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52:1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小企业成本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很多中小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只盯着算盘,盯着表面数据,将成本管理局限在账目与企业盈利数据之上,能够降低成本、提高产出的任何活动都被认为是有效的、符合成本管理的活动,而不去探究成本数据所蕴含的深刻内涵,这种极其短视的成本管理只会让企业陷入成本管理的陷进,导致成本管理目标和企业长期战略相互脱钩。
(二)成本管理的内容单一、观念落后
在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中,成本主要是通过控制生产产品对原材料、人力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达到的。其实,从全局观念来看,企业的成本渗透在企业生产与管理活动中的点点滴滴,仅仅着眼于生产活动的成本管理的效果难以体现。
(三)企业成本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传统的成本管理受到观念的限制,所设计的信息系统多是为了开展财务会计,传统成本管理无法满足管理会计的要求。
二、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相比较国外企业,我国中小企业的盈利性不强,企业竞争力低,其中企业的成本管理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一)成本管理没有与外部经济环境相适应
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还没有完全转向,不关注市场消费的需求,进行成本管理只能是毫无意义的。如果市场消费不再满足产品的使用价值及低廉价格,而是对产品的更多功用、高品质、精良外观的期待的话,企业成本管理就不能通过压缩原材料价格、偷工减料、粗制滥造来开展,成本管理的原点应该是消费者的真实、变化的需求。
(二)中小企业管理者素质不高、观念陈旧
我国的中小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往往是农民或者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士,他们对成本管理的观念来自朴实的压制成本、节制资源的想法,观念陈旧,眼界不够宽广,对先进成本管理理念的接受能力不高。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市场对其管制薄弱,企业内部也缺乏成本管理意识,缺乏应有的内部成本管理制度,成本管理控制工作不规范,往往企业的成本管理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战略定位脱离实际
中小企业往往缺乏对自身的准确定位,叫得不那么响亮的目标往往受到企业的轻视,制定的战略往往脱离实际,对成本管理战略缺乏切实可行的方案,也无法落到实处。
三、改进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治理措施
(一)引入战略成本控制理念
成本控制要摆脱短视、短期行为的弊端,达到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成本控制就要坚持战略化,才是符合现代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需求。战略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的战略意义,重视企业各项会计信息及其他经济信息,通过管理会计人员提供并分析本身及竞争对手的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符合企业实际的、可执行的、具有提升意义、促进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企业战略,进而企业管理者以有效地适应外部环境持续变化为出发点来制定的长效、全面、动态的成本控制目标,不断收集并分析企业成本结构、成本行为,控制无效或者低效成本支出,改善成本结构,从而取得具有竞争优势的新的成本控制系统。
(二)制定具有长期性、外延性、全面性和动态性的成本管理目标
成本管理不能是短期的、短利行为,成本管理应该具有长期性的目标,以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作为管理基础,旨在为企业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而实施的目标。成本管理不能是孤立的,而是应该具有外延性,应该将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同行、政府机关、客户、经销商等都纳入到考虑层面,需要将成本和与成本相关的因素联系起来加以考虑,正确认识企业的内外环境变化及市场需求,实施正确适当的成本管理目标。
(三)建立全员成本管理体系
成本管理一定要得到企业的所有成员的一致认可和支持,才能取得成本管理的最大成功。很多中小企业内部成员却缺乏行成本管理的主人翁意识,甚至很反对企业开展成本管理。其实,中小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是企业全体利益所在。企业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素质,促使他们提高成本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掌握成本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切实达到控制成本、提高产出的经济效益性。企业进行的成本管理活动隐含在规划、沟通、协调、控制等各个管理环节,蕴含在人事管理、物品采购、产品设计与研发、产品投产、财务管理、经销等各个企业活动当中。
(四)以技术创新促进成本管理
在生产技术方面,通过生产技术创新,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单位时间的产品生产率,进而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在管理技术方面,通过流程再造、资源优化配置等方式,帮助企业整合业务流程,减少不增加价值的流程或者外包企业不十分在行的业务流程,降低浪费,在可增加价值的业务方面集中优势资源。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0-0189-02
在目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条件下,中小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靠生产质优价廉的产品。中小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必须从完善和发展传统成本管理体制入手。
1加强成本管理体制的重要性
管理体制不仅限于集权与分权上,内部组织管理和科学化有时更为重要。总之,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如何构建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组织管理体制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其中,成本管理是体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适合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特点的体制,必须从完善和发展传统成本管理组织入手,在分析考虑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统计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设计。因此,只有降低成本,加强成本管理才是中小企业生产盈利的基础,只有很好的控制才能增强企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而降低成本是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适应市场需求走向经济良性发展的关键。
企业成本是拟定价格的重要依据。成本是确定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同行业产品成本指同一经济行业的产品平均成本。价格和成本的差异,必须表现为企业的亏损或利润。控制成本是提高资金效益的重要手段,产品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效益。因为企业投入等量资金,低成本的企业可以生产低价格的产品,有利于扩大销售收入,提高资金效益。降低成本是保障国家收入的重要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产品成本低,售价可以扩大销量,从而增加国家税收。
2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体制的成本信息
成本信息是企业管理决策的需要,取得更好、更及时、更充分的成本信息,才能配合管理决策的要求,科学合理的加以利用。现行的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体制,往往容易导致成本管理中的信息披露不及时和不充分。
2.1无法全面了解和分析中小企业的成本结构
中小企业经营者了解企业成本结构的重要手段是成本管理信息,而获取更低的成本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小企业实施成本战略的第一步就是要分析企业的成本结构。成本管理组织体制在规范中小企业具体的工作程度、客户、员工、服务、固定资产等项目过程中,还应对控制成本的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做出明确的规定和约束。从而有利于中小企业的成本结构的分析中,获得如下信息,如当顾客增加时,成本如何变化?变化的原因何在?新的作业工具如何影响成本结构?标准物资对成本有何影响?还有哪方面的项目成本发生变动,为什么?等等。传统的成本管理组织体制使成本结构分析不够全面和完善,往往只是将成本分为固定或变动、直接或间接、可控或不可控,这种规定有助于管理和控制中小企业成本,但无法以整体的观点了解和分析企业的成本结构,必须在成本管理组织体制中明确成本与数量的关系、长期与短期、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等
2.2成本信息的披露不及时、不充分
目前,许多中小企业都没有成本报告的制度,仅有信息来源也是会计期间结束后的财务报告中的部分信息,且往往滞后,缺乏有效的管理价值。迟到的成本信息通常是无效率的,同时亦可能是资料收集不正确的信号。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成本管体制应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即中小企来经营决策所需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除定期做成财务报告外,还应按照工作程序、成本中心、客户类别等进行成本分析,以期对成本管理工作提供有用的资料。
成本信息的不充分也是构建管理体制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因为,信息的不充分会导致中小企业的管理决策的经济,由此产生的不良决管的机会必然提高。一些中小企业根据财务报表的内容,搜寻成本信息,这种成本体制往往脱离实际。良好的成本信息是资源配置、订价等管理决策所不可缺少的。规范的成本信息主要有:①工作程序:将每项工作程序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与预估成本比较,进行差异分析。②产品或服务:取得各项产品或服务成本,作为定价或产品组合时的主要思考因素。③顾客:作为正确记账的依据,同时亦可作为良好关系建立的参考。④成本中心:收集每一成本中心的资源,便于完成责任报告,并据此作为绩效衡量、权责归属的依据。⑤设备或工具:与每一项设备有关的成本信息的获得,主要提供固定资产会计及修复或更换等决定之用。有些特别的产业可能需要依照顾客、地区、或其他特别分类而区分成本信息,以适应管理决策的需要
3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组织体制的设计思路
成本管理主要应满足三项目标:①将产品成本或期间成本分析至产品上,以编制财务报表;②提供有关程序控制的成本信息给管理者;③估计产品成本等相关信息给产品部门或管理者。传统的成本管理工作,遵循财务报表的规定,能顺利地进行成本分摊,完成上面目标的要求。然而,适应外部需要的有助于促进程序控制方面的成本信息却难以提供,从而使预估的产品成本不真实,成本信息出现扭曲。程序控制及产品成本计算制度在成本分摊上扮演了截然不同的角色。中小企业在成本管理体制的设计上,应明确成本管理流程,通过对成本管理核算、分析、以及目标的设计和界定,正确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组织管理体制。具体的设计思路是:①材料与工作程序的追踪。当收到材料时,应与采购单位发票确认相符,方可通知应付账款部门。当材料领用发生时,将成本记入这一工作程序,以及相关的会计科目。②人工与工作程序的追踪。工时及相关资料均需定时向工资管理部门报告,以便正确地支付工资。工时发生时,亦需记录特定的工作程序及相关会计科目。若无法归入特定的工作程序,不论材料或人工等,可现行汇集,销候再分摊到各个工作程序上。③工作程序追踪及成本评估。主要功能是累积计算与工作程序有关的预估成本、标准成本及实际成本,从最初的成本评估到实际呈报给财务会计系统的真实成本,逐一加以反映。④突出事前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即全面产施预算管理。这对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体制的建设意义重大。因为借助预算管理,当工作程序完成时,可以与实际成本比较,以期对预算完成情况进行控制。当预估成本与实成本不同时,可作差异分析,从中找出特殊的成本控制问题。⑤'强化成本管理的及时性,不少中小企业也开始重视工作程序的成本状态,然而由于财务会计系列等到月未才能做出报告,所以无法从财务会计系统获得每日的成本信息。成本信息管理组织体制应在这方面予以补充,在成本核算流程优化的基础上,设计一套方案,以揭示当前企业的成本状态。
4发展手完善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体制的思考
成本管理理组织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是中小企业必须正确对待的问题,因势利导予以推进。企业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和效益。
4.1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①成本分析应开展日常分析和预测分析;②不应局限于产品分析,还应有责任成本分析;③要对产品的设计成本、工艺成本、消费成本进行分析;④深入开展技术经济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所以对传统成本分析要进一步改革,继承传统优点、建立新的分析方法体系,并向电算化方向发展。
4.2成本管理体制惯性的改革
许多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人员从心里上希望能维持现有的管理体制。因稳定的体制能给人们以安全感,如果打破旧的规章制度,改变传统惯性和行为规范,就会让人们感到不适应,不习惯,因此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阻碍新的规章制度的力量,且刚性很强,所以必须加快规范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组织体制,进一步提高成本管理体制全面发展。
