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32:2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新课标要求高中地理教学让学生具备关于地球和宇宙环境的、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掌握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等多方面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以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在对具体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促进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在此过程中实现传授学生知识,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和方,进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地理案例教学的显著特征
1.以学生为为中心,注重学生个性
案例教学的显著特征之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个性,将学生感兴趣的地理问题放在课堂中进行学习和讨论,在贴近生活的实例中促进学生理解,学生通过分析、探索和解决地理现实问题,让学生更好体会地理知识的应用性并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由于地理案例具有直观的特点,能帮助助于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和探讨,进而提高了学生对抽象地理知识和原理的兴趣和能力。
2.促进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地理案例教学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引入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实际状况,同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地理案例教学中,学生围绕某个地理案例,主动收集信息资料,而后进行必要资料整理和分析,进而解答高中地理案例中的问题。在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可以该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图书馆、网络上中主动收集和分析资料信息,一方面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又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地理知识的收集和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主动思考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改学生坐等老师给出解决问题的习惯,大大培养了学生主动发展的意识。
3.注重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运用源于现实生活的高中地理案例,例如社会热点问题来调动学生参与课程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和已有经验分析案例,而后教师根据案例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看法,鼓励学生将个人看法表达出来供其他学生学习和讨论,在此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造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表述能力。
4.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教学以老师为中心,通过系统性的课堂授课,促进学生对知识有系统的掌握,而案例教学通过富有探索性、创新性的形式,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而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在案例教学中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因素,通过讨论并发表个人看法,在此过程中形成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合作和交往、沟通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个人职业技能要求较高。高中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在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教学职业技能不足,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能进行良好的准备组织,不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和指引,在教学过程中案例的启发和点评不够深入,对学生不能形成启发,不仅不能达到教学效果反而会让学生对高中地理课程产生厌恶感。因此,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不适应案例教学方式。案例教学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和配合,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善于发现社会问题的思维敏感才能达到地理的案例教学效果,然而学生在长期的传统教学方式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了传统学习方式,难以适应新的教学方式。
3.案例质量低,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案例教学中,良好的案例选择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能促进师生交流和互动,高中地理的知识属于综合性质,而高中地理单一知识点案例较多,综合案例较少,简单案例难以发挥引导教学的作用。
三、提高地理案例教学效果的策略
1.做好地理案例的选择
案例选择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能促进师生交流和互动,在案例的选择中需要遵循几个原则,首先是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选取地理案例是,要合理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能够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典型特征;其次是具有较高的客观性,符合客观实际,只有实际的问题才能促进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是要求具有较高适时性,只有符合学生的实际的实例,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促进学生思考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最后是要求实用性,案例与生活紧密相连,从生活中选取促进学生参与。
2.合理有效的运用地理案例
在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效合理安排教学过程能较好的达到教学目标,首先是提出地理案例,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提出地理案例,可以采用教师学生描述、印发地理文案材料、现场参观考察等方式,达到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引导学生参与思考,拓展学生的知识;然后是分析地理案例,将案例与地理知识、地理原理紧密联系,研究讨论其发展规律[2]。通过教师引导、组织、形成开放式课堂环境,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最后是评价地理案例,在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讨论并表述之后,教师对地理案例进行讲解和评价,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并归纳和总结,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四、小结。新课标对教学提出较高的要求,通过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不仅能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还能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发现问题和总结问题,同时还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焦莉.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2008,(06).
一、结合农业地域类型教学的案例教学法
中学地理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现象或情境的描述、呈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笔者在高中地理必修二人文地理(人教版)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分析第二节《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第三节《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发现用案例教学法来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效果非常好。
二、结合地理高考、高中地理会考,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地位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考纲中对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要求是,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地理高考考纲对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要求是,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例如,2010年聊城质检就有一题,下图为“四地区的农业产值结构和商品率示意图”,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说法,最可能正确的是( )。这道试题就明确提出对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进行考查。此外,在高考和高考模拟考中,对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考查,多数是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三、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特点的教学在模块教学中的地位和
作用
农业生产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中地理模块必修二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的分析,使学生明确应辩证地、发展地看问题;通过不同地域人类活动特点的讲述,使学生能够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等。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协调人地关系的意识,为其他章节和“环境保护”等选修模块的学习打下基础。
按照一般的教学思路教学,教师通常先对课本的图片进行分析,按照分布地区、区位条件、生产特点、主要农作物的教学思路逐一呈现知识点。但是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思路思维的清晰度不够。这是因为学生对两个概念容易混淆,一个是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另一个是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区位条件分析。而且在分析农业区位的时候,学生往往只注意了区位条件分析,而忽略了农业地域的分布,因此,导致农业地域类型这一模块的学习思路不清晰或者知识结构不够完善。
为此,笔者从农业区位的概念出发,对原来的教学思路稍做调整,教学思路如下图:
这个教学思路是先进行农业地域的生产特点分析,之后分析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农业区位。这样就把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分出了前后顺序。由于对概念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并且是分开呈现的,经过教学实践,发现能快速掌握知识的学生比例明显增加了。
经过这样的教学思路调整,明确了各个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特点的教学并非可有可无,并且在教学中应首先呈现,它也是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教学成败的重要基础。为了讲好各个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笔者通过阅读多个版本的教材、参考多位同行的设计和课件,经过综合分析,认为要讲好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首选案例分析法。
