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32:1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校管理体系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新形势下,抓好高校的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这可以提升高校的综合发展水平,而高校的财务管理是国家财经法律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在制度方面避免发生损失的一个重要的内容。高校的财务管理不仅仅是辅助后勤的服务,而应该被当作是高校顺利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重要保障,也是各项重大的经济决策的基础。因此,在不同的经济环境和发展时期下,参考最新的财务管理法律法规制定出适应学校发展的体系制度,才能为财务管理工作打下一个坚定的基础。
一、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现状
(一)财务管理观念比较落后
在新形势下,高校的财务管理最终目标也发生了变化,其不只是关注社会效益最大化,也开始谋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筹资管理的目标则由之前的仅仅依靠政府经费的拨款变为多方面筹资渠道的开发,在投资管理方面,以前是通过政府的投入来改善高校的软硬件设备,现在更多地关注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的完善包括很多内容,加强各个方面的财务管理,就可以做到事前风险的防治,降低筹资的成本,获取最大化的效益,很多高校的财务管理制度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的高校财务监督要求,应优化高校的财务管理体系。
(二)资金的运作方式比较落后
1.筹资的渠道比较单一
由于受到历史原因的作用和影响,仍有诸多的高校缺乏完整的筹资措施和方法,筹资的渠道十分单一,通过银行贷款和政府的补助是唯一的选择。而实际上,当前我国的高校应该开展多渠道筹资。
2.预算管理存在问题
高校的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体系当中很重要的环节,预算管理应与管理决策的要求一致,从而让决策的目标更加清晰可辨。高校在事业经费的使用上有比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缺乏事先的规划,部分目标与高校实际面临的情况缺乏一致,在资金的规划上缺乏合理性,很容易导致资金的分配缺乏合理性,使得高校里主要的工作缺少资金安排,影响了高校的后续发展。
(三)财务分析指标的体系不完善
高校的发展如雨后春笋,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与此同时,高校的组织规模和拥有的资源发生了变化,再加上市场经济的跳跃式发展,我国高校的各项经济活动也变得丰富多彩。诚然,财务风险也在增加,财务分析与决策就成为了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当中的关键一环。虽然目前我国高校的财务体系使得财务核算具备了统一性,也提供了财务分析的指标,然而,财务分析指标当中并没有显示出事业单位发展的速度与经济效益等相关的数据,这就说明很多高校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缺乏完整性。
二、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建设与创新
(一)加强财务管理观念
高校管理部门应逐步提高财务部门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财务管理意识,采取比较先进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相应的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财务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充分了解计算机与财务法律法规等的基础知识。逐步引进内部的竞争机制,组织高校的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参加研讨会,开始实施流动上岗与定期轮岗的办法,以此调动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还要对部门的财务人员进行综合的评价与考核,并建立健全各项考核的制度。逐步加强高校财务人员的法制观念和财务管理观念,并大力推广会计电算化。
(二)采取适合新形势的资金运作方式
1.拓展筹资渠道
积极地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增强学校财力。在国外,部分大学的管理人员认为学校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其空间性是需要值得关注的,若可以给当地提供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和实用性的服务,能够给学校带来很多的优秀资源,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因此,高校必须把握对外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充分利用资源取得更多的校地合作的项目。与此同时,高校需要不断加强和相关企业的紧密联系程度,把高校的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运用到企业的实际生产当中,这样才能够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获取企业的资金帮助,也间接地为高校自身服务。
2.合理地编制综合的财务预算
随着我国高校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体制的逐步形成,在新形势下,高校的预算制度也进行了改革,改变了之前高校预算管理的体制,建立了“大收大支”的财务管理的模式,开始实施综合财务预算,将更多的渠道取得的全部收入与支出纳入到高校的综合财务规划和预期中。
(三)建立健全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第一,加大对财务分析体系的推广。在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分析的作用比较大,其科学性与合理性也会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高校应加大对财务分析体系的推广,对财务分析体系进行科学的制定,该体系中除了需要涵盖对财务情况的评价和分析以外,还需要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并编制财务报告。第二,建立高校财务管理评价体系。充分利用绩效评价的一系列指标体系,组织更多的绩效评价的相关活动,充分建立各个部门的自我评价、财政综合评价和绩效审计评价一体化的绩效评价的体制与机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的体系建设必须坚持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原则,充分地考虑到高校的未来发展情况,这应该成为高校管理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因此,我国的高校要不断地加强财务管理的管理,以此提高高校的创新能力,实施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建立并完善最适合高校发展的财务管理分析指标体系,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实际情况,最后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
作者:张智群 单位:滨州学院计划财务处
随着信息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拥有好较强计算机能力成为使得生活更快捷,工作更有效率的必备技能。这就使得培养直接面对社会人才的高校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机房作为高校计算机教育的阵地,除了承担计算机类的课程教育的上机外,课外还对学生进行开放。为了更有效的使用机房,营造良好的上机环境,这就使得我们必须采用合理的机房管理体系。
1、高校机房管理现状
1.1机房使用分类
高校机房使用主要分类主要包括计算机专业课程和非计算机专业类课程。计算机专业课程主要是计算机学科类课程,例如:计算机语言、数据库、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非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使用机房较多的有通信、机械、电子、会计;还有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也需要在计算机机房完成。
1.2机房面向群体分类
机房面向群体可以安一下几方面来分类:按照学生能力层次分类可分为初学者、掌握一定基础人员、计算机较为熟练的人员;按照本院机房上机人员层次可分为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四个层次;按照学生专业性质可分为计算机类以及非计算机类。
1.3机房管理突出问题
机房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学生容易修改、删除、添加文件;不正当的网页访问,移动设备非法的接入造成机房病毒泛滥;计算机机房课时量较大,超负荷运作,机房教师也工作量非常大;由于各个专业要求软件不一样,造成需要软件安装、调试工作量繁重。
2、高校机房管理体系新探究
针对以上分析高校机房目前的现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究高校机房的管理体系
2.1设备维护
2.1.1硬件设备维护方面
计算机硬件为计算机的躯壳,为机房的核心,维护好计算机硬件为保证机房正常运作的根本条件。第一,要保持维护好机房的卫生环境。潮湿、灰尘等环境因素会直接影响到计算机正常使用,以至于影响计算机的寿命;第二,安装窗帘确保计算机不会暴露在阳光下,保护好显示器;第三,计算机作为高速运转工作的设备会不断的产生热量,而保持好计算机机房的事宜温度将有利于计算机的正常运作;第四,实验管理人员要及时对有故障的计算机进行排查,及时维修好;第五,时刻注意机房用电安全,机房不使用期间禁止通电,经常安排电源线路,及时排查安全隐患,确保机房用电安全;第六,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严格规范上机行为,保证硬件安全有效使用。
2.1.2软件维护方面
(1)病毒预防。计算机病毒一直是计算机机房管理的难点,计算机病毒直接影响到计算机机房的正常运作,从而影响到教学。而计算机病毒由于其破坏性和传播性以及变异性使得很难预防。为了保证机房的正常运行硬对计算机病毒加以预防。第一,对非计算机专业机房采用硬盘自动还原功能。每次计算机重新启动后计算机还原到上次保存的系统,所有修改的内容全部消失;第二,对于课程中对计算机处理数据量较大的机房课采取安装实时防病毒的杀毒软件,有必须时通过硬件手段禁用USB接口等。文件的拷贝统一由安装好拥有最新病毒库杀毒软件独立机器(或者为教师机)杀毒后完成文件的拷贝,对于已经感染了病毒的计算机要及时清理,确保计算机病毒不会影响到机房的正常使用。
(2)采用计算机机房网络管理模式
利用网络化管理模式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机机房的管理效率,快速的实现高速快捷的管理。可以采用相关的软件对计算机进行网络监控,快速的批量的同时为整个机房安装、调试好相关软件,同时还可以对每台计算机使用情况进行监测。从而提高了机房的管理效率。
(3)对计算机系统做好及时备份。对于课程中需要处理大量数据而没用使用自动还原功能的电脑要做好计算机系统备份。由于学生误操作、病毒等原因造成计算机系统出现了影响计算机正常运作的情况。这时候需要使用类似于GHOST等备份还原技术快速的将系统还原,保证计算机的正常使用。
2.2让学生参与机房的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在工作和生活中深入,有限的课堂计算机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和学生求知欲望的需求。而计算机机房管理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计算机实践机会,机房可以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可适当的吸取有兴趣的计算机硬件等机房管理相关知识的同学参与管理。在机房实验管理人员的指导下,通过在机房的实践能快速的让学生掌握从计算机硬件维护、软件维护到机房的方方面面的管理,以便更加适应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3、结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其他学科也不断开设了与学科息息相关的计算机课程,专业就使得高校机房的负担也就不断加重。所以,我们要探究高校机房的管理模式,以使机房设备的使用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同时也使参与管理工作的学生计算机能力水平得到提升,促使参与管理工作的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对社会能做出更多的贡献。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2
财务管理是当前高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已经不能很好地解决当前高校环境中的一些复杂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资本的定义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资本不但包括物质形态上的财务资本,而且包括非物质形态上的知识资本,这些知识资本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转换成财务资本。面对高校资本的复杂性,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必须要能适应当今复杂新环境的发展要求。因此,必须要建立健全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用来加强对高校中财务资本的管理,并且提高财务的管理水平。
