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51:3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简述德育的内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1. 从自身的发展看,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大学目前正处在一个阶段性质变过程,或者说,我们的大学经过“985”、“211”的建设正在产生一个质的飞跃。从我们自身发展来说,有大量的数据和事实来说明这一点。许多高校在最近几年“985”和“211”建设以后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这种变化虽然是缓慢发生的,但却是令人振奋的。除了刚才谈到的毛入学率超过20%,硕士生、博士生都有大幅度的增长等等这些量化的指标之外,还有一些质的变化。这种质的变化潜移默化地表现在老师的群体当中,也表现在我们学生群体当中。比如说给我感触比较深的,我们的老师在谈论到关于学科建设、科研方向的时候,对国外目前发展的动向,对目前世界发展的最新成果,对世界知名的科学家正在研究什么、我们这个学科国际上谁做得最好,正在研究什么,对这些东西了解得越来越深,而且我们的老师在做自己学科规划的时候会自觉地以这些样板作为自身的学习榜样,来规划自己学科发展。老师在确定研究方向、申请研究课题的时候,也会自觉地把目标定位到世界先进水平这样一个目标上来,并做出了一批高水平的成果。这种点滴的影响,让我感觉到我们的大学正在面临一个质变的到来,这个质变的到来是经过前期几代人的积累,正是这种不断的积累使得现在我们的大学有实力有资本来谈论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这样一个基本目标。
我们中国的大学,尤其是经过“985”和“211”支持过的大学,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学术水平、学科发展水平、师资水平、确实面临着这样的一个质变的到来,包括刚才各位校长谈到的如何把自己学校定位在世界一流这样一个标准,而且在近些年要有比较大的发展。这些话可能在10年前我们不敢说,现在我们可以说,我们正在面临这样的一个质变的到来,这是从我们自身发展的现状得出的一个结论。
2. 从社会的需求看,中国的经济连续多年呈现出一个快速发展的势头,这样的发展势头要求高等学校必须跟上国家的发展步伐。如果落后于社会发展步伐,高等教育将会被社会淘汰,社会需求也要求我们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甚至要超过社会发展的步伐,要起到引领的作用。社会需求也要求我们要有一个质的变化,我们自身不能无动于衷,我们必须要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对自身的发展进行适度的思考,进行适度的变革。
目前存在的若干问题
我们现阶段的高等教育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发展阶段,但是我们在发展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尽管这些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如果我们一旦忽视了这些问题,对今后的发展会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第一个问题是大学的社会功能被边缘化。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问题。高等教育体现育人的功能,体现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体现社会服务的功能,这三大功能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尽管我们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很迅速,但是在关于国家发展命脉的重大问题上,很少看到以大学作为主要的载体,或者以大学这一群体为载体所发出的声音。或者说我们大学学者、教授在不同的组织背景下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但是高等教育,尤其是我们国家知名大学这一群体所发出的声音微乎其微。我们的大学作为一个行业,作为一个领域,发出的声音太微弱了。但是人才和思想,恰恰是来源于高校,所以这方面我们不能不反思大学的社会功能被边缘化。这其中有社会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我们自身不足的问题。我们没有有意识地把高等教育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把大学的资源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长此以往,大学在社会发展中的立足之地将会越来越少。大学本来是社会的一个思想库、知识库,一个信息中心。在社会发展中,取之不尽的信息和思想很多都是来源于大学,但是现在这些信息源往往都被分散了,我们自身没有充分的组织利用好大学的思想、知识,也就是说大学的功能没有有效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换句话说我们没有把大学自身的优势与社会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个问题是大学的办学特色。大学的特色是大学生存之本,所有一流大学我们都能指出他们的办学特色,如哈佛、斯坦福等。一流大学不可能所有学科都是一流,但肯定要有几个或者若干学科是世界一流,这恰恰反映了大学的特色。如果我们的大学各有特色,中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舞台上会有一席之地。但现在中国大学的特色被弱化了,一所大学不可能包揽所有社会对大学的需求,而是应该瞄准某些方面确定办学方向。老百姓不清楚某个大学哪些方面比较好,这是我们自己没有做好宣传。实际上一个大学要瞄准自身一两个有特色的发展方向,就能够在社会上有立足之本,同时也能带动自身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从而促使办学质量提高。特色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办学方针问题,教育必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必须服务于社会。
第三个问题是大学的科学评价体系问题。我比较主张对大学有一个科学评价体系,这是办学方向问题。如何对大学科学评估,不是名次高低问题,而是大学发展方向的引导问题。大学评价体系的科学化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仅仅对一流的大学来讲,把大学的精力和注意力,把老师的积极性集中到学校发展的内涵上来,是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科学规律的。英国在大学评价中会评选出若干个优秀的学科,这使得老师把精力集中到本学科的发展上,带动学校整体发展。一个学校有自己的特色学科,就会对社会有更大贡献,在世界上就会有自己的地位。评价问题实际上是办学方向问题,怎样评价就怎么引导,如按论文数评价,论文就会铺天盖地地暴增,就会使学术浮躁,不精益求精。我主张对一流大学在学科群上整体评价,这会引导大学做出学科特色,会凝聚成各具特色的引导力量,在世界舞台上有我们的声音。办学方向问题与政府和社会机构的评价体系密切相关,评估和学科评审是必要的,但要更多地把评估凝聚在一级学科(群)的内涵建设上,以促进学校整体内涵建设与质量的提升。
对“985”和“211”建设的几点建议
在分清庙宇建筑的类型同时,也要了解重庆地区庙宇建筑形成的时间。以宗教建筑为例,佛教建筑传入中国大约是在汉代,从北方渐次传到南方。巴蜀地区早期佛寺大概是在蜀汉晚期。道教是本土宗教,源于春秋战国,东汉时期出现了各种道教组织,巴蜀地区的道教则是由五斗米道于东汉时期首先扎下根,重庆早期道教场所的代表有三清古洞。基督教在中国传教有四次,第一次在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第二次为元朝,第三次是明末清初天主教的传入,第四次是在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后以沿海通商口岸为基地迅速传播发展开来,重庆天主教堂的代表是始建于1893年的若瑟堂。伊斯兰教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信奉的宗教,传入中国的说法很多,隋唐时期国家开放,丝绸之路为伊斯兰教的传播打开了大门。重庆伊斯兰教的清真寺较少,在主城最具代表性的清真寺是在明万历年间侍郎马文升主持修建的,原分三寺,中兴路寺院为西寺,另有南寺(今重庆剧场址)、北寺(今江北区域内)。1940年,南寺被日机炸毁,1982年对清真寺进行了全面培修,建筑更具特色。宗庙、会馆性质建筑的形成时间大多跟移民潮有关。由于战乱、政权变更等原因,中国历史上有几次人口大迁徙。重庆历史上的移民分别有巴人移民建立巴国政权,僚人大迁移,元末明初、明末清初两次湖广填四川,抗战移民,三线建设移民以及当今的三峡大移民等。据考证,重庆地区历史上属巴,被中原人称为蛮夷,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早期移民的可能性较小。而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经过战乱,特别是明代张献忠屠川,导致人口急剧减少,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
移民当中以湖广行省、贵州行省等地最多,还涉及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人口达到百余万。这几次移民是重庆地区宗庙、会馆性质建筑的始端。因为贸易等原因,很多古镇成为这些移民的聚居地,从而建设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庙宇建筑。重庆古镇的形成和庙宇建筑相互依存,因果相连。古镇的形成是因该地建有寺庙,寺庙是聚集人气的地方,开始是香客前来烧香礼佛,随之在庙宇的周边便有了各种商业行为,成了人们交流和沟通的地方。而有些庙宇则是随古镇的形成而形成的,这些庙宇建筑多建于古镇之中,基于便民的原则建造起来。现在重庆全市开放的寺庙共83座,道教活动场所13处,天主教教堂57处,基督教教堂50余座,伊斯兰教清真寺8座。
二、重庆古镇庙宇建筑的文化艺术内涵
重庆古镇庙宇建筑的文化有内在艺术内涵和外在艺术内涵。内在艺术内涵表现在精神方面。建筑艺术是社会某一时期人类思想、生活、艺术等在建筑实体上的凝固。艺术影响宗教、伦理等,这些生活理念又投射到建筑文化之中。艺术有个性,艺术作品往往体现的是建筑师的哲学观念、建筑艺术、内在审美和建筑形成的过程和思想,人类智慧与艺术结合产生了适应时代潮流的建筑。建筑并不是简单的建房子,而是一种艺术方式的表现,建筑风格的变化也是艺术风格的变化,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气息与重庆地区建筑艺术气息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
外在艺术内涵主要表现在物质方面。建筑和艺术是不可分的,建筑是艺术的外在表现与载体,建筑综合了各种艺术,包括绘画、雕刻等,还融合了历史、政治经济、音乐、物理化学等,生存环境、方式及建筑技术材料都影响着艺术的表达方式。重庆古镇庙宇建筑因其生存环境的不同,所采用的原材料也不同,使建筑艺术有了更具特色的外在表现。重庆古镇的庙宇建筑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建筑中的文字、绘画、传统技艺上,超脱了功利是非,是对人生、社会现实清醒、冷静的理性思考。在讲究秩序协调、怡然自适的同时,又包含积极进取的精神。明清后思想自由受到束缚,在建筑上的表现便是中规中矩。审美艺术从由简向繁、由繁向简的过程,是功能的需要,也是事物发展的规律。重庆古镇庙宇建筑在宗教政治经济上的需要让人有了想象的空间,艺术作品的精神不可能摆脱环境的影响。其次表现在居住环境的风水艺术上。风水现在被理解为环境科学,分为自然环境和人的心理环境。在居住上追求和重视环境保护,正所谓“山水养人、人养山水”,现在来看,这其实就是朴素的生态学。
重庆将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结合,在江河湍急的岸边山上修建寺庙,有利于对航行的人起到警示安慰作用。藻井在寺庙中的运用,饱含着古人的智慧。中国古建筑的色彩、装饰构件、群组方式等,追求自然和谐,天人合一,尊重环境,因利择宅,就地取材的原则,与音乐、绘画、诗词等相契合,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想象、领悟、意会空间。“意境”是中国古建语言独有的,追求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境界,通过宗教的形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激发人的想象,营造出建筑语言的艺术空间。这种意以象尽,得意而戽象的理念,使人与建筑和谐地融为一体。物质与精神相互转化、互为影响,将文化与建筑,抽象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体现得彻底、涵盖得广泛,散发人文气息。
三、重庆古镇庙宇建筑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6-190-01
