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科学技术的特点

科学技术的特点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51:4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科学技术的特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科学技术的特点

篇1

一、学科的真正价值

第一,要讲真正的信息技术中的魅力,例如:早期的计算机只能输入英文,那么汉字是如何输入了?其中蕴含了人类怎样的智慧?又如:不等长无损压缩原理是什么?它又是谁发明的?为什么前人可以想出如此绝妙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这些技术背后是由哪些科学原理支撑着?

也就是说,首先要讲技术中的人类智慧结晶。

第二,在利用技术与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也要经历技术的整个流程,也要针对问题想办法,利用技术和工具实现办法。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也在发明创造,让学生经历这个全过程也是非常珍贵的,对学生的创意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锤炼。

二、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目标

我们学科的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那么什么是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内涵广泛,分不同层次。我认为,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它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

1.信息意识

看一个人有没有信息素养、有多高的信息素养,首先要看他有没有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有多强。也就是,碰到一个实际问题,他能不能想到用信息技术去解决。

信息意识是指对信息、信息问题的敏感程度,是对信息的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的自觉程度

2.信息能力

发现信息、捕获信息,想到用信息技术去解决问题,是信息意识的表现。但能不能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选择适合的信息技术及工具,通过恰当的途径去解决问题,则要看有没有信息能力了。

信息能力是指运用信息知识、技术和工具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它包括信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与管理、信息技术及其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信息处理过程的设计等能力。

3.信息道德

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带来了根本性变革,同时也引出许多新问题。如个人信息隐私权、软件知识产权、软件使用者权益、网络信息传播、网络黑客等。针对这些信息问题,出现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信息关系的行为规范,这就形成了信息伦理。能不能在利用信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遵守信息伦理,体现了一个人信息道德水平的高低。

我们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意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已有的课程学习活动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它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学科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的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运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根本改革,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1、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信息文化基础,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开设的信息技术课就是对学生兴趣和意识的培养、学生智力的开发,就是培养学生获取各种信息,最后内化为知识的能力,使他们必须从被动接受转换到主动探究的学习主体上来。

2、教会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单纯地讲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注意的是为学生升学深造打基础,存在着“高分低能”的问题。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教学,学生必须在课堂上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更培养了能力,提高了素质。

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学习方式的改变,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类的学习方式也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作用,学习者将从传统的接受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学习者必须学会利用资源进行学习。

4、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信息时代,知识量巨增,知识成为社会生产力、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知识的更新率加快,陈旧率加大,有效期缩短。另外,知识的高度综合性和各学科间相互渗透,出现更多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由此带给人们难以想象的社会生活、经验生活、政治生活和人类一切领域内深刻而广泛的冲击和影响。在这种科学技术、社会结构发生剧变的环境下,人们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变得很重要。因此,我们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培养出一批批多技能、高素质的新型人才

四、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的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更好地达到课程学习的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因此,要培养学生学会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识工具,其具体表现形式为:

1、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演示工具。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中,老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其中合适的内容穿插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也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制作自己的教学多媒体课件,清楚地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或较抽象的内容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

2、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导工具。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目前市场有大量的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实现了个别辅导式教学。

篇2

在上述教育系统下捷克(以下简称CZ)的数学课堂是怎样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查找文献和视频,发现国内虽然已有基于TIMMS 1999录像的研究,如启发式教学的编码研究[5]等,但关于“CZ数学课堂”的研究却几乎为零.鉴于此,笔者多次观看了TIMMS video 官网公布的“CZ八年级四节数学录像[6]”,“学生板书多;问题多是纯粹的数学问题,生活背景题目少”是笔者在看了录像后留下的深刻印象.但一家之言不具说服力,通过查阅有关TIMMS 1999 CZ录像的数据结果和评论,并从研究的可行性考虑,选了TIMMS报告[7]中课堂互动类型和教学片段的目的两个角度对四堂课做数据统计和分析,以期用数据来揭示CZ数学课堂的特点.

2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TIMMS video官网公布的“CZ八年级四节数学录像课[6]”为研究对象,四节课的时间均为45min,具体内容见表 2.1:

2.2 研究框架

TIMMS 1999报告[7]中将课堂互动(Public and Private Classroom Interaction)分为“Public interaction、Private interaction、Optional, student presents information、Mixed private and public work 、Optional, teacher presents information”五类,笔者将其依次翻译为“全班互动、个人或小组互动、基于学生提供信息的互动、混合互动、基于教师提供信息的互动”,以下分别简称“全全、个个、学学、混混、师师”,这5类实际上包括了所有的有效课堂教学活动.其中“全班互动”指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老师或一个或更多学生的讲解或讨论中;“个人或小组互动”指所有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在他们自己的位置上讨论问题,老师在教室里来回走动并与个别的与学生沟通;“基于学生提供信息的互动”指学生以书面形式提供信息(板书),与学生和老师或就其提供的信息进行交流;“混合互动”指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一些学生与老师公开讨论,而其他人可以自己解决,也可以参与到讨论中来;“基于教师提供信息的互动”指教师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全体学生提供信息,向学生讲解或分配任务.

将每个教学片段(指保持某一互动类型而不转换为其他类型的时间段)的目的(The Purpose of Different Lesson Segments)分为“Reviewing、Introducing new content、Practicing new content”三大类,笔者将其依次翻译为“回顾(基于已学过的内容,包括热身、为新内容准备的问题、教师讲授学过的内容、检查和订正作业、练习测验等)、讲授新知识(基于还未学过的内容,包括教师讲授解释、师生共同探讨刚学过的问题或学生独立解决新问题、学习教科书)、练习新知识(仅限于当堂课所学新内容,练习和应用新学概念和方法、解决课前所提问题、教师总结新学内容或结论)”.

3 统计结果及分析

3.1 CZ课堂互动类型

本节的数据通过多次观看、记录得到,为了提高统计数据的信度,笔者还请老师和同学帮忙校正.依据2.2节中的分类对“四节录像课”的课堂互动类型及其累计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做了统计,结果见表 3.1:

表 3.1中CZ2教师安排了“教师讲解和全班互动、学生板书”三种互动方式,回顾课CZ3、CZ4五种互动类型都有,而CZ1除了“混合互动”其他互动类型也都进行了.CZ数学课堂平均有31.7%的时间都“基于学生提供的信息”进行互动.为巩固、复习、应用已学内容会让学生上台板书解答问题,为练习新内容也会让学生上台板书解答问题,甚至在叙述数学题目时,教师都会选择让学生上台板书表达.所占时间第二多的当属“全班互动”,平均一节课有29.5%的时间都在进行全班互动,数据显示“混合互动”在CZ数学课堂所占的时间最少.回顾课CZ1和CZ4中的不同互动类型所占时间比例接近,而CZ3由于教师很多时间都在订正学生课后已完成的作业,更多地采用了“学生口答全班互动的”方式来互动,这也是CZ3“基于学生提供信息的互动”比例较少的原因.

3.2 CZ课堂教学目的

根据2.2节中的界定,笔者将CZ1、CZ3、CZ4的教学时间都归为“Reviewing”,并对新课录像CZ2作了统计,结果见表 3.2:

新课CZ2在“复习引入、新课讲授、练习新知识”三大教学目的上的时间分配比例近似为1∶5∶4;四节数学录像课的三大教学目的时间比例接近8∶1∶1.TIMMS 1999报告(Hiebert, 2003)中,CZ平均有58%的时间回顾,22%的时间讲授新的知识,20%的时间练习新的知识,三者比例接近6∶2∶2,这与CZ四节课中的比例有一定差异,但如果按新课和回顾课为1∶1的比例,并假设CZ每节数学课的有效教学时间与新课CZ2的有效教学时间一样,可以得到每两节CZ数学课分别在“回顾、新课讲授、练习新知识”花的时间占总时间的55.9%、24.0%、20.8%,这就与报告中公布的58%、22%、20%非常接近了.

