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茶与茶文化知识点

茶与茶文化知识点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51:4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茶与茶文化知识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茶与茶文化知识点

篇1

本文以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为考察视角,试图在英美文化教学领域探究增强课堂教学“活性”的策略。众所周知,大学英语教育在当下已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这种尴尬境地主要反映在课堂教学氛围和教与学的关联性上。通过调研可以知晓,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氛围普遍较为沉闷,这就外在反馈出了教与学关联度较低的不争事实。因此,这就需要在满足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寻找到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能加强教与学之间关联度的途径。对此笔者提出,应重视茶文化信息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具体而言,这里的茶文化主要指向英语国家的茶文化,其不仅能向学生传递更多的英美人文知识,还能在丰富他们见识的情况下加强他们的英语阅读热情。基于此,探讨英语教育中的茶文化融入问题,便成为了本文的主要任务。

1茶文化在英语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结合教学实践体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茶文化的作用:

1.1充实英语知识的作用

在传统教学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主要由:词汇、阅读理解、语法、写作等四个板块构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往往按照上述流程进行教学。我们且不去讨论这种程式化教学的弊端,就教学内容而言也难以满足当前的需要。那么当前的需要是什么呢?在突出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当前需要应聚焦于人文修养的增强。可见,随着茶文化的融入将能有效的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另外,从客观的教学状态上来看,这也能充实英语知识的构成。

1.2增强文化素养的作用

增强大学生的国外文化素养,不仅能在长期视角下来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也能在潜移默化的情形下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在当前“一带一路”战略驱动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将呈现出新的格局,从而对建设人才的职业素质构成也将提出新的要求。由此,通过融入茶文化将对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起到积极作用。事实表明,对国外茶文化的习得将能增进大学生今后与外方进行交流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便是从饮茶、品茶的途径中来获得的。

1.3激发阅读热情的作用

回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来,现阶段大学生对该课程普遍存在着消极情绪。反映在学习中缺少主动阅读英语文章和文献的意识。对这一问题,需要辩证的去认识。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缺乏乐趣和缺少足够吸引的英语知识,这些都是导致大学生放弃主动阅读的原因。为此,通过融入茶文化则能在解决“乐趣”和“吸引”问题的同时,激发起他们的阅读热情。

2茶文化融入英语教育中的思路

具体而言,可以沿着以下三段式来构建茶文化的融入思路:

2.1厘清茶文化融入的目的

将英语国家茶文化融入到教学中来的实施者是英语教师,所以他们首先需要厘清茶文化融入的目的。目的与目标不同,前者不仅包含最终所要达到的“彼岸”,还含有教师自身的教学价值取向。在与同行的交流中可以知晓,教师在面对任何教学模式创新时,都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调试,并需要与当前的教学考核机制建立起友好的界面。因此,厘清茶文化融入的目的,将能帮助教师主动的去适应和改观当前的课堂教学环境。

2.2完善茶文化融入的手段

这里的英语国家茶文化主要指向英国和美国的茶文化,而且二者的茶文化表现形态差异性很大。这种较强的差异性也就表明,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里就涉及到教学手段问题。传统视域下的教学手段往往需要建立起教师与多媒体教学设备之间的主体和客体关系,而在融入茶文化时仅仅依托这种关系仍无法完全满足教学需要,即无法满足知行结合原则下的教学需要。因此,这里还需要通过引入“行”的教学模式来给予补充。

2.3做好茶文化融入的评价

作为一类教学模式创新,其仍然需要纳入到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评价机制之中。但与诸如阅读理解、写作教学不同,对茶文化融入效果的评价难以建立量化指标。对此,可以考虑通过间接性评价来给予实施。具体而言,便是可以考虑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对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行定性评价,以及对课堂知识点反馈进行定量评价。

3教学实践中所面临的挑战

以上思路的构建并没有充分考虑现有教学环境的制约性,所以为了增强下文解决措施的可操作性,这里提炼出了以下三个方面需要应对的挑战。

3.1教师备课所面临的挑战

教师备课所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合理整合英国和美国茶文化的知识点。这里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融入茶文化属于英语文化教学内容,而该内容并不属于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进而在学时分配上也显得十分紧凑。为此,在满足提升学生文化修养这一要求下,杂乱的茶文化信息则成为了挑战。这一挑战在教学实践中的反映则是不同的教师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来侧重于英美茶文化的某一方面,或者根据课堂教学环境来临时调整教学内容,而这些都将降低教学的逻辑性。

3.2教学衔接所面临的挑战

这里的挑战包括两点:第一,茶文化融入过程中,如何与常规教学内容相衔接;第二,在知行结合原则下进行教学,如何做到知与行之间的衔接。对于前者而言,这一挑战若未能给予较好的应对,将会使茶文化教学陷入与周围环境不相容的境地,进而带给学生的则是唐突的学习体验。对于后者来说,则无法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学习体验,而弱化其在文化修养上的进程。实践表明,这里应重视后者,应对后者所带来的挑战需要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

3.3学生激励所面临的挑战

对学生实施激励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引导他们自主进行英语阅读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激励学生似乎并未引起教师的重视,且教师更多的是以一种鞭策的方式来“驱赶”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另外,口头激励似乎在当下也无法发挥显著的作用。因此,这一难题便需要得到破解。

4解决措施

根据上文所述,解决措施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展开构建:

4.1实行标准化备课制度

这里的“标准化”体现在两个环节:第一,建立英语文化融入的教学标准;第二,教学团队严格执行教学标准。这里的关键点在于严格执行标准,所以需要实施集体备课制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团队需要在探究意识和试错中来不断提升教学经验和完善教学手段,因此,教学团队负责人需要在把握标准,和组织整合英美茶文化知识点上起到引领作用。笔者建议,备课的重点应在解释英美茶文化差异性背后的文化原因。

4.2开展茶文化专题教学

从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出发,若是在课堂教学中将茶文化教学与英语知识点教学进行融合,则不仅难以形成先后逻辑连贯的效果,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阐发英美国家的文化差异性。为此,教师可以设立专题教学,用两课时来讲授茶文化知识。专题教学的开设时间点可以安排在每一教学单元结束之后,通过布置事先的课前预习作业来引起学生的重视,进而也能起到铺垫的作用。由于是专题教学,所以教师的教学风格应进行调整。

4.3建立院系之间的协同

建立院系之间的协同主要解决教学中“行”的问题,即可以整合专业实训教学的场地资源,在其中开展英美茶文化体验活动。众所周知,茶文化包含着两大文化元素,即显性元素和隐性元素。“行”所要解决的便是将显性文化元素展现出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进而与课堂教学中所获得的“知”形成契合。那么,学生便可以在这里体验美国人十分习惯的冰红茶,以及鉴赏英国饮茶文化中的流程。关于这一点,需要引起教学团队的重视。

4.4营造学习的竞争氛围

对学生实施学习激励,其最好的方式便是形成学生之间的相互激励,进而激发起他们主动进行英语阅读的热情。这里首先需要进行组织构建,那就是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在茶文化教学结束之后,需要让各个小组提交用英文完成的学习报告。然后,根据报告质量对小组进行评分(总分)。然后,由小组组长根据组员对报告的贡献来细分分数,从而形成组员的成绩。依照这种模式,便能有效的激发起小组成员的学习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最后,在开展教师队伍发展的手段构建上,应采取双管齐下的模式:(1)针对性的开展岗位培训。从目前所反馈的信息可知,岗位培训的重点应放在拓展教师的专业视野上,因此需要对英语教师进行各学科专业概论讲授,并促使他们能将这些专业知识融入到英语教学之中。(2)形成自觉提升业务能力的氛围。在氛围的营造上不仅需要进行组织文化建设,还需要优化现行的激励政策。

5小结

本文以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为考察视角,在英美文化教学领域探究了增强课堂教学“活性”的策略。大学英语教育在当下已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这种尴尬境地主要反映在课堂教学氛围和教与学的关联性上。本文认为,应重视茶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具体而言,这里的茶文化主要指向英语国家的茶文化,其不仅能向学生传递更多的英美人文知识,还能在丰富他们见识的情况下加强他们的英语阅读热情。融入的途径包括:实行标准化备课制度、开展茶文化专题教学、建立院系之间的协同、营造学习的竞争氛围等四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徐琪.文化与交际能力培养———刍议大学英语教学之转向[J].教育教学论坛,2014(1):31-33.

[2]郭彦芳.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31):54-55.