中卫历史悠久,源远流长,3万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聚居着一百零八万勤劳智慧的回汉人民。远在新石器时代,古人类就在这一带辛勤耕耘,繁衍生息。长期生活在这里的广大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光辉灿烂的宝贵文化遗产。从中卫境内发现的岩画艺术中,石空大佛寺、高庙保安寺的泥塑、木雕、石雕、砖雕、彩画艺术就达到了非常精致的程度。千百年来,中卫地区各种民间艺术相继出现,民间剪纸艺术便是当地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培植的一枝独特的民族艺术奇葩,它伴随着各种传统节日活动显示得更加绚丽多姿。
剪纸是中卫地区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是年节和喜庆日子群众喜闻乐见的装饰艺术品。它大部分出于农妇之手,通过一代又一代回汉族剪纸艺人的创新发展日趋成熟,形成了以回族为主体又融合了汉族特点的独特风格。反映了农村妇女对现实生活的直观感受,表现了她们聪颖的艺术才华和回汉族人民真挚自然、朴实、宽厚、乐天的民族气质.时纸艺术不仅有美的价值还能引发许多联想、深思中卫民间剪纸的形式多样、题材新预、内容丰宿,除了把花鸟鱼虫用于生活装饰和点缀外,大多数和当地的各种民俗活动,包括各种传统的节日、礼俗以及人的生、婚、寿、丧分不开。表现题材往往是他们最关心、最称心、最向往的事物。
中卫剪纸的特点是纯朴浑厚、豪放粗犷。重变形夸张.喜用简练、概括的线条来表现,注重表现人物特征的鲜明性。中卫剪纸的基本特点是作者在对自然认识的基础上,加上主观的情感和传统审美观,经过以心造型,以理造型,以美造型而形成。意象造型中表现物象的形态做到活灵活现,在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主观改造,加入作者的情感。使原来的典型特征变得更加生动鲜明、合理。
由于中卫香山地区过去长期以来生活贫困、环境恶劣,所以人们有着渴望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因此,在剪纸中有许多反映幸福安乐、吉祥如意的内容。这些内容构思非常巧妙,很多是用吉语的谐音,或是有吉祥的寓意隐喻。这种托物寄意的手法.能够唤起民众感情上的共鸣。诱发人们的美好情感和联想,其表现方式有以下几种:
饰形象表达:常用的比喻手法是把动物或花鸟草虫比作一种愿望或吉语,如把石榴比作多子多福,牡丹比富贵。龙凤比呈祥,鹤鹿比同春鸳鸯比夫妻,松、鹤、桃比寿,梅.兰、竹‘菊比四季,麒麟比早生贵子等。
谐音表达:是用一种吉语或寓意的谐音组成动物花卉图案的手法。如鸡羊比“吉祥”;元宝和海棠比“金玉满堂”:喜鹊、梅花比“喜上眉梢“:莲花和鲤鱼比“连年有余”。
文字表达:把中国特有的汉字书法与剪纸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加直接地表达祝愿吉祥的感情。如最为常见的是庆祝活动、新婚嫁娶中剪的:双喜、粮仓门窗的“丰”、喜花中的“寿”等,内容都是把文字同花卉结合在一起字花相映成趣。这种用自然景物和文字组成的造型美观、主题鲜明的吉祥图案充分体现了中卫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丰富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A
教学行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经验和教学内部关系,对实施中的可操作因素的选择、组合、运用与控制的工作行为。课堂教学行为是一个综合体,因此从不同角度、不同标准审视课堂教学行为可作出不同的类型划分。根据行为作用价值的不同,可将课堂教学行为分为主要课堂教学行为和辅助课堂教学行为;根据行为指向对象的不同,可将课堂教学行为分为以学生为对象的行为、以教师为对象的行为和以资源和环境为对象的行为;根据行为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将课堂教学行为分为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等等。本文通过民主与霸气两个维度将课堂教学行为分为民主的教学行为和霸权的教学行为。
所谓民主的教学行为即是在平等师生关系的前提下,通过创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行为;霸权的教学行为即是教师强制性地剥夺学生学习的某些权利的行为。民主与霸权的教学行为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民主的教学行为
课堂中教学行为的民主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应该建立在一种无条件平等的基础上。因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每个个体都具有独立人格,都有交流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在课堂教学中具体表现在交流双方处于平等地位、拥有平等机会和权力的“互惠式”交流。教师在教学中,以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研究者和顾问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探讨、研究和争论的问题中,用商量、研讨的语气与学生进行平等地对话。
1.2尊重学生的话语权
学生的话语权是学士的基本权利之一,是学生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一部分。
言语活动作为学生话语权的动态表现形式,应该受到教师的保护。通过言语活动,可以体现人的思想发展和情感态度,它也是激活和强化人的知识经验、思维品质和精神品格的过程。因而民主的教学应是尊重学生的话语权。表现在教学行为上具体有教师在课堂上尽量与班里的大多数学生进行对话,而不是仅局限于一小部分群体;教师在课堂上要少说多听,给学生机会去说,教师要愿意听,哪怕有些学生的观点与教师和教科书有所不同或荒谬透顶;教师要善听,通过“听”把握学生思维脉络, 捕捉信息并作出价值判断, 然后不断地重建信息并以恰当语言点拨, 让新的问题成为新的课堂生长点。
1.3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征,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在处理外部世界关系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功能特性,主体在作用于客体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相对于依赖性、被动性、模仿性、简单适应性,主体性作为人的一种特性,它集中体现为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是民主教学的关键,教师要信任学生有自我调控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扮演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将受教育权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活泼、自由的发展。
1.4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
所谓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能够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欲望,使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能够学有所得。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方式、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所以学生间差异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到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并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制定出有效的教学方案,使每个学生都有效发展。具体做法就是平等地关注每个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提问、自学、讲述等环节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1.5合理地分配教育资源
课堂教学资源的分配对于教育公平的实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合理地分配教育资源,是教育民主性的重要体现。课堂上教师对教育资源分配的合理性体现在教师与班级学生的互动频率大致相同;对于课堂上任何学生的提问,教师都能做出回答;在课堂教学中能面向全体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2霸权的教学行为
在课堂教学行为中,具有霸权特征的教学行为主要集中在教师的话语霸权方面。所谓教师话语霸权是指教师凭借其知识权威地位,占据了课堂对话的大多数,并且控制了对话的内容和形式,将自己的思想观点不容置疑地灌输给学生,剥夺了学生发表自己看法、见解和疑问的权利,对学生语言和思想进行潜意识的控制。教师课堂霸权式的话语表现在教师对轻视学生的人格、剥夺学生的话语权、漠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面向少数学生、忽略学生的个别差异和霸权的分配教育资源几方面。
2.1轻视学生的人格
霸权的教学行为首先表现在教师对学生人格的轻视。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自己在课堂上至高无上,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统领者。表现在在课堂对于学生进行训斥和谩骂,更有甚者对学生进行体罚;课堂上教师实行一堂控,学生只能被动地听;无视学生问题等等。
2.2剥夺学生的话语权。
课堂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学校教育教学的舞台,是师生思想碰撞与交流的场所,然而由于多数教师占有丰富的知识经验,而且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具体表现在教师在课堂是一味的灌输,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在课堂上只和少数人交流互动;教师不理会学生的问题,甚至有的教师还认为学生的质疑和发问是影响课堂秩序的等等。
2.3漠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而霸权的教学行为的表现之一就是在课堂上,教师漠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一手设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甚至连教学评价也由教师一人给予,学生只有充当顺从的小羊,完全跟着教师走,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安排。
2.4面向少数学生,忽略学生的个别差异
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发展,但是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些行为却只是针对班里的部分学生,忽略学生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兼顾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没有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只着眼于培养教师亲睐的学生。
2.5霸权的分配教育资源
教师在课堂中对于课堂提问资源的分发缺乏民主性,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或是教师亲赖的学生,教师会给其更多的话语权,给其更多与教师交流的机会和更多的表现机会,对于教师不喜欢的学生给予较少的教育资源,这样就导致部分学生整堂课上都是默默的听众,教师对于这些学生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使这些学生生活在教师视线的边缘地带,久而久之,课堂上再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
参考文献
[1] 傅道春.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094-02
敬修堂(亦称锦绣堂)位于苏州洞庭西山(今金庭镇)东村,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由商人徐联习开始修建,历时5年而成,是该村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共有四进,坐北朝南,占地1886平方米,其中的雕刻装饰多姿多彩,木雕、石雕、砖雕三者皆备,不仅题材丰富,而且手法多样,工艺精巧,是研究明清江南地区建筑雕刻的极好素材。
