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

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51:1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

篇1

关键词 职业中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最基本的任务是用美的相关思想,对人的心灵进行培养,促使受教育者从自身思想到行为,都得到美的熏陶,并在过程中学会创造美、欣赏美。语文教学过程,就是要通过语言文字对学生进行知识上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其积极向上的情操,从而培养培育出有理想、有道德的优秀人才。对此,本文将对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系列探讨。

一、实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一般来说,审美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对语文的丰富内涵进行阐述,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所本应具有的系列的语文能力,让他们可以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转化到实际的生活中,从而更好地发现并表达美,对世间万物所表现出的美进行感情上的描述。

审美教育曾在早前和美感教育统称为美育,在美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学生审美修养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着能否得到全面发展,而且将对社会主义的文明建设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同时,美育还对学生的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给学生思想上的影响,帮助他们提高政治觉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美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形象性与感染性两大特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也有利于语文教学本身其他任务的完成。由于语文又是最基本的课程之一,是学生学习其它学科所必须的基本工具,所以,从职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应该采取切实措施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进行加强,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语文教学大纲曾明确规定课本的选材标准应该主要注重教学思想上的健康性能,还要适合本校的教学目标,特别是语文教材所具有的美育因素,更是使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性的表现出那种强烈的感染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对美的系列观点。因此,必须清楚的知道,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本身不可忽视的任务。针对这一情况,本人认为实行审美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应该有以下几点。

1.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学校教育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职业中学中的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因此,要在一定程度上抓住课堂教学,从而挖掘出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上的相关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汉字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其书法所形成的形态,表现出书法家的思想感情,从而显示出一种独特的美感。课堂中就应该让学生学习和欣赏我国这些传统的书法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素养。

读诗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它是抒情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一般来说,它所抒发出的感情相较于小说、戏剧等叙事性的文学样式而言更加强烈、集中,因此,在进行诗歌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反复有感情的对其进行朗读,使学生充分体会出内在的情感和所想要表现出的意境美。同时,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将学到的文字和语言转化为一定的实践能力,还应该让学生以作文的形式进行不同种类文体种类的创作性练习,相较于那种比较孤立的造句,这样的方法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开辟第二课堂进行审美教育。为了能够更加全面的对学生进行审美上的教育,应该根据本校教学条件,适当的开展第二课堂,从而更好地为语文教学中所没有表现出的美育进行补充,这在某种程度上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开辟过程中应该结合职业中学教学的特点,例如:组织学生阅读与专业课有关的课外知识,对学生进行社会美的相关教育;此外,还可以组织各种兴趣小组,组织学生观看与专业相关的电影并进行分析。

3.加强自身修养。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仅仅是需要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配合,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师也能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

职业中学语文学科的语文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责任,只有教师具有一定程度上美学修养,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更快的成为新一代的高素质人才。对此,本人认为职业中学教师的美学修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基本知识应该掌握好。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掌握了基本的教学知识,才能传授理论知识,才能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进行审美教育。因此,应该首先学习有关美学的论述,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深学生对美学的学习和自身的修养,因此,教师应当对其进行学习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向学习进行知识的传授。

成为学生的表率。教师是学生的启蒙者和引导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言传身教,成为学生学习的表率,这也是教师美学修养的最重要的内容。人的美分为内在美和外在美,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师在这两个方面要积极成为学生的表率,教师的个人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教师在学生的心中,不仅仅是教育者,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对学生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所以,职中语文教师不能只是单方面要求学识渊博,更要重视对学生有着直接影响的外在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和形态,是课堂教学氛围中最富有审美意味的主要因素,过程中的优美语言会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给学生带来愉快,从而留下美好的印象和深刻的记忆。

结语:

通过本文上述所讲的系列内容,可以看出审美教育对学生的作用,当然,上述所讲并不是很全面,具有措施还是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学者们对其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更好地为审美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何凤伟.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J].时代教育,2012(16)

[2]陈林山.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02)