篇2

1茶文化在英语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结合教学实践体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茶文化的作用:1.1充实英语知识的作用在传统教学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主要由:词汇、阅读理解、语法、写作等四个板块构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往往按照上述流程进行教学。我们且不去讨论这种程式化教学的弊端,就教学内容而言也难以满足当前的需要。那么当前的需要是什么呢?在突出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当前需要应聚焦于人文修养的增强。可见,随着茶文化的融入将能有效的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另外,从客观的教学状态上来看,这也能充实英语知识的构成。1.2增强文化素养的作用增强大学生的国外文化素养,不仅能在长期视角下来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也能在潜移默化的情形下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在当前“一带一路”战略驱动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将呈现出新的格局,从而对建设人才的职业素质构成也将提出新的要求。由此,通过融入茶文化将对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起到积极作用。事实表明,对国外茶文化的习得将能增进大学生今后与外方进行交流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便是从饮茶、品茶的途径中来获得的。1.3激发阅读热情的作用回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来,现阶段大学生对该课程普遍存在着消极情绪。反映在学习中缺少主动阅读英语文章和文献的意识。对这一问题,需要辩证的去认识。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缺乏乐趣和缺少足够吸引的英语知识,这些都是导致大学生放弃主动阅读的原因。为此,通过融入茶文化则能在解决“乐趣”和“吸引”问题的同时,激发起他们的阅读热情。

2茶文化融入英语教育中的思路

具体而言,可以沿着以下三段式来构建茶文化的融入思路:2.1厘清茶文化融入的目的将英语国家茶文化融入到教学中来的实施者是英语教师,所以他们首先需要厘清茶文化融入的目的。目的与目标不同,前者不仅包含最终所要达到的“彼岸”,还含有教师自身的教学价值取向。在与同行的交流中可以知晓,教师在面对任何教学模式创新时,都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调试,并需要与当前的教学考核机制建立起友好的界面。因此,厘清茶文化融入的目的,将能帮助教师主动的去适应和改观当前的课堂教学环境。2.2完善茶文化融入的手段这里的英语国家茶文化主要指向英国和美国的茶文化,而且二者的茶文化表现形态差异性很大。这种较强的差异性也就表明,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里就涉及到教学手段问题。传统视域下的教学手段往往需要建立起教师与多媒体教学设备之间的主体和客体关系,而在融入茶文化时仅仅依托这种关系仍无法完全满足教学需要,即无法满足知行结合原则下的教学需要。因此,这里还需要通过引入“行”的教学模式来给予补充。2.3做好茶文化融入的评价作为一类教学模式创新,其仍然需要纳入到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评价机制之中。但与诸如阅读理解、写作教学不同,对茶文化融入效果的评价难以建立量化指标。对此,可以考虑通过间接性评价来给予实施。具体而言,便是可以考虑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对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行定性评价,以及对课堂知识点反馈进行定量评价。

3教学实践中所面临的挑战

以上思路的构建并没有充分考虑现有教学环境的制约性,所以为了增强下文解决措施的可操作性,这里提炼出了以下三个方面需要应对的挑战。3.1教师备课所面临的挑战教师备课所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合理整合英国和美国茶文化的知识点。这里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融入茶文化属于英语文化教学内容,而该内容并不属于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进而在学时分配上也显得十分紧凑。为此,在满足提升学生文化修养这一要求下,杂乱的茶文化信息则成为了挑战。这一挑战在教学实践中的反映则是不同的教师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来侧重于英美茶文化的某一方面,或者根据课堂教学环境来临时调整教学内容,而这些都将降低教学的逻辑性。3.2教学衔接所面临的挑战这里的挑战包括两点:第一,茶文化融入过程中,如何与常规教学内容相衔接;第二,在知行结合原则下进行教学,如何做到知与行之间的衔接。对于前者而言,这一挑战若未能给予较好的应对,将会使茶文化教学陷入与周围环境不相容的境地,进而带给学生的则是唐突的学习体验。对于后者来说,则无法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学习体验,而弱化其在文化修养上的进程。实践表明,这里应重视后者,应对后者所带来的挑战需要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3.3学生激励所面临的挑战对学生实施激励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引导他们自主进行英语阅读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激励学生似乎并未引起教师的重视,且教师更多的是以一种鞭策的方式来“驱赶”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另外,口头激励似乎在当下也无法发挥显著的作用。因此,这一难题便需要得到破解。

4解决措施

根据上文所述,解决措施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展开构建:4.1实行标准化备课制度这里的“标准化”体现在两个环节:第一,建立英语文化融入的教学标准;第二,教学团队严格执行教学标准。这里的关键点在于严格执行标准,所以需要实施集体备课制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团队需要在探究意识和试错中来不断提升教学经验和完善教学手段,因此,教学团队负责人需要在把握标准,和组织整合英美茶文化知识点上起到引领作用。笔者建议,备课的重点应在解释英美茶文化差异性背后的文化原因。4.2开展茶文化专题教学从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出发,若是在课堂教学中将茶文化教学与英语知识点教学进行融合,则不仅难以形成先后逻辑连贯的效果,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阐发英美国家的文化差异性。为此,教师可以设立专题教学,用两课时来讲授茶文化知识。专题教学的开设时间点可以安排在每一教学单元结束之后,通过布置事先的课前预习作业来引起学生的重视,进而也能起到铺垫的作用。由于是专题教学,所以教师的教学风格应进行调整。4.3建立院系之间的协同建立院系之间的协同主要解决教学中“行”的问题,即可以整合专业实训教学的场地资源,在其中开展英美茶文化体验活动。众所周知,茶文化包含着两大文化元素,即显性元素和隐性元素。“行”所要解决的便是将显性文化元素展现出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进而与课堂教学中所获得的“知”形成契合。那么,学生便可以在这里体验美国人十分习惯的冰红茶,以及鉴赏英国饮茶文化中的流程。关于这一点,需要引起教学团队的重视。4.4营造学习的竞争氛围对学生实施学习激励,其最好的方式便是形成学生之间的相互激励,进而激发起他们主动进行英语阅读的热情。这里首先需要进行组织构建,那就是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在茶文化教学结束之后,需要让各个小组提交用英文完成的学习报告。然后,根据报告质量对小组进行评分(总分)。然后,由小组组长根据组员对报告的贡献来细分分数,从而形成组员的成绩。依照这种模式,便能有效的激发起小组成员的学习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最后,在开展教师队伍发展的手段构建上,应采取双管齐下的模式:(1)针对性的开展岗位培训。从目前所反馈的信息可知,岗位培训的重点应放在拓展教师的专业视野上,因此需要对英语教师进行各学科专业概论讲授,并促使他们能将这些专业知识融入到英语教学之中。(2)形成自觉提升业务能力的氛围。在氛围的营造上不仅需要进行组织文化建设,还需要优化现行的激励政策。

5小结

本文以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为考察视角,在英美文化教学领域探究了增强课堂教学“活性”的策略。大学英语教育在当下已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这种尴尬境地主要反映在课堂教学氛围和教与学的关联性上。本文认为,应重视茶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具体而言,这里的茶文化主要指向英语国家的茶文化,其不仅能向学生传递更多的英美人文知识,还能在丰富他们见识的情况下加强他们的英语阅读热情。融入的途径包括:实行标准化备课制度、开展茶文化专题教学、建立院系之间的协同、营造学习的竞争氛围等四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徐琪.文化与交际能力培养———刍议大学英语教学之转向[J].教育教学论坛,2014(1):31-33.

[2]郭彦芳.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31):54-55.

[3]杨新莹.浅谈大学英语听力教师应具备的理论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3(9):12-13.

篇3

新时期,英语精读课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一门重要的语言学课,已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语言技能,而是掌握语言背后所代表的深层次文化同时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茶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文化积淀被运用到越来越多的教学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但目前英语精读课教学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这就要求在整个英语精读课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导入茶文化时注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积极探索茶文化导入的构建思路。

1当前英语精读课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英语精读教学理念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英语精读课教学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对学生进行单词语法和阅读、翻译等技能的教授,正逐步摒弃传统教学方式进而转移到以学生为主体的交际英语教学模式上来,但必须强调的是当前英语精读课教学现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需引起重视:首先英语精读课形式单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难以达到应有的课堂教学效果。虽然英语精读教学不断革新,但很多学校仍在沿用传统的靠着一本教材老师教授字面意义的语法、句子结构等基础知识,学生标记好知识点后囫囵吞枣死记硬背,而对于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等抽象词汇,学生根本不理解其真正的意思,甚至完全按照本国的文化和语言习惯去理解,这样不仅导致理解偏差易出现错误,久而久之,也会使学生厌学情绪,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降低,自然教学效果不尽人如意。其次英语精读课教学教学观念落后,缺乏创新。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结构更新的不断加快,要求高校英语精读课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掌握新的教育和教育模式及知识结构等满足社会发展和英语精读课教学工作的需要。当前英语精读课教学存在着知识陈旧,教材教具教学场地单一,教学观念落后等问题,很多学校的英语精读课教学依然只过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音、语法、阅读理解,翻译等基本技能,而忽视了学生对英语文章本质和文化内涵的理解,不仅教材多年不变,课堂教学也仍停留在老师口授学生聆听,几乎没有互动性的模式上,导致很多学生学习了多年英语,即使拿到了等级证书,依然是“哑巴英语”。最后应试教育制约了英语精读课教学的发展。虽然我国现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对英语教学无论在教学模式、教材编排、教学方式上等都进行了很多改革和创新,很多孩子在小学甚至幼儿园就接触并学习掌握了很多英语知识和技能,但进入初中之后,应试教育迫使家长和学校仍以强调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为主要目标,“填鸭式”传统英语教学又死灰复燃一直到学生进入大学。而进入大学后,由于多年的英语学习习惯和思维已根深蒂固,教师和学生都很难从根本上扭转思想,导致英语精读课教学革新和发展受到影响很难推进。