四、以四个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教学分析案例教学法的实效性应用
地理教学案例的应用一般有三个方面:(1)用案例引述一个地理问题;(2)用案例印证一些地理原理;(3)用案例探究某种地理规律。下面用四个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施教案例说明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实效性应用。
在进行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教学时,笔者注意到案例分析法能快速达到教学目标。以下就具体教学实施过程进行说明。
1.使用文字案例与图片案例相结合的实例分析
(1)施教季风水田农业特点的案例
笔者选取了图片案例和一段文字案例。首先呈现的是图片案例――“水稻的种植过程”共15张图片,分别展示了泡种、育秧、犁地、插秧、田间管理等,在展示过程中还对照图片特别讲解了地少人多的特点、地块小的原因、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的特点。由于图片展示直观性强,学生也能基本理解季风水田农业投入劳动力多的基本原理。之后呈现的是文字案例――“李守田一家的水稻种植简介”,案例如下:
李守田家住在江淮平原上。①全家6口人,上有两位老人,下有两个上学的孩子。李守田承包了8块地,共0.5公顷,农活主要由他和妻子来做。②李守田家与另外5家村邻共同购买了一头耕牛、一台水泵、一台电动脱粒机。其他小型农具每家自备。一般情况下,李守田用0.3公顷田种双季稻,用0.1公顷田种单季稻,用0.1公顷田种其他作物。③他家每年约收稻谷3800千克(双季稻产量为1050千克每0.1公顷,单季稻产量为650千克每0.5公顷),其中2500千克留作家庭口粮、饲料用粮及上缴公粮,其余的1300千克到市场上出售。
通过对文字案例的解读,学生可以自主归纳出季风水田的特点。对照①可以归纳出的特点是:小农经营,地少人多;对照②可以归纳出的特点是: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低;对照③可以归纳出的特点是:单位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此外,回顾之前的图片,可知季风水田农业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水利工程量大。
(2)施教大牧场放牧业特点的案例
笔者首先选取呈现一幅潘帕斯草原的放牧图,指图对比潘帕斯草原的牧草与我国乡间常见的牧草,学生能马上得出潘帕斯草原水草肥美的结论。接着从图上看到放牧牛羊众多,学生可以基本获得一个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之后呈现两个文字案例,如下:
文字案例1:“潘帕斯”意思是没有树木的大草原。它位于阿根廷的中、东部,面积约76万平方千米。潘帕斯草原气候温暖湿润,平坦的沃野无边无际。阿根廷人总是夸耀这块富饶的土地,说从大西洋岸边一直耕到西边的安第斯山麓,连一块石头也找不到。
潘帕斯草原的大部分土地已被开垦为农田和牧场。田里盛产小麦、玉米等粮食。牧草丰美的草原到处是白色、黄色、黑色、花色的良种牛群。
文字案例2:草原上种植的玉米,大部分用来饲养牛羊,牛肉产量很高。阿根廷每年要宰杀1千多万头牛,除了大部分供国内食用,还大量冷藏出口,牛肉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牛肉是阿根廷的主食,菜市上最热闹的地方是牛肉铺,宴席上大都是用牛肉做成的佳肴。潘帕斯草原是阿根廷农牧业的主要产区,也是南美的粮仓。这里有着阿根廷全国67%的人口,80%以上的工业,以及许多重要铁路和城市,是阿根廷的心脏。
通过对文字案例1的解读,学生可以得出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其中一个特点:生产规模大;通过对文字案例2的解读,学生可以得出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另外两个特点: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2.仅使用图片案例教学的实例分析
(1)施教商品谷物农业特点的案例
笔者选取一幅广阔的麦田图片,在金色的麦浪中,零星分布着两三台收割机,图片上的情景已经强烈地表达了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2)施教乳畜业特点的案例
笔者选取了多幅图片案例,首先是各种奶制品的图片,以此说明乳畜业生产特点之一是商品率高。然后呈现的图片是“利拉伐”AMR全自动机器人转台挤奶系统,由此说明乳畜业的其他生产特点: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集约化专业化程度高。
五、评价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通过这个单元的几个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笔者深深体会到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施教过程中的强大魅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B-0083-03
新课改理念倡导将学生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下解放出来,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也倡导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倡在地理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成果,并与同伴交流,体会学习乐趣。本文以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活动为研究案例,分析合作学习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策略。
一、课程教学实录与分析
(一)案例实施背景。本案例教学对象为深圳市西乡中学高二理科班的 36 个学生。课前将学生分为 6 个小组,每组 6 人。教学教具和学具为多媒体平台、多媒体课件、大黑板和六个小黑板。
案例选自“城市化”课堂教学中的第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环节,课程内容为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的第二节。学生充分理解“城市化”的含义,可为后面学习城市化过程对区域发展的推进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等内容奠定基础。深圳本地学生对城市化具有很深的感受,城市化涉及多方面的知识,所以这节课适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二)课堂案例分析。本案例中的小组合作可分为导入、小组讨论、学生汇报和老师点评四个环节。
1.导入环节案例分析
课堂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情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教学最佳状态中去。
【课堂实录】
师:上课之前呢,先给大家欣赏一下。(以《春天的故事》为音乐背景,使用多媒体播放深圳发展的图片)
学生活动:听音乐,看图片展示(看得津津有味)。
用时:1 分 40 秒
该教师采用的是情境导入法。通过播放深圳发展前后的图片和音乐,声图并茂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的视频和音乐充分反映了深圳的发展,为本节课教学内容做铺垫。
2.小组讨论环节案例分析
【课堂实录】
师:好,接下来我们欣赏第二次图片,第二次欣赏的时候,同学们就要带着问题了,在这些图片中,你看到深圳的哪些变化。找小组内的一位同学负责记录。为了提高效率,大家要记录关键词,别的同学负责观察。记录在大家的小黑板上,便于展示。
学生活动:看视频,小声讨论,记录。
老师活动:在黑板右下角画出小组计分表后,站在讲台上看学生讨论。
在活动前,老师提醒学生“带着问题”在视频上找出深圳的变化,使学生明白再次看视频的目的。并对小组的分工提出建议,要求一个同学负责作记录,其他五个同学负责观察视频找出什么的发展变化。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老师一直站在讲台上,没有在教室走动,对于某些学生低头看书不参与活动的行为没有加以提醒。这个讨论环节用时 2 分钟。视频播放结束后,马上进入汇报环节。没有给时间学生进行小组内总结整理答案,在时间安排上略显仓促。
3.小组汇报环节案例分析
【课堂实录】
师:好了,我看见很多同学都已经记录了很多关键词,那么有哪一组同学愿意把我们的黑板举起来,找一位同学用语言把你的关键词阐述清楚。
生:(一小组举手)
师:好,这组举手了,你们就是第一组了。来,给大家看,你看到了哪些变化?(在桌子上举起黑板,向大家展示。其他组有些同学没有转过身来看小黑板内容)
生:主要是城市人口的数量变化了,然后城市的交通改善了,然后城市用地规模也扩大了,还有一个是环境改善了,城市建筑都是高楼大厦,还有就是经济发展,也就是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
师:还有吗?
生:没了。
师:嗯,这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而且她还作了进一步地思考。好,你先请坐,你是第一组,第一组表现得非常好。(在黑板计分表记上一分)接下来,有没有第二组愿意再给大家展示的。
生:(举手)
师:好,这组,已经举手了。拿出你的小黑板,给大家展示,然后请一位同学用语言描述一下。
生:总体来说,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在教育方面变得更好了,比如说西乡中学,是个不错的选择。
师:好,请坐。还有没有小组想要展示的?好,第三组。
生:深圳由一个小渔村变成现代化的大都市,由落后的面貌转变成现在繁华的面貌,交通和楼房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口数量也增加了,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师:好,还有没有?
生:(摇头)
师:请坐,第三组同学呢,给我们展示了他们所看到的深圳的变化,那么我们什么的变化是许许多多的,接下来呢,我们进行一下归类,大家把你们小组的小黑板举起来,看一下你们有哪些共同的关键词,咱们共同提到的深圳的化有哪些?大家相互看一下。
在汇报环节,老师叫了三个小组起来展示他们讨论结果。把第一个展示的小组定为第一小组,肯定了第一小组的回答,并在黑板上记上一分。接着提问第二个小组,第二小组的回答过于简单,答案不够全面,老师并没有给第二小组加分或进行评价,紧接着提问第三个小组。三个小组汇报完,老师让学生共享大家讨论结果。
4.教师点评环节案例分析
【课堂实录】
师: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刚才我们看到深圳有哪些比较显著的变化?(板书:建筑、交通、人口)有建筑、交通、人口、环境、教育、经济。那么,大家感受到了很多的变化,这些变化,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内容―― 城市化。刚才我们进行归纳总结的,就是城市化要变现的内容。有哪些呢,刚才同学们提到了,由什么样的人口变成什么样的人口呢?农业人口转化成了非农业人口。第二方面呢,大家提到了建筑和交通,那么建筑和交通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地域的转化,由我们的小渔村、农村地域转化成城市地域。刚才还有同学提到经济活动的转化,我们一开始从事的是什么活动?农业。那么转化成为什么?对,工业、服务业,也就是非农业。这就是城市化。
在点评环节,老师结合各小组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总结深圳的主要变化,并在黑板上板书:建筑、交通、人口。用“刚才我们归纳总结的,就是城市化变现的内容”这句过渡句,承上启下,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城市化。之后,结合学生刚才的回答,讲解城市化里的新名词:地域转化。并复述板书了城市化的几个重要标志,提示学生对城市化的理解应放在建筑、交通、人口和产业的变化上。
本合作学习案例结构完整,每一环节的教学目标明确,声图并茂地导入环节创设了教学情境,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讨论阶段学生分工合作,都能总结出深圳发生变化的几个方面。在小组汇报环节,学生语言陈述得不是太好,拓展不开,教师的引导作用不明显。在活动点评时,老师采用的讲解法总结了城市化的几点变化,并引出本次课主题。
(三)小组合作学习观察结果分析。小组合作学习观察量化记录结果见表 1。
课堂合作学习观察量化表主要针对的是课堂合作学习情况设置的量化指标。从整体来看,总分 64 分,较集中分布在“良”等级,说明小组合作学习整体实施情况还是有待提升的。其中达到“优”等级的学生合作兴趣浓厚、课堂秩序井然有序。“差”等级的是学生遇到问题及时向教师提出,教师及时解决学生问题。
二、小组合作活动存在的问题
小组合作活动是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愉快学习氛围,在合作学习中集思广益,提高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但是,在本案例教学活动中,有以下问题值得注意:
(一)教师对合作学习理解不够深入,分组工作随意化。教师的分组按照男女搭配原则,每组 6 人,这是合理的。但是,小组合作不仅仅是把 6 个学生分在同一个小组里学习就可以说他们是在合作学习。教室里 6 个小组,教师在黑板计分表却写上了 9 个小组,分组时并没有对小组进行编排,汇报时才临时定最先回答的小组为第一组,没有选出组长。很明显,教师课前分组工作做得不充分,甚至说她对合作学习的理解不深,导致小组内缺乏一种集体意识。
(二)教师角色有没转变,教学观念比较陈旧。教师过于强调自己的主导作用,忽视了营造自由活跃的课程氛围。在接近 10 分钟的活动甚至一整节课里,老师一直站在讲台上,没有在学生身边走动,像讲台上的智者,主导着整个过程,活动氛围有点压抑。在活动总结点评里,老师用的是讲解法,说“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结果却是她一个人在讲,自问自答,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小组合作氛围不够浓厚。教师的情境导入是很成功的,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但是,在合作过程中,参与讨论的学生并不是很多,可能是多媒体播放的图片提示过于明显,学生不需要讨论就总结出深圳变化的关键词。再者,讨论环节的时间只有 2 分钟,学生在这两分钟只顾着看视频,视频播放完毕,教师没有给时间他们进行小组内的讨论总结。总的来说,小组在讨论环节的合作氛围是不够浓厚的。
