创建。软件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比计算机硬件性能与操作系统来看,软件本身性能作用是非常大的。从当前使用的系统来看,企业采用工业台式计算机,企业工程区域发展速度加快。数据库方面的作用逐步完善,在数据内容解决方面将不限定在符号、数字方面,在多媒体信息方面还能超越当前的单一代码的文件储存方法。软件性能构成主要是程序语言,这主要考虑到互联网通用性,多种类型语言使用互联网新技术。在工作性能协调方面为软件计算机发展目标,采用网络技术作为支撑,能让不同地域的人一起协同工作。

多媒体性能的进步和发展,是将路由器、服务器和转换器等多种互联网所需要的设备、技术显著提升,包括内存、用户端、图片等多种硬件性能。使用互联网的人员并不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去主动到互联网内查询信息。与此同时,蓝牙技术快速发展并被大量运用,这使得多媒体通信、个人区域网、无线宽带、数字信息等速度提升加快。未来新一代网络多媒体软件开发,需结合多媒体工作经验,充分发挥计算机无线网络,这出现了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多媒体嵌入化、智能化以及零件化发展较快。多媒体电脑硬件系统自身结构和软件需同步发展,这提升了多媒体性能。总的来讲,多媒体性能自身数字化推动了技能持续拓展。由于多媒体性能提升大大推动了电脑生存与发展,数字多媒体芯片逐渐变成多媒体性能核心。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创新发展

计算机技术创新是持续不断的,计算机发展的原则是稳定、显著、快速,计算机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选择判断。不断的选择,进而有效提升计算机发展进程。因此,与计算机科技对比来看,更需要不断关注计算机的合理性选择和科技使用。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创新发展需要推动计算机创新发明

计算机科技产品的很多创新发明是社会需要才出现的,然而,还需要指出的是,受到多种条件的影响,例如参加人员、经济条件、组织规模等。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创新发展和企业相配合会大大推动计算机科技创新发展

篇3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a)-0143-02

医院图书馆在实际发展的时候,能够满足医院对信息与知识的需求,主要因为医院图书馆中包含各类医学信息,此时,医院技术人员可以利用医学科技创新手段提升医院图书馆的发展效率,为人们提供更好服务。

1 医学科技创新对医院图书馆发展的意义

在创新医学科技的时候,创新目的就是对生命本质、过程等进行探索,是医院图书馆发展的动力,在研究人员不断创新医学技术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医院图书馆向着更好方向发展。对于医学科技创新工作而言,与其他科学技术创新不同的是,虽然不能直接显现出经济效益的提升,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突破图书馆的发展,具有较为良好的科学意义与社会效益,对医院图书馆长远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在每一次创新医学科技成功的时候,医院图书馆都能形成一个新的管理体系,引进新医学理论与技术指导,不仅能够推动医院的发展,还能为医疗人员提供较多学习知识,使其在发展的同时,得到有效支持[1]。

2 医学科技创新的特殊性

即使医学科技在迅速发展,并且具有与数学、物理学等相似的程序,但是,在研究过程中,与自然科学或是其他学科是有所不同的,是较为特殊的一门学科。在医学科技创新的时候,其最大特征就是:所研究的对象是人类,能够对最复杂的生命进行研究。在人体生命发展阶段,不仅不能利用物理学科对其进行研究,还无法利用化学科学对人体规律加以解释,更不可以应用生物学的规律说明,这就显现出医学科技技术的特殊性。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医学科技能够对未知、曲折的生命规律等进行研究,涉及的范围很多,例如:民族健康工程、人类身体健康水平研究等,在不断经历失败的同时,也会总结经验教训,使其能够向着更好方向发展。医学科技在创新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重视医学信息资源的应用,保证能够利用医学科技提升医院的发展水平[2]。

3 医院图书馆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

在医院发展过程中,图书馆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不仅包含着医疗知识,融入了较多医学科技内容,对医院的发展产生较为有利的影响。首先,图书馆是医院文献信息的核心,无论是临床知识,还是论文撰写内容,都在医院图书馆中,同时,还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在临床实践中,医院图书馆可以为其提供医学知识,在提高医务人员医学水平的基础上,增强医院核心竞争能力。再次,医院在对医疗人员进行培训的时候,会在图书馆中搜集较多知识,在此过程中,图书馆中的电子阅览室以及数字化图书馆的建立,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平台,并且能够制定系统性以及完整性的授课内容,使医疗人员的专业素质得以有效提升。最后,医院图书馆在发展的同时,不仅受到医学科技的影响,还能促进医学科技的创新,因此,相关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要大力创新医学科技,不断改善医学科技,在引进新技术的同时,使医院图书馆向着更好方向发展[3]。

4 医院图书馆发展医学科技创新策略

在医院图书馆与医学科技发展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要重视医学科技的创新,不断完善医院图书馆的发展制度,进而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

4.1 争取医院的全方位支持

医院图书馆的发展,必须要争取医院各方面的大力支持,o论是经济上,还是人力上。首先,医院图书馆要积极引进先进医学科技,为医疗人员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并且要取得良好认可。其次,医院领导在实际工作的时候,必须要重视与支持医学科技的应用,重视支持医院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同时,医院图书馆要积极汇报工作,向其他领导请示,争取发展创新的支持。最后,为了医院图书馆能够向着更好方向发展,相关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要不断引进资金,加大现代化设备的投入,保证医院图书馆的发展质量[4]。

4.2 发挥医院学科作用

医院学科主任与各个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图书馆建设工作加以重视,充分利用好这一知识化,信息化的平台,积极开展医学科技创新交流会议,到其他先进性较强的医院学习,在医院与医院之间资源信息共享的前提下,提升医学科技在医院图书馆发展中的应用效率。

4.3 实现资源信息共享

在医院发展过程中,由于医学科技是较为特殊的,信息量很大,仅仅依靠医院图书馆自身的信息资源是难以满足医疗人员需求的,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该与邻近的图书馆相互联系,建立共享体系,在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中,提升医学科技创新效率。

4.4 医院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在医院图书馆发展的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是较为重要 ,不仅需要及时对医学科技进行创新,还要建设数字化图书馆,保证医疗人员可以利用数字化图书阅读设备搜索想要的信息,服务于临床科研与教学。

5 结语

医院图书馆的发展与医学科技之间产生较为密切的联系,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各类先进技术的引进,不断完善图书馆管理体系,使其得以较为良好的进步。同时,要重视各类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阶段性的对其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先进技能,不断创新医学科技,达到促进医院图书馆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迟明.医院图书馆学科馆员在医院学科建设中的职能作用[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21(7):13-15.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34-0127-01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更新,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分析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对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有着积极的意义。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创新氛围淡薄

很多高校没有意识到创新能力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而是过分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使学生形成了“重成绩轻能力”的错误观念,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产生了不利影响。

