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村经济发展案例

农村经济发展案例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52:1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农村经济发展案例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农村经济发展案例

篇1

群众村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惠农政策,敢于引导、敢于决策,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到2008年,群众村蔬菜面积发展到400垧,占总耕地面积的80%,其中胡萝卜300垧,红甜菜、白萝卜、山东大葱等面积发展到100垧,年产蔬菜3000万斤,产品销往长春、沈阳、大连、牡丹江、俄罗斯等国内外市场。

群众村在搞好种植的同时,还以本村的蔬菜资源优势,组织党员干部带头领办、创办小型加工企业9个,修建胡萝卜冬贮保鲜窖580多个,每年可增收300多万元,还可增加100名劳动力就业,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篇2

关键词 :吉安 五朵金花 二大基地 定位 镇域农村经济 举措

一、吉安镇地理气候和经济概况

镇域农村经济是全国农村经济的组织细胞。发展镇域农村经济事关县域农村经济、区域农村经济、全国农村经济。现就吉安镇近几年经济成长之路做一个认真梳理。吉安镇位于永川南部,地处黄瓜山山脉,自然条件适宜,气候温和,平均气温在16.5至17.5之间。季节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毫米左右。地处川渝交界处,连接泸洲的新旧两条永泸公路横贯全境。区域优势明显。据镇统计办统计:全镇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2990元,同比增长1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3%;据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2015年1月20日在国新办会上公布,2014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由此可见,吉安镇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收入增长明显,远高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

二、因地制宜确立发展定位和总体思路:

镇域经济的发展必须结合本镇实际,因地制宜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经济模式,吉安镇的定位和总体思路是:

(1)锁定三大目标:水果大镇、工矿强镇、乡村旅游;

(2)发展三大产业:多彩果业、科技牧业、新型矿业;

(3)发挥三大优势: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区域产业优势;

(4)实现三大愿景:沿边重镇、秀美乡村、幸福吉安。

三、制定加速发展镇域经济具体举措

1、发展特色农业,精心培育“五朵金花”,打造“多彩果乡”。

吉安镇地处永川百里水果长廊的核心区,温润天然的独特自然环境和土壤质地,孕育出“五朵金花”——尖山富硒梨、三和蓝莓、一心杨梅、箭杆李子、高峰纽荷尔脐橙。年产各种水果3万吨,为全镇农村居民人均增收2750元。建成了永川“百里水果长廊的核心区”,拥有2.1万亩优质梨,8000亩纽荷尔、200亩箭杆李基地。其中,1200亩的七彩·蓝莓园,年产鲜果25万斤,实现产值25000万,也带动了周边农民47人就业。建成了是名副其实的“多彩果乡”。

2、依托“五朵金花”,激活民间活力,做活全镇乡村旅游。

吉安镇积极招商引资,全力推动后黄瓜山乡村旅游四季果园观光农业项目建设,尤其是投资建设以蓝莓为主题的健康休闲观光园,占地1200亩,其中蓝莓种植400亩,临湖花海20亩,苍翠林风体验区280亩,休闲娱乐区320亩,拟建成具有较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能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并为吉安镇新农村建设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的现代农业观光园区。这是目前川渝两地最具规模的蓝莓种植园,积农业观光、康健休闲、旅游度假为一体。吉安镇在园区精心打造了十大赏花胜地,和十二家卫生、安全、舒适的餐饮、住宿企业。让游客吃得放心、玩得开心、住的舒心,这直接给当地农民和商家增加了300多万的收入。尤其是带动了地方土特产品的生产消费。吉安镇还积极利用每月3月举办永川梨花节、在各种水果成熟时节举办采果节,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欣赏万亩梨花园。这也带动当地农民发展养殖业,游客乐于购买土鸡、蛋、自酿蜂蜜等出售,增加了农民养殖收入。当地农民积极参与,充分激活了民间活力。

3、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对“五朵金花”进行深加工。

当地两家酒厂加工梨子酒,梨子膏、蓝莓酒出售,销售情况很好,年销售10万斤。

4、科技农业助推农民万元增收。

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吸引资本下乡,做强全镇特色农业。一是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积极改良品种和引进新品种,并加强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二是引进了民间资本投入,建立了储存量达5千吨级果品保鲜超级水果冷藏保鲜库。现代科技设施、设备大大的延长了水果的储存期限,并保持水果的营养价值;也有利于农民在市场过剩,农产品价格过低时,暂缓销售,等待更好的商机。

5、建立“二大致富基地”,助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一是建立“乡土人才领跑带富”试点基地。对镇内10名重点乡土人才从资金、技术上予以帮扶。尤其是技术上采取“单独辅导、专家跟踪服务、实践操作指导、组织培训”等方式进行悉心培育,以达到带动周边群众致富的目标。如:吉安镇由一乡土人才新建立了一家3000头肉牛养殖基地,带动了周边农户饲养。

二是创建了中小企业创业园基地。尤其是今年矿业经济受市场严重影响的情况下,创建这个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尤为重要。因为它增加了当地农民就业收入,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确保了农村经济整体平稳运行。吉安镇通过招商引资力度,新增了一批工业企业落户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以达到以工促农的效果。再者,农业是经济的基础产业,工业是经济的支柱产业,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不能切割而谈。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吉安镇通过“多彩果业激活农村乡村旅游;科技农业助推农民万元增收;特色农业促进镇域经济发展”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镇域特色经济,以此积极探索发展农村新经济。

篇3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1-0083-01

一、引子

案例一:在小贝3岁时,父母离异,双方均对小贝的扶养推卸责任,小贝只好从小与祖父母一起生活,祖父母对小贝娇生惯养,从小小贝就养成了不少坏习惯,小学时,多次与班上的同学打架斗殴,小偷小摸,屡教不改,初中时,小贝发展到逃学旷课,经常出入娱乐场所,同时染上了吸烟、喝酒、赌博、偷窃的恶习。在一次假期,潜入学校撬开学校办公室,在办公室盗窃时,小贝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

案例二:小华6岁时,父母为了生计双双赴广东打工,而把小华托给外公外婆照应,外公外婆都是已过60岁,体弱多病,而对小华十分溺爱,非常迁就,使孩子养成了任性,倔强的性格。由于缺乏最直接的父母的亲情之爱,小华性格冷漠,在学校时非常调皮捣蛋,老师找他谈心,他置若罔闻,成为学校比较典型的三“差生”。

二、隔代教育的原因分析

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其产生的原因和过程,农村“隔代教育”作为一个新时期出现的一种教育方式,也必然有其产生的原因:

1、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教育的发展水平。我国农村教育的落后,主要是因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都比较差,特别是老师队伍整体素质低,整体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于城镇的教育,由于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社会又愈来愈激烈,年轻的农村父母为了生计,长期奔波在外面的世界,随着国家形势的好转,政策的开放,大城市也为在农村的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这些年来出现了一股“外出打工热”。年轻的父母常年不在家,家里的小孩教育就自然而然落到了祖辈们身上,这就导致了农村千百万个“隔代教育”家庭的出现。

2、在我农村,封建的传统观念、传统生活方式,如大家庭的生活方式也为农村“隔代教育”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在农村,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大院,如王家大院、张家大院、李家大院等。他们世世代代住在一起,这种大家庭式的生活在农村非常普遍,当前比较典型的家庭是“四二一”型,这种家庭组合,祖辈们与孩子接触的机会比较多,孩子也与祖辈们比较亲近,孩子的教育也主要由祖辈们来承担。

3、有些父母对教养孩子的责任认识不够。教养孩子是每个父母都应尽的义务。然而有的年轻父母图省事,怕费事,贪图二人世界,乐得把孩子推给自己的父母。再加上老年人孤寂难耐,也想从扶养孙子的过程中得到乐趣,两者一拍即合,就容易形成“隔代教育”的局面。

4、在农村,传统思想影响比较深远,如“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的思想比较根深。所以为了逃避计划生育,逃避当地政府的眼睛,多生几个子女,把先生出来的孩子藏匿在外祖父母家或其他亲戚家,而且越是落后的贫困的农村家庭越是想多生,被藏起孩子的教育责任则完全落到了外祖父母肩上,“隔代教育”也便成为事实。

三、解决“隔代教育”提出建议和对策

“隔代教育”作为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是近几年来农村经济发展的“副产品”,实践证明,其存在着许多弊端,对农村的家庭教育存在许多副作用,影响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进而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对此,应该高度重视,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提出建议和对策: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农村“隔代教育”的根本途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发展为政治理论的发展提供动力,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必然也受到经济的制约。由此,当前我国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几届政府都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发展农村经济最主要的是要发展好乡镇企业。在农村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避免农村劳动力流向大城市,同时要稳定农村基本的政策。

(二)增强国家在农村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基本途径。国家和政府应鼓励外出务工或经商的父母们,在资金和经验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回到家乡,为家乡作贡献,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地方经济,使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红火起来,真正实现致富和教养孩子的“双赢”。

(三)父母和祖辈们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增强各自的责任意识是重要途径

篇4

 

1 农业政策分类及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机理

 

1.1 农业政策分类

 

农业政策涉及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主要的政策类型有组织政策、财政政策、农业产品流通政策、农业科技政策等。组织政策体现在两个方面,政府依据农业形式所采取的针对性政策,依据农业生产过程进行调整、控制的政策;财政政策是为实现农业目标调整农业财政收支规模与平衡的指导原则,细分有税收政策、财政拨款、农业投资政策等;农产品流通政策主要是指调节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农产品市场价格等的政策,有利于维护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可细分为农产品价格政策、农产品结构政策;农业科技政策,该政策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三农,促进农业发展,鼓励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政策,可以细分为农业科技发展和农产品技术推广政策。

 

1.2 农业政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机理分析

 

农业政策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调控作用三个方面。

 

