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52:2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劳务分包管理经验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同理日益激烈竞争的建筑市场,对施工企业的资信、资质和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中小施工企业由于资源配置能力、品牌影响力等自身能力的制约,较难直接承揽大型工程,限制了自身的市场拓展。但中小企业经营灵活,可以依托大型施工企业的品牌和市场优势,借鉴大型企业规范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不断增强自身的管理能力、技术能力、经营规模,从而带动中小施工企业和劳务作业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工程分包势在必行,与分包商建立新型友好合作关系越来越成为项目管理的关键。
(一)加强分包商资源管理,建立合格分包商名单
分类建立分包商档案,完善分包商评审管理,对分包商期中和完工的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进行评价,注重合格分包商设备资源、技术管理资源的配置、施工管理水平、协作配合等方面的评价工作,每年合格分包商名单,并向集团推荐优秀分包商,使其能进入集团成员单位的分包领域。对一些恶意欠薪、滋事生非、严重违反分包合同等不良行为记录的分包商,列入“黑名单”,以限制和杜绝其参与工程局乃至集团其他成员单位的工程分包。对于一些以前没有参与过工程分包,但具有一定施工能力和资质的施工企业,积极欢迎其成为待评分包商。对这些单位,在其提供了相关的资质文件经审查后,列为推荐分包商,以强化对分包商资源的管理。
(二)培育和扶持分包商队伍
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分包工程的立项审批,积极推行分包招标和邀请议标制度,对于适宜招标的项目及时在网站上,或者根据项目实际,采用电话或短信方式通知合格分包商资源库中具有类似施工经验的分包商,参与分包项目招议标,以使分包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工程分包业务,逐步培育合格分包商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另外在市场追踪、工程投标的过程中,邀请能力强、资信好的分包商参与前期项目开发,确保项目成功承揽后,发挥分包企业机动灵活和人员、设备进场快的优势,打开施工局面,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联盟。对一些没有资质或资质较低的合格分包商,在企业注册、资质申领、资质升级,施工业绩证明、人员资格证培训和办理方面给予积极协助。对一些长期合作、资信好的分包商,在合理的范围内,在预付款、工程款支付方面提供方便,以便分包单位加大前期资源投入,满足项目履约的需要。对于一些劳务承包企业或是资金实力较弱的劳务分包队伍,按照架子队管理模式组建专业施工架子队,作为劳务分包的基本力量。通过这些有效的途径,积极培育和扶持分包商队伍。
(三)加强分包管理,规范双方行为
加强分包管理,严格执行分包立项、合格分包商申报、分包合同和分包清算的审批备案制度,坚持分包招标、分包评审和分包商评价制度,优选合格分包商,对重大项目分包须对分包商的资信和实力进行考察,选择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以从源头上严把工程分包准入关。坚持做到双方签订分包合同再进场,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施工规范、项目的技术要求、质量控制措施和安全防护标准,以及企业的管理要求和管理措施。认真做好现场施工记录,注意资料留存,及时进行工程计量签证和结算工作,同时确保农民工权益。
(四)做好分包管理的服务和协调工作
搞好现场管理,严格落实分包管理和结算制度,在技术管理、质量控制、安全管理、文明施工方面,在合同范围内和力所能及的条件下,积极协助分包单位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及时妥善解决分包履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分包工程的顺利履约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同时工程局分包管理的主管部门通过分包立项、合同审批、招标议标和项目检查等工作,加强与分包单位的沟通,建立双方良好的沟通渠道,积极做好分包单位的服务协调工作。
(五)提倡正常的沟通协商机制,反对无理取闹
在合作中双方会产生一些争执和分歧,是正常的。当出现问题和分歧时,双方现场人员应相互尊重,友好协商,及时化解矛盾。对于现场一些事情认为处理不当或者仍有争议的,可以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协调解决,以期达成谅解;如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可以依据合同和事实资料进行仲裁或法律诉讼途径来解决。坚决反对据守工作面、恶意停工滋事、扰乱社会秩序和企业正常的工作秩序的行为发生。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现在各地的建筑业普遍采用工程分包管理模式,它亦从传统的建筑业延伸至其他行业,包括我们电力建设工程在内,日益依赖工程分包。分包管理制度不但被普遍应用,亦可能成为企业经济体系的一个永久特色。笔者作为从事电力工程建设多年的从业者,将通过本文来浅谈自身的一些经验。
二.分包的概念
建筑工程分包合同 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单位将所承包的建设工程的一部分依法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承包单位,该承包人不退出承包关系,其与第三人就第三人完成的工作成果向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而订立的合同。分包活动中,作为发包一方的建筑施工企业是分发包人,作为承包一方的建筑施工企业是分承包人。
分包合同分类 有两种不同的模式,首先是提供专业技能的分包商,它们并非由总承建商提供特殊技术或非其资源所能承担者,例如升降机安装承建商、涉及机电设施或搭棚工人。其次,劳务作业分包,是指施工总承包企业或者专业承包企业将其承包工程中的劳务作业发包给劳务分包企业完成的活动。
分包工程的要件 专业分包商和劳务分包商需持有营业执照, 具有法人资格及相应资质, 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 具有相应的施工企业资质,并与施工承包商通过合同构成承发包关系。
国网系统关于分包的的强制规定 公司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应在工程招标文件和施工承包合同中明确对施工承包商、 专业分包商、劳务分包商等分包管理要求, 如不允许分包的工程项目及范围、分包金额限制、 分包商准入条件等, 并强调主体工程不得专业分包。施工承包商必须自行完成主体工程的施工,不得采取除劳务分包以外的其它形式对主体工程进行施工分包。专业分包工程总价不得超过施工合同总价的 30%,否则视为违规分包。
三.违法分包活动的表现形式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将违法实施分包活动的具体形态概括为违法分包、转包、挂靠、指定分包等。结合目前我国现状,大致包括:
1不具备从建设单位承包工程资格的分发包人实施分包活动。例如,专业资质承包人承包总承包业务后实施分包,此时主合同违法,基于不合法的主合同不能产生合法的分包合同;分承包人无资质或超越资质承接分包工程的。
2具有总承包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将劳务作业分发包给总承包企业;具有总承包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将专业施工分发包给不具备相应专业资质的总承包企业。
3转包行为是指在工程建设中,承包单位不履行承包合同规定的职责,将所承包的工程一并转包给其他单位,对工程不承担任何经济、技术、管理责任的行为。转包合同一律认定无效。
4专业施工分包未取得建设单位同意:既没有在主合同中约定,也没有取得建设单位其他形式的同意(实行招标投标的,分发包人也没有在投标文件中载明分包意图)。
5主管部门(强行)指定分包;建设单位(强行)指定分包。对于这两种情况,《建筑法》第23条规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发包单位将招标发包的建筑工程发包给指定的承包单位。
6挂靠。挂靠行为指建筑单位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企业名义承揽工程;工程项目管理机构的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不是本单位人员;建设单位的工程款直接进入工程项目管理机构财务等行为。一些有资质的建筑企业从纯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将自己的建筑资质和营业执照有偿提供给其他民事主体(个人、其他组织、企业)承接工程,并收取管理费用。被挂靠方往往声称其实施的是分包活动。挂靠在法律上认为是关于身份的欺诈,为法律所禁止。
四.分包合同风险规避和对策
按照分包工程发生合同纠纷的特点,必须从分包前的分包策划,分包队伍的选择,分包合同的签订,分包队伍施工过程合同管理,合同后评价方面进行风险分析,风险规避和转移,对无法规避和转移的风险,要有相应的对策。
1实施分包策划工程有可能中标前,对工程的资源进行预配置,使其对中标后的分包量、队伍有预安排。中标后,对分包工程进行分包策划。它包括拟分包的项目,工程量,选择什么队伍,达到什么分包目标、分包纠纷风险预测等内容。项目部编制工程分包策划书,上报批准。
2 严格选择分包队伍
选择分包队伍是分包工程的十分重要的任务之一。《招投标法》对分包有明确的规定,只要严格按招标程序选择队伍即可。
国网公司在电力工程建设方面,实行了《分包商准入制》。各网省公司应组织所属施工企业制定分包商资质审查、 准入制度, 在对潜在分包商资质业绩进行审查的基础上,建立各网省公司统一的年度合格分包商名册并动态调整。在施工承包商选用分包商、 监理及业主单位审批分包事项等环节, 对于列入合格分包商名册中的施工分包商, 可不再对其资质业绩进行单独审查。建设单位不得直接指定分包商, 不得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的分包商。
