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化学学习方法

化学学习方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2:1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化学学习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化学学习方法

篇1

化学”一词从字面意思看,指“变化的科学”。化学同物理一样都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是一门历史悠久又富有活力的学科,是帮助人们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本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获取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接受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最终拥有比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想办法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主动学习、乐于学习。

一、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任务

高中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化学,有一定的基础,而高中化学在初中化学基础之上全面详细展开,知识点更深、更细,要求更高,所以教师要为学生高考准备,从高一开始就打牢基础。

第一,训练学生学习方法。要获得高效学习效率,首先必须使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科学学习方法建立在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基础之上,全面分析学生的化学基础,找出优势与不足,对症下药,发扬优势,弥补不足。建议每个学生空余时间给自己做个计划,把自己的时间科学分配好,包括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尽可能细化,将一天时间分为三段:上午、下午和晚上。每个时间段做的事要明确,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把要做的事对一下,看看自己的完成情况如何。对于没有完成或者完成不好的在后面加上去,尽量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第二,提高学生专注度。高中学习无论是知识容量还是知识难度都上升一个层次,需要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高度专注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培养学生坐得住、学得进的好习惯,全身心投入。很多学生学习时间很长,可是最后学习效果不好,甚至有的学生对学习化学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陷入恶性循环,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主要因为专注度不高,不够投入,效率低,这样即使付出很多,也没有期望的回报。教师可规定时间让学生完成作业,或者限时做题,让学生产生紧迫感,做作业或者考试时一心一意,这样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学生考得好,教师也高兴。

二、高效学习高中化学

化学学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预习;听课;复习;完成作业。

1.预习阶段

预习阶段主要用到“读、划、写、记”等方法。“读”,指课前预读的习惯,根据预习提纲带着问题读懂课文、归纳含义。“划”,划出重点、要点、关键词、句。预读之后要在课本上留下痕迹。“写”,把自己的疑点、想法写下来,对于这些想不通的、不理解的问题听课。“记”,把重要的概念、定义、性质、用途多读几遍,记忆在脑子里。

2.听课阶段

学生上课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严肃的态度,做到眼、耳、手、脑并用,并且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全神贯注,提高听讲效率。

另外,听课时还要积极开动脑筋,尤其注意听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解题的规范要求,同时记在脑子里,注意反复巩固。

3.复习阶段

复习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学生进一步记忆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不可或缺的教学程序。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重点,对知识进行整理,使分散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网,使之系统化、结构化。

复习种类、方法各异,大致可分为新课复习、阶段复习和学年总复习。

新课复习:把新课知识点跟已学知识联系起来,温故知新,由已知引出未知,由旧导出新,降低新课教学难度。

阶段复习:一般分为单元复习、每章复习和学期复习。单元复习就是每章按内容划分为几个单元,每一单元讲完之后复习一次。每章复习是在上完一章内容之后进行的,对整章进行归纳、综合,或者还可以进行一次小测试,依据每章后面的复习题或者课外练习题进行消化、巩固。学期复习是在学期期末考试前把一学期学过的知识进行一次综合复习。通过复习及学期考试,通过寒暑假作业弥补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为新学期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

学年总复习:是在上完全册教材后进行的,不受章节或阶段知识的局限,通过总复习,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系统化、条理化,有较好的综合运用化学的能力。

4.完成作业阶段

做作业有一定的技巧,首先认真审题,明确要求。认真阅读题干,弄清楚题目给出什么条件,又要求回答什么问题,即所谓明确已知和求解。其次回忆知识点,确定解题方案。在审请题意的基础上,回忆化学概念、基本理论、计算公式等,设计解题途径,制订解题方案。再次正确解题,完善答案。一步一步地把解题思路写出来,格外注意解题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在题目解答结束之后,还要注意反复检查,提高解题的正确率。最后展开思路,寻找规律。这是最后一步,也是最容易被学生忽视的一步,但是至关重要的,题目解答完以后,要注意结合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经验,从中总结具有规律性的东西,那么下次做题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学好高中化学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学生必须在一点一滴中掌握学习方法,想办法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这样才能花同样时间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高考是关系一生的重要大事,容不得一点儿马虎,工夫在平时。

参考文献:

[1]游强.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教育教学论坛,2010(15).

篇2

在新课前,要先阅读课后习题,再带着问题阅读课本。阅读过程中,要划出重点和关键词句,并尝试解答习题;要发现本节课需要用到哪些已学知识,并复习回顾这些内容;要找出读不懂的内容和不能解答的习题,要用红笔做好记号,为上课做好准备。课前备堂是基础。从心理学和生理学角度看,人每进行一个活动都要经过预备、进入、兴奋、疲倦、消退、印象几个环节。我们学习化学时也是这样,预备铃响后,学生要入座,不再打闹闲谈,让神经进入预备状态,做好上课的学习用品、关联知识的两个准备(如准备书、草纸、记录本、笔、课本、练习本等,与本节知识有关的原有化学、物理、数学方面的知识,生活中的案例或疑问知识等),为上课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效率

在课堂上,一定要专心听讲,积极参与讨论;要主动练习,不能将自己定位成“看客”;要在临近下课时,记下本节课的要点和自己感受深、想到的关键内容;要在刚下课时,主动找老师问不懂的问题或内容。

(1)课上跟着教师走

(2)老师有问便回答

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个问题或引言,作为学生要有问必答,要脸皮厚,不怕答错,不怕出洋相,怎么想怎么说,想多少说多少。这样一方面锻炼了自己,提升了多种能力;另一方面活跃氛围,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尽量做到回答“符合规范”,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如鉴别题的语言结构是什么,等等。

(3)问题质疑天天有

设疑探究,深入化学本质。

设疑、释疑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分类记忆

化学概念多、化学方程式多、规律多,特别是高一新生学习化学更是感到困难多多,那么采用分类学习、分类记忆的方法,不仅是化学学习的课程标准要求,而且也是记忆知识的有效途径。记忆力是识记、保持再记忆和重现所学习的内容和经验的能力,而人要记住众多概念行为,必须要根据人的个体差异,根据概念的特点,通过分类、对比进行记忆,特别是对一些重点知识进行分类记忆效果较好。

四、及时复习,巩固学习成果

化学有许多特定的用语,知识也较零散。所以,一有时间要先将课前和课上的疑问重新梳理,使疑问得到化解,使零散的知识点结成网络,然后再着手完成作业。对作业中的疑难问题要做好记号,主动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尽早攻克难关。

记忆的过程可分为:识记保持再认回忆遗忘五个过程,要想让知识贮存在大脑中永久保持并可随意提取,必须让知识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要与遗忘作斗争,经常复习才可以保持记忆,将知识贮存。要做到这一点,建议大家经常复习,做到:每天过电影式地回忆当天的新知识,每周“归类式”地整理当周的要点知识,每月“网络式”地再认以前学过的重点知识,经常“综合性的练习”,挑战遗忘,才能保证所学知识记入脑海,才能考试做题运用自如。

有些同学学习主动性不强,过分地依靠老师,对知识不及时进行整理,其后果是对各知识之间的联系不是很清楚,时间一长,便成了一团乱麻,觉得越学越艰难,成绩一路下滑。所以一节课或一个章节或一个单元学习完后,应对知识及时进行梳理,养成这种常归纳整理的习惯,是提升复习效果的有效手段。

五、培养良好的习惯

要想成绩好,好的学习习惯是保障。

哪些习惯才是好的学习习惯呢?

