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镇现代化建设

城镇现代化建设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51:4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城镇现代化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城镇现代化建设

篇1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实现劳动力转移。“化”农民应立足于“富”农民。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经济地位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城镇化进程。张家港市“化”农民是从兴办工业开始的。在农村兴办工业的过程中,张家港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注重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坚持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在耕地适当向种田大户集中、进一步提高机械耕作水平的基础上,实施品牌经营、市场营销和资本运营三大战略,变农产品为工业品,变农民为农业工人,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产量农业向效益农业的转变。全市形成了一批特色龙头企业,打造出一批“中国名牌产品”或“中国著名商标”。龙头企业拉长了农业产业链,带动种植、养殖业快速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改善人居条件,完善服务体系,优化自然生态。一是优化镇村布局,引导居民适当集中。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实行新建与改造并举的方针,加快建造居民新型住宅区和撤并自然村庄的规划与建设。凡不承包责任田,从事二、三产业的村民,以及在集镇规划区内的村民,逐步引导其住进镇区新建的公寓区。二是加强社区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把城市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逐步推广到农村,集聚服务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每个镇都建有中心社区,每个行政村都建有村级社区,形成了市、镇、村、企业四级社区一体联动的“1890(一拨就灵)社区服务网”。医疗保健、种养殖培训等十大系列、60多个服务项目,基本满足了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三是维护自然生态,美化生活环境。全市每年投入10亿元用于环境设施建设。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80%、60%以上。实施饮用水改造、气化普及、改水改厕等工程,建立起农产品、肉类检测网络,保障城乡居民都能“喝上清洁的水,呼吸新鲜空气,吃上放心食物”。大搞绿化,努力营造良好的绿色居住环境,近两年全市城乡新增绿地超过建县40年来的总和。

普及教育,增强法制意识,提高道德修养。一是着力发展教育事业。张家港市1996年实现了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率均达100%,初升高比例多年来都在95%以上,高等教育正在逐步普及。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二是着力增强法制意识。从完善基层民主、健全规章制度、吸引群众参与入手,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制观念和自治能力。依托社区、企业、学校等载体,运用各种形式开展法制教育,并把法制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渗透到社区管理的各项制度中。同时,广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增强群众的民主观念和维权意识。三是着力提高道德修养。常年开展“五爱、四有、三德、三礼”教育,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要求,在农村老年群体中倡导破除迷信、科学健身;在中年群体中倡导爱岗敬业、勤俭持家;在青少年中倡导爱党爱国、奉献进取;在工商界人士中大力倡导诚实守信、文明经营;在党员干部中大力倡导勤政廉政、为民造福的理念。

改变陈规陋习,规范举止行为,丰富文化生活。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一系列创建活动与农家的生活用水、垃圾处理、厕所卫生等生活细节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来促进农民文明行为的养成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通过“人人动手,洁美家园”、“改陋习,树新风”等活动,整治环境,美化家园,并把是否改变陈规陋习、规范文明行为、追求科学生活方式等与家庭的荣誉和经济利益挂钩,实现“人造环境、环境育人”的良性互动。同时,投入数亿元新建和改造了市博物馆、图书馆、大戏院、广电中心、电影广场等文化体育设施,每个镇都建立健全了文化服务中心,大大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主要启示

篇2

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国家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国家首次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也为我们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宏观的指导原则,为避免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不合理的、粗暴的政府行为提供了“行为规则”。

一、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关系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落实到具体的公共行政领域主要体现为治理主体与客体的平等性、政府的依法行政、以及政府“公信力”的建设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政府与农民的互动过程,如何实现在庞大的中国有条不紊而又高效地完成国家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一个棘手的课题。以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指导,在整个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应秉承“平等”精神来推进政府的依法行政,强化“公信力”建设以及推动政府自身与农民的平等地位建设。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首先体现为主体与客体的平等,亦即政府与农民的平等关系的存在。在我们国家以往的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和农村更多的是“被城镇化”,政府单纯地追求城镇化的规模和速度,而忽视了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更为严重的是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政府是“管理者”,农民是“被管理者”,两者处于截然对立的地位和状态,严重的违背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精神。因此,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必须坚持政府和农民的平等主体地位,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更多地照顾农民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行政能力体现在政府的依法行政上,依法行政是政府活动所遵循的根本原则,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的作用也变得更加强大,在这一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政府违法的现象,诸如社会上所发生的“违规强拆”、“城管行凶”等突出问题,这些都违背了政府依法行政的原则,从而也导致了政府治理能力的下降,更何谈政府治理的现代化了。为此,坚持依法行政,努力推进政府自身角色的转变,使政府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必须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彻依法行政的根本原则,以平等主体的精神对待农民,对待城镇化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切实推进政府治理的现代化,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

第三,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有赖于政府公信力的提高和发展。政府公信力是民众基于政府的行政行为所做出的判断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政府信赖和依赖的程度。当前我国政府的公信力建设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特别是腐败问题,成为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的显性问题。腐败的发生除了政府工作人员本身素质原因外,更大程度上在于制度的不健全,缺乏约束公务员行为的规则,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仅仅在于对政府自身的有效行为约束,更要在制度层面上实现现代化,紧跟社会发展的潮流。城镇化过程是一个政府和农民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强制度的建设,实现双方地位的平等,从而避免由于某些方面的制度性破坏而导致政府腐败行为的发生,更卓有成效地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的是时间的积累、制度的保证、政府和农民的主体的互动,提高政府公信力,强化国家治理能力及现代化建设才能够更有效地实现,才能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二、强化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途径

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农民生活水平,扩大内需,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始终认真贯彻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以“治理”促“管理”,努力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强化国家的社会治理能力,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第一,要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农村居民就业的有序进行。新形势下的城镇化发展有着不同于以往任何时候城镇化的特点,农村的产业结构升级尚未完成、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比较低下、城乡差距较大……这些都是阻碍新型城镇化有序进行的障碍。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顺利进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这一过程的重中之重,而不应单纯地追求规模和速度。坚持以人为本,是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强化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坚持以人为本,就在于转换政府角色,使政府不再单纯地以“管理者”自居,从而实现政府和农民双方主体的平等,更好地促进农民的就业,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第二,强化法律和制度建设,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十以来,国家强化了对腐败的惩治力度,这对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防治腐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贯彻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原则――平等性,并以该原则不断推进政府行政过程,特别是房屋拆迁、城市规划等事项中的制度创新,坚决捍卫法律的尊严,以法律作为政府行政的保证。依法行政,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政府公信力的不断提升是整个国家威望不断增加的前提。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推进法律和制度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才能不断提高国家治理及现代化的能力。

第三,优化产业布局,构建合理的城市形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在于对村镇地区的改造,单纯地依靠行政手段,通过拆迁改造实现城镇化没有本质意义上的社会进步,只有优化产业结构,使得地区的农、林、牧、副、渔得以因地制宜的发展和规划,构建合理的城市形态,才能治理城镇发展的“本”。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以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指导原则就是以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使得城市形态以构造能够符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国家社会发展的一个指导原则,也是我们孜孜追求的一种价值体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特别是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在这一过程中又有了特殊的意义,它既是指导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行政的指导原则,又是检验新型城镇化效果的标准体现。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积极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不仅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对国家社会的其他领域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篇3

一、合唱与现代城镇文化精神构建之关系

现代城镇社区建设必须把社区基础建设与文化建设放在同样的地位。现实中,社区文化建设却常常不受重视,现代城镇在为人们提供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却不能满足其精神生活需求,而此时人们对交往、互动的需要比任何时候都要迫切,越来越多的人急切向往一种艺术化、美学化的人生态度,因此以艺术为题的“群”体活动似乎更能满足人们这一需求。合唱就是最受人们欢迎的“群”体活动之一,正如我国老一辈合唱指挥萧白所说:“合唱是一项高品位的艺术,它不属于娱乐文化,它属于经典文化;但是它和其他经典文化的区别又在于它的大众性,高可攀低可就。”也就是说合唱是最简便、最直接、最广泛、最容易使普通人接受艺术感染和熏陶的高雅艺术,因而也是最能激发“自觉、平等、包容、互助”的社区文化精神的社区艺术活动。

“群”是合唱社会性的根源,合唱以“群”声创美,以“统一、平衡、和谐”的本体要求体现明确的集体主义、秩序与规范等社会学意义,这是合唱艺术本体对合唱者“行为”的要求,要达到一定的艺术境界,必须有意将其内化,在作品规范下做到身心合一,以求其主观精神情感和作品思想内涵的高度融合,才能达到精神的充分对接,才能体现合唱本体的社会性作用。