2茶文化的内涵和传承价值分析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传承千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德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强大的社会功能成为千百年来国人争相学习和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今中国茶文化已推广到世界各地,受到各国人民的青睐,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和传承价值主要体现在:首先茶文化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国是茶叶种植、生产大国,茶作为可再生资源,不仅为从事茶事的人们带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体现了其强大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多的人从事茶事活动,很多地方更是形成了庞大的茶文化经济链,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振兴了地方经济,也推动了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其次茶文化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目前茶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健康、低碳、环保、老少皆宜的饮料,改变着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广东人吃早茶就是吃早饭,四川人的生活里更是离不开茶。新时期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与此同时时代飞速发展引发的激烈竞争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于是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很多人会寻求轻松愉悦健康的放松方式来舒缓压力,茶馆无疑是释放压力消遣娱乐最好的去处,喝茶的环境、茶叶的清香能让人们消除焦躁、疲惫的情绪,全身心得到放松。最后传承茶文化对推动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播有深远意义。我国茶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古代文人墨客把茶和文化相结合,赋予茶文化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很多文学著作里都可见茶的踪迹。茶文化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精神内涵可指导新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如茶文化内涵中关于“礼节”的体现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教导人们宽厚待人、诚信待人,和谐共处。新时期各国间茶文化的交流日益密切,中国的茶文化已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渗透进各国的文化中,这对传播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3英语精读课教学中茶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分析

英语精读课是一门语言学科,而语言是文化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英语精读课教学想要达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目的,就要广泛植入各种文化,茶文化作为中国社会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中理所当然,英语精读课教学中茶文化导入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将茶文化融入英语精读课教学中可以丰富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以往的英语精读课只关注学生对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学习兴趣等都缺乏深入细致的考虑,良好的文化修养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学习观念,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其次,在英语精读课教学中导入茶文化能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每个时期时代背景不同文化特色也不尽相同,而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方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文化渗透入茶文化中,都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同时茶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又与当地文化相碰撞融合,赋予新的内涵和价值。最后,导入茶文化对英语精读课教学的引导和启发。茶文化所蕴含的专注、美学鉴赏、分享等内涵为英语教学提供引导启发作用。如学习泡茶就要了解各种茶的品性,口感及冲泡方法等,泡茶时要专心致志注意力集中才能将茶叶的功效发挥到极致。通过学习借鉴茶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另外茶文化蕴含的谦让、勤俭、感恩、修心等处世哲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启发学生思维。

4英语精读课教学导入茶文化的构建思路分析

英语精读课是大学教育体系中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为社会培养全面人才有着重要意义。现阶段,很多大学已经充分认识到英语精读课教学导入茶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可以说英语精读课教学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学习语言技能的过程,而是学习了解各国文化,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过程。英语精读课教学导入茶文化的构建思路分析:首先,调研学生的英语精读课学习现状,查找问题和不足,完善教学体系。想要从根本上改变英语精读课教学效果差的问题,必须深入细致地调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切以学生和社会的需求为出发点,对落后的教学理念和现状必须狠下功夫加以改进。将茶文化选择性地导入英语精读课教学中,找出二者的切合点准确导入,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并定期检验导入茶文化后的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及时更正。其次,英语精读课教学要注重创新。时代飞速发展,英语精读课教学也要与时俱进紧跟时展步伐,培养适合时展的全面人才。这就要求英语精读课教学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可以灵活多变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如开展茶艺课,让学生在品茶、聆听茶文化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知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文化的魅力。又可以将古代的采茶舞融入到现代舞蹈中,学生在体验中势必要先了解茶叶的种植、制作等工艺及各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色。这样的教学重在体验容易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明显要比教师一言堂抽象的教学方式效果显著。最后,英语精读课教学导入茶文化应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同时入手。首先学校方面应加强对英语精读课教学的重视,加大资金和人才的投入,改革教学模式,引进先进的教学经验;教师方面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刻苦钻研东西方文化差异,加强对各民族和国家文化知识的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上应推出新灵活多变大胆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学生方面,学生不能满足于书本及老师传授的知识,应发挥现代社会互联网和信息发达的优势,积极主动搜集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英语教学理念的不断完善和进步,英语精读课教学中导入茶文化已逐渐成为大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是目前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茶文化的本质和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这就要求大学在开展英语精读课时边研究边总结,认真提炼茶文化的内涵选择性地导入到英语教学活动中,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廖文丽.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3(2):123-126.

[2]周东华.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导入研究[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16-118.

[3]赵才华.语言与文化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J];外语电化教学,2015(5):171-175.

篇4

茶艺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茶文化的审美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茶艺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茶馆应运而生,一些茶艺表演活动也十分受欢迎。许多高校为了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开设了茶艺课程,这些茶艺课程以茶文化为基础,融合了茶道、茶学、茶语等多个内容,为社会提供了许多茶专业人才。

1茶艺课程实践教学应具备的条件

1.1完善的茶艺教学基地

茶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完善的茶艺教学基地是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具备了完善的茶艺教学基地,才能更好地开展茶艺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从中获得有效的知识。由于不同高校的实施条件不同,因此,对于茶艺教学基地的建设能力也参差不齐,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设茶艺教学基地。茶艺教学基地基本可以分为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校内基地主要是用来进行茶艺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外基地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实习场地,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实际操作环境中,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校内和校外基地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训练,以提升整体的茶艺课程教学效果。

1.2良好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主要践行者,具有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在整个茶艺课程实践教学中,教师发挥着讲解和示范作用,要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过程进行指导和评价。茶艺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深厚的茶文化知识和思想内涵,对茶艺课程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要对茶艺课程内容有较强的体验,才能使茶艺课程更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由此,良好的师资队伍是茶节课程实践教学的基础和保证。

1.3学生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态度

茶艺课程的主要对象是学生,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茶艺专业技能,使他们能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熟练地掌握茶艺本领和茶文化素养。因此,开展茶艺课程的前提是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学习态度。茶艺课程对学生的礼仪和茶文化知识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学生只有具备了基础的礼仪知识后才能更好地学习茶艺课程。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茶艺课程实践教学,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学,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茶艺课程讲究学做一体,即学习和实践的互动教学,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进行操作,以提升专业技能,因此,专业的知识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对于茶艺课程实践教学有较大的影响。

2茶艺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

茶艺课程实践教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即针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而开设的实用型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综合应用,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茶艺操作技能。茶艺课程实践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2.1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是茶艺课程实践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真实的茶艺馆环境以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使学生能够在仿真的环境中学习茶艺操作技能,以提高茶艺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情境安排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茶艺师或者是顾客,学生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进行茶艺训练,亲身体验茶叶识别、泡茶、茶礼等各个环节,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最终提升学生个人的茶艺技能水平。

2.2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的核心是学生。项目教学法是指教师提供一个真实的茶艺实践项目,学生在项目中进行实践操作,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要对茶艺室的布局、菜叶采购、泡茶、茶礼以及服务等方面进行全程实践训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操作流程进行及时的指导,通过实践操作再讲解其中的内容和问题,通过这种实践中处理问题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了解实践中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进行讲解和解决,使茶艺课程更具有实践操作性,与茶艺工作的实际需求更贴近。

2.3模块教学法

模块教学法是指将茶艺的整个活动过程分成若干个模块,其中包括茶叶识别、冲泡、茶礼等模块,每个模块都是整个茶艺过程的组成部分,不同的模块共同组成了茶艺活动整体。模块教学法是根据每个模块的内容和特点进行相应的茶艺专业训练,使学生对其中每个环节都有深入的了解和认知,通过对每个环节的操作技能的掌握和训练,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加熟练和丰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加强实践训练,掌握茶艺课程的知识点,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点进行实践操作,对于不熟悉的内容和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并可以求助教师进行适当地引导和帮助,最终解决问题,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方式,对专业技能有一定了解和体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

2.4实地考察教学法

茶艺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实地考察教学法既符合茶艺课程的内容,同时也是茶艺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外的茶馆、茶艺室等环境中进行参观学习,学生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实践操作,例如对茶室环境对茶艺的步骤等内容进行详细了解,以加深知识理解,提高实践能力。在进行实地考察之前,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例如确定考察地点、对象、时间、目的等,并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及时做好联络工作,并在实地考察时,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和思考,提升茶艺课程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如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改正,以确保茶艺课程教学的准确性,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学效率。

