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德育最基本的途径

德育最基本的途径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51:0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德育最基本的途径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德育最基本的途径

篇1

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但目前的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

1.教学模式呆板,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中职学校的教育侧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但其教学模式仍沿用最基本的应试教育模式,学生面临就业压力,无暇去培养自身的道德修养,容易形成自私狭隘的道德观。

2.德育教育注重表面,缺乏深层次的教育

虽然不少中职院校不断加强对学生注重德育方面的教育,但教育内容基本都以书上空泛的例子作基础,学生听起来乏味不堪,失去对德育教育的兴趣,无法起到帮助学生塑造正确道德观、价值观的作用。

3.现代中职德育教育缺乏系统性

中职院校的学生充斥在形形的社会潮流中,其所接触到的各种社会负面影响显而易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对学生思想的侵蚀逐渐严重。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忽视这些内容,空洞的教学、德育教育的缺失,使得学生在其成长期的重要阶段,易形成错误的道德观、价值观,从而影响其就业积极性。

二、中职院校加强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在我国多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各种文化理念相互撞击,社会普遍存在功利心理,这些负面现象使得中职教育也只看重实在的利益。一些错误的思想、言论、观点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时代的发展是双向的,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要实现统一,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专业的知识,还要求其具有正确的价值导向、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敢为人先、回报社会的思想。中职院校的学生为了能够在将来的社会中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除了具备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外,更需要注意在思想教育、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等方面具备优势。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育人机制,在传道授业的同时,将做人做事的道德理念渗透到学生的思想精髓里。通过有效的培养机制所锻炼出来的学生,无论将来在任何岗位上工作,其专业技能都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基于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职教育才是最成功的,也是最符合时展需要的。

三、对于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建议

针对以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发展现状,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

良好的师德师风对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可以通过建立教育督导组、师德考评组,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综合水平进行考核,从而促进教师师德师风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表彰激励的形式,养成讲奉献、比贡献的良好风气,促进广大教师严格自律,自觉加强师德修养。

2.营造良好健康的校园文化

不同的生态环境孕育不同的生物群体。学生的成长同样受制于跟他朝夕相处的环境。其中,校园文化环境是深层次影响学生思想、观念、行为的关键因素。中职院校应该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价值体系,通过制度规范、活动倡导、舆论影响,使学生在健康文化的熏陶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3.严格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所谓“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通过行为训练可以塑造人的品德。待人礼貌,可以培养尊敬师长、与人为善、文明交往的品德;整洁内务,能够培养学生有条理、有规律、讲质量、讲认真的品质;砺志晨练,能够培养学生刻苦勤奋、意志坚定的品质。

篇2

①生活教育思想中包含了生活德育的诸多理念。明确提出生活德育的概念,把生活德育作为一种德育模式加以理论和实践操作研究的目前还没有,但是纵观古今中外,关于生活教育的论述与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在西方,以法国启蒙运动的巨匠卢梭的自然教育(实际上是较早的生活教育理论)和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最有影响;在我国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第四,生活教育强调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的这些主张给生活德育的研究以很大的启迪。

②道德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道德是通过展现人的生活和在人的交往中形成的。近年来,在德育研究领域,许多研究者已深刻认识到德育目标过高、过空,德育内容过于理性、过于抽象,德育途径方式过于单一甚至违背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规律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于是德育需贴近生活,需加强情感性、加强道德主体实践渐渐成为一种研究的趋势。

⑵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

联系:借鉴杜威、陶行知等生活教育的思想及道德心理学关于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提出和构建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和操作样式,以制订出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并对其终生有益的切切实实的德育目标,创造性地运用并形成重情感、重情境、重实践、重体验的具有鲜明现代生活教育特征的生活德育方式,为提高基层学校德育实效,同时丰富德育理念与德育模式服务。

区别:生活德育的研究在目标上强调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和营造道德生活的能力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强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在方式上强调通过生活实践进行教育,强调学生道德情感、认知、行为发展的整合性;在内容上强调以学生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道德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即强调德育内容的生活性;在评价上强调开放性,即每个人的道德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道德教育不应该以唯一的标准去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总之,生活德育的研究是跳出德育看德育,进行的是理论建构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改变目前德育的单一刻板模式,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和个性生活化。同时,研究与实施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师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水平。而且本课题研究的生活德育模式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理论价值: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将努力建构起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模式,能充实和发展当前小学道德教育的理论和操作模式。本课题实施将为道德教育理论研究提供成功的案例。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是在充分研究文献、了解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对于课题研究的初步方案向南师大及有关教科研部门的专家、教授提请咨询与论证,因此本课题符合当前德育改革的方向,具有现实针对性,理论依据充分、科学。

2、本课题研究理论假设合理,目标内容清晰,实施的可操作性较强,阶段实施过程与目标都很明确,完成课题的可行性有充分保障。

3、学校九五期间承担省级立项课题“构建现代生活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研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而且,本课题研究人员配置合理,既有专家与教授的指导,又有出色完成九五课题的校级领导的亲自挂帅,再加上一支“九五”研究中锤炼、勤学肯钻、勇于实践的骨干教师队伍,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较佳的人员保障。

3、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课题界定:

生活德育,即重视生活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生活实践进行道德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生活质量而进行德育。生活德育强调将道德教育深深地扎根于儿童生活的土壤,让德育与受教育者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相联,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本身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启迪与引导,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让学生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自主地建构道德经验,提升道德水平。

