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学概述

经济学概述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52:0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经济学概述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经济学概述

篇1

传媒经济学的成长有将近百年的历史,它的研究始于美国,早期的科研人员的科研方向主要为报业竞争及广播电视部门和管理方面等,认识传媒经济的活动,讨论传媒经济的组成与发展,全面了解经济对文化、政治以及社会方面的影响,展现媒介在经济以及社会变化中的影响。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传媒经济学综合发展的阶段,欧洲研究人员对传媒经济学进行了研究,形成了成熟而完整的传媒经济理论体系。中国传媒经济学的兴起是近些年的事情,并且包含了鲜明的美国实证主义色彩。随着互联网日益发展,媒体传播晋升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世界也把传媒的焦点逐渐投向了中国。近些年,我国传媒产业发展十分的迅速,中国传媒产业以每年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率增长,传媒经济学的研究也划到了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里面,传媒经济学以新兴学科的姿态逐步发展起来。

一、传媒经济学的内涵、特点以及研究对象

传媒经济是以传播媒介为中心而形成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称。它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经济形式,由这样两个前提决定:(1)确立商品经济和商品经济的传播是传媒经济及其理论形成的条件;(2)形成信息经济是传媒经济体系和其理论产生的根本。

关于传媒经济学的本质有各种各样的学说,例如注意力经济学说、影响力经济学说和意义经济学说等。“注意力经济”学说是由美国学者MichaelH.Goldhaber[1]于1997年在他发表的题为《注意力购买者》的文章中提出的。他觉得在当代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我们不缺少信息,而缺少足够的注意力,正是由于它的缺少性,我们可以把注意力转化为产业和财富。对于注意力经济学说,早在二零零二年的时候,中国人民大学的喻国明教授就提出过这一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是根据我国的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得出的,同时还参考了中国传媒产业的现实情况。喻国明教授认为传媒市场的真正价值是其对受众的影响程度,受众的影响力对于社会的影响程度,其中,社会的影响包括社会决策、人们的社会行为与市场消费。”2010年暨南大学的谭天提出了意义经济的概念,主要由意义消费、意义影响和意义服务这三大部分构成,它具有多重属性,如文化性、产业性、技术性等[2]。在所了解到的学说中,传媒经济的本质是影响力经济几乎已成为学术界、业界人士的共识。

传媒经济的特点:1、传媒经济本质上是影响力经济。它的运作获得的全部回报,并不是依赖出售自身产物,而是由受众市场和广告市场对传媒相关产物和服务的需要决定的,因此经常会出现不平衡的经济影响力,传媒产物可以被重复的、多次的再运用,能够衍生出比初次使用更高的价值。2、传媒经济即是新的信息经济。它能调和生产与消费间的联系,省略过多的不必要的环节,大大地降低了社会活动、经济、材料的成本,提升了社会生活的运作效率。3、传媒经济有高技术的特征。当代大众传媒都是在高科技的基础上树立的,大众媒体趋向高科技化,不但从媒体的视角反映出当代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水平,而且说明了当代信息传播需在高科技的基础上树立,这不仅是信息时代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也是人们急需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

传媒经济的研究对象及其关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行为,包括政府行为在内,要解决的是资源、资本把持利用,它是研究我国集体经济的运行以及政府如何运用传媒来影响的经济发展。传媒经济主要对媒介,媒介产品,媒介市场,以及政府进行研究,对媒介、媒介产业的性质、经济运行过程、特性的规律性进行描写、分析和解释说明。说到媒介产品,与之相关联的是受众、广告客户和媒介。受众与广告客户方面的消费决策影响着媒介产品,媒介产品的好坏决定着产品的需求与供给和媒介市场的结构。同时,政府对媒介市场进行政府管制,媒介与媒介产品间的供给决策、定价决策、媒介产业化和媒介产业结构与政府之间紧密相连。

二、中国在传媒经济学方面的发展

在我国,传媒经济学方面的研究经过了萌芽,正在进入起步阶段。目前,中国对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概括为四种:2、经济学部分。该部分以经济学为主导。在赵曙光和史宇鹏著的《媒介经济学――一个急速变革行业的原理和实践》[3]书中这样描写:“媒介经济学目的是研究各类媒介的经营者,在各类资源都缺少的情况下,如何想出最好的方法来实现经济利润的最优化。”传媒经济学主要应用宏观、微观以及产业的经济学方式来研究。从宏观的经济学视角来分析,传媒经济学探讨的初步问题有产业的布局、产业的结构以及产业之间和产业政策这几者之间的联系。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式更倾向于研究市场的内在与外在结构及产业间的问题,商讨产业垄断和产品竞争,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变化给传播的产品及服务质量所带来的影响力和中国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对于我国传媒产业的影响等,在国家层面上常常被用于研究经济制度的运行。从微观的经济学视角来看,传媒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便是:Who?What?How?When?即生产的是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生产于何时何地?微观的经济学研究方式的重心为特定的某一市场中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活动。对于诸如价格、是否购买、成本构成、财务状况及流程和财务绩效等问题的讨论。产业经济学是传媒经济学所有研究方式中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它在欧美一些国家的经济学中属于分析比较本国实际的经济问题方面的较新方法。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产业”,讨论我过经济的发展中产生的各种平衡问题、经济的发展中产业间的关系以及产业内的企业的组织布局变化的方式、规律等。2、管理学部分。这方面的科研人员把传媒经济学列入了管理学领域。如喻国明和张小争编写的《传媒竞争力―――产业价值链案例与模式》[4]就是从宏观的角度讨论媒介运作及媒介经济出现的现象,对媒介进行的大量案例分析,大多采用竞争战略理论及价值链理论。然而支庭荣的《媒介管理》[5]则讨论的是媒介在经营管理方面的实际操作。3、传播学部分。它是以传播学为主导。为了确保传媒经济的正确性,为了正确的管理或处理在媒介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各样问题和现象,我们需要从应用传播学的角度去分析媒介现象,由此看出,传媒经济学在本质上属于传播学中的一种新科目。4、交叉部分。很多传媒经济学方面的研究者提出了多学科的交叉,如吴克宇在《电视媒介经济学》[6]一文中写道,“电视媒介经营管理研究属于媒介经济学与新闻传播学交叉的结果。”但这种交叉的说法也没有完美地解释。实际上,现在许多媒介经济学者同时利用经济学、传播学再加上常识来阐述媒介经济的。

虽然专家教授对传媒经济进行了激烈的探讨,但它的发展在中国却没什么进展。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并不像科研人员们预想的一样,经历重重困难之后的改革与重组。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传媒业发展速度明显呈缓慢趋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三个方面:2、创造收入的来源狭窄,营利模式比较单一。据百度搜索,中国传媒业总收入的95%左右要靠广告收入做后盾。传媒经营只靠一条腿走路。从这一层面讲,中国的传媒经济仅能称之为广告经济。与欧美一些发展趋于成熟的传媒集团相比,他们的广告则只占总收入的65%左右,剩下的收入其实是来自衍生出的多种产业的经营,例如一部电影的热映极有可能引起观众对影片内容里的宠物、玩偶、取景地等的喜爱,从而衍生出与之相关的旅游、玩偶或宠物等市场方面的盈利。从我国传媒业的长期发展来看,传媒集团过分依赖广告收入是非常不利于传媒发展的,一旦广告的市场萎靡不振,那么媒体经济将会有足以致命的冲击。2、可集资的渠道比相对较少。相关行业的保护政策森严,行业以外资本就很难融合进去。跨行业、跨媒介、跨地域操作更是面临诸多困难,虽然在个别区域有跨媒介经营的出现,也很难有良好起色。3、广告市场扩张的速度减慢。(1)过度多元化严重消解广告产业核心竞争力.市场的细分化,媒体和受众零散化急需广告公司转型,我国经济自1997年一来有物资短缺转入丰富,形成了买方市场。迫于环境的改变,广告公司业需转变经营理念,从传统的买房市场逐渐转为以消费者为核心。另外,任何单一的传播方式都无法成功的广泛传播,所以广告公司在传播方式的整合方面显得尤为重要。(2)从1983年到2001年,中国电视广告的经营额平均以每年51.7%的增长率增长,报纸广告的经营额平均以每年37.8%的增长率增长,而从1997年到2001年中电视在广告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4.8%,报纸在广告收入年均增长率反而下降到15.6%。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统计,2002年中国媒体在广告上的总投入额已达到903亿,其中包括网络广告、传统媒介广告和户外类的广告,和中国10万亿的GDP对比,广告方面的投入占了0.9%。综上所述,媒体在广告方面的收入并没有多少增长空间,这就促使现今中国传媒经济增长的缓慢。

三、中国传媒经济增长的因素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中国,有诸多方法促使传媒经济的增长:1、改革有助于传媒经济增长。随着我国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经济,物质力量得以丰富,为大众媒介提供了许多的广告和消费者。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媒介信息的迅速传递提供了方便。四通八达的交通为报刊的发送和采访新闻供给了极大的便利。新世纪涌现出来的与采、编、传送设备有关的各种科学的发明创造为大众媒介提供了高科技的设备。例如:卫星通讯技术在中国得到快速的发展,利用卫星通讯技术接收电视节目和广播节目,全国各地的听众和观众就能听到看到很多的节目和频道。2、传媒业具有信息产业的特点,这对于媒介产品的增值性有重要作用,当代传媒经济是在知识经济的根本上,属于信息产业经济的领域。3、技术不断创新为传媒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很大的动力,传播媒介产业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形成技术密集型产业链条,使得技术与传媒经济增长相互促进。4、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广告带来的收人也在不断上升,这是传媒经济增长的支柱。广告业的逐渐强大为媒介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为媒介提供着经济后盾。5、资本联姻和传媒扩张对于传媒经济的助长有很大作用。近年来,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不断运行,有些媒体让子公司直接进人资本市场进行筹资和融资,广泛吸收社会资源。例如1994年2月,上海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挂牌上市,它属于我国第一家媒介类的股份有限公司。这标志着中国媒介资本市场的开始。传媒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布局的转变起到了推动作用,现如今,知识经济的特征是传媒经济,而传媒行业又是一个知识密集的行业。中国的经济之所以能呈现多元化趋势,很大程度上是有传媒带动起来的,我国从传统农业转向工业再转向知识经济就是最好的证明。媒介的传播给现代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同时,传媒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加速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其带来了巨大财富,对于传媒自身来说,也是打下了丰厚的物质基础,累积了强大的实力和雄厚的资金。另一方面,传媒经济也使我们的在经济方面的生活方式又了很多改变,例如,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上海、杭州、广州等地,当我们购物时忘记带现金,这时,微信支付、支付宝、刷卡等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当今社会,传播媒介数量不断增加,传播信息量不断增大,各大媒介出台的品牌节目、栏目不断增多,看电视、听广播、上网、读报纸与人们的经济生活息息相关相关。人们可以从各大媒体上了解各种各样的信息如IT行业信息、投资证券、房地产信息、婚恋交友以及二手车等丰富多彩的信息,综合这些信息运用到个人的工作生活中。媒体引导我们的消费潮流。例如网上购物、网上炒股等我们的经济生活带来极大方便。同时,由于传媒的导向作用,我们的生活习惯、消费习惯有了很大改变,生活水平与满意度也有提高,这也为中国的消费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传媒经济的增长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传媒业在美国占信息产业的主力军,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排名也已是第四位,国内外也越来越重视传媒经济的发展。

四、总结

传媒经济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传媒行业正处在一个整合、转变的重要时代。未来的传媒经济发展动向我们可以想象:1、新媒体正在不断的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同时,传媒经济自身也会进入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2、移动互联网将进一步改变传媒经济的发展态势,社交媒体仍然会是发展的焦点,传媒经济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将指日可待;3、传媒经济也将成为社会变革提供强大助力;4、传媒经济的良好发展将离不开新媒体平台信息的与互动,为各国政府、企业、机构带来传播与宣传的重要内容。要想提高我国的传媒竞争力,那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各大企业的竞争策略、资源的合理利用率、人才的优化利用以及大量技术支持等都影响着传媒经济的成长。为了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我国传媒经济在未来五年内发展方向是我国传媒学子以及专家人士需认真对待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对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方向和传媒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同时也关系到每一个从事相关传媒工作人士的前途。(作者单位:1,2.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3.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高德哈伯《注意力购买者》,《Hot Wired》,1997年

[2] 谭天《传媒经济的本质是意义经济》,载《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7期

[3] 赵曙光、史宇鹏《媒介经济学―一个急速变革行业的原理和实践》,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篇2

一、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1、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在国际贸易实践中,H-O-S理论一直占据中心地位,但是“里昂惕夫之迷“的存在使之陷入了困境。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经坚持并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认为贸易的真正来源在于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并非资源禀赋的差距。新李嘉图主义以一种比较动态的、长期均衡的分析来解释国际贸易。新李嘉图主义贸易理论把收入分配置于整个的突出位置,并贯穿分析的始终。