农业政策决定了农村经济发展方向,通过对不同农业地区进行规划、政策制定等引导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政策的导向作用体现在引导资金的流向,通过资金拨款、兴建水利设施、新产品培育等在引导农业种植的同时吸引社会资金,如东北地区盛产玉米、大豆等,吸引该类制品企业到该地区投资建厂,节约原材料成本;引导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如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前农业种植主要变现为单一种植,改革后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专业化、商品化的发展,部分地区形成农业种植规模性,形成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动,各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使得农民获得较高的农业收益,农业的规模种植与生产同时提供了一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机会成本,农业生产积极性增强,农村劳动力由城市向农村回流现象明显,如近几年的民工荒等能够部分说明农村劳动力回流的现象。

 

农业政策有利于完善市场结构,实现供需平衡,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农业政策的激励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确立农民在土地使用中的主体地位,对土地可以转包、转让、调换、出租,长期不变的经营区保证了农民种植的独立地位,以此实现农业种植效益最大化目标,增加要素投入、改进种植品种等成为农民自发行为;激励作用还体现在需求激励方面,农业政策的制定有利于解决农产品供给不足现象,实现粮食安全,如粮食购销政策,在某个环境下通过合理的运用价格保护,当农产品剩余条件下通过粮食收购保护,切实保护了农民利益及种植积极性。激励了农业经营上的创新,实现了产学研用协调发展,以农产品需求为导向,农产品流通为主线,规模生产、农产品深加工模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还起到很好的调控作用:实现了农产品的供需调节,促进了农业市场的供需平衡。实现了对农产品价格上的调整,对农产品价格形成了保护,如通过增加库存稳定了农产品价格,提高了农业种植积极性。实现了农业收入的调节,各种政策补贴的出台提高了农民收入,如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粮补贴、最低价收购政策等。

 

2 农业政策下农村经济发展对策

 

2.1 形成农业规模生产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有待提高,由于农民自身对土地种植拥有很高的自由,户与户、村与村种植内容不一,农业种植分散,难以形成规模,不利于农产品销售,规模效应较低。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强政策引导,对不同区域种植进行规划,具体方式为:鼓励农村形成合作社,鼓励个人大面积承包土地来建立大面积农场,对参与规模种植区域给予财政或物质上的支持等,通过多种途径,实现规模化生产。

 

2.2 鼓励农产品深加工或者农超对接

 

鼓励农产品深加工或者农超对接,提高农民收入,依据地区特色,政府应制定相关措施,如农产品深加工财政补助、深加工产品销路解决、鼓励大学生深入农村、鼓励农民进行管理上继续学习等。鼓励城市超市深入农村,同时实现城市食品无公害引入与农民增收,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农民融资,如农村物流金融等。通过鼓励农产品深加工或者农超对接进一步挖掘农产品价值和解决农产品销路,进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务农积极性。

 

2.3 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重要趋势,生态农业是指通过现代管理手段结合科技成果,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鼓励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连接,坚持农业与环境、健康等可持续发展,依托多种途径实现农民增收。生态农业具体做法如下: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如稻田养鱼、作物兼种等,发展农村旅游观光,鼓励农村结合自身地理特色,实现旅游业与农业的协同发展,通过发展农家乐、农村文化旅游等实现农民增收;发展绿色农业,提高产品价值,如采用有机肥,生产绿色产品,保持土地肥沃,提高绿色食品生产力。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形成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对接,实现农业经济、生态保护、社会稳定的统一。政府部门应通过建立生态农业基地形式,作为示范点,鼓励其他单位效仿、学习。

 

2.4 继续推广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初具规模,成功案例很多,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如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缺乏健全的法律保障,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会面临农民财产权益保障等诸多问题;缺乏规范化的专业操作,运营过程规范性还有待提高,具体表现为缺乏健全的信息沟通系统、内部制度仍不健全、规模太小等;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整体素质落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制约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容乐观,部分组织成立比较随意,对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认识不够全面,缺乏资金的保障,融资渠道狭窄。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应坚持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促进发展形势的多样性,依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如规模大小、农产品种类等建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依据市场规律办事,严禁盲目进行;向专业化组织模式发展,同时要面向市场,就近组合;强化政府部门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增强财政支持力度,如在税收、信贷等方面予以支持,同时拓宽融资渠道,带来市场机会的同时解决资金约束问题,用技术或管理等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推行关于农业的产学研用对接工作,鼓励有管理能力的毕业生向农村发展;完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模式,强化各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之间的联系,实现信息共享,扩大经营范围,实现为农民服务到自我服务观念上的转变。

 

3 结论

 

篇5

1.1 随着这些年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生产经营体制的不断变更和发展,以前的救灾救济方式已经难以发挥对农村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风险保障作用。商业保险的引入,能够让农村新的风险保障体系得到健全,同时还能够有效的维护农村居民的基本生存需求,从而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1.2 商业保险在农村中的发展能够帮助农村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很多问题。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的数据表明,农村中人口老龄化的情况要严重的高于城镇的情况,已经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商业保险的发展,能够有效的解决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问题,减轻人口老龄化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负担,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3 商业保险的发展,能够有效的防范和化解农民因为意外伤害和疾病等因素而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减少了农村居民因病返贫的现象产生,让农村社会更加稳定,还有一些自然灾害而引起的问题,如子女教育问题等等。商业保险在政府补贴的基础上,少部分的资金投入,同样能解决很多问题。

1.4 商业保险资金投资功能的发挥,支持了农村的一些基础建设,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从而让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村居民的增收增加和拓宽了渠道。同时在农村中,商业保险的发展还减轻了政府的压力和费用,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养老基金亏空等问题。

2.商业保险在服务“三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问题

2.1 农村居民保险知识贫乏,导致商业保险发展缓慢对于农村居民来说,他们有着对保险的需求,但是因为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农村居民虽然听说过保险,但是真正对保险的了解可谓少之又少,并没有把保险当做是一种有效的风险防范手段,因此他们的投保率及底。

2.2 商业保险公司的经营本质是利益的最大化的追求商业保险工作是一个企业,而企业是属于盈利性的组织,其存在和发展的意义是利益最大化的创造和追求。而农业商业保险中,因为自然灾害和一些设施的简陋等等造成了商业保险的高赔付,这就和商业保险的目标相悖。再加上农村保险跨越的地域面积大。单笔保费低、业务分散等等,导致了商业保险公司服务成本的增加。

2.3 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和供给不足农村所需要的保险产品一般是那种缴费低、覆盖广、缴费灵活以及保障高的保险产品。而商业保险公司目前所经营的保险产品中,对于这类保险产品还比较缺乏。再加上农村居民的收入普遍较低,对于保险金的支付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虽然国家近五年来对农村的农业发展和农民个人通过保险财政补贴方式,鼓励和支持农民通过商业保险转嫁经营风险,对农业发展和农民个人利益起到了很大的保障作用,但由于农民对保险认识的局限性,就导致了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较窄,规模不大,风险集中,商业保险不能在其中直接获取经济利益。

3.增强商业保险服务“三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

3.1 加强商业保险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农村居民的投保意识增强商业保险能够有效的服务“三农”,促进新农村的建设。能够得到农村中,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商业保险要利用好乡、镇政府部门,积极的做好农村保险知识的宣传工作,加深农村居民对于保险的认识,比如可以在乡镇的街道上、各村的村委办公点以及各个村落的重要路口等进行农村保险宣传专栏的设置,宣传当前的保险基础知识、保险法规以及承保和理赔中的重要事项等等。还可以通过乡镇的相关干部进行集中的保险知识以及典型案例的宣传,增加农村居民的投保意识。同时还要结合当地的教育机构进行保险知识的宣传,特别是农村的中小学,让他们从小就能够得到保险知识的普及。

篇6

中国经济正向重视环境质量的方向快速发展,绿色金融自2015年起,在国家支持下绿色金融推动经济健康发展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也逐渐增大。中国的高层领导曾多次明确指出,发展新型绿色金融,是有力推动我国加快实现绿色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2020年,银保监会正式联合《关于做好2020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快优化“三农”领域金融服务产品等七个关键方面并给予了相应的政策性指导建议。

一、绿色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绿色金融主要是指为满足国家突出支持全球生态环境改善、应对缓和全球复杂气候变化和促进绿色经济资源合理配置节约高效利用综合合理利用的各类绿色金融服务活动。我们国家有关政府部门近年来十分高度重视和支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出台很多具有指导意义的政策性文件。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在2019年联合提出,要建立健全“三农”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制度。银保监会又《关于做好2019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乡村振兴和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对于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金融支持的思路。实施绿色金融是加快实现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绿色金融主要是对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新型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所以绿色金融能够加快低碳农业等新兴农业快速成长。绿色金融主要向农村生态环保的重点产业发展提供大量资金直接支持,因此是加强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有效综合治理的资金保障。

二、我国农村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商业银行目前开展的农村信贷业务主要集中在城市,在农村地区开展农业绿色金融业务的银行只有三家,即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这三家银行的农村绿色金融信贷业务的数据如下。尽管这三家银行绿色贷款的增长速度较快,但是在所在银行总的贷款中所占比例还较低。※基金项目:(1)本文系广州应用科技学院2020年度科研规划立项项目“绿色1.通过交易所上市融资的涉农上市公司过少。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公布,截至2020年5月股票市场统计,我国上市公司数总数是3868家。从行业中的分类角度来看,属于特色农业的主要有蔬菜种植业、林业、养殖业、农产品批发加工以及其他农业生产服务这五类,农业类上市公司共43家,其他涉农上市公司37家,一共80家,占我国上市公司总数的2%,其所占比例比较少,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农村绿色信贷产品有限。我们的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大量的财政和资金支撑,中国社会科学院2018年9月的“三农”产业金融市场蓝皮书表明,中国“三农”金融市场缺口高达3.05万亿元。在中国农村地区开展农业绿色农村金融业务的各类大型涉农绿色金融机构较少,因此对于其他农村的农业资金支持相对不足,能够为农村地区农民提供的绿色金融信贷服务产品有限。3.农村绿色保险产品种类较为缺乏。目前农村大多数险种主要考虑的是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而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等导致的农产品价格贬值保险没有涉及。2019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为672.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7.4%。虽然参保农户的数量增加了很多,但是农村绿色保险产品种类较为缺乏。

