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地摊经济发展历程

地摊经济发展历程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2:1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地摊经济发展历程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地摊经济发展历程

篇1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贪婪地追求经济发展和物质享受,无休止地使用化石能源,使得CO2排放量剧增。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统计资料显示:地球大气中的CO2含量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迅速上升,到1950年前后,上升曲线几乎已成直线态势,以至于导致了温室效应、气候紊乱、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严重后果。面对种种环境威胁,各国开始思考如何从传统的“高碳”发展路径中解脱出来,寻找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道路。2003年2月24日英国政府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该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这一概念,这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核心的经济模式迅速受到了广泛关注。低碳经济是一种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承载能力的“低碳高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与资源禀赋、技术水平、消费模式和发展阶段四个因素密切相关。衡量一国或地区是否达到低碳经济,主要看这四个方面是否具备向低碳经济发展的潜力。

然而,目前国内外对低碳城市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更没有一套可操作、可推广的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来指导城市低碳转型和发展。文章正是基于此现实需求,在理解低碳经济内涵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城市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以南昌市为切入点,从资源禀赋、技术水平、消费模式和发展阶段四个方面构建出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一套科学的并可操作的评价方法,以实现城市低碳经济的有效评价。

南昌属典型的中部城市,其“高碳”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是每年成倍增长的能源和资源消耗以及大量“三废”的排放,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许多城市面临着与南昌类似的发展困境,以南昌为典型进行指标体系的检验,具有较强的可推广性和适用性。此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与其城市群建设的日益推进不仅给南昌市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也带来生态转型的压力。本研究对南昌市进行低碳经济发展评价,可以为衡量南昌市低碳经济的发展状况提供有效途径和工具,以期为南昌的经济转型提供理论依据以及政策建议,使南昌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先行实验区。

一、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和建立是评价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核心环节,必须按照科学性和实用性、系统性和层次性、稳定性和动态性、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原则,构建起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根据对低碳经济内涵的理解,本文建立起包含三层的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表1所示:①目标层:本文设计的目标层为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综合评价,该评价值是资源禀赋、技术水平、消费模式和发展阶段的综合反映;②为了进一步反映城市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各准则层对低碳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值的影响,本文设计了四个准则层,包括:资源禀赋、技术水平、消费模式和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反映城市社会和自然资源的丰裕度,技术水平用于反映城市整体的科学技术实力,以及对于环境治理以及提高能源效率的投入;消费模式反映城市市民的生活消费方式以及市政府的施政理念,发展阶段反映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③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在指标层共设置了28个指标,其中资源禀赋准则层共6个指标,技术水平准则层共8个指标,消费模式准则层共6个指标,发展阶段准则层共8个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对准则层的各个准则层进行分析,找出准则层对于目标层的影响。

二、数据计算处理和评价模型

1.数据计算处理

文章数据参考《南昌市统计年鉴》、《江西省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以及《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等,大多数指标数据能直接从年鉴中获取,少部分可参照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得出(见表1)。通过查阅年鉴和综合计算,得出2000-2010各年份的指标数据。由于该评价体系选取了一些负指标,且这些指标数据都不可能为0,所以采用倒数法对数据进行正向化处理:

三、南昌市低碳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1.南昌市资源禀赋评价

根据南昌市2000-2010年的统计数据,运用SPSS18.0软件对资源禀赋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例(X1)与人口密度(X2)、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例(X1)与可开发水力资源所占全市水力资源蕴藏量比重(X4)、人口密度(X2)与可开发水力资源所占全市水力资源蕴藏量比重(X4)、森林覆盖率(X5)与水资源总量(X6)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在0.8以上,分别为:0.8319、0.8508、0.8575和0.8925,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的结果提取出两个主成分,且累积贡献率达到了86.72%,说明提取的主成分已涵盖了大部分信息,基本满足了解释需要。据此计算相应的主成份得分系数,分别命名为“社会资源因子”与“自然资源因子”,根据各因子得分与方差贡献率可以得出:

社会资源因子的得分函数:

从图1可以看出,社会资源因子一直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这说明南昌市水电等清洁能源比重上升,人力资源不断提高,社会经济呈现出良性发展的趋势。而自然资源因子,一直处于剧烈波动的状态。究其原因,是受水资源总量的波动影响,从图1可以发现,2009年自然资源因子得分一度探底,但在2010年急剧攀升至2000年以来的历史最好水平,通过查阅《江西省水资源公报》发现:2010年属于丰水年份,与2009年相比,降水量增幅达71.8%,高出历史平均水平29.41%,降水形成的地表及地下水总量也随之剧增,自然资源丰裕度也相应得到提高。这说明南昌市水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潜在的稀缺性,虽然南昌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储量丰富,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要杜绝滥采地下水、污染地面水,浪费生活工业用水的行为。

总体上看来,资源禀赋综合得分一直处于持续上升的态势,这说明南昌市社会、自然资源整体上不断发展。

2.南昌市技术水平评价

与南昌市资源禀赋水平评价方法一致,运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出整体科学技术因子和节能减排技术因子,并通过准则层评价模型计算出南昌市技术水平的综合得分,据此绘制出南昌市技术水平主成分及综合得分示意图(图2):

由图2可知:整体科学技术因子得分在逐年提升,说明近些年来,南昌市政府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建立高新开发园区等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南昌市的整体科学技术水平。节能减排技术因子得分,在2000-2003年处于快速增长时期,但在2003-2007年期间,却陷入了停滞,2007年以后甚至迅速下滑至低谷,到了2010年有所回升。究其原因:2000-2003年,南昌市政府逐步转变发展思路,意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财政逐步加大了对高新低碳科技发展以及工业三废处理的投入,在接下来的三年中,引入了大量低碳产业,并建设了一系列的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使南昌市的节能减排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在2003年,南昌市的整体节能减排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于是,2003-2007年便陷入了停滞。但是随后的2007-2009年,随着南昌市城区面积迅速扩张,工业企业大量入驻,相关的节能减排基础设施没有跟上工业企业扩张的步伐,所以整体节能减排因子出现了急剧下滑。到了2010年,南昌市政府意识到问题所在,于是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继续加大对节能减排等环境基础设施的投入,使得节能减排因子得分在2010年有所回升。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与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相协调。

从技术水平综合得分看来,2000-2010年南昌市科学技术水平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这说明南昌市整体科技实力是在不断提升的,但需要继续保持对科学技术产业的持续投入,促使南昌市高新科技产业良性发展。

3.南昌市消费模式评价

运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出居民低碳生活因子和政府低碳施政因子,并通过准则层评价模型计算出南昌市消费模式的综合得分,据此绘制出南昌市消费模式主成分及综合得分示意图(图3):

从图3中可以看出:居民低碳生活因子得分持续上升。这表明近几年来南昌市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政府宣传到位,低碳生活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南昌市居民出行等生活方式不断向低碳化靠拢,呈现良性发展态势。而政府低碳施政因子得分先从高位下降,于2006年触底后逐渐上升,这说明在2000-2006年期间,政府单纯追求经济效益,采用了粗放型的招商模式,高新科技产业和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一并引进,虽然加大了对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能耗增长是不争的事实,导致了低碳施政水平的下降,到了2006年,政府开始着力于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对企业污染的控制和治理,低碳施政水平才得到提高。由此可以看出,政府的施政方针关系到一个城市能否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应当及时转变发展思路,树立起低碳环保的理念,坚持低碳经济不动摇,环境与经济的大旗并举,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从图3中可以发现,南昌市消费模式的综合得分是在不断提高的。这说明自2000年以来,南昌市整体的消费模式是朝着低碳消费模式靠拢的。

4.南昌市发展阶段评价

运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出社会发展因子和经济发展因子,并通过准则层评价模型计算出南昌市发展阶段的综合得分,并据此绘制出南昌市发展阶段主成分及综合得分示意图(图4):

从图4中可以看出:社会发展因子得分持续上升,很好地契合了南昌市的发展现状,这说明,2000年-2010年,南昌市社会不断发展,正朝着一个成熟的现代都市发展。而经济发展因子先快速上升,于2004年达到高位之后,出现了持续下滑的态势,这与南昌市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城市化进程延缓有关,南昌市产业结构已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调整迫在眉睫。

从图4看出,南昌市发展阶段综合得分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这说明尽管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南昌市社会经济整体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5.南昌市低碳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本文选用层次分析法对资源禀赋、技术水平、消费模式和发展阶段四个准则层因子进行分析,用科学客观的方法求出各个准则层的权重,最后计算得出2000-2010年南昌市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层的综合得分。

(1)确定准则权重

根据层次分析法,在层次分析软件yaahp0.5.2软件中建立起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层次结构模型(图5):

CR=0.0132

从而得到准则层的资源禀赋、技术水平、消费模式和发展阶段的权重分别是:0.1622、0.2811、0.2301、0.3266。

(2)低碳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将层次分析法确定的准则层权重和各准则层的得分,进行线性加权,即:

图6中细点线分别为资源禀赋、技术水平、消费模式以及发展阶段四个层次的评价线,粗黑线是南昌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线。可以看出,南昌市低碳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得分不断提高。这说明:尽管南昌市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调整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瑕不掩瑜,南昌市低碳经济仍然呈现出一个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1.结论

从南昌市低碳经济发展评价的分析结果可知:南昌市低碳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评价的结果与南昌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是相契合的,这说明本文建立的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是科学合理有效的。

2.政策建议

通过对各准则层的分析,发现南昌市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面临较多问题。从现存的一些问题出发,结合南昌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1)建设“节水南昌”,塑造“绿色南昌”

通过对南昌市资源禀赋水平的分析,可以看出:南昌市水资源总量具有潜在的稀缺性,“靠天吃饭”的现象严重。这就要求政府重视水资源保护,加强水资源管理,从根本上防止水污染的发生。一是要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并尽快修订出台南昌市工农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定额标准,加强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二是要按照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严格取用水的管理,严禁私采地下水,严格水资源论证和排污口设置的审核,强化水功能区的监督管理。此外,南昌市政府应当通过对鄱阳湖周边湿地的保护,建立湿地保护区,大力植树造林,绿化城区等措施,来切实提高南昌市的“绿色面积”,增强碳汇能力,建设一个“绿色南昌”。

(2)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监管力度

通过对南昌市技术水平的分析,可以看出,南昌市节能减排等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较为滞后,赶不上工业企业扩展的速度,所以加大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势在必行。在城区积极建设生活污水及生活废物处理设施,将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排放,并提高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水平,以减少环境污染。在工业企业要建设工业三废循环清洁系统,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此外南昌市政府还应采取相关措施来切实加强监管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节能降耗计划,促进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对不能按照计划节能减排的企业进行惩处。

(3)发展清洁能源,扶植低碳产业

通过对南昌市资源禀赋和技术水平的分析可以看出:清洁能源以及低碳产业对于南昌市低碳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故南昌市政府要研究制定扶持新能源的优惠政策,加大对洁净能源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开展对风能、太阳能、水电能以及地热能的研究和开发。与此同时,在城市有序地推进清洁能源的利用,推动小汽车主要燃料向压缩天然气转化,推广汽车利用醇类燃料、合成燃料、生物柴油、替代燃料及电动汽车技术;在农村应地制宜、科学合理地推广能源作物种植,大力推广沼气,提升清洁能源占农村能源消费的比重。

(4)宣传低碳理念,推广低碳生活

通过对南昌市消费模式中居民低碳生活因子的分析,发现南昌市居民的低碳生活消费理念对于低碳城市的推进具有积极影响,低碳经济与每个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低碳经济能否顺利推行,关键要靠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因此政府要积极宣传提倡市民的低碳生活方式,让市民知道什么是低碳,如何更加低碳。政府在政策层面上要发挥导向作用,比如:选择有条件的社区作为南昌市低碳生活示范区,在建筑节能、绿化建设、垃圾利用、资源再生等方面进行试点工作,让市民广泛地参与进来。

(5)转变发展思路,坚持“低碳施政”

通过对南昌市消费模式中政府低碳施政因子的分析可知:政府的发展思路是否正确决定了政府的决策效用,更决定了一个地区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所以南昌市政府要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坚持走“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崛起之路,抛弃以往以“高消耗、高污染来换取GDP的高增长”的传统发展观念,树立起“低碳促发展”的绿色发展理念,以科学协调的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

(6)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

通过对南昌市发展阶段的分析,可以看出:南昌市产业结构升级较为滞后,城市化进程迟滞,如果不加以重视,会给南昌市低碳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隐患。所以,南昌市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积极扩大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淘汰传统高耗能、高污染工业,促进新型环保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南昌市政府要改革户籍管理制度,进一步放宽在城区投资、兴办实业、购买商品房和各类人才的落户制度,促进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由此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进入第三产业,这样能创造出一个城市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双管齐下、相得益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袁男优: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23(1):43-46.

[2]谭志雄 陈德敏: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模式与行动策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9):69-75.

[3]王淑敏: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策略分析[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9.

[4]高玉娟 王兆君 洪亚军:库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探讨[J].水生态学杂志,2009(1):138-141.

[5]李晓燕 邓 玲:城市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探索——以直辖市为例[J].现代经济探讨,2010(2):82-85.