1.2师资队伍较弱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知识更新非常快,需要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来充实自己,以满足教学的需要。但是很多高校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是因为年龄或者教学任务繁重,无法及时对自己知识含量进行更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学习。

1.3教学模式陈旧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中,很多高校教师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照本宣科,既无法适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要求,又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造成了阻碍。

1.4教学结构不足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中,很多高校因为教学经费有限,没有合理安排好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得不到实践锻炼的机会,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和社会需求相互脱节,无法满足社会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

2 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2.1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一方面,高校各个职能部门需要达成共识,坚持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观念,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给学生学习的选择权与自,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高校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质疑,对计算机理论知识进行积极地思索和论证,养成勤于分析和思考的习惯。对学生提出的不成熟创新想法,高校教师需要给予鼓励和支持,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2.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高校需要建设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去感染学生,唤起学生创新的创新欲望和问题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活动中。其次,高校教师需要建立正确的师生观,理解和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平等与学生进行对话与交流。对学生不同的见解和观念,教师需要坚持鼓励与支持的态度,帮助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认可与肯定。最后,高校教师需要注重提高素养,学习和吸收新知识、新观念,在教学中以多元化的视角进行理论知识讲解,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2.3注重教学模式改革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使教学活动更贴近于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高校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开展计算机知识的竞赛活动,或者让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与开发,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对计算机知识学以致用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

2.4 积极开展创新活动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堂教学外,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创新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间和创新空间。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科技节,帮助学生认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学术动态与最新研究成果,体会创新观念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的意义;建立科技小组,带领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组织学生参加电子设计、计算机程序设计和动漫设计等各种竞赛活动,利用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3 结束语

总之,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和科技的更新,对计算机人才的创新能力要求更高。高校只有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教学模式改革和积极开展创新活动,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TP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7-0000-0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专门传授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学科,它不仅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理论知识,还包括了计算机的操作技术和应用知识。通过这种专业的学习,学生要培养自身的几个方面的能力:首先,要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这是对每一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的基本要求,其次,要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各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另外,计算机专业的业务培养要求为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在创新模式下教育理念下,以信息化核心技术的计算机技术的教育还尚有缺失,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陷入了“死记硬背”的瓶颈,这对于以实践和操作为特点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直接导致了学生缺乏创新精神,无法真正适应实践工作和适应市场与产业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计算机人才没有能充分就业的原因之一,因为企业更加注重的是计算机人才的操作和动手能力。面对这一现状,计算机专业教育必须以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加强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招聘的需要。

首先,加强创新能力的宣传,营造“创新精神”的良好环境,把创新作为一种校园文化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要全面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单靠学校某一职能部门的工作是做不到的,需要全校都提高这方面的认识,学校的各个部门要上下齐心协力去做,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开放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新型教育观念,形成良好的校园“论创新、学创新、行创新”的创新环境与创新氛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校要鼓励学生学术自由,成为学习的主体,给予学生更多地学习自和选择权,积极鼓励学生发掘自身的学习兴趣,促进个性化发展,这样不仅有利于扩宽学生的学习思路,还能够帮助他们发掘自身的潜能;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养成质疑的习惯,要敢于对各种理论和权威说“不”,鼓励学生在对现有的理论的反复思索和论证的过程中迈向学科发展的前沿,及时提出自己尚未成熟的创造性的设想,学校也应该积极予以支持,从而保护和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积极性。作为前沿性学科的代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更应该鼓励运用本学科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不断发展尖端技术开展各类的课外活动和实践,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更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思考,激发创新思维,从而为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

其次,建立一支高效地、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

教师对于教学、对于学生培养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教师是学生进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科领域的引导者,也是课堂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推动者,所以任何的教学改革和改良活动都离不开相关的学科教师的支持和贯彻,作为一线教育人员,教师可以更加近距离的接触学生,了解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另外,通过教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总结和分析,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更加科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体系。所以,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师队伍的完善是关键。

首先,需要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创造力在教学创新活动中的出发点和起动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接受教师所传递的信息和知识的时候,会有意无意的对教师的行为和活动进行模仿,教师要自我强化与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其目的不仅在于提高本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在于通过教师强烈的创新意识感染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培养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因为这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和基础,只有燃起了学生对于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探究的渴望,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二,教师要建立起“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师生观。传统的教育观念遗留下的另一个落后的观念就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平等的地位,自我国古代以来,教师就一直以一个尊贵的长者的身份出现,甚至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虽然这种态度充分的表达了学生对于教师的敬重和敬爱,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讲,过分的师道尊严反而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的开放和民主自由的理念下,我们更加提倡的是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即教师在教学的活动中和学生处于一种平等交流和平等对话的地位。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科中,要想以教师带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提高,必须转变以往的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地位,形成平等的师生观念,即对待学生,教师要予以关爱和理解,尊重和理解学生的想法、观念,支持和鼓励学生的追求,注重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精神,并源源不断地给学生输送学习的动力。

第三,教师平时要注重多元化知识的吸收。社会的发展是多元化的,学科教学的也是整体化、多元化的,尤其是现代的信息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业,必须保持着与时俱进的观念,在随时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其他的相关文化和知识的吸收,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灵活的学习需求,也有利于从其他的知识和方面入手拉进学生和教师的心理距离。并且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科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结合相关的生活实际和多元化的视角进行讲解,会收到更加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进行交叉学科的角度来进行教学,从而塑造知识结构丰富、具有高度创造力的学生人才。

再次,改革教学培养方案

教学培养方案是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科特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制定的一定的教学活动准则,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遵守的一套行为规范。因为计算机专业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导致了计算机科学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十分驳杂,不利于短时间内让同学们全部接受,所以,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有用的专业知识,我们需要进行一定的教育方案的调整,不能够直接套用其他学科的已有的教学培养方案。本着“术业有专攻”的理念,我们在进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培养方案的改革的时候,可以进行更加细化的调整,可以根据侧重方向的不同,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细分为几个专业方向,例如围绕计算机程序设计可以分为net、.java、嵌入式设计这三个方向设置专门的程序专业,教师和学校可以在对学生进行了基础的计算机知识的培养后,更加侧重对于某个专业的培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进行专门的学习,学校也可以由此培养“精”、“专”的应用性人才,因为计算机技术的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践,所以熟练掌握了一门专业的技术要比粗略的了解多项技术更有优势。