3 结合工程实际,严格合同签订审批程序
施工承包商在工程分包项目开工前, 应及时与建设单位批准的分包商签订分包合同。分包合同中必须明确分包性质(专业分包或劳务分包), 主体工程范围内的施工分包只能签订劳务分包合同。
目前,许多施工企业都有自己的合同范本或格式合同。但很多合同采用范本签订合同后,执行中发现合同漏洞多,可操作性差,又没有及时进行协商补充协议,造成签订时就留下后患。在签订合同的同时,可借鉴国家电网执行的《分包安全协议范本》, 根据分包性质, 结合现场实际签订分包安全协议。
4 严格合同的管理
合同生效后,合同的管理是合同能否兑现的核心任务。也是合同纠纷风险出现的阶段。合同的管理,要抓好以下方面。①成立分包管理组织机构以项目经理为首,成立分包工程管理小组,人员定岗位、职责,尽量专职,制订奖、罚制度②抓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③抓工程款控制。④协调对内对外关系。
5实行专业、劳务分包动态管理制度
施工承包商应建立覆盖所有专业分包商的安全管理体系, 并将分包商纳入到本企业和现场施工项目部的安全管理体系中,实施全过程动态管理,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
施工承包商必须将劳务分包人员纳入施工班组、 实行与本单位职工“无差别” 的安全管理, 建立包含劳务分包人员三级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培训、 意外伤害保险、 员工体检等信息的劳务作业人员名册。
6建立监督管理机制、考核评价与责任追究机制,实行闭环管理
企业要建立《分包管理信息统计分析制度》,每月对公司系统建设工程施工分包管理情况进行统计, 及时提出分包管理工作具体要求; 通过基建管理交叉互查、 分包管理专项检查等检查督查活动, 对公司建设工程分包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对检查督查等管理活动中发现的分包管理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动态跟踪管理, 督促相关单位进行限期整改闭环,对有关情况及时进行通报。
五.结语
为规范建设工程施工分包项目管理,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建立分包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可以组织编写《工程分包、劳务分包及临时用工管理规定》、《分包安全管理规定》等,建立一整套制度。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2012)07-0054-03
一、我国劳务分包企业的现状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体制以计划经济为主,而劳务分包企业是自发性、强制性、收敛性的,因此,劳务分包企业的市场化程度低,发展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业劳动力价格低廉且资源丰富是主要优势,而且每年新增人口均千万,加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为建筑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从业者。但也应看到,我国建筑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等还相对较低,这与我国建筑业组织结构优化调整目标中的三大序列结构不一致,也与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和参与国外市场竞争的需要不符。对于建筑劳务分包市场需求的巨大空缺,很多劳务分包企业未能独立闯入市场,巨大的劳务分包市场空间仍被总承包企业的直属队伍和无资质的劳务分包队伍所占据。目前,建筑劳务分包企业已不能满足建筑业快速发展和建立规范的劳务分包市场的需要。基于这种现状,我国建筑业的产业组织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建立好“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三大序列的金字塔型结构中的塔基,从而保证建筑市场的有序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劳务分包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
建筑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包括:前景、任务和目标,核心竞争力,教育,财政,市场,竞争分析。国内关于建筑劳务分包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较少。
(一)国有建筑业企业富余职工组建劳务分包企业
目前,我国国有大中型建筑业企业富余人员很多,息工待岗的内部职工人数逐年增加,由于受到年龄结构、知识技能、特殊身份等方面的限制,这部分职工的就业难度非常大,生活境况比较困难,而企业又无力安置,致使企业每年经济效益被富余职工的非劳动性费用消耗后所剩无几,企业负担严重。2002年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八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权法》,无疑给国有建筑业企业进行基层队伍建设和劳务用工制度改革,鼓励和扶持企业职工自发组建劳务分包企业指出了一条新路。同时,许多专家、企业老总、经济学者也呼吁广大国有建筑企业富余职工组建劳务分包企业。
国有建筑企业的富余职工年龄偏大,一般都是从事建筑施工二、三十余年,所掌握的本来就是一些建筑施工方面的操作技能,再改行从事其他行业难度很大。而他们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管理、施工等经验,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或关键工作将会影响到整个建筑使用功能时,他们能提出很多宝贵的经验,从而保护使用者或被使用者的利益,也为建筑劳务人员的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组建劳务分包企业,将为具有一定管理、技术水平和领导组织能力的职工提供难得的创业机会。如果他们能够把握机遇,成为劳务分包企业的经营者和骨干,必能构筑个人发展的新平台。对于普通职工,特别是非在岗职工,劳务分包企业也给他们新辟了一条提高收入、创造财富的途径。中铁大桥局集团六公司曾对9个项目部234人进行了书面调查。调查显示,69%的职工认为劳务分包企业早组建早受益,41%的职工表示愿意进劳务分包企业。只要引导得当,政策到位,措施得力,以职工为主体组建劳务分包企业的改革就一定能得到大多数职工的支持。
组建劳务分包企业不仅对这些富余职工有利,对减轻原企业的经济负担也是有利的,所以原企业要大力支持,通过一些优惠政策扶持。比如资助一些启动资金、赞助部分小型的施工机具等,引导和鼓励他们组建劳务分包企业,在申请劳务分包资质条件上,为其的组建提供便利条件。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劳务分包作业时,可以优先于其他劳务分包公司而为其提供一些施工任务,使其在创业之初开好头、好起步,为其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劳务企业的企业制度必须以“适应劳务分包市场条件,产权清晰,科学管理”为特征,使企业按劳务市场规范化运行,对劳务企业合理调配资源起基础性的作用。结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劳务企业应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对劳务分包资质所规定的十三类工种进行合理的安排,加强作业层管理;二是要求企业法人向各工种负责人授权,由工种负责人作为企业的人对劳务人员进行管理;三是要求企业为劳务资源管理提供服务,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想适应的财务制度、人事制度和施工劳务管理制度;四是要劳务企业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使劳务人员的管理逐步实现企业化、规范化运行。
目前,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一体化已经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劳务企业在确定企业目标后,就必须制定正确的市场开拓计划。如表-1所示,几种市场开拓方法各有优缺点,劳务分包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劳务分包企业必须根据劳务市场的供求关系、产业结构、管理结构等问题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将服务范围逐渐延伸,不仅局限于提供劳务,还可以提供包辅材、包周转材料及技术方面的服务等。对有一定管理经验、基础雄厚、专业人员技术过硬的劳务企业也可以将业务领域范围扩大,或与大型施工企业实行“战略联盟”,进行优势互补,进行劳务输出。
劳务分包实行企业化、市场化的运行模式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劳务分包企业要通过各种渠道吸收、储备或引进劳务人员。劳务人员的数量、质量也是劳务分包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第一,要改变观念,增强劳务忧患意识,想方设法留住劳务人员,不要等接到劳务分包任务后,才临时招兵买马;第二,要改革分配制度,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确立效率优先的分配原则,鼓励个人持有股份,多渠道提高劳务人员的福利待遇等;第三,要重视劳务人员培训与鉴定工作,使劳务分包企业做大做强,是劳务人员的技术、素质有很大提高,从而确保工程质量,为劳务企业打造品牌,对通过劳务技能培训的劳务人员可以给予一定奖励,积极引导和鼓励劳务人员参与培训,使社会、企业、自身“多赢”。
三、政府的政策支持研究
(一)市场方面
在市场方面,主要是要出台一些支持建筑劳务市场的培育与发展方面的政策,使劳务分包企业有生产和持续发展的空间。
