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景观园林施工规范

景观园林施工规范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0:4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景观园林施工规范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景观园林施工规范

篇1

景观园林施工是一项技术性强、工程复杂、要求严格的工作,尤其是对在施工中的整体设计、施工养护等多方面要素,既要强调质量要求,又要有技术创新,在突破难点的同时,形成整个施工过程的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将具有很大的作用。

一、简述景观园林施工的技术体现

1、施工各项准备工作

在景观园林的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是实现景观设计的首要条件,在掌握施工设计的整体意图的基础上,按照批准的绿化工程设计和图纸的需求,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其中,包括有对现场的核对,并编制施工计划书、地面平整分析、定点放线、给排水管工程等前期工作,将景观园林的施工要点通过整体的规划体现出来,为进一步细致施工做好铺垫。

2、养护施工的重点把握

在景观园林施工中,做好养护工作是整体设计的重要手段,如果养护技术不及时或者不到位,就会带来更大的后果。因此,要依据景观园林施工中的各种树木不同生活习性、特点等,结合城市园林景观的整体需要和城市品位,对园林植物给予充分细致的呵护,充分保证基本的生活条件,做好灌溉,譬如,新栽的树木、小苗、灌木、阔叶树要优先灌水,长期定植的树木、大树、针叶树可后灌,可以采用单堰灌溉、畦灌、喷灌、滴灌等施工技术,同时做好排水、施肥的施工技术处理,对在园林景观施工中的重点项目建设,如整体规划、季节性施工特点,植物优势分析等等,都要有全面的了解。

二、分析当前景观园林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队伍整体参差不齐

在园林景观施工队伍中,由于各种施工人员聚集在一起,就会造成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尤其是一些施工人员在技术的掌握上远远不够,工程施工队伍的结构也不合理,有些施工人员根本不懂得从美学以及城市品位的角度来思考园林景观的整体设计,对整体的角度、艺术眼光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就会造成施工中各种蛮目施工现象的存在,对植物的搭配、摆放等也存在专业上的不足,有些对设计图纸不理解,造成施工的零乱,管理效能呈现低效能。譬如,在一个小景区的园林设计施工过程中,盲目设计很多不实际的小桥、流水、凉亭、假山等,单纯为做景观而做景观,造成整体层次不鲜明,反而适得其反。

2、土建与园林绿化施工的冲突性问题

在景观园林施工中包括有多方面的施工要点,主要有土方工程、筑山工 程、水利工程、种植绿化工程等。当前的园林景观施工中,有的只是简单的进行除草和垃圾整体,对于一些反季节种植的植被,没有考虑其生长所需要的土质、水分氧气等方面的因素,在施工过程中也只是简单的掩埋或者浇水,没有结合土建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造成多次污染、重复建设等现象。

3、施工后期管理不到位

在景观园林的施工技术中,后期管理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也是一个关键点。但是,在现有的景观园林施工中,存在后期管理不严格、相对滞后的现象,有些施工人员没有养护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由于缺乏后期的整体管理,特别在幼苗的管理上,没有及时、规范的管理措施,就会造成苗禾的死亡,给整体景观施工带来更多的麻烦。

三、探讨创新技术在景观园林施工技术中的运用

1、植被施工的重点把握

在景观园林施工的技术关键点上,最主要的就是要实现对植被的施工技术掌握,既要体现出植被与城市景观的和谐美观度,又要体现出植被与各种生活空间、休闲空间的融合性,还要考虑植被的整体生存率,提高整个景观施工的有效率。因此,要注意施工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将各种层次感和空间感通过巧妙的施工技术体现出来,不同植被形成不同的组合,采取闭合、开放、半闭合空间的和谐功能分区,将植被的色彩、高矮、形状、季节性表现等融入进来,结合山水、风景等的营造,将各种植被进行交叉设计,高有参天松、柏、杨树,低有乔、灌木,丛中散落一簇簇花朵,营造出层次的效果,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感觉处于城市的公园之中,时刻感受到园林景观中的休闲气氛,发挥出植被营造的效果。

