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计算机网络能力

计算机网络能力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52:2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计算机网络能力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计算机网络能力

篇1

近年来,检察机关的信息越来越多地在计算机及其网络中存储、处理和传输。使得大量检察秘密信息隐于无形、传递快捷、复制方便、可控性减弱,检察机关加强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的同时也给传统的保密管理和防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和压力。如何提升新媒体时代检察机关计算机网络保密管理与防范能力是推进检察机关保密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检验检察机关保密制度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

1 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积极推进检察信息化建设,检察专线网、局域网和门户网站“三网”基本建成,外网网站、视频系统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初步建立了以科技强检为目标,构建业务建设、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三位一体”的管理运行机制。检察机关以积极主动、开放包容的态度应对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2 存在问题

从检察机关近几年发展来看,检察机关在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同时,非常重视计算机及其网络保密管理工作。但不容忽视的是,检察机关计算机及其网络保密管理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制度落实不到位,监督管理不到位,保密技术管理手段难以推广落实等问题。新媒体时代,检察机关如何提升计算机网络保密管理与防范能力,使所有保密信息都能够得到保密,属于检务公开的内容都公开,正确处理好检务公开与保密工作之间的关系,成为摆在所有检察人员面前的重要任务。

3 对策建议

保密工作事关党和国家核心利益,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无论是从国家安全利益高度看,还是从个人前途、家庭幸福角度看,我们必须切实加强计算机及其网络保密管理与防范工作。

3.1 以强化监督管理为手段提高检察机关保密制度执行力

近年来,检察机关为加强信息化条件下的保密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措施,但是通过保密检查,仍然存在保密法规制度执行力不够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检察机关保密工作,提高检察机关保密制度执行力。制定切实可行的检察机关保密制度不容易,要把这些制度落实好更难。检察机关保密工作的成效如何,最终取决于检察机关保密制度的执行力,提高检察机关保密制度的执行力,是推进检察机关保密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检验检验检察机关保密制度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检察机关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计算机及其网络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规范操作人员行为。要强化管理,抓好制度落实,做到令行禁止。一要加强对“物”的管理。要加强对计算机及其网络、移动存储介质以及信息自身的保密管理,对其运行、使用情况实行严格的保密监管。对光盘、优盘等载体,要实行统一购置,统一标识,统一登记,集中管理。二要加强对“人”的管理。要加强对计算机及其网络管理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既要抓好内部工作人员的选配录用、保密教育和日常监管,又要抓好外部相关人员的职责划分和操作权限管理。三要将监督检查和日常管理相结合。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积极整改、堵塞漏洞、消除隐患。对违反保密规定的责任人员,要进行严肃处理,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杜绝失泄密事件的发生。新建网络在密级确定、方案设计、工程实施、系统运行等各个阶段,都要自觉接受保密部门的评审和监管。对于已经投入运行的网络,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计算机信息系统审批管理标准进行审批。网络应从规划建设的源头入手,对内网与互联网实行物理隔离,防止国家秘密和内部工作秘密直接暴露在互联网上。同时,保密部门要及时督促相关单位全面落实上网信息保密审查制度,做到“上网信息不、信息不上网”。

3.2 以业务培训为平台加强保密队伍素质建设

以提高计算机保密管理业务水平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对检察机关的领导干部、人员和计算机及其网络管理人员开展保密形势教育、普及保密法律法规知识,强化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标准和保密检查防范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增强安全保密管理能力。

3.3 以增加投入为保障提高保密防范能力

要实行人防、物防和技防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有效监管和及时发现泄密隐患的能力。要配备专业管理人员,把懂技术、精业务、善管理的技术人才充实到保密队伍中来,加强对计算机及其网络保密管理的运行维护、保密防范和监管工作。要增加技术经费投入,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将保密技术经费列入单位年度经费预算,配备必要的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防范设备。当前,要重点做好违规外联监控系统、移动存储介质应用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检查工具、信息清除工具等保密技术防范设备的安装配备工作,定期开展保密工作检查,不留技术管理“死角”,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堵塞漏洞。

篇2

2用CDIO模式改造传统的网络专业教学模式

该文针对高职网络专业中的一个方向“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为例来论述CDIO模式在教学改革中的影响。CDIO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参与真实的工程实践环节的每一个步骤(包括工程构思、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等)[4]。实行“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方向课程体系的一体化教学时基于该方向的核心课程群来建造的。首先,把分散在该方向的核心课程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不是在孤立的学习某个知识点,而是通过工程实践来获得该领域的综合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2.1用CDIO模式改造网络专业传统课程

笔者以该方向中的一门核心课程《网络设备与网络管理》为例来阐述CDIO模式如何对传统课程进行改造的。课程设置的岗位能力训练均来自企业实际的工作岗位,通过这些项目的训练学生能较快的适应企业网络管理员和网络工程师的职位。在建立该课程的教学体系及教学目标时,笔者及教研室的老师去参观调研了一些中小型企业。了解该单位的用人需求,同时邀请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参与教学环节和考核环节的设置。本课程共分为8个训练工程项目其中包括38个训练情境。课程项目一从认识计算机网络的各种常用设备开始,如:双绞线、光纤、光纤收发器、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当学生对这些设备的特性和用途有了初步认识后,课程会安排一次设备到货验收的模拟场景。学生在对设备验收的过程中进一步的了解和使用常用的网络设备。

课程项目二为构建一个小型的局域网,该项目主要解决用户节点在50个以下的小型网络的组网和建网工作。学生在组建网络之前需要经过思考,设计出一个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并使用工具软件实现。接着学生从最简单的网线做起,动手做出各个类型的网线(包括光纤的制作)。让学生了解简单的HUB、二层交换机的安装配置及其标准。该项目理论课程结束后,让学生分组构思不同的拓扑结构进行小型企业网络的设计安装与调试。课程项目三为一个校园局域网的构建,该项目首先带学生参观学院的中心机房。在机房中给学生讲解学院的网络拓扑结构图和所使用的核心交换机型号。学院的网络管理员和教师共同授课给学生讲解在校园网内如何配置核心交换机、汇聚层交换机、接入层交换机。同时学院的网络管理员结合平时的工作经历给学生讲解如何维护和管理校园网。在理论课程结束后,学生在实践课程中分组规划不同拓扑的校园网并实现。课程项目四教师带学生去参观一个规模在200人左右的公司,请企业专家来给学生讲解构建中型企业网络所需用到的网络设备及其配置。在参观结束后学生同样进行分组,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静态路由、RIP/OSPF等路由协议。在完成这些根据CDIO模式设计的工程训练项目后,学生不仅能够理解中小型局域网的配置与维护还可以在参观和企业教师的讲解下,了解企业对于网络人才的需求和企业岗位的职责。同时,实践项目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还培养了他们的协同工作的能力。