篇2

农业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力机制

中国过去30多年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带来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但也伴随着贫富差距的急剧上升和环境恶化。据环保部和中国工程院(2011)估测,中国有超过3亿人使用的水受到污染,1/3的水未达到政府规定的安全标准,约有1/5的农田受到重金属污染。中国环境规划院(2010)连续7年的环境经济核算结果表明,中国污染治理和生态破坏压力日益增大,7年间的环境退化成本从2004年的5118.2亿元提高到15389.5亿元,增长2倍,占GDP的比例从2004年的3.05%增至2010年的3.5%。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能源浪费导致严峻的社会问题:少数人的先富牺牲了多数人的环境,少数地区的先富牺牲了其他地区的环境,GDP的增长牺牲了后代的蓝天碧水。因此,作为发展后起之秀的农业城市不能再重蹈旧辙,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经济发展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与生产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恶化的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型农业城市。

生态文明是依赖人类自身智力和信息资源,在生态自然平衡基础上,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球化协调发展的文明。生态文明把生态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政治、文化“三领域”框架中加上“生态环境”,建立“四领域”的总体框架。生态文明的发展就是通过使经济活动基于人类的基本需要和生态协调发展的方式来保持自然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文明发展否定传统的“重增长、轻发展、高消耗、高污染”的资源消耗观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观。生态文明发展的内容要求人口、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传统的“低效率、低产值”模式转型为“高效率、高产值”的模式。因此,对于农业城市来讲,只有遵循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才能建成人口、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相协调的生态文明城市。

农业城市一般都属于限开发区域,部分农业城市还担负着保护水源区、保护区等生态环境的重要职责,这决定了农业城市的主要经济增长方式必然是低碳型、不污染环境的,农业城市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好生态环境,既要担负生态资源的承载力,又要保护好生态资源的质量。因此,建设绿色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农业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和必然要求。在生态经济理念下农业城市要建立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就必须倡导建设绿色环境,削减碳排放,减少对生态资源的污染,保护好本地及周边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理念下农业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是低碳经济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消费模式和技术水平等因素协调发展,它是通过低碳化进程得以实现。低碳化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比重不断下降,二是单位产出所需要的能源消耗不断下降。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来看,通过技术进步、能源结构化和采取节能措施,在碳生产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可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因此,低碳化进程也就是农业城市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生态文明理念下农业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

调整农业城市经济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模式。首先,合理布局农业城市经济结构和产业设置。农业城市普遍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相对较大等方面问题。农业城市的主体功能定位是粮食主产区,担负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任务,这要求农业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保证农业生态经济健康、环保。我国大部分农业城市都位于中、西部地区,相对于沿海地区来讲,农业城市一般环境承载力有限,特别是水资源有限,使得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低碳经济之间存在着矛盾。农业城市需要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协调经济发展与低碳约束之间的矛盾以实现生态理念下的经济增长,就必须科学设置产业结构。科学设置各门类产业结构从理论上讲既可以实现农业城市经济产值的最大化又可以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

其次,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布局工业发展增量。农业城市普遍水资源总量充足且水质良好,植被状况良好,大部分是适合养生的城市,因此需要维护好绿水青山环境。但另一方面,很多农业城市面临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困境。因此,农业城市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建绿色安全生态体系。一方面要稳步地发展工业经济,推动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必须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水资源及其他各种资源环境的生态循环性,打造与“低碳”相关的战略品牌,同时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环境基础。此外,各农业城市应依据各自发展特点研究本区域的环境承载力,探究现行工业体系的各类污染物排放量,将环境承载作为经济发展的潜力,并以此作为约束,在现有工业体系的基础上,以其对环境的污染排放作为存量,以最大还可容纳的排放量为余量,合理布局工业发展增量。

最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配进农业经济发展。发展农业产业,一方面是农业城市响应和支持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职责所在,另一方面也是农业城市发展的优势所在,是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各种农业作物的经济价值不同,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也不相同,发展农业经济则要求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业产业,还需要调整现行的农业作物种植结构。由于农业作物对资源的使用不同,污染物的排放量也不相同,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兼顾发展农业经济与维护生态文明的双重任务。

为确保农业城市的发展战略地位,农业城市一方面要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优化农业生态环境,需要在盘活现有农业生态环境承载力为存量的基础,通过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为目的,以降低水资源消耗,减少TN、TP、COD等污染物排放为条件,实现农作物的调整,建立各种农业生产作物的规模发展指标,以此指导农业发展,实现农民收入增加和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以秸秆回收利用为重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农业城市。首先,加强秸秆回收体系建设。以秸秆综合利用规模化企业为龙头,引导农户积极参与,县、乡镇政府监管,建设若干秸秆收贮中心,形成“一点对多源”的多级秸秆收集贮存体系,具体做法是以农业城市城区为中心,在全区各县区建立回收贮存中心,在各乡镇建立回收站,形成网络回收系统。并以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济人为纽带,一头连接千家万户,一头连接秸秆利用企业,形成“多点对多源”的运输利用模式。鼓励利用荒地、荒坡、荒滩建设秸秆存储设施,积极推进农作物联合收获、捡拾打捆、贮存运输全程机械化。秸秆回收利用的重点是创新回收物流系统,建立以企业回收和社会参与的运输体系,要将社会资源引入秸秆的运输系统中,将农业城市及附近各县市的物流公司和社会车辆整合起来,鼓励他们参与秸秆的运输业务。

其次,加强秸秆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在加强秸秆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方面主要有五种渠道:一是秸秆饲料化。推广秸秆“过腹还田”,结合建设畜产品生产基地,鼓励养殖场(户)和饲料生产企业利用秸秆生产优质饲料,建设秸秆育贮、氨化设施,形成“种植业—秸秆—养殖—粪—还田”,“种植业—秸秆—养殖—沼气/沼渣/沼液—生物质能/还田”等循环模式,实现农业和农村设施、物流的生态循环;二是秸秆肥料化。鼓励发展农作物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完善秸秆田间处理体系,提高秸秆收获还田。改善秸秆留茬还田的机械化水平,积极探索发展秸秆反应堆技术,推广过池(沼气池)还田、醇肥还田等技术,实现秸秆的深度肥料化利用;三是秸秆能源化。在秸秆资源丰富地方发展纤维乙醇,实行乙醇、沼气、发电、复合肥联产。在新型农村社区开展试点,优先建设一批秸秆沼气工程和沼气集中供气试点;四是秸秆原料化。积极发展秸秆生产板材、木糖醇和活性炭,鼓励采用清洁生产工艺以秸秆为原料的非木纸浆,引导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生产包装材料、餐具和编织品;五是秸秆基料化。依托当地或借鉴外地的食用菌生产先进技术,筛选适宜不同作物秸秆种植的高产、优质菌株,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食用菌产业,形成“种植业—秸秆—食用菌—菌渣—生物质还田”等循环模式。

优化能源结构,构建现代农业城市能源产业体系。在加快重大能源项目建设方面,农业城市应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完善能源输送网络,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保障供应体系。积极发展热电联产,支持在产业集聚区、旅游集中服务区、大型商业区等区域建设集冷热电一体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积极发展风电、水电和光伏发电。加快推进主干电网建设,完善地区性主干网架和城市电网,积极实施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建设各级电压匹配,运行安全可靠灵活的智能化电网。大力发展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生物质乙醇、生物柴油、沼气等可再生清洁能源产业。

在加强农村能源系统的建设方面,由于农业城市一般人口比率较大,能源消费量较大,因此,在改善整体生态环境方面,可将农村作为能源系统改造的试点,建立以实施沼气工程为核心,通过构建区域、村庄、农户三个层次的循环系统,提高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水平。具体模式如下:第一,区域大循环模式。依托畜禽养殖集中区和大型养殖基地建设大型沼气工程,构建“养殖业—畜禽粪便—沼气发电/生活、生产用能”、“养殖业—畜禽粪便—沼渣/沼液—种植业”等循环链条,形成区域范围内的养殖、农户、企业、种植相结合的大循环格局;第二,村庄中循环模式。以养殖业发达村庄和新型农村社区为主题,对畜禽粪便进行集中处理,建设中型沼气工程,沼气经管道供应农户,沼渣、沼液还田,形成养殖集中地区村庄和农村社区的中循环模式;第三,农户小循环模式。以养殖农户为主体,因地制宜推广农户自建小沼气池,形成沼气供应农户,沼渣、沼液还田的农户小循环模式。

发展环保事业,建设农业城市的生态文明。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方面,农业城市应尽快建设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回收网络,鼓励各类投资主体积极参与建设。改造回收站点,建设符合环保要求的专业分拣中心,逐步建设一批分拣技术先进、环保处理设施完备、劳动保护措施健全的废旧商品回收分拣集聚区,加强重点再生资源回收,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做好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纸等传统再生资源的回收,提高回收率。创新回收方式,强化监督管理,推进废电器电子产品、报废企业、废旧轮胎、包装物、废旧纺织品等物品的回收,推动废铅酸电池、废镉镍电池、废弃含汞荧光灯、废温度计、废弃农药包装物等有害废物的回收。

在推动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化发展方面,农业城市应围绕生产及生活领域产生的报废机动车、废旧机电、废电子电器、废旧金属、废塑料等可再生资源,开展产品再制造和资源再生利用,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循环利用。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鼓励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集聚发展,加快培育再生资源龙头企业。推进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推动装备升级。支持再生资源利用企业延长产业链,加快形成覆盖分拣、拆解、加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着力加强深度加工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进再生资源清洁安全利用,确保生产环节清洁安全和再生利用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调整

加强农业城市对低碳经济的政策支持。农业城市应充分发挥农业主体功能区的定位,以保护水源区、保护区等具有当地特色的项目为契机,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资金支持本地低碳经济重点项目的发展,优先支持低碳经济发展项目,对低碳经济重点项目帮助协调金融机构给予信贷支持。增加地方财政对低碳经济建设的投入,将低碳经济发展规划中列入重点项目并为高效循环经济成果转化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建立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农业城市发展低碳经济投融资涉及面广、期限长、资金需求量大,单一的投资机制不能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需要建立健全投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金的参与,努力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在加大低碳经济的财政投资方面,农业城市应依据地区特点,突出重点,采用灵活的资金使用方式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同时,创新财政贴息贷款模式,鼓励银行支持低碳经济项目和碳排放权交易发展。在建立地方绿色税收制度方面,部分农业城市应尝试适时开征碳税、环境税,鼓励农业运作过程中增加节能减排投资。在建立地方政府低碳经济发展资金方面,农业城市应着重考虑优先支持低碳环保项目发展和环境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

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碳排放交易属于排污权交易,它是将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具体的实践做法是由政府机构评估出一定区域内满足环境容量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并将其分成若干排放份额,每个份额为一份排放权。政府在排污权一级市场上,采取招标、拍卖等方式将排污权有偿出让给排污者,排污者购买到排污权后,可在二级市场上进行排污权买卖,可以尝试在一些地区建立包括碳排放在内的统一排放权市场,通过引入竞价机制充分发现价格,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节能减排。同时,农业城市应促进碳排放交易中介的组织建设,增加买卖双方信息的对称性,提供专业的中介服务。

篇3

指导老师:陈崇德

组长:蒙建全 组员:杨小丽、童文蕾、赵翠翠

背景:

城市一天天在发展,城市管理需要越来越规范化的管理。曾经街旁随处可见的小摊小贩在城市的规范化管理下正在减少,但是街头的小摊小贩形式的商业并没有消失。而是演变发展成了繁华于夜晚的、在固定区域内的夜市地摊,并成为市民生活文化的一部分。但是人 们对夜市地摊的存在与发展仍有需要看法,一方面这是市民生活文化的部分,为市民生活带来便捷,另一方面它对城市的管理和工商监管也带来了难题。在这样矛盾背景下,我们觉得要必要对夜市地摊进行调查研究,以发掘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及其文化意义。

意义和价值:

夜市地摊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夜市地摊文化是现行市民生活催生出来的文化,并日渐演绎为流行文化的一种,我们需要去寻根探讨地摊文化的催生与发展以及对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并对夜市及夜市文化进行深度挖掘与开发,本次调查研究就是对荆门夜市的初步探索。

具体目标:

1 荆门市夜市地摊的发展历程,探求得以发展的原因。

(中天街夜市地摊何时兴起,由于什么兴起,何时达到现有规模。)

2 荆门市(中天街)夜市地摊的规模、以及商品种类。

(摊位的数量,商品的价值,商品的类型,商品的质量。)

3 夜市地摊摊主人群的构成情况以及顾客来源。

(摊主的职业、收入情况、出摊目的,顾客的收入层次、年龄层次)

4 夜市地摊的经营情况。

(商品平均利润,摊主盈利状况)

5 夜市地摊的社会文化意义。(针对不同人群如消费者、摊主、周边商铺等)

(摊主、消费者、周边商铺、工商管理者)

6 工商管理人员对地摊的看法。

(管理上的态度、相关管理措施)

研究方法:

1 通过访谈

了解摊主职业,经济状况,出摊目的

了解周围居民、商铺对于地摊看法

了解顾客的收入层次及看法

了解城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人员对夜市地摊看法

2 通过查找文献

了解其他地区地摊的情况

3 通过观察

观察夜市地摊的数量、商品种类、人流量及顾客年龄构成

研究过程:

1拟定工作计划、准备相应工具,拟定访谈内容。

2实地访谈,分三次前往中天街调查

3整合资料,写成研究调查报告

研究条件及可能遇到的问题:

有时间与摊主进行沟通,但是可能在访谈中获得的答案不完整,而且可能有部分摊主不会配合访谈。

解决办法:提前准备好问题,并尽可能多访问一些摊主。

正文

篇4

一、安徽省城市化历史进程及所处阶段的判别

(一)安徽省城市化发展历程

纵观安徽省城市化发展历程,安徽省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镇数量的增加。1949年安徽省只有合肥、芜湖、安庆、淮南和蚌埠5个城市;2008年,安徽省共有城市22座,其中地级市17个,县级市5个,市辖区44个。二是城镇人口的增长,城镇化率不断提高。1949年城镇人口为266万人,城镇化率为8.69%;2008年,安徽省市镇人口为2485万人,城镇化率为40.5%,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2000年的8.4个百分点,缩小到2008年的5.2个百分点。

笔者归纳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如下:

首先,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从1953年的8.69%,到2008年提高到40.5%,年均提高0.58个百分点,而全国城市化速度为0.5个百分点,安徽省城市化速度均值高于全国。

其次,城市化进程滞后。1953年安徽省城市化水平滞后全国4.62个百分点,2008年滞后5.18个百分点,滞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与经济较发达的省份相比,甚至与中部和西部部分省份相比,安徽省城镇化水平较低。

第三,近年来出现加速趋势,且高于同期全国的平均速度。1978年以前年均增加0.16个百分点,1978-2008年年均增加0.93个百分点,其中1978-1990年年均增加0.44个百分点,1990-2000年年均增加1.01个百分点,2000-2008年年均增加为1.56个百分点。

第四,城市化出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来看,安徽省城市化大体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

1953-1978年的缓慢增长期。1953年城市化率为8.69%,到1978年提高近4个百分点,达12.62%,1953-1978年安徽省年均城市化速度为0.16个百分点。期间可以进一步区分为三个小的阶段:第一阶段(1953-1957年):城镇化的缓慢增长期,1957年城镇化率为8.96%,比1953年提高了0.27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07个百分点;第二阶段(1957-1965年):城镇化的波动期,1958-1960年,城镇化率由1957年的8.96%提高到了1960年的16.5%,年均增长2.51个百分点,而1965年城镇化率下降到了11.59%,年均增长-0.98个百分点;第三阶段(1965-1978年):城镇化的停滞期,1978年安徽省城市化率为12.62%,低于1960年的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0.39个百分点。

1978-2008年为城市化平稳快速发展期。1978年安徽省城市化率为12.62%,到2008年,安徽省城市化率为40.5%;1978-2008年其间城市化率年均增长0.93个百分点。其间根据城市化速度又可以区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1978-1995年为城市化平稳发展期,1978年安徽省城市化率为12.62%,1995年为19.09%,年均增长0.38个百分点;1996-2008年为城镇化的加速增长期,2008年城市化率为40.5%,比1996年提高21.41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65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安徽省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全国城市化进程,近期出现加速发展趋势;安徽省城市化进程以1978年为界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二)对安徽省城市化所处阶段的判别

本文运用叶裕民对城市化阶段性的研究,运用城镇人口增长系数加以分析。笔者计算了1953-2008年安徽省城镇人口增长系数,以此为据来分析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特征。

从城镇人口增长系数看,1953-1978年安徽省为0.2;1978-2008年为1.053,说明1978年以后,安徽省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城市人口增长规模超过总人口增长规模,农村人口绝对数开始下降,人口的增长表现为城镇人口的增长。

1978-1990年安徽省城镇人口增长系数为0.444,1982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982年以前,安徽省城镇人口增长系数小于0.5(1958、1959年除外);1982年以后大部分年份,安徽省城镇人口增长系数超过0.5,即1982年以后城镇人口规模增长超过农村人口规模增长,安徽省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1990-1996年城镇人口增长系数为0.858,城镇人口规模增长超过农村人口规模增长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其中1996年城镇人口增长系数为2.73,说明1996年,城镇人口增长规模超过总人口的增长规模,农村人口规模绝对下降。1996年以后大部分年份城镇人口增长系数超过1,1996-2000年为1.982,2000-2008年为1.053,乡村人口绝对规模开始下降成为常态。

据此,笔者认为从1982年开始,安徽省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1996年是安徽省进入城市化进程的另一个转折点,即农村人口规模绝对下降,城镇人口规模增长超过总人口规模增长。

综上所述,以城镇人口增长系数为依据,安徽省城市化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53-1982年为前城市化阶段,人口增长系数小于0.5;1982-1996年为城市化前期阶段;1996年以来为城市化中期阶段。1982年是安徽省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起点,1996年是城镇人口规模增长超过总人口,农村人口规模绝对下降,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的转折点。安徽省已经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

二、安徽省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化水平滞后,就业压力显现

安徽省人口总量占全国的比重稳定在5%左右,城市化水平滞后,2008年为40.5%,比全国平均水平落后5.2个百分点,远没有实现城市化。

笔者研究了1978-2008年间安徽省经济增长与城镇就业之间的关系,以城镇从业人员增长为自变量Y,经济增长为因变量X,数据以1978年为基期,构建二者的线性回归模型,结果如下:

Y=44.904+0.641X

(0.867)(7.307)

结论:经济增长与城镇就业增长相关度为0.867,高度相关;经济增长每变动一个百分点,城镇就业相应变动0.641个百分点,模型通过检验。

2008年安徽省经济增长率为12.7%,相应城镇从业人员增加8.141个百分点;2007年城镇从业人员为818.1万人,以此为据,城镇新增岗位66.6万个,大约70万。安徽省城市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不考虑城市化人口的自然增长,意味着每年近70万人口进入城市生活。2008年城市化率比2007年提高1.8个百分点,约150万人进入城市,城镇需要新增岗位约100万个,才能满足需要。笔者认为城镇新增岗位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二)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大

一是从横截面看,安徽省城市化进程存在较大的差异。2008年城镇率较高的地级市有:铜陵、马鞍山、芜湖、淮南、合肥、淮北。铜陵最高,为75.3%;合肥为62.4%,在安徽省居第五位。城镇化率最低的是阜阳市,为30.6%。从区域看,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形成皖江经济区,马芜铜为安徽省城镇化率前三位,城镇化水平较高;皖中地区的合肥市是省府所在地,是安徽省唯一超级大城市,2008年总人口近200万,是区域城镇化率较高的地级市;皖北和皖南地区城镇化率较低。

二是从时间序列变化看,安徽省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是地级市的城镇化率并不都是稳步提高的,地级市的城镇化率排序不断变化。

首先,合肥、淮北、马鞍山、滁州、蚌埠、巢湖、芜湖、铜陵、宣城、安庆数据较为稳定,城镇化率快速提高,在安徽省地级市城市化率排序中前移。其次,宿州、淮南、亳州、六安的城市化率下降,阜阳、黄山城镇化率小幅提高。第三,合肥、池州、芜湖、宣城、铜陵提高幅度达到20个百分点,位序前移大。

综上所述,安徽省地级市城市化水平空间分布具有不平衡性,差异巨大。

(三)城市首位度不高

一般认为“区域内城市首位度为小于2,说明区域内城镇空间分布较均衡,资源配置较为合理;当首位度超过6时,就认为区域内各城镇处于一种极度失衡的发展状态,两极分化现象明显”。

笔者以非农人口为基础,计算了安徽省城市首位度。1998-2008年首位度在1.2-1.8之间,说明安徽省城市首位度目前处于较为合理的状态,省域城镇体系规模分布相对较为均衡。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安徽省首位度不断提高,1998年为1.22,2008年为1.77。说明人口要素正向以合肥为中心的大城市积聚,聚集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安徽省城市化进程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经济、人口等要素向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集中,聚集效应明显。

(四)近期城市化速度过快

一般认为我国在快速城市化时期,以0.5-1%的速度增长是比较合适的。按照国际经验,1%的速度也是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安徽省的城市化速度近年来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0年以来年均为1.56个百分点,2008年比2007年提高1.8%,这是城市化历史上罕见的高速。

(五)粗放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模式产生一系列问题

与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相应而生的是城市化模式的粗放,集中体现在城市用地摊大饼式扩张,造成的耕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紧张。一是市辖区、建成区面积迅速扩大。市辖区从1999年的17647平方公里增加到2008年的27467平方公里,扩大55.65%;建成区从1999年的645平方公里增加到2008年的1220平方公里,扩大89.2%。二是耕地总量、人均耕地减少。1990年耕地总量为4365.497千公顷,2008年仅为4144.98千公顷,减少20多万公顷;人均耕地从1990年的人均1.15亩下降为2008年的0.92亩。

城市用地的扩张产生城中村问题、失地农民问题、土地紧张问题等等,实质上是社会利益矛盾冲突的集中反映,而在利益博弈中政府始终处于强势地位,弱势群体如农民或拆迁户的利益无法通过固定的渠道得以保护,由此而引发的暴力抗法问题成为城市化健康发展的隐患。

(六)城市规模分布不合理,城镇体系不完善,中心城市辐射力有限

安徽省大中小城市比例为1:1.5:1.2。城市等级结构不合理,中小城市发育滞后,尤其是小城市数量较少,分布不均匀。

城市化规模过小,聚集效应不明显。根据学者的研究,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密切相关,城市规模(非农人口)只有在大于25万的时候,才会产生聚集效应,城市的最佳规模在100-400万之间。按照这一标准,只有合肥达到了比较理想规模的下限。

综上所述,快速城市化时期,安徽省城市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安徽省人口多,农业人口比重大,人均资源少,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质量不高,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安徽省城市化进程滞后;城市化进程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城镇体系不完善;城市规模较小,对腹地的辐射力弱。而安徽省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各种矛盾显现,成为制约城市化安全的隐患。

三、安徽省城市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原因

1、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二元性特征明显。

一是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不协调;二是非农产业发展滞后;三是城乡收入差距加大。究其原因:安徽省的城市化不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城市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积聚和扩散作用都比较弱;城市化是政府主导下的城市化,政策的重点在城市,而非农村;最后制度上安排的二元性加剧了城乡的二元性。简而言之,非农产业不发达、农业发展薄弱、城乡差距扩大是制约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经济原因。

2、技术创新不足,城市产业升级缓慢,城市化动力不足。

一是技术创新不足直接制约企业的发展,表现为没有核心技术。二是城市产业升级缓慢。产业结构不合理不仅表现在三次产业结构上工业不强,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而且表现在产业内部结构扭曲,水平低,区域化的专业分工没有形成。三是产业技术含量低,多是资源耗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加剧了资源环境的恶化,资源瓶颈凸现。四是城市产业发展对区域的拉动不强,区域经济联系不紧密,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极不协调。五是城市就业不足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存,就业压力大,城市化进程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3、经济增长方式及城市化模式粗放,资源环境恶化。

在人均资源匮乏的条件下,以资金和资源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的济增长方式,是难以持续的,造成了环境恶化,污染严重。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相联系的是粗放的城市化模式,结果之一就是城市用地在规模上的扩张、在用地结构上不合理,城市在空间上的扩张与有限的农业耕地资源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一方面直接威胁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城市用地的无序、过度扩张,产生了城中村现象,失地农民问题凸现,农民利益受损,直接威胁城市化安全的实现。

(二)制度原因

1、制度改革滞后,严重制约城市化安全的实现。

一是以户籍为核心的制度二元性严重制约了乡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二是财政体制的二元性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三是以户籍为基础的福利政策,城乡分割的措施,使进城农民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市民。陈前虎把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面临的危机归纳为:发展阶段的危机;资源利用的危机;认识决策的危机。并认为这种危机实质是制度供给的危机,这种恶性竞争的、粗放的制度损害地域分工和资源的自由流动,从而导致资源无法实现经济学意义上的最优配置。

2、政府的经济政策及战略是制约城市化安全实现的重要因素。

分析世界城市化历程,可以发现,城市化安全是建立在城市化与产业城市、空间城市化协调基础上的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经验说明: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实现城市化安全经济基础;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对实现城市化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在各种矛盾凸现的时代,统筹各种矛盾,化解城市化安全的威胁,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3、城市化进程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城市体系不完善。

一是城市化在空间上出现较大的差异;二是城市等级体系不完善;三是缺乏能够带动全省的中心城市。

综上所述,安徽省面临的城市化问题可以归结为:一是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而产生的问题;二是城市化地域空间分布不协调而产生的问题;三是经济发展、城市化速度与资源环境不协调所产生的问题。

四、应对之策

(一)大力发展经济,强化城市化的动力基础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地位,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竞争力是关键;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优化、高度化,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在优先发展经济发展较快城市的同时,通过生产力平衡布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不发达地区,尤其是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

(二)深化制度改革,促进制度创新,建立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一是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为经济长期健康发展提供方向;二是进行制度改革与创新,尤其是促进福利制度、佣工制度、市场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的改革;三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提高政府人员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改革人事任免制度及分税的财政体制,消除城乡制度上的二元性,鼓励人口城乡、跨地区流动。