一、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财务管理体系是根据财务管理的内容和高校办学特点而建立的内部经济控制制度,目的是为了正确划分权利责任和规范高校各部门间财产责任、财产行为和处理各方面财务的关系[1]。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变革,由计划经济主导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高校的发展需求,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1.高校未提供一个集财务管理与财务分析的综合财务管理机构
高校往往通过财务部门进行资金的收付,没有深刻分析资金的属性及需求,这样容易导致高校经费支出与实际需求脱节。而且,高校财务部门没有设置专门的财务分析机构,高校资金的会计核算职能与管理职能分工不清晰,在实际工作中,高校的历史财务支出很难为高校的经济决策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决策指导信息。
2.高校的办学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融资困难
高校的办学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拨款、高校学生入学的学费、后勤市场化收益。
3.高校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经济责任机制
高校的各部门缺乏成本意识,这使得一些闲置资金没有充分利用。现行高校财务管理体系模式单一,学校各部门更多承担的是消费主体的角色,各部门缺乏经济创造的活力,不利于部门主体的理财能动性的发挥。
4.高校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不健全,公款私存,小金库,私用公款,账外账等现象屡见不止。高校的一些部门违法使用学校资金,但却缺乏管理部门的监督。在现行市场经济的体制下,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弊端已经逐渐凸显出来,所以对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体系的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二、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普遍偏低,这极大的制约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政治素质的高低决定了财务管理人员能否坚持原则、公正公平和廉洁奉公的处理事务。业务素质包括了解国家的财政制度和法律法规、熟悉财务知识和管理技能,丰富的业务素质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避免工作陷入盲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对职业人员的要求有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财务人员要坚持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强化服务、廉洁自律、参与管理。
2.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体系中的最大问题是“所有者缺位”
政府是高校办学资金的出资人,也是高校净资产的所有者[2]。政府将高校资产管理权交给高校管理者,而高校管理者并不承担相对于管理权的管理责任,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高校财务管理应有的作用。
3.高校的考核与奖励惩罚机制不合理
不能够有效地发挥该机制的激励作用,从而削弱了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高校内部的会计制度和审计制度不完善制约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近年来,有些高校财务部门不仅制度混乱、财务信息失真、审计制度不完善,而且未能得到很好的监督。这使得高校的财务部门权责不明确、效率低下。
三、解决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1.树立新的理财观念、融资观念、风险观念
在计划经济情况下,高校的财务工作重点是监督好资金的使用,避免不合理的资金支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高校财务部门要坚持科学理财、依法理财、成本效益权衡理财等原则。高校办学资金不单单依靠各级政府的拨款,高校要充分利用办学自,发挥高校特有的优势,拓宽筹资渠道,寻求高校办学资金渠道的多元化。在市场经济下,高校成为独立的办学主体,高校受市场风险的影响也日益增大,高校面临的风险主要是收入风险与债务风险。在我国,许多高校纷纷开始进行“银企合作”,向银行贷款进行办学,许多高校可能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及利息,这产生极大的财务风险,影响了高等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3]。
2.构建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思想
首先要有科学的管理理念,管理要素是现代高校科学管理的重要核心内容,其本质是办学资源。因此需要拓宽办学资源的来源、提高资源的品质、优化资源的多样性,并建立一套遵循科学管理理念的体系。其次,要发扬绩效管理的理念。高校的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是最能反映大学管理体系优劣的评价标准,而运用绩效管理的理念可以逐步的提高高校资源的利用率,并且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从而提高高校的整体水平。再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民主是现代高校制度的核心,必须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贯穿于管理体制的方方面面。最后,为了高校可以长久、有效、健康的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必须要以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发展规划相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构建高校财务管理体系预算方案
预算是高校财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零基预算、滚动预算和绩效预算是可以提高预算执行效果的有效预算方法。零基预算可以判断和分析预算的必要性,滚动预算可以提升预算的准确行,绩效预算可以提高各级部门的积极性。本文提出一种有效控制预算的方案,建立反馈调节机制,可有效控制高校资源。首先,由财务部统筹高校资源,然后由各部门进行预算并汇总到财务部,财务部进行分析和审核并对各部门进行绩效判定,合格的通过预算,不合格的重新进行预算。
四、总结
本文先分析了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体系中存在经费支出与实际需求脱节、办学资金困难、缺乏成本意识、财务控制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剖析了其存在的根本原因为管理人员普遍业务素质不高、管理体制不完善、绩效机制不健全,最后建立了有效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高校档案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收录日期:2013年5月30日
突发事件是指由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的突发性危及或可能危及档案安全和严重干扰档案工作秩序,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以应对的事件。高校档案作为学校的历史记忆宝库,一旦遭受突发事件的危害,后果不堪设想。加强突发事件下的高校档案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突发事件对高校档案应急管理提出挑战
1、风险意识缺乏。存在必然会有风险,不管这种风险是来自于自然的还是人为的。即使是严格按国家标准建立起来的档案馆,同样会面临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风险,历史上那些直到今天仍被学术界推崇的档案建筑与保管措施并不能保证大部分档案的消亡就是明证。近年来,档案在突发事件中频遭损失的情况,暴露出风险意识缺乏的问题。这也是高校档案部门应当借鉴和警惕的。针对自然突发事件,既有的档案保护技术和防护措施相对较为成熟,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近年来人为突发事件在高校有日趋增长之势,需要格外引起重视。
2、应对能力不足。突发事件下的档案应急管理包括预案编制、预测预警、信息报送、应急处理、信息、恢复抢救、调查评估等一系列环节,牵涉到组织架构、资源配置、配套支持等。这决定了高校档案应急管理不能局限于某一环节、某一领域,而必须从更高的层面来进行一种顶层设计,构建起包括应急体制、机制、预案等各方面内容,涵盖了档案危机预防、处置和恢复等全过程的档案应急管理体系。从现实情况来看,这方面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缺乏足够的资源支持,缺乏有效的整体应对能力。加之危机管理框架下的档案管理研究是一个新兴领域,理论研究尚待深化,实践性有待检验。这些都势必对高校档案应急管理构成严峻挑战。
3、重要难题来自于分级机制不完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特点和基于成本效益的分析,都要求档案应急管理必须保重点、保核心。这就需要有相应的档案安全分级机制来支撑。正如档案价值鉴定是档案工作中最困难的一环,现实中这方面也同样是弱项。高校档案机构一方面在存放档案时考虑到将重要、珍贵档案集中存放的并不多,另一方面也缺乏针对档案安全管理状况的风险等级评估。这就有可能导致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难以在有限的时间集中资源重点应对,最终贻误时机,出现“玉石俱焚”的后果。
二、高校档案应急管理应对策略
1、树立档案风险防范意识。强烈的风险意识是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须具备的意识。由于产生和诱发的因素很多,突发事件很难做到及时预知预报,它更多的是建立在对既往事件和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推断分析上。当准备投入很大但并未发生或造成后果不像预想的那么严重时,就可能造成浪费,这也是导致很多人对此掉以轻心的原因。高校档案部门相对内向封闭,似乎发生几率不大,但若无准备,也许不经意间它就悄然袭来,猝不及防下造成的损失可能更大。正是基于强烈的风险意识,国际档案学界就档案机构应对突发事件已达成一个共识:最好的救灾措施就是预防灾害,预防比灾后恢复更富有成效。强烈的风险意识有助于我们将着力点放在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2、建立高校档案应急体制。根据2007年颁布的《突发事件应对法》,我国已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相应地,我们可以在学校应急管理的整体框架下分三个层面组建有关的档案应急组织。指挥层面,学校整体应急机构可视作档案应急管理的指挥机构;管理层面,可成立突发事件档案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建议由分管档案工作校领导担任,设有学校档案工作委员会的则由委员会主任担任,组员由档案部门及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组成;操作层面,档案机构内部成立由档案业务骨干及有关专家组成的应急小分队。对于某些档案突发事件,还要根据有关规定向上级应急管理机构上报处置。据此,通过分级处理、分级响应,形成一个自上而下和充分协调的档案应急管理组织指挥体系。
3、制定高校档案应急预案。预案是高校档案应急管理的核心和关键。国外的各类档案机构包括国家档案馆、地方档案馆、大学档案馆,大多制定了相应的防灾计划或应急处置方案。我国许多高校也制定了有整体的或专项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相对而言,高校档案应急预案的制定起步晚,更待完善。
4、完善高校档案应急机制。高校档案应急机制包括档案危机预警机制、应急资源调配与调动机制、档案危机化解机制。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档案危机预警机制居于首位。档案危机预警机制,主要是通过制定档案部门应急预案,加强档案安全预警和信息报告制度,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避免突发事件发生,减少档案损失后果。对重要、珍贵档案,特别要注意进行多重备份或适当集中保管,提高其安全等级和系数,从而以最有限的资源来实施最有效的保护。
5、加强高校档案应急管理相关研究。高校档案应急管理作为一个新情况、新问题,其中有很多方面需要去研究。诸如如何判定风险,怎样防范应对风险,要建设什么样的应急管理体系,如何评估应急管理的成效,怎样通过高校档案应急管理来推动高校档案管理方式和理念创新等。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相关的研究,并及时做好相关研究成果的推广,力求不论是档案管理理论的成果,还是其他领域应急管理研究的实际进展,都能尽最大可能整合到高校档案应急管理预案中,从而尽可能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指导。