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李嘉图理论不同主要在于:李嘉图是从各国生产的角度即从各国的生产特点不同和劳动效率的高低不同上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差异;新李嘉图主义不仅从各国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且,同时强调要从各国分配领域、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比较优势的不同。

新李嘉图主义的代表斯蒂德曼认为他的贸易理论是把分析的重点放在贸易与被生产的生产资料、利润、工资和经济增长的联系上,特别地,斯蒂德曼强调了收入分配在其理论中的突出作用。按照新李嘉图主义的价格决定方式,影响价格的因素主要是生产资料投入系数,劳动投入系数,分配率。由于一国生产某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是由生产技术、分配关系(表现为利润率、利息率和工资率)、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程度等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因此不同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生产技术、生产条件、劳动效率等差异上,而且不同国家由于分配关系的不同也会导致产品的比较优势不同。而影响分配关系变动的一个重要影响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程度。这样,处于不同经济增长阶段、处于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就不同。

2、克鲁格曼的贸易理论思想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以李嘉图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原理为代表,但是实际国际贸易中大量贸易是发生在同类产品内部,70年代末以来,保罗·克鲁格曼提出“规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他在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关基本假设和结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成功的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保罗·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以成熟的垄断竞争模型(张伯伦垄断竞争)来分析规模经济以及产业内贸易。

克鲁格曼认为在“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式下的市场体系中,产业部门的扩张是通过厂商数目的增加(更大的规模经济)相结合而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每个国家都以其生产的产品供应世界需求,因而我们就得到了双向的产业内贸易,若各国拥有相同的要素禀赋,就不存在产业间贸易(各国生产等于本国消费量的竞争产品),而存在大量的产业内贸易。

张伯伦垄断竞争部门的更低单位成本的更多商品种类对每个工资收入者而言都是有利的,产业内贸易带来的净福利将抵消收入分配(要素价格)上的矛盾,从而使贸易自由化获得普遍支持。[2]

根据斯蒂格里兹的规模经济与多样化消费之间两难选择的模型,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由规模经济而不是由要素禀赋或技术的模型,模型中假定规模经济内在于厂商,分析方法去分析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国际贸易,最终得出结论或要素禀赋差异的结果,相反,由于与劳动力增长和区域聚集类似的贸易效应,贸易可能仅仅是扩大市场和严密、有说服力的收益递增条件下的贸易模型是可以建立奠定了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在贸易理论中的地位。

克鲁格曼又考察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型式的关系。竞争的经济被允许贸易时,即使它们有着相同的偏好并从贸易中得益。克鲁格曼又发表了《产业内专业化分工与得自贸易的利益》该理论模型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这两个基本假定,使新贸易理论向规范化方向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二) 新贸易政策理论的发展

贸易政策理论是较早发展起来的国际经济学理论之一。早在本世纪20年代末,作为“新重商主义”的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就指出:“政府的机能不能不扩大,这从19世纪家来看,或从当代美国的理财家来看,恐怕要认为是对于个人主义之极大侵犯,然而我为之辩护,认为这是一切现实的办法,可以避免现行经济形态的全部毁灭。”[3]在国际贸易方面凯恩斯主张政府干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利用贸易顺差保持国内充分就业。

本世纪70年代之后,新自由主义占据了经济理论的中心位置,主张政府应该对国际贸易进行适度的干预。作为其中的代表弗雷德曼认为:“自由市场的存在当然并不排除政府的需要,相反的政府的必要性在于它是竞赛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解释和强制执行这些已经被决定的规则的裁判者,时常所做的是大大减少必须通过政治手段来决定的范围,从而缩小政府直接参与竞赛的程度。”[4]

1、 贸易保护理论的新发展

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在贸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纷纷出现。DominickSalvatore在的《国际经济学》一书中列出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包括:自动出口限制,技术、行政与其他法规限制、国际卡塔尔、倾销、进出口补贴等。[5]较为代表性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包括: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保护论以及环境有限新贸易保护论。

1994年,英国学者蒂姆·朗和科林·海兹在《新贸易保护主义》一书中提出,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旨在通过减少国际贸易和对整个经济的重新定位及使其多样化,让它朝向地区或国家内生产的最大化方向发展,然后以周边地区作为依赖对象,并且只把全球贸易作为最后选择。”[6]其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蒂姆·朗和科林·海兹。

他们认为在目前的世界环境中,自由贸易所带来的问题比其期望解决的问题多,鉴于自由贸易无法解决贸易与发展、贸易与环境等问题,因此必须用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取代它,新贸易保护主义主张:首先要加强地区间合作,实施新型的地区主义“自力更生应该成为国家内部以及一个地区的国家之间的一个共同目标,这样可以使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程度的满足需要和提供服务,如果经济活动市委自力更生提供服务,那麽他们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就会降低,经济增长会受到无情竞争的影响也会减少,当生产和就业必须一致为了满足地方需要而服务时,就应该重新将经济活动定位,使其摆脱出口导向的模式。”[7]

实行地区性贸易保护主义后,既可以利用本地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福利,又可以改变发展家在国际贸易结构中的不利地位,同时也可以保护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新贸易保护主义还主张为使地区经济发展,来实现贸易平衡和保护世界环境,这就需要一国根据预期的出口量控制进口量并且要使两者严格平衡,并制定高标准的进出口限制规则。

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新贸易保护论的基本观点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如果西方国家不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限制,将会造成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向低收入国家的工资水平看齐,从而导致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发达国家应该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性产品实行贸易限制。进入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受到低增长和高失业率的困扰,增加了大的保护,抵制发展中国家的进口,1993年发展中国家将近1/3的出口产品受到发达国家的配额制和其他非关税壁垒限制。

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论主要表现在借保护世界环境之名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保护本国衰退的劣势产业,其主要论点是:由于人类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在国际贸易中应该优先考虑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了保护环境任何国家都可以设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控制污染产品进出口,同时任何产品都应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入成本,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

2、国际贸易的内生性增长的新理论

长期以来,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的增长可以带动国内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哈伯勒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是新观念、新技术、新管理和其他技能的传播媒介,国际贸易可以充分利用没有开发的国内资源、刺激国内生产者提高效率,同时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贸易使劳动具有了经济规模性,因此国际贸易可以称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为了从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角度进一步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正面作用,经济学家罗莫和卢卡斯提出了内生性增长理论,他们认为一国减少贸易壁垒并促进国际贸易后,将长期取得加快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效应,这主要因为国际贸易可以使该国加快技术引进、吸收、开发以及创新过程,扩大生产经济规模,减少价格扭曲提高资源利用率等[8]。

3、不完全市场竞争下的新贸易政策理论

不完全竞争的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市场结构的类型决定了行业的竞争程度和贸易形式,因此依据国内外市场结构的状况来选择指定贸易政策可以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家利益。80年代初以来,以布兰德、斯本色、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以“战略性贸易”为核心的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认为,在规模收益可变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政府干预的贸易政策只要使用得当能够使一国从相对自由贸易中获益。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根据不同的市场结构,讨论各种贸易工具如关税、配额、进出口补贴和进出口税等,在各种市场结构下的运用结果,得出了不同市场结构下应该运用的最佳政策工具,与此同时,他们还指出在寡头市场结构下,贸易政策可能会使干预者获得有利的“战略效应”,并通过抽取和转移他人经济利润以及获得更大的外部经济来提高自身的福利水平。[9]新贸易理论对市场运行的优化、干预政策的制定等均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1)不同市场结构中贸易政策的制定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将其研究领域集中以下两种市场结构中贸易政策的制定上:

① 考虑战略互动作用对出口市场的影响。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在假设一国市场上的国内公司具有市场力量,并同具有市场力量的国外公司竞争基础上,对政府施加的贸易政策如何影响公司行为以及市场运行结果进行探讨,这就是所谓“战略出口贸易政策”问题。对于战略出口贸易政策问题,他们根据80年代初提出的布兰德—斯本色模型,分析了寡占市场下厂商进入对贸易政策选择的影响和“一致性推测”的寡占行为,指出厂商进入的可能性进一步削弱了出口补贴促进进出口的作用,更多地加强了出口税收鼓励进出口的作用,同时“一致性推测”这种寡占行为对于自由贸易是最佳的。

② 探讨国内市场上战略互动的影响。

他们在假设具有市场力量的国内公司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基础上,探讨政府政策的作用,这就是所谓“战略出口贸易政策”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克鲁格曼首先经过对外部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进行重新定位之后,提出了建立在外部经济基础上的“出口促进型进口保护理论”,即将外部的规模经济作为独立的幼稚产业加以保护。另一方面,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存在规模经济和寡头垄断市场下,以贸易保护促进出口的模型。

通过这一模型可以看出 ,国内公司的边际成本与国外公司的边际成本成负相关,通过关税保护可以提高国外公司的成本。克鲁格曼还把研究与开发、效应与国内公司的边际成本联系起来,认为贸易保护会导致研究与开发的投入的提高,使得外部经济效益提高。[10]

(2)贸易政策工具的选择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在对不同市场结构下的贸易政策工具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现有的不完全竞争的模型下,有关最佳贸易政策工具的选择方式:在国内外的市场结构均为完全竞争情况下,自由贸易政策是最优的,但是当一国商品的进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程度的优势时,关税可以改善贸易条件并提高福利;在国内外市场结构均为垄断竞争的情况下,贸易形式表现为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的行业内贸易,这时对差异产品征收最佳关税可以改善贸易条件和提高福利;在国内市场是完全竞争但国外市场是垄断情况下,可以通过将国外的超额利润抽取一部分作为关税;在国内市场是垄断但国外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则可依据国内产业发展情况,采取关税或配额政策;在国内外市场都处于垄断时,可以依据不同的贸易模型如古诺双头垄断模型等制定不同的政策。

保罗·克鲁格曼则认为如果某个国家的政府能够设法保证占领本个某一市场的企业是本国企业而非他国企业,就能以牺牲他国的产业为代价,确保本国企业在这一产业领域内的发展,也能够提高本国的国民收入与福利。他与詹姆斯·布兰德合作发展了国际双头垄断模型,在这一模型的基础之上,他假设有一个本国厂商和国外厂商,在国内外市场中进行竞争,在本国开始征收进口关税的情况之下,外国厂商在国内市场的交货成本上升,其边际成本上升,本国厂商产量上升,边际成本下降,这将最终导致在国内外两个市场中,本国厂商的销售量上升,外国厂商销售量下降,本国厂商不仅加强了在国内市场上的优势,也加强了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从而将在出口市场中获利。[11]克鲁格曼因此认为政府可以实行对每个产业加以保护的政策,直到该产业成本下降到具有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为止。

二、 国际和政策

1997年发生在东亚地区并波及到整个世界的金融危机,推动国际学界对国际金融一体化、国家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制度等进行深入和探索,具有代表性的国际金融和政策理论有国际金融安全、克鲁格曼的货币汇率理论、国际货币一体化等。

(一) 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负面

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出一个重要特征,世界金融一体化则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生产的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经济国际化对世界金融一体化提出了客观要求。随着电讯技术的普及和在金融领域的广泛、跨国银行空前的海外扩张,国际银行业竞争加剧发达国家积极开拓、控制新兴市场等等,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迅速。此外,各国金融管制不断放松,国际投机活动的加剧,以及为逃避各国政府种种限制以取得自由化的举措国际金融一体化趋势经过80年代的发展,到了90年代已形成了国际金融一体化一个,对促进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般认为,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出了国界,使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进而形成世界范围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整体。或者说,是指世界各国均参与全面的经济合作并到任何一国或经济领域的变动均会引起世界经济整体 动状态。世界金融一体化是指各国或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互相依赖、影响而产生的逐步联合成为一个整体的趋势。 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表现是:各国金融政策倾向一体化;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重点是离岸金融市场与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证券投资国际化);资本流动自由化、国际化,这是世界金融一体化最突出的表现,它包括货币兑换自由、资本在行业间转移自由和资金进出自由。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对国际经济体系构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限制国际主权

首先,世界金融一体化使得主权国家金融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削弱,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国际金融一体化加深了世界各国在经济领域内的相互依存,各国所执行的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和国际储备的管理营运,都将对其他国家产生较大的影响,这已经成为各国中央银行不得不共同处理的问题。其次,国际资本力量的强大于国家主权的相对弱化,冷战后,国际市场的统一、金融自由化的加快、技术革命的促动,使国际资本空前扩张。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场合下,资本力量已经超越了国家力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巨额资本高速游走,瞬息万变,资本的扩张和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改变了政府发挥作用的环境,增加了政府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变数,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自主性被严重削弱(如国际资本流动的“溢入溢出效应”对主权国家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