(1)书面整理成常态

经常将每章的重点、难点、常考题型、每节的要点按照一定顺序记录在纸上,粘贴到对应章节中间,做到内容有底、解法有数、缺漏清楚,同时每月要进行一次知识大盘点,将各章中相近的内容通过列表、网络图、树状分类图进行横向盘点,避免了胡子眉毛一把抓,避免了遗忘,且便于查阅。

(2)动眼之时必动笔

学习时,面前始终有一叠草稿纸,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大脑中在同一时间能够容纳的东西是很少的,只看不动手,很快就会忘记,所以要养成动眼即动笔的习惯,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加强记忆。

(3)作业练笔不偷懒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适当的练习是应用知识、巩固知识、深化理解的重要手段,一个从来不做练习的人,很难想象他的成绩能好到哪里去。但也有的同学做了一定量的练习,成绩仍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他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没有进行探究,没有弄清题目的意图是什么,看到熟悉的题目不仔细阅读、分析,就凭记忆或感觉填上答案,实际上出题人经常在关键处做变动,导致解题失误。

篇3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193-01

进入初三,同学们又要多学习一门新的功课――化学。同学们要想在不一年的时间里学好化学,除了要重视它以外,还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同学们一旦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化学的方法,就一定能轻松、愉快地学好化学。

一、吃透课本,联系实际

以课本为主线,认真吃透课本,这是学好化学的根本。为此,同学们必须善于阅读课本,做到课前预读、课后细读、经常选读等,既重视主要内容,也不忽视小字部分和一些图表及选学内容,因为这些内容有助于加深对主要内容的理解及拓宽知识面。课后细读时要边读边记边思考,争取能将预习、听课中未解决的问题全部解决。经常选读是指有选择性的阅读那些重要的或难以全面理解的内容。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还有助于提高自学能力。 初中化学内容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化学的同时,应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化学,体味化学,这样就能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二、学习化学知识要做到“三抓”,即抓基础、抓思路、抓规律

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和基本概念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在做练习题中要善于总结归纳各种题型及解题思路。化学知识之间是有内在规律的,掌握了规律就能驾驭知识,记忆知识,如化合价的一般规律,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零,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态不同;再如,实验室制取氧气,所需气体发生装置为试管,规律为只要是通过加热一种固体药品或两种固体药品用来制取气体都要用到如同制取氧气的装置,抓住规律可以加以运用,如给出信息题告诉实验室制取甲烷气,用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加热,虽然我们没有学过这部分知识,但根据固体受热制取气体的装置规律可知同制取氧气的装置一样。

三、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学习方法

初中化学学科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概念多,这些概念理解是否准确,是否掌握熟练对学好初中化学课程关系非常重要。是形成正确实验技能、计算技能的依据,是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基础。而初三学生对概念学习不重视,认为掌握概念就是死记硬背。学法不当,效果不好,这部分内容也是中考易失分的知识点之一。

1、通过感性认识来掌握概念

化学基本概念是从大量的化学事实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如通过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可以形成化合反应的概念;通过观察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可形成电离的概念。所以脱离化学事实只单纯的背诵概念不可能深刻理解化学基本概念。

2、找出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化学概念之间既有本质区别又有相互联系,学习时不要孤立地机械单一记忆,应将不同的概念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和内在联系。如元素与原子、分子与原子,不同点是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原子可构成分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相同点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是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原子是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四、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

1、元素及化合物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相互渗透、关系密切。如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的差异之大;硫酸因浓、稀的不同而引起性质上有本质差异。所以必须把物质的性质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联系起来学习。 转

2、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内在联系紧密、规律性较强,知识系统都是从单质到化合物,都按存在性质用途制备的顺序进行的。物质的存在、制备、用途都取决于物质的性质,因此,学习中应紧紧抓住物质的性质。如依据氢气的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来推导它的用途、存在。

3、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内容多,即有共性,又有个性。因此,在学习中一定要全面分析问题。如硝酸具有酸的通性,又有特性如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4)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对实验的依赖性强,大部分化学知识是通过实验获得的。如氧气的化学性质通过与C、P、S、Mg、蜡烛等的演示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所以一定要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

五、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

1、要重视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教师讲授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大多数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都是通过实验获得的,通过实验有助于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

2、要J真观察和思考教师的课堂演示实验,因为化学实验都是通过现象反映本质的。对教师的演示实验要细心观察,明确实验目的,对实验中看到的现象,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3、要自己动手,亲自做实验。实验中要勤于思考、多问、多分析实验发生的现象,从而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独立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要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并能解答一些实验问题。理解基本操作原理,要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操作顺序,并能根据实验装置图,解答实验所提出的问题。

篇4

课前预习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初中学生往往自学能力较差,要想提高预习的效果,根据初中学生的学情,在预习前,给学生列出本节课的预习提纲和要求,要使学生有目的的去预习,这样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进行第五单元《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内容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我采用导学巩固的方法。在预习导引中给学生列出预习提纲: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什么?(2)计算的基本步骤分哪几步?(3)你认为在计算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最关键的?(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类型有哪一些?在预习中,学生能自我解决一部分问题,即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肯定,对未能解决的问题能有针对性地通过老师讲解来消化,减少了听课的盲目性,学习积极性也很高。

二、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探索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HT〗

初中学生对化学实验往往只是看热闹,觉得好玩而已,他们不会观察实验,不会利用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获得知识。在教学中,我注重教会学生掌握将实验作为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如在教氧气的性质一节时,我一边演示,一边教会学生观察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从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等到化学性质――物质在氧气里燃烧。此时,着重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如何从现象到结论。做完后,再要求学生由现象得出结论。

三、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解题能力

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离不开解题。首先,审题是关键。审题时要注意把题干中的已知条件、隐含条件和题目的求解用简洁直观的化学语言转化成图式符号,排除与题目所求无关的干扰信息。其次,解题时还要反复理解推敲题意,学会从条件到问题和从问题到条件的正、逆两种分析方法,明确解题过程中的知识点、公式或规律等,逐步提高分析问题的灵活性。第三,验证解题结果,反思解题过程,向自己提出解题结果是否正确,能否验证,如何验证。

篇5

一、学习的理念

第一,正直是做人的基本品质。高考是公平的竞争,我们要向自己、家长、周围的人展现真实的自我:真实的成绩就是诚实的反馈,要杜绝歪门邪道、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的一切不道德行为。成绩好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屁股坐得住”。“坐得住”意味着能坐在座位上最少2个小时,高考是2~2.5小时考一科,如果坐不住,就连考试都应对不了。同学们可以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定性,能长时间坐得住意味着已经成功了一半。

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写、算非常重要,随着动手练习的增多可以看到成绩也在提高。能坐得住,手也充分动起来,下一步就是排除杂念制定目标。在充分理解高考出题原则的基础上,按各科的学习特点从基础知识到深入学习,掌握学习方法,积极动脑。

以上几点都做到了,学习自然就进入了用心感受的阶段。通过学习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幸福、充实、满足感,从而迸发出对学习的无限热忱。这对完善自己的人格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二,要做一个有孝心的人。“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倾注了满腔的爱。我们要理解父母对自己的殷切希望,时常想想能为父母做点什么,并立刻付诸实施。

第三,要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理想信念,把理想按阶段分割成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譬如现在的短期目标就是考上理想大学。有了远大理想和短期目标,可以使我们克服困难,奋发拼搏。

