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5:40:4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企业管理系统的要素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131(2015)12-0281-02
该系统与一般的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不同,是一项基于现代网络技术的浏览器与服务器模式而构建起来的面向用户对象的分布式管理系统。其一,该系统所构建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处于客户端的计算机硬件配置要求不高,只要按照相关的参数对浏览器进行设置,一般的计算机都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其二,为了实现信息的良好交换,企业应该将有关人力资源网络信息管理的重点转移至服务器中,从而有效减轻客户端的压力;其三,不论是基于浏览器还是基于服务器所构建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一般都要统一使用HTML语言标准,这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现跨平台的服务支持。基于网络技术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虽然是一项新的管理技术,但是相对于其他专业性更强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而言,这个体系并不算复杂,只需有一定专业水平的计算机人员来操作执行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企业采用。
2基于网络技术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2.1实现组织架构及岗位的分类管理
一般来说,企业内部生产组织结构多使用集权式管理模式,即通常一个业务部门需要对其下属的多个具体执行部门进行管理,从而形成了多维度的管理体系,这就必然会需要一个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的职能部门来分解、完成这些工作。比如,下属部门在执行当中,常常会根据自身生产实际情况的需要而派生出一些对应的其他管理方式;再比如,企业在经营中会根据市场的需要对组织结构、岗位设置以及人事编制进行调整等等,这些工作上的变更都需要计算机中心来迅速给出最优的计算结果并按照上级要求下达执行指令,以保证企业的人力资源处于集中控制的范围当中,因而在现代企业中设置相应的计算机管理中心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
2.2实现人员流动管理及信息监控
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过程中,必须要建立一个人员流动管理及信息监控的平台。这是因为,在企业的日常人事管理工作中必须对新入厂人员、离职人员以及不同部门之间人员的流动与调动等情况进行监管,这样才能根据生产业务的实际需要做出适当的安排,同时,在生产任务紧张时企业还需要临时用工,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应该设置与这些变更相对应的监控模块。此外,在企业人员的日常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人身兼多岗的现象,对于这种AB岗的现象,在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中也要予以充分的考虑,建立个人数据库或者信息库,为日后员工的升职、薪资的增减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依据。
2.3实现员工岗工资与绩效工资的准确区分
当前大部分的企业都采用了岗位和绩效工资制度,即使用了岗位工资与绩效工资相结合的薪酬体系。企业根据员工的岗位分类管理结果,对每个岗位设置对应的工资等级,然后给每个等级分为多个档次,形成标准的岗位工资。而绩效工资则是基于工作职责及内容进行对应的划分,根据岗位分类顺序、任职年限等相关因素形成对应的绩效工资系数。对于在不同岗位之间调动的员工,则也应该设置相对固定的换算或者予以累加计算。这些工作如果采用传统的薪酬计算方式,不单工作量大、耗时长、占用人力资源多,而且还容易出现计算上的不准确和汇总发放时间上的拖延,但是在网络技术支持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构建,使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计算机编程人员在构建管理系统时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针对不同的薪酬标准编制专门的计算程序,量身定做,然后再把各个计算程序集中在一个统一的模块上,不但实现了岗位工资与绩效工资的区分计算,并且还可以在汇总时通过计算中心迅速地结合在一起,在企业网站予以公示,持不同意见者可以通过个人计算机迅速向上级单位做出反映。
3基于网络技术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构建要素
就目前的应用情况来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多使用满足J2EE规范的B/S架构,通过设置集中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体系,形成自下而上的系统框架结构层、技术架构结构层和应用框架结构层体系,为企业提供分布式的管理体系。
3.1系统框架结构层
系统框架结构层主要包括一些基础类软件,例如操作系统、数据库和J2EE应用服务器。在构建过程中,可以使用B/S三层架构体系,并保证系统满足SOA架构规范的相关要求,能够支持不同的操作系统,例如Solaris、Linux、Windows等,为不同数据库的信息处理和交换提供一个标准的接口,有利于企业内部进行分布式设置和信息共享,为后续企业规模的发展做好对应的准备。
3.2技术框架结构层
技术框架结构层的主要功能是在系统框架结构层与应用系统之间形成一个封装的技术层,用于系统资源监控和管理。该技术框架层主要用于屏蔽对应的技术实现细节,例如界面风格、远程接入、多数据库适配、并发处理、缓存处理以及安全处理等,从而显著减少直接应用系统资源而导致系统响应迟缓的问题,确保系统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应用,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异构性和不安全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另外,在监控并管理系统资源的过程中,保证资源的可用性以及合理应用也是该模块的一个重要功能结构,用以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3.3应用框架结构层
这是基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模的相关理论,采用企业业务驱动导向原则,能够快速驱动和构建的应用软件平台。该应用框架结构层基于业务与管理层,使用业务建模(组织、流程、功能、信息等)手段,将管理系统的业务逻辑层与开发技术相分离,以便满足用户在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过程中的不同需求,最终实现满足所有用户的个性化应用需求,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附加需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构建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可以重点关注主要的业务逻辑,而不必重点关注其中繁琐的实现技术,这样可以让企业管理人员、业务人员等都能参与到应用管理系统的开发当中,提高系统开发的合理性和准确性,降低开发成本。
参考文献:
[1]孙宗海.孙思博钰.人力资源企业员工动态与静态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4(12)
一、企业管理系统具有典型的自组织特征
第一,企业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开放性系统,是保证企业组织不断适应新环境新变化的必要条件。企业系统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且通过一定的反馈进行自控和自调,逐渐适应外界环境新变化的目的,使企业结构不断健全与完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这种开放性特征决定了自组织原理在其适用范围内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企业具有非线性特征和自协调特征。当前,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一泻千里,为提升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率创造了更多条件,因而企业从外界所获取的物流、信息流等越来越多。企业实力不断壮大,其抵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系统性原理,由于各种复杂的非线性制约因素存在,其整体功能大于各组成要素功能机械相加之和。企业管理系统的非线性和自协调特征使企业管理能按照自组织原理进行动态的自主调节,从而达到协同。
第三,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决定和制约作用;二是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即反作用。组织离不开外部环境,需要时刻与外部环境维持互动,外部环境的特点、需求、变化也必然影响组织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选择;而企业的发展及其管理决策的变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环境,企业组织是伴随环境的进化而进化的。由于科技迅猛发展与社会日益进步,企业面临的环境愈来愈复杂、动态、不确定, 因此,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也在这种演化的路径中变得越来越复杂和难以预测。
二、企业管理系统的非自组织特征
企业是一个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通过反馈进行控制和调节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相对比较开放的系统,然而,就企业内部管理及被管理人员而言,又具有相对稳定和相对封闭的特征。企业管理系统是人参与的系统,企业为了达到盈利目的,会制定与建立相应的企业管理方案、方式、文化、公关等策略,这些策略一旦形成也具有相对稳定性。企业管理系统的这种有限的开放性决定了自组织原理只能在其适用范围内发挥一定的作用。
企业管理的非线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起着重要作用。企业组织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整体结构,企业管理则会考虑到各种复杂的非线性特征对其产生的影响。企业的管理是一个人为参与的过程。企业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必然会制定出相应的策略和行动途径。应辨证看待影响企业管理系统的内、外部因素。在这些因素中,有的利于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升,有的则背离管理初衷。当系统内外部有利因素都居于主要地位时,管理系统就应及时进行干预控制,使相对平衡有利的状态能尽量延续下去;当系统内外部不利因素占据主导地位时,管理系统就要充分运用自组织原理进行竞争和协同,使企业尽快走上符合企业科学发展目标的轨道上。
三、自组织理论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借鉴价值
第一,利用自组织理论建立具有自组织特征的企业管理系统。自组织理论显示,在一个系统和系统能量容量范围内,系统的密度愈大,有序程度则愈高,形成的场愈强烈,企业的自组织特征就约明显,效率也越高。系统依靠自身内部能压,在一种相对稳定状态下,将物质、能量、信息不断向结构化、有序化及多功能方面发展,系统的结构功能随之也将产生自我变化。而为使企业管理活动成为一个自行组织、自我管理的自组织系统,需要发挥企业管理的灵活性。根据相关政策,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符合实际的企业远景、企业文化和发展目标,使企业管理具有相对广泛的开放性。
第二,充分利用非线性系统和线性系统,使企业管理在这两种模式统统作用下平稳运行。物质内在的非线性作用是耗散结构的微观特征和自组织的内在动力。非线性特征有助于被管理者之间建立一定必要的交互作用,线性因素又能充分发挥企业管理系统的控制作用。在管理上,既要注重这些非线性因素由交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系列复杂反映,又要充分利用这些线性作用建立健全控制管理机制,有效实现企业管理目标。
1.1企业再造企业再造的是企业经营模式的调整,这为企业实现柔性管理提供了机会。企业再造的核心是以重整业务流程为突破口,以完整性为出发点,将原来支离破碎的业务流程再合理地“组装”回去,通过业务流程重组,过去僵化的管理体制被打破,组织内部的冲突和扯皮现象减少,员工拥有了自,积极性极大提高。即企业再造是在更高层次上确定企业如何对市场做出反应,如何识别潜在市场与创新市场,并在这种识别与创造中重新定位企业在市场中的角色。企业再造的目的是把企业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增强企业从员工个人到整个组织对瞬息万变的环境的适应能力[4,5]。企业再造包括企业战略的柔性、组织结构再造的柔性、制度创新的柔性和业务流程再造的柔性。
1.1.1企业战略的柔性。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商海中,企业需要从战略目标制定、规则调整到战略实施都贯彻柔性化的理念,才能在运营中表现出很强的应变弹性。柔性的战略观念能使人们以一种更能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管理来迎接新时代的挑战。这种新的战略观念主要是企业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要真正以满足消费者(客户)的需要作为组织的战略目标;增强组织利用新技术的弹性;加快新产品开发迅速进入新的生产活动领域,抓住有利时机,抢占新的市场等[6]。
1.1.2组织结构的柔性。由于传统组织管理模式决策周期长,信息交流渠道不畅,不能灵活多变地适应市场需求,建立柔性管理组织结构势在必行[6]。近年来,企业组织结构出现了扁平化、工作团队、网络化、虚拟化的发展趋势。扁平网络化的组织结构比层次结构更具有柔性,它能够通过改变内部结构来适应外界环境的不同要求,表现出极强的应变能力。同时,这种组织结构为组织内部成员提供了自我完善的发展空间和支持条件,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组织的运行成本也会大大降低。
1.1.3制度创新的柔性[3]。制度创新在于以充分的产权和制度设计来降低交易费用。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来看,制度创新所导致的产权重新安置和制度设计的效率要通过企业柔性管理模式-优化资源配置的效率得以展现。企业要不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改革。这样才能使更新、更完备的企业制度和体制继续被创造出来,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适应现代经济全球化、网络化运作的要求。
1.1.4业务流程再造的柔性。所谓业务流程是指一组逻辑上相关联的业务活动,企业依靠这些关联活动来实现预定的目标。重整业务流程,就是要从整体流程出发,先考虑企业从投入到产出的总过程,找出目标,然后重新分析不同业务流程以及同一业务流程中的各环节的内在关系,进行优化组合,以实现企业管理的最大柔性。
1.2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念是指某项新产品从设想、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以及销售一系列技术活动的综合。在国际经济领域中,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技术的柔性,越来越成为决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提高技术的柔性,才能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从总体来说,企业技术柔性主要包括自动加工系统柔性,物流系统柔性、信息系统柔性和软件系统柔性[7]。
1.2.1自动加工系统柔性是指当作业发生变化时,加工不需要进行特别的调整能完成多种操作的能力。还可分为设备柔性、工艺柔性、作业柔性、路径柔性等。
1.2.2物流系统柔性是指在加工过程中,采用不同手段将多种物料在设备之间转移的能力。它能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在制品库存,并缩短生产周期。
1.2.3信息系统柔性是指对加工和运输过程中所需各种信息收集、处理、反馈,并通过计算机及其它控制装置对设备实现分级控制的能力。
1.2.4软件系统柔性是指企业用计算机进行有效管理的能力,包括设计、规划、生产控制和系统监督等软件的柔性。
1.3市场营销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越来越注重市场营销,促使企业提高市场的柔性,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3]。市场营销的好坏,决定了企业总体效益的高低,只有搞好市场营销,提高企业对市场的柔性,从而加速商品的周转和销售,减少产品积压以及资金的占用,加速资金回笼,从而促进企业的经济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中去。其中主要包括绿色营销的柔性、服务营销的柔性、知识营销的柔性、网络营销的柔性与文化营销的柔性[8]。
1.3.1绿色营销的柔性。绿色营销的基本含义是企业通过营销活动,在获取利益的同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每一环节都应该考虑到消费者、环境及社会的利益。绿色营销是企业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企业要适应绿色大趋势,以提高企业及其产品的市场形象和竞争力。
1.3.2服务营销的柔性。服务营销是指通过取得顾客满意和忠诚来促进买卖双方相互有利的交换,最终获得适当的利润和公司长远发展。实施服务营销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适应力的现实要求。在竞争日益激烈、技术与经营方式纷纷被仿效的今天,服务对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更是有着独特的作用。
