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文字学对语文教学的作用

文字学对语文教学的作用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51:5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文字学对语文教学的作用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文字学对语文教学的作用

篇1

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当前社会对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为此,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要能够积极探求新的写作教学模式并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获得进一步的提升。在众多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模式中本人推荐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模式,通过此教学模式,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写作的魅力,从而能够化被动为主动积极配合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促使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获得自身写作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一、引导学生培养和创新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意识

为了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配合教师完成写作任务的自主探究和完成,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首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意识。只有学生具备了这些意识之后,在面临写作任务的时候学生的第一反应才是自身应该如何解决而不是等待教师的讲解,这对于教师写作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值得每一位教师的重视。为了促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自身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写作能力将学生进行小组的划分,通过小组学习的模式来达到这一教学目的。例如,我在自身写作教学过程中为了显著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意识,将自身的写作批改任务交给学生来进行完成。我以小组为单位,给每个小组的学生分发了其他小组的作文,要求小组成员在观看之后综合意见,给出自身小组关于批改作文的感想,包括优点有哪些,不足又在哪里。通过此类方法既可以提升教师的写作教学效率,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在观看他人文章以及小组讨论意见分享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对写作的进一步认知。在此过程中学生为了促使小组讨论的进行会自然进入到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之中,从而能够显著锻炼自身的相关能力,为今后的写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锻炼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本人结合自身多年实际教学经验以及大量资料调研分析得知,对学生而言最好的老师永远是自身的兴趣。因此在日常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在兴趣的激励下主动探究写作技巧,获得自身写作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有效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有趣事件并将之记录下来。学生在不断发现不断记录的过程中自然能够培养自身留心观察生活的能力,同时还能够发现写作和自身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提升写作学习的兴趣。最终,学生就能够进一步加强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能够在此过程中获得自身写作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例如,我为了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和写作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每天都要进行日记的书写。在日记书写的过程中不要求学生以作文的标准来记录,只需要以随笔的形式将自身对生活的观察记录下来即可。通过此类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观察生活的能力,并能够在此过程中发现写作的魅力,从而能够提升自身自主探究写作技巧的动力。长期坚持之后,我就可以轻松达到自身的写作教学目的。

三、在写作教学中做好评价和激励工作

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渴望能够得到教师的认可,这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够起到一定程度促进作用。在写作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需要做好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对学生的写作学习行为做出适时的表扬和激励,让学生意识到教师是时刻关注自身并希望自身能够得到成长的。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激发自身学习的潜能,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动力,并在此过程获得自身写作能力的飞速发展。

结语:

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在自身写作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究和思考可以加深对写作技巧的理解,并在此过程中显著提升自身的写作兴趣以及写作能力,为今后的写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在写作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篇2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许多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教育的艺术,重要的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习的热情一旦被激发出来,学生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主动地去汲取其所需的知识,那样教育就变得轻松愉快了。影视作品以其直观的形象、生动的画面、动人的声乐而魅力无穷。利用影视资源激活语文课堂,让精彩的影视画面为语文课堂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必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大雁归来》,在导入时,我插入了一小段有关大雁飞行的影视:在广阔的天地之间,一群大雁翩然飞行,越过高山,飞过原野,经过了千山万水。在生动的画面和优美的背景音乐的感染下,学生被深深地吸引住,感受到了大雁的勇敢与执著,对大雁油然而生敬意和喜爱之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文,很快归纳出大雁的其他特性。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浓厚。又如,教学《与朱元思书》时,在学生朗读课文,翻译字词句之后,我播放了桐庐至富阳的风景影视片断,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说出课文中对应描写的句子。面对眼前的“奇山异水”,学生诗兴大发,激情高涨,纷纷套用文中的句子来形容这些美景,同时也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精练和美妙。

二、利用影视资源,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对于文学性较强的课文,可利用影视作品色彩鲜明、声乐优美等优势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共鸣,从而自觉地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许多教师都说诗歌难教。诗歌往往是用精练的语言来创造意境的。如何让学生通过精练的文字体会到诗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中的难点。诗歌是讲究诗画合一的语言艺术。如果在学习诗词时配上意境优美的影像、动人的音乐,学生是不是能更快地进入诗的情境之中呢?他们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领悟是不是就变得容易了呢?如余光中的《乡愁》,在看似简单又重复的文字背后,有几个缠绵悱恻的意象。学生很容易读懂字面的含义,但是由于生活阅历少,很难理解这些意象的深意。在学习这首诗时,我让学生朗读后,想象那四个意象所对应的情景,学生或多或少都说了一些,但总让人觉得简单苍白。这时,我播放了配有音乐和朗诵的影视图像,学生一下子沉浸在浓浓的诗画之中,感情得到了激发,描述的语言也变得生动起来。

三、利用影视资源,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许多学生一提到作文,就有一种恐惧感,原因有很多,而缺乏写作热情,没有表达的愿望是其中之一。学生如果没有身临其境的体验,内心的情感之弦没有被拨动,自然就没有表达的愿望。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呢?可利用影视资源中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作文素材和丰富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将影视资源用于写作训练时,我所播放的影片有时是由名著改编的,有时是轻松搞笑又有一定生活哲理的。看影视之前布置写作任务:就电影中你认为最感人或者最精彩的情节写一个片段作文,或者叙述整个故事的情节,或者写一点感想。不限定写作形式,要求较为宽松。学生很乐意去写,教师在评改作文时,也多是鼓励的话语。渐渐地,学生不再害怕写作文了。这是因为影视资源解决了学生“无米之炊”的问题,同时也拨动了他们内心的情感之弦,丰富的内心世界化作写作的源泉倾泻于笔端,写作就成为一种自觉的情感表达的需要。

篇3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提倡师生互动,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中职语文教师大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自己精心设计,饱含激情的讲述课文,学生却不予配合,在下面有窃窃私语的,有堂而皇之睡觉的,有玩手机的,有看课外书的……教师的讲课情绪直线下降,不得不停下课来,或训斥学生,或苦口婆心的讲道理劝学生学习,但经过多次这样的过程,学生中仍然有不少人依然无动于衷。什么原因呢?当前同行们普遍认为主要是学生文化基础太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没顾及学生的要求;教学过程中侧重知识的传授,轻视能力的培养;注重结论的灌输,看轻过程的享受等原因。笔者认为,除了上述原因外,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缺乏兴趣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引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教师的课堂口语和板书字体却能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

    一、教师的课堂口语和板书字体是学生产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引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寻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心理学研究证明,学习兴趣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兴趣,就是要把课上得有趣味,能吸引学生。如何把语文课上得有趣味,能吸引学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除了要求老师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把课备的有趣味外,教师还应在课堂口语和板书字体上下功夫。即:储备一口流利的标准普通话,一笔漂亮的粉笔字。规范、优美、悦耳的课堂口语,漂亮、潇洒的板书字体可以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即美感。”美感能使人产生对美的感动,产生愉、满意感、赞赏感、幸福感等肯定性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有时非常强烈和突出,以至主体全身心为美感的激情所