三、优秀绿色金融的案例分析-以浙江省商业银行为例

在我国农村领域开展农业绿色金融较为优秀的银行是浙江省湖州市的农村商业银行,共有35家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参与开发216只新型农村绿色金融产品。表现最为突出是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农商银行,该银行是浙江省境内第一家专门成立支持绿色金融相关项目的投资事业部,并出台了《绿色信贷行业准入标准》和《关于开展绿色信贷工作的指导意见》。该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主要发展路径之一是十分注重各类绿色金融信贷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应用推广,其开展的各类绿色金融信贷业务产品主要包括环保绿色农林、绿色智慧乡村、绿色节能循环、绿色清洁能源、绿色金融创新、绿色金融科技等六大产品系列。

四、绿色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1.积极构建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各地政府要充分综合合理运用中央财政政策、环保优惠政策等包括政策在内的一系列支持政策,支持我国农村绿色金融的健康发展。一是涉农融资企业贷款进行涉农融资抵押担保的优惠政策;二是制定对于给予当地绿色农业信贷金融产品定向放贷降准的优惠政策;三是制定给予绿色农业债券等信贷产品当中优先用于受偿债权的优惠政策等。2.积极扶持涉农企业的上市和再融资。我国政府从政策上对涉农企业的上市融资和再融资进行了规定。2019年,五部委联合《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在主板、创业板、中小板以及新三板等上市并进行挂牌融资,加强再融资监管。各地政府部门可以组织实施一套较为适合其所在省和地区的涉农农业绿色企业的上市公司培育工作机制,筛选培养一批长期收益较为稳定,征信信用记录良好的优质涉农农业绿色企业进行上市公司前的培育。积极引导和鼓励他们在国内外多层次的社会融资平台进行直接融资,拓宽直接上市融资的资金渠道,同时支持已上市的涉农绿色企业进行再融资。3.激发并支持农村金融机构自主创新农村绿色信贷及其服务。鼓励并积极扶持各类金融机构积极自主设计创新绿色农村绿色信贷的相关产品与金融服务,这无疑是当前推动促进我国绿色农村发展绿色信贷金融服务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最好和最有效的途径。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首次提到,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按照其各项金融工作功能职责的实际分工依法切实履职负责鼓励各种类型的商业消费信贷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引入提供具有高度创新性和高市场流通度的商业消费信贷金融服务和各类产品及其他新型消费信贷金融服务,各金融机构可以参照执行。4.扩大各种社会资金支持农村经济发展。2015-2020年,我国的财政资金规模只满足约15%的绿色金融资金需要,其余85%还是需依靠市场化的手段来获得,社会资金将逐渐成为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主要资金来源。因此也要挖掘各种社会资金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以为农民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做第三方绿色担保机构,设立绿色发展基金等手段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农村经济。也可以引导农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绿色债券市场为农村绿色项目争取稳定的现金流。5.利用信息平台加大绿色金融的宣传力度。通过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来销售农民所需的生产资料或者农产品已经成为现在的主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平台积极向涉农绿色金融各参与主体宣传一些绿色金融行业领域经营绩效突出的金融机构及涉农绿色企业,推动绿色金融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广泛思想共识。同时要加快建立金融机构和农村涉农企业、农民共同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示范点。对绿色金融做得比较好的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产品利用现有的信息交流平台宣传,加大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绿色金融示范效应。6.建立有效的绿色金融合作模式。绿色金融在农村的发展有了金融机构的推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农民的关注与支持。农村绿色金融进一步发展,需要建立并宣传有效的绿色金融合作模式。优秀的绿色金融合作模式主要有“三方联动”政银企三方联动的模式,“公司+基地+合作社”等绿色金融的担保模式。这些模式为广大农户提供信贷和担保服务,今后各金融机构还应该加大绿色金融合作模式的创新力度。

参考文献

[1]胡世录.基于金融支持的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困境与对策农业经济[J].农业经济,2020(7).96-98.

[2]张露,徐丹丹,黄兵号,古小刚.绿色金融促进江苏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金融[J].北方金融,2019(8).46-50.

[3]王会钧.绿色金融如何支持农业产业结构绿色升级——以黑龙江省为例[J].农业经济,2020(5).108-110.

篇7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0)06-0082-03

一、农村经济发展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制度需求的分析

(一)类似国有银行这样的大型金融机构不具备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优势

金融运行的实质就是把社会闲散资金通过特定的渠道和方式加以集中并转化为有效投资,如果收入已开始就集中于某个部门或由某个部门统一配置,金融机制便无存在之必要。此种是中国农村金融长期被抑制的深层原因。如前所述,为了解决建国初期的困境。迫切需要将农村资金调到城市国有经济使用。农村金融成了为城市及其工业筹集资金的重要工具,虽然应从隐功能角度看,是有效的,但农村金融的资金配置功能受到了很大的抑制。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控制农村金融的成本越来越高,遂实行了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但商业化后的国有银行并不具备为农村服务的优势。因为:

1、国有商业银行资金供给与农村资金需求之间存在严重错位。

当前农村,资金需求比较强烈的主要是农户和中小乡镇企业。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供给与他们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对称现象。首先是规模不对称。国有商业银行与国外的大银行相比,已经是非常之大,而农村企业都是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在合作中会出现规模的不对称。其次是成本收益不对称。农村企业和农户的资金需求往往数额较小,批量较多、比较零碎,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则偏好资金需求量比较大的批发业务,规模过小的业务所带来的微薄收益尚不足以抵消过高的成本支出。再次是所有制不对称。国有商业银行贷出去的资金,如果是给了国有企业,即使收不回来,毕竟都属于国有资产,追究起来也不会存在太大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但如果是贷给了非国有的客户,一旦收不回来,无论是客户经理还是银行负责人都不好交待。因此,体制问题也阻碍着国有商业银行对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的贷款发放。

2、类似国有商业银行这些大型金融机构在农村一般不拥有信息优势。这是因为,①即使它在地方上设有分支机构。其经理人员也会经常调换,使得其对地方企业的了解程度相对较差;②即使这些地方分支机构的经理人员能够了解地方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他们也很难向其上级机构传递中小企业的经营信息。因为中小企业缺乏经营透明度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其信息不具有“公开性”(Publicity)。中小企业经营信息的这种非“公开性”使得在贷款出现问题时分支机构的经理人员很难向其上级解释;③由于资金庞大,故大型金融机构拥有更多的机会,所以它们往往会忽视对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的贷款。现实情况是,商业化改革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大量撤离在农村的分支机构已成为事实。

(二)农村经济发展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制度的需求

1、中小金融机构的规模一般都较小,资金实力薄弱,无力单独承担较大项目的融资和满足较大企业的信贷资金需求。因此,多数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都应将自身定位于“为农村中小企业、农户服务”,时间证明了这一定位的正确性。浙江台州市路桥区的泰隆和银座两家民营信用社占有当地存款总额55%,赢利也相当可观。原因是这两家信用社从一开始就瞄准了自己的空间,为农村中小企业服务。

2、在金融市场上,农村中小企业、农户对银行的选择往往以地理条件作为重要参考,一般情况下都从临近的银行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筹措资金。受选择面的限制。农村中小企业、农户对中小金融机构有较高的忠诚度,这就保证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稳定的客户源,而且能够取得较好的利润。

3、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角度看,由于委托管理层次少,与客户地域联系密切,因此,他们最能利用地方以至社区内的信息存量,最容易低成本了解到地方上农户、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项目前景和信用水平,最容易克服“信息不对称”和因信息不完全而导致的交易成本较高这一金融服务的障碍,比较适合为农村中小企业服务,容易和他们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除此以外,由于社区内农民长期生活在一起,一次违约,有可能导致以后的不被信用和被社区成员看不起,违约成本较大,所以,对其贷款的偿还率显然要高于大型金融机构,也为农村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我们发现,大力发展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成为解决我国农村融资困难的有效方式。不仅如此,实际上,我们还可以证明,在目前它也是最佳的方式。

可见,国有商业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对于农村部门的融资需求要支付额外的信用评估与监督成本,他们合乎逻辑地偏好于与资本密集型的大规模信贷需求建立联系,因此,农村产出的特质与小型金融制度更为贴切。正式金融机构在乡村和小城镇开办分支机构的费用,往往与由此引起的业务不相适应,实际上,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的退出证明了这个观点的正确性。

二、国家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制度供给的推进

在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变迁中,金融体制改革的取向、深度、广度、速度和战略选择等基本取决于政府权力中心的意愿和能力。但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国家作为一个理性的经纪人。其并不是完全依照制度均衡与否和需求的大小来决定是否进行制度创新,而是在有限条件下追求自身的效用最大化。因而金融制度的供给仍取决于国家效用函数中的成本收益分析。那么,按照国家的效用函数,它是否会提供这样一种制度供给呢?张宇燕和何帆(1998)的研究表明,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社会变革都有着深刻的财政背景,财政压力决定改革的起因。改革是国家主导性的制度变迁,而国家主导改革的初始动机,首先是为了提高或至少维持国家的义理性水平。如果义理性水平可以保持不变,国家的政策大体上不会变动。在边界稳定的社会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的义理性水平将逐渐下降。这可称为国家义理性投资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义理性水平的下降迫使国家不断提高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持续增加的后果是引起财政收支的缺口不断扩大,财政支出的增长率超过国民经济的增长率,最终出现财政压力。

财政压力反过来会导致国家义理性水平的进一步下降。为了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国家开始寻求改革。当面对财政压力时,国家采取了“甩包袱”的办法。首先,既然公共产品过多是国家财政危机的直接原因,那么面对财政压力,国家直接作出的政策调整恐怕就是减少国家承担的公共产品的数量,以此节省财政支出。必须指出的是,国家“甩包袱”的同时,总是伴随着某些权力的下放。国家之所以甘愿下放权力,是因为

