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51:2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篇1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一、花山区文化发展现状

(一)文化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发展规划,挖掘文化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为我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文化企业逐步做大做强。据2013年底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我区共有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6家,规模以下文化企业555家,个体户1498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和规模以下文化企业数量均居全市首位,山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市文化企业中规模最大。

(二)文化产业招商成果明显。坚持产业转型,以将文化产业打造成我区战略性支柱产业为目标,拉开了文化产业大招商的序幕。以软件电子商务项目为主攻方向,积极对外招大引强。

(三)文化结构调整日趋完善。坚持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布局、生态环境美化、传统产业提升、历史文化传承相结合原则,按照以文化园区为龙头,以濮塘休闲旅游度假为核心,以大华、欧尚商圈为重点,依靠资源优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融合,让“吃在花山、玩在花山”成为现实。一是加强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以濮塘优质生态资源为依托,以休闲旅游度假项目为载体,全力提升魅力花山。积极对外开展休闲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二是加强了文化与商业的融合。紧紧依托现有商业,积极谋划新的商圈,注入新鲜血液,提档升级,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重点是围绕大华商圈开展工作,对区位条件好,人员密集,具备成为次核心商圈有利条件的欧尚、红星美凯龙商圈,邀请部分专家制定了详细的商圈规划,成立了商圈商会,以商引商,积极对外开展活动。三是加强了资源的整合。对辖区现有资源予以清理整合,促进产业均衡发展。充分利用矿院现有厂房、办公楼等,修旧如新,以文化创意、教育培训为主题,打造全新的多功能复合型产业园区。

(四)文化品牌挖掘效益凸显。对花山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剪纸、霍里羊羔等传统文化项目进行深度挖潜和提炼,初步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产业化发展。2014年,花山剪纸被列入第四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花山剪纸大师张学华被评为安徽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月13日,“花山剪纸”登上央视《消费主张》栏目。3月5日,“花山剪纸”亮相市文化庙会,展示台前人山人海,“花山剪纸”也开始作为纪念品走出市、区,走向全国;举办文化节、东苑pk赛等多元化、系统化的文化活动,使文化品牌深入民心;举办乡村旅游节、互联网大会,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人走进濮塘、走进花山;加强精品创作,2012年,根据杨蓉事迹创作的小品《最美女孩》参加了市内外多场演出,为我区精神文明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社会效益明显。2013年,通过打造方言电视系列片《小区人家》,创作《幸福花山》等歌曲、舞蹈,宣传花山、推介花山,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从而带动文化消费,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二、花山区文化产业的存在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区的文化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对照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形势和经济与城市转型升级的目标任务,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为:

(一)文化产业项目的管理体制不顺。总体来说,区文化产业发展缺乏专门的职能机构,更没有设立常设机构,无法统筹协调重大项目招商、签约、整体规划等,无法掌握第一手资料。

(二)文化产业方面的人才极其匮乏。经营管理欠缺懂文化的人,文化人又不懂经营管理,这就导致了企业和文化对接的时候出现一些问题。文化产业缺乏既有宽广人文视野、又有精深产业理念的复合型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尤其是缺少一批顶尖的领军人物式的创意人才。

(三)文化产业竞争力亟待加强。我区文化产业虽然数量增加很多,但多数还是传统文化产业,规模以上的文化龙头企业增长较少,产值增长尚待提高。新型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还未形成规模,文化产业竞争力不强。

三、花山区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与建议

在新的形势下,全区文化产业发展将紧紧围绕打造“经济强、民生富、文教兴、环境美”的魅力新花山目标,站在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和转型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提升区域的经济实力。今后,我们将主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机制。把文化产业发展目标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把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年度考核内容,狠抓落实;建立分类分层调度机制。定期交流和通报文化项目进展和文化企业扶持情况,及时掌握文化旅游项目实时进度,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建立经费保障机制。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逐步增加,用于以项目补助、奖励等方式培育壮大各类有发展潜力的文化企业和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篇2

[中图分类号] F7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2-0093-04

[作者简介] 王丽梅,山东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副主任、讲师,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房地产经营和物业管理;

牟芳华,山东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主任、教授,经济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事业管理、区域经济和城市管理;

董西明,山东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事业和人力资源管理。

(山东 济南 250014)

文化产业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或“未来取向产业”,对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综合国力和区域竞争力具有特殊意义。山东是文化资源大省,如何实现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强省的跨越,是摆在全省人民面前的新课题。为了推进“文化大省”建设进程,增强山东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能力,山东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培植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推动力量,摆上了重要位置,并把“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写进了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十一五”规划中,更对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做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规划部署。这些都为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文化产业概述

(一)文化产业的内涵界定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文化”热。“文化”热的出现,首先是由文学界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引起的。学术界比较注意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上层文化(儒、道、禅等观念形态);而文学界则比较注意地域文化,比如陕甘文化、三晋文化、齐鲁文化、齐文化、泰山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江淮文化、湖湘文化、岭南文化、吴越文化、关东文化、燕赵文化、沂蒙文化等等。这样,作为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产物,文化产业及其发展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文化产业是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文化和经济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概念是由英文词语Culture Industry翻译而来(亦被译为“文化工业”)。当前,国内外有关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各不相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述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2004年国家统计局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将“文化及相关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范围包括提供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和文化休闲娱乐等活动,及与之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文化产业统计是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标准,按照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分为文化服务和相关文化服务两大部分,根据部门管理需要、文化活动特点及产业链细分为: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9个大类,再分为24个中类、80个小类。

(二)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

作为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产物,文化产业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都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例如,英国文化产业的年产值近600亿镑;日本的文化娱乐业早在1993年就超过其汽车工业的年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1/5,其视听产品也超过其航天航空工业产品,成为其第一大出口行业。在国内,自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产业的成长也十分迅猛。据报道,北京市委、市政府在1996年就已颁布文件,将文化产业确定为北京市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进行重点扶植和发展,并下决心要用5年时间使北京市文化产业的总产值超过制造业的产值。所以,刘诗白先生在新著《现代财富论》中指出:“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拉动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还有人认为“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高技术’与‘高文化’联姻的时代”,文化产业将是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或‘黄金产业’,更有学者将其称之为“21世纪的最后一块暴利蛋糕”。

二、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拥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齐鲁文明,是文化底蕴、文化传统和文化创新资源丰厚的文化大省。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轴心文化的策源地,数不胜数的文化遗产、文物古迹、文化典籍、历史文化名人是山东特有的文化资源。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绚烂多彩的社会生活、乡土浓郁的民间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为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经济价值提供了巨大的开发潜力。比如,全省有60个省级文化先进县,29个全国文化先进县,被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达23个,是全国最多的省份。

近年来,山东文化产业发展非常迅速,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据统计,目前,全省文化企事业单位已有1万多家,从业人员达10万多人,总资产达160多亿元。从总体上看,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已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从全省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青岛为中心的滨海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济南为中心的山泉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济宁为中心的儒家文化、运河文化和黄河文化产业集聚区。三大集聚区以青岛为龙头,以济南为龙身,以济宁为龙尾,成巨龙腾飞之势。各产业集聚区内,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的特色文化产业茁壮成长,形成了强大的产业凝聚力。在滨海文化产业集聚区,以当地发达的制造业为基础,数字电视、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门类快速崛起。在西部的济宁,从最初的“孔子故里游”发展到如今已成为中国十大节庆之一的“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孔子这张独一无二的文化王牌,其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逐步释放出来。

文化产业企业集团不断壮大,支柱产业迅速成长,是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又一显著特点。按照市场经济要求,以集团化建设为突破口,山东大力扶植培育优势文化产业集团,经过整合,组建了大众报业集团、山东广电总台、山东出版集团、济南日报报业集团、青岛日报报业集团、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临沂日报报业集团等7家国有文化集团。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集团,全面提升全省文化产业档次,带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是山东发展文化产业的康庄大道。

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在全国率先举办大型公益文化项目推介活动,让公益文化项目面向市场“找婆家”;让文艺院团与企业自由恋爱、“文企联姻”;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催生出世纪天鸿书业有限公司、山东爱书人音像发行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民营发行公司,全省5700多家发行单位民营企业占了半壁江山;用市场运作的办法筹备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精心打造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交流平台以及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品牌。

三、山东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界定不清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是相互关联的两个范畴,都以文化为内容,然而性质、目标、方式、策略都各不相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中可以通过产业方式运作的那一部分,必然是经营性文化。这是由文化产业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公益性文化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偏重于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不以盈利为目标,不能被纳入产业的轨道,而应由非产业化的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提供。但实际发展中,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常常胶着在一起,既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市场化、产业化、企业化进程,也使文化事业发展跟不上社会和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要。

(二)思想观念陈旧,不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既创造了璀璨的民族文化,也有守旧落后的一面。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是一个产业问题,是市场问题,不再是传统的事业问题。因而,一些传统的文化观念与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冲突,成为产业发展的障碍。

首先,“伦理至上”观念与功利观的冲突。中国文化传统从道德标准上把人分成两类:“君子”和“小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导致禁欲主义。纯粹的文化人认为文化产业的崛起,标志着文化的沉沦、文化的堕落。而文化产业追求的则是收益最大化,讲求的是效率、效益和利润。

其次,“人治”观念与“法治”观念的冲突。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人治传统的国家,这种人治传统没有受到强有力的挑战和批判。“法治”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提倡和鼓励竞争,提倡树立忧患意识、进取意识、竞争意识。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创造,需要通过竞争激发出人们无穷的创新能力,所以,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没有法治的环境。

(三)文化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

宏观上,山东没有真正建立起文化产业发展的科学管理体制,现行文化管理体制政企不分、企事业相混的格局并未消除,文化企业难以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而管理体制上的不健全,也严重束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多头管理、令出多门使文化企业疲于应付。此外,现行的文化产业投资和融资体制严重滞后,多元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文化产业投资和融资渠道严重不畅,使急需资本扶持的文化产业项目只能是望梅止渴。

(四)结构分布不均衡,区域差异明显

从区域结构上分析,山东东部沿海地市无论营业总收入还是就业人数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有关数据显示,仅青岛、济南、东营、威海、潍坊、烟台等市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就占了全省文化产业总收入的半壁江山。2004年,济南市文化产业总收入为189.4亿元,增加值57.6亿元,占全市GDP的3.6%,从业人员4.84万人;青岛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00.63亿元,占GDP的5%,从业人员2万人;威海市文化产业营业总收入27.4亿元,从业人员约3.6万人,增加值15亿元,占全市GDP的1.5%;东营市文化产业营业总收入25.39亿元,实现增加值16.14亿元,占全市GDP的1.8%(包括油田),从业人员3.04万人;潍坊市文化产业营业总收入36.34亿元,增加值5.6亿元,占GDP比重2.91%左右,从业人员3万人;烟台市文化产业增加值2.3亿元、占GDP的1.5%,从业人员2.25万人。与东部沿海地市相比,中、西部的文化产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但是总量少、规模小、特色不明显、产业聚集力弱,明显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使山东文化产业的丰富资源和优势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

(五)投资渠道单一,开放程度不高

目前,山东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财政仍是主渠道,没有或缺少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而且,山东文化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刚刚起步,处于探索阶段。再则,山东目前的对外开放程度不高,文化产业招商引资起步时间不长,吸引外资规模不大。