4 结论

TIMMS video官网[6]上公布的NRC学者、研究者对CZ课堂的评论中指出:CZ数学课通常是由铃声开始的,学生起立来欢迎老师,课开始时,老师点名;很多老师在乎学生笔记的形式,通常引导学生写出这节课的目标、或者明确规定日期是否应该记上等等,有老师认为教师记笔记时也同时在理解数学内容;上新课时,老师往往是呈现这个问题并解释怎样解决它,然后会给学生一个类似的问题让他们去解决;课结束时,很多老师告诉学生下节课将会学什么,并布置作业等等.

上述分析多是共性的东西,具体到官网上公布的四节课有:课堂规模上,由表2.1,CZ班级的平均人数为23人,算得上是小班教学;课时安排上,由3.2节分析新授课和回顾课的比例接近1∶1;引入上,多由教师讲解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知识,并明确本节内容,也有教师(CZ3)选择让学生板书问题引入;讲授新内容时,老师往往是呈现这个问题并解释怎样解决它,然后给学生一个类似的问题让他们去解决,但也有教师(CZ2)选择提出问题和学生共同探讨一起解决,然后给出问题让学生解决;师生互动上,有非常多的学生板书,尤其在讲解问题,需要解决新问题时,教师多选择让学生上台板书.针对这一环节,专家评论:[6]一方面,没有信心或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观察和理解黑板上的同学,另一方面,老师要求学生解释他们的答案,老师就有机会去检验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了这个主题,这样能帮助学生去思考这个问题而不是机械的展示数学步骤[7].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问题情境上,CZ数学课堂中的问题基本都是纯粹的数学问题,四节录像课中仅有两个与生活有关的问题情境:1)祖父母带着孙子到主题公园玩过山车游戏,玩一次过山车需付8korun.祖母给了他足够玩两次过山车的钱,祖父给了他足够玩五次过山车的钱,请问,他可以玩多少次过山车游戏呢?2)Blacksmith先生想买Ritirov先生的马,交易规则如下:马蹄铁免费,但却必须付用来做马蹄铁的16个钉子的钱,第一个钉子需付2便士,第二个钉子需付4便士,每下一个钉子,都需付前一个钉子的两倍便士,问这些加起来会不会超过一美元吗?以上生活情境的数学问题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幂指数的相关概念,而非数学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金西.捷克教育体系考察与探讨[J].厦门科技, 2005,1.

[2] 汪明.捷克的教育发展状况及其若干改革趋向[J].外国教育研究; 2004,4 .

[3] 丁鸿利.捷克职业教育特点及其启示[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3 .

[4] 潘秉锁.捷克大学优势专业介绍和述评[J].世界教育信息; 2008,7;86-88 .

篇3

为适应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数学学科要求也发生变化:以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出发,突出基础性,不刻意追求体系的完整性;紧密结合职业岗位特征,体现数学知识在专业中的应用,满足专业要求,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设置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中职数学大纲重新修订后,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数学更注重的是对数学基本能力的要求,着重于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学生“够用为主”,删除“繁、难、旧、偏”等内容,让学生“快乐学习”并“享受学习”。大纲把数学的周课时相应减少,理论知识要求也相应更少更简单了。如何保证上好一节“有趣”、“有内容”的数学课,而又能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使数学课程更贴近他们的专业要求,中职数学教师对此应进行有意识的思考和实验。笔者在同年级教师互相听课和评课中以及自己在教学过程里发觉: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用同一种授课方法,收到效果将极不相同;而当能结合专业特点采用适合的教学方式呈现则就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结合不同专业的特征,对教学过程进行同课异构。

在本校的“幼教”专业讲授《三角函数》一章中《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这节课内容中,依照大纲要求,让学生学会用已知某三角函数值,求另外三角函数值中,布置学生解决书本练习中,α角在第二象限,求cosα和sinα。学生基本都能使用两个公式熟练求解。但教材对应的配套练习中另一道题目,求tanα的值,发觉大部分学生不知如何求解,在课堂上干瞪眼,期待教师讲解。

习惯上问题2的解决教师只要引导学生把已知条件进行变式,然后“化弦为切”,变为解关于tanα的方程,即可从容解题。然而就是这么一道在普高课程中很简单的求三角函数值的题目,在幼教学生这儿却成了一道难题,学生基本无法想到补充分母的变形。当我在课堂上直接引导学生补充分母“1”,而后“化弦为切”,求出tanα;发觉直接按解题方式方法引导效果不佳,存在下列原因:由于中职学生存在学习文化课兴趣不浓,尝试欲望和动手能力都较弱,解题经验及能力不足;绝大部分学生在初中学习时就对数学这么学科存在极大的畏惧,对数学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没有概念,数学思维能力差;幼教专业都是女生,女生更倾向于喜欢轻松活泼的学科而非纯理性的思考,学数学中相对男生来说不擅长逻辑推理和数学的抽象思维,她们形象思维更有优势。

由于幼教专业学生当她们毕业后,她们工作对象面对是幼儿,而对幼儿的教育就需要教师不受专业的约束,而且教学中不能扼杀的想象力,让幼儿思绪可以自由发挥。由此笔者认为不妨可以在自己平常的教学中灌输给“现在的幼教学生,将来的幼儿教师”这种思想,不把一节数学课当成单纯的数学理论或习题课去讲授。

结合以上想法,以及大纲只要求对能让学生了解解题思路,不进行难度的扩展。针对以女生为主的班级,由于她们对知识中描述性和形象性的内容更具优势的特征,在解决这道题目之前,笔者尝试先引入和数学无实质关联的内容,目的在引导她们学习的兴趣和了解知识的乐趣,基于此按以下方式导入。

师:生活中“1”是可以用来创造句子的数字。比如在文学中人们可以这样造句:1个成功=勤奋+经验,1个企业=厂房+经理。同学们可以发挥想象力,我们试着用自己的知识和想象来分解数字“1”。

学生们引起了兴趣,经过讨论、思考、气氛逐渐活泼。抛开数学中师讲、生练、做题、复习这种被动状态以及传统方式。学生思维可以天马行空,回答形形总总、五花八门。比如:

生1:1个家庭=健康+和谐

生2:1个成功事件=成功的过程+满意的结果

……

笔者看到课堂中气氛活跃,话题一转:“1”作为合理的数字变形,在单纯数学的学习中也广泛地应用。它的变形往往给我们解决问题带来极大的方便。它是一个很神奇的数字。即简单又复杂。例如“1”在中学应用题的解决中可以看作工作总量,而我们今天解决的问题2中,由于左边缺少分母它让我们无法“化弦为切”,那么不妨认为分母就为1,而“1”,这时变1为我们需要的三角函数,左边可以认为是,达到分子、分母都有我们需要的三角函数。这道练习如此引导,虽然感觉刚开始有些脱离数学要求,但笔者认为在中职学校一些特定专业中可尝试去教学。首先它能达到引导学生兴趣,学生乐学。其次,数学的地位在中职学校已淡化为工具学科。对于一些题目学生只相应了解解题思路则可,对于较难逻辑推理可以浅尝辄止。

当相同这节课用上述方式在数控专业上课时,发觉效果并不佳。数控专业学生从学数学角度来论,概括性和抽象性思维优于幼教学生,而且数控专业从数学学习活动中对他们的要求应更具有深度,他们专业的知识更多地来源于数学。数学逻辑思维的锻炼给予他们学专业能取到很大的帮助,也需要他们在学数学中更需要有思维深度的参与。这时很有必要在知识点的讲解中理清知识的来由。教学中,改换另一种方式,在讲解上题之前,先编织相应的问题串,恰当地整合教材内容。

在编织这些问题串过程里,笔者有这些感受:

以上问题串具备了教学的可行性,并没有脱离对中职学生具体要求,问题串并不多,并且问题串能紧密相连,没有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也没有脱离教材大纲要求。