一 敬修堂建筑雕刻的背景
日益繁荣的商品经济为敬修堂建筑雕刻奠定了经济基础。明清时期,苏州已成为中国的商业重镇,也逐步形成以洞庭东、西山商人为主的商业团体――“洞庭商帮”。洞庭商人精明能干,“谋生不远千里,荆湘之地,竟为吾乡之都会,而川蜀两广之间,往来亦不乏人。”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也描述到:“洞庭两山之人,善于货殖,八方四路,去为商为贾,所以江湖上有个口号,叫做‘钻天洞庭’”商人们在经商致富后,便购买土地、置办房产,以致带动了这个时期苏州地区建筑行业的兴盛。其宅院开始追求楼厅廊轩、彩绘雕刻,形成“无雕不成屋,有刻斯为贵”的风尚,作为建筑装饰的砖、石、木“三雕”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特色鲜明的文化艺术为敬修堂建筑雕刻提供了丰富的养分。明清时期,众多的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荟萃于苏州,吟诗度曲,逐古今风流。在这种气氛的激发下,吴地艺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峰。吴门画派、吴门书派以及昆曲类的吴江派和苏州派等都盛极一时。同时,许多特色鲜明的手工艺门类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如版画、琢玉、宋锦、缂丝等。不同艺术类型的创作方法、技艺特点、审美情趣影响和推动了苏州建筑雕刻艺术的发展,并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面貌。
源远流长的建筑技艺则是敬修堂建筑雕刻的技术支撑。苏州建筑技艺的发展离不开香山帮这一建筑流派。香山帮的历史渊源可以上溯到两千年前的春秋时期,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规模可观的工种体系。香山帮以木匠领衔,是一个集木匠、漆匠、堆灰匠、雕塑匠、叠山匠等传统建筑全部工种于一体的工匠群体。明初,苏州人蒯祥主持北京故宫的建造,香山帮工匠被征召进京承担这一工程,从此声名鹊起,香山帮逐渐成为做工精良、巧夺天工的代名词。通过该时期南北工匠的技术交流,香山帮形成了兼具南北方秀雅雄健的技艺风格。明代《长物志》和《园冶》均对香山帮建筑(造园)技艺进行了记录和总结。
二 敬修堂建筑雕刻的图案主题与文化内涵
1祈吉纳福的传统主题
敬修堂建筑雕刻中不少是明清以来广泛应用的吉祥题材,如喜鹊、蝙蝠、鱼、猴、麒麟等。这些雕饰不仅使建筑面貌更加细腻精致,而且通过这些图案,借助象征、谐音等方式,表达出人们趋利避害、喜庆祥和的祈愿。如敬修堂建筑雕刻有不少“鱼”的题材,鱼与“余”谐音,象征财源广进,且鱼就有水,江南地区有“遇水则发,以水为财”的谚语,用“水”来隐喻财富;在“鲤鱼跃龙门”的图案中,则寓意登科仕进,则功名成就、福禄俱得;又因为鱼属卯生动物,繁殖力强,有时也象征家族门丁兴旺。又如蝙蝠、绶带和铜钱组合在一起,喻为“福寿绵长”;蝙蝠、鹿、桃一起喻为“福禄寿”;蝙蝠和铜钱的组合喻为“福在眼前”等。这些雕刻画面生动形象,祈吉纳福的含义清晰丰富,是明清时期广泛使用的传统装饰题材。
2贾而好儒的人文写照
在敬修堂建筑“三雕”中读书仕进的装饰题材也有相当的比重,如“四时读书乐”、“四艺”等。这类题材出现在商人宅院似乎有附庸风雅之嫌,但这种现象与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及人们的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于贾和儒,洞庭东山、西山人有着自己的看法。在传统社会中,读书出仕,光大门楣是许多民众信奉不移的准绳。洞庭商人家族也有通过科举入仕之人,然而该地仕进之风远不如近在咫尺的苏州府城一带。《林屋民风》载:“有明之时,山中科举蝉联。国朝以来,渐乃稀少,盖洞庭之读书者,大概以粗知句度,稍识礼仪为常,举子之业习而不精也。若富贵之家,聪俊子弟,未尝不延师就传,笃志艺文,然必待文理精通,方许应试。一试不售,即废焉改业。所以读书者多,而成名者少。”即言这里读过书人虽多,但不少人只以粗识几字,懂得仪理常识即可。即便家庭殷实的人,科举不利也转而经商谋生。科举考试不仅耗费财力,且制举一路,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得中者能有几人?经商致富相比读书仕进似乎更易实现,这一现实使得大多数人自觉地选择了前者。
虽然人们充分认同经商的价值,但在儒家思想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中,他们也不主张完全放弃科举。由此,经商与科举也就成了洞庭人迭相为用的生存法则。这也使不少洞庭商人有着读书的习惯,敬修堂的主人徐联习就是一个典型。他在楚地经商时,“行箧常以书自随……以故货殖数十年,恂恂儒雅。”成为当时有名的儒商。除了读书养性外,洞庭商人也乐于同文人结交,以诗酒唱和为常事,清代康熙年间东山人汪琬的《尧峰文钞》卷十五记载:“万历以来,山中高赀者推许氏、翁氏两姓为甲。其人率以文雅相高,喜结纳四方贤士大夫,非仅纤啬拥财自卫者也。故凡春秋佳日,远近篮舆画舫争集其门。如华亭董尚书(御名)宰、陈征君仲醇、常熟钱尚书受之、嘉定李进士长蘅、太仓张内翰天如、仪部受先之属,类推翁、许为湖山主人。一切管弦歌舞之娱,牲宰酒醴供张之盛,所费殆将不赀,绝无分毫顾惜。”历史上,洞庭商人结交的名人包括董其昌、翁方纲、刘墉、纪昀、钱谦益等。为扩大声望,在商业经营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洞庭商人不惜钱财与之结交。凡此种种,究其原因还是体现了洞庭商人在贾和儒之间复杂而矛盾的价值抉择。
3文雅闲适的风尚习俗
自明代中期以后,苏州经济日益富足,市井生活渐趋繁华。各种节俗、游冶以及歌舞、杂技、戏剧等活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就连妇女也走出户外,参与其中。袁宏道在《荷花荡》一文中曾记录当时的盛况:“其男女之杂,灿烂之景,不可名状,大约露帏则千花竞笑,举袂则乱云出峡,挥扇则星流月映,闻歌则雷辊涛趋。苏人游冶之盛,至是日极矣。”为了迎合普通市民阶层的趣味,大量反映市民日常生活志趣和爱好的题材被纳入到艺术创作中,如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或是现实生活中节俗、游冶等情景。同时,苏州文人的艺术创作也开始涉及市井民间。如以唐寅、仇英为代表的吴门画派开始把视角转向普通市民生活,创作的仕女人物画、花鸟画充满了浓郁的世俗气息。为配合居室陈设的需要,原本属于文人士大夫聊以自娱的画作此时也以不同的形式流入民间。特别是到了明代晚期,苏州出现了专门从事这类绘画的职业画家,他们的作品又通过民间匠人转化成为版画和建筑雕刻,这一现象也体现在敬修堂的建筑雕刻中。在敬修堂建筑隔扇门的绦环板中,就有不少描写世俗生活的场景,其内容主要涉及游园、郊游、耕读、赶考等方面。各个场景的描绘细致入微,情节丰富,生动地记录下当时活跃的社会生活。
三 敬修堂建筑雕刻的艺术特色
1主题鲜明的布局构思
敬修堂的建筑雕刻在总体规划上层次清晰且主题鲜明。这在敬修堂一系列门楼的雕刻中尤为明显。敬修堂建筑群共有四进,依次需经过五道大门。除了,入口比较朴素,仅以青砖砌成一个简单的门罩外,其他每进均有一座雕刻精细、主题明确的门楼。如进入院宅后左转,可见一座雕饰精美的木构门楼。门楼额枋上有四个圆柱形门簪,雕刻四季花卉。前檐枋正面中部以包袱锦的形式,将一对麒麟、两只喜鹊雕刻在有亭、桥场景的背景上,寓意“喜临门”。前檐枋下沿两端饰以寿桃雀替,上沿承四组斗拱,斗拱上托连机和前檐檩。四组斗拱之间采用透雕的技法,从左至右依次雕刻三组动、植物图案。第一组的内容为松鼠、喜鹊和梅花,寓意“喜上眉梢”;第二组是柿子树、狮子和喜鹊,寓意“事事如意”;第三组为獾和喜鹊,寓意“欢天喜地”。整个门楼的雕刻都以“喜庆”为主题,寓意开门见喜。
2形式多样的构图
敬修堂“三雕”往往会根据施雕的构件、部位和表现主题的不同来进行位置经营,因此构图形式丰富多样。在单一画面中,较为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改变主体物和其他陪衬物之间的比例、简化陪衬物的形象来突出主题。而最有特点的是在表现人物故事时,注重对情节的选择,布局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一时间不同空间、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题材均置于同一画面。如大厅砖雕门楼的上额枋有一组表现人物故事的雕刻,描述的是游园的场景。其构图采用手卷画的格局,画面从右至左徐徐展开,不同场景以树木进行分隔但又气韵连贯,人们在不同区域的活动描绘生动,主次分明。又如敬修堂正厅前的砖雕门楼,其雕刻图案根据门楼构件形状进行布局,斗拱上施以花卉雕刻,棹木、拱垫板雕饰蝙蝠和寿字纹,上枋和兜肚饰为人物故事,垂莲柱上端为如意和龙纹,下端为花篮。中间字牌为乾隆进士蔡书升所书“世德作求”。下枋则是以渔樵耕读为主题的雕饰。整个构图在局部上既结合了各个门楼构件的形制,精心布局单一构件的画面构成,又充分考虑了所在区域构件系统的整体效果,疏密有致,张弛有序,形成一种整体的画面节奏。敬修堂建筑构图还借鉴了江南建筑彩画的做法。如大厅前檐枋的雕刻装饰,就有彩画图案的特点。前檐枋两端的找头以对称的形式,饰以浅浮雕卷草软卡子,在枋中部的包袱心位置雕刻夔龙寿字团。
3精巧传神的雕刻技艺
苏州地区传统的建筑雕刻做法包括阴刻、平雕、浮雕、透雕和圆雕等,同时施以剔、钻、勾、镂等工艺。在进行创作时,工匠们常常会因不同的题材、不同的装饰部位,将这些技法或单独、或相间、或组合地加以运用。在敬修堂的建筑雕刻中,入口门楼的门簪即是雕刻技艺一次充分的体现。门簪为圆柱形,长0.28米,直径0.17米,以四季花卉为主题,其侧面以高浮雕的技法勾勒出花卉的枝干、叶片及花瓣,再以阴刻加以修饰。门簪正面的花头采用透雕表现,花瓣层层包裹,层次丰富。而门簪正面与侧面的交接圆润精巧,正面花瓣与侧面叶片在形态上过渡自然、井然有序。敬修堂的砖雕门楼上有大量砖雕人物故事,民间艺人的刻刀如同画笔般在砖材上施展各种刀功技艺,或提顿按挫,或钩回曲直,或刚柔疾徐,生动地刻画出各种形象。这些人物雕刻不仅刻画精细,而且神态也活灵活现,充分反映出高超的雕刻技艺。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提升经济效益,构筑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所谓循环经济,是指在资源投入、产品生产、消费直至废弃的全过程中,依靠生态手段,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发展水平的经济模式,是一种高效利用资源并最大化保护环境的发展手段。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在交通运输业内,以交通资源的集约用、持久用、替代用为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运输生产、运输装备等重点领域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循环经济,达到“高效、低耗、低排放、低污染、低财政负担”的效果,以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对于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现代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首先是交通运输科技的发展。科技已经成为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研究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是保障交通运输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目前,尚未见到有关交通运输科技领域如何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研究,同时,在“十一五”初期,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正迫切探寻交通运输科技领域循环经济的发展途径。因此,本文针对交通运输科技领域,研究并提出其较为完整的发展管理模式,对于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进行循环经济发展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的内涵。通常,交通运输问题可以理解为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装备、交通运输系统管理三者的关系问题,因此,本文定义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的概念如下:在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装备、交通运输管理与服务等领域,以综合利用交通运输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及循环再生为手段,提高交通设施建设养护、交通运输装备升级优化、交通运输系统管理服务等业务环节的水平,从科学技术角度保障支持绿色交通模式发展,同时促进、保障交通运输行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中,交通运输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及循环再生手段,是循环经济3R原则(Reduce,Reuse,Recycle)在交通运输科技领域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的关键。交通运输资源减量化就是通过对交通资源的集约使用、持久使用,减少资源浪费,并全面提高交通资源的利用时限。实现减量化的关键在于减少资源使用量可以达到同样或者更好的效果;提高基础设施的质量和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交通运输资源再利用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增加产品或部件的复用率,延长资源的使用期。实现再利用的关键是增强产品服务的组合性与模块化,增强复用能力。