(六)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素质不高,影响后续发展

山东虽是人口大省,但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不仅总量偏少,整体素质也不高,特别是农村基层文化人才匮乏。据相关资料显示,全省每10万人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低于全国3543人的平均值,在各省(市、区)中仅列第15位。人口文化素质不高,既影响文化受众的接受力和参与度,也影响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战斗力和竞争力。所以,总体上看,山东文化产业基本上还是以传统文化资源、传统工艺技术为主,科技含量偏低,附加值偏低,高素质人才短缺,市场竞争能力不强,成为制约山东省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构成发展的主要障碍。

四、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对于加快山东文化产业发展,我们提出了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文化产业远期发展战略和经营意识

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是文化产业较长时期内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重大措施。它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一个权威性的战略规划和明确方向。发展战略规划应包括:文化产业在山东现代化进程与未来经济中的位置;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方针;文化产业的基本要素和相应的政府行为、社会行为、经济行为、法律行为的原则;体制、机制和政策;主要目标与战略步骤等。在发展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制定体现一定指导性的实施计划,把文化产业真正纳入经济发展计划领域。山东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应利用山东距首都较近,属沿海开放省和渤海――黄海经济圈等优势,实施以旅游为龙头,以举办大型文体活动为契机的全方位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要实现这一战略,就需要全省统一规划文化产业的布局,发展文化产业的股份制集团。根据经济实力,瞄准重点项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重大项目进行精心选择、精心策划。

(二)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解决体制机制问题

文化体制改革一直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因。所以,山东应尽快理顺文化管理体制,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是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一是实行全行业统一管理,探索建立党管方针政策、人大立法规范、政府依法行政、社会自治自律的新型文化管理体制。二是建立推进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对全省文化产业促进工作统一规划、统一协调,避免由于条块分割造成的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三是紧紧围绕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企改制、转变政府职能4个环节,推进政企、政事和管办分开、国有文化资产监管、转企改制、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等工作。四是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建设,将目前政府部门承担的诸如制定和推广产品技术、质量标准,实行行检行评,职业技术培训等工作转移给行业协会,增强企业自我经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活力,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方式转变。

(三)落实、完善文化产业政策,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山东文化产业虽然具备了一定规模,但尚处于初始阶段,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实现文化产业的规范化发展。所以,必须努力建立起既符合国际规则,又适合我国国情、山东文化发展需要的文化产业政策。这就要求:第一,立法机构和相关行政部门应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和法规,规范文化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和各类文化企业的经营行为。积极引导合法经营,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合法经营者的权益。第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保护知识产权的地方法规,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第三,高度重视思想发动工作,在部门、企业和群众中广泛宣传和贯彻已出台的各项促进政策,为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打牢思想基础。

(四)拓展融资渠道,调整和优化文化产业的所有制结构

充分发挥财政、税收的杠杆作用。第一,政府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可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预算资金、文化事业建设费作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引导资金。第二,调整文化产业的税收政策,制定差别税率、税金减免、先征后退等优惠政策,广开筹资渠道,支持文化产业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逐步扩大文化产业直接融资比重,有条件的文化企业可以利用企业债券、股票等融资手段加速发展。另外,尝试建立文化产业基金,鼓励民营资本和外资向文化产业领域流动。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基础、以银行信贷和民间资金为主体、以股市融资和境外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弥补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中的巨大资本缺口。进一步打破国家包办文化的单一模式,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参与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多体制办文化的新格局。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公司,形成一批过得硬、叫得响的地方特色“文化品牌”。

(五)促进居民文化消费,大力发展山东文化要素市场

当前,应积极引导和提倡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通过建立学习型城市、建立各种文化市场、开展城市节庆、文化博览活动、搞活演出市场等方式提高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

同时积极发展文化要素市场,包括文化产权市场、文化资金市场、文化中介市场等。现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文化要素市场已开始出现。文化要素市场是实现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必要平台,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真正从“办文化”到“管文化”转变的重要制度安排。有了文化要素市场的运作,政府就可以逐步从许多领域中脱身,而成为市场的规划者、引导者和监督者。建议由省有关部门牵头,在全省建立若干文化要素市场,为文化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六)抓优势行业、优势地区发展,提高山东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大力发展文化内容产业,推进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形成以广播电视业为主体,兼营相关产业的现代综合传媒业。要加快文化信息运作数字化进程,建立文化网站;大力发展高科技娱乐设施和应用软件,全力推进文化产业的技术更新和改造,结合各个地方的特色和城市总体建设,改造一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文化娱乐和文化旅游场所;积极扶持和促进动漫游戏业、艺术品交易业、节庆会展业、文化经纪业以及艺术教育与培训业等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发展产业、打造文化品牌的同时,要逐步建立和健全产业链,加快产业集聚,要利用现代网络和媒体技术、节庆会展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文化产品的宣传和营销,以提高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文化产业优势区域发展方面,继续抓好以青岛为中心的滨海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济南为中心的山泉文化产业集聚区和以济宁为中心的儒家文化、运河文化和黄河文化产业集聚区这三大集聚区的发展,努力实现以青岛为龙头,以济南为龙身,以济宁为龙尾,成巨龙腾飞之势。与此同时,各地还应根据其资源特点及市场发育程度,选择和扶持一批重点发展区域,力争使文化产业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新兴支柱产业。

(七)进一步引进和培育人才,构建人才战略高地

文化产业能否快速发展壮大,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归根结底靠人才。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既需要懂经营、会管理、掌握文化规律的经营人才,又需要文化方面的专门人才。根据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山东文化产业运作人才不足与不适应文化产业发展并存,因此,应大力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应该是文化产业的经营人才、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尤其要培养既懂经营管理,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复合型优秀人才,使他们在促进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应积极主动地吸引优秀的国内外文化人才到山东发展,为他们提供发展空间,形成山东独特的优秀文化人才流入的洼地,构建山东文化产业活力竞相迸发的高端舞台。

参考文献:

[1]金元浦.文化生产力与文化产业[EB/BO].学说在线,2002-10-10.

[2]韩英.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EB/BO]. http://media.people.com.cn,2005-06-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山东整合文化产业资源、营造跨越发展优势情况分析[EB/BO].http://www.jrj.com.cn,2006-02-11.

篇3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虽然是困难重重,几经波折,但回头看来,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的基本建立,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9.6%的速度持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大改善,公民的个人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普遍提高,这极大的刺激了文化消费需求,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从世界来看,近年西方文化产业正酝酿着更大的发展,当代信息产业正在向创造性产业快速迈进。在美国,新经济中的文化要素构成了创造性经济的重要战略目标;日本和韩国以及欧洲等国家正在迅速崛起,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商机。从我国来看,经济全球化与加入WTO,为我们参与世界文化产业竞争创造了条件,也逼迫我国文化产业不得不进入国际大循环。从现实条件来看,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迅速进入小康社会的现实态势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内在的需求;特别是高新技术高速发展,奠定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科学基础与技术保障。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虽然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不少喜人之处,可总体上仍处于起步和培育壮大的初级发展阶段,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和强势文化产业,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2003年中国文化部门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做了比较全面的概括,清晰准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是进步变强的第一步,中国的文化产业在舆论上和声势上都初具规模,但是离真正的产业还有一定的距离。成为指导我国近几年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自2003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与发达国家逐步接轨,规模不断壮大,文化产业的发展正在经历着一个良性的提升环境。但是目前国内仍然存在着影响产业发展滞后的因素。

一、缺乏比较优势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总量规模持续攀升,文化产业大框架初显,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依然不充分,在GDP中所占的份额比重依然较低。同时,我国家的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支柱产业所必需的最低比率要求也有较大差距,文化产业尚未形成真正的强势产业。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的《知识经济》(1996年)和《国家创新体系》(1997年)中的数据,美国的第三产业已经占到其GDP的70%左右,其中文化产业占美国GDP的20%左右,仅此一项就相当于我国GDP的总和。

据统计,400家最富有的美国企业有72家是文化产业中的企业,反观中国,2004年我国人均GDP1000美元,恩格尔系数应该是44%,(城乡居民平均)文化需求应该在个人消费中占到18%,总量应该占到10900亿元。而实际2004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440亿元。这个数字不到根据恩格尔系数推算的我国当前文化需求总量的三分之一。

二、文化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与欧洲、美洲及部分亚洲国家相比,我国的文化服务业相对薄弱的问题依然突出,产业结构有待优化。相比较而言,我国的文化产业仍以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主,核心层与层文化产业较弱。与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美国、英国相比,我国的文化服务业更显不足;与周边的日本、韩国相比,我国文化服务业也略逊一筹。从产业内部结构看,我国的文化产业以文化产品制造、销售业为主,文化服务业所占比重小。从产业技术结构看,我国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较低,使用传统技术的文化产业比重大,而应用数字、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兴文化产业大多尚处于起步阶段。从市场主体结构看,国有文化产业占据资源优势,规模大,民营文化产业竞争力较弱,对整个文化产业发展贡献较低。由此看来,要提升我国家的整体文化竞争力,必须在核心文化和新兴文化产业方面狠下功夫。

三、文化体制改革须提速

长期以来,制约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相混淆,政府统包统揽。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束缚了文化产业发展;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公共文化服务短缺,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文化消费不平衡,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面对这些差距和不适应,文化体制改革不可逆转、非改不可,“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文化体制改革需要决心,更需要找到突破口。

要提升全国文化产业规模水平,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这其中,特别需要加快文化经营性单位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通过加大产业运作的力度,解决政策性的诸多问题,用改革促进发展。大型文化企业、跨国集团与国际社会相比仍然显得凤毛麟角。从世界范围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是集团化和规模化,而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目前却以小型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居多,而大型文化企业集团较少。面对巨大的国际场需求和国内外大型文化企业集团的竞争,我国的文化产业在总体上缺乏竞争力。

如果这些问题只是纯粹的文化未能和经济同步的问题,那么中国文化产业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尚不难应对,或迟或早,我们总能按自己的节奏一步一步解决。现在的情形是,中国文化产业在历经转型的剧烈震荡的同时,又面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海外强势文化产业的全面攻击。

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今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提和基础。更需要我们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作风发展中国文化产业。

篇4

从我国文化发展的导向来看,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我国文化产业近年来的巨大发展展现出了巨大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就我国政府来说,对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认识相对较晚,最近几年才幵始认识并正式提出相应的鼓励和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党的十七大以来,文化建设工作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摆到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位一体”共同发展的高度,文化产业得到了高度重视。

一、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成就斐然,体现在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在扩大就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化产业经济总量增长较快,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了一定的比重。表1显示,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快速增长,由2004年的3102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过万亿元。2010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11052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75%。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

表1 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统计表(2004-2012)

年度 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同比增长幅度(%)

2004 3102 --

2005 4253 37.1

2006 5123 20.45

2007 6455 26.00

2008 7166 11.01

2009 8786 22.60

2010 11052 25.79

2011 12306 26.88

2012 13750 27.32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数据整理。

文化产业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不断提升,为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不仅如此,2004-2008年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速(现价)达到了23.3%,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长速度(现价,18.4%)近5个百分点。2008-2012年年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速(现价)达到了24.2%,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长速度(现价,12.6%)近一倍,显示了其强劲的生命力和对国民经济的带动力。

文化产业在我国一些地区发展较快,逐渐发展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普遍表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中,江苏省和山西省平均每年增速为24%,湖南省和安徽省年平均增速保持20%左右,上海市年平均增速为15.4%,北京市增速为17.5%,各地区文化产业增速均超过GDP增长速度,保持整体稳定上升势头,逐渐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逐年升高,在文化发展较为发达的地区,文化产业所占比重已超过商务服务、房地产业、零售批发业等行业,在第三产业中位列第二,仅次于金融行业。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文化产业政策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近十几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规划,同时从税收、税率、土地、金融、出口等具体方面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法规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法规政策体系还不健全。二是好多产业政策只停所在行政性规定和管理条例等层次上,没有上升到法律层次。三是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

