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32:1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技术创新专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3198(2013)1300090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高新技术企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也逐渐导致信任危机加重。但随着人们的环境意识逐渐提高,作为新兴产业的企业若沦为只注重自身技术创新的提高而成为逐利的机器,将为社会所不容,企业就失去了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企业自身注重研发能力的加强固然能起到正面推动作用,但从大社会环境角度看,符合生态化的技术创新更具有发展潜力。鉴于此,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必须实现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企业生态化技术创新思想正融合了当代社会发展的内在原则,要求经济、社会和生态形成良性循环、协调与共的发展模式。
1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特点及其社会责任
1.1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特点
高新技术是属于知识密集型技术,而技术创新是以新技术为手段并用以创造新的经济价值。技术创新活动则涉及科研、生产、技术传播等多个过程,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面特点。其一,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具有率先性,其技术成果具有独占性,能使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独占某项产品或工艺核心技术,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其二,高新技术对环境具有污染性。高新技术污染一般指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相伴产生,贯穿于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消费和废弃全过程,污染危害严重、治理难度极大,很难被察觉和预见。它区别于传统污染,具有新的污染形式,如高新技术废弃物污染、辐射污染等。
1.2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责任
高新技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动力来源于技术创新能力,没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无从谈起企业的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坚持技术创新是企业担当第一位的社会责任。从社会环境角度来说,企业应与社会相互依赖,即履行在一个社会契约内有共同的作为企业公民的义务。德鲁克在阐述创新与创业精神时,强调创新的动因既有内部驱动,也有外部机遇拉动,如环境变化、消费者认知改变等和科学及非科学的因素。因此,企业是动态开放系统,不断地与外部环境进行资源交换,企业的发展是以社会系统提供的生存资源和生存条件为基础的。追求技术创新带来的经济效益毋庸置疑,利润只是企业赖以生存的一个条件,但不能把眼光仅仅聚焦于追求利润最大化上,而该有更高的追求和长远发展目标。企业持续发展重在保持持续的生命力和活力。全面履行责任和义务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正面的积极影响。
2 生态化技术创新内涵
技术创新的生态化逐渐被关注和倡导,将企业的发展目标从单纯的追求经济利益转向追求利润和社会生态全面协同发展上成热点话题。生态化技术创新是主张贯入环保生态化思想即绿色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监督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全过程,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纳入企业对一项技术创新成果的全面考察范围。技术创新活动必须遵循资源节约化、再循环和再利用的原则;应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特点对创新过程中各环节进行评估和生态化改造。最终目标就是通过技术创新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新产品、新市场、新顾客及利润的最大化,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生态平衡。这与企业社会责任,在注重相关者利益的基础上追求经济利润的目标是内在一致的,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方式。
3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必然性
3.1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
在社会经济大环境中,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高新技术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对总体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只有积极投身社会公益和环保事业,为社会事业的发展做贡献,才能与社会经济的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社会整体环境和谐才会给高新技术企业带来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
3.2 是建设现代生态文明的现实需要
我国环境污染的加剧要求高新技术企业以可持续、协调的方式使用配置资源,确保资源的消耗速度不超过其替代资源的开发速度,并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实现废弃资源再利用及环保化。在既保证技术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同时,又使技术创新应用对环境的破坏性降至最低点,确保环境清洁和生态平衡,并使污染排放不超过自然系统的自我净化限度。积极履行企业公民义务,经济、社会、资源、集群和人的自然生态效益的“五效合一”,是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必然追求。与传统技术创新模式相比,目标更加完善,更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
3.3 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必须做到在不危及社会环境利益的条件下,提高自身竞争能力,追求较低的资源消耗、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获得未来持久的发展能力。传统的技术创新模式中,生产方式仍在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为代价的基础之上。履行社会责任要求技术创新在提高生产效率或优化工艺产品时,能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生产绿色产品。以此扩展高新技术企业销售市场,树立企业环保新形象,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
4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
4.1 构建机制的理论基础模型
模型一,绿色博弈模型。
国外有学者提出工业绿色博弈(Industrial Green Game),贯穿了技术创新生态化的思想,绿色博弈论趋向于认为,环境影响取决于整个生产和消费系统综合决定,而不仅在生产活动中注重对环境的影响。
假设市场中只有A和B两个企业均为理性经济人,追求最大经济利润。面对市场有两个策略供选择: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Y)以及维持传统技术创新(N)。当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生态化时,致力于节约资源、注重环境保护,导致生产成本增加,记其生产总成本C1;维持传统形式的技术创新模式,则会只注重自身利益忽视环境,记其生产成本C2,C1>C2。当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生态化时,得到社会认可,提供绿色产品,从而可以提高产品价格和扩大市场获得额外收益,记R;若企业仍然维持传统技术创新模式,则需为浪费资源、污染处理等付出额外治理成本C3。当R>C1时,博弈矩阵存在纳什均衡(Y,Y)。
模型二,资源效用模型。
为了进行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必须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提升消费的效用,即进行所谓的资源效用的X倍数革命。模型如下:
f=(R-W)/R=1-W/R
其中物质消耗总量R,废弃和排放物W,生态技术系数f(0
可知,当R一定时,为了得到高经济产出Y,必须不断提高生态技术系数和资源利用效率。
4.2 构建技术创新生态化实现机制
(1)政府作用机制。政府要在环境保护方面进行协调,不只是注意单个企业的发展问题,还要注意在整个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能否形成一个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工业生态系统。应该对高新技术企业提出环境保护方面更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求其本身不能成为污染之源,还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起重要作用。政府可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征收环保税等约束和惩治不良企业的危害环境行为;通过财政补贴与支持,鼓励和支持保护环境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行为。
(2)企业自身作用机制。
①应加强自身技术创新的环保观念,有意识地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方面考虑问题。在进行产品设计和生产时,应考虑其污染、使用及处理问题。必须建立生态系统,使一个产品的废料能够成为另一个产品的投入,以减少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达到良性循环。
②对待生态化技术创新问题,应持有主动合作的态度。技术创新生态化发展是技术生态系统内各要素进行创新的整合。高新技术企业可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创新,既能够实现生态化技术和资源的共享,又能避免因市场中不确定性因素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损失。
③坚持生态化技术创新,应能够在实践中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加强传统技术创新模式的生态化改造,同时对先进的生态技术引进并加以更深层次的再创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缓慢的生态化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进程要求必须进行组织结构改革与创新,积极推动生态化技术创新,这才能真正实现全面生态化转向。
参考文献
[1] 李建波.透视高新技术污染[J].环境保护,2012,(20):4547.
[2]彭宜新,邹珊刚.对绿色创新的系统分析[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03):104107.
[3]顾丽.技术创新生态化: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7):5456.
[4]黄平,胡日东.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相互促进的机理与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01):99103.
[5]李锐,鞠晓峰.技术创新的历史演进及其生态化转向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8285.
[6]彭福扬,胡元清,刘红玉.科学的技术创新观生态化技术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06):6062.
[7]彭福扬,曾广波,兰甲云.论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4954.
[8]周璐,王前锋.企业社会责任对技术创新影响研究[J].财会通讯,2013,(03):138140.