1.加强市场宣传力度。政府和行业协会应该根据劳务分包企业的本质属性,结合劳务分包企业的特色,应加强市场宣传,通过网络、杂志、报刊,甚至电视连续剧等形式进行宣传,多收集一些成功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从而不断完善劳务分包企业的培育与发展。同时,用事实证明劳务分包企业与非劳务分包企业(包工头式的用工模式)的差距:对劳务人员自身而言,证明劳务分包企业给建筑施工劳务人员所带来的益处,如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后的劳务人员工作标准问题、生活环境问题、医疗保险问题、工伤问题以及劳务人员自身的发展等问题,让劳务人员自身意识到劳务分包企业的重要性;对社会及行业而言,证明劳务分包企业给社会以及建筑行业所带来的好处,如安全问题、质量问题、造价问题(包括索赔)、工期问题、社会稳定、管理问题以及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和企业的整体素质问题,让全社会不断关注劳务分包企业给国家、社会、企业所带来的好处,才能从观念上接受劳务分包企业,才能做到真正的重视劳务分包企业的培养与发展。
2.加强市场培育。在政府的大力宣传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精神鼓舞下,有些施工企业或项目经理可能会主动找到劳务分包企业进行劳务分包或劳务作业。对于这些企业或项目经理,政府部门可以出台政策,给予优先办理手续,在专业报刊、杂志以及相关的会议上进行表扬等措施进行鼓励,对于实施劳务分包后取得很大成功的项目(如造价相应降低、按时顺利完工或提早竣工、质量达优、安全事故为零等),政府也可给予物质奖励或以后在此类工程在进行招投标时,可以适当的加分。另外,建议政府工程首先实施劳务分包。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工种指定劳务分包企业,为私人业主带好头。政府同时也要出台政策,规定政府项目、外资项目、在限额以上的私人工程等项目必须实行劳务分包作业,并以此作为政府工程行政审批的条件。
3.支持市场发展。政府和行业协会可以组织业内专家、劳务专业人员或高校教授,为广大劳务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企业发展的咨询。并出台具体的可供实施的劳务分包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支持劳务分包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利用富余施工有意组建劳务分包企业的企业或公司,政府、母体公司或行业协会可以提供全过程的咨询、技术、设备采购等服务,并在企业硬件、软件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劳务分包企业自身
中图分类号: F426.9 F224.5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10(2015)12-006-018
一、 绪论
为了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创造企业特有的品牌建筑,深挖管理水准,将总承包管理进一步扩大,从源头进行产品的控制,建立自有专业施工队伍,将企业的品牌融入到生产的产品中。
二、 我国建筑业市场发展阶段
在计划经济阶段,建筑业与其他众多行业一样,按照国家计划统一配给。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两种经济并存,国家把控发展方向,引入市场竞争。建筑业采取招投标制,引入了市场竞争,迫使企业加强管理,以提高市场竞争,争取生存空间。一些管理粗放型的企业逐渐被市场淘汰。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积累,社会市场达到空前的繁荣,作为经济的主要力量建筑业更是突飞猛进。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蓬勃发展,建筑企业如雨后春笋,企业素质参差不齐,对于全国庞大的市场,一些管理出色的企业并没有在市场竞争中体现出优势地位。
随着党的十的召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可持续产业的发展,建筑业不在作为经济的主力。建筑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管理的高低成为企业在市场存活的有力竞争武器。对于目前的建筑业市场,如何在管理上做到更强,如何管理的更深入,是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是企业立足之本。
三、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总承包存在的问题
1、管理机构庞杂,忽视水准作业队提高
作为劳动密集型的建筑施工企业,尤其是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往往实行“公司――分公司――项目部――作业队”的四级管理模式(集团公司为五级管理),前三级全部为企业的管理行为,我们把主要的经历,主要的力量全部放在了管理,忽视了创造产品一级的操作,既是作业队水准的提高。
2、对于专业队伍的管理水准不高
通过招投标,总承包将整个项目承包后,将专业施工再次分包给相应的专业分包队伍,由专业分包队伍负责施工及管理,总承包负责提供相应的便利条件,及协调分包管理,但并不深入的管理分包。使得总承包与分包之间造成管理的断点,形不成步调一致。
3、现有人员素质不高,缺乏综合性人才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也在向前突飞猛进的发展。随之新设备、新技术也在不断的问世。在建筑这一行业内,现在虽说土建类还有管理方面的人才多,但是会使用新设备、掌握新技术以及懂英文的全面性人才却是少之又少。这些问题在以前可能不被看重,但现在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我们所要面对的是全世界,所以,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在这份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
4、为形成多级分包制度
在国外,一些大型的承包商一般都只是拿下总承包的项目,然后将接下来的工作按照相应的专业划分,承包给相对应专业的分包商,这样不仅会为自己的承包队伍减去不少的后期麻烦,还可以在项目的承包上一举多得,可同时承包多个项目,有利于其团队的盈利和发展。但是在我国,法律明文规定,总承包团队在接到总承包项目后,在结构工程方面,要有其独立的方案,换句话讲就是总承包企业不仅要具备总承包的能力,还要具备后期的总体施工建设能力,不能对外分包。很明显,这样的规定对我国大型总承包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制约了大型总承包企业的发展步伐,使其在国际市场中处于劣势。
四、 促进项目总承包模式发展的对策
1、 建立作业队力量,提高产品品质
建筑业属于实操性行业,最终的产品是所完成的建筑工程,对于业主方来说,产品的好与坏才是其最终的要求。对于施工企业,想在施工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利润,从而不得不对施工的过程进行整体把控,即管理。增强企业竞争,目前考虑的不光是要增加管理水准,更要以施工生产的最终目标,产品上下功夫。所有的管理人员都不去实际动手实际操作,如何将企业的精髓融入到产品,必须组建自有施工作业队,锻炼作业队伍,在关键工序,关键部位由自有作业队负责实施,增加打硬仗的能力。提高施工质量,铸就精品。现在的建筑发展非常快,超高层,大体量的建筑比比皆是。劳务分包队伍工人技术水平不高,管理落后,没有技术力量承担如此复杂的施工,或是施工质量没有保障。对于总承包企业,发挥自有成熟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力量,由自有作业队完成这些施工任务,既能保证施工质量,又可以减少分包对总承包利润空间的挤压,增加企业利润创收。
2、 建立专业队伍评比长效机制
学习专业队伍好的管理经验,探索与专业队伍的深入合作,除了经营外,全部将总承包的施工管理目标,分别下达到分包队伍,分包必须无条件的服从总承包的管理,并相应的投入管理所需资金及人员。企业建立专业分包队伍合格准入制度,通过评分比较,将不合格的专业分包拒之门外。
3、增强团队人员的教育,吸纳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对于其自身的人员而言,应该加强对其自身团队人员的教育强度,使他们知道新技术,了解新设备,还有就是管理这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最后就是英语,这样队伍高层还有管理人员就可以直接和国际交流、沟通。在人力管理这一方面,应该提升台阶,要放远目光,多多吸纳高素质的兼具多种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五、 结论
市场总是给管理与品质更加出色的企业,现阶段我国整体产业结构深入改革,建筑业的市场将缩小,建筑市场再不是从前鱼龙混杂的局面,粗放型管理,不思进取的企业终将被淘汰。如何紧跟形势,把控企业的未来,抓住改革关键,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的发展不光要在管理上下功夫,更要增加最基础的建设,增加作业队伍的建设,将企业的管理精髓实实在在的融入到建筑产品中。建设百年不到建筑丰碑。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hydropower projects,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from the project, use AHP hydropowe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establishment choice of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the model, and then, with a practical project as the background for the project plan choose excellent,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model.