4.3提高成本管理体制人员的素质和意识
企业领导应对成本管理体制有着必要的认识和重视,把成本管理理体制落到实处。在企业中必须要有胜任能力的成本管理人员,这是发挥成本管理体制的重要条件,从事成本管理人员要具备会计职业道德之外,还应树立良好的经营意识、竞争意识、技术进步意识和效益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二、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意义
毫无疑问,成本高低影响着中小企业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决定着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程度;降低成本是中小企业增加利润的重要来源,也是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具体来说,成本管理创新对中小企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现实意义:一是成本管理创新是保证中小企业正常运行的需要,有利于中小企业更加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消耗,遏制资源浪费,从而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二是成本管理创新是提高中小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有利于中小企业更好地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耗费,增加企业利润,提高其经济效益;三是成本管理创新是提升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有利于中小企业的产品成本和服务成本等低于其他企业同类产品及服务,使其取得更大的价格竞争优势,更为有效地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四是成本管理创新是走出中小企业成本管理误区的需要,有利于广大中小企业通过成本管理切实获得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持久竞争优势。
三、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策略
3.1更新成本管理观念,营造成本管理氛围一要增强成本管理意识,树立创新的成本管理理念;二要实施成本管理战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全员的参与对成本管理进行规划;三要管理者及全体员工进行教育成本管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向其灌输生产与管理并重的思想;四是建设成本管理文化,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力量,营造较为良好的成本管理氛围。
3.2实施全面成本管理,完善成本管理体系一要将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加强过程成本控制;二要采用产品生命周期报告法,关注产品成本的各个环节(包括设计、销售及消费阶段的成本控制),从全局上控制企业成本;三要建立和完善成本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相关职责,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职工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四要构建和完善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环节的成本管理体系。
3.3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合理降低生产消耗一要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合理利用共享资源,特别是提高设备的利用广度和强度,提高设备利用的合理性,保证设备的工作精度;二要坚持勤俭办厂,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材料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和浪费,提高材料的综合利用率;三要选择合格的供应商集中统一采购,制定科学合理的批生产计划,严格控制不合格品率,保证合理的库存;四要加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制定合理的工时定额。
3.4加强科研创新投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一要通过改善劳动条件、改进操作规程、使用新材料、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等方式,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二要培养企业的科技队伍,不断完善企业现有产品的工艺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三是要加强新产品研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降低质量风险;四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一、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根据工商总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各类企业总数为1527.84万户,其中小型微型企业1169.87万户,占到企业总数的76.57%。中小企业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的60%,纳税占比50%,完成了65%的发明专利授权和80%以上的新产品研究开发,是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创造者,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鉴于此,提升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乃至战略意义。
(一)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对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性
成本管理对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许多企业为了提高企业利润,片面强调生产成本降低,这会造成极为短视的经营行为:通过扩大生产量,降低固定成本分摊率,从而降低单位成本,营造规模经济的假象;通过降低或者弱化产品的功能和质量,换取用料成本的降低和加工工序的简单化。这些必然导致更低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在短期的效益增长后,必然会带来长期的效益下滑乃至企业倒闭。如果采取和企业规模相适用的成本管理工具和方法,就能起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经营效益的目的。
(二)对生产及运营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性
任何成功的企业管理,都离不开激励和考核。激励考核应有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考核标准。考核标准来源于企业的预算和管理体系,而成本预算是企业预算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和不可或缺的步骤。成本预算的好坏,取决于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成本管理为绩效考核提供了标准,也设定了目标。
(三)对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性
为了适应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式,中小企业必须有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做好成本控制,持续改善型降低成本,不断引进先进的成本控制理念和方法,完善售后服务体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才能保障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当前国内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的管理层重营销,轻管理
中小企业大都是私营企业,私营企业主的成长历程决定了中小企业具有不可比拟的灵活性,但是这也会成为中小企业成长的阻碍。中小企业老板出身销售的比例较高。其格外重视销售的重要性,但也导致了管理方面的弱势,成本管理作为业务繁琐且直接效益无法界定的工作,非常容易被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忽视。
(二)成本管理不到位,导致名义盈利、实际亏损
中小企业因为管理层的原因和历史发展的局限,只有63%的企业设置了生产环节的成本管理。其中,50%以上的企业,成本信息和其面临的经济责任、考核标准没有一定的关联。为了有成本核算而设立了成本核算的岗位或职责,但实际上并不依靠成本信息作为决策依据;成本核算信息不健全,且长期不更新,导致企业名义核算盈利、实际核算亏损。
(三)成本稻荽砦唬导致产品研发的成功率大幅降低
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大都应用在生产管理领域,但是产品90%以上的成本在产品设计完成后就已经被固化了。在生产环节付出的努力,对成本管理本身来说,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现代化的成本管理理论认为,成本管理从产品的设计环节已经开始,贯穿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运输、售后服务的全经营链条。片面的追求生产成本,导致研发的方向偏离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本质,从而降低了产品研发的成功率。
(四)成本数据缺失,导致产品定价不合理
中小企业普遍采用简单而落后的成本核算方法和手段,缺乏对新工具的引入。传统的成本核算以人工工时作为所有间接费用的分摊依据,这在传统人力密集型制造业是适用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兴技术的运用,间接成本在产品成本中占比逐渐提高,此时,仍然使用人工工时作为分摊依据就显得极不合理,会导致成本信息严重失真,新产品的定价完全采用了错误的依据,必定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亏损或者销售不畅。
三、关于完善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一)管理层应重视成本管理工作
作为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无论规模大小,成本管理都必须得到管理层的重视。管理层必须在全公司范围内明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将成本管理的理念植入到每一名员工的心中。具体来说,需要统一企业的成本管理目标,为全员树立成本管理的奋斗方向;建立勤俭节约、奖优罚劣的成本管理制度;营造群策群力、博采众长的团队氛围,激发全员的主人翁意识和创造力;建立标准明确、考核严肃的KPI体系,调动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
(二)对资产等进行全面梳理
成本管理的难点在于间接费用的管理。中小企业主在发展的初期,为了节约资金,会通过私人账户购买设备、模具,甚至转让的技术,这些资产没有形成账面资产,但是具有较大的价值,而且会逐步转移到产品中去,但是却因为手续的问题被忽略掉,导致产品吸收的成本不完整、不健全,从而会影响企业的销售价格、竞争策略等经营决策。所以必须夯实资产,明确区分企业和企业主个人资产。因此,中小企业应对资产等进行全面梳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投资者角度来说,重点梳理:是否存在投资者抽逃资本金的行为;是否存在投资者个人或家庭的开支,当作企业的开支入账行为;是否存在投资者个人或家庭的收入,当作企业的收入入账的行为;是否存在属于投资者个人或家庭的资产,由企业无偿占用的情况;是否存在属于投资者个人或家庭的债权、债务,由企业收账或偿付的情况等。
其次,从企业的角度来说,重点梳理:是否存在企业的费用开支,由投资者个人或家庭自行列支,不在企业报账的行为;是否存在将企业的收入,视为投资者个人或家庭的收入,不在企业账面上反映的行为;是否存在将企业主体所有占用的资产,被投资者个人或家庭无偿、长期使用,不在企业账上反映的行为;是否存在将企业的债权或债务,由投资者个人或家庭以自己的名义收回或清偿的行为等。
(三)规范生产工艺
中小企业的发展初期,普遍没有专属工艺;部分技术型企业,老板本身掌握加工工艺,由于担心技术的流失,对包括成本核算人员在内大部分员工采取保密措施。这导致了成本管理的基础环节不完整,缺乏生产工艺,就缺乏料工费的归集依据,前端研发和设计也就没有明确的目标,后端售后和维修也无从谈起,整体的成本链条都无法完成。所以必须实现产品生产工艺的规范,同时为了规避技术流失的风险,可以隐藏关键加工环节,并采用批次核算的管理办法。具体来说,需要包含且不限于以下内容:半成品及成品工艺路线及每一工艺所经过的车间和工段;每一工序的加工内容、执行的工艺标准、使用设备装备和模具等;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原辅料定额用量;工时定额等。
(四)完善BOM单
产品成本核算是企业成本管理最基础的环节,同时也是最容易出错的环节。前文提到,随着技术的发展,间接成本的分摊必须采用和传统按工时匹配完全不同的方式,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目标产品应具有完整而详细的BOM单,这样erp或者mrp才能及时获取准确而翔实的数据,才能更好地进行成本管理。根据企业生产过程的复杂程度,中小企业应结合以下原则制作BOM单:以研发或技术部门下发的正式指导生产的技术资料为标准;严格执行技术资料要求的相关参数和工艺路线;精确地描述产品的设计指标和零件与零件之间的设计关系;完整的BOM单至少应该包括产品明细表、图样目录、材料定额明细表、产品各种分类明细表。
(五)引入专业的成本管理人T
中小企业的发展中,管理制度的缺乏和对财产损失的恐惧,会让中小企业的管理层会议易成为家族会议,虽更容易达成一致意见,但往往也会导致其更容易衰败。中小企业必须引入专业的管理人员,在人材推荐上要做到合理公正,提高家族成员以外的管理人员的忠诚度和奉献度,从而保障企业的成本管理有优秀的人才可以使用。
四、结论与展望
受中小企业领导者的水平和成本观念的影响,中小企业不可能一开始就做到全面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短及长的过程。中小企业开展成本管理工作,一定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寻找合理的切入点。从具体产品、到生产环节、到工艺改进、到技术改进、到设计优化、到面向市场的工程设计,逐步完善,这样才能最终形成最适合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赵建英.优化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研究[J].绿色财会,2013(09).