(三)充分利用国家相关政策

充分利用国家的“中部崛起战略”、“皖江城市带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承接规划带”等新农村运动的政策红利。坚定东向发展战略,与长三角城市进行有效的合作;进行体制改革,鼓励人员跨区流动,早日融入长三角地区。

(四)在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镇体系的同时,在全省范围统筹规划,为城市合作搭建平台

优先发展大中城市,培育若干具有地区影响的、辐射大的中心城市,为安徽省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引擎;积极发展小城市,大力扶持小城镇,积极探索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式。

综上所述,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是实现安徽省城市化安全的关键所在;在大力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推动制度改革,是解决安徽省城市化面临问题的重要举措。安徽省城市化进程才能平稳推进,才能实现城市化安全。

参考文献:

[1]顾朝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J〕.人文地理,2004;4

[2]王大用.中国的城市化及所带来的挑战〔J〕.中国经济,2004;9

[3]赵淑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述评〔J〕.甘肃农业,2007;1

[4].农村发展和城市化问题〔J〕.中国发展观察,2006;3

[5]马军杰,吴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地冲突问题研究〔J〕.经济师,2007;4

[6]陈前虎.中国城市化发展面临的危机与出路〔J〕.城市规划,2006;30

[7]刘炜.城市化发展需要正视的八个问题〔J〕.经济学家,2006;1

篇5

目前广东省加工贸易企业有7万多家其中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体的进料加工企业约4万家,来料加工企业约3万家2001年广东省加工贸易出口总额7651亿美元,占全省外贸出口总值的802%,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总值的一半以上.广东省是中国最早改革开放的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和中国区域经济中最具有生机、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但广东目前正面临外有国际跨国公司的角逐挤压内有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竞争赶超的严峻挑战。如何在对外贸易竞争之中保持和创建新的优势,如何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轴戏的加工贸易中突破创新、开创新的增长点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加工贸易在广东的启动与发展

 

加工贸易是国际通用的一种贸易方式所谓加工贸易是指从境外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境内企业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

 

我国对外加工贸易启动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为4种形式即“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由外商提供原料、零配件或图样经中方加工装配生产其产品交还外商返销。有时亦由外商提供机器设备,所提供的生产设备可以作价或不作价,如作了价,中方则用工缴费分期偿还如不作价所提供的生产设备的所有权则属于外商,中方仅收加工工缴费外商提供的生产设备和原材料均可免征进口关税和工商统一税成品出口亦免征关税

 

改革开放入先行一步的广东,毋庸置疑,“第一桶金”是通过承接世界加工制造业的转移,与港澳结成“前店后厂”的伙伴,通过“三来一补”等初级加工制造形式在珠江三角洲获取的经过数10年的数轮产业升级革命和结构调整而取得的。一个全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己在珠三角呈现于世人面前。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3500亿元,其中珠三角地区占3255亿元,列全国第一;珠三角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为2917.77亿元,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地区最大的信息产品制造业基地之一;新材料领域,珠三角的新型陶瓷、电子元器件基片产量占了全国的一半,合成纤维、塑料占了全国3成,有机硅占有全国1/4;在生物技术领域,珠三角的生物工程上市批准数占全国的5成,产值占全国的5成以上^高新技术产品2001年增长至3500亿元人民币,比1991年增长了43倍,占工业总产值从33%到19.44%,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上海,为全国最快。技术产品出口额近1300亿元,占了全国40%,遥遥领先于国内其它高新技术产业带。

 

三、加工贸易在广东GDP和外贸的地位和贡献

 

(一)加工贸易在广东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发展加工贸易作为利用外资的一种形式,把我国廉价劳动力同外商的资金、技术和市场结合起来,对增加我国外汇收入,扩大就业,平衡国际收支,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经济贸易的高速增长,有着很大作用。

 

2000年中国GDP达到10800亿美元,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占全球经济比例的3.6%.2000年中国出口3124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值的5.4%,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国。改革开放以前,我国还是一个主要出口初级产品的国家,现在己成为世界主要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国之一。从1992年至2001年,广东省进出口总值占全国进出口总值比重基本不变,保持39%左右,广东加工贸易占全国加工贸易总值的50%以上^2001年广东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为765亿美元,占广东省当年外贸出口总额的8017%,占广东当年GDP的59.99%。因此,加工贸易是广东经济发展和外贸的基本源泉,在广东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二)加工贸易对安排就业和社会安定方面的贡献

 

广东人口8千多万,是全国第三大人口大省,就业压力大,且人口教育素质总体不高。加工贸易中,众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城乡就业人员,缴纳利税、地租,繁荣了当地经济^

 

对“三来一补”企业姑且不谈其对外贸的贡献,仅在解决庞大的就业问题、缴纳利税、地租,繁荣地方经济等方面就功不可没。我国是一个人口压力非常大的国家,而且在人口中教育素质低下的人的比重也很大,因而就业是关系到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只有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部门,才能吸收大量的就业人员。广东加工贸易解决超过1000万人的就业,对国家和社会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广东省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服装、鞋类、玩具、箱包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与传统加工业。90年代中后期以来,伴随跨国公司以加工贸易形式来我省投资的不断增多,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电子、通讯、信息、产品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份额上升。2001年加工贸易中机电产品48683亿美元,占全省机电出口的879%;高新技术产品21417亿美元,占全省高新技术出口的961%.除深圳市利用配套能力的优势加工贸易迅速向高新技术产业方向升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达到20%外.东莞市从事电脑信息产业的企业己有2800多家。东莞利用“配套加工制造’这一独特优势,己发展成为全球瞩目的电脑信息产业加工基地。珠江三角洲己成为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吸引外资的中心地带.广东省一大批己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的大型企业,如康佳,开发科技、TCL、美的等都是从加工贸易发展起来的。在全省认定的1137家高科技术企业中,以加工贸易为主体的外商投资企业约占35%左右.

 

发展加工贸易能够对广东产业结构发生溢出效应。“溢出效应’,也叫做“外部效应”或者叫做“自然技术扩散”,指的是由外国公司子公司进入和存在引起当地公司技术的改进和劳动生产力提高。跨国公司对当地企业起着示范作用。外国直接投资在东道国所取得的收益不会完全由跨国公司占有,东道国和当地企业会从中受益,受到积极影响。“溢出效应”成为跨国公司自觉不自觉向东道国转让技术的主要通道。通过加工贸易引起技术、设备、培训人才,有利于广东省产业结构的调整。

 

(四)加工贸易对提升产业配套水平的作用近年来,加工贸易加快向产业相互配置的深加工方向发展,深加工结转在加工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推动加工贸易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据统计:加工贸易中有70%以上的企业有深加工结转业务,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广东省加工贸易己形成以出口为“龙头”,企业间相互配套,加工层次多、加工程度深、加工链条长,产业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配套(成龙)的企业群。2000年,全省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总金额为343亿美元,其中转入172亿美元,转出171亿美元。深加工结转既提高了出口增值,也带动了省内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据估算2000年全省加工贸易出口带动国内配套企业产值在1500亿人民币以上^

 

四、广东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选择和目标定位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都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向前迈进。世界各经济强国在各自发展历程中毫无例外地经过了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阶段。人们知道美国是当前世界上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的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只有16%,可是有谁知道,美国当年曾经是全世界最大劳动密集型商品生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同时在欧洲和亚洲两个战场作战,拥有世界最强大的军队。战争结束后,美军从1200万人减少到150万人,一下子就转业了1000万军人。在这一过程中,美国成功地解决了就业问题,没有出现较高的失业率,靠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当时美国生产的皮鞋、皮箱、手工艺品、日用电器,纺织品等畅销全球。50年代初,日本的工资水平远不如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仍然成为美国的后勤基地,大量生产日用商品。当时,日本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大国,它创造的产品只能在美国地摊上出售。到了70年代,日本的工资水平上去了,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中心被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当时,台湾被称为“雨伞王国”,它生产的伞几乎占全球的70%。韩国、香港和新加坡的纺织业非常繁荣。从经济学理论来看,这是正常的现象,对于处于经济发展初期的国家和地区来说,由于欠缺发展,国弱民穷,没有足够的资金,也没有足够的科学技术人才,所以没有其它选择,只能从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入手。只有通过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才能积累初始资本和培训人力资本,而后才能产业升级。

 

广东省加工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有竞争力的重要原因除靠近香港,交通便利外,还因为劳动力价格低于世界平均劳动力价格的水平。美国就利用墨西哥低廉的劳动力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德国利用土耳其低廉的劳动力来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这种劳动力优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如果不利用,我们就会丧失市场。

 

加工贸易是广东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为继续保持广东省加工贸易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对今后加工贸易的发展,必须作出正确的政策选择和目标定位。

 

(一)强化政府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职能

 

如果比较广东与上海2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我们就可以看到,广东经济是借改革开放的先机和靠市场推动的,称市场推动型;而上海的经济是由政府主导的,称之为政府主导型。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广东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从上海成功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生产要素的配置过程中,政府的意志力无所不在。这种模式不是市场经济推崇的范例,但在经济发展中,政府的作用不是淡化,而是由弱势变为强势,并且带来极高的效率,值得我们认真考虑。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在今后招商引资中扮演越来越主要的角色,目前吸引国际资本的重心己转向欧美和曰韩,港资北移放缓,今后还可能出现回流。台资“西进”己经过了一个阶段,余下的都是半导体晶片、石化塑胶,投资额都在数亿美元以上,这些项目对当地投资环境和工人素质都有较高要求,而且这些项目国内引资竞争对手众多,对待欧美、日韩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引资工作决不能像“三来一补”引资一样,对待大企业、大项目,政府在引资中的规划和协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进一步推进“科技兴贸”战略

 

广东要大力发展高科技含量产品,增强国际竞争力。要鼓励加工贸易结转深加工,推动加工贸易向更高层次发展,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注重加工贸易企业适用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基础和产业优势。争取到2005年至2010年,把珠江三角洲建设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要基地,与国际经济紧密联系的较高水平的国际化生产基地,带动全省高新技术的发展^

 

(三)加快加工贸易园区建设

 

高起点规划、建设和引进、发展高新技术加工贸易产业,促进广东省的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引导加工贸易向特定区域集中,建立出口加工区,高起点地规划、建设和引进。目前,全国第一批试点的15个出口加工园区中,广东省只有广州、深圳两个,这与广东省加工贸易进出口占全国一半以上的比重不相称,应积极争取在东莞、珠海等地建立加工出口贸易区。

 

(四)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加工贸易企业“大进大出”的经营模式,需要有一个稳定、宽松的监管制度。近年来,加工贸易政策频繁变化,己直接影响了外商的投资积极性。例如,广东有些地方政府随意提高水电等费用;个别海关报关手续繁琐;有的地方的治安、消防、环保、城镇规划等不尽人意,影响了当地的投资环境。为进一步优化广东的投资环境,当前要认真贯彻落实粵府丨200211号文《关于进一步优化广东投资软环境的若干意见〉,努力在全省范围内营造一个“讲法治、重信誉、低成本、高效率、好服务、可持续”的投资环境。同时,要进一步改善通关条件,总结推广以深圳富士康为代表的联网管理模式的改革,尽快实现政府各有关部门及企业在网上办理相关进出口手续和业务。

 

(五)进一步开放物流业

 

篇6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248(2016)02006106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各国家和地区都越来越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仅会大大减轻因发展经济带来的资源储备压力,也能在极大地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转变传统产业的原有增长方式,把文化内涵和创意理念融入产品设计、产品生产、产品流通和产品消费,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向产业链的高层次方向发展。因此,自2009年以来,在国家各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的指导推动下,各地陆续出台了符合当地特点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努力将文化创意产业打造为支柱产业,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本文运用产业链理论阐述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现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机理,并对西安市3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说明文化创意产业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过程,并由此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升级改造传统产业的经验启示。

一、文献回顾国外的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早,学者们在研究文化创意产业时,更多关注的是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发展的相互关系问题。Piore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为传统产业提供了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使传统产业构建新型商业运营模式而保持竞争力优势[1];Lawrence等指出,文化创意产业的高渗透性将创意渗透到工业产品加工生产过程中,通过对文化元素的创意设计,以高附加值带动工业经济发展,实现产业链的延伸[2];Richards把文化创意融入传统旅游业中,认为这种结合产生的新产业模式的好处在于游客具有体验型,有助于个人效用的满足和经济发展[3];Christopherson认为手工业的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推动作用有关,且对两者的就业有相互促进关系[4];Banks在研究英国产业发展时发现手工业发展能够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5]。

国内学者近几年才开始关注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提升作用问题。有部分学者主要讨论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提升改造的关系,如金元浦指出文化创意对于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的改造、升级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6];王艳等通过对新经济与传统产业关系的研究,认为新经济将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革、资源整合优化,转化为新经济的因素[7];孙学文认为目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上急需 “上档次”,在自身健康发展的同时要积极与其他相关传统产业相融合渗透,以文化创意产业去提高传统企业文化、引导传统产业发展、提升传统产品内涵、提升传统产业经营策略等[8]。更多的学者则是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李运以宽窄巷子为例讨论文化历史街区发展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9];谢涤湘等以广州红专厂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例,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如何通过挖掘工业遗产,延伸提升工业生产价值问题[10];荆爱珍等以河北省部分企业为例,分析了将文化创意融合于传统产品创新企业生产产生的效果,并提出两者相互融合互相促进的发展模式[11];郎富平等以浙江达利丝绸工业旅游区为例,分析了传统工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动因与过程[12];李荣菊等通过对某动漫公司成功案例的分析,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可以促进产业升级[13]。