同时,学校要重视要改革教学模式。纲领性的教学方案还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模式中才能发挥作用。实践中我们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是一种单程的知识传递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也不利于保持教师的工作热情。所以,现代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后,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只是“耳提面命”式的灌输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质疑现状,挑战现状,培养学生的归纳、演绎能力。教师还需要优化课程结构,增加选修课的比重,以弥补各种必须课给学生的知识结构造成的禁锢,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发展兴趣爱好,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要利用其专业特有的优势,提倡其进行跨校、跨院、跨学科选修课程,因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涉及的学科范围非常广,多元化的知识的补充有利于更好的完善专业知识的学习。此外,学校还应开设各种实验创新教育课程,在不断的摸索与试验中找到更加符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的课程设置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的采纳学生的建议和意见,以及各种一线教师的丰富的教学经验,使学生接受较系统的创造性思维原理与创新技法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创新的积极性。最为关键的一点,也是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落脚点,是需要切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实践性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不仅达到了巩固已有的理论知识的目的,还能根据理论和实践的差距得以发挥更大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理念的发展空间。众所周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区别于其他的专业学科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其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注重学生对计算机的熟练操作和应用,因此,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和课程教授时,就应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有针对性的根据阶段课程的学习,开展一些相关的竞赛活动,以奖励的激励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觉重视操作技术的培养,特别是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科研课题的开发,可以辅助教师和科研人员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技术应用到研发实践中,从实践经验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最后,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课外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形式,一直以来课外科技活动有着学生的“第二课堂”的称号,恰恰的揭示了其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共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而服务,但是前者的优势体现在可以最柔性的方式来开阔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丰富学生的创新潜质,有效的弥补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无法发挥的一些创新性活动的空间。实践中我们发现高校加强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确实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常见的如,可以定期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以一种文化节的方式将这种创新行为和活动固定下来,可以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成立专门的科技文化创新指导中心对学生的科技创新作用进行指导与评估,使活动更加的规范和有意义;还可以举办各类科技文化知识竞赛,使学生关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领域的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认识到创新理念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意义,学校在举办活动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并制定一些相应的奖励政策来吸引和鼓励学生投入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

综上所述,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们的生活已经走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未来的人才所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和素质,计算机技术也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也必然是十分广阔的,是否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技术和应用能力也是未来社会和企业选择人才的重要标准,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专业的高级人才的主要通道,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人才的摇篮,尤其是一些职业化的专业高校,更应该抓好教学活动的改革,而这种改革的活动中,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人才的多元化发展,我们逐渐认识到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才是未来的人才竞争的不败者,才能紧随社会发展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动向。所以,高校在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本文中笔者从校园文化的培养、师资队伍的组建、师生观的转变、创新活动的开展等几个方面展开了相关论述,结合自己的多年工作经验,谈到了从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如何加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希望为我国的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当然诸多不足,还望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肖云龙.脱颖而出——创新教育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2]陈凯.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7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2-128-01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新增专业,增设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本专业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构建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十分必要。

一、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内涵和特征

(一)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内涵

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在内涵上分为狭义和广义,我们一般理解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就是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在教学计划中经常使用的教学体系,这属于狭义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广义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不仅包含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还包括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管理体系、条件支撑体系等,在教学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不仅要发挥主要作用,目标体系、管理体系等也要发挥各自的作用,体系之间相互协调与配合,实现总体教学目标。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光和信息知识的能力,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等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实验教学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特征

由于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都具有综合性,因此时间教学体系本身就具有综合性;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有很强的实践性,很多教学内容都是对光电子器件的实际运用,以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因此时间教学体系具有实践性;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光信息科学技术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实践需要依靠光电子和信息产业,教学的过程、实验的形式和内容都要依靠光信息技术,因此实践教学体系又具有开放性。实践教学的开展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还需要光信息和光电子等相关企业的积极参与,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场所、产品和经验,因此实践教学体系具有主体性。

二、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校内创新实践教学平台

由于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应该建设创新实验平台,集教学、实验、开发与一体,实验的内容围绕光信息和光电子器件的设计与开发,并不断创新实验内容,注重实验的应用性、创新性、开放性。在条件上,实验创新平台应该布局合理、科学,使平台具有良好的操作环境,在内容上,实验平台应该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相结合,把相关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光信息技术研究中去,在管理上,应该注重实验设备、师资建设、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管理,使实验平台成为一个有机组合的整体,各个部分都在发挥着功效。

(二)构建校外创新实践教学平台

校外创新实践教学平台与校内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的基本属性、建设方法、管理模式和功能都有很大的区别,校外创新实践教学平台是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的补充,两者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条件上,校外实践教学平台一定要具备足够的场所、设备、师资力量和实践资源,这是最基本的条件,能够保证校外创新实践平台的正常运行,在管理上,校外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应该借鉴相关企业的成功经验,请企业成功人士参与管理,与校内教师进行良好的配合,在运行上,学校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以光信息和光电子相关企业为主,利用好社会资源,加强校企合作。

(三)构建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

高校教学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因此,人才的培养和社会需求是分不开的,如果只是把学生关在学校里,使教学脱离了社会实际,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学校应该和本地区内光电子信息企业加强联系,通过校企合作,请企业内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传授经验,让学生去企业内亲身实践,不但使学生加深了对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了解,还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学校教学和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培养出了更多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7

一、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956年,哈尔滨大学首先创办了“计算装置与仪器”专业,在四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学科分支的细化,师资队伍的进一步完善,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都为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确实还存在许多不足,特别在创新模式下教育理念下,以信息化核心技术的计算机技术的教育还尚有缺失,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陷入了“死记硬背”的瓶颈,缺乏创新精神,无法真正适应实践工作和适应市场与产业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计算机人才没有能充分就业的原因之一。面对这一现状,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必须以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各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为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本科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三、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1.加强创新能力的宣传,营造“创新精神”的良好环境,把创新作为一种校园文化。高等院校要全面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单靠学校某一职能部门的工作是做不到的,需要全校都提高认识,上下齐心协力去做,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开放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新型教育观念,形成良好的校园“论创新、学创新、行创新”的创新环境与创新氛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校要鼓励学生学术自由,成为学习的主题,给予学生更多地学习自和选择权,积极鼓励学生发掘自身的学习兴趣,促进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养成质疑的习惯,鼓励学生迈向学科发展的前沿,及时是尚未成熟的创造性的设想,学校也应该积极予以支持,从而保护和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积极性。作为前沿性学科的代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更应该鼓励运用本学科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不断发展尖端技术开展各类的课外活动和实践,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更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思考,激发创新思维,从而为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

2.建立一支高效地、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教师对于教学、对于学生培养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在此不再赘述。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首先,需要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创造力在教学创新活动中的出发点和起动器。教师要自我强化与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不仅在于提高本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在于通过教师强烈的创新意识感染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培养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因为这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和基础。第二,教师要建立起“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师生观。对待学生,教师要予以关爱和理解,尊重和理解学生的想法、观念,支持和鼓励学生的追求,注重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精神,并源源不断地给学生输送学习的动力。第三,要注重多元化知识的吸收。社会的发展是多元化的,学科教学的也是整体化、多元化的,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进行交叉学科的角度来进行教学,从而塑造知识结构丰富、具有高度创造力的学生人才。

3.改革教学培养方案。计算机专业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有用的专业知识,所谓“术业有专攻”,因此,可以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细分为几个专业方向,例如围绕计算机程序设计可以分为net、.java、嵌入式设计这三个方向,由此培养“精”、“专”的应用性人才。

同时,要改革教学模式。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只是“耳提面命”式的灌输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质疑现状,挑战现状,培养学生的归纳、演绎能力。教师还需要优化课程结构,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要提倡其进行跨校、跨院、跨学科选修课程。此外,学校还应开设创新教育课程,使学生接受较系统的创造性思维原理与创新技法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创新的积极性。最为关键的一点,是需要切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实践性的教学环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因此,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和课程教授时,就应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是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科研课题的开发,从实践经验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4.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其可以最柔性的方式来开阔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丰富学生的创新潜质。例如,可以定期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成立专门的科技文化创新指导中心对学生的科技创新作用进行指导与评估;还可以举办各类科技文化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并制定一些相应的奖励政策来吸引和鼓励学生投入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

参考文献:

[1]肖云龙.脱颖而出――创新教育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2]陈凯.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7).