2.2以CDIO理念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学生

通过在校的基础知识培养、职业基础能力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后于三年级的第二学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阶段。这个培养阶段为学生真正进入企业的提供了一个过渡的平台。与本专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的企业有20多家,不仅有像H3C、华为、TP-LINK这样的大型企业,还有规模在10人左右的小型企业。以杭州H3C公司为例,该公司在本专业设有“H3C网络学院”,学生在大二的课程中即可学习该企业的认证课程,学习后经过考试还可以获得该企业的网络工程师认证。在顶岗实习中,有些学生在该企业完成顶岗实习环节,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毕业后可以留在该单位任讲师、工程师等职务。同时学生还可以自己创业发展,学校也给学生创业提供了相应的孵化器。在与这些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时,学院要求企业同样按照CDIO的模式对这些顶岗实习学生进行培养。并给这些学生安排相应的校外指导教师,让学生对企业的真实项目进行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同时,可以将企业作为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也可以在校内建立该企业的实习基地。这样可以加强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共赢。在校内,如果学生在孵化器内创业,学院同样安排专业教师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指导。

2.3以CDIO理念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网络教研室的教师基本都是接受传统的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在各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都比较强。但由于大多数教师没有企业的工作经历,做实际工程的经验非常有限。为了更好的推进CDIO在本专业的实施,学院要求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去企业参加顶岗实践半年。教师在企业中结合工程实践,把原本理论性的东西实践化,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很多工程实践的经验。网络专业为了配合CDIO理念的实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对本教研室的教师提出了一些要求:1)定期邀请在企业生产一线的工程师在学院讲课,并选聘“企业骨干教师”和“企业专业带头人”参与教学计划和课程改革。2)选派一线教师去国内职教先进地区参观考察,并每年利用暑假选派教师到国外学习先进职教经验。3)学院在职称评审、评奖评优上向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人员倾斜。目前,网络教研室的专业教师都积极参加一些知名企业的培训项目(如:华为的TD-SCDMA国培项目等),并积极参加企业的顶岗实习来提升自己的工程实践经验。在近两年来,网络专业教师使用CDIO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指导的学生多次在省级、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篇3

作为推动一切事物发展的主要动力,创新也是所有事物发展的源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开发自我潜能、提升创造力、推动社会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来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精神的人才,不仅可以进一步拓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应用范围、深化应用程度,还可以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速度。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和模式单一

 

就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本身来看,其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包括网络基本知识概念、原理和体系结构等内容,但由于教材内容更新速度较慢,无法同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相协调;并且,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应用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理念,没有任何的特色体现出来,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创新能力缺失,还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实践性教学水平不高

 

现阶段,大部分开设了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的学校可能由于该课程课时量少或是缺少相应的实践设备等,导致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实践性教学的重视度不高,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培养。

 

二、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的教学改革

 

(一)更新教学内容

 

要想有效解决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不足,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好教学体系内容的更新和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建设十分必要。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以便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好创新思维模式的培养,通过分层式的教学来降低学生理解复杂性网络体系的难度,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效果。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所有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将其一起放入到网络环境中供学生进行讨论,以便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可以在找出各个教学知识间存在的内在联系,理解各个知识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应用互动性的教学方式

 

由于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更新发展的速度相对较快,且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相对较高,所以,教师要想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势在必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加大对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力度,对于一些重要的教学概念和应用技术设计出研讨课题,让学生通过讨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获取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从而使得学生的思维和眼界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拓展。与此同时,在设置研讨课题时,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设计能够体现出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与核心概念的问题。第二,设计一些带有开放性特点的题目,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得到良好的培养。第三,需要在讨论课题中设计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此外,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需要从全局的角度来指导学生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发言。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需要给予充分肯定,在激发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对其发言内容进行详细的总结和评价,以便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对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来讲,由于网络协议交互的过程相对复杂,所以,学生不方便对相应的网络知识进行理解和观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网络实验和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而就网络实践教学本身来看,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得学生可以在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实践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由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相对较少,教师要想充分利用实验训练的教学时间,必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做好课前预习。在每次展开实验训练之前,教师需要强制性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教学中的内容,对实验步骤进行准确的设计,并按照具体的实验训练要求完成网络实验的预习报告。其次,在实验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做出有效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篇4

计算机网络应用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应用的能力,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方向是是学生能够在实践当中逐渐掌握较高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水平,所以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所有设计和计划都是围绕这一目标进行的,因此在明确了这一目标和方向的基础上,人性化、科学化的投入各类电子技术,引进先进的Windows系统,不断提升校内网络软件的水平和质量,改良校内固有资源,紧跟时代脚步,时刻紧盯当下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尽可能多的加入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对计算机网络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这一方面的能力。多媒体技术是目前我国大学中学生获取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的主流方式,有了这类电可以直观明了的展示计算机网络的实际用途;采用电子技术与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是提高学生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的有效方法,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和软件的兴趣,捕获新知。

1.2科学设计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加强软件设计的实际性、实效性

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的设计对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提高方面有着一定的影响,软件的设计应遵循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强调实践的原则进行统筹安排,针对计算机网络设备、计算机网络软件、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通讯技术软件、局域网与广域网的技术与软件这些方面进行升级,之后再不断深入探究计算机网络更高级的知识,如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网络故障的解决问题等等,这类软件的要求的水平更高,对于学生的能力提高大有裨益,也更具有实际性和实效性。我们强调对新电子技术和软件方面的引入,与市场需要接轨,与当下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水平相一致,同时,在设计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的时候,要突出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这一特点,鼓励学生自觉进行对本学科的软件设计,并将对此软件的设计加入到学生的社会实践设计、毕业设计当中,不断创新,端正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的程度,强化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自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注重在软件设计中对学生的实际效果,在理论学习和实践培养方面共同进步。

2.优化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内容

理论性、知识性的内容应借用实践项目来重点巩固在计算机网络应用中,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方案不断优化,注重接轨我国的社会上的计算局网络发展的实时动态,在内容上不断深化、广泛化,同时更要侧重增加对学生的实践项目,在实践中检验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应用的能力情况,强化理论性的知识,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加强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能力,提高对计算机网络运用的熟练程度。

2.1面向市场需求,以适应市场发展为准,科学定位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

当今的信息时代对市场信息的迅速传播有着严格的要求,IT业的发展也是基于市场信息传播,所以计算机网络应用应该面向市场的需求,主动与市场上的公司加强合作,掌握市场对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方面的需求信息,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发展,以此为准来进行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面向市场,在对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培养的定位上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操作能力并能够对网络实行一定的管理,精通社会主流的电子技术和软件,在专项方面能够参与到计算机网络的设计管理、网络工程设计,培养“高、精、尖”类的人才,能力突出,可以进行网络的开发创建和安全维护工作,提供创新性的技术和理念。

篇5

创新能力,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潜力,也就是一个国家未来能否强大的支持和保障,因此,在教学教育领域,培养计算机教学中的创新能力,也就成为了当务之急,值得我们所有工作在这一战线上的教师来进行探索,进行不懈的奋斗与研究。

一、学生的创新能力决定未来的发展空间

一个有创新的学生,注定会比只会墨守成规的学生更有可能创造出另人惊叹的成绩,只有具备了创新能力,才能有更好的作为,更高的成就,作为一个新世纪的学生,必须要紧紧地跟上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才能领先与其他人,拥有更好的发展。因此,在计算机飞速发展的今天,更需要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对创新能力进行更深一步的培养。在众多学科中,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较为复杂,基于计算机网络发展迅速,已经由数字化时代转型到大数据时代,对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学生来说,不仅需要其专业知识水平达标,更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对于教师而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重要课题。