现有文献较少从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角度去研究二者如何互动促进传统产业发展的问题。本文从两种产业的特点出发,结合西安市的区域特征,运用价值链理论构建文化创意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的机理模型,并将其运用在典型案例的分析中,厘清两者在发展中的协同发展关系,总结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启示。

二、文化创意产业对传统产业升级

改造的机理分析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已经突破传统文化元素设计、传统产品形态、产业形态、传播与流通形态和消费形态,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实现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第一,文化创意产业可以通过对传统产业原有价值链某些环节进行内容挖掘、技术融合和重组融合,升级优化其产品,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如传统农业经过创意改进设计,演化成为乡村旅游、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传统工业经过加入新的设计理念和新材料,改变优化生产工艺,生产出新型产品,如汽车款式的变化、布匹花色的复古典雅等。创意产业中的工业设计、品牌策划、营销推广等不仅增加了制造业的附加价值,也使产业结构趋于柔性化[14]。传统商业经过创意性改造,成为现代化购物商城,并与饮食、娱乐相融合,成为城市新的商业亮点。第二,文化创意产业还可以将传统产业价值链分解,打破原有价值链各环节,提取原产业链的核心环节,通过建立新的价值通道,形成新的价值链。如将城市旧工业厂址建成工业博物馆、创意设计坊和体验坊,重现工业发展史和生产工艺流程;在传统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农作坊(伏茶作坊,炼油作坊),让城市市民通过亲身参与农业生产,体验农业生产的特点、增加农业知识等。

(一)内容创意――改变传统的文化元素设计

任何一个传统产业的发展历史,都是其产业文化内涵积累演化的历史。任何文化的传承都需要物化、固化的载体,并通过物化与媒介化的过程进行有效的传播与价值消费,才能实现传统产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就是用创意去解读传统产业的文化,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诠释和现代表达,根据现代人的喜好和需求等特点,改变传统产业产品的文化元素设计,实现传统产业蜕变式发展。

如在照金镇建设中,将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业与“红色文化”融合,在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增加观光文化、休闲农业、度假文化、养生文化内容,将农业活动与极具文化创意产业的旅游结合起来,综合二者优势协调发展。既满足了人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愿望,实现了城市人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愿望,又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能够改善产业生态,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因此,为传统产业附加更多的文化色彩,不仅能够提升品牌形象,形成产品差别化,创造经济效益,而且通过文化元素创意设计融合产业链其他环节,吸引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通过产业关联优化产业环境,整合产业链,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平台。

(二)生产制造――改变传统产品形态和产业形态

生产制造是将设计、构想或理念转化为有形的产品,是内容创意的具体落实过程。它可以通过改变传统产品形态或产业形态和延伸产业链等途径,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文化创意就是将文化和创意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通过产品创意性研发设计,为产品融入丰富的文化创意和文化内涵,在原有使用价值的基础上增加文化元素,在不影响产品功能和效用的前提下改变其价值,用不同创意表现形式与创新意识给予人们丰富的想象,改变传统产品形态,使产品变得更具有吸引力和实用性,给消费者带来情感上的满足和思想上的充实,拓展消费可能与市场空间,进而使改变产业的市场供给和需求关系,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同时,文化要素通过与科技的嫁接融合,将会催生企业内部科技创新,基于技术创新的视角,开发新的产品,赋予消费者感官上的震撼和功能上的享受,优化产业产品架构。

文化创意植入传统产业之中,使产业的文化内涵发生改变,进而传统产业形态发生变化。如传统工厂的旧址经过文化创意的改造可以变为博物馆展览业,传统的作坊式商业经过文化创意的改造可以变为符合现代商业模式且带有文化底蕴的商业综合体,传统农业经过文化创意内涵的挖掘植入,形成新的乡村旅游业态,延伸了原有产业的产业链。可见,文化创意元素和理念渗透到传统产业的各个环节,逐步改变了传统产业的价值链。

(三)营销与传播――改变传统的传播与流通形态

文化创意的成果之一是新媒体和跨媒体营销渠道的不断涌现,并通过新的营销渠道提升和加强传统产品的认可度和购买度。因为与传统媒体营销渠道相比,新媒体营销渠道具有充分利用人们休闲时间,传播的范围更广、速度更快,信息传播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如随着微信交流工具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商家将微信作为主要的营销渠道。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也创新性地采用各种方式进入新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形成跨媒体营销。跨媒体营销以其多种媒体的互联互补,形成了媒体平台的集聚效应,可以最大限度地覆盖受众的视听等层面,媒体之间的视听优势互补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集聚经济效应明显。如智慧旅游、智慧农业、智慧医疗,都是将传统的销售渠道与新媒体相结合,以文字、图片动态变化向分散的消费者传递相关信息。

文化创意的成果之二是广告创意提升产品与消费者的沟通质量。广告创意通过文字和图形的引入,唤起消费者对产品的情感和兴趣,激发消费者对产品内涵的想象和幻想,加强消费者对产品的理解,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实现产品或品牌被消费者选择的最大可能。因此,广告创意已超越了传统的广告,不是简单的传递信息和诱导购买,而是与消费者进行交流,洞察挖掘消费者的真正需求、意向和关注,带动消费者行动。

(四)消费者――改变传统的消费形态

文化创意产业因其独特的创意元素和文化元素赋予产品新概念和新价值,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产生高增值性,并从3个方面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进而改变传统的消费形态。

第一,通过增加精神消费需求比例,改变物质与精神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当人们的物质消费得到满足时,人们开始转向精神层面的消费,文化消费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大。发达国家的历史证明,人均GDP在3 000~5 000美元之间,文化消费的增长速度加快;人均GDP大于5 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则会爆发式增长。如2014年西安市的人均GDP超过10 000美元,达到10 394美元,文化创意产业已具备了高增长的产业发展基础。西安市的文化消费群体大、消费意愿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消费正在由“精英消费”向“大众消费”模式转变,传统的物质消费习惯逐渐向精神层面的消费习惯转变,精神消费比例逐步超过物质消费比例,物质与精神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在不断下降。

第二,体验式消费日渐兴起。根植于传统产业的历史文化、农耕文化、养殖文化、工业文明等,往往由于历史久远或生产条件约束,无法以“活的”、趣味性的手段展示,仅能以一些静态或直观的产品表现,使得消费者无法通过参与、体验、互动以想象、感受和理解相关文化的内涵和本质。因此,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体验式消费,通过参与整个消费环节,从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5个方面体验相关文化,实现精神属性和经济属性的结合,产生消费的“情感共鸣”,使大众消费需求发生质变。因此,只要实现生产供给符合消费者体验消费的需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就可以达到提升传统产业的效应。

第三,消费偏好反馈效应不断增强。在市场资源配置机制起主导作用的条件下,市场已演化为买方市场,物质与精神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在不断下降,消费者对传统产业产品文化消费偏好增强,强化了其对传统产业生产的反馈效应。如消费者喜欢由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相融合的产品,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微电影、微课堂、手游等新型文化产品不断涌现,同时“倒逼”传统企业深度挖掘产业链中的文化资源,提供更多的产品与服务,向更多的方向和行业发展等。

三、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传统产业

升级改造的案例分析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史虽不长远,却出现了许多文化创意产业的经典案例,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本文选取西安市文化创意产业升级改造传统产业的3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每个案例的成功,都有其独特的资源、条件和改造机理,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传统商业的升级――三桥老街

三桥老街位于西安市城西,自古以来就是商贸核心地带,一直保持较传统的商业服务功能,市井民俗文化丰富,集市型商业氛围浓郁。随着周围空间的拓展规划和现代商业的发展,昔日热闹繁华的三桥老街日渐衰落。

2014年,陕西旅游集团与沣东新城合作,基于三桥老街是古代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以三桥老街为核心,以“老西安”为文化主题,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融入丝绸之路文化意象,开始对三桥老街进行改造,并定位为“西城往事三桥老街”。目的是建立一个园林型休闲古城镇,以包含历史事件、人文情感的典型建筑还原老西安的城市记忆。借用商业规律和商业手段创造一种特殊的商业文化与文化商业。用文化创意产业改造传统商业,使商业和文化相互交融,提高在商业运作中的文化含量。

重新定位后的三桥老街采用集餐饮、娱乐、休闲、商务、旅游、文化于一体的多元复合型商业模式,充分利用具有2 000年历史的三桥老街机理,萃取明清、民国、解放初期老西安最典型的文化符号和特征,基于现代服务业,打造古典与现代混搭、文化内涵与古今民俗相容,“讲老西安故事”,重现三桥历史上“长安西大门”和“西北第一大镇”的商埠繁华胜景。

今天的三桥老街已经聚集了4家世界500强企业,多家中外大型商业巨头。既有展示西安明清时期建筑风格和历史风貌的西城往事项目,还有表现澳门人文特色和欧陆古典气息的澳门施美兰广场,还有彰显现代建筑和现代时尚的保利国际广场、大明宫沣东国际、沣东CBD广场、搜宝中心、瑞典宜家家居等。2015年8月27日宜家家居开业当天进店人数逾4.5万人。三桥新街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的画面再一次重现了千年前三桥商埠重镇的繁荣景象。

(二)传统工业的改造――“大华・1935”

大华纱厂始建于1935年,是近代西北地区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纺织工厂,承载了西安纺织工业的历史,展现了近代民族工业在西安地区从无到有、从形成到兴盛的整个过程。1936年,更名为长安大华纺织厂,1954年公私合营,后改名为陕西省第十一棉纺织厂,因为经营不善于2008年宣布政策性破产。

2010年,西安曲江大明宫投资(集团)公司创造性推出“大华・1935”项目,主要对西安大华纱厂原生产厂区进行改造,把历史文化、工业遗产、旅游商贸等资源有效整合,最大程度地将原有的历史建筑风貌与现代城市功能相结合,融合现代的灯光设计技术,重新发掘大华纱厂的文化元素,在创意中让老纱厂的历史更清晰,使游客在怀旧的空间里体验近代工业遗存的独特魅力。

“大华・1935”的博物馆、餐饮区、小剧场和购物区等建筑,均是在大华纱厂原有建筑基础上修葺而成,并将历史、文化、艺术、科技、实验室、社交、自媒体、论坛、创客、定制等概念输入其中,制造一处跨界融合的体验地带。在这里,消费者可以通过具有工业文化气息的建筑、厚重历史感的Logo、各种主题产品,以及小剧场的表演享受属于大华纱厂独有的文化盛宴。大华工业遗产博物馆运用大华纱厂大量珍贵的历史实物和生动翔实的历史资料,透过大华纱厂70年的兴衰变迁,展现陕西乃至西北地区近代民族工业从萌芽到发展壮大的整个过程,让消费者了解西安近代工业兴起和发展的艰难历程,产生对大华纱厂文化和纺织工业发展历程的怀旧情感。该博物馆是西安第一个工业遗产博物馆,其旧址已入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同时,游客通过现场体验织布、服装剪裁制作等传统纺织项目,走近纺织职工的工作和生活,体验曾经的纺织工人生活,感受那个已经远离的时代,以及现代交互科技所制造的活力与激情。“大华・1935”不仅为西安市众多近代工业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一个有益实践,同时,为旧工厂改造活化为跨界商业综合体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三)历史街区的升级――书院门仿古街

书院门仿古街是西安为数不多遗留下来的古街道,既有明清民居的特色,也有关中书院――明清时期西北第一高等学府。经过数百年的演化变迁,街道两旁的店铺不见踪迹,房屋街容十分陈旧,书院门已变成一个年久失修的古旧街区。2003年12月,书院门核心区开始大规模重新改造――这就是西安市第一条历史文化步行街――书院门仿古街。

书院门古文化街堪称西安的“雅集”,建筑风格与物品陈列充溢着文化气息。为重塑历史街区,仿古街采用陕西传统民居形式,以街巷、低层小院作为住宅的主要空间组织模式。许多传统的院落为西安市书画名家所设计,以加强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大量的街心商亭,经营着各类旅游商品。步行街中有古玩城、古玩街等,使文化街把有限的地域面积扩容,也产生了更多商业价值。书院门仿古街既是商业区,也是一个传统居民区,文化、生活、艺术在这里浑然天成。在这里,有街头地摊,有高雅之堂,有名人字画,有文房四宝。仿明清的关中民居建筑中,也有能工巧匠现场制笔、剪纸、皮影等民俗文化的展示。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创新融合现代时尚元素,因此,仿古街之旅可谓是一次融合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深度体验之旅。这种融合在展现西安十三朝历史文明的同时,让游客体验到真实的西安市井文化生活。传统的老街区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将城市的历史、生活与商业融为一体,使得老街区在文化与商业的互动中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篇7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高教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223;华中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摘要:高等教育分流目标也即高等教育通过分流培养什么样的人、分流服务于何种目的,它是实施高等教育分流的行动指南。国际高等教育分流目标的选择日益呈现出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具体体现在:精英目标与大众目标兼顾、通才目标与专才目标结合、公平目标与效率目标并重。这种综合化的目标选择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分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等教育;分流目标;综合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高等教育分流,是指高等教育分流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分流对象的意愿和条件决策调控的,由分流机构实施操作的对分流对象有计划、有差别的高等教育活动,目的在于造就各级各类专门人才。目标是人们在一定价值观念支配下作出的对发展某种事物的选择。高等教育分流目标,也即高等教育通过分流培养什么样的人、分流服务于何种目的。高等教育分流目标的选择是多元的,如从分流的利益主体看,有“社会本位目标”与“个人本位目标”,“学校本位目标”与“企业本位目标”的选择等;从分流的对象看,有“精英目标”与“大众目标”,“通才目标”与“专才目标”,“能力目标”与“人格目标”的选择等;从服务方向看,有“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稳定目标”,“公平目标”与“效率目标”,“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的选择等;从分流的形式看,有“统一性目标”与“多样性目标”,“外分流目标”与“内分流目标”,“低重心目标”与“高重心目标”的选择等。