(一)美国高校预算管理的做法与经验。预算管理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1907年美国纽约市政研究局在其《改进管理控制计划》的报告中首次提到,对于已审批的项目要提高其资源的使用率,这被看作是绩效预算管理理念的最初萌芽。20世纪30年代中期,绩效预算理念在实践中逐渐得以体现,到1949年美国第一届胡佛委员会在政府报告中给出了绩效预算的完整概念,之后预算管理在美国的政府公共部门逐步铺开,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不断提高。而美国高校在管理上的漏洞也逐渐显露,美国大学呈现出一种有组织的无政府状态,学术研究进程缓慢,高校的经济效益以及成本控制处于被忽视的边缘。政府愈来愈意识到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应该注重管理机构的设立、预算经费收支如何分配等诸多问题。在此背景之下,从1972年开始美国综合性高校预算管理改革正式起步,到1996年其高校预算管理体系初步建成。
近年来,美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预算管理制度逐渐完善。预算法律严格规定高等学校资金使用范围及具体内容,高校必须在预算法律规定的权限之内进行资金使用,不能逾越预算法律的规定,禁止超越部门预算法律权限的活动及超越权限的融资与收费。美国高校的预算资金来源可能是多渠道的,且可能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但其高校的财务工作非常注重资金的财务指标分析及经济效益增长,力求实现资金价值的最大化。另外,美国高校还非常重视教育资金收支的全面预算管理,其预算编制建立在近3年资金收支资料的基础上。具体做法是,根据历年资金收支情况,分析各项支出在经费预算中所占比重,使每年的教育经费分配具有相对稳定性,并且从学生培养成本的角度考虑分配经费的预算办法,使得各院系、部门资金预算分配更加平衡、科学、合理。
(二)英国和德国高校预算管理的做法与经验。英国和德国的高等教育起源较早,管理比较规范。1992年英国成立了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这个机构的职能是分配并监管国家高等教育经费。高教委员会的经费来源于政府拨款,但它却不是官方机构,这样设置的理由在于,高校不会因经费事项受到政府、政治环境及事端的干扰和影响。高教委员会一般依据各高校招生、师资、教学与科研等情况进行拨款,做到公平合理与透明。
高校内部也设有专门的预算编制机构,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首先确定预算编制的原则与程序,依据收入确定支出,严禁赤字,使财务预算更加严谨。在综合考虑上年度经费预算计划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入的基础上,学校校长、行政副校长和财务处长先征求各学院及部门意见,再提出本年度财务计划基本方案,学校董事会讨论审定后,报主管学校的政府部门审批,最终形成正式财务预算方案。一旦学校的财务计划,下属各系部一定要遵照执行,不能超过计划。在特殊情况下,如有必要增加支出,可在每年七月做出调整计划,经学校董事会批准,才可实施该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学校调整方案、增加支出,是在有增加收入的基础上才能予以批准。学校还设置了强大的预算管理约束机制。首先,确定年度预算,根据国家分配的预算资金,向各部门预算指数;其次,各部门经过充分讨论,编制本部门财务预算,并上报学校财务处;最后,学校根据资金来源和实际情况,编制学校预算并报校务委员会批准。校务委员会一般由20~30人组成。其中,着名教授占30%,行政管理人员及教职员占30%,学生占30%。
(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高校预算管理的做法与经验。近年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大学发展非常迅速,他们非常重视学校的预算管理。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高校预算管理中,编制的财务计划更规范、更全面,实施时执行综合财务计划也非常严格。首先是预算过程严格。根据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来年的业务发展需要,学校财务处制定新的年度预算草案,执行副总裁牵头组织,与学术委员会及预算委员会一起,针对财务处提出的预算草案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再提交学校委员会讨论是否通过;其次是预算合理分配。澳大利亚、新西兰大学的经费预算中人员经费为65%~75%,非人员经费为25%~35%,两者比重可做一定调整,但调整幅度最高不超过2%。各学校所需经费的预算方法也比较科学,主要依据学生人数的多少,同时考虑培养成本系数。如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教育学院的资金分配,除按照学生的数量计算,还进一步根据不同的专业培训成本分为七个等级系数,最高和最低之间的差异很大;再次是预算较透明,学校出台预算草案后,必须广泛地征求各方意见。每个工作人员和学生可以表达他们对学校预算的意见。在正式通过预算之后,也要向全校宣布;最后,学校预算是由校董会讨论后,由学校财政管理部门严格执行,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增减财务预算经费,如发生特殊情况,确实需要调整,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处理。
二、国外高校预算管理经验的启示
结合以上国外高校预算管理的做法与经验,针对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现状和特点,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一)编制合理的经费预算。基于美国大学的预算管理经验,其预算系统是以过去几年的数据作为基础,在预算中针对支出比例进行分析,资金的分配是比较稳定的。相比之下,我国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是更为简单的增量预算法。这种方法并不合适,一方面供需矛盾会加剧;另一方面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不能产生合理的预算分配方案。虽然近年来一些高校对于预算管理进行了改革,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如反映的内容不够全面,数据统计不够完整、不够真实,决策的主观性和任意性太强等。年度预算和年度工作基本上是相同的,但现有的预算是根据公历年进行的,而学校的日常工作是根据学年度安排的,这样势必导致会计期间的预算与会计期间的实际使用存在较大差距,提高了预算编制和管理监督的难度。我们可以学习美国的一些做法,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将预算年度和工作年度进行相应调整,切实落实预算管理责任,使预算管理落到实处。
依据现代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界分,人力资源评价的实现是以企业内部一整套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为旨归的。所谓绩效(Performance),从字面意义上而言包含“业绩”与“效率”两个层面,这一在现代管理体系中可以普遍运用于经济管理、公共管理的概念,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维度中,一般是指“在特定时间范围,在特定工作职能或活动上生产数的成果记录”。当然,绩效并不仅仅是结果,也应包括员工在意图取得上述结果的过程中所付诸实践的行为。所谓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对应于民办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以其达到对于员工绩效的激励,促进整个学校工作效率的提升。
毋庸置疑,绩效管理,尤其是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的稳定性。如何将本已并不丰厚的员工薪酬进行合理分配,在“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大语境下变得尤为重要,一旦有失公平,必然出现大批因分配不公而选择离职的教师及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的流失也就变得无法避免。与此同时,应对通过绩效管理体系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价和激励也是目前民办高校应当关注的问题。
二、当前民办高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1.绩效考核指标不科学
依据目前的普遍状况,多数民办高校人事部门在制定绩效考核评价方法时,并未对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认真、科学、缜密地分析,进而造成考核指标模糊不清,考核标准不够明确的现状。绩效考核指标的确定应当是学校总体发展目标的具体化,虽然很多民办高校都明确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自身的办学战略目标,但这一目标具体到绩效考核指标时就变得语焉不详,无论是对专职教师还是管理人员均缺乏具体可行的明确规定。
与此同时,在考核的具体指标设定中,由于大部分民办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直接参照公办院校工作实践,缺乏自身应用合理性的论证,普遍存在的“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氛围”等评价项目就严重重叠,进而影响到了考核结果的科学性。
2.绩效考核程序不健全
我国民办高校通行的绩效考核机制,往往是人员自评、组织内评价辅以学生评价的模式。这其间,人员自评往往是流水账式的陈述,流于表面,更有甚者,一些管理人员索性只是更改自我评价的日期,具体内容则“亘古不变”,这就无法保证绩效考核内容的直接现实性,一些院校如完成任务般推进学生考评,一些课程尚未开设,就先行考评,或者将学生参与测评作为学生选课的先决条件,很多学生对于考核教师缺乏积极性,恶意扰乱教师绩效考核,这都使得学生参与测评形同虚设。
与此同时,在绩效考核结果做出后,人事部门往往直接公布,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评优升职,却忽视了被评者个人自身的申诉机制,一些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结果很难真实反映他们的具体工作业绩,而人事部门不加甄别的直接以此作为考核相关人员依据,则大大挫伤了被评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绩效结果应用不到位
绩效考核的结果实际上促进民办高校工作人员改进自身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参照,但在目前的绩效管理实践中,很多民办高校往往缺乏对绩效结果的再次利用,在评优升职的程序结束后,教师和管理人员对于自己的绩效考核结果就丧失了关注的热情,而系部领导也往往不会以考核结果为依据,敦促相应工作人员提升自身工作效率。这一环节的缺失更直接导致了绩效管理循环机制的难以实现,由于对于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不够,民办高校工作人员对于自身的工作缺失缺乏认识,以绩效管理来促进人力资源工作效率的初衷也就变得无从实施。
三、建构民办高校绩效管理体系的具体对策
1.将绩效考核指标战略化、具体化
民办高校应当依据自身办学特色,将自身战略发展目标细化到对于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去,在我国民办高校普遍以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大前提下,对于“双师型”教师还应将其实务工作和理论教学工作进行综合性考量。
与此同时,必须确立“明确具体、界分严密”的绩效考核指标,在诸如科研能力(、编写教材、参与课题研究)、教学管理(授课数量、教学成果、学生反馈)、实践环节(教学成果转化、实训基地建设)等层面应当将指标量化、固定化,从而在考评指标设定环节保证绩效考核结果的公允性。
2.建立科学完备的绩效考核程序
在绩效考核全面展开之前,应当先行对参与考核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前期培训,以确保考核工作的顺利有效完成。同时以被评者自身评价为参考依据,最后还应保留被评人的申诉权利,在申诉期限内查证绩效考评结果的真实性,真正从程序上保证绩效考核结果的公允客观。
3.加强绩效管理过程中的沟通工作
民办高校人事部门应当在绩效管理初期就绩效目标、绩效考核指标、绩效结果运用等问题,广泛吸取各方面意见,做好管理前沟通工作。针对绩效考核结果中显露出的问题加以共同研究探讨,寻找解决之道,进而不断提升绩效结果的利用率,促进所有工作人员工作成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武欣.绩效管理实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杨顺勇等主编.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矫萍.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高校档案馆是传承文化、保存信息、参与教育的组织,具有较强接受性和兼容性。数据管理与高校档案馆档案管理工作的结合,既是大数据时展的需要,也是高校档案馆管理理论创新与实践的需要。数据管理与档案馆管理完美结合,则是从业者一直探索方法和路径。现有数据管理成果及实践证明:规范、科学、系统、智能化的档案馆数据管理体系,对于实现由传统档案馆管理向学习者为中心的移动互联化的数据管理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数据管理与数据管理体系理论
数据管理,在移动互联时代,被赋予新的意义和价值,可以为高校档案馆管理提供全新的思路、方法和途径;可以保障档案馆在移动互联网络化、大数据时代中为用户提供高效能的数据和信息服务,对文化传承形成不可替代的优势。对处于大数据集成中心的档案馆来说,如何构建数据管理体系,把文化和数据传输到移动终端,意义更为重要。