[2]沈旭.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创新探析[J].中小企业成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01).
[3]韩平.中小企业成本控制问题探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4(07).
当前我国快速消费品类中小企业成本管理虽取得长足进步,却仍然存在若干问题,应执行采用全员成本管理,强化一线统计,并作好产品设计的成本控制。同时还要坚决压缩行政开支,提高资金运行效率,估算机会成本,寻求满意决策方案,从根本上降低产品成本,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与大型企业、尤其是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相比,快速消费品类中小企业虽有结构简单、决策迅速、反应敏捷等优点,但亦存在由于生产经营规模偏小带来的先天弱点,主要体现在生产效率、技术进步、资金筹措诸多方面。由于难以形成最佳规模生产,每位员工所创产值偏低,销售及管理费用又往往偏高,导致快速消费品类中小企业获利能力一般低于大企业。而快速消费品类中小企业技术起点相对较低,工艺、设备往往落后,高级专门人才不足,加之资金因素,很难实施全面技术更新。因此,快速消费品类中小企业更应强化成本意识,注重成本管理。
一、实行全员成本管理
不论是企业主管、生产或财务负责人,还是全体员工,都应树立成本意识。要进行全员成本教育,使大家明了企业成本与本职工作的关系,把员工的个人利益与填报原始数据联系起来,奖优罚劣,进而造成人人关心成本,个个献计献策的良好氛。
二、强化一线统计
全员成本管理,既是全面成本管理,又是全过程的动态管理。要纠正只抓产值、利润等大指标,忽视一线质量和成本数据的错误认识。如果产品生产工艺落后,操作人员技术素质低,责任心差,不注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节省原材物料,必然导致材料与能源消耗过高,成本上升,影响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应设计科学、简明的统计表格。产品生产过程是成本形成与统计的过程,对生产流程中的每道工序、每台设备、每位操作者所发生的材料与工时消耗数据,都要及时记录,准确填报。
三、做好产品设计的成本控制
在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开发新产品,不仅要作到市场可行,技术可行,还要注重经济可行。市场可行,是指企业产品必须适销对路;技术可行,是指企业具备制造该产品的设备、工艺、人员条件;经济可行,则是指该产品有利润空间。
有的企业强调市场导向,也有的企业搞成本导向,其实二者是一致的。在生产力发达、科技进步、商品丰富的今天,卖方市场已全面转向买方市场,消费者需求是企业产品开发的源泉。保证质量,降低成本,是企业产品开发永恒的努力方向。
四、选择适宜的目标市场,按单生产
根据市场集中原则,应在全面市场分布和动态分析基础上,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目标市场,投入企业全部力量。由于快速消费品类中小企业生产规模小,营销能力有限,用于广告宣传的资金不足,撒开大网,漫海捕鱼,必然难有所获。而相对集中的市场可培育相对优势,提高局部市场占有率,且能节省营销开支,
获得相对完整的市场信息,以达事半功倍之效。
五、科学决策,降低非生产成本
企业的一切经济和管理活动,都是有成本的,且最终影响到产品成本。广义的成本管理,既包括生产成本管理,也包括非生产成本管理。
六、讲求资本运行效率
中小企业资金规模不大,融资渠道有限,若盲目投资,孤注一掷,遭到挫败,可能一蹶不振,投资活动需倍加谨慎。不可过分追求尖端技术和产品,更不能将自身拴到“夕阳工业”战车上。对欲采取的投资方案,大到调整生产方向,小到增加花色品种,都要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以求稳扎稳打,避免失败。不要轻易冒“毕其功于一役”的风险,企图一步到位,对
企业实施脱胎换骨式的改造。但亦不能因循守旧,一味维持现状,要不断改革工艺,更新设备,还要关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积蓄资金、技术和人才力量,瞅准时机,实现产业升级,最大限度发挥资金运行效率。
七、缩短存货周转期
存货周转期是将原材料转化为产成品并出售所需要的时间。存货的周转是实现现金流入的前提,因此,存货周转期越短,现金流动越快:反之,存货周转期越长,现金流动越慢。
八、缩短应收帐款周转期
应收帐款回收期可分为两个时间段,一是从企业赊销产品开始至客户付款开出支票(或其他结算单据)这段时间:二是从客户开出支票到货款划入企业开户银行存款帐户这段时间。为缩短第一段时间,中小企业应加强应收帐款管理,促使第六章快速消费品类中小企业现金流管理客户及早付款。为缩短第二段时间,企业应尽量让客户选用一种速度较快的结算方式,将款项及早划入企业开户行帐户。当企业收到客户的支票或其他结算单据时,应及时送交开户行。一般来说,应收帐款平均周转期太长不是好现象,但是太短也未必就好。如果企业奉行严格的信用政策,使每笔客户欠款能够及时收回,保证了应收帐款帐面良好,但是企业因此而减少销售降低的收益可能会超过加速帐款回收带来的好处。因此,应收帐款平均周转期应和赊销条件相适应,和行业水平相适应,不可过低,但也不可过高。应收帐款平均周转期长说明企业信用政策过松,应收帐款平均周转期短表明企业信用政策过严,如何适度掌握,要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1-0136-02
截至2010年,我国中小法人企业数量超过1000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动力。但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高速发展都是以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在财务报表上突出表现为成本高、盈利少。而且中小企业技术基础相对薄弱,高级人员配备不足,加上资金因素,很难实施全面的技术更新。因此,改进企业成本管理成为中小企业破除瓶颈,加快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一、加强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
1.对中小企业本身来说,加强成本管理能够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中小企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从其自身的特点来看,一是中小企业规模小,竞争实力不强。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具有结构简单、决策迅速、反应敏捷等优点,但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而降低成本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二是中小企业资金短缺,尤其是近几年,融资难已经成为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难题,在“开源”难的情况下,“节流”便成为其必然选择。三是中小企业机制灵活,强化成本管理更易于执行,起到的效果会更明显。
2.对整个经济社会来说,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据有关部门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的年产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远高于总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小企业贡献了我国60%的GDP,50%的税收。同时,中小企业还是增加就业的基本场所。中小企业具有覆盖面广、数量大、开业快、投资少、经营灵活等特点,对劳动者劳动技能要求低,且大部分是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吸纳劳动力的容量相对较大,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解决我国面临的新增劳力和存量劳力的就业问题,还可以缓解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压力。此外,中小企业还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财源。
二、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成本管理认识不足,管理制度不健全,成本管理体系松散
有些中小企业简单地认为成本管理就是降低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和各种费用等,把成本管理狭隘地理解为生产领域的成本管理,把成本管理目标单一地理解为降低成本;有些中小企业在成本管理主体上存在失误,把成本管理作为少数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专利,认为成本、效益都应由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而把各车间、部门、班组的职工只看作生产者,导致管理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成本;有些中小企业虽有成本管理的一些框架,但缺乏相应的内控制度,实施效果不好;有些中小企业尚未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从而导致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处于失控状态,造成成本不断扩大。
2.技术创新投入不足
中小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含量低,而这些行业产品竞争较激烈,对劳动力的技术水平要求较低。一些中小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往往以节省人工支出作为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忽略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而技术创新对于一个企业维持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主要取决于企业技术开发投入的多少。研究资料表明,企业科研投资占销售额1%的企业难以生存,占2%的企业才能勉强生存,占5%的企业才有较强的竞争力。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没有科研投入,即使有也远远低于这一指标。在一定时期、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加强管理可以降低成本,但降低幅度是有限的。因此,企业管理者为了降低产品成本,就需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3.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计算机运用水平不高
很多中小企业仍实行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只重视产品制造环节的控制,忽视非生产领域的管理,很少考虑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的分析,缺乏成本管理的战略性。另外,许多中小企业在会计核算上虽然已使用计算机操作,但仅限于对会计凭证的录入、账簿的登记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没有真正体现出其在会计控制、会计分析、会计预测和决策等方面的信息交互管理功能。这样的会计核算无法提供企业成本管理所需的数据。
4.成本管理队伍人才缺乏
一方面一些企业人才分配很不合理,存在人不能尽其才的现象,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白热化,如果企业不采取一些措施,人才的流失将变得更为严重。另一方面很多企业未能充分调动各部门及全体员工参与成本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加强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1.树立企业成本管理的整体观念,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应立足于宏观与微观环境,建立并逐步完善成本管理体系,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根据成本决策的具体内容,编制成本计划,作为控制成本的依据。要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尤其是做好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科学合理地确定原材料、能源消耗定额,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和浪费,提高材料的综合利用率。按照国家统计制度如实统计各项指标,建立跟踪市场价格的内部核算体系。
2.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产品成本
通过技术创新,在产品质量、款式、性能和工艺装备上不断改进,以满足消费者对需求的升级和变化,并使成本保持最低。但低成本不等于低品质,低成本不能来自于偷工减料,也不等于减少产品功能。以技术创新促进成本管理,从价值角度分析,可以改变产品,消除产品多余的部分功能;可以改变制造过程,使得流程变得更为有效。在采购环节,实行价值分析,对所有原材料、零配件评价其基本功能,寻求最低成本,从而降低采购费用和原材料成本等。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不仅可以获取更大的效益,而且有利于争取竞争的主动权,确立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因为创新产品会增加销售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应用新的技术成果可以提高效率,节能降耗,减废降损;通过技术创新可增加产品服务的附加值,可以适当提高产品售价。
3.引入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
如作业成本法和成本企划法。作业成本法是以“成本动因”理论为基本依据的一种成本核算方式。它的基本原理是产出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将着眼点从传统的“产品”转移到“作业”上,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首先根据资源动因将资源费用分配到作业,再由作业动因追踪到产品,最终得出产品成本。成本企划法是以全生命周期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制定目标成本。通过产品设计阶段的成本挤压,生产制造阶段的成本分解和压力传递,以及试生产阶段的信息反馈控制,来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另外,随着经济活动对成本管理速度和准确性的进一步提高,科学的成本管理手段成为必然。计算机的应用将信息处理、传递、更新的速度极大提高,并能做到实时监控,降低成本。因此,在成本管理中,必须加快电算化步伐,提高电算化应用水平。
4.提高全员素质,健全成本管理专业队伍
首先,领导对成本管理的作用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把成本管理落到实处。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层人员的培训,使他们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政策水平,提高他们的经营决策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管理艺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其次,搞好成本管理,仅有成本意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提高全员的素质。成本管理专业人员应熟练掌握现代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熟悉企业生产经营组织和生产工艺的特点,了解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他员工也都应结合自身工作岗位,学习和了解成本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以保证与成本管理部门的良好配合。
[参考文献]
[1]黄沛芳.大力发展广西中小企业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0(18).