从2002年第1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始,为了进一步发挥社会资源参与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从多角度鼓励参赛的学生和科技辅导员,丰富竞赛活动的持续性和参与性,大赛组委会借鉴国际竞赛的组织经验,除设有等级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外还由基金会、学会、知名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等机构设立若干专项奖奖励参赛者。到2011年第26届创新大赛,专项奖由最初的7大类80项,发展到22类共258项,涉及近50万元人民币奖金。2011年还特别增加了为参赛科技辅导员设立的2项专项奖。
设奖单位资质
专项奖设奖单位须具有良好的公众形象,并热衷公益事业,以设奖的方式支持和鼓励参赛选手。除了由大赛组委会设立的专项奖外,以下几类单位可以设立专项奖:政府部门;与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相关的学会、协会和基金会等公益性组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场馆等事业单位;企业。
奖项类别
在2011年举办的第26届创新大赛上,共设置了22类专项奖,其中9类由创新大赛组委会设立。其中,最为重要的“中国科协主席奖”,由中国科协主席基金委托组委会设计,每年选出3个最为突出的项目(高中、初中、小学各1项)进行表彰。而“未来科学家奖”则是为3项国际青少年科技竞赛的中国代表队选择候选的参赛项目。
其他13个专项奖由“科学家基金会”(如茅以升基金会、高士其基金会、周培源基金会等)、学会(如北京公益学学会等)、高等院校(如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以及企事业单位(如广东科学中心、《中国科技教育》杂志社等)设立。创新大赛的领衔赞助商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还设立了“英特尔英才奖”,获奖选手除获得奖学金外,还将有机会赴美国参加次年举办的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ntel ISEF)。
在第26届创新大赛上,新设立了2类面对参赛科技辅导员的专项奖:中鸣数码科技奖和《中国科技教育》杂志专项奖。前一奖项是为奖励在科技辅导员板块中的科技发明和科教制作两项竞赛中有突出表现的参赛选手,后一奖项则奖励科技教育方案竞赛中的杰出项目。
奖励形式
专项奖设奖除设立奖品和奖学金等物质奖励外,设奖机构还结合本机构的特点提供其他的奖励形式,如会员资格、参加国际竞赛的机会、学习或实习活动等。例如,获得“华东理工大学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选手,除了将获得2 000元的奖学金外,还将获得华东理工大学自主选拔预录取资格;获得“清华大学环境友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选手,如果考入清华大学环境系,将优先纳入“因材施教培养计划”。
专项奖的评审和问辩
专项奖评委在大赛终评期间,分学科组对参赛项目的内容进行专业测评,根据赛前制订的本专项奖的评审标准、评分办法进行测评打分,根据分数排序确定最终获奖名单。评审方式以专家采取一对一独立问辩的方式考查参赛项目水平和项目作者综合素质为主。专项奖评委可以由设奖单位自主聘请评委担任,也可以提供详细的评选标准,委托大赛评委会评选。
技术创新的概念来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比特提出的创新理论,他于1912年在其德文版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概念。按照熊比特的定义,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其目的在于获取潜在的超额利润。技术创新是指与新技术(含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应用有关的经济技术活动,主要有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两种类型,同时还涉及管理方式及其手段的变革。通俗地说,技术创新是以新技术(含全新的或改进的)为手段并用以创造新的经济价值的一种商业活动,它是新技术首次商业化应用。
专利是受法律规范保护的发明创造,它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向国家审批机关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专利权是一种专有权,这种权利具有独占的排他性。非专利权人要想使用他人的专利技术,必须依法征得专利权人的同意或许可。一个国家依照其专利法授予的专利权,仅在该国法律的管辖的范围内有效,对其他国家没有任何约束力,外国对其专利权不承担保护的义务。专利权的法律保护具有时间性,中国的发明专利权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2技术创新与专利保护的关系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发明创造的产生,这些发明创造将是重要的无形资产。如果知识没有产权,它的价值实现就得不到保证。技术创新是知识产权产生的基础和源泉,推动着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变化;知识产权是技术创新的保障和激励,实现技术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专利保护作为知识产权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与技术创新也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存在、相互支持的互动关系。
2.1专利保护对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内在源泉。由于技术创新的高投入性、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对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如果技术创新在市场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也就是其技术创新的高风险得不到相应的高回报,或者市场特征增加了其创新获利的不确定性,造成创新企业有形资产的巨大损失,同时还会严重挫伤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创新的积极性,则必然导致创新动力的减退。因此,对技术创新进行专利保护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也会为社会带来一些积极作用。
专利保护是法律赋予权利人的一定期限内的垄断权,在权利的有效期内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使用。专利保护的优越性也源于此。专利权人根据专利法律的规定,有权独占一方市场,并通过许可使权利人收回成本或获得巨大收益,形成一个“创新—获利—再创新—再获利”的良性循环链,激励主体进行技术创新。专利制度提高了创新者的创新收益。专利制度可以通过赋予创新者对其创新产品独占性的权利,增加专利期间的收益,激励他们更多地从事技术创新。显然,专利制度保护了创新者,提高了创新回报,促进了创新热情的高涨。由于权利人拥有一定的垄断权,竞争者要避免侵权,赢得竞争优势,就必须进行新的发明创造,从而激励人们持续创新。
2.2专利保护对技术创新的消极影响虽然专利保护对技术创新有着以上一些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有一些消极影响。由于专利制度赋予权利人在一定范围内的垄断权,所以在一定期限内他人未经权利人同意不得使用或仿制其专利技术。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可供交易的科技成果的供应量,降低了科技成果从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可能性,阻碍了科技成果更大范围的传播,也延长了发明与创造的循环周期。专利保护越长,个人独占利益越大,社会潜在损失也越大。对知识产权的过高保护将付出过高成本。技术引进的成本过高,过去对国外先进技术可以廉价甚至无偿使用,现在则必须支付转让费或使用费,否则就无法使用或者构成侵权。对一个技术比较落后的国家而言,国外跨国公司可能利用专利权合法的垄断本国的高技术市场,形成事实上的价格垄断或技术垄断。
由上可见,技术创新与专利保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技术创新决定着专利保护的产生、完善和发展,专利保护制度对技术创新也起着一定的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所以专利保护是一把双刃剑,它对不同的国家或者一个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有所不同。
3我国技术创新的一些专利保护问题
我国现行专利制度已运行了20多年,它促进了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但与西方国家500多年的历史相比,我国专利领域仍显落后。再加上我国专利制度本身也还不完善,对技术创新进行专利保护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分别介绍高校和企业在对技术创新进行专利保护中所出现的问题。
高校科技创新的潜力非常大,知识经济的发展也需要高校培养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开发的科技创新成果为其注入活力。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高校,高校应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深入研究知识产权政策,重视知识产权的管理与运用。目前,大多数高校尽管科研成果较丰富,但专利的申请量却严重不足,对知识产权信息的利用率偏低,专利实施效率较低,大多数科研人员的专利意识还很差,对技术创新的产权保护还不够,大部分高校的知识产权工作处于无机构、无人员、无制度、无经费的“四无”状态,大量具有产业化前景的科技成果在取得了专利后被束之高阁或流失。
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是增强企业综合实力的决定性因素,创新则兴,不创新则亡,这是市场经济竞争的法则。企业既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基础和支柱,更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既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现在世界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技术创新体系都是以企业为主导。只有突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使企业能从国家和自身长远发展的高度思考技术创新战略,增强自身的主体意识,才能在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我国企业在对待技术创新的专利保护上还有许多问题和不足,亟待解决。
4合理选择技术创新的保护方式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运用专利战略及时有效地申请专利,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技术创新成果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但专利保护也是有严重缺陷的,有些企业就是因为对科研成果错误选择了专利保护方式而使企业丧失了竞争力甚至最终倒闭。因为专利是以其技术公开性来换取一定时期内的法律保护,在一定期限后将会无偿贡献给社会,当某项技术被授予专利后,其他企业可以在已获得专利的技术基础之上,再发展成新的发明创造,获得新的专利。尽管企业的专利仍然受到法律保护,但是同更新的技术相比已经处于劣势,企业将失去竞争力。
作者简介:明兰(1978-),女,湖北赤壁人,南华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副教授;廖建军(1965-),女,湖南宁乡人,南华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院长,教授。(湖南 衡阳 42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课题“设计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批准号:湘教通〔2013〕223号)、2013年南华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立项课题“基于学科竞赛平台的艺术设计专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3XJG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075-02
项目化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活动,[1]属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在近几年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中,项目化教学一直是大家探讨的热点问题。该教学方法所具有的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等优势使得其被很多院校大力推广,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解决。
一、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的项目来源基本上分为三种形式:一是模拟项目,即由教师模拟企业真实工作过程,结合课程所学专业知识设计项目选题。二是企业真实项目,又可分为两种形式:通过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企业实际项目,目前很多高校都是通过“工作室制”和“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展项目教学;企业通过媒介平台的企业征集项目。三是设计竞赛项目。竞赛项目具有“真题真做”的实践性、学科前沿的创新性、有偿奖励制等特征,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总体上看,国内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项目设计形式大于内容
在针对实施项目化教学重要条件的调研中,学生们将项目设计排在首位,说明项目设计水平是项目化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真实项目是由教师和企业共同研制与开发的,项目设计贴近生产与生活实际,往往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但目前国内企业参与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课程建设并不充分,使得模拟项目在众多高校的项目化教学中占有极大比重。对于模拟项目而言,教师成为项目设计的主体,很多教师由于自身专业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的不足使得项目设计形式大于内容,缺乏典型性、真实性、完整性,使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实施项目化教学中面临困境和质疑。
2.项目化教学重授之以渔,轻授之以鱼
