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52:1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生态安全的重要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

篇1

1 生态安全的内涵及重要性

安全通常是指主体存在的一种不受威胁、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是人类最根本的基本需要。长期以来,人们只关心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近些年来,人们开始关心经济安全,目前,在人类面临的全球各种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规模不断扩大的严峻形势下,生态安全的概念得以产生,并迅速发展、扩大,形成了包括环境安全、生物安全等在内的初步的生态安全科学体系。所谓生态安全,是指一个区域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即自然生态环境能满足人类和群落的持续生存与发展需求,而不损害自然生态环境的潜力。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方面:(1)影响层面的广泛性。一旦一个国家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失去生存条件的是整个国家和民族。(2)生态危机后果的严重性。生态过程一旦超过“临界值”就不可逆,资源枯竭、环境退化造成的生态危机,通常很难在一代人或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手里挽回。(3)生态效应的“代际”转移性。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但影响到目前的这一代,而且还会影响到后代人。(4)生态安全与民众联系的广泛性。环境污染会对民众身体健康造成很大不利影响,而资源短缺会妨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会引发民众的不满,严重的甚至导致国家动荡。

2 城镇化进程中对生态安全评价与监控的重要性

城镇化使资源配置更合理、集约,优化空间布局,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工业化不断发展,会造成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过度开发,生活废物与工业污染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超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还有,城镇规划会造成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以上种种最终导致生态日益恶化,生态安全问题愈来愈严峻。因此,要使城镇化顺利推进,就要处理好城镇化与生态安全的矛盾,应把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的位置。方法之一就是做好城镇化进程中生态评估与监控。通过生态安全评估,帮助管理部门了解城镇化活动对当地生态的影响,并预测未来生态变化的可能性,从而有利于有关决策的制定,因此建立生态安全评估监测体系,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保障。

3 城镇化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1.1 导向性原则

指标体系要体现与生态系统安全总体战略目标一致的策略,且对实现目标有导向作用。生态安全评价的目的在于其结果可为城镇化生态监控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从而规范和引导城镇化发展的过程和方向。

3.1.2 可测性原则

确立的指标必须是能够通过观察、测试、评议等方式得出明确结论的定性或定量指标。

3.1.3 系统性原则

生态环境是一个受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系统,因此指标体系应综合地反映生态环境系统中各子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强度和方向等各方面的内容,评价时应综合平衡各要素,考虑周全、统筹兼顾,通过多参数、多标准、多尺度分析、衡量,从整体的联系出发,注重多因素的综合性分析。

3.1.4 客观性原则

指标体系既能较客观和真实地反映生态系统安全的内涵,又能较好地量度生态系统安全主要目标实现的程度。指标体系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做出正确的评价。

3.2 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就当前来说,城镇化过程主要对从以下方面对生态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3.2.1 城镇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水资源包括地下水资源和地表水资源。由于城镇建设规模的急剧扩张,使得城镇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速度难以跟上城镇发展的需要。到现在,一些城镇尚无系统排污管渠和集中污水处理厂,对水资源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根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 2012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684.8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21.6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32.3%,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462.7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67.6%;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废水排放量0.5亿吨,仅占废水排放总量的0.1%。

3.2.2 城镇化对土壤资源的影响

土壤环境污染主要是指土壤中含有的有机废弃物或含毒废弃物过多,影响或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从而引起土壤正常功能的变化,最终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城镇化进程中,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生活污染物等的任意堆放,都会导致土壤受到污染。据2012年安徽省统计年鉴中统计数据,皖北六市中,除宿州市外,其余五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3.87%)其中,淮北:0.78%,亳州:0.15%,蚌埠:0,阜阳:0.03%,淮南:9.66%。

从全国范围来看,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不久前联合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其中,耕地土壤的点位超标率为19.4%,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3.7%、2.8%、1.8%和1.1%,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

3.2.3 城镇化对大气的影响

城镇化导致的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大幅上升严重威胁着空气质量,并且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居民采暖、建筑施工、汽车尾气等排放出的气体也在大量增加,使得近年来许多城市空气质量逐年下降。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网站2013年1月12日21时更新的数据,全国74个被监测城市中,PM2.5值超过300者竟达33个之多,其中首都北京PM2.5浓度高达786微克/立方米,石家庄更高达960微克/立方米。按照WHO的指标,PM2.5值低于250微克/立方米是可接受的空气质量,超过300已是重度污染,超过500则会对户外活动者的健康构成损害,由此可见,在中国最繁华的东部城市,空气质量的恶化已到了何等严重的程度。

3.2.4 城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在城市化进程中,要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如房地产开发、公路、铁路、机场、港口、供水、排水、供电、通讯、兴修水利、水电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矿企业、乡镇企业建设等。在这些建设活动中,地貌植被将遭受到大面积的毁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态安全及生态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一般不可能对所有的功能变化都作出定量评价,因而应根据主要功能的分析和筛选,有选择地评价。根据区域环境特点、敏感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生态安全及功能的要求、主要限制因子和主要的生态问题进行筛选,因此,基于以上分析,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安全评价评价指标体系应以水资源、土壤资源、大气、生物多样性等作为评价因素

4 生态安全的评价方法

当前对态安全的评价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指数分析法、层次分析法、GIS(地理信息系统)、主成分分析法等,不一而足。笔者认为,由于生态安全变化时空规律具有模糊性,为全面、合理地评判生态安全现状及发展趋势,采取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更具有科学性。

模糊综合评价是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全面评价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多因素决策方法,其特点是评价结果不是绝对地肯定或否定,而是以一个模糊集合来表示。选取有代表性的生态因素(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生物多样性等)作为评价因素集,确立各因素的评价因子,通过综合各单因素中各因子的评价结果,得出单因素的模糊矩阵,根据模糊矩阵和各因子权重进行单生态安全因素综合评价。综合生态安全各单因素评价结果得到总体环境模糊矩阵,根据模糊矩阵和各环境因素权重进行总体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5 完善城镇化生态安全评价及监控机制的措施和建议

5.1 地方政府应重视城镇化生态安全评价

近年来,城镇化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成为解决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一些地方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重经济轻环境,在招商引资中降低环保门槛,违法违规审批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有的地方政府置国家环保法律法规不顾,出台土政策,阻碍正常环保执法,导致环保部门无法正常履行监管职能,更谈不上开展生态安全评价工作了。

5.2 加强监测能力建设

当前各地区环境监测能力均有了较大提高,但仍存在二级站人员编制、监测用房不足,三级站人员结构不达标,部分市(县)基本仪器配置不够的现象。根据2012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全国各级环保系统实有人数205334人,其中,各级环境监察人员不足7万人,而全国产生污染物的工业企业己超过百万家。就安徽省来说,据2012年统计数据,安徽全省共有环保机构450个,环保人员为5816人,其中环境监测人员仅有2070人。据统计,全国只有1/3的县设有环境保护局,有近10%的县尚无环境保护机构,每个县级环境保护局不足9人,每个县级环境保护监测站不足11人,每个县级环境保护监理站不足7人,每个县环境保护仪器设备总价值不足3.3万元,特别是在广大小城镇一级基本上没有环境保护机构,很多污染严重的乡镇也没有环境保护机构,甚至相当数量污染严重的乡镇没有一个环境保护人员。

5.3 在环境监测中贯彻优先监测原则

监测项目受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不可能将所有的监测项目都加以测定,只能是对那些优先监测污染物加以监测。所谓优先监测物主要是指以下污染物:①标准中要求控制、在环境中难以降解的污染物;②危害大、毒性大、影响范围广的污染物;③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

5.4 加强生态承载力的预断评价

篇2

二、法律意义上的生态安全

当前,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法律自身也要通过一定的改革来满足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人与自然对于生态安全,人与自然是其起点,生态安全突出人与自然的联系,强调自然安全、社会安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总的来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护生态安全的根本,生态安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受法律保护的对象。生态安全表明的是人类生活环境的必备状态。从生态系统可以看出,社会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生态安全。[3]它是人类活动、生活的首要问题,因此是全球人类的最终安全。生态安全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我们同自然和谐相处。在生态安全中所谓的人并不是现实中单个的人而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其代表的是一种主体。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它们是以生态安全为基础、以利益为次要的理性的人。

(二)社会技术社会技术是生态安全的一种媒介,它是一种利用传统法的技术来对社会进行的改革。传统法具有一定的弊端,我们需要在一些法律之间找到一种所谓的平衡,从而达到合适的目的利益。对于环境法,如果从片面上很难找到那种理想的状态。为了找到环境法的合适、理想的状态,就需要通过查阅与环境相关的一些材料,无论是对自然还是社会领域,都要进行研究。因此,我们运用有关的技术来形成环境法律的一些制度,可以形成确定的安全观念,有效的保证生态价值,使之有别具一格的特征。最终我们在与改善环境法律制度体系,使之能完美的适合我们国家的社会、环境和经济。[4]同时,我们要吸取一些新兴的技术,推成出新,不断创造适合我国的社会技术,构成完善的生态安全秩序,对生态安全的深化具有支撑作用。

(三)环境权利生态安全得以实践,环境权利必不可少,通过一些新型的权利义务机制来实现。人类生活环境的必备状态是生态安全的重要要义,而环境权利是人有享受舒适生态环境的待遇。因此,环境权利对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它既能有效的避免生态安全的虚无,又能为建设生态安全的制度奠定了基础。