关键词: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效率;成本管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成本管理被定义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经过对各种成本费用进行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系统的统称,从而使企业达到成本得到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风险管理得到增强的目的。
1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意义
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生产经营管理。因此要想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使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得到提高,企业必须进行卓有成效的成本管理。企业的发展潜力的大小受成本管理水平高低的直接影响,同时成本管理水平也是企业能否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国民经济中中小企业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其地位也更加重要。然而因为中小企业存在规模不大,综合实力相对弱,融资较不易,资金流动快且金额较小,与大型企业在生产规模、生产效益还有企业价值等方面相比无法相提并论,因此中小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意识相对而言更有必要,进一步找到成本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然后运用先进的成本管理理论作出相应的对策与解决方法,使经营管理水平得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得以增强,从而对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实施环境进行改善。
2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不科学
与大中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其成本管理制度因为其本身的局限性,存在不健全、不科学的问题。由民营微小企业发展壮大而形成的中小企业,还没有建立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加之大多数中小企业并不完善的成本管理组织建设,因此没有一套全面系统的成本管理体系制度。完善健全的成本管理制度就现代企业来说,应当包含整个供应-生产-销售的全部经营过程,但是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的成本控制主要集中于销售环节还有生产环节,企业整体成本宏观的管理被忽视,战略性管理思维缺乏,相对混乱的企业的运作流程,成本的事前控制没有做好,全面预算制度也没有建立完善,这样会造成提高企业成本,导致浪费企业的资源,企业面临风险的加大的不良后果。
2.2市场观念匮乏
成本低是说耗费少,而并不一定是意味着完全的效益高,也存在效率高的可能。企业单位很多在认识成本管理的问题上都有一定的偏差,对市场观念和管理手段了解甚微。经济效益的过分追逐,把成本管理的主导思想定为“低投入高回报”,反而得到相反的效果。领导者市场观念匮乏是造成此类现象的主要原因,对市场生存法则不了解。
2.3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短期行为
由于存在委托-问题,企业管理者往往不会选择长期成本管理战略,相反更为注重经营周期或任职周期内的成本管理目标,因此这就产生了管理者和所有者利益不一致的问题以及相应的道德风险。最为关键的是,短期行为必然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在生产链、管理链以及营销链等环节难以把控成本,甚至还会直接篡改财务报表、原始单证以及财务数据,影响企业资金链、财务链的有效运作与管理。
2.4科技落后、缺乏技术创新
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因为都是劳动密集型,所以存在相比较为薄弱的技术基础的特点。节约人工费用经常成为某些中小企业主要的减少成本的方式,因此造成了提高技术改革创新能力的忽视,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创新机制在人才的投资和合作研究等方面。相关研究资料显示,若企业科研投资占销售额不到2%,存活都很不易;而占5%及以上,企业的竞争力较强。在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对科技研究缺乏重视,对其投入较少,若有也远小于此标准,普遍存在产品重复与产品档次低的问题。
3加强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效对策
3.1完善成本管理制度
完善严格的成本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是中小企业所应当的,使之贯穿企业整个供应-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车间、生产班组,成本管理责任制度的制定,考核奖惩依据责任完成的情况进行,有利于内部协调与控制工作的有效实行;以成本管理职能为依据建立严谨科学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其中包含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环节。
3.2合理应用成本效益权衡原则
在合理应用成本效益权衡原则的前提下进行成本管理。虽然资源耗费的减少能有效使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然而成本管理并不单单是成本投入的减少,而是指在不对效益造成影响甚至是经济效益提高的情况下使成本花费最小。也就是说,成本控制并非是成本绝对量的控制,而是相对量的控制,是内嵌于企业自身特点与发展战略中的。
3.3成本管理着重于成本控制,注重连续性、整体性
毫无疑问的是,成本控制过程并非只拘泥于财务管理过程,相反企业需要将该过程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去,做到全产业链、全资金链的成本控制。成本管理的核心原则为精细化管理,也就是说企业需要根据不同产品、不同客户的特征匹配与之适应的管理方法。同时,精细化控制也就意味着整体性控制或全局性控制,这就要求企业需要从原材料采购、生产活动到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都需要制定成本控制方案,虽然不同方案的实施细则之间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就总体控制原则与控制理念是一致的、统一的。例如,企业在设计物流链的过程中不能仅仅考虑市场区位要素,还需要考虑仓储成本、物流成本、管理成本等方面的影响,在综合各个环节之后才能制定出最优的物流网络,最终实现全产业链视域下的成本最小化目标。
3.4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不断的自主创新是中小企业推动其自身发展的动力源,尤其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过程中,缺乏创新、缺乏突破的企业是难以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生存的,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更是如此。毫无疑问的是,任何方面的创新都意味着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物质资源与非物质资源,而如何将有限的企业资源实现最大的创新成果是更为关键的命题。具体而言,应注重产品的创新研发设计,全面考虑到产品的技术可行性、市场可行性还有经济可行性,合理科学的设计对产品的成本消耗、生产技术和质量水平的良性发展有帮助,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产品成本耗用的降低和产品质量水平的提升要以产品的创新研发设计推动,使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变化和升级得到满足,并使企业的发展加快。
4结语
综合全文可以发现,成本管理对于提升中小企业绩效、完善企业管理模式以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最为关键的是,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需要遵循系统性、整体性的管理理念,坚决摈弃环节控制、流程控制以及局部控制的理念,而需要基于产业链的视角以构建成本管理战略为目标,在不断修正、完善管理方法的过程中实现企业高质、高效经营。
参考文献
[1]刘丽娟.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16,(34):122-123.
[2]李海亚.浅析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5):21-22.
[3]张蔚然.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03):29+28.
[4]苗雨君,孙博文.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1):117-119.
[5]刘菲.浅析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1):104-106.
[6].浅析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2015,(45):7,8.
[7]代婷.刍议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5,(17):101-102.
[8]尹东.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5,(05):153-154.
[9]邓昊天.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5,(01):33-34.