对公式结构的深度挖掘在中职学校的一些工科专业教学中可以适当的展开。如本校的传统专业“电子电气”专业,针对此专业特征,对数学学科知识能力掌握的要求相对而言是较高的。这类型专业源于物理、数学等理工类知识的拓展和应用。它更重视教给学生研究的思路,问题的本质。需要他们具备较为扎实的数学基础。那么笔者在授课中应有意识地揭示数学知识本质的过程,不仅能和学生共同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又能让学生在知识的浅层中进行挖掘。针对这节课内容,在相应四个问题串的引导后,针对问题四增加了一些思路。把问题四的解决再次回到公式产生的定义中,回顾在单位圆里圆半径为r,取角的终边和圆的交点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

二、针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完成数学的教学要求

在教学中有意识的针对专业要求有目的性地让学生在学数学中应用上他们的专业知识。例如,计网专业学科以学习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学科特点要求他们重视实践性和使用性。能通过系统实践达到应用知识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专业的特征要求学生在知识理解和掌握中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多动手操作和恰当地构思。那么在计网专业的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可尽量把教材进行适当处理,强调专业特征。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比如在本校计网班级中,本年段备课组对《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节的授课中,把教材适当整合,稍作变化,应用多媒体展开教学,以下是过程呈现。

大部分版本的教材在介绍指数函数中都有这道引例:一种放射性元素不断衰变为其它元素,每经过一年剩留的质量约是原来的84%,求出这种元素剩留量随时间(单位:年)变化的函数关系。用以下方式和学生一起探索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过程一:从这个具体实例中和学生应用几何画板进行描点画圈,由于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较弱,教学中应和学生共同完成作图,以图形来帮助教学,合作画图达到学生个体思维和集体思维的相互作用。

过程二:以此例为模本,引导学生应用软件改变底数。从特殊到一般,学生操作时应用上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数学有机地结合了,说明数学无处不在,也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思维。

过程三:在几何画板中拖动,观察此图像的变化,让学生重复操作几遍,引导他们展开动态想象,从图像变化中观察相同和不同,促进了学生们在学习中潜意识思维深度的参与。

过程四:学生分组讨论,从图像的相同性和不同性两大方面出发,教师一起和学生归纳指数函数的性质和特征,不刻意对知识难度进行挖掘。这不仅锻炼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在教师帮助下对难度把握有了更准确的定位。

过程五:和学生一起完成指数函数性质的总结,把展示得出的问题再次回到数学理论知识的层面中来。

通过以上展示完成在一年级计网班的授课,备课组在听课后认为教学效果良好。其一,课堂教学贴近专业要求,学生学习中能感到自己也能完成上述过程,在交流中情绪受到相互激励,思维激活,少了对数学惧怕的心理,学习上有了兴趣,能力得到拓展。其次,以一道生活中实例作为引例,从问题情绪出发,建立模型,再解释、应用和拓展,避免了多强调理论而让学生陷入复杂的理解和死记硬背,避开空中楼阁式的教学,把数学和实际结合,使学生对问题产生亲切感。切合了中职教学应针对学生特点,“少理论,重实践”,“学会动手操作和构思创造”的要求。从而也验证了数学不仅是学生学习、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行为,而且也是一种建构主义下的数学化活动。再次,结合计网专业学生所熟悉的专业特点并通过动画展示,把“指数函数”中相同与不同的图像演示在他们熟悉的专业知识背景下,也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融合和交叉应用能力,又体现了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和目的。

篇4

复混肥料是指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用化学方法或掺混方法制成的肥料。按其总养分含量可分为高浓度(≥40%)、中浓度(≥30%)、低浓度(≥25%)。高浓度复混肥料是指养分含量≥40%的复混肥料,它是化肥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把复合肥作为复混肥料中的一种,在美国复合肥料与掺混肥料是同义词,在欧洲一些国家两者含义不同。复合肥料在其生产过程中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如磷酸铵类肥料、硝酸磷肥、硝酸钾和磷酸钾等,而掺混肥料在生产过程中只是简单的机械混合。

1.1高浓度复混肥优点

1.1.1养分含量高,营养元素多 复混肥料的养分含量一般比较高,总养分含量在40%以上,营养元素种类较多,一次施用复混肥料,至少同时可供应作物两种以上的主要营养元素。副成分也相应较少,例如磷酸铵不含任何无用的副成分,其阴、阳离子均为作物吸收的主要营养元素,由于副成分少,对土壤不利影响较小。

1.1.2结构均匀 高浓度复混肥料养分分布比较均匀,在造成颗粒后与粉状或结晶状的单元肥料相比,结构紧密,养分释放均匀,肥效稳而长。

1.1.3物理性状好 复混肥料一般多制成颗粒,吸湿性小,不易结块,便于贮存和施用,特别便于机械化施肥。

1.1.4节省贮运费用和包装材料 由于复混肥料中副成分少,有效成分含量一般比单元肥料高,所以能节省包装及贮存运输费用。例如:每贮运1吨磷酸铵,约等于贮运过磷酸钙及硫酸铵共4吨。

1.2高浓度复混肥缺点

1.2.1养分含量比例固定难以满足不同需求 养分的比例固定,而不同土壤、不同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种类、数量和比例是多样的,难以满足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的需要。近年来各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各地土肥部门大量的土壤调查测试,根据不同土壤养分状况、作物需肥特点和自然环境条件,制订了系列配方施肥方案,通过复混肥料与单质肥配合、作物需肥特点与施用时间配合、作物目标产量与最佳施肥量配合,进行科学配方施肥,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2.2高浓度复混肥作为基肥施入将造成肥料浪费

高浓度复混肥料作为基肥施用,由于前期被吸收利用的较少,容易随水分流失,而在作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旺盛时期,大量需要肥料时可能会出现供肥不足,不仅使作物减产减收,而且产生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1.2.3容易导致土壤生态环境恶化 由于高浓度复混肥料纯度较高,中量和微量元素很难掺入,如果不能配合施用有机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势必会导致土壤生态环境的恶化,出现各种各样的作物缺素症和生理性病害,使肥料报酬率大幅度降低,直接影响到产量、品质和成本。目前缓释、控释等新型肥料的应用对这一不足有一定程度改善,但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1.2.4降低肥料报酬率 根据当前农村施肥现状,氮肥、磷肥等大量元素肥料的施用量已不是主要问题,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减轻元素之间的相互拮抗,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这时,高浓度肥料的不足就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从而降低肥料报酬率,提高农业成本。

2.可控缓释肥料施用技术

由于可控缓释肥料相对于普通速效肥料价格较高,只有用于适合的作物和地区,才能拉开与速效肥料肥效的差距,发挥其优势,达到所期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1优先用于湿热地区或生长期长的作物 可控缓释肥料最好用于湿热地区、生长期长的作物、肥水流失较严重地区。在降雨量大的地区速效肥料易随水流失。在炎热地区,肥料养分的转化较快,不易保持在土壤中,在这些地区使用控缓释肥料,会有较好的效果。

2.2不同的土壤和作物应选用不同释放时间和配比的肥料 由于控释肥料前期养分释放较慢,在作物的苗期,单独施用控释肥料可能会出现苗期缺肥的现象,所以,一般在使用控缓释肥料时,要与速效肥料配合施用。要根据不同的土壤质地和温度选用不同的速效和控释肥料的配比。例如:砂性土壤在温度较高时,施用控释肥料比例增加,粘性土壤和较低温度时施用控释肥料比例降低;水稻施肥由于养分吸收集中在生育前期,应施用释放期较短的肥料;玉米施肥,由于生长后期也需大量养分,应使用释放期较长的肥料。

2.3根据肥料特性,采用不同耕作和施肥方式 一些作物为了避免肥料烧苗,传统方法在施用时肥料与种子相隔一定距离,此种施肥方式降低了肥料利用率,由于控释肥料释放缓慢,避免了烧苗现象,可进行肥料与种子的接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3.化肥高效施用技术