生活德育研究是在现代生活教育思想和小学生道德形成规律的指导下,在小学教育中构建生活德育理论框架、目标、评价、内容和操作方式,通过研究与实施,改革学校德育方式,提高德育实效性,促进学生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并创造道德生活的能力、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支撑性理论:

1、生活教育的相关理论。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第四,生活教育强调教学做合一。

2、现代德育价值观。现代德育充分关注生活中的人,关注人和人的生活,道德教育是为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服务,引导人去建构个人完满的道德生活,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的生活结构中获得个性的完满,实现德育目的。正如鲁洁教授在《德育社会学》中所说,德育的终极意义表现在“不仅让人们去遵守某种社会秩序,道德规范,使社会的发展得以按部就班地进行,它还要促使人们找回那个已经失落的世界,失落的自己,使人们拥有世界,拥有自己。”

3、主体教育思想。道德是贯注着人的主体精神的自由自觉活动。道德作用的发挥及其存在无不以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和人的自由自觉为前提。道德行为的本质是主体性的。先天心理图式的存在决定着即使是0岁的婴儿也不等于道德上的“白板”,他们已经通过社会性遗传,获得了社会性心理文化特征,因此儿童从一开始就是道德生活的主体,而不是道德容器。我们应该把学生视为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志、选择愿望、自主负责性的主体。

4、现代德育实践观。道德的本质在于实践。首先从德育目标看,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培养,也有对学生道德心理、道德行为的锻炼,而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所以德育目标本质上是实践的。其次,学生的道德是在活动和在交往中形成的,活动和交往的本质是实践的,所以德育过程本身应该是一种实践活动。第三,德育实践活动才是检验学生道德素质高低的唯一标准。所以,德育应该是德育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

5、道德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人的品德是在一定的心理背景下和活动过程中形成、发展的,德育离不开心理学所揭示的心理活动的形式及其规律的指导。小学生在道德生活中的主体性尚处于不成熟、不稳定状态,尚处于由他律向自律、由模仿向创造、由顺从向选择,以及由潜在的主体向现实主体、由自发主体向自为主体的矛盾转化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儿童这些特点,在德育过程中,充分顺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教育。

4、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理论假设:道德是在道德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道德形成过程是一个主动、整体建构的过程,也是个性化和社会化统一的过程。本课题期望通过构建和实施生活德育的实践操作模式,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和创造道德生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研究目标:

①研究形成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目标、评价、内容和操作方式。

②改变教师的德育观念,提高教师的德育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健康积极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5、研究内容设计(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⑴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研究。在充分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思考与梳理,对生活德育的内涵、特质、价值观、学生观、活动观及生活德育的原理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建构起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

篇3

数学教育是现代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教育,它有自己的学科系统性与独立性,但是它并不是始终独立于其它学科之外,一定程度上他与其它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因此,德育教育与数学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德育教学大纲的明文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各学科教学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对提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是大纲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在培养过程中,教师除了运用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定理与公理等教学知识灌输这个手段之外,还要提高学生面对难题的自信心。他们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自觉性,通常会运用一些学科领域的优秀学者取得的既得成绩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达到思想上感化、心理上默许的目的,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民族自豪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取得了一定的德育教学的目的。同样,德育教学的效果同样会对数学学科的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良好的的德育品质能够保证数学学习的顺利进行。在德育教学中,让学生具备优良的思想品德、端正的学习态度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最基本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同样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一个有着端正态度、优良品德以及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是不用担心学不会数学的。

2.结合传授数学知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在《数学教学大纲》中强调,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教学内容,要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阐释教学内容,指出数学概念中的相互辩证关系。要把数学教学与实践生产关系相互联系,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学科在实际生活的有力应用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渗透在数学知识的教授过程之中。首先,数学知识本身就涵盖着无数的辩证关系,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本身就一种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接受与学习。其次,在数学知识的教授过程中也,会是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比如,有的学生基础比较差,老师鼓励学生不放弃,从最基本的知识点做起,循序渐进,一点一滴的进步就会取得好的成绩。让学生知道了十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在的基础差不代表以后的数学成绩不好;事物的发展是循序渐进要经过一定的过程的,在成长进步的过程中要一步一步走,切记急功近利。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教育方式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老师的教育内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3.通过数学美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数学虽作为一门理工学科,但它拥有许多的美学因素。古代数学家、哲学家曾说:哪里存在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美主要是统一、对称、和谐、秩序的表现。例如,平面图形中,最大的美不在于它具有对称性,即中心对称和轴对称,而体现的一种集中注意的伟大精神,由于圆将无数零散的点,统一规律、和谐地、对称地、秩序地的排列,并形成一个封闭的图形,仿若一个大家庭,每个点成员都有自身的作用和存在的位置,同时又要遵循集中的纪律和规则。因此,可启迪学生,每个人就像处于圆上的孤立点,我们所处的班集体甚至是社会集体,就像是一个圆,集体的荣誉、形象离不开个体的努力,而个人违反集体的纪律,不能协调好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就好比不存在于圆上的点,在集体之外游离,无法得到集体的温暖。因此,用形象且生动的语言,在学生的心田中渗透集体主义教育。

4.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的教育

篇4

1.地理德育因素的广泛性。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它兼有文科和理科的属性;中学地理课是学生学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所必须的基础课,它具有众多的、广泛的德育因素。《新课程地理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学地理教学应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有关的政策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的教育。