Keywords: hydropower project;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Schemes choose excellent
中图分类号:TV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目前,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各施工企业都有不同的分包管理办法,并且在不停地改进。但是,目前,在水电施工过程中存在管理漏洞,各分包商的内部管理基本属个人管理,甚至谈不上管理,并且各分包商以最大利润为其唯一目的,因此各分包商都会在施工质量、进度和成本上做文章,偷工减料,尽可能地增加其施工利润。因此,不可避免地在施工质量、进度、成本上大打折扣,并造成了大量安全隐患。
2.水电工程项目施工选优方案模型
在目前水电施工中都相应程度地存在各种问题,给项目部管理带来很大难度。根据本人多年现场分包管理经验并不断总结,可以通过“层次分析法”进行方案优选,选择最适合于本项目部的分包方案;同时,完善、细化和改进管理程序,加大控制力度(成本、质量及进度监控),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管理水平。同时,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质量、进度和造价管理是管理的核心,贯穿于工程管理的始终,而造价管理更是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综合反映项目建设的前期筹备工作是否充分和客观,项目建设过程中管理是否到位和严密,竣工结算是否合理和准确;同时也反映了参加工程建设的管理者在整个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是否做到对整个工程的掌握。如何有效地控制整个工程造价,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建立起系统的工程造价管理台帐,并运用台帐在工程实施中管理好工程造价。一项工程的赢利在于合同管理,亏损也在于合同管理。在确定工程项目分包方案或方案后,分包合同管理是分包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工程项目分包管理的流程一般如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水电工程分包管理是一个全过程的、全系统的控制过程。
图1水电分包管理流程模型
建立工程方案评价的层次结构,即把工程方案优选这个问题作为一个系统,然后将这个系统条理化、层次化,并在综合评价过程中解决单指标评价问题及多指标评价问题。其评价指标的优劣时不是一个确定性概念,评价过程具有模糊性,因而评价工程方案优劣时,应用统计学方法确定定性指标的特征值,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来进行评价。根据工程特点,工程方案优选时应用层次分析原理构造工程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2、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这是AHP中最重要的一步,首先要把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构造出一个层次分析的结构模型。在这个结构模型下,复杂问题被分解为若干元素,这些元素又按其属性分成若干组,形成不同层次。同一层次的元素对下一层次的某些元素起支配作用,同时它又受上一层次元素的支配,结合工程实际,建立模型如2图所示。
合理选择工程方案是本文的目标,因此,“目标层”自然由“工程方案优选”构成。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项目的费用、施工工期、施工质量及后期影响是方案选择时必须考虑的“筹码”,也是影响最终方案实施的因素,因此将此四项列为“准则层”。准则层各因子则是由各自不同的条件和客观因素决定,在水电行业中,各项目大致相同,因此本文的指标层则如2图所示,构成指标集C={C1,C2,...,Cn}。由各构想方案或待选方案组成各指标的基础数据。
图2方案选择的层次结构模型
3.案例研究
本文以作者参与的某项目进行项目方案选优验证。根据工程经验和相关人员的建议,对于该项目,共有三种不同的工程分包方案,现对其进行比较优选。
1)工程在建筑安装期引进20家大型工序分包商、5家劳务分包商、以及12家专业运输分包商。在运行期引用其中的12家大型工序分包商、3家劳务分包商以及4家专业运输分包商。工序分包商的资质为一级到三级不等,而劳务分包商和专业运输分包商的资质为二级。
2)工程在建筑安装期引进40家大型工序分包商、7家劳务分包商以及8家44专业运输分包商。在运行期引用其中的20家大型工序分包商、4家劳务分包商以及6家专业运输分包商。工序分包商的资质为一级或二级,而劳务分包商和专业运输分包商的资质为三级。
3)工程在建筑安装期引进70家工序分包商、5家劳务分包商以及12家专业运输分包商。在运行期引用其中的6家大型工序分包商、2家劳务分包商以及7家专业运输分包商。工序分包商的资质为一级,而劳务分包商和专业运输分包商的资质为二级。
按照AHP的思想,由以下步骤构成: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现场条件,建立该项目的施工分包方案选择的层次结构模型如图3所示,其中目标层A与准则层B、指标层C、方案层D之间为完全层次关系。建立这样的层次结构模型,实际上是对该项目各个分包方案进行合理性分析。需要说明的是,在该项目分包优选中是不考虑索赔的,因此费用只由人工、材料、机械三项组成,因此“费用”中没有“索赔”项;“后期影响”则一般为建设方与承建方之间的关系,在施工分包中也不会考虑,在这里也不作为合理性分析的准则。但是需考虑工程风险(高强度、高边坡作业,并且有时需双重作业),特别是分包施工中的风险一般较大,包括分包施工的管理风险、分包商本身的风险以及人为风险,是分包方案选择的重要因素,因此增加“风险”准则,由“管理风险”、“分包风险”及“人为风险”指标构成。因此在这里,各层次组成分别为:
目标层:最优方案优选;
准则层:分包费用、施工工期、分包质量、分包风险;
指标层:费用—人工、材料机械,工期—进度控制、整体协调、熟悉当地规范,质量—熟悉当地规范、专业经验、现场控制,风险—管理风险、分包风险、人为风险;
数据采集:分包方案(1)、分包方案(2)、分包方案(2)。
2)方案优选
构造判断矩阵
AHP要求逐层衡量有关相互联系的元素间影响的相对重要性,并予以量化,组成判断矩阵,作为分析的基础。当一个上层元素与多层下层元素有联系时,一般难以判断其间元素的相对重要性,但如果每次取两个元素来比较,就相对容易定出哪个重要哪个次要。此模型中,目标层A与准则层B、指标层C、方案层D之间为完全层次关系。根据图所示的指标体系,指标集为 ,11个评价指标组成对3个方案的评价集,为选择合理方案,聘请10位专家对图所示的评价指标C5—C11,给出评价区间对C1—C3可采用实际物理量或货币量表示45评价指标的特征量xij,则单指标特征量矩阵为,由每一个评价确定各单评价指标的特征量后,再依据前面所述的方法计算计算单指标对于优化的隶属度,从而将指标特征量矩阵转化为隶属矩阵。
指标对个3方案的评价可用指标特征量表示,即
图3项目分包层次结构模型
通过两两比较下层诸因素对上层次某元素的相对重要性,并采用9级标度法赋予一定的分值。
相对于目标层而言,准则层 相对重要性的判断和准则层 下属相对指标相对于其隶属准则的判断矩阵,各层中因素权重计算可采用方根法进行计算(方根法的具体过程在前面已经介绍),得到判断矩阵和相关参数的计算如下表所示:
表1 B层对目标层的判断矩阵及数值计算
则W=[0.254 0.25 0.258 0.238]T即为 相对于目标层的权值。
一致性检验
最大特征值根λm a x=2.471,从而计算出矩阵偏离一致性指标:C.I=-0.265
验证不同阶判断矩阵中C.R.是否小于0.1,即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三阶判断矩阵的 ,可见三阶判断矩阵的C.R.<0.1,即满意的一致性。
方案优选标准的确定
由公式式计算出:d1=0.182,d2=0.174,d3=0.165及d1-=2.182,d2-=3.048,d3-=3.672从而可以由公式计算出C1=0.957,C2=0.946,C3=0.923
通过对比,得C3<C2<C1
由此可见,方案(3)为最优方案。
在此基础上,;项目部结合自身条件和现场实际,以及分包施工队伍的施工能力,采用了这一分包方案。实际证明,这一方案恰到最好,不但保证了施工进度,也保证了项目部利润。同时,也让分包施工的队伍有利可图。
参考文献:
[1]姬宏科.加强水电工程施工项目分包管理的思考.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7年第3期.
以合同为依据,明确总分包的责、权、利。总承包对业主负总责,分包对总承包负责;总承包对分包实行统一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只有理顺总承包、分包、监理和业主四者关系,并清晰各自的责、权、利,才能真正树立起“小业主、大监理、总承包”的管理理念。分包单位则要根据合同规定,向合同段派驻项目经理和劳务作业单位,接受总承包管理。总承包单位负责全权处理与业主的经济关系,为分包单位提供高效、高质量的服务,并对业主全面负责,配合并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对分包商进行进度、质量、费用和安全四大控制。总承包单位必须具备足够的技术力量、管理经验,具备诚信的品格和雄厚财力,才能确保合同的顺利履行。
二、培养复合型人才
首先,要充分研究美国、日本等国家在项目总承包管理方面的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努力实践。其次,要从三个层次来培养复合型人才:政府重点培养建筑公共管理 C-MPA 人才,企业重点培养建筑工商管理 C-MBA 人才,项目部重点培养项目管理 C-MPM 人才。国家应尽快制定相应政策、制度,培养大量既具备坚实专业知识水平,又具备较强法律知识、文字水平、外语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三、建立和健全总承包管理的法律法规,逐步规范业主行为
目前建筑市场“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还存在,因此必须建立和健全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做到门类齐全,互相配套,避免交叉重叠、遗漏空缺和互相抵触。同时要充分发挥和运用法律、法规手段,培育和发展我国建筑市场体系,确保项目从前期策划、勘察设计、工程施工到竣工验收等全过程纳入法制轨道;要通过对现行法律、法规的充实与修改,把工程总承包发包模式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规定凡符合工程总承包标准与规模的项目,一般不得平行发包或化整为零,否则视为违法。建筑行业应加快制定规范业主行为的制度研究,逐步根治目前业主压价承包、垫资承包、随意分包、索要回扣、拖欠工程款等几种难于克服的顽症,创造更多的机会、优化更好的环境来实施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
四、提高专业配套能力,适应总承包的需要
在起初的施工总承包中,要积极主动地为业主开展工程建设全过程服务,使业主相信自己的管理实力和综合配套能力。通过实施施工总承包,不断积累经验,就可向项目总承包实践过渡,即从立项、征地、地质勘察、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土建施工、设备采购安装、单机试车到联动调试,最终交钥匙移交运行,实践全过程总承包模式。同时,要重视向多元化发展,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在提高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同时,注意向主业的两头延伸,积极发展设计、监理、地基处理、钢结构制作与安装等专业化配套能力;组建装饰、智能化、物资、机械租赁公司,使这些专业公司成为主业的依托,形成与主业相配套的产业结构,提高资质等级,与总承包资质相配套。各专业公司要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素质,使之成为实施工程总承包的坚实基础。
五、推动总承包企业向管理、技术和智力密集型企业转变
要加强总承包能力,增强整体实力和提高大型、特色工程的总承包管理水平,必须调整经营结构,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强化调控能力。构筑企业管理、技术和智力密集的管理层,以适应总承包管理经营的目标。在与业主签订总承包合同后,为确保工期、质量等目标的实现,兑现对业主的承诺,采取积极的组织形式来加强对工程的全面管理,把总承包商的责任落实分解到各个分包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环节中,做到统筹考虑、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规范施工。要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班子,充分发挥总公司的管理和技术优势,对确定的各专业分包商进行督促协调管理。关键时刻,能抽调精兵强将,调动总公司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机械,确保各关键工序点目标的实现,充分展示整体实力。