1.3.3知识营销的柔性。知识营销代表了一种先进的营销理念,是指企业在产品推销的同时,向社会传播与产品有关的知识、技能,让公众不但从直接的物品使用中受益,还从企业那里得到文化、知识等熏陶。它提倡掌握科学方法,通过向顾客传播知识与技能,变潜在的消费群体为现实的顾客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而获得利润。知识营销将会为企业带来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
1.3.4网络营销的柔性。网络营销是因特网发展日益成熟的直接结构,是网络技术发展的新方向。它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商务模式,带动了经济结构的变革,对现代经济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网络营销对企业各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企业要充分利用网络时代所带来的机会,努力开创营销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1.3.5文化营销的柔性[8]。文化营销是通过有意识地发现、培养或创造某种核心价值观念来达到企业经营目标(经济的、社会的、环境的)的一种营销方式。文化营销是站在主动利用文化环境因素的角度,把文化与营销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使文化渗透到产品、品牌及企业形象中,形成一种全新的经营理念。
1.4企业文化一个企业的工作方法、工作部署、工作业绩和效率与企业文化紧密相关。企业文化既是一种柔性管理方式,又是一种以文化为载体的管理理论。同时,它又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参与竞争并在竞争中致胜的手段。企业文化柔性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念及经营理念在动态环境下的不断创新,企业中各利益主体的观念和利益也相应经历调整过程,以期形成相应的企业使命和有利于柔性管理的氛围,即企业文化的柔性越强,就越有利于柔性管理的实现[5]。因此,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企业的柔性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包括企业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9]。
1.4.1精神文化的柔性。企业的精神文化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它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企业的领导和职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等,包括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目标等。
1.4.2制度文化的柔性。企业的制度文化规定了企业成员在共同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实际上是对企业职工和企业本身产生规范性和约束性影响的部分,主要包括企业工作制度、责任制度和特殊制度三方面。
1.4.3物质文化的柔性。企业的物质文化是由企业员工生产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它主要包括企业的厂房、工艺装备和产品等,它们是群体价值观的物质载体。
2企业生产系统柔性评价——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萨蒂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它将复杂的问题分为若干层次,逐步分析,可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也可以防止对某类问题出现前后矛盾的主观判断[10]。几十年来,它成功地运用于社会、政治、技术和经济等各个领域,取得了许多成果,它也适用于对企业管理系统柔性的分析评价。
使用层次分析法首先要把复杂问题分解为称为元素的各组成部分,再把这些元素按属性分成若干组,形成不同层次。同一层次的元素作为准则对下一层次的某些元素起支配作用,同时又受上一层次元素的支配。处于最上层的通常只有一个元素,它是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称为目标层。中间的层次包括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称为准则层。最低一层为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措施、方案或体现各准则要素变化的指标,称为措施方案层或指标层。在我们这个问题中,目标层为评价企业管理系统柔性,准则层则B表示影响企业管理系统柔性的因素,每个要素的变化又可以用若干项指标来反映,即准则层C,方案层D为不同企业的管理系统。根据我们对企业管理系统的分析,建立其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建立层次分析模型之后,我们就可以在各层元素中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出比较判断矩阵。层次分析法主要是人们对每一层次中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给出的判断,这些判断通过引入合适的标度用数值表示出来,写成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是层次分析法的基本信息,也是进行相对重要度计算的重要依据。
为了避免决策受个人业务水平的限制,常使用专家评比法或德尔菲法等建立判断矩阵中的相对权重。对两两比较构造出的判断矩阵,要检验其一致性,若不满足一致性条件,则要修改判断矩阵,直到满足为止。另外,在不同时期应根据当时情况重新判断,以使分析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首先利用专家评比法建立准则层B各元素对目标层A的相对权重,得到的判断矩阵为4×4阶矩阵。根据算术平均法得到准则层B的层次单排序,即单一权重向量,同时这一权重向量也是准则层B的组合权重向量,记作W′=(W1,W2,W3,W4)T。
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出准则层C各元素对准则层B各元素的重要程度,得到的判断矩阵均为16×4阶矩阵,其单一权重向量分别记作:
W12=(W11,W12,…,W116)T
W22=(W21,W22,…,W216)T
W32=(W31,W32,…,W316)T
W42=(W41,W42,…,W416)T。
这样就可以计算出准则层C的组合权重,令组合权重向量为C:C=(W12,W22,W23,W24)TxW′
这样,我们就可以计算出方案层D对于目标层A的数值,即对各企业管理系统柔性的评价,并得到一个评价值。令企业管理系统i的16种柔性类型值为一个向量:
Ai=(ai1,ai2,…,ai16)T
上式中qik为第i个企管系统k元素的评价值,Vj为第j元素的综合评价值。
从上可以看出,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企业生产系统柔性进行评价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主观性[11]。这是因为,对不同的柔性目标,不同的管理决策者以及不同的企业生产系统,柔性类型的相对权重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构成的判断矩阵就各异,这完全取决于管理者或专家的经验、主观判断以及特定的环境。因此,即使对同一企业生产系统,其柔性评价可能也会不同。其次,生产系统柔性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是否科学和切合实际,对其评价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有极大影响。企业生产系统柔性递阶层结构的建立一是要考虑问题求解的需要,不同问题其递阶层次结构也将有别;二是取决于管理者和决策者对企业生产系统柔性的认识程度和把握程度。
3结语
柔性作为管理系统所应具有的重要特征,它是作为应付动态多变的市场需求的重要手段,它对提高管理系统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与以往对管理系统柔性的概念性、框架性的研究相比,本文研究的结果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使对企业管理系统柔性构成要素和整体柔性的评价更加切实可行,为评价管理系统基于柔性的竞争力、分析和改善管理系统的功能提供了有效而实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陈旭,武振业.面向敏捷制造的可视化柔性决策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MIS.2000.6(6):41-45.
[2]庞庆华,潘郁.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环境下柔性调度的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5-70.
[3]陈晓慧.现代企业系统柔性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D].武汉:武汉工业大学.1999.5.
[4]时间,雷鸣.柔性管理及其对我国企业界的影响[J].经济师.2002.6:163-164.
[5]董华.柔性管理初探[J].甘肃社会科学.2001.5:41-43.
在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企业的具体管理工作侧重点各有不同,各个层级的执行管理活动的时间安排也不一样,但是他们的管理工作都包含有计划、组织、领导以及控制等的管理职能构成,它的流程设计是整个管理系统设计的重要阶段和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系统实现管理功能的目的性体现,而且还是系统结构设计与规范设计的基础所在。
一、企业管理系统的功能组成
从系统的结构构成来看,它的构成包括很多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属于是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性整体,整体上呈现出整体性、稳定性、层次性以及适应性等的特征。从现代企业的定义来看,它是与外界相互交换物流、资金流、人流、商流等的耗散性结构系统,是与系统科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相一致的,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多派系,管理系统权变学派的观点是在企业的整个大系统管理中存在有若干个分系统,常见的有技术、目标、价值等的分系统等,此外,也包括有管理的分系统。从当前对于企业管理系统的研究来看,企业的管理系统实质上属于是一个由管理思想、观念、信息、程序以及方法等等非物质功能要素综合构成的一个“软系统”。
二、企业管理流程设计的目标
企业的管理功能是管理行为活动期望获得管理效果的本质作用,对于它的流程设计需要依据科学管理的规律,在结合企业自身条件的基础上,把各项管理业务自始至终的处理过程逐一的进行事项的分解描述,从而按照和谐简约的形式在组织中建立一系列相对稳定的时空联系方式和行动秩序,这样可以促进部门或者是岗位间的自动化协作水平得到提高,从这些动态结构的自身来看,它所表现出的特性和能力是对管理功能的一个很好的诠释和支撑,对于管理流程的设计一方面可以更好的表达和实现管理系统运行中的基本功能,另一方面还可以渗透到企业系统的各个层次之中,进而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和各级管理目标密切相连的拟合体系,同时对于企业战略规划以及各个层级绩效指标的关注和重视还可以促进企业资源规范化和集成化运营,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有效提高组织整体的管理绩效。经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对其管理流程设计的目标总结为:确保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合作事项更具有可操作性;进一步增强对企业价值链中增值活动的支持;确保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协调有序;有效节约流程运行时间保证的工作质量,对于员工来说,可以起到激励员工完善考核的作用,进而降低到企业管理成本的降低,使其可以稳定不间断的改善循环。
三、企业管理流程设计的原则
(一)适应性原则
它的基本含义主要是企业所处的行业、市场环境、战略导向、人力资源现状、组织结构以及文化氛围等等大相径庭,一般是不会具备一个统一的管理流程模式的,基于此,对于企业管理来说,就需要结合企业的自身实际状况,有针对性的设计适应特定企业发展的管理流程。
(二)满意性原则
企业的管理流程涉及到诸多的管理业务,各个流程相互间和组织结构等都具有很深的关联性,但是相对于“制度”来讲,它的流程就需要讲究简约和实用,对于企业系统资源调控的细节部分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这种原则的好处是可以避免备选方案的脱离实际。
(三)串行原则
串行原则是和单个管理流程的过程性特征相一致的,在管理流程的整个业务活动中它的最终承担者是“人”,它的心理活动和对于信息处理的串行特征也会不可避免的融入到流程在时空中的固有属性,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管理流程中活动间的部分逻辑关系以及活动的方式,一般来说,这一原则是不排斥不同流程间以及单个流程中出现的并行现象。
四、企业管理流程对管理功能的实现作用
(一)管理熵和企业的动态结构
企业的管理系统属于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系统,它的不确定外部环境和组织内部多功能、多层级等因素是相互交织的,一旦在内部协调发生了障碍时,环境对于系统输入的非可控因素达到了一定的阀值时,组织内部就对于目标难以进行目的性的控制,这样就可以在功能上呈现出有序性减弱以及无序性增加的紊乱现象,管理熵认为无论是哪一种管理的组织、政策以及制度等在相对封闭组织运动的过程中,会呈现出有效能量的减少,无效能量的增加过程。管理流程提供了一个动态运行的形式和过程,可以大大降低管理熵。
(二)对于企业系统运行的调控
以生产型企业来讲,在原材料采购入库前需要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检验,如果出现了遗漏就会导致质量不合格材料流入生产线,导致生产成本增加,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也需要进行抽样质检,以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转化形态满足生产进度的阶段性要求,这样可以有效确保企业产品生产质量的良好。企业的管理流程属于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它的科学设计对于管理功能实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保证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
五、结束语
企业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市场的主体。对于企业管理流程的科学合理设计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时期管理流程满足实际经营的需求,与时代的发展要求相一致。
参考文献:
非线性企业管理系统内部中的各个要素,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各个要素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最明显的特征是“部分之和小于整体”。譬如,在企业的管理中,是利用相同的企业价值观来把企业员工紧密的联系为一体的,然而,企业员工间凝聚力的作用是巨大的,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微妙关系,是无法用线性方程所表达的。又譬如,在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关系的子系统当中,部门通过本部门内员工共同的努力,就可以让原本杂乱无章的人资管理系统变得井然有序,这堆促进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井井有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企业的管理系统当中,只有系统内部各要素的非线性关系是由临界效应和相干效应作用而得的,才能够使企业的发展由无序向有序过度。
1.2企业管理系统具有微小涨落的特征
由于企业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因此,企业管理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来自外界环境各因素之间的影响,使得在对企业进行管理的时候,出现微小的涨落。企业管理的微小涨落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企业内部涨落。譬如,企业员工在开展流水线工作的过程中,有某个员工被机床弄伤,那么这时候,流水线工作不得不暂时停止工作;另外一个方面表现为企业外部涨落。
2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企业管理
2.1提高企业的开放性