(四)评价手段单一,评价体系形式化。教师的引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第二小组汇报时,学生回答的过于简单,只说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的变化,也提到了西乡中学。教师一个“好”字就让第三个小组回答了。图片特意出现了西乡中学改革开放前后的图片,学生也点出来了,教师应该以此为契机,简单说明一下学校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热爱母校的情怀。
(五)小组合作评价有始无终。老师的小组计分表上只对第一小组做了计分,第三小组的汇报也挺精彩的,但老师却忘记给第三小组加分了,计分表的存在形同虚设。这节课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也有意识地采用了计分的评价方式。但是,老师并没有建立其完善的评价体系,只是画了一个表格,一言不发地在黑板上加上一分,没有发挥小组评价的作用。
三、基于本案例的反思
(一)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小组的组员一般是 4-6 人,分M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不同的人相处的能力。小组分工明确,为形成小组的凝聚力,选出能服众、有责任心的学生作为小组的组长,有效帮助组内成员全身心投入和全程参与,争取组内同学共同进步,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创设情境,激发合作兴趣。兴趣是成功的先驱,教师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发挥着创设学习环境和氛围、维持学习秩序的作用。教师要激发学生产生合作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如导入视频中播放深圳改革开放前后的图片,作为深圳本地学生,被这些家乡的图片深深地吸引了,并激发了学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图片和歌声相结合,教师成功地为学生创设了教学情境。
(三)转变教师角色,做学习的促进者。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在“做中学”中体现其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讲授法为主,一般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和教材是课程的中心。新课改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提出,对教师提出了转变角色的要求。合作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习的促进者、助学者,在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合理引导,积极调控,做好学习促进者的角色。在学生讨论时,走到学生中去,关注学生讨论过程,时刻准备着为学生提供帮助,必要时指导学生,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疑问说出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充当学习的合作者。教师时而俯身倾听,还有助于营造一种自由民主的氛围。
(四)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提高应变能力。从视频里找出深圳的变化,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是没有太大难度的,关键在于该用怎样的语言把这些变化总结出来。此时,教师应发挥其引导作用,引领学生,层层深入,从浅层认识升级到深层认识。在第三小组汇报时,学生回答得太泛,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讨论结果更具体地说出来,或作一些补充和提示,让其他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反思自己的想法,自我完善。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参与度很高、属于生成性的活动。教师作为活动的助学者、参与者,应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充分体现活动过程的生成价值。课堂以深圳为分析案例,也有学生提到了西乡中学,教师应以此为契机,进行一定的知识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情怀,以利于三维目标的实现。
(五)完善的多元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小组成绩的评定一方面是为了鼓励学生,另一方面是为了在组间形成一种竞争,激发成员们的参与热情。要更好地发挥小组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评价标准重视过程与结果,给小组加分不应只以讨论的结果为依据,除了原有的教学目标所要求的认知目标外,还扩大到人际交往方面,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合作精神、参与程度以及在合作活动中的情感、态度、能力进行评价。这样的评分方式更能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其次,要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不定期地讲评优秀小组,让小组在激励中更好地合作。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学会反思,转变教师角色,做学习的促进者,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情境,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合作、主动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1]杨琳.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调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2]肖荣.论课堂导入及其设计[J].天津市科教院学报,2010(2)
[3]王忠宽.新课死砟钕赂咧械乩砗献餮习的原则与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5(4)
[4]郭丽梅.初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8)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394-01
案例分析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案例情境,引导学生对这些地理情境进行观察、分析、思考、讨论及归纳的教学手法。案例分析教学已成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得到了教师的关注与重视,因为它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阐述了对于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对于高中地理案例分析教学法的探索
1、利用案例提出地理问题
高中生面临高考压力,很多学生往往会产生焦躁厌烦心理,对于文化课的学习不感兴趣,尤其是地理这门课程,知识点杂,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致使学生没有学习动力,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够活跃,不能主动参与。因此,在课堂上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应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为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一点上,笔者的做法是精心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并针对这一案例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本能地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并主动查阅相关资料,探寻问题的答案。
例如笔者在教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2节“以种植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时,在课前对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1.你们都知道哪些地区是以农业种植为主的?2.我们所在的城市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哪些?3.不同的地域种植不同的农作物,这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这样就能使每个学生都能进行都进行思考,大大提高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性。然后再带领学生在课本中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便于更好的掌握地理教材。
2、利用案例分析及解决地理问题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应来源于实际生活,案例应具有详细的资料与数据,并且贴近生活,形象直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地理知识,并对地理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在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要求学生通过已有的地理知识对案例进行剖析,即找到案例的关键点,根据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对于案例中存在的地理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例如,在教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时,笔者先给出一组土地荒漠化的图片,让学生分析图片中反映了怎样的环境现象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让学生假想自己是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解决这一现象时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怎样具体实施这些措施等。这样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利用案例证明地理原理
地理原理,即地理规律,是指所有地理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由客观原因造成的、必然会产生的规律现象。地理原理有难有易,因此教师可在实际教学中设定不同的地理案例情景,并引导学生对这些案例层层分析,逐步归纳,总结出正确且普遍存在的地理规律。另外,教师也可改变传统教学策略,通过对于地理案例的分析与教学,为已有地理原理进行验证,以帮助学生对于抽象的地理原理有更深刻的理解。如2012年12月7日于日本东北地区发生的里氏7.3级的地震,震源深度为10公里。此次地震造成大面积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惨重,道路交通严重受阻,日本地震厅还发出了海啸预警。通过对这一案例的分析,揭示出板块运动规律及地震的成因,加深学生对于地震这一地理现象的了解。
二、高中地理案例分析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反思
第一,受教材版本、教学条件、教学对象的影响,有些教学案例的选择受到了限制。这种局限性为课堂案例的分析与讨论造成了一定困难。对于这种状况,教师要适时调节教学策略,选择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教学方法,避免教学案例内容枯燥、方式单一的现象。
第二,案例教学是通过几种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对于某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使学生对于该知识点有更为深刻的了解,但是对整个知识系统很难全面了解。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教学案例,争取做到以点带面,由一个知识点引出所有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便于记忆。
第三,案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但是一节课的时间有限,要想让学生对于案例进行更好的讨论与研究,就会占用大量学习时间。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对于教学的每个环节精心设计,计算好进行每个环节的时间,在保证学生学习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开展案例教学,让案例教学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叠置分析是通过叠加含有不同信息的各个数据层面产生一个新的数据层面,这个新的数据层面综合了原来各个数据层面所具有的属性。
以ArcGIS为平台,选取湘教版地理必修三区域发展差异中探讨我国东中西区域差异形成原因为例。形成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将从自然因素(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社会因素(城市化水平)经济因素(交通运输状况)三个方面来探讨。