项目化教学在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造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方面确实及时、有效,但是需要思考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项目化教学法是否具有普适性,并不是全部课程都适应于项目化教学模式。二是项目化教学和传统教学的关系问题。现在有的教师形成了一种误区,认为项目化教学旨在提高学生技能,对传统的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或者“由于开发技术的不完善,任务系列化、项目系列化问题没解决好,导致项目中知识的消失”。[2]理论虽源于实践,但理论也指导实践,理论知识的欠缺势必会造成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足。
3.项目化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尚未形成
如何建立科学的项目化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是项目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尽管“过程评价+效果评价”是目前项目化教学考核的普遍方法,但仍存在种种问题。如:有的教师将考核细则设计的过于琐碎,考核过程复杂;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复杂性和项目类型的差异性,使得单一化的项目教学考核评价体系难以满足要求。
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创新
1.根据课程性质合理选择项目类型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其课程体系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三大模块构成。面向大一、大二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解决的是设计学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因此并不适合采用具有实际工作性质的项目化教学。面向大三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其学习是循序渐进式的,既有理论知识的讲授也有技能的进阶训练,而企业实际项目往往是要求较高的生产性综合项目,很难在课程一开始就导入。此外,大多院校目前的教学管理模式很难满足企业实际项目的需求,仅以专业课程的排课来看,时间安排往往不能按项目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灵活处理。加上教学资源不平衡,很多地方院校很难引入能够满足教学需求的合适的企业实际项目。因此,专业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应当以系列化的模拟项目为主,辅以竞赛项目和企业征集项目,以保证理论课时的讲授和技能的全面训练,打好坚实基础。进入大三下学年和大四学年,随着课程设计和快题训练之类的实践课程增多,课时安排自由度较大,可以依托工作室或校企合作基地将企业实际项目纳入教学,并以竞赛项目和企业征集项目加以辅助,提高实战经验。
2.专业课程项目设计应体现出进阶性、真实性、完整性和典型性
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课程分析是顺利开展项目化教学的基础,可以保证项目开发的系统性、目的性和有效性。尤其是对于专业课程的模拟项目,项目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1)进阶性。打好基础,循序渐进。项目设计初始难度不宜太大,以免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应根据课程知识体系以及学生的认知和技能水平做到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进阶。
以笔者所讲授的“包装设计”课程为例:从教学内容上看,在72学时内需要讲授包装设计的历史以及基本概念、包装的创意及设计、纸盒结构设计、容器造型设计、品牌商品系列化包装设计、包装材料以及印刷工艺等诸多知识点;从商品分类上看,包括了日用品类、食品类、化妆品类、医药类、五金家电类、儿童玩具类等;从包装材料上看,包括了纸、塑料、金属、玻璃、木、陶瓷等。应该说涉及到的知识和技能相当繁杂,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考虑前后递进关系,笔者设计了三个难度相对较低的单一性项目和一个难度较高的综合性项目,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讲授完包装设计的历史以及基本概念、包装的创意及视觉设计、纸盒结构设计的知识点后导入第一个和第二个单一性项目:基于纸张材质的××商品的包装设计(两个项目要求商品类别不同);讲授完容器造型设计的理论之后,导入第三个单一性项目:基于非纸张材质的××商品的包装设计;讲授完系列化包装、包装材料以及印刷工艺后,导入第四个综合性项目——完成××品牌商品的系列化包装设计。
(2)真实性。很多教师进行模拟项目设计时倾向于自由命题,学生自行选择具体选题。事实是,学生不是客户,对市场需求缺乏了解,很难达到项目真实性要求。也有教师重创新,轻微创新,动不动就要求“学院派”的大创意设计,忽视商业设计的实际需求,似乎让学生完成项目的难度越大,项目化教学就越成功,导致学生进入社会实际工作往往无所适从。项目化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务实的,在真实的平台上提供学生创意想象的空间。项目设计的真实性应通过项目内容、项目要求、项目目标三个方面来实现(见表1)。
笔者在“包装设计”课程的前两个单一性项目设计中采用了既定命题,即教师就是客户,要向学生介绍该商品,并提供给学生真实可信的商品图文信息。在后两个项目设计中则采用自由命题,让学生自行选择探索内容,只提出项目要求和项目目标作为引导,凸显学生“主体性”,激发学习兴趣。如果有合适的企业征集项目和竞赛项目,就将其纳入项目选题。例如笔者在“项目一”中曾设置过“北欧欧慕多士炉包装设计”这一选题,向学生介绍了商品的基本情况并提供该商品的基本图文信息(包括产品尺寸规格、品牌标志、产品文字信息、产品摄影图片等),要求学生设计出至少三种风格完全不同的包装方案。学生们在此基础上自由发挥创意,从纸盒结构到文字、图形、色彩搭配以及纸张材质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和探索,最终设计出了各具特色的包装作品。
(3)典型性和完整性。项目设计的典型性是指项目要具有普适性。完整性既指每一个项目的完整性(真实再现实际工作流程),又包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的完整体现。在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已被设计渗透,对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日益丰富繁杂。
以包装设计为例,商品种类繁多,食品包装和医药品包装无论是在创意构思、视觉元素表现还是在包装材质上的要求都截然不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商品包装提出了人性化包装设计、绿色包装设计、民族化包装设计等新观念、新要求,需要教师通过科学的项目设计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在“包装设计”课程中,笔者会在前两个单一性项目设计中有意识地选择两种不同的商品类型,如食品、日化品、五金家电等较为大众化的商品。而在后两个项目设计中则要求小组选题时在商品类型和包装材质上要有区别,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小组间的不同项目相互学习,引发思考,尽可能达到教学的完整性。此外,在最后一个综合性项目设计中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学生从项目选题到完成的设计作品能够体现人性化包装、绿色包装、民族化包装等设计理念,鼓励设计创新(见表1)。
任何形式的学习都应该是反思性的,鼓励回顾和批评以前的学习以及新近构建的观点。因此,项目化教学应当遵循设计教育“实践—认知—再实践—再认知”的基本认知规律,既要授之以渔,也要授之以鱼,只是授之以鱼中“授”的方式必须改革:一是由“主导式”转向“引导式”。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初始理论教学仍需要以教师为主导,导入设计项目后则转向引导式,实践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则以引导式为主,以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二是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互动化”。教师不再完全以自己的意愿进行授课,而是根据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传授知识与观念,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文献阅读,既达到了因材施教的效果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在项目结束后要求学生进行设计提案,并以提交总结报告或小论文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口述表达能力、逻辑思考与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实现高素质、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培养目标。
4.考核评价体系应为多元化和多维度、多层次的体系
不同的项目类型应采取不同的考核方法,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一是模拟项目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以激发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二是企业真实项目采用教师评价、企业方评价(设计师或项目经理等),以企业的要求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促使学生认清自己与实际工作的差距;三是企业征集项目和竞赛项目除了教师评价、企业方评价外,还应将评选结果加入到考核之中。项目化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需要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体系。考核内容一方面包括对项目完成进度、项目完成质量(表现多样性、设计原创性、设计制作与实施效果等)、项目设计提案、项目总结报告或小论文等整个过程的考核,另一方面也要考核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自我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情况(具体比例分配情况见表2)。
作者简介:陈艳(1976―),女,江西赣州市人,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副教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高等教育管理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以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为例”(编号:JG10DB208)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5-0048-03
艺术设计专业是艺术教育中最具有职业技术性特点的专业,在艺术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艺术设计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国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建设问题。[1]当前课程体系研究与改革的目的在于更好的实现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背景下,我国社会普遍对“宽口径、厚基础、应用性、复合型、一专多能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
艺术设计,实际上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艺术设计专业中各个细分的专业虽然对设计知识的着重面不尽相同,但对于“大设计”概念的关于美、节律、均衡、韵律等的要求是一样的,都强调实践运用性和职业技术性。[2]近年来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在各高校一拥而起办学的情况下,又历经多次学生“扩招”,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过快过猛,出现了许多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基础薄弱、应用性不强、复合型不够、专业不专、技能缺失等现象。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最能直接反映其人才的培养目标,如何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便是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同时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也有指导意义。
一、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的现状
(一)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
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专业分为平面、动画、陶艺、装饰四大方向,以工作室教学为主导,实验室辅助教学,并以动画专业为试点,开展层层递进的教学改革。
一年级的学生进入基础教学部,学习色彩、素描等造型基础课程。二年级的专业课程为四大方向:平面(书籍、广告、家具、展示、插图、包装、摄影等11个工作室)、装饰(丝网印刷、玻璃、金属、髹漆等7个工作室)、动画(平面动画、多媒体、影视、虚拟立体动画等4个工作室)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学生上、下学期分别从平面、装饰、动画中选择一项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为共同课程。经历了二年级的课程,学生对各工作室与实验室有了初步了解,为三年级进入工作室学习打下基础,并尽早地适应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如书籍传媒设计工作室开设图形创意、广告、插图、摄影、展示设计等课程,并通过材料实验课程优化艺术设计教学。学生涉猎各专业方向的知识,在各实验课题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此外,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还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开展专业课程的同时配合文化课和体育课,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实践教学注重培养高质量、复合型的创新人才,坚持东西方艺术的融汇。以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为例,在西方视觉构成、摄影等现代艺术语言中穿插中国画、中国古典文学等课程。[3]其课程设置见表1。