第四,要做一个会思考且时常思考的人。回眸过去,品味现在,展望将来,通过反复思考寻找新的自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与理想。

二、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指导

(一)紧靠课本,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在高考中占很大比重。如何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困扰学生的一大问题。很多学生经常由于对某个概念记忆不准确,或者理解不清楚在考试中失分。考试完老师发下试卷后,不少学生会说这个概念我会,就是当时马虎了,以后遇到类似的概念问题还是模棱两可。实际上,其原因并不是马虎那么简单,而是由于对概念认识得不准确,理解得不深刻造成的。因此,我们一定要紧抓课本,对基本概念要清晰,对基本理论要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是高中化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一定要背得滚瓜烂熟,真正做到“心中有表(元素周期表)”。任意指出一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就能推出它的性质,包括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物的类别、最高氧化物水化物的酸碱性,与其他元素性质的比较等。同样,根据物质的性质,也可推断出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我们该如何学习和掌握基本概念呢?学习一个新概念时,我们可以先从它的定义入手,分析它的研究对象和本质特征,得到初步认识。再通过分析习题或考试题发现对这一概念的考查角度,深入理解这个概念。比如电解质这一概念,我们可以这样学习:先看教材中电解质的定义: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知道电解质研究的对象是化合物。像铁等单质,虽可以导电,但不是电解质,还有能导电的稀硫酸溶液等是混合物,也不是电解质。还要注意电解质指的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如氯化钠固体虽不导电,但氯化钠溶于水或熔融时都可以导电,因此氯化钠是电解质。而且应注意该种物质溶于水,不是它与水发生反应。如二氧化碳溶于水可以导电,这是由于它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可以导电,因此二氧化碳不是电解质,碳酸是电解质。然后学习电解质的分类,注意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定义。这样基本上就能把握住电解质这一基本概念。此外,有些化学概念易混淆,同学们应有意识地进行对比,通过自学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如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种物质,再如裂化和裂解、结晶、结晶水合物等,它们之间有相同之处,不反复对比,便易混易错。

要认真掌握基本理论。如高二的《化学平衡》及《电离平衡》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和难点。只有学好这两章才能更好地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学习化学理论的重要性,更好地运用化学理论理解和掌握中学化学知识,并解决或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工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认真观察,积极动手,培养实验探索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在化学学习中必须重视实验,认真观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从而掌握化学知识。

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观察的重点,抓住本质现象,只有有效地观察,才能有效地学习。

其次,要明确观察的要素和程序,全面、有序地进行观察。

篇6

教师不但向学生介绍化学科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科学方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而且要善于利用学生中由于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而使学习效率和学习水平显著提高的生动事例来教育学生,使学生做讲究学习方法的有心人。

2.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学习方法的特点

不但要让学生知道,不同学科应该有不同的学习方法,还要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和做法。例如,常常有学生认为“化学就是靠记”,因而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化学。这种认识危害很大,教师一定要注意通过说理和事实来纠正。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化学语言学习跟外语学习的区别、化学计算学习跟数学计算的区别以及学习化学概念、物质知识等内容时的特殊规律等等。

化学学习方法的特点决定于化学学科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化学学科的特点,并且注意让学生了解本学期、本单元化学学习内容的特点。

3.使学生了解、掌握学好化学的一般原则

学习原则是指导化学学习活动的基本准则,它反映和体现着学好化学的规律,规定和指导着化学学习方法。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化学学习方法,就必须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化学学习原则。例如,“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主动和自觉地学习”;“注重手脑并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注重知识前后联系,形成系统结构”;“及时复习、及时巩固”;“知、能、意、行全面发展”以及“讲究方法、优化方法”等。

4.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和怎样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化学学习是复杂的过程,不同环节有着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要注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学习活动各环节的方法,例如,怎样“听”好课、怎样做课堂笔记、怎样观察实验、怎样进行课后复习、怎样进行练习和作业、怎样阅读课本、怎样自学和预习等等。

转贴于 化学学习内容十分丰富,不同类型内容有着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还要注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内容的学习方法。例如,怎样学习化学概念、怎样学习化学原理、怎样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怎样学习有机化学、怎样学习化学用语、怎样学习化学实验等等。

化学学习目标有着不同的水平。要达到“知道”水平,或者“领会、体会”水平,“掌握、学会”水平以及“综合运用”水平和“创新”水平的学习目标,应该使用不同的方法。教师应该注意指导学生分别了解、掌握有关方法,使学生学会科学巧妙地记忆、系统地整理知识,学会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等等。

掌握学习方法离不开实践,自觉的实践是迅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必由之路。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懂得这个道理,并且积极地进行学习方法的实践。

5.让学生知道“学无定法,贵在优选”,并且引导学生经常总结、交流、反思和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元认知水平

为了提高学生对学习方法的自觉程度,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经常地总结、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组织交流活动,让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学生介绍经验,或者为学习方法不良者进行“会诊”,帮助他们改进和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和元认知水平。

所谓元认知,又称为反思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以及有关事项的认知。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元认知知识,即个体关于自身认知活动的知识,包括认知任务、认知方法、认知过程、认知规律以及自身特点和其他学习变量的知识;二是元认知体验,即伴随着元认知技能活动(例如自我评价)而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三是元认知监控,即个体在认知活动过程中积极进行自我监控,并且根据监控情况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调整,以达到预定的目标。

元认知过程实际上就是个体运用有关知识经验指导、调节自己的认知过程、选择有效认知策略和方法的控制执行过程,其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元认知水平不但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决定着学习效果。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提高元认知水平。关于化学学习方法、化学学习规律的知识,以及自觉的化学学习方法实践和经验总结,对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篇7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特殊语言,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的工具。化学用语掌握得不熟练、不准确,就很难学好化学。纠正化学用语中的读、写方面的错误习惯,比学习新知识更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处理这部分知识必须做到一丝不苟,严格强调。

使用化学用语习惯的培养,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是规范使用,二是要经常使用。规范使用,要求学生使用化学用语要用得正确,符合规范,比如,化学符号中大小写的区分、上下标的规范,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以及反应条件、生成物的状态等,教师可以布置足够的练习,让学生暴露错误,然后抓住典型错误进行分析,促其进行自行订正。经常使用,则要求教师将化学用语的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求学生养成使用化学用语解答化学问题的良好习惯。比如,书写时遇到物质时尽可能使用化学式替代名称,做到“名”“式”结合;描述物质的性质、用途、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时,尽量使用化学用语表达。经常练习,达到会读、会用,逐步熟练,直至学生能做到运用化学用语思维,并形成习惯。

2 动手实验操作习惯的培养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化学实验操作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通过化学实验,既锻炼了脑和手,又能帮助理解,使学生对知识记忆深刻,还能培养观察能力、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中去,在应用中发现知识,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中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做到: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正确填写实验报告。

培养学生规范实验操作的习惯,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实验的安全和成功率,进而形成基本的实验能力和自觉的实验态度,为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作准备,因为今天的社会就是由各种规则约束着才显得有序。

在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良好的观察习惯的形成也非常重要。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或观察仪器,对观察对象进行感知的一种科学方法。门捷列夫曾说过:“没有观察就不会有接踵而来的前进。”巴甫洛夫也曾把“观察、观察、再观察”作为座右铭写在实验室的墙壁上。实验离不开实验现象,实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供更多、更便利的观察机会,从而更有效地获得实验事实。在实验观察中,要注意观察的顺序性、目的性、全面性、客观性、辩证性,正确记录实验现象。