2.地理德育内容的时代性。

中学地理教材提供了国内外大量的现实材料:人地关系,国情国策,祖国建设成就,开放、改革、搞活、资源、能源、粮食、人口与城市问题、环境保护、生产布局和生产力发展,等等。教师还可以把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最新情况充实到教学中去。这些内容都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不仅体现地理教学的时代性和现实性,而且也反映地理德育内容的时代性和时代精神。

3.地理德育作用的独特性。

地理教学在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作用。把具体的、生动的爱国主义内容渗透到教学中去,能使学生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他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操,对消除一度出现的“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什么都是“外国的好”等错误思想,会起积极的作用;结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新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唯物的、发展变化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教育,顺应时代潮流,推动改革,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去解决一些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教育学生直接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所有这些作用,是其它学科不能代替的。

4.地理德育活动的形象性。

德育活动是重复地把社会规则传递给学生,使其在思想意识和行为方面适应所处的社会规则。地理德育活动是形象的,例如地理学论证了自然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这些规律是可知的,等等。分析了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演变、分布规律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翻约、相互影响的关系,论证和分析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论据具体、真实可信,这样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形象、生动,使受教育者易于接受。

二、中学地理德育教育渗透途径

根据中学地理德育的五个特点。在中学地理德育教育教学的渗透中,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方面进行。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地理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十分丰富多样,其文字、图象、图表本身就有教育作用。但很多寓意深刻的德育因素、隐蓄在知识的基本观点之中,教师应通过分析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各种德育因素,将其自然地渗透到教学中去。如我在讲地壳的变动这一节时,通过讲述地形是不断变化的事实,对学生进行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辨论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内、外力作用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现今的地形是内、外长期对立统一的结果,以此对他们进行对立统一的辨证观点的教育;通过分析地形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民族自豪感和立志改造我国自然面貌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科学态度;通过讲述我国科学工作者对珠穆朗玛峰、南极等进行考察所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不畏艰难、勇攀科学高峰的教育。这是实施地理德育教育的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

2.及时补充地理德育内容。

及时补充和充实一些必要的地理教学内容,是实施地理德育不可缺少的途径。我国推行对外开放。对内改革、搞活政策。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客观上要求人们具有此相适应的时代精神和时代观念。这就要求教师以时代观念去丰富、充实我们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教育的内容。根据需要, 教师可以在地理课内适当补充一些文字、图片、图表资料,在课外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报刊、书籍或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电影、录相等。

3.广泛开展地理课外活动。

地理课外活动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克服封闭式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实施地理德育的有效途径。在课外,结合教材的有关内容,通过现场教学和参观、访问、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开阔眼界.了解大自然和社会现实,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增强自我教育,辩别是非,独立思考和工作的能力,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和遵纪守法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通过组织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意志、性格和生活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篇5

1.思想品德的导向性。在现阶段,要集中体现在引导学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就是要把学生的思想、言行、判断是非和衡量得失的标准,以及抱负、理想导向基本路线指引的轨道上来。这是思想政治课应该发挥的最基本、最首要的功能。

2.道德品质的可塑性。提高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中学时期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既有渐趋成熟的条件,又有着可塑性。要帮助学生从最基本的区分该做与不该做、好与坏到逐步明确社会主义社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逐步形成正确的、高尚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

3.行为习惯的养成性。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而指导与帮助学生学以致用,言行一致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在发挥思想政治导向功能、道德品质的塑造功能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实际行为表现,引导他们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其次,针对德育工作的现状和应具备的功能,当前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必须承认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的广泛性、分层次性、讲实效性可行性。对学生的教育应是多方面的,除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外,还负有实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文明习惯的培养,以往的德育工作,要求过高、过急,超出了学生可接受的程度,欲速则不达,出现了动机与效果的矛盾,愿望与实际的矛盾。我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注意把握好可行性,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恰如其分地确定不同阶段、不同年级、不同群体的德育目标,分层次要求,脚踏实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思想品德教育,只能根据学生身心和智力发展水平特点,从他们成长的实际出发进行。例如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时,应该引导学生从尊重,接受一定规范的约束开始,到逐步“自律”,才有可能达到“自觉”,真正做到以一定的道德观念、道德理想支配自己的行为。教师应从学生常见的和较为熟悉的心理现象入手,抓住最需要解答的心理问题和最应该解决的心理矛盾,展开品德培养内容的几个方面和层次。

2.要把灌输与自主自律结合起来,力求知、情、信、意、行统一。现在是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及时地向学生进行的教育,正面的东西不学习,反面的东西就会侵蚀。“愚蠢来自无知”,要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首先要解决好“知”与“不知”的矛盾,使实现德育功能有扎实的思想认识基础。实现了“知”,还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要把“信”与“不信”的环节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在“信”基础上引导学生落实在“行”上,实现“知、情、信、意、行相统一,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摆事实、讲道理、有分析、有说服力、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自主、自信、自尊、自律。要把正确思想的灌输与引导和培养学生自律的能力相结合,使正确的观点、理论、伦理、信念占支配地位,全面提高学生道德品质。

篇6

各校均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分数至上”与“片面追求升学率”;评估某个学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教师业绩等的唯一指标就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学校的升学率等。德育工作表面上摆在首位,实际上只停留在文件、制度上罢了,并没有实质内容,学校则把工作重点首先放在了“智育”上。

2. 德育工作无目标或目标不明确不具体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许多具体的德育过程没有明确、具体的要求,教育者胸中无数,不知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比如小学、中学行为规范教育要达到什么目标,二者有什么区别,教育者都不清楚。没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其教育必定流于形式,名义上“加强”,实际上“淡化”,名义上“落实”,实际上“落虚”。