3关于茶艺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

3.1综合性教学模式

公共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具有综合技能的人才,学生不仅要有多学科的知识融合,同时也要对专业特点有所了解,尤其是对茶艺课程在公共管理专业中所占的比重要有所认识。茶艺课程作为公共管理专业中的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专业特性和实践性,因此,教师在茶艺课程实践教学中强调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而不是某一个动作或礼仪的反复训练。茶艺课程是一个综合的连贯性的课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茶艺课程实践知识的思考,并通过综合性的强化训练,提高茶艺技能。在茶艺课程实践课程中,学生要通过对茶叶识别、冲泡、服务、礼仪等每个环节的学习训练,并将各个环节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整体,使茶艺课程实践教学更具有综合性和连贯性。

3.2多样化的作业布置

茶艺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的领域较广泛,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对于学生来说,茶艺课程不仅仅是关于茶艺的课程,更是融合了多学科的知识内容,具有广泛的知识交叉性,由于茶艺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艺课程包含的内容也十分广泛,茶叶和茶器具种类也较多,泡茶方式也较多样化,因此,学生在茶艺课程实践教学中有较丰富的学习和练习机会,在实践练习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体验感,能够从中获得更丰富的感悟,进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不仅内容更加丰富,而且形式也可以灵活一些,这样不仅能针对不同学生特点,使他们得到个性化发展,同时也能够有效考核学生学习成绩,使他们能够对茶艺课程知识有更深入的掌握和运用,以提高个人的茶艺综合能力。

3.3灵活的考核方式

茶艺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相比其它课程,茶艺课程的灵活性更强,更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和运用,因此,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外,实践操作技能是茶艺课程的重中之重,是未来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基本技能,只有真正熟练地掌握茶艺技能,才能胜任茶艺工作,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人修养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茶艺课程考核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和作业进行考核,更要将考核重点放在实践操作技能的考核上,通过对实践技能的过程考核,增加其在综合考核中的比重,使学生对专业技能更加重视,以促进学生加强茶艺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以获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4结束语

公共管理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茶艺课程实践教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茶艺课程作为其中的一门专业课,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只有在茶艺课程实践教学中不断加强学生对茶艺的认知和了解,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才能使他们有更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未来从事茶艺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茶艺课程实践教学中,学生是核心,教师是关键,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教师的实践教学。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只有在原有的教学方法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模式,通过综合性教学模式、多样化的作业布置、灵活的考核方式等新的教学模式的运用,才能有效提高茶艺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更全面有效的综合技能,提升茶艺课程的教学效果,进一步促进茶艺文化的良好发展。

作者:袁媛 谢明荣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

参考文献:

[1]韩莹.关于茶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9):201.

[2]黎晓霞.高职、高专院校茶艺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12):244-245+266

篇5

整体性来看,认知语言学(cognitivelinguistic)虽然是语言学的一种新型分支,但其基本的知识体系却来源于心理学和认知科学,是一种多学科互相交融、互相交叉的产物,整体上成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主要的创立者是语言学家乔治•雷可夫。认知语言学不纯粹是一种关于“语言”的学问,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研究范式”来被学术界广泛认可的。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建构出来的“茶文化英译”———作为一种翻译也能够被纳入到认知语言学的范畴中去,这是它保持持久的生命力的一种特质所在。认知语言学对于跨文化交际、翻译实践等的基本立场主张包括这样几个部分:1.1语言的语义不仅仅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而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认知语言学与形式语言学之间最为本质的分歧在于如何看待语言的属性上。传统的主流语言学范式“形式语言学”认为语言虽然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认知能力和独立的能力,但是,就语言的结构、规律等来看,语言就是语言,语言的每一个概念在客观上都对应着一个客观的存在物(即特殊的指向),并且这种语言与万物之前的联系、语言的语义是不以特定人的立场、认知等变更为变更的。认知语言学则认为,尽管语言客观上确实存在着一定的语义“特殊指向”,并且这种特殊指向具有一定的中立性,但是,在一个跨文化交际的环境下任何语义都会跟不同的主体采取的不同立场、不同利益观、不同文化背景等有关,所以,语义本身就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产物。1.2不同的文化体系中具有不同的文化“隐喻”。在语言学上,文化隐喻的概念和范畴一直存在,并且饱受争议。认知语言学家们则将文化隐喻的重要性拔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认为语言语义的“主观认知”差异最为重要的一个来源就是“文化隐喻”的差异,或者说对于同一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由于不同的“文化隐喻”存在,由于跨文化交际的参与,所以导致了人们对于特定概念认知的差异。比如说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自由”、“民主”、“平等”等就是饱受争议的概念,在认知语言学看来人们对于这些概念的认知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同,也即“文化隐喻”的差异。用认知语言学的话语来说,这种文化隐喻指的就是“从一个认知域或概念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映射”,这种映射并不是一种严格的对称关系,而是极有可能带有一定的扭曲、变形。1.3跨文化交际要注重两种文化的“互文性”置换。对于翻译实践这种较为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来讲,从语言符号到文化内涵的翻译转换并不是一种单向度的“直译”过程,而是带有一定的“互文性”安排。在此处,所谓的互文性,一方面既指两种文化之间的互相对照,另一方面也指单种文化内部之间知识脉络的互相关照、互相引用,从而用一种整体的知识结构而不是碎片化的知识点和语义呈现在受众眼前。

2当前茶文化对外传播视域下茶文化英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作为世界茶叶的原产地、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学科技的重大发明国,无论是人文性的茶文化知识还是科技性的茶文化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但是,受制于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约束,我国茶文化的英译还存在这样几个问题:2.1对外传播的茶文化专有名词翻译错乱。在对外传播中,中国茶文化相关的文本主要包括茶文化文学作品、茶文化商务交际传播文本、茶学相关的学术论文或专著、基于新媒体的茶文化影视作品等,由于不同的翻译者基于不同的翻译目的和翻译水平差异,在对外翻译时一些专有名词往往存在典型的翻译错乱的问题。比如说,茶叶名称“六安瓜片”有些人经常采取拼音直译的方式翻译为“LuAnGuapian”,稍微有些知识面的翻译者则将其翻译为“Li原uanLeaf”,在对待最起码的名称方面竟然存在着这样错乱的翻译,严重影响到了中国茶文化的“整合营销传播”的问题。2.2茶文化内涵翻译的不到位。受特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隐喻”之影响,中国茶文化自唐代陆羽所著《茶经》问世以来就高举起了“精神修行”的大旗,将茶文化作为一种高尚的道德修行、道德准则、道德交际等来看待,因此,中国的茶文化蕴含着十分丰富的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和佛家思想内涵。从这样的角度分析,茶文化的英译不仅仅是对交际语言符号的转换,更重要的是要对这些语言符号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比较典型的例子比如人们对于“工夫红茶”和“功夫红茶”统统译为“kongfublacktea”,完全忽视和漠视了两者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给国外受众提供了一种轻视茶文化内涵的暗示。2.3茶文化英译的“文化融入”不足。用认知语言学的逻辑来看,如同“自由”、“民主”等概念的语义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一样,东西方人们在看待“茶文化”时也具有一定的认知分歧。因此,茶文化的英译就变得十分困难,一方面既要突出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另一方面又要用西方人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和文化符号来让西方社会正确地接受“茶文化”,想要取得这种平衡就变得十分困难。我国茶文化英译不注重文化融入是惯有的问题,比如“龙井茶”被翻译为“dragon-welltea”,尽管在中国文化中“龙”是一种代表尊贵和高尚的图腾,但在西方社会,“龙”是一种凶暴、邪恶的化身,也就是说,我们的翻译没有正视到这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所以带来了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3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茶文化英译策略建议

认知语言学属于一种人的主观属性偏重的语言理论,它所重视的“文化差异”、“文化隐喻”等理念对于我们创新茶文化的英译具有重要的启示:

3.1基于茶文化专有词汇平行语料库的翻译策略

鉴于中国茶文化的复杂性、专有词汇(比如特殊的地名、特殊品种的茶名、特殊的茶学科技词汇等)的复杂性等,为了较好地向国外受众呈现出一种统一的文化形象,我们建议由高等院校、翻译机构、企业、对外文化交流机构等联合攻关、协同创新,将中国茶文化的专有词汇翻译进行统一,确保中国茶文化“语义”界定的相对边界清晰。

3.2基于接受理论的归化翻译策略

把我国茶文化翻译为英语的本质是将我国国民的“认知逻辑”转化为西方社会可以看得懂、摸得透、听得明白的“认知逻辑”,也就是要确保我们的文本交际符号转换、茶文化内涵的转换要让西方社会的正常认知逻辑能够“接受”,这就是一种“归化翻译”策略。归化翻译强调“在翻译处理中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采取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的表达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比如仍以上文中提到的“龙井茶”的翻译为例,如果翻译为“dragon-welltea”在文化融入上会形成一种“异化翻译”效应,不仅达不到让西方人了解这种茶的目的,还会带来一定的文化反感。反之,我们不如将其翻译为“Longjinggreentea”,其中的“Longjing”采取直译的方式保留了“龙井”品牌的音译,而后面的“greentea”则体现出了龙井茶的本质是一种“绿茶”,会让他们更加容易理解这种茶的内涵。

作者:蔡维娜 单位:郑州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关剑平.茶文化传播模式研究(上)———以平安时代的日本茶文化为例[J].饮食文化研究国际茶文化专号,2006(2):55.