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不仅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下了一番功夫,而且还注重学术的交流与实践,例如:2011年秋举办“冒险与革命”国际素描交流研讨会,研讨会上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家与学者交流了艺术理念;在主教学楼举办摄影采风汇报展,展厅里的作品震撼人心,那些作品不仅是在传达一些特定环境下人们的生活状态,更是一种心灵的对话;选择了大连金石国家地质公园作为学校教学实践基地;鲁迅美术学院平面设计与多媒体学部参与设计修改了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的会徽;参与了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会徽的征集活动,其中广告与综合媒介工作室全运设计团队、平面设计与多媒体学部全运设计团队、大连校区全运设计团队设计的会徽入围。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建设必将有新的突破。
(二)实践教学的价值
1.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专业课程的设置主要借鉴了国外设计教育的一些经验,引进了一些如设计概论、设计史等专业文化课程,又借鉴了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设置,如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4]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将这种教学课程的设置进行推广,有利于自身教学体系的完善。
2.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注重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的时代性比较强,适合现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按照社会需求、培养目标对知识结构的要求进行课程的开设。将这种实践教学进行推广,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课程结构的良好改善,从而更能促进当今社会的发展。
3.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企业进驻校园参与教学,实现了学院教学与企业产品研发的双赢,这种双赢有利于整个艺术教育的发展。
(三)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近几年来一直扩招,导致学生数量大大增加。面对如此庞大的学生数量,学校开设了类别很多的专业工作室课程,但硬件设备、师资力量普遍不足,尤其是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严重缺乏。此外,学院内的教学资源分配不平衡,导致工作室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长此以往,这将会影响整个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
二、国内外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的先进经验
(一)中央美术学院实践教学
中央美术学院适应社会发展,开展了实践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其摄影专业,走在了教学改革的前列。
在吸收国际摄影教学课程精华的基础上,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专业历经几年的实践-总结-调整,设置了摄影专业的3年专业课程。目前该工作室具有完备的设备体系与教学空间,教学手段先进多样,注重艺术、理论、科学三者的有机结合。教学模式上突出循序渐进式的理论-思维-实践的方式,并在基础教学阶段学生理论框架、技术素养和富于创造力的思维习惯的形成和培养上不遗余力。其一年级为基础课,二年级课程开设有摄影视觉与基本操作、黑白胶片与感光化学彩色影像基础理论、数字影像体系基本原理、试验影像--传统技法体验、摄影史话题、光线与感光测定、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社会纪实摄影、图片编辑与影像批评,三年级课程开设有布光与影室拍摄、高级商业摄影、艺术摄影、主题摄影综合训练、影像品质控制、叙事性摄影与影像编辑,四年级课程开设有平面设计与印刷基础、综合实践―个人推广、毕业创作及论文完成。[5]
中央美术学院还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这从其四年级上学期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其注重学生的个人推广,将人才作为品牌增强校、企、学生的交流,既提升了学校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又减少了企业培训的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融入工作的速度。
从中央美术学院的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教学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特别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四川美术学院课程设置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在积极探索现代设计教育与市场实践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上,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强调专业特色,按国际设计教育应具备的办学设施和条件,已建立起教学、科研与市场互动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形成了多个专业方向,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教学实验室与设计实习基地,旨在培养具有现代设计观念、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级专门设计人才。[6]
艺术设计专业分为装潢艺术设计、数码媒体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五个专业方向。其中,创意服装设计是重庆市精品课程。
创意服装设计课程开设有时装与日常服装的区别、联系,大师与历史服装鉴赏,创意服装设计的方法,西方服饰文化对非西方服饰文化的冲突、渗透,联想设计的构思形式,服装的风格形象,时装设计与材料――对材料的再创造,后现代服装设计与后现代服装设计师。创意服装设计是探索新的设计理念,新的设计元素,新的材料和新的工艺制作的过程。教学注重设计的原创性,开发学生的设计思维,提高设计能力,指导时尚与流行,是通向设计师道路的必经之路,培养具有原创设计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学习能力、适应社会能力的高品位、高素质的设计人才。
四川美术学院的教学倾向于对国内外的文化的研究,探索新的设计理念、新的设计元素、新材料和新工艺。
(三)广州美术学院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广州美术学院重视学生专业基础的训练,重视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注重对学生创意思维与表现能力的培养,注意最新专业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生掌握好一门外国语和现代设计工具。
以“广告创意”课程为例。“广告创意”课程通过三个阶段的操作:《阶段一》授课、思维导图运用、小组头脑风暴进入;《阶段二》头脑风暴演绎、创意出笼、备图;《阶段三》形式美、执行力、完稿与提案;帮助学生在作业过程消化授课的七项内容:观念、概念、判断、方法、执行、检测、态度,指导创意小组从制定大创意概念入手,通过闪光元素寻找,通过创意思维的开发,通过学习制造差异、训练审美执行力、尝试将概念做鲜活,最后完成公益广告或品牌广告系列创意的完整作业和提案演讲,感受一个广告作业的创意流程。[7]
广州美术学院侧重于学生学与测的结合,学生在学新知识的同时能及时反馈信息给老师,教学相长,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另外,广州美术学院注重学生的头脑风暴,开发了学生的大脑,提高了特色课程的质量。
(四)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课程设置
卡塞尔艺术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艺术学院,学校设置的专业、教授的课程随着时代思潮的发展而几经变化。
卡塞尔艺术学院的教学深受卡塞尔模式的影响,它是一种十分强调实践的教学理念。卡塞尔艺术学院设置的科系有自由艺术(Bildende Kunst)、艺术教育(Kunstpaedagogik)、艺术学(Kunstwissenschaft)、工业设计(Produkt Design)和视觉传达(Visuelle Kommu nikation)。自由艺术系专业划分为三个工作室:自由绘画、新媒体与老媒体、综合性工作室。艺术教育和艺术学专业:学生可以在其它几个系里自由挑选专业实践。工业设计分工业造型、纺织、服装等。视觉传达分平面设计、动画、插图、多媒体、版画、纸艺、电影、照相等。学院同样重视基础课程,基础课的学制为一年、学时为全日制,分为冬季学期和夏季学期。冬季学期的教学内容为抽象的黄颜色、抽象的红颜色、抽象的蓝颜色和自由创作;夏季学期的教学内容为主观创作和RUNDGANG学院年展准备。基础课学期中间为参观博物馆、画廊和艺术家工作室,每周二晚上人体课(选修)。除了五个系,卡塞尔艺术学院还有十四个工作室,如陶瓷、木工、金属、印刷、丝网工作室等。
学院把艺术精神与科学态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多视角地学习艺术与文化,这是几十年来学院一直遵循的教学指导思想。学生可以在这里完全自由的学习各学科的知识和使用各个工作室。[8]
三、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的若干构想
(一)寻找创新的设计方式
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应该聚焦于提升实践者“行动中反映”的能力。[9]也就是说,做设计以及发展持续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应该贯穿于专业人才的整个学习生涯。
设计得以表现依赖科学和合理的设计程序,即为设计前的调研(发现问题)―初步方案和陈述讨论(寻求方法)―确定方案、深化方案(解决问题)―模型阶段―展示陈述。“讨论和陈述”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可以使问题明朗化,方法明确化,一切都在合理、科学、有效的环境下进行讨论,才能使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10]
(二)学习与实践的交叉进行
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课之后,可以用3―6个月时间去企业实习或参与一些具体的课题设计,在实践中发现知识和能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然后带着问题再来学习,这样能有效提高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职业有更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有针对性的规划。
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必须紧抓设计实践的环节,建立用市场意识指导产品设计的理念。课程设置特别是专题设计课程必须与企业或具体的项目挂钩,避免纸上谈兵。早期的设计专题可采用虚拟项目,高年级应采用具体的、实际的项目。同时,学校可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场地和专业设备,以此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具体问题的应变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以便更快、更好地服务于社会。[11]
(三)注重中外文化的交流
中国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创立和发展,应建立在对外来文化引进的基础之上,借鉴别国的宝贵经验,汲取中国传统工艺文化的精华,在模仿、学习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创意设计的思想和设计教育体系。
各艺术院校可以吸收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的先进经验,建立与国外艺术院校的联系,可以增设一些对外交换生的课程,多与国外艺术院校交流合作,争取同国外艺术院校联合办学。
(四)教学与市场的紧密结合
当前社会信息化发展迅速,市场也随信息化的发展而更加繁荣,大学与市场的壁垒将逐步打破并走向融合。一门学科如果不能和它的实践领域紧密结合,只是关在校园里面壁攻读,将不能适应行业发展需要。[12]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应置于视野的总体性开拓,使教学和研究专业知识、教育创新相互连结起来。
各艺术院校可以学习四川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方式,同国内市场接轨乃至与国际市场接轨并同步发展。
(五)理论研究的全面跟进
各艺术院校应该紧跟时展,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设艺术设计理论课,让学生对艺术设计发展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史通今”。同时,开设艺术设计理论研究课,在艺术设计现有发展程度的基础上,研究艺术设计未来发展的趋势,步步跟进,提高艺术设计与社会发展形势相适应的吻合程度,从而把艺术设计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六)学生引导工作的积极开展
鉴于教学资源的分配不平衡、工作室教学“贫富分化”的状况,学校应在学生对专业及教师没有足够认知时,加强对学生的积极引导,避免资源较少的工作室面临因生源不足而被迫关闭的尴尬局面。同时,引导学生做好自己的艺术设计学习的长远规划,让多元化的“中国设计”誉满四海。
四、结束语
艺术设计教育在不断发展,各艺术设计院校也在不断探索新形式的课程设置。相信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将会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的突破,从而为民族事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嘉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8).
[2]邓常宁.论艺术设计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J].美术大观,2009(9).
[3]陈艳,郑淇元.建立科学的艺术设计实验室管理机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7):282-283.
[4]吕村.艺术设计教育学科课程设置的回顾与现状[J].中州大学学报,2009(2).
[5]中央美术学院官方网站.实践教学[EB/OL]..
[8]卡塞尔艺术学院网站.课程设置[EB/OL].省略/group/topic/4850140/.