这些巨额流动资本完全是在任何单个民族国家的管辖的范围之外发挥作用。而民族国家,包括是最发达的国家,无论从实力、理论、还是从技术上都无法做到防范于未然,都无从控制国际游资的冲击。最后世界金融一体化提升了国际金融组织在全球政治经济中的权力地位,在特定的时期对于民族国家,特别是发展家的主权提出了挑战(如IMF亚洲金融危机中的表现)。 由于金融活动的全球化与金融监管国别化之间的矛盾加剧,呼唤全球性的金融体制,监管体系与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这必将导致各个民族国家金融决策主权的某种弱化,必须肯定,从长远看来,这种弱化是一种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阻挡的,但是这种主权的让渡必须是相互的和对等的,不能被某种强权,尤其是金融霸权所利用和滥用。

2、国际金融一体化对国家安全威胁着安全。

首先,国际金融市场上巨额游资的存在对于民族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提出了挑战。表现在 ①巨额资本快速的流入流出对于主权国家经济的巨大影响。 ②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战略上的失误及经济结构上的缺陷,成为易受国际游资冲击的对象。

其次,金融创新促进了世界金融一体化,也对民族国家的经济安全提出挑战。 ①金融创新加剧了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由于国际金融传导机制的存在,使得民族国家面临着日益增大的国际金融风险。 ②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不仅为国际游资对主权国家进行冲击提供了手段,而且使得通过国际金融市场直接掠夺一国的财富成为可能。

再次,国际金融体系内的权力分配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随着世界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权力分配更加有利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操纵着国际金融体系中游戏规则的制定,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领域内对发达国家的依赖不断加深。在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着巨大的结构性缺陷的前提下,发展中国家将始终面临着金融风险对于经济安全的挑战。

3、 国际经济体系中的金融霸权

二战结束以来,金融霸权已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冷战时期,两弹一星,亦即核子工程、宇航工程曾是世界强国争霸的战略领域。在冷战之后,特别是在实际之交的今天,信息业与金融业则成为全球战略的基础。今天,世界上所有的经济发达国家,无不力图抢占金融的制高点。前美国政治学会会长、哈佛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亨廷顿在《文明冲突与重建世界秩序》一书中列举了西方文明控制世界的14个战略要点,其中第一条“控制国际银行系统”、第二条“控制全部硬通货”、第五条“掌握国际资本市场” 都与国际金融领域有着密切的关系。冷战后,由金融霸权所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呈现两种趋势,一是发达国家内部对金融权力的争夺日趋激烈,另一方面,西方金融霸权又联合起来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控制。

70年代末,以格拉斯为首的一批美国左派经济学家首先提出了“金融霸权”的概念,所谓金融霸权是指以大银行家和大机构投资者为核心的金融寡头及其政治代表,通过控制经济活动施以重大影响并以此牟取暴利或实现其他政治、经济目的的一种社会关系。[12]金融霸权理论认为,金融霸权的权力主要在于①控制货币资本或其他信用工具;②利用金融衍生物;③金融行业趋于垄断。金融霸权控制的两种工具是控制资本流动并设置金融市场各种参数。金融霸权对国际关系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控制国际资本流动,二是进行国际金融投资,三是操纵各种国际经济组织。

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金融霸权所造成的社会经济后果日趋凸现。从对国内经济结构影响来看,金融霸权通过控制资本流动,不仅可以改变左右一国的产业结构对各个部门的经济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还会促成泡沫经济的形成,降低政策的效力并影响政府的行为。从对国际经济影响看,金融霸权控制国际资本流动的直接后果是加剧国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金融霸权会以通过各种形式从发展中国家抽走极为稀缺的资金,同时又会扭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模式,使其经济与社会失衡加剧,最终导致南北国家经济差距不断扩大。

(二) 克鲁格曼的“萧条经济学回归”

保罗·克鲁格曼在最新出版的《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一书中指出,我们不应以短期的救火态度来看待1997年以来的危机,而应认识到一个国家经济在全球化面临的两难选择的三个方面,即“三难选择”是当今国际经济体系的内在特性。

所谓“三难选择”,即克鲁格曼早些时候所说的“永恒的三角形”。它指的是下述三个目标中,只能达到两个,不能三个目标同时实现:①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②汇率的稳定性;③资本的完全流动性。

例如,在1944年至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得到实现,但“资本流动”受到严格限制。而1973年以后,“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得以实现,但“汇率稳定”不复存在。“永恒的三角形”的妙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一目了然地划分国际经济体系各形态的。

克鲁格曼认为欧洲货币联盟和历史上的金本位制,均选择“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牺牲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而中国大陆则是选择“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放弃“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即只开放“经常帐户”,不开放“资本帐户”。

克鲁格曼认为,“三中择二”是国际经济体系内在的“三难选择”的体现,可追述到国际经济学中著名的蒙代尔──弗莱明定理。因此,不顾其它两个目标,单追求一个目标(如发达国家近年来向发展中国家所推销的“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在理论上是占不住脚的。 那么,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在1973年以后选择了“资本自由流动”和本国“货币政策独立性”这两个目标呢?克鲁格曼认为,这是因为它们对“汇率不稳定”的承受力较大,而这又是由于国际资本市场对发达国家的信心较大,使发达国家贬值幅度可以恰到好处,不至于过度。

相反,国际资本市场对发展中国家信心不足,结果造成发展中国家贬值往往在资本外逃压力下过度。因此,克鲁格曼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三中择二”,应是选择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而放弃“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他高度赞赏中国中央银行近来连续降低利率的政策,认为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是其他亚洲危机国家所不具备的,其原因正在于中国没有开放“资本帐户”,没有实行人民币的完全可兑换。他说,中国的选择,对于防止世界重演1930年代的大萧条,意义重大。[13]

(三) 货币一体化理论

货币一体化就是各成员国联合起来,结成固定的汇率,执行共同的货币政策。西方学者对不同层次的货币一体化进行了划分:(1)汇率同盟。(2)假汇率同盟。(3)货币一体化。(4)货币联盟。货币一体化理论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越不能靠经常的汇率变动来改变相互之间的贸易条件和本国的国际收支地位,这两国(或多国)走向货币一体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具体说来又主要是与以下一些因素有关:(1)相同或相似的通货膨胀率;(2)要素流动的程度;(3)一国的经济规模与开放程度;(4)商品多样化的程度;(5)工资、价格的(变动浮度);(6)商品市场一体化的程度;(7)财政一体化程度;(8)政治因素。

货币一体化的主要收益来自于汇率稳定。汇率经常经常性变动会影响正常贸易和投资的开展,使用单一货币能减少外汇风险,而外汇风险会象交易成本一样减少一国的进出口,同时单一货币能减少外汇风险,而外汇风险会象交易成本一样减少一国的进出口。当前货币一体化理论的最新进展就是运用理性预期的形成,时间不一致性,信誉问题以及汇率决定等宏观经济学的新概念、新理论及方法对货币一体化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在货币中立问题方面:弗里德曼和卢卡认为因为有理性预期的存在,长期来看,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并不存在着此消彼长的交替关系,应该存在着与通货膨胀率毫不相关的失业率。在时间不一致性问题方面,在对“货币中立建议”西方学者进一步运用时间不一致性观点来考察货币一体化的成本。

(四) 国际汇率问题

与商品市场一样,外汇市场交易也有一定的行情和价格变动,所谓汇率即外汇买卖的价格,它等于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交换的比率,国际汇率问题在国际经济学理论中一直处于较为重要的位置。从历史上看,关于汇率的理论有汇率决定的贸易论或弹性论,汇率决定的购买力平价论、汇率决定的货币主义理论、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平衡理论等。最近十几年来,对汇率的模型与动态分析、汇率与购买力平价关系、资本帐户研究分析等较为吸引经济学界的关注。

1、 汇率的模型分析

汇率决定理论是西方外汇汇率理论的核心,70年代以来,由于浮动汇率制取代了固定汇率制,汇率的变动幅度以及影响汇率变动的各种因素方面,出现了固定汇率制下从未出现的异常现象,为了从理论上解决这一问题,西方学者构建了许多模型以分析

(1)浮动价格的货币模型--弗兰克尔模型

1975年弗兰克尔和罗德里格斯提出了浮动价格的货币模型。该模型实际收入y,价格水平P,名义利率I(相应的外国需求等变量则标星号)。即有下列等式成立:

mt=Pt+kyt-θit

(1)

mt=Pt*+k*yt*-θ*it*

(2)

其中,K,K*,θ,θ*均为参数。浮动价格的货币模型一个最重要的假设就是购买力平价。

浮动价格的货币模型是以购买力平价说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前提假设,并且假定现实世界是一个能进行无阻力、无成本和瞬时调节的世界,这就保证了无论在长期或是短期,购买力评价都是成立的。浮动价格的货币模型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它将人们的注意力重心转向了资本市场,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联系起来研究。浮动价格的货币模型在方法上的就是发展了一种关于汇率决定的存量分析框架。

(2)粘性价格的货币模型--多恩布什模型

1976年,多恩布什提出了多恩布什模型。而多恩布什则假定:资产市场价格(如利率、汇率等)是瞬时调节的,而短期内商品市场价格是粘性的,即短期内购买力平价假定并不成立。但多恩布什模型保留了浮动价格的货币模型的长期均衡的基本决定因素。多恩布什认为,短期内产品市场仅仅是缓慢地调整,金融市场的调整似平要快得多,事实上瞬间完成的。金融市场为了弥补商品市场价格刚性,会对扰动作出过度的调整;而在长期内,则会慢慢趋向于回到其长期均衡水平。

(3)罗伯特·卢卡斯以及斯托克曼的一般均衡的汇率决定模型

进入80年代,罗伯特·卢卡斯以及斯托克曼于1982年提出了一般均衡的汇率决定模型,从某种意义上说,一般均衡模型是浮动价格的货币模型的延伸和推广。它把浮动价格的货币模型由两个商品进行贸易推广到充分多个商品在两国间进行贸易。

(4)布兰森的资产组合模型

布兰森认为个人会将其财富配置于各种可供选择的资产,这其中最常见的是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以及本国证券和外国证券。各国货币的比价决定于各种外币资产的增减,各种外币资产的增件源于投资者对资产组合比例的调整,这种调整会引起国际资本的流动,从而影响外汇供求和汇率的变化,资产组合模型将货币只当作人们可能选择持有的一系列资产的一种,强调了不同的资产组合对汇率的决定以及影响作用。[14]

2、保罗·克鲁格曼的汇率动态研究

保罗·克鲁格曼认为贸易流量对汇率变化反应迟缓,为进入一国市场,进口商和出口商必须承担一定的沉没成本,他们的未来收益采取一种货币形式,而成本则采取另一种货币形式,当汇率的未来变化不确定时,他们未来赢利也不确定。在短期内汇率对贸易流量没有什麽影响,因为不确定性诱使贸易商继续等待,但此后为回应基本冲击,汇率必须发生大幅变动才能使市场出清,这样,最初的波动就会对汇率变动产生放大的影响,在《目标区域与汇率动态》一文中,保罗·克鲁格曼认为,当汇率接近区域上限时,由于预期未来汇率会下跌,投资者就会减少货币持有量,从而导致汇率迅速下降,在目标区域的下限,情况正好相反。[15]

3、南方国家的汇率风险

目前发展中国家汇率所面临的风险极为巨大。这是因为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对于发达国家的利率变化极为敏感,而后者完全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控制之外。加州大学著名国际经济学家艾其格林等人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从1975年到1992年,100 个发展中国家的银行危及的触发,与发达化国家的利率(简称“北方利率”)变化密切相关。“北方利率”每增长 1%,“南方”银行危及的可能性就增长 3%。

这是因为国际资本(尤其是证卷资本)流入主要是在“北方利率”降落之时,一旦“北方利率”上升,国际资本就有可能掉头回转。不完全信息经济学告诉我们,货物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市场失灵”程度不同,后者更受“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的影响。因此,“北方利率”的上升,不仅提高资本回转的可能,而且增加了对“南方”银行的“逆选择”:高利率只吸引过度乐观的“南方”借款者,从而加剧金融危机的爆发。

4、购买力评价对国际汇率的影响

目前对一个经济发展衡量指标有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传统计算方法以及购买力平价(PPP)方法,传统计算方法是根据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把按本国货币统计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折算成美元来计算国民经济的规模。传统计算方法的缺点是在计算一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时,把国民生产总值以美元汇率计算,而没有把该国货币和购买力因素计算在内,购买力平价方法与传统的汇率计算方法完全不同,购买力平价的方法,利用购买力平价作为转换因素,将本国货币在国内市场上的购买力按国际市场价格折算成美元,来估算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例如把中国每年生产的东西都按国际市场的价格计算,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就比较国内价格计算大了许多。

Dominick Salvatore在《国际经济学》提出汇率决定的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建立在没有交易费用、没有关税及其他限制条件,贸易自由的基础上,并认为汇率的变化与两国的物价水平的变化率之间存在比率关系。这虽然在在短期中汇率常常与购买力平价预测存在较大差别,但是购买力平价理论在长期或纯粹货币扰动引起的情况下,能够给出相当不错的均衡汇率的近似估计。[16]