高效利用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肥料发展方向之一。研究证明,在我国化肥的当季利用率氮肥为30%~35%,磷肥为10%~25%,钾肥为35%~50%,低于发达国家15到20个百分点,施入土壤中的养分大部分被流失、挥发和固定。随着肥料投入量的增加,肥料利用率则出现逐年递减趋势,施用越多损失也随之递增。以氮肥为例,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利用率约为60%,70~80年代为50%~40%,到90年代则下降到35%~32%,直接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化肥利用率受肥料特性、土壤特性、施肥量、作物品种、土壤持水量等因素的影响,只有肥料养分得到充分利用,才能降低成本,增加收益。要提高化肥利用率必须从提高施肥技术和改进肥料生产工艺两方面入手。

3.1提高施肥技术

3.1.1测土配方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平衡,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以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和节本增收的目的。测土配方施肥的实施能减少肥料投入5%~10%,提高肥料利用率3%~5%,提高作物产量8%~10%,能有效防止盲目过量施肥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以及施肥不足或不平衡而影响作物产量。

3.1.2化肥深施 据测试,碳酸氢铵表施5天氮素损失13.8%,深施7cm,5天损失0.88%,碳酸氢铵、尿素深施地表以下6~10cm的土层中比表面撒施氮肥当季利用率分别由27%和37%提高到58%和50%,分别相对提高115%和35%。由此可见,化肥深施可提高肥效利用率。

氮、磷、钾肥均宜深施。氮肥旱田深施可以防止氨的挥发,并减少雨水淋溶和地表径流的影响,水田里能防止反硝化作用导致氨气的逸失。磷肥、钾肥深施有助于作物根系吸收。化肥深施的方法很多,如耕前撒肥翻耕入土作基肥,播种、移栽或生长期进行开沟条施、穴施等。

由于作物根系都有趋肥性,化肥深施可使根系向下扎,扩大根系生长量,增强作物吸收养分、水分的能力,能显著提高作物抗倒伏、抗旱能力,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化肥采用条施、穴施的方式深施,有利于肥料的集中施用,肥料与土壤接触面小,营养元素被固定的程度较低,有效时间比撒施的长,有利于提高化肥利用率。

3.1.3重视有机肥施用 施用有机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增加了土壤的有机物质。有机质的含量虽然只占耕层土壤总量的百分之零点几至百分之几,但它是土壤的核心成分,是土壤肥力的主要物质基础。有机肥对土壤的结构、养分、能量、酶、水分、通气和微生物活性等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有机肥含有植物需要的大量营养成分,含有N、P、K、Ca、Mg、Fe、Zn、B、Mn等多种矿质元素,可全面持久地供给作物营养,有很长的后效。由于有机肥中各种营养元素比较完全,而且这些物质完全是无毒、无害、无污染的自然物质,这就为生产高产、优质、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提供了必须条件。有机肥含有多种糖类,有机物在降解中释放大量能量,为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活动提供能源。人们常认为有机肥种植的作物品质较好,是由于有机肥能为植物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成分,为作物正常生长提供了必要条件。如果缺乏有机肥,偏重施用化肥,会降低了农作物的抗逆能力,包括抗病虫、抗倒伏、抗寒、抗旱等,致使减产和产品品质降低。同时恶化了土壤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状,破坏了土壤中营养元素的正常比例,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篇5

小学数学习题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引领学生由知识学习转化为运用能力,还能对学生学习的知识起到一定的巩固作用。然而,由于新课程改革以来,有部分教师对于小学数学教材习题的解读还不够全面。因而导致片面使用习题现象仍然存在,或者干脆不用习题。结果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探索教科书中习题的特点,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此与同行共勉。

一、小学数学教科书习题的特点分析

(一)题型形式灵活多样。与传统的教科书比较,现行的教材中习题呈现方式灵活多样,和以往的习题有了明显的区别。以学生常见的应用题为例,以前的教材中涉及到应用题的时候,会鲜明的给出条件和问题,学生只需要机械式的套用公式就可以完成问题,这样无形中限制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而现在的教科书,无论是苏教版还是人教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将应用题的条件以多种形式出现,如图画形式,如隐含在其它条件之内,还有的就是出示多余条件,需要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鉴别,学生经过资料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才能完全将题目做出。这样在给学生增设了一定的探索难度之外,更给学生呈现了灵活多样的思考方法和解题方法,为促进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处理信息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题型数量有所增加。之前的数学教科书中习题的设计,题型主要是围绕计算题、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题型进行,这样多次重复题型的设计会导致学生做题积极性不高,没有任何可以探索的空间。现在小学数学教材中,习题的设计侧重于学生探索能力的发展,因此题型增加了很多,有估算题、探索题、开放题、实践题等多种新颖有趣的习题,这些习题涉及面广泛,不仅需要学生在本上抄抄写写,更需要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想象、联想,并探索才能完成做出。这为培养学生灵活的数学思维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习题设计凸显生活化。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的利用学生已经具备的经验,并引导学生将学过的数学知识有效的应用与实际生活中,从而实现数学学习的价值。因此,在各种版本的习题设计中,充分的关注了这一点,其中苏教版的尤为突出,学生会在习题中经常见到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并且教师在布置习题的时候,很多需要学生亲身体验,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才能完成。这种食物素材的习题设计在很大程度的贯彻了新课标的宗旨,学生通过数学学习,理解了环保问题,地理问题等内容,让数学教学不再是死板的套用公式教学,而应当是具有生活化气息,具有解决问题的一种人文化的学科,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处理习题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结合生活,学以致用。数学教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也是数学教科书中习题设计的重要意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将一些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学生对生活化情景产生兴趣,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习题的参与中来,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另外,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当教师有效的将生活化习题与学生的生活情境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可以很好的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并可能因此对学生学习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如果得以拓展和延伸,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推动作用是无法估计的。

(二)精心安排,灵活运用。面对当前小学数学教科书习题设计具有较高的理论性和科学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使用习题。首先,精心使用现成练习题,因为当前习题设计题型灵活,层次性较强,教师可以针对所学内容,学生掌握情况,及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对习题进行利用,不求学生面面俱到,实行题海战术,但需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经过习题的训练,有所提高,有所收获。其次,对于教材上的习题不能与教师的教学状况同步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采用习题的创新改变来实现练习的过程。如对于训练量较少的习题,增加其习题数量,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对于习题设计较为简单的题目,教师可以补充难度较大的题目,给学生开小灶,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还可以将课内习题向课外延伸,一方面巩固课堂学习内容,一方面让学在生活中学数学,活化数学,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充分挖掘,深入使用。教无定法,必须得法。有些教师在运用数学教科书的过程中,一味的打乱教材顺序,按照自己的顺序方法来进行教学,也许能起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在习题的使用上则会乱了方寸。针对当前数学习题设计合理,形式新颖等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按照教材的指引来实现教学流程,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挖掘教材习题的深度,增强练习的效率。重视习题的尝试、变换、隐身和多元化教育功能。同时,要引导学生对“试做”题进行积极的探索,帮助学生树立启发式学习方法,学会收集信息,并作出处理的良好习惯。

三、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科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习题设计始终走在教育的前列,为教师数学教育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资料,也为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还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扎实有效的利用习题,在实践中总结提升,将小学数学这一基础性课程上“实”,上“好”。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基础;建议;问题;课堂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是计算机主宰的时代,伴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广泛推广,计算机技术人才已经成为了当下最炽手可热的香饽饽。计算机技能已经是当代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知识技能,特别是小学阶段的计算机课程,作为一门计算机的基础入门课程对于年龄低的很多小学生来说是他们认识计算机,熟悉计算机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作为小学计算机教室一定要摸清小学计算机课程的特点,并根据课程特点,设计多样化的高效教学方法,从而从多方面提升小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

1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特点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基础性: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每一位学生都应具备在计算上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运用数据等的能力,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爆炸的社会,掌握信息技术能力成为每一位生存者的基本和必备能力,因此,信息技术课堂具有基础性的特点。