要想让企业拥有完善的耗散结构,就必须提高企业的开放性,通过打开企业管理系统,向外界汲取能量,只有这样才可以让企业克服熵增过程,才能够让企业的负熵值升高,才能够让企业的发展从无序向有序化过度。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企业和经济都处于比较封闭的状况下,这使得我国的企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变得十分的混乱。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企业管理方式和经济运营模式逐渐得到转变,这使得我国的市场经济在短暂的30年内,获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但是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还属于粗放型,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相比,还相差较远,因此,我们需要提高我国企业的开放性。要想提高我国企业的开放性,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方面:实现政企二者的分离。我国是以国有经济为主题的国家,因此,我国企业管理长期处于政企不分离的状况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政企不分离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下的企业发展了,甚至还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阻碍,所以,必须尽快的将政企二者完全的分离开来。要想实现政企锋利,就必须在发展企业的过程中,为企业物色适合企业本身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是企业不断的加强和外界技术、信息以及物资等方面的交流。在对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为企业设置物资管理部和行政管理这两大部门,并且以法律约束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避免企业的经济发展受到不良影响,还能让企业在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发挥出自主性,使得企业自身的效能得到提升。第二方面:加强建设企业的信息部门。要想让企业受到外界的有意影响,就必须让企业获得更多的外界信息,为此,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建设企业的信息部门,让企业能够及时的掌握外界信息,然后根据接收到的外界信息,来对企业管理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是企业管理更适合企业的发展。此外,如果企业还想进一步的提高自身的对外开放性,就必须在全国乃至全球创设信息门户网站,可以通过与信息机构合作创立,这样能够为企业构建起一个相对完善的企业网络信息系统,有利于提高企业收集市场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第三方面:不断注入和吸收国外技术和资金。在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常常会出现资金短缺的现象,因此,企业需要不断的注入国外资金,这样做不仅能够让企业用于充足的周转资金,还能够使企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得到提高,有利于扩大企业产品的出口量,对企业创汇能力的提高十分有益。在企业的创汇能力得到提高的时候,企业管理者应该适当的为企业引进先进的技术。先进技术的引进不仅会帮助企业提高创汇能力,还能够让企业技术引进和企业创汇能力提高二者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局面。但是,在位企业注入和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的过程中,必须得到国家政策上的支持,于国家建立起一个同意的出口生产体系、推广体系以及技术引进体系,是我国的企业投资环境得到不断的优化,这对于企业经济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提高企业员工的创造力以及活力
第一:为企业创设具有独特性的企业文。为企业构建一个具有企业独特性的企业文化,这样能够让员工的行为得到规范,还能让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得到统一。此外,还能够企业内部的员工形成比较稳定的素质,这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第二:实现企业管理的民主性。在对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提高企业员工的民主意识,使企业管理变得更具有民主性,使企业管理变得更加的合理化。特别是是在聘请企业管理者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民主选举进行决策,这样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对企业管理者的管理依从性,间接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十分有益。第三:增强企业员工的竞争意识。有竞争才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要想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质量,就必须合理的引入企业竞争机制,激发出企业员工的竞争意识,使企业员工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当中,这堆企业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此外,企业管理者还需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职业培训,以此来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这对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基于耗散结构相关理论可知,当企业管理系统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会出现一个最大的负熵值,这对于企业发展而言,最大负熵值的出现代表着企业发展正处于最佳的状态。要想让企业的发展能够处在最佳的状态下,那么就必须要让企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持续发展,只有通过时间的足够积累,才能让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和管理效能得到质的飞跃。要想改变企业的现状,使企业让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和管理效能得到质的飞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第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大经济理论研究的力度。得到政策上的支持,无疑是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插上翅膀。因此,我国政府必须加大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力度,是我国企业的发展速度加快,为实现我国经济的腾飞做奉献。通过为企业制定出一系列的长远发展政治策略,指引我国企业朝着更长远的目标发展。第二方面:政府需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界环境。政府应该合理适当的放开权限,让企业能够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下发展,使企业能够为自身的经济发展负责任,实现真正的盈亏自负,适当的放宽权限,能够让企业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获取渊源不断的动力,这对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三方面:实现企业的分断承包生产体系。分段承包生产体系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实施分段承包生产体系,能够让企业避免临时承包囧局的发生,通过与承包商长期签订合作协议,使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的质量获得保障。党承包商无法在生产任务完成状况不佳的时候,企业可另外寻找合作承包商,有效的避免企业出现质量事故,而给企业带来经济以及名誉上的损失,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十分有益。第四方面:为企业的发展目标指定考核机制。这样就能够使得企业在发展的时候能够充满动力,能够逐步实现指定的目标,从而为实现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积累经验。
2.4加强企业之间的兼并
首先,要求政府部门对于兼并以后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要制定宏观的计划来进行引导;其次,要加强对企业兼并过程中经济论证的审批过程,从而保证企业兼并以后经济结构的合理化;最后,对于审批中的经济结构合理的企业,政府要给予税金、信贷、能源以及原材料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必要的时候实行倾斜政策,从而为兼并以后的企业发展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
目前,有关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研究存在着两种倾向,即公司治理研究只考虑狭义的公司治理范围,其中主要研究内部监控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而公司管理研究中,又只注意企业外部环境、公司文化、管理风格的影响,而很少把公司管理系统与公司治理系统结合起来综合研究。
可以认为,治理与管理的差别在于:(1)治理的中心是外部的,而管理的中心是内部的;(2)治理是一个计放系统;管理是一个封闭系统;(3)治理是战略导向的,管理是任务导向的。简言之,公司治理关心的是公司向何处去的问题,而公司管理关心的是怎样使公司达到上述目标的问题。同时,企业治理和管理又是密不可分的。公司治理和管理都可能直接对公司管理运作过程产生影响,但在通常情况下,公司治理系统主要是通过影响公司管理系统来达到间接影响公司管理运作的目的和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率与管理效益的。在实践中,通常认为专司公司治理的董事会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企业管理。特别是在英美等国家的治理结构中,董事长往往又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CEO),许多高层经理又是董事会成员。鉴于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这种交叉关系,国外有学者指出应该将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综合起来加以研究,并提出了一个描述性模型。我国有学者借鉴其思路,构造了一个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整合分析模型。
公司管理系统在这里被描述成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企业战略目标与决策系统;二是企业组织结构与组织管理系统;三是企业文化与价值系统。按照著名的麦肯齐企业管理系统的7-S框架(因素包括结构、战略、体制与程序、人员与班子、技能、作风。共同价值)来分析,上述第一和第二部分主要是硬件要素,第三部分主要是软件要素。从控制角度看,在公司管理系统中,决策体制、管理组织体制、管理规程与制度以及会计、审计系统等构成了公司管理的自我调控机制,对企业管理行为形成了内在的和制度化的约束。
一是企业外部环境系统,这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资本市场等因素,它们既影响公司治理系统,又影响公司管理系统,还构成公司治理系统的一部分。二是公司信息网络。它应是公司治理系统和管理系统的共同组成部分和赖以有效运作的基础。强调这一点,对于我国企业现阶段在企业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我国很多股份企业治理结构发挥不了作用,除了制度上的缺陷,本身能力差之外,再就是缺少支持有效决策和有效行动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常常是企业管理的自我调控系统,特别是会计和审计系统提供的。
二、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整合分析摸型
目前,有关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研究存在着两种倾向,即公司治理研究只考虑狭义的公司治理范围,其中主要研究内部监控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而公司管理研究中,又只注意企业外部环境、公司文化、管理风格的影响,而很少把公司管理系统与公司治理系统结合起来综合研究。
其实,公司治理与管理是存在紧密关系的两个方面,按柯克兰和瓦提克(Cochran and Wartick)的研究结论: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之间潜在冲突是构成公司治理问题的内容之一,因此公司治理的目标就包括协调公司的治理和公司的管理。[1]治理与管理的区别依赖于经济学上定义股东与管理者关系的企业理论模型:股东拥有企业仅不参与经营管理,股东通过选举董事会作为他们在公司决策中的人来监督经营者的行为。据此,公司治理被看成与公司的内在性质、目的和整体形象有关,与该实体的重要性、持久性和诚信责任等内容有关,而公司管理则更多地与具体经营活动有关。可以认为,治理与管理的差别在于:(1)治理的中心是外部的,而管理的中心是内部的;(2)治理是一个计放系统;管理是一个封闭系统;(3)治理是战略导向的,管理是任务导向的。简言之,公司治理关心的是“公司向何处去”的问题,而公司管理关心的是“怎样使公司达到上述目标”的问题。同时,企业治理和管理又是密不可分的。公司治会计理论理和管理都可能直接对公司管理运作过程产生影响,但在通常情况下,公司治理系统主要是通过影响公司管理系统来达到间接影响公司管理运作的目的和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率与管理效益的。在实践中,通常认为专司公司治理的董事会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企业管理。特别是在英美等国家的治理结构中,董事长往往又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CEO),许多高层经理又是董事会成员。鉴于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这种交叉关系,国外有学者指出应该将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综合起来加以研究,并提出了一个描述性模型。我国有学者借鉴其思路,构造了一个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整合分析模型[2]。
公司治理系统由内部监控机制和外部监控机制组成。我国公司法确定阶“三会四权”制衡机制就是典型的内部监督机制。外部监控机制是指一股股东、资本市场、经理市场、产品市场、社会舆论和国家法律法规等外部力量对企业管理行为的监督。
公司管理系统在这里被描述成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企业战略目标与决策系统;二是企业组织结构与组织管理系统;三是企业文化与价值系统。按照著名的麦肯齐企业管理系统的7—S框架(因素包括结构、战略、体制与程序、人员与班子、技能、作风。共同价值)来分析,上述第一和第二部分主要是硬件要素,第三部分主要是软件要素。从控制角度看,在公司管理系统中,决策体制、管理组织体制、管理规程与制度以及会计、审计系统等构成了公司管理的自我调控机制,对企业管理行为形成了内在的和制度化的约束。
模型中还有两个相关的系统。一是企业外部环境系统,这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资本市场等因素,它们既影响公司治理系统,又影响公司管理系统,还构成公司治理系统的一部分。二是公司信息网络。它应是公司治理系统和管理系统的共同组成部分和赖以有效运作的基础。强调这一点,对于我国企业现阶段在企业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我国很多股份企业治理结构发挥不了作用,除了制度上的缺陷,本身能力差之外,再就是缺少支持有效决策和有效行动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常常是企业管理的自我调控系统,特别是会计和审计系统提供的。
三.会计信息系统与公司治理和管理系统
当现代经济已客观地表现为实体经济、货币经济和数字经济的三重世界时,现代企业中的管理信息网络很大程度上就是以数字形式表现出来的会计信息系统[3]。会计是企业管理活动的一部分,它产生于企业管理系统中,以管理当局的名义向外披露会计信息,并对其可靠性、真实性负责。会计亦是公司治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公司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只有根据会计信息了解并监督企业管理活动,进而作出相关决策。会计信息系统和公司治理和管理系统的关系具体分析如下:
“2002年中国年度报告”以铁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GDP以8%的增幅居世界领先地位。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不但变革着社会经济系统的结构而引发新的功能。同时还促成了社会精神文明的并进,其中最显着的成果是催生了“现代企业文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结构——即企业在管理实践中的科学技术,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与价值观念和企业艺术活动的有机统一体,它是以系统方式作用于经济运作过程,并显现能动特性的新的序参量。
本文将对“文化参量”在现代企业管理系统中的功能属性,按其三大参量要素,即科学、道德、艺术等文化形式进行定性分析。并就“企业文化”与“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成功吻合,论证蓬勃发展的中国企业,从“经济人”提升到“伦理人”的崭新形象的文化成因。
一、现代企业管理系统文化参量的第一要素——科学文化
科学文化是现代企业文化结构的第一要素,作为理论形态的科学,其功能属性在企业中的显现,有一个“物化”的过程,即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的发明创造并优先地运用于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工艺流程的更新或新模式、新标准、新规程溶入营销、管理、服务方式的变革运作过程之中,这通常被称之为现代企业的“科技文化”。且其文化素质之高低,是衡量和代表现代企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客观尺度。用高新科学技术作为支撑而构建起来的生产力系统,无疑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力量之源,是构成现代企业发展的直接动力之关键要素。因此,现代企业科技文化建设的目标,就必然集中指向,构成生产力系统的三大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