交通运输资源的循环再生主要是指交通产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交通资源,不仅减少最终处理量,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变废为宝的技术能力是循环再生的关键。通常情况下,3R原则在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中的优先顺序是“减量化-再利用-循环再生”,但这不是绝对的,综合运用3R原则才是交通资源利用的最优方式。对于交通运输科技的三个方面而言,各采用不同的原则和方式。对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而言,减量化应该是主导原则;对于交通运输工具而言,应该主要采用再利用和循环再生的组合原则,而对于交通运输系统管理与服务而言,交通运输资源的再利用才是首选原则。
二、交通运输科技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问题。基于上述发展思路,发展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应重点研究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2.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养护的资源减量化。
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合理规划、优化布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强化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枢纽衔接和集疏运配套,优化运输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优先发展城市、城际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完善城乡间公交体系;加强国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②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结构。主要着眼于提高高等级公路的比重,增加对土地资源利用的集约效益,通过推动运输装备的大型化和专业化,鼓励发展多轴重型专用车辆,推广标准化运输、甩挂运输、封闭运输,可起到调整运力结构的作用,实现钢材、能源等资源的减量化。
③建设优质耐久工程,持久使用交通资源。提高设计标准,强化工程质量管理,贯彻全寿命成本设计理念,提高工程质量和耐久性;研发和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如大力发展钢纤维混凝土和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滑模摊铺施工工艺以及快速养护技术等,积极推广应用高强度混凝土、耐腐蚀钢材等高性能材料,以提高工程耐久性。
④重视工程养护特别是预防性养护。深化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深入开展治理超载超限运输,建立治超长效机制,加强公路路面早期破损的基础性研究;加大科研投入,进行联合攻关,专门研发路面修复和养护技术。
(Library of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Weinan 714000,China)
摘要: 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新时期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并从加强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的角度,分析了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
Abstract: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or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in university students' quality education. In this paper, the require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quality in the new period was expound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quality education was discussed, and the impact on university students' quality education was analyz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trengthening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关键词: 图书馆 内涵建设 大学生 素质教育 途径
Key words: library;connotation construction;university students;quality education;approach
中图分类号:G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6-0178-02
0引言
高校拥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其中人才培养居于首位,是高校的基本功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1]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既是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及学校的文献情报信息中心,还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第二场所,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新时期对大学生提出的素质要求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综合素质的高低往往是决定一个人事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新时期对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提出了以下素质要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广博的专业文化知识;较高的科学创新能力;较强的信息组织能力;广泛的语言交际能力;崇高的爱岗敬业精神;乐于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等等。这些素质的获得与提高往往和图书馆息息相关。
2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的内容
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是相对于图书馆主体建筑而言的,主要指图书馆主体建筑之外的各种设施及配置,如图书设备、家具设备、电子设备、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馆队伍建设、各项管理制度建设、图书馆服务意识等,它是图书馆工作的主要物质基础和灵魂所在。[2]加强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就是对上述这些要素进行强化和建设,以使它在高校教学、科研和育人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3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
高校图书馆以其丰富的馆藏文献、现代化的服务手段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大学生获取知识,陶冶性情,提高人文、科学素养,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这一重要功能的发挥,有赖于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的加强,和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密切相关。例如:①丰富的馆藏资源可为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提供优质精神食粮;②良好的馆舍环境可为大学生提供重要的学习场所;③高素质的图书馆员对大学生道德修养,文明习惯的养成产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④合理的规章制度有益于规范大学生的言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等等。
4加强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
4.1 扩大馆藏资源,为大学生提供精神食粮馆藏资源是图书馆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服务读者的知识载体,也是图书馆借以完成各项任务、发挥多种功能的前提。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大学生提高文化水平、丰富人生阅历的精神源泉。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馆藏资源已从原来单一的纸质文献转变为由纸质文献、电子文献和网络资源共同构成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图书馆多样化的信息资源既丰富了馆藏,又拓展了读者获取信息的时空。进入书库,大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不仅可以获取知识,而且还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同时,网络资源给读者提供了与外界联系的机会,开启了通往世界知识宝库的大门,读者尽可吮吸全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4.2 搞好入馆教育,上好图书馆素质教育第一课一年一度的新生入馆教育,是新生了解、认识并学会利用图书馆的起点,是图书馆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一堂课,其目的是给新生熟悉和利用图书馆提供必要的帮助,使其尽快掌握图书馆检索资料的必要知识和技能,激发利用图书馆的兴趣,并强化有关遵循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图书馆学习习惯的教育。新生入馆教育内容包括图书馆概况、开放时间、馆藏布局、馆藏书目检索、电子资源利用、服务流程、规章制度等等。图书馆尽可利用好这个平台,由业务精,素质好、形象佳、善表达的人员担任,还可配以有关视频在大厅巡回播放,为新生尽快认识图书馆、适应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打好基础。
4.3 做好导读工作,避免读者借阅的盲目性导读又称阅读指导,是图书馆一项重要的读者服务工作。读者步入图书馆,面对浩瀚的图书,往往徒生喟叹,不知怎样寻找自己所需图书。图书馆可根据读者阅读需要和阅读能力,通过各种形式引导读者选择图书资料。如在张贴栏定期预告新书,使读者及时了解馆里新进图书情况;推荐优秀书目;定期在读者中举行读书会、书评会、研讨会等,交流读书经验,避免读者阅读的盲目性,提高阅读效果。图书馆还可指派有关人士在活动现场讲解,解答读者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另外,馆里还可以在大厅设立读者咨询导读台,帮助读者迅速索取到自己所需图书。[3]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使读者可尽快阅读优秀图书,早受教益,而且使读者的专业素养和文化修养同步提高,真正发挥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功能。