1.2实用性:信息技术是一项以技术学习、运用为主的实用性学科,它要求学生能在浩渺如海的信息中搜寻、筛选、使用与表达与创新,故实用性很强。

1.3整合性:小学信息技术整合了科学、美术、文学等多种学科,它不能摆脱这些学科而单独存在,故具有整合性。1.4趣味性:趣味性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特点,学科本身的趣味性以及教师教学的趣味性都将促进小学生学习效果的改善,趣味性特点要求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兴趣、认知与能力开展趣味教学。

2优化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建议

2.1重视基础教学,培养基本技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性特点要求教师要更加重视基础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技能,以迎合信息技术教育要求。基础性教育,顾名思义,即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基础教育的内容有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基础教育至关重要,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对基础信息不够了解,如何能灵活使用与处理日常信息呢?因此,教师要强化基础教学。

2.2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应用能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性特点要求教师强化实践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疑、析疑和解疑能力,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善于选取生活实例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在实践中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而提高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基础知识是服务于生活实践应用的,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技能之后,教师应为学生搭建实践操作与运用平台,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提升能力。

2.3开展趣味教学,挖掘学习潜能: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性与趣味性要求教师应运用一切可利用的学科资源、教学资源等,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趣味教学,从而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在开展趣味教学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情境创设法、游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生活化教学法等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具体化,以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从而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

3总结

综合而言,小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特点包括了:实用性;趣味性;整合性;实用性等。小学计算机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一定要紧扣这几个特点,有的放矢,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样才能让制定出来的教学方案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认同,教学效率才会更高,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升。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短时间内可能无法有非常明显的效果,需要我们教师同仁静下心来,投入进去。

参考文献:

[1]肖燕芳.新常态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各类评价指标在LearnSite平台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20)

[2]徐志文.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8)

[3]孙庆科.小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6(23)

篇7

2 小学信息技术特点分析

2.1 小学信息技术的基础性

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是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现代社会,人们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与素质就是读、写、算,然而,信息技术已经成功地代替了这一点。因为就目前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而言,任何学科都已经无法与之匹敌,硬件和软件的不断更新换代,信息技术将主导未来的社会发展。所以应当让学生从小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

2.2 小学信息技术的应用性

小学信息技术的应用性非常强,其核心意义是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应当学会如何应用信息技术,而不只是对计算机的构造进行了解,更应该学会灵活地掌握信息技术的运用。因此,学生应当学会如何在浩瀚如海的信息世界中搜索、筛选、鉴别、使用、表达和创新,更应该学会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3 小学信息技术的整合性

小学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整合性,因为它涉及的学科众多,比如文学、美学、哲学等。信息技术课程的优势是得天独厚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在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学科不应该与其他学科脱离而独立存在。

2.4 小学信息技术的趣味性

小学生的心智发展决定了趣味教学的关键性。小学生对知识的强烈渴望主要体现在是否产生学习兴趣,兴趣越高,学习动力就越大,效果也就越好。小学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将决定学生今后一生对信息技术的态度。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把课程的趣味性激发出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

3 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性提出教学建议

3.1 基础性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基础技能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基础性的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所以应当着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对基本信息的知识不够了解,就不可能对处理信息和活用信息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例如,在讲解画笔工具时,只需要重点讲解一个工具即可,学生在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后,自然可以应用到其他的工具。

同时,软件知识也占一定比重。计算机软件知识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切不可盯住一个具体的功能详细讲解,应当概括地讲解一类软件,注重对核心内容和基本操作的筛选,如“文字处理”选用WPS作为教学内容,应重点对其汉字输入、文字编辑、美化和图片插入等基本技能做详细讲解。

3.2 应用性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根据这一特性,教师应当从生活中选取实际例子用于教学,让学生在生活当中解决问题,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和技能应当以任务的方式来传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分析问题、采集和处理信息、归纳总结、完善创新中来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得到了锻炼,也增强了对问题的处理能力。

3.3 整合性教学着重于学生之间的合作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整合性,在教学时应当注意把其他学科的内容尽可能地与信息技术学科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同时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在布置学习任务时应该与其他学科联系在一起,让学生通过一门学科的学习也能了解到其他学科的知识,更好地发挥整合性的作用。学习方面应提倡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当中相互学习。

3.4 趣味性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在学中玩、玩中学

篇8

新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本”,要求教师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充分考虑初中学生起点水平及兴趣爱好等个性特点的基础上,采取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成长和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基于此,本文在深刻分析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学生特点之基础上,提出了“先学后教,当堂演练”的分层教学模式,以为广大教师提供经验借鉴。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学生的差异性特点

(一)学习基础差异大

初中生的生源普遍来自于特定学区内的各个小学,但是由于不同小学开展信息技术课的效果参差不齐,好一点的小学在低年级时就已经开设信息技术课,并且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逐渐由浅入深、由简入难地教会学生应用word、excel等软件,而有的小学不仅等到高年级才开设信息技术课,而且也没有完善的授课内容体系,信息技术课变为了学生上网、玩游戏的娱乐课,更有甚者小学并未开设信息技术课,从而导致初中生掌握信息技术的水平也良莠不齐,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水平差异较大。

(二)学习动机区别大

学生的学习动机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决定了学生是否愿意并不断激励自己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思想意识和行动倾向。通常以“掌握更多技能,提升自身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水平,提高自身素质”作为学习信息技术课出发点的学生,往往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各种现代化软件和信息技术知识,而部分学生则是在教师被动的督促下才学习,要么认为“信息技术就是会上网,会用计算机”即可,要么认为“学习各类应用软件与自己现在学习无关,以后需要使用的时候再学也来得及”,更有甚者直接认为学习信息技术就是上网玩游戏。这种学习动机的不同必然会造成颇具差异初中生信息技术课学习效果。

(三)学习方式有差异

如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一样,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具有自己的喜欢或习惯的学习方式,有的学生习惯独自一人在特定任务的驱动下学习不被打扰,有的学生喜欢和师生一起探究,有的学生喜欢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而是否在自己习惯的学习方式下学习则会使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产生事半功倍或事倍功半的差异。

(四)学习兴趣高低不同

从整体来看,无论是否出于正确的学习动机,初中生普遍都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比较有兴趣和热情,但是对于具体到某种信息技术知识或者某个应用软件的学习热情却有高有底,那些学习动机不正确的学生往往也仅是对上网和玩游戏热情高涨,而对于真正有用的信息技术技术知识却热情不高,因而无论是课堂练习还是课后作业都是被动消极地去完成甚至不愿完成作业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可见学习兴趣的差异也致使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呈现较大的差异性。

二、“先学后教”差异教学模式的提出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得知,目前初中信息技术课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和学习兴趣四方面均存在差异,如果采用传统的“一刀切”统一授课模式,势必不能使所有学生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而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必须在承认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大纲要求,师生同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基本特征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课程倡导教师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为主的实践训练教学方法。因此,初中信息技术的分层教学应当从学生不同层次的基础水平出发,根据他们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兴趣和习惯设计多层次的差异任务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利用丰富的多媒体和多样的教学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在同心协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合作和探究地进行学习,以使不同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基于此,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针对具有不同差异学生的班级,可以采取“先学后教,指导演练”的差异教学模式,变教师统一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地学习模式。具体说来包括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测布置任务阶段,即教师通过前测任务来对学生学习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及兴趣等方面的差异作出合理评测,据此设计分层次的教学目标,按照目标布置多层次的学习任务,并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分别提供不同层次的教学帮助;第二阶段为确定学习目标开展自主学习阶段,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第一阶段所布置的任务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展开积极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来完成;第三阶段,教师要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对学生遇到的困难,不失时机地提供“滞后“指导,并对学生差异性学习结果做出差异性评价,给予每个层次学生富有激励性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进步的能力。

三、“先学后教”差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一)前测的实施

前测是初中信息技术课差异教学实施前对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学习信息技术动机和兴趣等要素所作的差异分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对全班发放调查问卷和对学生进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进而根据调查结果来分层次布置教学任务并提供相应的学习帮助。