    浸润、所充盈,感到精神健朗、感悟通灵、思想活跃,想象飞驰,好似顷刻间悟到人生真谛,窥见宇宙胜景,获得精神上的极大满足;在当时和事后,主体都会对这种情感格外珍爱,视之为人间乐事,而不断地加以回味和追求。这样的美感激情,会直接冲击和改变主体原有的情感或情感倾向,往往有出其不意的效果。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差,明辨是非的能力相对也较差,还有相当多的学生有逆反心理,单靠教师的正面说教,引导学生对语文课产生兴趣很难取得效果,有时甚至还适得其反。而”润物细无声”的美感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试想:当学生们发现那的充满感情的、标准的、播音员似的声音,一行行整齐、舒适、潇洒的板书字是出自正在给自己上课的老师处时,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和联想呢?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小学或中学的老师的课堂口语或板书字体给自己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甚至影响了自己的一生。许多人练字就是由羡慕、模仿老师的字体开始的,许多人对语文、文学的学习兴趣也是从羡慕老师的口语、朗诵、字体开始的。如果一位语文老师上课时只会按部就班地顺着课文的思路讲述,口语不标准,不清楚,或者说错音,字体一般、或难看、难认,学生难免感觉乏味,怎么能对课程产生兴趣呢?而教师美妙的课堂口语和字体却能为学生创设一种愉快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惊奇、兴趣、疑问、新鲜等情绪。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因此,教师的课堂口语和板书字体是学生产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引线:

    二、教师的课堂口语和板书字体的魅力

    (一)语言、字体也能产生魅力

    说话、写字是人们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一工具,几乎伴随人的终生,一个人的说话、写字水平不仅是自己的门面,也对自己的人生道路产生影响,而语文课是学生进行说话、口语交际、写字练习的主阵地。语文教师是学生口语、字体发展趋向的主要启蒙者和引导者,因而教师的课堂口语、板书字体水平的高低对学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不多,许多学生不会正确握笔,写出的字歪歪扭扭,没有字形,更谈不上字体,需要语文教师的指导和矫正。20世纪80至90年代,受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许多学生在课外把听收音机作为感悟和模仿悦耳的语音的一种补充形式,借以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许多学生有较多的机会在生活和社会实践的磨练中体验字体的作用。这些因素在客观上为教师的指导和矫正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的说教容易起到作用。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电视、电脑越来越垄断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课余时间里,愿意听收音机的学生越来越少了,重视自己的字体的学生也越来越少了,电视的精彩画面取代了单纯语音的收音机,电子打字取代了手写字,不少学生认为字写得好坏无所谓,只要会打字就可以了。因此,在这种新形势下,教师的说教就显得苍白无力了。说话、写字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进入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呢?中职学生在知识、学习方式、语言能力、思维水平等方面差别较大,能主动学习的不多,相当一部分学生处于想学但又不知从何处下手的朦胧状态,要想使他们能自己思考、感知、领悟,有效地进行个性化学习,需要一种特殊的魅力来引诱。魅力是多种多样的,笔者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实践中观察到,特殊的,让人难忘的语言、字体也能产生魅力。如:相同的一段话语,由播音员、评书演员、相声演员、普通人、语文教师、学生说出,其效果明显不同。播音员、评书演员、相声演员能使话语产生不同的魅力,让人难忘、留下深刻的印象,引起兴趣,甚至时常模仿。著名书法家的字体让人赞叹、羡慕、向往。字写得工整、漂亮的孩子常常得到老师的夸奖,同学的赞扬,使家长自豪。因此,面对那些不愿学习、知识贫乏、辨别是非能力差的中职学生,我们与其和颜悦色或声色俱厉地喋喋不休、苦口婆心劝说他们学习,还不如用自己的课堂口语、板书字体魅力来无声的吸引他们发生兴趣,自觉学习。

   (二)怎样使自己的课堂口语、板书字体产生魅力

    魅力是一种特别的吸引力,迷惑力,是以人为主要对象的。美国著名女诗人普拉斯说:.魅力有一种能使人开颜、消怒,并且悦人和迷人的神秘品质。它不像水龙头那样随开随关,突然迸发。它像根丝巧妙地编织在性格里,它闪闪发光,光明灿烂,经久不灭。”在日常生活中,有用语、笑的魅力、声音的魅力、眼神的魅力、身体的魄力、性格的魅力、人格的魅力、书法的魅力等等。人的魅力可以无所不在,包括发怒、忧伤、哭泣等负面情绪也会成为魅万的源泉。魅力一旦产生就有了一些神奇色彩,,它能吸引人对它作出更多的感情、时间、物质上的投资。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语文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效果好,讲课被学生所欢迎,就得有能吸引学生的魅力。古人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业精,师更亲”,教师有了魅力,学生就愿意亲近你,相信你,接受你的说教。语文教师的魅力在于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把课讲得有声有色,还应在课堂口语,板书上有让学生佩服的特色。

    首先,在课堂口语上要努力做到发音准确,不读错音,不念错字,不使用方言,说普通话。汉字,在中国使用了数千年,其数量、字义在变化中,难记、难认,有些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又有不同的发音,不同的字义;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人们念错字,发错音的现象,即使是汉语专业工作者,有时也难免出现误差。但中职学生文字根底较浅,不理解这点,在他们的眼里,老师是不允许念错字,读错音的;倘若教师在课堂上出现一次这样的错误,他们就会认为这位教师没水平,在心中形成长时间的不良印象,直接影响其学习情绪和兴趣,教师形象和课堂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语文教师在每次上课前千万不可大意,一定要认真仔细地将课文中的每一个字的发音、字义研究清楚,力求做到准确无误。方言,是不同地域的人日常使用的语言,有着很强的习惯性,固定性,但普通话既是我国的国语,又是我国的通用语,作为一名国语语文教师,更应该在课堂上说普通话,为学生做榜样,起示范作用,指导学生说好普通话。要想做到这点,语文教师就要在说普通话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发音准确、规范,克服方言的影响。如:”事情,shiqing”不能说成”siqing",,生活,shenghuo”不能说成”senghuo"”你,ni不能说成nen"”学习,xuexi不能说成xiaoxi”等等。另外还要有声音的抑扬顿挫、激情起伏的配合等。语文教师的普通话说得标准、漂亮、动听,课堂口语就显得生动,有特色,就会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其魅力就会在学生的欣赏中显示出来了。

篇4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240-02

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为培养信息时代的人才服务。同时,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语文与信息技术这两门课程在今天的教育环境下,是密切结合的。教师不能再将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以单纯的技术手段看待,而应着力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起来。在整合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让学生最大限度的感受信息技术魅力的同时,学到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起到优化教学的作用。

周有光先生认为,人类的语言生活发生了三次飞跃。第一次是文字的产生,突破了口头语言的局限;第二次是共同语的出现,突破方言交流的局限;第三次就是语言留传和转换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扩展了语言的功能。特别是当前信息技术和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语言符号的产生、传输、存贮、加工等媒介系统的巨大变化,人类的语言生活自然也要随之发生改变。作为“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语文教育,也必须适应语言生活发展的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第一次语言生活的飞跃产生了文字教育,第二次产生了共同语的教育,这两次语言生活的飞跃对语文教育产生的影响都不仅仅局限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层面上,而是深入到语文教育的目标、课程等各个领域。同样,第三次语言生活的飞跃对语文教育产生的影响也不会仅仅局限于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根据教学方式变革的需要引进信息技术,以解决传统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将进一步意识到其作为一种基础平台的教育价值,根据信息时代语言生活的特点以及信息技术所能提供的条件,调整乃至重新设计语文教育的目标、课程、学习、教学和评价等各个方面。以下就谈谈信息技术对语文课程发展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过程的影响