3. 德育手段形式化、单一化

学校德育工作通常大都局限在口头的说教上;局限在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的制定上;局限在对学生行为的约束上;局限在对学生不良行为和不良意识的处罚上,甚至有人把实行的“德育工作”当成提高学生成绩的手段。也有不少学校把品德量化作为德育的“常规武器”大用特用。例如做好事加分,做错事减分,年终把每位学生的各项表现得分相加后再排等级便是一年的德育结果就完事大吉。至于学生在此“加减分”之后是否养成自觉的行为,以及平时如何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做好过细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大部分教师却考虑很少,甚至没有考虑。学校德育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的流行,就使学生的道德内化严重受阻。他们往往为追求表扬或为增加“品德分”虽作了符合规则的行为,但却导致了言行疏离等双重人格的形成。

4. 德育工作中的心理教育严重缺失

学校的德育工作注重公德,忽视私德,即重视对国家、社会、集体的公德教育,而缺乏对个人、自身、内在的道德教育,如自主、自立、自尊、自爱、自信等的心理辅导。

二、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1. 加强对校长的培训,树立“德育为先”意识

“一间好的学校,必有一个好的校长”。校长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要解决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就必须加强对校长的培训,切实转变教育观念,进一步提高对德育工作的认识,重新树立“德育为先”意识。并以德育基本任务为指导纲要,结合实际确立具体目标,制订实施措施,贯穿于学校的管理工作、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去。

2. 全员动员,人人参与;优化教学,渗透德育思想

学校德育工作,不仅是班主任和政教处的事情,而是校园内每一个教职员工的分内事。而教学又是学校德育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形式。各科教学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因此,结合各学科特点,每个教师应积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促使学生养成文明习惯。

3. 把“教之以事,辅之以理”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口头的说教、行为的约束、粗暴的批评、有损自尊心的讥讽、劳动惩罚和形式主义的“做好事”等德育手段,既简单粗暴,又极让学生反感,根本无法起到教育作用,更别说育人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强,对各种道理只是机械地记忆下来,并不能深刻理解,也无法很好地用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德育工作中,应“教之以事,辅之以理”,以学生亲身经历的事、身边发生的事来教育学生明辨“是”、“非”、“美”、“丑”、“善”、“恶”,让学生有心灵的触动,再适当讲些道理,从而让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这样才能起到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

4.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有条件的学校配备心理咨询师

篇7

二、将德育渗透于游戏活动中

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是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们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得到真正的发挥,他们在玩耍的同时也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如,在体育游戏的竞赛活动中,让幼儿明白自己一个人是不能完成游戏的,需要大家的团结协作才能取得胜利,充分激发幼儿的团队意识;在自由活动时,有人不小心摔倒了,孩子们就会上前去扶起他等等。同时要引导幼儿从游戏中发现哪些是应该学习的,哪些是不应该学习的,去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道德标准,真正把德育要求落实到每个幼儿。

三、将德育渗透于各学科领域教学中

德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把教学看作是整个教育过程的核心。他认为一个人虽然能够从周围环境、从与人交往中获得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但是这些知识不是系统的,必须通过教学来给予补充。因此在幼儿园语言、社会、艺术等领域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是提高德育效率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语言领域中的故事是幼儿最喜欢的。《谁要我帮忙》的故事,使幼儿了解了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及时帮助别人,自己也会同时获得快乐;《花儿好看我不摘》的故事,说明了要爱护花草的道理等等。幼儿听故事时最易于调动他们的情感积极性。音乐课《蚂蚁搬豆》也是教育幼儿团结起来力量大的好题材。

四、利用节日对幼儿进行德育

节日具有不同的意义,我们可以根据节日的不同对幼儿进行育。如,在“母亲节”活动中,我们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同时请幼儿回家为妈妈捶捶背,捏捏腿,对妈妈说句“妈妈,您辛苦了,我爱你!”并且帮助妈妈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还在国庆节进行了爱祖国的活动,幼儿感受到了祖国的地大物博,多民族的融洽相处,激发了他们爱祖国的积极情感。通过在诸如此类的节日活动中渗透德育,在孩子们的心中掀起了爱的波澜,促进了幼儿积极情感的发展与升华。

五、家园配合,共建德育

篇8

“教书育人”是教师最基本的职责,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尤其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训练中进行。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要注意哪些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有以下感悟。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要和风细雨、潜移默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不应像政治教育那样明确和直接,而应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潜移默化地达到渗透德育的效果。首先,应当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平等地与学生交流思想,讨论问题,言传身教,用自己真挚的感情去影响学生,将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观念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其次,语文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正确思想感情的熏陶。比如,八年级上册余光中的《乡愁》,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制作成幻灯片,使图像、音乐、朗诵融为一体,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感受到作者热爱祖国、思念家乡的情感,在诗中展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的美好情感,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热情,教师要抓住契机,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再次,语文教师要根据课文的实际,对文字蕴涵较深的细微之处做适当的点化,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唤起学生自身潜在的情感,使之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德育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遵循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规律。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相比小学时期都有很大的变化,因此语文教师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了解每个学生的特殊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这一阶段,德育活动要体现导向性、益智性、实践性、趣味性,坚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使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语文教学中要讲究德育的实效性。德育结果从德育过程中产生,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为学生主动参与、真切体验、实践磨炼提供机会和条件,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把语文课本中的德育因素转化成学生个人的情感品质和行为习惯,使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产生应有的实效性。