(一)数据管理的基本内涵。数据管理是指对人类现有的数据、数据的创造过程和数据的应用进行规划和管理的活动,它指识别、获取和利用知识,并能保证终端使用者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随意获取知识、使用知识、分享知识,并用不同的形式进行传递,让其他终端用户通过不同方式将其应用于实践。数据管理体系包括组织能力、工具与方式、技术支持、学习型组织、知识产品、数据的共享和评测等方面。就是把现有的知识数据用新的方式加以呈现。数据管理是复杂的系统过程。为实现数据管理在高校档案馆中应用,选择合适的数据管理模式,构建严格的数据管理体系结构至关重要。数据管理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以终端学习者为中心,以数据、信息、知识作为战略资源基础,以知识数据的创造、积累、共享及应用为目标,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二)数据管理体系概述。数据管理体系则指为实现数据管理目标而建立目标、手段以及相应的逻辑关系。数据管理理念和数据管理环境是构成数据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1.数据管理理念由数据管理组织的制度和文化两方面组成。制度包括管理标准体系、激励政策等制定,规范数据采集和管理流程,便于大数据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通过激励政策鼓励档案馆工作人员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工作中。文化则由组织共享文化、团队文化和学习文化构成,使档案管理人员在态度和价值观上与客户的需求高度认同。2.数据管理环境是一个技术支撑平台及其运行的环境。主要用于数据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的,通过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对数据进行整合和应用;数据管理软件是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的大平台,包括数据的鉴别、获取、存储、共享、创新和使用等各分支系统。数据管理环境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内容:(1)数据管理支持系统:如数据库、知识库、多库协调系统、互联网等基本技术手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沟通和传递方式等;(2)数据管理的内容:内容管理、文件管理、记录管理、通信管理等;(3)知识的获取和检索:包括各种各样的软件应用工具,例如智能搜索、多模式检索、多策略搜索、多层次获取和检索等;(4)数据的传递和共享:建立数据分布图、数据文档、数据传递架构、数据的传输、打印等;(5)数据的反馈与评价:通过建立一种良好的管理关系,激励终端使用者使用和共享数据、丰富数据内容、评价和反馈数据的真实性等,促进数据效益最大化和数据集成的最大化。
二、系统动力学原理下的高校档案数据管理体系构建
系统动力学是系统科学理论与计算机仿真紧密结合、研究系统反馈结构与行为的一门科学[1]3,把系统动力学理念引入档案数据管理,是理念和方法上的创新。高校档案馆数据管理体系模型主要由三个环节要素构成:档案馆数据管理资源,档案馆数据管理系统,档案馆数据管理绩效评价。这三个环节要素构建档案馆数据管理稳定结构:数据管理资源是基础,数据管理系统是核心,数据管理绩效评价是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高校档案馆数据管理资源设施。档案馆数据管理资源设施是支持档案馆引入数据管理的支撑要素,主要包括硬环境与软环境两个方面:1.高校档案馆数据管理硬环境。(1)数据资源是档案馆数据管理客体对象,是档案馆数据管理的基础。档案馆数据资源包括三方面内容:档案馆文献资源、虚拟馆藏以及网络、数据库等数字资源。(2)档案馆人员既是档案馆数据管理的主体,也是数据管理的客体,是档案馆数据管理体系的核心部分。包括了档案馆管理员及档案馆用户,前者是档案馆提供服务的主体资源,而用户则是服务客体对象。在档案馆数据管理体系中强调用户为中心,强调档案馆馆员参与管理和监督,在大数据管理体系下才可以做好档案馆数据管理工作。(3)档案馆基建设施是指档案馆建筑和档案馆内部环境。优雅的环境对于用户来说,都会产生舒适的感觉。从服务角度而言,既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能吸引用户利用档案资源。(4)档案馆技术设施是指档案馆能够为数据管理实践提供的技术基础设施。全方位的移动互联网络环境、多媒体技术、大数据查询中心、数据导图、自助服务设备等等。2.高校档案馆数据管理软环境。数据管理软环境主要包括档案馆目标管理,结构与制度建设,文化理念建设,战略规划建设。(1)目标管理:数据管理的出发点不同,但是数据管理的总体目标是围绕如何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而档案馆数据管理的目标是提升档案馆的影响力和生命力,更好地服务用户。(2)结构与制度:档案馆数据管理的实施需要组织结构进行相应的和适应性的调整。因此制定出相应的档案馆数据管理运行制度至关重要,如大数据管理的流程与运行制度、大数据管理评价与反馈制度等。(3)文化理念建设:档案馆文化理念是为全体员工认同、遵守的特色价值及活动观念,是档案馆数据管理体系的灵魂。档案馆文化理念具有导向、示范作用、激励作用、辐射功能,从而促进档案馆数据管理实施。由于创新是档案馆数据管理的核心,因此档案馆数据管理需要的是创新型档案馆文化,其实质是一种知识创新文化、知识共享文化、依赖合作文化、学习型文化、以人为本文化。(4)数据管理策略:档案馆数据管理策略可分内部和外部两个策略。内部策略主要是分析与整合内部现有数据资源、人力资本;建立档案馆数据管理系统;构建档案馆学习型组织;实施以用户为中心的数据管理体制;建立档案馆数据管理的运行机制与评价反馈机制。外部策略主要有同其他机构进行资源整合,建立共享协作体;建立开放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档案馆数据管理和分析平台。
(二)高校档案馆数据管理流程。档案馆数据管理流程,就是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资源进行采集、加工、和检索的流程[2]50,具体由数据鉴别、数据获取、数据存储、数据共享、数据应用和数据创新活动构成,为档案馆数据管理活动提供了行动指南。1.数据鉴别。数据鉴别是档案馆数据管理活动中关键性的工作。数据管理首先应根据目标,分析数据需求,利用各种工具与方法,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与整理,去伪存真。数据鉴别包括现有数据的分析和未来数据的分析,适用于个人层次日常对数据需求和组织层次战略性的数据需求。2.数据获取。数据获取强调对已有数据的整理积累或外部现有数据的获取。对于档案馆来说,应收集整理更多的现存数据,并使沉淀下来的数据具有可利用价值。具体实施策略包括:以数据挖掘、对外采购、兼并、组织间合作等方法,获取某个领域突破知识的原始积累获取所需要的数据,或有针对性的引入相应人才,以获取其隐性数据。3.数据存储。随着知识量的增长,知识存储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增长,档案馆应对已获取的数据或是创造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进行系统、逻辑、可靠并准确的存储。数据库中应包括显性数据和隐性数据。此外,数据也可存储在组织活动程序中。4.数据共享。数据共享是指数据在档案馆中转移、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借助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将数据资源共享到个人或者部门,数据共享是高校档案馆工作的最终目标,高效率的数据管理系统能为共享活动提供更便捷的途径。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共享工具与方式变得更为重要,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种前沿性的网络技术都可以应用到数据共享中来。5.数据应用。数据在应用时才能实现其价值。学习、变革以及接收和应用数据的意愿,都体现了档案馆数据应用程度。个人或者团体对数据的需求决定了数据应用程度,是数据鉴别、创新、获取、存储和共享的参考点。同时,数据应用体现了档案馆数据管理运行状态。6.数据创新。数据创新是数据管理的核心问题,对于档案馆来说,数据创新过程不仅是产品或服务方面的创造过程,要注重创新主体的多元化,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其中[3]13,即鼓励全体档案馆员工积极参与,同时支持档案用户从利用的角度建言献策。创新有很多方法,如头脑风暴法、小组讨论、跨界团队合作等。
(三)档案馆数据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档案馆数据管理评价可采用指标体系的方法:将档案馆数据管理的三方面核心内容设定一级指标体系,包括:档案馆数据管理资源、档案馆数据管理系统、档案馆数据服务管理。在一级指标体系之下,设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为档案馆数据管理各项能力要素。1.高校档案馆数据管理绩效评价模型内容。(1)高校档案馆数据资源:这其中包括数据资源硬环境和软环境。(2)高校档案馆数据管理系统:建立数据管理系统是档案馆实施数据管理的前提条件,也是管理档案馆数据资源的重要手段。数据管理系统实现档案馆数据管理流程及档案馆管理的自动化,使档案馆更容易提供新理论、新模式、新服务,使数据管理流程更具实用性及高效性。档案馆数据管理系统评价包括数据流程管理及档案馆业务管理两大模块。(3)数据服务:高校档案馆开展数据服务是档案馆实现数据管理目标的主要手段,其能力水平直接影响档案馆数据管理绩效。对于数据服务绩效评价可以通过档案馆网站访问量、档案馆数据服务方式多样化,数据服务涉及面,用户服务满意度,数据共享程度及数据服务机制构建等多方面指标来衡量。2.高校档案馆数据管理绩效评价步骤。结合高校档案馆数据管理绩效评价的具体内容,基于评价模型,对数据管理绩效进行定量评价。本文借鉴模糊综合评价理论与层次分析理论,实现对档案馆数据管理绩效的评价。评价过程有以下四个步骤。(1)确定评价模型要素集W。本文共分为一级指标四个W={W1,W2,W3,W4};二级指标20个W1={U1,U2,U3,U4,U5,U6}、W2={U7,U8,U9,U10}、W3={U11,U12,U13,U14,U15,U16,}、W4={U17,U18,U19,U20}。(2)确定指标要素权重集Im={I1,I2,…,…,Im-1,Im},用来表示二级指标Un={U1,U2,…,…,Un-1,Un}在数据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程度。权重值的确定主要有德尔菲法,比较加权法,层次分析法等。(3)确定评价水平集合V={V1,V2,V3,V4}={优,良,中,差}。用来衡量最终计算结果,即档案馆数据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中各指标要素,哪些是符合构建档案馆数据管理体系要求,而哪些指标需要进行改进与完善。(4)确定从W到V的模糊关系,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所有数据进行计算,推导模糊评价矩阵,对绩效评价体系数值进行比较[4]24,通过量化数据分析研究档案馆数据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通过政策变化与机制建设来完善档案馆数据管理。
参考文献
[1]钟永光,贾晓菁,钱颖,等.系统动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2]刘丹,李凡等.基于WebServices的分布式的林业科研档案数据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农业网络信息,2010(08):48-50.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在国与国之间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高品质人才培训基地和储备基地的高等院校,其在人力资源上的水平直接决定了高等学府发展能力和大学水平的高低。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高校教师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部分。所以,建立一个全面而有效的大学教师绩效管理系统,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和教育教育,实现学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极其重要的长期意义和现实意义,各高校必须高度重视。
一、绩效管理的意义
随着全球化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服务产业以市场为导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加剧的教育竞争,要求各高校必须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而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的教师绩效管理体系是学校管理理论和实践需要研究的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绩效管理包含在一个持续的沟通交流过程中,这个过程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应该与协议的方式来保证,并在协议中为今后的工作形成明确的共识。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实施教师绩效管理,首先,教学效果可以被管理者和教师很好的了解,也就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管理人员和教师都能够完成对教学的全面认识和了解,对今后在相同课程领域会有很好的改进作用。其次,它可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因为在同一所学校,老师的教学质量是有差异的,在实际工作中,如果缺乏评价和激励机制,只需简单地完成指标任务,对教好教坏没有要求,那将极大地挫伤优秀教师的积极性,这就需要一个合适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鼓励优秀的人,鞭策落后者,对最终实现整体目标是改善有很大的作用。最后,促进了学校的科学管理,方便管理者准确把握学校的师资状况,对教师的工资状况的有很好的理解,为逐步实施聘任制在高校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现阶段高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1、绩效管理被当成绩效考核使用