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优于任何其他的教学媒体的最显著的特点是交互性,它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便于构建个别化的学习环境,也能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能及时的反馈信息,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个别化的实时指导,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二、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影响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色彩、动画及表现手段上比其他教学手段更加形象、生动,立体感强,特别是声音、图像给人以极大的震撼,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课本提供的至多只是一幅彩色的画面,产生的视觉效果差,难以提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在信息技术参与下的教学则不然,它可以利用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产生生动有趣的画面,再配上音乐,视听感觉新,使学生大开眼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视听效果。例如执教小学语文《小小竹排画中游》一文时,使用信息技术设计课件,在学生面前播放江南鱼米之乡的画面,聆听鸟叫声,有感情的朗诵,图文并茂,这样能给学生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可以给理解能力参差不齐的低年级学生教育提高学习效果。

三、运用信息技术,突破语文教学的重难点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将难以理解的进行画面声音的解剖,对瞬息万变的事物作定格分析,化繁琐为简易,化枯燥为生动,削除教学难点的“学习障碍”,使教学难点的突破变得顺利。例如在教学《画杨桃》时,因为有些学生根本没见过杨桃,如何谈画它呢?又怎么理解为什么文中的作者会画成五角星的形状呢?运用PPT技术将杨桃不同面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观看,配以解说,学生很快了解了杨桃的特点,运用多媒体介绍杨桃,让学生感悟画面,极好的突破了本课教学重点。

四、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让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进行网上交流、学习。语文教学的延伸环节中引导学生走进网络世界是拓宽学生视野、增长见识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教学《曹冲称象》一文后,学生对曹冲的聪明赞不绝口,对文中的这些人物更是津津乐道。此时,通过指引学生上网搜索《三国演义》一书,使学生更全面、深刻地了解这些人物。

篇5

语文课究竟是干什么的?我们不能不这样追问。当我们抛弃了语文知识,我们究竟能给学生一些什么?是人文精神吗?如果是人文精神,那么,其它课程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什么非要语文课呢?如果撇开了语文的科学性,那么,语文最后究竟给学生一些什么东西呢?有许多论者提出语文姓“语”,那么语言的学习需不需要语法修辞知识这些东西,语言的学习是由感性到感性,还是由感性到理性,这也是问题。如果语言的学习停留在感性阶段,那么,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否会提高?篇章结构这些东西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升究竟有什么作用?修辞知识,语法知识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又有什么作用?我们在抛弃了语文知识的同时,我们是否偏离了语文教学的轨道?凡此种种,都是我们语文教学需要解决的。

叶圣陶在谈到语文教学时说,语文教学说到底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我们如何理解叶老的这个论断?语文的核心素养与思维能力有什么关系?我们怎么理解叶老的思维能力?是一般意义上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形象思维能力?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在语文教育研究界,似乎并没有多少人对此做过深入的研究,时下,我们更多地纠缠于语文课程的性质,我们并没有探究语文教学的本质之所在。我想,叶老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将语文教学的本质归结为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不能不说抓住了了问题的实质。语文就是学习和使用语言文字的,那么我们如何真正地将语言文字学好?传统的语文教学也是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但是为什么语文教学效率很低呢?

当前,我们所谓的高效课堂,我们所谓的有效教学,高效或者有效的前提是看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没有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得到培养,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力。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是否处于张力状态,这些都是检验语文教学是否有效或者高效的标准。语言文字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而且是人们的实践活动,注重实践活动就形成了人们的言语实践活动,言语实践活动是伴随着人们的思维活动一起的,没有了思维活动,言语的实践活动也就无从谈起。我们所学习的文本是言语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作者思维的结果。思维的对象就是文本中所描写的生活现象,语言里面渗透着作者的思维活动,因此,语言的学习和使用离开对作者思维的把握,也就毫无意义。

过去,我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对语言的学习只是停留在表象上,而没有深入到文本的深处,没有触摸作者的思路,没有从生活这个层面上来体会语言文字的使用,结果,语言文字还是外在对学生的认知纳入报道他们的认知结构之中,形成语言能力。

二、语言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对语言文字背后的生活的感觉能力的培养

就语文教学来说,语文知识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当然这种学习不是过去的那种对语法修辞知识的机械的学习,而是建立在对语言的感悟基础上的学习。而对语言的感悟与体验更重要的是对语言背后的生活内容的体验和感悟,也是对作者的思想认识的体验和感悟。看起来是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但是这种修辞手法是在特定的事物,特定的情景下的产物,既有作者的特定的思想感情在里面,也有作者的认识在里面,还有作者的特定情境下的一种特殊的感受在里面。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单是让学生知道这些修辞手法的含义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学生使用这种修辞手法的能力。我们既要拿作者的修辞来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同时还要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地进行实践锻炼,培养他们的联想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培养他们对事物的特殊的感觉能力,这种感觉能力才是语言能力的基础。从某个角度来说,学生语言干瘪,语无伦次,一方面与学生的词汇量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与学生对事物的感觉能力有关,而且这种感觉能力更为关键,更为重要。因此,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知识的学习必须与实践结合起来,要与学生对事物的感受认识结合起来,而不是凌驾于这个基础之上。

就文章的结构来说,文章的结构看起来是一种手法,其实只是作者对事物的认识,我们学习语文不仅仅要知道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开头,这样结尾,更重要的是这样开头和结尾的根据是什么。我们要将作者所描写的事物结合起来,进行充分的体验和感悟,我们要感受到作者写作时的内心的理路,我们才能真正知道文章结构的高妙之处。所谓的写作手法,说穿了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我们有着怎样的认识就有着怎样认识结构文章的方法。

三、阅读活动是学生深度思维参与的一种学习活动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都是重头戏。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对文本的理解。这种理解不仅仅停留在对文本写了什么的认识,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等。传统语文教学更多的重视了分析讲解,更多的停留在语言文字层面,没有站在作者的角度来思考文本,他们的思想没有与作者的思想达到同频共振的效应,因此,语言文字与学生总是隔着一层。他们不知道语言是反映特定事物的语言,是表达特定情感的语言。学习语言不仅仅是触摸语言,更多的是触摸到语言背后的事物,触摸到语言背后的作者的思想。学生透过语言不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他们的眼前不能浮现出一幅生活的画面,那么语言永远都外在于他们的认识。我们所说的语感,归根究底,还是学生在语言和事物之间的一种联系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对事物和语言的直觉,这种直觉能力越强,其语感也就越强。因此,语文教学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知道作者写作时的思想状况,还要让学生体验到他们内在的心理状况。

篇6

语文课堂中的修辞教学该讲到何种深度,讲得浅了,学生不懂;讲得深了,又怕高于孩子的接受能力。修辞教学一般不出现在低年级课堂,但有时很让人困惑。因为修辞和语文教学有着天然的联系,修辞学到大学才被正式列为一门课程,中学虽然学一点修辞,略知皮毛而已,小学则不知这皮毛为何物。这样说来,学习修辞,似乎是中学的事,大学的事,与小学不沾边,或关系不大。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修辞似乎与小学语文教学关系不大,但是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特别是在中高年级的语文课本中,修辞现象多如牛毛,凡为专家和多数人已认可的修辞格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大都出现过。