[2]孙立坤.整体性治理视角下政府与NGOs间信任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篇6

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对导游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旅游系导游专业的学生需要开设专业基础课《中国传统文化》,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浩繁,受课时所限,如何使学生适度、够用,并掌握一定的研究能力,为将来从事导游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呢?笔者承担该课程的授课10年,进行了传统文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目的是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要点,从旅游文化的视角,结合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及旅游业发展实际将之分门别类归纳为十六章,结构合理,视野开阔,兼顾知识的全面性与实用性。

一、结合导游工作实际归纳梳理教学内容

提纲挈领,才能抓住中国文化的根本与精髓。结合导游工作的实际,我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梳理,制定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表,如下:

《中国传统文化》一般开设一学期,为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涉猎较多的内容,重点章节采用课堂讲授的形式,部分章节列出思路,学生课外自学,课内与课外积极联系。表格的内容在第一节课开课的时候即向学生说明,便于他们对本课程的学习规划有个全面的认识。学期最后课程结束之前安排2个课时的分享课,学生自由讨论,分享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表格所列的教学内容中,《中西文化概论》讲授的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别,《诸子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讲授儒、道、法、墨、杂、纵横、阴阳等诸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以及学说。《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是重点章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它们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都有影响。把这三者的知识融会贯通,就能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有整体的把握。绘画、书法、茶、戏曲、音乐、建筑、饮食、陶瓷和导游的工作息息相关,这些部分作为主要内容课堂讲解。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酒、舞蹈、节日、服饰等内容列出提纲,指导学生自学。

二、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众所周知,学英语有语音室,学物理、化学有实验室,学法律有模拟法庭,同样道理,学习传统文化也需要有古色古香的氛围,但现实条件不具备,只能把普通的教室花些心思略作改动。

为营造学习气氛,我精心选择了《梅花三弄》、《阳关三叠》、《高山流水》等古琴曲作为背景音乐,上课时使用多媒体播放,音量调控恰到好处,飘渺悠远,以不影响讲课的声音为宜。有时,点燃一支檀香,学古人焚香读书。讲茶文化时,把茶艺请到课堂,邀学院的学生社团茶艺表演队表演清妆宫廷茶舞和乌龙茶行茶法,幸运的学生喝到了冲泡得法的铁观音,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上了几节课后,学生们受到感染,自己动手装饰教室,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有的班级窗户上贴了学生们自己的剪纸,有的班级在教室里养了几盆兰草,还有的悬挂了学生们的书画作品。

笔者还尝试大胆革新,春暖花开时,曾经露天上了两节课,在桃红柳绿的草坪上大家席地而坐,沐浴着春日的阳光探讨传统文化,深受学生们欢迎。

三、创新直观教学手段

如何讲授才能提高效果,引人入胜?把抽象的文化用易感知的方式讲解。在讲中西文化异同时,我使用了音乐欣赏的方法。选择中国古典名乐《春江花月夜》和欧洲古典名乐《命运》作为对比让学生欣赏。听完曲目之后,让学生回答欣赏这两段音乐的不同感受。《春江花月夜》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全曲就像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贝多芬的《命运》则意境开阔,曲调雄浑有力,旋律优美流畅。随后介绍了中国的音乐评价标准,哀而不伤,乐而不,和为贵。由音乐欣赏导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以内蕴、柔婉、深沉为特色,西方文化则外张、阳刚、激越。然后从休闲方式、宠物、服饰、建筑、民间故事、古代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等方面详细讲解中西文化的异同,使学生对中西文化有初步认识。

中国文化的千姿百态与盛大气象,是儒释道三家互相渗透、综合作用的结果。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是我所讲授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点内容。如何才能形象地说明儒、释、道的密切关系,向学生解释中国文化的根本与精髓呢?我收集到一幅少林寺《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的拓片,碑正面有明代朱载育绘制的线刻人头像,整幅图看上去是佛教圣人释迦牟尼的正面像,若遮住画像中线一边,左面则显现出道教圣人老子的侧面像,右面则显现出儒教圣人孔子的侧面像,碑上部还有唐肃宗李亨写的题赞:“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纲常是正,百家一里,万法一门。”圣像一侧是根据东汉班固所著《汉书・艺文志》刻出的九流的名称: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此外,我又请书画社的学生书写了国学大师南怀瑾客厅的条幅: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碑刻拓片和书画作品的课堂展示,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互融互补的格局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直观教学是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使抽象的概念例证化、具体化,为学生掌握理性知识创造条件,此外,还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刺激认知和提高兴趣的功能。我围绕授课的主题搜集教材以外的书籍和图片资料、实物,并按照学生能接受和感兴趣的方式编排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发、制作本门课程的教学课件,运用电脑、实物投影仪、VCD光碟等多种手段结合相关章节的内容进行教学,加强了学生对所讲内容的认知,避免了空洞无物、纯理论化,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我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公布自己的电子信箱,推荐学生浏览相关网站,利用学生对网络的积极性加以引导,让学生在网络上获取传统文化知识。

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倡导研究性学习

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重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话动,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我注重课内与课外

的积极联系,为检测学生课外学习情况,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尝试着把课堂的前5分钟交给学生,作为传统文化论坛或文化展演台,让学生们就某个问题各抒己见,或做传统文化才艺表演,学生们很积极,因为时间有限,很多学生在每次下课后预约下次的课前时间。

用学生参与的方式改革课堂教学。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是教学得以真正展开的关键。只有让学生投身其中,才会激发动机,引起兴趣,才能使学生思想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体验到成就感,才能使学生多与教师、同学交流,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学生自己从各种书籍、报刊、网站上寻找、加工传统文化知识,既培养了自学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开阔了视野,激发起学习兴趣。如在讲戏曲文化的前3周我先布置“京剧的起源发展”和“昆曲的发展繁荣和衰落”两个问题,要求学生们分组课外准备,上课时为大家讲解。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收集了图片、音像资料辅助解说,比被动听讲感知更深刻。

五、合理布置多种层次的作业

作业类型分为思考题、课外阅读、资料收集、专题研究、实地考察等项内容。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以外,自己能够自学,更多、更深入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第一节课开课的时候我即向学生公布传统文化阅读书目,这些书籍在学校的图书馆都可借阅。让学生突破教科书及教师讲授的狭小范围,鼓励他们在教材基础上尽多地阅读有关课外读物,形成对教材的补充和延伸。要求学生记录读书的时间表,并交两篇读书笔记。资料收集也是检验学生课外自学的方法,前些年学生在期末结束的时候经常交一个厚厚的笔记本,都是摘抄、剪贴的传统文化知识。近年,我逐渐要求学生交电子版作业,并分门别类建若干文件夹。专题研究要求学生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自己感兴趣的某个方面。多年的实践表明,喜欢茶文化的学生占大多数,传统文化对年轻一代还是有吸引力的。在书本学习之外,我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去读无字书,参观郑州市内的河南博物院、大河村遗址、商城遗址、茶叶市场等;假期回家,考察家乡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并作SWOT分析。

六、拓展延伸课堂学习

本课程一般每周两个课时,时间有限,远远不能保证学习传统文化的时间。必须引导学生自学,变传授灌输为自主研究性学习。学生在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以外,还应精益求精,善于思考,并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尽力使自己具有某一方面的专长,更深入一步地掌握某项传统文化的内核。学生奠定了优秀旅游从业人员扎实的人文基础,才能传播好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满足旅游者较高层次的求知需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优秀的校园文化也是传统文化教学的良好平台,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01年,导游专业的学生自发成立了旅游爱好者协会,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宗旨,举办传统文化讲座,模拟导游,组织学生出游,现在已经有成员200余人。04年成立了茶艺表演队,吸收有器乐和舞蹈特长的学生,自编自排了5种表演方式,多次和专业表演团体切磋技艺。这些社团活动大大拓展延伸了课堂学习。

篇7

立足于对外汉语专业的需要,可以这样界定“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母语或目的语)进行的口语交际。[1]在学习中文和中文教学的过程中,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元素,语言是植根于文化的,同样语言也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所以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对习得语言背后文化的了解过程。