关键词: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对策
在我国的企业结构中,中小企业属于最大的企业群体,中小企业数量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5%。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同时也优化了产业结构。但是目前中小企业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技术相对落后,高管人才缺失和缺乏资金等。在巨大竞争压力的市场中想要生存,就必须引进先进成本管理理念,降低成本,探索一条最合理的成本管理方法。目前,在我国中小企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在中小企业发展的初步阶段就应该不断的加大对企业管理的力度,加强对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成本管理方法,不断地完善企业的成本管理体系,从而不断地探寻降低企业成本的方法,使企业在市场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具有更强的企业竞争实力。传统的企业成本管理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追求最小的成本从而获取最大的利益,但是在新时期这种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并不适用,所以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企业管理者的思维。在世界中,中国的科学和经济都具有较快的发展速度,所以它具有很强适应能力,中国的中小企业如果想要在激烈的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的探索新的发展之路,寻找最有效的企业成本管理方法。
一、成本管理的定义
所谓的成本管理指的是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之中,通过对成本进行核算、分析、决策及控制而进行的科学的管理行为。通常情况下,成本管理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决策、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及分析等一些职能。成本管理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主要为了衡量企业生产和发展及经营的状况。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中小企业的企业主更加重视对企业成本的管理,通过对企业成本的有效管理不断促使企业经济效益获得提高。成本管理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例如:设计、生产和销售等等。企业主通常将企业中的成本制造和消费作为企业的成本进行管理。企业的所有成本管理都是以成本效益主导思想,即根据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规划和控制,尽可能有最少的成本支出使得企业获得最大的利润收入。
二、中小企业实施成本管理的意义
1.成本管理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
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正在不断的完善,价格关系也开始逐渐明晰,中小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中获得生存空间,就必须生产出高品质且价格适中的产品。作为中小企业而言,企业的投资者想要使得企业获得的盈利需求是企业中最大的压力,正是因为企业主的需求使得企业在市场中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想要降低这些压力,就必须兼顾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重视产品质量。因为企业的生产成本决定了产品的价格,价格相同的产品如果能够将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就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竞争实力。只有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才能够有充分的资源使产品的质量获得提升,同时还能够对产品进行创新,提升产品的销量,进而增加企业员工的工资。中小企业想要在市场中具备竞争实力和发展空间就必须将成本管理水平进行优化,要在其他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2.成本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中的产品成本和经济效益具有直接性的关系,企业的成本管理主要是为经营服务。如果能够将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才能够有效的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成本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情况,从成本中可以直接反映出企业的损失和浪费等情况,这些问题都可以运用成本控制进行改正和解决。在中小企业中,只有将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同时重视成本管理,将生产过程中的损耗进行严格管理才能够使经济效益获得有效的提升。想要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就要将成本管理放在首位,用成本管理促进和带动其他各项工作的管理。
3.成本水平是中小企业的生命和竞争力
中小企业在生存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竞争压力,如:经济环境的影响和行业之间的竞争等等。想要在同行企业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将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之中,然后对产品进行创新并提升产品质量,从而增加产品的销量。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企业成本。在企业中,若能够促使企业管理成本的不断提升就能够使得企业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价格竞争力,从而降低经销商和供应商之间因为价格而产生的矛盾。
三、中小企业实施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目前,在很多中小企业中还有很多员工的思想观念没有转变过来,他们普遍认为成本管理只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事,与自己并没有太大关系,所以在成本管理方面严重缺乏积极性。实际上,员工的这种思想是一种错误观点,在一个企业中,员工与企业是一个整体,只有企业具有美好的前景,员工才能够拥有美好的未来,企业的利益关系着每一个员工的利益。因此,员工作为企业中的一员,应该主动建立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紧密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企业的良好发展,员工也能够获得相应的利益。而对于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而言,要将企业管理成本意识进行延伸,是每一个员工都具有这种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增强企业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促进企业的发展。
2.中小企业在成本的核算上缺乏规范性
成本核算即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企业管理要求对企业中的劳动耗费进行准确计算和账务处理而提供的成本信息。但事实上仍有很多中小企业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操作,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只是按照老板的意见核算,所设置的账簿比较随意,最终导致成本核算比较混乱。这种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无法及时反馈成本信息,不便于发现成本管理中的问题而无法对成本进行控制。
3.节约人工成本的同时忽视约束和激励机制的形成
在我国,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这里聚集了很多劳动力资源。企业通常会将员工视为“劳动工具”,同时也将员工视为“成本”,企业经常会想尽办法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创造更大的利润,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员工的工资,在安保和培训方面的投入也非常少。所以这就导致企业中的人力充足,但是整体素质偏低,同时又受到企业的“压榨”,导致很多人才流失,事实上这种情况反而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此外,由于企业的“压榨”使原本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企业只重视了对成本的控制,而忽视了对员工的培养和激励,导致很多员工久而久之就降低了工作积极性。
4.产品设计的成本不合理
结合目前的经济形势和环境,人工费用在《劳动法》规范下增加,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在中小企业中时常出现,有的中小企业虽然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强化成本统计工作,比方说分车间进行独立的成本核算工作,严格控制好材料的选购与工作时长的消耗等,然而,这些都只是杯水车薪,效果不明显,成本依然出现较大的上升趋势。这主要是因为企业没有在第一时间把握好产品的设计工作,忽视了初阶段的一些简单的估算统计工作,致使整个企业往往出师不利。市场是企业、公司实现经济效益的惟一场所,更是企业生产的导向,但是有许多企业往往偏离了生产的轨道,片面追求高产量,以至于造成越来越大的损失。
四、企业成本管理的改进措施
1.树立全员成本管理意识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应该改变以往的观念,不应只将员工作为资源进行利用,同时也应该将员工视为企业的人才进行管理。支付员工相应的报酬,并且给员工配备相应的社会福利,在员工的安保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同时对员工进行适当的培训,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通过人力资源方面的开发和管理使得员工在企业中获得升值,从而给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和利益。
2.选择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生活中的应用愈加广泛,所以中小企业应该建立电子计算机这种现代化的成本管理系统,这种系统不仅具备庞大的数据信息储存量,同时操作和反应都比较灵敏和快捷,能够减小员工的工作量,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不仅如此,电子计算机系统的准确性更高,而且处理和反馈也比较迅速,有利于企业全面、快速、精准的掌握市场信息,帮助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从而增加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3.完善成本约束激励机制
在中小企业中,为了能够保证企业成本管理措施的有效发展,企业应该建立相应的约束激励机制。完全中小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其中包括业绩考评、奖励和处罚办法以及职能划分等等,实际上实施的这些措施并没有直接在企业成本上产生作用,而是结合成本管理的需要对企业中的员工进行约束,从而促进企业中的各项活动能够对企业成本管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想要完善企业成本约束中的激励机制,最主要的就是要不断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此外还要不断地开发员工的创造性。从而促使人力资源的巨大转变,使这些有限的人力资源产生更大的创新价值和生产能力。在工作中将员工的利益和绩效进行紧密结合,奖惩分明,这样更具公平性。在这种工作氛围中能够使促使员工调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努力将企业成本管理做到最好,将企业的成本降低,不断地增加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加大技术创新成本投入
在我国,中小企业想要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创新,用技术创新促进成本管理。虽然进行技术创新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但是站在长远的立场上来看,技术创新带来的效果的是非常明显的,他不仅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同时也有助于提要求提高生产效率,较少损耗,同时提高企业的产品售价。综上所述,在中小企业中投入大量的创新成本对企业自身来讲是非常有必要的。产品的生产技术主要是由产品的创新研发决定的,科学、合理的产品创新设计就能够促进产品的生产技术和质量,从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对产品的生产技术经济效果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产品的成本在产品设计时就基本定型,我国的中小企业在生产设计产品的过程中就应该严格的控制设计成本。面临市场竞争时,研发新产品时除了要对市场和技术进行综合性考虑使也要重视它的经济效益。对中小企业而言,产品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产品设计师,只要设计师能够将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企业的产品成本也能够获得有效的控制。
五、结束语
由于市场的不断变化使得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创新和调整产业结构。虽然从表面上给人的感觉比较良好,事实上中小企业的在发展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企业成本意识较弱、在重大决策问题上的失误和原始成本数据收集缓慢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总的来说,我国的中小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优势,不断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激烈的市场中独具特色,这样才能够积极的应对市场压力。同时还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吸收和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及时总结,找出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冯爽.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市场,2016,(42):111-114.
[2]安然.中小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26):81-83.
[3]王琦智.中小企业应用精益成本管理问题研究[D].海南大学,2015.