目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市场体系阻碍了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一直是多年来我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文化体制涉及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管理、传播的具体形式和运行方式,起主导作用的是党委系统、政府系统、文化企事业屯位和文化市场等文化主体机构。目前文化产业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是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问题严重。其次,一些地方政府文化发展观念有待调整,文化产业符理在很大程度上处在事业体制管理、财政划拨经费阶段。最后,一些地区党企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仍然采用“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做法。

三、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更新和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树立在全新市场条件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意识,学习发展文化产业和提高文化竞争力的方法和手段,以大文化的理念来指导文化产业向更深层次的发展,在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布局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方向,培养全面、长远、综合的全局规划、思路和方向。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产业活力。要重新明确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国有文化企业之间的职能定位,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要紧紧抓住转企改制、重塑市场主体这个中心环节,大力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不断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在上海市现已完成的国有文艺院团、国有影剧院、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等转企改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如何转变管理机制,如何学习现代企业运营模式,进一步提升文化体制改革的成效。

积极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和文化产业布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够合理、产业项目分散、水平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上海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政府来说,目前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重点解决国有文化资源存在的结构不合理、效益低下、浪费突出等问题,使文化资源的管理得到加强,使现有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使好的资源潜力得到发挥。针对目前存在的各类不良文化资产,应该依照市场规律和行业规律进行整合、重组、并购、合并,以提高文化资产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齐齐哈尔;文化产业;研究

一、齐齐哈尔市文化产业的特点

1.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齐齐哈尔市享有中国绿色食品之都的美誉,同时被誉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前,齐齐哈尔市拥有600多处文化遗产,文化保护单位40多处,星级以上文化景区居多,其色鲜明的省级以上工农业旅游文化景区有7处,在省内旅游文化景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著名的有昂昂溪古文化遗址、江桥抗战遗址、俄罗斯风情小镇、扎龙自然保护区、泰湖湿地公园、西罗亚大街,兴十四村、大乘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西满烈士陵园等等,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韵味十足的旅游文化景区,分别开出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游、工业游、农业游、冰雪旅游”等16条旅游路线。2013年8月,中国(齐齐哈尔)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在齐齐哈尔召开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2013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303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47762人次,比上年增长2.0%。其中,外国人38511人次,比上年增长2.1%;旅游外汇收入143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

2.鹤文化产业异军突起

齐齐哈尔市扎龙自然保护区是本市最具特色的旅游景区之一,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也是鹤文化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大湿地、城市鹤之乡”的称号下,齐齐哈尔市极力打造鹤文化,加强对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和相应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竞争力,使鹤文化走出鹤城,走向世界。鹤文化产业迅速发展,飞鹤乳业、金鹤门业、鹤城酒业、华业集团、翔鹤制药等等市内600多家企业的名称以鹤命名。建立丹顶鹤艺术品研发中心和鹤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将鹤文化和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以鹤为题材的各种文化作品层出不穷,包括文学、摄影、短剧、书法、舞蹈、满足刺绣等等。鹤文化做为齐齐哈尔市的城市主体文化,凸显了城市的品牌特色和战略特色。2015年7月,中国(齐齐哈尔)第三届国际鹤文化艺术节在齐齐哈尔举行,其中包括歌舞晚会、音乐盛典、学术论坛、美术展览、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舞台剧、摄影作品展等一系列文化盛典。

3.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近年来,市政府加强对文化产业相应配套设施的完善,增大资金投入力度。2013年全市有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6个,公共图书馆13个,博物馆11个文物管理站1个,文物管理所12个,文化站总数已经达到180个,注重对社区和乡镇文化站的更新和建设。全市艺术表演团体5个,各种大大小小的歌舞电子文化娱乐活动普遍的存在于市民的生活当中。全市广播电台共有11个,广播节目套数11套,广播发射台、转播台4个,县区广播台9个,其中乡有线广播站站102个,广播人口覆盖率99.39%。全市拥有电视台14座,电视发射台转播台1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实现了广播与电视、有限与无线的密切结合。达到了文化传播网络化、高速化和全面化。

二、齐齐哈尔市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1.文化产业人才匮乏

综观全国文化产业投入人员数,黑龙江省位于其他各省的后位,虽然齐齐哈尔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化领域人才辈出。但是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使用和储备方面却不占有任何优势。第一,文化产业从业人才利用效率较低。文化产业内的单位从业人员人均产值远远低于其他市,难以实现人才的合理利用。第二,文化产业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缺失。目前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数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和从其他行业转换而来的社会人员,这些人对文化产业相关知识掌握只是流于表面,很少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尤其是管理型人才少之又少。第三,文化产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齐齐哈尔文化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自身规模、薪酬、福利待遇、培训等劣势导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再加上地域问题,使得一些精英人才不断流向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2.文化产业市场供需不平衡

齐齐哈尔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图书馆、网吧、影音制品场所、文化娱乐场所、文化艺术团体印刷厂等等文化生产机构众多,能够满足市民的生活所需,但这些机构一般只是针对本市消费群体,实现的是一种区域内生产经营的循环微收入,并未给文化产业带来应有的价值。虽然政府已加大对旅游景区的扶持力度,但是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也只是一部分。旅游形式依然比较单一,对于旅游附属活动、旅游纪念品以及科技旅游还处于萌芽状态。文化创意产品寥寥可数,现有的文化创业产业市场占有率低,文化团体缺乏创新机制,文化产业平台创建不完备,当前市场上群众的消费需求脱节,文化产业市场供需不平衡,难以实现文化产业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3.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薄弱

首先,齐齐哈尔文化产业以中小企业居多,这样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其综合实力难以达到一定的高度。虽然齐齐哈尔市政府提倡以大项目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50%都是中小企业,资金上亿元的大企业少之又少,尤其是民营企业其自身的分散性和灵活性使文化产业难以形成合力。其次,文化产业机构分配不尽合理,文化产业分为核心产业、产业和其他产业,占文化产业总数三分之一以上的核心企业创造文化产值的五分之一,大部分产业产值由其他产业创造,产业产值比例不合理,齐齐哈尔文化产业核心层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降低了文化产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再次,文化产业主要集中于科技含量低、创新理念少、更新换代慢的领域,对于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创意、文化影视、文化演出、电子商务等高科技和时代性更强的领域涉足的较少,难以追赶上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

三、齐齐哈尔市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1.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齐齐哈尔作为黑龙省第二大城市,人才济济,如何将人才队伍做实做强做大,保证文化产业源源不断的向前发展。第一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重点培养有文化、有素质、有经验的管理型人才和营销型人才。做好人才培养的考核机制和反馈机制,做到岗前必须培训、岗后定期不定期培训。做好人才信息反馈,包括专业人才数量、质量、效率等,并根据反馈的结果做好下一步人才培养计划。第二,加大人才队伍的财政支出。政府应对各大教育机构和研究所提高相应的财政支出比重,并专款专用到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院系和部门。适当放宽人才引进的待遇水平,积极吸引市外、省外乃至海外人才的流入。建立人才奖励机制和绩效机制,对有作为和工作效率高的人才进行奖励,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第三,健全人才培养制度和机制。出台相应的人才培养与引进制度,建立文化艺术院校,鼓励社会办学,建设人才培养流动站和平台,掌握人才去向。

2.培育和加强文化产业市场

发挥齐齐哈尔地理位置优势和地区优势,挖掘相邻城市之间存在的城市竞争潜力,互通有无,推陈布新,将文化市场的自我管理与政府的宏观调控结合。资金上,一方面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利用税收杠杆进行调控,另一方面要多渠道、多角度融资,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和企业参与其中,在提高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促进文化市场经营方式的多元化,引资的同时引智力;分配上,一方面要继续扶持国有资产,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文化产业市场中民营资产扶持力度,使文化产业全方位、广范围发展;基层设施上,重点开发具有特色的文化娱乐大项目,搭建文化休闲娱乐信息畅通平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创造文化产业新动态,拉动全市文化产业向高层次发展;企业选择上,政府在壮大现有文化企业的基础上,要支持和鼓励私营和合资企业融入到文化产业市场当中,提高文化市场的商业性,加速商业产品的更新换代,进而加大现代企业在文化市场当中的比重。

3.打造文化产业品牌,提高科技创新力度

齐齐哈尔文化产业资源丰富多样。首先要巩固和夯实传统鹤文化品牌,充分发挥鹤文化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提高说鹤、吟鹤、画鹤、写鹤等鹤文化文学艺术作品创作水平,利用多种文化传播媒介进行宣传,例如话剧《风刮卜奎》,原创动漫《神鹤丹丹》《白马湖》《蛇洞山传奇》,刊物《丹顶鹤》《龙沙诗词》,大型广场舞《鹤舞》,“鹤文化与湿地旅游”扎龙论坛,文化鹤城微信平台等等利用多种宣传手段扩大鹤文化的知名度。其次要打造特色品牌,盘点和整合全市文化产业资源,开发特色文化产业工程项目,尤其是要以打造扎龙旅游文化产业带、兴十四村现代农业区、加强抗战红色文化、达斡尔民族风情文化产业的开发为主。专注产业文化的重点领域,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再次要加大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依靠先进的科技和广阔的市场,在利用好展览、展台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电商的优势,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加文化产品数量和附加值,加速文化产业升级。

作者:姜显微 杨春梅 郑继兴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篇6

一、美国报纸的现状

目前,美国拥有2300多家日报,1.22万种杂志。这两种传统纸质媒体,受到了金融危机和新技术的巨大冲击。看看美国四份报纸,即可管窥全豹。

(一)得克萨斯州最大的报纸《休斯敦纪事报》

该报有一百多年历史,现裁员50%。地方新闻版主任不得不兼职技术部主任。中国读者有关美国篮球的消息,主要来自《休斯敦纪事报》。为应对新技术和新媒体挑战,该报开辟了视听与网站,滚动报道篮球新闻,关于姚明的新闻,99%也源于该报。尽管如此,该报的发行量仍由76万份降到32万份。

该报地方新闻部记者及采编人员薪资比较低,年薪2,2万多美元,与当地小学教师的收入差不多。不过也有一些补偿性收入,如记者外出采访报里程,每英里(1.6公里)补贴0.5美元。90%新闻工作人员自带1-2美元的午餐,如在报社餐厅就餐,每餐5-6美元。

该报实行采编合一制。记者的任务没有硬性规定,大概每周采写5条稿,编4个地方新闻版。

美国报纸管理很细,培训实习生的细节,就非常有意思,值得学习。每位实习生都有一张大的彩色照片和简介,张贴在办公区,有利于编辑与记者熟悉实习生,有利于相互交流。

由于待遇低,记者流动性大,一些新聘记者(见习记者),年龄40-50岁,其中女性居多。

(二)美国第三大报纸《洛杉矶时报》

该报同时也是美国西部最大的对开日报。因在好莱坞所在地,所以其娱乐报道为全球关注。该报发行量由顶峰时期的150万份,降到目前的70多万份。裁员20%以上。广告也大幅下滑。

这份以娱乐报道见长的报纸,因为深知娱乐消费增长最快的地方在中国,所以有记者自学汉语。有位自学时间达4年之久的记者,已可以用汉语采访。由此可见,中国对美国的报纸还是有很大影响的。