1.培养提升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
企业文化建设,首先是培养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是提升生产力的关键课题。而作为企业,它必定不是专门教育机构,对员工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则侧重于培养员工的科学精神——崇尚科学,实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重要思想。
有了科学的思想指导,势必提高员工自身的认识水平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那么,在学科学、用科学中,就能较好而主动地把握机遇,使之在科学上能有所“发现”;在技术上能有所“发明”,使企业处处洋溢着创新精神,而牢牢地抓住科学技术的“首创”性,在产品的研制开发或生产、经营、服务上占尽先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先”,“人旧我新”而立于擂主之位,以确保企业运作的良性循环。
企业有了崇尚科学的理念与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撑,员工劳动技能与服务质量的提高,就具备了先进的精神武器与坚实的物质基础。理论的物化过程,推动着物质与精神的双向转化,企业员工将自已的智力资源能动地、创造性地溶入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是我们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之源。
2.开拓与变革生产资料的结构
生产力这一动态系统的先进性与发展状态,在物的因素上则为生产资料的结构状态及其所吸纳的科技成果。企业的“科技文化”建设,对此就将目标锁定于——一是对劳动资料的变革——以智能化、自动化的工具与设备;快捷而优选的信息;新型的能源;国际国内多渠道的资金——即以高、精、尖的科学技术和有效的资金运动形式去变革劳动资料的结构,以取代落后的设备和陈旧的资源;以弥补资金的短缺与呆滞;二是,与此同时,必然相应造成劳动对象的结构变革,即在“人化自然”过程中,以消耗实体物质资源为代价的传统生产模式,逐步让尽量节省物质资源,转而以取之不尽的非实体性智力资源,信息资源为依托的新型产业以代之。或向地球的处女地,向海洋乃至向其他星体开拓新的劳动对象。或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
高新科技于劳动对象,也不仅仅停留在改变其形状、结构、性质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种“改造世界”的活动,而是更深层次地“创造世界”。由于创造性的发现与发明日渐涌现和对物质资源的节约与爱惜,它必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荣,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直至最终化解人类面临资源匮乏“消耗>生成”不等式的威胁。
可见,有科技文化素养的劳动者,与科技含量高的生产资料有机结合所造成的生产力的飞跃,是现代企业文化结构中的第一要素——科技文化动力工能的凸现。它不仅仅是企业,而更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巨大动力。
二、现代企业管理系统文化参量的核心要素——道德文化
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引起社会意识系统的相应变革。道德文化作为社会意识系统的一个要素,它对人们行为的制约,较之法律“惩之于已然”的后滞性,而独具“防患于未然”的超前、深刻、广泛的属性。因此,它对社会的能动促进,其尽善功能不可低估。
由此可知,现代企业文化系统的复杂结构中,道德文化具有“系统核”的性质——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所在——构建企业优良的职业道德,以实现企业的整体价值而取其“尽善”之功。
1.社会道德“序变”之果——公民道德规范
所谓道德“序变”就是要打破原来的结构,经“无序化”过程达“有序化”,从而构建新的“有序状态”。笔者曾著文预言——随社会经济结构调整有序之后,将构建一种“有序的、全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系统而代之”。2001年10月,中央所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正是我国道德序变之果。它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作为现代企业的道德文化建设,其着力点就在实施《纲要》,实践“规范”的同时,构建自身的职业道德系统。
在道德文化建设上取得显著成就的海航,早在1997年就率先制定了《员工行为规范守则》,并提出了“上善若水”的海航企业文化格言,以期全方位地建立“至诚、至善、至精、至美”的道德文化系统。
2.现代企业道德文化的主题——职业道德
道德的功能在于,通过人们自觉的行动去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达惩恶扬善,使人们树立从善如流的价值追求——即实现社会持续发展;财富共同创造;成果合理分享。作为现代企业的职业道德建设,就当以《纲要》为本,在企业员工中加强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教育,从而建立起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
由此,不难看出——现代企业的道德文化,在企业文化结构的功能中,它通过“工具价值”向“内在价值”的转换,以达最终实现企业所追求的“整体价值”。故它集中体现的是人类社会渴求的——构建以人为本,以善为荣的“共享价值系统”这一崇高的社会目标。即通过职业道德的“工具价值”(作用),使企业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链式运作中,获得“内在价值”——正当需求的满足。并借“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要求,为社会提供丰硕的成果,以实现社会“整体价值”的优化——“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统一。这实质上也是一个企业,能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内在动力。
3.道德文化尽善功能的实现机制
企业道德文化的尽善功能,在于确保企业内在价值的实现。其机制源于企业“共享价值系统”的构建与运作。所谓“共享价值系统”,笔者在《21世纪新价值系统探究》一文中描述了它的特征——“主体多元易位、组织规范自由、运作协同共生、功能正向共享”。网络化的新型价值系统。而这一新价值系统的建立,首要条件在于主体应具备相应的科技文化素质和道德文化素养。即满足共享价值系统对主体显示“工具价值”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与人为善、服务社会的崇高道德修养的要求。
在共享价值系统中,企业作为一个子系统,即“人控系统”而存在。笔者在《系统功能求解》第十章第三节,“人控系统正向功能之‘根’——共享价值系统”一文中,对共享价值系统的结构作图描述如下——(今将其成果运用于企业,见图1)。
企业道德文化的直接功能,就集中体现在“自律——ZL”(员工道德品质)与“他律——TL”(企业职业道德)的双重屏壁的约束机制,为企业员工的施控行为导向。即企业主体通过对客体的改造而创造出企业的价值(系统功能的物化),这种价值除为整个企业员工共享之外,还通过各种形式回报于社会。因为,主体系统协同一致,遵守道德规范。“都那样做”源于目的——价值追求的一致,使主体系统的整体需求得到满足。如果这种满足仅对主体系统的一部分有意义,那其他部分就会因“不公”、“不平”而失望,使自已的行为选择失去价值意义。那就必然引发“不一定那样做”的逆向行为,导致企业正向功能的“主体成因”——企业一部分员工的行为失控,至使企业运作协同性的削弱,从而影响企业整体价值的优化。据此结论:现代企业道德文化的尽善功能的实现,非依赖“共享价值系统”的建立不可。因为它是道德文化价值内涵的物质载体。
三、现代企业管理系统文化参量的高层要素——艺术文化
鲁迅先生曾精辟立论“艺术乃美的凝聚”。这启迪我们认识到:现代企业科技文化之求“真”与道德文化之求“善”的统一,表现为最高、最优状态的“美”。那就是现代企业文化结构之最高层次——企业的艺术文化。
1.艺术文化的巅峰状态——“真、善、美”的统一
所谓“巅峰”,并非极限之意,而是指企业艺术文化,与作为基本动力的科技文化和作为核心要素的道德文化组成“金字塔”结构,它位居其上(见图2)。即是说没有“真”和“善”,“美”则失去内容而空有形式。只有“真、善、美”三者和谐统一,即科技文化、道德文化、艺术文化各司所能,企业的发展才可取得“尽善尽美”之功。
同时,科技文化和道德文化的发展及其功能的展现,又标志着人的解放过程不断向前推进。即从社会和自然的双重压迫下逐步解放出来而获得自由。它为人自身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充分的自由的时间。这种“自由时间”的获得,才使企业进行艺术文化实践有了可能。
2.企业艺术文化的内容——艺术的教育、欣赏、创造
从现代企业文化结构的三大要素,去研究企业文化的动力功能,尽善功能和尽美功能,就能比较清晰地把握企业艺术文化的实践内容,而不至停留在仅仅追求展示企业形象和特征的标记、歌曲、口号、环境、服装、广告等外在形式。
(1)企业的艺术文化教育
对企业员工的艺术教育,同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有着如“金字塔”结构所示前因后果的内在逻辑顺序,而艺术教育又必须紧紧围绕前两者进行。企业的艺术教育,重点不在艺术理论的修养和艺术技能的训练。而是使员工懂得求“真”,从“善”的完美统一,即在生产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运用科技与道德教育的成果。深刻理解个人和企业的一切行为,都当遵循“两个尺度”——一是科技文化所代表的“真理尺度”;二是道德文化所代表的“价值尺度”。
(2)企业的艺术文化欣赏
现代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拥有现代化的生产能力和与之俱来的高生产率。这就使得在时间分配上,绝非将员工死死束缚在生产岗位,成天为完成生产任务而拼搏。而具有还以员工相对“自由时间”的可能,让其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如同海航“力图创造一个能够使人才成长,工作和生活质量高,宽松有序的企业环境”。这就为组织员工进行艺术欣赏提供了必要的时空条件。
由于艺术的门类广阔、形式多样,个人的爱好也有所不同,既然是“自由的时间”与“自由的发展”,则不必强求一律,企业可在多种多样的艺术活动中起组织作用,让员工充分享受艺术之美,通过艺术的熏陶与感染,引导员工美化生活,热爱生活,给企业增添一股无形而强大的凝聚力量。
(3)企业艺术文化的创造
企业艺术文化创造,是既有一般形式,更有特色内容的实践活动。在生产型的企业里,它首先着重在产品的内在功能、质量与优美的外观设计和谐统一。其次是艺术而新颖的包装设计,这两者都在“以人为本”,“主次相宜”的原则下进行创造,成为企业艺术文化水平的制高点——使产品成为精雕细刻的“艺术品”,使服务成为如海航人所渴求的“至诚、至善、至精、至美”的典范。
就一般企业而论,在艺术文化的创造上,都共同面临企业的形象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和参与社会交际、公益、新闻等活动中的企业形象问题。这既有不同行业特征的要求,又有以“真、善”为本的共同原则。非如此,难以求得企业艺术文化的功效。比如,以广告设计为例,如果失去了“真、善”原则,“艺术性”越强,反而成为恶性十足的骗局而危害社会,谈何“尽美”之功?又怎能称之为“艺术创造”?
可见,企业的艺术文化实践,较之专业艺术部门的实践,企业当偏重艺术内容的客观、真实。对艺术的虚构、想象、夸张、错位等主观技巧的运用当慎之又慎。也可以说对艺术主观属性有筛选而非全然吸收,是企业艺术文化创造的独有特征。
通过对现代企业管理系统文化参量的分析,我们明确了主动积极地进行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之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将企业本身所蕴含的科技、道德、艺术文化于生产力中的“自组织机理”,提升到人们主动地促进、建设与参与。这就是:企业科技文化,在生产力的自然上升过程中,既“自组织过程”中,加入了人的自觉促进这一新的序参量,促使企业发展获得强大的源动力;企业道德文化,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由依附后滞补充的“游戏规则”,变为道德文化的超前引导;企业艺术文化,将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对“美”的被动满足,飞跃到主动追求。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文化参量所凸现的自觉促进之“动力功能”,超前引导之“尽善功能”,主动追求之“尽美功能”的轰然击世,促使企业从“经济人”提升到了“伦理人”的高度。这种提升与吻合完全符合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尤其是“现代企业文化”与“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一致性,正是本文关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依据所在。
一、引言
从宏观角度来看,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正经历着快速的变化,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企业为加强风险管控水平需适时优化内部管理体系,在融合管理体系与合规管理期间,管理人员应主动找出其内部生成的各项风险,在精准识别后设计出良好的应对策略,从而促进企业的整体发展。
二、合规管理的主要内容
其一,企业管理人员在开展合规管理时,其应严格遵循协调性原则、专业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客观性原则与独立性原则等。由于合规管理为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组成,在进行合规管理期间要加强企业内部的事前控制,在监管层面带有极强的功能属性,采用此管理方式也符合企业管理中的内生性要求。运用合规管理时要增强监督水准,监管目标要与项目完成的目标保持一致,且该项管理带有全覆盖属性,其内部的各项措施会应用到企业全过程的管理活动中。其二,在实行合规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的经营活动需与其内部规则保持一致,此管理内容中的多种手段都要遵从于企业适用的法律法规,即管理措施需与目标连用。针对合规管理系统来说,其拥有独立的监督流程与工作内容,其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要遵从于行业特定的法律法规。其三,合规管理中还存有不同形式的风险,该项风险主要针对的是管理或工作人员在执业过程中或经营管理中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会给企业的声誉与财产带去极大损失。合规风险中的主要内容为管理风险、制度风险、流程风险、控制风险,其外在表现中的风险诱因多源自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企业合规管理中的核心理念为合规创造价值、主动合规、全员合规及合规要从管理层做起。
三、合规管理进入企业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一)确认管理体系与合规管理的关系
企业内部管理可带有多种方式,如审计、纪委监察、法律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而合规管理也属其治理的重要方式。虽然企业管理中的各项内容带有不同侧重,但其仍然带有许多的共同点,即预防、处置管理制度中的多重风险。对于企业内部管理来说,合规管理属于底线管理,其依靠的主要方式为制度与流程,也就是说,在开展合规管理期间,其内部员工需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内部规章、法律法规等。针对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来说,从本质上看是应对与预测相关风险,并将多项监督与制衡要求放置到业务管理流程与系统中。企业在进行法律管理期间,管理人员应将法律风险控制当作基本手段,实现企业管理效率为根本性目标,运用多项法律条款来保障企业的顺利运行,因而合规管理与企业管理系统的融合极有必要。
(二)增强企业管理的规划性
企业内部防控风险最为重要的系统属内控体系,其在管理上要耗费的时间较长,且规模极大,因而将合规管理加入其管理体系内可提升企业管理的规划性。企业管理体系在与合规管控相融合的过程中,若想真正发挥作用,需精准结合其内部的业务流程,二者在完成融合以后,企业不只有内控风险一项高风险业务,还在合规管理维度上存有风险,继而使风险管理成为其内部管理的重点内容,利用各项改进措施同时加强合规风险与内控风险的防控水准,因此,借助二者的高度融合有助于实现企业合规管理与风控内控的一体化。
(三)更好地掌握企业内部管理的重点
首先,在开展企业管理体系与合规管理融合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确认此类融合的基本原则,其与风险防控相关的管理体系要变得更为高效、简洁、适用,完美融合推进与部署两项管理体系,在此原则的领导下,企业内部管理系统需借助与合规管理的融合,全面改进信息管理系统、文档、各项管理要素与制度的运用水平。其次,利用两种制度的高效融合还能及时删减、增补、合并各项管理系统中的各项内容,在制度层面确认全新的管理系统,借助其优化后的措施来发挥与保障其内部机制的主要作用。最后,两种不同类型的管理制度在有效融合后还能加快其内部信息系统的改造工作,具体来说,各项管理制度或法律法规中会涉及到诸多庞杂的字段,若采用人工输入或管理难以保证该系统的正常运行,而现代合规管理与管理体系中带有极强的信息化特征,可借助先进的互联网系统来完成系统的改造与建设。管理人员在运用互联网技术期间会全面梳理合规管理与内控制度中的各项措施与需求,将业务流程与信息文档巧妙融入在管理系统内,因而借用两类管理系统的融合可切实增强企业内部的管理效果。
四、企业管理开展合规管理时遇到的问题
通常来讲,企业内部的合规管理包含档案管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合同管理与招投标管理等,在合规管理与管理体系开展融合时,企业会进行一定的内控测试、审计与巡查,在查询期间常会因融合问题而出现多种不合规现象,企业管理人员需借助该现象而看到本质,切实改进各项融合问题。
(一)管理意识
从管理意识上看,企业管理者可将不合规事件归为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其在生产部分部件的过程中若其受自然灾害影响而出现不良现象,其为带有客观性质的不合规事件,企业在进行发展与管理期间只能尽量降低客观因素带去的影响;若执行者在开展某些项目建设时有意违规,则该行为会带有极强的主观要素,严重阻碍了企业的正常管理与发展。
(二)管理流程