在教学《月亮湾》一课,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春天,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在这句话教学中,又让我想起了上学期小杨老师在上课时,为了讲清这样的句子,杨老师告诉学生说这是一句打比方的句子,后来在评课时老师们都认为课上不能用术语,打比方这个说法不应该出现在课堂教学中。但是期末的练习卷上就出现了这样一道题:请用横线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其实那时我就很困惑,从一年级开始就出现了这样的句子,老师们怎么讲清楚呢?后来查找了资料、教参,才知道一年级老师教学时是这样教的:如弯弯的月亮像小船,月亮和小船什么地方很像,学生说:月亮弯弯的,小船也是弯弯的,这时的月亮两头尖尖的,小船的两头也是尖尖的。我很敬佩一年级的老师教会了孩子们。针对课堂和现实的练习卷,老师们又该把握怎样的尺度呢?今天,是本册课本中的第一句打比方的句子,而且也是应该教给孩子们的,该如何教呢?我又该给孩子讲些什么呢?我找来了远望的桃花图片和朝霞图片,学生一下子就说到了点子上。有的说:“老师,桃花和朝霞颜色很像,远看形状也很像。”这时的我觉得很不满意,我又紧追了一句:“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了什么?”学生马上回答:“把桃花比作了朝霞。”我觉得还是没讲透。又补充了一句:“对,句子中能找到把什么比作什么的句子就叫打比方的句子。”我又例举了两个句子,让学生巩固。

课后我也反思,小学语文这门课程是干什么的呢?如作简而明的回答,曰:是学语言的。既然是学语言的,就和语言学有关。而且涉及到语言学的各个领域。如和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语义学、文字学、修辞学都密切相关。若再问,学习语言具体指的是什么呢?答曰:具体指两方面,一是引导学生学会理解语言,二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此二者构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先讲语言理解的问题。对语言的理解,由于人们的需求和目的的不同,实际上是存在着很大差异的。就一般而言,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基本上是对语言所表达意义的理解,主要是对语言内容信息的提取。但是,语文教学中对语言的理解,就比一般意义上对语言的理解要复杂多了,它要在理解语言的过程中识字,了解某些语言知识,形成比较敏锐的语感,它还要在理解语言的同时积累语言和学习运用语言。这样说来,语文教学中对语言的理解,它所关注的就不仅仅是语言所提供的有关内容的信息,它还应该关注语言本身,关注有关语言形式的信息,语言的审美信息,语言知识的信息。要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言语的表达效果,并适度地了解语言的一些表达方式和体会语言的美。特别是对那些经过修辞的言语,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因为这些言语是在文从字顺的基础上对语言更高层次的运用;它更讲究表达效果,力求最佳表达效果,在准确表达内容的同时,更注重表达的形式,争取做到内容与形式比较完美的统一。中年级的课本中出现了更多的修辞,如《北大荒的秋天》、《西湖》等好多课文中有多处比喻句、拟人句。

何谓修辞?修者,修饰、选择也;辞者,语辞、文辞也。所谓语辞,即口头语言;所谓文辞,即书面语言。故修辞是对语辞、文辞进行修饰和选择的一种语言行为、语言现象,是一种言语活动的方式。研究修辞这种语言行为、语言现象,这种言语活动方式的学科被称之为修辞学。由此观之,修辞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因此修辞学属语言学的范畴,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修辞学和语音学、语义学、词汇学、语法学研究的对象都是语言,虽然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研究语言,虽然研究的目的、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是相同的研究对象,说明这些学科之间肯定存在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并以它们自身的语音规律、语义规律、词汇规律、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共同阐发着语言的规律。

对刚刚上学的小学生来说,教师提到的许多术语很难理解,那么将如何把难点讲得浅显易懂,使学生学得轻松,用得灵活呢?我觉得不是讲不讲修辞的问题,而是像窦老师所说的不是怎么讲,而是讲什么。在教《夕阳真美》这篇课文时,讲到“它那圆圆的脸涨红了”这句话时,我说作者看到太阳涨红了脸,这时的太阳多可爱、多美丽呀。你也能说一句这样的话吗?蒲毅说:“小鸟在枝头唱歌。”赵立伟说:“蝴蝶像花瓣。”我说:“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句话,它们有什么不同?”经过讨论,孩子们知道第一句把事物写得可爱,当做小朋友写活了,第二句话是把蝴蝶比作花瓣,它们有相同的地方。我觉得孩子们懂这些就很不错了。

综上所述,修辞和小学语文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掘这份丰富的资源,利用这份宝贵的财富,对于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具有其他教学资源不可替代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运用了修辞方法的言语,不能只停留在理解意义的层面上,还应该适度、恰当地引导理解言语的表达方式,这对还语文之本,归语文之真,返语文之道,务语文之正业亦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知识可视化;学习兴趣

一、知识可视化的具体概念

伴随着信息化教学的不断推广,加上国家对小学教育的重视,我国小学校的基础教育设施中多媒体设施已经逐渐完善。这些多媒体设备能够很好地把课本中的一些文本知识用图片或视频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让学生能够通过联想和思考把课本知识和图像信息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更加自然地融入课本知识构架的情景中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二、知识可视化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1.有助于学生更快地掌握课本知识

利用多媒体可视化技术,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把生词、生句用图像的方式融入教学情景中,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些生词、生句的意思和用法,然后再根据学生的理解方向,有针对性地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积极相互讨论这些词句的运用方法。在学生理解词句意思的基础上再去讲解这些词句的写法和句式运用等知识,学生就会更容易接受和吸收,同r在学会这些词句后,很快就能熟练运用。

2.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闻

运用知识可视化可以把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情景运用多媒体的表现手段艺术化再现。这样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时,能够更加具体地接触到与课文相关的其他环境因素。不仅能够丰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角度,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吸收很多历史、政治和社会交际方面的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见闻和理解能力。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相较于以前的灌输式讲授方法,知识可视化的教学方法显然更受学生的欢迎。这要取决于教学方式的趣味性,可视化教学方式不但内容丰富,还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学习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正确运用知识可视化能够显著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得到肯定,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三、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通过知识可视化让学生能把课本文字知识和思维图像相结合

小学生的思维活动表现得非常活跃,对很多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对一些表现效果显著的图像、音频等,相较于文字知识更感兴趣。而小学语文教学的课文知识点是一块一块的,不够集中。学生在进行课文知识点学习时,通过文字学习,很难把一个一个分散的知识点系统地联系起来。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把这些文字知识转化为更容易引起学生注意的图像信息,再利用这些知识中间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建立课文知识的逻辑结构。这样,学生就能在学习新课文的时候更快地弄懂课文的中心思想,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文字知识点的记忆效率。

2.运用多媒体工具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我们在制作教学课件时,可以根据课文具体情况,运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如,在进行《龟兔赛跑》教学时,我们可以提前把龟兔赛跑这一情节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成视频,中间通过旁白声音来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然后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时机暂停视频,进行课本知识的提问和讲解。这样能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果,也能提高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积极性。

3.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依据课本知识假设情景

在小学语文课文学习中,学生对课文表现的内容越熟悉越了解,其学习效果也就越好。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设立一些教学情景进行角色扮演。如,在《柳树醒了》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挑选学生来分别扮演柳枝、柳絮、春雷和春风,让学生互相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对话,在对话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课文所表达的春天与柳树变化之间的关系。像这样的情景扮演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快地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课文语句表现手法的判断能力和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

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中知识可视化的具体实施策略展开思考。对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可视化教学方式的运用手法,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建议。这些研究内容和策略建议只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知识可视化的一部分运用手段,希望能给其他教育工作者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篇8