另外,实验报告的填写也是学好化学的重要习惯。完成实验报告,不仅仅是对已做过实验在纸上的再现,也不仅仅是对实验进行简单的总结和归纳,而是一次将所获得的感性材料(实验现象)升华到理性认识(化学知识系统)的过程。通过对实验全过程的反省和思考,能加深学生对实验过程的认识;通过问题与讨论,强化实验者对实验原理的深刻理解。

篇8

1.知识与技能:认识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物质的多角度分类,认识化学变化的多样性和规律性,能分析简单化学问题,并用化学语言表达。能分析化学问题中量的关系,学会简单的化学计算。认识常用化学问题的方案设计、操作和完成实验报告。

2.过程与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规律,了解现代化学肩负的使命。具有为解决化学问题进行专题信息收集、加工和输出的能力。学会通过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来提高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效率,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现代化学和化工的发展,了解化学知识在解决生活、生产和社会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具有参与化学科学实践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了解科学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认识化学与生活改善、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和自然生态保护的关系,形成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有下述几方面的特点:

⒈概念抽象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注重定性分析,以形象思维为主,从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入手和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一些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很大程度上是记忆型,欠缺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习惯于被动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而高中除定性分析外,还有定量分析,除形象思维侧重抽象思维,在抽象思维基础上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主动地接受和自觉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如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既抽象,理论性又较强,第二章摩尔概念一个接一个,学生一时不适应,这是学生进入高中所面临的挑战,给教与学带来一个十分尖锐的矛盾。

⒉进度快,反应方程式复杂

初中进度相对高中较慢,要领定律学习巩固时间较长,在往后的学习中有较充裕的时间加以消化,而进入高中以后,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难度显著增加,进度加快,化学方程式增多,多数反应失去了初中掌握的反应规律,这在理解和掌握上都增大了难度,如果不及时消化,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相当被动,如高一 的实验室制法, 与水、碱的反应,NaCl与浓硫酸微热与强热制氯化氢反应的不同情况等,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深感难掌握、难记忆,不太适应。

3.内涵深,联系广

如摩尔使微观与宏观联系起来,渗透在高中教材的各个章节,对整个中学化学计算起着奠基的作用。再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整个中学化学的重点,学得好可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并能使学生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为理论指导,探索、研究后面的化学知识,培养分析推理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好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⒋抓典型,带一族

初中化学只是具体介绍某一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了解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用途,而高一教材以氯、钠、硫、氮为重点,详细介绍它们的物质及重要化合物,通过分析同族元素原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研究它们在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运用归纳、对比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这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初中不同的一个特点。

三.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1.教材的原因

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广度明显加深,由描述向推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有的内容如:“摩尔”、“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这些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点知识。

2.教师的原因

由于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短,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抓进度,而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高分低能;常识性介绍及选学部分没有讲述,造成知识缺陷;高中教师对初中教材的特点了解不多,往往未处理好初三与高一衔接,就开快车,抓进度。有的把教材过度深化延伸,对化学知识讲得面面俱到,课堂欠活跃,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学生的原因

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竞争意识不强,思想松懈,学习缺乏紧迫感;坚持已有的学法,相信自己的老习惯,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较差;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如:预习听课复习独立作业总结评估等。听课时,把握不住知识的重难点,理解不透。有的知识印象不深,造成知识缺陷日积月累;

四.高中化学学法指导:

1、坚持课前预习积极主动学习

课前预习的方法:阅读新课、找出难点、温习基础

(1)、阅读新课: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

(2)、找出难点:对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3)、温习基础:作为学习新课的知识铺垫。

2、讲究课内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课内学习的方法:认真听课;记好笔记。

(1)、认真听课: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当老师引入新课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注意听听老师是怎样提出新问题的?当老师在讲授新课时候,同学们应该跟着想想老师是怎样分析问题的?当老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同学们应该认真看看老师是怎样进行操作的?当老师在对本节课进行小结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有意学学老师是怎样提炼教材要点的?

(2)、记好笔记:详略得当,抓住要领来记。有的同学没有记笔记的习惯;有的同学记多少算多少;有的同学只顾记,不思考;这些都不好。对于新课,主要记下老师讲课提纲、要点以及老师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分析。对于复习课,主要记下老师引导提炼的知识主线。对于习题讲评课,主要记下老师指出的属于自己的错误,或对自己有启迪的内容。或在书的空白处或者直接在书里划出重点、做上标记等,有利于腾出时间听老师讲课。此外,对于课堂所学知识有疑问、或有独到的见解要做上标记,便于课后继续研究学习。

课内学习是搞好学习的关键。同学们在学校学习最主要的时间是课内。在这学习的最主要时间里,有些同学没有集中精力学习、有些同学学习方法不讲究,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习水平的发挥。

3、落实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所学

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需要。常有同学这样说:课内基本上听懂了,可是做起作业时总不能得心应手。原因在于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或全部理解。这正是课后复习的意义所在。

课后复习的方法如下:

(1)再阅读:上完新课再次阅读教材,能够“学新悟旧”,自我提高。

(2)“后”作业:阅读教材之后才做作业事半功倍。有些同学做作业之前没有阅读教材,于是生搬硬套公式或例题来做作业,事倍功半。

(3)常回忆:常用回忆方式,让头脑再现教材的知识主线,发现遗忘的知识点,及时翻阅教材相关内容,针对性强,效果很好。

(4)多质疑: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多问些为什么?能够引起再学习、再思考,不断提高对知识的认识水平。

(5)有计划:把每天的课外时间加以安排;把前一段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4、有心有意识记系统掌握知识

有意识记的方法:深刻理解,自然识记;归纳口诀,有利识记;比较异同,简化识记;读写结合,加深识记。

有意识记是系统掌握科学知识的途径。有意识记的方法因人而异、不拘一格。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意识记方法,从而系统掌握科学知识。

5、增加课外阅读适应信息时代

课外阅读是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同学们应该增加课外阅读,不断拓宽知识领域,以适应当今的信息时代。

课外阅读的方法:选择阅读;上网查找;注意摘录。

6、科学归纳

知识学习过程的完整分为三个阶段,即知识的获得、保持和再现。

归纳方法之一是点线网络法。这个方法在总结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相互转换关系法最常使用。如“硫”的一章就以H S为统领。

归纳方法之二是列表对比法.对比的方法常用于辨析相近的概念,对比的方法也最常用于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通过对比,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共性与联系。

归纳方法之三是键线递进法.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多,一些重要概念又是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分散在各个章节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及时集中整理相关概念,按照一定的理论体系,弄清基本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平行关系.在归纳整理中,可以牺牲一些具体细节,突出主要内容。 “勤”和“巧”是到达知识彼岸的一叶方舟。这个“巧”字就是善于总结。

在高三总复习阶段,更需要学生作类似联想和归纳总结。

转贴于 五、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过程。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引导学生的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下面我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1.循序渐进,注意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注重高一化学的起始复习是搞好初、高中接轨教学的必要前提。有必要在摸清学生底细的前提下,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复习方法,对学生存在的漏洞"对症下药地进行修补整理,通过对知识的再理解、再挖掘、再提高,使学生作好学高中化学的知识与心理准备。

2.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3.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

4.加强实验、深化概念

高中化学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同时还有相当数量可利用实物、图片、模型,通过观察培养和教给学生从大量感性认识中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加强直观性教学,不仅能给学生以启示,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使抽象要领具体化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5.抓住关键,精讲多练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既不搞面面俱到,处处设防,讲得过细过全,也不能盲目让学生泛泛做题,以做代讲,而应抓住关键,应用启发式,讲其当讲,练其当练。讲则是讲清概念、原理、公式的来龙去脉,使学生透过表面现象,抓住本质属性,弄清内在联系。练则是对概念、定律的巩固和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摩尔浓度一节,一是讲清定义、导出数学表达式;二是做好演示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三是引导启发学生掌握有关摩尔浓度计算的几种基本类型,精选习题,通过练习加深对摩尔浓度概念及有关的理解和掌握。

篇9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在化学知识中,许多知识如化学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性质等,都是通过化学实验而获得的。因此,在化学学习中必须学会对实验进行正确的观察,并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从而掌握化学知识。那么,如何正确观察实验、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呢?