[4]李丽萍.对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06):15-17.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2-0016-02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在生产效益、资金筹措等诸多方面无法与大型企业相提并论。以至于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高速发展都是以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在财务上表现为成本高、赢利少。因此,中小企业应该强化成本管理意识,对中小企业成本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成本管理的相关措施。
1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概述
1.1 成本管理的概念
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任何企业都应实施有效的成本管理,才能在市场经济下稳步前进。现代的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系统的总称。现代的成本管理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功能。
1.2 中小企业适用的成本管理方法
传统的成本管理只重视产品制造环节的控制,忽视非生产领域的管理,很少考虑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的分析,缺乏成本管理的战略性。过分强调“精确定量”和标准化管理,忽视人的因素,导致对影响成本高低因素分析的不全面性。现代成本管理方法是一个系统整体,所以在设计时要综合运用,不可断章取义,一定要注意综合性、全面性、持久性。在成本管理这个系统过程中,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企业如何设计适当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全体员工的能动性是管理者运用现代成本管理方法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一定要注意以人为本。由于生产方式的转变与高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已难以提供管理者所需的成本信息。所以应采取现代成本管理分析方法,优化企业成本管理,使企业持续发展。现代成本管理方法有很多,如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责任成本法、持续提高法、价值链分析和全面质量管理等。
2 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已经了解了许多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下面来看一下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一些基本情况及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之处。
2.1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基本情况说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小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越发凸显。但是,从当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现状来看,成本管理的水平仍相当落后,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不少企业仍实行传统的成本管理。以经济较发达的东莞市为例,2008年,东莞以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根据有关资料的统计,东莞市民营企业的比重约为87%,外商企业的比重约为13%。在东莞的企业当中,实施战略成本管理企业的比重约为30%,它们大部分都是外商企业,如沃尔玛、诺基亚等,而其余的约70%的企业,由于种种原因,仍实行传统的成本管理,它们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其中不少是民营企业。这个现状表明,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在东莞还处于起步的阶段。从全国的情况来看,规模较大的外资中小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较普遍,这一点与东莞的情况相似。同时,一些大型和特大型国有企业也开始了战略成本管理的尝试,比如美菱集团的“科技驱动型成本战略管理”、邯郸钢铁集团的“模拟市场核算、倒推法、成本否决”等。广大中小企业由于受到意识和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仍普遍实行传统的成本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2.2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对于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非常薄弱,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弊端,而这些正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1)成本管理的目标具有局限性。首先,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仍普遍局限于降低成本。大多数企业仍以降低消耗和节约费用作为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将成本管理简单地等同于降低成本。企业较少地从效益、长期的角度来看成本的效用。如对于科研投入,许多中小企业只从短期看需要增加投入,增加成本,而没有从长期、整体来看。科研投入不仅可以获取更大的效益,而且有利于争取竞争的主动权。同时从现代成本管理理念来看,成本降低是有条件和限度的。尤其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原材料、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涨的今天,制造业企业如果还力图单纯依靠降低成本来获取竞争优势已是不可能的了。“温州制造”出现的危机正印证了这一观点。其次,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从战略的高度将成本管理的目标定位在服务于企业竞争地位的提高和竞争优势的形成上。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往往忽视对外部环境和本企业成本竞争能力的全面分析与管理,不能将成本管理同竞争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但无法充分利用外部环境的变化为企业寻找新的发展契机,还常常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制约了企业自身的发展。
(2)成本管理缺乏市场理念。成本实际上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综合体现,是企业内部投入和产出的对比关系,低成本意味着以较少的资源投入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高效率未必就是高效益。许多企业按照成本习性划分和核算产品成本,通过提高产量可以降低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产量越高,单位产品成本越低。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也就越高,这种做法导致企业不管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如何,片面地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产品成本。将生产过程发生的成本转移或隐藏于存货,提高短期利润。而超过市场需求的产品往往会通过一些促销的手段来销售,这些促销手段所增加的营销成本经常会超过上述通过增加产量节约的成本,实质上造成了企业总体成本的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就是企业成本管理缺乏市场理念,导致成本信息在管理决策上出现误区。
3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我们可以看出,现实中中小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警示我们:面对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状况,中小企业要想获取竞争优势,提高竞争能力,就必须进行更科学、更严格和更精细的成本管理。因此完善和发展传统成本管理体制,从自身生产经营的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制定出适合本企业实际发展的成本管理战略是目前中小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
3.1 树立现代成本管理观念
(1)树立成本效益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不能再将成本管理简单地等同于降低成本,企业的成本管理应与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相联系。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应以成本效益观念作为支配思想,实现由传统的“节约”观念向现代“效益”观念转变。树立一种新的成本管理观念――成本效益观。成本效益观念体现了财务管理思想中的净增效益原则,该原则认为某些成本的支出是为了获取更大的收益。在该原则的指导下,企业不仅要关注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还要关注其产品在市场上实现的效益,从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对比分析中来论证成本支出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力图做到以尽可能少的成本投入,为企业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2)树立战略成本管理思想。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在这种大的经济环境背景下,要求我国中小企业需要对企业的成本管理进行长期性和战略性的思考,将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站在战略的高度上考虑成本问题,以使企业在竞争中长期生存和发展。战略成本管理,即在战略思想指导下,从战略的高度研究企业的成本问题,根据自身客观条件和环境,联系企业经营目的,正确分析和判定企业的费用成本在市场竞争对手中的水平,并通过物流技术、资源配置及作业管理等一系列方法,制定成本目标,以及达到这一目标的实施方案,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取得竞争优势。
3.2 选择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
(1)引进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科学的成本管理制度需要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做基础,因此中小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借鉴和吸收世界范围内一切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成本管理工作之中,以适应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和实现企业成本管理目标。比如可以采用:作业成本法、成本企划法、责任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
(2)建立现代化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随着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中小企业应建立以电子计算机和国际互联网为中心的高效现代化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一方面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储存信息量大、运算速度快、使用方便这些特点,替代一些繁重的事务性劳动;在数据的处理上,实现批处理和实时处理,从而加快信息的处理和反馈速度,提高成本管理人员的业务处理水平和决策的效率。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收集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各类市场信息,使企业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市场的变化,及时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抢占市场份额;帮助企业及时停止过时产品的生产,减少无形损失,从而使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立于不败之地。
4 结 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快速发展,为我国中小企业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时机。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在这个经济转型的新时期,中小企业怎样才能抓住机遇,参与到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这对中小企业自身的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应该树立和强化成本管理意识,不断地完善自己,促进自身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成本管理没有与企业战略联系起来
1.成本分析不规范、不全面。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事前规划、事中核算和事后监督,大部分中小企业只重视对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和各项费用的管理等,也就是把成本管理狭隘地理解为生产领域的成本管理。
2.过分追求成长快、规模大。部分企业领导者采取较为激进的发展路径,期望企业能在短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盲目追求规模经济,无视企业自身的承受力。“规模经济”是有条件的,如果盲目扩充,企业的成本结构可能会出现经济学上的“微笑曲线”,即随着产量的增加,成本在下降到一定程度时,结束下降态势转而上升。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成本管理体系松散
1.内部控制的不完善。大多数企业虽有成本管理框架,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内控制度,实施效果不甚理想,从而导致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处于失控状态,造成成本不断扩大,同时助长了贪污的风气。
2.管理结构划分模糊。当今中小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其生产上的结构划分不够明确,尤其是在中小企业中占比不少的家族式管理型的企业,在内部市场化方面几乎为零,企业在选择经营者及进行经营决策方面失去了灵活性和客观性,存在内部治理机构缺失、监督和管理不规范等现象。
(三)成本控制手段落后
1.信息技术手段落后。进入信息经济时代以来,虽然许多企业在企业会计管理上广泛使用计算机操作,但仅限于基本的会计记账操作,未能实现在会计控制、会计分析、会计预测和决策等方面的信息交互管理功能,未对企业管理、运作模式产生深刻影响。这样的会计电算化无法满足现代成本控制对信息处理的要求,无法保证信息化与企业战略目标的一致。
2.技术创新意识不足。企业要获得超额利润,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自身的自主创新产品。然而我国中小企业普遍没有自己的自主创新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一些中小企业处于微利甚至是维持的边缘。大部分中小企业为了维持现有的利益,“不想”也“不愿意”进行自主创新,在生产过程中只是简单地模仿别的企业的成果,对技术创新的重视不够,创新意识薄弱。
(四)成本管理队伍人才缺乏
1.员工参与成本管理意识落后。长期以来,人们存在一种认识偏差:把成本管理作为财务人员和少数管理人员的专利,认为成本和效益都应由企业领导与财务部门把关,消极参与企业成本管理,各部门间缺乏交流机制,导致管理成本的不懂技术,而懂技术的不懂财务,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和怎样控制等问题无意也无力过问,成本意识淡漠。