篇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学习的专业,培养的学生没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是难以应对不断更新的科学技术的,也很难能够符合国家、社会以及岗位的发展需求。“科教兴国”战略21世纪的中国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将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为标志和方向,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和重点,已成为本科院校教学改革中一项值得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课题,更是应用型本科学院适应时展的必然要求。

一、当前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现状

社会对计算机科学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信息时代的社会需要多样化的计算机人才。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确培养所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具体体现在: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只会死记硬背,实践能力不强,与社会需求脱轨。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为适应新形势下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新需求,我们必须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在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高等教育适应时展的迫切需要。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加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

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一定要注重细节的做法,贯穿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又要注意与能力点的结合,这对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来说很有帮助。在实验的设计上,要给学生们创造出更多的学习机会,让他们的表现力和沟通能力有机会展露出来。还要积级组织各项活动,把创新落到实处,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发,让研究创新的风气在高校内形成,让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得到提高。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考核方面,也要提出成熟的方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还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加强互动,如建立启发式、设问式、案例分析式、课堂讨论式的各种讨论方法,便于训练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而且在课后留作业的时候,也要多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让创新贯彻到每一项日常活动中来。比如可以开展学生俱乐部的创新活动、组织他们进行演讲、讨论,在考核的时候,要加强科学的引导,建立多环节,多要素的考核方式,这样才能综合全面的反映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那些富于独特见解的学生,要积极进行重点引导,让其长久保持下去。在教学风格和技巧上,也要善于变换各种教学手段,得以让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有着积极的参与性。

(二)为课外创新活动积极创造条件

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实践性很强,要为学生的课外创新活动积极创造条件。人才是社会竞争的核心,关注细节的发展,为学生创造创新的校园环境,提供高效的师资队伍,对于学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积极而有效的控索,激发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兴趣,才能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和意识。建设国内一流计算机教学环境,培养适合社会竞争发展需要的合格创新人才,创建完美的教育体系,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搭建一个合理的平台,才能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注重培养教育的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教师不必拘泥于已有的规划和既定的程序,要从创新的角度出发,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教学。师生关系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随着教学的进程不断进行讨论,从而维护一种让创造力更加突出表现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要努力做到公平信任,有着足够的自由和宽容,也要有浓郁的集体气氛,对于教学过程中能力结构与能力点的结合与训练,也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都是教师眼中的“好学生”,关键是这个好学生如何进行引导,让其符合社会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对于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并不是阶段性的工作,要不断的深化教学改革。关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要作为教师重点关注的内容,这样才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去芜存精,让教学水平得以提高,让教学艺术发挥得更加完美。与此同时,积极采用各种有效的增加师生感情的方法也是有必要的。 转贴于

(四)为学生创造进行创新的校园环境

教育创新的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会造成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的掌握缺乏有效性,更缺少对规律的了解和运用的方式方法,甚至于只会从教师和书本那里照搬,这种教学方式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采用创新模式来培养学生,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传统的教学功能得以创新,从而在学生创新教育过程中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对于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中要起到对学生的感染作用,一个教育工作者创新能力的发展,将会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才叫做“教育”的主体。这种主体的建立,才会为营造新的教育环境创造空间。具体来讲,在高校的教学环境中,要积极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由一些相关的教育领导拟定创新的学习目标,积极进行倡导,拿出具体的措施,合理有效进行组织,这样就会在高校中形成有效的氛围,赢得广大师生的正确的评价,从而加强创新环境的塑造。在课堂的教学环境中,要形成有效的运转灵活的组织机构,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环境中去,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主动进行思考,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及思维是非常有益的。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人才培养理念上,既要遵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律,又要拓宽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必须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开拓全新的教学思路,营造一个宽松的创新环境,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才能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胡成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J].企业导报,2011,(01).

篇9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

0072-02

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广西教育学院数学教育专业从1993年年开始招生,在多年持续的专业建设过程中,数学教育在夯实专业办学基础、紧贴农村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实践的同时,依托信息技术的优势,不断探索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试以广西教育学院为例,分析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基本原则,提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人才培养创新的具体措施。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人才培养目标

(一)贯彻教育方针,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依据教育规律和有关法规,适应广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体现学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依据广西教育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吸收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最新成果、优化课程体系、探索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人才培养模式。

(二)加强信息技术,打造特色专业。依托数学教育专业传统的优势,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深度整合,努力打造具有广西特色的数学教育特色专业。

(三)重视实践应用,培养创新精神。在掌握数学教育专业必要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上,加强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结合广西实际及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强调实践,重视应用,以学为主,培养素质和创新意识”的指导思想。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现多样化发展。应不断创新培养思维,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数学教育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对全区中小学进行调研,了解数学教育专业的就业去向和潜在的社会需求。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本专业内涵,使毕业生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就业率。其次,要不断创新培养思维,使学生掌握专业方向的核心技能,实现发展的多元化。

(二)贯彻《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落实学校定位。根据《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编写教育教学类教材,作为教师教育类课程的重要内容。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资调发展,体现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体现学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学校的定位。

(三)构建符合数学与信息教育教学规律,符合未来中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的课程体系。继续推行“基础宽、素质高、能力强、适应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围绕培养农村中小学优秀数学教师的目标,构建基础性课程、发展性课程、教育性课程和信息技术性课程的课程体系。

(四)加强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建设,促进教育教学资源利用。进一步加大本专业现有的院级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的建设力度。加强教学研究和教材建设,争取在教改项目、教学资源利用和教材建设等方面获得一批标志性成果。数学教育专业重视基础课与主干课的建设是该专业的办学传统,我们的思路是加强基础课程,建设重点课程,突出主干课程,拓宽选修课程。

(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改革实践教学,确保用一学期进行教育实习。数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内容有:课程实验教学、教育实习、暑期社会实践、社会活动、毕业论文、数学建模竞赛等。