三、环境法的反思

生态安全不仅要对传统部门进行改革,还要考虑其法律核心。老实来说,实现生态安全要有合理地掌握法律含义,建构环境法的观念与制度。

(一)生态安全的反思人类对生态安全的认识中,经历了一系列的辩证过程,在环境法的审查中,更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不足之处,建立新的生态安全观念,即将人带入生态系统中,提出生态安全是人与自然两者之间的安全,它们是一个整体,这进一步展示了传统部门法安全观念的重要性,面对生态安全问题存在的挑战,我们可以从哲学方面探索,并以此扩展传统法哲学领域,促进法哲学的改革。[5]我国在高风险的背景下,更需要在哲学方面来反思环境法安全观念。所以,生态安全不仅仅是概念出新,它更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生态安全致使我们对价值和立法的思考,如何通过创新来保障生态的安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二)生态化变革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法的目的是用某些特定的法律手段来降低风险增加社会安全。可以看出,环境法已经不再是交易和社会安全,而是人们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利益。因此,环境法面临着变革。从法的概念上来讲,环境法需以可持续发展为新理念,在哲学的背景下进行一代向二代更替。新的环境法不仅要保护当前的利益,还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

(三)制度的回应从经济学来看,制度即可指具体的一些制度安排,也指社会中各种制度的综合。我们这所谓的制度的回应指许多环境法的规章制度组成的制度体系的回应,当然也指具体环境法制度的反响。1.一体化制度体系一体化制度体系包括规则、法律、政策,我们需要保持可持续发展。要求从源头防护,把保护环境意识穿插于各个环节,提高发展能力。建立与俄罗斯相似的法律体系,以生态安全为前提,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此外,由于系统的复杂和不稳定性,法律渐渐改变了生态系统。由此,法律人从原先理想的,喜欢的规则管理到新的认知,适应的机制,法律通过新的调整办法解决了管理问题。因此,可以重新考虑规则在生态安全上的功效保证,实现对生态安全的系统化保障。2.一体化的框架体系联动框架体系有立法、司法和执法,在生态法律方面,我国在很多领域并没有制定相关的行政法规。因此,因促进环保立法,在环境保护中建立一些基本理念,落实主体功能区的布置、生态功能区的布置,在源头上保证生态安全。从生态执法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应该扩大处罚力度,加强政府对生态安全保护的责任,督视监管部门严格执法。从环境司法上可以看出,尽管我国一些法律建立了公益诉讼的制度,但却在各个方面存在限制。因此,在我国法律的修订中,对一些环境破坏问题,公民和一些非政府人员有权利对环境问题提出诉讼。由安全观念的历史变迁的过程中,在不同的部门法下,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思想观念的转变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转换概念或者对理论的假设,而在于对思考角度的转变和对现实中问题的关注。

篇3

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话题,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的激增,很多大中型城市陷入了严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能源匮乏等恶性循环中。同时,随着我国工业的复苏,工业能源消耗巨大,废水、废气的乱排放现象严重,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城市生态安全。

1 解决城市生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1.1 城市生态安全的介绍

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对于生态安全的研究很早就已经开始了,城市的生态安全问题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并且考验着区域生态环境是否有足够能力抑制重大的自然灾害。影响城市生态安全的因素主要有土地、水资源、大气污染、生物安全等,当区域的生态环境能够维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时,就说明当地的生态是安全的。

1.2 保护城市生态安全及其环境的重要性

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威胁着城市居民的身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生态安全危机逐步呈现出来,例如震惊世界的日本水俣病事件,由于人口密度过大,城市建筑密集,出现的严重的热岛效应,现在城市出现的雾霾天气等,这些生态问题都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切身利益,所以,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2 环境要素影响城市生态安全的表现

2.1 自然资源的低效率使用

(1)非农用建设用地增多。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建筑用地和工厂用地等不断增加,很多城市在前期规划时,没有结合当地情况,缺乏设计的合理性和前瞻性。并且,随着房价的日益增长,给外来务工人员造成了较大的经济压力。

(2)水资源的匾乏。我国局部地区缺水较为严重,大量的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造成水资源紧张,加上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人们的节水意识淡薄,节水设备不完善等因素造成水资源大量的浪费,使用率低。

2.2 环保部门监管不到位

我国政府出台了很多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环保部门监管不力,管理方法不到位,考核指标不明确,加上地方政府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发展上,忽视了环境保护,导致了监管力度与法律法规不协调,产生较大的实施阻力。

2.3 尾气的大量排放

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重要的交通工具,汽车排放的大量尾气加重了环境污染。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气体严重影响人的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汽车尾气的排放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影响农业发展和城市环境。

2.4 城市中的动物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城市中,大量的流浪动物影响着城市环境和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很多城市对于流浪动物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安全。

2.5 人为因素

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人们对于经济利益的盲目追求的同时,往往忽视了环境保护,大量砍伐森林,破坏植被,水资源浪费、工厂排污等严重影响着城市生态安全。

3 防范措施与对策

3.1 加强环境治理,控制污染

改变传统的防治观念,加强预防工作,加大整治污染源力度。城市污染的主要源头是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随意排放。因此,相关部门应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提高排污能力,将排污量降到最小。强化群众的环保理念,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环保市场出现了各类环保产品,如生态厕所、节水淋浴等节能产品,可以大力推广和普及。对于工业污染,企业内部必须加强排污设备的更新换代,保证设备的排污能力达到最优。

3.2 调整产业结构,做好城市规划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二、三产业在城市经济中的比重,促进城市经济健康发展,并逐渐向生态经济方向发展。生态经济能够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规划初期,应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自然环境与建筑物协调统一,保存自然资源的完整性,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生态功能。

3.3 完善立法,加强管理力度

相关部门应结合城市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执法程序,加强执法力度和监管力度,对重点企业进行实时监控,对违规企业和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并进行积极的引导教育。大力施行赏罚制度,进行责任分工,将责任明确到部门或个人,对出现的环境问题做到有章可循,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并及时解决。

3.4 引入生态安全评价体系

目前用得较多的是生态承载力分析方法,最新的方法是生态足迹法。利用生态足迹法可直接分析某城市在给定时间内占用的地球生物生产率的数量,通过地区或国家的资源消费自己所拥有的资源与能源的比较,判断该城市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范围,其生态系统是否安全。同时应该注意城市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在作评价的时候应增加或者减少一些指标,不同的城市的具体的评价体系是不完全相同的。

3.5 加强人口管理,提高人口素质

计划生育制度的推行,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来自人口的压力,但人口的整体素质亟待提升。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建立完善系统的人口管理体系,通过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外来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解决外来人口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在一些贫困地区深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将环保的理念融入到教材中,环境保护从娃娃抓起,同时,营造良好的生态环保的社会氛围,通过公益广告等形式,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4 结语

解决城市生态安全是全球性的问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一件非常复杂并且需要长期坚持的工程。解决城市生态安全问题,需要我们提高环保意识,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政府方面应加大整治力度,狠抓落实,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达到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近几年来,因为我国的能源安全现状,我国政府对国家能源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也不断上升,这同时也对高校学生尤其是石油高校学生的能源安全意识的培养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些调查资料和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当今的高校学生对于国家能源安全的意识较为弱化,甚至一些专门的石油高校的学生对此问题也比较漠视。形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许多高校是由于社会需求和其培养目标的限制,忽视了对学生能源安全意识的培养;而一些石油高校也因为教学体制的原因,一味的强调课程设置的专业性,而忽略了对能源安全教育体系系统而长效的建立。这些都导致石油高校所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因严重缺乏能源安全的意识和观念,而难以承担起在开发和建设我国能源的同时能够切实而有效的保障能源安全。目前,国际和国内的能源安全形势日趋严峻,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石油高校的学生更是担负着勘探、开发、运用及保障我国能源的重要使命。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加强对大学生能源安全意识的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则呈现在石油高校的教育面前。

一、培养大学生能源安全意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反映了当前我国党和政府在新时期要做好的两项工作——节能和环保。决心抓好这两项工作就要依靠全民能源安全意识的提升,而在高校加强大学生能源安全意识培养,对于做好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1. 培养大学生能源安全意识,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需要

我国要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节约型社会便是道路的方向。中国的资源总量位于世界前列,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却处于世界第53位,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中国的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目前是世界水平的1/4,而且这个数量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会越来越少,可见节能应势在必行。节能就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尽量减少能源的浪费,以缓解当今世界的能源问题。在人们不断的开发和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的同时,节能已被誉为“第五能源”与这些能源同等重要。目前,一个国家节能技术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某国能源运用情况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科技水平与实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强调坚持运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口号。这就要求全民树立“能源意识”和“节约意识”,这样才能有效的缓解国家能源需求,减轻国家能源的负担。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和社会建设主要力量,需要引导其牢固树立能源安全意识,并深入理解和实施。

2. 加强大学生能源安全意识培养,是社会主义文明的迫切要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能源安全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际社会能源安全问题日趋突出。能源市场的持续动荡、地区间能源的争夺以及各国对能源安全使用等问题越来越突显,能源的安全问题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大气环境质量急剧下降,使得能源的使用安全被逐渐的提上议事日程。世界各国开始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能源安全问题,并更多地关注因能源使用而造成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据统计,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对全球气候变暖负有主要的责任。

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同时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能源与环境是息息相关的两个问题。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是建立在对能源进行源源不竭的开采和利用的基础上,在开发和利用能源的过程中,环境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反之,生态环境的恶化,又会直接影响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据相关统计,全球2010年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历史最高。近年来,我国加大减排工作力度,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的15%左右。这些都充分显示了我国对于环境保护的信心和决心。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充分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确保能源的安全使用,从自身做起,以实际行动实现国家的宏伟目标。

篇5

二、高校生态安全的知识性分析

1.系统性。

高校是以知识作为基本的操作材料和加工材料,几乎所有的活动都跟知识有关。高校自然生态安全包括高校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树木花草的种植,自然环境的绿化,校园整体的美化亮化都需要有生态学相关的知识作为积累。而高校人文生态安全更需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的学术讲座和探访神奇的科学研究,这一切都是在知识的应用和创新中体现知识系统性的魅力。高校的社会生态安全是社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高校社会声誉的综合反映和系统的写照,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了其知识的传递、升值过程,也正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2.动态性。