一个演唱者容易做到的事,一“群”演唱者做到就很难了,因此合唱“群”成员之间的良好社会性互动,是合唱社会性的重要内容。广东合唱协会副会长平黎明教授谈到他带领肇庆合唱团2012年春节期间出国演出前后的艰辛,是对合唱群体互动质量最好的检验,要保证演唱质量,春节期间也没有放松排练,即使演出之前的欧洲之旅,在巴士上、饭店旁、广场空地甚至是酒店地下室都成为了合唱团的排练舞台,最终演出获得了很高的赞誉,合唱团的纪律也获得了组委会的高度评价。该团建团十多年来先后获得了许多荣誉,正是因为这一群体有明确的活动目标、一致行动的能力,有持续的互动关系和情感交流,甚至能表现出具有严密高效的群体行为特征,否则这些成绩都是不可能达到的。因此合唱群体互动的质量,体现在合唱艺术水平的高低,而对社区文化来说,合唱的作用远远超出合唱本身,其社会性意义更为重要。

在我国,关于“群”的研究,从来就没有停止,从荀子的“能群”到晚清的“合群变法”,即使是在现代社会,“群”的活动依然是政府关注并引领的重要问题。当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群”存在的价值、目标、意义完全不同,如果说“合群变法”是合群、是求知、是使涣散的个人变为凝聚的社会力量而改变社会政治体制,那么合唱的“群”是合作、是传承、是愉悦、是净化、是服务社会。合唱的“群”虽然是文娱性群体,但也能展现出巨大的社会力量,其共同的审美性需求和创美目标,极易激发成员对群体的信任和积极性,形成集体共同意识和一致行动的能力,因此合唱的塑造力不可忽视。

“自觉、平等、包容、互助”是社区合唱中最能体现社区文化精神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都来自合唱对成员行为意识的塑造。作为开放的社会群体,社区合唱群体互动是成员自主选择和支配并源于自身需要的自主性社会互动,如果没有自觉、平等意识,如果没有包容、互助意识,这样的团队是不可能存在的。

之所以把合唱放入现代社区文化精神构建的视域中,是因为合唱一直以来以一种特定的文化意义吸引着不同层次却有着相同爱好的人们参与,并以它独特的文化图示影响人们的认知方式和途径,以崇高而神圣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态度向人们展示自身的、自然的、人生的美,净化他们的心灵,塑造他们的行为,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合唱与现代城镇文化精神构建之现状

然而,在珠三角,特别是“百歌颂中华”活动期间,虽然有成千上万支合唱团在参与(有记者统计广州市就有“三千多支业余合唱队唱响云山珠水”),其实,有大部分是完成任务临时组团的,还有一部分是歌咏队,不具备合唱团的实质,社区合唱发展并没有因此而受到足够的重视。

(一)对社区合唱认识、扶持不足

在采访中,肇庆合唱团副团长回忆起当年建团的往事:“历时十三年,开始起步确实是苦,但是很快乐。”该团常任指挥平黎明教授也是感慨万分:“肇庆合唱团没有用政府一分钱,也活了十三年。”他们的话中透着辛酸。的确如此,一个自觉、义务服务肇庆人民、深受当地人喜爱的团队,却引不来相关部门关注的目光。在珠三角经济较为发达的一些地区,社区合唱团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社会需要是一个群体诞生和成长的理由,社区合唱的产生和发展是一定区域内普通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然而,在一些城市社区合唱群体活动并没有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主要原因还是经费问题,社区合唱活动与企业、校园合唱活动有所不同,要扶持、发展社区合唱就得政府出资。所以,在一味关注政绩、荣耀和经济效益的思想意识下,忽略社区文化建设,无视社区合唱群体的存在和作用,放弃合唱艺术独特的引导和教化功能对管理者来说并不会有什么影响,但社区合唱团队的成绩一样能被写入他们的年终报告中。

(二)社区合唱活动专业人才的缺乏

对社区合唱活动的认识不足,必定会忽视相关人才的培养、引进和运用。群体活动的能动性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关部门应该主动利用并合理管理,而不是放任其自生自灭。虽然合唱团能凭借团员的人脉优势,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地方政府文化活动,以获取一定的支持,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合唱社团的活动不能只靠热心人的自觉奉献,在当下城镇社区,缺乏社团管理经验和管理人才是十分普遍的事,有的部门即使配备有专门的管理人员,但大多都不会主动到社区进行联系。社区合唱还必须依靠指挥的专业技能和亲和力才能正常维。然而,具有一定水平的指挥人才依然缺乏,有社区工作经验并热心社会工作的合唱指挥更是少之又少。现有的音乐人才对参加社区合唱活动也没有多大兴趣,有学者针对一些城市音乐人才参与社区音乐活动做出了调查和统计:“61%的曾经参与社区音乐活动的被调人员反映没有专业人员参与,20%和19%的人反映偶尔和经常有专业人士参与社区音乐活动”。在肇庆合唱团的常年活动中,除指挥和伴奏外,专业音乐人才的参与度是极低的。

(三)扶持社区合唱活动的场地设备等硬件严重不足

其实,社区合唱最直接的需要就是排练场地问题。中山市做出了榜样。2005年中山市建成了多功能的文化艺术中心,其培训大楼建筑面积就有19551平方米,设有多间合唱排练室,免费提供给当地合唱团排练,为合唱团体活动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并不是每城必有。肇庆合唱团就一直深受场地的困惑,几经辗转依然“练”无定所。在采访中,合唱团副团长还说出了他目前的担忧:随着指挥平教授的退休,合唱团将再一次面临“无家可归”的境地,因为合唱团近些年的排练场地都是由平教授所在工作单位提供的。在一些新建的居民住宅区也并不缺少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但实验证明“以地缘为主聚集在一起的社区居民,并没有因此而关系密切、互动频繁一,而以亲缘、业缘、趣缘为主的社团互动频繁而有效,因此要发展社区文化必须有功能性的场所,如果一个群体没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成员就会失去对群体的归宿感,一定的活动场所有利于群体空间文化的塑造。

三、合唱与现代城镇文化精神构建之发展对策

对合唱与现代城镇社区文化精神构建的研究,其目的就是要促进两者之间的互动发展。只有修正我国合唱发展的一些偏差,建立正确地合唱艺术观念,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才能还原合唱艺术精神,服务社区文化建设。

(一)摒弃功利思想,让合唱走进人民生活

人口不足加四十万的美国辛辛那提在美国是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城市,却有一千多个合唱团在常年活动,现代化的音乐厅也有六个。在日本,合唱的训练从小学六年级就开始,每个城市、每个街区都有各年龄段的合唱团,合唱作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被列入国家教育的战略计划中。在欧洲,市民常年参与或间接参与合唱活动的人数比例更高。而在我国,常有这样的现象:一有重大活动就会凭空冒出很多歌咏队、合唱团,为比赛成绩托人情找关系,活动完后迅速消失。可见我国合唱并没有真正走进人们生活,合唱的功利思想是多么地严重。

众所周知,合唱的价值在于对人的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合唱的功利思想是管理部门认识偏差所带来的不当导向而引出的,它导致合唱群体文化建设走向错误的方向:导致群体内部成员相互埋怨、群体之间互不交流:导致合唱作为大众文化的认识偏差,从而忽视社区合唱文化建设。回归合唱文化本质,扶持和关注这种投入少、效益大的健康社区合唱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并使之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中,合唱的教化作用才会显现。

(二)加强软硬件建设,促进社区合唱发展

1.建造和提供具备合唱功能性的场地,是政府对社区合唱事业的最大支持。根据城镇状况合理布局文化活动场馆或规划建造或维修改造或出资租用,只要解决了场地问题,社区合唱发展才能发挥作用。

2.人才引进、培养和管理能把社区合唱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有这样一种说法“没有不好的合唱团,只有不好的指挥”,可见指挥对于合唱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指挥人才能带动一个地区的合唱发展水平,在深圳、中山、广州、佛山、肇庆已有成功的事例。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培养新一代优秀指挥才是社区合唱发展的长久之计。从引进、培养、管理人手,把合唱指挥人才梯队的建设作为扶持社区文化的一个重要课题。深圳音协合唱团为我们提供了好的经验,合唱团成员都毕业于专业音乐院校,他们有些是基层文化干部,有些是中小学音乐教师,本身也是各地音乐活动的中坚力量。他们在音协合唱团是团员、是学生,在学校、在社区他们又是社区合唱的组织者和指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现有音乐人才参与社会音乐活动的热情,还能通过在高水平合唱团的活动增强专业能力服务社区合唱发展。