2.企业高素质人才缺乏。企业人才结构单一,缺乏深谙成本管理的高素质人才。虽然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对各种人才市场信息把握的比较强,但是不少中小企业把员工视为最大的成本,他们千方百计地节约人力成本,并想方设法地让其创造利润,缺乏激励机制最终导致员工没有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培养和留用优秀人才。另外,中小企业很少谈及企业的文化,只顾当前企业的发展壮大,没有为以后企业在市场中能够走多远和是否保持持续发展做打算。
二、中小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战略成本管理观念
战略成本管理是对企业全局性、长远性的规划,因此要以市场环境为基础进行通盘考虑。中小企业应结合行业特征和自身特点,明确成本管理的方向和重点,建立与企业自身相适应的成本管理战略。
战略成本管理是使企业达成财务与竞争优势的重要步骤。在中小企业战略的制定基础中,首先依靠的是核心能力,不仅要管好生产领域中的产品制造成本,还应对非生产环节的成本动因加以分析,合理配置资源,在现有的资金能力和技术范围内提高生产效率和效果。其次,企业成本管理的范围不仅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活动,还需依靠竞争优势,建立顾客忠诚度,持续关注竞争对手行为并积极应对,同时与上下游企业保持良好沟通关系,进而实现低成本运营。此外,在管理程序和管理重点上,战略成本管理强调事前和事中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将其与事后管理有机结合,最终使企业降低成本、保质保量地完成战略成本管理,为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提供有力保障。
(二)建立健全企业成本控制、考核和分析体系
战略成本管理改变了我国传统成本管理把研究领域局限于微观层面的局面,转而把重心指向企业整体战略这一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形成是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相互协调发展的结果,因此在观察分析和研究处理的过程中,须注重事物本身存在的统一性、完整性和相互联系性。
1.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系统。中小企业应切实改变过去只重生产、销售阶段单一过程的传统成本管理,建立健全一个有经营、财会、供应、销售、生产、技术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成本管理小组。在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生命周期里,完成成本统计、考勤、质检、保管、核算、分析等工作,对成本进行多方位、多阶段的成本动因分析,尤其是对结构性成本、执行性成本等无形成本因素的分析和控制。
2.制定成本控制标准。控制标准的制定应当与中小企业自身发展规模及经验数据为依据,排除发展过程中的偶然性因素,将自身发展业务所需的物耗和人力的投入进行统计和分析,客观而合理地编制成本计划,利用战略成本管理的思维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成本控制标准。同时,按照国家统计制度如实统计各项指标,建立跟踪市场价格的内部核算体系。
3.完善成本控制考核体系。通过对比成本计划与实际成本数额之间的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缘由,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如果是技术层面薄弱,而中小企业无力研发,可以通过引进新的生产技术和科技手段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如果是人力管理欠缺,就应该明确权责,明确考核标准,将计划要求落到实处。若是因为计划的科学合理性受到质疑,可以依赖成本控制报告制度和成本控制分析制度,重新分析和确定标准,循序渐进推进成本考核。
4.推进信息化建设脚步。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一个企业维持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核算方法和处理手段是实现髙效管理的途径,必须选择适合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方式、管理环境和发展方向。增加技术开发投人,进一步加快实施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充分应用于资金运作、资源调度、品牌营销和质量监控中,实现成本信息的批处理和实时处理,通过信息反馈控制提高成本管理的速度和准确性。建立行业数据库和管理运营平台,对比分析竞争对手和市场信息,加强企业成本管理。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
针对中小企业家族管理模式,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加强管理层的内控意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实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企业成本管理是企业生存、经营、发展的根本,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有利于企业内部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实现最优管理和生产。内部机构应设置合理、职能明确、相互沟通、相互制约,通过协同作业实现各部门职能,使内部控制和内部监督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最终达到预期的经营管理目标。
(四)建立成本管理专业队伍
在目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条件下,中小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靠生产质优价廉的产品。中小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必须从完善和发展传统成本管理体制入手。
1加强成本管理体制的重要性
管理体制不仅限于集权与分权上,内部组织管理和科学化有时更为重要。总之,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如何构建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组织管理体制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其中,成本管理是体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适合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特点的体制,必须从完善和发展传统成本管理组织入手,在分析考虑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统计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设计。因此,只有降低成本,加强成本管理才是中小企业生产盈利的基础,只有很好的控制才能增强企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而降低成本是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适应市场需求走向经济良性发展的关键。
企业成本是拟定价格的重要依据。成本是确定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同行业产品成本指同一经济行业的产品平均成本。价格和成本的差异,必须表现为企业的亏损或利润。控制成本是提高资金效益的重要手段,产品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效益。因为企业投入等量资金,低成本的企业可以生产低价格的产品,有利于扩大销售收入,提高资金效益。降低成本是保障国家收入的重要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产品成本低,售价可以扩大销量,从而增加国家税收。
2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体制的成本信息
成本信息是企业管理决策的需要,取得更好、更及时、更充分的成本信息,才能配合管理决策的要求,科学合理的加以利用。现行的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体制,往往容易导致成本管理中的信息披露不及时和不充分。
2.1无法全面了解和分析中小企业的成本结构
中小企业经营者了解企业成本结构的重要手段是成本管理信息,而获取更低的成本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小企业实施成本战略的第一步就是要分析企业的成本结构。成本管理组织体制在规范中小企业具体的工作程度、客户、员工、服务、固定资产等项目过程中,还应对控制成本的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做出明确的规定和约束。从而有利于中小企业的成本结构的分析中,获得如下信息,如当顾客增加时,成本如何变化?变化的原因何在?新的作业工具如何影响成本结构?标准物资对成本有何影响?还有哪方面的项目成本发生变动,为什么?等等。传统的成本管理组织体制使成本结构分析不够全面和完善,往往只是将成本分为固定或变动、直接或间接、可控或不可控,这种规定有助于管理和控制中小企业成本,但无法以整体的观点了解和分析企业的成本结构,必须在成本管理组织体制中明确成本与数量的关系、长期与短期、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等
2.2成本信息的披露不及时、不充分
目前,许多中小企业都没有成本报告的制度,仅有信息来源也是会计期间结束后的财务报告中的部分信息,且往往滞后,缺乏有效的管理价值。迟到的成本信息通常是无效率的,同时亦可能是资料收集不正确的信号。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成本管体制应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即中小企来经营决策所需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除定期做成财务报告外,还应按照工作程序、成本中心、客户类别等进行成本分析,以期对成本管理工作提供有用的资料。
成本信息的不充分也是构建管理体制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因为,信息的不充分会导致中小企业的管理决策的经济,由此产生的不良决管的机会必然提高。一些中小企业根据财务报表的内容,搜寻成本信息,这种成本体制往往脱离实际。良好的成本信息是资源配置、订价等管理决策所不可缺少的。规范的成本信息主要有:①工作程序:将每项工作程序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与预估成本比较,进行差异分析。②产品或服务:取得各项产品或服务成本,作为定价或产品组合时的主要思考因素。③顾客:作为正确记账的依据,同时亦可作为良好关系建立的参考。④成本中心:收集每一成本中心的资源,便于完成责任报告,并据此作为绩效衡量、权责归属的依据。⑤设备或工具:与每一项设备有关的成本信息的获得,主要提供固定资产会计及修复或更换等决定之用。有些特别的产业可能需要依照顾客、地区、或其他特别分类而区分成本信息,以适应管理决策的需要。3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组织体制的设计思路
成本管理主要应满足三项目标:①将产品成本或期间成本分析至产品上,以编制财务报表;②提供有关程序控制的成本信息给管理者;③估计产品成本等相关信息给产品部门或管理者。传统的成本管理工作,遵循财务报表的规定,能顺利地进行成本分摊,完成上面目标的要求。然而,适应外部需要的有助于促进程序控制方面的成本信息却难以提供,从而使预估的产品成本不真实,成本信息出现扭曲。程序控制及产品成本计算制度在成本分摊上扮演了截然不同的角色。中小企业在成本管理体制的设计上,应明确成本管理流程,通过对成本管理核算、分析、以及目标的设计和界定,正确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组织管理体制。具体的设计思路是:①材料与工作程序的追踪。当收到材料时,应与采购单位发票确认相符,方可通知应付账款部门。当材料领用发生时,将成本记入这一工作程序,以及相关的会计科目。②人工与工作程序的追踪。工时及相关资料均需定时向工资管理部门报告,以便正确地支付工资。工时发生时,亦需记录特定的工作程序及相关会计科目。若无法归入特定的工作程序,不论材料或人工等,可现行汇集,销候再分摊到各个工作程序上。③工作程序追踪及成本评估。主要功能是累积计算与工作程序有关的预估成本、标准成本及实际成本,从最初的成本评估到实际呈报给财务会计系统的真实成本,逐一加以反映。④突出事前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即全面产施预算管理。这对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体制的建设意义重大。因为借助预算管理,当工作程序完成时,可以与实际成本比较,以期对预算完成情况进行控制。当预估成本与实成本不同时,可作差异分析,从中找出特殊的成本控制问题。⑤''''强化成本管理的及时性,不少中小企业也开始重视工作程序的成本状态,然而由于财务会计系列等到月未才能做出报告,所以无法从财务会计系统获得每日的成本信息。成本信息管理组织体制应在这方面予以补充,在成本核算流程优化的基础上,设计一套方案,以揭示当前企业的成本状态。
4发展手完善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体制的思考
成本管理理组织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是中小企业必须正确对待的问题,因势利导予以推进。企业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和效益。
4.1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①成本分析应开展日常分析和预测分析;②不应局限于产品分析,还应有责任成本分析;③要对产品的设计成本、工艺成本、消费成本进行分析;④深入开展技术经济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所以对传统成本分析要进一步改革,继承传统优点、建立新的分析方法体系,并向电算化方向发展。
4.2成本管理体制惯性的改革
许多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人员从心里上希望能维持现有的管理体制。因稳定的体制能给人们以安全感,如果打破旧的规章制度,改变传统惯性和行为规范,就会让人们感到不适应,不习惯,因此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阻碍新的规章制度的力量,且刚性很强,所以必须加快规范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组织体制,进一步提高成本管理体制全面发展。
4.3提高成本管理体制人员的素质和意识
企业领导应对成本管理体制有着必要的认识和重视,把成本管理理体制落到实处。在企业中必须要有胜任能力的成本管理人员,这是发挥成本管理体制的重要条件,从事成本管理人员要具备会计职业道德之外,还应树立良好的经营意识、竞争意识、技术进步意识和效益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3-0053-02
1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中小企业的经营优势在发生转变。人民币升值带来劳动力和原料价格的不段上涨,比如模具生产的主要原料钢铁,塑料等,使得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大幅上升,很多中小企业因为这一影响走到了尽头。
在内部管理方面,管理人员似乎并没有认识到成本管理的作用,因而财务人员也没有任何对成本进行管理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找不到降低成本的途径也情有可原了。有些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有点认识,可是限于规模及成本效益的想法,使得对成本管理的认识仅仅局限于会计核算出来的成本,算出来时多少便是多少,没有重视管理的作用,更找不到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
2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缺失原因分析
基于以上成本管理的现状,本文从中小企业的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为何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意识缺失严重。
2.1主观方面主要是人的因素导致的成本浪费严重
(1)主观原因一:管理人员成本管理概念缺失。中小生产企业由于经营规模较小,经营灵活的特点,并且很多都是由小作坊发展起来。这类中小企业的领导大多数是由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员工转变来的。因此,在管理方面经验不足,对成本管理方面更是无从下手。往往是财务人员核算的多少,那就是多少。而财务管理人员呢,从中小企业的成本效益原则上来考虑,企业也不可能花高额的人工成本聘请专业的管理人员。因此,在成本管理方面,中小企业存在很大的缺口。财务人员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其专业技能也仅仅体现在财务核算中的业务处理,因此也没有办法实现成本管理。那么如何能使其不花费很大的成本又能够有效地进行成本管理呢?