篇9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社会的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东西方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社会在理想信念、道德风尚、价值取向等方面呈现日趋明显的多样化倾向。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使学校德育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发展形势下,从全球化的角度讨论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何形成社会普遍认可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感到棘手而又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德育的内涵

德育可以理解为教给人学会做人、处事的基本道理和行为准则,并且使人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自觉,养成道德习惯。在我国,它是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被称为“教化”,需要长期的灌输和训练。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重视德育的文化传统,为我们当今德育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中国传统德育的主要内容如下。

培养仁者之心。《礼记·中庸》记有“仁者,人也”。在孔子看来,“仁”就是爱人,它是孔子全部思想的核心。只有爱人的人,才是真正的人;也只有真正的人,才会真地的爱人。

重视人生教育。我国古代德育把对人生的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认为德育既要教育人做“洒扫应对”的小事,也要教人治国平天下的大道;既要授以陶冶人性的“内学”,也要授以齐家交友、事君治国的“外学”。

进行崇善教育。孟子把崇善教育列在德育的首位,“崇善”不仅在于自我完善,还在于“兼善天下”。张岱年先生曾说过,真正的人不可能是一个“自我中心”的人,更不可能是一个“唯我独尊”的人,应是富于同情心,富于社会责任感的人。

西方教育中没有明确的“德育”概念,但其“德育”确实存在。西方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以个人为基础的,主张通过个人的奋斗获得幸福,民主、自由、平等、正义、责任是其基本价值内容和取向。以美国为例,其大学德育的基本内容是以爱国主义、法制教育为主的公民教育和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学校教授学生政治、法律、道德知识,促使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明确权利和义务,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和遵纪守法。总体上,中国传统德育教人做圣人,而欧美的公民教育教人恪守作为国家公民的底线。

历来人们对德与才的关系有着不同的态度:有人认为德育第一,有人认为智育第一。洛克认为“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是最不可缺少的”[1]。苏格拉底认为,智慧就是“最高的善”。对此,司马光所说的“德者才之帅,才者德之资”有其可取之处,首先德统帅着才,没有好的品德作为导向,才智很难有积极意义,个人成功需要正确的动机、强烈的兴趣、坚韧的毅力,更需要品德的支撑和维持;另一方面,人的品德对其才智有某些依赖性,如果一个人对品德规范缺乏认识,分不清善恶、美丑、对错,愚昧无知,其品德水准必定不高。

二、我国德育面临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社会文化多元的趋向越来越明显,外来优秀文化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新观念、新思想的形成。同时,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一方面,学生的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创新意识增强;另一方面,传统的价值观念、是非标准受到巨大的冲击。从总体上看,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积极健康,政治上积极向上,学习上肯于钻研,其价值观和行为呈现出更加务实的特点。但我国德育面临的问题也很突出。

(一)价值危机,道德意识淡化

千百年来,我国都以“仁者爱人”“诚实守信”为最基本的道德,对乐善好施、助人为乐、言行一致加以赞赏。然而,部分学生缺乏某些基本的道德判断,主要表现有:艰苦奋斗的品质正面临骄奢逸之风的挑战,相当一部分学生互相攀比,期待不劳而获,怕苦怕累思想较重,不以勤劳节俭、谦虚谨慎、守信敬业为荣,对广大劳动者缺乏应有的敬重;诚信意识淡薄,认为老实人吃亏,表现为考试作弊、说假话等;粗痞化的改编严重混淆了青少年学生的荣辱观,许多承载正面道德教育的传统教材被改编得面目全非,卖火柴的小女孩成为促销女郎,《背影》中父亲大耍双节棍,闰土摇身一变成为古惑仔。社会道德观、利益观、价值观部分扭曲,各种不良现象对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放弃自律,是非判断不分明

人是环境的产物,荀子曾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往往会养成良好的品质;在不良的环境中生活,常常会养成不良的品质。在校园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看到:一人走路抄近道践踏草坪,后面就有人跟着践踏过去;一人不排队,后面就会有更多的人拥挤上来。一些学生对种种不良现象麻木,甚至持容忍的态度。部分学生素质较差,表现为:一是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不考虑自己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二是一些基本的礼仪和文明知识欠缺,待人接物没有礼貌,社会公德意识淡薄。

(三)缺乏合作,集体意识淡漠

篇10

1.中小学校长对德育工作负有领导责任,应该建立以校长为主要责任人的德育工作体系,在整个德育工作体系中,校长是指挥中心。德育工作首先从以校长为中心的学校德育管理系统开始,建立目标,制订计划,建设队伍,保证时间,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这是施教主线的开端。

2.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之一。教师在课内和课外均应加强品德教育工作,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力量,学校必须明确每个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任务,组织全体教师投身到德育工作中去。

3.班主任既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领导者,又是学生的导师。他们和学生的接触时间最长、交往交流最多,和学生最亲近。班主任既要组织好学生,管理好班级,更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从思想上、情感上影响学生。

4.学生自我教育在德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思想转化过程中产生内在省悟力。一方面,要把学生尽可能地组织在共青团、学生会等青少年的组织中去,通过“学生组织”的纪律和互相影响,起到积极地教育学生的作用。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锻炼,让他们在自我教育和友省中增强道德观念,提高道德判断力和鉴赏力。

二、拓宽途径主线:做到课堂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层层相扣

1.课堂育人是德育最基本的途径。各科教学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渗透德育内容,政治课、思想品德课更要向学生系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