[9]舍恩著,等译.培养反映的实践者-专业领域中关于教与学的一项全新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乔安娜·德雷克司长对刘捷副省长会见代表团一行表示感谢。她介绍说,欧盟非常重视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采取了各种措施促进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加强双方创新集群的合作,加强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共同促进中欧中小企业的发展。
中国-欧盟创新集群合作会议开幕式由省科技厅彭宇行厅长主持,刘捷副省长致欢迎词。欧盟委员会企业与工业总司中小企业司乔安娜?德里克司长、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杨跃承副主任、彭宇行厅长分别就欧盟、中国、四川支持和促进集群发展与创新的政策措施进行了主题发言。此外,来自匈牙利、法国、成都、潍坊、洛阳等政府部门、高新区和创新集群的代表就创新激励、集群发展、资助政策等做了发言。
本次会议为中欧双方创新集群、产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企业之间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促进了政产学研有效互动交流,将有力推动四川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产业集群、创新集群的国际化发展。
在中欧国际技术转移项目对接活动上,科技厅厅长彭宇行介绍了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及国际技术转移情况。他指出,近年来四川省高度重视技术转移工作,积极开展跨国技术转移,最大限度地吸纳和利用国际创新资源,从而为实现技术跨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他强调,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一号工程”有15个专项,其中专门设立了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其目标是促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四川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他希望,通过本次对接活动,搭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在四川实现产业化和商业化。
会上,新加坡宇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上海技术交易所、重庆科学院技术评估与转移服务中心、清华大学科威国际技术转移有限公司与四川西部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举行了国际技术转移合作签约仪式。英国塞普洛特斯公司与成都先导药物开发有限公司合作的“体外药代和毒性检测平台”项目、德国易能森公司和成都英泰力电子有限公司合作的“节能型无源无线控制系统”等10个合作项目现场签订了合作协议,其中,四川育德隆服饰制造有限公司与法国安盛博农业战略研究中心合作的“欧洲市场战略发展方向咨询服务”项目是当天找到合作契机、对接撮合成功的合作项目。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5-0081-02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创新的鼓励,科技查新工作的内容和范畴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查新种类的不同,对查新结论的撰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结合查新工作的工作实际,从查新性质,查新分类,和查新的结论和查新结论的几种主要撰写方式来对新时期查新工作进行探讨。
1 查新的性质
查新是科技查新的简称,是指查新机构根据查新委托人提供的需要查证其新颖性的科学技术内容,按照规范的操作,并做出结论①。
查新是对项目的新颖性作出结论;这里的新颖性是指在查新委托日以前,查新项目的科学技术内容部分或者全部没有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①。
查新是文献检索和情报调研相结合的情报研究工作,它以文献为基础,以文献检索和情报调研为手段,以检出结果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对查新项目的新颖性进行范围和程序有查全查准率的严格要求,要求给出明确的结论,查新结论具有鉴证性。
查新是以通过检出文献的客观事实来对项目的新颖性作出结论。
2 查新的分类
过去,科技查新目的主要是为了申报成果和立题,因此,查新的类别主要是成果查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进入WTO以及专利制度的实施,知识产权的保护,产品标准的重视,以及我国建立的各种各样的基金,如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研基金等众多基金,实行新产品的评奖工作等,查新的类别不断增多,目前主要有成果查新、基金申报立项查新、专利查新、新产品申报查新,标准查新、商标查新等。从专业角度可以分为化工类、电子类、机械类、计算机、软件、网络、生物、地学、农业等,此外还可从设备查新、产品查新、工艺查新、理论查新来分类。
3 一般及特殊类型科技查新结论的撰写
查新结论的撰写,一般可分为综述型、查新点分述型、三段式、分述总结型等。随着国家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以及查新类型和目的不同,查新的结论应适应其变化,配合专家对项目的鉴定。下面针对部分常用和特殊的类型进行探讨。
3.1 新药申报查新结论的撰写
在查新业务中经常遇到用户委托的新药申报查新,通常所提的查新要求为某药品“在国内的药品行政保护情况和专利申请情况”,在此情况下,对查新结论的撰写不仅要叙述专利的申请情况,而且要说明药品行政保护情况及对系列药品数据库的检索情况。如对“米格列醇”申报新药的查新,其结论如下:
“经检索药品行政保护公告、药品注册公告、批准临床研究新药公告、国内新药数据库、药品广告资源信息数据库、中国专利数据库、国家非处方药目录品种使用说明书(西药)数据库、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SDA)批准新药数据库、中国企业与产品库、国家新产品数据库、中国科技成果库未见米格列醇的相关记录。”
3.2 关于基因、蛋白质序列的查新结论的撰写
有关基因和蛋白质序列的查新是随着科学发展而出现的一类新的查新项目,在做这类查新项目时要注意检索GenBank(Nucleotide: sequence database)和Protein: sequence database以及PubMed等数据库。在查新结论的撰写上要注意对基因序列位不同和变化以及菌株的区分。
实例:植物多功能细胞信号HarpinEcc蛋白的研究和产品开发
针对本课题查新点在美国Genebank数据库中检索到两个相关记录文献1和文献2。文献1报道的基因编号为AAX38231的HarpinEcc基因序列,为本委托查新课题组独立在美国Genebank数据库申报的基因序列。文献2报道的基因编号为AAD32966的HarpinEcc基因序列,与本课题的基因序列采用的菌株不同,本课题采用欧氏杆菌白菜软腐致病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CSDS001,文献2-7采用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褐腐致病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Ecc71,两种菌株的hrpNEcc基因享有93%的同源性;本课题的Harpin Eccs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文献2-7的菌株Ecc71的HarpinEcc蛋白相比,分子中有6个位点发生了氨基酸替换,分别为Ser70Gly70、Gly113Ser113、Ala115Val115、Gly249Ala249、Arg317Ala317、Lys352Gln352。
3.3 软件类查新项目的查新结论的撰写
软件类查新项目是目前查新工作中增长最快的一类查新项目,由于软件产品在综合性文献数据库中报道较少,在专利数据库中也只有与硬件相结合的软件才能申请专利并得到报道。因此,在撰写软件类项目的查新结论时,除应说明其中综合性文献数据库中的文献情况外,还应特别说明在软件著作权登记数据库和软件产品认定公告数据库、计算机文摘数据库等专业数据库的报道情况,这样撰写的查新结论才有说服力。
实例:×××3D引擎共性平台
文献1-3报道了国内自己开发的神迹网络游戏软件和飞越梦幻《边缘》3D网络游戏软件和《天地Onlie》。其与本课题的不同点是本课题开发的是3D游戏引擎共性平台。而文献1-3只是3D网络游戏软件。
文献4报道的一款即将上市的3D MMORPG《荣耀》是塞博先锋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3D游戏软件,采用塞博先锋公司自己开发的3D 游戏引擎。其与本课题的区别是该3D游戏引擎不是通用引擎共性平台。
文献7概述了3D游戏引擎构架。文献8介绍了纹理映像技术在三维游戏引擎中的应用,属理论研究文章而非3D游戏引擎。
文献5报道的3D游戏图形开发平台gameSpace与本课题的区别是国外开发的产品。
文献6、文献9、文献10-11、文献3等3D游戏软件是基于国外3D引擎开发的游戏软件。
在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数据库和中国双软认定网软件产品认定公告数据库也未检到同类软件。
综上所述,在检索范围内,有关“3D游戏平台”文献,只有文献5报道的GameSpace这一国外软件,未见国内自主开发的3D通用引擎共性平台的公开文献报道。
4 标准查新
在查新I务中经常遇到用户要建立一项新的产品标准而委托我们查国内外的该新产品的标准情况。在此情况下,对查新结论的撰写除要叙述综合性文献数据库中报道情况外,而且还要重点说明在标准数据库的检索情况。如对“氟化石墨”产品标准的查新,在结论中建议考虑加入以下的内容:
经采用检索词“氟化石墨”和“graphite fluoride”检索中国国家标准数据库、中国行业标准数据库、中国国家建设标准数据库、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数据库、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数据库、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标准数据库、英国国家标准学会(BS)标准数据库、德国标准化学会(DIN)标准数据库、法国标准化协会(NF)标准数据库、日本工业标准(JIS)标准数据库、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标准数据库、美国材料与实验协会(ASTM)标准数据库、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标准数据库、美国保险商实验所(UL)标准数据库等未见氟化石墨的产品标准的公开文献报道。
引言
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医学专业,并进行了详细地划分,提供相应的设备与资金。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作为医学专业的分支学科对于医学事业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对于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学生的教学却存在种种问题,教育工作者总是侧重于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而忽视了其实践能力。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是实践能力、应用能力极强的学科,需要大量的实践才能对于本专业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要想在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有所成就就必须拥有创新精神,而创新发挥作用也必须要以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为基础。所以各大高校必须要以创新为总指挥,进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实践课程进行改革,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一、药物制剂技术专业课程的开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国际地位也逐步提高,随之我们也加大了对于科教文卫事业的投入,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将是我国未来发展的目标。而我国要想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超高科技水平的国家首先必须要成为一个教育强国,教育将会源源不断地为各个领域输送人才。随着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日渐的重视,各大高校也纷纷建立,以培养人才为己任,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则以新型的专业崭露头角。药物制剂专业所从事的工作就是研制药物来解决人类身体的疾病。这是一门技术要求高、实践性强的学科,这门学科与人们息息相关,可以说这个专业的出现会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也将为人类健康的保护神。
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教学中的问题
(一)由于药物制剂技术专业需要有着一定的药学知识储备,所以在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受教育者则对于这些基础性的药学知识极为关注,而在此同时,却忽视了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实践性。甚至有些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熟记厚厚的医学书籍,却没有时间待在实验室进行实验。这便是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实践性的忽视。我们都知道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它不是单纯地进行理论研究,而是一门与药物的研制、生产有着密切关系的技术含量极高的学科,实践的缺失会导致该学科丧失原来的学科作用,也不能为科技领域输送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它也不是一门纯技术的学科,我们一整天待在实验室并不一定会研制出新型的药物。这门专业同时也需要一定的药学基础知识,而该专业的技术性则使得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实践上,从而忽视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于前人药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这会导致一切的实验都将是徒劳的。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的渗透,学生和老师只是纠结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反复实验但不会有新的发现,所以我们必须在学习前人药学知识积累的前提下,以创新精神去引导,这样才能使得药物制剂的研究有所成效。