教学准备:教师在课前准备好本节课所需的地图数据:中国东中西分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分布图、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图、中国大中城市分布图、中国交通分布图。
教学过程:在ArcGIS中加载中国东中西分区图(如图1),引导学生熟悉每个分区的的省区范围;打开全国交通分布图(如图2);将两个图层叠加(如图3),分析东中西部的交通分布特征。按照同样的方法,将东中西分区图与中国气候分布图、中国大中城市分布图、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图、中国地形图依次叠加,让学生分析东中西部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自然资源特征、以及城市分布特征。最后让学生总结归纳东中西部的自然,社会,经济特征,明确其区域发展差异。通过多图层叠加分析,提高学生信息提取与分析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缓冲区分析
缓冲区分析是对点、线、面按距离设定条件,在其周围一定宽度范围内自动建立缓冲区多边形图层,实现数据在二维空间的扩展,并进行分析得到所需结果。
以ArcGIS为平台,研究我国洪涝灾害的影响。我国位于最大洋与最大陆的交界位置,季风气候显著,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但同时又是我国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地方,尤其是有“九曲回肠”之称的荆江段,更是成为洪涝的重灾区。下面将以荆江段的洪涝灾害为主,介绍缓冲区分析的应用。
教学准备:获取我国的河流分布图以及全国市级行政区划图,准备研究区域相关的河流水文数据以及气象资料。
教学过程:打开我国主要河流分布图以及行政区划图(图4),通过ArcGIS的查询功能让学生对我国的河流分布状况进行动态学习;提取出长江荆江段及其所流经的省市(图5),让学生分析荆江段河流的特点,加深对九曲回肠的认识;每年5-8月,季风气候给我国长江流域带来丰沛的降水,根据雨量的大小以及汛期的长短,荆江段的洪涝影响范围也会发生变化,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荆江段的洪涝影响区域;在ArcGIS中制作荆江段的洪水范围缓冲区(图6),分析不同雨量的受灾面积以及主要的受灾区域,分析洪涝灾害对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影响。通过缓冲区的建立,学生可以动态的了解不同降雨量的影响范围,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数字地形分析
数字地形是GIS中地形起伏的数字化表达和存储形式,常见的地形模型主要是数字高程模型(DEM)。
2004年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宁夏作为实验区已是第九年。新课改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教学方式由重“教”转变为重“学”,由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能力,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在新课程“一个课程标准,多个教材版本”的情况下,许多中学遵循教学需要和课标要求,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逐步实施高中地理模块教学。
一、课程开设
(一)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共包含10个模块。其中地理1、地理2、地理3为必修模块;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等7个模块为选修模块。
(二)高一必修课程安排。
按照宁夏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必修模块(每个模块2个学分)在高一开设,依据整个高中地理必修内容来看,首先要开设必修1,必修1为自然地理,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和原理,才能解释必修2和必修3中的许多问题,学习了必修1和必修2才能应用于必修3区域地理中。
(三)新课程教学工作。
高一第一学期以高中地理必修1和必修2的少部分为教学内容,主要是自然地理知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自然规律、原理的推理、验证和应用,这些课程重点、难点内容较多、教和学的节奏需放慢些,给学生留有理解和想象的空间。
高一第二学期以高中地理必修2的大部分和必修3为教学内容,主要为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教学主要研究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还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等,通过活动分析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断和推理,教和学的节奏要稍快些。
二、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高中地理必修模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必修1。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1.课时不够:通过对必修1与必修上册(人教社2003年12月第1版)实际需要课时的对比分析,发现每周2课时不能满足高中地理必修1对教学时间的要求。必修1新授课至少需要30个课时,必修上册新授课需40个课时,两者之比为0.75:1,而必修1实际课时数与必修上册课时数之比约为0.67:1(按必修上册每周3个课时,必修1每周2个课时计算)。按比例计算,必修1至少应增加10个左右的课时才能达到原必修上册的教学要求。
2.针对学生:基础差,困难多,兴趣不浓,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3.教学内容:空间跨度大,涉及面广,呈现方式多,理解较难。
4.教学效益:课时紧,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输理、轻学习能力培养。
(二)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1.必修1的规定周课时数是2,仅是原必修上册规定周课时数3的三分之二。
2.必修1的内容与必修上册相比只少了一些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在原教材中所占的课时数并不多,必修1又增加了许多“活动”、“问题研究”和“案例”,看上去必修1的章节是少了,但不少内容是原来许多节内容的压缩,给学生理解带来了较大困难。
3.学习进度超前于其他学科教学进度。如大气运动中的受力分析,经纬线的知识等在地理学习时,物理、数学等学科还未讲到,教师必须进行适当的补充,否则学生理解困难。
4.对课标理解的偏差。课标只对学生应该达到的要求作了比较笼统的规定,导致教材的知识点、教师把握知识点与课标编制人员所默认的知识点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们在教学时受老教材的影响都会补充相关知识,因此教学时间显得不足。
三、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适当增加周课时数。每两周增加1个课时。
(二)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至少可以将必修1的教学时间安排得更长些,因为必修2和必修3内容易理解,教与学的节奏可以快一些。
(三)适当调整教学策略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如果以上前两点要求均不能满足,就需要调整教学策略:
1.深入钻研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抓住核心知识。
课程标准只是对学科能力进行了比较宏观的阐述,因此通过集体备课,在时间紧张的背景下应该选择最核心的知识和最重要的能力,而不面面俱到。并且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结合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参考教研室的相关建议,将核心知识点列出来,要求每一位老师都掌握深度要求。
2.灵活处理教材中一些设计不合理的活动和案例。
(1)大胆舍去教材中一些设计较难的案例。
教材中有些活动设计明显较难,对教学内容的帮助不大,可以大胆舍去这些活动或者活动的一部分。
(2)将一些活动内容进行推后处理。
教材中的有些活动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调查、讨论、分析等多种形式来完成的,并运用所学内容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但有的设计已经超出了学生的现有水平,无法深入开展,应推后进行学习。
(3)淡化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
课本中有些活动设计较难,对高一学生处理时应淡化,如厄尔尼诺现象只能作为阅读内容去了解。还有些活动开放性太强,主要用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完成。
3.重视学情分析,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但高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较低,学生应该能在需要的时候通过自主学习、案例等去获得相关的知识。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一是在“做”中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方法。二是在“图”中学,建立空间位置关系。三是在“思维”中学,培养地理思维方法。通过分析成因、比较异同、说明关系、评价影响等过程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及运用的过程,案例教学是实现这些过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核心在于帮助学生分析、解剖案例,提取相关的地理基本原理,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和方法。所以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在具体案例教学实践基础上,对高中地理案例教学要求学生需要达到何种程度的能力、掌握哪些分析问题的方法步骤,并且应如何用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来反馈案例教学的效果等进行了探讨。
一.对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有效性的理解
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因此,地理案例教学的有效性可以理解为:案例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某个案例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应该是学生有没有从案例分析过程中学到什么地理原理或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在认真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习了某个案例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的。
二.高中地理案例教学过程中提升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主要包括三个基本环节,见下表:
为提高案例教学过程中各环节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原有的案例背景知识体系,是提升学习有效性的基础
揭示地理事物的形成、发展与变化的过程,需要运用逻辑思维;阐明地理事物之间和人地之间的联系,也需要逻辑思维能力。地理案例教学是以学生具有一定案例背景知识作为基础而展开的,例如,必修三的学习就需要学生有较为扎实的区域地图判读能力和基本的区域特征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当发现学生对案例涉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有缺失时,就必须及时地加以补充。
这在案例实施的准备阶段非常重要,因为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利用性和牢固性直接影响后阶段调用知识解答问题的教学过程。以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对比为例,强化了学生区域地图地理基本信息读取、三大自然区地理环境基本特征差异对比、综合分析等方法训练,对中国的主要区域的自然地理基本特征进行前期的知识铺垫和查漏补缺,并在此基础上训练了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多种技能,这样就为学生后阶段案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这种在学习新知识、新案例之前,帮助学生把记忆中零散的、支离破碎的知识整合起来、建构成知识网络体系是高中案例教学准备阶段的要点。
2.与乡土地理结合,提高案例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首先要找到可供学习的案例,地理案例就是学生学习新知识以及教师实施案例教学的主要载体。选择好的案例是地理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所以,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选择贴切的教学案例,所选定的案例内容要清楚明确、可读性强,最好对学生的情感有所触动,同时,又要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给学生营造出思考的空间。