3.培养社区合唱环境,助推社区文化建设。定期展开各类型各层次的合唱活动;支持和鼓励优秀合唱团队对外文化交流;鼓励企业文化与社区文化共建,并为企业资助社区合唱牵线搭桥;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借助高校人才优势推进社区合唱的培训、辅导、组织等工作。总之,要借各方之力推动合唱服务社会文化,有关部门就必须转变工作态度和方法,主动服务社区群体。

篇4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自然资源、地理区位是城镇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主导因素,既为城市城镇发展提供条件,又规定着人类的物资生产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其他活动的界限。对于生态环境优越地区,更要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的后发优势,促进经济与生态的良性互动发展,坚持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发展老路,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

一、城市生态现代化理论

生态现代化的概念是德国学者胡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其核心内容是以发挥生态优势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体现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建设生态现代化,必须把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综合起来考虑,把生态建设看成是发展之义、发展之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快推进发展模式由先污染后治理型向生态亲和型转变,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发展。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而言,城市生态现代化是在全球性“生态危机”形势下,实现现代工业文明城市向生态文明城市(即生态城市)转变的过程,是现代城市发展摆脱工业文明发展观的束缚和工业现代性的特征,步人生态城市必不可少的发展阶段。相对现代工业城市发展阶段而言,城市生态现代化是城市发展的更高级阶段,是对工业城市自身存在错误的修正,促使其向生态城市转变的阶段。从理论构成的角度而言,城市生态现代化是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城市发展、城市规划理论等的结合,是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思想、观点在城市发展领域中的应用。它运用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思维来重构现代工业城市系统,谋求城市经济发展和自然保护的“双赢”,以及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城市系统对自然的影响等。

二、西部地区城镇发展现状

(1)数量少,通行成本高。地广人稀,腹地范围大,空间联系不便,难以按经济合理性原则统盘考虑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城镇的功能难以完善,不利于开阔商贸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基础设施投资大,特别是交通建设成本高,致使投资综合效益低,影响了城镇经济的持续发展。(2)规模小且发展分散,辐射带动弱。城镇分散发展,重复建设,造成了资金的严重浪费;市政工程设施修建和社会服务设施供给形不成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导致城镇功能难以充分体现和发挥,难以发挥产业中心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难以形成城镇带动乡村的格局,从而吸引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差,综合功能降低。(3)功能单,服务层次低。在西北地区城镇中,集贸型城镇占85%以上,职能以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商品交换、物资集散、行政医疗、文教服务为主的初级发展阶段。经济的主体为农业,乡镇企业多属初加工,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限制了优势资源利用和产业的健康发展。另外,城镇群体之间产业定位趋同,相邻的乡镇生产的产品大同小异,造成产业结构层次低、重复多、互补性差。(4)环境差,人居水平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明显偏高,建筑质量差,容积率低,闲置土地未得到及时利用和置换,生态环境恶化,与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尚有较大距离。(5)资金缺,人才技术匮乏。由于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软硬件条件差,绝大多数城镇规划和建设管理的人才和技术力量匮乏,致使城镇建设中乱占乱建现象普遍,对整体布局造成不利影像,不利于城镇发展水平整体提升。

三、基于城市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城镇规划建设策略

生态现代化是一种基于生态理性的思考,是在生态分析基础上,按照自然生态原理构建城市系统并尽可能的减少对自然损伤、提高生态效率的过程。(1)城镇规划应以人为本,同时与环境紧密结合。作为城镇主体的人,在积极努力改造改善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同时,又自觉不自觉地破坏了自身生存的环境,通过生产和生活将大量废弃物排向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直接破坏城镇的生态系统结构。近年来,作为农村中心的城镇人口增长很快,由此带来的城镇污染日趋严重,往往超过城镇的环境容量及自净能力,引起城镇生态环境系统调节能力失控,反过来又直接影响别人的身体健康。故要特别注重人与环境系统协调一致的原则,乡镇的工业布局、人口规模、不能超越环境提供的保证程度。(2)城镇规划应该突出西部景观特色。特色是城镇的灵魂,它可以树立城镇良好形象,提高城镇的知名度,促进城镇的发展。由于城镇规模小,形成特色的景观要素也少,故在城镇的生态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个性与特色”,城镇景观要“小而精,小而特”,要综合运用生态、文化的观点去创造组织这些景观,形成“以人为本”的各自特色,也将避免“千城一面,万屋一统”的尴尬。当然,我们所说的特色一定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而不能生搬硬。(3)城镇规划应合理布局城镇工业。城镇工业结构与布局实质上就决定了城镇技术经济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同时又体现了城镇的产业特色。因而乡镇工业的发展与布局直接关系到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直接关系到城镇的环境保护和优美环境创建,是城镇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核心。如今不少城镇的乡镇工业发展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规模较小还布局分散,生产技术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保设施形同虚设。因此,把乡镇工业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合理的规划布局与引导发展,对于完善城镇技术经济系统结构与增强城镇技术经济系统对生态环境系统的良好循环都是及其重要的。(4)城镇规划应对西部现有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水、土是人类的生命之源,生存之本,是城镇居民赖以生存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基础,对它的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城镇生态环境系统结构的演变与优化。目前许多城镇土地利用粗放,摊大饼式扩张,有的是搞政府形象工程,有的是圈了地闲置几年不管。而对于日趋紧张的水资源,不仅因给排水设施简陋导致污染严重,而且从人为的节约意识上而言,造成的浪费也十分惊人。西部地区由于干旱天气较多,绝对不能把水土资源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即使是土地扩展潜力大、水资源暂且充足的城镇,随着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人均资源必然减少。同样,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古建筑和古村落等,其中有相当部分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近年来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其实在保护好历史遗留的同时,它们也已经或将成为当地宝贵的旅游资源。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实现城镇、产业、生态及文化在空间上的协调布局,有待我们在进一步发展中研究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曹建洲,王继辰,张亮,曹亚乔.辽东山区生态城镇规划与建设初探.辽宁经济.2012(1)

[2]王博生.基于城市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城镇规划建设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11(22)

[3]李忠华.城镇规划建设中的生态思想.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6)

篇5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决定着城市的发展方向。为此,我们始终坚持高起点编制城市规划,以规划统揽全局,指导城市建设与发展。一是抓定位。总的是要建好“六城”,就是立足半山区农业县自然生态优势较为突出的实际,明确提出绿化美化好我们的城市,达到“城在树中,花在城中,人在花中”,把绥棱打造成为园林城。与此同时,还要把县城弄得干干净净的,打造卫生城;倡导文明新风,打造文明城;把地面搞得太太平平的,打造平安城;让群众安居乐业,打造乐业城;发展旅游业,打造旅游城。依据“六城”正确处理远期规划与近期规划的关系,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生产与生活的关系,深入搞好城市规划,做到有序建设。始终坚持先修路后开发,以道路引带开发,以开发促进道路建设。二是抓布局。奉行做大城镇规模、长远发展不受局限的理念,确定城镇“南扩西移”,以党政办公中心易地建设为牵动,扩大县城规模。提出建设五横五纵道路主骨架,并在其中规划商业中心、行政文化中心、工业发展中心、居民居住中心四个发展板块,拉开城市建设框架。依据五横五纵道路主骨架和四大发展板块,详细规划建设项目,相互映衬,相互依托,相互促进,体现特色。三是抓执行。始终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配套一条龙”,做到一张蓝图,几届班子共同努力,向同一个目标迈进。县里成立规划委员会,所有城市建设项目必须由规划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同时,严肃规划纪律,对违规建设行为及时发现、纠正和制止,确保建设行为符合总体规划。去年以来,查处违法建筑26个,14个,有效维护了城镇建设正常秩序。