2、细化土质的技术处理

在园林景观的施工中,对土质情况的掌握是施工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点,因此,要注重对土壤质量的技术分析,可以将土壤中的土质颗粒大小以及水分状况进行详细的报告分析,将土质的肥料情况与植物的种植联系在一起,并分析土质的酸碱性,分析土质的合格度。在此基础上,细化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注重考虑幼苗大小与土坑的结合,将深度、形状等细化,并提前做好准备,在具体图纸设计上进行栽种。最后对幼苗要及时浇灌栽植,确保幼苗浸泡定根水,并根据植物的高度来确定是否固定植物。

3、强化施工过程的管理

在具体的施工管理中,要做好整体的施工规划,严格控制施工的材料,并围绕涉及到的土质分析、施工过程、设计意图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施工监理,并从多方面加强技术性的指导,譬如,在土壤的施工管理中,从酸碱度、孔隙度、透水透气性以及持水性等方面对土壤进行分析、测试,再采取相应的消毒、施基肥、客土等措施,看施工人员和单位是否按照步骤和细节实施,对施工中的土方质量、苗木质量规格、各种管线、铺装材料、亮化设施、控制设备等都有严格的要求,更好的强化施工过程的全面化管理。

四、总结

景观园林施工的技术问题是一个全面化的管理系统,就要注重艺术性的整体运用,也要综合考虑施工中的细节运用,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更好的突破施工中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更好的促进园林景观施工的技术作用,收到更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梁丽;肖磊;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河南科技;2012年03期

篇2

1 居住区园林建设的重要性

现代城市是一个钢筋与混凝土的世界,直棱直角的印刻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加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加大人们的生活压力。同时城市里到处都是车水马龙,充满了烟尘与噪音。而居民区的园林建设能有效地吸收灰尘与降低噪音,能够净化空气,使人们感受到一股惬意与清新,能为人们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减轻工作压力,有益身心健康。

2 居住区园林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 居住区园林施工偏离图纸设计

在居住区园林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设计图纸与施工现场不符的情况,有的是尺寸比例上存在误差,有的是为了节约成本,在施工过程中更换原有绿植,这将有损原来意图打造的美感。

2.2 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不能做到有机统一

又好又快是施工过程中追求的目标,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多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追求施工速度而忽略了施工质量。在工期的要求下有部分开发商不会对一些施工单位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或是为了降低施工成本,有意选择资质低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结果就会造成实际景观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的设计意图。有时为了按时交楼,开发商会要求昼夜施工,由于时间紧张,无意中就降低了对施工质量的要求,影响居住区园林效果。

2.3 居住区园林施工中细节处理不够完善

居住区园林施工在细节处理上很多方面会做得不够完善,比如对居住区绿化地整理得不细致,不科学,不规范,不能达到栽种苗木的条件,或影响苗木移栽的成活率。再比如,居住区园林施工与其它土建工程同时进行,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干扰,很容易导致路边石砌筑不规范或植物护框不到位等小细节上出现问题。

2.4 苗木质量把关不严,缺乏科学养护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对苗木的质量把关不严,出现残枝断叶,或者根部受伤,会影响到居住区园林的景观效果和苗木成活率。俗话说“三分靠栽种,七分靠养护”在居住区园林施工过程中,苗木能否得到科学的养护,直接决定了苗木的成活率。很多居住区园林的苗木经常死亡,就是在施工过程中缺少科学的养护工作。

2.5 硬景和软景比例不协调

硬景即硬质景观,如亭台楼阁奇石等,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容易布置,易造型,见效快,能够快速满足开发商要求;而软景即软质景观,植物流水等,费时费力难护理,不能满足开发商对快的要求。因此,许多新建的小区,在居住区园林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多以硬景为主,虽然短期内能快速的出效果,但是从长远看其没有良好的生态效果,居住区园林景观的季节表现力也较差,降低居住区园林的景观效果。

3 居住区园林施工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确保图纸设计的精确性与施工的一致性

要确保居住区园林施工与图纸的一致性,首先应确保图纸设计的精确性,为防止施工时出现或长或短的状况,设计人员要亲自到现场仔细勘探然后再进行深入设计,确保居住区园林施工与图纸的一致性。还需要施工单位对图纸进行准确运用,这就需要开发商在选择施工单位时,对其资格进行严格审查,择优选用。