语文是我们接触时间最长的一门学科,本应该充满了趣味性,语文课堂应该活跃、轻松。鉴于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积极寻找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对策,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已经十分必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技术就是在社会的不断进步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自从多媒体教学技术出现以来,就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对新课改的推进有着积极的作用。

笔者在初中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多年,通过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发现学生的探究欲望明显增强,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现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就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1.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教学,能够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

语文知识是丰富多样的,语文课堂也应该充满了乐趣、丰富多彩,语文应该成为学生感兴趣的学科之一。但是,由于试教育的影响,为了提高升学率,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已经失去了其应有的色彩。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就是字、词、句以及对文章的分析。在枯燥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不会被调动,甚至会抹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自从多媒体教学技术出现之后,又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教师能够把语文知识通过多样的形式进行展现,学生不仅能够通过文字学习语文知识,而且能够通过图片、动画等了解语文知识。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有了新的拓展,在声、形、色彩等多种形式的刺激之下,学生的多个感官被调动起来,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学生们都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知识的探究过程当中,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当中,思维更加敏捷,热情更加高涨,他们会更加主动进行语文知识的探索,使语文课堂教学取得更大的进步。

2.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教学,能够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制作出多媒体课件,这样,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只需要通过操作多媒体课件进行知识的展示即可,不用再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板书。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边进行知识的讲解,边书写板书。这样,教师进行板书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时,由于教师节省出了板书的时间,他们就可以利用这部分时间增加其它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一般是采用讲解的方法进行知识的传授,教师所向学生介绍的知识也多为课本上所出现的知识。但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就有着明显的不同。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之前,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然后把这些资料整理归纳,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

3.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教学,能够为学生营造恰当的教学情境

语文是一门丰富的知识,通过平铺直叙的讲解会使语文学习失去色彩。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对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恰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当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只有在切实的体会当中,学生才会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篇9

语文教学高耗低效何时了?

怎样看待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现状?提高中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性、紧迫性何在?如果不是简单地就教 学论教学,而是站在“提高国民素质”的高度来观察这些问题,相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语文教师定会 得出明确的答案,进而极大地增强自己工作的责任感。

众所周知,语言文字既是人们交际的工具,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而“文化”不是别的,正是一个 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主要的标志,是民族内部各类人群不可缺的粘结剂。著名作家余光中说得好:“中 文乃一切中国人心灵之所托。只要中文长在,必然汉魂不朽。”( 1)著名教育家于漪则说得更加直白和干脆 :“梁衡同志说民族文化是民族之根,我认为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之根,也就是‘根之根’。”(2 )明乎此 ,我们就不难理解:提高中小学生(特别是九年义务制学生)的语文水平,确实是关系到一代又一代国民能 否具有高素质——牢牢把握民族‘根之根’的重大问题!

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的情况很不理想,可以用四个字加以概括:“高耗低效”。早在1978年 ,吕叔湘先生就大声疾呼改变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现象,他严肃指出:中小学生学了十年语文,花了2700课 时,几乎占了全部课时的三分之一,结果语文仍不过关。从那时以后,又过去了许多年,可是语文教学的情 况仍未基本改观,1987年5月,国家教委曾委托华东师范大学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语文水平的调查,结果 表明经过10年教改的阅读教学,基本上没有取得明显进步(3)。最近又在报上见到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例子: 在某所高校,一屋子大学生居然不会写“钥匙”二字。对此,连著名红学家周汝昌也不由得痛切陈词:“钥 匙之为物,体不甚巨,量不太重,而丢了它就麻烦大了。”“我愧非教育专家,自己拿不出办法。但还想请 专家们多动动脑筋,把语文教学如何在重视上再重视,提高上再提高,改革上再改革(改进、改善、改正错 误认识和错误教法)。”(4)

有人也许会问:这些年来语文教学不是进行了许多改革吗?不是总结了很多教学经验吗?对此得作具体 分析。一方面,语文教育界固然出现了于漪、钱梦龙、宁鸿彬等优秀教师,取得了许多突出的成就,但另方 面改革中也不乏形式主义和繁琐哲学的东西,诚如张志公先生所说:“再有,就是这个‘论’那个‘论’, 这个‘性’那个‘性’,不可胜数。”“现在的问题是,这种‘论’,那种‘性’患多不患少,教师们应接 不暇。”(5)张志公先生的本意自然不是反对进行理论研究, 而是感到语文教改中不着边际、经不起实践检 验的高谈空论太多了,为此,他又恳切地要求大家好好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往前走?我们喊了多年‘ 教改’‘教改’,改了些什么?改向何处?”(6)

如今尊敬的张志公先生已驾鹤西归,怎样不辜负这位教育前辈的嘱托和期待?看来,只有遵循实事求是 的原则,认真下一番正本清源、去伪存真的功夫,才能走出误区——切实改变语文教改中的种种形式主义倾 向,进而踏上教学改革的康庄大道。

误区之一:片面理解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误区是:没有辩证地如实地理解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关系。

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一个现成的习惯的答案是:把学生学到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能力。

乍听这番回答似乎无可非议,学习其他学科不正是遵循“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普遍规律吗?学习语文又 怎能例外?但若深入思考,此种回答就大可商榷了,须知在语文教学中,知识和能力的关系,要远比其他学 科来得复杂,我们平常爱说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表现在这里。

究竟应该怎样把握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关系?笔者认为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达到共识:

一、学习本民族语言并非从零开始,很多情况下常常表现为“能力在先,知识在后”

学习母语和学习外语迥然不同,不是一无所有,不是从零开始。每个人从牙牙学语起,就一直在母语的 环境中模仿着,学习着,这就决定了母语的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有其独特的表现。按照语言学理论,人们学习 母语可分为两个过程:一是儿童时期在不知不觉中自发地学得的过程,语言学家把“这种无明确目标的、自 发的掌握语言的过程称为‘语言习得’。”(7)需要补充的是,这种过程可以伴随一个人的终身, 不少成年 人有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但你若是问他们究竟学习了哪些语文知识?他们很可能答不上来,这就是 一个有力的证明。另一种过程是有目标有步骤地掌握语言的过程,语言学家称之为“语言学得”。凡是一个 人从上学读书,开始接触语文课本,接受老师的讲授和指点起,就开始了“语言学得”的过程。当然,有目 标有步骤地学习语言文字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并不限于上语文课一种。另外,即使开始了“语言学得”的过 程,也并不排斥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习得”,对此不能截然分割,作简单机械的理解。

明确了“语言习得”和“语言学得”的区分,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探讨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了。不妨说 ,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能力在先,知识在后”是普遍规律。就拿幼儿园儿童来说,别看他们年龄小, 他们已经会说不少互相连贯的话,具有相当可观的口头表达能力了。这种能力是如何形成的?当然是不断模 仿和实践的结果,而不是先学习知识再转化为能力的结果。他们拿着苹果,会说它像自己的脸庞,吃着月饼 ,会说它像天上的月亮,这说明他们已经开始学习打比方了,此时有无必要告诉他们有关比喻的定义?我看 是大可不必的。

有人也许会问:你举出的是儿童的例子,如果是中学生,情况就会不一样吧?我们说,中学生、成年人 当然不同于儿童,但正像我们上面说过的,不能把“语言习得”和“语言学得”截然分开,前者可以伴随一 个人的终身,就此而言,“能力在先,知识在后”可说是人们学习语言的普遍规律。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只 有在日常的不间断的“语言习得”的过程中积累、熟悉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到一定的时候传授给他们语文知 识,后者才会发生良好的作用,也就是说这样的“语言学得”过程才会是切实有效的。就象儿童们先学会了 打比方,等到年龄稍长,有实际必要的时候再告诉他们有关比喻的知识,才能事半功倍,否则一切知识的传 授都会变成水中之月,镜中之形,一旦转过身去,就会白费精力,一无所有!