高校的生态安全正如知识的学习和提高一样,不是一个固定不变、一劳永逸的事情,它会受到经济、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一所高校受其综合实力、科研水平、师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文明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其生态安全状况呈现动态性,这跟知识的学习一样,常用常新。

3.艰巨性。

高校生态安全一旦出现问题后进行整治和治理,就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超出了前期的投入,所以高校生态安全又具有艰巨性。知识也如是,一旦用在了错误的地方,就会产生惊人的后果。例如,携带核弹头的原子弹用在战争上,会对人类产生毁灭性后果。当然,对于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要达到较高的专业水准更需要经过专业的熏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具有一定的艰巨性。

三、影响高校生态安全的要素分析

高校生态安全包括自然、文化、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其中自然因素是直接影响因素,因为自然因素出现问题,生态安全问题就会直接表现出来。文化因素、社会因素是间接影响因素,它们主要是通过自然因素这一中介变量对生态安全产生间接影响。因此,我们可以把自然因素作为文化、社会这两个变量的中介变量来研究生态安全。从该模型可知:要想解决高校生态安全问题,可以从自然、文化和社会这三个因素入手进行研究。把这三个方面作为影响生态安全的3个一级指标,而自然因素又分为高校环境绿化、高校空气状况、高校植被情况、高校物种多样性、高校土地资源、师生居住情况6个二级指标来进行分析;文化经济因素可分为高校教育教学、高校的科学研究、高校的人才培养、高校的文化传承4个二级指标来判断;社会因素分为高校的生态安全意识、高校的生态宣传力度、高校师生数量、国家对高校的政策、高校规模扩张程度、高校拥有生态技术、高校科技教育经费、高校汽车数量8个二级指标来分析。这样我们可以从18个二级指标来判断生态安全的破坏程度,每一个指标有一个合格或良好的经验值(标准值),用管理学上的专家打分法对高校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估,邀请专家对这3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进行打分,打分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这个指标最终得分,再根据指标的相应权重,得出总的得分与相应的经验值比较,判断高校生态系统的安全程度。

四、高校生态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

1.生态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在一些没有设立生态、环境资源等专业的高校,其生态安全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编写、师资配备都不完善,要真正开展非生态专业大学生的生态安全教育就是不可能的事了。即使开设了相关专业的一些大学,主要是进行专业课教学,非本专业的大学生也是不可能得到相关的教育熏陶。从全国高校来看,每年招收的环境类专业学生不到普通学校招生总人数的0.5%,非生态专业学生占绝大多数,而在非生态专业开设与生态相关选修课的院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0%左右。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学生没有选修或必修过生态安全教育相关课程,没有接受过生态安全教育,这势必导致大学生对生态安全和生态环境缺乏应有的敬畏之心、尊重之情,更不能主动参与环保公益活动。

2.生态安全教学设置不够合理。

在教学体系方面,许多高校只重视生态专业或是环境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但是在非生态专业或环境专业的学生中,把生态安全教育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的非常少。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高校大学毕业生应该是具有生态意识、懂得生态文明、有专业技术的现代人,因此在大学教育教学的培养方案中,就应该含有生态世界观和生态伦理道德观的内容;在专业设置方面,对非生态专业的学生来说,虽然不是其专业课,但是高校的课程设置应该包括生态意识、生态的重要性、生态安全危害性及生态安全的基本技能技术等内容,并且有相应的学分。

3.缺乏长远通识生态安全意识。

生态意识是开展生态安全教育深入开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就不可能对生态安全的危害性有深刻的认识。以下三种情况都是因为生态安全意识的缺乏导致的生态安全:一是过度开采带来的生态安全;二是盲目引进外资带来的生态安全;三是忽视森林资源保护带来的生态安全。我国的高校生态环境教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虽有几百所大学开设了环境专业,但在专业学生中的生态环境专业教育不能代替在非专业学生中的生态普识教育,更不能替代生态文明教育。生态安全意识,事关21世纪我国能否顺利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远景目标。

五、实施高校生态教育的对策

1.加强高校生态环境建设。

要推进高校生态安全教育,就必须把高校生态安全教育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而加强高校的生态环境建设,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加强高校自然生态环境建设。高校要加强绿化,植树种花,注重校园美化,保护物种的多样性,维护高校生态平衡,让人在一个芳香宜人、绿树成荫的环境里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二是加强高校人文生态环境构建。如先贤感悟、节能降耗、低碳出行等的生态文明行为,这些均能激发师生践行生态文明的意识,也能自觉地内化自身素质,提升师生员工内在人文素养,表现为自觉的生态文明行动。三是强化师生的生态环境意识的构建。即让师生员工树立良好生态观,积极主动地投身到高校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的建设中。反过来,参与又提升了其主体意识,强化了责任。因此,要提升师生的生态环境意识,让其主动关心生态安全建设,从而慢慢地固化为其行为,养成生态文明习惯。

2.深化高校生态教育改革。

生态学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理念。课堂教育是高等生态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高校生态课堂教育模式的改革:一是改革高校的生态课程设置。高校可以在非生态专业、非环境专业的学生中开设生态安全教育选修课,课题内容涉及生态观、生态建设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论述、生态建设的不可逆性等生态安全的特性介绍,以及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让大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态安全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注重生态环境师资的培育。一方面,可以在重点大学或研究生院培养生态教育师资力量,为生态环境教育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另一方面,加强师资对生态安全教育定期培训,提高高校现有师资对生态安全的教学能力和生态意识。三是寓教于乐,把生态理论教育融于社会实践中。例如,可以将生态理论融于大学生毕业实践的调查和学习中,让他们有针对性地对高校所在的地区的山川河流、厂矿企业、生态环境、物种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既让学生了解社会自然环境和生态状况,又得到相应的科学锻炼,也为地方政府正确有效地规划环境治理与城市发展提供科学的方案和依据。

3.加强高校生态实践教育。

高校应视生态文明素养与人格素质、学术品质和职业素养一样重要。高校学生处、团委、学生社团等组织是推进生态实践教育的重要力量,在高校团组织生活会、院校活动中将引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议题,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能给广大学生带来普遍而深刻的教育作用。高校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电视台、广播站、校报等,开设生态教育专栏,倡导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并且邀请专家作环保讲座,交流生态环保的经验和体会。

4.建立高校生态安全知识库。

高校的活动是以知识作为基本的操作材料和加工材料,高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均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因此,高校应该建立一个核心的生态安全知识库,集中高校的生态安全的理论知识、教学讲义、科学研究、生态历史资料、环境保护、毕业生生态论文、学术交流等知识组成的知识库。其核心知识库由校学术委员会作为最高的领导层,任命由校长和学术带头人为主的知识主管(CKO)决定其知识共享机制和范围,下设知识管理办公室,办公室由学校的科研处、教务处、校长办公室、信息中心组成,统一知识库的日常管理,保证生态安全知识的共享、创新和增值。同时,可以建立校园生态安全知识库的知识共享机制和知识激励机制。

5.建立高校生态安全知识链。

高等教育是联系社会的纽带,具有较高的自由度与开放性。生态意识的形成,生态习惯的培养既可以在高校也可以在社会组织中获得。因此,高校生态安全教育应该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不能拘泥于某一组织或者范围内,应该与其他社会组织机构开展合作,把生态安全知识的节点(高校、政府、居民社区、社会民间组织)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开放的生态安全知识链,让生态安全知识在整个知识链中流动起来,从而在知识流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共享、传播与创新。在实践上,高校可以加强与地方政府、居民社区以及敬老院、中小学等机构的合作。开放的高校生态安全知识链,可以有效地运用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让高校生态安全知识高效运行。

篇6

1、世界蜜蜂日是每年的5月20日。

2、2015年4月由斯洛文尼亚养蜂协会率先发出倡议,经2015年9月15至20日在韩国大田召开的“第44届国际蜂联国际养蜂大会暨博览会”讨论,决定接受了斯洛文尼亚养蜂者协会的建议确定了这一天。

3、节日起源:蜜蜂的重要性和养蜂对于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4、节日活动:维护地球整个生态系统和自然界生物多样性。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1.1旅游资源的定义国外把旅游资源称作旅游吸引物(TouristAttractions),它不仅包括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而且还包括接待设施和优良的服务因素,甚至还包括舒适快捷的交通条件.而在我国,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视角,对旅游资源概念的具体界定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认识,提出了许多关于旅游资源概念的表述.但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比较确切和规范的是: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等8主类,31亚类,155基本类型.涵盖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野生动植物、气候、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现代建设新成就、饮食、购物、文化艺术和体育娱乐等类型.

1.2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生产资料,是旅游活动最基本的载体.换句话说,旅游资源安全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稳定,旅游资源安全的内涵和意义深远.谷树忠,等人(2006)在综合各种解释和理解的基础上,提出资源安全的基本定义,所谓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或能力.这个概念揭示了资源安全的本质,在我国使用较为广泛.鉴于此,我们可以得出,旅游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可以获得稳定的旅游资源供给,同时旅游资源基础难以依存的生态系统处于良好或免遭不可恢复破坏的状态.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旅游资源需在数量、质量、结构和功能上保证持续、稳定的供给.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需考虑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各地区在旅游开发利用时,做到有一定的旅游资源赋存量或储备量,以备及时、持续的利用.二是人们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保证旅游资源基础的生态系统不被破坏.旅游资源也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对外进行着物质、能量的交换,以维持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平衡.此外,我国也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试图去分析和探究旅游资源安全的本质内涵.如:从经济学观点来看,是指其对一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起到支撑和保障作用.具体来说是指旅游资源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状态.在旅游生产中的资源安全,是指旅游资源的占有和使用过程,以及原始提取、加工改造中,旅游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改变、可利用范畴的延展或局限;在旅游资源分配中的资源安全,是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所获利益的再分配问题;在旅游产品交换中的资源安全,是指旅游产品在市场流通渠道中的畅顺;在旅游资源消费中的资源安全,是旅游者对作为旅游产品载体的旅游资源的占用与消耗.消费结构越合理,旅游资源利用效率越高,对资源的破坏越低.从可持续发展观点看,旅游资源安全是指是在生态与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基础之上,旅游业的发展要以不破坏其难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及其他资源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本观念,运用科技创新方法,维持生态系统与人文环境的动态协调,实现可持续利用资源并且有助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利用.由此可见,旅游资源安全的内容丰富,需要深入探讨.2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的天一人一机系统旅游资源安全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通过对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和内涵的研究,我们将影响旅游资源安全的因素分为三个子系统,即旅游资源安全状态应由生态子系统(天)、行为子系统(人)和保障机制子系统(机)三大子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2.1生态(天)子系统生态子系统是天然禀赋状况,是旅游资源安全的基础,为旅游资源安全提供基本保证.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主要由旅游资源的种类、数量、结构、质量和资源的承载能力等组成.一地区旅游资源禀赋种类、结构的多样性增加了旅游资源供应的安全性,也满足多样性的旅游需求,促进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资源的质量越高,开发利用的成本越低,利用效率越高,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过度开发,所以旅游资源的安全程度也就越高;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数量做保证,某种程度上说,数量越多越安全;另外资源的承载能力和抵御自然等灾害能力越高,则安全的保证程度越大,反之资源短缺、脆弱,安全的可靠程度就低.保证旅游资源的生态子系统的安全,就是要维持生态系统在数量、种类、结构等方面平衡,实现旅游资源的自我更新和恢复.