(六)强化师范生综合技能训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重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强化实践活动和技能训练。数学教育专业为师范类专业,可提高师范生技能为突破口,开设三字一话(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和教师职业技能课程、开展教师职业技能比赛等系列活动,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强化综合素质,增强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人才培养创新的具体措施

(一)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教育理念。应从课程结构入手,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按照学院的顶层设计, 本次培养方案中所有课程设计分为公共基础课程、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四个层次,按照修读要求分为必修课程、限选修课程、任选修课程和辅修课程四种类别。其中通识教育课程主要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通识限选课程和任选课程,约占课程总学时的31%,它着眼于培养学生具备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较宽的知识面、良好的综合素质,主要设置政治理论、人文社会科学、英语及计算机基础、安全及就业指导等四个课程系列。专业教育课程包括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约占课程总学时的69%。学科专业课程着眼培养学生具备本专业所需的数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育专业课程着眼培养学生从事教育事业所需的数学素养与教育教学技能。

(二)构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专业学科课程体系。数学教育专业以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近世代数、概率统计、计算机应用基础、初等数学研究、普通物理等为数学教育专业主干课程。可从广西农村中小学校的实际出发,本着学科专业课程“够用为度”的理念,对部分学科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精简和整合,例如,可以将高等代数、解析几何这两门课程合并为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一门课程,同时适当降低其系统性、完整性、严密性要求。同时,可将课程体系分为基础性课程、发展性课程和创造性课程,形成一条主线,以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为基础性课程,常微分方程、近世代数为发展性课程,概率与统计、普通物理为创造性课程的课程体系;各部分按知识层次进行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基础性、发展性课程和创造性课程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形成连贯、开放、整体的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结构合理,很好体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

(三)构建信息技术课程体系。构建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课件制作能力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内容整合素养为目的的信息技术教学体系。

1.重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加大课时,由原来的一学期开课时间,改成一学年来开课。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原理、网络原理、多媒体技术原理;同时,还要了解网络信息的伦理道德修养;了解信息安全、防范计算机病毒和抵制计算机犯罪的常识等。

2.加大课件制作及教学演示课程,将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制作、Flas设计、网页制作列为必修课,还开出图像设计、动画设计、影视编辑等选修课程,提高学生课件制作及数学教学演示能力,这包括对数学语言文字、符号、图形、动画、实物图像、声音、视频等教学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借助于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将文本的教材内容转换为更为直观生动的超文本形式的教学材料,如电子教案和网络课件等。

3.开发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内容整合的校本课程,让学生了解信息科学技术应用于数学教育的发展状况,了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领域中的规律、特点和动向。使学生通过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景来探究、发现、获取、验证、建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意识,并形成自觉运用信息技术来学习数学的意识。

(四)强化专业教育类课程体系。以数学教育专业为例。数学教育类课程是帮助学生提高教学技能和艺术、实现数学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向实际的教学行为转化的核心课程。可将数学教育类课程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数学教学内容研究型, 开设数学解题研究、初等数学研究等课程;第二类是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型,开设中小学数学教材教法、中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等课程,还适当增加数学教学观摩和教学技能训练课的比重,如见习课课时和微格教学课时;第三类是数学思想、数学文化及方法型,开设数学史与数学方法论、现代数学与中小学数学、数学文化、数学学与教的心理学、基础教育改革、教育统计、教育评价等课程。第一、第二类课程为必修课,主要让师范生理解中小学数学的本质,掌握中小学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体会中学数学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中小学数学教学能力。第三类课程为选修课,主要让师范生了解中学数学的历史,认识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的美学价值;不断丰富知识面,为将来成为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重视实践性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数学教育专业根据专业特点,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构建包括基础见习、课程见习、综合实习、校内实践、校外实践的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将学生的教学实践贯穿在3年学习过程中。我们从第二学期安排基础见习,带学生到中小学见习2到3次,每次1天,目的使学生对未来从事的教育事业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初步了解中小学数学的常规教学与管理,以见习报告或调研报告形式进行考核。第三学期,就近安排课程见习,组织到不同类型中小学听课4~5次,每次听2~3节课,领略不同风格的中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艺术。第四、第五学期配合数学教育类课程的教学进行分散的常规性的教育见习,一方面,要求学生试上2节课、做1天班主任,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参加当地学校优质课观摩和评议,让学生在反思中发现自己的努力方向。第五学期安排1周时间在校内试讲、说课,为毕业实习做好准备。第六学期进行毕业实习,实习主要包括教学实习与班主任工作实习,在教育实习中,学生必须完成8节课以上的数学教学任务,并且还需要完成听课、评课、说课、教育调查等项目。教育教学实习主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教师观,锻炼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以适应基础教育发展。

(六)推行数学建模竞赛,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及数学应用能力。重视开展“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科技创新活动,采取课程教学与竞赛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数学建模是从大量事物中综合归纳出概念和理论的演化过程,是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创造性地分析解决来自于实际中的问题,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直接应用于实际中。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大量数据的采集及到大量的数值计算和逻辑运算,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学教育专业如何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顺应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需求的新趋势等等这些都是今后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桂香.高职数学教育专业的现状与思考[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3)

[2]焦万堂,张景丽,张同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6)

[3]黄海平.论网络环境下高校数学教师的基本素养[J].职业与教育,2010(4)

[4]孙东方,刘小红.依托特色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6)

篇10

一为工程研究型人才。主要由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高校培养,其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将发现的一般自然规律转换为应用成果的桥梁性人才。

二为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由教学型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其培养目标是:能在生产第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属于使研究开发的成果转化为产品的人才。定位为技术工程师。

三为技能应用型人才。主要由高职类院校培养。其特点为:突出应用性、实践性,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海电机学院是2004年9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 在原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的以实施本科教育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其定位在培养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教学型院校。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应用数学。这就要求他们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不断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兴趣和能力。数学建模是数学知识和应用能力共同提高的最佳结合点;是启迪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锻炼创新能力、培养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1 数学建模的发展历程

近几十年来,数学迅速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渗透,在工程技术、经济建设及金融管理等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很多情况下起着举足轻重,甚至决定性的影响。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已经形成了一种普遍的,可以实现的关键技术——数学技术,并已成为当代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数学方法解决各类问题或实施数学技术,首先要求将所考虑的问题数学化,即通过对复杂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可以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的关系或规律,将之构建成一个数学问题,再利用计算机进行解决,这就是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日益显示其关键的作用,并已成为现代应用数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为培养大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国外较早地经常举办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1989年我国大学生开始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从1992年开始,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每年主办一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至今已经举办了16届,参赛队伍每年都不断增长,在竞赛过程中,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提交了不少出色的答卷,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参赛队伍,同时,有力地促进了高等院校的数学教学改革,充分显示了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的强大生命力。举办大学数模竞赛,已造成一种氛围,推动了培养大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工作。