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两个是根本不同,但也有一定的联系。以管理者为中心是传统的绩效考核的最主要特点,这种管理模式更加强调外部控制和服从,专注于过去,以结果为导向,事后来解决分析问题,是一种被动的反应。而以教师为中心则是现代绩效管理的最主要特点,更加强调自我控制和承诺,是一种将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机统一的管理模式,是一种主动在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管理系统。绩效考核作为绩效管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决不能和绩效管理相混淆。
2、对评估定位不准确
评估的定位,就是解决问题要通过绩效考核来实施。模糊综合评估主要表现在评估缺乏明确的目的,只是为了评估而评估。评估定位的偏差主要体现在片面的看待评估目标,评估目的定位过于狭窄。许多高校绩效考核评估的唯一目的是发放年终奖金或课时津贴,将评估作为确定分配福利和工具上。这样必然会让教师对考核评估十分反感,并且也只是对评估做一个敷衍,还会产生很大的心里压力。
3、责任不够明确
绩效考核是基于标准的,并且是基于工作的标准分析来设置。所谓的工作分析是为一项特定的工作,收集大量的数据后形成系统评价的过程。工作描述和工作说明书是工作分析的结果。它是基于一个书面的工作描述,需要解释所开展的活动,以及在工作中所使用的设备和工作条件。职位描述是工作人员从事这项工作必须具备工作知识,特定的技能,能力和健康身体条件的要求。如果你不这样做工作分析,那么它就不能明确界定岗位职责,绩效考核将没有一个科学的标准基础。
4、科学性和客观性在评估考核过程中欠缺
许多高校在教师绩效管理工作上不断探索新方式,如组织学生对他们的各个科任老师进行在课堂效果,工作态度,道德纪律等各项上进行评分;督导组随机进行课堂听课然后进行教师得分评价;教师所在的系,学院,研究所也组织对教师的评分。但是由于没有标准的科学评估基础系统,评估人的主观因素,专家,学生和单位在评估过程中容易出现走后门,用印象评分,人际关系,情感因素等都被用在了这些评价上,极大的影响了评价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一些评价者可能由于个人恩怨的评价会让很多优秀教师很伤心,受挫。
5、缺乏沟通和绩效反馈
现在大多数高校在不同层面给员工绩效考核打分。但花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评分在实践中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这是因为这些机构评分大多流于形式,最后得分结果处于保密状态。有些学校有电脑打印出来分发给教师自己的一小片纸,一些学校设置了密码,只有本人和有关领导知道实际得分。无论是哪种形式,大部分学校没有进行评估反馈和沟通,所以可以说为管理水平的提高难有积极的作用。
三、建设有竞争力的高校教师绩效管理体系
教师绩效管理的目的是基于对大学的发展目标,管理员和教师双方连续动态沟通的基础上,通过绩效计划,绩效实施与辅导,绩效考核,业绩表现,评估结果一系列应用抑改善和提高高校的教学环节,促进教师绩效的持续改进和提高,并最终实现发展目标和高校教师发展一致的一个综合性的管理活动。
1、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思想,摒弃简单的绩效考核
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专注于信息沟通和绩效改进,强调事先的沟通和承诺,它伴随着管理活动的全过程,而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链接和工具,重点在于判断和评价,对事后进行评价,而且只发生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实践证明,绩效管理是有效提高绩效的方法,绩效管理是绩效考核,绩效计划,绩效反馈,绩效实施,和面谈以及应用程序的一个绩效周期循环的结果。
2、做好分析,明确职责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先主要环节。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工具,这件事情做的效果将直接影响绩效管理是否可以成功。因此,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改变现有的管理理念,深基础,做好这项工作,根据单位定位发展战略,分析每个岗位必须具备的工作知识,特定技能,能力和其他最低要求,编制工作描述和工作说明,以澄清每个员工的责任,为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
3、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过程的实施
考核具有指挥棒的作用,考核标准的出炉,将为各地教师提供努力的方向,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目前,高校绩效评价考核程序普遍缺乏绩效评估,评估不遵循基本的程序等问题,所以必须严格按照程序来评价,不断提高科学评价过程的实施。因此,绩效指标的设置应是全面的,具体的,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为了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应根据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根据教师绩效水平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警告或处罚,从而起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效果。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的优劣,团队的凝聚力和组织行为是否科学。学校怎样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学校管理工作是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只有通过科学客观的评价教师,提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有效的激励,树立和落实科学的教师绩效管理体系,学校的战略目标就会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传统的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着管理体制落后、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等不足等问题,从理念和运行形式上都需要改进才能够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高校科研管理中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有助于从目标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化,促进“全员参与”的团队合作、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提升高校科研质量管理水平。
1 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高校在创新体制下,面临着科技发展、顾客压力、管理创新、科技竞争等问题,高校急需进行管理上的变革,建立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尤为重要。
1.1 改变科研管理方式,完善科研管理环境
高校科研管理在项目管理上,通常采用目标管理,在整个科研项目研制过程中,科研管理部门关心的重点是结果而不是任务的执行过程。面对科技竞争日益激烈,鉴定结项对质量要求不断提升,这种管理方式已经显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不适应性。
高校科技管理缺乏严格的质量管理体制,人为因素决定过多,科研管理工作质量较难控制[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供有序、正规的科研管理环境,能够让科研人员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科研管理人员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
1.2 规范科研项目管理,保证科研质量
科研质量管理体系是高校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学校承担科研生产项目的资质和项目的完成质量。而高校科研项目和成果管理作为科研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反映一所学校科研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减少失误,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类科研项目,提高科研产出成果的质量,特别是在应用研究和开发性研究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新产品的可用性、可靠性以及其完善程度[2]。
1.3 满足顾客要求,挖掘潜在客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高校在科研工作的输入和输出端均与企业走入了共同的市场,这为高校带来机遇,也带来了挑战[3]。高校取得了和企业平等推广科技成果的机会,但是需要满足顾客的需要,就要和企业一样为满足顾客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科研管理,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需求,特别是在在承担军工项目上,表现尤其明显。
同时,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保证高校在开展校企合作,参与重大项目研究上,能够实现与产业界的良性对接,使科技成果得以顺利转化,适应社会需求。良好的科研资质,稳固的社会信誉,将使得更多的企业顾客能够将资金投入到高校科研中来。
2 深刻理解质量管理原则
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工作普遍采用国际公认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其精髓就是8项质量管理原则,即: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民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以及与供应方互利的关系。建立并有效运行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就要充分理解和运用这些基本原则。
2.1 强化以顾客满意为目标和关注焦点
组织在经营生产过程中应把关注焦点放在顾客,特别是不满意的顾客身上,组织的目标应定位于不断提高本组织在顾客心目中和在市场上的地位。高校所面对的“顾客”简单地概括,就是科研项目经费来源以及科研成果的直接生产客户。
*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项目(JA09057S)。
高校“顾客”对科研能力和水平的信任和满意度是建立在科研成果质量的基础上的,顾客满意度直接决定了高校科研管理成果能否得到认可,因此高校展开的所有科研工作都应该以顾客的需求为主,增进顾客满意度也成为了构建高校科研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目标和焦点。
2.2 领导作用和全员参与是实施质量管理的关键
领导重视是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最关键因素之一,“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够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学校各级领导要解决好观念上的问题,思想上要重视质量管理,重视并参与质量战略与规划,在加强质量管理工作中坚决杜绝和避免管理者缺位,造成质量管理的“有名无实”。
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是群众行为,其内容必须被全体成员周知并熟悉,高校引入质量管理体系必须坚持全员参与原则,并在全校范围广泛宣传质量体系有关文件及质量方针和目标,使体系内的人员了解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意义、方法以及各自在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使体系外的人员了解体系的大致功能和作用,并给予大力支持。
2.3 强调过程方法以及过程控制
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按照PDCA(戴明循环)闭环管理模式加强对科研过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即科研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管理。
全方位管理要求在日常管理中无时无刻、无所不在体现质量管理,在科研、生产、后勤工作等方面具体体现。全过程管理包括科研规划、合同制定、项目论证、采购、成果整装、归档报奖以及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工作环境等相关过程。
质量记录是科研过程控制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要求质量记录必须具备及时性、准确(客观)性、系统性,在记录过程中要做到“想做的事要写出来,写出来的要做到,做到的事要有记录”。对科研过程中的质量记录进行有效控制是科研成果质量满足顾客要求的最有力的保障之一;同时,对质量记录进行系统地分析,建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根据质量记录要点,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又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健康、稳定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
2.4 自我完善机制与持续改进
科研质量改进活动是针对影响科研过程、科研体系和科研产品的一系列因素而进行的改进活动[4],其目标在于增强科研服务对象和科研相关方的满意度,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增强科研产品的质量,使其更符合对科研产品本身的要求。