(三)对美国政界颇具影响的《华盛顿邮报》

金融危机后,该报大幅缩减驻外记者,目前驻美国地方的记者站。由十多个缩减到4个。驻亚洲区记者人数也在减少,但是驻中国的记者最多,在北京、上海、香港各有一位,可见美国新闻界对中国的报道是很重视的。过去该报驻日本记者很多,现在剩下两位,新加坡仅一位。

(四)美国第一大报《今日美国报》

这是一份真正意义上面向全美发行的报纸。该报创办于1982年,只有30年历史。但这份报纸干净亲切,尽显平民风格,一改《纽约时报》的严肃沉闷,迅速崛起。

尽管《今日美国报》是美国报业的新贵,高峰时期曾达到230万份,但仍逃不脱下滑的命运,据介绍目前有170万份。以前版面很多,现在很少,32版大对开版。靠报纸发行是没什么收益的,主要还是靠广告。然而,广告平均只占总版面的15%-20%,比过去大大减少,经营显然困难。《今日美国报》的订阅很少,只有15%左右,大量报纸是以极优惠的价格由酒店购买后,分发给房客阅读。该报以前有300多人,现在也裁了一部分。

二、美国报刊面临的困境

美国报纸艰难,期刊也是不断传来坏消息。过去全球最大的《读者文摘》破产,《商业周刊》经营不佳也破产易主……

这次我们看到的时代华纳集团《财富》杂志,在中国知名度很高,发行量90万份。居美国财经杂志前列。但因广告下滑。刊物版面由过去的300多版降到如今的160版,广告版由总版面的60%下降到40%。这种境况在美国还是比较好的,《商业周刊》的日子更为不妙。

在广告下滑的情况下,《财富》杂志越来越渴望通过活动扩大刊物影响力,希望到中国来搞活动。《财富》每年的世界富豪排行榜活动,越来越成为杂志不可缺少的补品。通过图书进出口公司,渗透中国市场。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报刊广告不断下滑,美国同行们是有心理准备的。最令人担忧的是新媒体的盛行,网上阅读的冲击在美国报刊界看来更为可怕。

以《纽约时报》为例,纸媒发行量为100万份,而网上阅读的读者高达1900多万人,反差巨大,亦喜亦忧。阅读该报纸媒的多为35岁以上的老读者;网上读者多为年轻人,这些新读者不读纸质,令业内人士焦虑。

三、纸质媒体的苦恼

美国报界一直期待通过对网上阅读收费改善经济状况。但推进这项工作,他们采用极度小心的做法,还一直在观望,怕激怒了读者。

(一)网上收费极低

以《纽约时报》为例,650美元的纸媒年价,网上收费每年不到40美元。但网上订阅不踊跃。目前网上订户的增量不符合预期,也没有找到扩大网上订户的有效办法。

(二)大量网民依然习惯于免费阅读

尽管免费阅读只能读到三分之一的内容,许多新闻或文章只是提要,但网民只需要这些。阅读重要的新闻和评论,是一定要付费的。当今数字出版飞速发展,我国也在提倡这种新型的出版形式。但对于数字出版的应用,在没有找到向数字版订户收费方法之前,我认为要慎行。

《华盛顿邮报》也在尝试网上收费,但同样不太成功。大家在观望《纽约时报》的成效,也担心网上收费吓走网民,导致报纸的影响力下降。

有众多网上阅读者,网上广告也在增长,但目前网上广告在报业广告的总量中不及10%,短期内不可有太高预期。

美国报业在煎熬、在等待。他们说,五年之内不会有突破性进展,纸媒的彻底转型还有待时日。

四、纸质媒体的新招

在美国,报刊不排斥互联网。一个采编人员的办公桌上,一般有两台电脑。一个是局域网,一个是外网。外网成为采编人员不可缺少的采编手段。

(一)通过社交网站了解采访线索

《今日美国报》利用新媒体了解新闻采访线索。如第一时间报道的日本海啸新闻,就是通过社交网站找到当地的网友实现的。通过社交网络找到当时被困在大楼里的一个人,采用他的手机拍摄现场视频,然后核实他的身份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他们就是这样把社交网站作为采访的一个手段,用来处置紧急新闻、突发新闻。还利用新媒体联动读者,读者为记者“点菜”,读者要求采访谁就采访谁。

(二)全副武装记者

记者不仅有照相机,还开始装备数码摄像机等设备,掌握十八般武艺,尽可能扩大新闻来源,随时随地上传来自现场的文字、照片、视频。可谓纸媒不让新媒体。

(三)网上消息快传快报,纸媒再做深度报道

充分利用网络来拉动纸媒,拉动网民对纸媒的注意力。换句话说,就是通过网上报道引起受众注意,拉动受众阅读有详尽内容和深刻见解的纸质媒体。

目前,美国报纸编辑部组织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新媒体(媒体网站的采编人员)被分配到各新闻报道部门,各部门主任布置任务时直接指挥新媒体采编人员,而网上综合部门变小,压缩精减网站人员。比如《今日美国报》网上综合部门只有4名工作人员,他们很年轻,行动快。

五、美国报刊的新恐惧

美国报刊目前普遍存在互联网带来的新恐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阅读器的过度集中(Ipad、Iphone、Itouch)

苹果2011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100多亿美元。

其中Ipad(平板电脑)在一年的时间内销售达4239万部,虽然其他平板电脑也正在推出新产品,但目前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对苹果的不断增长构成威胁。Ipad在苹果的总销量中只占16.23%,而Iphone占44.75%,Itouch销量没有下滑,综合算下来,仅上述三项产品,每年有700多亿美元销售收入。

这三项可以作为阅读器的产品,每年以近三亿用户的数字增长,可能使其他阅读器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

《美国时代》遇到的麻烦是,在新媒体收费阅读中,苹果拿走30%的提成,将进一步减少纸媒从新媒体中所获收益,对纸媒构成了威胁。

(二)第二代互联网的冲击

第一代互联网诞生于1969年,而中国在90年代才开始接触互联网,那时对纸媒并没产生明显的影响,而30年后对纸媒产生了冲击。1996年,美国启动第二代互联网计划,亚太地区、欧盟等地区相应组织及高速实验网已经搭建。

新网将比第一代互联网快100倍,对网民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电影巨片《阿凡达》,仅用几秒钟就可以完成下载。网上视频将不受网速限制,纸媒受众将进一步被分流。

但是,美国不谈纸媒寿命。

尽管技术革命和新媒体给纸媒带来的冲击是不可逆转的,尽管美国报刊面临着重重危机,对于从业人员而言,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被裁员。但当我们无数次问及他们对纸媒寿命的判断时,没有一家媒体从业人员愿意对此做出评判。

美国媒体不愿意对不确定的事物进行争论和判断,但已经在为迎接新的挑战进行种种努力。

六、美国其他文化产业简述

作为世界头号电影大国,美国的电影业也明显萧条。美国迪士尼和派拉蒙公司生产的电影,由于金融危机等种种因素的冲击,产量只有过去的10%。拍电影的钱少了,只好将大量电影拍摄基地出租,给别人拍摄电视剧,或者多拍些低成本影片、低成本电视剧。

电影虽然拍得少,但精品意识非常强,品牌开掘、衍生产品意识非常强,并有可喜收获。

在电影厂、博物馆、图书馆、音乐厅、大剧院、报刊社,都有自己的纪念品销售部,纪念品价格并不便宜,这是他们有意识延伸品牌的一部分。而且他们卖的纪念品都是自己设计的,每家纪念品都不相同,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人喜爱歌剧等高雅艺术。美国的歌剧院可以把自己5年以内演出的歌剧排出来,那些未来要演出的歌剧大海报可以拿出来销售,这种有预见性的工作甚有成效,也表明了美国文化的高度自信。

七、赴美考察后的几点思考

美国文化产业兴盛百年,积淀丰厚,独具。有比较就有鉴别,有观察就有思考。

(一)务必加快研究实施正确应对新技术革命的策略

我认为,传统纸媒对数字出版过度热情是有问题的。所谓数字出版,是指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销售数字化和阅读消费数字化等。也就是说,数字出版涉及到版权、发行、支付平台和最后具体的服务模式,它不仅仅是直接在网上编辑出版内容,也不仅仅是把传统印刷版的东西数字化,更不是把传统的东西扫描到网上就叫数字出版。真正的数字出版是依托传统的资源,用数字化这样一个工具进行立体化传播的方式。

但是,现在国内很多报刊,为迎合新潮流,把当天出版的报纸、杂志,原封不动、原汁原味地搬到网上,纸媒辛勤劳动的果实,完全成了免费产品,成千上万的网民,不花一分钱,想看什么就可以看什么。其实,这是对传统报刊向数字出版迈进的误解,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自虐”。

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是:亟需尽快探索和解决纸质媒体信息通过数字出版能够获取应有经济效益的模式和途径。在赢利模式未确立之前,纸媒不应贱卖自己的信息产品和文化产品。上网的东西,至少是有所保留的,或者是标题式的,或者是滞后的。这是纸媒对自己劳动成果的肯定与尊重,是文化自信的表现。当然,也是对网民理应付出必要成本获取纸媒信息的价值引导。

(二)互联网带来的冲击与电视对纸媒冲击是不同的

一个是以文化程度、阅读习惯深浅区别受众。当今钟情于网络阅读的主要群体是文化程度较高的年轻人。他们成长于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互联网新兴时期,所以这个新生代获取新闻、信息,观看电影、电视,收听音乐、广播,查阅资料,等等,已经明显疏离传统纸质媒体,习惯于通过网络轻而易举地实现。另外。很多网民不大追求深阅读,而是满足于浅阅读或“快餐式阅读”。这种趋势今后只会强化而不会减弱。

一个是以受众年龄为界限的重新划分。目前,阅读纸媒的主要群体,是40岁以上的人们。他们也上网,也在网上浏览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但长期以来养成的文本阅读习惯,使得他们仍然对传统纸媒怀有依恋情结。这是部分优秀纸媒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能保持红火的重要原因。不过,随着时间的后移,对纸媒的依恋情结只会减弱而不会增强。

(三)信息整合比信息制造更重要

在谁都可以制造信息的现今社会,信息制造固然重要,但信息获取的便捷、整理更胜一筹。毋庸置疑的事实是:新浪、网易是信息的制造商,百度、谷歌是信息的整理者。但百度、谷歌比新浪、网易更赚钱。

(四)新技术对电视的冲击比对报纸的冲击更猛烈

篇7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4-0016-02

坐落在长三角洲上的嘉兴,不仅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城市,还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嘉兴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这期间经济的增长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坐落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的嘉兴,在这场环境危机中也难以独善其身。如何充分发挥环保文化的重要作用,成为了嘉兴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嘉兴环保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从整体上来看,嘉兴市环保文化产业形式主要有:环境保护产品生产业、“三废”资源综合利用业、环保技术服务业以及环境友好产品业。从嘉兴市的产业构成看,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排放产业仍然比例过低,环保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市场需求巨大。“十二五”以来,嘉兴市的环保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调查统计显示,目前嘉兴市市环保相关从业单位共有150家,人数8 000余人,收入总额130.7亿元,固定资产104.2亿元。其中,从事环境保护产品生产企业51家,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有35家,环境服务业44家,环境友好产品生产企业20家。年销售收入1 000万元以上企业102家,占比68%。环境保护产品生产业、环境友好产品生产业、资源综合利用业及环境技术服务业收入分别占环保产业总收入的50.39%、11.05%、33.76%和4.8%。