乡土地理来自学生身边的地理事实,即符合学生客观认知又能揭示地理要素内在联系和地理原理,因此,精选身边的、学生可以看得见摸得到的乡土案例供学生学习使用,可以更好的吸引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学习的愉悦度,从而使案例教学的效果会更好。如在学习《工业区位布局》时,有学生针对课本知识提出了这样的一个疑问:“在我们每天上学途经的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他的布局为什么不是在河流流经城市的下游地区?”。带着这样的疑问,学生饶有兴趣地到了大坦沙污水处理厂进行参观。经过这次活动,学生知道了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主要净化荔湾区居民的生活污水,其处理标准还未能达到饮用标准仅是排放江河的标准。通过大坦沙污水处理厂布局的案例,学生不仅理解了污水厂布局要求,而且也得到了额外的知识收获,更好地理解了工业区位的基本原理。
3.案例呈现的直观性和可比性,是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案例是理论和实践的一座桥梁,怎样呈现案例,让学生在案例学习中获得原理并应用到实践中,这是案例教学的关键。从案例的呈现形式看,可以有文字、图表、景观图片、数据等多种形式,但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都应注意案例呈现的直观性,目的是使学生易于感知和理解;此外,还有案例的可比性也非常重要,目的是增强案例的反差,使学生易于对比,通过对比更好地理解地理基本原理。例如,在“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教学”中,呈现了广州市二沙岛及大坦沙岛的相关资料,如两岛的位置、楼价、建筑景观图片、交通、医疗设施等对比图文资料,给予学生视觉上的刺激,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对两个乡土案例的分析过程中,也更好的理解了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基本原理。
三.影响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1.乡土案例资源获取不易,开发不足
课本案例较典型,但理论层面高,实践层面弱。而乡土案例不及课本案例典型,理论层面弱,但实践层面高,而且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所采用的乡土地理往往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后需及时进行反思,并对教学案例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及开发乡土地理案例。
2.易走入教案例,学案例的误区,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
案例教学实际操作中容易让教师走入教案例,学生学案例的误区,这不仅是教师把握的错误,有时会因学生对案例所涉及区域的地理环境不熟悉所造成,教师在教学中不得不停下给学生进行该区域自然地理知识的补充。
3.事例教学与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 (C)-0000-00
1 引言
在新课程的标准下对高中地理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教学方法,要求新理念、新思想,这就要求广大地理教师要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启迪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自行思考来解决问题。强调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加强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社会和科技发展等的联系,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经验的培养,教授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多动手、多参与、多探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 理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新课程标准的特色之一,案例教学即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进行研究、学习、锻炼地理能力。主要是以案例作为线索,围绕着地理案例进行教学的过程。高中学生心智已经较为成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能够辩证的看待周围的事物,客观的看待自身情况,自我意识相对理智。因此,对高中学生展开案例式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根据案例信息,围绕问题,结合自身知识和教材内容来探究地理规律和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改进的思路。案例教学能够让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结合,体验到自己解决问题并获取知识的快乐,增加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一般步骤及注意事项
3.1 地理案例教学的步骤
(1)教学案例要选择贴近生活实际的,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案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或者一些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教学案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2)让学生在课堂针对案例进行上自由发言讨论,分析问题,陈述分析结果产生的原
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学生可自行解组,各小组针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小组成员分别陈述自己的观点,
在对其进行综合的评价归纳,集中小组内的集体智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从理论知识走向实际能力,从书本走向生活,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和竞争意识。
(4)教师对整个案例教学的过程进行归纳总结,给出相应的评价,引导学生对案例及遇到的问题的进一步思考,让学生对案例理解的更加透彻,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
(5)教师应针对每节课学习的内容给学生准备一些开发型的课外作业,让学生自行查找资料独立完成课外作业,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独立学习的方法,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课内外相结合,更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
(6)教师应结合学生所在地的地理事物信息进行教学分析和研究,学生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分析时,更能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
3.2 地理案例教学的注意事项
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与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和设计,必须要选择开发的,学生熟悉的具体
事物,并且学生在经过思考、分析、讨论、研究之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和教育性。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师在阐述案例背景时,要注意以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为基础,要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能够激发学生开放思维、加强合作学习的能力。要以学位主体,教师为辅导,培养学生提出具有创作性的解决方法,要体现出对学生的能力、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等的培养。
4 地理案例教学的作用
4.1便于理解知识
通过地理案例教学,便于加深抽象地理知识及原理理解。由于地理案例不仅具有相关的背景数据或材料,而且具有直观、形象、典型等特点,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深化,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也有利于将抽象地理知识形象化、地理概念具体化。
4.2利于思维能力的训练
通过地理案例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地理案例来源于现实实际,包含有核心部分和次要部分,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及经验剖析案例,把握案例的关键,也需要对案例进行引申和扩展,创造性地评价案例,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拟定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
4.3有益于能力的培养
通过地理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的侧重点在于讨论和交流,清晰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力争说服对方。而且,案例是对现实问题和重现和预演,通过有针对性地剖析案例,可以加强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4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地理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学生经过准备、参与讨论、分析思考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能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探究的兴趣,有助于所学的地理知识及相关理论的深化和巩固,利于地理学习的内化。
4.5 地理案例教学实例分析
针对人教版地理教材中《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节进行分析,首先,教师安排学生连续收集一周当地的天气预报资料,包括温度、天气状况以及表示符号等信息,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收集的信息进行讲解。针对学生收集的信息展开教学内容,讲解温度、气压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判读冷锋、暖锋等情况以及冷、暖锋过境前后的天气情况等。天气系统的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此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行收集关于天气的资料,能够切身体会到不同的天气带来的环境变化,在通过教师的案例教学的讲解,使学生对课堂知识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加强理解和掌握。
5 结语
案例教学从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实际情况入手,针对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进行探究。案例教学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更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更好的将乏味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容易理解的实际问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使课堂更加活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地理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做足功课,根据教学内容选好案例,并借助多媒体等设备,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学活动看似重视学生主体,其实不然。一节变“满堂灌”为“满堂问”的课,学生只是教师思想的表达者、表演者,被剥夺了思考的权利,学生的主体地位自然被忽视了,久而久之逐渐形成对问题的惰性和思维的僵化。一线教师应深刻懂得:教学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教学生自己学,教学生从“学会”提升到“会学”和“能学”。
一、高中地理课活动教学的特点
高中地理课活动教学是采用一定的活动,开展和参与地理课教学。开展一些学习活动,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读书背书学习;需要在课外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但不是所有实践活动都能称得上高中地理课教学活动。高中地理课活动教学特点如下:
1.目的性。活动教学服从于高中地理课教学目标,一定教育教学内容规定和制约着活动形式、规模及时空。每一次或每一项活动的方案设计、活动过程和反馈评价,都与相关联的学习内容相呼应和相匹配。
2.参与性。活动教学在一定时间里给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空间,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活动向每位学生开放,全员参与,体现教育公平;活动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是活动教学本质的要求。