2 数学建模在创新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数学建模是对人的数学知识,实际知识的拥有量和灵活运用程度,逻辑推理能力,直觉、想象和洞察能力,计算机使用能力等的全面检验,最能反映出创新精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每年的工科大学毕业生是科技战线的生力军,他们要出科技成果,并且“千方百计促进科技成果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数学建模能力对他们是必不可少的。

数学建模是对传统教育的一个挑战,它强调怎样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工具来解决数学问题。学生参加数学模型的研究,参加全国大学生建模竞赛,是将以前的“做练习”改为现在的“做问题”,将生活变成数学,将问题实际解决。数学建模是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学生时代的第一次科研训练,是一个向实际负责的任务书,是对学生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的锻炼与挑战。基于以上的重要性,许多高校对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越来越重视,我校也不例外。

3 提高我校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具体措施

篇11

[关键词]基础科学;军事技术创新;历史演变

从军事技术发展史来看,基础科学与军事技术创新的关系经历了独立发展、相互联系和高度融合的三个历史阶段,随着科学技术一体化的日趋加强和军事技术体系错综复杂,基础科学与军事技术创新的关系将更加密切。

1、古代:基础科学与军事技术创新的关系处于初级阶段

在火药应用于军事之前,高频率的战争次数导致冷兵器的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但这一时期的基础科学并不发达,军事创新主要依靠工匠们的经验积累和不断摸索。

就冷兵器的材质而言,冷兵器可分为木兵器、竹兵器、石兵器、陶兵器、青铜兵器和铁兵器,在这演变的过程中,冶炼技术起着主导作用。在冶炼技术出现之前,人们的武器一般都就地取材,使用木质或者石头打磨的工具,而金属铜的出现并有目的的应用战争则使武器装备有了质的飞跃。大约公约前1万年,石器时代的人们开始认识并使用铜,通过不断地艰难摸索,掌握了通过制造高温热源和去除杂质的冶炼技术。这一时期,化学等基础科学的知识根本没有系统的出现,武器装备材质的创新主要依靠工匠们不断的摸索实验,“最初控制燃烧温度的知识被看做一股神秘的力量,随后人们才逐渐认识到,那些不过是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而已。几乎可以肯定,同样是靠着运气和反复试验、反复失败,金属制造最终获得了飞跃式发展。”[1]

冷兵器性能优劣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制造工艺的高低,这取决于工匠技术的经验积累和技术的熟练程度。最初,工匠通过模仿自然界的实物形状来制造兵器,并不需要科学知识的指导,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说过,“人最初的认识是从模仿中得来的”[2],模仿在武器装备的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戈的形状丰本锐末而微曲,如同鹰嘴兽角,用以钩挽和啄刺敌人”[3]。通过模仿,工匠们可以制造出各式各样的冷兵器,而且由于工匠们的经验技术的不同,同等质料的兵器在性能上也会大相径庭。1965年在湖北江陵出土的越王勾践剑虽埋藏地下2300多年,仍然光洁如新,寒气逼人,锋利无比。在《吴越春秋》中也有干将莫邪铸剑的记载:“干将,吴人;莫邪,干将之妻也。干将作剑,莫邪断发断指爪投入炉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可见,古代工匠的铸造工艺决定了武器性能的优劣。在基础科学尚未系统出现的古代冷兵器时期,基础科学与军事技术创新的关系较弱,工匠的经验技术水平对武器装备的创新起到了主导作用。

2、近代:基础科学与军事技术创新的关系处于中级阶段

14~15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以实验材料和逻辑推理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指导人们更好的认识世界,探索事物的发展规律,数学、化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新理论、新知识,这些基础科学的突破往往带来军事技术创新。

在近代科学形成之前,火药就已经被认识和使用,最早关于火药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8~9世纪,当时的炼丹家已经知道炭、硫、硝三种混合物的性质,并在宋代第一次运用于军事的记载。但是直到14世纪末出现的明火枪,也是因为射速慢、射程短和准确性差,没有产生重要的军事影响。从火药的发明到14世纪轻火器的出现,在将近6个多世纪里,火药的性能将一直没有显著地提高,军事效能并不理想,直到15世纪发明了粒状火药后,这种状况稍有改观。然而,真正满足军事需求的高爆炸药的发明,则是近代科学尤其是化学发展的产物。18世纪拉瓦锡氧化学说的提出,开启了化学革命的大门,使人们对物质和物质的变化从定性的朴素认识进入了定量的研究;19世纪初道尔顿的原子论阐明了化学变化的统一理论,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化学的新发展;19世纪60年代,门捷列夫创立的元素周期表不仅对化学理论有重大意义,而且对化学工业以及其他工业的兴起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18世纪到19世纪60年代,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基础化学取得的理论突破使化学工业蓬勃发展,火药由传统的黑火药变为硝化甘油、炸胶、无烟火药苦味酸和梯恩梯等强力炸药,使火药的性能显著提高,满足了枪炮对火药的性能的要求,奠定了现代军事工业的基础。

基础化学的发展为枪炮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炸药,解决了弹药动能和杀伤力的问题,但射击精度的提高还需要外弹道学理论的支持,这离不开数学、物理学等基础科学的发展。1546年,意大利数学家塔塔格里亚出版了《投弹技术》一书,发现了炮身在倾斜45°时射程最远。17世纪时,伽利略在大量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并结合惯性定律等物理学知识,导出弹丸运动的抛物线方程,并且以其为依据写出了关于自由抛射运动的著作,用科学的理论解释了射角为45°射程最远的事实,标志着弹道学的理论初步形成。从17世纪末18世纪初,牛顿通过介质对运动物体的作用的研究,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四章讨论了外弹道学理论,确立了力学定律和微分学是外弹道学问题的理论基础,成为近代外弹道学奠基人。19世纪战争对枪炮技术的要求逐渐提高,枪炮的准确性、射程和威力要求及高精度的射表是外弹道学必须解决的课题,战争的现实需要极大的刺激了外弹道学的发展,使外弹道学理论出“井喷式”涌出,如西亚切近似法、弹丸运动微分方程的数值积分法等,这些方法的核心就是微积分理论。微积分在外弹道学中的应用,使外弹道学摆脱了经验判断的局限,以“无限细分”和“无限求和”的微积分思想让运动弹丸的轨迹细分到静止弹丸点的集合。[4]通过研究每一瞬间弹丸的特征来归纳出整个弹丸运动规律,使枪炮技术成为一门以数学为工具的学科。

篇1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44-02

1.对于“双创”教育目的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1.1高校历来是创新的策源地,高校之于社会的根本生命力就在于创新

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从2015年起,将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并瞄准9项改革任务,推出30多条具体措施。2016年教育部也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工作要点。我们的理解是,高校历来是创新的策源地,高校之于社会的根本生命力就在于创新。做为知识创新的高地,一直以来,高校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实现了从规模到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国家的创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期待,高校理应辉煌再起,继续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的创新引擎和动力源泉。