2.在着眼课堂育人的基础上,要加强活动育人。学

校要更多地、经常地、反复地组织德育活动,并形成制度,有效地建立学校德育工作的秩序。

3.学校要时刻意识到通过管理育人的重要性。学校管理的目的就是培养和造就合格的一代新人,管理的过程要发挥管理者的教育作用。一方面,校长、处室主任、班主任要忠于职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使学校的工作井然有序。另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努力发掘管理中的教育因素,“学校教育无小事”,只有这样,学校的管理才会真正实现育人的目的。

4.学校应该树立环境育人的观念,使学生一进校园就能感受到一种特殊的学校环境氛围,在优美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三、充实内容主线:做到行为规范、权利义务、科学文明、思想政治教育逐层深化

1.向学生进行日常行为教育,这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党和国家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是学生日常活动的准则,也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学校必须以此为依据,认真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俗语说:“要像个学生的样子”,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就是把学生教育成“有样子”的人规教育。

这些看似简单的人规教育,对学生一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做人的起点,一定要抓早、抓实、抓好。

2.学生的成长过程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学校必须向学生提供进入社会的教育,即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教育。

3.加强学生的科学教育和文明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的成长过程,也是社会文明的个性化。因此,我们必须用科学的知识哺育他们成长。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科学于育人之内,在上好文化课的同时,还应开展科学普及和实验活动,让学生从中受到科学的思维训练,陶冶思想情操。文明行为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之一,文明教育也是德育的基本内容,“五讲”、“四美”是社会主义文明行为的基本概括,要教育学生崇尚文明,崇尚科学。

4.确实做好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把我们的学生教育成一般意义上的公民,这是德育的目的。但这还不够,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抓好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做好政治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人。

四、慎择方式主线:坚持讲解引导、检查评比、学习交流、慎独省身四个层次互动

1.讲解引导。德育工作首先要向学生讲清要求,讲明道理,从正面进行引导。教师、班主任、校长要有计划、分专题向学生讲清学生必须知道的要求,讲清学生迫切知道的问题,使学生对此有个科学的、正确的认识。

2.检查评比。它是学校管理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也是实施德育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一是做好常规检查,如卫生检查、校纪检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做好班级评比,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检查评比是德育制度化的具体体现。通过分层分项的评比检查,形成多线检查,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机制,以提高德育的效果。

3.学习交流。在检查评比的基础上开展学习交流,德育的效果才会持久。举办报告会、经验交流会,通过黑板报、广播站等向学生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和先进事迹,形成积极向上的风气,使德育向更深层次发展。德育绝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号召上,也不能停留在评比的结果上,更重要的是形成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风气,共同发展。

4.慎独省身。在集体交往中形成学生的健康人格,这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完成作为社会人的培养的必然途径。实施创新教育、个性教育,认真对待德育过程中慎独省身的作用,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只有自省,才能说是完整意义上的自我教育和道德修养,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层次。

五、营造氛围主线:使班级氛围、学校氛围、家庭氛围、社会氛围共同起到感染熏陶的作用

1.建立良好的班集体。班级不应是学生个体的简单组合,要发挥群众功能,组织群体竞争,让学生树立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群体观点。

篇11

1.前言

学校武术教育是学校体育课程中教学活动的延伸和发展,我们在理解学校武术教育要从“教育”和“体育”两个比较基础的层面入手。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中学生健康的成长,以“体育与人”的关系为主,考虑社会文化、人文现象,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界定社会意义上人的角色。

中国的武术注重内外兼修,习武先习德,我们应当去了解为什么学校体育教育会对中学生的德育产生影响,以此来为教师培养中学生德育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

2.1文献综述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实践的依据。

2.2访谈法

向学校老师与业内人士请教关于学校武术教育和中学生德育培养的问题,并获得相关资料。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学校武术教育会对中学生德育产生积极影响的原因的分析

3.1.1学校武术教育的特殊教育

武术进入学校,给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校武术教育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外在的对外传播,增强体质的健身方法,更重要的是内在的不断传承与发展,学校武术会适应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将武术的竞技属性、文化属性、体育属性相结合这正是学校武术教育特殊教育作用的体现之一。

3.1.2中学生德育培养的重要性

新鲜事物的出现,新的逻辑新的思想的诞生,会对中学生的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下,身处校园的中学生和青少年,势必会对新的事物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所以在呼吁传统文化精神回归的过程中,学校武术教育是良好的载体之一。在全球化的今天,外来文化侵袭着中国的校园,武术作为教育课程,发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思想的优势,让身处校园的学生辩证的认识经济全球化下自己的成长发展渠道,扭转对外来文化的畸形认识,塑造我们本民族的价值体系。

3.2学校武术教育对中学生德育产生影响的结果的分析

3.2.1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武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哲学和智慧,是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一部分,中国的历史上,无数英雄先烈,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去救国家于危难,这正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可以很好的通过武术教育的过程传递给中学生。

3.2.2有助于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价值观的确认和人格的完善

在学校武术教育的过程中,激励每一个中学生,勇于迎接困难,培养学生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意志品质,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敏感期,良性的有利刺激可以对培养中学生的性格起到帮助,培养他们一种拼搏精神。

世界激烈的文化竞争、文化侵略不断加剧,这无形之中对于处在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是一种挑战,怎样去树立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引导中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在这其中武术教育起到很大作用。