首先,应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观察的重点。

设置课本实验的目的在与实现某一学习目的,实验目的决定了实验观察的重点。只有明确重点观察的内容,抓住本质的现象,才能有效地观察,有效地学习。如在初中化学〈序言〉课的实验,所设置的几个实验都是为学生顺利理解和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设置的。因此,观察的重点应放在反应前后物质是否发生质的变化,从而确定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如镁带的燃烧实验,观察的重点是镁在燃烧后的产物的性质和镁带有何本质的不同,确定反应是否新物质生成,从而判断该反应是否属于化学变化。而不能仅仅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这一非本质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实验的目的——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

其次,明确观察的要素和程序,全面、有序地进行实验的观察。

对于实验,特别是一些过于复杂的实验,往往存在多个实验观察的要素,实验过程中必须全面、有序地进行观察,才能实现实验教学的目的,从而深入、全面地掌握化学知识。

那么,如何有序地、全面地观察化学实验呢?

第一阶段(实验前)——观察要素为:1、反应物的物理性质(如反应的颜色、状态、气味等);2、反应条件(如是否加热、通电等);3、反应装置(用什么作反应器具、装置有何特点等);4、*作顺序(如何组装实验装置、添加药品先后顺序如何等);5、其他(如药品的用量、实验注意事项等)。

第二阶段(实验中)——观察要素:反应过程中的主要现象(如是否有颜色变化、是否有气体生成、是否有沉淀析出、是否发光、放热等)

第三阶段(实验后)——观察要素:1、是否有新物质生成?2、新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3、仪器拆分顺序;4、仪器整理等。

随着实验的深入和知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要求学生能够深入全面地进行实验的观察,全面掌握化学知识。如果不能全面地进行实验的观察,往往会因为观察的片面性而导致种种问题,如无法获得全面的知识。更为严重的是在实验具体*作过程中,可能回导致失败或危险,如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为向下倾斜,导致试管破裂;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如果不遵循实验前先通氢气一段时间后再后加热、实验后先撤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撤氢气的顺序,必然导致实验失败和危险(爆炸)等。

第三、协调多种感觉器官。

实验现象的观察,往往不仅仅依靠眼睛观察来完成。在很多实验中,还需要借助手、鼻等感官。如第一章关于硫燃烧的实验中,除用眼观察之外,还需借助鼻闻(二氧化硫的气味)、用手摸(摸集气瓶感觉热现象)等。只要这样,才能全面获得感性的材料。

此外,实验现象的观察过程中,还要克服下列不良习惯:1、只注意强烈刺激作用的现象,而忽视其他现象;2、由于不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忽略了稍纵即逝的现象;3、只注意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而忽略对实验*作顺序、装置特点的观察;4、只观察不思考等。

专题二:化学学习中学会提出问题

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发现问题或能否提出好的问题标志着他的学习水平的高低和能力的强弱。从学生学习化学情况来看,提不出问题或者提不出好的问题,往往成为中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之一。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学习过程中基础知识不牢靠、不善于抓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不善于善于观察和思考等。由于这些缺陷的存在,导致许多学生对问题视而不见,无法发现问题。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因此,不会提出(发现)问题也就不能主动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水平低下。

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是在对事物进行全面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正向和逆向思维活动来实现的,它具有一定的方法和途径。下面介绍中学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些方法,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方法一:逆向思考,提出问题

这种方法的具体做法是对某些化学事实从反向进行思考,改变某一或某些化学事实的叙述方式,变正向叙述为逆向叙述为逆向叙述,从逆向提出问题。例如,《序言》中提到: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等现象的发生。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从逆向的角度提出“伴随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等现象的发生的反应是否一定为化学变化?”问题。

方法二:觉察异常,发现问题

该方法通过观察某一事物或某一过程中的“异常点”,从而有针对地提出问题。由于“异常点”中往往隐含许多问题,于是,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异常之处发现问题。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用容器盛装固体物质,容器的口总是向上的,而《序言》[实验4]中,盛装固体碱式碳酸铜的试管其管口却是要略微向下倾斜,这是为什么?

方法三:善于对比,发现问题

化学事实往往存在相同或相异的地方,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对不同的事物或化学事实进行对比,通过比较事物间的不同提出有关问题。氧气和臭氧均为只有氧元素组成的单质,那么,“它们是否属于同中物质?其性质是否一样?”又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氢气必须“早通迟撤”,而酒精灯加热却要“迟到早撤”,这是为什么?能否调换顺序?

方法四:穷追不舍,刨根问底

具有某种属性的物质往往有多种,而且某种物质通常具有多种属性(如用途)。课本限于篇幅或其他原因,不可能对有关事物的属性一一加以罗列。学习过程中,应学会穷追不舍,发现问题。如,课本中有谈到“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这里说分子仅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那么,“除了分子之外,还有那些微粒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呢?”

方法五:联系实际,发现问题

实际生产生活中存在许多化学现象,其中隐含许多化学知识,学习时,要善于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如“油库为何要严禁烟火?”“干燥的夏天为何常见鬼火现象?”等等。

方法六:探求因果,提出问题

抓住事物内部的因果关系,由“果”导“因”或由“因”推“果”。这是常见的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的一种方法。我们知道,元素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用途

结构 性质 制法

保存

于是,学习过程中,抓住“果”(物质的性质或用途)来探求“因”(物质的结构或性质);或抓住“因”推到事物的“果”。如进行氧气用途的学习时,可以提出“氧气为何可以用于炼铁、航天和气焊?”问题。

方法七:改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提出问题

化学概念包含内涵和外延两部分。内涵所反应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而外延是指概念的对象范围。如“单质”和“分子”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可以表示如下:

概 念 内 涵 外 延

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同种元素组成 纯净物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物质化学性质 微粒

通过改变概念的内涵或外延,可以提问:(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属于单质”;(2)“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这两种说法是否正确?

上面介绍七种常见的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的途径,掌握这些途径,将有助于发现问题。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利用以上途径,经常问一问、想一想,努力提高学习能力。

专题三:学会加工

加工,指的是对所感知的事物通过特殊的思维方法对获取(感知)的饿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是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取得联系,增进对新知识的理解。加工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高效获取知识的基本条件之一。

对信息加工的重要方法有:1)类比法;2)比较法;3)质疑等。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学会这些策略,从而顺利实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如何类比、比较和质疑呢?