二、嘉兴环保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渠道缺乏

就“铁哥们”环保主题公园而言,其收入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来源于环保艺术作品进行租赁、出售获得的费用,另一部分是嘉兴“铁哥们”主题公园的门票收入以及开设环保教育班的第二课堂学费的收入。由于受传统文化体制的影响,市场化的环保文化产业融资主体发育缓慢,融资能力较弱。

(二)环保文化创意人才匮乏

嘉兴市的环保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很多环保文化产品也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但由于缺乏市场的运作和推广,因而没有实现环保艺术作品市场价值的最大化。目前,嘉兴市环保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是环保创意人才的极度匮乏,大批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养是嘉兴未来创意产业获得大发展的前提。

(三)政府支持力度缺乏

以目前嘉兴市环保产业发展最好的“铁哥们”为例,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主要体现在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上,而最主要的手段便是实施减免入驻企业税收的优惠政策。就嘉兴市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上看,总体上有利于文化创新企业的发展,但还是缺少对环保文化型企业具体的政策支持。

三、嘉兴市环保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一)优化结构,畅通融资渠道

编制嘉兴市地区环保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指南,建立环保文化产业共同基金,鼓励区域内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环保文化金融产品支持环保文化产业。发挥文化优势,塑造环保文化产业链结构,确定环保文化特色产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必要的产业集聚条件,发展特色产业群,以及深化与台湾、及世界各地文化的多元化交流与合作,实现产业升级。完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相互进行的创新机制,保持区域环保文化产业园区的竞争力。通过合资、合作、直接引进等多种形式引进国外先进环保技术,在消化吸收和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综合集成和应用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力求环保产业结构布局合理,从而吸纳外商入驻。加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优先发展一批环保文化产业主导企业,以其前瞻效应、联动效应带动其他企业的发展。加快环保文化产业纵向经济联合体、横向经济联合体或企业集团的建设步伐,降低边际规模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以增强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二)鼓励创新,引进专业人才

一方面,依托专业院校、教育培训机构和企业等多方力量建立一批环保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基地;另一方面,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一流环保文化创意人才来嘉兴创业。充分发挥企业在环保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龙头骨干企业确定科研项目,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依托长三角研究院形成环保研发基地,探索建立高层次的环保文化创意人才的信息,建立数据库,建立高级人才信息管理协调制度,建立开放共享的高端创意人才信息库分类人才资源信息库,共同开发和利用人才,着力推动嘉兴市环保文化产业同城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提供政策,拓宽发展空间

制定满足环保要求、符合环保文化产业发展方向的产业及技术政策,定期产业导向目录。以环保设备制造和产品生产、环保工程、环保服务业为重点,培育拥有自主品牌、掌握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高、引领作用强的龙头骨干企业。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交流合作,增强企业竞争力;充分利用环保产业协会信息平台进行成果会展、技术交流,推广先进技术和产品。对认定的先进技术和产品,纳入推广目录,并在政府投资项目中优先采用。第一,强调环保文化产品面向大众,鼓励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积极参加,并为广大民众提供尽可能多的参与机会,这同时也是在培养潜在的消费市场;第二,支持环保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对那些优秀的、具有创造性的环保文化艺术门类提供帮助,采用多种投融资方式,大大提高文化项目孵化和市场化率,并且提高对环保文化产业经济价值的认识,积极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

篇8

在大文化范畴内,我市中心城区的体育、教育、广电、报业相对发展较快,在省内兄弟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在中部设区市城市中也屈指可数。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市的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产业相对落后。但发展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产业又不是旅游和文化两个专业部门能够抓得起、做得好的事情。现在市里的一般工作方法是上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我们感到这种非常设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机构,要发展大文化产业很难真刀实枪地抓得起和做得好。回顾前几年创“三城”、办农运,之所以能够大见成效,是因为政府集中了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特别是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有一个强有力的机构集中抓,有一支精干得力的队伍专门抓。因此,要想中心城区大文本文来源:文秘站 化产业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就必须借鉴创“三城”、办农运的经验,弘扬“××精神”,建立市区两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创新大文化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要整合部门行政资源,变分而治之、各自为战为统一管理、协同作战

篇9

近年来,随着加快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我市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逐年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文化产业规模初具

我市现拥有安美文化艺术中心、**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等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2个,省级文化产业基地4个,1个市级文化娱乐试点街区,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产业分布行业广泛,新闻传媒、出版物流、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和体育产业等初具规模,多种所有制文化产业竞相发展。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显著增强,据统计,2006年我市文化产业拥有固定资产92.5亿元,比上年净增10.15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2%,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省、全国1.9个和1.7个百分点,分别高于郑州、南京0.1个和0.9个百分点,增速达29%,快于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11.5个百分点,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7%。2007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5.23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4.34%。

2、产业结构逐步改善

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层和相关层三个层次看,我市文化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分量明显突出。据2006年普查,**市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层和相关层增加值之比为60.5:9.0:30.5,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业占绝对主导地位(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层),各行业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0.99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近七成,为69.5%,比上年增长26%;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相关文化服务”业(文化产业的相关层)增长明显较快,各行业实现增加值13.64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5%,比上年增长38%。**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中了一批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核心层文化产业,在全省文化产业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引领优势明显。

3、文化企业实力增强

国有文化企业发展迅速,广电系统近3年来经营创收平均增幅达15%以上,2007年经营创收总额达2亿元,比2006年净增4000万元,增幅达25%,在安徽省地市广电行业中稳居第一;文化系统截至2007年底,国有资产达3亿元;**晚报2007年经营总收入1.47亿元,广告收入9900万元,发行收入3440万元,总资产已达2.2亿元。

民营文化企业充满活力,新的文化业态不断出现,涌现出“琴港演艺”、“璀璨明珠”、“阿里巴巴”、“安美文博”、“杏花印务”、“中设会展”、“儒林书业”等一批龙头文化企业。截至2008年12月,我市网吧、音像、歌舞娱乐等社会文化经营户近3000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印刷、打字复印、出版物批零等经营户1100多家,从业人员2.2万余人,年产值38.8亿元;各类体育经营场所700多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固定资产投入8.5亿元。

4、文化事业持续发展

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布局初步完善。一批文化体育场馆和重点文化设施兴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2000年~2007年,**市市级财政投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30亿元。文艺创作精品迭出,一批作品在全国、全省获奖。文化活动惠泽民众,形成了“广玉兰”艺术节、文化新春庙会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成功举办了第16届世界美术大会、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选活动、“两博会”、“文博会”等文化会展、文化活动。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规模逐步扩大,获得了2010年全国体育大会举办权。

5、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近年来,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相继推出一系列举措:一是成立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进一步理顺了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实现了政企、政事分开,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得到切实转变;二是完成了宣传文化系统5家经营性事业单位的“事转企”改革和四家电影放映单位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启动了文博图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专业艺术院团目前正按照“出人、出戏、出效益”的思路积极推进改革。这些举措进一步激发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形成了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快速崛起的良好局面。

二、我市文化产业发

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还处于起步、探索、培育阶段,相对于《**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中提出的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8%以上的目标,相对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任重道远,一些影响文化产业发展

的问题亟待解决。

1、管理机构有待加强和理顺

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目前我市尚未成立专门的、统抓统管的文化产业管理机构,致使一些政策和项目的落实乏力推进。从政府管理部门来说,2002年市政府机构改革,经有关部门批准,市文化局作为全市文化块面的管理机关,单独设立了文化产业处,指导、协调全市文化产业工作,有独立的人员编制和财政经费,2007年文化和广电合并后,取消了独立的文化产业处及相应的编制和财政经费,相关工作纳入局科技处(文化产业处),在处室工作职能中,百分之九十是原广电局科技处工作职责,涉及到文化产业的职能大大削弱,和现在各级领导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及市场的迅猛发展势头极不相称。

2、文化产业总量和比重偏低

我市文化产业虽然门类较齐全,但主体“小、弱、散”,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比较薄弱。与长沙和昆明两城市相比,2006年长沙、昆明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171.56亿元和84.4亿元,占gdp的比重分别是9.5%和6.1%。而我市实现增加值为44.6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2%,明显低于长沙和昆明。因此,不论是从产业规模还是从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来看,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尚显滞后。

3、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不均衡

虽然我市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迅猛,但是总体实力弱小。以公有资本为主体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艺术等传统文化服务业增加值(核心层)占据了大半壁江山,而在已经处于一般竞争性和完全竞争性、国家已经向非公有资本完全放开的文化创意、网络游戏、广告会展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以及文化旅游、文化休闲娱乐、文化经纪等高成长性新兴文化服务业(层)方面,我市与文化产业发达城市长沙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从核心层、层、相关层增加值的比例看,2006年我市为60.5:9.0:30.5,长沙为35.6:39.1:25.3,全国平均为42:18:40,**的三层次结构与长沙乃至全国有明显的差异。相比之下,以新兴文化服务业为代表的层,占有比重低于长沙30.1个百分点,增加值比长沙少63.04亿元,我市新兴文化产业仍处于弱小的产业发展阶段,透视出我市文化产业结构不均衡,新兴产业发展空间亟待开拓。

4、文化产业和产品存在特色危机

**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科教人才资源丰富,三国名城、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滨湖新城已成为“**名片”。同时,作为省会城市,**还有着融汇安徽各地文化的优势地位。但是,**的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整理挖掘和开发利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业态尚未形成。现有的文化产品多处于粗放型经营,缺乏文化产品的宣传推广和后续的配套经营。大多数文化产品缺乏创意和创新,缺少能够体现**地域特色和人文风情的文化精品。

5、配套扶持政策有待完善

近年来,政府支持和鼓励文化产业的决策受到文化企业的普遍认同和欢迎,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如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合发〔2008〕22号)、市政府《关于印发**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合政〔2008〕89号),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等,对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未出台具体的、专门的文化产业发展配套政策;文化产业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没有建立,许多统计数字都是2006年的普查数据;政府扶持、政策倾斜、税收及土地优惠的力度还远远不够;文化市场、行业规范和投融资等体系还不健全;在为文化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信息咨询、市场拓展、人才培训等方面还没形成完整、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平台,特别是民营文化企业的待遇尚待提高。

6、文化产业精英人才缺乏

一是缺乏文化创意人才。文化创意人才是文化产业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是夺取文化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决胜因素。文化产业需要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尤其需要既通晓文化产业内容、又具有自主创作能力的本土人才,既懂产品研发又懂艺术创作的实用专业人才,以及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高层次文化领军人才,而现有的人才储备远远不够;二是缺乏文化经营人才。文化经营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我市的文化经营人才屈指可数。

三、发展我市文化产业的建议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这为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可以说,没有文化的发展繁荣,就难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因此,针对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促进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确立文化产业的支柱地位

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即进入到文化消费的快速启动阶段;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即进入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阶段。2007年,**人均gdp达到3853美元;2008年,**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这预示着**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阶段已经到来,文化产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战略期。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用大的气魄,把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性、战略性产业加以推动,确立文化产业在全市的支柱产业地位,力争到2010年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增加值占全市gdp8%以上的支柱产业,成为经济结构优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设立专门机构,推动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现有的工作机构已经适应不了产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协调不了各种关系,必须建立健全新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议成立**市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宣传、文广、财政、规划、国土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可参照芜湖的经验,定期召开协调会和企业家座谈会,协调重点项目的推进落实,听取意见,改善投资及政策环境。在政府职能部门设立文化产业办公室,具有独立的人员编制和财政专项经费,具体实施和落实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行使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日常协调推进和统一调控、监管职能。