(二)选择差异任务,自主学习

通过前测将学生划分不同层次后,教师要按照“基本任务―拓展任务―提高任务―创新任务”四个维度为学成呈现差异性任务。例如上述Flash教学中,以“Flash遮罩效果”为例,对于“零起点”的学生布置“了解遮罩效果如何设置即可”的基础任务;对于“接触过但是没有制作经验”的学生布置拓展任务,要求他们在教师提供的半成品圆形探照灯的基础上,掌握旋转花轮的制作即可;对于“有制作经验但是未形成知识体系”的学生则布置制作一个逼真探照灯效果的提高任务,学生必须要认识到被遮罩层不止一层才能实现,帮助他们建立遮罩层和遮罩效果的制作体系;对于“能够熟练掌握遮罩效果制作小作品”的学生布置“实现放大镜效果”的创新任务,要求学生必须发挥创新精神,自己设计一个具体的任务,来实现一个放大镜的效果。

篇9

1 概 述

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也被称为“文献性评价”或“非专家评价”,因评价方法和结论较为客观真实而得名。它是一种通过SCI、EI、ISTP等检索工具对学术成果进行收录和引证的计量,用来衡量学术成果的价值和评价一个国家、一个科学研究机构、一所高等学校、一本期刊,乃至一个研究人员的学术水平的情报活动,是目前国际学术界通行的学术水准评价手段[1]。

在客观性评价兴起之前,学术成果评价的主要方法是“同行评议”。这种方法主要依据同行专家的学术能力,对学术成果水准进行评判,因此也称“专家评价”或“主观性评价”。这种评价方法曾一度受到推崇,被称为是学术成果评价的基石[2],与此同时,它也存在着结论受人为因素影响大等不足。

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避免了同行评议的不足,并且它的兴起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权威的衰微与评论的兴起[3]。从此,同行评议一统学术评价“江湖”的时代结束了,以收录和引证计量为特色的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迅速成为一种科研成果评价的重要手段。

2003年5月7日,我国科学技术部等五部委联合颁布出台了《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建议运用国外四大文摘索引数据库——SCI、ISTP、EI、ISR为数据源对我国的科研成果进行科学评价[4]。《决定》成为我国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兴起的重要标志。

《决定》的颁布提高了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的参与度,催发了学术引征——检索收录引证工作的飞速发展。换而言之,《决定》的颁布为SCI、ISTP、EI、ISR检索工作的主要承担者——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使其走上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的“第一线”。

表1是对山东省某高校图书馆某学术引征服务人员(以下简称“引征人员”)近年来学术引征工作量的统计。从中不难看出,该引征人员所在图书馆的学术引征工作量逐年直线上升。这成为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飞速发展的明证。

加权数量是以该引征人员实际工作量除以个人在群体工作中所占比例得到的,可以近似地看做该引征人员所在单位的工作量。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在逐年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熟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那么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的特点是什么?针对这些特点,高校图书馆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去发挥优势,弥补不足?本文就这个话题展开探讨。

2 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的特点

2.1 优点

2.1.1 参与者人数众多,门槛低,影响力大。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非常大众化,所有从事学术研究活动并有文献性评价需要的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几乎没有什么门槛。以学术引征为例,和只有少数用户参与、具有浓厚的精英化服务色彩的定题服务相比,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的用户可以遍及各个专业、各个行业、各种年龄和各种职称,且参与人数众多。

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显示出了巨大的影响力,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同。在面对这项服务时,研究者们抱怨和反对的声音正在减小,态度变得越来越平静和客观。

2.1.2 评价模式客观、有效。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是通过检索文献被知名检索工具的收录情况和文献间的相互引证关系开展的。不管是文献被知名检索工具的收录情况,还是文献间的相互引证关系,体现的都是学术研究的自然传承关系,是一种客观事实。以文献间的相互引证为例,在引证关系中,施引者和被引文献作者之间常常是没有任何社会关系的,他们可能既互相不认识,又没有任何利益冲突。施引者在思想上是完全自由的,主观上是不受他人支配的。他只是根据主题研究的需要借鉴或评判文献,根据主题研究的需要引证文献。因此,施引者和被引者体现出来的学术印证关系通常是客观的。这种基于客观事实的评价模式,无疑是客观、有效的。

2.1.3 评价结论真实、可靠。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过程中,遵守严格的检索工具选择原则和数据处理原则,这保证了评价结论的真实、可靠。以数据处理为例,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过程中,会严格遵守数据维持原则,即评价过程中取得的文献数据必须是检索工具的原始数据,不对数据做任何修改,维持数据的原始状态。这些未经修改的原始数据具有数据的“活性”,是会“说话”的,能够清楚的表明文献来源、作者、题名甚至全文信息,是真实的,也是可靠的。反之,修改会使原始数据失去“活性”,甚至丧失全部的证明力[5]。

2.2 不足

2.2.1 对检索工具的依赖性较大。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通过SCI、EI、ISTP、CSSCI等检索工具才能够展开,对检索工具的依赖程度非常高。换而言之,检索工具是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最重要的工作条件,评价服务是否能够开展,开展到什么程度都与检索工具的数量和质量息息相关。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如果没有SCI、EI、ISTP、CSSCI等检索工具,就如同战士没有枪。但高度依赖检索工具对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的开展显然是不利的,据“学术成果引征(收录引用)行为调查”表明,在高校图书馆中,目前因没有检索工具而无法开展学术引征服务的单位比例是31.58%[6]。检索工具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服务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2.2 数据信息比较滞后。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主要通过SCI、EI、ISTP、CSSCI等检索工具来开展,但这些检索工具都是二次文献,数据信息相对于一次文献一般要有一个相当长的滞后期。以被称为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7]为例,其网络版的数据就有长达6个月以上的滞后期。

如上所述,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它既有用户广、门槛低、影响力大,评价模式客观、有效,评价结论真实、可靠等优点,也有对检索工具依赖程度高、数据信息滞后等不足。针对这种特点,高校图书馆应该制订相应的对策认真应对,以利于这项服务的健康发展。

3 高校图书馆在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中的对策

3.1 保持地位中立,不偏不倚

保持地位中立是由高校图书馆在学术评价体系中的特殊身份所决定的。高校图书馆要保证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模式客观、有效,结论真实、可靠,就要在服务过程中同利益各方保持必要的距离,保持地位中立。高校图书馆是在学术评审机构没有精力和能力对参评者的学术成果进行收录和引证计量、同时又不能完全采信被评价者的自证信息的前提下才被引入到学术成果评价过程中的,因此高校图书馆的身份只能是一个中立的第三方。

高校图书馆作为独立于学术评审机构和受评价者之外的第三方,必须选择用数据说话,不能因自己的好恶而修改原始数据和试图影响检索结论,更不能为前二者所要达到的目的而改变自己的立场。只有这样,高校图书馆才能理清和评价参与各方的关系;才能保持业务工作的相对独立性,并取得各方的信任;才能不受某些机关、个人的操控倾向性地选择数据;才能保证评价模式客观、有效,评价结论真实、可靠。

3.2 满足用户需求,谨慎处理错误数据

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参与用户数量庞大,并且用户不同,需求也各不相同,高校图书馆要通过认真细致的工作来满足用户的需求。例如,要为用户提供最方便的服务场所,便于他们顺利地接受服务;不给用户的评价请求预设不必要的条件,让用户能够准确、完整地表达出他的评价需求等。

在开展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时,为满足用户需求,高校图书馆可以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采用灵活的方式处理遇到的问题。例如,在处理用户所需要的检索记录数据时,要坚持数据维持原则,保持检索得到的原数据不变,错误数据也不能修改,可以在评价报告中对原始数据的错误做出适当说明。这样处理既解决了错误数据的问题,又无须修改原始数据。

3.3 积极关注检索工具的数据更新情况,争取最新数据

检索工具的数据总有一定的更新周期,而用户又总是希望获取最新的数据。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用户的评价请求,高校图书馆服务人员要勇于吃苦,积极关注SCI、EI、ISTP等检索工具的数据更新情况,如检索工具源刊的变化、影响因子的变化等,尽最大努力去减少数据信息滞后对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的不良影响。

事实证明,多使用几种检索平台是降低数据滞后不良影响的可行方法,因检索工具的数据进入不同检索平台的时间不一致,在这个检索平台找不到的数据,在另一个平台就有可能找到。以SCI检索为例,在同一时间,有的数据在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检索不到,在DIALOG平台却能检索到。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还要注意加强与兄弟图书馆的协作,这样,当本单位没有用户需要查询的检索工具时,可以通过馆际合作来满足用户需要。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学术评价体系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任何高校图书馆只有适应这种趋势,对这项服务保持足够的重视,针对其特点采取积极适当的对策,才能保障自己在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服务中不落伍、不掉队。

[参考文献]

[1] 刘 明. 学术评价制度批判[M].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67.