经过利弊权衡,认为符合国家的效用函数。

前面对农村经济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目前城乡二元经济差距增大,农民收入增幅持续减缓。不仅增加了国家的财政压力,而且,社会矛盾也越来越激化,而作为占中国人口56.1%的农民,将极大地影响国家的效用函数。因此,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国家的当务之急,而农村经济的发展瓶颈,却是农村金融。上述证明,为工业化优先发展积聚资金的国有商业银行,已完成历史使命。而作为大型金融机构,商业化的改革,并没有使其成为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机构。农村经济的小规模。内生出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制度的需求。在长期的金融抑制政策下,农村民间金融组织被认为是非法的而得不到承认,农村信用社几经改革。也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大力发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民间金融机构,将有可能满足农民更多的资金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吉林梨树、陕西西安的案例表明,一旦给与农民恰当的机会和资金满足,农民会爆发出意想不到的潜能和热情,相应的小型金融机构也会获得良好的收益。

篇8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6―0081―04

1 引言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资金配置效率低下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明显减弱并困扰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村金融制度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无疑将成为农村经济改革中的一个焦点,农村金融改革的实质,是要建立一个有效配置金融资源的农村金融市场。目前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陈锡文,2004),由于金融二元结构特征的突出,中国农村的“二重结构”面临着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双重约束,金融市场表现为“被约束的帕累托效率”,但实践证明,农村金融发展在浙江地区经济增长中举足轻重,浙江农村金融市场以其独特的优势,实现着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和竞争性,形成的多层次和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共存的格局,作为不可或缺的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与探讨,对建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具有示范意义。

2 理论与文献梳理

较早研究发展中国家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是戈德史密斯,其《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1969)开创性的研究了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联系。而麦金农(1973)在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后,提出了著名“金融抑制”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是不完全的,大量的中小企业被排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之外,不完全的金融市场导致了资源配置的扭曲。E.S.Shaw(1973)从分析金融中介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首先应该从金融领域人手,减少人为因素对金融市场的干预,借助市场的力量以实现利率、储蓄、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消除“金融抑制”。戈德史密斯(1969)、麦金农(1973)、肖(1973)的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其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存在密切的正相关。莱文(1997)对有关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总结,认为一个功能完善的金融市场的存在,一个完善的金融体系具有降低风险、更加有效地配置资源、提高经济中的储蓄水平、降低交易成本等作用,这些功能又会影响资本的形成和技术创新,从而促进经济增长。“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他们的观点反映出金融发展与金融深化对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发育良好的金融市场以及有效的金融机构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Romer(1986)和Lucas(1988)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影响下,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兴起。构建了内生金融中介、内生金融市场模型,对金融发展做了大量实证。Stiglitz&Weiss(1981)的均衡信贷配给模型为民间金融内生性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框架。

在农村金融发展理论上,一直都存在主张政府干预和主张市场调节两种观点对立的理论主张。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农村金融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农业信贷补贴论和农村金融市场论。80年代末以来,人们认识到为培养有效率的金融市场,仍然需要一些社会性的、非市场的要素支持它。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以布菲(Buffie,1984)、泰勒(Taylor,1983)、科萨克(A,Kohsaka)和范・威金伯根(Van Wijinbergen,1982、1983)等为代表的新结构主义学派认为,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具有鲜明的二元经济特征,即现代意义的金融体系与落后的场外金融市场并存,同时新结构主义者认为,非正规信贷市场是“竞争性和灵活性的”(Taylor,1983),也即非正规信贷市场是一个充分自由化和有效率的市场。由此,新结构主义引申出其政策建议:发展中国家已经存在一个自由化和有效率的中介――非正规信贷市场,应该保护它,而不要金融自由化。进入21世纪以后,政府在农业和农村金融资金配置中的负面效应也逐步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发现。Konestr(2000)深入研究了功能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在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以及提高农村资源配置效率中的核心作用,他认为:经济转型国家由于缺乏有效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国家的财政、金融部门对农村金融配置效率是低下的。Carew(2001)对农业研究和农村公共投资支出的制度安排进行了研究,认为政府对这一领域的资金投入在缺乏制度保障的情况下,容易产生低效率配置。这些丰富而深刻的理论为理论借鉴和研究提供了逻辑起点,尤其是在农村,当传统的农村金融政策普遍失败后,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方法(The New Approach)随着国际范围内一些具有影响力的成功案例的出现,而逐渐成为新古典经济学的主流。新方法认为农村经济增长和减贫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包含农村金融在内的系统解决方案,内容包括有利而稳定的政策环境、有活力的农村金融机构和有效的农村金融市场、适当的农村金融监管框架以及政府旨在强化市场力量的直接干预。新方法重拾新古典主义的市场中心理念,在微观层面上,将希望寄托给有活力的农村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作用开始被重视(焦瑾璞,2006)。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与演变,已有的结论更多的是在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和调查研究中得来,一般体现的是从一种无组织的形式(如民间借贷)到有组织的形式(如标会:钱庄)、从直接融资到间接融资的发展过程。许多研究认为,农村金融抑制是造成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最主要的原因。如林毅夫(2003)指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财政代替金融的制度逐渐被放弃,为了支持改革前遗留下来的许多资金密集型的大型的重工业企业,政府担心全国每年创造的储蓄不能进入大银行使得政府没有资金来扶持大的重型企业,因此,就抑制除大银行以外的其他中小银行、互助会、民间借贷、互助基金等金融形式的发展,而多数这些金融形式恰恰是农村所需要的金融供给方式。由于担心监管的难度大,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局面至今仍无较大的改善,对于农村民间金融的歧视仍然相当严重,农村金融市场准入不仅没有松动,总体上,对农村金融的管制甚至还有所强化(马晓河,姜长云,2003)。这使得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僵化,难以提供各种适合农村金融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因此,金融抑制是造成农村居民资金借贷行为扭曲的根本原因(何广文,1999)。从信息经济学的视角,林毅夫等(2003)认为,由于金融交易的特征,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事先的逆向选择和事后的道德风险可能是民间金融广泛存在的一个更为根本的原因。

胡金焱(2004)总结了世界各国民间金融的发展,并从信息、担保、交易、定价等角度分析了民间金融的运行机制。在对民间金融的各种形式的研究中,金祥荣等(2005)研究了标会、摇会等的定价和效率,表明如果一个地区的资金借贷市场较为发达或是一个完全的接待市场,尽管会员在标价时存在低标倾向,从保险的角度,互助会仍然具有效率。徐笑波等(1994,P99)研究了银背与钱庄之间的关系,描述了一种从借贷中介人到从事存贷业务金融组织的演化过程。

基于浙江省的民间金融的发展比较有特点,浙江省尤其是温州地区民间金融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是众多文献研究的重点。如叶敏、史晋川(2003,P126)对温州民间80年代金融风潮的考察,认为从聚会到盈利的发展过程,也表明了民间金融的发展受到自身规模扩大的约束。郭斌、刘曼路(2002)通过对温州地区“排会45庄”的演变,探讨民间金融从互助组组织到盈利性组织的演变。张震宇(2003,P729-731)描述了近年来温州地区民间信用活动新的发展趋势:间接融资逐步减少,但互质的“呈会”非常普遍。这体现了1990年中期以来国家政策对民间金融制度变迁的影响:从间接金融回到直接融资,从盈利性组织回到互组织。史晋川等(1997)的研究更是证明,民间正式金融机构(如城乡信用社)比国有金融制度更适合于体制外产出增长的金融需要。

金融部门是国民经济的核心,也是农业经济发展资金生产要素供给的主要部门。整体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实现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构建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真正能够满足“三农”发展的金融、为“三农”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的金融服务体系,形成有效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合力,已成为金融发展刻不容缓的任务。关于金融如何促进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研究,多是从农村金融体制如何改革(或者怎么改变金融落后的状况)以此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张海峰(2006)认为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新要求,但是现有农村金融体系难以支持新农村建设,由此提出了需要重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结论。另外,还有刘振海(2006)、李敏(2006)、程建平(2006)等的研究也都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如国家粮食局副局长任正晓(2006)认为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农村金融依然是农业投入的主体,如何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将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甚至农村社会的稳定。再如之文(2006)认为农村金融的滞后是造成“三农”问题的原因之一。国务院发展中心农村部副部长徐小青(2006)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具有明显的时代含义,应从两方面考虑:第一,我国现在还处在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时期,国家全面小康社会突破的重点是农村。第二,现阶段已经具备了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条件。

3 宁波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案例分析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我国农村生产力的解放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一些东部的农村地区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冲破了农村“大一统”金融安排的束缚,采用了多种方式融通资金,突破了农村的“低水平均衡”,并发展起来了,宁波地区等地发展成为了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宁波已走出了一条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发展新路,经济社会发展已进人工业化中后期和城市化加速期阶段,现阶段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传统村落向农村新社区转变,传统农民向专业农民和现代市民转变,形成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对此金融的作用更加重要。

Kellee Tsai(2001)基于实地调查的研究发现,中国的私营企业在创立和发展过程中一直主要依靠非正规金融进行融资。一般认为私营企业更多地依靠非正规金融融资,一方面是因为获得正规贷款的困难,另一方面是因为非正规金融方面手续简单、资金成本低(亲友借款)。为全面深入了解宁波市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供需状况,我们选择了2个在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地理位置各不同的典型乡镇(慈溪市周巷镇及宁海县长街镇)进行实地蹲点调查。根据回收的农村企业的问卷及综合分析,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是资金短缺,周巷的企业占69.4%,长街的企业占71.9%。而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来源于自有资金,周巷企业占64.7%,金融机构融资占总资金来源的34.1%,其中,农村信用社成为88.9%的企业首选的筹资渠道,其次是农业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再次为相关人员的亲友借款,占总资金来源的0.64%。虽然信用社仍然是农村企业最主要的正规信贷供给渠道,但对于企业来说其信贷选择渠道更加多元化。农业银行也是企业获得信贷资金的重要渠道,相对于农信社,农业银行有资金规模和机构设置上的优点。另外,宁波市的农村企业涉及对外贸易的较多,因此对于工、中、建行的需求也较明显。还有少数企业获得了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贷款。长街农业银行的占比最高,为71.9%,其次为工行、中行、建行,为68.8%,宁波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分别为59.4%和56.3%,列第三和第四;其余占比超过10%以上的分别为:保险公司营业机构(18.8%),小额信贷公司(18.8%)、邮储银行(18.8%)以及农业发展银行(15.6%);其他如租赁公司和股份制银行二者均为9.4%,农村资金互助社、信托公司、证券、期货公司营业部均为6.3%,国家开发银行和村镇银行为3.1%,占比都较小。所有借款来自正规金融机构的占到了51.6%,而非正规渠道对满足企业的金融需求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占到了48.4%,其他企业借款的资金占0.13%。在企业需要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调查中,贷款占75%,为最高结算占37.5%,存款为31.3%,从这也可以发现,农村企业对贷款的需求遥遥领先,这一方面是由于近期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和人民币升值持续所致,同时印证了企业认为当前生产经营中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是资金短缺,造成了个体私营企业对贷款服务需求。