六、开展项目信息化管理,提高总承包管理水平
1实现项目管理网络化。面对项目总承包管理的现状和加入 WTO 后的新形势,必须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项目管理信息化已成必然趋势。充分发挥现代化管理手段,既是同国际接轨的需要,也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需要。目前,国外项目管理公司已经在项目管理上大量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项目管理网络化、虚拟化。针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专家认为项目管理在积极开展网络化经营,实现管理信息化的同时,还应实施先进的经营战略。
2开拓国际市场必须与国际全面接轨。长期以来,我国按计划经济模式运行,造成国内勘察设计、施工安装等企业与国际惯例有相当大差距,缺少市场竞争和风险意识。企业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就必须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市场,我们只有真正吃透国际惯例、标准和法规等,才可能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同时受到国际法律的保护。
3建立资格资信体系。涉外工程生命力的核心是建立资格资信体系。我国在资格、资信体系建立和管理方面虽有所进步,但受各种因素影响,高资质企业多而泛且资信可信度差。有时会出现越级承包、无证施工的情况。这使得外方业主对国内各级政府或有关机构颁发认可的企业资质、资信存在明显的不信任。如果符合国际惯例的国内资格、资信体系不能尽快建立,那不但会给我国建筑企业带来诸多麻烦,而且随着竞争加剧,我国建筑企业将根本无法立足生存。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4-0190-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4.094
1 概述
随着现代化经济建设进程的飞速发展,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的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已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当前,我国建设工程项目具有规模大、工期短、技术复杂、专业性强等特点,一方面,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一些施工企业在设备、资金、施工能力及资源配置等方面往往不能满足市场实际需要;另一方面,一些小的承包商由于受到施工经验和资质的限制,不能满足直接承包大项目的要求,这就促使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自发地走向市场,大量分包单位随之进入相应的建设工程项目之中,并成为我国工程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所谓工程分包包括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是指工程总承包单位为完成总承包任务,可以将建设工程的一部分依法分包给具有一定资质的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一起共同完成建设任务。鉴于工程分包已经成为我国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较为常用的方式,而目前我国工程分包管理的研究尚不够系统,多数专家学者仅单纯从个人所从事的专业角度出发,就分包管理的某一方面提出建议或见解,因此,系统地了解我国建设施工企业工程分包管理存在的问题,全面掌握分包管理的内容及措施,对于规避风险、顺利完成工程建设任务显得极其重要。
2 分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针对我国工程建设项目分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的总结或研究很多,归纳起来我国建设工程分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
2.1 管理部门专业能力低
部分管理人员缺少必要的项目管理经验以及专业知识,在签订分包管理合同时,并没有按规定对承包商进行严格的审核或者存在私下交易等现象,这种方式下所选择的分包单位往往不能满足工程施工的资质要求,有可能对工程施工质量以及获取效益造成不良影响。部分单位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将分包工程肢解,致使分包量过大,违反了分包管理条例,势必会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
2.2 分包管理流程不完善
在建设工程项目分包过程中,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单位的专业素质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各种管理漏洞并影响最终的管理效率。一些建设工程项目的分包审批工作程序不规范,定的价格也没有完全按照分包管理规定来实施,普遍存在着先上车后买票的现象,这就为劳工纠纷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2.3 安全管理不到位
由于安全管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上级管理人员没有把安全施工监督工作做到位,使得施工安全无法得到保障,生产事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
2.4 分包单位选择不规范
由于在选择分包单位的过程中存在着关系户现象,往往忽略招标投标的过程,一旦选择了技术水平较低的分包单位将会导致工程质量不过关;施工过程中不重视管理,以包代管,也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3 分包管理内容
安全、质量和成本是工程建设项目的核心,作为施工过程管理的一部分,分包管理是工程建设项目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工程分包管理的内容也离不开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
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工程分包安全管理必须要强调的是分包单位负责人的安全意识、分包单位员工的安全水平和分包单位的安全投入,应该要加强对分包单位负责人的安全教育、督促分包单位配置安全管理人员以及提升员工的安全技能。作为总包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分包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总包工程的质量以及总承包单位的信誉,因此有必要对分包工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工程分包质量管理主要包括施工前选择分包队伍、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中监督材料质量、检查工程质量、管理施工进度、监测施工机械以及竣工检查验收等。工程分包还必须加强财务管理,以此避免分包工程可能存在的合同风险、资金风险、成本结算风险和税务风险等财务风险。分包工程财务管理需注意分包合同签订的及时性、有效性以及分包合同的风险预测评估,控制分包单位的资金支付,严格按流程进行工程分包结算,规范工程分包的成本控制,加强对节税意识的正确理解,合理纳税,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4 分包管理措施
针对工程分包安全管理,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建立教育培训制度,提高所有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加强安全生产检查,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无隐患。
针对工程分包质量管理的措施可分为事前准备、事中控制和事后检查。事前准备包括成立分包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工程质量管理目标,建立健全分包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完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选择有经验、信誉好、资质符合要求、最好有过较好合作的分包单位,组织分包单位参与图纸会审,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事中控制包括分包人员设备的核查、材料设备的质量把关、工序质量的监查、分包施工人员持证上岗的不定期核查、施工机械设备使用的监查,并且定期组织分包单位参加工地协调会,以便于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事后检查包括实物质量验收和竣工资料检查验收。
工程分包管理过程中还应从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重视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具体包括增强分包合同的管理,明确分包工程的性质、施工范围、分包单位的作业人员及相关责任,要根据相关造价管理的规定确定合同金额;建立完善的财务控制体系,合理支付分包工程进度款;加强分包工程的资金控制;按月统计报送实际工程量;财务部门与工程项目部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分包款项的拨付要和质量、安全、工期、文明施工等因素挂钩;结算时应核对施工任务单,强化分包结算的管理;财会部门和材料人员还要分析分包单位的债权债务,监督管理各项费用支出;加强印章和票据管理,分包发票要及时回收;及时做好包括财务结算、分包工程验收、项目资料整理归档在内的工程结算工作。
5 结语
目前,我国建设项目工程分包管理中存在着管理部门专业能力低下、分包管理流程不完善、安全管理不到位以及分包单位选择不规范等问题,工程实践中可以从工程分包的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着手,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发挥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的积极性、业务能力以及整体协作能力,避免各项工程分包风险的发生,使得工程质量达到标准,提高建设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此看来,我国工程分包管理的发展方向应从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和财务管理的角度综合考虑,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新型有效的工程分包综合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必修课教材编写委员会.机电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 严爱华,章晓霞.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分包管理探讨[J].新经济,2014,(8).
[3] 朱炜婷,周霞.电力项目分包管理系统设计和实现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6).
[4] 滑福昊,熊涛.从管道工程分包历史和现状看管道工程分包的安全管理挑战[J].江西建材,2014,(13).
[5] 杜莹.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分包工程质量管理[J].科技资讯,2014,(19).
[6] 马彦刚.浅谈分包工程的质量控制[J].科技展望,2014,(9).
[7] 曲玉欢.工程分包的财务风险管理[J].价值工程,2014,(20).
[8] 周翊君.建筑工程承包企业分包风险管理[J].财会通讯,2015,(17).