篇2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审美教育的简称是美育,美育的含义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如审美活动和审美实践等,让人们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的教育方式。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美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的现状

(一)教育未落到实处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更多体现的还是应试教育,没有更好地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教师和学生更加关注的还是语文考试的分数,就谈不上加强美育教育了。

(二)美育教育未受到重视

近些年来国家和地方加强了中学的教育经费投入,强调加强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在“美”这方面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三)缺乏美育教育的教师资源

中学生在成长阶段正处于青春期时代,大多数学生会产生叛逆的思想。这就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可以进行美育教育的教师又为数不多,给中学开展美育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四)美育教育缺乏方法

在中学进行美育教育是一个新课题,这方面的教育方法不多,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总结和探讨,这就给开展美育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的对策

在中学语文的课文中,文学作品中的散文、小说和诗歌都是进行美育教育的良好载体。应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途径将美育教育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一)语文教学的导语中以自然美、艺术美来感染学生的审美热情

在初中语文的教材中,诗歌是最不好讲授的一种文体,它篇幅较短,多是抒情,只有课堂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完成诗歌的教学,尤其是在导语中通过美育知识感染学生的审美热情是十分重要的。如在讲授《梅岭三章》时,导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梅岭三章》导语中通过诗化的句子,形式非常优美,节奏非常鲜明,声调慷慨激昂,把学生一下子带入充满正义的诗歌的意境中,给文章的后续教学带来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形式美和社会美

朗读课文对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抑扬顿挫、声调起伏的朗读声调可以把课文朗读得像唱歌一样动听。课文朗读是对整篇课文的理解,让学生产生对课文的联想,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中,带动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课文的社会美。例如在讲授《岳阳楼记》时,先让学生听课文录音,初步感受课文传递的情感,再对课文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可以这样进行:第一段的朗读充满庄重的感情,第二段激情高声地朗读,第三段声调降低,感情悲伤,第四段高亢喜悦,第五段充满豪迈和乐观的情怀。通过不同感彩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到大文学家、政治家胸怀天下的情怀,体现社会美。

(三)通过对课文的品读,体会作者的写法,理解形式美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结构、音韵、节奏、联想、映衬、象征等写法的恰当运用,可以让文学作品变得有声有色,体现文学作品的形式美。例如《紫藤萝瀑布》中,通过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眼前盛开的紫藤萝花联想到十年前衰败的花。通过花的对比体现了主题,人和花是一样的,都是起起落落,各有不幸,但是生命是无止境的。通过课文的形式美体现了动人的艺术美。例如课文《珍珠鸟》通过两条线索进行写作:第一是珍珠鸟由害怕人到信赖人的过程,第二是“我”对珍珠鸟的关爱过程。通过这两条线索的写作,让学生体会到通过相互理解和相互宽容可以很好地建立信任的关系,这样充分体现了形式美,也让社会美得到了彰显,让艺术美更加生动。

(四)通过拓展课外活动渗透艺术美

新课标中明确要求教师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建设开发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可以通过发散性的思维阅读让学生走出语文学习的课堂,走到语文实践的天地中去,这个发散性的思维阅读形式可以通过拓展课外活动来实现。

篇3

所谓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情趣及感受美和表达美的能力。美育在培养新一代的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它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辨别真善美丑的能力,净化灵魂,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文明修养程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与美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如能在语文教学中贯穿审美教育,不仅可以使语文教学充满情趣,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怎样寓美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一、在语文教材中挖掘美