一、如何在对外汉语教材中体现跨文化意识

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教材的编写中,如何把文化融入教材,如何用文化带出知识点,用文化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的适应有不同的阶段,有蜜月期、沮丧期、恢复期、高涨期等,那么在编写教材时就需要根据不同时期学习者的心理来合理安排文化的输出,才能帮助学习者渡过艰难时期,同时在有利时期最大限度地取得进步。在文化适应的蜜月时期,因为学生对于中国文化有着很大的好奇心,在高动机的条件下,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范围都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在教材安排上,可以加大文化的内容的广度,让学生多方位了解中国文化,同时在语言知识的安排上,应该注意难度的安排,不要过早提高难度,而应降低门槛,让学生轻松入门。比如汉字的教授,这一时期就可以规避,特别是对于欧美学生,欧美学生学中文很大程度是为了交际,他们对于汉字的态度是比较消极的,所以,在蜜月期,不需要立刻导入汉字教学,而是主要以语音和语法为主,让学习者可以立竿见影地感受到语言能力的提升,从而尽可能拉长蜜月期。在文化知识的编排上,应该注重文化的对比,针对性地国别化地展示文化的异同,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开拓学生的思维。比如在对日本同学的汉语教材中,可以从中日文化上的异同入手,如两国都有茶文化——日本的茶道和中国的品茶,可以提高文化的认同感。到了文化适应的沮丧期,这个时候是语言学习的一个瓶颈期,也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高原期。在这个时期,语言学习出现了停滞不前的困境,学习者对于新文化很有可能产生抵触心理,因为随着学习的深入,语言的难度在不断地提高,可是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并没有随之提升,因此这个时候就要适时地改变教材的编排。在知识点的选取上,要尽可能多地发现两国语言的相似点、文化的交集点,从而拉近学习者本国文化语言和中国文化语言的距离,帮助学习者找回自信,从而渡过学习的瓶颈期和高原期。特别针对欧美学生,由于欧美学生注重逻辑性和系统性,这段时间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多对语言知识进行整合和归纳,从而让学习者更容易把握知识的脉络,理清思绪。而在文化适应的恢复期,这个时期学习者逐渐感觉到语言能力的提高,逐渐恢复了学习的兴趣,教材的编排便应该注意文化知识的深度,提高语言知识的难度,并且注重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的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时感受语言背后承载的中国文化,在了解中国文化的同时感受语言的魅力,因为这段时间,学习者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接受度,所以可以加大学习的深度从而更好地帮助学习者的语言学习。

篇8

摘要:2019-2020年,《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实务》课程工作组以中国茶的运输为主线,将中国茶史与世界史相结合;将传统茶文化传播途径——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与当今的介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相结合;在现代篇将传统茶文化延伸至年轻人喜爱的奶茶文化,加入了奶茶品牌营销、牛奶和砂糖的供应运输、电商平台传播,以项目实践的方式完成中国茶的历史疏导,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代入感,完成《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实务》课程的线上教学总设计。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传播;茶运输;线上教学;项目化

该课程的线上教学将古今中外的茶输出路线,按照地圖板块、发生年代、茶的品种、运输方式、运输组织形式等多维度层级划分为二、三级子项目,将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中的所有关键知识点进行合理拆分,融入进每一个子项目任务;同时注重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在《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实务》课程中注入爱国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让学生以完成一个个小的项目任务的方式获得人生观的成长,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完整教育结构。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实务》课程工作组分成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环境生物职业学院组成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团队;第二梯队是思政课教师和计算机专业教师;第三梯队是企业专家团队。三个梯队集思广益,共同建设课程资源与学习数据,包括:授课视频、非视频资源、课程公告、题库、测验和作业、互动交流情况、考核情况、学校SPOC使用情况。

课程团队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也出现了较明显的不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团队资源整合和创新能力不够

课程的线上教学总设计主要由第一梯队的老师负责,思政课教师和企业教师提供建议,资源建设中可以获得计算机教师的帮助。课程建设中最关键的就是团队的默契度,虽然课程组团队成员构成较为合理,尤其是第一梯队,汇聚了三所职业院校的物流专业骨干教师,但团队间成员分散,只能通过QQ群直播、电话会议、微信群等方式沟通交流,成员有各自的个人事务,也都非常忙,能凑在一起讨论的时间并不多,很多时候沟通回复不及时,团队的默契度欠缺。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实务》课程特性是需要团队成员走出录播室,不能闭门造车,教师深入现场,在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中进行一段实地跟拍,最好是沿着某条茶运输路线,完成多式联运的全程跟踪报道,但疫情期间活动自由度受限,又加上缺乏制作经费和录制团队,在课程资源建设上缺乏创新,不能给学生提供很好的直观感受。

2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缺乏地气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实务》课堂教学的设计线比较单一,课前及课中以资料查阅、在线讨论、头脑风暴等多种方式开展,引导学生跟着教师的线上教学资源完成学习,课后每个小项目给学生布置对应的任务和作业,让学生完成课后复习,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没有很好的实现“翻转课堂”,与学生沟通的形式单一,学生缺乏积极回复,课堂教学的设计并不能很好体现当初加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初衷。

3课程资源建设与企业实际衔接不够紧密

以二、三线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训条件是不足以完成该课程的的实践录播,为了保证省级职业教育精品课程的质量,课程资源建设中的实践或现场录屏,就需要得到相关企业的大力帮助,需要茶企、物流公司、进出口贸易公司等多方协助,但因为人脉资源的限制,找不到相关的合作企业,与企业实际衔接的紧密度上打了较多的折扣。

4课程团队对中国文化、地理历史及人文科技一知半解

要高质量的完成这门课的线上资源教学,不仅仅是了解该门课程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团队成员具备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对地理历史及人文科技都要融会贯通,这样才能不牵强,不生硬的提升课堂层次,实现显性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既能实现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又能完成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目前课程团队在中国文化,地理历史及人文科技方面还是一知半解,只能通过翻阅书籍、网上查阅、观看记录片的形式慢慢补充这块短板,在课程资源的制作上肯定会受到学识水平的局限而施展不开。

针对以上在省级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本课程工作组会一如既往的通过深化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把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课程固有的知识、技能传授有机融合,在课程建设的具体过程中,发动创新思维,以新思维催生新思路、以新思路谋求新发展、以新发展推动新方法,以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实现课程建设的创新发展,进一步提高课程建设质量。

职业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经济转型对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的影响与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经济转型背景下,产学合作面临一定的挑战。职业教育领域的产学合作关系到社会人才的供应,也关系到产业和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迎合经济转型的实际情况,对产学合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改善,制定合理的制度以及管理机制,为产学合作提供强力支持。论文对经济转型背景下产学合作受到的影响展开分析,并对產学合作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产学合作的长远发展发挥促进作用。

【关键词】经济转型;职业教育;产学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20)05-0050-02

1引言

现阶段,经济转型导致社会的人才需求出现一定的变化以及教育理念的更新,让以往在职业教育中沿用的理念和方法已经不再满足客观的需求,产学合作也受到一定的冲击。院校、行业、企业以及政府都需要在产学合作中发挥出自身的价值,思考以往产学合作中的不足,分析如何对产学合作进行改革,让产学合作的优势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对地方经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这就需要了解经济转型下产学合作的实际开展情况,院校、政府、行业以及企业是否在产学合作中出现一定的偏差。

2经济转型对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的影响

2.1对人才培养结构的影响

现阶段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让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得到一定的促进,但是随着经济转型,产业技术迅速升级,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经济的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增加,尤其是对高职人才的现实需求增加,对中职人才的现实需求在减少。国内经济从粗放型增长,开始变成集约型增长[1]。产业的类型也开始逐渐向着资产密集以及技术密集的方向发展,产品的技术含量迅速提升,需要的劳动力是真正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另外,如今企业对人才也是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素质方面,岗位技术的难度不断提高,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有完备的知识结构以及较高的技能水平,还要具备适应力以及终身学习理念。

2.2对专业设置的影响

在计划经济背景下,职业院校受国家经济体制的约束,专业的设置是政府主导的,院校要结合政府的规划,设置于自己的专业,并按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招生计划,在人才培养方面制定计划,这样的模式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时代,国内的职业院校开始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专业的设置[2]。但是很多的院校并未从以往的思想中解放出来,专业设置非常盲目,哪些专业热门,就设立哪些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并不符合经济的客观需要,并不满足产业结构的实际需求,人才并不符合当地行业和企业的客观需求。

2.3对产学合作管理模式的影响

管理模式也是产学合作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在经济转型中,政府的职能以及管理主体出现一定的变化,结合当下国内产学合作管理的发展,不断制定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对管理模式进行完善,对院校的实际发展是非常重要的[3]。

国内的院校利用企业资源,培养出一些高技能的人才,因此,注重开展产学合作。但是企业参与一些合作项目的积极性并不是非常高,即便参与一些项目,合作的积极性也并不是非常高,双方的合作层次是比较低的。例如,一些参与合作的企业,仅仅是为学生实习提供一些场所,将学生视为企业的廉价劳动力,并未建立管理机制,很多的实习师傅并不会将真正先进的技术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导致学生的实习形式化。