3、修订完善规划,扎实有力推进

我市的文化产业规划目前还停留在行业规划和部门规划层面,缺乏权威性、持久性和可操作性,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建议在十二五规划制定中,将文化产业真正放到支柱产业的战略地位,作为全市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合理布局,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层次。同时,强化规划的贯彻力度,由市委、市政府来推动落实,用规委会、土委会的工作力度来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4、培育龙头骨干,做大做强文化企业

文化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既要有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又要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建议政府对我市各类文化企业有重点、有阶段、有针对的扶持。一是对特色鲜明、实力较强、成长性较好的文化企业如“樱艺缘”动漫、综艺、“音谷”(与中科院声学所合作)等科技含量高,有较长产业链,能够形成企业集群的好项目,通过出台土地、税收、规划、金融等相关优惠政策,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将其打造为上市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及股份制方式运作,形成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文化企业;二是对一些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体制不顺、竞争乏力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行必要的经营体制改革。例如三个专业演出团体,如果还在“国字”号概念上兜圈是走不出困境的,必须转变思想和机制,通过产权交易、共同投资、公司化运作等形式,挂大靠强,实施重组,实现新生,及至做活做强。

5、实施大项目战略,发挥项目带动作用

强化项目带动,发挥大项目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一是借助外力,积极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特别要吸引具有雄厚资金、经营策略和营销人才优势的外来文化投资企业落户**,有重点地打造象芜湖方特这样的产业航空母舰;二是确定重大项目,实施定向招商。结合老城区改造,将桐城路打造成文化戏曲休闲一条街;将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的类似于“合钢”这样的老企业,其所闲置的部分厂房,可以作为**早期工业文明遗址保留下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文化产业开发,改造成为具有文化、艺术特色的创意产业集聚区,等等。可采取政府先投入,做大做强后,再退出方式,如无锡尚德公司那样,政府投入的资金可以逐步退出。这部分资金可以循环使用,支持新的企业发展。通过大项目的实施,既能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也能带动周边传统餐饮业、商业、旅游业的繁荣,形成文化搭台,多方唱戏,各方共赢局面。我市应抓住2010年举办全国体育大会的契机,有力带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6、设立专项基金,成立文化产业投资公司

设立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使其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骨干文化企业的组建和发展。尽快组建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像城建投资公司那样对基金进行管理和运作。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可多渠道筹措,一是帮助骨干企业尽快上市融资;二是大项目、大工程可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融资;三是可以广泛动员社会资本投资于文化产业;四是可以通过财政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项目补贴、贷款贴息、奖励、融资担保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同时,加大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各类风险投资机构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成立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公司、小额贷款担保公司以及风险担保公司,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采取政府引导、资本运作、扶优扶强的模式,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投资结构,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

篇10

一、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运动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与支持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其中指出:支持开发康体、养生、运动、娱乐、体验等多样化、综合性旅游休闲产品,建设一批休闲街区、特色村镇、旅游度假区,打造便捷、舒适、健康的休闲空间;拓展体育产业发展空间;积极培育体育健身市场,引导大众体育消费。

2014年3月5日,文化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层面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部署积极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二)体育旅游资源是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区域的优势资源和特色资源

首先,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地区具有大量丰富且具有垄断性的体育旅游自然资源,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化出千姿百态,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观,也形成了大量适合于开展极限攀登、冰雪、漂流等活动的高品质户外运动与休闲旅游资源,同时也适合于开展各种户外体育比赛项目,如利用大漠戈壁开展的汽车拉力赛,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地区的山地自行车赛等。

(三)人文体育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别具特色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地区历史类体育旅游资源及节庆体育旅游产品优势突出,为我国发展体育旅游提供了深厚的体育文化底蕴和素材。

(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体育旅游发展提供政策法规财政等支持。党和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无疑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运动休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遇,使的加快体育旅游等西部新型和特色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国家发展西部的战略不谋而合。

(五)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体育等新兴旅游消费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国内人民收入的提升,生活水平的改善,余暇时间的增多体育旅游活动将会作为现代人和文明人生活方式的必然选择。

二、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运动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一)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体育旅游水准的专业人才

充分利用西部高等体育院校的优势,增加相关专业的招生数量,加大对体育旅游、运动休闲、体育产业、民族传统体育等专业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国际专业水准的行业精英。

(二)加强观念更新,进一步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法规制度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产业创新机制,贯彻落实中央两个《意见》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践行《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的相关要求和意见。

(三)创新品牌,加快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

充分利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区域的江河湖海、山地、沙漠、草原、冰雪等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体育产业,重点挖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打造具有多民族特色的运动休闲旅游产品,实行品牌包装,加大市场宣传力度,从而加快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

(四)加强体育部门、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合作,形成体育产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面对巨大的体育旅游市场需求,体育部门与文化部门、旅游部门应该加强联合,相互协作,在需求与资源之间架起沟通和平衡的桥梁,共同推进运动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

(五)增强联合开发,整体规划的宏观意识

对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运动休闲旅游产业的开发一定要树立大局意识,不能以行政区为单位或者以局部区域来划分,一定要对整个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进行整体规划,跨区域跨民族联合开发,从而实现有限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运动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从而进一步对相关对策进行了探讨,旨在为进一步加快发展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提升藏羌彝文化走廊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衡水位于河北省的东南部,有着悠久的历史。上古时代占据冀、兖两州的衡水,在燕赵文化和齐鲁文化共同的滋润下成长。经过了4000多年的漫长发展,衡水已经将二者的文化精髓融为一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地域文化。

独特的地域文化也催生了衡水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独特的文化产业。借助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衡水已于2011年确立了包括内画、年画、乐器、毛笔、剪纸、黑陶、宫廷金鱼和雕刻在内的文化产业。对文化产业的关注和重视说明了地区政府已经意识到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并开始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这不仅是衡水文化产业本身发展的一个良好的机遇,更是一个提升衡水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有利的契机。本文将对衡水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退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衡水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衡水文化资源丰富,武强木版年画、衡水内画、衡水法帖分别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宫廷金鱼、侯店毛笔、武强和饶阳的乐器、武邑和饶阳的雕刻也已经在国内外久负盛名,这些都已经成为发展壮大传统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其中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内化产业、乐器产业和毛笔产业。

(一)内画产业

衡水是冀派内画的发源地,有着“中国内画艺术故乡”的美誉。以衡水内画为旗帜的冀派内画与京叶派内画、鲁派内画和粤派内画一起,并称为我国内画四大流派。不同于京叶派内画的细腻、鲁派内画的豪放和粤派内画的艳丽,冀派内画更擅长人物肖像的创作和古代名家作品的临摹。以王习三为代表的冀派内画对内画鼻烟壶的创作影响最大。2006年6月,冀派内画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乐器产业

武强乐器文化的发展始于上世纪90年代,在十几年的时间内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武强县内已经拥有以“河北金音乐器公司”为代表的14家中大型骨干企业。近几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乐器制造的从业人员越来越多,乐器制造规模也越来越大。乐器制造的种类已经囊括了单簧管、长笛、高音萨克斯、提琴四大系列的8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欧美、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毛笔产业

被誉为衡水“三绝”之一的衡水候店毛笔,也被称为“候笔”。始于明朝永乐年间的候店毛笔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候店毛笔在清朝时达到鼎盛,曾被奉为宫廷御用毛笔,因此衡水便得了“毛笔圣地”的美名,亦有人称衡水为“北国笔乡”。

除此之外,年画、剪纸、雕刻等文化产业也在兴建和发展中。以内画、乐器和毛笔三大产业领航的衡水文化产业虽然已经具备了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是体制、环境等因素导致其发展缓慢,有些甚至缺乏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二、衡水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对衡水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不难看出其中存在的阻碍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形成了制约的瓶颈,导致衡水文化产业发展速度缓慢。

(一)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思路不清

衡水文化产业发展速度缓慢,未成气候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思路不清。从项目的实施上来看,其中除了武强乐器产业规划思路比较清晰之外,其他的产业还有待改善和加强。

文化产业的整体规划直接关系着其发展的方向和前途,要想有持续的、稳定的发展,一个思路清晰、方向正确的整体规划必不可少。以内画产业为例。和其他产业不同,由于内画本身的特质,要求它必须是有一定技术的工作人员手工进行创作的,因此是无法进行大批量、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的。这样的特质就规定了内画产业发展的规划和其他产业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但无论对于哪种产业,都必须对国内外市场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供求比例和技术水平等诸多方面进行合理、科学的论证之后,才能对其产业发展进行清晰正确的整体规划。一旦规划出现方向性的错误,轻则使文化产业的发展变的缓慢甚至停滞不前,重则将出现发展倒退的现象。

(二)推广不到位,品牌建设不足

推广和品牌建设对于一个产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现有的衡水地区的文化产业中,除了王习三内画已经创出了自己的品牌之外,鲜有为众人所熟知的品牌。

以“狗不理包子”和“白运章包子”为例,大多数人都知道“狗不理包子”是天津特产,而知道“白运章包子”是保定特产的人就少很多。事实上两地的包子曾经是齐名的,就是因为天津对“狗不理包子”进行了大力的宣传和推广,结果铸就了驰名中外的“狗不理”品牌,成为了天津的一张名片。

同样的道理,衡水有很多文化产业是和其他地方齐名甚至要更好的,但是因为宣传不到位,推广力度不够等原因,没有将产品打出去,更没有建立自己的品牌,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弱。

(三)人才储备不足,发展后劲弱

人才是任何一个企业发展的关键,人才的储备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长远与否。优质、高效人才的储备不仅能给企业带来鲜活的血液,开拓发展思路,更能提高企业的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实力,是企业的发展后劲强劲。

衡水文化产业存在的一个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是人才储备不足,这表现在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例如冀派内画,其思想内涵博大精深,技巧工艺玄妙入神,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冀派内画的人才储备就存在问题,从事内画行业的人越来越少,精通内化工艺的人越来越少,这就给内画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明显的阻滞。

(四)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

规模化、集约化是扩大生产规模,加快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不仅能提高产能,还能提高产品的质量、研发速度和生产周期,并直接影响着产品的销售,对市场的开拓和占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衡水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多以作坊式生产为主。从内画到乐器、从毛笔到剪纸,大多数产业目前还都停留在以作坊式加工为主的生产模式上。这样以家庭或作坊为单位的小的生产集团在市场竞争中,凸显出各种诸如产品质量不过关、生产周期长、供货量小、自主研发能力有限等问题,对于文化产业本身的发展是有阻碍作用的。

篇12

成都是四川乃至西部科技和文化资源最为富集的城市,科技和文化资源丰富、人才丰沛,科技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建有科技文化创新示范基地。随着知识经济与信息网络技术的融合发展加快,成都也面临以创新驱动科普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本课题通过研究探索,形成在新的技术条件下,让科普与产业、科普与文化、科普与民生真正关联,推动科普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科技服务民生的路径与方法,为成都市振兴科普文化、发展科普文化产业的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科普文化产业;发展走向;科技服务民生

一、国外科普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当前的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除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主要是科技团体和基金会)是主要的科普投入主体外,企业为了自身形象、长远发展需要和盈利目的,也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参与科普投入,成为推动科普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由于科普投入主体的增多和科学自身的特点,发达国家逐渐形成了由大众传媒、科技博物馆、科技社团及科普非营利组织组成的多样化科普运作主体机制。发达国家科普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政府对科普高度重视,并在科普文化产业市场化运作过程中,构筑起一个广泛吸引社会力量投入和参与的机制和氛围。