3.2 合理制定施工方案,做到既有速度又有质量

居住区园林施工建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考虑到季节、工期等各种因素,这就为园林施工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并且不一定能达到预想的设计效果,这就要求在施工之前设计、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严格的监督施工进度,确保社区园林建设既有速度又有质量。

3.3 加强监管,确保细节处理到位

居住区园林建设经常出现细节处理不到位的情况,被业主诟病,有些是施工单位自身原因,有些是外部原因。无论是什么原因,如果开发商能够监管到位,并起到协调作用,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3.4 严把苗木质量关,重视科学养护工作

在施工前,要严格把好苗木质量这一关,让设计人员参与到苗木的选择当中,这样设计人员能更好地实现设计意图。同时,应严格杜绝有严重损伤和病虫害的苗木进场,同时要对有轻微损伤的苗木进行科学修剪。苗木种植后,还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养护工作,如松土、修剪、施肥、浇水、输营养液等,发现病虫害后要先确定病因再治理。这就要求施工单位严格依照设计图纸要求的苗木种类、质量和规格从正规的途径购买苗木。同时,工程监理要进行严格把关并根据施工规范进行严格的监督,使施工质量得到提高。

3.5 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的比例要协调,重视软质景观的利用

居住区园林的景观应该由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共同组成,由此在施工过程中才能形成具有层次感的景观效果。硬质景观有很强的可塑性,但软质景观充满了灵性,能使整个居住区园林变得活起来,提升居住品质。因此应重视软质景观的利用。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city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s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recent years, the landscape planning more humane, more consideration of landscape on the ecological and humanistic environment landscape design, so as to better play to enhance the beauty of landscape city, provides a way to beautify people's living environment. Landscap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ity construction, to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landscape of the city, we must start from th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and make th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so as to ensure the requirements of landscape construction with high quality.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work experience, explore th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key points, in order to provide a train of thought for constructing landscape.

Keywords: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0 引言

园林作为城市景观美化的重要元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供城市居住的舒适度,而且可以降低污染保证人们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当下,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推进,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变得越来越普遍,这就要求在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兼顾居住人群需求,以保护环境为根本出发点,科学合理的进行园林景观构建。本文主要针对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思路以及园林施工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服务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

1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1.1 园林景观设计要突出地方特色

园林景观设计要突出地方特色,这是园林景观构建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在我国,不同地域有着地方特色,由此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合这种地方特色,从而保证景观构建中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从而使园林景观成为地方代表之一,使人从景观的构建风格就能对当地文化特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所以,在景观设计规划中,要把地方特色融入到城市园林景观的构建中,从而使景观富有当地特色。除此之外,在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园林所在位置的地形特征,使园林规划真正做到创意与个性的统一,保证园林景观的效果。

1.2 园林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环境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的因素。园林景观设计规划和建设中要时刻秉承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由此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要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的具体实际,防止由于刻意构建园林景观而对生态的改变。具体来说,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的先天条件,对绿色植被加以保护,在原有树木的基础上进行景观的构建,最小程度的破坏生态先天环境。选择本土植物进行景观的构建,从而加大植被的成活率,保证生态环境与景观构建的协调统一。

1.3 园林景观设计要充分贯彻人本思想

在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贯彻人本思想。具体来说,在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与人之间的私密性以及尺度的大小,园林景观设计规划过大,会给人以过于空旷的感觉,使人对园林形成排斥作用;如果园林过小,会使人与人接触难以保证私密性,从而降低人们身处园林的舒适度,由此要特别注意园林尺度的选择。除此之外,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注重园林规划的趣味性,保证园林的活泼,防止园林建设过于严肃。在园林的设计中,可以铺设一些石子路,供人们散步休闲。可以建立一些喷泉,营造舒适气氛;还可以设置一些休闲场所供人们交流休息,这些都是人本化思想的体现。

1.4 园林景观设计要充分符合整体协调原则

在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中,要充分把握整体协调的原则,使园林的规划设计充分体现整体划一的原则,防止园林景观设计过于特立独行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情况的发生。在景观的规划过程中,要体现出景观、轴线、节点、路径以及视觉等要素,使园林建设有序不杂乱,充分发挥景观效应,满足人们对景观设计的要求,形成一定的视觉冲击感。