针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流程而言,不合规现象多出现在设计层面与执行层面,具体来说,部分不合规现象在于合规管理与管理体系在融合期间,其顶层设计并不合理,既与实际相脱节,又与当前的实际工作要求不符,借助不完善的制度与流程来影响各项措施执行的合理性。同时,在企业的执行层面也会出现违规现象,比如,在某工程项目建设中部分管理人员因缩减环节或赶工期在执行时规避某些程序,部分工程可能存有边建边补手续或未批先建的情况,针对合同的签署也存有滞后现象,严重影响工程项目的正常建设流程,因此,企业管理体系在与合规管理融合期间也存有管理流程问题。
(三)管理要素
依照管理要素而言,企业管理者主要将其分成无实施证据与有实施证据,一般来讲,在开展合规测试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详细查看其是否带有执行痕迹、实施证据,若某项业务在开展期间其完成了企业内部的主体内容,未能留下痕迹或实施证据,则该行为也属不合规事件。比如,当前多数企业都制定了与合同管理相关的实施细则,在该细则中明确规定了台账登记的基本要求,若合同经办人在完成合同章的使用后没能立即登记,该行为也在不合规的范畴中。在探寻合规管理问题生成的原因时,企业管理人员发现其内部出现的各项问题,如内部管控制度不健全、对合规管理的原则较模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较弱及缺少必要的监督制度等,因此,要加快管理体系与合规管理的融合速度,利用更为完善的管理理念来提升企业运行水准。
五、优化企业管理体系与合规管理相融合的有效措施
(一)合理加强内控管理
在开展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应科学梳理合规后生成的风险,并对其内部要素实行科学管控。具体来说,以石油化工企业为例,在完成合规管理与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融合后,管理者依据该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对其业务风险与流程进行了针对性管控。针对合规后的风险来说,此类企业正面临多项合规风险,如员工健康安全、环境保护、信息安全、国际制裁、出口管制、反洗钱、产品的质量责任、企业的资产利用、反不正当竞争、反商业贿赂与反利益冲突等。管理人员要根据合规风险中的各项内容,科学梳理其可能生成的高风险业务,将其内部衍生的系统性风险、合规性风险一一罗列出来,如商业贿赂、环境污染、出口管制与国际制裁等风险,再通过适宜的讨论与研究,找出更具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在降低其各项风险的基础上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准。此外,在详细分解与分析内部控制中的各项管理要素时,要精准掌握其内部的工作内容,对于管理要素的分解要足够细化,通过针对性的管理指标,提升内部控制风险的管理效果。一般来讲,在描述控制点时,要制定出详尽的控制措施与具体控制内容;而在分化风险描述期间则要全方位呈现企业遭遇到的风险、表现形式与风险生成的后果等;在对待内部控制目标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可架构出精准的管理目标,其目标要与该企业的实际发展状态相符;针对内控矩阵的业务流程来说,需在特定的系统内将业务流程的所有名称都呈现出来。在了解与掌握内控矩阵多项管理要素后,其合规风险的控制将更具针对性。
(二)设计风险清单
企业管理人员在确认其内部的各项合规风险以后,要将合规风险的主要内容录入企业管理系统中。一方面,在编撰合规风险清单的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要将风险清单中的内容与其衍生出的关键要素相结合,即设置与合规风险清单有关的表格,其主要内容需涵盖合规中的控制点、主要的合规风险与合规后的控制目标描述等,在掌握多项管理要素后,该清单内容的编制将更为合理、科学。通常来讲,企业内控业务的主要流程多为内部控制,其主要内容还没有触发内控风险的监管与法律法规要求。由于合规风险的多数内容属外部风险,管理人员需罗列出其可能触发的合规风险,并指出与其对应的监管与法律法规要求,继而更好地完成合规管理工作。在设置合规风险清单的过程中,在其内部表格中需添加相应的合规义务[1]。另一方面,企业内控流程在与合规风险的融入期间,管理人员不必设置专门的合规业务流程,若当前内控流程难以覆盖多重风险管理,比如,部分企业的内控流程并不存在反垄断业务,可当作个案将其编撰到合规控制流程中,在将其当作内控流程的说明与补充后,丰富企业内控流程的各项内容。
(三)改进内控设计计划
其一,在改造内控设计计划前,管理人员应精准找出企业管理体系与合规管理相融合的核心内容,要详细比对企业管理体系中各项要素与合规风险清单中的各项内容,如业务流程、各项业务名称等。在进行研究与调查的过程中,要对可能出现的合规风险实行科学整理,并查出其对应的内控流程,利用适宜的手段来完成优化工作,可起到降低风险的作用。比如,在某供应链企业中,其内部管理人员在经过详细调查后,发现内部控制系统中存有合规风险,在经过管理系统与合规管理的融合后,给其管理体系带去了诸多风险,内部人员在发现了内部合规风险后,其找出了对应性的业务流程与内容,通过及时优化在降低了企业合规风险的同时,提升了内控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其二,通过对内部合规风险的了解,企业管理人员应开展必要的内控设计方案,比如,其可高效融合内控矩阵与合规风险清单的表格,将两项内容进行科学的整合与优化。具体来说,为保障合规风险的控制力度,管理者可在矩阵表格内设立与当前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合规义务,即要求业务控制点需遵守有关的监管要求与法律法规内容;在描述控制目标的过程中要增加与之对应的合规目标表述;针对内控管理中的风险描述,工作人员需适当增添与合规风险有关且出现违规后果类的内容;且在内控管理中的控制点描述中详细阐述与合规风险对应的有效的合规管理措施。在完成多项内容的改造后,企业管理人员需高效融合两类管理系统中的文档内容,给此后的管理体系融合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四)设置系统性评估
企业管理人员借助内部管理体系与合规管理的巧妙融合,还需进一步优化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要适时开展管理体系管理内容的系统性评估,及时测试各项风险防控措施的有效性。针对评估与测试工作的主要内容,管理人员需保证该系统带有可操作性、有效性、及时性与完整性等,在要求上进一步弱化管理形态,注重二者融合的实质,继而使合规管理与管理体系的融合更具效果。与此同时,为全面增强系统性评估的准确性,企业管理人员还可利用与此风险机制相关的中介机构来共同完成测试与评估工作,依照评估意见或建议切实改进企业管理系统中的合规风险,使管理体系中的内容与风险管理要求相符,有效化解与防范企业可能存有的经营风险、重大合规风险等,利用多项积累性措施提升其整体发展水平,使其发展愈加稳定,因此,通过合规管理与内部管理体系的高效融合,使其内部治理体系得到持续性优化,切实改进治理能力,提升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准。
(五)创新管理方式
企业管理体系在与合规管理融合的过程中,应不断创新自身思维与管理方式,部分管理人员在执行某项任务时因担心不合规而消极怠工,此行为不但不符合合规管理的根本性内容,也无助于管理效率的提升,因而若想同时实现“办事不违规”目标,企业领导层应与管理人员牵头,设置良性的头脑风暴,借助创新性思维解决工作中的多项实际问题,使管理工作的主要切入点变为分析问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来逐步优化内部管理系统。同时,企业管理人员还需精准地分析与探索出各项规章制度的隐含内容,在保证不触碰红线的基础上查找出业务革新的新途径,继而搭建起一道应急通道。在制定各项内部管理措施的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需详细分析经典案例,使管理制度中的各项内容更为健全,借助合规管理内容,找出其生产经营中的各项问题,设置多种科学的解决措施,避免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违规现象[2]。此外,企业管理者要利用多重管控方式来加强制度的有效性,一般来讲,企业内部的管理体系应带有即时性、科学性、先进性,在强化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同时还要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因而需要严格管理内部流程与其整体的执行性。通过合规管理与管理体系的高度融合,企业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会更为完善,企业管理者需开展顶层设计,运用一定的手段加强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合法性,在结合实际并确认岗位职责的情况下,设置适宜的问责制度,适时优化合规管理系统,及时改良监督考核、确认控制方式及风险点识别等内容。
(六)强化监督审查机制
企业内部在融合管理体系与合规管理期间,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违规现象,引发该现象的主要原因为监督审查机制的不合理,由于监督的效果较差,在工作人员出现责任缺失时,其执行力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在设置二者的融合流程时,企业内部需设置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其内部人员应承担起监督审查职责,并将审查手段运用到每项审核节点中,其内部监督需覆盖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再配合巡查、审计、内控等方式优化自身监管机制。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内部人员实行专业性考核,设立有效的奖惩制度与考评,确认利、责、权各项内容的实际范围,既抓好员工思想又保证其业务能力的提升,在源头解决各项问题,在找出准确的原因后,其措施的改进会更加带有针对性,并实行真处罚真批评。在改善问责制度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依照当前优化后的管理系统,适时追责失职的有关人员,在追究当事人责任的同时,还要利用“一案双查”“一岗双责”等基本原则,追究业务部门与相关领导的责任,使之增强内部管理的规范性,为工作人员创建出极佳的工作氛围。同时,借助两种管理方式的融合,企业管理人员还需借助此类制度培养员工的使命感与思想认识。在创设合规管理期间,企业要利用多重宣传与培训来加强员工对自身的认同感,既要相信企业制度,又要利用该项制度来发展自己的目标,因而管理人员需在加强控制、规避风险的同时,将合规管理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加固其思想堤坝,提升其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热情度,切实保障企业的快速发展。
六、总结
综上所述,在融合合规管理与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直面其融合期间遇到的问题,找出此类问题出现的原因,通过多种科学方案创建出更多的优化措施,在解决各项合规风险的基础上,增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01
一、企业管理和外部环境的关系特征
企业管理指的是管理者利用现有资源,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益,从而控制、协调、指挥、组织和计划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项管理活动。企业外部环境指的是企业得以发展与生存的外部空间,具体任何环境和一般环境是企业经营效益的两个主要影响因素[1]。其中,具体任务环境指的是涉及一个具体企业,且会直接影响这一企业经营管理情况的各项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管理部门、资源供应者、顾客、竞争对手等等。而一般环境指的是会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周围环境因素,一般环境是一个泛指的概念,因而不会涉及特定的组织和企业。企业管理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基本关系,具有下述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第一,企业管理对外部环境具有能动性。对于各个企业而言,外部环境的改变属于客观条件改变的一种,通常以企业自身的意志为基础,且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具有主动性。第二,间接性。所有的企业均处于特定的外部生存环境之中,外部环境的改变会对企业经营管理状况产生直接的影响,既可能为企业产品提供出路,也会对各个企业生产所投入的各种要素产生不利或是有利的影响等。第三,动态性。企业外部环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且会时刻产生变化,并会逐步发生发展和变化[2]。
二、企业管理和外部环境关系形式
(一)交互作用。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企业外部环境对于企业经济效益和日常管理会产生较为复杂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人们较为关注其独立作业,因而并未完全深入地了解企业管理和外部环境之间所产生的交互作业,以及由此所导致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加强企业管理和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作业,有助于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对负交互作用的产生和影响形成抑制作用,强化正交互作用,对各类风险进行准确识别,抓住企业发展机遇[3]。
(二)独立作用。一个企业经营管理效率高低的主要评价指标是企业的利润率,为了更加方便有效地进行分析,本文仅仅粗略地对企业管理与其外部环境对经济效益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将企业外部环境与其管理措施视为一个相互结合的整体,消除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外部环境与企业管理作为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两个影响因素,就是其独立作用的具体体现[4]。
三、外部环境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和策略
(一)外部环境的动荡复杂性。企业外部环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无法准确地把握和分析,因此,如果企业过于保守、因循守旧,则无法适应现阶段时刻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进而导致企业经营管理工作长期重复老方法、老路线,无法实现突破创新。各个企业应做到兼收并蓄、正视现实,提高自身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以此为其经营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并不断开发新的经营管理途径。同时,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应以其长远发展目标为基础,从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为出发点和着眼点,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企业管理系统属于多个部门、多个层次相互组合的逻辑系统,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在合理的时机进行企业管理系统优化升级,有助于内部沟通协调机制的畅通。
(二)复杂但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企业外部环境相对较为温和且变化较为复杂,尽管外部因素的变化不具有突然性,但由于竞争对手较多,相关的其他因素也会对企业形成明显的制约。通常情况下,应从下述几个角度出发对企业管理策略进行分析:首先,选择扩张型发展模式,将复杂的外部环境转化为较为简单的情况,从而避免与公共管理部门之间发生的摩擦。其次,通过高效灵活的计划体制,转变僵化的计划方式,保证企业计划方式满足客观经济规律。最后,必要情况下可重建企业组织结构。在企业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突破常规高度集权型管理制度,实现权利的分散是必经之路,通过分权型或是一般集权型的管理模式,对权力进行适度下方,能够更好地调动员工的参与积极性,保证各个部门的利、权、责之间结合更加紧密,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更加完善有效。
(三)简单且动荡的外部环境。在应对这种外部环境时,企业管理者应明确自身的管理思路和方法:第一,制定和实施多变且灵活的竞争措施,尽量做到出奇制胜。第二,对客户和市场需求进行全面调查分析,保证产品符合时展需要。第三,准确及时地调整市场公共关系,提高企业客户的情感认同,增强自身的品牌信誉度,树立健康的市场形象,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增强自身的社会效益。第四,加强企业员工敬业精神的培养,最大限度发挥员工的自身潜能,并将其运用到营销一线之中,充分开发新的、有效的营销方法。第五,提高自身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在市场各个区域开展营销活动,构建完整系统的营销网络,并采取有效的营销措施,对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手段进行适当调整。
(四)简单且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这一外部环境不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但也不会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因而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较为稳定。这种外部环境会对企业管理活动产生两种基本影响:一方面,企业管理会较少受到冲击,因而能够更好地积蓄力量,并选择时机爆发,培养自身优势,强化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且不需要在应付外部环境变化方面注入过多的经理。另一方面,外部环境的未来发展趋势、基本现状和历史变化情况等也更加易于把握与认识,因而企业可以信息网络技术和管理手段的更新为基础,做好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弓志刚,原梅生.电子商务环境下流通企业管理创新研究[J].第二届中国中部产业经济论坛论文集,2011,1(1):1-3.