分包队伍的选择。选择正确的分包队伍,可以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较为容易,并能起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双方的互利共赢。应优先选择长期合作、信誉良好、管理水平较高的分包队伍。一支好的队伍不但可以优质高效的完成在建工程,还可以帮助我们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开拓新的市场。在引进分包队伍时,必须进行严格审查,选择素质高、守信誉、有管理经验及技术人才、综合履约能力强、在质量进度安全方面管理水平较高的队伍。避免选择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分包队伍,特别是要防止引入没有任何施工手段和管理经验,因与项目的某人认识,随便找一家公司挂靠并提供相关资质证明文件,就来与项目部商谈分包工程的“队伍”;重视分包队伍资信调查和信誉评审,除要求其提供相应资信材料外,还应以不同方式(如电话、信函)、从不同的渠道(如与其合作过的单位)进一步了解其资信状况。现在大部份分包队伍的资质均是挂靠,因此在队伍选择上应更多地了解拟进场队伍综合情况并优先选用合格分包商名录上的队伍。在坚持从合格分包商资源库中选择分包队伍的同时,认真考察分包队伍的资质、设备、业绩、信誉等方面的情况,防止引入没有实力的“皮包公司”。同时要注意分包队伍的信誉情况,避免与一些“爱扯皮”的分包队伍打交道。对多次合作、互相了解、信誉好的分包队伍优先考虑;对不了解的分包队伍,谨慎合作;对已经知道信誉不好的分包队伍,坚决予以排除。
规范分包合同管理。分包合同应本着诚实信用、平等互利的原则,依照法律法规采用书面形式签订。分包工程范围、工期进度要求、质量要求、材料供应、价款支付方式、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应内容齐全,条文清晰严密,责权明确。特别是违约责任条款上,应仔细斟酌,尽量周全细致,防止出现歧义或漏洞,增强合同的严密性和可操作性。严格分包协议审签制,尽可能使用规范的格式化合同条款,以确保合同条款的严密性和合法性。为防止纠纷和风险,一定要先签协议后施工,若由于工期急需开工等特殊原因确需先进场施工的情况,也应草签协议,把主要的工作范围、边界条件、单价、主材供应、计量原则等大的框架明确下来。严格实行分包报审制度,实现分级控制效果。
分包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管理。加强分包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管理是做好分包管理的关键。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各职能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以分包协议为依据,加强分包协议巡回及合同、技术、安全等交底制度,加强技术和相关专业工作指导。通过有效的指导、监督、控制和服务,保证分包项目的顺利实施,使项目部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坚持严管与善待相结合的原则,提高服务意识、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努力与分包队伍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优化施工组织措施、加强现场管理及文明施工管理,可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分包队伍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杜绝“以包代管”、“以罚代管”。重视履约评价及信息反馈,当分包商在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不能满足合同要求时,各职能部门应将相关信息及时反馈到合同主管部门,合同主管部门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分包台帐管理。加强分包工程各种台帐管理(分包立项台帐、分包商资信台帐、分包合同台帐、计量台帐、结算台帐、分包变更台帐、材料物资领用台帐等等),建立一种控制及信息反馈手段,以加强对项目的动态管理,及时分析分包及投资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使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能有效地控制控制工程分包成本,而且便于制定工程计划,反映工程进度,避免分包重复计量,还利于分包工程的完工结算。在分包工程的合同管理过程中,除了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外,建立分包工程合同管理台帐,能即时反映项目与分包商之间的合同额、分包工程的形象进度、工程结算、材料领用、机械租赁、工程付款、工程变更索赔、工程结算支付、质量保证金及其它各项费用,还要能够全面、及时、动态地反映出分包工程合同管理状况,为分包工程管理的各种决策提供真实的依据,达到对分包工程的有效监管。
分包结算和支付。分包结算支付是与分包单位建立良好信任合作关系的重要环节,在这一方面,我们既做到严格管理,又做到诚信守约。项目部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结算工作职责和结算流程,确保对分包单位工程款结算的公开透明,严禁对分包单位进行超量、超价、超前结算;诚信守约就是严格按合同办事,实事求是地给分包单位办理工程款结算。在结算后,按分包合同规定及时、足额地将工程款支付给分包单位,不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拖欠分包单位工程款。严格、规范、及时地做好分包工程验收、计量和结算非常重要。严格验收、签证、计量程序,依据充分、标准明确,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特别是由现场管理人员进行的零星工程项目、计日工签证必须制定有效流程、复核和制约机制。加强分包工程款支付条件的审查,严格内控程序。结算时注意及时扣除各种材料款、设备租金、各种预留款、税金等,确保财务帐面数据准确,降低因分包商财务情况不实大量预付工程款带来的风险。
加强指导和服务。分包队伍的资源投入和效益产出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等工程要素。针对分包单位普遍存在的技术力量薄弱、施工经验不足的问题,为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可从技术上、管理上给予指导扶持,必要时派遣熟练作业工人对劳务分包队伍民工进行协助,以提高分包队伍的生产技能,使其少走弯路,降低成本。同时,有针对性地组织分包队伍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通过座谈会、专业技术交底、现场经验交流、关键施工技术研讨等多种方式,有计划地对分包队伍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能和质量安全意识教育培训,宣传讲解企业文化理念及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分包队伍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打造利益共同体。
分包材料的领用和核销。材料的领用,由分包商提出书面材料申请计划,经工程管理部审查,经营管理部审批后,机电物资部核对后发料。对统供材料明确现场管理人员监管责任,每月组织物资、技术、经营和财务部门联合清查库存,按月度做好分包工程材料核销,对异常材料消耗进行适时监管。
建立农民工工资发放监管机制。建立农民工工资发放监管机制有利于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积极解决农民工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项目部应在施工工地醒目位置设立公示牌,公示分包队伍每月工资支付情况,同时公示投诉举报受理部门(机构)和电话。可通过设立举报电话,要求上报分包队伍人员的流动情况表、人员工资发放表,分队设立兼职民工工资监察员、暗访调查发放情况,具备条件的也可由项目部等多种方式综合约束管理。分包工程施工后期也要加强对农民工工资的监管,要做到有始有终。分包队伍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将作为不良信用单位记入工资支付信用档案。拖欠农民工工资情节严重,引发及社会治安问题,影响工程正常建设进度的,应与其终止工程建设合同,造成的损失以及产生的一切费用在工程款中予以扣除。
重视分包队伍完工清退、完工清算、尾款支付工作,实行退场巡回单签证制度,各责任部门根据分包协议和相关管理办法逐一核实、清理,计量、经营管理等部门重点清理、复核全部合格的完工工程量和累计已结算情况。要求签订退场保证或相关书面字据。
中图分类号:TE4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工程施工总承包是目前建筑施工行业向前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做为总承包企业,只有充分研究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加大对总包和分包单位监控与协调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才能使施工总承包管理真正行之有效。
1、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责
项目经理部是施工项目管理的机构,它是由项目经理在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和职能部门的支持下按照企业的相关规定组建的、进行项目管理的一次性的现场组织机构,承担项目实施的管理任务和目标实现的全面责任。
项目经理部应由项目经理领导,接受组织职能部门的指导、监督、检查、服务和考核,并负责对项目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动态管理,项目经理部应在项目启动前建立,并在项目竣工验收,审计完成后按合同约定解体,建立项目经理部应遵循下列步骤。
根据项目管理规划大纲确定项目经理部的管理任务和组织结构。
根据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进行目标分解与责任划分。
确定项目经理部组织结构设置。
确定人员职责、分工和权限。
确定工作制度、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
项目经理部组织结构应根据项目的规模、结构、复杂程度、专业特点、人员素质和地域范围确定。
项目经理部所制订的规章制度,应报上一级组织管理层批准。
项目经理部的人员配置应满足现场的经营、计划、合同、调度、工程、技术、质量、安全、成本、劳务、物资、机具、生活及文明施工等需要,并在此基础上动态的设置、优化部门,通常一个项目经理部应包括经营核算、工程技术、物资设备、监控管理和测试计量部门。
2、如何做好施工总承包管理
2.1、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
明确合同管理程序,合同执行中对分包合同进行动态管理、对其缺陷不断进行完善,使分包合同在履行中更加趋于合理。真正做到人订合同、合同管人、人再完善合同的过程。
2.1.1、 合同交底制度
合同签订后,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向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合同交底,让项目管理人员深入了解各项合同条款,让大家知道合同中的主要内容、管理程序、各种规定。了解承包单位的责任及工作范围。
2.1.2、责任分解制度
负责合同管理的人员,应当将合同事件的责任分解到项目小组或承包商,使他们对各自的工作范围及责任有详细的了解。通过合同责任分解,层层落实到人,就能很好地完成施工总承包工作。
2.1.3、月报或周报制度
建立月报或周报制度,各工程项目小组及承包商,必须向所属上级部门报告一个月(周)工作情况,同时报告下一月(周)详细工作计划。使其及时掌握工程信息,从而能及时对已发生或即将发生的问题做出正确决定。
2.1.4、重视合同变更管理
合同变更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频繁发生,变更就意味索赔发生,在实际工作中变更与索赔必须同步进行,待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再进行合同变更,很多承包商往往不重视合同变更管理,对业主的变更无条件接受,导致做了大量工作却得不到赔偿。所以在工程实施中必须加强合同变更管理,合同管理人员必须记录、整理、收集所涉及到的各类文件,并对变更内容进行评审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使利益最大化。
2.1.5、加强分包合同管理
明确双方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合同管理人员应建立分包合同档案,对分包的范围进行动态跟踪管理。
2.2、做好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管理的顶层设计