三、实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既然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出现了种种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及时的解决这些问题,这些才能有好的学科建设,也能使得各大高校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则是必须的,只有进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才能培养出既有药学理论又能基于药学理论研制出极为有效药剂的全面型人才,这也是我们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
四、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必备宝典―创新精神
上文已经提到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是非改不可了,那么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该如何改革呢?接下来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在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将药学基础知识和实践课程并行关注,这样才能使得药学知识能够应用到实践,也能够使得每次的实践都将是极为有效的。理论和实践的共同发力才能使得药物制剂技术专业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技术人才。
(二)我们应该以创新为动力和导向进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需要我们需要一定的创新精神,敢于向既定的成果挑战,敢于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这样才能走好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路,也能探询到新的奥秘。
五、结束语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不同于我们所学习的人文科学,可以说它是一门技术型专业,操作性和实践性极强。在当前的各大高校里都有开设这样的专业,其原因是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与中国未来的医学事业以及人类的身体健康有着必然的联系。但是,在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创新精神丧失和理论知识不够充分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的个性就是创新的来源和可行性,以创新为导向进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改革才是有效的。
作者简介:马莎(1984-),女,民族:回,籍贯(省、市):云南省蒙自市,学历:硕士,职称:助教,研究方向:中药药剂学。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128-02
数学的研究也应以一定的研究对象为基础[1],如果数学专业的学生只满足于在其他科研者所得出的结论的基础上展开研究,可能很难有所突破,或者错上加错,浪费了大量精力。所以数学专业的学生应当具有一定的工科项目的研发能力,相关问题的分析能力,只有对研究对象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很好地对其进行理论研究。所以,非常有必要在数学专业学生学习期间,进行工科背景项目的实施,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以避免陷入纸上谈兵的境界。通过此类项目的实施,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理论在工程当中的实用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并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体认知能力,理解所学的理论如何推广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项目实施中,学生自觉总结与体会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是偏向纯粹数学还是应用数学。为以后的学业发展和工作规划,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借鉴、平台。
一、数学专业的学生刚开始介入本项目时的特点
接触科技创新项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公路护栏材料及结构的力学评估”初期,学生认为对于非本专业的项目不会得出理想的创新成果,不是很有信心能完成此项目。正是由于此原因,在准备方案时,学生能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查阅相关资料、调研、准备方案。积极主动地收集工程实际问题相关资料,反复进行研究,开讨论会,最终能够结合工程实际提出较为理想的试验方案。举例如下,方案:把图1-1的相同的两行波改为两边高中间低的三行波。虽然波形结构已经能很好地起到缓冲的作用,不过二次缓冲应该会更有效果。如果一层波没有完全奏效的话,再使用二层波去进行缓冲,可以更好地保证车辆的安全。两行一层波可相当于现在通用的波形结构,当它们没能阻止车辆的撞击时,新加的二层波就可以发挥它的作用。另外,因为波和波并不是一体,而是相互连接起来的,所以当一层波受损而二层波完好时,可以只更换一层波,尽量节约资源。此外,该方案还考虑了附加的“二级缓冲”波的方向问题(上页图为外凸,内凹型在下面ansys建模时会提到),将内凹与外凸效果与原结构进行比较。(后面的支撑柱,只是凭借“三角形最稳定”而加上的,不过会用到更多的材料。)
由于学生意识到自己工科背景知识的不足,所以在准备方案时,为保证能够获得理想的试验结果,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调动积极性,设计了多种用于对比研究的护栏截面用于Ansys的计算指导中,然后通过对比来讨论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在数值模拟分析方面,学生发挥了数学专业的优势,能够较为全面、迅速地进行模拟分析。在分析缓冲吸能特性方面,能够不受常规工科思维模式的限制,从侧面分析所设计的护栏结构的缓冲吸能特性。比如,从冲击物的冲击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冲击物的冲击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冲击物的最大位移、最大冲击力;被冲击物(护栏)的冲击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被冲击物(护栏)冲击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被冲击物(护栏)最大位移等方面来反映所设计的护栏结构的缓冲吸能特性,获得理论分析与ansys模拟分析结果较为吻合的结论。通过模拟分析结果确定最佳方案,学生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得出理论分析和模拟结果相结合而得出来的分析结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完成了一个与工程相关的项目从查阅资料、实践调研,综合分析,直至提出最终解决方案的全过程。对于具有工程背景的项目如何着手进行研究有了很好的锻炼。另一方面突显较强的分析能力,体现了数学专业学生对于力学的数值模拟计算与分析能力的优势[2]。学生能够从纯数学理论研究过渡到结合相关文献、市场调研和所学理论对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能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于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信心。
二、数学专业的学生实施本项目时的劣势
在项目方案的分析确定与借助于ansys模拟分析软件的分析过程中,由于数学专业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对于力学的数值模拟计算与分析能力的优势,进展顺利。但对于进行具体通过试验验证以上设计方案的这一环节,则进展缓慢,原因是对于如何进行实际试件的制备、如何根据国家标准进行试样制备、非标准试验如何在实验室内完成模拟试验等一些实际操作缺乏经验和浓厚的兴趣,学生仍然关注并擅长于理论的分析与模拟推断,而在具体试验实施前首先畏惧时间的紧张,不勤于动手实践。
如果数学专业的学生没有与课题相关的工程背景知识,单纯从数学的角度推理,所获得的研究结果将会不可靠,并且无法用于指导实践,缺乏实用性。本项目针对大二数学专业的学生展开,题目与力学相关。数学专业的本科生接触有关力学的创新课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奥秘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本专业课程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研究中工科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能力的重要性。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在数学研究中遇到某些工程问题时,学生知道如何去掌握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而不是单纯的数学推导与计算,在以后的数学相关研究中才能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在我们的快速JPEG 2000图像尺寸缩小转换方法中,首先将原始JPEG 2000图像经EBCOT解码以及反量化步骤解出图像的频率域编码信息后,再透过频率域图像尺寸缩小转换方法,直接在频率域里缩小图像尺寸,最后再通过量化与EBCOT编码等步骤,将图像尺寸缩小后的图像频率域编码信息编成JPEG 2000图像。
本文所提的JPEG 2000图像尺寸缩小转换方法与空间域图像大小转换方法相比,所提的方法省掉反向小波转换、反向色彩转换、后置处理、前置处理、正向色彩转换、以及正向小波转换等六个步骤。由于所提的方法不需将频率域编码信息转成空间域图像,因此本论文所提的方法除了可更快速的转换图像大小外,也可省下存放空间域图像内容所需的存储空间以及减少所需的计算量。
1 简化JPEG 2000压缩与解压缩流程
在快速JPEG 2000图像尺寸缩小转换方法中,保留了EBCOT解码、反量化、量化与EBCOT编码等四个部分,主要原因说明如下:
1.1 EBCOT编/解码 JPEG 2000编码后的图像会储存成封包的格式,但封包并非以子频带为单位储存,所以要取得各子频带的内容,必须先经过EBCOT解码才行。再者本文的方法有可能需要对子频带再进行小波转换,因此EBCOT编/解码过程不可省略。
1.2 量化与反量化 保留量化与反量化步骤的主要原因在于图像经由正向小波转换后,会产生不同大小的子频带频率信息,不同子频带频率信息使用不同的量化步长值进行量化。
子频带与量化步长值这两者有相对应关系,换句话说以具有7个子频带的JPEG 2000图像而言,必须要有7个相对应的量化步长值。而子频带与量化步长值所产生的数目与小波转换的层数有关,对于一个经过m层小波转换的影像,所具有的子频带数目Nsubbands计算公式为:Nsubbands=3×m+1,图2所示为图像经由二次小波转换后所产生的七个不同的子频带。
每个子频带的量化步长值都是由一组独立的控制参数(ε,μ)决定,该组控制参数必须记录于JPEG 2000码流头部,供译码端还原量化步长值使用。图3所示为一张图像经过三次小波转换后所产生的频率域情况。
本文所提的频率域图像尺寸缩小方法会改变原本图像的小波转换层数,进而影响到量化步长值与子频带的对应关系。当使用不同小波转换层数时,每个子频带的量化步长值会不同。所以,当图像在进行尺寸缩小前,先使用原本JPEG 2000图像的量化步长值对图像进行反量化,还原频率域信息,当图像尺寸已调整缩小后,再用新的量化步长值来量化频率域信息,即可解决量化步长值与子频带不一致的问题。
在我们所提的方法中,分别会遇到小波层数足够与小波层数不足的情况。假设一张JPEG 2000图像小波层数为m层,欲要将图像尺寸缩小为原来的(1/2n×1/2n)大小时,假如n
若n=m发生,也就是小波层数不足。首先经EBCOT解码后,产生不同的子频带信息。针对不同的子频带信息使用反量化,接着进行图像缩小的工作,将不需要的外频信息去除,保留的频率信息因小波层数不足(小波层数需为1层以上),要对保留的频率信息再进行小波转换。产生出来的小波频率域尺寸大小超过欲转换尺寸,可将外频的小波频率信息去除,保留LL子频带。此时图像大小虽已符合转换所需大小,但JPEG 2000规定图像至少要有一层小波转换,所以必须再做一次小波转换,得到一张小波转换层数为1的JPEG 2000图像,最后再经量化与EBCOT编码,得到尺寸缩小后的JPEG 2000图像。
2 频率域图像尺寸缩小转换方法
图1中间的频率域图像尺寸缩小转换方法主要工作包括缩小频率域图像尺寸与修改JPEG 2000图像码流主标头相关参数等步骤,详细步骤如下:
2.1 括缩小频率域图像尺寸
①小波转换层数足够的作法。假设当图像的小波层数为m层,欲将图像尺寸缩小为(1/2n×1/2n)大小时,若n 首先使用EBCOT解出频率域信息,再对需保留的频率域信息作反量化动作,接着将整张图像的尺寸缩小,并且丢弃不需要的外频频率信息,最后将所保留的频率域信息再重新经过量化与EBCOT编码,即可得到图像尺寸缩小后的JPEG 2000图像。
②小波转换层数不足的作法。假设当图像的小波层数为m层时,欲将图像尺寸缩小为(1/2n×1/2n)大小时,若n=m,就是小波层数不足,则除了丢弃m个外层的中高频信息外,还需要将原来最内层的低频信息,进行(n-m)+1次小波转换,再将所产生的(n-m)层的中高频信息丢弃。由于以上的(n-m)次小波转换后的中高频信息最终将被丢弃,因此在进行以上小波转换时可直接省略许多计算工作,不必进行完整的小波转换。此法为本文提出的快速小波转换方法。
2.2 修改JPEG 2000图像码流主标头相关参数 JPEG 2000图像码流主标头记录原始图像大小、块状(tile)大小、小波层数、各子频带的量化步阶值参数(ε和μ)等数据信息。在我们所提方法中,并没有将图像解回空间域,而是在频率域信息缩小图像尺寸后,直接进行量化和EBCOT编码,产生新的JPEG 2000图像。新的JPEG 2000图像码流主标头数据无法像空间域转换方法由JPEG 2000压缩方式设定,而必须自行修改JPEG 2000图像码流主标头内的相关参数。
3 小结