二、教师的教学观念需跟上时代的步伐

学生能够从小培养出创新能力,一定少不了一个能够从小就正确引导他的老师,因此,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应进行创新,要能够接受新事物、新理论、新思想,以自己的创新理念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以此达到引导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计算机网络教学,顾名思义,是以计算机为主的教学,计算机是如今社会更新换代最快,信息量最大,最引导潮流的设备。因此,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我们教师更应有最硬件的知识储备、最温和的教学态度、最先进的教学思想,我们的教学观念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以此来培养和教育学生,达到师生互动,共同学习,共同创新的理想目标。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首先应放弃古代那一套师徒尊卑的说法,应提倡师生平等,只有在平等的条件下,学生才不会感到拘谨,拥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以全身心的热情投入到创新之中,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创新思维和创新理念的深入理解。值得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师借鉴。

三、教师在教学实践上的创新

(一)教学内容上的创新。如今的信息社会发展飞速,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方面要与时俱进,对以往不符合如今社会发展、教学需求的教学内容进行革新,灌输能够促进学生创新发展的先进内容。将计算机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基础之中突出重点,要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与实践,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且感觉出自己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引导其付诸于之间之中。教学内容不应纸上谈兵,而应注重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对学生灌输新理念,新思想。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而今的社会,已不同于以往,信息性的加强,流通性的提升,都在预示着,以前那种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那样的教学,只能让学生对此产生厌恶情绪,抵触心理,不能以一个良好的心态进行学习。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是培养学生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关键。用新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学,可以深入显出,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一步步地攻克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学过程的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更应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式学习,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钻研问题,解决问题,利用手中的资料,以及在图书馆,网络上查找的相关资料进行自我解答,从而可以更加深刻的掌握知识并加以运用。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们有义务,也有必要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禁止“一言堂”式教育,应与学生进行讨论,并在讨论中加以启发,对学生的思路加以改正,起到辅导学生的作用。

四、营造健康的创新氛围

创新,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营造健康的创新氛围,就显得尤为必要,营造健康的创新氛围,就需要我们营造出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到老师学生亦师亦友,让学生对授课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学习有动力。计算机作为一种新兴的领域,知识的更新速度日新月异,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拘泥于课本的知识,还应将知识从课内扩展到课外,将知识的覆盖率大大提高,做到与时代接轨,而不是将学生教成一个仅仅会啃书本而不会其他的于社会无用之才。

五、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并不都可以用一种教学方法,因此,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因材施教,对症下药,避免个别学生的不适应,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指定相应的对策,例如,对于活泼爱钻研的学生,我们可以只稍加引导,由他们个人自己来完成学习内容;对于文静不爱动的学生,我们可以多与他们交流,让他们可以在交流中学习;对于热爱学习的学生,我们应放任他们自己学习,不应妨碍他们的研究过程;对于调皮不爱学习的学生,则应严加管教,不能让他们放任自流。

六、结束语

通过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观念以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教学内容,而且能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学习广域网的组成和应用,还能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热爱探索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值得我们进行不懈的,更深层次的探索,符合国家提出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对社会发展,国家进步有着良好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6

2实践教学探索

2.1应用导向的实践任务设计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我们基于“因材施教”和“分类培养”的理念,以应用为导向,理论联系实践,设计实践教学任务。我们将实践教学任务分为“必修/选修”,基于任务完成的难易程度,每一个任务都设计了“基础性/强化性/拓展性”内容,并根据任务包含的知识属性,赋予实验任务“实用性/设计性/创新性”等不同性质。除完成规定的“必修”教学任务的“基础性”内容外,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程度,还可以选择更多更有挑战性的任务,尝试完成强化性及拓展性任务,以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路由配置”的实践任务中,学生在完成配置静态路由和RIP协议路由的基础性上,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进一步选作基于OSPF协议配置动态路由的强化性任务,以及尝试完成拓展创新性的基于实例的路由配置任务,经过强化和拓展性的训练,学生可以熟练掌握路由配置的操作,并更深刻的理解路由器的功能及在网络中作用。在创新设计性的“校园网建设方案的设计”的实践任务中,除了要求学生完成传统有线网络的布局设计外,有能力的学生也可以结合实际,选择设计无线全覆盖的校园网络,通过有线和无线网络知识的融合来全面提高学生网络的综合应用的能力。

2.2递进式的实践过程

在教学任务实施中,采用递进式的安排过程。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实验准备、实验布置、实验实施、实验强化、实验总结五个阶段来展开,这样的过程可以让学生高效的完成必修性质的实践教学任务,在此基础上,学生有较多的精力去尝试强化性和拓展性的内容,指导教师也便于管理整个实践过程。在实验准备阶段,根据理论教学的需求,选择实践教学任务,制定详细的执行计划;在实验布置阶段,给出具体任务的背景知识以及详细地要求,并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强化性和拓展性的任务;在实验实施阶段,加强实践的指导,全程配备助教进行实践任务的指导,确保学生完成“必修”教学任务的“基础性”内容;对掌握程度好的学生积极引导,进入任务强化阶段,并记录完成情况;最后,在实验总结阶段,由教师进行教学的总结,将学生在任务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分析讲解,一定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讨论。通过递进式的教学实践,在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基础上,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学习能力有了全面的进步。

2.3仿真与设备结合的实践操作

在建设专业实验室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引进仿真软件让学生进行初期的模拟操作。例如思科公司的BosonNetSim模拟工具,华为公司的ENSP模拟器,以及Sniffer和Wireshark协议分析软件,在动手操作真实设备之前,让学生通过模拟仿真操作熟悉任务流程,然后在真实设备的操作体验。例如,在虚拟局域网配置实践任务中,我们让学生首先ENSP模拟器做出实践任务网络的拓扑结构图,然后选择相应的虚拟设备,构造网络,完成VLAN的配置,最后在真实设备上进行实际的操作。通过仿真软件与设备相结合,即有效的缓解了实验室资金的压力,也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类型的设备,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另外,结合教学实践设计,安排学生参观学校网络中心,指导老师全程跟踪讲解校园网的真实案例,并预设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并在学院的支持下,组织学生参观校企合作公司的网络环境,扩展了学生的眼界,开拓了思维,也丰富了学生体验,强化了对网络的认知能力。

2.4多元化的网络学习方式

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推动学生采用“网上学习”和“网上互动”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解决学习过程遇到的难题,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网上学习”,基于学校的资源平台,收集制作了一些网络知识点的“微课”视频,共享了一些开放性的“网络精品课程”资源的链接,学生遇到了问题,可以通过课下的反复的观看学习,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融会贯通。“网络互动”,在教学辅导中,我们通过微信好友服务,建立网络讨论区,进行网上答疑。相比传统的QQ群和电子邮件及电话的答疑方式,微信语音具有明显的便捷优势,学生群体接受使用程度非常高,学生教师间互动的次数和深度要远远超越传统方式。另外,微信对教学活动的实施和管理也有很大的帮助,教师通过微信可以实时布置教学任务,甚至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督促学生完成任务。通过“网上学习”和“网络互动”,学生能够更主动的掌握课程的知识,同时也增强了师生间的沟通,拓宽了教学渠道,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3全过程考核模式