依据与业主签定的施工总承包管理合同内容要求。《施工总承包管理办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等要求,建立一个符合施工现场实际的总承包管理架构。据以往本人参与的几个实施施工总承包管理项目的实践效果来看,通常会根据工程项目的体量大小。复杂程度或施工阶段的不同特点会设置项目管理架构,并会适时作了微调。总承包管理架构宜构建成扁平式的项目管理架构,通常以项目经理为总体项目负责人,下设工程部、技术部、质量部、安全部、物资设备保障部、计财部、后勤部、资料室,组成的七部一室的管理团队较为常见。职能部门的设置及整体运作能力主要应是决策层根据工程的特点及自身的人力资源情况作出综合考虑后进行配置,过程中亦会与业主、监理沟通后确定,这是做好项目施工总承包础条件之一。
2.3、加快建立一支适应工程总承包管理需要的优秀人才队伍
2.3.1、加大“人才引进”工作的力度
一是加强职工队伍新鲜血液的注入,要继续做好以大学本科生为主的应届生的招聘引进工作,使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人员在年龄和学历结构上进一步优化;二是加大“社会成熟人才”的引进力度,要继续引进具有较高学历和职称以及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管理人才和具有较丰富现场施工总承包管理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三是配合公司经营方向的转变,积极做好高端技术人才的引进,特别是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建筑装饰设计等专业人才的引进,为公司的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同时要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一要优化人才流动环境,二要优化人才政策环境,三要优化人才成才环境,四要优化人才培养环境,使企业不仅能引进人,而且能留住人。
2.3.2、加大人才队伍培养、开发的力度
绝大多数先进企业的优秀管理人才是靠自己培养起来的。施工企业在市场中竞争,从某种角度看,是项目管理团队的竞争。我们除了要重视培养和开发一大批优秀的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人才,特别是优秀项目经理队伍以外,还要加强项目管理团队中“项目五师”队伍的建设,力争形成以100名左右优秀项目经理为领头羊的具有工程总承包管理能力的项目核心团队。另外,我们要加强对青年项目管理人员的培养,建立带教机制,通过“传、帮、带”传承经验,同时对年轻员工,要敢于压担子、使优秀的青年管理人员能尽快脱颖而出,为青年人员创造更多的机会和舞台,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储备后备人才。
2.4、适度的权利控放
作为总承包单位都希望对项目有绝对的控制权,而作为承包方,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总希望总承包方能给予更多的自,集中表现在资金的收取及对材料采购方面。显然,这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光控不放,容易管死,分包单位无利可图,会失去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放权不当,会导致总承包单位损失应有的利益,甚至会导致总承包单位对项目的失控。因此,适度的控放,会起到双赢效果。
2.5、合同风险控制
总承包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如:设计风险、施工风险、意外风险、物价风险、资金风险、工程变更风险等,特别是施工风险和变更风险,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往往分歧较大。如何恰当的分担以上风险,加强对施工单位进度管理,有效地进行工期、质量和费用控制,充分发挥总包方的管理和技术优势,是总承包管理模式成功的关键所在。
结语
施工总承包管理是一个团队的运作,如何有效发挥团队的协同能力,是管理力度到位的有力保证,随着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新工艺技术层出不穷,不断在工程中应用。不断创新推广的新技术、新工艺,对施工总承包管理亦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时在施工总承包管理中不断吸收创新管理方法,总结以往成功经验,是不断提高项目团队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的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施工难度也相应增大,依靠单独某一企业去组织完成项目任务逐渐被多种专业的施工企业共同参与工程建设的组织模式所代替。也就是当下所说的工程项目分包。虽然这一模式解决了施工困难的问题,但 随之而来的是分包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给我们的项目管理带来了风险,值得我们去深思。
1 目前我国项目分包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1 分包单位以及总包单位缺陷
大量的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企业处于私下交易的混乱状态,无证承包、、转包、违法分包等问题非常严重,大企业的转包挂靠现象也很猖狂;政府工程、公有制投资项目中过多地指定分包商常常使总包商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同时影响了分包市场的健康发展;分包主体的社会地位下降,导致某些总包商凭借其有利地位,对分包商任意宰割;分包主体良莠不齐、素质普遍较低、人才缺乏和没有专业精神等问题普遍存在;总包商的合作意识不强,不愿把自己不具优势的专业分包出去;总包的项目管理水平低下也影响了分包与主包间的分工协作。
1.2 缺少全局考虑,协调性差,
有些大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分包单位很多,同一专业的分包单位都有好几家,但各分包单位都只负责自己本单位的施工管理,争取把自身利益最大化,忽视了项目的整体利益和系统性。主要表现在强占工具和材料、工作面,宁可放着不用也不给别人;文明施工逃避责任,采取事不关己的态度,这种局面给项目管理造成极大的困难,总包方人员把时间都浪费在了处理协调这些事上,但由于相互推拖,往往不能取的较好的解决。
1.3 “以包代管”
在施工过程中,有一些总包方误认为分包合同订立后分包出去的工程不论出现什么事情都应该由分包方自行处理和承担,与总包方没有关系,有些总包方会只派一两个人去监督;有的干脆不派人。事实上,部分分包单总体实力较弱、人员素质普遍较差且流动性很大,人员管理困难,造成施工过程中材料不合格,质量不过关,安全隐患多,不能按工期完成等问题。如果事故发生,总包方难以摆脱由此引发的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
1.4 转包或再分包增大风险
如前面所提到的一些分包单位它根本不具备资质也不具备相应的施工能力,只是通过一些手段获得了改工程,它不得不把项目转包或分包给其它单位,更有甚者出现层层分包,分包单位也不派人去监督管理其它单位,只是从中收取部分的费用。导致分包合同不再具备严肃性,加大了管理难度,减弱了管理力度,资金不能正确的使用在项目上,而且再分包单位的资源和施工能力很可能不满足施工要求,最终导致施工质量下降,施工进度延缓,安全隐患增多,合同纠纷等等问题。
1.5 合同订立不规范,履行不严格
现有法律非常重视总合同的的形式、条款、订立审查程序,对分包合同却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总承包商与业主的合同已经订立,但与分包商的施工合同条款就具体单项工程要求不一致,甚至有一些强迫性的不公平条款。总承包商将风险转移给分包商,风险条款不订立,分包商冒险施工,导致正常索赔不能正常进行,影响工程建设。
2 我国项目分包管理可实行方法
2.1 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严格审批流程
从源头做起,杜绝那些不具备资质的企业,完善市场准入制,严格审核分包单位资格。审查分包单位进行技术资历审查。主要审查分包单位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层次,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技术人员数量、施工管理人员数量以及管理人员履历。审查分包单位财务状况。注重了解分包单位基本概况和公司法人资格、近三年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银行提供的资信证明及可从银行获得的贷款金额等。审查分包单位施工经验。主要看分包单位有无类似工程项目的施工经验、业绩、近三至五年类似工程的现有或已建工程业主证明。
2.2 完善管理机制
在选择了合格的分包方是做好分包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上,我们还需要科学、规范地对其在施工过程进行管控.务必做到分包方在施工实践中履行合同承诺,保障各大要素如工期、质量、安全等受控。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整完善的分包管理体系来规范分包方施工。
严格规范进场手续。包括归档管理分包单位的员工信息、入场安全教育、施工机械、人员资质的报验:配备劳保用品、现场临时设施布置。进度管理制度。包括计划的编制、执行、调整和计划完成情况的考核。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分包单位特种作业人员、质检员持证上岗报验、“三检”制度、现场质量控制和工序交接等。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分包单位建立安全管理机构、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培训和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施投入制度及安全检查.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包括责任与目标明确、检查与控制过程、系统综台管理制度等。材料采购控制制度。包括材料的采购信息来源、询价过程、质量检验等。
2.3 做到施工过程全程跟踪
分包管理的过程既是对自己施工管理能力提高的过程,也是培养能跟自己长期合作的分包单位的过程,总包单位应该做到,没完成一个项目,或项目的一个阶段,对自己单位进行总结,对分包单位进行综合评价。对自身的分包管理经验总结包括对管理中的得失做出全方位的检查,继承好的做法,改进不够之处,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分包管理水平不断上升,分包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对分包单位的综合评价包括对分包单位的施工质量、施工能力、施工进度及信誉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存入档案,以备下次项目分包单位筛选。
2.4 营造双赢环境,构建和谐项目
不要一味的去强调甲方乙方,总包单位应该主动加强分包单位的整体意思,建立双方合作关系的工作重点是致力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实现的共同目标和利益,并通过建立各向工作利序,使总包商和分包商朝这些目标而努力工作。合作关系并不是要彻底消除冲突,而是要求筹团队成员承诺的工程质量负责,并本着诚恳的方式解决问题。成功的合作伙伴关系不仅仅要求建立一套相应得工作程序,还需要项目参与人员转变观念。必须把项目看作是整个团体共同努力的才能取得成功,而不是用狭隘的局限性的观点来看待。单独一方的成功往往并不能给项目带来好处,总包和分包任何一方的失败都会给项目带来巨大损失。当总包商和分包商之间的信任和风险共担是双方建立了稳固长期和合作关系的标志。为此总包单位应该多提供平台供分包单位共同成长,如提供更多的项目信息,让分包单位共同参与讨论,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单位的整体能力,又能达到更好的沟通协调效果。此外还可以邀请分包分包单位共同参与项目会议,及时反馈项目信息,通过团队会议增强团队意识,又或者组织团队活动,如球赛等等,增强团队了人员之间的团结性和协调性。
2.5 加强分包合同的管理
严格分包合同的管理程序,包括合同资格预审、合同谈判、合同评审,合同签订,确保合同内容,形式有效合法。在合同实施过程中进行专人管理,专人负责,认真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和责任。努力讲问题遏制在初始阶段,将损失降到最低。全面及时地收集整理信息,做到合同纠纷有备无患,保证工程如期进行。
2.6 建设项目分包管理展望
提倡国内总包商实行公司和项目部对分包商的二级管理,总包商应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自定分包合同的蓝本,加强合同管理在合作中的作用,在合同条款中要体现构建双方合作关系的管理思想。根据分包商类型、对项目的总体影响对分包商进行分级,突出管理。提高分包商的竞争力,做到更专业化。
3 结束语