二、国内科普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国内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颁布了一系列专门的科普产业政策。在财政投入方面予以重点扶持。政府科普产品的采购和共享力度不断加大,科普场馆设施的超常发展,科普基础设施每年对科普产业贡献的市场规模至少150亿元;高端科普消费日益强劲,科普休闲娱乐日益兴盛, 科普产品和服务“缺口”日益增加,这些表明我国科普正在孕育巨大的市场。国内部分院校、科研单位、企业等研发生产出了一批适合发展需要的产品,取得了一批创新型的专利,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研发专业队伍,高素质人才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以安微省为例,安徽省开发的科普展品(项)进入了中国科技馆、上海科技馆、广东科学中心以及全国几乎所有的大中型科技馆,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已在安徽省芜湖市成功举办四届,成功打造了中国科普资源集散中心。成立了集产品创意设计、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安徽省科普产品工程研究中心。

三、成都市科普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

成都市科普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公众科学素养和参与度逐步提高

我省第二次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在对成都所辖区域的抽样调查中,市民通过科技示范点或科普活动站、科技企业、科技园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等专业科技场所获取的科普知识、科技信息的比例,明显高于全省其他地区,增幅比例较快提高,民众参与比例分别达到52.7%、40.5%、9.2%。据《成都市科学普及情况调研报告》揭示,早在2006年,成都公众科学素质以4.55%的比例,位居上海、北京、苏州之后,列全国14个城市第四。

(二)科普作品创作队伍实力雄厚

成都市被公认为全国三大科普创作中心之一,列北京、上海之后。有来自省内科研院所、机关、企事业、农村和部队的800 多名老、中、青科普作家队伍,以及国内近百名签约作家和特约编辑。借助这个科普队伍,成都市面向大中小学校师生和公众广泛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实现了科普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共享。

(三)科普设施和教育基地建设力度逐年加强

据《成都市科学普及情况调研报告》称,2007年成都市共有省级以上科普(技)教育基地24个,其中国家级科普(技)教育基地4个、省级科普(技)教育基地20个,另外还有47处可直接用于科普教育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的重点实验室或基地等。至2013年,成都市将建成科普基地85个。这还不包括100所在蓉科研院所、80余个重点实验室、上千家高科技企业的庞大创新群体。可以说,成都市科普基地、场馆仍存在巨大的可开发资源。

(四)科普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公众参与度高

目前,成都市公众参与的全市性重大科普活动主要有科技周、科技月、科技下乡和西部科普工程,以及科技培训、科技咨询、科普讲座、科技展览等。每年举办参加人次在1000人以上的大型科普活动达60余次。“科技活动周”、“成都国际电脑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科普活动的社会影响力逐年增加,品牌效应日渐显现,参与人数持续增长。

(五)实施科普民生工程,促进科技服务民生

成都市先后启动了“科普基地建设民生工程”和“成都市科技惠民工程”项目,推动科普资源向社会公众开放。启动了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人口与健康、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城市建设与管理等四大方面的科技惠民项目。在今年成都市科技产业化工程重大项目申报中,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科技产业化工程重大项目成为重点关注项目。

(六)多元化投资模式推动科普文化事业不断发展

据统计2006~2009年,成都市地方科技投入平均增幅26.8%,高于全市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17.02%。2009年成都市地方科技投入达到9.26亿元,占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2.17%。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体系加快形成,确保了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四、成都市科普文化产业存在的主要不足

从调研情况看成都市科普文化产业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和明确的产业定位

发展没有一个中心主题,缺乏科学定位,未能形成全面统筹、协调发展的有机统一,发展导向不明,缺乏整体品牌,缺乏鼓励科普事业发展、促进科普工作繁荣的机制,缺少知识结构与当代科技进展相适应的科普中坚,科普产业理论相对薄弱,科普观念相对落后。导致科普文化产业发展创新动力不足、产业商业模式创新不足。

(二)产业基础薄弱,企业规模偏小

科普文化产品的研发产品的原创性、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不足,市场的认可度不高,标准缺失,产业基础薄弱。生产科普文化产品的企业少且规模小,产品研发创新能力不足,尚未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文化企业集团。科普企业在内容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不多,具有研发、创意的企业更少。

(三)产业市场化发展不够,渠道创新不足

支持成都市科普文化产业发展的规范和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保护等市场化制度建设还处于落后状态,特别是尚未建立科普文化和科普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市场准入机制,严重制约了科普文化产业的发展。

科普产品的传播载体和宣传能力不足,科普文化产业内容、载体和宣传渠道建设创新不够,科普载体建设相比其他领域显得陈旧,宣传形式和渠道呆板,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场馆展陈内容更新不够。

(四)科普专业人才匮乏,产业投融资体制仍是瓶颈

成都市的科普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相对匾乏,大多数从业人员都非专职人员。同时还存在志愿者招募困难、人员知识老化和科普专业人才激励机制缺乏,有关专业人才职称评定制度有待改进等问题。

科普文化产业缺乏大规模的投资,资金短缺仍然是制约科普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瓶颈。政府投入不多,社会融资很少,健全的、市场化的科普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尚未形成,科普文化产业无法依靠市场解决产业资金缺乏的问题。科普产品信用评估和融资额度缺乏相关指导,科普文化产业主要靠政府投资,渠道单一,融资难。

五、科普文化产业发展也将面临很多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一)科普文化产业市场发展迅速,商业潜力巨大。对科普产品和服务创新的需求强烈。科普企业围绕市场做好科普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展示、交流、传播和服务的各个环节,确保产业的生命力和竞争性。

(二)良好的环境为科普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经济的提高和政策的完善以及人才队伍的保证,为科普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条件。

(三)借力天府新区建设,聚集科普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借力天府新区建设,使科普文化产业在天府新区建设中发挥支配性作用。发展科普数字出版、科普动漫游戏、科普文博旅游、科普创意设计、科普演艺娱乐、科普文学与艺术品原创等。尝试把天府新区建成文化与现代科普发展深度融合的试验基地。

(四)国家和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国家、省、市针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专项资金扶持政策,为科普产业的多元化资本运营提供了依据。为科普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资金基础,有利于科普产业的发展壮大。

(五)科普文化产业发展也将面临很多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1、市场经济的挑战。在市场经济下,科普文化产业要考虑产品的公益性,兼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非常困难的一个问题。

2、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普的内容、方式和传播已不适应现实需求,科普产品的生产和传播都需要升级和创新。

(六)人才匮乏且后继无人的挑战。在作家群体中,科普不是主流;在科学家中,科普不受重视。科普产品创作、生产和营销的人才都极为缺乏。

(七)科协科普工作的领导地位的挑战。科普工作主力军格局正在改变。过去只有科协一家做科普工作,现在出现了交叉行业,一些部门、系统从各自工作出发介入科普工作,科协在科普工作中的组织、协调、统筹地位面临挑战。

(八)科普文化产业未纳入文化产业范畴的挑战。各级政府出台了很多文化产业扶持政策,但由于科普文化产业未纳入文化产业,因此科普文化产业也未能得到文化、宣传、科技等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六、基于科普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促进民生的机理

(一)科普文化产业与科技的关系。通过运用高新技术,科普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形成共栖、融合和衍生的良性互动关系,不断形成新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二)科技对民生的促进作用。科技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力量。改善民生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而科学技术必须以“民生”问题为根本的出发点。

(三)科普文化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采用以影视、游戏、动漫、科普展教品等直观生动的形式进行科普教育,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能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七、对策建议

(一)加强科学规划,强化政策保障

根据科普文化产业发展规律,以重大产业项目为抓手,以园区、楼宇为载体,重点发展科普传媒、科普文博旅游、科普展教产品创意设计、科普演艺娱乐、科普文学原创、科普动漫游戏、科普出版发行等七大科普文化产业。

建议政府研究制定《成都市科普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成都市发展科普文化产业意见》等政策,确定科普文化产业的统计范畴和指标体系,建立科普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指导,使科普文化产业与文化产业和服务业形成优势互补、相互拉动、共同发展的科学、有序、有效的发展局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标本馆、产品陈列室等科普资源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制度。研究制定扶持、鼓励和规范科普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二)加强政府与市场协同,建立有利于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制定科普企业认定标准,规范科普文化产业行业秩序

由相关部门牵头,研究制定关于科普类图书、报刊、网站、影视作品、展教品的认定办法及优惠政策,研究制定《相关产业标准及资格认定管理办法》,对符合要求的科普企业进行资格认定。通过标准和规范,促进科普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培育出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科普文化企业。

2、组建行业组织,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筹备成立科普文化产业相关行业组织规范和指导相关科普文化产业品牌保护、技术研发和资金运作,推进科普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3、引导产业集聚,完善产业链条

建议抓住成都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天府新区建设的机遇,规划建设具有成都文化特色和科技水平的现代化成都市科技馆,并列入2015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和成都市科协科普设施建设重点项目。

围绕科技馆形成科普影视、科普动漫、科普出版、科普展教品研发等产业链和集群。打造一批富有特色、影响力大、市场占有率高的科普书刊、音像制品优秀品牌。鼓励公益性科普场馆与科普旅游馆园之间的交流合作。引导文化创意企业按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延伸,带动配套项目发展,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链。重点扶植那些有市场前景、适于大规模生产的科普产品,在资金、政策方面给予扶持,使其形成规模,解决目前科普文化产品的手工作坊式生产、力量分散、效益低下等问题。

4、出台科普文化产业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办法

由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建立科普知识产权专有和科普资源共享机制。建立科普文化产业知识产权资源信息中心,鼓励中外科普知识产权权利人参与科普研发及科普创作、创意等活动,依法维护科普文化产业发展中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利。强化对科普创新和科普创作的知识产权激励。搭建成都市科普资源数据库和成都市科普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数据库,建立科普知识产权的综合运用机制和纠纷救济机制,保护科普作品、科普产品、科普服务传播和利用过程中的科普资源建设开发的正常运转,保护科普创新、创作人员的合法权益。

5、制定科普文化产业项目申报指导目录

为更好地推动科普文化产业与科普事业的共同发展,结合成都市科普文化产业发展实际,建议制定《成都市科普文化产业项目申报指导目录》,指导科普企业技术创新,支持科普文化产业企业的建设发展。在科技项目的设计、申报、遴选、立项等方面对科普企业、科普创作机构、研发机构给予有效引导,促进科普文化产业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三)遵循科普文化市场发展规律,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1、大力培育适应市场竞争的科普企业

发展科普文化产业,必须要培育一批大型适应日益激烈的文化市场的竞争科普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培育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内容上具有文化创意、创新的科普产品生产企业。

开放科普文化产品的出版管制,给科普市场宽松的竞争环境,打造能面向国际竞争的文化精品,使成都市科普文化产品具有全国性、世界性竞争力,给成都市注入城市文化核心竞争力。

2、建立科普文化产业财政支持政策体系

在成都市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中专门设立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科普文化企业提供集政策、产品、中介、信息服务等综合性金融服务于一体的集合打包式服务,并提供相应担保向金融机构融资,以降低金融机构的成本,通过平台的信用提升企业的信用,使科普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机会。针对有知识产权并正在实施但缺少流动资金的科普企业,允许用知识产权作质押融资。

将促进科普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经费列入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科技创新年度预算,有关部门可以试点成立科普文化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内容前瞻、手段先进、有影响有亮点的重点科普项目和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的科普企业。

市级财政应优先鼓励科普文化产业项目贷款,将其作为重点支持的对象,给予一定年限的贴息,并在贷款、建设方面给予相应政策支持。简化科普相关企业贷款手续,提高贷款效率。在保证财政资金到位的前提下,政府应同时出台相关的条例保证科普企业将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产品的研发。