2 园林景观施工注意事项

2.1 园林施工要紧密结合园林规划设计理念

在园林施工过程中,要紧密结合设计图纸,深刻理解设计人员对园林规划设计的理念。在具体的施工环节,要对园林所在地环境进行充分考虑,从而保证园林设计和施工达到协调统一,符合设计师对园林规划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园林景观建设符合设计预计效果。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充分熟悉设计图纸,具有专业的施工技能,对一些园林施工的具体细节能够做到专业化处理。

2.2 园林施工人员要加强与设计人员的沟通

在园林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不能脱离,要加强沟通,对园林施工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从而保证施工问题出现时可以及时进行解决处理。当下,一些设计人员过于重视园林景观的构建,而忽视对园林所在地具体环境和地理位置的考虑,由此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难以实现的操作,由此加强设计施工方的联系就变得尤为必要。除此之外,一些施工方专业素质不高,在施工过程中有设计人员在现场,可以保证对一些具体处理细节进行解释,从而防止由于对设计理解不清而出现的施工偏差。由此,在园林施工过程中,设计和施工方要加强沟通,在材料的使用和施工操作方面多多探讨,服务于园林建设效果的发挥。

2.3 园林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管理

施工环节是建设园林景观的重要环节,由此要加强施工管理,保证园林景观建设效果的发挥。具体来说,要防止园林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瑕疵以及安全隐患,要规范施工人员操作,防止违规操作和违章操作行为的发生,保证园林建设的质量。要对园林构建的全程进行跟踪,对材料做好质量控制,防止劣质材料进入园林施工现场,充分保证园林建设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发挥园林建设的作用,促进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3 结语

园林景观的设计和规划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审美要求,要体现城市特定的文化底蕴,只有这样,城市园林景观的构建才是符合要求的。那么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规划过程中,就要对本土文化有清晰的认识,以当地人们需求为出发点,以保护和美化居住环境为落脚点,科学合理的设计园林景观并做好园林的施工,保证景观的设计规划与施工效果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园林规划设计的效果,保证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牛学舫.小议城市园林景观的人性化设计[J].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10(4).

[2]陈宏振.浅谈对城市园林景观工程的规划设计[J].中国科技纵横,2013(5).

[3]张薇.园林施工规划及施工细节的把握[J].中国科技博览,2010(21).

篇4

引言:园林工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涉及了园林设计、施工和养护。对于园林工程来说,施工是其中期工作,它强调进度和质量、注重成效及成果。而养护则属于后期工作。它强调的是实效;力求实用以及美观,;需要丰富的实践经历才可以让园林理念持续发展。总而言之,他们虽然各具特色,然而却不是孤立的,他们之间相互关联且相互制约。成功的园林作品,与施工和养护等分项工程的有机结合是分不开的。如果孤立了,园林建设的生态、社会、人文价值则不可以实现最大效率的展现。园林建设肯定会没有了它的原有意义。所以,园林施工和养护管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

1、园林的施工及养护管理概述

关于园林建筑,整个施工过程必须遵循相关规范的有关规定。我们将严格按照计划,并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此外,在建设的过程中,景观建筑的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变化。关于花园的维护三个方面主要包括灌溉、施肥和排水。具体灌溉应该遵循一定原则,灌溉量多少应该根据特定的环境确定的。肥料的速度则根据不同季节和植物生长在生命周期确定的。

2、园林施工和养护管理要点

2.1 园林施工要点

根据规范,认真依照批准的绿化工程设计图纸和相关文件施工,对每一绿化工程的建设全过程开展全面的工程监理及质量控制。①认真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明确设计意图基础上,按设计图纸对现场进行审核,制定施工计划书;仔细做好场地平整,定点放线,给排水工程等前期工作。②仔细依照设计图纸施工。施工从业者对设计意图的了解、和设计单位的紧密联系、严格依图施工,是确保绿化工程的质量的必要前提。③强化施工组织设计的应用。依照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明确各需要量,制定施工组织计划,施工时落实施工进度的实施,且依照施工实际情况对进度计划进行一定调整,通常可以让工程施工有条不紊,确保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