高等教育分流目标是实施高等教育分流的行动指南,因而选择科学、合理的分流目标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将从国际的视野,侧重从培养目标与服务方向的角度考虑,概括分流目标选择的趋势,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分流目标的选择有所借鉴。

一、精英目标与大众目标兼顾

精英目标即强调教育分流应首先满足现代社会及其科技发展对适量的(通常也是少量的)拔尖人才的需求,是一种高度选择性指导下的目标追求;大众目标则强调教育分流应优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对大量的中初级人才及具有较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的需求,是一种普及化、平等观支配下的目标追求。

应该说高等教育自它诞生之日起就有着深厚的精英传统。“从整体上考察,20世纪之前,世界高等教育属于英才模式,在这八、九百年间高等学校目标中占绝对优势的是培养精英人才。”那段历史中,大学被视为探究高深学问的场所,一直遵循着单一的精英人才培养目标。高等教育的分流也即挑选那些有着特定地位、特殊身份的部分对象,或少量确有天赋的“尖子生”进入象牙塔学习深造,以期培养社会的统治精英或神职人员。英国是追求传统精英教育的典型代表,很长一段时期内只有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卓然立世。即便是后来随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英国也誓死捍卫学术性大学的传统,而将这些新型高等教育结构统称为“非大学的高等教育体系”,不予独立的学位授予权和高度的自治权。

二战后,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对各级各类人才包括普通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各国义务教育年限的普遍延长和中等教育的渐趋普及化,客观上也要求教育向更高层次延伸。伴随民主政治的推进,教育民主化思潮也不断高涨,人们争取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的呼声日益增强,于是,高等教育必须同时为大众服务的目标应时而立。各国在保持精英目标的同时开始兼顾大众目标,通过新建各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开创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途径,采取多种形式的入学方式及扩大招生规模等措施,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分流目标的选择经历了一个传统精英目标的确立――大众目标的产生――精英目标与大众目标兼顾的演变过程。这是一个遵循着否定之否定发展规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精英目标也发生了部分本质的变化:首先是由传统的“量”的精英教育发展为现代的“质”的精英教育,也就是“在大众化平台上的高层次的教育”;其次是在精英学生的结构上,已不再仅仅是传统的由特定地位、特殊身份决定的那一少部分人,而更多的是经由个人后天努力而发展的在智力、情感、意志等诸方面得到良好发展,具有突出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无疑是高等教育分流目标选择上的一大进步。

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分流的发展看,精英目标与大众目标兼顾主要是通过校际分流(即进入不同类型的学校)的形式来实现的。在美国,哈佛、耶鲁等大学一直承担着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而相应地社区学院、赠地学院等高教机构则承担着大众化的教育目标。英国1964年明确宣布实行高等教育双轨制,一轨是以牛津、剑桥为代表的大学,以追求学术水平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另一轨是多科技术学院和专业学院等高等学校,以面向大众和培养大众化人才为目标。法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包括两个体系:大学体系和“大学以外的”体系,其中,“大学以外的”体系的高教机构的主要功能就是训练国家的优秀人才。如法国的综合技术学校、路桥学校、国立行政学校等“大学校”培养的是国家的精英人才,相反其综合大学培养的是大众人才。日本的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和庆应义塾大学因其高深的学术研究和精英式的人才培养而著称于世,同时日本还有大量的短期大学致力于大众人才的培养。德国的精英人才是通过诸如柏林大学等学术性的大学来培养的,而大众目标主要是通过新型高等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和远程学院来实现的。如此看来,虽然各国采用了不同名称、不同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但都包含着精英与大众两种高等教育的目标追求,且大众目标日益显示出了其活力,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政治进步和文化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通才目标与专才目标结合

一般来讲,高等教育是相对于基础教育而言的专才培养阶段,目的在于培养符合社会所需的在某一专门领域具有较高深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专门型人才。近代以来的高等教育机构主要是坚持这一目标。然而现代科技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对高等教育分流目标取向提出了新要求,这就是:现代科学一方面继续近代学科分化的趋势,日益朝向更专门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又朝着日益综合的方向发展,各类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层出不穷;现代技术的进步也导致了知识应用的整体性和职业角色的多变性,客观上要求现代人才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为适应时代的变化,社会愈来愈需要适应性强的“复合型”的通才,因此对传统的专才目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适应这种形势的要求,20世纪中叶以来国际高等教育分流目标日益呈现出通才目标与专才目标相结合的趋势。

通才目标与专才目标相结合,首先体现在校际间的合理分工,即综合性大学与专科性学院并存。相对而言,综合性大学强调学生坚实深厚的基础知识底蕴,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应属通才的范畴。而专科性学院一般不要求学生有太宽深的知识面和学术水平,重在培养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专业独具专长的操作型、实用型技术人才,应属专才的范畴。在高等教育的分流上追求的是通才目标抑或是专才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专业及科类设置来实现的。综合性大学通常是文、理两科为主兼顾工科和其他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和专业,而专科性学院通常只设置一个科类的各种专业或涉及到相近学科的部分专业。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机构虽然在名称上各异,但综合性大学和专科性学院两种性质的高校是普遍并存的。如俄罗斯和德国普遍存在的大学一般包括人文、社会、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大的科类;美国更是具有闻名世界的完全综合大学,其中尤以加州大学、哈佛大学为突出代表。专科性的学院更是各具特色。如美国大量存在的农学院、工学院,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等。

其次,通才目标与专才相结合更多地体现在某一高等教育机构内部的实际运作中,即强调在人才培养上的“文理渗透”、“通专结合”。所谓“文理渗透”,即在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课程的设置上强调文理科课程的结合,旨在协调学生的知识结构。20世纪中叶以来各国都注重开设诸多文理相结合的选修课程,并对各专业的学生文理互选或跨专业、跨系选修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所谓“通专结合”,即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强调拓宽基础、先博后专。如美国本科教育特别强调文理基础教育,在其四年学程的前两年着重进行普通教育,致力于形成学生广博的知识面,后两年才接触一些专业训练。即便是美国的社区学院,在侧重专才培养、增设职业性课程、强调其终结性教育职能的同时,也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为一部分学生在学完两年后转轨进入大学继续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日本,作为全国性民间高等教育监督和评估机构,也是大学同行质量鉴定和评价的权威组织的大学基准协会1949―1951相继三次提出“大学中的普通教育”的同名报告论证: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不是绝对对立的关系,应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普通教育在于扩大专业人才的视野,提供独创性能力之基础;大学中导入普通教育在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据此,日本在大学课程设置中导入大量的普通教育课程,旨在养成学生对自然、人生所具有的生活态度与精神状态,成为博学之才。在法国,学生进入大学时并没有指定的专业定向,第一阶段必须接受普通教育,给予学生的是一般的科学和技术训练,也即普通教育,然后才接受各式各样不同类型的专业教育。法国人形象地把这种教育比喻成“衣架式教育”,即要求学生具有像衣架那样宽厚的基础,然后才让学生选修一个专业方向,这就是衣架的顶端。一直以来强调培养专门人才的前苏联,20世纪70年代也提出要培养“专业面宽的专门人才”,并且采取切实措施调整了专业设置,加强了基础课的教学。

当今,通专结合的分流目标愈来愈有取胜的趋势。时代的发展也越来越需要“宽口径、厚基础、广适应、复合型”的人才。正如赫钦斯在其所著的《美国高等教育》一书所说,“我们永远不会有一所没有普通教育的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对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建议中也特别提到,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要“给多数学习者提供具有灵活性和革新性的通识教育,以使持续变革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与快速变化的世界联系起来”。由此看来,世界各国在高等教育分流中越来越注重把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结合起来。

三、公平目标与效率目标并重

公平原意是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某一方。教育公平也即人们在教育上享有公正平等的待遇。一般来讲,高等教育公平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机会公平(或称入学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其中,机会公平居于核心地位,是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前提和基础。从可行性上讲,机会公平是我们唯一可以触摸到、加以创造可能实现的近期目标,后二者尚只能作为一种对于“完美公平”的期盼。因此,从狭义上讲,高等教育公平即指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效率一般是指投入与产出之比。高等教育效率即以尽可能少的高等教育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高等教育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到高等教育分流上来讲,公平目标即教育分流服务于社会公平,强调受高等教育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权利,高等教育机会应尽可能地向全体大学适龄人口均等提供,高等教育资源应尽可能平均地摊给每一位学生;效率目标即教育分流服务于经济效益,强调高等教育机会应优先配置给最有培养前途的、最可能有效发展的学生,教育资源应重点投放在特定的教育对象上。高等教育的公平目标和效率目标似乎是始终困扰人们的一对矛盾体:为实现公平目标,就要把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均匀地分摊给高等教育机构和高等教育对象,效率的目标就难以实现;为实现效率目标,就要有选择性地投放教育资源,也就难免牺牲多数人的教育机会,教育公平无疑会被破坏。世界高等教育分流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经历了由重效率――求公平――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发展历程。因为高等教育资源的极其有限,早期的高等教育分流追求的主要是效率目标。高等教育的机会主要给予了有着特定地位、特殊身份的少数人,以期将其培养成社会的精英。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公平目标逐渐成为人们追逐的焦点。诚然,由单一注重效率目标的极端走向单一注重公平目标的极端,过分地追求公平也是不科学的。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时代的进步与人们对教育规律认识的深化,人们认识到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也决非一种简单的相互对立的线性关系,追求公平并不必须牺牲效率,而追求效率也并不以牺牲公平为必然代价。当今,世界各国都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在高等教育分流上应尽量地做到公平目标与效率目标并重。这种并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从原则上确保高等教育分流的公平目标。高等教育机会公平应该包括两个基本原则,即“权利原则”与“保证原则”。“权利原则”主张每个人都有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并从法律制度上确保人们充分享有这种权利,排除因非智力因素而无法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性。“保证原则”主张国家和政府应采取切实的措施,从财政资助、政策倾斜等方面保证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实现。20世纪中叶以来,一些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分流基本上是以这两个原则来追求高等教育的公平目标的。如美国的《高等教育法》、《国防教育法》等都规定了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基本权利,并致力于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联邦政府继续通过一系列的学生资助政策来贯彻并保证这一宗旨。1965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联邦政府设立基本教育机会补助计划,资助家庭条件不利的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等学校。1972年通过的《高等教育法》修正案创设了基本教育机会助学金(Basic Education Opportunity Grants),作为一个最基本的学生资助项目,为一切需要资助的学生提供直接的帮助。该助学金也是全美最为普及的佩尔助学金,仅1992―1993学年就为全美400多万中等后教育机构的学生提供了60多亿美元的助学金资助。其他资助项目还有补偿教育机会助学金、州立学生激励助学金、学院工读助学金、帕金斯贷学金、退役军人助学金等等。

其次,在追求公平目标的同时还特别注重效率目标。效率目标主要体现在对教育对象的高度选择性及对教育资源的重点配置上。从对高等教育对象的选择来讲,许多国家的一流大学或研究型大学在招生时均有严密的考核、选拔程序,十分注重招收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学生。美国的一流大学特别注重对申请者的综合选拔,如哥伦比亚大学的选拔标准中就包括:个人背景;在中学时表现出来的领导能力;在社区中表现出来的领导能力;兴趣、动机和潜力;桑代克智商测验或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举办的大学入学考试成绩等,另外还包括学生的书面申请表格、三封推荐信(包括中学校长一封)、中学成绩单或中学校长所作的评语。经过上述所有这些考核筛选后还要求与学生面谈。从教育资源的角度讲,许多国家都有其重点投放对象。如美国联邦政府的科研资助对象主要集中于少数几所研究型大学。据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统计,全美前100所博士学位授予大学从联邦政府获得的科研资助金额占联邦政府高校科研开发资助的80%,且这一比例长期保持不变。

综观国际高等教育分流,在分流目标的选择上普遍地呈现出综合化的发展趋势。精英目标与大众目标兼顾、通才目标与专才目标结合、公平目标与效率目标并重,这种分流目标选择上的综合化发展趋势反映了高等教育的客观规律,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分流具有重要的启示。我国在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也要通盘考虑,选择综合化的分流目标。如在整体的高等教育结构上,既要追求精英的目标追求,又要兼顾大众的目标追求,确保一个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这就要求各高校科学地找准自己的定位,确定自己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格等,切忌相互攀比、盲目升级。在高校各自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意通专结合,培养真正社会主义建设的适用人才。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要真正做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切实保障符合选拔标准的学生都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这就要求国家和政府乃至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在经费投入、财政资助上予以保证,切实解决贫困生的教育困难。总之,我国的高等教育分流要从宏观的高等教育结构、中观的人才培养过程以及微观的对贫困生的资助等方面努力,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分流目标的选择真正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建华,周川,陈列,龚放.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2]刘海燕.大众化教育进程中精英教育的重新审视[J].复旦教育论坛,2003,(1).