彼得·林德特也认为:“从长期看,在价格水平同国际汇率之间存在一种可以预期的联系,一种由商品和服务能够在一国或另一国购买这种事实所造成的联系,这便导致把国家通货价格同汇率联系起来的购买力平价假设”[17]彼得·林德特提出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相联系的公式为:P=R×Pf

在这里汇率R表示以美元计算的外国通货(比如说英镑)的价格,而价格水平P与Pf则分别表示本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以本国货币计算的价格水平。

如果把购买力平价方程式同本国的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货币数量论方程式结合起来,便产生了基于货币供应与国民总产值的一种汇率预测。可以用公式:

r=P/Pf=(M/Mf)×(Kf/K)×(Yf/Y)

表示。

注释:

1,Dominick Salvatore:《国际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页4

2,刘向民:《保罗·克鲁格曼及其经济》,《经济学动态》,1997年2月,页74

3,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页323-324

4,弗雷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商务印书馆,1986年,页16

5,Dominick Salvatore:《国际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页211

6,Tim Lang and Colin Hines : “ New Protectionism”, Eathscan, PublicationsLtd., London, 1994, Page 3

7,Tim Lang and Colin Hines: “The New Protectionism”, Eathscan,PublicationsLtd., London, 1994, Page 126

8,Dominick Salvatore:《国际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页260-261

9,易定红:“新贸易理论政策述评”,《经济学动态》,1999年3月。页63-64

10,易定红:“新贸易理论政策述评”,《经济学动态》,1999年3月。页65

11,刘向民:《保罗·克鲁格曼及其经济理论》,《经济学动态》,1997年2月,页75

12,柳永明:“论霸权”,《经济学家》,1999年5月,页68

13,参见 保罗·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页145-151,页199-200, Paul Krugman: “The Return of Depression Economics”,Foreign Affairs, May/ June 1999

14,陈东:“西方汇率决定理论的新”,《经济学动态》,1996年8月,页46-49

篇3

一、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1、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在国际贸易实践中,H-O-S理论一直占据中心地位,但是“里昂惕夫之迷“的存在使之陷入了困境。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经坚持并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认为贸易的真正来源在于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并非资源禀赋的差距。新李嘉图主义以一种比较动态的、长期均衡的分析来解释国际贸易。新李嘉图主义贸易理论把收入分配置于整个的突出位置,并贯穿分析的始终。

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李嘉图理论不同主要在于:李嘉图是从各国生产的角度即从各国的生产特点不同和劳动效率的高低不同上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差异;新李嘉图主义不仅从各国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且,同时强调要从各国分配领域、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比较优势的不同。

新李嘉图主义的代表斯蒂德曼认为他的贸易理论是把分析的重点放在贸易与被生产的生产资料、利润、工资和经济增长的联系上,特别地,斯蒂德曼强调了收入分配在其理论中的突出作用。按照新李嘉图主义的价格决定方式,影响价格的因素主要是生产资料投入系数,劳动投入系数,分配率。由于一国生产某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是由生产技术、分配关系(表现为利润率、利息率和工资率)、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程度等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因此不同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生产技术、生产条件、劳动效率等差异上,而且不同国家由于分配关系的不同也会导致产品的比较优势不同。而影响分配关系变动的一个重要影响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程度。这样,处于不同经济增长阶段、处于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就自然不同。2、克鲁格曼的贸易理论思想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以李嘉图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原理为代表,但是实际国际贸易中大量贸易是发生在同类产品内部,70年代末以来,保罗·克鲁格曼提出“规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他在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关基本假设和结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成功的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保罗·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以成熟的垄断竞争模型(张伯伦垄断竞争)来分析规模经济以及产业内贸易。

克鲁格曼认为在“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式下的市场体系中,产业部门的扩张是通过厂商数目的增加(更大的规模经济)相结合而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每个国家都以其生产的产品供应世界需求,因而我们就得到了双向的产业内贸易,若各国拥有相同的要素禀赋,就不存在产业间贸易(各国生产等于本国消费量的竞争产品),而存在大量的产业内贸易。

张伯伦垄断竞争部门的更低单位成本的更多商品种类对每个工资收入者而言都是有利的,产业内贸易带来的社会净福利将抵消收入分配(要素价格)上的矛盾,从而使贸易自由化获得普遍支持。[2]

根据斯蒂格里兹的规模经济与多样化消费之间两难选择的模型,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由规模经济而不是由要素禀赋或技术的模型,模型中假定规模经济内在于厂商,分析方法去分析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国际贸易,最终得出结论或要素禀赋差异的结果,相反,由于与劳动力增长和区域聚集类似的贸易效应,贸易可能仅仅是扩大市场和严密、有说服力的收益递增条件下的贸易模型是可以建立奠定了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在贸易理论中的地位。

克鲁格曼又考察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型式的关系。竞争的经济被允许贸易时,即使它们有着相同的偏好并从贸易中得益。克鲁格曼又发表了《产业内专业化分工与得自贸易的利益》该理论模型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这两个基本假定,使新贸易理论向规范化方向迈进了重要的一步。(二)新贸易政策理论的发展

贸易政策理论是较早发展起来的国际经济学理论之一。早在本世纪20年代末,作为“新重商主义”的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就指出:“政府的机能不能不扩大,这从19世纪政治家来看,或从当代美国的理财家来看,恐怕要认为是对于个人主义之极大侵犯,然而我为之辩护,认为这是一切现实的办法,可以避免现行经济形态的全部毁灭。”[3]在国际贸易方面凯恩斯主张政府干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利用贸易顺差保持国内充分就业。

本世纪70年代之后,新自由主义占据了经济理论的中心位置,主张政府应该对国际贸易进行适度的干预。作为其中的代表弗雷德曼认为:“自由市场的存在当然并不排除政府的需要,相反的政府的必要性在于它是竞赛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解释和强制执行这些已经被决定的规则的裁判者,时常所做的是大大减少必须通过政治手段来决定的问题范围,从而缩小政府直接参与竞赛的程度。”[4]

1、贸易保护理论的新发展

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在贸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纷纷出现。DominickSalvatore在的《国际经济学》一书中列出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包括:自动出口限制,技术、行政与其他法规限制、国际卡塔尔、倾销、进出口补贴等。[5]目前较为代表性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包括: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保护论以及环境有限新贸易保护论。

1994年,英国学者蒂姆·朗和科林·海兹在《新贸易保护主义》一书中提出,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旨在通过减少国际贸易和对整个经济的重新定位及使其多样化,让它朝向地区或国家内生产的最大化方向发展,然后以周边地区作为依赖对象,并且只把全球贸易作为最后选择。”[6]其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蒂姆·朗和科林·海兹。

他们认为在目前的世界环境中,自由贸易所带来的问题比其期望解决的问题多,鉴于自由贸易无法解决贸易与发展、贸易与环境等问题,因此必须用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取代它,新贸易保护主义主张:首先要加强地区间合作,实施新型的地区主义“自力更生应该成为国家内部以及一个地区的国家之间的一个共同目标,这样可以使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程度的满足需要和提供服务,如果经济活动市委自力更生提供服务,那麽他们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就会降低,经济增长会受到无情竞争的影响也会减少,当生产和就业必须一致为了满足地方需要而服务时,就应该重新将经济活动定位,使其摆脱出口导向的模式。”[7]实行地区性贸易保护主义后,既可以利用本地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福利,又可以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结构中的不利地位,同时也可以保护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新贸易保护主义还主张为使地区经济发展,来实现贸易平衡和保护世界环境,这就需要一国根据预期的出口量控制进口量并且要使两者严格平衡,并制定高标准的进出口限制规则。

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新贸易保护论的基本观点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如果西方国家不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限制,将会造成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向低收入国家的工资水平看齐,从而导致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发达国家应该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性产品实行贸易限制。进入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受到低增长和高失业率的困扰,增加了大工业的保护,抵制发展中国家的进口,1993年发展中国家将近1/3的出口产品受到发达国家的配额制和其他非关税壁垒限制。

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论主要表现在借保护世界环境之名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保护本国衰退的劣势产业,其主要论点是:由于人类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在国际贸易中应该优先考虑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了保护环境任何国家都可以设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控制污染产品进出口,同时任何产品都应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入成本,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

2、国际贸易的内生性增长的新理论

长期以来,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的增长可以带动国内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哈伯勒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是新观念、新技术、新管理和其他技能的传播媒介,国际贸易可以充分利用没有开发的国内资源、刺激国内生产者提高效率,同时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贸易使劳动具有了经济规模性,因此国际贸易可以称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为了从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角度进一步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正面作用,经济学家罗莫和卢卡斯提出了内生性增长理论,他们认为一国减少贸易壁垒并促进国际贸易后,将长期取得加快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效应,这主要因为国际贸易可以使该国加快技术引进、吸收、开发以及创新过程,扩大生产经济规模,减少价格扭曲提高资源利用率等[8]。3、不完全市场竞争下的新贸易政策理论

不完全竞争的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市场结构的类型决定了行业的竞争程度和贸易形式,因此依据国内外市场结构的状况来选择指定贸易政策可以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家利益。80年代初以来,以布兰德、斯本色、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以“战略性贸易”为核心的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认为,在规模收益可变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政府干预的贸易政策只要使用得当能够使一国从相对自由贸易中获益。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根据不同的市场结构,讨论各种贸易工具如关税、配额、进出口补贴和进出口税等,在各种市场结构下的运用结果,得出了不同市场结构下应该运用的最佳政策工具,与此同时,他们还指出在寡头市场结构下,贸易政策可能会使干预者获得有利的“战略效应”,并通过抽取和转移他人经济利润以及获得更大的外部经济来提高自身的福利水平。[9]新贸易理论对市场运行的优化、干预政策的制定等均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1)不同市场结构中贸易政策的制定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将其研究领域集中以下两种市场结构中贸易政策的制定上:

①考虑战略互动作用对出口市场的影响。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在假设一国市场上的国内公司具有市场力量,并同具有市场力量的国外公司竞争基础上,对政府施加的贸易政策如何影响公司行为以及市场运行结果进行探讨,这就是所谓“战略出口贸易政策”问题。对于战略出口贸易政策问题,他们根据80年代初提出的布兰德—斯本色模型,分析了寡占市场下厂商进入对贸易政策选择的影响和“一致性推测”的寡占行为,指出厂商进入的可能性进一步削弱了出口补贴促进进出口的作用,更多地加强了出口税收鼓励进出口的作用,同时“一致性推测”这种寡占行为对于自由贸易是最佳的。

②探讨国内市场上战略互动的影响。

他们在假设具有市场力量的国内公司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基础上,探讨政府政策的作用,这就是所谓“战略出口贸易政策”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克鲁格曼首先经过对外部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进行重新定位之后,提出了建立在外部经济基础上的“出口促进型进口保护理论”,即将外部的规模经济作为独立的幼稚产业加以保护。另一方面,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存在规模经济和寡头垄断市场下,以贸易保护促进出口的模型。通过这一模型可以看出,国内公司的边际成本与国外公司的边际成本成负相关,通过关税保护可以提高国外公司的成本。克鲁格曼还把研究与开发、学习效应与国内公司的边际成本联系起来,认为贸易保护会导致研究与开发的投入的提高,使得外部经济效益提高。[10]

(2)贸易政策工具的选择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在对不同市场结构下的贸易政策工具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现有的不完全竞争的模型下,有关最佳贸易政策工具的选择方式:在国内外的市场结构均为完全竞争情况下,自由贸易政策是最优的,但是当一国商品的进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程度的优势时,关税可以改善贸易条件并提高福利;在国内外市场结构均为垄断竞争的情况下,贸易形式表现为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的行业内贸易,这时对差异产品征收最佳关税可以改善贸易条件和提高福利;在国内市场是完全竞争但国外市场是垄断情况下,可以通过将国外企业的超额利润抽取一部分作为关税;在国内市场是垄断但国外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则可依据国内产业发展情况,采取关税或配额政策;在国内外市场都处于垄断时,可以依据不同的贸易模型如古诺双头垄断模型等制定不同的政策。

保罗·克鲁格曼则认为如果某个国家的政府能够设法保证占领本个某一市场的企业是本国企业而非他国企业,就能以牺牲他国的产业为代价,确保本国企业在这一产业领域内的发展,也能够提高本国的国民收入与福利。他与詹姆斯·布兰德合作发展了国际双头垄断模型,在这一模型的基础之上,他假设有一个本国厂商和国外厂商,在国内外市场中进行竞争,在本国开始征收进口关税的情况之下,外国厂商在国内市场的交货成本上升,其边际成本上升,本国厂商产量上升,边际成本下降,这将最终导致在国内外两个市场中,本国厂商的销售量上升,外国厂商销售量下降,本国厂商不仅加强了在国内市场上的优势,也加强了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从而将在出口市场中获利。[11]克鲁格曼因此认为政府可以实行对每个产业加以保护的政策,直到该产业成本下降到具有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为止。

二、国际金融理论和政策

1997年发生在东亚地区并波及到整个世界的金融危机,推动国际经济学界对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国家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制度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国际金融和政策理论有国际金融安全、克鲁格曼的货币汇率理论、国际货币一体化等。