二、以人为本,加强城镇基础建设

人民群众的需求,就是城市建设的重点。我们始终紧紧围绕群众的所需所盼,在抓好公园景点建设、供热供水建设的同时,坚持从基础抓起,完善城市功能,努力创造老百姓感同身受的幸福。一是先修路,方便群众出行。三年改造道路40多条,主次干道和大巷道硬化全覆盖,小巷道也都进行了红砖铺装,群众出行难问题彻底解决。在道路改造中,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先解决排水问题,后推进道路建设。几年来共修建排水管线15公里,城镇排水进一步顺畅,过去冬季冰包如山,夏季雨水淹房的问题得到解决。我们还坚持道路建设与绿化相结合,在建设道路的同时把绿化考虑进来,打通绿化带,确定好所栽树种,做到建成一条绿化一条。同时,坚持道路建设与清障相结合,把道路建设规划范围内的板障子、非法建筑物等障碍物清理到位,为以后平面布置各种线路留出空间。二是大搞绿化,美化县城。连续三年开展“城乡绿化年”活动,响亮提出城镇居民人均新增一棵树。以街道、景点、学校、庭院、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为重点,见缝插绿,规模绿化,把能绿化的地方尽量都绿化起来。三年城镇新栽植乔木、灌木180多万棵。目前城镇绿化覆盖率达40%,绿地率达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去年被省里评为“绿化先进县”,命名为省级园林城市。三是突出抓棚改,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用政策吸引鼓励连片改造、集中改造、配套建设,政府主导棚户区的拆迁,强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在优先考虑对棚户区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安置照顾的同时,注意打造高品位小区,引进先进理念,在楼体立面、造型、色调等方面进行高标准设计。近三年每年棚改面积都在30多万平方米,今年达到130万平方米。现在已经有上万户居民搬进了新楼房。2008、2009年连续被省里评为棚户区改造先进县。四是全方位亮化,创造优美环境。按照“纵横交错、一路一景、路街璀璨、疏密结合”的方针,采取财政建、部门建、社会各界建的办法,使城镇主次干道和公园、广场、景点全部亮化,近百个沿街建筑物都进行了亮化装饰,实现了城镇的“立体”照明。当夜幕降临,绥棱小城霓虹闪烁,绚丽纷呈,流光溢彩。

三、搞活经营,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篇6

根据国家批复的发展规划,苏南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超过7万元,农村居民可支配纯收入接近4万元,成为全国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到2030年,要全面实现区域现代化,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达到主要发达国家水平,成为经济发达、社会进步、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政治民主的现代化地区。从现在起到2020年不到8年的时间,到2030年不过17年的时间,从经济发展的水平看,意味着今后不到十年就要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意味着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目前,苏南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世界银行确定的上中等收入水平,经济总量已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欧洲发达国家。按照2011年的数据以及当年的人民币平均汇率,苏南的地区生产总值已超过4500亿美元,其规模已经超过奥地利,略低于比利时。在这样一个水平上,要继续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如果没有创新的增长方式,不仅要消耗更多的资源,对环境造成更大的污染,而且保持速度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苏南在致力于现代化的实践中必须走出一条新的道路,必须依靠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

所谓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就是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大力发挥创新活动的作用,用创新要素替代传统要素成为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创新能力上基本达到世界上创新型国家的水平,用更少的资源消耗,较小的环境代价,追求更高的发展质量,维系一个更长时间的可持续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核心是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发展,要使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到主要的作用。除了少数特殊类型的国家,世界上大多数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均走过了一条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达到发达水平的道路。例如,韩国在上个世纪经历了“汉江奇迹”的快速发展后,进入21世纪后在同类型国家中依然能够保持较快的发展,主要依靠的就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过去十年内,韩国的产业实现了迅速的升级,在半导体、平板显示、智能化移动电话、造船、汽车等产业的创新速度很快,许多方面超越了日本和欧洲竞争对手,单位GDP消耗的能源明显下降,使得这个国土面积比江苏还要小的国家在发展上有更大的承载空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2万美元。苏南目前的发展阶段与十多年前的韩国有相似之处,正处在迈进现代化的门槛之际,一方面发展速度的要求依然较高,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的任务更为紧迫,而且也只有通过完成后者的任务才能达到前者的要求。

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是一个以创新为主要发展动力的整体模式。从具体的发展路径看,重点体现在创新型经济、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现代化农业、社会事业现代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

首先,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彻底转变,把苏南率先建成江苏乃至全国的创新型经济的高地。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在苏南的实践就是要通过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水平,提高发展的质量,建成在全国有示范意义的创新型经济高地,以高质量的创新型经济展现区域现代化的经济发达繁荣一面。

其次,根据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结合苏南的实际,大力推动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在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城镇化的质量,促进城乡一体化朝纵深方向发展。现代化的社会总是伴随发达的城市化水平,城市成为展现现代化生活的主要平台,城市文明高度繁荣。苏南的城镇化率本来就高于其他地区,城镇密集成网,大城市比较集中,应当在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率的基础上,重点完善和优化城镇体系,突出南京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完善苏南各个省辖市的城市功能,带动周边小城市和城镇的品质提升,并促进城市之间的联动合作与同城化进程,形成内部结构紧密、互动发展的宁镇(扬)大都市区和苏锡常城市群。苏南的乡村建设基础要明显好于其他地区,但以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标准来衡量,目前仍存在农村落后于城市的二元经济现象,必须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推进从农业转移出来的人口市民化,要通过交通、教育、医疗、通讯等公共服务产品建设向农村的延伸,推动苏南美丽乡村和新农村的建设,使乡村的文明生活能够与城市同步发展。

第三,在苏南地区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与城镇化互动协同发展,并造就一个均衡发展的现代化区域。一个现代化的社会离不开现代化的农业,这既是为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市化率创造条件,也是现代化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国际上现代化实践的成功经验表明,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瑞士、以色列的国土面积不大,其中以色列的面积与苏南相仿,但这两个国家均有高度发达的农业,对该国现代化水平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苏南要率先建成基本现代化,发展现代化的农业也是一条重要路径。

第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推动社会现代化快步发展。其中,改革收入分配体系,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具有重要意义,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一定有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阶层或群体。

篇7

中图分类号:F01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108-02

江苏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到2020年,全省总体上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在“十二五”时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根据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要求,武进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了到2014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一年多来,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上下克服困难,开拓奋进,扎实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代化建设大步迈进。

一、基本现代化建设开局良好

通过对《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统计监测测算,2012年我区基本现代化建设综合得分达到了88.7分。在44个省定指标中,人均预期寿命等19个指标已经达到和超过省定目标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18个指标已超过省定目标值的80%。具体完成情况如下:

(一)经济发展指标完成情况

衡量经济发展现代化的指标9个,权重31分,2012年我区得分26.99分,完成程度达到了87.07%。其中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和自主品牌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两个指标已经达到和超过省定目标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等五个指标已超过了省定目标值的80%。但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两个指标还低于省定目标值。(见表1)

(二)人民生活指标完成情况

评价人民生活现代化的指标为14个,权重24分,2012年我区得分为21.94分,完成程度达到了91.42%。其中人均预期寿命、城镇家庭住房成套比例、农村家庭住房成套比例等7个指标已经达到或超过目标值的。城镇保障性住房供给率、每千人国际互联网数等四个指标的完成程度也超过了80%。但仍有两个指标没有达到。(见表2)

(三)社会发展指标完成情况

评价社会发展现代化的指标为11个,权重24分,2012年我区得分21.77分,完成程度90.71%。其中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基尼系数等5个指标已经达到或超过目标值,完成程度达到了100%。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城市和谐社区达标率等五个指标的完成程度已经超过省定目标值的80%,但仍有一个指标没有达到。(见表3)

(四)生态环境指标完成情况

评价生态环境现代化的指标为10个,权重21分,2012年我区得分为18.06分,完成程度86%。已经达到或超过目标值的有: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单位GDP氨氮排放强度、单位GDP氮氧化物排放强度等4个指标。完成程度超过省定目标值的80%的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林木覆盖、城镇绿化覆盖率、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等4个指标。但仍有两个指标的完成程度和省定目标的差距较大。(见表4)

二、基本现代化建设差距凸现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我区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产业提升类指标。主要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等指标和目标值存在着一定差距。二是科技创新类指标。对照省、市指标体系,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等指标存在较大困难。三是生态环保类指标。由于产业结构以及历史原因,我区的部分环保类指标对照现代化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Ⅲ类地表水比例、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四是社会民生类指标。主要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千人拥有医生数等指标。(见表5)

同时,城市化水平、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虽然完成进度已经超过80%,但是要完全达标,任务还十分艰巨,这些都是武进基本现代化建设的短板。

三、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现实羁绊和思考

武进的现代化建设不仅取决于如何在更大程度发挥现有的优势,更在于能否消除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障碍。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要构筑优势,争先进位,如期实现第二个率先,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难点:

一是产业结构层次。产业结构上,目前我区的服务业比重不仅远远滞后于现代化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低于江苏省平均水平。在工业内部,纺织、机械、冶金等传统产业的比重偏大,而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不多,缺乏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由于受结构层次的影响,我区的单位能耗也很难下降,特别是冶金等行业,都是高能耗行业,并且是属于国家政策限制发展的行业。结构调整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二是人才资源。近年来,我区开放度逐步提升,吸纳了部分国际国内的资本、人力等生产要素,但从整体来看,尚未真正建立起人才要素合理流动的争先创新机制。从吸纳人才来看,我们也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人才总量也以每年超过5000人的速度增加,但专业技术人才比重仍然较低,劳动力特别是外来劳动力文化水平、技术水平等远远不能达到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影响着现代化的推进。

篇8

经济现代化一马当先既是追赶型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性特征。苏南区域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了强大的加工制造能力,一直以生产型经济著称。对此,苏南经济发展必须转型,实现两大转变:

实现从苏南制造向苏南创造转变。“制造”是“我有人也有”;“创造”是“人无我有”,苏南制造是向土地、劳动力等低级要素要效益,苏南创造则是向管理与技术等高级要素要效益,从而减轻发展对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压力。今天,苏南大量的加工制造业正在向中西部转移,倒逼着苏南创新型企业的培育与成长,并使得苏南的经济现代化不得不去寻找内生动力。苏南得以冠名为国家级“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实际上一方面肩负的是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输出传统产能的地区均衡发展职能,同时也担当起创新技术以及创造现代产业的先导示范职能。在产业发展机制上,实现接受转移型的依赖路径向自主创新型的独立路径转变,则是从苏南制造迈向苏南创造的逻辑结果,也部分地为现代产业发展提供了动力。

从单向追赶生产型经济转向生产型与消费型经济双重追赶。苏南过去实际做的是“生产一边倒”的事,与之相关联的是“出口导向型”模式的过度使用。生产型经济决非等于经济现代化。在今天外需不振、明天内需为主的总趋势下,单纯的生产型经济不可持续。从供给角度看,即使苏南现代化促使苏南从生产型经济转向创新型经济,同样也要充分考虑发展民生型服务业,通过再分配机制来提高苏南居民的消费者利益与社会福利水平。推进苏南从生产型经济向消费型经济转变,无论是政府的执政理念,还是居民的生活方式,都要经历颠覆式的变化,彻底放弃“生产中心主义”,建立以消费为导向的“消费型”社会,这样才能提升人民群众对现代化的切身感受。

实现城乡一体化与城乡等值化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愿景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

形成布局合理的城乡一体化空间形态格局。苏南的五大城市将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空间依托,各项基础设施完善,科教文化发达;苏南的乡村则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基地,绿色、宁静和恬适是其本色。位于五大城市与乡村之间的集镇则把城市与农村有机地联接起来,承担起农民市民化、生活城市化的重要功能。大城市、集镇、乡村各具特点、互相衬托,又都同时具有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城镇化社会为主要特征,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格局。

形成城乡等值的现代文明生活。苏南的未来将呈现城市与乡村共享现代城市文明、共享基本公共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发展格局。“城乡等值化”是其目标模式,就是实现“农村与城市生活不同形态但等值”。让农民在工作条件、就业机会、收入水平、居住环境、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交通等生活质量方面与城市等值。在“城乡等值化”的理念下,未来的苏南地区城市生活作为一种现代性在城市、集镇与乡村普及。因此,这也将使苏南的城镇化主要以农民生活方式的市民化为主要内容,农民不用进入城市就享受现代城市生活方式,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提升民生幸福与社会公平

在社会发展方面,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将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并实现共同富裕,必然在民生幸福与社会公平正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满意度全面增强。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苏南地区的幸福指数。通过发展生产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过去30多年苏南的发展,在人民群众的低层次的物质生活需求方面,或者说生存需求方面,包括衣食住行等,都得到了满足。今后七八年的发展到2020年,要从满足生存向提升幸福转变,每一个人都能在平等自由的环境下得到全面发展,增进幸福感。

维护社会公平,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民本归宿。社会大众的“公正”理想和价值得到确立、公平竞争的制度和程序得到建立,全社会“公平”、“公正”的社会信仰得到树立,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得到保障,真正做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人有所保。

实现环境美化与生态宜居

苏南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中由于追求GDP量的扩张,经济活动中难免忽视了环境成本因素,向环境索取过多,或者说环境的经济“外部效应”被苏南过度地利用了。在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过程中,面对日益趋紧的资源环境约束,必然把环境美化、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可以预见,未来的苏南,生态宜居将成为核心价值,“精明增长”将成为共同追求。“精明增长”是控制城区过度蔓延从而保护农地、保护环境、繁荣经济、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经济增长模式。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苏南地区处处成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提升民主法治与人的现代化水平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在民主法治与人的现代化的愿景主要表现在:

篇9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本质上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户籍制度改革方向是逐步突破户籍与福利合一的制度。

“市民权”不能与土地挂钩,尽快明确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探索建立农民工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或退出机制。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一个核心问题是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党的十提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如何更好实现这些目标,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

以健全公共服务制度为核心,稳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记者:我国大量农民工融入城镇难,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韩俊:2011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3亿人。目前,不到4个城镇常住人口中,就有1个是非户籍的常住人口。大量进城就业、居住半年以上的农民工就被统计为“城镇常住人口”,但他们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却比较低。主要表现在:

落户难。一些地方的户籍改革对流动人口基本没有放开,或者设置的门槛较高。

住房难。大部分地区未将农民工作为住房保障对象,缺乏针对农民工特点的租金补贴和实物配租政策。

看病难。由于新农合报销限制,农民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比例不高,以及经济状况不佳等原因,大量农民工难以获得城市正规医院的医疗服务。

子女入学难。目前约20%的农民工随迁子女无法入读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校,最近很多省份陆续公布了异地中考高考方案,但人口流入省份的方案“门槛”整体还是比较高。

记者:大量农民工尽管在城镇就业和居住,但还没享受到同等的公共服务,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韩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本质上就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要以健全公共服务制度为核心,稳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强化输入地政府属地管理责任,保障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权利。全面实行输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逐步降低门槛,对长期在本地就读的,允许就地参加中考、高考。

根据常住人口配置公共服务资源,保障农民工平等享有安全、公益、便利的基本医疗服务,将农民工职业病防治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完善和整合“碎片化”的社保体系,扩大农民工社保覆盖面。实现农民工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关系全接续,制定促进农民工参保的政策措施,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市低保范围。

推动农民工纳入住房保障范围,改善其居住条件。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住房公积金缴存和使用办法,扩大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

逐步剥离附着在户口上的福利,分类调整户口迁移政策

记者:谈到农民工市民化,不得不提户籍制度,它是造成农民工不能平等享受城镇公共服务的最大障碍,今后如何突破?

韩俊:户口是造成城乡居民待遇差别的最大障碍。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将附着在户口上的福利逐步剥离,逐步突破户籍与福利合一的社会管理制度。

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实行省级行政区域内“一证通”。居住证办理者,在子女就学、社会保障、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方面享有与当地人口同等的权利。

分类调整户口迁移政策,逐步让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在就业居住地有序落户。逐步全面放开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和其他建制镇的落户限制,进一步放宽中等城市户口迁移政策,完善落实大城市现行户口迁移政策,逐步赋予农民工与当地人口同等的权利。

“市民权”不能与土地挂钩,依法保障农民工土地财产权利

记者:有人说,给农民工城市户口,让他们享受均等公共服务,他们就应该放弃土地,否则两头好处都占,不公平、不合理,这种观点您怎么看?

韩俊: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计保障。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不是国家无偿给农民的福利,而是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

目前,绝大多数农民工不愿意以放弃承包地和宅基地换取城镇户籍,必须完全尊重个人意愿,不能把农民工获得城镇户口与放弃农村土地权利挂钩,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收回。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必须尽快明确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明确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的内涵和实现形式。在确权的基础上,为农民颁发具有更明确法律效力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和宅基地使用权证书,加快建立统一、权威的农地权利登记体系。

适应农民工进城落户和城镇化发展的需要,需要赋予农民对承包土地、宅基地更大的处置权。要在健全法制和发育土地市场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探索建立农民工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或退出机制。

“新四化”同步是现代化建设的大思路

记者:如何理解“新四化”同步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意义?