2.2行为(人)子系统行为子系统是人类的行为对旅游资源安全影响的直接作用力,主要包括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行为、旅游企业经营行为、以及旅游者行为等构成.旅游资源安全问题的很大方面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例如:开发商在景区的大量建设、过度开发;旅游企业过分商业化、舞台化,扭曲民俗旅游资源的原始性;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旅游者外来文化对旅游地的传统文化的冲击等.旅游资源的行为子系统的安全,就是树立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观念,防止n-目开发、重复建设、模仿跟风;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防范经营过程中造成生态破坏;严厉禁止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减少旅游者的碳足迹.

2.3保障机制(机)于系统旅游资源安全的保障机制子系统主要为生态、行为子系统的安全提供组织制度和物质技术保障,它由安全管理组织、安全政策制度、安全资金技术、周边礼区保障、事故保险等方面内容组成.安全管理组织是整个旅游资源管理的组织保证;安全政策制度关系到旅游景区安全管理的有力执行;旅游资源安全状况离不开资金、技术的支撑;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离不开剧边礼区的支持;旅游资源安全保险是规避、化解旅游资源利用过程中遇到风险的有力手段.保障子系统的内容共同为旅游资源安全的提供安伞保障.在旅游资源安全系统中,生态子(天)系统安全为旅游资源安全提供皋本保证;行为(人)子系统安全决定于行为作用力的正负,正向作用力可以减少旅游资源发利用中的损失,是旅游资源安全系统的重要推动.保障机制(机)子系统是为旅游资源安全的生态、行为子系统提供管理支持、资金和技术等保障,是生态子系统和行为子系统安全的重要调控.3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3.1旅游资源安全的研究现状关于资源安全的评价研究成果较多,如王礼茂(2002)分析了影响资源安全5个主要因素(资源本身的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运输因素、军事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了14项指标,初步组成了资源安全的评估指标体系;姚予龙、谷树忠(2002)研究了资源安全的机理,阐释了资源安全的经济学含义;梁亚红(2008)。在明确影响自然资源安全的主要因素(资源因素、政治因素、运输因素、经济因素、军事因素、技术进步和资源替代因素)基础上,构建了含有资源禀赋状况、资源开发状况、资源进口安全、政治安全因素、经济安全因素、运输安全因素、军事安全因素7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的自然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内容较为全面.然而,国内外关于旅游资源安全层面的研究不多,学者大多是探讨旅游资源的评价。和旅游资源安全『口J题产生的原凶12-14~,认为主要南自然破坏和人为破坏造成;另外,我国还有些学者针对旅游地生态安全进行_r评价,如曹新向(2006)根据生态足迹模型,并以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和人均旅游用地承载力的比值米确定旅游地生态安全的状况,构建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周国海(2009)以生态安全理论为基础,应用压力一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了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压力指标反映人类活动给环境造成的负荷,状态指标表征环境质量、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的状态,响应指标表征人类面临环境问题所采取的对策与措施.它较好地反映了自然,经济,环境,资源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些研究都是旅游资源安全的重要内容,对于构建旅游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不乏有启示意义.3.2旅游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和系统分析,以及参考已有的相关文献,同时按照层次分析法的结构,提出旅游资源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共分三层次(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共23个指标,其中生态(天)子系统包含8个指标,行为(人)子系统包含9个指标,保障机制(机)子系统包含6个指标,具体见表1.

3.2.1生态(天)子系统指标构成生态子系统的评价指标是用于判断其对日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状况的影响程度,包括:①旅游资源的总量,反映了目的地旅游资源的禀赋状况.总量越多,可利用的空间越大;②旅游资源品质,反映了资源的价值和抵御灾害的能力.资源价值高,往往旅游资源的品质、等级也高;同时品质好的旅游资源,保护的压力越大,对整个资源的生态系统安全影响较大;③旅游资源结构,反映了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结构多样,利用空间越大,越利于生态的平衡;④自然灾害发生概率,概率高,对整个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和资源安全的破坏程度越大;⑤植被覆盖率,影响了生态的自我恢复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性;⑥旅游资源承载力,反映资源容量的大小,容量越大,破坏程度越小;⑦旅游资源的退化速度,资源生态系统有进化过程,但是退化速度过快,直接影响生态的自我更新和生态平衡;⑧工业三废排放量,目的地工业企业排放的三废,造成的酸雨等物质对自然资源破坏严重.

3.2.2行为(人)子系统指标构成行为子系统的评价指标是用来衡量旅游者、开发商、旅游经营者的行为和资源保护意识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程度,包括:①旅游资源的储备率,合理的预留储备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②旅游资源综合利用率,利用率越高,使用价值和程度越高,有利于保护旅游资源;③景区新增建设面积,影响了植被覆盖率和生态系统平衡;④本地居民人口增长率,人口增加,资源需求量增加;开发利用和破坏的机会加大;⑤旅游接待人次增长率,接待人次增加,对旅游资源的需求量越大,影响到旅游资源的承载力;⑥本地文化异化现象,文化异化对本地文化是一种破坏,不利于文脉的传承;⑦游客行为,文明的出游行为,对资源安全有利;反之,给景区景点造成破坏和环境污染;⑧旅游企业经营行为,反映了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也影响到旅游资源安全;⑨本地居民资源保护意识,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影响到旅游资源安全.

3.2.3保障机制(机)子系统指标构成保障机制子系统的评价指标是用于衡量保障措施和手段对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状况的作用大小,包括:①资源保护的法律规范制度,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旅游资源开发使用和保护越合理,旅游资源越安全;②管理人员的结构,管理组织结构合理,职责落实到位,责任到人,资源越安全;③资源安全教育和宣传情况,宣传教育以提高旅游资源保护意识,规范人们的行为,较少对旅游资源的破坏;④资源保护的资金技术投入,资金技术的投入并不是越大越好,不投入也不利于保护,关键是科学的支配资金和利用技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开发利用的限制条件越多,门槛越高,开发的难度加大,直接减少了对旅游资源的破坏;⑥旅游资源保险状况,保险是化解和规避自然灾害对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灾害防范有利.

篇8

林业生物灾害防治是一项基础性公益事业,是现代林业建设和国家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行政、法律、经济、技术于一体的系统工程。

1、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1)加强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是有效遏制我国林业生物灾害严重趋势的迫切需要。林业生物灾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是林业发展、生态建设的大敌。林业生物灾害的严重发生,给广大林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迫切需要科技“服务三农”走进千家万户。因此要从根本上落实防控责任,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提供必要的生态支撑。有效防范、及时控制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保护森林资源,巩固造林成果,保障国土与生态安全。

(2)加强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保障。当前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在全面顺利开展,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然而,杨树天牛、林业鼠害等林业生物灾害的严重发生,必将挫伤林农营造林的积极性,影响退耕还林等“民心工程”、“致富工程”的顺利实施,进而危及到林农的经济利益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因此要从根本上落实防控责任,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提供必要的生态支撑。

(3)加强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是维护公共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生命安全、生物安全、生态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公共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4)加强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是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要领域。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危机之一。森林以其特殊功能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表明,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可能增高。生物灾害的加剧,将直接影响“森林方案”的实施效果,削减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和成效。林业生物灾害防治不仅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这一全球应对战略的重要领域,必将在未来的实施进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5)加强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是保护国家利益、促进国际贸易的战略措施。我国是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并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林业又是外来有害生物危害最严重的领域,全国排名前10位的重要林业有害生物中有7种是外来有害生物,几乎所有类型的生态系统中都有其危害。随着我国加入WTO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近年来,我国出口欧美的货物因木质包装材料的光肩星天牛等问题受到限制,给我国对外贸易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我国是《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缔约国,承担着防止有害生物人为扩散的责任和义务,加强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事关国际贸易,也关系到国家形象。

2、林业生物灾害防治的措施

(1)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把保护森林资源作为发展林业的永恒主题。发展和保护森林资源始终是林业工作的核心任务。在强调加快森林资源发展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

(2)坚持推进森林健康理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森林健康的核心是培育健康森林,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林业生物灾害究其根源是生态问题。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必须坚持推进健康森林理念,以培育健康森林为目标,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促进形成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培植最优的林分、最佳的林相和最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服务功能,努力实现生物灾害的可持续控制。

(3)坚持预防为主,实现由重除治向重预防的战略性转移。实践证明,事后除治不如事中救治,事中救治不如事前控制。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必须走出“重除治,轻预防”、“灾后救灾,被动救灾”的怪圈,把预防工作摆在首位,切实做好灾害预防工作。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宣传普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基本知识,提高群众森防意识,形成专群结合、联防联治的整体合力,把危险性有害生物控制在萌芽状态,遏制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传播蔓延。