3.实践性。活动教学即活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认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地理课活动教学不完全等于创造物质财富的实践活动,尽管它可能产生一定的生产力,但衡量标准是精神方面及学生综合素质能否得到或多或少的提高。
二、活动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高中地理课活动教学内容依据学科教学目标划分,可以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依据学科教学内容划分,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高中地理课活动形式分课内、课外,主要有以下多种。
1.课堂内活动教学形式。
(1)课堂讨论。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探究情境(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案例,如图片、漫画、背景材料、社会热点话题、名人名言、名片名段欣赏等),并根据情境设置创造性地设计出进行探究的问题。
(2)主题辩论。按照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设定某一辩题,由学生组合成正方、反方、评价方、观众方等,开展辩论,要求恰当运用知识、科学分析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及团队精神。
(3)角色扮演。依据一定学习内容创设一定情境,围绕某一具体问题,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开展演出活动,其他学生作为观众,观看并思考表演的内容寓意,从中得到启迪。
2.课堂外活动形式。
(1)社会调查。把学生组织起来,组成活动小组,走出课堂,开展专题调查。一般程序有:定题―选点―拟纲―分工―调研―总结―成文―考评。社会调查是中学生了解社会、感悟人生、增长才干的最佳途径之一。
(2)参观考察。从实际出发,配合一定的学习内容,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博物馆、海正药业、烈士陵园、名胜陵园、名胜古迹等参观考察。此项活动有利于学生深入社会,不忘历史,了解自然,热爱家乡,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3)信息处理。要求学生每日收听收看电台电视播出的时政新闻,是高中地理课活动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同时指导和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报纸、上网搜索、图书馆借阅书刊等多种渠道,学会收集、筛选信息,处理利用信息,以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其科学精神和综合素质。
三、活动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兴趣是学习行为的动力系统,促进学习者认知有效转化为行为,使学生学习达到最佳状态。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陆游诗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若要开拓学生视野,提高探究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就必须让学生将所学课本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自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3.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活动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巩固、拓展课堂所学理论,在实践运用中检验理论,从而避免学生读死书和死读书的现象,做到学用一致,强化学习效果。例如:讲农业区位因素时,可以让学生扮演农民,自己考虑种什么庄稼,种这些庄稼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等等。
四、活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准确确立教师的角色地位。活动教学中,教师将不再是“专家”、“讲师”、“教授”,而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合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形象地讲,教师就是“六导”,即提高思想觉悟的“导师”、教学活动的“导演”、创设情境的“导游”、发表见解的“导播”、释疑解惑的“导航”、明理教育的“导行”。
2.提高活动的含金量。“以活动促发展”是对活动教学精髓的高度概括,是活动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的切入点。活动的开展既要依据教材,又要跳出教材,应依据大纲,立意新、定位准、讲实效,体现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把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用。课堂活动与课外活动各有千秋,但又是统一的,主体都是学生,基础都是学生的实践和社会生活,目的都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有效发展。
总之,课改是挑战,需要勇气;教学是艺术,需要大胆而不懈创新。活动教学并不排斥或否定教学其他形态,而是强调各种形态的相互补充和有机结合,它们统一于现实的教学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1]张金萍.如何提高地理课堂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摘要: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圭臬”,但课程标准是高层次的学习目标,并非课堂教学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把抽象模糊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分解为具体清晰的学习目标,不仅是地理教学和评价的依据,也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具体课程标准阐述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分解过程,及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分解的一些思考,以此来探讨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关键词:课程标准分解;高中地理;分解实践
一、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分解
课程标准分解就是把上位抽象整体的课程标准通过分析、剖析,分成下位具体可行学习目标的过程。简单理解就是把抽象的课程目标变成具体的学习目标,其实质是从抽象到具体,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
完整的学习目标应该包括四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作、行为条件和行为程度。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较多的是用“行为动作+核心概念”的形式叙述。课程标准分解就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拆分或组合概括性的内容标准,补充为完整学习目标的过程。
课程标准分解和课程标准解读两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课程标准解读是对课程的性质、理念、设计思路、课程总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各个方面进行解释和分析,它是从宏观层面为教学设计和评价提供理念和思路。课程标准分解主要是把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剖析为具体的学习目标,它是从微观层面为教学设计和评价提供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方法。两者又是密切相关的,课程标准的解读是课程标准分解的基础,课程标准分解是课程标准解读的延续(见表1)。
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分解方法
崔允漷教授认为课程标准分解策略有三种:替代、拆解和组合。替代策略通常是“一对一”的关系,将某一主题替换课程标准中的关键词,形成新的学习目标。拆解策略是“一对多”的关系,将一个表述抽象笼统的内容标准,拆分为几个具体可观察可量化的学习目标。组合策略是“多对一”的关系,合并多条内容标准,或从多条标准中提出某一要素,形成一条新的学习目标。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进行课程标准分解常用到的是拆解和组合策略。
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分解主要包括六个步骤:第一步,分析语法结构和关键词,即找出核心概念;第二步,扩展或剖析核心概念;第三步,扩展或剖析行为动词;第四步,确定行为条件;第五步,确定表现程度;第六步,写出学习目标。下面笔者就以“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这一节所涉及的课程标准为例来进行分解。
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一步:分析语法结构和关键词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叙述有四种主要语法结构。第一种是“行为动词+核心概念”,描述的是“学什么”;第二种为“行为动词+核心概念+行为条件”,描述的是“学什么”和“怎么学”;第三种是“行为动词+核心概念+表现程度”,描述的是“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第四种是“行为动词+核心概念+行为条件+表现程度”,描述的是“学什么”“怎么学”和“学到什么程度”,这种表述方式在课程标准中不多见。我们不难发现内容标准语法结构中最基本、最核心的结构是“行为动词+核心概念”。
通过判断内容标准的语法结构,将这些行为动词和这些动词所指向的核心概念(名词),或者修饰它们的形容词、副词等和规定条件,作为关键词。
本课的关键词:核心概念——“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行为动词——“归纳”“说明”。
第二步:扩展或剖析核心概念
课程标准中的核心概念一般比较抽象、概括,不利于具体教学操作,一般要按照词汇意义、理论意义、概念认知或教师经验来展开。在本例课标分解中,笔者主要采用概念认知方式展开。
要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和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先要掌握“洋流”这一概念。对于概念教学,笔者认为可以从“五W”入手-what(定义)、where(存在区域)、when(发生时间)、why(成因)和how(影响或意义)。(见图1)
What-“洋流”的定义,再进一步扩展为:①“洋流”按照性质分为寒流和暖流;②寒流和暖流判读方法;③寒暖流与等温线的关系;④“洋流”属于海水运动,这与其他海水运动方式(波浪和潮汐)的区别。
Where-“世界大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图”,进一步扩展为:①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②世界洋流模式图中寒暖流的判读;③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技能。 When-“常年稳定”,但有一个特例——“季风漂流”的存在,进一步拓展:①季风漂流的概念及分布区;②季风漂流的成因;③季风漂流的具体表现;④季风漂流流向与月份(季节)关系的判读。
Why-“洋流的成因”,进一步扩展:①风海流、补偿流和密度流各自的成因;②典型风海流、补偿流和密度流的分布区;③世界洋流模式图的成因分析;④区域定位技能。
How-“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各自又包括了许多要素,但在这里我们只讨论与洋流相关的因素。在分析“影响”时,一定要辩证的分析——“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据此,该核心概念可以扩展为:①对气候的影响——暖流的增温增湿和寒流的降温减湿;②对渔业生产的影响——渔场密集区和四大渔场;③对航海的影响:有利——顺流;不利——逆流和海雾;④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利——加速净化;弊——扩大范围。
此课程标准中还隐含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见表2)。
第三步:分析或剖析行为动词
行为动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内隐的、难以观察和评价的行为动词,如了解、理解、掌握等;另一类是外显的、可观察和评价的动词。学习目标中的行为动词要用具体、合理、明确、可观察、可评价的外显性动词(见表3)。
行为动词的确定主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科逻辑、具体的学情和教师的经验。本课程标准中的行为动词为“归纳”和“说明”,说明本条课程标准的知识要求应为理解水平。具体行为动词的确定如表4。
第四步:确定行为条件
行为条件,也叫认知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条件,是为了达成行为目标而设置的情景条件和手段方式。行为条件的设置要合理,没有多余,利于指导学生学习活动,教师应结合学情、校情、课程资源条件等来确定行为条件。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主要的认知条件有三类:一是教师的讲解、提供材料、多媒体动画演示、创设情境等;二是学生自主学习,包括阅读教材、阅读图表、阅读材料、阅读地图、观察实验、课外探究等;三是课堂交流,包括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等。