(2)主观原因之二:节约意识的缺乏,未形成有效的企业节约文化。由于中小企业在制度,管理各方面的缺陷,员工对企业也缺乏应有的归属感。他们不会认为企业的财产物资也应该像自家的财务一样来爱护,节约。反而是能带回家的就带回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资源被私人占用的情况随处可见。由于没有与节约要求相应的制度约束,使得企业资源浪费严重。
2.2客观方面,主要从企业的经营内外部环境来分析。
(1)客观原因之一:规模效应导致对成本管理忽视。在前面原因中有提到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及成本效益的考虑使得其不可能花高额的代价来找经验丰富的成本管理人员。同样,由于经营规模的影响和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中小企业往往容易认为自己规模小,需要管理的成本不多,从而忽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2)客观原因之二:缺乏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模式。由于中小型规模的因素,很多管理人员忽视了对成本的管理,那些认识到需要对成本进行的企业管理人员也很难决策到底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对自身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因为这本身也是一项需要进行成本比较的决策。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账面成本不健全,有些只设置总账,不设置明细帐,有些只反映数量不反映金额,或只反映金额,而不反映数量,有些成本的核算原始资料混乱,原始凭证不全。有些企业干脆就放手不管,使得某些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的决策空白。
3中小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对策
综合上述分析,可见中小企业要在危机四伏的经营环境中走出困境,更进一步的发展,首先需要从自身的观念上转变,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其次要从客观上给成本管理创造一系列的管理环境,并且选择与自身经营模式相符的成本管理模式。具体来说,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素养,培养成本管理的意识
作为管理人员,不再是能以自身的熟练的技术服众就可以。作为管理人员,看懂三张主要的财务报表是基本的管理技能准备。做到财务人员在做账,自己心中有本账。看完报表管理人员至少应该看到以下的内容:
(1)企业有多少资金,多少外债?是否有债务危机?
(2)本期有多少利润?
(3)主要成本项目是什么?成本是否可以再降,可以从哪些方面降?
(4)你的现金有多少?它们是否安全?
3.2立足于中小企业规模,全员参与以成本管理,建立相应的成本管理制度,形成自身在成本管理方面的节约型企业文化
很多企业在遇到成本管理的问题时,最大的障碍在于管理成本问题,如何能够耗费有限的资源帮助其实现最有效的成本管理。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企业的规模及实际的成本管理需求出发。企业的规模,限制了企业在成本管理中的成本耗费。我们都知道企业的经营目的就是为了获利,如果为了进行成本管理,而使得其总的利润降低,那么这本身就是一项非常失败的决策。因此,基于中小企业的规模,探寻与其相适应的成本管理策略,是砍掉多余成本前的磨刀阶段。
根据相关的经验数据,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最佳的管理人员与生产人员比例是3:7。可见中小企业的管理人数相对较少,但成本管理过程中难免有些多而繁杂的事务。招聘过多的员工来处理这些繁杂的管理事务,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对这样的情况要进行充分有效的成本管理可以从全员参与的角度来考虑,将员工的成本管理成效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项内容。企业上至最高管理人员,下至操作员工,都作为成本管理中的一员,参与到企业的成本管理中来。一方面能让企业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形成自觉为企业发展作贡献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通过全员参与,可以广泛的在各个方面为企业成本管理收集建议。
3.3作业价值分析成本法
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走专业化的,精细的管理道路,从成本效益原则来考虑确实可行性不高。从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作业价值分析成本法应该是中小企业成本控制方法更好的选择。
(1)什么是作业价值分析成本法。作业价值分析成本法就是将企业所划分的具体的作业作为价值分析的对象,在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的基础上,探寻各项作业降低成本的途径。作业成本法是简单的从作业成本核算的角度来进行成本管理,并且在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只能简单的针对性的从节约成本的角度来优化作业。对作业成本缺乏价值分析。因此应该在作业成本的基础上,对作业成本进行相应的价值分析,帮助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决策。
(2)作业价值分析成本法的成本控制程序。
①确定作业的划分,根据企业的经营过程划分具体的作业内容,并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②确定作业的目标成本,参考企业历年的成本数据及执行员工的意见确定合理的作业目标成本。
③选择作业对象,以重点作业的成本内容作为分析的对象,即成本费用比重大,成本降低空间大,浪费严重等的作业环节作为作业分析对象。
④进行功能评价,即确定功能系数。功能系数的确定可以根据作业的划分的标准来确定。
⑤确定总作业成本,此项为各项作业的实际成本的合计数。
⑥计算价值系数。
⑦计算成本降低额,并根据价值系数进行作业成本分析。
4作业价值分析成本法的优点
中小企业成本构成中,采购成本一般大于60%,人工支出(工资、福利费等)占20%,管理费用占15%,利润占5%。由此可见,采购成本构成了企业生产成本的主体,也是企业成本控制中最富有价值的部分。以一个采购成本占总成本60%、利润率为5%左右的企业为例,只要将采购成本降低8%,就可以将利润率提高到11%。而目前中小企业采购成本高恰是困扰其发展的主要问题。
1.2生产成本高
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处于一种注重短期利益的模式中,认为生产成本管理就是控制企业的生产成本,只限于生产耗费的活动,因而管理模式单一,生产成本控制也只限于反馈性控制。
1.3销售成本高
近几年,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市场需求增长放慢,来自企业前后向的双重挤压和竞争使中小企业产品的销售价格不断下滑,销售数量的增长速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度减缓,营销成本不断上升,盈利减少,中小企业承受着比以往更大的生存竞争压力。因此,强化营销成本意识,有效降低营销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就成了中小企业的当务之急。
2原因分析
2.1对成本的地位认识不足
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本管理的主体应该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动力也应来自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但是有些中小企业并未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成本管理仅限于国家颁布的财务法规中有关成本条例的遵守和执行上,忽略了成本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2.2成本管理战略观念缺乏
许多中小企业按照成本习性划分和核算产品成本,通过提高产量可以降低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这种做法导致企业不管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如何,片面地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产品成本,通过存货的积压,将生产过程发生的成本转移或隐藏于存货,提高短期利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企业成本管理缺乏战略观念,导致成本信息在管理决策上出现误区。很多企业的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组织化程度不高。成本管理组织化就是要求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要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度,保证目标成本的顺利实现。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不能够充分发挥效应,就是一种浪费,这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来说更是不可取。
2.3成本管理方法手段陈旧
许多中小企业在成本管理手段上仍然采用手工操作。这样表面上是节省了投资硬件的开支,但员工常常就会陷入一些繁重事务性劳动当中,而没有机会或者是时间去思考和改进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且采用手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也得不到保证,更无法对物质的消耗和流向进行控制,这样最直接的后果是管理者无法做出准确的决策。
2.4成本管理人才专业性不强
中小企业往往无法吸引高素质的人才,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能用低素质的员工。而企业管理者常常忽略这一点,认为成本核算比简单,只要认真负责就可以做,而没有根据企业需要培养一支能够适应成本管理需要的专业员工队伍,这样不可避免地使自己处于粗放经营的模式中。因此,现有的成本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必须树立新的成本观,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生产方式和成本管理模式。
3成本管理的对策
3.1降低采购成本
(1)针对性地建立和完善采购管理制度。使采管理尊重市场规律,对采购管理制度纠偏。建立科学、客观的采购业绩评价体系。科学、客观地评价采购业绩,可以激发采购人员主观能动性,引导采购人员主动降本增效。激发采购人员工作热情和采购创新意识。
(2)提高采购部门的员工素质。在影响采购成本的各项因素中,如市场走势的判断、合同条款的商定、采购时机的把握等无不体现着采购人的行为艺术。各工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应根据用人标准和岗位职责,对采购岗位进行详细描述,将真正胜任的人才选拔到采购岗位上来。
(3)建立企业的信息平台。采购就是从纷繁复杂的市场中获取有用信息,并快速进行采购决策的过程。信息化建设可以为采购人员提供便捷的信息渠道,把采购人员从大量的手工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集中研究市场信息和采购发展战略问题,为企业提供了降低采购成本的机会。
3.2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生产成本
(1)建立完善的现代成本控制体系。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及时对较大金额费用进行分析决策,这些具体制度必须是成文的、系统的、刚性的、责权明晰和长期有效的。实施目标成本控制,实施管理创新。
(2)建立成本控制中心。成本控制又可以细划成材料成本控制、能源动力成本控制、人员成本控制、维护运行成本控制几个方面。实现生产经全过程的成本控制。严格控制原材料采购成本,通过因特网、实地垂询等多种途径了解材料价格信息,建立采购成本数据库,及时地随市场价格予以调整材料最高限价,实行节奖超罚。要在事前、事中、事后的三个阶段同时进行控制。
(3)应从战略层面来考虑消减成本。在成本细分过程中,根据单位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明确成本控制重点,并从源头抓住重点成本项目进行全体员工在内的全方位、全流程控制,使每位员工都有清晰明了的责任成本控制标,每个员工都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因此能自觉做到自我加压、自我约束、挖掘潜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4)将成本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从战略上重视成本控制要落实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包括每个细小环节。中小企业的员工整体素质较低,而科学的成本控制体系又与员工的素质密切相关。要使员工认识到,成本控制制度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员工的集体行为,从而提高员工的素质。要将培养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作为培养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超级秘书网
(5)重视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推进信息化建设可以节约大量成本。帮助企业实现电子商务模式,以此拓宽交流范围,缩短交流时间。同时,通过推动信息化促进企业管理的革新,加大经营投入,加快统计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此外,企业要做出详细的投资预算,加大信息化工程建设,投入一定资金,对统计信息建设进行改造和完善,建立统计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统计信息化教育,提高信息统计人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