(4)坚持科学发展观,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林业生物灾害属自然灾害,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必须在不断认识其规律的基础上,坚持科学的方针,研究科学的对策,采取科学的措施,遵循经济和社会规律,正确处理好预防与除治、治标与治本、内部与外部、生态与经济、重点与一般的关系,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

(5)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态意识,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落实在日常生产活动之中,从根本上激发全社会的干劲和热情,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生态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强大合力。

3、结语

总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充分认识林业生物灾害的严重性和防治工作的紧迫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遏制林业生物灾害严重发生的局面,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监测预警和防治减灾能力,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升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控制能力,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我区林业和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 S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3-64-2

0 引言

林业果树的种植技术问题以及果品安全问题,不仅影响着绝大部分人们的身体健康,并且影响着果农的生计。没有好的果树种植技术,会直接影响到果实的收成情况,也直接影响到果农们的收入水平。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题日益突出,“三聚氰胺”、“毒奶粉”等等,都时刻危害着国人的健康,导致国内人心惶惶。所以,果品质量安全是极为重要的。果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不仅影响着国人的身心健康,同时对国内食品安全问题,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林业果树概况

林业果树是成片种植某种或者多种果树的简称。林果业在农业产业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产业,少了它,整个农业产业将不在完善。中国地大物博,早年的中国,曾以农业为主,时至今日,农业仍然能够带动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且成为国家富强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着工业与服务业。而农业也不甘落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推动着林果业的迅猛发展。

1.1 富民强国的林业果树产业

林果业是农业的组成部分,中国是农业大国,很多人依靠农业发家致富。因为接触了林果业,很多果农们开始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中国的致富无法脱离农业,农业产业给中国带来的经济发展是巨大的。所以说,林业果树产业,是富民强国的产业。

1.2 维护生态平衡的林业果树业

林业果树业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如今,生态系统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环。由于人们使用过量的农业,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污染。在使用农药化肥方面,如果林业果树业使用不当,同样会加剧生态系统的负担。所以在林业果树种植技术方面,我们要科学应用种植技术,从而达到缓解生态系统压力的作用。

1.3 美化环境的林业果树业

林业果树业可以成为美化环境的观赏区。一大片的果树林以及满树的果树,既可以吸引到嘴馋的食客,又能够让前来旅游的游客目不暇接。还可以带动那一带地区的经济发展。

2 林业果树之种植技术

林业果树的种植技术是根据果树的生长特点,而进行的有针对性辅助或者填补。例如有些树苗特别怕冷,那么在种植时,可以在果树的外面裹一层茅草,或者给树苗建立一个大棚。技术都是需要去研究和学习的。林业果树的种植技术也是一样需要果农们去学习并且应用。

2.1 林业果树种植技术――不足

林业果树的种植,需要给果树合理的施肥、浇水,并且还要有合适的土壤。由于科学管理林业果树的成本过高,很多果农为了节约资源,往往采用比较低级的种植方式。他们认为,就算没有按照合理的林业果树种植技术去种植,依然可以有很大的收成。但是他们不知道,这样做,确实在最大限度的浪费成本。例如,很多果农都不会给果树套袋,认为这样既费时又费力,浪费成本。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往往导致果品失水,或者被害虫入侵。

以下是一些关于林业果树种植的图片:

这是林业果树因各种原因受损的图片:

2.2 林业果树种植技术之种植问题

近年来,我国林业果树种植出来的果品都是略小的,并且其可口程度不如以前,果品的含糖量少。这都是因为林业果树种植技术出现了问题。同一时段内,大量地种植同一种果树。这是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果树种植的图片(图3)。

2.3 林业果树种植技术之选址

果树的良好成长需要依赖各种因素。其中种植果树的地址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良好的种植地址,土壤肥沃,有各种合适果树品种的元素等等。选择对的种植地址,是果树种植技术得以实施的基础。

3 林业果树之果品质量安全

果品质量是否安全,来源于各个方面的影响,也影响着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果品质量安全问题,来源于农药的用量。什么时候该用也是影响果品质量安全的一个原因。绿色的果实能够带给人健康。而使用过量农药的果树所长出来的果实,则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3.1 果品质量是否安全所产生的影响

果品质量安全,对于人的身体而言,是有极大的益处的。因为果实本身就具有补充人体机能的各种营养成分。有些果实里含有人体所必需的,但是其他物种却没有办法代替的成分,这时就体现出了果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因此,在林业果树种植技术方面,要注重合理使用农药,适量使用农药。这样才能够保证果树的果品质量安全。并且,还要坚持使用生态农药,才能保证绿色果品的输出。

3.2 造成果品质量不高的原因

造成果品质量安全受影响有很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人们的需求。市场上,人们购买果实,总是一味的苛求果实外表的光鲜亮丽,长得好看的果实总是受欢迎的。这就导致了果农为了防止果实遭遇虫害,而大量施放农药,这样得出来的果实,光有其表,但已经是农药遍布全身了。这时的果品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和价值,只剩下观赏这一个附加的价值了。其次,果品质量监管部门对于果品质量安全监测的松懈,导致大量富含农药的果品流入市场。最后,人们对于果品质量安全的不重视,是导致果品质量不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3.3 培养质量安全的果品

要培养质量安全的果品,其中之一的条件就是选用优良的果树品种。优良的果树品种是果品质量安全的基础。

4 结论

林业果树种植技术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果品质量安全。所以,果品质量安全是林业果树种植技术被完美使用的结果。果品质量的安全需要依赖各种因素,但是,果树种植技术是果品质量安全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林业果树种植技术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需要我们慢慢研究,慢慢完善。果品质量安全问题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以及重视。

参 考 文 献

[1] 白金瑞.林业果树种植技术及果品的质量安全探讨[J]. 绿色科技,2015(02):247-248.

[2] 郭鲁雷,刘勇.探究林业果树种植技术的发展及果品的质量安全[J].农民致富之友,2016(12):119.

篇10

一、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重要性分析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当中,作为工业大国,我国的各类生产也就随之不断地增加,而现阶段由于一些生产企业只注重其生产效益,却忽略了环境保护这一问题,从而导致我国环境质量普遍下滑,在这一形势下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进行全面的环境保护势在必行,它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人与生态之间和谐相处发展的重要体现,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1.环保产业逐渐趋于规范化

就我国环保工作目前情况而言,我国的环保工作还没有严格地形成一个规范化的产业链,其只是由各级环保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可以说是符合了时代需求,促使环保产业逐渐趋于规范化。硬件设施相关配备是建设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基础,而培养专业人才是保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平稳运行的重点与关键。此外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可以提高系统整体运行效率,为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2.符合我国环境安全的政治要求

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环境尚未达到一个安全的状态,环境污染、外来物种侵入及生态破坏等现象还在不断影响环境安全。目前我国环境安全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及环境监测预警力度不够等,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满足了我国环境安全的政治要求,可以对我国各区域的环境质量及治理状况进行实时监测预警,能够及时发现我国各区域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根本上维护我国环境安全。

3.满足环境管理的迫切需求

由于环境保护覆盖面积较大,涉及到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一特点给环境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仅仅依靠人为力量是无法实现环境的全面保护,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能够辅助管理人员进行全方位管理,通过监测预警的方式及时发现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环境问题,从而有针对性采取环境管理措施。

二、我国现阶段主要环境监测技术

1.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

现阶段对于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一般是借助于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开展,系统主要由环境监测分站、数据资料处理中心、质量保证实验室以及系统支持实验室四部分组成。环境空气质量检测指标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臭氧以及一氧化碳等内容。

2.固体废弃物监测技术

固体废弃物主要是通过对固体废弃物样品的采集和监测,对于固态、半固态以及液态废弃物的危险特性进行鉴别。对于固体废弃物的监测技术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反应性、易燃性、腐蚀性检测、浸出毒性中无机物质项目的检测、浸出毒性中有机物质项目的检测、毒性物质含量鉴别以及急性毒性鉴别项目检测等几部分内容组成。

3.物理检测技术

物理检测技术主要是指针对生态环境中的放射性活度、放射性物质、核设施水质、电磁辐射防护等内容进行的监测技术。通过制定相应的监测计划,利用特殊的采样与测量技术,对各种监测项目指标进行全面的监测管理。

4.海洋环境监测

海洋环境监测主要是针对入海河流和直排污染源等内容进行的检测控制管理,通过对陆为直排入海的污染物浓度、污水流量、污水排放时间、污水入海量、污染物入海总量等技术指标进行采样与分析,有效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总量,防止陆源污染物损害海洋环境。

5.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主要是针对区域的生态环境现状以及生态环境的趋势进行监测评价,生态环境监测的技术指标主要有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环境质量指数、林地情况、草地情况、河流湖泊情况、土地侵蚀情况以及水资源量等一系列的指标进行监测管理。

三、环境监测中常遇问题

1.环境监测数据缺乏代表性和针对性

造成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工作人员的现场调查不够认真仔细,采样方法缺乏针对性。举个例子,在进行采集工业废水样品时,工作人员一般只会在某一天随机抽样几分钟或十几分钟,这样的采集方法是不能采集到有代表性的样本。其次,在大气、地表水等常规监测中也存在着采集样品频率不足够,采样点设置不合理等问题。由于环境监测数据关系到之后的数据分析工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环境监测数据在未来的应用,所以作者认为这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2.环境监测网络尚未完善

在组成人们生活环境的水质、渔业、交通以及环保等各种因素中,都有其各自的监测网络。但由于我国的环境监测网络如今还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工作,不成体系,所以当监测网络通过监测得到大量的环境监测数据时,无法与其他地区的监测网络进行数据共享,从而导致监测数据的浪费和缺乏代表性。