2.4对产学合作动力机制的影响

动力机制关系到产学合作能否顺利开展,当下经济的转型处于非常关键的时期,国家需要很多生产建设以及管理服务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因此,要对产学合作进行完善。调动企业以及院校的积极性,实现深度的合作。企业和院校都有参与产学合作的利益基础,但是如今产学合作并未获得稳定的动力机制。首先是学校方面,一些院校的理念落后,没有形成为企业服务的重要意识,在产学合作的实际开展中,对企业的项目缺少参与的积极性,对员工培训也并不是非常积极,没有借助院校本身的师资力量以及知识水平,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以及技术方面的支持,这样企业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其次是企业方面,企业本身在产学合作方面没有形成十分成熟的理念,因此,在产学合作也没有太高的积极性,国家并未制定法律制度,规定企业要承担的任务,很多的企业对产学合作没有较高的参与积极性,一些企业参与合作项目时,多数并未从战略的角度进行认识,仅仅是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基地,以及选择学生就业层次的合作。

3经济转型促进职业教育产学合作发展的对策

3.1完善产学合作政策

职业教育可以借鉴一些国外的做法,在产学合作方面,政府要加强对产学合作的支持,在财政方面加大投入,建设高质量的实训基地。企业、学校以及社会共同承担合作项目保障机制。在产学合作中学生的实训基地、企业税收以及贷款方面,给予政策方面的支持,鼓励企业不断在产学合作中作出成绩,并激发院校的积极性,在政策方面制定相关的法律,规定学生实习中,院校、企业以及学生的义务和权利,从而让产学合作的过程得到制度上的保障。

3.2转变企业对产学合作的观念

企业需要意识到高技能人才对自身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可以说产学合作关系到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职业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是为企业进行人才输送的重要过程,学生的技能要经过长期的实践锻炼才会得到提升,院校本身在资源上的局限性,需要靠与企业合作才能达到培养目标,所以双方是相互需要的关系。在产学合作中,企业要及时为院校提供一些用工需求以及行业信息,如某方面工艺技术的改进以及科技的更新,要让学生掌握这些新技术。企业要加强与院校的深入交流,指派一些经验丰富的员工,为学校设置相关的课程,并强化学生实践指导,让院校可以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使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符合企业岗位的客观需求。在产学合作中双方要深入了解,明确双方改革的方向。

3.3设置合理的专业以及课程体系

院校需要注重对专业的合理设置,体现出对社会的适应力。首先,开设与市场需求相契合的专业,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符合行业以及企业的客观需求。因此,在产学合作中,院校要明确市场人才的实际需求,在专业设置之前,让相关教务人员对当地的企业人才需求展开调查,深入企业对人才类型以及标准进行充分论证,确定专业的方向。其次,院校进行专业的建設,要注重体现学校以及区域的特色,结合学校的情况和区域的特色,对师资、实验设备以及管理机制进行调整,对于原专业进行适当改造,设置符合实际需求的专业。

课程体系方面,主要是注重学生文化知识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专业课要结合岗位的情况,降低专业课的系统性,提升专业课的灵活性,让理论和实践相互衔接,让学生更多参与一些实践课程。

3.4明确行业协会的职责

篇9

二、解释历史概念和有关结论

新教材对小字和小字的内容设计都很严格。大字部分语言精练,历史线索思路清晰,一些概念和语句的概括性很强,学生很难理解,小字部分作为大字的补充,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描述、历史人物介绍等方式与大字部分相互照应,增加了大字部分内容的理解难度,使历史知识更加的丰富、具体、真实。因此,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中的小字部分,结合大字部分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如初中历史教材第三册第25课中关于“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一文中的小字部分对京汉铁路和安源路矿做了详细的注释。又如,“戊戌”一文中,仅仅单纯的大字部分很难说明戊戌的全过程,内容显得抽象和呆板,但是小字部分详细的叙述了戊戌的全过程,形象地展现了历史的全貌,透露出了方式统治者的衰败和的奸诈险恶的嘴脸,同时也体现出了谭嗣同等人为国为民的改朝换代,建立强大国家的崇高爱国精神,使抽象的概念显得更加具体,丰富了概念的内容,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三、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对历史课程是否感兴趣,将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相当重要。新课本中的小字部分是历史教学中的主要补充部分,为教师教学中提供了补充的素材。如女娲造人、耶稣的来历、开天地、烽火戏诸侯、卧薪尝胆、闻鸡起舞、老马识途等经典故事,以及一些王侯将相的生活故事,还有介绍如张衡、曹操、刘备、李世民、祖冲、狄仁杰、包拯、华佗等著名历史人物的。小字部分对历史人物的描述可谓是生动、形象,故事内容丰富,能够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四、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课程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属于小字部分,减少了正文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更加的科学合理,其目的是增加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初中历史教材第二册中的课前提示:“一个乘青牛的女子和一位骑白马的少年结为夫妻,你知道他们后代的生活吗?历史上外国人称中国人为契丹人的原因是什么?”“契丹文如同契丹人一样在历史上消声若及的原因是什么?藏族是后来形成的民族还是历史上哪个民族演变而来的?西夏国和金国在宋朝灭亡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西湖的平静,大漠的狼烟,你知道岳飞抗金的故事吗?秦桧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秦桧陷害岳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是否理解诗人陆游‘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沉痛情怀?”通过这些问题,学生会对历史产生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新欲,并能使学生感到获得新知识的。

五、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篇10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085-02

当今经济全球化毋庸置疑,世界各国在各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各国交往中起到的桥梁作用不言而喻。在新时代下,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既需要提升他们的英语语言知识水平又要加强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但传统英语专业教学中对其重视度不够,因此培养英专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更符合现代化的教育要求,能更好地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

吴为善、严慧仙在《跨文化交际概论》中指出,“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这一概念强调交流者需要有来自于不同文化圈的差异。文化圈既包含思维习惯、价值观、生活方式还包括人际交往。其中人际交往是跨文化交际中最容易引起矛盾与冲突的部分,因此人际交往的学习也是跨文化交际学习的重中之重。

跨文化交际不仅是文化之间的交际,也是技能方面的交际,其中就包括理解并得体运用另一种文化的能力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语言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与基础,但非语言交际能力也不可忽视,在朱迪C・皮尔逊看来,“7%的情绪信息由语言传递,其余的93%要靠非语言手段来传递。”非语言交际能力对语言交际行为起着很好的辅助作用,特别是在交际有障碍时往往不可替代,它包括副语言,如沉默,话题转换;体态语,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客体语,如皮肤颜色的修饰,身体异味的掩饰、衣着、化妆等;环境语,如空间信息,身体距离等。交际者只有将文化与技能的融合才能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跨文化交际者。

二、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教学现状分析

在大学中,专四专八标准化考试的通过率仍是评价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主要标准。在英语专业教学中,老师注重对语言知识的传授,甚至是做题技巧的研究反而忽视了语言知识所依托的文化背景;而学生为了通过考试取得高分更是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做题,追求标准答案。造成老师以讲授应试为主,文化知识讲授为辅,导致学生文化知识不全面且交际能力没有得到实际的培养。

有一些学校意识到中国英语教师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后,希望通过外教授课来改进,但往往不尽如人意。例如:在我国英语课上,外教表现很随意,他们或坐在桌子上进行授课,或一边嚼口香糖一边上课。在课堂教学中,外教与中教相反,其往往将讲解量减少到最少,鼓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观点并推选学生代表上台发言,课后让学生去查找相关资料,为下次课堂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对此很多学生无法适应,并不能完成外教所布置的课后作业,有的甚至认为外教课堂毫无意义,外教未尽其职。这是因为在传统课堂中,中教是严肃的,学生尊师重道,习惯于老师教授而不是自己掌握课堂时间。

造成上述多种教学现状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中教仍沿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忽视了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教学,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也没有意识到外教在课堂中注重培养思辨能力、创新性、自主学习能力等课堂文化;另一方面学校没有对教师关于跨文化交际知识的具体授课内容提出规范性要求,由此造成中教不教授文化知识,外教随意教授的现象。

三、英专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改进措施

从实施教育主体和接受教育群体来看可以分为学校、老师和学生三个方面,那么改进英专跨文化教学即可着重从这三方入手。

(一)学校倡导文化教学,导入文化教育

文体学专家王佐良教授在《翻译:思考与试笔》中表示,“他(翻译工作者)处理的是个别词,他面对的是两大片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否薄弱也反映在他们对一门语言有没有实质性的了解。保证英专学生专业考试的高通过率不应视为英语教学的唯一目的,学校应倡导学生习得知识的多元化,承担起构建一座沟通母语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桥梁。要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一项任务,重视英语文化教学,以文化知识为起点,文化意识为桥梁,文化理解为目标,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地将文化内容纳入教学之中,让学生能真正了解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与魅力。