二、学习语文知识只是手段,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才是目的

章熊在《语文教学沉思录》(8) 中发表过一番精辟的见解:“准确地说,语文课所涉及的,不是‘语言 ’,而是‘语言的运用’。没有注意到二者的区分,是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病之一。”(着重号是原文就有的 )这番话值得广大语文教师三思。想想吧,我们如果把学习母语所遇到的问题和语言学所研究的问题简单地 等同起来,如果要学生像研究语言学一样来学习语文,那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弊病:(一)就教学内容而言, 势必把语文知识不断地深化、细化、系统化,结果导致学生无所适从,负担过重。(二)从教学方法来说, 因为不少语文知识如专门的术语、概念、规则等都是学生未曾听说过的,势必导致教师满堂灌输,学生被动 听课。(三)从教学目的来说,很容易产生本末颠倒、主次易位的结果。教师在课堂上传播必要的知识和概 念,本应该紧紧依附于课文的语言材料,始终着眼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但由于教师的认识发生 了偏差,结果让学生围着这些知识、概念打转,把好端端的课文丢在一旁,而把语文知识上升成为学习的目 的和中心,这就难免失之毫厘,差以千里了。常见的语文教学的通病正是如此,有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作了如 此深刻而形象的概括:“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教‘春天来了,燕子飞回来了’,其实即使不教,孩子们也 会说这句话。到了三年级四年级,就教他们:‘春天’是‘主语’,‘燕子’也是‘主语’;‘来了’和‘ 飞回来了’是‘谓语’。到了初中,要告诉他们,这是一个复句。到了高中,他们知道了,尽管是个复句, 但它是‘并列关系’、‘承接关系’还是‘因果关系’,还可以商榷……”(9)请看, 这种教法不正是主次 颠倒、把手段当成目的的典型表现吗?笔者当然不是笼统地反对讲授有关主语、谓语、简单句、复句等语文 知识,问题是在此时此地(而不是彼时彼地——非讲这些语文知识不可的时候),如此纠缠于复句的性质有 无必要?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又有什么作用?把这些要商榷的内容留给语言学家去研究不是更好吗?

三、知识要求分门别类,能力重在综合运用

语文知识包括的范围很广,如要认真研究,必然要求分门别类,条分缕析,不能亦此亦彼,忽此忽彼, 混沌一片,不明所以,不管是研究语音学、文字学、语法学,还是研究修辞学、文章学、逻辑学,尽皆如此 ,概莫能外。但一旦谈到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就不同了,我们并不要求学生成为精通各类语文知识的专家 ,只是希望他们切实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而运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就在于综合性,哪怕是简单的一句话 ,写下的几行文字,都会包含各种不同的语文知识在内。这就在语文教学中产生了一个尖锐的矛盾:学生既 然不可能先分门别类地学完文字学、语法学、修辞学、逻辑学等系统知识,然后才开始执笔作文,开口讲话 ,那又该怎样将这些自成系统的语文知识有效地渗透在语言的综合运用中去呢?全面地回答这个问题是一个 庞大的学术研究课题,本文只想简单地谈两点看法:(一)必须坚持语言运用的综合性特点(幼儿识字情况 有些特殊,此处不赘),引导学生好好熟读课文,不断积累语言材料,学习时重在整体感悟,力求融会贯通 。任何语文知识的讲授都不应该和上述学习、运用语言的过程、规律相悖离。(二)要把语文知识从各自的 系统中分解出来,根据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要求,重新进行排列、组合、交织和渗透,同时教师在 讲授知识时要贯彻精要、易懂、有用的原则,注意和学生的语言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切忌分门别类,求多求 全。遗憾的是有些语文教师不懂得或不愿理会知识的系统性和能力的综合性这二者之间的现实矛盾,常常对 前者情有独钟,误把知识的系统性当成了教学的科学性,以致在课堂上不讲比喻则罢,一讲就是明喻、暗喻 、借喻、博喻、互喻等一大套,不讲论证则罢,一讲就是归纳论证、排比论证、递进论证、正反论证、因果 论证……据说这还不算多,有一本“教学指导书”竟然列出了十一种论证方法要学生掌握,照我们看,即使 是精于议论文写作的名家大师也未必会把这些条条框框藏于胸中,又怎能如此要求莘莘学子!这显然是看错 了对象,把学生当成了研究修辞学、文章学的特殊群体,把有关修辞学、文章学等专门知识原封不动地搬到 中学课堂上去了,如此这般,学生怎能不畏而却步?日积月累,语文教学又怎么会不“高耗低效”?

还应该谈谈当前语文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语感教学”。不少语文教育前辈对“语感”作过扼要的叙述 ,如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 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的锐敏的感觉。 ”(1 0)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11)有些教师大概鉴于语文教 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把目光转移到“语感”问题,进而提出“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突破口(12)”等口号。 这些教师的想法是无可非议的,问题是要正确把握“语感”的精神实质。照笔者看来,所谓“语感”,乃是 指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受能力,它是一种悟性——一种渗透了理性的感性,一种经过长期的渐进的训练以后 迅速作出的直接反应。究其实,“语感”的核心仍然离不开语言运用的“综合性”。不能设想,一个只掌握 了若干语文知识而缺少语言综合训练的人会具有较强的“语感”。要把叶圣陶等前辈有关“语感”的教导付 诸实施,就得做到:(一)紧扣语文的“综合性”特点,使学生积累尽可能多的语言材料;(二)语文知识 的讲解要精到,易学,紧密结合学生运用语言的实践;(三)在培养学生“语感”的时候,要善于从感性上 升到理性,譬如学生听到别人所说的话,凭自己的“语感”觉得不怎么通顺(这种直觉是很可贵的,也不是 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这时就得引导学生好好想一想:为什么不通?是语法上不通,还是逻辑混乱? 或是语法、逻辑都对却不那么符合情理?(这种理性的点拨虽然不必长篇大论,却是极其必要的,也是衡量 教师本身语言功底的一个标志。)

由此可见,只有联系语言综合性的特点,才能领会“语感”的精髓,舍此而另搞一套,另砌炉灶,去搞 谁也说不清的“语感实践”、“语感机制”等,恐怕难免南辕北辙,适得其反。

篇10

易经云:“穷则变、变则通”,在语文教学中也一样。教学活动中变“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为通过学生的先学,然后教师对学生先学的内容进行调查研究,通过信息反馈,及时掌握学生对各类知识点的认知水平,了解他们的思维活动、学习方法、以及对学习目标的落实等情况,这样教师才会找到当前教学的起点在何处,有了这个起点,教师便可遵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规律来组织教学活动;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综合能力的培养。老师的教,变为真正的针对性指导;用言简意赅的话语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给学生充分留有思考的余地;不越俎代庖,而是给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引而不发,激励学生要有创新精神。能够较合理地运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注意创设教学情景,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究精神,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方法不仅仅是讲题,或只是找出答案,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解决问题的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二、要切实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