中学语文教材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同其它形式的艺术一样,都体现了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反映了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刘勰说得好:“著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见情”。可见,情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和主宰,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就应该把握好作品的情,深刻的挖掘出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感受出作品中的真、善、美,加深了对作品的认识,得到了教育。像课文中的感人形象处处可见,如忧国忧民的杜甫、追求真理的屈原;不幸的祥林嫂,可怜的窦娥;虚伪的鲁四老爷、可笑可恨的别里科夫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对这些形象的分析,引导学生分辨“美”“丑”,受到教育,并自我审视,自我完善。教学中,教师如能紧扣作品的语言,剖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在鉴赏中体验和认识这些艺术形象蕴含的社会意义,激发他们的爱憎情感,对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念,学会鉴别生活中美丑产生积极的作用。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正面人物性格的分析中得到美感,也要教会学生在对反面人物或中间人物的分析中享受美。因为“丑与美不但可以互转,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的教育。而且可以由反衬使美者愈美,丑者愈丑。”

课文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则更为具体、形象、生动,教学中教师必须再现课文中描写的自然现象和图画,给予学生自然美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有亲临其境之感。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文章中描写自然环境的美去领悟其中的理性内容。

二、在朗读教学中感受美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一种传统方法,它具有很高的语言艺术,是一种声情结合的技巧。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文学作品是形诸文学的书面语言,当学生受语言文字能力限制时,对课文艺术美的感受要打很大的折扣,而教师通过朗读,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富有魅力的范读,凭着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可以更好地再现作品的神韵美,使课文内容在声韵美的感受中浸入作者的心田,既泛起学生的求知欲,又激起学生的爱国情。如:在教学诗文时,可以利用它的整齐明快速快的特点,指导学生读出句子的节奏感,使学生得到音乐美的享受;教学散文时,利用它畅达、飘逸的情思,使学生在朗读中产生一种心旷神怡、美不胜收之感受;教学记叙文,利用文章曲折、生动的情节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在有张有弛的朗读中使课文内容形象地浮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朗读,不仅能训练学生说话时发音正确、句逗分明、语气连贯的语言习惯,而且在节奏明快、悦耳和谐的朗读声中,能使他们大脑兴奋、思维活跃,同时也引起心理上的和美的联想,从而陶冶情操。

三、在课文分析中鉴赏美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文章就蕴含着结构美、语言美、形象美及意境美。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根据教材中不同体裁、不同内容、不同基调创设感情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文章角色和境地,用心去鉴赏课文中无处不在的美,让学生切实得到思想熏陶和美的教育。

1、美的结构。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语言美、形象美、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情感美、创造美的美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给予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学应针对不同文体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如散文诗歌鉴赏注重优美语言所创造的或深沉或悲愤或激昂或婉伤的情感意境,而议论文、说明文除注重语言的严密性外,也应理解课文严谨的结构:议论文或递进或并列的结构,说明文或逻辑或时间或空间的说明顺序。授课时教师要梳理清楚文章的结构情感脉络,设计好板书,让学生从中感知作者匠心独运的构思,领悟文章美的结构,进而指导写作实践。

2、美的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是借助生动、优美、凝练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情感。鉴赏教材美的语言,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方面。新的课程教学标准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捕捉语言信息,有自己的领悟。

3、美的形象。文学作品中典型人物形象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物形象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中鲜活的人物比比皆是。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表现出了鲜明的爱憎褒贬倾向,体现了作者的美学理想。美学家朱光潜认为:“丑与美不但可以互转,而且可以由反衬而使美者愈美,丑者愈丑。”施耐庵笔下的正面人物鲁达是值得赞颂的,但反面人物镇关西同样具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鲁达形象正是靠镇关西的反衬,越发显得耀眼,使读者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4、美的意境。语文新教材中编入了许多文质兼美的优秀文章,有史铁生、海伦等对生命的敬仰和感悟,也有李阅微独守心灵那一片天地的“空中楼阁”;有苏轼高歌“大江东去”“明月而长终”的豪迈旷达,也有李清照“独上西楼”“人比黄花瘦”的凄美忧伤。语文教学就是通过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的整合,调动审美情趣,让阅读者创造出一种自我的审美意境,进而取得审美教学效果。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情趣,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念的同时,还要注意发展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4