(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负面影响

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出一个重要特征,世界金融一体化则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经济国际化对世界金融一体化提出了客观要求。随着电讯技术的普及和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跨国银行空前的海外扩张,国际银行业竞争加剧发达国家积极开拓、控制新兴市场等等,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迅速。此外,各国金融管制不断放松,国际投机活动的加剧,以及为逃避各国政府种种限制以取得自由化的举措国际金融一体化趋势经过80年代的发展,到了90年代已形成了国际金融一体化一个,对促进世界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般认为,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出了国界,使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进而形成世界范围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整体。或者说,是指世界各国均参与全面的经济合作并到任何一国或经济领域的变动均会引起世界经济整体动状态。世界金融一体化是指各国或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互相依赖、影响而产生的逐步联合成为一个整体的趋势。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表现是:各国金融政策倾向一体化;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重点是离岸金融市场与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证券投资国际化);资本流动自由化、国际化,这是世界金融一体化最突出的表现,它包括货币兑换自由、资本在行业间转移自由和资金进出自由。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对国际经济体系构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篇4

经济学本来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但是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经济学家的兴趣慢慢发生了改变,他们不再把善恶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也不再把道德作为人类行为基础,而是转而认为经济学是社会的真正基础并且认为个体的所有行为都源于经济(包括其自身的伦理学),经济学试图通过一个唯一的工具——经济学来解释一切。最近认真讨论伦理学问题的重要古典经济学家是阿尔佛雷德•马歇尔。同时,他把数学引入经济学思想中,尽管在他之间我们就已经看到边际效用学派和某些法国经济学家在进行数学化。之后的经济学圣经、非常著名的教科书《经济学》是保罗•萨缪尔森根据凯恩斯的传统发展起来的,已经看起来像一本物理教科书。几乎每两页就有一个图标、方程式或者表格。其中,当然没有伦理学的讨论。很多关于主流经济学的批判站在艾奇厄尼称之为“个人简化错误”的立场上。这种把人简化为理性主体以实现个人效用在已知预算下最优化的观念,会导致经济学数学化的狭窄道路。

经济学有很多分支,要求经济学回归到它的起源——道德上。比如洛德•凯恩斯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凯恩斯呼吁回到经济学的伦理学感知上,批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力求完全模仿自然科学的曲线科学方法。”当今主流经济科学背后的哲学基础甚至不是功利主义,尽管人们认为如此、宣称如此。根据当今流行的理论,个人行为不能违背自己的无差异曲线。这种理论最多是享乐主义。但是它甚至都不会考虑享乐主义者在道德上的重要性与关联性。因为享乐主义者认为不是任何事都可以通过利己主义原则来解释,比如友谊的领域就如此。而当今的经济学背离道德如此之远,以致连享乐主义都不如。

经济学实际上发展的是伯纳德•曼德维尔的思想系统,这是斯密拒绝的。对经济学的研究从伦理学转换到仅仅与数学相关的科学。我们不应该在发展后者的同时忽略前者。倘若我们继续投入相同的智力研究伦理学问题,那么可以说经济学以及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些“死胡同”问题会迎刃而解。总的说来,令人惊讶的是经济学与它发源的伦理科学之间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二、经济学与伦理学的融合

经济学不能避免善恶判断,经济学中的价值中立是不能实现的。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观点,经济学应该是一门实证科学,它在价值判断方面采取中立的态度,按照世界真实面貌描述世界,而不是描述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但是,“经济学应该是一门实证科学”这一评论本身就是一个规范陈述。这句话并没有按照世界本来面貌描述世界,而是讨论了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学并不是一门实证科学。如果它是,我们就没有必要力争使其成为实证科学了。经济学家尽力避免注入善恶这样的概念,但这是无法避免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一个分析师在电视上回答一个个无关痛痒的问题,比如通胀水平,紧接着下一个问题(经济学家经常自己主动谈及)就会是当前的通胀水平是好是坏,并且提出规范判断——通胀水平应该更低。正如以往一样,当今的人们特别想从经济学家那里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尽管教科书说经济学是一门价值中立的科学,但经济学应该寻求、探索和讨论其自身的价值。经济学不仅描述世界,而且经常涉及世界的理想状态问题(比如关于完美竞争的理想状态;低通胀、高增长的理想状态等)。出于这一目的,我们创造了模型,即现代版的预言。

经济学研究的内容离不开对于道德人的道德判断。经济学中的纯粹的经济人是不存在的,社会人是经济人同时也是道德人。虽然利己主义在所有的社会中都是占有优势的行为,但一定是适度的,在合理的边界内进行。罗贝尔•纳尔逊在他引起争论的著作《宗教经济学 :从萨缪尔森到芝加哥及其他》中指出了市场经济的根本矛盾——根据很多经济学家的看法,我们要感谢市场经济为自身利益而运行。然而,如果这种自身利益的力量“越过了某些限度”,就会威胁到市场经济本身的运行。

篇5

二十世纪20年代结构经济学诞生,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便是对经济结构进行研究的先驱,他最早提出产业结构的理论学说,并且第一次揭示了产业结构的演变阶段,经济中制造业的生产在工业中的比重越来越低,而资本品工业的生产比重则越来越高,直到最后阶段占据主导地位,此时基本上实现工业化。来自英国的经济学家克拉克(1940)指出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移动规律,出现劳动力移动的原因是三次产业的劳动力收入水平之间存在差距,他们共同成就了“配第——克拉克定理”。

发展经济学的早期思想旧结构经济学派是二战后的拉美经济学家发展起来的,该学派大都强调结构变化的重要性,将结构变化的缺乏归为市场失灵,建议通过政府的干预来纠正这些市场失灵,其中最主要的战略是进口替代[1]。发展中国家多次对进口替代的尝试都失败了,因为它们的目标产业与国家的比较优势相背离;优先发展产业中的企业在开放的竞争市场中往往不具备自生能力;它们的投资和持续经营更多的是通过依赖政府进行多种与经济规律相违背的保护和补贴来实现的。

林毅夫提出新结构经济学带来了发展经济学的一个新的思想浪潮。在经济界普遍关注世界经济如何稳步复苏,以及国内新一轮增长应注重拉动内需之时,他“不合时宜”地提出“新结构经济学”作为四年世界银行经历的“毕业论文”[2]。

新结构经济学产生华盛顿共识之后,华盛顿共识是主张发展思想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以及之后由布雷顿森林体系给出的政策改革的结构调整方案,此方案主张鼓励发展中国家政府消除市场扭曲,彻底改革社会计划,避免使用产业政策,使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最小的参与,因而更多体现由市场来发挥作用。华盛顿共识同样未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

林教授的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精髓在于:对各国经济增长过程的现代分析。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持续的技术革新和结构变化[3]。经济体在任何时点上的最优产业结构是能够让其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实现最强竞争力的产业结构。最优的产业结构是由该经济的比较优势决定的,而比较优势又是由该时间点的经济要素的禀赋结构来决定。由于基础设施条件的约束,政府应该发挥作用来提高基础设施条件以便于比较优势产业发挥更大的作用。新结构经济学的三大支柱包括:它包含了对一国比较优势的理解,且这种比较优势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而不断演化;在发展的任一阶段市场都可以作为最优的资源配置机制;政府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应该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林毅夫同时为实践提出了两轨六步法,依次是选择正确目标,消除约束障碍以利于比较优势产业的发展,吸引全球的投资者,支持成功自我发现的企业壮大规模,用工业园模式解决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的不足,政府向正确的产业提供有限的激励措施。

国内外同样出现了很多新结构经济学的反对论点。国内刘海影提出政府本身不存在于理论的真空中,政府及其人拥有自身利益考量。政府不能保证自己对投资项目选择具备经济合理性,政府主导投资意味着对社会资源的滥用,其资金的来源将挤占民间资金的利益。他还提出,所谓的比较优势不是一个单一的加总值,政府发挥“因势利导作用”往往是发展的障碍而不是动力。他认为制度与政策导致的扭曲和导致的宏观管理失败是阻碍欠发达国家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刘胜军同样持反对意见,他认为政府主导往往逃脱不了腐败,同时,政府主导的经济模式,是目前社会收入分配严重失衡的重要原因。他提出根本的发展动力还是市场经济的活力,是民营企业追逐利润所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的研究员刘远举提出:“中国模式”这种政府主导并不擅长创新型超越,政府应该通过建立一个有稳定预期的制度来导向良好的市场秩序,促进分工的深化和市场范围的扩大,并不需要新的“强势政府”理论。张夏准与林毅夫的观点有很大的不同,他认为比较优势虽然重要,然而只是一个基线,国家想要产业升级,就需要违背其比较优势。考虑到要素积累过程的性质和技术能力的建设,一个落后的经济几乎不可能在新产业中积累起技术能力,除非违背他的比较优势,并在他拥有“正确的”要素禀赋前进入这个产业。

国外对于新结构经济学的争论点也很多。世界银行凯闻提出,中国式的经济决策方式需要政府有强大的执行能力和适应能力,但是这要求政府有善意有能力且不腐败。中国社会严重的“信任赤字”可能导致政策的执行与初衷相违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安妮·克鲁格认为新结构经济学的实施较为困难,新结构经济学似乎支持工业和城市偏向,而这个偏向本身在许多国家就是很大的扭曲,并且林毅夫把单个企业或产业卷入基础设施投资决策又赋予了它们过大的影响力[4]。哈佛大学的丹尼·罗德里克认为林毅夫推荐的政府政策旨在抵消市场扭曲,然而预期效果则是诱使企业做出背离比较优势的选择,事实上,政府不是总能准确地甄别出市场失灵,也不是总能找到有直接针对性的解决方式。他基本同意林毅夫的观点,只是在某些细节有争议。哥伦比亚大学的斯蒂格利茨认为市场的局限性比林毅夫认为的更加严重,即使运行良好的市场经济体本身都既不稳定又不有效。他与林的重大分歧在于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方面,他觉得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增加,即技术的革新。宾夕法尼亚大学霍华德·帕克认为,林提出的选择富裕的参照国再甄选出比较优势产业是有问题的,较富裕国家的经济结构有可能是因为扭曲性的政策产生的,成功的政策往往是一个庞大的政策集,需要解决这么多问题可能会超越政府的能力。

综上,反对新结构经济学的观点,大都表现为对政府能力的不信任,对当今腐败状况下政府作为的堪忧。然而,新结构经济学作为旧结构经济学和华盛顿共识之后的新理论,依然有着它存在的合理性。我们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证实新结构经济学理论。

参考文献

[1]马颖.2002,论发展经济学的结构主义思路,《世界经济》2002年第4期:25-37.

[2]林毅夫.2012:繁荣的求索——发展中经济如何崛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篇6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4-0081-03

油气钻井完井工程是进行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必要步骤,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水平的特点。组织和实施钻井、完井工程作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国内外石油天然气行业对油气井工程中的成本管理和收益核算均非常重视。对油气井工程实施效果进行经济评价属于工程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技术经济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学科,属于应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当代工程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的产物。[1]工程技术经济学与工程实践结合紧密,学习和掌握技术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在工程实践中加以运用,对石油工程专业本科生更完整地理解钻完井设计流程、快速融入工作岗位具有很大助益。

一、油气井工程技术经济学教学现状

目前,各石油院校石油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中均设置了工程技术经济类课程,一般为选修课,供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未来发展规划选择学习。专业选修课在本科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有较大比重,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和结构不尽合理、教学内容创新不足、教材适用性差、学生对课程的认识不足、学习兴趣不高等。[2][3]具体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开设的油气井工程管理与经济评价课程,该课程主要讲授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钻完井工程风险分析与成本分析、钻完井工程投资经济评价和投标决策等内容,课堂授课以教师讲授为主。由于该课程不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仅占选修2学分,因此学生对课程不够重视,这给课程教学带来一定难度。根据相关研究,大学生选课行为大多比较消极[4],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选课过程中受多种心理因素影响,其中课程的功利性是重要因素之一,即其更关心考试是否容易通过或是否与研究生入学考试有关。[5]另外,该课程没有专用教材,以《油气钻井工程经济》(1991年版)作为主要教学参考书,参考书与近年来油气井工程的发展结合不紧密。因此,该课程在讲授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亟须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授课效果。

二、课程教学改革方案设计

油气井工程管理与经济评价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中定位为选修课,是学生系统学习钻井工程、油藏工程、采油工程等专业课程之后进一步学习的工程技术经济类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工程管理和技术管理方面的知识,掌握油气井工程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工程技术方案评价的基本方法,能够解决实际工程技术管理和经济评价中的一般问题。

本课程教学改革面向的对象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创新班。创新班学生是从优秀学生中遴选出来的,不仅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较好的英文水平,还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且一般都对自身有较高的要求和明确的定位。[6]针对创新班学生的上述特点,我确定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为完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课堂讨论、改变考核制度,最终达到吸引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一)完善课程教学内容