JPEG 2000具有的多种特性使其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许多图形图像公司如Pegasus,Aware等在开发的图像软件中集成了JPEG 2000图像压缩技术;有的公司如ImagePower等已开发出JPEG 2000的DSP芯片。JPEG 2000将取代JPEG在图像压缩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本论文提出一个新的快速图像压缩方法,可大幅降低使用空间域转换时的处理时间,以及所需存储空间,但是本文所提方法只针对静态图像实现固定大小的缩小转换,无法对图像作任意大小转换,对图像作任意大小转换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需作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A715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随着“十二五”建筑规划的实施,运用快速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减少技术创新的成本与风险,加快建筑行业自主创新,是发展社会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迫切需求。TRIZ理论包涵的发明创造原理可以针对不同的行业内的问题,有效启发创新个体进行创新,在近年来得到国内外不同行业的广泛运用。而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之柱的建筑业,是对技术创新依赖性很高的一个行业,如建筑模板,高强混凝土等技术创新成果都大大提高了建筑业的生产效率、质量和环境保护能力,降低了成本。但是,TRIZ理论还没有在该行业中引起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专利因为数据详细、信息全面、容易获取及前沿性而成为技术信息最有效的载体。也是反映技术创新成果的核心数据,根据201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专利统计数字,从8大类专利的排名来看,构造柱类专利总量是倒数第2位,这表明建筑行业创新力度不够。所以,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深入研究TRIZ理论在建筑业中应用的潜在规律,对提升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大陆对建筑业专利的系统研究还处于空白,而国内外及台湾地区,已经展开研究。为了弥补国内在该方面研究的不足,系统化的提升我国建筑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构造柱施工相关专利为研究对象,搜集大量专利文献,按比例在各个子分类中筛选其中三十份优质的专利文献。通过运用TRIZ理论,对专利文献进行要点的提取、分析、统计,找出其中最常用的通用工程参数和发明创造原理,进行探索建筑业技术创新的潜在规律,希望能够系统的提升建筑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2 专利分析原理
一份专利说明书信息量非常庞大,通常包括摘要、权利要求书、说明书、附图等几大板块。在对专利进行分析时,需要重点分析专利说明书的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专利说明书阐述了专利的技术背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了发明的目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了该发明区别于其他解决方案的技术特征,介绍了新的解决原理。因此,需要运用TRIZ对这两部分进行重点研究分析。
这对提出的问题进行TRIZ理论分析,找出需要改进的技术参数和恶化的技术参数,在技术矛盾矩阵中找出技术冲突的类型和可能解决问题的发明创造原理。本文通过分析一定数量构造柱施工相关专利文献,统计这些专利说明书中使用的技术参数及发明创造原理,找出使用频率最高的技术参数和发明创造原理,揭示构造柱施工相关专利技术创新的潜在规律。
3 专利要点的提取
专利文献涵盖的信息很丰富,对专利文献进行分析,首先要对专利文献的内容去粗取精,找出问题的本质,然后提取要点,便于转化为TRIZ理论中的标准问题,再利用冲突矩阵表找出可以运用的发明原理解决相应的标准问题。
据文章的研究目的和专利说明书的分析,提取的要点如下:专利号、专利名称、专利摘要、专利技术背景、解决的冲突(冲突的类型和问题的结构)、创新性(解的发明原理)。其中,专利号、专利名称、专利摘要以及附图都是显而易见的。而专利背景技术、发明内容、权利要求说明书,这些占的篇幅较大,需要对其中的要点进行归纳整理。最后得出每一分专利,通过现有技术或者产品用什么方法解决了什么问题。另外,归纳出何种问题尚未解决,明确在发明之前的技术状况。解决的冲突即是对专利解决的问题进行剖析,明确产生的原因,并将原因按照TRIZ理论的标准工程参数进行表述;专利创新型分析,应该明确该专利解决的问题、使用的技术原理。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不一一列举每一个所选专利的具体分析结果。
4 专利采集与分析结果
构造柱施工相关专利属于IPC分类中的E部分,等级号码有E04B、E04C、E04G等。子分类也很多,本研究中专利来自于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构造柱的专利83项中挑出的有代表性的30项专利说明书。
4.1 通用工程应用频数分析
应用TRIZ中39个通用工程参数,对30份构造柱施工相关专利进行系统研究分析。统计了39个通用参数应用频数,发现了145次工程参数的运用,平均每个专利用了4.8次;其中较高的几个工程参数是:参数序号27号可靠性用了19次;参数序号33可操作性用了20次;参数序号1运动物体质量用了11次;参数序号13结构的稳定性,用了12次。这些参数的多次使用表明了构造柱施工相关专利的潜在发明是有规律可循的。
可操作性参数出现频率最高原因是构造柱施工是很具体而实际的工艺,对发明物的实际操作来说是最重要的环节。可靠性使用频数较多,主要是因为构造柱施工时混凝土涨模问题的出现。其他参数也分别反映了构造柱施工对质量、灵活性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实践中遇到要解决构造柱施工的技术问题时,这几个频数高的参数应主要考虑。他们具体含义如下:
可操作性是指完成操作应需要较少的操作者,较少的步骤以及使用尽可能简单的工具;
可靠性指系统在规定的方法状态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运动物质质量指在重力场中运动物质所受到的重力;
结构稳定性是指系统的完整性及系统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4.2 发明原理分析
根据矛盾矩阵中所列出的发明原理,统计40个发明创造原理在构造柱施工相关专利中的应用情况。统计发现,发明创造原理在搜集到的30份专利说明书中应用了80次,平均每份专利应用2.7次。
通过本次的统计,在构造柱施工相关专利中应用频率较高的几个发明创造原理如下:发明创造原理序号1分割,应用12次;发明创造原理序号13逆向思维,应用13次;发明创造原理序号机械系统的替代5次。在实践中解决构造柱施工技术问题,以上3个发明创造原理优先考虑。他们具体含义如下:
分割是指将物体或外部环境的同类结构转换成异类结构;使物体的不同部分实现不同功能;使每一部分处在最有利于运行的条件下;
逆向思维是指事务原来的操作方法,现在从反方向来操作,而构成的现在的步骤和方法;
机械系统替代指打破传统的方法,用机械来代替传统的工艺。
其中分割发明原理被广泛采用,可能原因是近年来国内构造柱施工专利的增加,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分割成为研究构造柱各个施工环节的重要研究手段。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建筑业势必要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因此,构造柱作为填充墙的主要构件,必然要提高自身质量,从而保证构造柱整体质量,增加抗震强度,从而增加房屋整体性能。
5 结语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个行业内的企业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专利由于蕴含着完整的信息,对各行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研究重点分析了构造柱施工相关专利技术创新规律,但在建筑业中其他构件种类专利,如门窗、施工工艺等的系统分析还有待研究。在把建筑行业各个领域不同类别的专利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归纳出不同类型所蕴含的技术创新研究,进而指导行业的技术创新实践。同时,将行业内的专利结合TRIZ理论进行知识化管理,开发专利知识管理系统,提高已有专利的可利用性和利用率,也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45-02
近年来一些先进国家逐渐认识到工程教育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重要性。例如,美国提出了工程教育回归实践的观点,呼吁加强技术与科学的结合,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工程实践和工程能力的培养。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具有显著的工程特点,实践性强,与运输生产活动的联系十分紧密。目前交通运输专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程实践环节薄弱,工程教育与产业和企业的发展需求脱节,进行以“工程实际为导向”的交通运输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加强本科课程教学中的工程实践方面的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同时也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神的需要。
一、研究的作用和意义
研究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理论与工程实际的结合,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推动研究性教学,探索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可以丰富课堂教学,让科研走进课堂,改善专业课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第三,探讨交通运输专业教学方法管理与改革的具体任务及措施,为提高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提供保障。最后,可以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与生产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工程素质,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课堂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创新。交通运输专业课是集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具有基础性强、知识面宽、体系繁杂零散的特点,学生在学习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难以掌握。为提高专业课课堂教学效果,要结合工程课程教学实际,探索以“工程实际为导向”的交通运输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实践环节的改革与创新。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程设计和实习三个部分。交通运输专业具有显著的工程特点,实践性强,与运输生产活动的联系十分紧密,实践教学环节最能体现交通运输的专业特性,是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可通过实验、课程设计和实习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因此以“工程实际为导向”的实践环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拟从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与作用出发,分析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的任务及具体措施,提高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质量。
3.毕业设计环节的改革与创新。毕业设计是一个设计思想、设计方案实施的过程,设计者的重要设计思想和控制技术都要从设计方案中体现出来,毕业设计不但要教授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毕业设计中,设计课题要充分体现现代科技发展水平和工程实际,将实际工程项目融入毕业设计之中,真题真做,深入工程实际,抓住设计指导重点,教授工程设计方法,确保设计质量和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再次升华,使毕业设计水平有突破性进展和质的飞跃。
4.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实施保障机制研究。为了保障以“工程实际为导向”的交通运输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有效实施,需要学校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建立符合工程实际的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离不开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而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涉及到各方面的因素。应该努力保障良好的教学环境,为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打下很好的基础。②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对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实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挖掘,如何使其发挥最佳效能,应认真研究与探讨。③建立完善的管理和监督体系,对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有效实施进行直接或间接引导以及予以协调。
5.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实施效果评估体系研究。在进行“工程实际为导向”的交通运输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一定阶段之后,需要全面了解其运作情况,评估这个体系是否能适应未来发展,如何评价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和实施效果事关重要。随着改革和创新的逐步深入,通过征求和综合各方意见,结合学校发展前景规划分析评估结果。评价结果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指导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引导教师及时地进行相关修正。因此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实施效果评估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三、前景和展望
通过研究适应不同教学阶段特点的以“工程实际为导向”的交通运输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实施模式,探讨保障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有效实施的影响因素,对主要影响因素按照重要度进行排序,可以构建合理的以“工程实际为导向”的交通运输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实施效果评估体系。并系统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找出当前面向工程实际人才培养的主要瓶颈所在,结合交通运输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与生产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工程素质,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时铭显.美国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5):9-13.