通过对2007年长街企业用于生产经营的资金筹措及资金成本情况的统计可以发现:企业用于日常生产周转的资金中,自有资金占76.8%,远远领先于其他渠道得到的资金。处于第二位的是“其他商业银行融资”,占19.4%;“农信社融资”占2.6%,其他为“农业银行融资”(0.8%),“亲友借款”(0.4%),“其他企业借款”(0.01%)。用于技术改造的资金中,“其他商业银行融资”占78.2%,“自有资金”占21.8%。用于基本建设主要来自“其他商业银行融资”(48.9%)和“自有资金”(43.1%)。虽然非亲友民间借款的比重不高,但对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其更接近于市场性金融。

篇9

作者简介:王曙光,男,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副教授,北京100871

郭 欣,女,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1

一、引 言

近来,农村合作金融由于其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独特地位而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决策部门的关注,农村合作金融的制度的变迁迅速推进。2003年8月18日,《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序幕正式拉开。最新的数据显示,经过两年的改革与实践,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绩效已经显示,其中包括:资本充足率大幅提高,不良贷款率下降,结束亏损局面,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明显提高;资产规模不断壮大,支农功能增强,已经初步改变了以往资产质量低、金融风险大、经营效益低下的局面,进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农村合作金融的命运出现了转机。[1]

学术界近年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模式与路径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谢平(2001)结合国际经验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体制改革进行了全面的解析,其中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性质、组织模式以及管理体制的讨论引发了对农村合作金融的重新定位。[2]与此同时,一些富有价值的案例研究揭示出农村借贷行为和农村信用社业务结构的一些新变化,其中温铁军(2001)考察了农户信用与借贷行为的变化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并分别说明农村合作金融和农村民间金融在农村信贷中的地位变迁;[3]曹力群(2000)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宏观视角出发,对农村合作金融的未来制度演进及其对农村信贷行为的影响作出了基于案例的分析;[4]而何广文(1999)更是通过详尽的调查数据考察了不同地区农村信贷行为和资金来源结构特征的差异。[5]这些经验研究证明,在农村经济结构和农户贷款需求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供给行为也应该相应地进行调整。一些系统的专著也开始出现,其中李静(2004)从农村金融组织和制度环境的角度探讨了农村合作金融的未来改革模式;[6]何广文(2001)通过国际比较与国内实证分析详尽探讨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内部运行机制的变革趋势;[7]而张杰(2003)从更理论化的视角,分析了农村金融以及合作金融的结构与绩效。[8]这些著作均从农村金融结构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宏观视角出发,对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进行了系统探讨。从我国目前的文献看,针对农村微观主体(包括农户、农村经济组织以及乡镇企业)借贷行为的经验研究和宏观视角的理论研究取得较多成果,但是针对具体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案例研究还很缺乏。这就影响到学术界对于农村信用社现状和绩效的准确判断。

本文的研究旨在弥补学术界对农村信用社案例研究的不足。本文作者于2005年8月对山西LD农村信用联社(以下简称LD联社)进行了深入调研,考察了LD联社所属的6个信用社以及联社营业部和联社信息中心,全面了解了LD联社的业务领域、组织架构、产权结构以及改制情况。调研采用农信社管理人员座谈、农信社客户访谈、贷款企业实地调查等多种形式,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对LD联社的运作机制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把握。

二、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变迁

(一)从存款结构分析

农村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变迁深刻影响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储蓄来源结构和规模。LD联社是全国首批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改革试点单位之一,经过21年发展,已具备相当大的业务规模。截止2005年6月末,总资产212亿元,各项存款106.8亿元,各项贷款79.32亿元,存贷比例74.3%。LD联社的业务规模和经营业绩在山占鳌头,在全国农村信用社中也占有突出的地位。从1995―2004年这10年的存款规模的变化来看,LD联社的业务规模扩张是显著的(见表1)。存款余额的大幅增长一方面说明农村储蓄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同时也与农村信用社在吸储方面的制度创新密不可分。LD联社通过专题吸储活动、为优质客户提供带有某些混业经营特点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如为客户办理集储蓄与保险为一身的新金融产品)、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创新(如充分发挥各村信贷“站干”的作用)等手段,有效扩大储蓄覆盖面,从而保障农信社存款规模的稳定高速增长。

在农村地区,由于存在着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位于不同经济区域的信用社的存款来源结构有很大不同。处于城乡结合部的信用社,吸收了较多的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财政存款,储蓄存款和对公存款的比例大体相当。相对而言,位于农村地区的乡镇信用社,农户储蓄的比例远远高于对公存款,基层经济组织和企业的存款比例相对较低。但可以预期,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变迁,农村中小企业以及村级基层经济组织的力量将有巨大发展潜力,农村信用社的对公存款的比例将大大提高,存款结构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变迁。当农信社的存款来源更多地依赖农村中小企业和基层经济组织来维持的时候,农信社的业务结构也必然会随之变迁,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二)从贷款结构分析

1.贷款结构变迁与经济结构演进。我国金融体系的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与国有企业的制度变迁有着深刻的逻辑联系,金融体系改革的滞后从某种意义上支付了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成本。但在这种总体的逻辑框架下,国有金融机构大规模从农村地区退出,是导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和农村正规金融疲软的重要制度背景。[9]这一背景凸显了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中的特殊地位。国有商业银行退出农村领域后所形成的农村金融市场“空洞化”和由此导致的农村经济缺乏金融支持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而我们从LD联社的贷款去向的结构分析来看,其支农的主导方向并没有改变。目前LD联社的农业贷款余额已达18.96亿元,其中农户信用贷款和多户联保贷款余额6.9亿元,较大程度上满足了农户的信贷需求。此外,信用社还支持LD区农业调产项目“蔬菜、林果、花木、畜产”四大基地建设及配套设施建设,2004年净投放2.17亿元,实现“三农”增收1.2亿元。从表2的农业贷款结构数据显示出一些新的特点,即农村工商业的贷款规模急剧上升,而且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这种变化很显然是

近年来该地区农村经济个体工商户或私营企业快速发展在信贷需求上的直观反映,而LD信用联社正是满足了这样的需求,从而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贷款结构的分析表明,随着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业务也在发生相应的变迁,使得农信社一方面仍然坚持支持农业发展的传统业务领域不变,另一方面也应积极适应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将贷款领域适当向农村中小企业和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转移,这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2.不良贷款的控制。通过严格的信用等级评定,LD联社比较有效地控制了不良贷款的规模,从表3的数据来看,不良贷款余额总体上呈下降态势,而且在近10年中间,尤其是1999年以来,不良贷款率有显著的下降。需要指出的是,数据所显示的农信社不良贷款中包含着很大一部分中国农业银行改制时的历史包袱,农信社可以说承担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变迁的部分成本。然而即便如此,在1999年之后,这种历史包袱也正在经由农信社经营效益的提高而得到逐步化解。

值得一提的是,LD联社制定了一整套严格的工商户评级制度。以其下属的FX信用社为例,它成立了“商户信用等级评定委员会”,由信用社主任、分管副主任、信贷会计、分社主任、客户经理等5人组成。这个委员会的职责主要为:审查各市场、街道初评小组成员资格;组织开展商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审定商户的信用等级;确定信用商户贷款限额;核发信用等级证书。信用商户初评小组的成员由包片分社主任、包片客户经理、区域管理干部、区域工商人员等5人组成,组长由包片分社主任担任。初评小组的职责是:对辖内商户进行现场调查;对商户可变现财物逐项登记评估;对商户经营状况、收支情况进行分析、预测、评价;动员商户人股成为信用社社员;对商户信用等级提出初评意见;按照信用社商户信用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意见,了解商户经济活动情况,并及时反馈给信用社。信用初评小组的评定结果经过“商户信用等级评定委员会”的确认后,审定工商户的信用等级,并确定相应的贷款限额和贷款优惠条件。从这个工商户信用等级的审定制度来看,信用社充分调动了社区内部管理者和工商户的参与积极性,而社区管理者与信用社相比具备信息上的比较优势,从而极大地降低了信用评级中的信息不对称,而且社区管理者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成为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控制的一个合理而有效的组成部分,这是信用社在信贷领域的一种重要的制度创新。

三、制度变迁与农民信用观念的培育

本文以LD联社为例,从存款结构和贷款结构这两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合作金融的制度变迁。其中存款结构的分析表明,在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地区,存款表现为不同的结构特征,而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这种变化将更加明显。同时,存款结构分析也表明,信用社存款中占据大部分的是流动性很强的低成本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信用社的流动性风险,但是农信社仍然可以通过严格科学的资产负债管理来抵御这种流动风险。

对LD联社的贷款结构的分析使我们对其信贷风险控制机制和信用评级制度印象深刻。LD联社在不断增加信贷规模的同时严格控制外部风险,力求盈利与风险的平衡。调研组此番走访深刻体会到该信用社与信贷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理念:信用社通过详尽的评级制度划分信贷户的信用级别,然后根据不同级别给予不同程度的支持,级别越高,享受到的利率优惠与资金支持便越多。盈利能力强且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和农、商户在信用社资金和信息的支持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进而在企业和信用社之间建立了超越单纯金融业务的关系。这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持续增长的资金支持,也稳定并扩大了信用社的业务规模,更在当地社区培育了良好的金融秩序和信用环境,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循环。

这种互动循环对我国农村金融和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是非常深刻而深远的。我国农村金融的稳健发展与农民信用观念的培育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一方面,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尤其是其业务领域的拓展和创新,会直接影响到农民信用观念的确立,农民在日益频繁的信贷交易中体会到市场信用的重要意义,那些信用评级高的农民或者农村基层经济组织更容易获得贷款,促进了自身发展;另一方面,农民信用意识的增强也直接拓展了农村金融的信贷基础(包括信贷需求和信贷供给),为农村金融的业务扩张提供了制度保障,并直接降低了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和不良贷款规模。这种互动关系的建立和拓展,导致传统乡土社会中建立在血缘和地缘关系中的信任观念逐渐演变为现代市场社会(或者说契约社会)中以遵守市场契约为特征的现代信用观念。[10]这种观念的养成,实际上凸显了道德(信用观念本质上是一种道德规范)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在维系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木 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人民日报,2005―8―18,

[2]谢 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J].金融研究,2001(1).