韩俊:“新四化”同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思路。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新的时代条件要求我们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和增进人民福祉的必由之路,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支撑,必须使产业发展、就业吸纳和人口集聚相统一,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农业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我们不能在农业衰退、农村凋敝、农民贫困的情况下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而必须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之路,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新四化”同步是党的十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推动“新四化”同步,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记者:实现“新四化”同步面临哪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韩俊:一个突出问题是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基地,但总体上还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的集成应用水平不高,企业创新能力不强,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必须推动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和全面覆盖,加快促进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变,带动产业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个突出矛盾是城镇化相对滞后、质量不高。我国城镇化水平不仅大大低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城镇化质量问题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大量农业转移人口不能平等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城镇用地规模扩张过快,城镇建设对“土地财政”依赖过大;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承载能力不匹配,不同规模和层级城镇发展不协调;城镇水资源短缺和空气污染等问题突出,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城镇房价上涨过快,成为提高城镇化水平的一大障碍。1990年到2012年,我国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由20%多上升到52.57%,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60%左右,峰值将在70%―75%之间。今后20年间,我国将新增城镇人口3亿人左右。如此大规模的人口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应当明确,推进城镇化,核心是推进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应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核心,加快改革户籍制度;科学规划城镇空间布局,既避免农业转移人口在大城市过度集聚,也防止小城镇遍地开花、盲目扩张。

“新四化”同步面临的最突出矛盾是农业现代化滞后。当前,农业现代化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现阶段推动“新四化”同步,应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快克服农业基础薄弱这一瓶颈制约,加快解决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发展不协调这一突出问题,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这一深层矛盾,努力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记者:推动“新四化”同步,政府应在哪些方面着力?

韩俊:“新四化”同步是发展问题,也是改革问题。应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各个环节,以体制改革拆除妨碍“新四化”同步的樊篱,以制度建设铺就“新四化”同步的新路。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市场取向的改革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动力。目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既要鼓励地方探索创新,又要从国家层面统筹考虑,方向是注重社会公平,突破城乡居民身份界限和制度壁垒,改革户籍与福利合一的管理制度,还原户籍的人口登记功能。应健全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逐步创造居民自由迁徙的公平环境。

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扶持一家一户的农民发展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土地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民的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

建立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进一步推进财税体制和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事权改革,以财力定事权,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创新城乡社会管理体制。“新四化”同步不仅是城乡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也是社会结构的深刻转型。社区是社会管理体系的落脚点。应适应社会管理扁平化趋势,加快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加强基层社区服务功能,完善社区管理体制。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呼唤政府和社会各归其位。应改变社会是政府附属物的传统观念,明确政府与社会的边界,规范政府与社会的职能,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系,让社会组织在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增进社会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化同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所在

记者:“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请您谈一谈实现“三化同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在什么地方?

韩俊: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强调推进“三化”同步发展,就是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现代化建设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加快克服农业基础脆弱这一瓶颈制约,加快解决农村发展滞后和城乡发展不协调这一突出问题,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这一深层矛盾,努力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第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农村人口比重很大的发展中大国,解决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必须把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把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为重点任务。

第二,人多、地少、水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必须始终将农业资源保护和节约集约使用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节约用地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发展方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农业发展中亟待加强的环节。必须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改善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第四,培养新型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抓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培养造就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篇10

努力追求健康的更有质量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关于新型城镇化道路目前尚未有标准定义。笔者结合十的新思想,把新型城镇化道路主要归纳为四个主要方面内容。

第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互动,通过服务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产城融合,实现城镇带动的统筹城乡发展和农村文明延续的城镇化。这里面有四层内容。一是“四化”协调互动,缺一不可。二是需要产业积聚促进产城融合,尤其是需要通过服务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来推动。三是城镇带动的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城镇带动。四是农村文明延续。城镇化发展不是要消灭农村、农业、农民,而是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农村文明的传承。

第二,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倡导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城镇化。这里面有四层内容。一是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突出统筹均衡发展。二是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突出资源集约节约和生态环境友好,加快生态经济发展,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三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突出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四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突出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三,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的城市格局,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市承载能力,注重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传承与现代人文关怀相容,展现中国文化、文明自信的城镇化。这里面有四层内容。一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突出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二是在空间布局上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突出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注重发展的因地制宜。三是提高城市承载能力,突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城镇化建设相适应,加强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和综合能力建设。四是注重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传承与现代人文关怀相容,强调的是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亲密结合,既不“邯郸学步”,又不“闭门造车”。展现中国文化、文明自信,突出的是城镇化建设要体现出东方大国的风采和力量。

第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包容性城镇,体现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协调发展,致力于和谐社会和幸福中国的城镇化。这里面有四层内容。一是城镇化的本质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二是建设包容性城镇,强调城镇不同主体发展权利的同质均等性。三是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协调发展,突出破解城乡二元体制。四是致力于和谐社会和幸福中国,突出城镇化的长远愿景和奋斗方向。

新型城镇化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王牌”力量

从我国中长期发展看,在一个农业大国的基础上推进城镇化,向现代化迈进,这是我们的最大国情。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关系到三农问题解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城镇化能够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王牌”力量,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

第一,新型城镇化有助于统筹城乡发展。我国要实现现代化,重点、难点都在“三农”。解决“三农”问题,根本出路在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必须发展工业,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城镇化一头连着工业化,一头连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不仅可以有效推进工业化,壮大城市经济实力,而且可以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为转移吸纳农村劳动力,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创造条件。

第二,新型城镇化有助于区域协调发展。近现代以来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是,沿海国家的经济发展,多从该国沿海地区开始,然后沿着内河向内地延伸。中国也在经历类似情况。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率先开放发展,在形成外向型经济格局的同时,也形成了人口经济集聚程度较高的城市群,有力地带动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伴随着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中西部地区区域发展战略的展开,中西部地区也加快了城镇化发展。从更长期的角度来看,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回旋余地。

第三,新型城镇化有助于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国内外发展的历史表明,推进城镇化的过程,就是不断推动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的过程。理论上看,城镇化的发展不仅仅是人口的空间迁移,更重要的是社会结构的转型,以及由此引发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对一个区域来说,城镇不仅仅是经济的中心,更是教育、文化、科学、艺术、人才的中心。城镇化能够为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创造条件,我们必须在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层面上来统筹考虑城镇化进程。

篇11

一、提高对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认识

县图书馆是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基础,数量较多,联系群众面较广,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阅读需求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县级图书馆联系着广大城镇和农村,担负着为本县工农业生产、为广大城镇和少年儿童服务的任务,他们要为农村种植专业户和养殖专业户服务,为他们发家致富提供实用性科技信息。同时,县图书馆对农村图书室建设具有重要和直接的责任。这种作用是在图书馆提供的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信息、开发智力资源的服务环境中,通过一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去开发读者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所以,县图书馆是地方的信息中心、知识门户,是提供和利用科学文化知识信息的服务机构。在当今网络环境下,县级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县图书馆必须不断调整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工作内容强化管理、该机装备技术,充分发挥自己的的信息优势,才能适应新的信息环境,在激烈的信息服务业竞争中的生存的依据。搞好现代化建设,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对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适应信息服务与发展的需要。有的地方政府行政部门对图书馆现代化建设认识不足,在政策和体制上对图书馆定位不够明确,对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态度不那么积极。没有把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从关系到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知识信息服务水平,满足飞速发展时代需求的高度来认识,忽略图书馆在经济建设和传承发展先进文化中的作用和地位。

搞好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关键在领导,关键靠领导。地方政府和文化行政部门领导,一定要转变观念,重视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把县级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从人员、经费、设备、设施等方面来保证图书馆现代化建设。要深化改革,通过改革为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注入活力。以适应信贷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适应图书馆学发展的新动态,适应科技、文化教育领域体制改革的新变化。要抓紧图书馆立法工作,市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有法可依。图书馆不再是单纯的文化机构,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 政府投入同民间投入并举

县图书馆现代化建设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而资金短缺是全国县图书馆普遍存在的问题,成为制约图书馆发展的主要障碍。我国县图书馆的主要经费来源主要靠政府财政拨款,而且通常把群众文化和图书馆的经费拨给政府的文化主管部门,再根据过去的基数来分配,图书馆所得到的经费数量非常有限。严重阻碍了文化信息的传播和消除文化贫乏差距的步伐。面对困难图书馆应发挥艰苦创业的精神,政府支持和图书馆吸引企业和个人以赞助体育教育那样来赞助图书馆事业,吸引民间资本介入图书馆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图书馆增强自身活力,加快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搭建图书馆现代化技术的平台

篇12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037-03

西部开发是一项事关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长期性举措,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应是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甘肃省作为西部地区的大省之一,其现代化建设的脚步更不能有所滞后,为此,甘肃省各有关部门正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进行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这是甘肃现代化建设不应缺少的步调。但在为甘肃省的发展打下物质基础的同时,我们不应忽视人口素质是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更为重要的基础,如果能为甘肃培养出代代新人,将会从根本上为甘肃及西部地区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奠定坚实稳固的基础,也只有人口素质得到提高,该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才能有所发展。