1.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点在于激发人的创造力,尤其在于激发青年的创造力,其核心是教育

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有一些人的看法有所保留,认为“创业的成功率本来就不高,一旦万众引入,更可能失败连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允许学生调整专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我们的理解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点在于激发人的创造力,尤其在于激发青年的创造力,其核心是教育。因此,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更多学生更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重要任务。高校要在促进学生创新发展、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需要建成三个体系:第一要建成创新人才的成长体系;第二要建成科学技术创新的体系;第三尤为重要的是要建成创新思想和文化的体系。通过建立卓越的三大创新体系,既推动社会发展,也实现学院自身的进步。

1.3关于“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我们的理解

借上海交大党委书记姜斯宪的几句话:“我想送给怀揣创业梦想和正在投身创业实践的莘莘学子们四句话:热情参与,理性决策,持之以恒,精勤进取”。我们的理解,大学生应该“求实学,务实业”,以扎实的专业学习为创业提供坚实的基础,就是要把创新创业精神和素质的养成当成必修课,要在深入学习和实践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准确的自我分析和判断,再科学规划自身的事业发展。

2.科技学院创新教育实践探索的几点收获和体会

科技学院发展的不竭生命力和根本动力在于创新。多年来,学院不断深化和完善创新教育体系,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逐步提升,创建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形成了有效的品牌效应。

近五年,学生毕业率99.2%,学位授予率94.9%,报考硕士研究生录取率36.7%(2013年有48人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中8人考取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985、211工程大学),国家及行业类职业资格证书获得率99.1%,计算机考试通过率是98.9%。根据自治区人社厅公布数据,2011年、2013年、2014年、2015年一次就业率和2011年、2012年、2014年的年终就业率荣登自治区本科院校之首;2012年一次就业率和2013年的年终就业率位于自治区独立学院之首。随着就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加,学生就业质量逐步提升。

2.1确立办学定位,明确创新发展的目标和要求

发展定位――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不断完善办学条件,继续加强办学机制创新和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构建独立学院创新教育体系,努力将学院建成一所拥有现代化办学设施,具有鲜明办学特色,较高办学水平,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城市建设,全国知名、西北一流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型独立学院。

学科专业定位――根据应用型本科层次定位,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人才市场的需求,结合民族地区特殊人才需要,依托新疆农业大学学科基础和师资优势,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以工学和管理学为主要学科发展方向,农学、理学、经济学、文学、医学等协调发展,文理交融,相互渗透;以机电类专业和土建类专业为优势,以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和经济学类专业为重点,以生物科学类专业和语言文学类专业为特色,实现与举办高校(农大)资源共享、专业设置逐步错位发展,与同类院校优势互补。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知识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着眼于突出学生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及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强化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服务面向定位――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跟自治区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基础设施现代化推进步伐,培养相关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产业园区和龙头企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创新性人才。

2.2改革培养模式和机制,建立创新教育体系和环境

学院成立以来,以“独立地组织实施教学”为原则,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理念和鲜明的教学特色。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和选修制,促进文理交融;实施“按大类设置通识平台,按专业拓展特色教育”的“两段式培养”模式,尊重学生选择,鼓励个性发展;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制度,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适当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自主研发“课外计算机网络学习平台”,组织课外“网络学习和阅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建立健全“教学督导”、“学生评教”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改进教与学的评价体系和标准,有效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2.3适应人才市场需求,适时调整和灵活设置专业

根据应用型本科层次定位,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人才市场的需求,结合民族地区特殊人才需要,依托新疆农业大学学科基础和师资优势,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实现与农大资源共享、专业设置逐步错位发展、与同类院校优势互补的专业建设,实现学科专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创业就业需求紧密对接。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自治区党委要求,2010年适时开办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维吾尔语)”专业;为适应新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要求,2011年设置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积极把握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地位给新疆物流业带来的政策支持和人才需求,2013年开办了“物流管理”专业;为服务新疆现代化农业发展,2014年设置了“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2015年又先后开办了俄语、审计学、税收学等三个专业。同时,不断优化、改造、完善现有专业;加强专业群建设,以现行机电工程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为基础和模板,进一步建设建筑工程系BIM技术、建筑装备化及生物科学系现代农业等专业群建设。

2.4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强化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

围绕学院办学定位,进一步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支持和鼓励各系部举办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学院机电工程系电子产品制作兴趣小组指导学生自主研发制作了单片机应用开发板、能进行航拍的四轴飞行器、倒车雷达、水下通信设备、多音阶电子琴、模拟月球车、人体反应速度测试仪、脉搏测量器等几十种电子产品;制订《“院长奖学金”评选办法》、《专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活动。近三年来,学生荣获全国级奖项87人次,自治区级奖项231人次;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2011年学院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五年来,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立项共计116项,资助金额共计23万元;注重加强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先后建立31个校内实验室和67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同时,制定并实施了《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通过“预约管理”系统,建立无人监管“开放实验室”,为学生自主研发、创新设计提供宽松的环境。

2.5重视立院之本,加强教师创新教学能力建设

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结合学院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培养模式等实际办学情况,不断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业务技能的培养。主动联系对口企业,建立“双师型”人才引进发展机制,实施“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计划;进一步完善和制定教师培训制度和激励机制,注重培养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企业挂职锻炼、参与地方企事业科技研发、参加国内外访问项目、课程进修、学历进修、行业技能竞赛培训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师行业技能培养;积极加入“西北地区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盟”,共享“名师讲座”、“青年教师研修”等优质资源,注重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络资源,申请购置“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在线学习课程59门,搭建“院校教师在线学习中心”;积极拓展“西部项目”有关出国专业研修项目。

2.6注重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创业指导服务

2.6.1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

建立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制,根据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纳入必修课,同时,依托新疆农业大学资源,每年两期有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SYB)。

2.6.2重视恰当的创业教育

聘请校外企业家、创业典型,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展开创业教育,使广大学生了解了开办企业的程序,了解创业政策和创业目标。同时,引导学生不得盲目创业,不得跟风,要求学生充分了解创业项目的帮扶政策。

3.当前任务和今后努力方向

3.1扩大办学硬环境

3.1.1加快新校区建设

新校区建设是学院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将为学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是学院贯彻落实教育部和自治区有关独立学院规范办学指导思想的重大举措,也是学院积极拓展办学空间、有效推进规范发展的重要途径,将有利于学院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办学结构,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3.1.2进一步优化调整学院专业结构

大数据、云计算背景下的产业已经悄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电子商务、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的大规模发展,将对独立学院的专业建设提出新的挑战。例如用手机建立个人移动的保健中心和体检中心,这就需要培养大量的既懂传感器使用、又懂生命指标的测试和评价,还懂利用智能手机制作专家系统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用手机建立face to face的个人教育中心,这就需要培养熟悉移动互联网技术、熟悉教育技术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等等。今后,学院应主动适应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紧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基础设施现代化推进步伐,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为创新点,大力发展社会急需的、热门的应用技术专业。