本课程标准分解出的核心概念学习的行为条件见表5。
第五步:确定表现程度
表现程度是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确定表现程度是为了学习目标的表述更加清晰,学习目标的检测更加明了,教学效果的评价更加有据。表现程度的确定要合理、明确,既要为结果性评价提供依据,也要为形成性评价提供评估依据。
本课程标准分解出的核心概念学习的目标见表6。
第六步:写出学习目标
①通过阅读教材,正确说出洋流的概念,能简要描述洋流与波浪、潮汐的区别。
②结合冷暖气团概念,准确区分寒暖流,并能准确从南北半球等温线弯曲来判读寒暖流和准确画出洋流通过处的等温线分布情况。
③阅读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通过小组讨论归纳出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能自主准确地绘制出世界洋流模式图,并能在模式图中标明寒暖流。
④能简要描述季风漂流、正确指出典型分布区;通过对图像资料分析、归纳季风洋流流向与成因。
⑤通过阅读教材和小组合作讨论提供的案例材料,辩证分析洋流对气候、渔业、航海和海洋污染的影响,并能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或评价实际实例。
⑥通过合作学习,体验与人分享的乐趣,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通过本节学习,逐渐树立海洋意识和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分解的一些思考
1.科学分解使课程标准要求衰减最小化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分解有很大的主观性,分解会使某一条课程内容标准在形式、性质、内涵等方面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导致课程标准要求的衰减。这种衰减原则上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能通过科学合理的分解使衰减最小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分解课程标准时,要充分解读课程标准,从整体上把握每条标准的内涵,并且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地理学习目标与其他学科学习目标的关系;地理课程不同学习阶段之间的关系;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地理教师个人教学经验与课程标准要求的关系;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与具体学校教学资源的关系;专家对高中地理课程的解读与普通教师自己的解读的关系。
2.坚持“预设”与“生成”相结合
新课程改革是整个教育教学发生较大转变的拐点,对高考而言自然也是如此。以浙江为例,2006年高中地理实施新课程改革,2012年进入新课程高考范畴,经过几年的过渡磨合和实践,高中地理高考已经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
1.考查的知识能力体系发生变化
从整体知识框架体系上看,传统的教材很明确地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和地理学这个科学体系完全一致,其优势是确实可以让学生从更高的高度认识地理学科,掌控知识体系,但却没考虑高中生的学习要求,让部分学生不能提起兴趣,丧失了学习机会。新课程则转型为专题式、案例式框架,并以生活化的话题为开始,让学生易于接受,尤其案例式模式成为新思路。另外,在思维和能力培养方面,传统教材是在教师传递知识,学生学会学法的基础上来展开的,这样的模式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思路是相左的,压抑了学生自主思维、自我创新的能力,让人才培养程式化,缺乏个性化。
2.人才培养方向的变化
地理知识体系是繁杂而广泛的,传统的高中地理教育和高考,缺少对今后人才方向的考虑,一刀切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从而没有让人才在利用中科学分化出来。新课程则在难易程度上做了调节,让大多数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对生活、生产有具体的指导意义。
比如,浙江2013年地理高考试题中的一题:5.下列有关旅游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华山的峭壁是沿花岗岩的垂直裂隙经风化而成
B.峡谷地貌景观大多分布于大江大河的中游地带
C.北方皇家园林规模宏大,色调以黑白为主
D.南方古典园林幽雅婉丽,布局常呈对称形
这样的题目比较简单,但涉及了很丰富的地理知识,又具有生活性。而下边一道题:下列有关图(图略)中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为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B.甲地为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C.乙地为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多阴雨天气
D.乙地为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此题就很有比较醇厚的专业性,能考查学生深层次的地理专业技能和思维,对地理专业人才选拔有益。
3.高考命题的趋势变化
高考命题即是对高中学科教育的总结和检验,更是选拔人才的直接依据。在几年的教育革新下,教育思维和教育教学方法都发生了较大转变,高考命题也有很大变化。首先,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高考命题不再拘泥于教材,而是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考查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基础,并将学习方法和能力作为重点,更把生活和生产中的地理问题处理作为新的尝试。由此可见,对高考试题和试题命制发展趋势的研究,有助于明确地理学科的性质和对于学生的能力要求,从而提高教学的目的性、有效性和针对性,从机械记忆地理资料和地理常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转变为注重整体认识地理环境、运用地理方法、分析和研究地理与生产和生活相互关系,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新高考形势下的教学应对策略
高中教学为基础教育,甚至是为今后的高等教育服务,同时不能完全放弃备考,其中应对不同时期的高考更是重要内容之一。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呈现的高考新局面下,日常教学也要进行调整,不论是教学观念,还是教学方法都要有新的策略。
1.形成新的高考观,立足学习新思路
高考因为其独特的过渡作用和教育阶段的转折重要性,已经在社会和学生心目中占据无可比拟的位置。在高考的几十年历程中,形成了很多宝贵经验,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衍生出了很多负面效应,机械应对高考,高分低能,高考机器等不合时宜的名词让高考一度蒙上阴影,但高考作为最重要的人才选拔形式依然不可替代,并热度不减。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机制、教育环境、社会环境都有了很大改变,尤其新课程为高中教育描绘了新的发展轨迹,高考一定要扬长避短,形成新的高考观念,从而将新的学习思路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新形势下,我们分散了高考的关注度,从人才渠道、就业方式、高等院校招生数量等方面做了调整,更从学习观念、成长历程上重新定位,让高考赋予了新时期的新气象,为我国今后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机制支撑。
2.转变学科固有思维,探索新的学习模式
传统的高中地理学习方法被认为是“文科”性很强,死记硬背就可以掌握知识,考试得高分。其实,地理学既有知识系统的庞大性和高深性,也极具生活、生产的相关性。比如,在高中地理中,有很多章节具有很强的理科知识内容,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和数理运算。如,在《地球的运动》章节,如何理解抽象的地球公转,并科学计算太阳日、恒星日等都需要理论推导和逻辑运用。另外,知识的实效性也很明显突出出来,在《地理信息系统》章节,一改过去只是了解的设置,进行了更具体、详细的阐述,从原理上解析信息系统方法,原因是地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当前的前沿经济领域,所以,形成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和高考是很必要的。在应对教学中,应该向学生传递地理学的新思维,不是记忆地理信号,而是分析、掌握、利用地理现象和原理,从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3.热点地理事件成为学习线索
学习的目的是要在生活、生产中解决问题,用地理方式服务人类生活。近几年的高考明显趋近于此。2013年浙江地理高考试题中,涉及人口、环境、城市的热点问题分值高达92分,相比2011年的48分,2012年的79分高出了44分和13分,呈大幅逐步上涨趋势。2013年试题更是将本地地理问题搬上高考试题,即第十二题“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相关题目,并以空气污染、区域开发优势等热点问题展开题目。这样的高考命题趋势势必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拿出应对策略,除了按着大纲要求牢固地理基础知识,一定要拿出精力和方法,引领学生关注社会地理热点,如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城市功能、海空科学扩展变化等。同时转变教学方式,以活动课、观摩课等灵活的模式开展课程,激发学生兴趣,在实践中掌握地理方法和观点,形成以地理原理解决生活生产问题的能力。
一、对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设计的认识
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这一系统包括了教师、学生、资源、学习方法、条件、情境等诸要素。教学设计就是要创设这样一个系统,并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去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教学设计以学习者的学习目标为出发点,确定学习者的需求和教学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满足学习者需求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设计需要以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依据,转变传统的备课观,体现教育主体和学习主体的相互作用。研究教学设计,有利于增强课程改革的科学性,也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地理新课程背景下,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地理教学的三维目标,成为地理教师必须直面的问题。有效教学是指导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有效教学模式”、“有效教学设计”三大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有效教学研究的重点,相同的是,任何一种方式和模式的有效教学都必须强化“有效备课”、“有效指导”和“有效激励”这三大环节。
二、对有效教学的初步认识
1、国外对有效教学的界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描述式定义,即为能够产生有效学习的教学。以美国默塞尔为代表,他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结果为判定依据,认为教学的结果能持久、学生能自由、有伸缩性与咨询、能在生活中运用,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另一种是流程式界定,用流程图的方式分析教学有效性的各个环节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从背景、过程、产出的角度来考虑教学的有效性。
2、国内对有效教学标准的定义。目前,国内典型的研究是把课堂的有效教学分为基础性与发展性两个纬度。基础性:是否能把握教学内容的定位;是否注重个别差异;教师的表述是否清晰,包括言语概念式表述、案例领悟式表述和图式结构式表述;是否有效地使用教育资源。发展性:是否能灵活运用、选择和编制教学计划;是否运用启发式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如开放性提问,适当的幽默,鼓励冒险精神等);课堂教学能否体现互动和开发的要求,老师能否尊重学生,唤起学生的自律意识,能否容许学生个体专长的课外开放;是否具有科学思维和创造性。这两个纬度的缺点是:把研究过多地囿于课堂教学范畴,就课堂教学谈课堂教学,看不到教学与其他外界系统(如政策、管理乃至社会)的联系;标准过于宽泛,缺乏可操作性与指导性。
1、泛化的实验
⑴其它体例实验化。教材中有多种并存的体例,运用不同体例表达不同的教学内容,既可以因材施教,又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方式;但是,有些教师“神化”了实验的功能,将实验当成无所不能的灵丹妙药,将其它原本合适的体例生硬地改为“实验”,反而削弱了教学效果。如有的实验是对“思考”、“活动”等体例的修改或变式,本质上并无变化,操作上却更为复杂;有的实验就是教材中原“案例”、“活动”,只是冠以“实验”之名,这些缺少必需的实验器材,缺失“做”的过程的“活动”和“案例”,都算不上真正的实验。