4.4 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读者言行规章制度约束和制约着人们的言行,对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规范作用。图书馆规章制度是图书馆人员管理的基础,也是图书馆日常管理的依据。图书馆规章制度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针对工作人员,在日常的读者服务工作中,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二是针对读者,在平时借阅、学习过程中,必须遵守有关图书馆规章制度,进而养成办事遵规守章的良好习惯和思维定势,例如:读者入库须知、借书证办理与管理办法、读者借阅图书规定、关于损坏、遗失书刊及其他违章情况的处理规定、自习室阅览制度等等。读者在利用图书馆时,必须遵守相关规章制度,规范自己言行,养成遵规守则习惯,促使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
4.5 发挥馆员职能,影响感化读者高校图书馆拥有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文化知识广的专业技术队伍,其中不乏高学历、高职称的硕士、博士、副研究馆员、研究馆员。如果他们能全身心致力于读者服务工作,其学养风范不仅会使大学生心情愉悦,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对大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这个角度讲,图书馆工作是没有讲台的课堂,图书馆员是不上讲台的老师,这种育人作用是其他部门和职工不可替代的。[4]
4.6 优化借阅环境,营造学习氛围图书馆静穆有序的借阅环境,浓郁的学习氛围,成为大学生良好的学习场所。图书馆在此方面大有可为,如保持阅览室的整洁、安静,在阅览室、书库、走廊等处悬挂名人名言、名人字画等等,努力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全面提高、便于学习的环境,使学生受到精神上的陶冶和美的享受,激励学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5]
4.7 强化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读者是图书馆存在的根本,没有读者,图书馆便失去了存在价值。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根本宗旨,一切为了读者,为了读者的一切,是图书馆工作永恒的理念,“读者至上”是图书馆遵循的基本原则。强化服务理念,要求图书馆员树立“读者第一”意识,心系读者,服务读者,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图书馆功能、效用的发挥。图书馆员要想赢得读者的尊敬,首先应有较好的服务态度。在馆藏资源多样化的今天,图书馆服务工作由原来传统单纯的坐等读者上门、简单的图书借还服务变为现代复杂的科技咨询查新、定题跟踪、网上预约导航等服务。与之相应的是图书馆员也不再是单一文献资料的保管者,而变为集文献资料管理、科技咨询查新、定题跟踪等服务于一身的信息导航者。图书馆员唯有与时俱进,努力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适应日益复杂丰富的服务项目,将过去坐等读者上门的被动服务状态转变为积极为读者解答各种信息咨询、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的主动服务状态,以满足读者的知识需求和心理需求,最终达到读者综合素质的提高。
4.8 举办文化活动,增长读者见识为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拓宽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图书馆可定期邀请一些国内外专家学者或本校知名教师做相关专题的学术报告,也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如组织评选优秀读者、演讲大赛、书评大赛等,与读者互动,增长读者见识,以达到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目的。
4.9 开通网络Blog,实时解答读者咨询Blog又称博客,是在网络上按照日期排列内容的一种记录形式,使用这一简单工具将要书写的内容成可浏览的形式,可以分类整理,从而形成个人信息管理的工具,使用Blog、管理个人信息,并与网络上的人们(网民)共同分享信息和知识,从而建立属于自己的网络社会关系。[6]
图书馆员可以自己的姓名建立Blog,公布自己的工作岗位,让读者了解自己的工作性质,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及遇到的疑难问题上传到Blog页面上,与读者进行互动,读者可随时提问在阅读过程中碰到的疑惑,也可咨询平时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棘手问题,馆员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实时予以解答,最终达到对读者素质教育的目的。
5结语
育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国家、社会以及学生家长均对此寄予厚望。作为高校办学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高校图书馆应注重加强内涵建设,在日常读者服务工作中,转变思想观念,强化育人意识,多措并举,强势推进素质教育,使图书馆成为学校整体素质教育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参考文献:
[1]白晓燕.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内涵及图书馆在基地建设中的作用[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科技文献版),1999:43-45.
[2]曹福林.论图书馆内涵建设[J].兰台世界,2007,(3):64-65.
[3]郝锦.强化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A].方小容,李明.读者服务工作拓展与创新[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53-255.
谭氏宗祠大门为门楼式建筑(图1),门楼宽9.3米,进深8米(外部门廊5.7米)。门楼由单歇山檐顶,七层如意斗拱、雕花枋、雕花仿月梁、柱、石础、雕花户对、门框、石鼓门墩(当)、石门槛、门扇及戏台等构成,梁枋、大门上分别镌刻和悬挂着“三策世第”、“谭氏宗祠”匾额。正如楼庆西先生所说,宗祠,作为祭祖议事之处,关系到“保佑子孙的兴旺……要增加全族人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因此,宗祠建筑往往是全族聚居的村落中最美观、最壮丽的建筑。”[1]湘南古民居大门一般辅建有宽敞的门楼、或门罩、门斗等建筑形式,并相互构成为大门的整体。谭氏宗祠既保持着湘南古民居大门建筑装饰的一般特点,与中原的宗祠大门和当地家居房屋大门相比,又呈现出多样性的艺术特色。
其一,深厚的传统底蕴。谭氏宗祠大门的建筑装饰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建筑的精髓。如:谭氏宗祠大门门楼采用传统的木结构“斗拱”建筑形式,宽大的屋顶,厚实的梁柱,榫卯相连,经过曲面、曲线、屋檐两边上翘的处理,结合本体与雕板的装饰,体现出“如鸟斯革,如翠斯飞”[2]的气势与神韵。显示出与传统建筑结构理念的通源性。
其二,独特的审美追求。谭氏宗祠大门在具体处理上与中原的宗祠门楼相比较有明显的不同而体现出独特的风格,表现在:(1)门楼梁柱及结构的差异性。一般门楼为两柱单层进身,而谭氏宗祠门楼为四柱双层,并都有雕板、藻井装饰,流线美感更强。(2)大门位置设计的差异性。其它地方门楼里面“如果有戏台,那么戏台设在正中,大门设在两边,”[3]而谭氏宗祠的戏台设在大门正上方。(3)斗拱细节的差异性(图1局部放大图)。“斗”通常为方斗形,但此处为圆葫芦形,“拱”也由传统的“弓”形变为“挑”状。此外图案和雕刻手法也突出了本地的内容、形式特征等。这种建筑集中表现出“墙倒屋不塌”的寓意,加之厚实的木门框、户对、石门槛与门前的状元石和大门、中门各置的一对抱鼓石及其直通三进的大门形式的映衬,显得精致、雄伟而大气。(4)气势规模和工艺以及结构上的差别。家居房屋大门多为门斗式或门罩式,在规模上追求务实,在形式上追求工整、细腻、灵巧。而谭氏宗祠大门的外观部分,显得梁枋粗壮厚实、结构繁复多变、装饰丰富华丽,雕刻大气(粗细结合),远观气势规模宏大。
其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湘南自古多雨多灾,潮湿、闷热的气候与环境,极易产生“瘴气”。史载:“光绪十四年戊子夏大水秋大疫死数千人。”[4]特殊的地域环境,导致了湘南家居房屋的大门与其它地方相比较,更强调与地理环境的和谐性与实用性。如:大门门槛、门墩高,面子宽而平坦,这就便于人们在闷热和易涨洪水等灾害性气候中坐卧纳凉、遮阳避雨,也为村民交流、休憩提供理想的场所。而结实的门套,高而厚重的门墩、门槛,从形式上展示出宗祠雄伟的气度与威严;从实用上看具有阻挡自然、人为灾害(猛兽,虫蛇,山洪、泥石流、匪患等)的功能;从意识上还体现出挡“煞”的思想理念。因为频繁的灾难,使湘南先民们产生了“信鬼神好谣祠”[5]的思想、行为,具有强烈的辟邪求吉的愿望。如:户对直接采用辟邪卦图图案,这在其它地方宗祠建筑中还未曾见过。这种追求也体现在谭氏宗祠大门及村寨选址与朝向上。宗祠由谭氏秀才创建,坐北朝东南位于高坡上(门前空坪高丈余),高地有利于观察和防御各种灾害;朝东南有利于采光,调整室内空气和防寒;同时大门朝向还具有引领村寨房屋风水方面的道家色彩。古有“南王北臣”之说,宗祠的正南方有突兀的高山相堵,大门为此朝向偏了东方,为勘正方位,谭氏宗祠门楼斗拱安置了木雕朱雀(图1局部放大图),朱雀代表南方,《楚辞•惜誓》就有“飞朱鸟使先驱兮”之说,因此,朱雀之设,具有“为我先导”的朝南引领的意味。
二、家国思想与宗族观念的和谐统一
中华民族之所以源远而流长,长盛而不衰,与其家国思想和宗族观念密不可分。
宗祠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写照。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儒家倡导的“修齐治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深入国人骨髓。这在宗祠大门的建筑装饰上也有鲜明体现。如:谭氏宗祠门楼额枋的“三策世第”牌匾及其宗祠门楼下的抱鼓、状元石,便充分体现出谭氏宗族的历史荣耀和“立家”思想。谭氏家族曾有人官拜靖国大将军,多人中进士、武举人,“世第”即是对此殊荣的高度概括;所谓“三策”应源自传为董仲舒所论的《天人三策》,即儒家的治国之道。“三策世第”标示着谭氏家族乃国家的世代良才,它既是家族荣耀的彰显,也是“门风”、“家训”的概括。
宗祠是家族地位与权势的象征。按当地习俗:一个家族有人科举及第时,会装修宗祠或按朝廷的等级要求在大门或其它处设立标志。依朝廷规定:“高级武官的门楼,摆放抱鼓形狮子门墩;低级武官的门楼,摆放抱鼓形兽吻头门墩;高级文官的门楼,摆放箱子形狮子的门墩……”[6]谭氏宗祠壮丽的形式规模和其间的抱鼓、状元石、匾额等这些看似普通的内容,其实质显然是谭氏家族文化的符号,“显示出一个宗族的地位与权势。”[7]还体现出通过实力、权势的彰显对对立的势力取得威慑作用的性质。湘南历来战乱频仍、匪患不断,人口迁徙严重,史有“四川填湖广”之说,谭氏正是因战乱而由赣入湘的。因人口混杂,环境恶劣,匪患及宗族间的利益冲突、纷争、械斗时有发生,抗匪及防乱便是湘南宗祠建筑的重要考量。谭氏宗祠门楼边房上方的圆窗和周边配有的三座碉楼便是这一功能的体现。
三、农耕生活与地域文化的综合体现
湘南地域相对闭塞,特别是东南部基本处在山脉中,居民自古“事农务本,不习工艺”。交通、商业、手工艺都不发达,文化相对落后,过着自产自给的生活。先民们最关注、喜好的是身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并把它们作为艺术表现的直接对象。谭氏宗祠大门的门窗雕板及石雕,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体现出这一鲜明的文化特征。如谭氏宗祠大门正面楼梁枋木雕,除有龙凤麒麟外,梁头上突出的是牛、猪等家畜。这种把家畜与龙凤、麒麟等神物同供一处的形式,在其他宗祠大门中未有所见。宗祠大门的后面(里向)部位及周边更雕刻了许多耕种场景,如(图2、3),钓鱼,挑柴、坐卧,聚集一桥亭间;孩童骑牛在前,父亲背犁赶牛呵护在后。两图周边刻有居民的生活场景和生活环境,特别要强调的是木雕图中所描绘的建筑形式与生活环境同当地生活都十分吻合,画面展示出浓烈的湘南乡土农耕生活气息。
此外,谭氏宗祠大门的装饰中还体现出戏剧文化的影响和湘楚文化的元素。湘南有传统昆剧、祁剧、花灯,其中昆剧传入郴州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万历三年前),今郴州还有湘昆剧团。谭氏宗祠花板中的人物形象、服饰以及某些场景多取材于这些戏曲,而带有戏曲色彩(图4)。
谭氏宗祠大门的雕板、窗花、石雕在造型上体现出楚文化擅于奇思妙想的特征。与中原雕刻相比,南秀北雄的特点鲜明。与安徽的民雕比较,也有明显区别。安徽木雕造型较注重写实性,刀法显得圆润精细,木雕布局缜密均匀,但透雕层次不多。而谭氏宗祠门楼木雕造型更为夸张,富有装饰性;刀法流畅,刀痕翻转自如,锋芒毕露,线条更具抽象性;布局自由奔放,想象丰富,不求形似,只求神韵,乃致禽兽难分,羽毛与树叶不辨,且许多木雕层次丰富,里外相互穿插,画面更具灵动性。
注释:
[1]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5页。
[2]同[1],第6页。
[3]冯骥才、陶友松:《古风―中国建筑艺术•老祠堂》,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79页。
[4] 《宜章县志•事纪》,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印刷,1986年版,第25页。
[5] 《宜章县志•风土志(传记旧志)》,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印刷,1986年版,第9页。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提出了六大素养。初中生处在人生的准备阶段,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教育者应抓住教育契机,唤醒、引导学生生命发展中的各种可能性,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序列主题班会的构建,抓住了时代的脉搏,构架了一个能够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着眼于学生的人格品质素质提高的班会活动体系。引领学生从他律到自律,从自育到自塑,促进学生道德的发展、思想的提升,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一、层设计,形成常模
1.明确德育目标,构建适切的班会序列 围绕《中学德育大纲》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我们制订了初中三个年级段德育序列化目标,分别以“养成教育”“发展教育”“理想教育”为主题,七年级以“规范行为,致力培养自立、自控的合格者”为目标;八年级以“陶冶情操,致力培养自尊、自爱的发展者”为目标;九年级以“健全人格,致力培养自信、自强的成才者”为目标。德育目标的制订,为“健全人格主题班会序列化”的构架提供依据。
结合德育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我们发现高频话题可以归纳为“学习生活”“交往生活”“自我生活”三大核心话题,并延伸出心灵导航(价值引领类)、德性内生(思想激励类)、 学会生存(社会适应类)、共生共赢(团队合作类)、成长之本(学习促进类)五大主要类别。通过对课例的深入研讨,构架了适切的18节“乐成长”精品班会序列。
2.依据生本理念,选择有效的成长主题 构建班会序列首先要着眼于“主题”的选择。教师与学生都是具有主动性、发展能动性的独特生命个体,学生尚未成熟,更未定型,充满着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需要教育者不断地用生命去唤醒和引导。教育者实施教育影响的前提是直面学生的生命,发现学生生命中的发展需求和发展可能,从而确定发展主题。
分析学生生命成长中存在的问题,确定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根据这一主要问题选择发展主题。通过“成长微信箱”“成长聊天室”“成长信息采集平台”“成长档案”归类汇总,建立起较为系统、全面的“慢德育・乐成长”主题资源库,为班会的主题选择提供接地气、具实效的成长素材与话题。
3.搭建多元平台,形成“三式班会”实施策略 我们对班会课有效形式进行归类,主要分为“对话式”“体验式”“展示式”三种形式,并针对三个问题进行主题研讨,通过内容策略选择、观课评课、调研反馈,形成这三种班会形式的实施策略和思维方式。
“对话式”班会方面,将“情境法”与“对话式”班会设计有机结合,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启发深刻的“课堂对话法”;“展示式”班会方面,将“班级表彰”与“展示式”班会设计巧妙融合,开设出“最美少年”“最美教师”“感动班级”等特色内容;“体验式”班会方面,结合学生认知特点,我们将“活动体验”与“体验式”班会整合,使形式更为生动活泼,有效解决学生人格培养的重点问题。
4.关注学生主体,实现师生共需的动态生成 动态生成是现代班会活动的显著特征。要求教师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遵循学生的“知情意行”动态生成设计。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逐步发现主题班会课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情,挖掘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内容。
我们对序列化内容进行验证实施、动态完善,着重于对“教师反馈”与“学生感受”的调研形成“双向互动”的动态生成,对课例中不够完善的德育内容进行集中研讨,将“学习生活”、“交往生活”、“自我生活”核心主题及五大主要类别进行整合,形成更为系统、全面、科学的序列化内容(见下表),使序列化成为一泉“活水”。
“纵三横四”健全人格主题班会序列
二、精心实施,有效推广
成功架构了初中序列主题班会的设计常模后,我们进行了精心实施和推广。
1.同课异构,观摩研讨,操练序列化 为进一步验证经过设计的序列化主题班会课在实施过程中的实效性与可操作性,我们开展常规性的课研讨活动,我们采用“同课异构”形式,开设研讨课,通过观课、评课研讨等多种形式进行课堂诊断,分别从教育目标的设立与达成、教育内容、策略的选择、教育即时效果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探索主题班会课的教育价值,以促进班主任不断思考。
2.跟踪反馈,课堂观察,评价序列化 要使主题班会真正起到教育作用,不能忽略的就是课后的深化和巩固,要进行“追踪教育”。首先要及时掌握来自学生中的信息反馈,继续加以引导,让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一点有价值的东西,思想认识和能力有所提高。
我们选取课堂片段,分析不同的课堂内容设计所引起的学生不同的参与度和情感体验,从而研制生本的课堂观察。在多次的探讨过程中,我们逐渐建立起了一套较为科学全面的《主题班会课评价体系》,研制“课堂内容与学生体验”的课堂观察。
3.资源整合,内涵拓展,补充序列化 主题班会课应与社会生活相统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联系社会实践内容,使教育寓于一个有关联的、延续的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内化效果。让学生置身于家庭、集体、社区、国家中去认识体验,我们不断进行资源整合,拓展主题班会的内涵。
班级网站下建立“主题班会序列化”子网站,搜集资源、最新的德育动态等;自建“主题班会资源库”,搜集序列化主题班会专题材料;建立“主题班会序列化QQ群”,方便班主任之间的交流;面向学生,设立“主题班会(素材)”信箱,及时了解学生对主题班会的建议,以增强班会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4.开放班会,全员育人,完善序列化 通过向任课教师、家长、社会开放,征询意见,对系列主题班会的设计修改完善。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共同努力。请科任老师来到班会课堂,进行师生互动;请阅历丰富的家长谈谈自己奋斗历程,善言善行的感染力远胜于干巴巴的说教。任课老师、家长、社会人士来到班会课堂,能展现更多样的人格魅力,更立体的社会现实,可以给学生更开阔的视野,更真切的心灵体验。这些视野、体验转化为动力,促进学生成人长才。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序列化的主题班会铸就了健全人格教育的“底子”, 班主任的德育的理念与思维发生较大转变,成为有思想的行动者;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健康成长;班集体在积极进取中和谐发展。我们深信,她将会源源不断地彰显它的魅力!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10
一、前言
许多上过中职《德育(三)》与《就业指导》这两门课的老师,都会不约而同地认为这两册书有很多内容相似,尤其在上同一个班的时候,如果前一个学期上过《德育(三)》,这个学期再上《就业指导》的话,就会有点黔驴技穷的感觉。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有些老师甚至提出了这两门课只选一门来上的想法。其实,这种想法暂时是不能成为现实的,因为相关部门已经明文规定这两门课是必须要上的,且不能随意改动教材。既然如此,我们不得不静下心来重新思考:这两门课教学内容的相似部分是否跟我们想象的一样多,而不同的部分是否与我们想象的一样少呢?
二、两者的区别
(一)、课程目标不一样
《就业指导》旨在提供中职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择业、就业、创业做准备。其任务是教育、引导中职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指导中职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及法规,培养创业意识,掌握求职择业的方法与技巧,正确选择择业,顺利就业,与成长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与《就业指导》不同的是,《德育(三)》是按照以育人为目标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价值标准和是非观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学生走向社会,从业就业作好思想准备。
(二)、课程目标不一样导致教学内容有差异
当然课程目标不同,两门课涉及的教学内容自然会有所差别,《德育(三)》的内容为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其中职业道德五分之三的内容,而剩下的五分之二的内容为职业指导,倾向于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顾名思义,《就业指导》这门课的主要内容自然是倾向于就业指导方面,它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充分考虑了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的知识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在理论上以实用够用为度,在内容编写上以实践为主。
从两册书的主要教学内容来看,《德育(三)》的“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中的“就业指导”,很容易让人产生“知识重复”的感觉,这就很有必要弄清楚“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的区别与联系。
不同国家对职业指导的称谓各不相同,所包含的工作范围也有一些差异,目前我国许多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者比较容易将职业指导概念与就业指导概念混淆,其实这两个概念并不等同。职业指导这一概念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合编的最新职业指导教材《创新就业指导―新理念》中的定义为:“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咨询与指导、信息采集与处理、职业素质测评、职业设计和帮助实施”。这一概念为我们明确了职业指导和就业指导的区别,就业指导是包含在职业指导工作范围中的一个部分,这两个概念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就业指导的对象是求职者一个主体,而职业指导的对象则是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两个主体。
由此可见,《德育(三)》的“职业指导”涵盖面要比《就业指导》中的“就业指导”广阔得多。
三、两者的相似
既然两书都有就业指导的内容,自然会出现相似的知识标题,主要有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劳动合同法、面试、创业等,这里就是教师们反应的问题所在。其实两册书并没有完全相同的教学内容,具体罗列分析如下:
(一)知识标题相同,但《就业指导》补充了一些《德育(三)》没有的教学内容。
1、劳动合同法补充了劳动权利的内容。
2、面试知识多了收集信息、面试设计与模拟、面试的仪容仪表、面试的礼仪、面试24小时倒计时、面试的艺术与技巧等信息。
3、创业知识增设了创业现状、创业环境等知识点。
(二)知识标题相同,但教学内容详略不同。
1、制作个人资料
《德育(三)》简述了求职信的五个要素,简历的内容,资料的包装等内容。《就业指导》讲述的内容则要详细得多,涉及到企业筛选简历的方法,好的个人简历必须具备的要素,简历的内容和格式,成功简历的制作要求,求职信的内容和结构,求职信的写作技巧等。
2、面试前的准备
《德育(三)》列举了面试的目的、内容、形式、准备等知识,并简单地提到了收集信息、面试模拟、仪容仪表等内容。
相比之下《就业指导》罗列的面试知识要丰富得多,只要有:面试的形式、目的、流程,面试前收集信息,面试设计与模拟演习,仪容仪表,面试礼仪,面试24小时倒计时,面试的技巧,面试的问与答,集体面试、电话面试等。
3、劳动合同、劳动争议与维权