目前,在理论界对成本管理系统的界定非常模糊,甚至在概念使用上也比较混乱,这主要因为对成本、成本管理和成本管理系统内涵的理解不同而导致的。这种局面严重地影响着成本管理系统理论研究的规范和进展,因此,对成本、成本管理、成本管理系统的内涵进行扫描和诠释就显得尤为迫切而又必要。
一、成本内涵的扫描与诠释
(一)国外对会计学中成本内涵的界定
1.1925年,劳伦斯(W·B·Lawrence)在《劳氏成本会计》中提出,成本是“一工厂制造与推销其产品时所发生之一切费用总数。”
2.1951年,美国会计学会(AAA)《成本概念与标准》的报告指出:“成本是为了实现一定目的而付出的(或可能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
3.1956年,美国会计学会(AAA)《成本概念与标准》对成本概念修订为“成本通常指为了取得或创造有形或无形的财源,而有意放弃或将予放弃的一定量价值。”
4.1957年,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所属名词委员会的《第4号会计名词公报》指出“成本是指由于取得或将能取得资产或劳务而支付的现金、转让的其他资产、给付的股票或承诺的债务,并以货币衡量的数额。”
5.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第3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的要素》把成本解释为经济活动中发生的牺牲,即为了消费、储蓄、交换、生产等所放弃的。
6.198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米切尔·马赫(MichaelMaher)教授在《成本会计》中认为“成本是资源的一种损失,是资源的一种牺牲。”
7.1986年,美国查尔斯·T·霍恩格论在《高级成本管理会计》中认为,成本是“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标所失去的或放弃的资源。”
8.日本大藏省颁布的《成本计算标准》中指出:“成本是指经营者为获得一定的经营成果而消费的物质资料或劳务价值。”
(二)我国对会计学中成本内涵的界定
1.1951年,娄尔行等学者认为:“成本是完成一项作为时,或者企图完成一项作为,中间、直接、间接因作为而耗费的、有形和无形的代价。”“成本——在会计意义上是生产‘产品’或供给‘劳务’(如蒸汽、风力等是)所发生的一切支出。”
2.1963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工业会计核算》教材将成本表述为“产品成本是指工业企业用于生产和销售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支出……从价值方面体现着生产过程中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耗费。”
3.1988年,中国成本研究会编写的《成本管理文集》中有人认为:“成本是为了实现一定目的(目标)而付出的(或可能将要付出的)可用货测定的价值牺牲或代价。”
4.1988年,曲晓辉在《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撰文“论成本观念的广义化”认为:“成本既不是牺牲的价值,也不是放弃的价值,因为它的发生必须基于一定的动机,因此,确切的说,成本是为特定目的支出的价值。”
5.1996年,中国会计学会核工业专业委员会课题组在《会计研究》第9期撰文“我国当代企业的成本管理问题——成本观念需要更新”认为:“成本是企业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耗费的本钱。”认为“成”者完成,实现之意,“本”者资本之本,本钱之本。
6.2001年,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表述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7.2006年,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三十五条规定:“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可见,《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并没有给成本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在第九章“会计计量”中对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分别作了界定:(1)历史成本是指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2)重置成本是指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3)可变现净值是指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4)现值是指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5)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综上所述,会计学的成本概念更强调成本的计量属性。因此,会计学所指的成本概念必须是可计量和可用货币表示的。财务会计受制于外部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将成本理解为企业为了获得营业收入而发生的耗费。
二、成本管理内涵的扫描与诠释
目前对成本管理涵义的认识还不统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5种:
一是日本《会计学大辞典》对成本管理的定义是:“在日本,一般所谓成本管理,历来被理解为‘成本控制’,它是指管理和控制在一定经营条件下发生的成本。特别是就生产成本而言,成本管理应理解为:要对其基本发生根源即生产作业活动,规定标准作业条件,规定产品生产中应该发生的成本的标准(标准成本),并发动职工管理好作业活动,使实际成本尽可能地接近标准成本。这就要把标准成本作为责任成本传达给各部门管理作业活动的负责人,要求他们在责任成本范围内完成作业活动的计划。”
二是日本《成本计算准则》所下的定义:“这里所说的成本管理是指,制定标准成本,记录计算实际成本的发生额,同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差异原因,向经营管理人员提供有关资料以采取措施,提高成本效率。”
三是成本管理这一概念过去在美国的成本会计文献中很少见到。近几年来,成本管理这个名词在美国已被广泛地使用,但目前对此仍无统一的定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美国查尔斯·T·亨格瑞(Charles·T·Hangmen)等学者所著的《成本会计》(第八版)中,认为成本管理是“经理人员为满足顾客要求的同时又持续地降低和控制成本的行动”。
四是我国的《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规定了成本管理的基本任务。指出成本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预测、计划、控制、计算、分析和考核,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努力降低成本。”
五是我国《成本管理大辞典》对成本管理所下的定义是:“成本管理是对企业的产品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产品成本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决策、控制、计算、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其目的在于组织和动员群众,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大前提下,挖掘降低成本的途径,达到以最少的生产耗费,取得最大的生产成果。”以上定义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定义的外延过于狭窄,第5种定义虽然强调了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但只限于“企业的产品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产品成本”,没有从企业的整个范围和过程去考虑,更不用说企业整个生命周期了。定义成本管理,不仅要考虑其目标以及各个环节,而且要考虑到成本管理的应用范围。所以,成本管理是在满足企业总体经营目标的前提下,持续地降低成本或提高成本效益的行为,该行为包括成本策划、成本控制、成本计算和业绩评价四个主要环节,而且涉及到企业的战略、战术和信息管理各个领域。该定义明确了企业成本管理的战略目标是满足企业总体经营目标;战术目标是持续地降低成本或提高成本效益,通过对成本管理战略目标和战术目标的界定,说明成本管理不仅是战术性的,而且也是战略性的。定义明确指出,成本管理目标是通过成本策划、成本控制、成本计算和业绩评价等行为来实现的。这一点说明成本管理贯穿于事前、事中和事后;同时定义还指出了成本管理行为涉及到企业的战略、战术和信息管理各个领域,这一点说明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定义没有对成本管理的对象进行特别限定,说明成本管理对象是广泛的,包括企业与成本有关的一切管理活动。
三、成本管理系统的界定
(一)西方学者有关成本管理系统界定的观点
在西方学术界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JohnsonandKaplan(1987)认为,成本系统是为了期间财务报表目标进行成本分配、过程控制和计算产品成本。
2.KaplanandCooper(1990,2005)认为,成本和绩效管理系统是为了经理和员工利益最大化、业务流程改进、整合作业成本系统和营运反馈提信息的系统。
3.Hilton.MaherandSelto(2003)认为,成本管理是寻求以低成本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的哲学;成本来源于管理决策;成本管理是一系列可以增加价值并降低成本的技术集合。其目标是计量产品和服务的成本,是管理者制定影响组织业绩和成功的决策。
4.Horngren.DatarandFoster(2003,
2000)认为,成本管理是指利用信息来制定决策,具体是指在短、长期计划和控制决策中,管理人员为增加对消费者的价值、降低产品和服务成本所采取的手段和行为。目标是技术产品、服务和其它成本对象的成本,从计划、控制和业绩评价中获得信息,识别制定决策所需相关信息。
5.HansenandMowen(2003)认为,成本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系统,这一系统的三个主要目标是:计算产品、服务以及其它目标的成本、计划和控制、决策制定。
6.Blocher.ChenandLin(1999)认为,成本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系统,其为管理者提供有关成本和收益的财务信息,以及有关生产、质量以及其它关键成功要素的非财务方面的信息。成本管理应该在四项管理职能中应用,即战略管理、计划和决策、编制财务报告、经营控制和管理控制。
7.BarfieldKinney(2003)认为,成本会计就是为了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它包括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两个子系统。
8.Hilton(2002)认为,成本管理系统是管理规划和控制系统,其目标是计量进行组织主要作业所消耗的资源成本,辨认并消除无增值成本,确定企业所有重要作业的效率和效果。
9.Nicolapu(2003)认为,成本管理系统是以计算机化为基础的系统,其目的是为战略决策以及经营决策提供成本信息。
王竞达,于增彪,瞿卫菁(2007)对上述西方有关成本管理系统的概念界定及其构成要素研究总结出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成本管理系统、成本控制系统、成本会计、成本管理会计、成本系统等概念的使用比较混乱;但无论采用哪一概念,均默认或宣称其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因而符合系统的整合、层次性和环境适应性等特点;二是研究者大都是从管理学或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来对成本管理进行概念界定,这一点无论是其在概念界定和职能方面均可以明显看出;三是研究者大都认为成本管理的存在服务于一定的管理职能,但对具体的管理职能见解并不统一;四是研究者对系统的定性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将系统定性为是一个信息系统,另外一类是将系统定性为是一个管理控制系统;五是成本管理系统的目标一般是以KaPlan(1987)所说的成本管理系统的三项目标为准,其中过程控制是成本管理系统最重要的目标;六是就系统的内涵来看,研究者的结论并不一致。
(二)国内学者有关成本管理系统界定的观点
在1980—1981年间和1983年左右曾经掀起两次成本问题讨论的,其讨论对1984年《成本管理条例》的制定具有重要影响。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术界对邯钢经验乃至国外成本管理经验,包括作业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产品生命周期多成本管理等均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相当的研究成果且对实务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国内学者对成本管理系统界定具有代
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余绪缨、王怡心(2004)认为,成本管理由成本规划和成本控制构成。
2.陈胜群(1998)认为,成本管理系统定性为包含两个基本部分: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
3.王立彦、刘志远(2000)认为,成本管理会计系统可以分为成本战略、成本规划和控制、成本管理决策。
4.石新武(2001)认为,从现代成本管理的职能来看,可以按照成本管理的任务加以划分,包括成本核算信息系统、成本控制信息系统和成本决策信息系统。
5.陈柯(2001)认为,成本管理是以成本信息的产生和利用为基础,按照成本最优化的要求有组织的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活动。
6.胡玉明(2002)认为,应该以企业核心能力培植为主轴来构建成本管理会计基本框架,并从财务、顾客、企业内部流程和企业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构建了成本管理会计基本框架。
7.李定安(2002)认为,成本管理系统由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构成。
8.孙茂竹、姚岳(2003)认为,任何成本管理系统都是由成本会计子系统和成本控制子系统构成,包括成本规划、成本计算、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四项内容。
9.万寿义(2004)认为,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体系应该包括如下几个层次:成本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成本费用的责任制度、成本费用的考核制度。
王竞达,于增彪,瞿卫菁(2007)对上述国内有关成本管理系统的概念界定及其构成要素研究总结出如下特点:
一是对成本管理的概念界定和西方的研究一样,大都是从管理职能出发,来探讨成本管理的构成要素,但学术界对成本管理的概念界定也存在不相一致的迹象。在研究中存在的共性是认为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在成本计算和成本决策是否属于成本管理系统内容方面则存在差异。二是对成本管理的研究大都是以规范研究的形式体现,实证研究形式很少,缺少对成本管理经济后果和影响要素方面的研究。
(三)成本管理系统的界定
综合以上分析,矛盾的焦点在于:成本管理系统是基于会计(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视角的信息系统?还是基于业务流程改善和再造视角的管理系统?或者二者兼有?笔者认为,成本管理系统既是一个基于会计(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视角的信息系统,又是一个基于业务流程改善和再造视角的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一方面要向包括会计系统在内的企业管理系统提供决策有用的成本信息,另一方面对与企业成本有关的一切管理活动进行规划、策划、控制和评价。所以,笔者认为,成本管理系统是通过对与企业成本有关的一切管理活动进行规划、策划、控制和评价,并向包括会计系统在内的企业管理系统提供决策有用的成本信息的管理系统,它既是一个提供成本信息的系统,又是一个进行成本管理的系统。它包括成本战略规划、成本战术策划、成本运营控制、成本决策信息支持四个子系统,主要职能包括成本规划、成本策划、成本控制、成本信息反馈和业绩评价等方面。[参考文献]
[1]胡国强,吴树畅.成本管理会计[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葛家澍.会计大典(第四卷,成本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38-39.