[2]李宏伟,张志远,李伟,etal.面向工程实际的应用型机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0,25(003):149-150.
[3]常治斌,桂定一.结合工程实际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与创新能力[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1,(002):61-63.
[4]胡大伟,魏朗,王生昌.交通运输专业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路[J].交通高教研究,2000,(1).
[5]骆勇.交通运输专业实习模式及探讨[J].经济师,2008,(10):148-149.
[6]马永财,毛欣,万霖.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4):86-87.
[7]罗春雷.全程结合工程实际的工科专业教改实践与思考[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002):15-17.
[8]谢飞鸿,关惠平.工科毕业设计应突出个性化与实践能力的培养[J].理工高教研究,2005,(2):115-11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215-02
职业教育在我们国家已有了二十多年的历史,高职教育也有了近二十年的历史,在职业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校企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思路,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解决了许多具体的实际问题,使学校教育具有了人才培养的方向,也解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问题。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高职教育的发展和校企合作的深化,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在其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即使是在学校也不泛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特别是敢想敢做的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表现尤其突出,并且在实践课堂就能创造性地设计出出色的设计作品,也就是艺术设计实践课程的教学成果,这些成果只要稍加润色就能成为适用艺术市场需求的艺术作品,这种作品如果有合适的渠道就能进入市场就能使成果转化成为商业性艺术品,而实现这种成果的实际价值。因此,一个良好的服务平台将是这种成果转化成功的必备条件,毫无疑问,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就是沟通这种渠道的先天条件。那么这种架构高职艺术设计实践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的校企业也将是校企合作的深化。
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实训创新成果校企联合运营转化服务平台是企业、学校、学生三者共同协作的平台,也是为专业实训创新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它的服务对象既是学生,也是企业和学校,它是艺术设计相关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前提下,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为把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过学过程中师生所创作的艺术设计作品转化为艺术设计商业性产品服务有偿平台。在这个平台中,企业或者提供项目,或者把艺术设计作品进行量产,或者把艺术作品推向市场。学生在这个平台中主要是提供合适的设计作品,或者是设计的方案,或者是独立的原创艺术设计作品,让平台始终有足够满足市场需求的艺术设计作品。学校在这个平台中主要是协调学生的学习与设计作品的关系,协调学生提供作品与企业运营作品的关系。企业是这个平台的关键,学校是这个平台的纽带,学生是这个平台的基础。作品在平台的转化过程中,这三者的协调与否会直接影响到转化的效果,和平台运行是否持续的可能。
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实训创新成果校企联合运营转化服务平台的搭建的可行性。
1.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实训创新成果校企联合运营转化服务平台的搭建提供了基础。校企合作是一个由来已久的概念,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更是离不开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在高职人才培养中这种合作更为深入,企业协助学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开发相关专业课程,因此,高职人才培养是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紧密联系的。对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来说更是如此。在艺术设计专业中,每一种新型的艺术设计类型的出现也是与企业的需求紧紧联系在一起,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每一个课程也与企业的每一个生产环节联系在一起。学校的人才培养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人才,因此,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成为了学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种趋势,这为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实训创新成果校企联合运营转化服务平台的搭建提供了坚实的合作基础。
2. 普通高校的校企合作科研成果转化经验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实训创新成果校企联合运营转化服务平台的搭建提供了借鉴。学校与企业合作进行成果转化对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来说并没有既定的模式和既成的方法可供借鉴,但是对于本科院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的校企业合作却是由来已久,并根据不同的学科探索出了相应的合作模式,这些模式或方法虽不能直接应用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成果转化的校企业合作平台搭建,但至少可以为这种平台的搭建提供思路和参考,便于在服务平台的搭建过程中少走弯路。
3.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工作室的教学模式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实训创新成果校企联合运营转化服务平台的搭建提供了条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项目实训室教学方式,从2005年推广以来,到现在已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成熟运行了近十个年头。这种项目工作室应该说已具有了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的模型,因为项目工作室的项目来源也大多来源于合作企业,同时工作室的项目大多也是由学生来完成,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也掌握了工作技能,获得了知识和能力,同时项目成功完成也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经济奖励。但是这种项目并不是大面积的,也不可能进入课堂,成为所有学生的工作项目,即使进入课堂也并不能将所有的学生作品都转化成为商业性设计产品,但至少也为项目实训创新成果提供了转化的机会,同时也为搭建项目实训创新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提供了思路与经验,特别管理方面的经验,以及成果与课程协调的经验。
三、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实训创新成果校企联合运营转化服务平台搭建的实施。
从上面的情况可以看出,现在有足够成熟的条件搭建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实训创新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科技的发展,艺术门类也在发生着变化,很多的艺术形式在慢慢地淡出,也有很的新的门类在诞生。然而不管怎么变化,我们可以根据其产品呈现形式对其进行归类,针对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必须结合其特点搭建相应的转化平台。
根据艺术设计作品的呈现形式,我们太致可以分为:直接产品型、设计方案型。直接产品型又可以分为可复制产品型和不可复制产品型,设计方案型又可分为独件设计型和量产设计型。
直接产品型艺术作品是指艺术实践过程结束后的实践成果就是一件完整的艺术作品,进入市场就是一件独立的艺术商品,它不需再进行加工和制作,课程结束,作品也就完成。它主要是指手工工艺品,如装饰性绘画作品、雕刻作品、陶瓷艺术品、刺绣艺术品、纺织艺术品、毛绒工艺品等等。这些作品既要求具有相应的工艺水平,更注重艺术个性和审美内涵,它们将直接面向最终受众,即使这其中还存在可复制性和不可复制性作品的区别,也只有那些能直接得到大多数受众喜爱的作品才有复制量产的可能。那么针对这种直接产品型的实践成果,我们要搭建什么样的平台才能实现成果转化呢?根据其直接面向最终受众的特点,就必须让其具有与最终受众认识的机会,这种机会和获得当然是展示。展示的方法可以是展览会、宣传册、网站和商业销售展示等等,也就是说直接产品类形的成果服务平台的服务内容就是要创建成果与最终受众接触的机会,这样才有转化的可能。但这只是一种单向性的服务,即是指学生-产品-平台-受众的线程,这对于我们的人才培养来说还是不够的。对于人才培养来说,我们除了要把项目实训创新成果转化成艺术市场产品,更要从转化过程中收集到最终受众对项目实训创新成果所回应的评价、意见等信息,这些信息将对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这种信息回馈到学生,学生可以进一步对其成果进行改进,使其技艺和修养得到提升;回馈到学校,学校可以进一步地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为后续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提供依据。因此,服务平台不单是一个商业平台,而且是一个信息集散平台和教学科研平台,它是一个循环线程的平台。对于这样的平台,它要求拥信息的企业,产品展示的企业,产品销售的企业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