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内容,与《德育(三)》相比,《就业指导》讲诉得比较详细,涉及的知识点也比较多。
(三)知识标题相同,但所讲述的教学内容大相径庭,德育三侧重理论,就业指导侧重实践。
1、职业生涯规划
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德育(三)》表达了这样的一种人生逻辑,先要确立“职业理想”,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规划后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理解“职业成功的内涵”,了解“职业成功的要素”。
而《就业指导》则展示了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几个操作步骤:首先是要明白“职业生涯规划”意义,其次要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三大因素,第三要懂得通过对自己的定位来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最后必须要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和内容。
2、职业道德
同样是“职业道德”的知识标题,《德育(三)》主要讲述了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而《就业指导》则侧重告诉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如何培养职业道德。
3、职业成长
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主要是通过艺术形象去感染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心智,从而去美化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在歌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歌曲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来感染、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高尚情操和良好品德。为此,我在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
1.直观感知,培养爱国教育
在教学歌曲《红旗飘飘》时,我从2008年中国奥运会人手,拿来一面鲜艳的国旗,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然后介绍它所代表的意义,利用多媒体出示在奥运比赛中夺得金牌的图片,让学生从多方面充分认识国旗,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在反复练唱歌曲时,让同学们边唱边挥舞小国旗自编动作,有表情地唱着:“红旗飘呀飘,红旗飘呀飘”他们对国旗有了自己特殊的感受。通过对国旗的亲吻、轻抚等动作,使学生的真切感受得到了升华,这样,使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刚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2.利用真实的素材,渗透亲情教育
音乐教育把那些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其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均使中学生在提高音乐审美感受、表现力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道德情操得以升华,完善人格,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例如在汶川地震那个特殊的时期中,在初二年级学习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时,我先利用多媒体,配上悠扬的曲调,借助课件出示关于“汶川地震图片”让学生边听边观察边感受,同学们没有一个学生不为之感动哭泣,当唱起这首歌,学生们的民族责任感油然而生,祖国的命运、荣辱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同时也让他们深刻的知道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使学生了解了生命的意义,感恩自己的父母所给予自己伟大的爱,从而在学习和行为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从而达到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
3.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中收获德育。
在中学音乐教育中,教材内容应是丰富的、鲜活的,选择学生宜于接受的教学形式,由浅入深地拓宽音乐教育的空间,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时融入德育内容。如了解作曲家的生平、作品的背景。中国作曲家冼星海的代表作品《黄河大合唱》,是中学生们是早已熟悉的,作品创作于1939年,距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但学生们唱起《保卫黄河》;聆听《黄河颂》时,依然是情绪饱满。冼星海在《我学习音乐的经过》中写到:“一个《黄河大合唱》的成功在我不算什么,我还要加倍努力,把自己的精力、自己的心血贡献给伟大的中华民族。我惭愧的是自己写得还不够好,还不够民众所要求的量。因此我又写了《民族解放交响乐》和其他作品,但我还要写,要到我最后的呼吸为止”。朴实的一段话表现出作曲家对人生执着的追求、坚定的信念、谦虚的态度。这些好的品德都是学生应学习的。学生在欣赏或演唱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时,通过体验音乐再次升华跳动的心灵,撞击出一束束音符的火花一一热爱祖国、热爱生活,追求真理。
善于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分析、引导,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歌曲内容,使其在思想上得到提高,在感情上有所升华。如在教唱《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歌》时,不仅要教同学们会唱,还应介绍国旗的作者,创作经过和时代背景,介绍《国歌》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启发同学们思考联想――唱起国旗你想到了什么。通过教学,要让那激奋的歌词、庄严的旋律打动同学们的心灵,使他们懂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民族的心声。
二、从音乐审美体验中获得了真善美。
例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中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以故事情节为线索,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当欣赏到“长亭昔别”、“楼台会”二段时,学生被大提琴与小提琴动人的旋律所倾倒,被主人公真挚地情感所感动一一真;“呈示部主部主题”柔美、深情,“副部主题”旋律清新、活跃,使学生体会一种纯朴、善良――善;“化蝶”充满了浪漫与幻想,“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注重情感的体验,从而在音乐中获得了真善美。“音乐是一种毫不虚伪地反映人和人民的道德品质的语言”。
三、讲述音乐家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但音乐家都有自己的祖国。古今中外,一个伟大的音乐家通常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因此,适当地讲述一些音乐家的爱国事迹,必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
如: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以优异的成绩从法国巴黎音乐学院毕业后,谢绝了法国音乐界殷勤的挽留和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到灾难深重的祖国,为民族呐喊,为抗战怒吼,并于1939年3月31日完成了著名的《黄河大合唱》;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在双耳失去听觉的情况下,面对命运的不公毅然创作了举世闻名的“第九交响曲”。同学们被这些生动的故事所感动,深切感到这些音乐家的伟大热爱祖国,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精神。同时让学生展开讨论,利用这些人物和自身做比校,看看自己有那些差距,体现在什么地方,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又该如何去做,使德育渗透触及到学生的各个方面。
音乐教育目标不是把学生们都培养成为音乐家,而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音乐特有的形式、手段,培养出高尚、完美一一追求真善美的现代人,这也是德育教育所要达到的。“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以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究,把人教育成真和善的”。通过不同的教育手段和音乐特殊的表达方式,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永远追求真善美的人,寓德育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
高职单招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专业对口型辅导员对高职生专业意识培养的影响——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当代师范大学生父母认同感现状及教育建议
关于大学生对相亲节目态度的调查研究
民航概论课程体验式教学的探索
高职院校足球战术训练与足球队组建的探讨
“教学做一体化”在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大学生表达与沟通课程探讨
基于UG的电流线圈架模具三维设计
高密度沉淀池+空气擦洗滤池工艺电厂原水净化站的设计
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工作的网络化研究
GPS卫星定位系统的研发及其测量原理简述
我国战略成本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实证模型
高职院校健康型组织的特征及培育研究
家庭装修管理之我见
试析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及其应对措施
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核心要素
高职教育类型特色的内涵建设与理论分析
解析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自顶向下设计
略论产学合作教育人才培养主导模式的构建
当前高校校园文化现状透视及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对策探究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综述
高职院校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探索
高职院校班级日常量化管理初探
“学中做”和“做中学”的教学分析
《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修理》课程教学探讨
模具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课程体系的探讨
教学行动研究在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行动研究在高职英汉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英语听力障碍中非知识因素改进策略
英语记音与记形学习效果的研究
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及应用策略
空客330高原机场着陆技术分析
地效飞行器动力增升系统安装位置的实验研究
高压线路电流差动保护的研究
学习力与文化力——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无形支柱
强化内涵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示范性院校建设工作回顾
科学发展观引领通识教育融入高职教育
香港职业教育的启示