[3]沮铁军.农户信用与民间借贷研究[R].农户信用与民间借贷课题主报告,2001.

[4]曹力群.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农户借贷行为研究[R].课题报告,2000.

[5]何广文.不同地区农户借贷行为及资金来源结构[R].课题报告,1999.

[6]李 静.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的行为与制度环境[H].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4.

[7]何广文.合作金融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篇10

一、农村经济现状及风险投资参与状况

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742.8元,年均增长9.5%;中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864.8元,年均增长10.6%;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685.6元,年均增长10.5%。在看到农村经济获得发展的同时,不可忽略这样一组数据:2009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3566美元,按当时汇率计算,折合人民币24320元,依据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比值为0.45,得出年人均纯收入约为10944元。这一数据是东部地区农民纯收入的1.6倍,中部地区的2.3倍,西部地区的3倍。即使是经济最发达的上海市,2008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34倍,分别为26690元和11400元。

上述数据表明,虽然长期以来国家给予农村经济发展以大力支持,但由于受经济基础、自然条件、受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农村经济依然相对落后,发展农村经济依然需要长期的努力。

风险投资在中国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到2008年,中国风险投资机构管理的资本总额已达1455.7亿元。如果能够将风险投资的部分资金引入农村经济体系,必定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事实上,风险投资机构已经关注到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商机,也在相关的农业企业中投入了一些资金。根据china venture旗下数据库产品cv source统计,截至2010年4月12日,农林牧渔行业共发生投资案例87起,涉及投资金额 10.59亿美元,但平均到每年的投资额占风险投资总投资额的比重较低,且投资总额极不稳定。

二、风险投资对农村农业投入过少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地区居民创业意识不强

从目前的农村现实来看,农村居民整体创业意识不强、创业率低。大多数农村居民过着靠手艺吃饭的生活,青壮劳力大多外出务工,一年中难得回来几天,加上长期受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易满足现状,很难产生回乡创业的思想。另外,外出务工所获得的收入大多用于建房、子女教育及生活开支,使得即使有创业想法也缺乏必要的创业资金。同时,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使得农村居民创业时有很多后顾之忧,抵御风险的能力极低,在一些创业想法面前畏缩不前。

思想意识的局限与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农村潜在创业主体无法产生创业理想,因而风险投资寻找不到创业项目,从而限制了风险资金进入农村农业经济体系。

(二)农村地区创业成长性较差

较低的创业率,并不意味着在农村地区就没有创业。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创业也有过几次,其中也不乏成功的案例。

但在新的时期,上世纪80、90年代的创业路线显然是行不通的。从目前农村创业现实来看,大多仍然延续了过去的创业模式,依靠技能或有限的资本开家小店小厂,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好的最多解决一家的发家致富,很难获得太大的成长;或者照搬先进地区容易模仿的创业模式,成长空间也不大。

由于受到受教育水平等限制,这些类型的创业一般没有高科技作支撑,也很少有富有成长空间的独特创新包含其中,创业时也没有系统的发展规划,很难获得风险投资的青睐。

(三)缺乏信息交流平台

在农村地区尤其是落后的农村地区,对外信息交流很困难。报纸送不进来,信件寄不出去,现代网络设施铺设不到或使用率极低,有的地区甚至手机信号都没有。这使得这一地区的创业者很难与外界的风险投资机构联系,推销自己的创业项目,有的甚至都不知道风险投资的存在。风险投资机构也没有一个获得农村创业项目信息的有效平台进一步筛选,投资更是无法开展。

三、增强风险投资对农业农村投资力度的措施

软环境是指物质条件以外的外部条件和因素的总和,如政策、文化、制度、法律、思想观念以及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态度等。在基础设施及条件日益趋同的今天,软环境对投资的影响越来远大。要吸引更多的风险投资资金进入农村,软环境方面的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提高创业意识

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地

区,由于生产力不够发达,以及几千年封建思想对人们的影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然占据一定的地位,相关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官本位思想浓厚,甚至存在 凭手艺做工养家糊口的心态。

体现在创业方面,主要表现为,无法发现创业机会、把握不住创业机会,创业时困难重重、成功率低,创业规模层次低等。从而造成经济规模上不去,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乃至停滞,一定区域内投资项目偏少,无法吸引风险投资关注。思想上的落后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所以,从政策导向上看必须尽一切可能解决思想上的落后问题。

1.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受教育程度低是农村居民的一个显著特征。要改变农村居民思想落后的状况,必须强化基础教育,加大基础教育方面的投入。提高农村适龄人口的入学率,降低失学率。不仅要推进免费的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建议延长至12年),还要从失学的原因入手,建立普惠制的入学奖励制度和特惠制的优学奖励制度,促使更多的农民子弟能够享受教育福利。并且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增加创业教育的环节,提高农村居民的创业意识与能力。

2.加大网络建设,降低使用成本。这里所说的网络包括交通网络、电视网络、电信宽带网络等。这些网络的建设与使用方便相对封闭的农村地区与外界的接触,从而改变传统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激发新的人生追求与理想,进而逐渐改变整个农村的精神面貌,塑造创业精神。同时,这些网络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包含创业致富的信息,可以为农村创业,提供项目、创意参考。

(二)降低创业阻力

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创业活动都受到了高度的关注,政策上也给了很多的支持,但在农村农业方面的创业需要更多的支持。

1.土地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自1999年1月1日生效,2004年又进行修改。我国在土地使用上实施了严格的管理,县及以下行政单位没有土地使用指标。这一规定的积极意义不容忽视,在此不做讨论,但给农村创业的土地使用问题带来了难题。应该在农民创业活跃的区域设置农民创业园区,以满足农村创业的土地需要。当然,在园区土地使用上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

 2.企业组织形式。农村创业者在资金上、风险承担能力上都是脆弱的。为保障农民的创业积极性,保障创业失败后农民的正常生活,需要在企业的组织形式上进行适当的创新。如有限合伙制,一般情况下其合伙人可分为两类,一类合伙人作为真正的投资者,投入绝大部分资金,但一般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并且只以其投资的金额承担有限责任,称为有限合伙人;另一类合伙人作为真正的管理者,只投入极少部分资金,但全权负责经营管理,并要承担无限责任,称为普通合伙人,亦称一般合伙人或无限合伙人。就风险投资而言,风险投资机构一般是有限合伙人,而创业企业家是无限合伙人。为促进农村农业的创业行为,在法律上可允许农民创业家以有限合伙人的身份参与创业,以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另外,在合作制股东限制上,在有限责任公司最低资本额的限制等方面都可做适当的调整,以促进农村创业,并吸引风险投资的加入。

(三)建立农村地区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创业项目技术含量

调查显示,进入21世纪以后,农民回乡创业步伐明显加快,回乡创业农民占外出农民的3.68%。但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创业项目集中在传统的农业或养殖业项目上,这些项目收益不高,发展潜力不大,只能保障创业者自身的生活。因此,这些项目很难获得风险投资的关注。

要想吸引风险投资对农村创业项目的关注,必须提高农村创业项目的科技含量,提高创业项目盈利水平。建立新型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组织,扶持盈利性农业科技推广企业的建立与发展,构筑一套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以无偿服务为先导,以有偿服务为补充,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四)新建农村地区融资服务体系

中小企业融资难在我国是一个长期问题,农村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度更大。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在解决农村金融问题方面做出了很多尝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金融环境。但对不断繁荣的农村创业而言,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特别是创业初期的资金需求。数据显示,自2007年之后,投资于早期项目的风险投资机构越来越少,更多的投资机构选择了扩大基金规模,进入中后期投资领域。

因此,为支撑农村农业的创业行为,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重构农村信用体系,强化小额信贷机制和建立农村居民征信系统,构建新型农村信用担保机制。二是构建农村风险投资体系,建立政策性保障性风险投资机构,服务于传统型农村创业;建立风险投资引导机制,引导风险投资进入农业农村领域;推动微型风险投资基金模式,适应农村创业资金需求特征。

(五)搭建信

息交流平台

数据显示,2004-2008年,“政府部门推荐”一直是风险投资机构获得项目信息最主要的来源。但农村相关行政机构在创业项目的推介上显然做得不够。同时,在广大的农村创业者中,对风险投资也是知之甚少。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必须构建一个多层次的信息交流平台,为风险投资机构和农村创业者牵线搭桥。

搭建风险投资机构与农村创业项目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解决投融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吸引风险投资对农村农业项目关注,是信息交流平台的首要功能。辅导农村创业者提高创业水平及管理水平,帮助创业者完成高质量创业计划书,是该平台的另一重要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 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9-2010)[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 社,2009.