第一、学会类比

类比是根据两类或两个事物之间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识所作出的一种推断。这是加工的 重要方法。它既可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也可使陌生的事物熟悉化,从而实现对新知识的掌握。这种方法在学习中广泛地得到应用。如在高一学习卤族元素极其化合物性质知识时,抓住该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为7个,从而类推出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在化学性质上具有与Cl2与及其化合物相似的化学性质 ,从而顺利实现卤素其他元素对应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学习。这里应该注意的是:1)要考虑不同事物之间的可比性。即善于发现事物相同或相似的本质上属性,只有本质上属性相同或相似,才能作出类比;如卤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这一本质属性,为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类比提供基础。2)要注意类比的或然性,正确类比,防止类比的负迁移。换句话说,就是在抓住事物共同属性的同时,也应注意差异性一面。如卤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由于其电子层数不一样,因此其化学性质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不能有Cl2+H2O==HCl+HClO类推出F2+H2O==HF+HFO等。

第二、学会比较

比较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易混淆的相关事物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常用的 比较方法有对立比较、差异比较和对照比较等。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和还原、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等属于对立的概念,在学习过程中,要抓住这些概念内部间的对立面来比较,以留下深刻的印象,实现记住一个就掌握另一个的一箭双雕的效果。又如对易混淆的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概念,学习时着重从其定义、特征、使用范围等差异面进行比较,抓住各自的不同点,从而掌握四个概念。要学会比较,关键在于对化学事实进行分析,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这样做不仅能揭示事物的关键特征,而且还能更加容易掌握新概念的涵义。

第三、学会质疑

质疑就是追问为什么,或者用挑剔的眼光来看待已有的事物,达到对化学事实的深层理解。能否提出问题(或发现问题)往往标志一个人学习水平的高低或学习能力的强弱。要善于质疑、发现问题,必须学会对事物进行全面的观察,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正向、逆向思维等活动来实现。它具有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常见的途径能和方法有:1)变正向思维为逆向思维,提出问题;2)观察事物的异常点,发现问题;3)对不同事物做对比,发现问题;4)穷追不舍,刨根问底;5)联系实际,大胆质疑;6)探求因果,弄清关系;7)改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提出问题,等。

专题四:学会阅读

阅读和观察一样,也是感知化学事实、获取信息的重要方法。会不会阅读、研读到什么程度直接影响到所感知信息量的多少、深浅以及学习效率等。如何才能有效地阅读呢?

第一、学会速读

速读是一目十行的阅读。它主要是为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较多的信息。通过速读,对课本知识的内容和逻辑结构作粗步了解,并明确所需感知事物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等,为精读提供“物质基础”。速读的技巧主要有:(1)意群扫描试阅读。这种阅读并不是以字或词为单位进行阅读,而是以意群为单位进行阅读,掌握化学事实基本意思即可。(2)浏览。即对全文粗略阅读,达到对内容的大体了解或整体认识为目的。(3)跳度。即对自己所要了解的特定内容进行阅读,以便搜寻特定信息资料或捕捉重点。对于速读,可以节约大量时间,可以提高获取知识的效率。但速读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如跳读,只能获得自己所需的内容,对化学事实的整体概貌无法搞清;又如浏览,无法获取化学事实背后隐含的深层的东西,仅能获取知识的概貌。象采用浏览方式预习《盐类的水解》内容时,仅可以初步了解教材的主要内容:1)盐类水解的概念和实质;2)强碱弱酸盐、强酸弱减盐的水解情况;3)盐类水解的应用;等等。

第二、学会精读

精读一般是建立在速读的基础上的更进一步的阅读。其目的在于研究速读过程中所感知的化学事实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等,深化对本节知识内容和逻辑结构的理解和掌握。精读的主要策略是学会聚焦。所谓聚焦,是指在阅读时抛开冗余信息和枝节信息,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有效的信息上来。如在阅读《盐类的水解》时,通过速读,明确本节内容的重点在于盐类水解的实质上。于是,在此基础上把注意力聚焦在这一内容上,深入研究课本中相关段落的内容,从而概括出盐类水解的实质。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对于所有的重点知识如化学概念、原理等的阅读,都必须做到精读。对这些内容所涉及的字、词、句甚至段等都要精研细读,反复推敲,从而掌握所学内容的精髓。如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一种微粒”是概念的外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是概念的内涵。学习时,要特别注意分子保持的是化学性质,而不是物理性质;同时分子仅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不是所有能保持化学性质的微粒都是分子,也可能是原子等,明确这些对化学的深入学习很重要。

第三、读思结合

阅读教材,仅停留在“读”的基础上是不够的,只“读”不“思”,仅能获得化学事实的表象知识,而对于深深隐含在表象内部的、深层次的知识往往就无法感知,从而影响对化学事实的全面深刻的感知。因此,要边读边思,注意对表象的知识进行大胆的质疑、提出问题、多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将表象的知识与相关的化学概念、原理、规律等知识密切联系起来,并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对比深化,确保深入全面的掌握。例如,在阅读初中有关氧化反应内容时,课本在列出硫、铁、碳等与氧气反应后,提出“我们把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在这里为什么指“与氧反应”而不说“与氧气反应”?“氧”是否就是氧气?如果不是,那么“氧”指的是那些物质等?如果能够这样深入去分析,就能更加深入地掌握氧化反应的概念。

此外,阅读的同时要兼顾动笔,作好读书笔记,记录阅读过程中所提炼出来的内容如教材的逻辑结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和疑点内容以及学习体会(如突破难点的方法、有哪些创新的记忆方法等),以利于下阶段的学习。

专题五:化学课本空白栏的利用

篇10

    为什么要确定学习目标?你大概没有考虑那么多。因为是学生所以要去上课;因为要上课,所以要进教室、要看书、要完成布置的作业。有时,也许你会感到这一切就象发生在梦中一样,问题在于人们很少记住他们的梦。如果你对化学根本就不抱任何目的,也毫无兴趣的话,那么一定又会多一个"半化学盲",你的化学生涯也就到此止步了。

    如果你的目标仅仅是得一个高中毕业证,可能你不会化太大的精力去学习化学;如果你的目标是要在高考中夺取化学科的高分,并立志从事化学专业研究的话,那么在平时的学习中你会对化学有所偏爱,而且当你在浏览课外资料时,你会对化学书籍、化学知识,甚至夹缝中的一些化学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表现得非常敏感。

    一个好的教师讲课的重点无非是:1、突出教材中的要点(书上可能不会全有);2、解释书中的事实和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也许只解释其中的难点。3、对正点在读的内容提出质疑,以便你更多地思考那些内容--也许同时使你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如果讲课人做到了其中一点,那么你就值得听他的课。

    为了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你需要做以下几项基本工作:

    (1)要做好作业和阅读布置的课外书;

    (2)要时刻提醒自己向课堂中的40分钟要效益。听课的目的是要抓住教学内容的要点,为了抓住教材的要点一定得听课吗?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①有些要点书上可能没有,

    ②解释书中的难点、要点时教师可能有独到的方法和见解,

    ③听课时可对所学内容提出质疑,再征求教师的意见,以便形成自己的观点,

    ④可以增加听觉记忆。

    重申一遍,如果你在学化学方面毫无目的,那么,也许你该马上放弃这门课。不过你如果觉得放弃这门课危险性很大的话,最好的办法是挖掘根源,培养兴趣。 

    二寻求和分析教学大纲及毕业会考标准

    在你埋头攻读,每周只能学习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内容之前,从总体上对课程有个了解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这不是胡说。如果在一开始便花点时间了解一下概要,紧紧抓住即将学习的东西,那么你就能把你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所学的要点上。