澳德加三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比较研究
关于全面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思考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走专业化道路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设计——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
“工学结合”特色在专业基础课程建设中的体现
行动研究在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行动研究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走出高职高专外语专业教学的困境
B757-200飞机刹车活塞密封失效分析
飞行器在地震防灾救灾中的应用探析
空中乘务员心理素质测评量表的编制
基于现场总线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构建
MasterCAM后置处理文件的优化及其应用
沙盘游戏对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的诊断和治疗
随着知识经济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日趋多元化的高技能人才需求,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国家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其中包括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为我国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性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
然而,在推进高职教育的进程中,大学生“有知识没文化”的人文素养缺失问题日益突出,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重专业技能教育、忽视人文素养教育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一、教育功利化的影响
高职教育它所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人才,其源源不断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输出,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教育产业化以及就业导向性的办学理念下,使得很多高职院校产生了误解,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过分强调人才的应用技术性,而忽略了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和素质性。如,在一些高职院校,出现了只强调专业技术教育,轻视德育教育的现象,甚至存在有“先成才,后成人”等思想误区,学生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道德观念等受到消极影响。
关于教育产业化的问题近几年来众说不一,我们在此无意讨论。只针对高职院校因此而产生了一种把教育功利化的现象,即只关注给院校带来经济利益的招生率和就业率问题,而忽视培养学生包括社会适应力在内的综合素质问题予以探讨。
教育的产业性是指教育作为一种产业,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发展具有长远推动作用;通过教育投入,可拉动教育经济增长,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功能和特性。这是指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发展模式和途径可以多元化,可以为我国一直以来完全由国家负担的教育事业注入新鲜血液,但并不是把教育完全的按照企业模式去经营。
不能忽视的是,教育的产业性还集中表现出对相关的有形产品和文化精神等无形产品的生产过程,能够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特性。因此,教育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长期性事业这一根本性是不可撼动的,某些对教育的功利化认知将会导致忽视教育的公益性和社会责任性,忽略人才培养中的人文素养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乐观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轻视,这是对高等院校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和社会责任性原则的一种监测。据相关资料显示,大学生心理障碍人数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23%,增长到90年代的25%,近来已在30%以上。同时,大学生自杀人数也在近些年呈急剧上升趋势,“新读书无用论”以及大学生道德败坏现象也时有发生。
2010年1月26日,总理听取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界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时说:“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基本取向应该是公益性的,决不能‘一风吹’地搞产业化。即使是文化产业也应该面向群众,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因此,无论从教育投资上来说,高职院校属于民办还是国办,都不能忽略教育本身的公益性和社会责任性,需要坚持输入社会的人才是人文素养完善的、高技能的复合性应用人才。
二、 人才培养理念认知上的偏差
职业教育的订单式培养,改变了以前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分离状态,强化了产学结合和劳动技能的培养。其目的是问了改变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教育怪圈,突显就业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避免出现“有学历没能力”现象。
可是,在高职院校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特性引导下,使得很多院校片面追求提升就业率,简单地理解为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有甚者把其等同于岗前技术培训,盲目要求学生考取各种资格证书。把职业技能、职业资格完全等同于职业能力,从而导致了作为职业能力重要基础和支撑的德育为内涵的素质教育。为此,我们简述一下它们的相互关系。
(一)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
职业技能呈现的是劳动者对于给定的具体工作的胜任程度,职业资格则是体现为劳动者对于灵活界定的工作的胜任程度,它们是职业能力的外显形式与物化。二者的获取当然很重要,但会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二)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所展示的是劳动者对于自在发挥工作的胜任程度;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是相对静态化的,而职业能力则是相对动态化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职业能力的具备才能促使从业人员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的主动设计职业生涯,自由应对技术、资质的变化,在社会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调查发现,近几年来,特别是80、90后大学毕业生入职后,往往仅能适应某层次或某类型的工作,而缺乏在工作当中学习不断提高、完善自我的能力,无法实现职业的升华。这反映出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职业能力培养的缺失。所以说,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素养的培养,其中德育素养教育是最不可忽视的,因为职业能力中诸如人际交往、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心理承受力等人文素养则需要通过德育教育的加强予以实现。
三、理论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忽略人格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对于人才的综合素养提升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长期以来,就如何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问题,一直是教育管理和研究部门的重要课题,它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高素质人才人格的完善与塑造,促使他们能树立和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虽然相关研究和改革很多,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它仍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
特别是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弱化,更是忽略了该课程的发展与改革。教学与实践严重脱离,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实践机会真切感受到这些课程对于自己将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进而导致学生对该课程的不重视。曾经有过一个鲜明的对比,要求一些来自香港和内地的学生进行自我陈述时,我们发现香港学生注重展示的是公德心和关怀社会的意识,而内地学生则强调的是个人能力和学习成绩。这不仅让我们感叹,十几年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影响甚微。“用耳听者,学到皮肤;用心听者,学到灵魂”。理论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弱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就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加强德育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但高职院校的发展仅仅依靠国家的相关政策支持是不行的,还要通过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提升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不能只抓人才的专业技术培养,也要加强人才的德育素质培养,在突显教育本质目的同时也提升了院校本身的社会效应,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上边的分析我们发现,高等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缺失现象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与教学定位有着密切关系的。然而,即使单单从高职院校的教学定位来说,德育教育的加强也是至关重要的。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中国处于经济腾飞的时期,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和市场的激烈竞争,给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同时对其所输出人才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挑战,社会需要的不是只有知识没有文化、只有技术没有能力的畸形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 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 理论、实践与创新》,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4月
[2]网络资源:浅谈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