一、甘肃地区人口现状及特点分析

(一)人口现状

根据2009年全省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结果,参考省公安厅、省人口委人口年报数据,省、市两级统计部门分别对各市、县2009年主要人口数据进行了科学评估与推算。通报如下:

全省2009年末常住人口为 2 635.46万人,其中:男性为1 351.46万人,占51.28%;女性为1 284.00万人,占48.72%;0―14岁的人口为548.44万人,占20.81%;15―64岁的人口为1 885.93万人,占71.56%;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01.09万人,占7.63%。全年出生35.1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3.32‰;死亡17.69万人,人口死亡率为6.71‰;自然增长率为6.61‰。城镇人口860.48万人,城镇化率为32,65‰。

1.文化素质调查

2007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中(调查抽样比为0.900‰),甘肃省6岁及以上人口为22 562人,其中未上过学的人数为3 866人,小学毕业的为7 765人,初中毕业的为7 277人,高中毕业的为2 790人,大专毕业的为864人。

同样,2007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中(调查抽样比为0.900‰),甘肃省15岁及以上人口为19 023人,男性为9 503人,女性为9 519人;其中文盲人口为3 677人,男性1 145人,女性为2 532人;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为19.33%,其中男性比例为12.04%,女性比例为26.60%。

2.身体素质调查

对该省城乡居民两周患病和慢性病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在调查的13 584人口中,两周内有1 576人次患病;城乡合计两周患病率为116.0‰,其中男性为103.0‰,女性为129.3‰。调查显示,城市居民两周患病率高于农村,城乡分别为119.9‰和113.0‰。其中城市男性为106.3‰,女性为133.2‰;农村男性为100.6‰,女性为126.2‰。

调查显示:调查人口中患慢性病的人数为1 597,其中城市854,农村743;患病人次数1 965,其中城市1 106,农村859。按患病人数计算慢性病患病率为117.6‰,其中城市慢性病患病率为145.7‰,农村慢性病患病率为96.2‰。按患病人数计算男性慢性病患病率为106.6‰,其中城市男性慢性病患病率为137.1‰,农村男性慢性病患病率为84.4‰。按患病人数计算女性慢性病患病率为128.7‰,其中城市女性慢性病患病率为154.1‰,农村女性慢性病患病率为108.6‰。

(二)人口素质特征分析

通过对近十年甘肃总人口数、出生率、死亡率及自增率(见上表)的对比分析,甘肃地区人口规模在扩大,但是增长速度趋缓。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逐步深入,西部地区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大幅度下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东部沿海地区的吸引力更强,加快了中西部人才流动的频率,所以导致甘肃地区出现了人口增长速度趋缓的局面。

1.人口规模扩大,增长速度趋缓

2.文化素质提高,文盲人口减少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和中、东部省市的大力支持下,甘肃地区文化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人口文化素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为西部开发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储备。在1997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中(抽样比为1.016%),统计甘肃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为18 375人,文盲人数为4 919人,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是26.77%。在对6岁及以上人口的抽样调查中(抽样比为1.016%),6岁及以上人口为22 835人,未上过学的为5 258人,小学毕业的为8 905人,初中毕业的为5 962人,高中毕业的为2 233人,大专毕业的为377人。随着政策的实施、社会环境的宽松,甘肃省在1997年到2007年这十年中,人民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文盲人数大量减少,但是,受到地区限制,文盲仍然大量存在,制约着甘肃及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等的发展。

3.农村人口多,城镇人口少

城镇人口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甘肃地区农村人口多,是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和积淀下来的结果。由于甘肃地区工业化、信息化、科技化水平低,众多的人口只能从事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2007年年末各地区人口数普查中,甘肃地区总人口数为2 61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27万,占总人口的31.59%,已经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4.94%);乡村人口为1 790万,占总人口的68.4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5.06%。甘肃省各地、市、区应依据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和生产力现状等基础资源,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制定科学合理的市镇发展规划。在不影响工业技术进步和城镇负荷的前提下,加大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力度,加快人口城镇化的进程,这不仅是发挥城镇中心、辐射、调控功能,加快开发步伐的需要,而且也是城镇更多吸纳农村人口,保护环境的需要;同时,也是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人口结构的需要。

二、人口素质问题对甘肃现代化制约的原因分析

(一)人口观念陈旧

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地域等因素的影响,甘肃地区人口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积淀深厚,与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一是甘肃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地域交通等因素为甘肃的贫穷落后找到了合理的理由,不从主观上找原因,只强调客观条件。思想观念陈旧,发展意识不强,行动缺乏进取,经济必然落后。因此,思想认识上的落后比经济落后更可怕。二是自我封闭,观念落后。缺乏研究和创新,看问题、想事情、干工作,仅凭着早已过时的老经验,以不变应万变,缺乏敢试、敢闯、敢干的创新精神和革除传统弊端的勇气。干事业需承担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弱。特别是贫困山区民族地区部分群众“外边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吃粮靠救济,花钱靠补助”的观念还很严重。三是按部就班,效率低下。当今世界已步入现代化、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知识经济已初露端倪,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正在奋力追赶补工业化的课,而甘肃地区仍有不少人眼界不宽,还抱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计划经济依依不舍,对工业化、城市化认识不深,研究不透,政策和措施跟不上。

(二)人口素质低

建国以来,尽管国家大力帮助西部地区发展社会经济,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因主、客观因素,甘肃地区还相对落后,人口身体素质还有待提高。一是贫困率高。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劣,甘肃的贫困人口一直较多。1995年国定的592个贫困县中,甘肃有41个,占全国的近7%。省内贫困人口全部集中在农村,贫困程度较深。据1993年统计,甘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少于500的有863万人,少于300元的有335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0.4%。近年来,这一比例减幅不大。“八五”期间甘肃GDP占全国的0.38%,而人口增加量占同期全国人口增加量的2.7%;“九五”期间同比例反差更大。这说明,人口增长过快,削弱了地区经济增长的成效,是甘肃近年来人均CDP值增长缓慢,在全国位次持续后移的影响因素之一。贫困问题将会在较长的一段时期成为甘肃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二是人口死亡率高。甘肃地区人口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大都居住生活在地势较高地区,交通不便,医疗保健事业不发达,地方病发病率较高,通婚圈较小等造成新生儿伤残和死亡率较高。在2007年国家人口统计数据中,甘肃地区人口死亡率为6.65‰,比北京的4.92‰高1.73个千分点。因此,要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开展优生优育教育,扩大通婚圈和禁止近亲结婚。同时,创造条件,普及全民健身运动,努力提高西部人口的健康素质。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

经过40多年的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总的来说,甘肃经济发展一直还徘徊在高速、低效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之中,产业结构现状还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结构性矛盾在省内某些区域、某些行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素,产业结构调整已极为迫切。

按照三次产业划分,2007年,甘肃第一产业即从事农业人口为748.2万人,占在业人口总数的54.4%;第二产业即工业、建筑业人口为198.3万人,占14.4%;第三产业即除一、二产业以外的在业人口为427.9万人,占31.1%。人口的产业结构分布顺序为一、三、二模式。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一是从事种植业人口比重高。甘肃地区农业人口高度密集在种植业不仅浪费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而且也制约了农业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二是从事第二产业人口比重低。第二产业人口比重低,折射出工业化水平还相对落后。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只有实现工业化,才能推进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因此,今后甘肃地区应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加快提升农业产业化,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增强综合经济实力,改善经济落后面貌。甘肃地区从事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人数仅有34.7万人,占在业人口的0.18%。科研部门人员少,不能承担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任,又如何完成利用科技创新能力,支撑西部大开发的使命。因此,今后要大力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只有科技的不断振兴,才能为甘肃大开发提供不谒的动力。

三、提高人口素质的对策与建议

(一)甘肃的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控制人口增长

控制人口增长是现代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和基础,现代化不需要伴随人口数量的大幅度增长,相反还要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而且要提高人口素质和调整人口结构。从物质再生产角度看,如果甘肃人口生育水平得到有效控制,社会则可因出生率的下降和出生人数的减少,每年节约相当一笔未成年人口抚养费而增加积累,支援经济建设和科教事业的发展。甘肃居民的人均经济实力和家庭财产也可逐渐地增多,从而缩小与发达城市之间的差距。