2.2 园林养护要点

园林工程完工之后,养护管理工作则很重要。树木栽植是短暂工作,但是养护却是周期较长的工作。①灌溉。灌溉中,像叶片的吸水能力较大,这也说明水分不够,则要马上灌溉。抗旱灌木尽管受设备和人力因素的限制,然而应该明确新栽的树苗、阔叶树、灌木应优先灌溉。②排水。土壤含水太多会导致树木生长不好,而且还有可能死亡。树种不同、年龄不同、长势不同、生长条件不同,树木对水的抵抗力也有着不同。往往使用的排涝方法为地表径流及明沟排水等。③施肥。④病虫害防治。

2.3 园林施工与养护有机结合

①建设和维护设计意图的表达。园林建设是一个过程,景观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到景观的具体过程。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达到设计者设想项目完成后达到的效果,有必要深入理解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并进行施工严格按照施工图,让它变成现实景观作品;同样,花园维护应该充分体现设计理念。景观设计是景观艺术创作的基础,实现设计在维护管理的概念,它是建立一个成功的景观花园的必然要求维护工作,维护,为实现景观设计概念和连续性。需要在养护工作中充分理解设计理念,采取合理修剪等途径来控制植物层次、高度,来体现和延续设计者的设计意图。②园林养护应贯穿施工全过程。例如,确保树木种植的成活率,达到预期效果。

3、园林的施工以及养护管理出现的问题

3.1 园林施工的问题

目前,园林施工的规模从微小、单一向大型、多元转变。因此,园林施工中存在问题也不断产生:首先,绿色植物作为园林施工的重要对象,它在园林施工的过程中的栽植质量及存活率均普遍较低,这也造成了园林施工的质量确保问题。其次,施工从业者的综合素质不高,没有丰富的有关养护知识。还有,园林施工的过程中,和环境的协调度不满足要求,整个施工对环境导致了一定的污染及破坏。另外,施工时间的安排不够科学合理,让整个施工变得仓促,且存在大部分的交叉施工。最后,园林建设的过程中仍不具有统一的标准及规范。

3.2 园林养护管理的问题

园林养护的作用是减少施工对环境导致的污染程度,且提升园林绿色植物的总体成活率。园林养护管理主要方面是从实际出发,由特定的气候、植物特性等,对园林的植物开展养护管理。而在这方面,养护和管理的内容也不是一模一样的。养护是对植物本身开展施肥、浇水等;管理则是体现在对园林的养护设施和各植物的生长环境开展保管清扫等方面。园林养护的合理有效管理缺失是当前园林养护管理存在的主要两大问题。

4、园林施工和养护管理对策

①应认真按照设计稿样进行施工。园林设计稿样是提前把不同植物的组合开展勾勒描绘,让它在图纸上呈现,并能选用最好的呈现效果。为了确保现实景观的最优效果,园林施工时必须认真依据设计稿样开展。依据设计稿样进行施工,在某程度上不但对园林景观的呈现效果作做出了确保,也同时对园林施工的效率起到了效果。因此,在进行园林施工时,必须认真依据设计稿样进行。然而,若碰到特别状况,也必须对设计稿样进行对应的修正,确保景观设计的合理化。 ②强化监管力度。园林工程监管工作的科学合理是确保园林施工以及养护管理质量的条件。第一,在施工方面,应安排专业监管人员对施工过程开展监督,以确保工程的科学规范。第二,在对社会公众方面,应强化关于爱护园林植物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国民能自觉抵制不文明举止。 ③认真实施土壤的要求。土壤酸碱度及施肥,在园林养护中的重要性应该被重视。为保证园林植物良好生长,园林养护时必须严格依据最优土壤的规定。相关专家对最优土壤的条件给出定义:庄稼土及菜园土是种植植物的最优土壤,最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然而,因为如今园林工程所要的土壤比较多,但庄稼土等却不够。因此,应多应用晒白后的塘泥或红壤。 ④维修人员的整体素质需要提高。维修人员专业知识和质量将直接影响工厂维修的影响,全面的维修人员专业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有关单位应定期维修人员进行培训,通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学习更多的知识的维护。和相关单位也应该做出相应的培训评估体系,按时参加培训的维修人员科学评估系统。所以要达到培训的预期目标,确保养护从业者的专业科学化,从而确保园林植物的存活率以及健康率。

5、结 语

我们不但要熟悉明确园林工程的施工机理,而且应随时准备着对现场施工以及养护进行合理的指导,在保证园林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把园林绿化工程本身的科学化、技术化以及艺术化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建造出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都很好的园林工程。

参 考 文 献

[1]吴文焘,熊春霞,李洪升.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管理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3,29:210+224.