[3]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所译.欧洲七国第三级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高等学校干部进修班印,1983.

篇8

经历了从革命战争到改革开放各个历史阶段的洗礼,创刊77年来,《参考消息》从“内刊”到报纸、从“内部发行”到公开发行两次转型,以它的独特魅力和特殊作用影响了中国几代人。《参考消息》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窗口”,一直发挥着转达外部信息、提供决策参考、“种牛痘”增强免疫力、“经风雨见世面”等特殊作用。它作为中国人的“耳目”,通过独家转载外电、外报、外刊、外网的消息和评论,让中国人客观地了解外面的世界。

改革开放30年来,《参考消息》采取了转型、扩版、改制、零售等一系列措施,从文摘类报纸中脱颖而出。目前期发行量稳定在350万份左右,始终保持文摘类报纸全国发行量第一的“金牌”。在2008年世界报业协会公布的全球报纸100强中,《参考消息》名列第五。

人民网:

高层与百姓之桥

“报道全球,传播中国”是人民网10年来不变的坚持。作为中国政治类网站的排头兵,在保持权威性的同时,它也在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特性,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可读性、亲和力,是党和政府与普通百姓之间的一道温馨彩虹。

1997年1月1日创立至今,“权威性、大众化、公信力”成为人民网的办网宗旨。多年来,人民网以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及时性、多样性和评论性为特色,在国内外网民中树立起了“权威媒体、大众网站”的形象,在网络媒体里拥有无法取代的大家风范和网民人气,它的栏目设置、网站风格,尤其是强调评论的特色为很多网站所借鉴,在维护新闻真实性、引导社会舆论方面起着积极的表率作用。同时,作为严肃的排头兵网站,在彰显新闻自由方面,人民网强调突出网友的声音,其中人民网强国论坛是中国网络媒体创办的第一个网上时政论坛,被称为“最著名的中文论坛”。

现在,拥有10种语言11个版本,以多种形式、全天24小时在第一时间向全世界网民信息的人民网,面对如火如荼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仍将继续创新,为30年新闻改革助力。

新华网:

全球媒体 我有强音

“融汇全球新闻信息、网罗国内国外大事”, 面对强手如林的互联网世界,新华网以其权威、准确、及时的报道,鲜明的特色,厚实的内容为海内外广大网民所瞩目和喜爱,8种语言、24小时不间断全球新闻,是名副其实的“网上新闻信息总汇”。

8年奋斗,荣耀与艰辛同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单媒体到多媒体、从单语种到多语种、从有线到无线、从单一新闻到多方位拓展,新华网的跨越式发展是30年新闻改革的缩影。

中央电视台:

中国电视翘楚

央视50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看作是整个中国电视产业革新之路的浓缩。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新闻机构,央视是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央视的每一步都引领着中国电视媒体的变革。1999年开始的专业化频道布局,掀起了如火如荼的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大幕;一系列精品栏目则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及百姓的文化生活,更加速了这些栏目形式在地方媒体中的运用和成熟。2003年央视加快电视频道专业化进程,推进频道品牌建设,把央视真正推上了中国电视产业的最高峰。之后,伴随央视品牌建设的成功,其广告招标更是扣人心弦,充分体现出央视这一金字招牌的力量。

从港澳回归、迎接新千年、中国入世到攀登珠峰、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神舟系列,在这些重大报道活动中,央视均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制作播出了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电视节目,充分发挥了国家电视台主力军的作用。

《京华时报》:打破报业定式

2001年5月28日,《京华时报》的横空出世激起北京报业市场的千重浪。有人说,“它是北京报业市场唯一不被业内看好却销量惊人的报纸,它打破了北京乃至全国报业市场的诸多定式”。《京华时报》的成功创办,彻底改变了北京报业市场的格局,并在媒体业被称为值得破解的“京华时报现象”。

《京华时报》作为人民日报社探索市场规律的重要尝试,改变了报社是事业单位的传统做法,一开始就注册成企业法人,实行全新的企业化管理。它一改主管部门拨款办报的传统,创新融资手段,引进社会资金,合作开发报纸发行、广告业务,并实行公司化经营运作。它实行严格的采编、经营两分开制度,坚持市场化运作。全员劳动合同制和公开竞聘上岗的实行,为其发展提供了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机制。

百度:

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

――有问题 ?

――百度一下!

在中国,无数网民的主页早已直接设置为百度,而百度已然成为了搜索的代名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象征着百度对中文信息检索技术的执著追求。

2000年1月的中关村寒意深深,却悄然酝酿着一股新兴的力量。百度,结合世界先进的网络技术、中国语言特色以及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现状,开发出了中国互联网信息检索和传递的基础设施平台,并且运用最先进的商业模式,直接为整个中国的互联网提供高价值的技术,成为中国最优秀的互联网技术提供商。

发展到今天,百度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致力于向人们提供“简单,可依赖”的信息获取方式。值得一提的是,百度不仅带来了解决互联网基础问题(信息搜索和信息传递)的产品,而且带来了硅谷式的企业文化以及互联网应用崭新的理念。它的出现为中国互联网树起了民族技术的一面旗帜,将原来中国互联网依赖于外国网络技术的局面彻底打破。

新浪:

首席中文门户

在全世界,日浏览量超过9亿次的网站寥寥无几,新浪网却榜上有名。作为服务于中国及全球华人社群的领先在线媒体及增值资讯服务提供商,数以亿计的用户支撑起了新浪首席门户网站的招牌。

因网结缘,与友共悦。创立至今,新浪通过旗下五大业务主线向广大用户提供一系列服务,是中国大陆及全球华人社群中最受推崇的互联网品牌。全面及时的中文资讯、多元快捷的网络空间,以及轻松自由与世界交流的先进手段,为新浪赢得了忠诚度。尤其是新浪新闻中心,以对国内外大事全面、快速的报道赢得了业界良好的口碑和网友的喜爱。

作为中国互联网世界的首席门户网站,对于广大网民来说,新浪已然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对于整个互联网行业,它更是当之无愧的领导者。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报业战略的范本

《南方日报》,这张与共和国同龄的报纸,因其拥有的子报品牌如《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而备受景仰。2005年7月18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更名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以下简称“南方报业”)。

顺应细分市场的发展趋势,南方报业提出了“媒体多品牌战略”的发展策略,以品牌报纸为龙头,形成三个子报系列:南方周末报系、南方都市报报系、21世纪报系。在形成品牌和报系的过程中,采取“龙生龙,凤生凤”的媒体多品牌滚动发展路径,用优质品牌的龙头来孵化新的子报子刊,成为我国报业品牌建设可资借鉴的范本。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南方报业大力实施聚合战略,高效整合配置资源,实现集团整体效益最大化,现拥有“十一报六刊三网一出版社”的媒体阵容,致力于成为国内一流的全媒体集团。

近年来,集团还先后与其他媒体合作创办了《新京报》、《西江日报》、《商务旅行》、《云南信息报》等报刊,在跨地域、跨媒体、跨行业发展上开创了新的模式。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资本黑马

越是在中国报业面临纸价上涨、新媒体竞争等困境的时候,浙报集团的资本范例似乎越受业界瞩目。浙报集团,在资本市场纵横驰骋,将资本的力量运用得炉火纯青。

2002年,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出资创立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尝试以报业集团和强势传媒群体为依托,统筹运营报业经营资产,确立了报业经营的独立法人地位。

“传媒控制资本、资本壮大传媒”,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依托传媒主业,首创了“一媒体一公司”的运作模式做强主业;“以报为本、多元发展”,培育了资本经营、房地产和高新技术三大重点多元业务。2007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利税4.5亿元,成为报业资本黑马。

凤凰卫视:

文化坚守 赤子情怀

有这样一家电视台,虽然不在内地,其频道信号却备受内地观众推崇;虽然不在内地,却成为海外了解中华文化的窗口。

作为第一个提出“大华语圈”概念的媒体,凤凰卫视是华人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窗口,更是世界了解现代中国、了解中华5000年传统文化的通道。

“积极、善意、建设性”是凤凰人的座右铭。凤凰卫视借此打造出了一个放眼世界、兼顾两岸、具有大中华视野和强烈文化使命感的全球知名媒体品牌。它成功的运作和管理模式、成熟而深厚的文化积累,已然成为国内众多电视媒体的标杆。如今,凤凰卫视已覆盖逾150个国家及地区,将中华文明的魅力撒播到世界。而凤凰卫视更凭借自身优势的积累,不断进行扩张,时至今日成就斐然:2000年6月30日,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创业板挂牌上市;2002年年底,凤凰卫视资讯台在中国境内有限度落地,这是境外华语新闻频道首次进入内地;2004年10月,凤凰卫视资讯台透过ECHOSTAR卫星直播平台正式落地美国;2008年9月,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在北京破土动工。

湖南卫视:

电视“湘军”,风靡中国

1997年对许多年轻人来说,是娱乐节目狂欢时代的开始。播出至今的湖南卫视品牌栏目――《快乐大本营》在精心策划之下新鲜出炉,并迅速在全国刮起了“快乐旋风”,电视“湘军”初露锋芒。连续举办4年的《超级女声》更是改写了“明星娱乐大众”的历史,一批草根明星应运而生。

依仗娱乐节目的勃兴,凭借“以放权为核心”、“以整合为核心”的两轮改革,湖南广电的创新活力被彻底激发出来,在媒体经营和产业拓展两大领域实现了涅磐。它的成功带动了国内一批娱乐节目的诞生,而湖南卫视的许多独到举措更成为行业示范与传媒榜样。

如今,以内容创新、市场拓展见长的湖南卫视,正在积极推进“内容变产品,主体变实体”的新一轮涅磐,力图将自身打造成为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跨国界的超强传媒集团。

四川广播电视集团:

来自震中的第一报道

这本是一家西部区域的传播机构,却因为汶川的8级大地震而备受世界尊敬。“山地崩,呼嚎遍野”,极度的死寂之下,哪怕一丝细微的声音可以将信息传递,都弥足珍贵而使人勇气倍增。

四川广播电视集团,正是这样一家媒体汶川地震发生后,电台实行24小时不间断播出,大量运用直播连线,第一时间播报灾区刚刚发生和正在进展的新闻,将强烈的现场感和感染力传递;电视则每天24小时运用大量真实的现场镜头,以直播的形式报道灾区受灾情况,反映救人的感人事迹,真实地记录了一个个生命奇迹。凭借着媒体权威信息的及时,政府有效疏导了群众的恐慌心理,稳定了社会秩序,安定了人心。

30年新闻改革,有灾害性突发事件发生的地方,就有新闻媒体的出现,并且报道愈益透明,这不仅仅是媒体的专业品质,更是媒体人文精神的彰显。四川广播电视集团既是受灾者又是报道者,面对强震在第一时间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报道机制,在四川广电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也是中国传媒人的第一次。它用自己的努力感染着媒体同行,成为了2008最荣耀的行业楷模!