    把握这些要点的最好方法是拥有并刻意分析一份毕业会考标准或教学大纲,即使每一章节教材也都如此。这样一来,你才不至于学了一个章节的内容,不知道该掌握些什么东西,同时也便于复习时检查自己哪些知识需要补习。

    把握要点的另一方法是的将每一节教材要求掌握的知识点自己动手编成一个目录清单。如果你课前无法达到这一目的,那么你课后再做这一工作也有极大的好处,一方面你不得不复习和思考本节内容,另一方面也为考前复习准备了一个"导游"。

    如果一个朋友愿意将她以前的笔记给你看,你可以利用它对自己的笔记、资料清单作一些补充修订,但绝不能因此借来继续使用,而企图省去自己记笔记的麻烦。即使同一位教师的讲课亦如此。因为那些东西就象滚烫的糍粑,如果你抓的时间太长,它就会把你严重烫伤。

    三浏览书的前言和导言

    大多数的作者喜欢在前言有限的几段中提供许多重要的信息。浏览一下前言,有助于了解作者编写那些主题的指导思想,以便掌握书中内容的要点。

    浏览前言,但请注意,课本的前言主要是为教师而不是为学生写的;小说的前言则经常是有关作者生平及哲学思想的单调陈述;课外书籍的前言,有时倒可以给你提供一些重要的信息。至少浏览前言一点也不会损伤你阅读正文的雅兴,教材中的绪言将有助于你缩短阅读和学习时间。

    阅读前言,往往是令人烦躁的,因此不要细读每一个词,但一定要浏览一下以理解其中的大意。有时甚至会发现一两个重要的词句。 

    四力求掌握化学术语

    每门课程都有其专业词汇,如果你能把这些词汇分离出来,并弄懂其意思,那么你就能更快地学习。化学术语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及元素和化合物中的各种词汇,具体分类方法在许多课外资料中均可以找到答案。

    当你听课、阅读和复习时,手头上准备些资料卡片或一本笔记本,每当遇到新的定义和术语时,就把术语写在笔记本的一面,定义定写在另一面。这样做有两种好处:(1)写比单纯的背更能加强记忆,(2)可以为考试准备永久的复习档案。如果有必要,可将以前学过的知识一起整理归类。有时你会发现一个新名词,教师或书本上都没有对它下定义,它可能在以前的课本里已被定义过,或者鉴于目前的知识还不好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在查词典找定义之前,可以自已研究一下或问问老师。

    同其他数、理一样,化学课也要依赖于基本符号,如果是新词汇,则一定要把它们记在词汇卡片上,其中公式也是基本词汇。你知道怎样看图片、表格、曲线图、和照片吗?如果你从来没学过,那么你要了解一下谁可以帮助你,然后不耻下问。浏览文中的图示就象浏览前言一样,是可以诱发兴趣的,那些图表能帮助你,而不是作者在帮助你。如果你停一下,审视图表的意思,那么你一定能记住它们。特别要注意,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切忌一知半解、断章取义、张冠李戴。如果你觉得某个词汇难理解,则要设法找到通俗解释该主题的书,或请教老师。对考试而言,完全理解了一种简化了的思想比一知半解地理解一种复杂的思想更为有利。

    五慎防教科书上过多的醒目线

    在首次阅读时,就在30%的地方作上记号根本就没有意义。如果你一定要在首次阅读时划线,则建议你使用铅笔。

    对付划线习惯的第一种方法是:在你第一次浏览全文的时候不要划线,或设法保证每段只有一条醒目线。你划线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标出重点和容易忘记的地方,第一次阅读时,你不一定能弄清重点和难点,而且也无法判断哪些地方在你的记忆里容易遗忘。如果书中大部分地方都被你划线或做上了记号,该书岂不是被你变成了一本基本上都是重点,而且内容大都难记的书。第二种方法是:在课外阅读材料上不要划线,当你读到感兴趣的内容时,代替划线的方法是把它记录在笔记本上,或记录在一张纸上,然后贴在教材的相应页码上,甚至干脆抄在教材的合适位置上。

篇11

化学学科有两大特点:(一)化学的形成和发展,起源于实验又依赖于实验,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二)化学繁。这个繁实际上就反映了化学学科知识点既多又分散,并且大量的知识需要识记的特点。根据化学科本身的特点和本人多年的化学教学经验,总结出了观、动、记、思、练的五字学习法,供同学们参考。

高中化学那么,高一学生怎么才能学好化学呢?(一)观

观即观察。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浦洛夫在他的实验室的墙壁上写着六个发人深思的大字:观察、观察、观察!瓦特由于敏锐的观察看到水蒸气冲动壶盖而受到有益的启发后,发明了蒸汽机,这些都说明了观察的重要性。我们在化学实验中,培养自己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的观察方法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条件之一。

那么怎样去观察实验呢?首先应注意克服把观察停留在好奇好玩的兴趣中,要明确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在老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观察实验现象。观察一般应遵循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进行,具体步骤是:

(1)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2)反应条件;

(3)反应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4)反应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最后对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概括,得出科学结论,形成准确的概念,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

(二)动

动即积极动手实验。这也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的、同学们必须形成的一种能力。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验,亲自动手实验不仅能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巩固,成倍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实验室制氨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动手实验比只凭看老师做和自己硬记要掌握得快且牢得多。因此,我们要在老师的安排下积极动手实验,努力达到各次实验的目的。

(三)记

记即记忆。与数学、物理相比较,记忆对化学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好化学最基本的方法,离开了记忆谈其他就成为一句空话。我们很多同学在初中化学学得还算可以的情况下,是觉着没有花多少时间去记忆的。其实不然,化学学得好的同学主要是因为掌握了化学的记忆方法,高效而又轻松地记忆化学知识。这是由于:

(l)化学本身有着独特语言系统──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这些化学用语的熟练掌握是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而其中大多数必须记忆;

(2)一些物质的性质、制取、用途等也必须记忆才能掌握它们的规律。

怎样去记呢?(1)要因材施记,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找出不同的记忆方法。概念、定律、性质等要认真听老师讲,仔细观察老师演示实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对课本中的主要原理,定律以及重要的结论和规律着重去看、去记忆元素符号、化合价和一些物质俗名及某些特性则要进行机械记忆(死记硬背);

(2)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式,这样才能花时少,效果好。

(四)思

思指勤于动脑,即多分析、思考。要善于从个别想到一般,从现象想到本质、从特殊想到规律,上课要动口、动手,主要是动脑,想为什么想怎么办?碰到疑难,不可知难而退,要深钻细研,直到豁然开朗;对似是而非的问题,不可朦胧而过,应深入思考,弄个水落石出。多想、深想、独立想,就是会想,只有会想,才能想会了。

(五)练

练即保证做一定的课内练习和课外练习题,它是应用所学知识的一种书面形式,只有通过应用才能更好地巩固知识、掌握知识,并能检验出自己学习中的某些不足,使自己取得更好成绩。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整理相关文章: 高中化学基本理论归纳与学习方法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技巧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总结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与建议

最全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高中化学提分六大技巧5个高效学习方法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技巧分享

篇12

引言

物理化学是化工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由于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抽象,公式推导与计算较难,学生系统掌握该课程的内容比较困难。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基本原理及实