科研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坚持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持续改进”的要求。只要体系持续改进就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方向,就能说明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是有效的,当然,这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和实践的验证的。
3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四个阶段
参照全面质量管理的四个阶段(PDCA),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按照全面质量管理原则,按以下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个阶段是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和设计阶段,即计划阶段。在这个阶段要贯彻学习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组织各类培训,领导动员,统一认识,拟定计划,分工落实。要确定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根据科研组织的实际情况、科研产品的特点、预期的发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科研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表达科研质量追求和承诺;确定实现科研质量目标必须的过程、明确责任部门和相关负责人以及其职责、确定实现目标必需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工作环境、信息等资源。
第二个阶段是科研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阶段,即执行阶段。这个阶段是实施计划阶段所规定的内容,如根据质量标准进行产品设计、试制、试验,其中包括计划执行前的人员培训。科研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要遵循“最简单、最易懂”的原则,结合科研机构内的质量职能分配进行。按所选择的质量体系要素,逐个开展各项质量活动,将质量职能分配落实到各职能部门。
第三个阶段是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试运行阶段,即检查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在计划执行过程或执行之后,检查执行情况,是否符合计划的预期结果,是考验科研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有效性和协调性,并对暴露出的问题采取措施,以达到进一步完善的目的。
最后一个阶段是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阶段,即处理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是验证和确认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并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内部审核主要是科研管理部门自我诊断和评价,管理评审则是侧重诊断体系的现状是否适应体系方针的要求、方针、目标贯彻落实情况。
4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有学者提出,目前高校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依据的是源于企业的质量管理标准,因此与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相比暴露出自身的很多不适应之处,例如:高校学科众多,承担科研任务的范围广泛,科研布局比较分散,试制的产品属于多品种小批量,相对于企业单一而集中的科研生产任务而言,其难度会成倍增加;科研队伍流动性较大,产生科研工作的连续性差、培训工作量大等成为影响科研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一系列不利因素。
因此,在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4.1 参照企业标准,而非“生搬硬套”
高校科研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其质量管理的复杂性,首先,科研成果是知识性产品,它的质量特征具有隐含性;其次,科研工作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影响科研质量的环节和因素很多,可控制性相对较低;第三,科研工作具有探索性,科研管理部门只能对确定性的工作和因素实行过程质量控制;第四,科研成果质量评价需要根据其创造性、先进性、实用性、新颖性及其科学、技术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来衡量,比一般产品质量评价更为复杂。这些特点也决定了科研管理质量体系的建立不能完全按照企业生产质量管理的做法。
4.2 强化科研质量管理意识,全员参与并广泛宣传
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科研质量管理工作,在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强化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者的质量管理意识,并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宣传质量体系有关文件及质量方针和目标,使他们能够置身于质量管理体系中,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投身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力争通过领导作用和全员参与将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真正运作起来。
4.3 坚持预防为主的科研过程管理
我国大多数高校引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时间并不长,有些高校还没有涉及到,在科研管理中习惯依赖检验成果,然而好的产品质量依赖于产品生产过程的高质量管理工作,因此在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时一定要加强科研活动过程中指挥、控制、组织、协调等系列活动的有效管理,创造出好的科研项目管理质量,坚持以预防为主,加强对质量体系标准的学习和理解,主动适应质量管理要求。
5 结束语
高校通过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对科研管理过程起到推动和控制的作用,可以有效提升科研项目的质量信誉,取得科研“顾客”的信任,提高重大工程类和军工项目的竞争力。但是,在实际运行和执行过程中的不足应该引起重视,在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要根据工作实际和保证满足“顾客满意、过程管理、持续改进”三大要素的要求,对体系内部的组织结构、体系文件等进行不断调整、修订、补充和完善,科研工作才能运行在一个平稳、可控的状态下,真正实现持续有效。
参考文献:
[1] 赵玉索.科研过程质量管理探讨[J]. 科技管理研究,2005(3):113-115.
[2] 廖政权.科技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5):115-118.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7-0284-03
一、高校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含义
高校实验室作为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的技术机构,不仅具备学生动手能力训练和应用能力培养的功能,同时也为师资力量的培养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必要的平台。以往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多注重对于ISO系列标准的考核。诚然,这种考核方式是对实验室内部仪器设备的标准考核,同时也包括对于实验室环境的要求,比如电源、水源、气源、照明、温度、湿度、电磁干扰、辐射、噪音、振动水平等要求和卫生、安全防护及环保要求。对于这种标准的设立,可以参照国际、国内、行业标准来设立。根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所指的实验室,是指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的检测和校准实验室。准则中所要求的实验室的基本条件,是指实验室应满足的法律地位、独立性和公正性、安全、环境、人力资源、设施、设备、程序和方法、质量管理体系和财务等方面的要求;实验室能力是指实验室运用基本条件以保证出具的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稳定性的相关经验和水平。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没有取得实验室资质认定,不仅由于各高校实验室的专业不同、规模不同,同时也是由于高校实验室功能所在决定其很难通过对实验室资质认定的评审。因此,高校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应重点放在对于人员配置、师资培养、仪器设备的保养与维修以及环境维护的考量标准,对于实验室内部质量标准参照国际、国内、相关行业标准即可。
高校实验室本身具有社会实验室和高校技术机构的双重身份,在对其管理体系的完善过程需要将两种定位的主旨都体现出来。首先,作为高校的一级部门,需符合教育部的考核标准。其次,作为一般性实验室还需遵循相应的行业。在这两者中,还要注意应以体现其高校技术部门的特性为主,保障正常的教学工作。因此,在管理体系的内容和形式上都要反映出这一原则。
二、高校实验室管理体系完善的必要性
(一)全面完善实验室管理体系,成为高校实验室良性运转的基本保障
目前,部分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模式仍拘泥于质量管理体系,这种管理体系是通过对实验过程中的质量的持续性监督,定期收集有关实验操作及效果方面的信息,根据提供的信息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对整个实验室运行的过程进行调节,促使其沿着预定的方向进行,使实验室得出的结果能够符合质量控制标准的过程。一般的实验室质量监控体系主要是实验质量和监控两部分组成。其中,实验质量由实验操作主体的能力、实验结果的准确度等组成;监控部分则由评价、反馈、纠编与激励等组成。这种体制在实验室运行过程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但是由于其在管理的过程中,过于强调对ISO系列标准的遵循,对于控制标准的主体却缺少必要的控制监管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空间。无疑是实验室发展的一个缺憾,如果能够将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同制度性因素、技术人文因素等相结合,将会全面地实现对高校实验室的管理。
(二)多重性实验室管理体系,是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
随着上海市地方本科院校内涵建设的开展以及我国加入WTO,国际社会对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实验技术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国内来看,各大高校实验室已经在建设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的进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不仅在理工类院校中实验室一直是科研及教学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带动相关产业进步的源头,而且在以文科专业为主的院校也悄然将实验室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主要工作来抓。目前已经提出了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紧密结合的新型教育思路,以为适应就业市场化的大环境下培养出更多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真正地使知识变为生产力,将教育到就业这个链条紧密地连接起来。当社会各个行业都在面临着转型的机遇时,高校教育也需进行转型。实验室作为教育与科研的前线,更应当为高校转型提供必要的支持。
三、目前高校实验室管理的运行现状
(一)部分高等院校对于实验室的建设不够重视,导致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迟缓
目前,高校中专业和特色都有所不同,以理工类专业为主的院校多设立了专业实验室,而以文科类为主的院校却很少设立专业实验室,即使设立也大多未能发挥其应用效用。理工科专业基于其专业特点,需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紧密相连,才能在教学成果中取得较好成绩。其中不乏许多创新研究方法和手段,皆来自于大量的实验教学与实验科研中。在不断地实验教学中,已经设计了较多相关的专业实验项目和实验课程,很好地完善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的脱节问题,自然也在日常管理中归纳和总结了一系列的实验室质量管理规则。对于拥有较少实验室的高校而言,由于没有将实证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列为重要地位,使实验室从数量到质量都与大型专业实验室存在一定差距。除了使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脱节外,也很难实现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对于实验室的开设目的及意义的重要性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着实验室开设的方向和效果。当实验室本身并没有从规模形成体系,那么自然不会对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促动。