采用“以考促学”的全过程考核模式,以全面衡量学生的掌握情况及学习效果。从课程开始至结束,整个过程都有助教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进行跟踪管理,记录学生每个阶段或者任务完成的情况,然后给予评分,具体考核分为三项:平时表现、实践情况、期末考试。为了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引起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足够重视,以及达到通过实践教学来掌握巩固理论教学的知识,我们加重了实践情况考核比重,结合实际经验,一般设置三者比例为2:5:3(平时表现:实践情况:期末考试)。在具体的操作中,学生按照实践教学任务的要求完成基础性的内容,可以给予“实践情况”至多70%的成绩,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强化性和拓展性任务,根据实践教学的安排,记录学生的完成任务情况及学习效果,再给予至多20%成绩,最后10%的成绩根据学生完成整个课程实践教学任务的情况,给予加分。另外,对于课堂积极参与讨论,课下经常“网络互动”的学生,活跃程度高的学生可以给予平时表现的满分成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通过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考核,可以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督促学生合理完成课程学习任务,鼓励学生不断的探索思考,教师也可以把握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及时掌握教学中学生的反馈,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篇7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1-0000-01

To Strengthen the Network Knowledge,To Improve Application Ability

――Talking on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Zeng Yazhi

(Hunan Qidong County Vocational School,Hengyang421600,China)

Abstract:Today's computer network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aims to "basic knowledge,ability to develop applications,put into social practice",in the final analysis,the computer finally comes down to is th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technology,network technology knowledge from this article departure,combined with social development reality,of what the importance of network technology for our life and work services for the community.

Keywords:Network;Technology;Knowledge;Application;Ability;Practice;Development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概述

美国在全球率先实施“网络高速公路计划技术”,目的就是做到信息的及时搜索和共享,本质是把全球不同地方的计算机连为一体,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体系,做到有效互通,依靠有线和无线的信号传递,通过网络的管理和通信,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快速传递。这种提法成为了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避免了计算机单一工作,无法发挥出其作用的状况。自此之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得到了质的变革。

(一)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我们先简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模型,就是两台计算机通过一条通信链路达到信息互递,这就是最简单的原理,随之我们可以加入更多的计算机实现互联,Internet就是这样一个融合大量计算机的网络,中间通过路由器互联,充当网络媒介的作用,形成新的设备。

最早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通过远程的终端链接,产生了计算机和通信的技术结合,利用分组交换的原理,进行数据传送,中间依靠媒介和网络节点连接,结构比较简单。随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进入到计算机网络阶段,这个阶段是承接最早的网路技术发展而来,即PC机的简单互联技术,这样,计算机信息互联的基本成型,只是在一定的局部地区使用,并没有形成大的规模,我们在那个时代,有个称呼叫“新型的网络计算机”,有了内存的概念,保证了交换速率,通过链路之间的通信进行数据通信,实质是带宽的合理分配,以达到的有效的目的。

(二)计算机网络互连和高速公路发展时期技术概述。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已转向大规模的网络互连,从最早的单个网络ARPA到互联网,从三级结构的因特网到多级结构的网络,此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就达到了三个目的――“硬件资源的共享,软件资源的共享和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递”,目前概括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也不外乎这三个方面,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应用和深入生活,我们身边工作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的辅助,随着多媒体技术发展,计算机更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在当今社会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结合个人实际工作,有针对性的掌握计算机网路技术,在使用的前提下,我们最基本要掌握的就是Office办公系统软件,Ps软件系统,在电子计算领域,涉及到精密的计算和多位的数字,像“航空航天、科技物理”等领域,“记录、整理、加工、分析和图表绘制”等技能融为一体,逐渐的提高了计算机功能的强大。在提高应用网络知识的能力下,进行网络技术的实践运用和操作。

综上所述,计算机的网络技术运用就是一个平台,是一个高速传送带,在掌握了基本计算机知识的前提下,熟悉操作,将信息放大这条传送带上,就完成了任务。而从最早的DOS系统,简化至窗口,CPU方面不断提高核心运行速度,这是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浅谈

目前大多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是按照地域划分的方式进行,像最小的局域网,直至城域网、广域网、互联网和无线网等,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运用当中,在一个单位和一个小范围的内的网络技术应用,布置几个工作站,进行媒介传输,连接的范围较窄。而城域网多采用ATM技术,用于信息的网络传输,引入光纤,达到高速度和质量。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运用最多的就是局域网,我们在掌握了网络互连的基本原理后,就可以自己构建局域网,掌握网络的拓扑结构,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网络结构的有效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这个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已经普及到大众生活和工作,像信息的及时交流、信息的传递、多媒体技术的在线运用、电子商务的开展等,都成为大家爱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的已经完全取代了人工,省时省力,在基础理论方面,涉及到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信息处理、企业网站建设与管理、网页设计与网络宣传、网络数据库的开发应用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等方面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的基本理论,也是我们日常生或或多或少要用到的。

三、今后网络技术应用的方向

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方向分析,今后的网络技术将向着“多元化、高速化、多功能化和多平台”的方向发展,也就是“应用技术的多元化,信息传递的高速度,网络技术开发的功能多样化,方便于各方面应用平台的多面化”等四大方向。

1.带宽的成本将降低,随着带宽瓶颈的突破,未来网络的收费将来自服务而不是带宽。如节目联网的视频游戏、电子报纸和杂志等服务将会成为今年网络价值的主体。

2.今后全球因特网将成为人与信息之间的高层调节者。同时,获得大量个性化服务。这些服务将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中实现。由软件驱动的智能网技术和无线技术伸向人们所能到达任何角落,同时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接收信息形式。

3.网络的安全技术将成为今年发展的重点,进行数据完整性鉴别、用户身份鉴别等,使控制和授权等技术更可靠。因此,将网络安全的密码算法和安全协议用硬件实现,实现线速的安全处理仍然将是网络安全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篇8

职业教育宗旨是培养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必须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适应工作岗位的职业技能,而这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主要通过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实训来实现。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职业院校纷纷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这是一个工程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大部分职业院校能够注重理论向实践的转变,在许多课程中开设了实验实训,但其实施基本按照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顺序开出,实际上仍然是围绕学科知识体系进行的技能训练,在形成技术应用能力方面缺少整体性,因而不能使学生对岗位群的工作能力建立全面的认识,从而无法形成真正的职业核心能力。

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如何将分散的知识、单项的技能指向各科知识和各项技能的综合运用。实现这一过程的关键环节在于校内的综合实训。综合实训是指职业教育学生在完成主要专业理论学习和技能专项训练后,综合运用本专业(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校进行的综合性、系统性的职业认知培养训练的课程。如何提高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体现职业教育的目标,一直是笔者努力探讨的课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分析

计算机网络技术集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技能型紧缺人才方案中指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系统基本知识和原理,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熟悉计算机系统常用工具,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直接从事各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护,以及能够熟练进行网络方案实施、网站建设、网络系统集成、网络工程安装与技术支持的技术应用性人才。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从事网络管理、网络工程、网站建设、网络维护、网络设备售前售后服务、网络监控等工作。