⑵简单内容复杂化。有些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原本有更好的表述形式和教学方式;有些教学内容呈现的是学生熟悉的已有经验,教师稍加引导,便能唤起学生清晰的记忆。但是,部分教师为了实验而实验,将它们设计成为复杂的实验,使原本简明的教学流程变得繁琐、乏味,反而容易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外力作用”时,用较长时间做“沉积物分选”实验,得出“大颗粒在下,小颗粒在上”的结论,学生起初兴致较高,最后却毫无兴奋感和成就感。究其原因,该实验验证的只是高中生已知的常识,这种只追求形式的实验难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⑶复杂问题理想化。有些教师简单地认为,只要使用一些替代材料,模拟出类似的条件或环境,就能通过地理实验来揭示地理原理。事实上,并非所有的真实情景都能被模拟出来,有些地理现象的产生需要广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模拟实验很难达到这种时空要求;还有一些实验需要的场地和器材条件,部分学校并不具备。因此,许多地理原理无法用实验的手段得以揭示,有些实验却过于理想化,甚至不切实际,或者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或者与实际情况存在很大差异,不能科学揭示地理原理。
例如:2007年上海高考题7—9题是关于一项模拟实验的分析,作为实验原理分析题,试题设计无可厚非。但是,题中涉及的锋面实验过于理想化,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太大的使用价值:锋面是一种复杂的地理现象,难以准确模拟出来;该实验只能模拟出不同密度空气交汇后的情况,反映的是一种物理现象,无法反映锋面的成因、分类和影响,未能揭示出锋面的主要内涵,缺少“地理味”。(附试题)
(三)模拟某一天气系统(图略):在塑料盒中间插一隔板,两侧分别注入同体积红色暖水(代表暖空气)与蓝色冷盐水(代表冷空气)。
7.在向上抽出隔板后的数秒内,冷暖水之间 ( D)
A.出现水平交界面,蓝色水在上 B.出现水平交界面,红色水在上
C.出现倾斜交界面,蓝色水在上 D.出现倾斜交界面,红色水在上
8.该实验模拟的天气系统是 ( B)
A.气旋 B.锋 C.高气压 D.低气压
9.该模拟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 A)
①没能模拟出主导气流的运动方向 ②没能模拟出成云致雨的天气现象
③没能模拟出冷锋与暖锋 ④没能模拟出冷暖空气的密度差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僵化的实验
⑴不经选择地全部采用已有实验。由于现成的地理实验较少,有些教师一旦在教材或其它资料中发现地理实验,就视为珍宝,全部采用,与学生一起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做。他们既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筛选,导致部分实验缺乏针对性;又不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取舍,导致部分实验远离了教学目标,偏离了教学重、难点,冲淡了教学主题。
⑵毫无修改地“全盘拿来”现成实验。有些教师在使用现成实验时,不经过亲手试验,不结合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学校的现有条件,对实验场所、实验器材、实验步骤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而是机械照搬原有实验,导致有些实验难以操作,甚至出现一些科学性问题。
⑶不加变通地处理实验中突发问题。实验操作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学生的操作偏差、外部环境的影响、学生偶发的质疑等等,都可能导致实验过程与预设的方向和速度不尽相同;有些教师可能因为自身对实验理解不够透彻,缺乏教学机智,教学理念陈旧等原因的影响,指导实验时不敢“越雷池一步”,不能根据课堂教学情景的即时变化,通过及时调控以确保实验的有效推进。
3、异化的实验
⑴“讲”出来的实验。调查发现,绝大部分高中教师和学生只做过1—2次地理实验,从未“做”过实验的比例也不在少数;为了应对新的考试,有些教师以“讲”的方式剖析教材中的,或者他们认为可能考到的实验,然后要求学生“记住”这些实验。这种“讲”出来的实验有形无实,无法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⑵“想”出来的实验。有些教师能根据教材内容去设想、编制地理实验,却很少通过亲自操作去验证,更不会引导学生去做这些实验。这类实验从设想到设想,缺少反复地实践、推敲和完善,在操作和结论上往往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它们即使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是一种虚假的实验。
⑶只要结论的实验。有些教师指导学生实验时,不舍得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动手和思考时间,甚至省去一些必要的步骤,快速指向自己预设的结果,不重视实验过程,只关注实验结论。这类实验与一般的讲授课无异,关注更多的是学科知识,而不是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自主“发现”知识的过程,失去了实验教学本身的意义。
⑷“秀”出来的实验。有些教师能透彻理解地理实验的内涵和价值,也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做好实验,但他们在常规教学中基本不做实验,只是在公开课上“秀”一把,使实验变成了公开课上用于观赏的“花瓶”。
⑸“看”出来的实验。地理实验可以是教师演示实验,也可以是学生操作实验,后者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但是,有些教师为确保实验结果、实验进度与预设的一致,许多可以由学生操作的实验也由教师代为完成,使真正的教学主体隐退到次要位置,久而久之,学生会对教师的表演产生“观看疲劳”,对实验失去兴趣。
二、高效实施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措施管见
1、围绕新课标要求和学科特点实施实验教学,突出地理实验的科学性
⑴根据新课标要求,切实开展实验教学。《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以及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的课程目标。地理教师应真正树立重视实验的教学观念,积极探究与实施有价值的地理实验教学。
⑵根据地理学科特点,科学进行实验教学。其一,实验要能科学反映地理学科知识,实验本身及其反映的地理原理要正确无误,模拟情景要尽量接近真实情况,实验场所和器材要合理,实验步骤要严谨,实验时间要适当,启发性设问要科学等等。其二,实验要符合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高中地理教学时数少,地理实验宜精不宜多,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科知识特点精选典型实验,舍弃无实际教学价值、形式化的实验,将实验真正用在教学的“刀刃”上,在具备实验特质的教学重、点处,以及学生思维焦点处设置实验。
2、基于学生和学校的具体情况选编实验,突显地理实验的针对性
⑴针对教学对象选编地理实验。只有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地理实验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不同学生的认知基础、生活经历和兴趣爱好各异,他们需要的实验不同,能完成的实验也不同,教师要针对所教学生的特点,精心选择、修改和编制实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实验过程中有所收获。例如:有一则模拟流水侵蚀作用的实验(在模拟土坡上,堆放5—10厘米粗细不均的砂土,再在坡面上方浇注水流,写出观察到的现象),对平原地区、干旱地区和城市学生而言,可以做此实验;但对西南山区、黄土高原等地区学生而言,则没有做的必要。
⑵整合学校资源,构建实验体系。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特定的教学资源,如周边环境、学校实施、教师构成等等,地理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发符合本校实情的地理实验,并逐步形成有实用价值实验体系。首先要用好教师自身资源,全体地理教师相互协作,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共同探讨、选择和创造性地编制地理实验;其次要充分发挥本校优势资源,利用学生生活中和学校特有的实验资源,创编出科学性、生活性、操作性强的地理实验;再次要立足本校实际情况,选、编出学校现有条件下可以操作的实验项目,忌好高骛远。
3、紧扣教学目标精心选编实验,强调地理实验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
⑴完善现成实验。第一步,研究现成实验与教学目标是否相符合;第二步,根据原有实验步骤反复操作,并以质疑的态度审视实验的每一种器材和每一个步骤;第三步,确定实验可否使用,必要时,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修改和完善原有实验。
⑵精心创编实验。第一步,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分析编制相关实验的可行性。第二步,围绕教学目标编制实验:可以根据地理原理产生的条件和次序,顺向还原或模拟相似情景;也可以从地理原理出发,大胆假设、逆向倒推实验步骤。第三步,循着自己设计的步骤反复试验、小心求证,推敲实验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第四步,确定实验场地、器材和步骤。
例如:新课程内容标准中提到:“利用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做一次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小实验”,教师可以按如下思路编制该实验:
(1)分析编制该实验的可行性(可行,略)。
(2)根据“温室效应”含义,确定实验主要环节:制成模拟温室;比较阳光下温室内、外温度。
(3)细化步骤,并反复操作,逐步完善:①在两个玻璃盘中分别放入少许土壤;用剪刀将一白色塑料瓶拦腰剪断,然后,将塑料瓶倒扣在一只玻璃盘中,制成“微型温室”。②在“微型温室”顶部钻一个小孔,插入温度计;在另一盘中放置一支同样的温度计。③将两个玻璃盘放置在阳光下,每隔1小时观察一次温度计,并记下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进行比较。
(4)确定实验步骤(同上),场所(教室外),器材:2只玻璃盘,1个较大的白色矿泉水瓶,2支温度计,少许土壤,1把剪刀,手表。
4、根据教学情景变化灵活调整实验程序,重视实验教学的生成性
⑴重视操作过程的生成性。实验操作过程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不可能与教师预设的完全一致;因此,教师要精心预设实验步骤,更要时刻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和反馈,根据教学情景的发展变化,“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以生成最有利于学生发展需要的实验教学。例如:做“热力环流”实验时,有学生提出:“在热水和冰块之间插一束香行吗?以冷水代替冰行不行?小孔对着装热水的盆好不好?”等问题,甚至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操作。鉴于此,教师可以及时调整预订的教学程序,引导不同小组学生按这些设想分别实验,然后比较、讨论各组实验结果,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⑵重视结果分析的灵活性。与物理、化学、生物实验不同,许多地理实验并不需要精确的实验数据,教师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既要严谨、又要灵活,以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分析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同样,并不是所有的地理实验都能顺利“成功”,教师面对现象不明显,或者与应有结果差异很大的实验,可以引导学生反思原因,设想改良措施,充分利用“失败”这种教学资源,启发学生从侧面理解地理知识。
5、促使全体同学主动参与地理实验,关注实验教学的主体性
⑴科学组织,引导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多元互动的实验活动。教师要着力构建具有趣味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实验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唤醒学生自主意识,引导所有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到合作、互动的实验活动中。例如:通过科学分组,使每个小组的规模适中、人员构成合理,并通过协商分工,确保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任务,进而促成组内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和默契配合;引导不同小组之间进行平等交流和交互磋商,使全体同学置身于全员参与、相互促进、多重互动的课堂交往中,进而不断强化合作意识、操作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⑵合理评价,激励所有学生主动参与有所收获的实验活动。实验过程中,教师既要及时矫正学生的偏差,更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细微进步和创新思路,以赏识的表情、赞许的目光、精当的语言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在鼓励当事者的同时,调动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实验结束后,教师既要客观、科学地评价实验结果,也要捕捉并放大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的独到见解,让学生能真实感受到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收获,产生喜悦感和成就感,形成主动参与实验的激情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