[2] 蒋国华.科学学的起源[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249—251.

[3] 黄忠顺. 权威的衰微与评论的兴起——关于人文社科学术评价机制的思考[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4):99—100,126.

[4] 李修波,韩子军,隋移山.学术引征服务刍议[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5):7—9.

篇10

【Abstract】The America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formation teaching has the quite good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teaching idea.Regarding this we have made some collections, with improves our country information quality of teaching.

【Key words】The teaching information; Web search

一、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特点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国家,美国中小学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由于美国中小学对自己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自由度比较大,所以美国各个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求等都并不相同。笔者通过从网络上调查美国The Hill School、The masters School等十所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设置情况和教学情况,发现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的课程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与具体项目结合。

在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与具体学习项目相结合是教学中的一大特点。从调查的这几所学校来看,无论是小学还是高中,基于项目的教学在整个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例如The masters School的学生进入初中后的第一年(即美国的5年级)主要学习一些常用的信息技术技能,比如微软Outlook、Paint和各种网络搜索引擎。6-8年级的计算机课程都是与具体项目结合起来学习。比如6年级的第一个项目是与Hudson河谷课程相整合,要求学生做一个Hudson 河谷的传记。学生通过Microsoft Word、Photoshop、PowerPoint Paint和网络搜索引擎等完成这个项目。项目完成后向全班同学展示,并相互交流。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学生还将学习到数字照相机和扫描仪的使用。接下来学生要做的项目是Tappan Zee Bridge和Benedict Arnold。最后,教师对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和学生的技能水平进行评定。通过完成这些项目,不仅学生的技能得到强化,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

(二)重视意识态度的培养,强调学以致用。

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现的是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要求。美国面向学生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从六个方面界定了面向学生的技术标准:①基本操作和概念;②社会、道德和人类问题;③作为生产力工具的技术;④作为交流工具的技术;⑤作为研究工具的技术;⑥作为解决问题和形成决策工具的技术。从这六个标准来看,除了前面两个是关于技术的基本概念、操作和技术伦理方面外,后面四个标准都强调了技术的工具性。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意识态度的培养,从学校的教学目的和教师教授信息技术的方法来看,强调的都是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学习、探究和问题解决的工具。

(三)课程层次分明,学生可按方向选择课程。

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层次性比较明显,体现出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例如在The masters School,学生刚入初中(美国5年级)就学习Outlook、Paint、网络搜索引擎等软件的使用;而到8年级仍然学习这些软件,但学习深度大大加强,并且在学习深度加强的同时,学习宽度也在不断扩展。在5年级时,学习只是简单了解怎样使用这些软件。随着进一步的学习,学生要利用已学技能做一些与具体学科结合的项目。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又需要应用到其他一些软件,比如Photo-shop、PowerPoint等。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会向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拓展,达到既巩固所学知识又循序渐进的目的。某些学校还开设了专业性非常强的方向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某一专业方向课,例如The masters School高级中学课程分三个主要方向:网页和动画设计与开发,程序设计和网络。学生通过这些专业课程的学习,无论对进一步学习还是就业都很有帮助。

二、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对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启示

(一)分层分级设置信息技术课程。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的课程设置与美国有较大不同,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的弹性和多样性不足。由于学生的学习背景、认知特征、兴趣爱好等不尽相同,单一的信息技术课程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信息技术教育的终极目的来看,信息技术课程应建立起一种层级机制,即小学及以前的信息技术课程侧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则侧重培养学生基本的信息技术素养及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可以考虑按照继续深造、就业两个大方向开设不同的选修课程,比如想继续深入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学生可以选择程序设计、数据库等课程,高中毕业后想就业的学生可以选择网页设计、动画制作等课程。

(二)在日常教学中体现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篇11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学模式是陈旧的,针对学生程度的不同,分别进行有目的、计划性强且形式多种多样,层次不同,角度和切入点较多的习题训练,是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所学基础知识、拓展思维训练和提升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 降低计算繁冗性

素质教育被我国广泛地推崇,同时对小学数学教科书里面的内容进行部分的修改和订正. 修改和订正后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习题在原有的基础上,减轻了计算的难度和繁杂程度. 对于调整计算的繁杂程度不是减低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的培养,而是将侧重点放在对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方面,只有拥有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学生才更愿意主动花费时间和精力学习知识,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有显著的效果. 习题:如学校需要购买一批盆栽布置校园,每行可以摆放35盆,恰好可以摆16行,如果每行再多摆放5盆,则可以摆放多少排?题目比较贴近生活,更带动学生对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兴趣,让学生深入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在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题目并不繁琐但是并没有降低困难度. 2. 益智性

数学课本上的习题要同学生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掌握小学数学的结构本质,摘取课本中较为生动、鲜活、富有想象空间的原型,从中升华、提炼数学问题,通过这样引出和设置数学问题,对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的灵敏度有帮助,促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脱离了陈旧、只注重对培养计算能力的传统模式. 例如在“爸爸给小明买桃子,小明第一天吃掉的数量比剩下的数量多5个,小明又多吃了一个桃子,这时候剩下桃子的数量是被吃掉桃子的■,问爸爸给小明共买了多少个桃子”这道数学问题虽没有较为繁杂的数学计算,但具备一定的难度,所以不会给学生的自信心带来伤害,这样的益智题目就可以带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发和提升智力,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带来的实际用途、智慧以及力量.

3. 趣味性

培养兴趣是做任何事情的前提,只有丰富的兴趣才能够带给我们不竭的学习动力. 数学作为自然学科其本质较为枯燥乏味,这就要求在教育和教学体制和形式的改革中,提升数学学习和教学的趣味性,将数学变为灵活、生动的学习科目. 小学数学学科在设置题目时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着手,同时将以文字叙述作为出题的传统模式进行调整和改变,用图片、表格等形式设计题目,将学生的焦点定格在题目的同时也增加了题目的趣味性,更能够激发对数学学习的渴望和兴趣. 益智题不仅提升学生的兴趣,题目看似简单却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为老师提高教学水平奠定基础.

二、小学数学教科书习题的教学方法

1.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我国课堂教学模式,以老师灌输知识为主要学习方式,这种思想一直在误导着我们,使我们没有发现教学的本质,而本质在培养和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发现学习的兴趣. 在新一轮的教育教学体制和模式的改革中,教师应变换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堂交给学生,由主导者退身为指引者的角色,帮助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将知识单纯性地灌输给学生,将学生在课堂的地位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学习知识,将学生的学习变为一种自主的学习模式,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同时给学生树立信心,帮助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通过非重点知识和较容易理解和学习的数学公式或解题方法的自主学习和课下复习,分组进行讨论,每组派一名同学讲解习题或者公式的重点,帮助学生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将课堂交给学生,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知识.

2. 在数学习题的学习中利用多媒体软件

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和创新,计算机和各种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多媒体教学逐步进入现代教育的课堂,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在小学教学的课堂,充分利用新兴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吸引学生关注度的同时带动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动力,给教师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可以更生动、细致、形象地展现教学知识. 由于小学生正处在发育阶段,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较强,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的灵活应用,带给学生视觉的冲击和新鲜感,将书本上生硬的文字转化为绚丽多彩、形象生动的动态视频. 因此,多媒体软件在教学中应该灵活应用,作为创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帮助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现代化进程.