篇11

乡镇党委书记专题培训

乡镇党委书记,是国家行政管理体系的最基层,处于“三农”工作的最前沿,乡镇党委书记置身于农村基层。乡镇党委书记的作用非常重要,上级政府及各级职能部门的工作要求需要在乡镇层次具体执,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因此,要加强乡镇党委书记培训,培训内容要结合苏北地区农村的发展现状,主要包括都市型现代农业、环境整治、依法行政、城镇化建设、新型工业化、WTO知识产权保护等。

“科技镇长”专题培训

苏北地区农村经济的大发展需要科技力量的支撑,需要科技促进经济发展。为此,需要组织苏北地区农村分管科技的乡镇长举办专题培训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如何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查研究;如何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策划实施科技开发项目;如何进行知识产权开发与保护等内容。

对“科技镇长”采取集中的专题培训,帮助科技镇长寻找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切入点,以使科技更好地推动苏北地区经济建设。帮助“科技镇长”根据苏北地区农村当地实际经济情况,转变思路、转变角色,积极的为苏北农村经济建设出力。使“科技镇长”转变认识,坚持以科技、人才工作为重点,创建新型平台和引进人才引进为突破口,促进高科技人才和智力成果向苏北农村汇集。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决与党保持高度一致,讲大局、淡名利,讲奉献、淡得失,团结协作,共谋发展。以服务苏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苏北地区农村产业、服务科技创新为已任,充分利用高校优质科技资源,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高新技术项目发展水平。

村干部培训

从农村基层工作和村干部的实际需要出发,紧紧围绕苏北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培训方式,科学设置培训内容,确保培训的全面性、丰富性和针对性。一是在教学方式上采取专家讲座、参观交流、案例教学、录像教学、座谈会等形式,邀请专家教授、农口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基层一线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授课,激发村干部学习的积极性和向先进分子学习的热情。二是围绕提高村干部工作能力为目标,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做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科学设置培训内容。主要的培训内容包括党性修养、履职能力、群众观点、惠农政策、项目知识、社区管理、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培训。着重培养如何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如何搞活农村集体经济、创建合作社、专业协会等方面的知识,鼓励村干部积极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着力培养发展型、服务型、创业型的村干部,促进苏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

大学生村官培训

苏北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而大学生村官有着丰富的科技文化知识、散发着青春活力、充满了开拓精神、能拼搏有干劲,能给农村带来先进的思想和观念。苏北农村地区尤其缺乏市场经济的思想,大学生村官可以将市场经济的思想带到农村,让农民也用市场经济思维发展农村经济。比如:招商引资的措施,强化资源开发、利用和整合,运作资本市场等,可以加快农村改革开放的步伐,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的历史性转变。

培训内容有:一是开展农村业务培训。针对大学生村官岗位职责特点,开设民情介绍、思想政治、领导科学等课程,并对培训课程进行了细化、量化、专业化改进。二是开展创业培训。举办 “大学生村官创业致富讲座”,邀请创业培训专家为大学生村官进行辅导。三是开展公文写作技能培训。对大学生开村官开展党纪政纪、政治理论、秘书基础、档案管理等专项培训。四是开展心理素质培训。通过培训,使大学生村官增强面对困难、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克服心理惰性,培养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工作态度。

农村党员远程培训

农村党员干部远程培训是将信息技术和培训结合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在远程培训活动中,注意结合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突出农业科技技能培训,增强远程培训工作效果。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定期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政治学习和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

农村党员干部远程培训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是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快苏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农村党员干部远程培训的目的在于以远程培训为手段,教育党员保持党的先进性,发动群众,共同进步,共同走向富裕。

在教学组织上,可以在各教学点集中组织播放录像的基础上,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需要聘请相关教师、专家、技术人员等开展随堂辅导,开通技术服务和业务咨询电话,随时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解答遇到的问题,提供致富信息和实用技术,使远程培训的教学内容能真正用得上。

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包括党性教育、政治教育、政策法规学习、实用技能学习等,坚持网络视频教学、电视教学、多媒体教学与专门辅导相结合。对农村党员干部,重点培训农村农业政策信息咨询、种养技能培训,致富经验交流,不断增强教育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教学时间上,根据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实行集中和分散教学,也可以采取“见缝插针”的学习方式,每次学习不少于2小时,党员干部每月学习时间不少于6小时。坚持全天开放,随到随学,随需随学。

篇12

一、引言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业人口比重大,“三农”问题突出。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农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农村金融的供给及其功能发挥决定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农村金融体系变革滞后,金融抑制问题突出,农村信贷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严重羁绊。因此,如何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的新特点解决农村信贷供给不足,从而彻底打破农村金融困境,就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一)现阶段农村金融需求特征

在现阶段的中国,农村金融抑制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因此,站在农户角度来审视农村的金融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在一个连续的视角下来看巾国农户的金融需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农户,可能面临不同性质的资本约束。具体而言农村金融需求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生产性贷款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涉农的资金需求大部分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借贷资金用途与经济基础密切相关,交易成本较高,缺少传统意义上的抵押品;(2)农户的融资偏好更加倾向于正规金融贷款,但由于正规信贷的可获得性程度不同,不同地区农户的实际融资顺序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借款的便利程度是影响农户融资偏好的主要因素;(3)农户对贷款利率的变动并不敏感,但对高利率的承受能力明显较低;(4)农户借贷的契约化程度较低,关系借贷主要依靠社会性约束(尽管正式的市场契约机制尚不完善,但到目前为止,建立在乡土网络基础上的社会约束依然能较好地执行监督和保障功能),但随着经挤的发展,采用市场化契约来缔结金融合约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农户所采用。(5)信贷资金的次数增多,资金额普遍增大。(6)还款来源受到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约束。

总之,分散性、小规模、高风险、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意味着金融经营成本的增加;贫穷、传统、保守,决定了农民在金融资源获取上的弱势;信贷资金供给不足无法满足需求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现阶段农村金融需求的新变化

(1)消费信贷需求愿望强烈。目前,许多农民为改善生活条件,对于小型农机具的消费欲望强烈。原因在于农民需要这些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但是部分农民表示由于现在下乡农机具价格走势偏高,依靠自身储蓄仍无法购买。因此,国家应当出台与其相关的消费信贷措施,设计新的信贷产品给予农民优惠,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为拉动农村经济的增长创造条件。

(2)农户生产扩大贷款需求增加。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村规模化、集中化经营土地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农村种植大户的不断增加带来生产经营信贷需求的压力上升。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做好小额信贷款又要发挥农业资金杠杆作用,支持农村新模式的发展。满足农村的信贷资金需求,台理引导农村经济又稳又快的发展。

(3)专业合作社信贷需求突出。目前,专业合作社数量快速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农村一种新的经济形势。实践证明,专业合作社是解决农村金融需求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振兴农业经济的基础。加强和改进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产品特色优势明显、组织运行顺畅、经济实力较强、服务功能完备、信用状况良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联保贷款等方式。对信用评价低的专业合作社实施限制信贷投放的方式,督促其改正不良行为,消除失信带来的不良后果,重新积累信用以便能早日获得农信社的支持,使专业合作社快速蓬勃发展。

(4)加大农民工创业贷款。金融危机导致大量的农民工非自愿失业,如何引导农民工重新上岗和创业,维持社会稳定是现在当地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落实小额担保贷款任务,实行目标考核管理,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作用。建立和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资信评级,对回乡农民工创办的符合农业产业化贴息条件的企业,优先给予贴息,并适当降低贴息审批条件。采取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为回乡创业企业“量身定做”的特色金融服务,满足农民工创业资金多样化的要求。

(5)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信贷需求较强。当前,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总体表现为建设的力度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基础设施规模小、水平低、配套陈旧问题明显。为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政府和农民纷纷参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风险大、收益率低、回报期长的特性,除农户集资外,还需要农村金融部门大力的信贷支持。

三、无效金融需求分析

当前正规金融机构所使用的通用信贷技术,以传统农区为代表的大量的普通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的金融需求,因为无法满足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而被拒之门外——这些农户显性资本的缺乏和原始积累的缓慢发展,由于与“现代信贷技术”的格格不入而无法转化为“有效的”金融需求以及相应的金融供给。

但应该指出的是,这些农户的金融需求之所以被视为“无效需求”,原因不在于需求的真实性,而在于需求的“难以缔约性”——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作为供给方的金融机构的判断标准。换言之,如果单纯从“现代信贷技术”所通常使用的判断标准来看,无抵押和无担保的农户的信贷需求确实应被视为“无效的”金融需求;但是,无抵押和无担保的农户据调是存在大量具备现实还款能力的农户,只不过按照所谓的“现代信贷技术”来判断是“无效的”金融需求。根据对四川南充“美信服务公司”的调研表明,通过开发适用于低端市场(包括农户、作坊主、小商贩、等)的小额信贷技术和金融服务方法,大量被正规金融机构所视为“无效金融需求”的所谓无抵押、无担保的贷款者不仅具备还款能力和可持续性,而且违约率极低。根据四川南充美信服务公司的客户资料分析,这些客户大都属于无抵押、无担保、无信用记录的“三无”群体,有的与当地的正规金融机构网点(如邮储银行、农业银行)仅一墙之隔,但却得不到这些金融机构的贷款,而当他们获得了“美信”的贷款后,其潜在的金融需求和良好的还款信用立即获得了释放。

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

(1)简单地将无抵押、无担保等显性资本水平作为判断无法形成还款能力和有效金融需求的观点是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无法有效延伸至农户低端市场的重要原因;

(2)建立在抵押、担保和现金流等分析基础上的所谓“现代信贷技术”并不适用于低端农户市场,低端农贷市场的信贷供给和金融服务需要开发专门的信贷技术和服务方法;

(3)在金融供给端的竞争依然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习惯于采用传统信贷技术发放贷款的正规金融机构已经形成某种“创新惰性”,缺乏开发专门服务于低端市场的金融技术的动力和积极性。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应该看到:农村的金融需求,已经表现为传统意义需求基础上的升级成分;新的特征以及新的需求变化要我们适时的加以解决这些新生问题,才有可能增加农户贷款的可获得性,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而判断农户的信贷需求是否是有效需求,金融机构需要走出传统信贷标准的桎梏,针对低端信贷市场的特征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使得那些潜在的有效需求得到更好的识别和满足。根据多次调研表明,潜在的大部分农户信贷需求是真实有效的。这说明当前对于“潜在的占多数的农户信贷需求是无效的”这一论断是片面的,它忽略了很大一部分潜在的有效需求。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现在的金融机构能否具备识别这些潜在有效需求的能力和技术。