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相应改革和完善,根据课程目标,增加油气井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实例,增加油气井工程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案例,使课程内容更为充实。通过补充完善,本课程包含以下内容。

1.课程概述。主要内容为主要课程内容简介、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油气井工程在石油工业中的地位及其特点、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2.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为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效益评价体系、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程序。

3.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工程经济分析的静态和动态评价方法、备选方案及经济评价方法、不确定性评价方法和设备更新与租赁的决策方法。

4.油气钻井概述与工程成本分析。主要内容为油气钻井工程技术指标、钻井工程成本的构成及预测、钻井工程成本分析,增加钻井工程成本分析应用实例。

5.油气钻井工程投资经济评价。主要内容为油气钻井投资和收益估算、财务评价与不确定性分析、钻井工程投资经济评价模型,增加钻井工程投资经济评价应用实例。

6.油气井工程项目管理。主要内容为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油气钻井风险管理、油气钻采工程可行性评价。

(二)改进课程教学方法

在课程教学中设计引入以问题为中心的PBL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讨论式教学,以及翻转课堂教学等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参与意识与参与度。

PBL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由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查资料、讨论、归纳、论证等过程解决问题[7],或在上述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讨论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手段的有效教学方式,其通过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8]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传统学习过程反转,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时间相互讨论、答疑解惑。[9]

以课程教学内容为基础,在讲授过程中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炼有一定挑战性的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的主动式学习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点。把理解问题作为学习目标,收集、提炼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利用互联网平台,挖掘开放性、多样化资源。学生在探索问题的学习过程中相互沟通、合作、分享不同的视角与观点,教师作为引导者支持、鼓励学生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和改进原有多媒体课件,使之更适合油气井工程技术的经济讲授特点。多媒体教学课件不应是课程内容的简单罗列,而应该能够解放教师在课堂上的简单劳动[10],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增加实践教学内容,邀请企业钻完井工程管理专家来校给学生上课,听取生产单位设计、管理人员对油气井工程设计、管理等方面的经验,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油气井工程管理与经济评价中的实际问题。筛选现场油气井工程实例,利用课程学习的知识完成项目规划、方案选择与钻完井设计,并将其纳入最终的考核成绩。

(三)改变成绩评定机制

传统必修或选修课程一般主要依据期末闭卷考试给定课程成绩。这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掌握课程知识,但却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与发散性思维。[11]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可以采用课堂成绩、作业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评定课程的最终成绩。其中课堂成绩主要依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和课堂讨论表现给出,占总成绩的20%;作业成绩则通过要求学生针对石油工程中的某一具体问题完成技术经济评价报告,根据完成的报告质量进行评定,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成绩则通过开卷考试成绩给出,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50%。新的成绩评定机制改变了以往评价学生成绩的僵化方法,能够更为全面地考查学生学习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以上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措施在本科创新班油气井工程管理与经济评价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油气井工程技术近年来的发展,我们开展了单筒双井钻井、控压钻井、连续油管等技术在海洋油气钻井中的技术经济分析和应用前景讨论。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则作为讨论方向的引导者,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聘请企业专家就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油气井工程的影响、国内外钻井管理和成本预测等内容给学生授课。企业专家日常接触更多的一线工程项目,与高校教师相比,他们在考虑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方面与学校教师有所不同,聆听专家讲课能使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视野获得拓宽,思路得到开拓,学生受益匪浅。

作榭纬萄习效果考查的一部分,根据实际生产数据,学生要独立完成《油气钻完井项目工程经济分析报告》。从学生提交的分析报告质量和随机对学生的访谈来看,通过课程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的完成报告编写,并且大部分学生认为此项作业有助于自己理解和掌握实际工作中的工程经济分析方法。

课程结束后,我们就教学改革效果在学生中开展了问卷调查,90%以上的学生认为与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教学方法相比,各项教学改革措施均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课程;接近60%的学生对校外专家讲课最感兴趣,认为这能够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现场知识;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课堂专题讨论使其获益。针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大部分学生认为应该进一步增加工程应用实例的讲解或讨论。由此可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需求,教学改革中应对此有所侧重。

四、结语

工程技术经济学是经济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对石油工程专业本科生全面掌握油气井工程技术应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背景下,为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改善课程教学现状,有针对性地对油气井工程技术经济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非常必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完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变考核机制等措施,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应看到,学生对工程实践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下一步的教学改革中应当增加工程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提高其实践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傅家骥,仝允桓.工业技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9.

[2] 刘平,裴立振.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 岱宗学刊,2009(2):65-66.

[3] 罗娟.高校专业选修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6):133-135.

[4] 贾凤琴.学分制下大学生选课动机与行为调查研究[J].当代教育教学,2008(21):38-40.

[5] 纪滨,马丽,姚文锐,等.大学生选课心理与影响探析[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4):143-144.

[6] 方百会,武晓光.高校班级精细化管理探究与实践[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7):88-90.

[7] 刘春城.PBL教学模式在工程训练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4):158-161.

[8] 孙跃.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讨论式教学[J].中国电力教育,2010(27):54-56.

篇7

关键词:

技工学校;美术教学;教学改革;改革途径

由于当前很多技工学校不断进行扩招,导致很多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能有效跟进,使得很多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尤其在技工学校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等方面的落后,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的美术教学要求,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故而,对于当前的技工学校美术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主要通过对于技工学校美术教学改革的途径进行研究,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提出一些有益的对策,以期能够进一步促进技工学校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增强,促进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技工学校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的观念比较落后。尽管近年来技工学校受到社会的很多关注和重视,国家也投入相当多的资助和补贴,但是由于在技工学校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学观念的落后,导致很多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有效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只是对于学生进行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不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的创造性发挥。这样就违背了美术教学的发展要求,不利于提升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教学方式和方法比较单一。目前,在技工学校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比较单一,一般只是对于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而且基本是以技能的传授为主,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学比较薄弱,这样就非常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美术理论素养,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不能有效增强。例如,在美术素描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只是按照传统的素描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进行技法方面的指导,不能有效结合西方现代素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从而使得学生的所学很难与社会紧密结合。同时,在美术课程教学中,过于机械化的教学,也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活力,不利于增强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和创作能力。

(三)师资力量存在严重不足。经过相关的调查统计发现,当前我国的技工学校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师资力量明显存在严重不足,学校美术专业的教师很多都是兼职,而且教师的学历和教学水平也是非常有限,这就大大降低了技工学校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不利于促进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由于专业化的教师资源有限,不利于教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影响技工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和技巧的提升。(四)没有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当前在技工学校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完全依靠学生的期末作品作为依据,而且对于美术作品的评定,如素描、油画等,只是根据学生创作作品的相似度来区分。这样不仅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也不能真实、有效的反映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因而,需要进一步进行相关的教学改革,使得美术课程的教学评价,更加适应学生的具体情况。

二技工学校美术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技工学校的美术课程教学,不论是美术课程的教学观念,还是美术课程的教学方式,都受到传统美术教育的影响。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技工学校目前的美术教学不仅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求,而且还严重阻碍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不利于学生提升专业的技能和水平。因此,对于技工学校美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也是势在必行。这就需要技工学校在原有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国内外的教学经验,转变过去的教学理念,采取合理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适应当前时展的要求,促进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三提升技工学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有效对策

对于当前技工学校美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有效的改革,其改革的具体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美术教学师资力量的投入。为了有效推动技工学校美术教学改革向前发展,促进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得到显著提升,需要加强美术教学师资力量的投入,从而在教学上提供基础的物质保障。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技工学校一方面需要完善美术课程的教学设施,为师生的教学和创作活动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学校还需要加强对于教师的培训,从而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增强教师的教学技能。同时,在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学校还需要采取“走出来,引进去”的对策,不仅要让本校的美术教师加强与外校的优秀美术教师交流和沟通,而且还需要加大对于教师人才的引进力度,提高美术教师的待遇水平。通过这样的改革,可以有效增强技工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积极转变落后的美术教育理念。在技工学校的美术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教师转变过去落后的教育理念,要不断通过学习,与时俱进,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增强自身的思想观念,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教学需求。在具体的美术教学改革中,教师一方面不仅需要对于传统美术教学的继承,而且还需要对于西方现代美术的教育理论进行有效的学习和研究,从而提升教师的教育观念,更好的指导具体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学生不能搞“一刀切”,而且需要做到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很好的进步和发展。最后,教师在转变落后观念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注意美术技巧和美术理论的教学,而且还需要把握时机,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美术教学实践与社会相结合,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增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三)进行有效的美术课程设计。技工学校在美术教学的改革过程中,不仅需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而且还需要推动美术课程的教学设计改革,制定更加符合教学实际的课程安排,淘汰过去已经落后的美术教学内容以及教材,要顺应时展的要求,增强美术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时效性,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成才就业。在具体的改革设计中,技工学校不仅需要加强学生对于美术专业技能和理论的学习,而且还需要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同时,还需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积极参与社会的实践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创作能力,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为了有效提升技工学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成效,可以从教学方式和方法入手,建立合理的教学模式,这样更加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在具体的教学改革中,一方面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教学,或者建立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自我发挥,还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获得极大的提升;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化教学,将一些美术教学的图片、视频等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播放,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同时,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料,而且还比较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和眼界,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五)建立合理的评价方式。过去在技工学校进行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注重对于学生作品的模仿能力评价。例如,素描创作过程中,教师常与实物开展对比,根据相似度的高低评判学生的成绩。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而且也不能有效反映学生真正的学习情况。因此,在教学评价环节,可以在通过注重平时表现的前提下,开展师生共评,学生之间互评等方式进行评价,确保评价的合理性。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技工学校美术教学改革过程中,学校要选择合理的途径,从师资力量、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观念等方面,深入推进,这样才能有效保障美术教学改革的成功,促进技工学校美术教学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忠尚.聋哑学校美术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J].艺术科技,2013(2):250-251.

篇8

2、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2.1深入调研,结合专业,合理制订课程教学标准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属于顶层设计,是由专业带头人与学术委员会共同制订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教学标准是规范具体课程的教学文件,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环节,规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要加强各方面的交流与沟通,深入调研,科学合理地制订课程教学标准。教学目标设计上要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的需要,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要充分研究学生的认识能力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制订适合不同学生情况的教学目标,让大多数的学生能够学到东西有收获,促进整体学生的最大发展。教学内容应以传授数学观点与思想为主,采用问题驱动,以项目案例作问题的引入点,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注意“问题”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要学生有兴趣去认识分析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关注问题的层次性和难度,让多数学生能够处理,或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教学内容与实践应用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掌握教学内容,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教学方法上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必要性,他才会自觉投入时间去练习与操作,应用能力才能得到训练与加强。数学观点与思想的形成和巩固需要有一定程度的训练,教师要合理选择一些基本计算方法和相关的训练习题。通过一定程度的理论计算训练,形成和树立学生的严密的思维和严谨的态度,培养积极思考和主动求知的精神。

2.2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2.1数学概念教学是重点,要让学生易于接受新概念

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往往不重视数学概念的形成和理解,过分强调如何解题,把主要精力放在解题技巧上。面对繁杂的题目,错综复杂的技巧,学生往往是一头雾水,因此大多数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与激情。一切数学观点与思想都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要让学生接受数学,重新认识数学,教师要从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上狠下工夫。要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或专业相结合的实例中引出数学概念。要善于运用实例或图表等各种背景材料,多从感性认识角度来表达概念的定义,要让学生感受亲切易于理解,从而减少其数学形式的抽象性。例如介绍极限的概念时,可以先介绍一些数学史,如割圆术,让学生了解历史,增长见识。再例如引入定积分的概念时,不妨先让大家分析人类是如何解决面积问题的,从最简单的矩形面积,到中学认识到的多边形,最后再到现在关心的曲边多边形,人类认识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考虑问题的方式在不断变化,我们要善于用新思想新方法来解决新问题,定积分概念的形成是人类认识过程的思想精华。数学概念与思想要形成与巩固,必须加以一定量的训练。如极限概念讲解之后,简要说明在计算物体的冷却、树木的生长和细胞的繁殖等问题都必须用到极限的知识,要让学生认识到极限是人类动态考虑事情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如介绍完定积分的概念,引入定积分的书写记号之后,要结合一些简单的图形,让学生自己考虑用什么样的积分式来表示图形的面积,深入体会定积分的含义,接受定积分能解决实际问题这一事实。这样用简单的生活实例讲解概念,使学生易于接受并感受到数学的应用性,从而增强学生的紧迫感,提高学习兴趣与激情。