篇12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怎样设计一个新颖的有趣的情景,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起来?这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在思考也是不断在实践着的事情。对于聋哑学生来说这点更为重要。用眼睛听,用手说话是聋哑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学习特征。因此,一个好的开头往往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到你的课堂中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应想方设法去寻找、挖掘和教学内容有关的题材,激发学生兴趣,以此来达到有效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

多媒体技术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在优化课堂结构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延伸了课堂的空间维度,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实现了视觉、情感等全方位的刺激,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的综合表现,让学生感受到新奇的、强烈的刺激,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述“空间与图形”时,可利用分、合、转、并、移、截、展等多种形式的动画,再结合有关必要的解说,使学生能身临其境,产生立体效应。另外,还可以事先制作出各种效果的漫画画面或从网上下载一些相关图片,通过适当的按钮进行超级链接,适时播放后再点击,又回到原来的画面继续教学。这样就给课堂教学创设出轻松愉快的环境,更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学生学起来也轻松愉快,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学习方式

数学并不是能做几道加减法就可以的,数学学习目的是要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最后能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在课堂中更应注重的是学习方法的传授,对于聋哑学生来说这点尤为重要。我采用以下方法,教会他们有效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1.着眼于诱导,变“苦学”为“乐学”。诱导,就是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使探究新知的认知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2.着力于引导,变“死学”为“活学”。引导,就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恰当地把教材划分为层层递进的若干问题层次,引发学生主动去探索、研究,发现结论,总结规律,使学生获取“真知”,变“死学”为“活学”。

3.着重于疏导,变“难学”为“易学”。疏导,就是指学生思维受阻或思维出现偏差时,教师指点迷津,拨开疑云,疏通障碍,使学生疑难顿解、思维顿开,变“难学”为“易学”,并在化难为易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着手于指导,变“学会”为“会学”。指导,应包括学法的指导和认知策略的指导两方面。学法指导就是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知策略的指导,就是使学生掌握获取新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心智技能,变知识为能力,变“学会”为“会学”。

三、应注意的几个关系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学经历告诉我,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这比什么都重要。孩子因为喜欢你,他们就会在你的课上表现的特别的积极,不管你让他们做什么事情他们都会很好的去完成,师生间有了默契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益。

2.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我们每个教师对教材要有一个整体认识,把握好教材的体系、结构、内容、重点和难点,认真备好课,上好课。但实际情况往往是一节课上完总觉得有这样那样的遗憾,说到底还是我们没把握住教材的编写意图。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好好把握教材,理清教材的知识点、重点、训练点和拓展点,最后理出一个更为合理、更加贴近学生和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3.学生和教材的关系。让教材更加贴近学生,为残疾学生的发展服务,教学要“以人为本”。要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就应该把握好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但都是有思想的,作为老师,有时需要我们放下架子,要装作不懂,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

篇13

文章编号:1005-6629(2012)8-0078-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金属硬币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品,不仅被用于购买商品,也时常被作为一些活动和游戏的道具。然而,在化学教科书中,偶尔才能见到金属硬币的影子,但从未在实验中出现。而在美国高中化学主流教科书《化学:概念与应用》川中,出现了较多的“硬币实验”,对于实现化学实验的生活化具有重要启示。

1 《化学:概念与应用》中“硬币实验”的特点

《化学:概念与应用》有6个实验涉及“硬币”素材。在这六个“硬币实验”中,硬币所充当的角色不尽相同,既可作为实验器皿、物理模型,也可以作为实验试剂;不仅可以是化学反应的反应物,还可以是物理测量的对象。表1统计了“硬币实验”的主要内容及硬币所发挥的作用。

透过“硬币”实验,管窥教科书编写的价值取向,不难发现:6个实验所在的章节标题学科线索鲜明,但主题的主角——硬币,以及部分主题名称,却体现着“生活中的化学”的编写理念。可见《化学:概念与应用》教科书实验内容的选择较好地体现了学科中心与社会中心相融合的价值取向。

2 《化学:概念与应用》中“硬币实验”的教学功能

由表1对《化学:概念与应用》教科书中“硬币实验”的统计,不难归纳出“硬币实验”独特的教学功能:

2.1 经济简约功能

“硬币实验”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开展化学定性与定量实验,创造性地实现化学实验经济、简易、有趣的有机结合。如迷你实验“原子的平均质量”,巧妙利用硬币“代表同位素,来测一测两种硬币同位素的质量及平均质量”,在硬币(代替原子)平均质量的称量与计算的实验操作基础上,提出系列问题:所有硬币的总质量代表什么?计算一枚硬币的平均质量。这个质量与每组中硬币的平均质量相比,有何关联?为什么我们先要称出10枚硬币的质量,再除以10来获得每枚硬币的质量,而不是直接称出1枚硬币的质量?从而启发学生思考,主动深入理解平均相对原子量的由来与内涵。又如,在学习化学反应的类型时,学生已经从Cl2与NaBr、Fe与CuSO的置换反应演示实验中,认识了置换反应的定义与特征,而学生亲自体验的化学实验——探索化学变化,进行硬币(要求含有金属锌)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经过现象观察、数据整理、分析与讨论,形成对置换反应的感性体验与理性认识,构建对化学变化的深刻理解。

经济简约的“硬币实验”为检验化学理论提供实验事实,通过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合,能有效突破理论学习的难点。

案例1 迷你实验:一枚硬币上能放多少滴水?

由于表面张力的缘故,水在许多物体表面上都会形成水珠。在这个实验里,我们要来比一比,看谁在一枚硬币上滴的水滴或洗涤液最多。

实验步骤:

(1)在实验桌上平放一枚硬币。

(2)用尖嘴滴管吸取自来水,往硬币上滴水。注意不要溢出硬币的边缘,记录水滴数。

(3)用另一支尖嘴吸管吸取老师提供的洗涤液,重复上述操作,记录液滴数。

分析与讨论:

(1)在这个实验中,哪些体现了表面张力的作用效果?

(2)水和洗涤液哪种液体的表面张力较小?为什么?

如案例1所示,在学习水的分子间作用力时,让学生进行一枚硬币上能放多少滴水的迷你实验,不仅能检验水滴的表面张力,进一步证明水分子间作用力的存在,还能通过组间比赛形成竞争机制,增加实验的趣味性。

2.2 类比思维功能

“硬币实验”是一种实践活动,是重要感性认识方法,《化学:概念与应用》教科书中部分“硬币实验”以硬币为类比“原型”,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化难为易,促进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案例2化学实验:放射性衰变的硬币模型

不稳定原子的原子核会自发地发生分解或衰变,放射出射线。能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子即为放射性同位素。发生衰变的原子叫做母原子,由衰变产生的原子叫做子原子。在本化学实验中,头像朝上的硬币被假想为母原子,背面朝上的硬币被看做衰变后产生的子原子,你将研究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特点,并判断它的半衰期(原子总量的一半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

问题:这种假想的放射性同位素,它的半衰期是多少?

目标:推断假想原子的衰变特点;分析数据,计算假想原子的半衰期;绘制图表,解释实验数据。

实验器材:一只鞋盒、120枚硬币(可用1角或1元的硬币)、秒表。

实验步骤:

(1)数出120枚硬币,将它们的头像全部朝上地放在鞋盒里。在类似“实验数据与现象观察”的表格中,对应于时间为“0”的位置上记120个母原子,0个子原子。

(2)将鞋盒用盖子盖好,然后用适当的力上下摇晃盒子20次,期间你的搭档将记下衰变的时间。假设之后实验的衰变时间都保持一致。

(3)打开盒子,将背面朝上的硬币从盒中取出,并数出它们的数量,记为子原子数。原来的硬币总数减去取出的硬币个数就是剩余的母原子数。将摇晃硬币花去的时间、取出的硬币个数及剩余的硬币个数全部记录在表格当中。

(4)重复4次实验步骤2和3,每次结束后都记下实验数据。每轮摇晃结束后,将时间与所有之前花去的时间相加,即可得到已经花去的总时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