四、如何解决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1.提高样品的质量

在进行采样工作前,要对当地的环境进行详细的了解,制定适宜的采样方案,到达现场后,要针对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采样,才能够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对于污染问题较为严重的地区可以适当地增加采样的频率,频率太低无法体现出环境的主要问题,频率太高又会浪费测量技术的资源。

2.加强样品分析管理

在技术方面能够确保样品分析的质量的话,就能够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才能够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分析研究工作。所以,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样品分析的质量。(1)根据区域的特点选择使用且标准的监测分析方法,保证了最后得出的监测数据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代表性;(2)对于污染程度不同的污染源,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法,浓度较大的污染物应选择准确度较高的监测方法,而浓度较低的污染物则可以选择其他的仪器法;(3)在使用仪器和计量器具时要注意认真仔细地使用和维护,还需要把仪器送到有关部门进行年检,确保仪器设备在年检范围内,确保测量仪器的精确度,以免加大测量过程中出现的误差,这样才能够全方位强化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

3.加强监测网络建设

加强对环境监测网络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化,同时还可以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另外,完善各地区监测数据的整体性有利于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利用价值。

五、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发展趋势及总结

1.环境监测技术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环境监测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环境监测仪器向高质量、多功能、高度集成化以及自动化、系统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电子、光学等先进的监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不断深化。例如,痕量以及超痕量分析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应用不断普及,通过利用先进的分析仪器可以检测0.1PPb的痕量元素,对于浓度低但是危害性大的污染源,例如重金属等可以进行准确的评价分析。

2.环境监测分析朝着项目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在环境监测分析报告上,将逐步朝着由基本的环境质量报告、环境污染源报告以及专项监测报告组成的环境报告体系发展。在环境监测分析报告上形成重点以大气、水质、土壤以及生态环境为主的分析评价体系,而且更加侧重于环境分析的准确性与及时性。通过形成系统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强化对于检测项目的整体控制管理,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

3.环境监测技术覆盖内容进一步拓展

篇11

引言:

现阶段的新型安全性服装是基于绿色时代的背景下产生的。绿色时代也可以称之为生态时代,在新型安全性服装的设计中重点采用以绿色生态为主导的安全因子,以此来达到服装绿色、安全的目的。有关学者从科学的角度研究了服装的功能性与实用价值,很少有学者对实际生活中服装的安全性进行系统的剖析。目前,我国服装市场中安全性服装出现的次数较少,尽管有些服装市场中有新型的安全性服装出售,也是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相差较远,不是价格偏高就是实用价值较低。基于此,本文对绿色时代下新型安全性服装的设计展开论述,重点研究新型安全性服装对服装纺织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不仅能保护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服装纺织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一、绿色时代下新型安全性服装的设计理念

绿色时代下新型安全性服装通常是指具有一定防护功能的健康服装,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体所受到的外界伤害,消除安全隐患,将安全技术应用到服装设计理念之中,但是对服装设计的工艺水平与质量要求较高。绿色时代下的新型安全性服装设计理念着重强调安全性,如何将安全因子应用到服装设计之中是设计师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并且还要使设计出的服装新颖、时尚,不缺乏美感,这就给设计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因此,绿色时代下新型安全性服装的设计理念作为现代较为前卫的设计理念,它的出现是由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与自然之间不协调,现代工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新型安全性服装基于绿色时代的背景,主要为消费者的安全考虑,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强调环境对其的影响因素,突出服装的健康性与实用性,尽可能的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新型安全性服装的设计理念首先是站在人类发展的角度上,其设计理念应该满足健康舒适、安全环保以及时尚流行等多种要素,同时,在设计与生产的过程中还要尽可能的做到节约能源、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突出绿色时代下新型安全性服装的前卫设计理念。

二、绿色时代下新型安全性服装的设计工艺

首先,新型安全性服装的设计需要重点考虑安全因子应用的问题。服装设计的安全因子主要是指服装在穿着的过程中能够保护人体免受外界的侵害,消除一定的安全隐患,起到保护人体安全的积极作用。安全因子可分为可见与不可见,例如,反光条和荧光条等属于可见的安全因子,耐火纤维与保健纤维等属于不可见的安全因子。在安全性服装的设计中将可见安全因子与不可见的安全因子进行叠加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服装的安全性能,避免人体受到更多的外界侵害。例如,在服装设计中加入反光条与荧光条,可以在交通道路中最大化的保证行人的安全,司机在夜晚行车时能够在数十米开外接收到荧光条与反光条反馈的信息,并且做出合理的反应,减速慢行,保证行人的安全。其次,色彩在新型安全性服装的设计中也呈现了不小的作用,能够向外界传递出一种安全信号。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把绿色作为一种较为安全的颜色来看,象征着安全、健康以及生态等,绿色也是在安全性服装设计中大力推崇的一种安全颜色。新型安全性服装作为一种特殊的服装,应更多采用一些安全的颜色,一方面能够提高服装的安全性能,另一方面还能够使消费者在穿着该服装时更具活力。例如,在儿童服装中添加绿色荧光粉,将夜光粉等材料应用到新型安全性服装的设计工艺中去,能够更好的保护儿童的安全。最后,新型安全性服装设计的面料选择一定要是绿色无污染、安全环保的纺织材料。其中,服装生产的面料在整个生产线的始终不能受到任何的污染,而且还要在面料中添加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从而达到保护人体健康,提高安全性能的目的。

三、安全性服装设计在现代服装行业中的应用

现代服装行业强调安全、绿色与健康的设计理念。新型安全性服装的设计主要表达的就是安全的设计理念,它通过种种现代科学技术与安全因子的完美融合来达到服装安全的目的。例如,婴幼儿短裤中添加感应器来检测婴幼儿的生理与心理的变化,相关的管理者根据变化来判断婴幼儿是否处在安全的状态,以此来保证婴幼儿的健康。除此之外,还有设计者根据老年人的特殊性,设计了一款带有GPS跟踪定位系统的服装,来防止老人走失而家人找不到老人的现象发生,保证老人的安全和家人的放心。

四、新型安全性服装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阶段,我国对新型安全性服装的设计还比较陌生,整个服装行业对新型安全性服装的设计基本处于空白的状态。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在安全性服装设计上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对服装安全意识的认识不到位;缺乏安全性服装设计的工艺技术。将安全理念应用到服装设计之中必定是整个服装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近些年来,已经有国外设计师研究出具有保健功效、特殊作业防护功效以及各种安全功效的新型安全性服装。尽管我国在许多新型安全性服装的设计中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需求,新型安全性服装必定成为未来服装业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沈雷,方东根.基于iBeacon技术的安全性服装设计[J].毛纺科技,2015,02:48-52.

篇12

1.水资源安全的概念和意义

1.1水资源安全的概念

水资源安全问题是水利行业研究者的长生之谈,对水资源安全的概念认识也有不同角度的认识和解释,笔者研究水资源安全问题主要是以陕西旬邑县水资源为对象,针对该地区水资源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水资源主要包括水的质量、水的生态和水的环境等相关因素,水资源安全就是指以上所述这些因素不被破坏,仍然可以持续良性发展,继续为人类造福。但这里所描述的不被破坏的状态是最为理想状态,可能性几乎为零,人类对水资源的破坏已经产生,并且已经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水资源的安全问题可以适当缩小它的概念外延,把它理解为满足人类赖以生存的水需求。

人类赖以生存的对水的需求,既有对水质的需求,也有对水量的需求。在质的问题上,我们要求灌溉、水库的水质,更要求人畜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国家相关要求标准。在量的问题上,我们需要充足的水源,特别是居民日常生活的供水保障。同时需要有足够的水源储备量,这些水源储备来源最好能够巧妙地利用多余的水,比如洪涝之水,来满足枯水时期的供水需求。基于这些环境的水资源安全问题研究,因地制宜,更有针对性,更有实质性。

1.2保证水资源安全的意义

水资源安全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部门重视,它可以保障我们的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腾飞,它还是良好运转的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保障。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关键就是如何控制水的量,让它处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状态。我们最为常见的,与水有关的自然灾害就是洪灾和旱灾,两种截然不同的极端,充分体现了水资源安全在量上的控制的重要性。

水资源安全在城市供水系统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水污染治理问题。出现水污染问题,其实就是水的自我修复功能的丧失,需要人为来完成这个本应由天然来完成的过程。虽然现在治理水污染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毕竟这样的举措已经是在补救,而不是预防。我们应该用长远的战略目光去审视水资源安全问题,使水资源安全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陕西旬邑县水资源安全现状

2.1地下水开采量增加,水位下降

陕西旬邑县为黄土高原沟壑区,地下水埋藏较深。春季雨雪充足,开采量小,地下水位略有上升;夏秋季节降雨量较少,灌溉、生活用水量剧增,地下水开采量增加,水位有所下降;汛期以后,降雨量减少,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地下水位乘下降趋势。

陕西旬邑县2011年共开采地下水273.51万立方米。在地下水开采量中,工业及城镇生活开采量为138.59万立方米,农村生活开采量为134.92万立方米。由于地下水位埋藏较深,水补给的源头较远,一个周期的水循环需要较长时间恢复,如果开采了较深的地下水,想要恢复基本上很难。旬邑县特有的高原沟壑地质,全县整个塬区由四个沟分割成四个大的塬区,开采难度相当大。近几年来旬邑县的煤矿开采行业也在不断扩大,由此导致地下水流失较为严重,同时带来了一定的水质污染,水资源安全情况不容乐观。

2.2地表水微生物、浊度指标超标

经过对陕西旬邑县地表水三个主要供水单位提供的水源检验,其中有一个供水单位的水质检查符合GB/T5750-2006国家标准,其余两个供水单位提供的水质检查,均检查出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浊度指标超标,大肠杆菌、粪大肠菌群肉眼可见物指标超标,给陕西旬邑县的水资源安全再次敲响警钟。