2.2.2重视与经济生活的实例教学,要突出经济数学的实用性

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要体现数学观点与思想和后续专业课程有机融合的特点,讲述数学的概念与思想要结合后续课程的教学内容。例如,利用极限讨论如何计算利息问题,利用导数讨论常用经济函数的边际与弹性问题,利用矩阵理论讨论蛛网模型,运用线性规划研究最优化问题等等。教师必须充分重视该教学内容,安排足够的教学课时,不应把主要精力放在理论计算上。教学过程中注意在简单基本计算的基础上强化诠释结果的经济意义。例如,利用导数讨论经济函数的弹性问题,让学生明白弹性的真实意义在经济生活中如何理解。当商品的弹性系数大于1,说明该消费者对该商品价格的较小波动会有比较大的反应,建议适当降低价格能够增大消费,降低价格但购买量增长仍可获得较多的利润,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商家在节假日愿意搞促销活动。这样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经济应用数学这门课程的应用特点,也能看到数学知识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学生感受到的不是数学的抽象与枯燥,而是应用与趣味,当然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篇9

 

很多人都知道,数学非常重要,但却不知道它重要在哪里,只知道各类考试都要考数学,似乎这是应试教育的代名词。究竟学了数学有何作用,究竟在数学教学中应当怎样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一直以来,成为我们教学改革所探讨的问题。本文从高职经济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考试方法等几个方面的改革进行了论述。其主导思想是以“用数学贯穿于整个经济数学教学的始终。”以应用实践为主线,加强知识点的理解、运用和补充,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理念上以“应用”为目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经济数学与一般的高等数学相比有其特殊性,应使学生正确认识经济与数学的关系,在经济学领域,数学分析必须为经济分析服务,而不能本末倒置,应坚持“数学为体,经济为用”的原则。因此,在教学中,将经济融于数学。每章开始,都用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有关数学知识的兴趣,进入各节内容,尽可能的以经济为例,使数学与经济逐步结合,最后,又以所学有关数学知识,分析每章开始时提出的经济问题。例如:讲函数时,以商品的产量受什么影响、手机话费与什么有关等引入函数的概念,讲完函数概念之后,以数学表达式给出上面提到的函数关系式,最后再给出经济分析中常见的函数(成本函数、收入函数、利润函数、需求函数等)。讲导数与微分时,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某商品突然降价而利润增加的现象吗?当学生举了很多例子、学习兴趣被激发后,引入变化率的问题,也就是将要引入的导数。讲完这一章后,再给出为什么商品降价反而利润增加的答案,就是“富有弹性”。也就是说,适当降价会使需求量较大幅度上升,从而增加收入。这样的教学,既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的数学原理和方法,也帮助学生了解它们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上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经济数学课是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和工具课,通过对微积分、线性代数、线性规划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解决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并为今后学习经济管理课程和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这么多内容的教学呢?那就要紧紧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按“必需、够用”的原则取舍经济数学的内容。教学内容的增删,首要的就是去掉一些抽象的、理论性强的、纯数学语言的概念及定理的证明,代之以定性的、通俗的描述性定义及几何解释。例如,函数极限概念,对高职学生来说,有一种感性认识,确立一种极限概念、思想也就足够了。重点介绍函数极限的概念,然后对整标函数——数列的极限仅仅作为函数极限的一个特例,简而述之。这样处理,凸现了函数极限概念。比以往的先介绍数列极限概念、性质,然后再介绍函数极限,节省了大量时间,教学效果也很好。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幂函数、指数函数、线性函数、矩阵代数、线性方程组等内容上,删除了曲线的凹凸、由参数方程确定的函数的导数、旋转体的体积、行列式的部分内容等等,而把时间花在与他们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天天都要接触的单利、复利、产量、收益、成本、最小投入、最大利润、弹性函数等内容上,对他们来说更实用,更有价值。这样,有利于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胜任岗位。

三、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一)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授课的主角。我们积极贯彻行动导向教学思想,一改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讲授中来,教师针对某一内容和知识点,灵活运用行动导向多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以此实现学习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方向转变。本课程归纳并可应用多种互动式教学形式和方法,如头脑风暴法、专题演讲法、课堂讨论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演练法等。这些方法不仅能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而且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实现课堂教学与具体实践的互动。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阶段实践和课程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教师针对讲授内容,除进行必要的课堂实践训练外,还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数学建模,以此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将案例教学贯穿课程始终。本课程在内容设计上精心挑选了大量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讲解,使学生由单纯地死记硬背知识转变应用知识增长技能。

四、实现教学手段和评价手段的更新

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发制作、使用多媒体课件和课程网络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以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对于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把握学习重点起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这类人才,既要能动脑,又要能动手,所以必须用的职业教育的人才质量观去考核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此我们进行了考试改革,改变了一卷定结果的做法。在对学生的评价上,一是以方式方法的灵活性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将日常评价拓展到课题活动、经济数学小论文、经济数学作业、小组活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面谈、提问、日常情境观察等内容;二是以“统一”的方式来提高评价的可参照性。以重新组卷的方式实行期末考试,统一阅卷、统一评分。

在这方面我们曾经做过考核能力的试题的征集工作,但还是在摸索之中,一些原则性的意见可以归纳为:

重视基础,突出重点。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仍然是考试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注重思想,淡化技巧。繁难的技巧要淡化,经济数学中有普遍意义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应是考试的重点。

重视应用,考查能力。要着重测试学生的潜在能力。使素质高、能力强、潜力大的学生在考试中占优势。

形式多样,富有弹性。可以尝试“开放性”试题,测试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可以尝试笔试与口试相结合。

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的培养。数学建模活动是一项把数学知识直接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快捷、有效途径,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查阅资料、增强协作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手段。因此,在学完微积分后,给出与经济专业有关的建模训练题:产品利润问题、连续复利问题、由边际函数求最优化问题、最优批量问题等。在建模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就会认真地看书、查资料,经常向老师请教,互相探讨,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会有很大提高。当然,由于高职学生的基础较差,建模作业完成的不会很好,但这需要教师不断在教学中渗透用数学思想可以解决许多经济中的问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目前我校经济数学课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对学习经济数学的兴趣提高了,恳于钻研,勤于思考的学生越来越多。总之,我们紧扣培养目标,将基础理论、数学建模有机融合,以必须的数学理论为基础,以丰富的实际问题为背景,以数学建模为突破口,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通过以上的教学改革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学生的学习潜力是无限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培养和挖掘,为他们提供展示才能和发展的空间,所以我们要树立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要坚信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到并且会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篇10

烟台工贸技师学院是一所培养技师和高级技工的专业学校。学校学生的生源大多是中考分流出来的,这部分学生学习基础普遍不好,特别是数学学科,初中的数学基础较差导致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从而缺乏数学专业特有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其他学科缺乏相应的数学计算能力。随着国家教育体质的改革,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是调查显示目前职业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所以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技校中的数学课堂不同于中学课堂,普通中学的数学课是高考的重中之重,而技校中的数学课是其他相关专业的工具和基础。技校培养的目标是实用型人才,通过数学课程改革正是要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满足社会和当今企业的需要。

一、技校数学教学改革,困难重重

1.从学生层面来看,在技校就读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经过中考分流过来的,学习基础一般都比较差,兴趣也不高。对我校新入学的245名同学做了问卷调查,其中只有24.4%的同学对数学感兴趣,而完全不感兴趣的占到32.4%,感觉一般的占43.2%。说明了大部分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而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动机和动力,所以只有通过数学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从学校层面看,随着国家职业教育相关的政策的实施,职业教育越来越偏重于实践,这也对以往的理论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冲击。首先学校把越来越多的课堂用在了实践学习和技能练习上,理论学习只剩下仅有的几个课时。教师为了把知识全面的传授给学生,往往使用单一的传授式教学,忽视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最终导致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厌学情绪。

总之,一系列原因导致技校教学改革面临着种种困难,技校数学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改革也迫在眉睫,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人才,适应21世纪国家和企业的要求。

二、关于技校数学改革的几条建议

1.教材改革要注重校本课程的研发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科技在不断的发展,对职业院校学生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以往的教学大纲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要求更加突出在绩效数学教学中数学课程的基础性和适用性,学校要根据学校专业的特色调整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校本课程。机械工程类专业要注重学习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等相关知识,电子类专业学生要重点学习三角函数等知识,财务会计类专业则要重点掌握指数和对数知识。

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合理把握教材的难易程度。由于技校学生大部分基础比较薄弱,如果知识过于繁琐难懂,大部分学生掌握吃力,就会增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消极心理。同时要相应的增加实验,增加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例如学习立体几何知识时,让学生做立体手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学手段要从单一向多重方式转变

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动力的源泉,这也正是我校乃至全国大部分技校学生所缺乏的,教师应该摒弃以往单一的填鸭式教学,应该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运用多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来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合作探究转变。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切忌进行大量繁琐的数学公式推导,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把知识呈现出来。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向学生讲下相关知识的人物背景,利用故事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数列知识的时候,可以向学生讲国王奖赏锡塔(象棋的发明人)的小故事。利用多媒体手段,使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化。例如在讲授立体几何时,可以结合PPT展示立体图形,直观的展示空间中的位置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3.把数学授课融入专业知识

数学课是为学生所学的专业服务的,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储备知识和提升能力的工具。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数学课程的学习脱离了专业课,容易造成两者的脱节和不连贯,为了弥补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数学知识和专业知识相互渗透,突出数学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适用性,让学生看到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是有内在联系的,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对专业学习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课程。例如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知识和求和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自己计算普通年金,等等诸多实例,让学生认识到现在学习的数学知识并不是一无是处,而且在今后的专业知识学习中将会有大量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4.不断完善评价制度

技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在初中处于教师遗忘的位置,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多对学生进行鼓励,要充分全面的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更多的关注学生的进步,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发现改正自身的不足。对学生合理评价是为了更充分的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心态,通过学生学习的进步激励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教师应该在评价过程中向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方向转变,不仅要学生提高成绩,更要关注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总之,作为一名技校的一线教师,我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并且在教学中要不断的反思,从而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不断的进行改进。在新课程理念下,不断探索改革之道,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志文.浅谈职高数学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5.

[2]唐凤.技校数学课程建设的分析与思考[J].科教导刊,2010.6.

篇11

社会经济统计学是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在经管类的专业课中属于教学难度较大的一门。不少学生反映统计学课程枯燥、难学、不实用,即使在考试中能够通过,在现实中也不知如何加以应用。改变这种状况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在于回归社会经济统计学课程的原始目的,以数据导向的原则对课程进行全面改革。

一、目前社会经济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过去,我国统计学界一直将社会经济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划分为两个性质不同的学派,将社会经济统计学完全限制于描述统计范畴,从而影响了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管理研究中数学模型的应用日益增加,统计学界又出现了一种矫枉过正的倾向,即过分偏向数理统计学,否认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独立性。近年出版的各种统计学教材中,数理统计的内容所占比重不断增加,甚至到了满书都是数学公式的程度。

目前的社会经济统计学课程由于过分偏向数理统计,在教学中仍以统计公式推导为主。许多统计学教师都是数学专业出身,对于严谨的数学逻辑框架情有独钟,但其面对的教学对象却属于带有明显文科性质的经管类专业学生,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去追求数学公式的完美。这就造成了教与学之间的矛盾。

社会经济现象与自然科学现象有着本质的不同,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研究对象是人的活动,许多活动是很难用精确的数学逻辑来理解的。在自然科学研究中,通过严格控制实验过程,可以使数据表现出稳定的行为特征,与特定的研究模型相吻合。而在社会经济研究中,研究对象是不受约束的个人或者企业,其行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有时候会表现得十分异常。

以回归分析为例,在数理统计学的教学中,学生拿到的教学习题数据都是性质良好的,回归结果往往表现出较强的统计显著性。但在真实的经济分析中,一次回归能够得到显著系数是非常难得的,由于现实中“噪声”的影响,大多数回归模型都无法通过统计检验。例如,从理论上说,居民的收入与支出之间应当存在着线性或者二次曲线型的相关关系,但学生在利用真实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时,往往很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些数理统计成绩很好的学生在使用统计数据撰写论文时,经常会陷入一种困惑,即发现现实中的数据特征与自己所学的理论完全不能吻合。

鉴于这样的问题,在社会经济统计学教学中,应当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帮助学生形成认识和理解数据的能力,要教育学生适应各种“不完美”的数据,学会从数据中剔除“噪声”的影响,发现数据的本质。教学实践表明,这样的教学改革思路不但能够使课程更加适应现实需要,而且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数据导向的统计学教学思路

数据导向在统计学教学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数据质量的认识

数据质量是进行统计分析之前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对调查数据质量的认识能力。

调查是所有统计工作的起点,调查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统计分析的效果。人们在日常所接触到的统计数据,都是通过各种渠道调查得来的,如果学生不了解调查的原理,就很难理解数据中各种错误的产生原因。在许多社会经济统计学教材中,统计调查所占的比重都很小,有些甚至直接与“抽样估计”的内容合并在一起,把抽样误差分析作为统计调查的惟一内容。事实上,统计调查所涉及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抽样误差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方面。把统计调查理解为仅仅是抽样误差计算,是一个极大的误区。

基于这种考虑,应当大幅度提高统计调查内容在课程中所占的比重,使之达到全部课时数的1/3左右。教学内容应当包括统计调查的分类、各种抽样调查形式的优缺点、调查误差的来源等等,其核心在于使学生理解影响原始数据质量的各种因素。