综合实训的总体思路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训是在先进的实训教学设备条件下,营造出计算机网络工程和软件开发的职业活动氛围和企业管理氛围,不谋求完全替代真实工作环境,而是搭建一个平台,使学生在此平台上通过模拟实践训练,将学科知识、技术理论、操作技能有机整合,培养和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掌握工程设计方法和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规范和协作精神。实现职业教育与工作实际的“零距离”。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综合实训功能定位在网络组建与管理、网站开发与维护等主要岗位能力训练。网络组建与管理实训覆盖的相关课程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络操作系统、网络设备、网络设计、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工程及结构化布线;网站开发与维护实训覆盖的相关课程包括图形图像处理、动画制作技术、网页制作、网络数据库开发与管理、网站建设等。

综合实训课程的实施

1.基于工作项目的课程设计

在综合实训课程的内容建设上,应以职业岗位的工作项目作为核心。工作项目指从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中分析和整理出的一些具有代表性和综合性的工作任务。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围绕工作任务展开。将完成此项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技术性知识、工作过程知识(工作程序、组织方式、业界标准、专业技术文档制作、规范的软件开发等方面的知识和要求编入实训)和实践操作技能进行有机的组合,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块,而“综合实训课程”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教学模块组成。

2.基于工程规范的教学内容设计

在教学实践中,综合实践能力和素质的训练相对于理论教学更难以把握,要提高实训效果,首先要研究训练内容,规范训练方法,提高实训过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由于计算机工程项目个体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我们在进行计算机实训教学内容设计时,如果能将实训模块内容进行细分,规定每一部分的内容和方法,确定考核目标,就可以有效地增强教学质量的可控性。这里以构建中小型企业网络为例,将整个实训内容分为项目需求分析、网络规划设计、实现原理分析、实现过程分析、系统实现、调试运行等若干部分,控制好每个部分的训练效果,就保证了整个综合实训的教学效果(见表一)。

规范化的综合实训必须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变单纯的技能训练为系统的工程项目实训,通过工程设计、规划、实现到调试运行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并建立规范的系统工程知识和理念。

3.基于行动导向的实训教学组织

综合实训的组织形式要适应实训载体的工作要求、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的需要。行为导向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一种教学思想,其目标层次是培养人的行为能力,方法层次是人的行为活动。追求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并举兼得。在课程实施中可以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如在网站建设综合实训中开发一个在线购物系统模块,要求前台具有用户登录功能、商品展示、商品选购、下达菜单、查看订单,后台具有管理登录、商品管理、订单统计、订单处理等功能。教学组织流程为:

(1)信息收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4-5人,并设定组长。学生通过互联网、教材、参考书等手段,收集在线购物系统的有关信息,确定项目的名称、具体任务、技术难点、解决方案等项目要素,并形成需求分析、功能设计等文档。

(2)制定计划。各小组根据自己的项目及收集的相关资料,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编制项目进程表。

(3)实施计划。学生根据自己的项目进程表,进行数据库、编码、测试、修改等工作。这一过程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负责检查监督、个别指导、技术咨询等工作。

(4)检查完善。学生对自己的项目进行整体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功能缺陷进行修改,并最终形成测试报告文档。

(5)项目评估。制作PPT并进行讲解,回答教师和同学的提问,并根据项目完成的质量和完成项目的过程进行综合评分。

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者,通过“资讯-计划-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理解、应用进而扩展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启迪思路,掌握正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与同伴的互动过程中,亲身体验实际项目的开发过程,形成团队意识、有效提高协作沟通能力;而教师对项目的评价,则使学生通过自我反思、梳理、归纳知识,构成自己经验性的知识。

4.基于技术标准的实训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是高质量综合实训的基础。实训教学评价设计时要坚持发展观念。综合实训效果的评价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1)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用以过程为主的评价,同时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不仅需要关注技术技能达成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包括团队协作能力、信息搜索与分析能力等。如在网站综合实训课程中,采用形成性评价指标完成对学生的整体考核。(见表二)

(2)对综合实训课程的评价。实训课程要有一套严格的质量评价体系,这样才能使得综合实训更具高效性。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的重点应放在教学文件的齐备、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匹配、教学组织与实施的时间规定和效果要求等几个主要方面。

综合实训的效果还可以从毕业生在用人单位工作的被认可程度以及毕业生对企业工作的适应程度这两个方面来反映。因此要特别要重视对上岗实习后学生进行认可度与适应度评测。

综合实训对推动教学改革的意义

1.有助于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综合实训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教学实践。是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和有控制地完成的。指导综合实训的教师不仅需要全面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的工作要求、技术规范、开发范式,还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组织协调能力。从事综合实训工作的教师在工程能力、教学理念和工程意识方面参差不齐,势必要影响到课程实训的效果。

篇9

中图分类号:TP393-4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中,如何根据这门新兴学科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特点进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呢?目前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环节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吗?结合这些问题,本文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1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1 教学内容。目前,我国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总体上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原理部分,主要是以TCP/IP和OSI参考模型为主介绍网络的层次模型及网络协议;第二部分是网络技术部分,介绍网络硬件设备(如网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及一些典型的广域网和局域网技术,(如FDDI,X.25,顿中继、ATM、无线网等);第三部分,网络应用部分,包括网络操作系统功能及应用,网络安全及管理,Internet的特点与应用。在实验课程中,进行的一些主要实验有验证性实验、网络安全实验、组网实验等。当然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和难易程度也有所不同。

1.2 教学模式。从当前多数高校的教学情况来看,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授课基本都是一个模式:讲授课和实验课。其中讲授课比重较大,实验课比重则小些,而且讲授课与实验课的结合程度不是很紧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主要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有以下几种:传统的粉笔板书教学、PowerPoint幻灯片教学、CAI课件教学等。实验课的教学环节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实验内容,并在实验过程中给予指导和评定。

2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实验教学重视不够。在实验教学中,只开设验证性实验,缺少设计性实验,更没有大中型网络规划方面的实验,使得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得不到培养,满足不了计算机网络在知识、技术等多方面的要求。

2.2 教学硬件设备不足。实验用的路由器、交换机和防火墙等设备昂贵,由于资金缺乏,无法为实验教学配备这些教学设备,导致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许多实验只能用教学模拟软件来模拟实现。模拟实验由于学生无法接触到实际的网络设备,更不用说用其来组网了,所以无法达到教学目的。

2.3 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双师型”教师缺乏,大多数教师没有参与过大型网络,如GSM网络、TD-SCDMA网络、LTE网络等的实践经验,缺乏对大型网络设备的认识,导致网络实验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3 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教改研究

3.1 NS-2仿真平台。NS-2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网络仿真器,本质上是一个离散事件模拟器,由UC Berkeley开发而成。它本身有一个虚拟时钟,所有的仿真都由离散事件驱动。NS-2是一种针对网络技术的源代码公开的、免费的软件模拟平台,研究人员使用它可以很容易地进行网络技术的开发,而且发展到今天,它所包含的模块几乎涉及到了网络技术的所有方面。所以,NS成了目前学术界广泛使用的一种网络模拟软件。此外,NS也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被广泛应用在网络技术的教学方面。因此,目前在学术界和教育界,有大量的人正在使用或试图使用NS。目前NS-2可以用于仿真各种不同的IP网,已经实现的一些仿真有网络传输协议,比如TCP和UDP,业务源流量产生器,比如FTP,Telnet,Web CBR和VBR;路由队列管理机制,比如Droptail,RED和CBQ,路由算法比如AODV、DSDV、DS。用仿真器进行教学灵活、生动、直观。运用NS-2,特别是NAM 工具的动画演示可以清楚深刻地向学生演示网络协议的运行过程。通过NS-2进行教学,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网络协议的行为,了解各种环境或其他因素对网络的影响,也可以通过对比来演示各种策略的优缺点。