其实在中国的农村的许多地方都出现微生物指标超标的情况,其污染源来自于处理不当的人和动物的粪便,通过医院排出的医疗污水,还有一些动物的尸体变质腐烂等等。一场降雨就很有可能将以上污染源冲入饮用水的体系,变成为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水质。加之,旬邑县的几个煤矿都处于县城供水水源上游,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都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就排入河道,对水源水造成了一定污染。

3.陕西旬邑县水资源安全问题对策

针对陕西旬邑县水资源安全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综合各种水资源安全研究,得出应对陕西旬邑县水资源安全问题的对策:

3.1加大节水和污水资源化力度

水资源的量是固定的,用得越多剩得越少,而人类不同,我们的智慧和能力是无限的,我们要把无限的智慧投入到有限的水资源研究和治理中去,在大力提倡节约水资源的同时,强化水源保护措施,加大污水处理力度,想方设法使污水能够被再利用,至少减轻污水对水源水的污染程度。各种节水措施应该把重点放在工业和生活用水的重复利用上,这些在技术上应该不是难题,比如一些企业已经在行动,经过对企业污水排放系统的改造,企业内废水的重复利用已经开始有成效。污水资源化的地区差异性较大,各种污水的治理和采取的措施都各自不同,陕西旬邑县的污水再利用研究也正在紧密进行中,我们一定可以找出符合我县实际情况的治污之道,开创我县污水资源化的新篇章。

3.2建立以县城供水为中心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

建立以县城供水为中心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系统,有利于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以县城供水为中心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宏观上可按照三个层次进行优化配置,即可持续发展层次、社会经济发展层次和开发利用层次。水利部门应该根据我县各乡镇的水资源特点和水环境特点,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水资源配置方案,为了充分体现水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原则,应该按照不同地区、近期用水和远期用水、用水目标及用水人群来综合考虑。水利部门可以通过工程手段、科技手段、行政手段或者经济手段来实现水资源合理分配的目标。经过合理配置水资源,使我县各地用水得到充分的整合与优化。

3.3建立完善有效的水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体系

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水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体系,其中最重要的为防止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建设。旬邑县地处黄土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山多塬少,高差明显,地质均为黄土高原沟壑区与马栏土石山地区,水土流失情况极为严重。水利部门应该以综合治理为主,从生态修复、生态治理和生态保护三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水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体系。

3.4合理开发水资源

旬邑县地下水埋藏量较少,地表水利用率较低,如何合理开发水资源成了问题的重中之重。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必须顾及多方面的考虑,比如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等,过度开发会导致地下水开采过度,水循环系统恢复较慢,造成水位下降;开采不足则对人畜用水供水无法保障。因此,尽量利用工程措施,拦蓄地表水,提高地表水的利用率,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够结合使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开发水资源,因此合理才是关键。 [科]

【参考文献】

篇13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151-04

目前,关于生态安全概念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生态安全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狭义的生态安全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1]。生态安全研究涉及从种群至全球等各种尺度,可以从国家、区域及行业等三个层面来进行,其具体内容包括生态安全测度评价、监控、预警、调控、维护与管理等内容,其中生态安全测度是最为基础的关键性工作[2]。旅游地生态安全测度近年来已成为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其主要内容包括:(1)旅游地生态安全因子的筛选与计量;(2)旅游地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3)旅游地生态安全区内外影响程度;(4)旅游地关键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可持续性等等。近年来,旅游地生态安全测度方法代表性的主要有: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法、景观生态学方法、生态承载力概念体系测评法、生态足迹法等等。目前尚未见到对各类旅游地生态安全测度方法综合比较的研究文献。本文拟对比分析上述几种代表性方法,以期考量各类方法在旅游地生态安全测度中的具体适用场景,进而为科学全面评价各类旅游地生态安全提供些许借鉴。

一、旅游地生态安全测评的特殊性

旅游地生态系统从自然生态要素上看,和其他地域空间一样,其生态安全测度内容主要包括:(1)水体安全,包括陆地淡水和海水等各类水体;(2)森林和草场、湿地等生态空间的安全;(3)大气安全,大气健康气体含量及结构;(4)地表安全,包括地表性状稳定、各类灾害发生的可能性等等。与其他类型区域生态环境一样,旅游地生态安全受到地方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政策法规、开发技术、管理体制等的综合影响。

此外,旅游地作为一种休闲观光类生态地域,其生态机理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为:

1.生态风险时空的非均衡性。旅游者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具有明显的非均衡性:一方面,绝大部分旅游地旅游者人流及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时间差异性必须考虑;另一方面,在旅游地不同功能分区中,游客的活动性质、消费类型、停留时间等均不相同,核心景观、游乐区、服务区等生态风险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测度时要考虑旅游者生态消费的空间非均衡性。

2.生态威胁因素的特殊性。旅游地生态不安全的主要诱因是旅行空间尺度不等的外来人口――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其在旅游地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成为旅游地生态安全的威胁因子,这其中还需考虑生态风险具有弹性,因为旅游地生态风险直接受旅游开发方式、旅游活动性质、旅游管理等影响,相应地,旅游项目开发、旅游管理水平、旅游地社区可能的响应方式都需被视为生态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

3.生态安全内涵的独特性。基于旅游地主体功能是为了满足游客观光休闲游憩的需求,对其生态安全测度不能只重视旅游地显性生态因子,还应重视直接影响旅游者体验质量等非污染性的隐性生态影响因子,如景观美感度、开展旅游活动的生态适宜度(如河流两岸及河床地形、水位改变可能对漂流活动的体验影响)等等。

正是因为旅游地生态安全具有上述特点,在对其生态安全测度方法上具有一定的特殊要求。

二、旅游地生态安全测评方法

对旅游地生态安全的测度,从各测评方法的立足点看,大致可分为三类:(1)从生态系统中各生态要素与标准状态的差距来测评;(2)从旅游地生态景观的空间格局及稳定度来测评;(3)从现有容量与旅游地生态系统的承载力或生产能力之间的差距来测评。

(一)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环境影响评价体系(EIA,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s)着眼于旅游地生态安全状况测评,该方法依照系统思想对旅游地生态环境系统的组成部分进行分解、评价,再对关键旅游生态安全影响因子进行测量,其中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其关键[3]。

1.综合指数法。综合指数法着眼于整个旅游地生态环境的各个自然关键因子,属于多因子小综合评价法,其过程为:(1)分析旅游地生态安全变化规律,建立表征各生态安全因子特性的指标体系;(2)确定评价标准;(3)建立评价函数曲线;(4)根据因子的相对重要性赋予权重;(5)将各因子的变化值综合,得出生态安全测度值。

其代表性的模型为:

ΔE=(Ehi-Egi)×Wi

式中,ΔE为旅游开发前后生态安全变化值;Ehi为开发后因子的质量指标;Egi为开发前因子的质量指标;Wi为i因子的权重。

2.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的信息基础是人们对每一层次生态因子相对重要性给出判断,过程为:(1)建立层次结构,分目标、准则、指标、要素层;(2)构造判断矩阵;(3)层次单排序;(4)层次总排序;(5)一致性检验。层次分析法中,人们常采用P-S-R模型同时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先从层次结构的角度分析旅游活动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然后再从功能的角度分析旅游活动对区域生态系统内部功能关系的影响,最后再从层次与功能相结合的角度综合评价旅游活动对生态安全造成的影响。

其代表性的模型为:

P=C/Cs

P= Pij=Cij /Csij

式中,P为旅游地生态安全度;C为实测值(或预测值);Cs 为标准值;i为第i个生态要素;n为生态要素总数;j为第i生态要素中的第j生态因子;m为第i生态要素中的生态因子总数;Cij为第i生态要素中的第j生态因子的实测值(或预测值);Csij为第i生态要素中的第j生态因子的标准值;Pij为第i生态要素中的第j生态因子的安全指数;Wij为第i生态要素中的第j生态因子的权重。

此外,为克服单一数学模型存在的缺陷,在综合各方法优点的基础上,人们相继开发了各种方法相结合的EIA复合评价模型,如模糊综合评价―层次分析―主成分分析模型、层次分析―变权―模糊―灰色关联复合模型、AHP-模糊数学评价法[4]等等。

(二)人工神经网络法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是大量简单神经元联结而成的非线性复杂网络系统,以其并行分布处理、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和健全性与容错性等独特引起广泛关注。尤其在生态信息不完备情况下,在知识处理、模式识别、方案决策等方面,ANN具有很强的能力。其中,BP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挖掘分类方法,具有非线性的模式识别、分类、预测、优化、控制等功能。旅游环境质量的许多指标是不能用数值确定的,即没有明确的边界,只有评价程度的高低,因此采用BP神经网络专家系统,为旅游生态安全测度提供了有效途径[5],被越来越多生态研究者采用。其过程为:构建网络拓扑结构;提供训练样本;用实测值进行网络测度;生态安全等级评价等[6]。其代表性模型为:

Qj(t)=fwijxi(t-τij)-Tj

式中,xi(t)为t时刻神经元j接收的来自神经元i的输入信息;Qi(t)为t时刻神经元j的输出信息;τij为输入输出间的突触时延;Tj为j的阈值;wij为i到j的突触连接系数或权重值。f(•)代表神经元传递函数,可以选择传递函数为所希望的函数形式――平方根、乘积、lg、ex等,除线性传递函数外,其他变换给出的均是累积信号的非线性变化。

(三)景观生态学方法

景观生态学方法结合了生态学和地理学相关方法的优点,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生态地域内异质土地单元之间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生态斑块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等。其指标体系的构建涉及多个维度,如景观多样性指数、分维数、均匀度、优势度、分离度、破碎度、蔓延度等,较为全面的景观生态学评价体系涉及指标可达五十种以上。在旅游地,景观生态学方法能够描述生态安全变化的时间动态和空间累积两方面特征。旅游地常从景观结构稳定性、景观功能效应性、景观受胁迫性等方面构建景观生态安全测度指标体系[7]。其代表模型为:

EQ=WiAi /N

式中,EQ为旅游地景观生态安全;Ai分别为景观结构稳定性、功能效应性、受胁迫性等方面阈值;Wi为各方面对生态安全的权重。

此外,还可根据旅游地生态特性采用专门指标体系进行针对性的要素安全测度,如以景观生态格局分析法来测度景区内游步道对生物物种的影响。实际运用中,人们往往将综合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等与景观生态学方法结合起来使用[8]。

(四)旅游生态承载力测评方法

生态环境承载力(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ECC)方法着眼于在维持旅游地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旅游地到底能承受多大的生态压力。换言之,该方法总体过程为:确定旅游地生态安全承受量或生产量;测算旅游地各类旅游活动的实际承受量或消费量;评估旅游地生态安全状态。

1.旅游环境容量(TECC)方法体系。旅游环境容量(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TECC)是指,在自然环境没有出现不可接受的变化和游客体验质量没有降低的情况下,使用一个景点的游客人数最大值[9]。旅游环境容量的最初研究者认为,旅游环境容量主要指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游憩区域的容量问题主要是指区域生态条件的恶化问题[10]。

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代表模型为:

EEBC=min(WEC,AEC,SEC)

EEBC为生态环境承载力;WEC为水环境承载力(以水面为主要旅游资源,取WEC=污水日处理能力/人均污水产生量);AEC为大气环境承载力(对于不产生大气环境污染的旅游活动,可取无穷大;产生大气污染时,AEC=区域大气环境容量/人均废气产生量);SEC为对产生固体废弃物的承载力(SEC=固体废弃物日处理能力/平均每人每天产生固体废弃物量)。

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F为扩展性生态容量;n为污染物种类数;Si为自然生态环境净化吸收第种污染物的数量;Ti为各种污染物的自净化时间;Qi为每天人工处理掉的第种污染物数量;Pi为每位游客每天产生第种污染物的数量。

受旅游环境容量概念的启发,美国学者先后提出了可接受的改变极限(LAC)和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VERP)方法,从游客体验质量(旅游需求)和生态环境承受能力(旅游地生态供给)两方面结合来对旅游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测度。LAC用一组指标来对相应地区进行监测,如空气洁净度、空气湿度、道路两侧土壤状况、优势动植物营养水平等等。VERP体系比LAC方法考虑到更多的旅游地实际情况,如来自于游客行为、活动种类、活动强度、活动时间及地点等更多方面的影响[11]。 此外,Prato提出了判断一个环境系统的状态是否与容量要求相协调的(AEM,Ex Post Adaptive Ecosystem Management)适应性生态系统管理技术和寻求获得这种协调的MASTEC(Multiple Attribute Scoring Test OfEcosystem Capacity)容量多因素评分检验技术[12],使TECC方法体系内涵不断丰富,实用性逐渐增强。

2.旅游生态足迹法。旅游生态足迹法(Tourist Ecological Footprint,TEF)由生态足迹法(EF)发展而来,是生态足迹法在旅游业的具体运用。TEF是通过测定一定区域内维持人口(含本地居民和外来旅游人口)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消费量以及吸纳人口产生的废弃物所需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大小,与给定区域的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评估人口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测度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方法。近些年,生态足迹法已成为国内外一批旅游界学者来评估旅游地生态安全及旅游行为对环境影响的主要方法[13~16]。其基本模型为:

TEF=TEFtransport+TEFaccommo+TEFfood+TEFshopping+TEFentrainment+TEFvisiting

旅游生态足迹(TEF)分别由旅游交通生态足迹(TEFtransport)、旅游住宿生态足迹(TEFaccommo)、旅游餐饮生态足迹(TEFfood)、旅游购物生态足迹(TEFshopping)、旅游娱乐生态足迹(TEFentrainment)以及游览观光生态足迹(TEFvisiting)组成,是6个子模块计算结果的总和。

其具体测算公式为:

EF=Nef=N(aai)=N(Ci /Pi)

式中,EF为总的生态足迹;i为消费商品和投入的类型;Pi为i种消费商品的平均生产能力;Ci为i种商品的人均消费量;aai为人均i种交易商品折算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N为人口数,ef为人均生态足迹。

三、各种旅游地生态安全测度方法的对比

EIA测评体系中,综合指数法简明扼要,该评析对象侧重于生态安全的自然环境要素,能直接反映旅游地某一自然要素或自然环境总体所处的安全状态,可以对比测度旅游开发前后旅游地的自然生态位差。由于旅游地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其自然环境要素和旅游开发项目两者内部各因子之间的生态联系常常不能准确表现,而且不同类型旅游地又包含了不同的显性和隐性生态安全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建立、权重关系确定等又受测评人员专业背景、经验和目标等影响,因此构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有时难免会有失偏颇。AHP法可对单个生态要素(如水体、大气等)或旅游地区域综合生态系统进行安全测度,是一种对复杂现象的决策思维过程进行系统化、模型化、数量化的方法,能从层次和功能相结合的角度综合评价开发活动对旅游地生态安全造成的影响,较好地反映了自然、经济、资源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但正因如此,涉及多个因子的取舍及其权重关系,其准确性也会受到数据和专家经验的影响。神经网络法数据处理能力强大、拟合误差小、预测灵活、参数调整控制方便、模型建立快捷等优点,适合解决各类旅游地安全测度中信息不完全、分析指标较多、指标非线性关联难以确立等问题。但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首先受到人为设定的标准(教师信号)影响,而标准设定的恰当与否又直接受测评人员自身的经验影响,因此测评人员的专业水平也尤为重要。

景观生态学对区域内某种指标生物自然栖息地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能够以整体的思想审视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避免了大量反复的生态调查,是在中国各旅游地现有生态环境基础数据较为缺失的情况下,进行远期旅游发展影响评估的好方法[17]。但由于景观生态学方法的主要评价对象是自然类旅游地,因此较适用于生物物种尤其是植被占优势的自然类旅游地,如森林、草场等类型的旅游地。

相对而言,旅游生态承载力测度方法体系容易理解和操作。旅游环境容量通过测评水、大气及污染物等是否超过生态环境容纳能力来反映旅游地生态安全程度,它第一次将生态安全与游客数量直接联系起来。但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旅游环境容量只能是一个阈值,很难直接表征旅游地生态安全水平,因为旅游环境容量模型缺乏对旅游地生物多样性、景观稳定性、旅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等方面的深入探讨[18]。此外,旅游环境容量直接受制于旅游地生态环境性质,普适性不强,还受到旅游规划水平、旅游管理水平等“软”要素影响[19]。但该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可用其来简易测评目前各类非都市型“纯”旅游地承受的生态压力。LAC和VERP作为旅游环境容量方法的发展,融合了自然环境、游客、社区、管理者等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该方法常被运用于以自然类旅游资源为主体的旅游地。旅游生态足迹法则从资源消耗和供给的角度,提出“可持续性”的解释和测度方法,容易理解也更加简便,不需要很多专业技能[20],并能给出一个关于整个旅游行为所引起的生态消耗的清晰描述,甚至能从旅游产品分类的角度对生态安全作一个明晰的测度[21~22]。但由于任何旅游区域都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与外界有物质流和能量流交换,对那些开放度较高的旅游地而言,用生态足迹模型分析旅游容量要考虑外地物质和能量输入,而外地输入量具有较大的弹性空间,因此作为一个区域旅游承载力的极限值难以准确界定。从各类旅游地看,该方法较适用于范围较大、游客消费链完整的旅游地生态安全测评。

旅游地生态安全与一般的区域生态安全相比,既有共性又有自身特殊性,把握其特殊要求是确定测度方法的基本前提。旅游地生态安全测度涉及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影响因子,实际操作中,不能片面断言何种测评方法最适合或最不适合,需根据测评对象的实际情况及测评目标对各种测评方法进行优选。

参考文献:

[1]肖笃宁,陈文波,郭福良.论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J].应用生态学报,2002,(3).

[2]刘红,王慧,张兴卫.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述评[J].生态学杂志,2006,(1):74-78.

[3]陆书玉,栾胜基,朱坦.环境影响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2-44.

[4]张凤玲,王铁.基于AHP和模糊数学的旅游景观生态环境评价[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24):96-98.

[5]朱兵,姚国荣.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旅游环境质量评价[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3):221-226.

[6]孙家振,徐平.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拟建小区域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1):51-53.

[7]李魏,谢德嫦,张杰.景观生态学方法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大连森林公园东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J].中国环境科学,2009,(6).

[8]仇恒佳,卞新民,姚剑亭,等.环太湖景观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以苏州市吴中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3).

[9]Mathieson A.,Wall G.Tourism:Economic,Physical and Social Impacts[M].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1982:21.

[10]Wagar J.A.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Wild Lands for Recreation [Z].Forest Science Monograph 7 .Washington,D.C:Society of American Foresters,1964.

[11]Stankey George H.,Cole David N,Lucas Robert C.,Petersen Margaret E.,Frissel Sidney S.The Limitsof Acceptable Change LAC System for Wilderness Planning[R].U.S.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Forest Service,Intermountain Forest and Range Experiment Station.1985:37.

[12]Tony Prato.Modeling Carrying Capacity for National Parks[J].Ecological Economics,2001,(3):321-331.

[13]章锦河,张捷.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J].地理学报,2004,(5).

[14]王辉,姜斌.生态足迹模型对旅游环境承载力计算的应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15]罗艳菊,吴章文.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者生态足迹分析[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3).

[16]章锦河,张捷,王群,等.旅游地生态安全测度分析――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8,(2).

[17]王娟,崔保山,姚华荣,刘世梁.纵向岭谷区澜沧江流域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分异[J].生态学报,2008,(4).

[18]卢松,陆林,徐茗.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6):76-81.

[19]张骁鸣.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从理论框架到管理工具[J].资源科学,2004,(4):78-8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