[2]李丹.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管理措施探析[J].北京农业,2014,27:59.

篇5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风景园林是以环境学及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人工植物群落为主体,以艺术手法构成的生态景观、休闲娱乐等综合功能的城市绿色空间系统。在当前的社会形态角色中,风景园林已成为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建设物质精神文明的重要助推器,其美化功能对提升、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做好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尤为重要。

1 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宏观角度凸显的问题

一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缺乏有效的、健全的施工管理体制,难以做到施工的严格管理,竣工后难以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或者说是难以长时间有效维持景观效果;二是施工管理人才缺乏,因为风景园林是一项集合建筑学、生物学、社会学、美术学等为一体的系统工程,这对工程建设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很多施工管理人员难以担任职务。

1.2 微观角度凸显的问题

风景园林施工的目的是把园林设计转化为园林景观,其景观营造的效果直接受到施工质量的影响,因而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尤为重要。但当前在风景园林的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系列问题,一是风景园林施工现场管理混乱,主要是由于施工组织计划性不严密,未按照执行标准规范及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操作;二是施工管理过程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现今的管理理念及科学技术停滞不前,难以在施工过程中把握好尺度,直接导致风景园林的竣工效果不尽人意。

2 加强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对策

加强风景园林的施工管理是保证园林景观效果的重要举措,其施工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始终。为此,我们需要通过系列措施加强风景园林施工管理。

2.1 加强施工管理体制的建立

施工管理本质是对人的管理,这就需要具备健全的施工管理体制。作为风景园林施工项目的管理人员,需要明确风景园林的主体要求、施工计划及竣工后应体现出的景观效果,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要使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政令统一。只有建立健全施工管理体制,才能明确管理人员责任,使施工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进而降低正本,达到预期管理的目的。同时,作为管理人员还需要确定风景园林项目工程的管理目标,依照施工标准及验收标准,建立程序化的管理方式,以目标责任制对项目进行有效监督,才能做到施工管理有据可查,确保施工质量,以达预期的景观效果。

2.2 组建现场施工项目部,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进行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必须组建现场施工项目部,项目部的组建是为了发挥项目管理功能,为施工现场管理服务,以达到提高现场管理效率的最终目标。目前,针对小型的景观园林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一般采用直线式的项目管理组织形式,自上而下垂直领导,统一指挥,由总公司下属分公司组建项目部,分公司经理为现场施工经理,分公司组织施工队。这样的不同组织形式能起到发挥各类专业人才作用,使之密切合作,更能发挥职能部门的横纵向优势,集中决策问题并集思广益解决,有利于项目部的优化组合及动态管理。

2.3 加大后期养护工作力度

待风景园林竣工后,还应加强对植被的养护管理,其工作范围包括排水灌水、除虫除草、施加肥料、整形修剪等。施肥是为保障植被有充足的养料成长,提高病虫害的抵抗能力;除虫除草是为了解决植被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解决植被在生长过程中由于病虫及野草夺取植被营养,导致植被的死亡。

2.4 促使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科学发展

2.4.1 加强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专业人才的教育

目前,我国对风景园林专业的管理及技术人才教育与培养难以跟上国际步伐,对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人才培养较少。为此,高校应加强对园林专业人才的教育,同时风景园林工程相关单位及职能部门也要加强人员的岗位培训,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长远地培养出专业的园林施工管理人员。

2.4.2 强化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理论研究

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是由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相关园林工程师、高校园林教师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领导等组成,这就需要这一批专业人员要有先进的风景园林管理理论,结合风景园林施工实际,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制定出适合我国的园林施工管理理论,为我国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科学发展提供行动指南及管理理论基础。

3 结语

风景园林是集建筑学、艺术学、生态学、生物学、社会学等各科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对人们的生活及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作用。风景园林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竣工后的园林景观效果,为打造精品园林工程就必须加强施工项目管理,进而达到园林景观的物与美的完美结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