3.2 Sniffer(嗅探)。Sniffer是一个获取网络包、分析包、产生包的软件,Snif-fer可以在全部7层协议上进行解码。Sniffer采用类似剥洋葱的方式从最低层开始,一直到第7层,每一层使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别[3]。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分层和协议簇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同时也非常抽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Sniffer分析数据包的解码功能,来帮助学生理解。通过设置抓取一个访问网站的HTTP数据报文,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应用报文是如何从应用层到传输层再到网络层接着到链路层逐层进行封装,并且可以看到各层中相应协议规定结构的具体内容,通过这样的演示和实验,使学生可以建立清晰的分层结构模型以及理解各层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Sniffer网络分析仪是一个网络故障、性能和安全管理的有力工具,它能够自动地帮助网络专业人员维护网络,查找故障,极大地简化了发现和解决网络问题的过程,广泛适用于Eth-ernet、Fast Ethernet、Token Ring、Switched LANs、FDDI、X.25、DDN、Frame Relay、ISDN、ATM和Gigabits等网络。

3.3 Boson netsim。Boson netsim是目前操作最接近真实环境的模拟工具。与真实实验相比,使用它省去了我们制作网线连接设备,频繁变换CONSOLE 线,不停地往返于设备之间的环节。同时,它的命令也和最新的Cisco的IOS保持一致,它可以模拟出Cisco的中端产品35系列交换机和45系列路由器。它还具备一项非常强大的功能,那就是自定义网络拓扑结构及连接。通过Boson软件,我们可以随意构建网络,PC、交换机、路由器都可被模拟出来,而且它还能模拟出多种连接方式(如PSTN、ISDN、PPP等)。Boson NetSim有两个组成部分:Boson Network Designer(实验拓扑图设计软件)和BosonNetSim(实验环境模拟器)。Boson NetSim安装结束以后,在桌面上会产成两个图标:Boson Network Designer 和 BosonNetSim。其中Boson Network Designer用来绘制网络拓扑图,Network Designer可让用户构建自己的网络结构或在实验中查看网络拓扑结构。我们就是通过这个组件搭建自己的免费实验室的。Boson NetSim用来进行设备配置练习,是最重要的组件,用户可以选择网络拓扑结构中不同的路由、交换设备并进行配置,也就是说输入指令、切换设备都是在Con-trol Panel中进行。全部的配置命令均在这个组件中输入。

4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决定了该课程在教学活动中必须紧扣实践,而仿真式的实验教学方法正是基于“实践中求真知”的原则展开的。使学生真正掌握和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计算机网络是一个迅猛发展的学科领域,新的技术和应用层出不穷,在后续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将关注这些新变化,并不断对课程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达到传授知识、提升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沈德海.基于NS-2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探索[J].渤海大学学报,2005(04):371-372.

篇10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160-02

20世纪80年代初Henri Holec(1981)首先将“自主(autonomy)”这一概念引入外语教学界,并逐渐受到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世界各国都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与自主学习相关的课题也成为当今国际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1 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

自主学习理论融合了当代教育心理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三大理论流派的理论精华。徐锦芬(2007:59)基于上面几种理论总结认为,自主学习理论包含认知心理学理论中强调的“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学习者自己去发现”;人本主义心理学中认为的“重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需要、情感和意愿”;建构主义心理学中强调的“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这三方面的理念,同时,自主学习理论还吸收了社会语言学中“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以及“合作学习”等思想。

2 自主学习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2.1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目标

中国高职英语教育的目标越来越倾向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育部2012年3月新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要“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主要维度包括:使用信息技术学习的意愿;运用信息技术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部高教司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也明确指出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各校应积极引进和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利用信息化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了教师的重要任务。通过自主学习策略的培训,学生应具有管理自己并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能力。

2.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现状的必然选择

我国现阶段的高职课堂英语教学存在着时间紧、任务重等问题,教师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当天的教学计划,教学班级人数众多,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较少,很难展开大量的听、说、读、写方面的训练,学生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全掌握所学知识。而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想熟练地掌握它,需要对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进行大量的练习。因此,学好英语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远远不够,学生要想学好英语,必须根据个人情况利用课余时间反复练习、大量实践,将所学知识消化吸收,才能够运用自如。另外,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以及学生自身的认知情况和学习能力都千差万别,要求学生在同一的时间内学习相同的学习内容实现同样的学习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目前我国高职英语教育的困境。

3 影响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

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通常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类。笔者通过对北京财贸职业学院(BCFC)高职学生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目前影响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高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较低,倾向于选择易完成的学习任务,为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较低,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不擅长自主学习策略的运用。

(2)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不明确,对英语的热爱程度较低,对英语的学习态度大多比较消极。

(3)大多数高职学生的学习风格为“场依赖型”,即较依赖教师明确的指导和讲授,喜欢参与真实的语言交际,但不喜欢运用记忆策略和独立工作的策略。

(4)高职学生对学习策略的认知和运用非常匮乏,没有找到或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比较系统的英语学习策略。

(5)英语授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仍大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实施计划。

(6)大多数英语课程仍采用大班授课模式,教育技术的使用仅限于PPT、WORD和音视频输出几项。

(7)高职院校的自主学习资源不够完善,校园内还没有形成比较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

(8)由于长期受中国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多数高职学生形成了英语学习以应试为目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

4 培养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以及电脑网络在大中小院校中的大力推广让我们看到了培养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那就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引导高职学生建立自主学习英语的习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其自主学习英语的技能。

4.1 利用计算机网络培养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优势

(1)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学习材料。

丰富的网络资源给学生提供了大量原汁原味的英语学习材料。网络上丰富而地道的英语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了全面而自然的英语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完全浸入英语语言的海洋,自然习得英语知识,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

(2)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辅助下的英语学习,完全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和中心,按照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要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自主确定合作小组,轻松接受“电脑考官”的考核及评估。这样的学习方式大大缓解了学生面对老师时的焦虑和紧张情绪;形式各样,生动有趣的网络内容,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其学习的效果。

(3)通过多种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提高计算机及网络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通过在网络上进行的英语学习和在线交流,学生能够自如地使用各种电脑软件和网络功能,并能够与世界各地使用和学习英语的网民进行口头和笔头的沟通交流。这些学习方式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4)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1979)提出的,元认知能力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部分。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学习是一种多模式的学习方式,信息会以多种表征形式储存于学生的知识和经验体系中,从而使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得多元化,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向主动的探索者,学习本身转向个性化和自主式。网络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大量真实的学习资料的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认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使自己成为高效率的学习者。元认知能力是高效率学习者应具备的能力,也是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通过网络在线学习既让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主体验学习方法和独立判断、评价学习结果,真正成为元认知能力强的自主学习者。

4.2 利用计算机网络培养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1)对学生的网络在线自主学习进行有效的前期培训。