际应用,笔者在长期研究这门课程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三种学习该课程的方法。

一、列点对比法

列点对比法是针对该课程中基本概念繁杂而提出的。先将概念横向分解成各个小的知识点,以表格或者点状的形式,分成定义、公式、意义、应用条件等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将相似的概念放在一起,纵向加以对比,这样可以使知识明了、思路清晰。在此以三大常用判据为例[1],阐述这种学习方法。

(一)熵判据

1. 数学表达式:

2. 理解

(1)在绝热的条件下,系统发生不可逆过程时,其熵值是增大的;系统发生可逆过程时,其熵值是不变的;不可能发生熵值是减小的过程,此规律也称为熵增[1]原理。如果系统的过程不是在绝热的条件下进行的,那么在计算和理解时应该把系统和环境加在一起看成一个整体,应用熵增原理,即系统的熵值加上环境熵值也符合以上的叙述:

(2)熵增原理是判断隔离系统内部发生一过程时该过程是否可逆的依据,其数学表达式叫做克劳修斯不等式,又叫做熵判据。

(二)亥姆赫兹函数判据

1. 数学表达式

ΔA≤0<自发=平衡

2. 理解

(1)条件:恒温恒容,非体积功为零,封闭系统。

(2) 结论:系统ΔA<0的过程为自发过程,系统ΔA=0的过程为平衡过程,不可能发生A增大的过程。

(4) 其它:A是状态函数,单位为J,其绝对值不知,为广度量。

(三) 吉布斯函数判据

1. 数学表达式

ΔG≤0<自发=平衡

2. 理解

(1) 条件:恒温恒压,非体积功为零,封闭系统。

(2) 结论:系统ΔG<0的过程为自发过程,系统ΔG=0的过程为平衡过程,不可能发生G增大的过程。

(4) 其它:G是状态函数,单位为J,其绝对值不知,为广度量。

二、数学证明法

数学证明法是针对该课程中的一些定律与公式具有相关性而提出的,主要是从纯数学的角度,结合物理化学的一些基本公式,推导各个定律与公式的相关性,如三大定律、三大常用判据等,甚至一些概念也可以通过这个方法得到相互关系与推导。此处以三大判据的一致性为例,给予证明[2],阐明数学证明法。

(一)熵判据与亥姆赫兹函数判据的一致性

三、由表及里记忆法

学习物理化学除了需要理解各个知识点以外,还需要很多记忆的知识。然而这些知识复杂、繁多,这就要求有很好的记忆方法。由表及里法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先抛开物理化学中概念的物理意义,纯粹从数学与字母的角度找规律进行记忆,然后赋予其物理意义,这样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热力学十九个公式、相图等知识的记忆。此处以四个基本热力学微分式为例[3],阐述由表及里记忆法。

四个基本热力学微分式是dG=-SdT+VdP ,dA=-SdT-PdV, dH=TdS +VdP ,dU=TdS-PdV。

观察这些方程式不难发现,它们中的每一项都有相同的能量量纲,即都是焦耳。其次,S和T总是在一起,V和P总是在一起(相乘),没有例外关系。dG、dA、 dH、dU能作为过程方向的判据是一个常识,其判据条件一般情况下分别为等温等压、等温等容、等熵等压、等熵等容。通常有G=G(T,P), A=A(T,V) ,H=H(S,P), U=U(S,V)。

将这些判据条件dT、dP、dS、dV代入以上四个基本热力学微分式,则dG、dA、dH、dU全部为零,联系以上的关系,不难写出四个基本关系式:

符号如何确定呢?记住V、T两个变量的微分或者偏分前面的符号加负号,其他为正。

这样上式就成了dG=-SdT+VdP。其他的三个基本关系式以及热力学中十九个关系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记忆。对于相图的记忆也可以如此,先记住各个相区的字母,然后在单个记忆字母的含义,结合起来就更很好记忆了。

参考文献:

[1]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第四版,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马松艳,赵东江.热力学过程性质及方向和限度判据的研究(Ⅱ)――热力学判据的一致性及特点[J] .绥化学院学报,2006,26(3):52-53.

篇13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是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智慧结晶。初中化学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间的关系等知识;它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原理和思想,它介绍了许多化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化学课的学习,要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为今后搞科学实验打下基础。

因此,通过初中化学课的学习,初三学生不仅能学到初中阶段的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外化学家的爱国主义思想、行为和对科学的不断进取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科学态度及严谨学风的教育,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今后学习高中化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课前要预习

新课前一天,一定要抽出时间预习老师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学会先预习,后听课这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预习的方法很多,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时间限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2.1 阅读教材。通过阅读课本,了解本节课的内容与重点,要把自己理解不了的问题记下来或用铅笔在书上做好标记,来提醒自己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的放矢地听老师讲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并详细对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就能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2.2 扫清障碍。在读教材后了解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已学过的有关的知识,如果有遗忘的就要及时复习,这样才能使新旧知识衔接紧密,温故知新。

2.3 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在通读教材和扫清有关障碍后,在对新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思考教材后的习题,试着解答,在此过程中找出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3 听好每堂课

听课永远都是学好化学的核心环节和关键,是学会和掌握化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功在课堂,利在课后,如果在课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后复习和做作业都不会感到十分困难;如果上课时不注意听讲,当堂没听懂,在课堂上几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课后也许要花费几倍的时间才能补上。所以,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好每一堂课,是学习好化学的关键。听课时,一定要聚精会神,集中注意力,不但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过的思路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及难点,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边听课、边记笔记,遇到没有听明白或没记下来的地方要做好标记,课后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同时,还要注意听同学对老师提问的回答以及老师对同学回答的评价:哪点答对了,还有哪些不全面、不准确和指出错误的地方,这样也能使自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自己能判断是非。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听课时,一定要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眼睛要盯住老师,要跟着老师的讲述和所做的演示实验,进行积极地思考,仔细地观察,踊跃发言,及时记忆,抓紧课堂上老师所给的时间认真做好课堂练习,努力把所学内容当堂消化,当堂吸收。

4 认真记好笔

要学好化学,记笔记也是重要的一环。记笔记除了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听课的效率外,对课后复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要学会记笔记,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记化学笔记的类型有补充笔记、实验笔记、改错笔记、系统笔记。

5 认真观察和动手实验

在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中编入了演示实验、必做的学生实验和学生选做实验,还安排了家庭小实验。因此,通过这些演示和学生实验,学会观察老师演示实验的操作、现象,独立地做好学生实验,上好实验课,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6 课后及时复习

一堂课的内容,十多分钟就可以复习完,有时也可以像过“电影”一样地过一遍。复习能加深理解,能巩固知识。

复习要及时,不能拖。复习中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这样,在学习上就不会留存障碍,不留疑点,为以后顺利学习打好基础复习时,要重视教科书,也要读听课笔记,要反复读,边读边回忆老师的讲解,边理解教材上的内容。

7 认真完成作业

做作业是练习的极好机会,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一定要亲自动手做,绝不能抄别人的作业。节后习题和章后复习题一定要认真完成,不能马虎。做作业要在复习好了以后做,才能事半功倍。一定要主动地、独立地完成每次作业,多思多问,不留疑点,并尽可能地把做过的作业都记在脑子里,因为没有记忆就没有牢固的知识,只有用心记忆才会熟能生巧,才能在勤练的基础上“巧”起来。

8 学会阅读教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