(二)甘肃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是提高人口素质

从主观上分析,甘肃的现代化建设缺技术、缺资金、缺人才,但应当看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要把培养、改制、吸引人才等工作放在首位。

1.培养高素质人才

“甘肃的发展,人才是关键”已成为共识,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整个人才队伍建设的制高点,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其数量和质量决定着西部地区在国内外竞争的地位。甘肃地区各省市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高素质人才计划,完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博士后制度,政府特殊津贴制度和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选拔制度的作用,选拔、培养和使用一大批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在重要领域,关键岗位施展才能。

2.改革用人机制

甘肃地区不仅人才总量少,而且结构分布不合理。人才分布结构表现为“四多四少”,即行政机关多,生产一线少;国有单位多,非国有单位少;社会领域多,经济领域少;城镇集聚多,农村分布少。用人机制不活还表现为“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和“平均主义”、“大锅饭”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是核心,有了好的用人机制,就能够激励人才的创新精神。所以,应努力营造人才“多向选择、自主择业”,企业“按需选人、竞争择优”的供需双赢环境。

3.吸引高素质人才

西部地区总体上讲,区位优势差,创业环境劣,生活条件苦,吸引人才能力弱。然而,甘肃现代化建设,必须要有各类人才相匹配。面对人才总量不足的现状,要实施“筑巢引凤”工程,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外来人才。一要抢先。充分认识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作用。在吸引外来人才时,要突出一个“抢”字,要舍得投入,谁抢先吸引到大量高、精、尖人才,谁就能创造社会经济发展的奇迹。二要留住。吸引外来人才要建设硬环境,更要建设软环境。要通过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人才环境,让到西部的外来人才都感受到,大开发的事业需要他们,丰厚的待遇吸引他们,纯朴的西部人喜爱他们,宽松的政策利于他们。三要服务。要构建吸引外来人才的“绿色通道”,对引进人才的工作条件、家属安置、住房配备、子女入学、户口迁移等各方面提供优质快捷高效的服务。

(4)培养未来人力资源,加强甘肃教育事业

开发甘肃,科技为本;振兴科技,教育为本。只有普及教育,才能为甘肃的科技振兴,为甘肃的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定的基础。西部的教育事业还相对落后,除国家投入外,省市各级政府要继续增加教育投入,“宁可少盖几座写字楼,也要多盖几所学校”,“宁可少摆几桌席,也要多帮几个贫困孩子上学”。要提倡适用市场机制办学,鼓励个人、合资办教育。也要鼓励和欢迎国外和中东部地区投资西部办学。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在普及9年义务教育,杜绝新文盲产生的基础上,要站在面向西部现代化的高度,创造条件,及早推行普及12年义务教育。同时,也要加快中等专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扩大中等专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的招生人数,特别是少数民族和女性人口的招生人数,提高其文化素质,增强西部人力资源积聚的能量。

现代化建设与人口发展具有密切关系,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等各种人口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对现代化建设发挥着各自和综合影响,充分认识和运用各种人口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说,关注人口素质问题,也就是关注所有的社会经济问题,关注我们未来的生存与现代化发展的问题,它不仅可以极大地促进甘肃人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使甘肃的现代化发展尽快的与中、东部接轨,与世界接轨。

参考文献:

[1] 吴鹏森,王先俊,张奇才.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2] 武康平,费淳璐.西部经济增长的方式与途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 朱尼,袁红.西部开发中的人口问题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3,(5).

[4] 赵曦.21世纪中国西部发展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5]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6]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7] 刘勐.我国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甘肃教育,2003,(9).

[8] 张菊霞,李志强.西部地区人口现状与法律调整[J].甘肃科技纵横,2007,(2).

篇13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新型城镇化的规划设计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做好这一工作需要从思想上、观念上、选择上做好多种准备。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新型城镇化建设必将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同步,解决我国发展过程中的多种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社会与经济的共同进步。

一、新型城镇化的规划要素一、认知现状、明确目标。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期间,改革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期和深水区,开展城镇化建设,也是进入的关键时期,要规划新型的城镇化,明确未来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和目标,首先就要准确掌握当前情况下的城镇化发展趋势,重大意义以及发展现状。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意义。历史发展表明,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在发展工业化前提下,注重城镇化发展。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发展与信息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也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城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平台和载体作用,能承载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的空间,能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它是现代化建设的融合济。它是带动着经济可持续发展,能使产业结构顺利转型,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农民问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城镇化发展现状。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出现了一些矛盾突出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研究解决办法。一是大量农民工拥入城市,却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在城市中应该享受的城市居民基本公共服务,享受不到,城镇内部出现二元结构矛盾。二是建设用地粗放低效,一些地方过度依赖土地出让,加剧了土地土地粗放利用,浪费了大量的耕地面积。三是城镇空间分布以及规模机构不合理,大城市人口密集,压力过大,造成资源环境趋紧,综合承载矛盾加剧;中小城市人口不足,潜力得不到发挥;小城镇居多,规模小,人口少,功能服务弱。四是城市服务水平有限,制约城市发展,体制不健全,阻碍了城镇化监控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的规划要素二,以人为本、注重民生。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的规划中,要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城镇化一个基本目标就是将农民转移的城镇,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所以,它所遵循的原则是自主选择、尊重意愿、分布推进、因地制宜、带动增量、存量优先。同时推动户籍制度的改革,加快公共服务配套化进程。

(一)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权利。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不仅要放开小城镇落户、也要放开大中城市落户条件。规划建设的城镇要考虑自身承载能力和发展能力,要以就业年限、居住年限和社保年限为基准条件,因地制宜地制定落户标准;同时也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根据城镇的人口数量,以合法稳定就业和稳定住所为条件,确定融入人口数量,以先前条件为基准进行人口落户。

(二)推进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新型的城镇化的规划人的因素另一方面就是农业转移应该享有城镇基本的公共服务。一要考虑随迁子女是否能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二要考虑公共就业以及创业服务体系;三要考虑基本医疗卫生条件;四要考虑社会保障是否覆盖;五要考虑住房保障问题等因素。

三、新型城镇化的规划要素三,优化布局、协调发展。

城镇化发展,建设新型城镇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布局和选址,要综合考虑到土地、水资源、大气环流特征以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要优化空间布局。在我国新型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城镇化地区,都是统筹规划、布局合理、以大带小、分工协作的原则划分的。

(一)考虑到建立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首先要制度城市群实施规划,明确城市群的发展目标、开发方向以及空间规划等,明确城市的分工及功能定位,建立交通基础设施和网络信息布局等,推进城市一体化进程。再次,建立完善的跨区发展协调机制。以城市群为平台,对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进行协调联动。同时,加快城市各种配套建设、一卡通服务平台建设等,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二)综合考虑交通运输网络功能。要考虑到完善城市之间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形成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以普通国道、省道为基础,与民航、水路共同发展;要考虑到构建城市群内部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要考虑到建设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还要考虑到改善小城市和城镇的交通条件。

四、新型城镇化的规划要素四,持续发展、创新城市。

新型城镇化规划发展要考虑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快转变城市的发展方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一是优化城市产业结构,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或不适合发展的产能,要科学发展新的产业,保证节能环保,发展科技信息技术、开发新能源,研发新能源交通工具等具有战略性新兴行业。二是增强城市自我创新能力,适应发展需求。顺应发展趋势,发挥城市创新载体作用,依靠教育、科技和人才优势,推动城市走创新发展的道路。三是要提供较好的创业环境,利用城市规模经济分工效应,激发创业活力,更好地解决农民转移城市就业问题、高校毕业学生就业问题、城镇困难人员就业问题。

五、新型城镇化的规划要素五,市场主导、城乡统一。

一是以加快消除二元结构体制为前提,推经城乡一体化市场建设。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保障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入,创新面向“三农”金融服务,完善农业保险制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二是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合理安排市县城镇建设、产业集聚、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升乡镇管理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六、新型城镇化的规划要素六,强调生态、注重人文。

新型城镇化要体现生态文明、低碳、环保、绿色、节约等要求,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推向城市经济生活的主流,节能节水产品、再生利用产品和绿色建筑比例大幅提高。注重人文城市建设,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鼓励城市文化多样发展,形成多元开放的现代化城市。

结语

新型城镇化是中央对城市规划的调整。新型城镇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一个长期的时间来完成。新型城镇化涉及经济、人口、环境、产业发展、科技进步、制度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建设和完善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力量共同作用。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在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整中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国家多方面政策的扶植和保护。

参考文献:

【1】葛海明,新型城镇化的趋势分析及制约因素[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50期。

【2】吴江、申丽娟,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