1 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美的教育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教学应注重美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知识与审美情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曾经一度被忽视的美育日益受到重视。在全国教育会议中,美育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多次得到强调。美感教育,内容广泛,它包括主体审美感受能力、审美认识能力的培养问题,也包括主体在实践中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以及自我完善的追求等更加重要的问题。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都在于提高人的素质,语文文学艺术是美的聚合物,语文教学本身也包含了美感教育,两者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增强学生对语文美感教育特性的认识,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试图探究语文美感教育的特性及针对这些特性,我们在教学中应作的相应的调节。尤其在课改形势下,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地位更为凸显,加强语文美感教育,正是适应了当前语文课改的精神内容核心。我们相信语文美感教学的可行性和生命,因为它牢固地立足于语文学习的客观规律。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职业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近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发现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职业中学语文教材中社会美的素材非常丰富,我们所提倡的“五讲四美”中的“四美”都可以从中找到例证,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完全可以加强“四美”教育。“四美”的核心是心灵美,而社会美的核心也是心灵美。心灵美是相对于人的外在美(仪表美)而言的,现在的职业中学生普遍比较注重仪表美。人固然应该讲究仪表美,但更重要的还是内在美即心灵美。心灵美是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基础,它借助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表现出来。反过来,通过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教育,又有助于陶冶美好的心灵。

职业中学语文教材应强调语言美的特色。语言美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从形式美来说,语音、语调、语法、句法正确,速度适中,就是美的,否则就是不美的;从内容来说,职业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就是语言美的体现,比如说戴望舒的《雨巷》中的第一段:

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鉴于以上所述,可以说职业中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行为美素材,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材料的教学,以及布置适当的活动,对学生进行行为美的教育。

2 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与自然美的教育

自然美是相对于社会美而言的。自然美包括两种:一种是未经人类加工改造过的,如湖南的张家界、安徽的黄山、江西的庐山、四川的九寨沟;一种是经过人类加工改造过的,如山川绿化、江河治理、园林景观。“五讲四美”中的“环境美”主要是指自然环境美,尤其是经过人工改造过的自然环境美。 转贴于

职业中学语文教材中亦不乏自然环境美的材料。如职业中学语文第一册的《山的那一边》,内容是通过对大山的思考,提出了对于动物的保护这一主题。在教学中,就可以渗透这一主题,从而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要保护自然环境,同时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环境,美化环境。再如职业中学语文第六册中的《科学是美丽的》一文,这篇短论宣传科学中的美;通过本文的教学,不但有利于学生了解科学美丽的一面,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 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与艺术美的教育

职业中学语文教材中不乏可以用来进行艺术教育的资源。教师在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可以开展以下活动。

(1)自制语文教学挂图。可能有人会认为教学挂图仅限于英语等学科,其实职业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具像化的事物和场景,其中一些已在教材中的插图的方式反映出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这些插图放大、加工成彩色挂图,也可以不拘于教材中的插图,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以图画的方式将课文内容描绘出来。

(2)根据课文内容排演短剧。职业中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册中都有由多个角色可组成的文章,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改编成短剧,自己演出,比如说《雷雨》、《窦娥冤》等。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复述课文,将课文内容加工、改编成故事,讲述出来。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述活动都可以在学生中开展竞赛活动。

4 美育与职业中学语文教学“相长”

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美育可以通过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来感染人、启发人,这就与智育的抽象概括和德育的理性论证区别开来。情感性是美育的特殊功能,美育将理性蕴含在感性之中,以情感来维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不像智育和德育那样的理性来维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美育不靠灌输,更不靠强迫,它是自由而轻松愉快的,正如黑格尔所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美育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对人的作用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这也使得它较之于某些抽象的说教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5 结语

美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美的体验,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美的事物的主观感知、欣赏和评价。只有准确地认识、鉴别生活中美的事物,才能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培育美好的心灵和崇高的情操。实践证明,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美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 职高语文疏离生活的教学现状及反思[J].科学咨询,2010(2).

[2] 审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

[3] 由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引发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9(10).

[4] 浅谈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反思[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9).