网络世界的开放性让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目标。然而,网络世界又是缺乏组织性和结构性的,也极有可能误导学生或者让学生无所适从,尤其是语言水平比较低的高职学生,没有足够的能力辨别和拣选学习所需的信息,更缺乏足够的能力处理和利用这些信息。因此,高职学生的在线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给予大量的引导。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施自主学习,仍需要教师的协调和控制,需要教师提前制定一个详细、全面的自主学习计划,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策略的前期培训,为其提供可选择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帮助他们正确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和方式进行自主学习。

(2)对学生的网络在线自主学习进度和内容进行监督和指导。

完成了对学生在线自主学习的前期培训后,教师仍然有责任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基于对高职学生自主性学习现状的分析,大多数高职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还较薄弱,自主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进度的明显落后及学习内容的偏差。教师需要利用在线学习软件中的监控功能,随时监督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提醒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如:每次上新课前要告诉学生课程的整体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每节课结束前要提前告知学生课后需要完成的在线作业及下次课上课前需要准备的学习任务,同时教师要检查学生提交的电子作业,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

(3)对学生的网络在线自主学习成果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评估。

高职学生的在线自主学习过程应由教师全程监督并指导,每个阶段学习任务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在线批改,纠正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根据每个学生在线学习的不同表现(如:提交作业的质量、提交作业的时间、其他在线学习任务完成的情况、与教师的互动状况等),综合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状况。同时,针对学生在线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任务的设置,不断完善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4)正确处理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在线自主学习的关系。

学生的在线自主学习不能没有教师的参与,师生互动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不能放任学生不管,不能让在线学习完全取代课堂教学。高职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还需要教师在课堂内外进行培训、监督和指导,但是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因此,两者应该有机结合,平衡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在线自主学习的比例关系。

5 结论

尽管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但是其强大的交互功能和庞大的数据资源都决定了其应用于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在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单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如果过分强调学生的“学”而忽视教师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间情感交流及教与学的互动,在现阶段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薄弱的情况下,反而会影响其学习英语的效果。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一方面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的在线学习模式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优势,同时灵活运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系统传授英语知识。

高职英语教学的远期目标是在高职院校大力建设适合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的自主学习中心,逐步提高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培训、指导和监督下,学会运用自主学习策略,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当然,这个远期目标的实现,需要广大的高职院校共同努力,开展实证研究,推广成功经验,积极合作交流。

参考文献

[1] Flavell,J.H.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A New Area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quiry [J]. American Psychologist,1979,34:906-91.

[2] 戴培兴.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8.

[3] 施晓伟.走向自主:英语学习策略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1.

[4] 修月祯.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改革之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

篇11

一、实践能力的概念与内涵

“实践”是西方哲学的核心概念,实践的观点是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由“实践”和“能力”组成的“实践能力”,中外学者从心理学、哲学、教育学等领域展开了研究。对高职学生来说在实践能力狭义上说主要是指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广义上说实践能力包括一切实践活动中所需要的能力,如:观察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等,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重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活动能力,兼顾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目前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高职学校实验、实习、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基本上属于已知领域的知识验证和重复,缺乏实验技术、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和独立从事实验工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而很难形成创新实验研究能力。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实验室的硬件投入和人员配备相对滞后,好多实验人多设备少,不是学生在做试验而是在听试验。实习环节基本上属于参观性质的活动,学生实习的目的性不明确,实习基地的建设相对薄弱,实习单位的功利性很强,很难对生产过程和工作实践有深入的了解。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一方面学生层次确实有差异,另一方面教师的精力投入和人员配备存在许多弊端,设计环节的实际收效不大,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一种模仿,很少有创新。目前高职学校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很少,即使有也仅仅局限于教师,学生没有参与产学研机会。实验教学、生产实习、课程设计以及产学研的研发中心,各自发展,互不协作。计算机网络专业作为实用性很强的专业,更需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

三、建设强化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地区行业企业人才规格需求,确定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企业生产和管理的阶段性需要,确定核心课程和课程内容。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培养职业能力,训练职业技能。根据企业岗位需求的统计,网络管理员是大多数企事业单位普遍需要的职业岗位。因此,专业建设的突破点是在网络管理与维护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校企合作,共同研究工学结合的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的“证书性学习、生产性实训、顶岗性实习”的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证书性学习”是指三年制的第一年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目标主要是在学习基础课的同时,围绕考取职业证书安排教学。主要取得劳动部门的职业资格证书,如:计算机网络基础(建网基础)、网络管理员(管网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用网基础)。以达到基本职业素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入门水平。“证书性学习”阶段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入门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为择业、乐业、创业和个性发展打下基础。坚持高等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原则,将知识融入到职业技能训练之中,课程开发以“任务驱动为主线”,课程目标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准。

第二阶段“生产性实训”是指三年制的第二年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目标主要是在校内工厂化实训基地以“典型工程项目”安排教学。以达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较高水平。“生产性实训”围绕“建网、管网、用网”职业能力安排理论与实际一体化的课程。突出专业核心能力,按照企业工作过程设计学习领域,重点建设优质核心课程。

第三阶段“顶岗性实习”是指三年制的第三年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目标主要是在校内、外的企业顶岗工作。以达到专业应具备的企业经验和综合素质。“顶岗性实习”围绕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设计课程,在校内安排企业真实性的专业综合实训,在校外以实训基地为主,有计划地安排顶岗实习。

四、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能力分解,按能力等级分步培养的专业改革思路

课程设置基于知识的应用,基于将来从事的工作,以工作过程系统化构建课程体系。按企业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分析整合设计出对应组网、管网、用网三项典型工作任务和根据能力递进的课程进度安排(如表1)。

表1 分阶段能力培养设想

五、企业真实环境的实训基地设想

原有的实训室和经过改造的实训室,应满足计算机网络各类取证考试的训练条件和考点考场的要求,作为“证书性学习”阶段的基础条件。

为满足“生产性实训”阶段的人才培养要求,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训基地,设计出生产型的网络工程“大车间”,基于工作过程设计各个工位。努力将实训基地工厂化;实训室车间化;学生座位岗位化;贴近企业岗位培养职业能力。实训基地能不断提高承办计算机职业技能大赛的水平,并且实训基地能为社会培训服务和培养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等做出贡献。

建立真实的中小型企业网络环境,并可随意变动和拼装,一方面使学生得到综合性的职业技能训练,另一方面也可为企业服务,作为企业科研和工程项目的实验基地,也能够从中更新教师的教学技能。创建校内的企业性生产实训基地,作为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的校内场所。依托行业,政策导向,借助学院的环境和设备资源,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校内引入企业,形成校企共同管理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六、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模式

探索建立“教师科研下企业,工程项目进课堂,师徒方式传技能,学生在学如上岗”的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并考虑设计导向和综合能力。以具体的产品为载体,确定综合性学习任务。产学研结合、校企互动,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开发优质核心课程,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根据企业要求和技术发展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适应能力。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

七、教学环节实行“教、学、做合一”

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中,将部分课程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实施,如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仿真教学等。“教、学、做”合一的实现必须做到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合二为一,让学生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下边学边练,从而达到真实工作过程的情景化呈现。

八、建设立体多维的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是对课程建设和对学生学习效果鉴定的重要方式 ,“学习过程+职业态度+行动结果”为主导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为评价依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

(1)过程性、终结性考核想结合:以项目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过程考核;某一个大模块结束或期末时进行终结性考核,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2)理论、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以便指导实际操作;实际操作有助于基本原理的理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学生培养成既懂理论,更会实践操作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3)校内、校外考核相结合:校内考核主要对真实/模拟工程项目素材,校外考核主要以实际工程项目为素材,将两者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4)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考核相结合:在实际工程项目实施时,将职业道德、团队合作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考核,促使学生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能达到职业标准,并且适合企业文化。

九、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专业经过从人才培养模式到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着手,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全面提高学习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吕俊玲.建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J].科技风, 2012(02).