我们实施语文新课程教学不能只在口头上,一定要将其加以落实。在实践中如何去落实“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一新理念。这是学好语言文字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语文阅读中,尤其重要。语感是通过学生反复不断的感知实践而产生的。

作为教师必须创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语感能力。读书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意自现,都是说的这个道理。创设情景可以很好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景,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地进行相应的课堂实践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如:在《草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用大屏幕出示草原的美丽景色,再配上音乐,简述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了浓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很快进入了情境,奠定了课堂的基调。教师还要善于引导想象,想象是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或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实际认知水平在思维上发散并延伸,使其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如:在《丰碑》中有这样一段话:“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丰碑”是什么?为何说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这里的“丰碑”是指什么?通过想象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感悟到军需处长的人格魅力。

三、注重教学互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我们的教学就是围绕学生开展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教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是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而是注重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独立人格。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根据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间的互动情况,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

那么,如何建构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的动态生成的课程教学呢?办法就是要实施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新方法,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专业的棋手能够预想招后几十步棋,大师级的棋手从一开局就能看透整个棋局。由此可见预设的重要性,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临危不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但这个教学预设不是单维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式设计。教学设计时,我们在每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旁边另外开辟一栏,以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进行预设应对策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征等的预先深入的了解,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然后将解决每个问题的应对策略附于其后,甚至设计了几个不同的板块,这几个活动的板块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

四、实施多种方法提高学生思维活力

篇11

1.传统诵读法

《说文解字》中解释“读,诵书也”、“诵,讽也”,在《周礼·大司乐》中记载“背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说明古代的“读”是一种朗读,“诵”是进行吟咏、背诵的语言教育,传统诵读法是随着语文教育产生而产生,在古代的劳动人民间口口相传,利用反复的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熟诵成背”的作用,对语文和文字进行基础的训练。它起于先秦,盛于两汉,成于魏晋,虽历时千年:(1)“要求读书时‘口到’、‘手到’、‘眼到’、‘心到’;(2)要求分散记忆,多次复习;(3)注意熟读与精思、抄写与诵读结合”,但却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也没有对它与语文教学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是把注重背诵的传统继承下来,慢慢随着历史、客观等原因渐渐淡出语文教学的历史舞台。

2.现代诵读法

当今功利性的社会导致功利性的学校教育,又直接导致学校对待考试的功利主义态度。面对升学的“指挥棒”、就业的压力,面对只让死记硬背的“诵读法”,语文教学课内、外不读不写或少读少写的状况屡见不鲜也是情有可原,现代诵读法无疑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

传统诵读法的继承和发展的产物——现代诵读法:(1)强调语言学习中对“说”的强化训练;(2)利用出声的朗读,在读中思,在思中读,读思结合;(3)在充分了解、认识文章的基础上,带着读者的感情继续诵读;(4)熟读成诵,熟诵成背,达到培养语感,提高语文能力的作用。简而言之:读是诵的基础,诵是读的表现方式,读诵结合、缺一不可。我们常见的朗读、背诵、吟咏、美读都是“现代诵读法”的众多“化身”之一。

二、现代诵读法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以下简称诵读法)

吕叔湘先生说:“白话文学生完全看得懂,教师完全可以少讲或不讲,个别地方学生不理解的就讲一点。”基与此,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结合“现代诵读法”,是非常必要的:

1.培养兴趣,激发求知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为我们揭示了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如《声声慢》的语文课堂教学,通过反复的朗读、吟咏、背诵,学生无不沉浸在作者“身世飘零、孤苦无依、心内死灰”而结成的“愁城”中,无不身临诵读所营造的意境,无不震撼诵读所传递的情感。原来语文课竟是如此迷人、如此美妙、如此动人心魄,诵读教学把学生引入的竟是如此奇幻的世界,并由此产生高涨的热情与浓厚的兴趣,引发他们迫切学习的旺盛求知欲,也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一步的探究学习。

2.潜移默化,培养语感

诵读通过声音来体验字词句篇的语言形象,从而大大促进了对作品思想内涵的感悟。在吟咏过程中,反复品味文章中有生命力的字词语句,咀嚼消化吸收,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化为自己的血肉。在诵读时,遇见似曾相识的词汇、句式、结构和方法,正如老友重逢,喜不自禁,在写作时,需要某种词汇、句式、结构和方法时,就会涌来笔端,挥洒自如。把繁复、庞杂的语法知识和内化、无形的语感为“和谐优美”、“朗朗上口”的读书声,把语文的学习由强迫被动变为主动自觉。这种语言材料和知识的积累,正是语文功底的基石。

3.反复诵读,积累语言

语文能力的体现,最直观的就是日常交往中“听、说、读、写”的体现。无论是口头的“说”,还是笔头的“写”,都是调动大脑中储存的语言信息,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而成的。能否听懂别人的话,能否在诵读的过程中迅速抓住文章的要点,也都是以自身语言储存作为基础的。语文教学也因此将语言积累作为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环节,因此我们必须要引导学生“三多”——多读点好书、多背点美文、多写点作文这个方面上来,要让学

生广泛阅读,要加强诵读。

三、语文教学中现代诵读法的具体实施

1.营造意境——熟读成诵法

特定意境的营造往往具有暗示性、提示性,它是让学生直达作品核心的一种有效方法。营造与所诵读古诗文相应的特定意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所诵读作品的氛围,更能直觉地感性地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准确的第一印象。教师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既可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诵多了,自然成背;背多了,自然语感;语感有了词汇也积累,一举数得。例如,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首先先奏出伴着鸟声水声、弥漫着秋天森林气息的音乐作为背景,其次以“鸟鸣声婉转悦耳,音乐声悠扬动人,这来自天籁般的声响,仿佛让人置身于美妙的让人忘掉一切的大自然的怀抱中……”来营造意境,接着是指导学生多读,反复地读,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再次以自然美抒情言志为话题进行讨论,最终让学生深刻体会文章的主旨,达到“读诵结合,寓诵于景,情景交融,找准主旨,体悟感情”的目的。

2.联系扩充——想象入境法

也就是说,选取与所学文章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文章联系起来诵读学习,在诵读欣赏文章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平板、苍白的文字变的立体、生动、鲜活;还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组块;更能激起学生读文、爱文、赏文的兴趣,提高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

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可指导学生同时诵读其他有关“荷花、荷叶、荷香、荷波”的名诗或文章,像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一读: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想象,月色下的荷塘的美景——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怎样的风致?荷叶是亭亭的如的裙,可以想见荷叶随风起舞时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

而点缀其间的白色的荷花,不禁让人想起她“出污泥而不染”的特性。二读:把握文章总体和情感脉络情况下,让学生提出问题,继续诵读,以学生自主分析为主,以教师引导辅。体会作者细致的工笔和绝妙的比喻,对荷叶的形神、荷花的资质进行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绘,荷花、荷叶的优美形象在诵读间似乎已展现眼前,三读:“熟读成诵、熟诵成背”,整篇文章中作者情感的表达“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伤”也就跃然纸上,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

常言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即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的兴趣、教学环境,设备条件等,结合“现代诵读法”来确定适合的教学方式。

无论对诵读法的前世——“传统诵读法”,还是它的今生——“现代诵读法”的研究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将语文这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中蕴含的知识,情感传递给他们。以上只是笔者在“现代诵读法”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时,采撷到的几朵浪花,希望能对“后来人”有所启迪和影响。

注释:

①《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作者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

②《周礼·大司乐》:儒家经典,成书于战国时期。

③吟咏:歌唱;有节奏地诵读;吟诵玩味。首见《诗·周南·关雎序》“吟咏情性,以风其上。”

④美读:“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叶圣陶先生首创诵读方法。

[摘要]本文从“诵读法”的历史发展作为突破口,以其衰微的原因作为引子,浅析“现代诵读法”对语文教学的作用并探讨了具体实施的措施。

[关键词]现代诵读法读思结合语文教学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诵读法,随着时间的发展其势日渐衰微、几近消亡,在世纪巨变、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一方法又重新走入语文教学的视线,新课标更是把它提到很高的地位。本文试从“诵读法”历史发展的角度,对“现代诵读法”进行分析研究,挖掘其对语文教学的深刻意义: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

[2]礼记.