3.1.3进一步加强“专兼结合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改革教师聘任及评价办法,积极探索“按需设岗,按岗聘任,评聘分开,内外两评”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体系;积极引进行业公认专才,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担任学院兼职教师;有计划地选送学院专职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进一步加强教职工培训,让教职工更多了解社会、了解产业、了解企业、了解需求,不断提升师资水平和管理水平。

3.1.4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中外合作办学

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实验实训实习中心。探索建立学校、区域、行业、企业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治理、协同育人、协同创新机制。让围绕学院改革创新、专业建设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越来越实。

3.2拓展办学软环境

“2016哈佛中国教育论坛”上,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的观点值得思考。

3.2.1创新需要宽松自由的氛围

当前,教育部要求大学开设创新课程。然而,创新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是通过专门的创新课程就能实现的事情。如果没有创新的土壤、创新的氛围和创新的内在动力和需求,创新根本无法实现。如果仅仅依靠创新课程去培养创新,显然将创新想得太容易了。即便国内大学开设了创新课程,可是到哪里能够找到创新的导师?这是一个问题。

3.2.2创新的起点是问号

创新实际上从问题开始,甚至是从批评开始、从对现状的不满开始的。我们现在不太主张孩子们去批评、去提问题,不太主张对很多现象提出不同的意见。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3.2.3创新没有标准答案

当前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把什么都标准化。考试标准化、问题标准化、答案也标准化,这样不可能进行创新的。曾经有老师问孩子,春天冰雪融化后是什么?有孩子回答,冰雪融化后是春天。这是一个很有诗意的答案。但是,在老师那里经常是错的。因为标准答案是,冰雪融化后是水。在我们的教育领域,类似的案例还非常多。所以,如果永远只有一个答案的话,是永远不会有创新的。

3.2.4创新的基础是阅读

创新和阅读是分不开的。一个人的精神思想史就是阅读史。创新本质上是基于对很多问题的分析、对大量素材的把握、对众多事物的观察。大量的阅读是创新的基石。现在的教育离阅读太远,包括国内大学教育。因此,大学与其去开创新、创业课程,还不如真正地让大学生认真地与文本对话。中国的大学教育方式基本上还是中小学的教育方式,其结果是“上课记笔记、下课全忘记”。

只有建立在对所有的问题研究的基础之上,才有创新的可能性。目前,在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但是,不要把创新口号化,不要把创新当成一个可以批量生产的东西,还是要扎扎实实地从改造我们的教育开始,还是要从扎扎实实的阅读开始。这样,才能真正地把教育的路走正,创新才有可能。

参考文献:

[1]张杰.创新与交大之道――在建校118周年校庆大会上的演讲.上海交通大学微信平台

[2]姜斯宪.如何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人民网访谈

[3]朱永新.创新不可能批量生产.中国教育自媒体平台微信平台

[4]俞仲文.从再现到创新――高职院校推行创新教育之我见[N].光明日报,2015-04-07(15)

[5]张新玲.规范办学 突出特色 努力构建独立学院创新教育体系[J].中山大学学报,2007-07(7)

[6]张新玲.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与创新[J].河北农业大学,2010-01(1)

篇13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2-0000-01

How to Implement Innovative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

Cui Xiaopeng

(Dongtai Anfeng High School,Dongtai 224221,China)

Abstract:The context discusses how to implement innovative education in IT lessons in middle school.Three aspects will be mentioned:The transition in teachers’education ideology i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ve education.The creation of a sound innovative education holds the key for fostering students’innovative abilities.The encouragement of innovative thoughts is a significant mean to bring up students’innovative abilities.

Keywords:Innovative;Innovative education;Innovative ideas;

Innovative ability

“创新”一词,早在《南史后妃传•上宋世祖殷淑仪》中出现过,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来实现和完成的,那么,在“教学”来源,什么是创新教育?所谓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的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着重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在中学信息技术课中要真正的实现创新教育,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以前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早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对象,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中学信息技术课而言更是如此。因为现在的信息技术教材大多简明、通俗且图文并茂,大部分学生都能看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贯通、点拨的作用,重点是让学生回去自己思考。其次中学信息技术课和其它学科相比较还有一个不同之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把信息技术课分成30%的理论课和70%的上机课,30%的理论课上教师对易懂的部分只要作简单介绍,对一些难懂的、易错的地方以及更快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作重点讲解,这样可以更全面的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学能力,对于占大比例的70%的上机课,只是在一些难懂的地方演示给学生看,其他时间留给学生摸索创造,这样的学习效果往往比学生从头到尾在老师的安排下好得多。

二、创设良好的创新教育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关于创设良好的创新教育情境,笔者认为,在当前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教师只起帮助、引导和促进作用。强调"创新教育情境"的创设,强调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与"会话"。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做好组织、帮助、引导、促进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要学会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能以各种信息方式呈现信息,如图像、声音、气味、质感等,争取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参与,并使用交互性强的教学软件,强化学生的"协作"与"会话",多让学生动手。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背景材料和各类感性材料,注重知识点的讲解,思维方法的引导,提示帮助学生寻求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先进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循序渐进的支架式教学、目标明确的抛锚式教学、引导启发性的随机进入教学法等。

三、激发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指:以密切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或者问题创造真实的教学环境,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动机,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到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设计出一个好的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任务还需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研究、探讨。

(二)灵活运用教材,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欲望不同,在教学中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比如,在学习了WORD之后,让学生思考在EXCEL和POWERPOINT中如何做同样的操作,然后再把不同点进行比较,学生就能通过以前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样既能节约上课时间,又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激发积极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

发散思维是利用不同的思维方向,采取开放和分歧的方式,以衍生各种可能的答案或者不同的解决方法,收敛思维是把众多的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序列中去,以便最终得出一个符合逻辑规范的结论来。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强调这两种思维的互补关系,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利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开阔思路,找出问题的多种解法,在众多的解法中,经过归纳、判断比较,最终得出最优化的结论。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四)充分发挥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作用

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矛盾统一的关系,揭示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这两种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既要设计自己的“教”,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教是为学而教,学是在教师的主导下的才学。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教和学才会相得益彰,从而才会提高教和学的质量。如果我们认真的去实践,成功将在不远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必须使其具有强烈的兴趣;要引发他们的强烈兴趣,必须懂得激发其积极思考和发掘其不可忽略的创造力;而要做到这点,就是我们教师的重要职责了。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教学灵活多变,目的明确,而且教学内容活泼多样,美观实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教育。我还是一位年轻的信息技术教师,我所能做的只是不断学习,学习,再学习。

参考文献:

[1]燕国材.素质教育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