[3]胡国强.成本工程管理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6):6.
[4]托马斯·约翰逊,罗伯特·卡普兰.金马工作室译.管理会计兴衰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3-32.
[5]罗伯特·S·卡普兰,罗宾·库泊,张初愚,张倩译.成本与效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1-17.
[6]王竞达,于增彪,瞿卫菁.成本管理系统解析:实务发展、制度变迁和学术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7,(2):93-95.
[7]余绪缨,王怡心.当代成本管理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15-40.
[8]陈胜群.现代成本管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3-18.
[9]王立彦,刘志远.成本管理会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259-276.
[10]石新武.论现代成本管理模式[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14-54.
[11]陈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9-17.
[12]胡玉明.中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制度变迁与解释.中国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430-444.
[13]李定安.成本管理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9-41.
[14]孙茂竹,姚岳.成本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20.
[15]万寿义.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40-53.
[16]Hilton.MaherandSelto.CostManagement.McGrewHill,2003.7-33.
[17]Horngren.Datar,Foster.CostAccount-
ing:AManagerialEmphasis.PearsonEducation,lnc.2001.3-14.
[18]Hansen,Mowen.CostAccountingandControl.4thed.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7-31.
[19]EdwardBlocher,KungH.Chen,Thomas
W.Lin.CostManagement:AStrategicEmphasis.McGrewHill,1999.2-26.
[20]BarfieldRaibornKinney.CostAccounting:Traditionsandinnovations,2003.40-52.
企业资源管理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它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的主要宗旨是将企业各方面资源(包括人力、资金、物料、设备、信息、时间、方法等方面)充分调配和平衡,通过信息网络连接到一起,为企业减少库存、加快资金周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工具;同时为高层管理人员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有效提高赢利水平,最终提高企业的全面竞争力。
1.ERP企业管理的核心思想
1.1 ERP管理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供应链管理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信息手段对供应链各个环节中的物料、资金、信息等资源进行计划、配置、使用,形成供应商、核心企业、经销商、客户的全部供应过程,实现资源配置最佳、效率最高、效益最优。ERP系统正是适应了这一市场竞争的需要,实现了对整个企业供应链的管理。
1.2 ERP管理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
ERP企业管理的计划系统主要包括主生产计划、采购计划、物料需求计划、销售计划、人力资源计划和财务预算等,而且这些计划与价值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到整个供应链系统中。ERP企业管理通过定义事务处理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在事务处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
1.3 ERP管理体现业务流程重组的管理
ERP企业管理思想体现在企业日常的工作流程处理和实施过程中,因此,业务流程再造就是将ERP企业管理思想融入到系统各功能模块中。企业实施ERP必须进行业务流程重组。首先ERP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物流与资金流进行一体化管理和集成化运行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它的应用涉及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业务管理部门、销售部门、生产部门以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它强调系统运行的整体集成性、数据共享与数据一致性控制机制。ERP系统的成功可以组成不同的业务处理流程,以适应不同行业业务处理模式上的变化,为了保证企业ERP企业管理系统实施时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对企业手工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
2.企业如何实施ERP管理
2.1 合理确定ERP主要目标
企业在实施ERP时一定要分析企业的需求,制定可行的目标及上线标准,分步走,逐步加入模块,完善企业ERP企业管理系统。在实施过程中,针对主要目标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流程设计,最后通过系统实现。这样才可让企业真正受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2.2 积极创造基础条件
现代企业必须具备一些基础条件才能确保ERP有可能成功实施,其中最主要的基础条件是经营基础、管理基础。还有企业领导的重视、项目管理能力等方面也很重要。同时,引进人才,提升信息化和ERP培训,先实现ERP理念和技术的普及也是必备的基础条件。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ERP的成功应用。
2.3 慎重选择ERP企业管理软件
适合自己的软件才是最好的软件。为了适应客户需求和业务环境的迅速变化,不仅要求企业产品生产具有灵活性,而且也要求企业业务结构和业务过程具有良好的柔性。为适应这种动态性和复杂性,作为ERP企业管理平台的企业资源计划ERP企业管理系统,需要针对不同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流程,实现功能可裁剪性、系统可配置性以及流程可重构性。
2.4 提高员工的ERP应用能力
要提高员工对ERP的应用能力,首先要让员工积极参与ERP实施过程。在ERP实施过程中,通过对过程中问题的解决,熟悉和掌握ERP原理和运作方法。其次,可以通过培训获取ERP应用技能。在ERP实施的适当阶段,要分批次、分层次对各级员工进行培训。对于中高层领导,侧重于ERP的理念、原理、管理思想及运用ERP平台提高分析与决策能力的培训;对于业务骨干及一线员工主要侧重于ERP操作技能的培训。同时要积极营造ERP文化氛围。实施ERP项目是一个否定的过程、创新的过程,而改变传统的管理思想、习惯的操作方式是一个很不习惯的过程,公司通过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最新管理理论,转变思想、转变观念,将培训贯穿始终。
3.ERP企业管理的关键控制点
一个ERP实施项目牵涉的面很广。从大的方面说,包括软件、硬件和服务,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从小的方面说,项目的计划、组织、资源调配、控制和协调,都是ERP项目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
3.1 制定项目时间表的重要性
ERP实施是一个长期的项目,在此过程中会涉及到各种资源,也会涉及到任务的分解,而且大部分事情都有一个先后次序的要求,因此时间的分配和控制必须制定好。而实际操作中,常常会出现一味在项目进度计划时求快,甚至是刻意追求某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期作为项目里程碑,将对项目的控制造成很大压力。
另一方面要避免出现拖延情况,正是起因于项目进度出现拖延,而导致项目的失败。因此,ERP项目实施的时间管理,需要充分考虑各种潜在因素,适当留有余地;在执行过程中,应强调项目按进度执行的重要性,在考虑任何问题时,都要将保持进度作为先决条件;同时,合理利用赶工及快速跟进等方法,以充分利用资源。
3.2 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
ERP项目的成功实施当然离不开人力资源的保障体系,在人力资源方面企业内部应该成立一个自上而下的项目组织。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首先是明确每一项任务由哪些人来完成,在此基础上形成项目的人力资源矩阵。实施团队的好坏是项目实施成败的关键。在一个ERP项目中,30%的时间和精力在做技术,70%时间是花在做人的工作上,所以人力资源管理是ERP企业项目管理中的核心部分。
3.3 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达到目标要求并超出目标期望,这就是项目的质量要求。我们经常说项目的高质量实施,就是对满意度的实施。如何才能达到高满意度?其实这是一个很难界定的标准。首要的前提是对项目的目标需求范围有一个清晰的界定,这是谈项目实施高质量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才是企业对产品满意,产品包含软件本身,以及软件技术。然后是对实施顾问和实施过程的满意。产品、技术、实施,三个方面构成ERP实施项目质量的范围和具体内容。我们需要在这三个方面采取措施建立质量监督措施,加强质量的控制。
3.4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项目的风险管理,就是要对以上项目的因素存在的不确定性进行管控。具体来说,就是采取规避、转移、接受、利用等等方式,排除对项目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进而保证项目的有序进行。风险管理一直是ERP企业项目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简单说,项目风险管理就是对ERP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项目重大要素诸如范围、时间、人员等进行管理。
3.5 必要的奖励机制
ERP项目实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实施小组成员在完成已有任务的同时,无形中又增加了分析与收集资料、整理基础数据等许多工作。因此,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才能有效调动起实施人员的积极性。在适当的时候,项目领导小组应对有突出贡献的人和部门给予特别嘉奖。
ERP企业管理是先进管理经验的集成,可以帮助企业改善库存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比如ERP财务系统提供了各种财务预算的事前编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查询分析功能。系统可提供精细预算和粗放预算两种方式,各单位可以根据财务管理的需要自由选择。企业预算除了具备对全面预算协调、控制的作用以外,还具备激励、提升管理能力、抗御风险、落实企业战略的作用。ERP系统能满足用户信息充分共享、综合汇总、分析和远程应用的管理需求,适用于企业分散式应用、集中式管理的模式,是实现集中式管理和远程监控的最佳途径之一。同时ERP企业管理从管理范围的深度为企业提供了更丰富的功能和工具,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多工厂、多地点的跨国经营运作。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进行。企业能否在市场上赢得竞争,能否具备发展的能力关键在于管理。ERP是提升企业管理的必然选择。企业的信息化也是大势所趋,能够清楚地认识到ERP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和企业自身的制约因素是ERP实施成功的前提条件,距离企业信息化的普及,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方言.ERP中的财务管理[J].计算机世界,2004,2.