《家庭》:揭开期刊集团化发展序幕

《家庭》,一份为无数家庭带来希望和福音的杂志的诞生,填补了我国期刊界以恋爱、婚姻、家庭为报道和研究对象的综合月刊的空白。经过40年的市场搏击,2002年1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批准,成立了我国首家期刊集团――家庭期刊集团。

在中国传媒业集团化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如何实现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成为所有传媒企业的核心议题。作为全国首家期刊集团,家庭期刊集团以刊物为主体,以创办经济实体、举办社会文化公益事业活动为两翼,努力将集团做强做大,从而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模式。

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排头兵,家庭期刊集团于2008年6月6日又完成了公司制改造工作,正式组建成立了家庭期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根据“三步走”的方案,公司最终将实现上市的目标。

《读者》:

尊重心灵第一大刊

有人曾评价《读者》说:“这是一本没有痛苦的杂志,她所宣扬的都是人生最美好的一面,而不是丑恶的一面。她主要是给人希望和启迪”。

诞生在中国西部高原,被读者亲切唤为“中国人心灵读本”的《读者》自创刊起,就以“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为办刊宗旨,从不知名到影响几代人的生活,从月发行量不足10万发展到发行量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四。《读者》在领跑中国期刊业的过程中完成了很多创举,也为中国期刊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其执着不贰的“真善美”理念、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精神,其“高品位、大众化”的编辑方针、不断创新的内容和形式表达,一度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探讨的焦点。

她集纳正确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崇高的理想、生活的哲理于精美的文章,激励人的意志、丰富人的精神需求、抚慰人的精神家园,早已是读者心中清凉的柔泉、生动的朝晖。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

报业全媒体运作先驱

2008 年,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研发“全媒体数字复合出版系统”成功,对于30年新闻改革的意义在报界的影响举足轻重。

全媒体出版系统的成功标志着传媒产业实现了用户管理、内容管理、线索管理、选题管理、任务管理和数据库管理的统一。目前,固然全媒体的运作方式、生产流程及各种运营平台的探索还有待时间检验,但这个过程所揭示的战略意义不容置疑:传统报业要想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必须改变现有以纸媒为中心的布局,借助新技术、新介质、新渠道,从报纸产业向内容产业转变。在这一意义上,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探索之路发人深省,它的每一个积极尝试都意义重大。

专业媒体成长的

试验田

“一个专业媒体的成长,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报业发展的一个典型,也可以说是一个试验田。”作为一张产业行业类报纸,《计算机世界》的名字不仅被镌刻在中国IT领域,也在中国报业史上书写下激情篇章。

28年来,它声名显赫的缘由是创造了多个业界第一:中国第一份中外合资媒体(由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与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合资创办),改革开放之初便开始市场化办报的实践与探索;中国第一份IT报纸,引领中国IT产业发展和IT传媒的成长;中国第一份厚报,每期出版300版以上。

《计算机世界》的业务已经全面延伸到平面出版、网络、会展、专刊等领域,其触角深入到了IT产业和信息化的各个层面,它在引导IT产业舆论、推动市场IT热点、联络厂商与用户方面,形成了独特的资源和舆论影响力量。

《南方周末》:

记录时代进程

作为《南方日报》乃至中国新闻界“报纸改革的试验田”,《南方周末》与剧烈转型的时代相伴而生。在过去的24年中,《南方周末》在中国的存在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从文化周报起家,向社会时政周报转型,坚持高尚的文化品位,集聚有思想、有影响力的读者受众,记录着中国的时代进程,也关注着中国的时代进程。进入21世纪,《南方周末》又提出了“在这里,读懂中国”的口号,力图在纷繁复杂的世象中勾勒出一幅清晰的中国图景。

《南方周末》在新闻报道的题材选择、操作模式和文本呈现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其调查报道、经济报道、时政报道、特稿、评论等领中国新闻界风气之先,具有符号意义。它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呈现和理性思考,使一大批读者的观念获得了现代意义上的启蒙。

2008年该报期均发行量突破160万份,成为中国时政类周报当之无愧的翘楚。

《瑞丽》:

女性期刊引领者

“设计美丽,设计生活”,《瑞丽》自诞生之日起,就以信息量大、实用性强、图片精美的特色开创了中国时尚杂志的实用先河。

为了坚持“伴随女性生命的每个阶段”,《瑞丽》率先在中国期刊界明确提出“按年龄和读者状态细分目标读者”的期刊定位原则;同时,还建立起《瑞丽》强大的全国性发行网络,其“先收款后发刊”的强势营销方式被书刊发行界评价为“瑞丽现象”;而《瑞丽可爱先锋》的广告语“你的、我的、他的,我们大家的”也是中国期刊界最早的读者互动口号。

《瑞丽》的成功,推动了一大批女性时尚周刊的出现,同时它先进的办刊和营销理念又为期刊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模式。

《故事会》:

用故事演绎“期刊神话”

它有着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却仍能够长盛不衰;它连续数年创造了月发行量400多万册的记录,并在全球发行量最大的前五十名期刊中排名第六;它虽然貌不惊人,却用故事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从而演绎了“期刊神话”。

作为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的旗舰刊物《故事会》,从创刊之日起,便在正统与通俗之间寻找发展的支点,秉承“眼睛向下,情绪向上”的理念,面向大众,贴近生活,充盈着时代气息。它用小故事书写着大道理,力求口头性与文学性的完美结合。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它所提供的故事依然能够在一片喧嚣声中脱颖而出。“百姓话题”、“东方夜谈”等栏目都如磁石般牢牢地抓住了读者,从而使小刊物也做出了大品牌。

《华西都市报》:

开启都市报时代

《华西都市报》迈出的一小步,标志着中国报业改革迈出的一大步,并由此诞生了中国都市报时代。

1995年1月1日,《华西都市报》在四川成都诞生,以领先的办报理念、创造性的经营策略,开启了中国报业的“都市报时代”,推动了中国报业的市场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

《华西都市报》首创“市民生活报”定位,制定“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办报方针,自创“敲门发行学”,创立“区域组合城市”的新型城市报市场策略,不仅使其成为引领中国报纸市场化改革的先锋,也颠覆了党报固有的观照体系和话语方式,扭转了由机关报形成的“官报官办,官订官看”的传统做法,实现了报纸向社会传播的回归。在其成功的示范作用带动下,一批党报创办的都市报应运而生,昂首阔步走向了市场。

《南方都市报》:时评尖兵

如果说《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吹响了时评复兴的号角,那么《南方都市报》则以其大手笔打造的时评版身体力行地为时评的复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南方都市报》的评论是信息时代的公共平台,散步者、肃立者一起论政。它的评论把事件变成问题,把问题变成议题,把议题变成焦点,把焦点变成美文。

2002年3月4日,就在《南方都市报》扩版为常规每日出报88版的当天,时评版面世,开始了《南方都市报》迈向“有厚度,更有深度”的主流媒体之旅。一时之间,各类媒体齐头并进开发言论市场,时评俨然已经成为当时媒体竞争的一个新的领域。

《南方都市报》开风气之先,将时评版放在了紧接要闻版之后的A2、A3版。言论的版面化和显要化,不仅是《南方都市报》通过提供独家的“观点”以展开差异化竞争的策略,更是该报转型为“强势媒体”、“主流媒体”的必要之举。

《新周刊》:新锐元老

“观点供应商、视觉开发商、资讯整合商、传媒运营商”,《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老早就有力地描绘出了《新周刊》今日的“光荣”与明日的“梦想”。

这本被一些读者视为“时代前沿的观察家”的杂志,前期曾致力于新闻的整合,后与新闻类杂志渐行渐远,成为以城市议题设置、炒作概念、“盘点”榜单为主的新兴周刊,形成了中外都没有的一种独特杂志风格:很时尚,但仍然保持着与新闻的天然联系;有新闻,但并不会令读者感觉到严肃与犀利。这样的风格对传统期刊业既是颠覆,更是创新;既是潮流,更是示范。

11年来,《新周刊》始终保持着对社会潮流动态的高度敏感,张扬无情解构的犀利风格,开创多种全新传媒报道模式,“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之定位深入人心,它却从不安于现状,时刻体现求新求变。

《南风窗》:引领风潮

1985年的中国,新闻媒体尚未进行改革,板着脸孔的文件式报道与地摊式文学泛滥,读者的视界贫乏而沉闷。恰是此时,《南风窗》以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环境优势、观念更新优势、信息资源优势“开启思想之窗,搭沟通之桥”,成为了“一股新闻改革的清新之风”。

20世纪90年代末,《南风窗》“二次创业”,进行了全面改版。在国内首次鲜明提出了政经杂志的理念,全面提高办刊质量,快速成长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政经新闻杂志,在中国新闻界引导了一股“政经之风”,不仅催生了一批政经杂志,许多已有的政经类杂志也积极借鉴《南风窗》精粹、权威而清新、平易的办刊风格,摆脱了“官腔官调”的窠臼。

进入新世纪,《南风窗》成功改为半月刊,向着“办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政经新闻杂志”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作为一本充满中国情怀的时政新闻杂志,《南风窗》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一直与中国的新闻改革相伴,以其坚守责任、理性、良知的形象不断为改革创新助力。

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

吹响多媒体融合号角

2004年岁末年初,牡丹江――一个东北边陲地级市的传媒业改革,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整合了牡丹江市的广电集团和报业集团,把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日报、晨报等融为一体,把作为党报的地市级日报与广电业整合在一个集团内,并实行企业化管理。

“一个真正按企业模式运营的新闻传媒集团”、“中国第一个媒介产业化集团”、“全国第一家地市级跨媒体传媒集团”,“胆子是否大了些?步子是否快了些?”一时间,赞誉与质疑同时而来。也许,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的改革探索尚需实践和时间的检验。但无论如何,对于广电与报业整合、对于传媒事业单位的企业化改革、对于企业化后新闻媒体如何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等问题的探索,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的实践具有突破性和开创性,也许会成为我国传媒改革历程中的标志性案例,对于正在迫切探索改革走向的我国传媒业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一视频:

创新第四媒体盈利模式

“向中国直播世界、向世界直播中国”。2006年,第一视频完成与香港益安国际集团的并购之后,凭借独创的“第一视频联播网”实现了新的盈利点。

“第一视频联播网”作为全新的网络广告联盟向各类网站开放,不论个人网站还是公司网站,均可在线申请加入。在不添加任何设备的前提下,加盟网站只需把第一视频提供的视频广告加入到自己的网站上,便可以根据点击率获得广告收入提成。而今,第一视频广告投放系统进一步升级,开辟了广告自助投放平台,通过该平台客户对于广告投放方式、投放区域和投放数量有极大的自,客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广告套餐形式,使广告的投放更加灵活、方便。

通过“联播网”聚沙成塔、双惠双赢,第一视频的发展如沐春风。更为重要的是,第一视频的创新之举必将对第四媒体转变经营盈利模式,快速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

《人之初》:

带来中国性学科普杂志的春天

《人之初》的存在与热销,使中国传统文化中讳莫如深的“性”堂而皇之地摆上了台面。某种程度上是否也意味着文明的进步与社会的开化?

创刊号10万册,一经推出便销售一空,使众多读者与舆论界人士随即投来关注的目光。1990年,《人之初》杂志创刊后在广州一炮打响,这不仅仅是由于它别具一格的封面,也由于它与众不同的内容。

作为全国唯一的以性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科普期刊,《人之初》本着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宗旨,时刻围绕“婚、性、育”三字做文章,将性教育摆在解决人口问题的大背景下展开。同时杂志社面向社会,参与承办了六届全国(广州)性文化节,主办了多次性学学术年会,编辑出版了《广东性学报告》、《人之初丛书》等,在社会上产生了热烈的反响。

《周末画报》:

创造独特品牌价值

伴随着厚报时代的到来,每家报纸都在做出新一轮的定位和抉择,并在此过程中进行了独特尝试。以《周末画报》为代表的一类都市报纸逐步走上了这条道路,以求在竞争中创造出独特的品牌价值。

借用办杂志的理念来办报纸,《周末画报》在坚持报纸运作模式的基础上借鉴杂志的独特之处,实现优势互补。它既有报纸的时效,又具备杂志的精美;它注重体验延伸,由报纸文字阅读为主到“读字读图”的完美结合;它进行包装提升,由白报纸到充粉纸全彩印刷,由平面排版上升到媒体的整体设计。

《周末画报》提出360度品牌服务的策略,为客户打造全方位的媒体创新服务品牌。不定期出版的别册是其为国内高端杂志贡献的第一个广告创意。

航美传媒:将媒体做到天上

2005年10月,航美传媒集团的创始人郭曼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到了航空领域中所蕴含的巨大的媒体价值空间,创办了航美传媒集团,在国内率先开创了航空媒体领域的一片蓝海。

此后,航美传媒凭借独一无二的机场和机上媒体资源、精彩丰富的影视节目以及国际领先的媒体技术优势建成了中国最大的“航空数字媒体网”,成为航空媒体领域中当之无愧的领航者,也成为国际国内诸多顶级品牌的传播平台。

2007年11月,航美传媒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航空媒体运营商,让华尔街再掀中国概念股大潮。这一行为使得整个航空传媒业感受到航空媒体的第一个爆发期即将来临,许多航空媒体紧随其后,积极融资上市,为迎接航空传媒的新变革积蓄力量。

酷6网:“第一桶金”共分享

“有钱一起赚”、“创意大家做”,诱人的互动招牌已经在酷6网实现了。通过上下游产业链的完整对接,酷6网已经成为上传数量最多、拥有原创作者最多的第一视频分享门户。

2006年,刚刚创立的酷6网便采用了跟上传视频用户进行广告分成UGA的做法,这在中国尚属首家。这样一种革命性的商业理念,为视频原创作者和广告客户建立了一个透明的交易平台,酷6则通过运营这个平台来实现自己的商业价值,创造了13天融资成功的神话,被世界知名杂志《财富》评为“2007年中国十大酷公司”。荣誉,自酷6网出生以来一直与她同在!

作为全球首创以分成为基础的互动营销商业模式,酷6的成功对网络媒体具有积极广泛的借鉴作用,不仅可以吸收更多的网络原创和广告商,而且可以为自己建立一个稳固的发展平台。

腾讯大渝网:麻辣双赢

一个是国内有名的综合门户网站,一家是区域性强势媒体,由腾讯网与《重庆商报》联手打造的重庆第一家生活门户网站,腾讯・大渝网的诞生为媒体资源的规则重建提供了范例。

创办至今,网站一直致力于为重庆地区广大互联网用户提供更加本地化、更加贴近生活的新闻、娱乐、文化和商业资讯。 腾讯・大渝网的创立,是互联网新型门户网站与传统媒体共同孕育地区网络市场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是门户网站与传统媒体更为深入的合作模式,两者的合作开辟了一条新的具有区域特色的网络传播形式。

《I时代报》:免费报登上历史舞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