四、应对的策略

(一)扩展农户的金融需求角度

农村金融改革应该以农户的利益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农户的金融需求,农户的政策意愿。在此基础上政府实地考究,从当地农户的最迫切需求出发进行改革。从根本来讲,应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户文化水平,培养农户自发利用正规金融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具体措施包括:(1)根据其特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向理性小农转变,提高其获信能力,保障其可贷资金的获得。(2)转变农民的理念,培训农民技能,提高农民素质,使农户潜在的有效金融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

(二)增加农村金融供给角度

首先,激励农村正规机构加大对农村金融需求资金的投放力度。具体包括:(1)继续完善农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体制,调整其信贷结构。采取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等激励手段加大农业银行的支农力度,提高对农村市场有效金融需求的服务水平。(2)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强化约束机制,增强其为农村经济服务的实力。对于在支农方面成绩突出的信用社,政府予以相应的奖励。其次,加大支农信贷政策的宣传力度,发展小额农村信贷,政府提供资金和服务建立支农小额信贷为中心的农村资金融通市场。从而为解决所谓的农户“无效金融需求”获得贷款来源创造条件。最后,引导民间金融,调整农村金融的市场准人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推动农

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涉农第三产业,实现支农资金的效用最大化,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多元化。

参考文献

[1]徐璋勇,王红莉基于农户金融需求视角的金融抑制问题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9)p47-48

[2]陈雨露,马勇中国农村金融:现实困局与发展路径[j]货币金融评论,2009,(12):p 2-4

[3]王学信农户的金融需求及其解决途径[j],商业研究,2006,(24):p 38 39

[4]肖海霞农户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j]农村经济,2004(5):p 73-74

[5]张营周从金融需求视角看中部地区农村金融改革[j]农村经济,2009(6):p 71-72

篇13

一、引言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业人口比重大,“三农”问题突出。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农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农村金融的供给及其功能发挥决定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农村金融体系变革滞后,金融抑制问题突出,农村信贷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严重羁绊。因此,如何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的新特点解决农村信贷供给不足,从而彻底打破农村金融困境,就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一)现阶段农村金融需求特征

在现阶段的中国,农村金融抑制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因此,站在农户角度来审视农村的金融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在一个连续的视角下来看巾国农户的金融需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农户,可能面临不同性质的资本约束。具体而言农村金融需求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生产性贷款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涉农的资金需求大部分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借贷资金用途与经济基础密切相关,交易成本较高,缺少传统意义上的抵押品;(2)农户的融资偏好更加倾向于正规金融贷款,但由于正规信贷的可获得性程度不同,不同地区农户的实际融资顺序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借款的便利程度是影响农户融资偏好的主要因素;(3)农户对贷款利率的变动并不敏感,但对高利率的承受能力明显较低;(4)农户借贷的契约化程度较低,关系借贷主要依靠社会性约束(尽管正式的市场契约机制尚不完善,但到目前为止,建立在乡土网络基础上的社会约束依然能较好地执行监督和保障功能),但随着经挤的发展,采用市场化契约来缔结金融合约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农户所采用。(5)信贷资金的次数增多,资金额普遍增大。(6)还款来源受到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约束。

总之,分散性、小规模、高风险、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意味着金融经营成本的增加;贫穷、传统、保守,决定了农民在金融资源获取上的弱势;信贷资金供给不足无法满足需求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现阶段农村金融需求的新变化

(1)消费信贷需求愿望强烈。目前,许多农民为改善生活条件,对于小型农机具的消费欲望强烈。原因在于农民需要这些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但是部分农民表示由于现在下乡农机具价格走势偏高,依靠自身储蓄仍无法购买。因此,国家应当出台与其相关的消费信贷措施,设计新的信贷产品给予农民优惠,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为拉动农村经济的增长创造条件。

(2)农户生产扩大贷款需求增加。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村规模化、集中化经营土地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农村种植大户的不断增加带来生产经营信贷需求的压力上升。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做好小额信贷款又要发挥农业资金杠杆作用,支持农村新模式的发展。满足农村的信贷资金需求,台理引导农村经济又稳又快的发展。

(3)专业合作社信贷需求突出。目前,专业合作社数量快速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农村一种新的经济形势。实践证明,专业合作社是解决农村金融需求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振兴农业经济的基础。加强和改进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产品特色优势明显、组织运行顺畅、经济实力较强、服务功能完备、信用状况良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联保贷款等方式。对信用评价低的专业合作社实施限制信贷投放的方式,督促其改正不良行为,消除失信带来的不良后果,重新积累信用以便能早日获得农信社的支持,使专业合作社快速蓬勃发展。

(4)加大农民工创业贷款。金融危机导致大量的农民工非自愿失业,如何引导农民工重新上岗和创业,维持社会稳定是现在当地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落实小额担保贷款任务,实行目标考核管理,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作用。建立和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资信评级,对回乡农民工创办的符合农业产业化贴息条件的企业,优先给予贴息,并适当降低贴息审批条件。采取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为回乡创业企业“量身定做”的特色金融服务,满足农民工创业资金多样化的要求。

(5)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信贷需求较强。当前,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总体表现为建设的力度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基础设施规模小、水平低、配套陈旧问题明显。为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政府和农民纷纷参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风险大、收益率低、回报期长的特性,除农户集资外,还需要农村金融部门大力的信贷支持。

三、无效金融需求分析

当前正规金融机构所使用的通用信贷技术,以传统农区为代表的大量的普通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的金融需求,因为无法满足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而被拒之门外——这些农户显性资本的缺乏和原始积累的缓慢发展,由于与“现代信贷技术”的格格不入而无法转化为“有效的”金融需求以及相应的金融供给。

但应该指出的是,这些农户的金融需求之所以被视为“无效需求”,原因不在于需求的真实性,而在于需求的“难以缔约性”——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作为供给方的金融机构的判断标准。换言之,如果单纯从“现代信贷技术”所通常使用的判断标准来看,无抵押和无担保的农户的信贷需求确实应被视为“无效的”金融需求;但是,无抵押和无担保的农户据调是存在大量具备现实还款能力的农户,只不过按照所谓的“现代信贷技术”来判断是“无效的”金融需求。根据对四川南充“美信服务公司”的调研表明,通过开发适用于低端市场(包括农户、作坊主、小商贩、等)的小额信贷技术和金融服务方法,大量被正规金融机构所视为“无效金融需求”的所谓无抵押、无担保的贷款者不仅具备还款能力和可持续性,而且违约率极低。根据四川南充美信服务公司的客户资料分析,这些客户大都属于无抵押、无担保、无信用记录的“三无”群体,有的与当地的正规金融机构网点(如邮储银行、农业银行)仅一墙之隔,但却得不到这些金融机构的贷款,而当他们获得了“美信”的贷款后,其潜在的金融需求和良好的还款信用立即获得了释放。

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

(1)简单地将无抵押、无担保等显性资本水平作为判断无法形成还款能力和有效金融需求的观点是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无法有效延伸至农户低端市场的重要原因;

(2)建立在抵押、担保和现金流等分析基础上的所谓“现代信贷技术”并不适用于低端农户市场,低端农贷市场的信贷供给和金融服务需要开发专门的信贷技术和服务方法;

(3)在金融供给端的竞争依然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习惯于采用传统信贷技术发放贷款的正规金融机构已经形成某种“创新惰性”,缺乏开发专门服务于低端市场的金融技术的动力和积极性。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应该看到:农村的金融需求,已经表现为传统意义需求基础上的升级成分;新的特征以及新的需求变化要我们适时的加以解决这些新生问题,才有可能增加农户贷款的可获得性,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而判断农户的信贷需求是否是有效需求,金融机构需要走出传统信贷标准的桎梏,针对低端信贷市场的特征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使得那些潜在的有效需求得到更好的识别和满足。根据多次调研表明,潜在的大部分农户信贷需求是真实有效的。这说明当前对于“潜在的占多数的农户信贷需求是无效的”这一论断是片面的,它忽略了很大一部分潜在的有效需求。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现在的金融机构能否具备识别这些潜在有效需求的能力和技术。

四、应对的策略

(一)扩展农户的金融需求角度

农村金融改革应该以农户的利益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农户的金融需求,农户的政策意愿。在此基础上政府实地考究,从当地农户的最迫切需求出发进行改革。从根本来讲,应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户文化水平,培养农户自发利用正规金融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具体措施包括:(1)根据其特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向理性小农转变,提高其获信能力,保障其可贷资金的获得。(2)转变农民的理念,培训农民技能,提高农民素质,使农户潜在的有效金融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

(二)增加农村金融供给角度

首先,激励农村正规机构加大对农村金融需求资金的投放力度。具体包括:(1)继续完善农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体制,调整其信贷结构。采取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等激励手段加大农业银行的支农力度,提高对农村市场有效金融需求的服务水平。(2)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强化约束机制,增强其为农村经济服务的实力。对于在支农方面成绩突出的信用社,政府予以相应的奖励。其次,加大支农信贷政策的宣传力度,发展小额农村信贷,政府提供资金和服务建立支农小额信贷为中心的农村资金融通市场。从而为解决所谓的农户“无效金融需求”获得贷款来源创造条件。最后,引导民间金融,调整农村金融的市场准人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推动农

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涉农第三产业,实现支农资金的效用最大化,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多元化。

参考文献

[1]徐璋勇,王红莉基于农户金融需求视角的金融抑制问题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9)p47-48

[2]陈雨露,马勇中国农村金融:现实困局与发展路径[j]货币金融评论,2009,(12):p 2-4

[3]王学信农户的金融需求及其解决途径[j],商业研究,2006,(24):p 38 39

[4]肖海霞农户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j]农村经济,2004(5):p 73-74

[5]张营周从金融需求视角看中部地区农村金融改革[j]农村经济,2009(6):p 71-7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