篇12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分析

经过市场调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主要工作岗位分为三类:网络规划与组建、网络维护与管理和网络应用开发。而对于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首先面对的工作岗位一般以网络规划与组建和网络维护与管理为主,网络应用开发能力,还需要学生以后在工作中去进一步深造。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作岗位的主要特点:

1.岗位职业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作岗位对人员的实际动手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要求都非常高,无论是从事网络组建、网络维护与管理和网络应用开发等工作岗位的具体工作,都要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要让学生能快速走上工作岗位,必须加强实践训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依据,以真实工作任务及模拟环境来组织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

2.自主学习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速度快,不断有新知识、新技术出现,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具有基本的岗位职业能力,还要有对新知识的探索能力,学生仅仅依靠学校所学知识和能力已无法适应长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网络人才,在具备岗位职业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3.职业素质。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具备良好的团队沟通与合作意识,认真、勤奋、细心务实的工作态度等。

二、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1.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定计算机网络技术理论基础,具备网络规划与组建能力、网络维护与管理及初步网络应用开发能力,具有高度团队精神与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的中级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毕业生主要在各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维护与管理、网络工程规划与建设等工作。

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建设一个好的专业,必须要有一支具备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较强专业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学校首先对现有教师加大培养力度,组织校内优秀老师进行校内培训和鼓励老师参加各级培训,还实行到企业顶岗实践,通过实践掌握网络行业前沿的工作需求和工程技术;其次,学校还引进工程技术人员,并进行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培训,帮助其掌握教育技术,转换角色,取得老师的资格后,担任专任教师;学校还聘请企业专家来校担任兼职教师,在专业实训课程中指导学生和老师。

3.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在制定专业课程体系时,按照以知识、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的要求,构建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相结合的四大教学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模块课模块、综合实训课模块。每个教学模块都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以“必需、够用和实用”和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则,围绕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职业岗位对应的能力――计算机系统应用能力、网络组建能力、网络管理和维护能力和网络应用开发能力来设置课程。选修课分为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的方向和接受能力自主选择课程,既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能实现与相应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4.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基础理论知识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专业课要以工程项目为载体,按照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为确定教学内容,保持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在综合实训课模块中的教学内容全部采用真实职业岗位的工程案例进行教学,专业模块课模块中的课程,只要有条件的都尽可能采用案例和项目开展教学,体现真实的专业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由于IT行业技术更新快,所以教学中还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以适应职业岗位技能可能的变化。

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提升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技术更新快,实践技能要求高,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改革还任重而道远,我们还需要不断更新观念,改革创新,在实践中思考,在实践中探索,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和受用人单位欢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的三方共赢。

参考文献:

篇13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的作用日显重要,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方面的人才需求也日益增加。为满足社会需求,许多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专业。由于计算机网络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制订专业培养目标、规划课程体系结构、设置实验内容等都必须充分体现以能力为导向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但是,有的高校在开设计算机网络专业时,制订的培养目标、设置的课程体系往往过于偏重理论,没有突出专业技能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导致培养出的学生能力偏差,严重影响就业。因此,高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否正确,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关系到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发展前途,关系到培养出的网络技术人才能否为地方经济服务。

1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

专业培养目标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计算机网络专业是应用性很强专业,要确定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培养目标,就必须分析计算机应用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特点。

1.1计算机应用型专业的培养目标

计算机专业可分为偏向理论的理论型专业和偏向应用的应用型专业。对普通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基本是应用型专业,如“计算机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等,主要以培养软硬件开发、经营、维护的工程师为具体目标,人才培养面向计算机应用、生产、开发与经营,着眼于整个社会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与提高[1]。如果要进行系统、全面的描述,计算机应用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熟悉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环境,受到系统分析与设计和应用方法的训练;具有一定的工程实施能力、一定的独立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述培养目标可表述为:理论+训练+能力。即首先要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理论或知识,然后在理论指导下进行较系统训练,最后达到独立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可见,理论和训练是基础,能力才是真正目的。

1.2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专业是一个涉及职业岗位多、专业关键能力多、专业知识面广而深的应用型专业。为了对专业关键能力有所侧重,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本专业通常划分为网络系统集成与工程设计、网络编程两个主要方向。

1.3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目标

把计算机应用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特点结合起来,可把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为: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动手能力,适应社会信息化需求,成为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网络工程施工、网络管理和网络程序设计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应用计算机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的能力。毕业生应该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 具有熟练地进行程序设计和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

4) 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5)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最新发展动态。

2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改革

2.1改革的必要性

1) 现行课程体系结构与培养目标不适应。

首先,现行高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材内容严重滞后。计算机的软、硬件升级较快,计算机网络理论和技术发展也较快,与之相比,目前高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材内容要落后3~5年:对等网中主机用的还是Windows 2000操作系统,Web、FTP等服务器还是用Windows 2000中的IIS设置,甚至局域网部分还在讲述NetWare、Windows NT的安装与设置,等等。学生现在还学这些较陈旧的甚至早已过时的网络技术,毕业后很难适应新的计算机网络环境。

其次,教材中的实训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目前,很多计算机网络教材的学生实验主要是验证型实验,实验课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内容不系统,学生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学以致用[2];另外,很多计算机网络教材缺乏大、中型网络组建和管理的典型案例,加之不少教师没有参与设计、管理大型网络的经验和能力,使得他们在教学中无法培养学生对大型网络形态和网络设备的感性认识,学生毕业后就不能很好适应校园网、企业网等大中型网络的建设与管理了。

2) 现行课程体系结构不完整。

在网络系统集成与工程设计方向,忽视基础性硬件课程的开设,如不开设或不重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外部设备”等课程,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微机、打印机等设备的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能力较差;由于对这些基本硬件了解不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实际组网和网络故障处理能力。在网络编程课程设置中,忽略网页制作中最基本语言――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的学习,学生缺乏对网页基础结构认识,影响对后续高级网络编程语言的学习效果。

3) 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从目前不少普通高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来看, 普遍重理论轻实践。一方面,在内容安排上理论内容多实践内容少,在课时安排上理论课时多实训课时少;另一方面,缺乏应有的实验设备,无法构建基本实验平台,缺乏配套的实验教材,实验课多流于形式,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真正的培养。

2.2课程体系结构改革方案

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加强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组建、管理和应用网络的能力,努力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具体改革方案如下:

1) 使用能够反映最新计算机网络理论和技术的教材。

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术更新周期快,为了使学生能学到最新知识和技术,毕业后较好适应实际网络工作环境,要求教材编写、出版部门尽可能快地更新教材内容,使教材内容跟上知识和技术更新的步伐;要求任课教师尽量选用内容新的教材,在讲课中注意及时加进一些新知识和技术,使学生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