篇12

语文教师要科学地设立教学目标,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当中设立和实现目标就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

如何达到目标,则关系到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问题,初中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可以用三个问题来概括: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一般可以表述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过程)、学习检测三大块。进行语文教学,一般是将目标设定在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上。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师所预期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达到的某种程度和变化。它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关系到语文教学方向的确定,关系到内容、原则、程序、途径、方法、手段等的选择。确定好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备好一堂语文课的极其重要的环节。我们在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时要设定好以下目标:结合当前语文教学新课改的理念,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观应该与时俱进,一个语文老师所设定和实现的目标是多方面的,我们的目标:1.应结合课文的特点进行人文教育;2.应精讲多练,发展学生的语言;3.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4.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进行语文学习;5.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良好的习惯;6.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等等,可以创造并总结出自己独具风格的经验。这些风格和经验都得益于语文教学目标的正确设立。我们应把握住语文学科的个性特征,牢牢地把语文教学的目标铆定在母语学习上,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目标便是行之有效的,并且是经过长期的工作便可以实现的。

一、把语文课的目标定位在语文学习上

语文学科是学习母语的课程,这是毫无疑义的。语文课的一大教学目标,是通过课文学习母语,如果学生仅仅获得课文内容,没有获得课文语言,则怎么称得上是语文课?一节有真实意义的语文课,应该紧紧把握住语文学科的特点,将教学目标紧紧锁定在语文学习上,我们在课堂提出的问题、设计的练习,是本着学习语文的角度设计的。

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

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应该是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师应指导、帮助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同时,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思想认识,受到人文教育。如果脱离语言文字学习,单纯从课文的情节内容出发进行人文教育,那么虽然可以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但会造成语文教学目标的旁落。这样,就会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历史课、地理课或是常识课。现在对语文教学各项任务之间的关系一般理解为并列关系,而一节有着人文教育目标的语文课,在各项任务之间的关系处理上,更多地表现出包容关系。其人文教育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现的,和语文教学始终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这样的语文课,其中饱含人文教育,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理解了课文内容,明确了中心思想,同学们才能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三、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语文教学主要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要充分发挥教材潜在的可以促使学生智力发展的因素,应该在词句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的能力,而不是脱离课文语言学习专门进行思维训练,发展学生智力。

教学《曹刿论战》时,提问:同学们认为曹刿论战是不是显示出了曹刿的深谋远虑,那么是不是鲁庄公在整个长勺之战当中根本没起到任何作用呢?如果你认为他是有作用的,那么他对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什么作用?你从文章当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这一组问题的教学设计中,包含对实际生活的判断和认识,是一种思维训练。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曹刿这个人物形象,认识鲁庄公的性格和作用,以及鲁庄公处理事务的方法给我们带来的人生启示,这三个问题互相包容,互为联系。就初中三年级学生来说,让他们认识人物之间的联系,把握文章的意思,了解文章内容和把握人物形象的联系对我们认识事物都是有帮助的。从实际效果看,这个问题要求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然后联系前后文进行推理判断,对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都是很有利的,同时也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语文能力

回顾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获得,我的看法如下:在课堂教学中要“留出较多的时间来让学生练”。只有多练,学生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但是多练不是指单纯地增加练的数量,而是要讲究质量。练,不应限于书面练习,要有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练习。要把讲和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有讲有练,讲讲练练,既教授学生知识,又培养他们的能力。这是语文老师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实践经验的完整概括,完全符合学习语文的特点和教学的基本规律。语文课不仅要有“读”的实践,更要有“动口说”和“动笔写”的实践。21世纪,我们更应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留出大量的教学时间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语言实践。

比如学生利用学过的词语,挑选其中精彩的词语并搜索自己的词库,进行片段作文的书面练习:学生各自写。写后,师生一起评议几个学生的作业。学生自己修改。这样的练习设计,从读到说后动笔,写后有评议,评议以后又安排自己修改。环环相连,安排合情合理。在课堂中学生人人都有动口和动笔实践的机会。这个练习不仅是在运用语言,更重要的是在提倡和培养学生的意识,就是鼓励学生主动地搜寻自己语言仓库里积累的材料加以运用。有了这样一种意识,学生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积累、运用,语言能力就会突飞猛进。

篇13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关系

小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存在相互联系的关系,两者密不可分。因为小学语文教学是情感教育中的重要体现,情感教育的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好一些生词,还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对小学语文课程的理解程度,从而充分发挥自身的情感因素。而且,在小学语文课堂实施中对小学生的思想情感进行积极培养,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学习期间融入情感因素,只有在这种学习情况下,才能使小学生对语文课本上的知识更好了解,才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1]。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1.创建教学情境

创建合适的教学情境,将情感因素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期间,小学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对小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合理传授,还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并将情感因素充分引入,在这种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将情感因素进行有效传递,还要使小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充分发挥其情感,从而保证小学生的自身学习能力得到积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在具体开展期间,由于小学生在年龄上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他们在情感表达、感受等方式上都比较肤浅,所以,在情感教育教学中,将小学生的情感纳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去,并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促进其产生积极影响[2]。针对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就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将情感教育引入到小学语文课程中去。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金色的春天》一课,在该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将秋天景色中的相关图片,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通过课本的了解与掌握感受秋天带来的凄凉。在这种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仅为学生的教学情境充分设计,还使小学生完全沉浸在秋天的美景中去,从而促进教学效果得到良好发展。

2.情感教学的引进

让学生在情感教育中学会体验,并将情感因素充分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其中的课程内容无论是哪种教材形式,都会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内容[3]。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上对小学生积极引导,不仅要更好的掌握相关的课程内容,还要利用相关的教学手段使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情感教育,从而提高小学生在学习中的技能。例如:在小学语文中学习《乌鸦喝水》一课中,首先,教师要对小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并让小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乌鸦喝水一课的真正含义。然后,教师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并让小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己动手,其中,要设计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并使学生真实的感受到乌鸦喝水的主要进程。最后,为学生得出合理结论,并告诫学生,乌鸦之所以能够喝到水,是因为它的努力和不放弃的精神。根据这种教学方式的形成,语文教学能够引导小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互联系,因为小学生只有感受到了课本上的教学情境,才能在生活中发挥情感,并形成自身的价值[4]。

3.确立好之间的关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就要确立好关系。特别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仅能够构建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还能使小学生在掌握课程内容期间,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确立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整个课堂教学的基础条件,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语文教师就要尊重学生,并将学生作为主体,并积极引导学生加入到课程情感学习中去。然后,教师要经常关心小学生,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要让小学生感受到温暖,在该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将小学生的情感得以激发,还能使小学生获得真实体验。

4.教材中情感教育的引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