(二)高校实验室定位不准确,造成了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忽视
高校实验室除了具有社会性实验室和高校技术机构双重属性外,同时在院校内部也存在着双重管辖的问题。实验室的设立,必须要依托一定地专业背景。其设立的意义,也就是在于更好地衔接理论与实验之间的相互渗透,所以,实验室应当有隶属于具体专业的部分。再有,实验室作为高校中一级技术机构,是否应当由校级部门进行管理。在众高校的范例中,有实验室与设备处相连归属于校级部门,也有将实验室归属于教务处管理,当然也有将各专业实验室列为各专业系的二级管理中。这些隶属的规定都是为了便于实验室的管理,使实验室能够持续性发展。但这几种隶属关系的规定,却难免会造成单一管理无法兼顾专业性和管理性的后果,使得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存在一定客观因素的阻碍。这种环境下,对于高校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也难以完善。
(三)师资队伍的培养速度慢,成为高校实验室管理体系完善的障碍之一
以往高校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多以实验室ISO系列标准为主要考核标准,高校实验室作为一般性实验室的一类,对于仪器设备的管理及实验的程序理应遵循实验室ISO标准。但是仅对实验室内的软硬件进行控制,而对于操作者没有质量控制体系,往往会使实验室发展进程事倍功半。也常出现购置的先进仪器,无人能操作的情况发生,更谈不上对于先进仪器设备的维护及保养。高校实验室的师资培养,已经刻不容缓。由于实验室中的技术人员定位不清晰或不准确,也使得许多高校难以为实验室技术人员确定发展的方向。比如,高校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编制及岗位职责,都使技术人员的发展难以取得长足的进步。
(四)各高校实验室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使高校实验室管理体系难以推行
各专业的发展本身存在着一定差距,自然专业实验室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差距。对于较新或发展尚不成熟的实验室,如采用单一的管理模式,未免不够切合实际。在相关行业中,对于实验室的管理采用分级制管理办法。它可以避免实验室间由于基础和发展不同,而必须教条地参照一个管理体系和模式来运行,带动了实验室的良性发展和竞争。尤其是对于一些新兴学科,学科在发展,学科实验室也在尝试着进步,更不能用成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来约束和限制。再有,在一些相对落后地区的高校实验室,不论是对仪器设备还是技术人员的要求,都应当注意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不应加以苛求。这并不是齐头并进,而是揠苗助长,不利于院校实验室可持续性发展。
四、完善高校实验室的管理体系
(一)进一步确定高校实验室的重要地位,以突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不脱节为纲
随着上海市地方本科院校“十二五”内涵建设的展开,对于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识。在各高校的发展过程中,还需将实验室的发展工作落到实处,真正使实验室建设发挥其应有作用。实验室主要依托各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推广,是专业原理和技术手段的实现和具体化。同时也是对基础原理的一种反馈,可以不断强化理论知识的掌握,是高校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帮手。正是由于这一重大优势,才成为高校发展和建设的重点。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从中不仅体会了理论转化为具体的能动力,同时也是为尽早感受和适应本专业就业环境提供场所。在实验课上,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都得到了较大地提高,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于基础知识的研发和深入探究。只有明确实验室的定位,才能认清实验室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二)加强对实验队伍的培养,保障实验室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行
实验室技术人员应当在实验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该是实验室的主观能动者,对于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是实验教学的第一线的劳动者。可以说,实验队伍的建设直接影响着实验室发展的进程。专业技术不过硬,或者不懂的技术人员是无法胜任实验教学工作。即使是拥有较高学历的讲师,缺乏必要的实验教学培训和考核,以及多年的经验积累,也是很难担当起实验教学的工作。所以,在注重学历的培养方式之外,还须注意到对于教学经验的培养。应当多鼓励和提供实验技术人员参加在职培训和学历深造,有条件的还可以在国内乃至国外访学吸取经验。诚然,对于实验技术人员的定位,各高校也有不同,也是实验队伍培养的一个瓶颈。这种体制的问题,使实验技术人员错失了许多深造和访学的机会。仅通过参加一些短期的在职培训,无法使实验教学水平达到一定高度。而依靠技术人员自身的力量自学,也只能是在有限的范围内获取养分。这种体制甚至有时也会限制实验室技术人员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无疑不利于实验室的科研工作开展。适时地允许实验室技术人员参与到一些科研项目中,实际上也是为了更好地借助实验室的资源和平台,完善科研项目的实证效果。
(三)分级化管理模式,强化和完善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
高校实验室的隶属问题一直是一个关系到实验室发展和生存的大问题。实验室存在的意义何在,才是实验室的管理中贯穿的主要问题。只要是能够促进实验室发挥其实验教学作用的,就应该得到支持和鼓励。高校实验室本身就具备专业属性,但单一层面的管理模式,往往成效不大。可以进行分级管理,即由学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和监管,各专业负责实验室的主要管理及科研教学工作。同时,应考虑将实验室的效能最大化,多开设公共实验室,减少资源浪费。
高校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包括有质量管理体系和行政管理体系两个范畴。提供高水平的实验场所和准确的实验数据是质量监控的主要目的,只有结合有效的行政管理,才能更好地发挥高校实验室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何光洪,周峰.对实验室体制改革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7,(2).
[2] 胡娟,陈卫琳.完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
[3] 李艳酥.加强示范中心内涵建设 增强高校社会服务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7).
Discussion on the perfection of the laboratory management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NG Xin
经过十余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高校双语教学呈现出与时俱进的变化与特点,并进入全面深入发展期。双语教学主体双方思想认识和外语水平的显著提高,为广泛地开展双语教学提供了发展契机。从思想认识上分析,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学生培养思路中,用人单位对于外语的常态要求,使得高校必须重视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其倒逼机制也使在校生深知,必须学好英文才能有更好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师生达成共识,都支持开设更多的双语课程。从外语水平上分析,由于教育的高速发展和国际间交流的不断深入,教学者和受教者的英文水平较十年前均有很大的变化。从教师层面分析:当前本科高校任课教师,普遍以博士学位为主;正在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多有海外学习或进修背景,少则三个月到一年,多则若干年。从学生层面分析:90后的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幼儿起就陆续参加外语培训或就读双语学校,对双语教学并不陌生。大力推进双语教学,促进双语教学课程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双重突破是时展的需要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内在要求。构建双语教学管理体系,从管理层面对于双语教学进行指导研究,实施规范有效管理,是促进双语教学全面深入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有利于完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促进全面发展
教学管理是个系统工程,双语教学管理是其子项目。双语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是对高等教育管理体系的完善,有助于保障教育成效。当前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遵循从探索到总结并不断完善,进而再实践再总结的事物发展规律,量大面广的双语教学基础研究为管理层面双语教学研究提供了支撑和保障。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双语教学规范化管理,构建双语教学管理体系,是保证双语教学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径。新形势下的高校双语教学对于老师、学生及管理者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只有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实施规范管理,保护和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满足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渴望,才能有效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各级教学管理人员要在双语教学的管理工作中,结合双语教学特点,注重双语教学系统化研究,逐步构建规范完善的双语教学管理体系。
二、构建高校双语教学管理体系
(一)高校双语教学管理体系构建原则高校双语教学管理体系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系统性、分级性、连贯性和可操作性。
1.系统性原则
双语教学管理内容繁杂且彼此关联,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多个因素。必须运用系统论观点,分析双语教学管理中多种因素的特征和关联度,以双语课程教学效果为核心,设置科学合理的管理子项目,对双语教学进行整体化管理。
2.分级性原则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紧密度,以及双方对管理因素的认知程度,对于管理的有效性有较大影响。在双语教学管理体系中,应注重去行政化和去形式化。结合双语教学管理内容,明确划分校院两级职能管理部门的责权,实行分级管理,避免多头重复管理。
3.连贯性原则
教学管理是为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具有系列性特征。在双语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中,要避免只热衷出台文件,忽略执行效果;只重视初始管理,忽略过程监管等非持续性、间断性现象的出现。应以双语课程群为教学管理核心,实行有始有终的连贯性管理。
4.可操作性原则
管理体系的设计和构建,应以高校实际情况为基础,注重从监管和落实的双重角度来把握其可操作性。学校层面的管理文件制定可遵循框架法,为院系管理留出一定的操作空间,避免因管理模式固化导致的执行落实难。而院系管理部门,应结合学院和专业,参照学校的相关管理文件,另行制定更为切实可行的分级管理文件,从而保障双语教学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二)高校双语教学管理体系的建立
遵循高校教学管理规律,借鉴国外课程管理经验,结合双语教学特点,构建层级式连贯型高校双语教学管理体系。其内容由开课审核、过程监管、教学评价三项体系组成。
1.开课审核体系:以管理部门为核心,构建分级式开课审核体系
校级教学管理部门:依据国家政策、社会需求和学校定位,以专业培养计划为审核主体,对不同专业双语课程开设数量的合理性、开设科目的科学性、开设时间的连贯性进行认真细致的开课审核。从源头避免双语教学中课程设置随意性、间断性、无体系性等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的现象。院级教学管理部门:对照教学计划,结合学校双语教学文件要求,对于单门双语课程进行开课审核。主要审核:教师资质是否符合要求、教学材料是否齐备、教学方案是否合理等,确保双语教学计划的顺利执行。两级教学管理部门,都应注重在管理中形成:总结———实践———再总结———再实践的良性动态循环,以保障开课审核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时效性。
2.过程监管体系:以课程群为核心,构建项目式过程监管体系