在武术学习的过程中,促进青少年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发育,在学习中有许多的练习是自己无法独立练习的,这样中学生才能融入集体,有利于消除不良的心理现象,通过武术的学习和练习,可以调节情绪改善心态,所以说武术的学习和练习过程是中学生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中调节自己的心情、陶冶自己的情操的良好方式之一。

3.2.3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基本道德意识和基础法纪意识

在道德层面上,我们必须具备正确的道德观,有一个比较明晰的道德尺度标准,区分见义勇为和江湖义气,行侠仗义和恃强凌弱,这些最是最基本的道德尺度,也是我们学习武术是最先学习的。在学习武术时,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渗透可以很巧妙地通过武术这个有利媒介,将其传播出去,在无形之中将基本的道德意识和基础的法律意识渗透在学校武术教育过程中。

3.3学校武术教育对中学生德育产生积极影响的方法与途径

学校武术教育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增长、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身体自身素质的增强、个性的培养以及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有特殊的教育作用。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更多的资源,运用更多的方式方法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3.1充分挖掘武德教育中优秀人文素材

我们的民族英雄岳飞,为我们所熟知的杨家将等等,他们都是我们所学习的榜样,在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受到侵害时挺身而出,这些人物都是我们这一辈年轻人的楷模,教师经常引用这些人文素材,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有助于基本人文素质的培养,将爱国主义精神融于武德教育中。

3.3.2积极营造学校武德教育的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是我们武术教学中一个潜在的有利条件,在有利的德育培养的环境中,我们去学习领会一些传统的武术哲学思想会更加容易。比如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具有特别的教学场景的设计,强有力的口号,不但可以激发出学生更大的热情,还使学生们充满民族自豪感。

3.3.3加强中华武术文化精髓的教学。

中国武术的传承和发展是离不开教育活动的,将我们优秀的传统哲学理论、传统的明哲思想寓于其中,将这些具有丰富底蕴和生命力的内容去传授给学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将“武德风范”“尚武崇德”作为教学准则,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作为教育学生的基本,这样不仅使中华武术文化精髓得以弘扬,还促进基础人才的培养,增加了我们的教育软实力。

4.结论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敏感期,在这个时期培养中学生的德行、培养中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三观,健全中学生的人格是十分必要的。学校武术的传播恰恰是具有民族代表性的教育载体,将武术道德教育与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有利进行中学生进行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中学生的德育素质,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学校武术教育对于中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篇12

第三轮的中职德育课程改革要求德育课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这就对德育的课程开发与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道德教育既要立足于人类社会的基础文明,传承人类社会的道德知识和信念,更要引导学生真实地、负责任地活在当下。“培养道德生活的当事人”应作为当代学校德育的一个根本性的标志。

一、德育课程资源的涵义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德育课程资源,“即指可能进入德育课程活动,形成德育课程实施必要条件,并保证德育课程教学系统进行的一切素材和条件”。中职学校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德育有效进行的保证,它为德育课程及其实施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必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德育课程及其实施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

德育的课程资源是教师们进行德育教学的最基本的依据,没有德育课程的安排,教师就很难进行下去。同时如果没有德育课程资源的支持的话,德育教师们就很难对德育课程开展下去,就很难达到德育课改的目标要求。因此,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实现德育的教学目标,培养出更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文化资源结构单一

德育文化资源,包括传统中华文化中的德育课程资源、现代文化中的德育课程资源、外国德育课程资源等。以往,由于受传统思维方式和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开发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课程资源存在着政治功利倾向,偏重德育和政治的关系,片面地强调国家利益、整体利益,突出政治性,忽视德育与个人德性修养的关系,轻视个人利益和个性品德修养,一些基本的、贴近大众生活的、有现实群众基础的内容继承较少,致使德育内容政治教育多、个人养成教育少。

我国中职学校中的德育课程资源比较复杂,一方面由于鉴定筛选德育课程资源条件有限,一些优质的德育课程资源不能及时、全面地被吸取利用;另一方面对有些德育课程资源不客观、不现实、理想化过重,任意拔高。例如对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宣传和树立总是定位很高,远离群众,远离生活,让人可望而不可及,起不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上述原因使这些中职学校的德育课程资源在开发利用上很难做到科学合理,造成德育内容更新缓慢,枯燥,乏味,脱离实际,跟不上形势发展和学生的思想变化,可信度低,说服力差,学生不易甚至不愿接受。

(二)校内德育课程资源各自为营,缺乏整合协调

第一,学校对学科德育资源长期以来重视不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单纯讲授专业知识,尤其是手工课中只传授手工方法,丢掉了知识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和辩证法思想。二是各学科与相关德育内容断裂,不能将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有机结合进行教育。

第二,德育工作者之间缺乏有效联系与沟通。一方面是德育教师队伍与德育管理队伍在德育实施过程中“脱节”,德育教师主要负责第一课堂,德育管理部门如宣传部、团委、学生科、班主任等负责第二课堂,这两支队伍在开展德育活动中往往缺乏沟通、协作,各自为政,造成教育重叠、断层。另一方面是非德育教职工队伍和德育教职工队伍“脱节”,非德育教职工认为德育是德育工作者的责任,与己无关,工作中单纯完成自己的业务工作,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观念淡薄,不能从各自的角度和岗位发挥对德育的影响作用,育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处于潜在状况,德育队伍孤军奋战,德育课程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三、德育课程资源开发难的原因