在有关抽样调查的内容中,如何确保抽样的随机性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对这项内容的深入讨论,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随机性对于统计工作的意义,以及在现实中各种可能出现的违背随机性要求的情况。

调查中的非抽样误差是统计学研究的前沿,在传统的统计学教材中往往很少涉及,但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理解调查误差的来源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也应当进行介绍。例如,目前许多媒体都喜欢引用网上调查的数据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但从统计学角度来看,网上调查的抽样框是存在偏差的,其调查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全体居民的意见。要认识到这一点,就需要学生对于抽样框的概念、抽样框误差的形式等有一定的认识。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讲授时,需要教师有一定的社会经济调查实践经验,能够结合现实情况来加以分析。这部分内容如果讲授得当,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有趣味的。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统计调查的社会实践,通过亲手做几份调查问卷来加深对于统计数据质量的理解。

2.以真实数据替代虚拟的教学数据

传统的统计学教学,侧重于对方法的介绍。教学中使用的数据往往是虚拟数据,或者是经过精选和剪切后的真实数据,这类数据的惟一作用就是让学生练习在课堂中学习到的公式。学生只需要把数据代入公式,就能够得到一个近乎完美的计算结果。这种学习方式带来的一个负面影响是学生误以为统计就是一门利用公式进行计算的科学,而忽略了根据不同数据选择不同计算方法的要求。

采用数据导向的教学方法,要求在教学中抛弃虚构的教学数据,而使用现实中的真实数据作为教学案例。教师对于选择的数据提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各种统计知识进行自主分析。教师应当向学生传递一种权变的统计观念,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批数据进行反复处理,从中选择最有效的处理方法。当学生拘泥于某一种习惯的分析方法时,教师应当提示他们思考为什么优先采用了这种方法,而没有采用另一种方法。比如,许多学生在进行综合评价时,习惯选择使用算术平均数,此时,教师可以组织他们讨论是否能够使用几何平均数或者中位数等其他的平均指标。

在教学中,我们曾向学生提供了美国从1900年以来的所有统计年鉴的电子文件,要求学生从中选择出一些有价值的指标,分析美国的经济成长情况、劳动力变化情况等等。由于数据量非常庞大,学生可以选择出许多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包括横向的州与州的比较,纵向的年度间比较,不同指标间的相互比较等等。每一种分析方法都需要学生深入理解课堂中学习到的各种原理,通过这样的数据分析实践,学生既能够更好地理解统计的精髓,又能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借助实验方法解释统计概念

数理统计学的教学侧重于公式的推导,而社会经济统计学则要求让学生更多地理解概念的含义。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经管专业学生对于统计分布、参数估计这样的概念往往很难理解,例如在讲授抽样估计的内容时,许多学生无法理解“样本平均数的标准差”这样一个概念,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样本平均数是一次调查中获得的常量,对一个常量计算标准差是很难想象的。尽管教师可以完美地推导出样本平均数标准差的计算公式,但对于学生来说,这只是一个数学游戏,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篇12

基金项目:河北省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10301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2月15日

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计算机的迅猛发展以及数学理论与方法的不断扩充,使得数学已经成为当代高科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经济管理问题中进行定量分析也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经济数学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但是,多年来大学经济数学陈旧的教学内容和落后的教学方式使得该课程的特色未能在教学中得到良好的体现,学生“用数学”的能力也未得到有力的培养与充分发挥。然而,数学建模是以问题为载体,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可见,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经济数学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一、经济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过于注重题解,缺乏经济应用数学特色。经济应用数学的特色在于融入了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等丰富的数学模型思想,利用数学中抽象的符号、数据分析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经济现象。然而,传统的经济数学教材由于充斥了大量对于数学理论的推理演绎、典型例题的分析计算,使之不再具备应有的经济特色,反而成为数学专业教材的精编版。这些因素导致经济数学的教学内容与经济、管理学科严重脱节。

2、教学方法过于注重逻辑推理,学生缺乏自我创新能力。高等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内容衔接紧密的学科,其较强的逻辑推理性致使逻辑思维相对较弱的经济类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而现今的教学方法又恰恰过于强调概念、定理的推导证明,程式化的推理缺乏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不能体会数学思维分析过程中的乐趣,虽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但也只是局限在典型题型的反复推广。最终使学生在被动的学习中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以及自我创新的能力,更不用说对知识的系统应用了。

3、理论与实际应用脱节,影响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传统的数学教学缺乏实践环节,学生在课上学到的,除了课下可以做题以外,根本无法应用于今后的后续课程,更不要说应用于生活。虽然近年来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融入了一部分具有经济特色的例题分析,但传统的几何、物理上的引例、应用仍然占据着内容的主体,无法突出经济特色,使学生缺乏具体的实践应用机会,从而影响自身综合应用数学能力的提高。

4、师资队伍单一,自身无法做到学以致用。数学教学的师资团队主要以数学专业教师为主,由于缺乏必要的经济学、管理学知识,因此无法做到结合不同专业的不同方向讲解数学的能力,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由于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滋生了学生对于数学无用论的错误认识,即使那些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认识也是片面的,有相当一部分认为学习数学完全是为了今后考研及进一步深造的需要。

二、将建模思想融入经济数学教学的实践探讨

数学教育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人所共知的,数学的知识和能力不妨简单地概括为“算数学”与“用数学”。前者泛指计算方法、公式推导、定义叙述、定理证明等,后者即以数学为工具分析、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数学建模是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结构化、形象化、实用化的载体,它以建模思想为贯穿始终的知识主线,使数学知识能够向更深入、更广泛的层面发展。与此同时,数学建模从现实问题出发,经过提炼、归纳,再到最后应用于生活,这一过程完全符合知识产生及应用的全过程,除自身具备较强的针对性外,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切身体会到数学的实际意义,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鉴于经济数学本身所应具备的经济特色,更应以培养学生运用建模思想分析普通经济问题能力为首要目的,因此,在平日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融入模型思想,取代枯燥乏味的证明推理,以生动的数学实验作为最终结论的验证,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提炼-分析-应用”建模过程。

1、概念教学中注重建模思想的引入。所谓概念教学,狭义上是指将定义的概念贯穿课堂教学始终,通过对于关键字词的分析,明确内容前后的联系,串生出相关解题的方法,突出学习的重点,加之典型例题的对应,知识要点的系统归纳,最终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广义上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推广到包括例题的证明、分析等多方面环节,可以说它是数学教学一直沿用至今的最主要的教学方法。然而,传统的教学引入,总是倾向于几何、物理等典型例题,真正能够体现经济特色的引例则少之又少,因此适当引入简单的经济问题分析,可以有效地兼顾数学本身内容不会缺失的同时,充分发挥应用数学的魅力。

xlim([0,100]);ylim([1.4,2.8]);

for n=1∶100;

y=(1+1./n).^n;

drawnow

hold on

plot(n,y,'r*');

pause(0.01);

end(图1)

xlim([0,100]);ylim([2.6,3.8]);

for n=1∶100;

y=(1-1./n).^(-n);

drawnow

hold on

plot(n,y,′r*′);

pause(0.01);

end(图2)

以此验证重要极限的应用与推广。

为了突出经济数学自身的特色,相关的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三个分支可以相应地选择不同的侧重以突出自身的实用性。微积分课程实验环节可选用优化模型中“最优库存”问题设置试验,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导数与微分在最优化理论中的应用,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实验环节可选用概率模型中比较简单的“传输系统效率”问题作为进一步加深对随机变量分析随机问题方法的深化;线性代数课程的实验环节自然选择常见的“投入产出模型”作为代数应用的经典实验。除此之外,根据经济院校开设专业不同的特点,密切结合相关专业特色,设计较为实际的问题,辅助学生完成综合设计性试验。例如统计专业,可选择统计模型中“投资额与生产总值和物价指数”问题进行试验,利用Matlab或Mathematica软件进行散点图分析,利用掌握的统计知识建立回归模型,体验真正的数理统计全过程。

三、教学中增设数学实验环节所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在经济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建模的思想,需要增设数学实验环节作为实现模型的手段。然而,数学实验的开设,在为数学教学带来生机的同时,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首先,数学软件的应用能够为学生分析计算带来方便,但也会因此使之忽略了理论的学习,影响自身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推理的数学素质的提高。数学本身的魅力就在于严谨的理论支撑下所展现的强大分析能力,如果过分借助计算机解决大批量计算而忽视对于结果的二次分析,最终会导致学生过分依赖软件实现,失去自我分析的能力。鉴于此,教师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仍应该适当强调理论的重要性,在引导学生利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时,注重紧扣每一步骤的理论支撑,从而使学生真正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与此同时,对于实验的结果,适当设置余留问题,使学生进行结论的再分析――“模型推广”,在更好地应用于实践的同时,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其次,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增设了数学建模思想以及数学实验环节,使得在有限不变的课时局限下,增加了教师的授课、学生学习的负担,加之数学课程毕竟是基础学科,除了应用于相关专业学科以外,还肩负着学生日后考研等进一步深造的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理论性太强的定理尽量减少繁琐的证明推导,将重心转向证明思想以及数学方法的培养,增加综合例题的分析,减少重复例题的出现,权衡例题与练习题之间的比重,做到“简而精”。与此同时,采取集中分组上机实验的办法,可以提高实验效率,在节约时间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团队分工合作的意识,最终达到良好的实验目的。

最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起到传授理论、引导实践的关键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对于数学建模思想有着准确的认识,对于学生在整个建模过程的角色有着准确的定位,这些都依赖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然而,基础课教师普遍承担着全校学生的教学任务,常常因为忙于日常教学工作而忽略对于自身科研、教改等方面综合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数学教师基本都是数学专业的毕业生,自然对相关诸如经济、管理、统计等专业的知识了解甚少,虽能够组织数学实验有序进行,但涉及其他专业较深层次的问题就无法解决,不利于数学模型向更深的层面推广。因此,数学教师除了要加强自身专业素质提高的同时,还需要增加与其他专业教师的横向联系,增加相关专业间的科研合作,以教学带动科研能力的提高,以科研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使数学更好地应用于实际。

主要参考文献:

[1]姜启源.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1.31.5.

[2]韦程东,罗雪晴,程艳琴.在数学分析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8.3.

篇13

1.各专业教材内容相似

针对于经济法这门学科来看,在进行教材编排的过程中,要与其它的学科有所区别。这样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不会将经济法教学中的知识讲解重复。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教材和其它学科的教材相同,没有把知识的侧重点传授给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相同的教案,这完全的忽视了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因此,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教学质量始终不好。

2.教师选用的案例远离我们的实际生活

根据经济法这门学科的性质,教师在给学生选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根据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来进行讲解和传授。这样学生会感到很有兴趣并且能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觉得很有意思,从而增添课堂学习气氛。但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案例却远离我们的实际生活,很少有经济法的课堂教学能将案例恰当好处的纳入进来,课堂上使用的案例教学方法只是为了应付了事。于是学生不仅不能够对其很好的掌握,还死记硬背,学生根本没有达到实际应用能力的掌握。

3.对学生的考核办法不完善

在经济法教学中,对于学生考试来讲,都是进行传统的闭卷考试。同时对于学生的评估也是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来确定的。这就导致很多学生为了考试能够顺利的通过,却将经济法这门学科中的理论知识背得滚瓜烂熟,还有的学生竟然在考试中作弊,这种现象是经常能够看到的。就算学生考试成绩优秀,但是我们试想一下,学生会不会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去呢?学生关心的只是自己的成绩,根本就没有考虑将学到的经济法知识运用到以后的实际工作、生活当中。

二、提高经济法教学质量的思考建议

1.教学内容的改革

经济法课程涉及的法律法规多,在教学中不可能将条文一一介绍清楚,因此教师必须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有选择、有重点地加以介绍。比如对于财会类学生应重点介绍会计法、税法方面的法律,对于电子商务类学生应重点介绍电子合同、网上交易安全方面的法律,对于市场营销类学生应重点介绍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方面的法律法规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对每一章节的内容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安排,以提高教学质量。

2.利用案例教学法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

案例教学是指在课堂讲授中,采用理论、案例、问题夹叙夹议的方式,即“以案说法”形式,在讲述相关具体法律制度前先以案例为引导,再以本节课要讲述内容为问题设问,最后以小结方式对核心问题分析总结,前后照应,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法律知识,体现边教、边练、边学的特色。第一,案例教学要注意案例的精心选择,要选择典型的、能解释法律问题的、具有实用性的案例;第二,要注重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把握案件关键点以及综合运用法律的各项规则的能力;第三,要注意法律理论的讲解和阐释同等重要,只有理论与案例紧密结合,才能使理论变得生动活泼。例如,在经济法的基本概念部分,我们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方法,给学生打好理论基础。而在一些法律的应用上,我们设计了一些经济纠纷。比如说,我们就合同成立是否代表合同有效这个问题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自己的想象力和分析思维能力,去分析解决,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