组建双语课程群,负责双语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及教学实施。借鉴国外高校的课程管理下沉理念,各个专业由双语课程任课教师组建成立双语课程群,并由1-2名资深双语课程教师担任群长,通过组织编写双语课程教学大纲对双语教学进行过程监管。其内容为:结合专业要求和课程特点制定双语课程教学大纲,明确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及考核要求,并提供教法建议及参考教材目录等。各双语课程任课教师依据课程教学大纲制定各自教学方案,实施教学,并及时反馈教学实践中相关问题,以便为双语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和完善提供依据。校级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学计划及相关教学文件执行情况进行常态检查与监督。对照教学计划和相关教学文件不定期抽检各专业双语教学情况,以督促教学单位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落实相关教学文件,避免随意性。院级教学管理部门,组织开展双语教学常态交流。制定细则,全面开展双语教学示范课、观摩课、研讨会、师生座谈会等多形式研讨与交流,以提高双语教学整体质量,促进双语教学效益最大化。在过程监管体系中,课程群为管理核心。由双语课程群组织编写的双语课程教学大纲,是双语课程任课教师开展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教师制定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契合学生需求的具体教学方案的重要依据。统一编写的双语课程教学大纲可以有效地协调解决关联性双语课程教学内容整合问题,避免同一专业的不同双语课程教师因相互之间沟通不够导致的课程教学内容重复;同时也有利于双语教学法递进式展开,避免双语教学模式衔接不当等问题,从而保证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化设置及双语教学模式的连贯性。
3.教学评价体系:以学生评教为主,构建多主体全方位评价体系
双语教学评价,由校院两级教学管理部门协同负责。应建立全方位多主体科学性评价体系,避免单一学生评教的片面性。评价可以有:学生、专家、同行、自我等不同主体,建议学生评价占比最大,其次是专家评价,后面排序分别为自我和同行,也可结合具体情况调整比例。在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评价中,建议秉承快乐教学传导机制和有效反馈理念,设定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案。快乐教学传导机制的内涵是:受教育者对于教授者的尊重和认可,使得教授者愉悦,产生快乐源泉;并由教授者通过教学环节将快乐传递给受教者。基于此内涵和有效反馈理念,双语教学学生评教可设计为分项指标满意度调查形式,其答案选项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项。其中,选择满意无需说明,选择其他两项则需提供佐证材料或陈述说明予以支撑,否则调查结果不予计入。同时,在设定评价指标时,应基于直观性和简洁性原则,分类选取适当的评价项目。科学严谨的评价设计能够避免传统评教的随意性。同时,如果学生不能对该教师的教学环节提出佐证材料和明确陈述,以证实其不足,则必须表面认同其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而如果任课教师在某些方面确有不当之处,学生应以客观事实和依据加以明示,形成有效反馈,从而有利于更好地运用评教结果来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
二、建立现代化高校后勤物流管理体系的理论支撑
高校实验室的水平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高校实验室不同于中、小学的实验室,也不同于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它既发挥教书育人的重要作用,又承担科技创新、孵化科研成果的重要任务;既是培养本科生从事实验教学的平台,又是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从事科研任务的重要阵地。因此,高校实验室从安全管理工作的角度上讲有自己的特点:1.实验室类型多,有国家级、省部级的,还有基础课实验室,管理标准不一致,管理难度大。2.实验室功能齐全,设备精良,拥有大量的精密、贵重仪器,维修、维护、保养成本较大。3.由于专业不同,有些实验室使用易污染、易辐射、易燃、易爆、易制毒的药品。有些实验要在高转速、高温、高压、高辐射的条件下进行,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危险性。4.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三废物质和过期或失效药品的处理,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新的污染。5.实验室使用频率高,使用人员从本科生到教授层次差异性大,人数集中且流动性大,这些特点都构成了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新课题。
二、构建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一)师生安全和国有资产的重要保障。
高校实验室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一些高水平实验室的大型精密仪器价值不菲,进行国际前沿的科学研究,研究内容保密,研究成果宝贵,每天都有大量师生在其中进行教学、科研活动[2]。高校本身就是人口密集场所,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给实验室内部和外部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伤害,给国有资产造成重大的损失,给科研成果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因此,构建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做好实验室安全工作是师生安全和国有资产的重要保障。
(二)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部分。
高校承担着引领社会思潮,传承文化,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任务。高校的安全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实验室不但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场所,而且是安全事故易发、高发的场所。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对校园安全稳定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扰乱学校的正常秩序,造成极恶劣的影响,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因此,构建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目前实验室安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高校管理者和实验技术人员都非常重视实验室安全工作,但由于受高校实验室的特殊性和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实验安全工作观念的落后。
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实验条件的限制,部分实验室还没有真正从满足实验技术人员的基本安全和基本尊严需要出发做好工作,并没有真正以人为本,把人放在第一位。存在对现有制度落实不到位,检查监督力度不够的情况。部分师生安全意识淡薄,存在“重科学研究、轻安全预防”的麻痹思想。一些新进实验室工作的研究生对实验安全知识学习不够,不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械,缺乏对有害物质的认识,缺少救人、自救、逃生的本领。在实验工作中,存在违反实验安全规范操作的现象。实验结束后,对三废物质处理不及时、不规范。这些都容易给实验室安全工作带来隐患。
(二)实验室硬件设施老旧。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招收人数的增多,国家和地方对高校投入的力度加大,部分高校存在着实验用房紧张的现象。实验室内部人员密集,存放物品不规范,室外物品占用楼道,安全通道堵塞。盲目购买仪器设备,没有合理规划实验室用房,造成仪器设备东摆西放,私拉电源,仪器设备拥挤不堪,用电负荷加大,电力负载过重。这些“硬条件”的不足,给实验室安全工作带来了隐患。
四、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属于高校校园安全大系统中的一部分,是根据高校实验室的特点和目前存在的问题,遵循高校教育、教学规律和实验工作的基本原则,对实验工作中涉及安全问题的各环节、各要素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设计和构建,形成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实验安全管理系统。该系统应包括组织机构、制度建设、宣传教育、准入机制、安全检查等内容。
(一)加强组织机构,完善制度建设。
组织机构建设是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3]。由主管校长负责全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二级学院副院长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和检查指导等工作。系主任负责落实实验室安全制度和实验技术人员教育等工作。实验技术人员为具体落实人,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和指导学生等工作。实验室具体使用人详细记录实验室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处理,建立校、院、实验室、具体工作人员四级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形成职责明确、层层落实、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根据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和科技发展的新情况,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完善危险品管理制度、实验室开放制度、仪器设备网上预约制度、仪器设备操作规范等一整套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4],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制度执行中,必须做到“严、细、实”。“严”字当头、“细”处着手、落到“实”处。本着“未雨绸缪”的原则,必须事先制订完善齐备、操作性强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同时,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实验室业绩考评制度。把实验室安全和环境保护纳入考评机制,作为学院和实验技术人员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占有很大的权重。
(二)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根据美国著名的安全学者海因里希的理论模型,约有85%~90%的安全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诱发的。因此,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师生实验室安全意识,是开展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要保障。通过举办专题讲座,观看安全教育宣传片,利用微信、QQ等多种形式在师生中开展安全教育宣传工作,把安全教育作为进入实验室的第一道门槛,使他们掌握安全知识,养成重视实验室安全的习惯。教师在编写实验教材时,加大实验安全知识、实验操作、规范、紧急情况处理等方面的分量。本科生要熟悉实验室的环境,了解实验操作规范和实验内容,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避免盲目操作引起的安全事故。实验室管理部门真正把安全教育作为学生实验课程的考核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
(三)建立完善的准入制度。
完善的准入制度包括人员准入制度、课题准入制度、建立实验室建设与改造项目安全审核准入制度。建立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实验技术队伍是做好实验安全工作的前提,是创造安全稳定的实验工作环境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5]。对凡是法律规定的需要安全审核的科研计划(如涉及病毒、危化品、辐射物等),应该由学校有关部门专门负责审批。在申报或批准同意新建、扩建、改造实验场所或设施时,应建立好审核把关的工作流程,必须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制订详细方案报实验室管理部门及保卫处备案、审批,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和环保的规范要求设计、施工;项目建成后,必须经安全验收、并完成相关的交接工作、明确管理维护单位后方可投入使用。
(四)加强危化品的管理和三废的处理。
人们日益重视危化品和三废物质给安全和环境保护带来的危害。正确使用危化品,按照规定处理三废物质已成为保护实验室和校园环境,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的迫切要求。建立健全高校危化品网络管理系统,建立危化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把控危化品的购买渠道,领用方向、使用保管情况,最终处理结果等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