3、建立科普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体系

建议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地区和试点单位的经济政策应尽快成为普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境内外社会组织、企业和非盈利机构以及个人捐赠、赞助、投资科普事业,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给予税收优惠。加强对科普资金的使用监管,提高科普经费使用效率。

4、完善科普文化产业投融资优惠政策

实施多元化投资,鼓励社会资金、民间资金投资、参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多元化的科普投入机制。可以考虑以部分财政资金并吸引部分社会资金,以实际行动解决创办科普文化企业政府给予贷款担保优惠的融资瓶颈问题。

(四)提升科技含量,带动行业的升级换代

利用资本力量,加强资源整合,打通产品策划、创意设计、研发生产、营销推广、衍生品等科普文化产业链。通过引进先进技术特别是高新科技,采用合资、合作和购买版权等方式,引进一批国内外优秀的科普类书刊、音像、软件、玩具、网络和展览开发企业及其作品、产品。开发创作具有成都本土文化特色和科技含量的科普产品提升科普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带动整个行业的升级换代。

(五)加快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促进科普文化产业发展

1、探索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新机制,组建高端专家队伍

建议由成都市科协牵头,其他部门协作,成立由科研、教育、传播、经济等各领域相关专家学者参与的科普文化产业高端专家委员会。建议重视本土作家群体,如杨红樱,组织力量挖掘这些作家的市场潜力。

2、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由相关部门牵头,由成都相关高校联合实施科普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计划,设立科普文化产业运营与管理专业,建设成都市科普人才库和专业人才信息网络平台。

开展科普教育人才、科普产品创意与设计人才、科普传媒人才等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试点工作;采取短期培训、职业认证、脱产学习、实习实训的方式,为科普场馆、科普文化机构、科普出版机构和相关行业培养人才。

3、积极引进、大力培养科普文化产业高端人才

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引进复合型科普文化产业人才,重点引进 “业界知名、实绩突出”的科普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富有创意、勇于创业”的科普文化创意拔尖人才,实施科普文化产业精英培养计划,培养“懂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科普文化产业复合型人才。

4、开展科普文化产业人才职称认定

建立专业科普文化产业技术职称评定制度,调动科普文化产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有利于稳定科普人才队伍,使他们可以专心、安心地做好科普工作。

(六)充分利用宣传媒介,加强宣传渠道和载体建设

重点建设和完善由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科普互联网、科普画廊、科普新媒体等大众传媒共同参与的“六位一体科普宣传体系”,组织成都市“五个一”科普文化精品工程评选活动,促进科普文化产业的宣传和发展。加强产业宣传渠道和载体建设,搭建新媒体科普平台,建设成都市科普多媒体互动传播平台,扩大科普活动的影响,形成社会各界重视、广泛参与的科普社会环境。达到利用现代化科技使科普资源最大化惠及民生的效果。(作者单位:1.成都市科普文化产业协会;2.成都信息工程大学;3.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任福君,张义忠,刘营.科普文化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研究〔J〕.科普研究,2011(6).

[2] 曾国屏.关于科普文化产业几个问题的思考[J].科普研究,2010(2).

[3] 江兵,耿江波,周建强.科普文化产业生态模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9.

[4] 马蕾蕾,曾国屏.科普与文化产业间的作用结合机制探析[J].科普研究,2oo8(11).

[5] 古荒.从公共产品理论看科普事业与科普文化产业的结合[J].科普研究,2012(2).

[6] 刘洋,唐任伍,李冲.科普文化产业:破题社会力量开展科普[J].中国文化产业,2012(10).

[7] 人民出版社.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M].人民出版社,2006.化产业研究.

篇13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133-03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民族中广大人民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所创造的享用并传承下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集体性、民族性、阶级性、普通性、历史性、地方性、传承性和扩布性等特征。甘肃省文县居住着一个有5800多人的古老民族――氐族后裔的白马人。其语言独特,肤色特别,居住形式与汉民不同,大部分专家学者称之为全国仅有的“中国白马人”。至今保留着独特的白马文化。

一、白马藏族文化源远流长

陇南是氐羌族发祥地和氐族活动的中心地带,史载:先秦时期,氐人就在此聚居,魏晋十六国时,杨氏以西和仇池山为中心建立了仇池古国,其后族人又相继建立了武都、武兴、阴平政权。由于中原统治者的压迫,氐羌人从陇南北部南移,之后定居在陇南南部和四川北部的深山中。目前白马藏族被称为氐族的后裔,氐羌文化也在陇南地域与汉民族文化融合,形成独特的白马文化。今文县天池乡洋汤寨村每个寨子后面的山都是神山。逢年过节时,各部落人们戴上自己标志性的面具,表演着独特歌舞,当地人称“十二相舞”。白马藏人能歌善舞,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四月十八日和十月十五日是重要的节日。在节日期间,他们跳传统舞蹈――跳“曹盖”。他们以铜号、鼓钹为伴乐,头戴木雕面具载歌载舞。通过舞蹈,旨在祈求平安、驱鬼避邪、祭祀神灵。他们拟兽舞蹈的特征说明:它是远古“百兽率舞”的遗存,同时代表白马藏族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想。

二、白马藏族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1.白马藏族地区经济十分落后。白马藏人在饮食和生活方面都十分落后,他们几千年以来均以农业为主。《华阳国志》载:“土地险阻,有麻田,氐多羌戎之民。出名马、牛、羊、漆、蜜。有瞿堆百顷险势,氐常依之为叛。”鱼豢《魏略》载:氐人“俗能织布,善田种,畜养豕牛马驴骡”。《南史・夷貊传下》谓氐人“地植九……种桑麻,出绢布漆蜡椒等,山出铜铁”。敌人把蜜、椒等作为主食。可以看出其作为农业牲畜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落后。而今文县的白马藏人,还从事农业生产,种植小麦、洋芋、玉米、豌豆、荞子、燕麦等作物,又以火麻为重要的经济作物。白马人仍织麻布,“男女均喜著白色麻布衣裙”“小腿均围以麻布或毪子”。古老而朴素的白马藏人,至今仍然还保留着原始而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优秀而古老的文化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致使经济依然非常落后。

2.白马藏族文化仍“藏在深闺人未识”。据《魏略・西戎传》载:氐人“或号青氐,或号白氐。此盖虫之类而处中国,人即其服色而名之也”,“尚青绛,俗能织布”,“其妇人嫁时著衽露,其缘饰之制有似羌,衽露有似中国袍,皆编发”。而今生活在文县铁楼乡境内的藏族同胞,俗称“白马藏族”、“白马人”,据历史学家考证系古氐族后裔。《汉书・地理志》称:“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在这二郡中,特别是武都郡,自古即为氐族分布地区,今天白马藏人仍然保留着这种特色。然而,丰富而悠久的白马藏族文化尚不被人们所重视,仍然是“藏在深闺人未识”,这对白马人的经济与文化发展是一大损失。

3.5・12大地震灾后重建大发展。文县白马人原始而古朴的社会生活与优秀的民俗文化,在2008年5・12大地震灾后得到建设与发展。新建了很多“非遗”保护工程“白马面具舞池哥昼传习所”。文县共兴建6个“池哥昼”传习所。铁楼藏族乡白马山寨投资了230万元,建了一座面积700平方米大的中心传习所;其中草河坝、石门沟、寨科桥3个白马山寨,分别建起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的传习所。天池乡洋汤寨村,新建了一座占地面积近1公顷的白马面具舞“非遗”博物馆,总投资超过1000万元,主要功能有展厅、陈列厅、报告厅和演艺厅等。古朴典雅的建筑,多功能的设施,无不令中外游客赞赏。因此,灾后对文县白马藏族地区的大力建设是对白马文化的保护和有力的宣传,对白马民俗文化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4.丰富而悠久的白马民俗文化尚待开发。白马藏族民俗文化古老而优秀,白马藏人能歌善舞,最负盛名的是傩舞即白马面具舞――池哥昼,白马藏人能歌善舞,服饰独特,不论男女,头戴一顶盘形、圆顶、荷叶边由羊毛压模后制成的白色毡帽,在帽顶侧面插上一只或几只白色雄鸡的尾羽作饰物。其声调、舞姿均有突出的民族特色。其表演艺术独特,技巧多样,堪称是中华民族的一朵璀璨的奇葩。中国的白马人目前人口不足2万,主要集中分布在四川省的平武县、九寨沟县和甘肃的文县一带。白马人既不是藏族,也和藏族的生活、风俗大不相同。白马民俗文化优秀而独特,应大力开发,以便能够更好地为文县白马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三、对文县白马藏族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对白马藏族文化的科研工作。通过对白马藏族文化的学术研究,将其成果在第一时间里公之于众,会成为白马文化保护工作的信息资源和参考资料。通过白马文化论坛、文化节的形式,及时交流、总结和完善相关研究成果。处理好文化保护和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把文县白马文化的活态保护与地方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结合起来,做到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又不损害白马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将对白马藏族文化的最新科研成果公之于众,让更多的人更好地认识并了解白马民俗文化,以便更好地开发和保护白马文化。

2.加大对文县白马藏族民俗文化的保护。白马藏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过程中,形成了以白马面具舞“池哥昼”为主体的文化体系。其族群文化集中体现在语言、信仰、服饰、婚俗、故事、神话传说、舞蹈、手工技艺、习俗、游艺等方面。这些别具一格文化的族群,长期受到历史学、民族学和艺术学界的普遍关注。文县在2008年完成了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近年来,文县向国家争取“池哥昼”保护工程项目9个,总投资达2500多万元,并对其进行整体性保护。构建立体式、全方位的保护架构,使白马文化得到切实保护。这不仅需要各届政府的关注,也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

3.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白马文化自身发展需要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社会各界关注“池哥昼”文化艺术所蕴藏的经济利益,需要关注其民俗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增加对“池哥昼”的挖掘和保护。随着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尊重当地人的文化选择,处理好民族文化变迁和外界干预的关系,在民族文化变迁过程中,更多地关注白马人的参与和选择,同时,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民族文化的变迁与地方经济社会变迁与发展

4.加大对白马藏族“非遗”的申报力度。文县争取国家投资800万元,在县城韩家坝新城区兴建了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的以白马面具舞池哥昼为主的“非遗”保护中心。此外,文县兴建了“非遗”资料档案数据库,精心收集全县入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了全县完整的“非遗”名录体系,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非遗”保护。2007年,白马藏族“池哥昼”被国家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县“白马面具舞池哥昼传习所”、“非遗”民俗博物馆、“非遗”保护中心、“非遗”数据库等,为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文县白马民俗文化表演团参加了第四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甘肃天水市伏羲文化旅游艺术节、甘肃漳县国际攀岩、永靖县全国傩文化艺术节和四川省平武县举办的首届中国白马艺术节活动。文县专门成立了“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会”,出版《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文县白马人》和《文县白马藏族考》等书籍,拍摄影片《千年之舞――文县白马人》。截至目前,文县已经完成了民间故事、舞蹈、服饰、歌曲、烤街火长节等5个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书》。这对于文县白马藏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古老而优秀的白马藏族文化仍“藏在深闺人未识”,这对于白马藏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大损失。通过分析,指明了一条发展文县白马藏族民俗文化产业的道路,既开发又保护,不仅白马藏族得以发展,而且能够对该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陶立幡.民俗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2]文县白马人生活习俗[N].甘肃农民报,2010,(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