一、引言:
纵观会计发展历史,会计已经从简单地记录事项并向所有者报告管理者经营业绩的阶段演变到向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会计的目标相应地也从报告解除受托责任拓展到优化配置资源。但是,从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现状来看,会计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没有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甚至有时还误导了资源的流向,使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会计信息质量不高,与会计人员素质。会计法规和准则等方面均有关系,这方面的研究已有诸多成果。本文试图另辟蹊径,立足公司治理、企业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共生关系,从理论层面揭示会计信息质量是怎样受制于环境并积极地影响这些环境。作者的观点是,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它同公司的管理结构和治理结构是密不可分的。在一个管理有序、治理完善的企业中,会计必然运作良好,它为企业内部、外部决策者提供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从经验来看,那些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企业一般都在企业管理上比较薄弱,缺乏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笔者进而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次原因是在于我国许多企业缺乏完善、健全的公司管理系统和有效的公司治理系统。会计职责的履行和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企业管理和治理结构,只有将会计置于公司管理和治理系统中加以考虑,才能理解会计在经济生活中的角色和地位,才能找出现实中所存在问题的症结,寻求对症之药。
二、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整合分析摸型
目前,有关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研究存在着两种倾向,即公司治理研究只考虑狭义的公司治理范围,其中主要研究内部监控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而公司管理研究中,又只注意企业外部环境、公司文化、管理风格的影响,而很少把公司管理系统与公司治理系统结合起来综合研究。
其实,公司治理与管理是存在紧密关系的两个方面,按柯克兰和瓦提克(CochranandWartick)的研究结论: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之间潜在冲突是构成公司治理问题的内容之一,因此公司治理的目标就包括协调公司的治理和公司的管理。[1]治理与管理的区别依赖于经济学上定义股东与管理者关系的企业理论模型:股东拥有企业仅不参与经营管理,股东通过选举董事会作为他们在公司决策中的人来监督经营者的行为。据此,公司治理被看成与公司的内在性质、目的和整体形象有关,与该实体的重要性、持久性和诚信责任等内容有关,而公司管理则更多地与具体经营活动有关。可以认为,治理与管理的差别在于:(1)治理的中心是外部的,而管理的中心是内部的;(2)治理是一个计放系统;管理是一个封闭系统;(3)治理是战略导向的,管理是任务导向的。简言之,公司治理关心的是“公司向何处去”的问题,而公司管理关心的是“怎样使公司达到上述目标”的问题。同时,企业治理和管理又是密不可分的。公司治理和管理都可能直接对公司管理运作过程产生影响,但在通常情况下,公司治理系统主要是通过影响公司管理系统来达到间接影响公司管理运作的目的和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率与管理效益的。在实践中,通常认为专司公司治理的董事会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企业管理。特别是在英美等国家的治理结构中,董事长往往又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CEO),许多高层经理又是董事会成员。鉴于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这种交叉关系,国外有学者指出应该将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综合起来加以研究,并提出了一个描述性模型。我国有学者借鉴其思路,构造了一个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整合分析模型[2]。
公司治理系统由内部监控机制和外部监控机制组成。我国公司法确定阶“三会四权”制衡机制就是典型的内部监督机制。外部监控机制是指一股股东、资本市场、经理市场、产品市场、社会舆论和国家法律法规等外部力量对企业管理行为的监督。
公司管理系统在这里被描述成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企业战略目标与决策系统;二是企业组织结构与组织管理系统;三是企业文化与价值系统。按照著名的麦肯齐企业管理系统的7—S框架(因素包括结构、战略、体制与程序、人员与班子、技能、作风。共同价值)来分析,上述第一和第二部分主要是硬件要素,第三部分主要是软件要素。从控制角度看,在公司管理系统中,决策体制、管理组织体制、管理规程与制度以及会计、审计系统等构成了公司管理的自我调控机制,对企业管理行为形成了内在的和制度化的约束。
模型中还有两个相关的系统。一是企业外部环境系统,这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资本市场等因素,它们既影响公司治理系统,又影响公司管理系统,还构成公司治理系统的一部分。二是公司信息网络。它应是公司治理系统和管理系统的共同组成部分和赖以有效运作的基础。强调这一点,对于我国企业现阶段在企业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我国很多股份企业治理结构发挥不了作用,除了制度上的缺陷,本身能力差之外,再就是缺少支持有效决策和有效行动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常常是企业管理的自我调控系统,特别是会计和审计系统提供的。
三.会计信息系统与公司治理和管理系统
当现代经济已客观地表现为实体经济、货币经济和数字经济的三重世界时,现代企业中的管理信息网络很大程度上就是以数字形式表现出来的会计信息系统[3]。会计是企业管理活动的一部分,它产生于企业管理系统中,以管理当局的名义向外披露会计信息,并对其可靠性、真实性负责。会计亦是公司治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公司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只有根据会计信息了解并监督企业管理活动,进而作出相关决策。会计信息系统和公司治理和管理系统的关系具体分析如下:
(一)会计信息系统与公司治理系统
公司治理系统由内部监控机制和外部监控机制组成。内部监控机制是主要股东①、董事会、监事会对企业经营者进行监控的机制。在一定情况下内部监控机制是公司治理的主体。它一方面利用企业管理当局披露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约束和激励。另一方面因为内部监控机制的特殊地位,它有义务保证企业的会计系统和审计系统向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外界披露提供系统、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美国公司董事协会在描述董事会职责范围时就认为董事会在检查和监督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工作方面的作用包括:“辨别董事会对信息的需求,并安排这些信息的及时提供;每年对流向董事的信息进行评价,以确保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合理性。”[4]
外部监控机制包括资本市场、产品市场和经理市场等外部力量对企业管理行为的监督。资本市场起着为通资金提供者和企业间的信息,在企业间配置资源的作用。资本市场上的决策者主要是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由于他们不直接监督经营者,因此要求公司向他们提供详细、可靠的财务数据,要求证券市场管理者制定公平交易规则,来规范会计信息的供给。而资本市场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企业积极地披露保留的信息,市场又能将企业披露的信息及时地反映出来实现对企业的正确评价。产品市场对企业的监控是通过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之间的“纵向竞争”来实现的。现代企业间既存在竞争又有相互协调。竞争性是产品市场发挥作用的前提。而社会化大生产又要求企业间相互协调合作,保持一种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在交易过程中,合作双方提出的条件常常会直接影响另一方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管理方式的具体内容,因此双方都需要全面收集对方的经营状况信息,以决定合作的内容和方式。而这种所需要的经营状况信息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企业向外披露的会计信息。在有效的经理市场上,企业经理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其价值取决于市场评价,市场评价的标准除了知识、经验以及城信度之外,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经理任期内的经营绩效。经营绩效又主要是通过企业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动状况的财务会计信息表现出来的。如果经营绩效良好,经理人员不仅可以获得优厚的回报,其在经理市场的价值也会大大上升,如果经理出现经营劣迹,其价值会一落千丈,最终会影响其职业生涯。综上所述,现代财务会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完全可以看作是会计对现代企业冶钢结构的逐步健全完善而作出的一种积极响应。而有效的审计监督制度,又确保了这种相辅相成关系的正常秩序并发挥积极作用。
(二)会计信息系统与公司管理系统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公司治理系统中内外监控机制的有效运作和作用发挥,主要取决于公司的会计信息系统。如果没有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支撑,董事会、监事会及外部监控机制的任何决策都可能盲目无效。为此,有必要在企业管理层面上,将产生并保证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的系统称之为公司管理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它从企业有效管理的角度在财务上对内部管理进行控制,主要强调管理行为与法规制度的一致性以及可靠财务信息的畅通。公司治理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确保公司内部存在一个有效运作的自我调控机制,这是达到公司目标的必要保障。
什么是公司管理的自我调控机制呢?美国管理会计协会(CIMA)的定义是:它是这样一个整体系统,由管理者建立的,旨在以一种有序的和有效的方式进行公司的业务,确保其与管理政策和规章的一致,保护资产、尽量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5]。因此公司管理的自我调控机制主要是指企业的会计系统和内部审计系统。完全可以认为,现代管理会计内部审计制度的确立并发挥日益显著的作用,是现代会计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发展而作出的应对措施。实际上,公司管理系统中的一些硬件要素也构成了一定的约束控制作用。这些硬件包括(1)决策控制机制;(2)管理组织体制;(3)管理制度。它们与内部会计、审计系统一起构成了公司管理的自我调控机制。
由上可见,以会计、审计系统为核心的公司管理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主要服务于企业进行有效管理,但它也是公司治理的内部监督机制和外部监控机制运作的信息基础。三者处于一种互动的状态。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就在于协调各方的利益,尤其是股东、债权人等组织外部相关者同组织内部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使得在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时,也实现了个人利益最大化。因此会计信息系统内最终是服务于两个目标:一是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管理决策信息;二是帮助企业内外监控者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的监督激励和评价[6]。
同时会计审计系统的有效运作亦离不开公司内部科学合理的决策体制和管理组织体制以及完善的规章制度的有力支持。公司治理的内部外部监控机制与公司管理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也处于相互作用的状态。董事、监事和社会公众要从企业管理系统中获得会计信息,而企业的会计、审计系统又直接或间接地接受董事会或监事会的领导。为此,我们可以构建一个以会计、审计系统为核心的管理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及其与公司治理系统整合的模型。
四、公司治理、公司管理与会计治理三者互动关系的历史考察
在工业革命以前的漫长年代里,尽管出现了复式簿记这样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巨大突破,但会计的发展始终是缓慢的,仅停留在简单的记录阶段。工业革命到来之后,科技的飞速发展引起了组织上的变革和创新。以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属为特征的股份公司的产生就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组织上的创新。现代流行的大部分经典性会计思想的产生都源于股份公司的实践(尤以美国为甚)。今天的绝大部分管理会计的方法都产生于1825-1925年,而这一恰恰是公司制逐步完善的时期。作为现代生产技术的先驱者的纺织工业,首先将制造一件产品的所有生产过程内部化并一体化于一家工厂。这些纵向联合企业中的经理们要求会计系统提供每一道工序上半成品的单位成本数据,以便于将自制半成品成本与外购价格作比较。然而,真正引发会计大发展的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工商企业——铁路公司的出现。它们首先雇佣大批支薪经理,建立起大规模内部组织机构,严格划分各部门,并明确了各部门的责任和权力。当时铁路公司的高层经理都深深懂得,内部信息的不断流通对于新兴大企业的有效经营是至关重要的,他们首创了会计和统计报表制度用以监督、评估经理们的工作。由于对精确信息的需要日益迫切,因而收集、整理和分析企业日常经营中所产生的大量各种各样的数据的方法也大有改进,更重要的是它导致了会计制度的改革,促成了会计脱离管理的领域而自成一门学科。新的会计制度分为三大类:财务会计、固定资本核算和成本会计。当时还就新的会计在有关铁路的杂志和许多新出版的金融杂志上展开了广泛热烈的争论,从而形成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会计大讨论。这些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构想出并于以后几年逐渐完善的会计方法,很快便为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首批大工商企业所采用,直到进入二十世纪相当一段时期,它们一直是美国工商企业的基本会计方法和基本控制手段。[7]
到了19世纪后期,许多大型的工商企业纷纷学习引入铁路公司的管理和监督方法,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安德鲁·卡内基的美国钢铁公司。正如霍利所指出的,工厂生产速度的大增,使其对经理的要求也大为提高。由于金属生产的每一个生产过程都牵涉到不同的活动,因此全面的协调和监督是困难的。为了对分管各个冶炼阶段的工头们进行有力的管理监督,他们发展了一套实行协调和监督所不可缺少的统计数据。特别是引进了“会计凭征制度”,每个车间在完成每一订单后,都要填列所消耗的材料和人工的费用。记载着生产每吨钢轨所耗费的各项原材料成本的日报和月报及时地送到卡内基手中,成为卡内基最主要的监督工具。
其后在二十世纪初,对公司制的演进和会计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是杜邦炸药公司,它是历史上最早的权力集中的、按职能划分部门的联合企业。与其它的联合企业一样,公司由董事会的执委会领导。除董事长之外,执委会的成员们都负有双重责任,既要对分管的职能部门的业绩负责,又要对公司作
全盘性的管理,而第二项责任居于优先地位。执委会在执行工作时的主要依据之一就是由财务部门所算出的日益复杂的、关于成本会计和固定资本核算的资料。杜邦公司分管财务的副董事长皮埃尔·杜邦在公司合并完成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统一所有参加合并公司的会计制度,为公司的所有工厂和办事处制定出一套相同的会计程序,并牢固地控制流动资本的稳定供应。他们在完成这些工作时,在现代工业会计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工作,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一是首次将会计上的三个基本类型—财务会计、固定资本核算和成本会计——有效地结合成一体,从而有助于为现代的资产会计奠定基础,到1910年,他们已发展出一套后来成为二十世纪工业企业标准会计程序的会计方法和会计监督。
在1925-1975年这段时间里,美国企业的会计系统则受到了税法和会计准则这些外部因素的极大影响。在20世纪最初的
二、三十年中,由于工业革命的影响,会计领域变得相当复杂,早期单一的会计方法不再存在,有效的会计方法尚未建立起来。在会计艺术观的指导下,美国会计界呈现一片混乱景象。当时,对资产计价,流行多种方法,包括原始成本、重置成本、现行市价等,对收益的性质来源,都存在不同的理解,,由于19世纪后半期至大萧条时期,美国社会缺乏完整、严格的法律等外部约束公司的治理行为。这时会计便真正成为企业家们粉饰公司业绩,欺骗股东,追求个人利益的“艺术”了。由于当时会计实务如此混乱,1929-1937年的经济危机一开始,就有人猛烈批评会计界,甚至有人认为,松散的会计实务是导致美国资本市场崩溃的原因之一。在这一情形下如何从外部强化对企业的监督和治理日益受到重视。美国国会相继于1933年和1934年分别通过了《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规定所有证券上市公司都必须提供统一的会计信息,并于1934年成立了《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并要求该组织负责制定上市公司所必须遵守的统一会计规则,从而使财务会计进入了接受准则规范的时代。经过SEC、APB、FASB等准则制定机构及其相?乩嫱盘宓牟恍概Γ?0年代中期,美国已形成了较为规范的会计准则体系。而会计准则制定过程是一个各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奕的过程,希图通过制定具有强制性的“公认会计准则”来贯彻自己对企业进行治理和管理的思想,以最大程度实现自我利益。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会计准则就是现代企业强化公司治理与管理的产物。
1975年以后,现代工商企业所受到的最大冲击莫过于信息技术革命。技术创新必然导致组织创新,此时日本走在了企业革命的前列,创新一系列诸如适时制造系统(Just一in-time)、灵活生产体系(contingencyproductionssystem)等新的生产管理制度。从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工商业者开始产生危机感,并对传统的生产管理制度进行了认真检查和深刻反思,许多公司决定学习日本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并推行新的“适时适量生产和存货控制制度”,全面改革了生产管理方式。但同时,现代管理会计的观念仍是老一套,没能与这些新的生产管理制度同步发展。因而本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美国会计界指出了管理会计已出现严重危机,1987年约翰逊和卡普兰两位教授出版了轰动西方会计界的专著“相关性消失了——管理会计的兴衰”,认为现行的管理会计体系应该有一个根本性的变革,才能符合当今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发展的现实情况。在其后十余年中西方会计界在对管理会计反思的同时亦进行了创新和变革。大力吸取企业理论、信息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等现代管理科学,不仅对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了改造,还产生了适应现代生产管理制度的新分支,如全面质量管理会计、适时制度系统会计、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等。
通过以上历史考察可见,会计系统作为企业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它扮演着双刃剑的角色:一方面技术革命引起了企业组织的变革,管理的需要呼唤着会计的发展,创新的会计系统又成为了企业管理顺畅进行的重要保障;而另一方面,当企业组织还不够完善,企业缺乏外部约束时,会计系统又可能成为内部人所控制的,用来欺骗股东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工具,而要纠正这一切,又必须依赖于企业内外部法律、规章制度,组织结构即治理和管理系统的健全和完善。
五、启示
当将会计信息系统置于公司治理系统和公司管理系统相整合的框架中加以研究时,可以发现:会计信息系统一方面是联系治理系统与管理系统的纽带,是治理系统和管理系统共同组成部分和得以正常运转的基础;另一方面会计信息系统作用的发挥亦离不开企业内部科学、严密的组织管理和公司治理结构对其的引导和控制。三者之间是一种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