(二)老师开拓多种教学方式,输入跨文化知识

面对更高的文化教学要求,老师就要开拓多种的文化教学方式。直接教授文化知识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书本往往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可以结合教材资料,充分挖掘知识点与背景文化之间的联系为学生进行讲解,例如:单词的由来、神话故事与西方宗教文化、风土人情、民族性格、价值观念等等,由此激发学生,使其乐于参与课堂文化学习。老师也可借助多媒体来播放西方影片、歌曲等展现现代西方人的生活状态,使学生对异域文化的了解不止停留在过往或是书本,而是能将古代西方文化c当下现代文化、书本中的和现实的相贯通。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进行运用也是加深对西方文化了解的一种重要方式,老师可以利用课下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课外活动,例如:排演外国文化剧、诵读外国文学作品、就中西某一方面文化差异展开探讨与学习,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对中外文化差异的认识。

(三)英专学生主动参与跨文化学习,接受跨文化知识

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改变传统观念,应主动利用多渠道学习和接受跨文化知识。英专学生应该意识到英语的学习不只是简单的背诵单词、句型和语法,文化素养的提升在人才的培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包括要有清晰的跨文化意识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满足新时代对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为此英专学生课堂内、外要加强学习,可以运用互联网进行线上选择性的学习国内、外课程,比较本国与外国文化的异同加深理解。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要善于利用外教资源,主动与老师交流不仅学到地道的语音、表达,更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不同的社会文化。外教可以作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更加直接的展现中西文化差异,学生也可对于不理解的文化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从而培养跨文化素养。

四、结语

语言的习得是为了加强文化之间的沟通,面对东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价值观、生活方式上都显现出明显的差别,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技能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素养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一部分,除了语言知识外,学生应该对外国文化有很好的了解,并能在恰当的场合运用适宜的交际策略进行跨文化交际。这就要求学校、老师、学生在“教”与“学”两方面共同探讨、积极改进,从而培养出一批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具备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吴为善,严慧仙.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姚丽,姚烨.英汉文化差异下的英语教学探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

[3]葛瑞红.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分析[J].安徽文学,2016,(06):145-146.

[4]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5]石英.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11):72-75.

篇11

[关键词]

整合;优化;旅游文化课程;改革

虽然当前学界对旅游文化定义的内涵与外延还未达成共识,但旅游文化的学习与研究是必要的、紧迫的却是大家的共识。因此,作为培养较高层次旅游相关从业人员的大学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大都设置了旅游文化学课程。但事实证明,旅游文化学的学习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授课无激情,学生学习无兴趣;课程考试都通过,实践过程不会用。这完全背离了此门课程的实质。其实作为综合性较强、知识面较广、文化素养较为丰富的旅游文化课程,不仅与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有关联,并与愈来愈常态化的旅游息息相关,所以其对提升学生文化知识及素养,夯实他们的专业文化底蕴皆不无益处。因此,探讨旅游文化学课程的改革就显得极其必要且意义深远。

一、旅游文化学课程现存问题

(一)课程定位边缘化由于旅游最先被重视在于其经济属性,在于其产生的巨大经济利润,在于其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占比不断上升,所以其一直被冠以经济活动的主要属性并作为一种经济产业而广受关注。而其文化性是在后期的发展中才为人们所提出,并且在当下现实中绝大多数时候也是服务于其经济属性的。两者在现实中的这种差距性及从属性,无疑导致了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旅游文化课程处于边缘化的定位。“目前我国的旅游文化学发展正方兴未艾。但相对于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四大旅游主潮之一的实践,旅游文化学理论的建设却相当滞后,许多旅游院校尚未将旅游文化学作为主干课程,部分院校甚至没有开设旅游文化学课程,文化旅游人才缺乏,与蓬勃发展的文化旅游不相适应。”[1]而这一点在财经类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中尤为明显:要么在其培养方案中根本就不开设旅游文化类的课程;要么就将其设置在专业选修课中,无形中就对学生产生了导向作用,学生大多会选择一些旅游经济管理类“经世致用”的课程。笔者曾就此问题对旅游管理专业418名学生进行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回收有效问卷412份,有效率为98%。在“如果旅游经济学与旅游文化学放在一起选课,你会选择那门课”选项中,有92%的学生选择旅游经济学课程;选课原因的选项中,无一例外都选择了“财经院校,就业因素”。而学校及学生的此种选择,无疑也影响了从事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的老师的教学理念及态度:不再去专研此门学科的相关研究前沿,不再用心去设计课程内容,不再有激情去教授课堂内容。学校、教师、学生三者间如此的恶性循环,最终无疑使旅游文化学课程处于边缘化的地位,甚至消失,这从当下小范围来看,只是消解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特别是财经类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但从长远范围来看,这其实是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致命一击,如果整个行业从业人员旅游文化素养欠缺,又何谈有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旅游业。因此,旅游文化学者早就发出了这样的呼声:“旅游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是由旅游及其相关事象的特殊文化属性决定的。现代旅游愈发达,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愈快,旅游地的规模愈大,旅游的影响愈广,旅游文化及其作用和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就愈大。”[2]有学者更从学科分类的角度提出应设立旅游文化学学科:“中国旅游发展实践、旅游学科理论研究和旅游教育建设,推动学界努力尝试构建旅游文化学学科体系,无论是对旅游业健康发展,还是从学科分类的角度上都应设立旅游文化学科。”[3]

(二)课程内容拼凑化目前,由于学术界对旅游文化定义的内涵及外延还未达成共识,因而旅游文化学课程内容也没有较为明确、统一化的标准,所以旅游文化学教材内容存在随意性、拼凑化的问题。笔者曾在当当、亚马逊、卓越等主要图书网络销售网站上,搜索到不下40本旅游文化学方面的专著及教材,发现它们的内容体系并不具有相同性而是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有些旅游文化学教材是对中国历史文化著作或传统文化及艺术门类的照抄照搬,缺少历史文化与旅游文化的结合点,而是将历史文化完全等同于旅游文化加以拼凑。“有高达42%的教材将旅游文化学的内容简单的等同于旅游对象物的文化。这种情况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紧紧在山水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宗教文化、茶文化等前面简单的加上‘旅游’,另一种就是直接对山水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等的详细的介绍。”[4]可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旅游文化不等于历史文化,这似乎是一个谁也不怀疑的否定式的性质判断。但现实中不少人却有意无意又将二者等同起来了,在著述中对这两种文化的关系论述也大多语焉不详,更有混为一谈的。”[5]如此一来,就导致在旅游文化学的教学中,学生感受不到该门课程的专业属性,由于专业背景的隔膜对历史文化产生了排斥感;有些此类著作或教材是作者在根据自己对旅游文化的定义及理解的基础上编排的内容体系,也许这从作者本身的研究视角而言,这样的内容体系安排是合乎逻辑的,但作为教材却是有待商榷的;还有部分教材从旅游消费的角度阐释旅游文化时,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完全抛之脑后,而将西方消费文化的内容完全套在旅游文化学中,一方面也存在拼凑化的问题,另一方面脱离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背景,同时也存在中国旅游的境域性问题。“这说明,旅游文化学的招牌虽然已经亮出,但一种体系完整、逻辑严密、阐述准确且为各方基本认可的概念框架和学科体系目前尚未完全建立起来。这对旅游教学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6]

(三)课程教学及考核固定化一方面,因为旅游文化学课程地位的边缘化,所以旅游文化学方面的专业老师相对较少,针对这门课程所进行的学科特色的教改研讨课题及论文就更少,这从中国期刊数据库中能检索到的论文数量便可佐证;另一方面由于旅游文化学内容的广博性,如何将中国历史文化与当下旅游进行无缝链接,如何将抽象的旅游文化理论知识与具体的旅游发展样态进行生动的讲解,如何将大而化之的旅游文化理念与具体而微的地方文化旅游发展相结合,如何将西方消费文化与当下中国的旅游消费进行内在转化……,总之,如何结合当下的旅游,以生动的方式讲解,让旅游文化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生喜闻乐见的、学有所获的、有自己无可取代的学科地位与特色的课程,这是旅游文化学教学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目前,由于课程专业教师的缺乏及教师对旅游文化学教改的较少关注,老师仅依靠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填鸭式”教学依然是主要教学方式。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不断普及,已经有许多老师通过图片展示及视频播放等较为形象的方式进行教学。但由于对旅游文化学当下研究发展现状及趋势的不关注及自我边缘化的放逐,仅仅依靠一本教材、一些图片及视频的展示播放来授课,缺乏引导学生对图片及视频的深度分析与思考,而将旅游文化学变成了一般的鉴赏课。另外,对学生的考核大多采用期末一考定分数的方式,虽然也看平时成绩,但由于平时成绩占比较小且基本上是与考勤有关,如此固定化的考核方式难以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二、整合与优化:旅游文化学课程的改革趋势

由上述可见,当前的旅游文化学课程必须进行改革,如何改?整合与优化应是旅游文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精选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