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价值取向“标准化”和学校德育“书本化”的影响,学生在当下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仅仅作为道德生活的“旁观者”或“局外人”而存在,他们并未真正融入到现实的道德生活中去,并未与真实的、具体的、冲突化的道德情景和道德事件“相遇”,由此导致其在道德生活或社会学习方面的“幼稚化”、“脆弱化”以及在“长大成人”方面的滞后现象。

不仅如此,中职学校的德育还存在着两种需要反省的倾向:一是“虚无主义”倾向,这主要是指学校虽然口头上重视德育,但实际上是以家长评价和社会舆论为指南,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业绩为出发点和归属,注重学校的“就业价值”,轻视其“育人价值”。“虚无主义”倾向忽视了学生作为道德教育场所的内在逻辑,忽视了学校固有的育人价值和责任担当,视学校为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竞技场、知识场、功名场,将学生引向单向度的知识人、名利人、工具人。

二是“包办主义”倾向。这主要是指学校以“布道者”的角色扮演,以简单、机械的知识传递方式,不断向学生灌输各种道德信条,包办学生在学习做人或社会学习过程中的一切事务,从而忽视了学生作为道德当事人的主体地位以及人的德性是在与环境不断交互影响的过程中养成的客观事实。“包办主义”倾向忽视了学生作为道德教育主体的内在逻辑,将学生视为客体人、局外人、无知者,使本应在道德上不断自主发展的学生,长期处于道德上的“婴幼儿状态”。

德育课是一门复杂的人文学科,更是一门艺术,不仅需要有严谨的科学性,还需要有灵活的实践方法。随着新一轮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德育工作者应该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和探讨,不断开发和利用德育课堂新资源,通过德育课堂上的教学,在学生中引起思想的共鸣和行为的转变,最终促进德育教学与学生教育双重效果的实现。

四、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德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是德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基本保障,是增强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实现德育课程的整体优化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广义的德育课程资源观,树立正确使用德育课程资源的观念

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德育课程资源观问题。由于认识不够,一方面,许多有教育意义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未被纳入德育课程资源范畴,其教育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充分认识和利用;另一方面,不少教师不知道从哪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更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在执行新课程计划中,应当树立新的资源观,发挥各类德育课程资源的作用,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更好地为德育实施和发展服务。

(二)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地方德育课程资源

广袤的中华大地,风景宜人,在游山玩水者眼里,它们是赏心悦目的风景,在德育工作者眼里,青山绿水是天然的德育课程资源,是陶情冶性的德育课程资源。中职学校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把德育教育与热爱自然、热爱科学、保护环境等科普知识、地域文化知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走进生活、自主进行资源探索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三)活用教材,发挥其在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基础作用

教材一直是中职学校德育的主要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材的形式和内容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尽管新课程改革凸现了课程资源的意义,使得人们不再把教材看作为金科玉律,它开始成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平台、一个基础,是德育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但从普遍情况来看,教材仍然是最基本的德育课程资源,仍是德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内容。关键在于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情况,灵活使用教材,赋予教材新的内涵,不再“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简单说就是要活用教材。

教材既不是唯一的德育课程资源,那么在教学中,就可以把教材看成是开放的系统,根据教学活动的具体情况灵活教学,生成新的德育内容,使学生的个体经验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这样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走进教材、理解教材”,然后要“跳出教材”。走进教材是为了了解教材的目标、要求、内容等,只有这样才能跳出教材,把要传授的知识技能和学生的情况联系起来,能为学生所用。

(四)整合校内德育课程资源

新一轮中职教育课程改革期望推动学校教育将立足点真正从传递知识调整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都强调实现道德及价值观教育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积极情感体验的态度目标,要求尽可能全面、深入地挖掘,展示不同学科在实现道德教育上的不同价值。而且德育追求的是一种无痕的教育,它没有固定的模式或刻意的形式和程式,讲究的是“随风入夜”、“润物无声”,讲究的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它通常伴随着主体的活动自然而然地生发,水到渠成地推进。

在各学科教学中,既存在一些共性的德育因素,又存在具有较明显的学科特点的德育因素,探讨学科德育因素,就要客观地分析教育过程中德育时机和德育课程资源的载体。因此,激活蕴含于各学科中的德育因素,关键在于教师对其的开发利用,需要教师做有心人,充分认识到融合于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的可贵价值,然后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时机,适时有效开展引导,在学生习得知识技能的同时,使学生的思想、情感、个性心理品质得到健康发展。

总之,中职德育课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它需要我们合理利用德育课程资源,通过德育课程引导中职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良好的思想和职业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 周冬梅.浅谈德育课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中国农村教育,2012(7):87.

[2] 李荆.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3] 曹威.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现状与对策[J].科教导刊, 2013(12).

篇13

事实上,对于美育的德育功能的探讨,已不是什么新课题,许多人在这方面已有过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了诸多的结论,如美育具有辅德功能,能陶情冶性、令人高尚,是德育的有效手段和途径等等。遗憾的是:往往只是在谈到美育时,人们才想起美育的德育功能,而在谈到德育时,我们又很容易忘记美育也具有德育功能。在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我们是从美育的角度去谈美育具有德育功能,而不从德育的角度去谈美育的德育功能,美育的独立地位就很难得到保证,以致它只能被看成是德育的附庸而受到轻视,这样,美育的德育功能也就无从实现了。我们认为:孤立地谈德育,孤立地谈美育的德育功能,而不考虑德育与美育二者的关系,德育难以收到好的效果,美育的德育功能也难以实现。为此,笔者提出“德美并重”的观点,并认为这将是一条解决德育低效问题的有效途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