[5] 乱花渐欲迷人眼—— 从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看语文的本质,2007(5).

[6] 中职语文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2008(7).

[7] 经济类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及改革研究,2009(3).

篇5

1、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美的教育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教学应注重美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知识与审美情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曾经一度被忽视的美育日益受到重视。美感教育,内容广泛,它包括主体审美感受能力、审美认识能力的培养问题,也包括主体在实践中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以及自我完善的追求等更加重要的问题。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都在于提高人的素质,语文文学艺术是美的聚合物,语文教学本身也包含了美感教育,两者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增强学生对语文美感教育特性的认识,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试图探究语文美感教育的特性及针对这些特性,我们在教学中应作的相应的调节。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职业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近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发现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职业中学语文教材中社会美的素材非常丰富,我们所提倡的“五讲四美”中的“四美”都可以从中找到例证,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完全可以加强“四美”教育。“四美”的核心是心灵美,而社会美的核心也是心灵美。心灵美是相对于人的外在美(仪表美)而言的,现在的职业中学生普遍比较注重仪表美。人固然应该讲究仪表美,但更重要的还是内在美即心灵美。心灵美是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基础,它借助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表现出来。反过来,通过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教育,又有助于陶冶美好的心灵。

职业中学语文教材应强调语言美的特色。语言美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从形式美来说,语音、语调、语法、句法正确,速度适中,就是美的,否则就是不美的;从内容来说,职业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就是语言美的体现,比如说戴望舒的《雨巷》中的第一段: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鉴于以上所述,可以说职业中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行为美素材,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材料的教学,以及布置适当的活动,对学生进行行为美的教育。

2、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与自然美的教育

自然美是相对于社会美而言的。自然美包括两种:一种是未经人类加工改造过的,如湖南的张家界、安徽的黄山、江西的庐山、四川的九寨沟;一种是经过人类加工改造过的,如山川绿化、江河治理、园林景观。“五讲四美”中的“环境美”主要是指自然环境美,尤其是经过人工改造过的自然环境美。

职业中学语文教材中亦不乏自然环境美的材料。如职业中学语文第一册的《山的那一边》,内容是通过对大山的思考,提出了对于动物的保护这一主题。在教学中,就可以渗透这一主题,从而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要保护自然环境,同时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环境,美化环境。再如职业中学语文第六册中的《科学是美丽的》一文,这篇短论宣传科学中的美;通过本文的教学,不但有利于学生了解科学美丽的一面,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与艺术美的教育

职业中学语文教材中不乏可以用来进行艺术教育的资源。教师在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可以开展以下活动。

(1)自制语文教学挂图。可能有人会认为教学挂图仅限于英语等学科,其实职业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具像化的事物和场景,其中一些已在教材中以插图的方式反映出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这些插图放大、加工成彩色挂图,也可以不拘于教材中的插图,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以图画的方式将课文内容描绘出来。

(2)根据课文内容排演短剧。职业中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册中都有由多个角色可组成的文章,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改编成短剧,自己演出,比如说《雷雨》、《窦娥冤》等。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复述课文,将课文内容加工、改编成故事,讲述出来。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述活动都可以在学生中开展竞赛活动。

4、美育与职业中学语文教学“相长”

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美育可以通过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来感染人、启发人,这就与智育的抽象概括和德育的理性论证区别开来。情感性是美育的特殊功能,美育将理性蕴含在感性之中,以情感来维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不像智育和德育那样以理性来维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美育不靠灌输,更不靠强迫,它是自由而轻松愉快的,正如黑格尔所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美育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对人的作用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这也使得它较之于某些抽象的说教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5、结语

美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美的体验,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美的事物的主观感知、欣赏和评价。只有准确地认识、鉴别生活中美的事物,才能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培育美好的心灵和崇高的情操。实践证明,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美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由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引发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9(10).

[2]找回书声琅琅的课堂――关于中职语文诵读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J].考试周刊,2009(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