当下的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规模越来越大,施工专业技术水平要求不断提高,单靠某个施工企业组织起各种资源已经相当困难,合作已经成为现代项目建设的趋势,建立一个稳固的长期合作的工作关系来促进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对我国项目管理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铁路更新改造工程项目 成本管理 控制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务院目前已经将加快铁路建设作为“调结构,稳增长”的重要战略举措,因此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铁路建设市场已经进入了微利甚至无利的时代,铁路建设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施工企业必须及时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不断提高企业内部精细化管理水平,才可以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建设目标。铁路更新改造工程主要是指铁路企业升级、改造当前既有的设备,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输设备技术水平,实现扩大再生产的目标。铁路更新改造工程是现代铁路建设企业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工程,为了将该工程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做好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铁路更新改造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深化全体员工对于成本管理的认识
想要做好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和控制,首先应该从思想上意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为铁路企业管理者一定到认识到在铁路建设市场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企业项目成本之间的较量。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铁路建设企业的施工能力以及技术优势并没有很大差异,在这样的形势下,只能以项目成本为切入点,尽可能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投入,减少项目成本费用,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为企业争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目前,很多企业经营管理者都已经开始树立“成本管理人人有责”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其次,还应该正视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深入分析、研究工程项目出现亏损的原因,进而总结项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以成本管理为中心”的项目管理理念。
二、建立一套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
铁路建设企业应该成立一个专门负责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第一责任人应该由公司及其下属工程分公司第一管理者担任,主要负责统筹管理项目成本管理的大体工作。而分管领导应该担任分管责任人,负责具体的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各职能部门也应该明确自身的职责,全力参与到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铁路企业应该逐步建立完善、系统的更新改造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体系,为做好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组织保障。其次,要求铁路更新改造工程的参与人员应该严格根据国家和行业制定的成本管理制度执行,进而提高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三、注重项目成本预控管理
(一)工程项目投标阶段
在项目投标阶段,一定要科学、合理的评估项目风险,并且合理预算项目施工总成本,确保做到不投亏损标。同时,应该一定要慎重选择含金量较高的投标项目。整个项目投标过程,工程项目负责人都应该参与其中,而且一定要参与评审报价,分析项目的投资决策。
(二)策划项目
在正式开工之前,应该科学、合理的策划整个工程项目。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应该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合理配置项目各种资源,对实物工程数量进行核实,结合工程项目开展风险评估以及工程组织方案等各方面情况制定一份项目管理策划书,明确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的具体要求。
(三)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
铁路更新改造工程项目的总成本和施工方案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正式施工之前,一定要严格审批施工方案中的安全管理、临时过渡工程布置、施工工期、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障措施、资源配置、质量管理等重要内容,在确保达到施工工期、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施工工艺等各方面要求的基础上,选择成本造价最低,经济效益更高的施工方案。
四、做好成本过程的相关控制管理
(一)确定科学的项目成本管理目标
铁路施工企业一定要在保证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的基本上,根据施工组织设计、项目工程策划书、公司限价、现场核定的数量以及国家和行业制定的相关政策,综合分析判断能够挖掘企业内部潜力的所有因素后客观的编制铁路更新改造工程项目成本预算。同时应该客观的正视项目风险,一般由公司来承担市场风险,由工程分公司的管理团队来承担工程管理风险。其次,一定要根据铁路更新改造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情况科学、合理的调整项目成本费用。具体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如果是不可抗力、延误工期、材料差价、施工方案变更等客观原因导致项目责任成本出现较大偏差的情况下,不应该调整责任成本的编制预算,但是可以制作一份成本测算报告上交给公司,只有公司同意后,才可以调整成本费用。
(二)提高劳务分包管理的规范性
1.对劳务队伍执行“引入问责制”以及“市场准入制”。经过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总结,发现造成项目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收点子、卖牌子,还存在“以包代管”的现象,进而使得工程管理失去控制,导致项目出现严重亏损,因此应该慢慢开始执行劳务分包制度。选择劳务分包队伍的时候,推荐、选择劳务分包队伍的人都必须签字,而且应该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选择劳务分包队伍的过程中,应该优先考虑那些信誉较好、执行力较高、实力较强以及和公司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公司。劳务队伍引进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检查组织机构代码证、资质证书、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以及税务登记证。只有劳务分包队伍符合所有的条件后,才可以办理 “准入证”进场施工。
2.做好分包合同管理工作。分包合同管理是提高项目劳务分包管理标准化、规范化,防止出现各种法律风险的重要措施,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分包合同管理工作,认真、深入研究分析执行合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以及问题,并且根据分包管理模式制定不同的合同范本,具体明确划分合同当事人的权利、职责。制定统一、固定的合同范本的话,就可以制定统一的刚性合同条款以及原则,这样有利于降低工程项目的管理风险,切实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需要注意的是,劳务分包队伍正式进场施工前一定要先签合同,不然工程款不能计量,也不能拨付。
3.进一步加强物资设备管理。物资设备是铁路更新改造工程项目顺利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保障,也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主要施工材料,应该严格按照“限额发料制度”进行管理。根据施工设计精确计算整个工程需要耗费的主要材料总量,严格控制主要材料总量,并且将控制目标分解到每一个作业队伍。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计划限额供应主要材料。同时,每一个月都应该全面盘点、核销物资,如果材料超用的情况下,应该根据合同约定,将超用材料在每月的计量款中扣除。如果是工程分公司外租的工程设备,应该向公司的职能部门详细报送外租设备的型号、使用期限、数量以及规格等具体的使用计划。只有公司批准以后才可以实施,在正式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建立完整的台账,并且做好相应的运转记录,必须根据公司规定的程序结算费用,但是支付的费用也必须得到公司职能部门的审核批准。另外,还需要做好材料核销工作,确保该项工作能够真实的反映出现场材料的实际消耗情况,也能够为作业队的材料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因此一定要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核销工作,并且应该执行核销工作问责制,一旦出现问题,可以立即找到想要的负责人查找其中的原因,及时整改。
五、做好过程控制监督、管理工作
在项目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加强监督、管理是确保成本管理工作规范性、有序性的必要措施和重要手段。因此,在项目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实时跟踪检查执行项目成本管理制度的实际情况,一旦检查出任何问题,应该及时进行整改。对于成本管理中出现的任何违纪违法现象,一定要严格根据相关的规定进行纠正、处理。这样的话,不仅有利于提高铁路更新改造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行为的规范化、有效化,也可以突出公司管理制度的权威性以及严肃性,避免出现项目管理漏洞,构建项目成本管理的长效机制。
六、注重项目考核兑现
项目成本管理的最终落脚点是考核兑现,主要是评判项目责任成本的管理效果。考核铁路更新改造工程项目,便于检查出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漏洞,分析出现这些漏洞的原因后总结有效的改进措施,可以不断积累管理经验,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制度。而且,考核可以将责任成本预算执行效果和每一位员工的个人收入水平直接挂钩,这样可以提高员工对于成本管理的重视度,使他们自主、主动的配合成本管理工作,形成一个全员参与的成本管理局面,实现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全方位管理。
综上所述,当前铁路建设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这对铁路建设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在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的形势下,铁路建设企业应该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尤其是作为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成本管理应该受到高度重视。现代铁路建设企业应该树立精细化成本管理理念,充分意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立系统、完善的项目成本管理体系,加强成本管理的过程监督和管理,实现全过程、多方位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项目成本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李晓光,郑鹏武.浅谈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J].山西建筑,2011.37(9):230-231.
中图分类号:F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22-0118-03
我国电力施工中变电站土建专业对外进行专业分包的变电站土建部分进行全面性的管理。土建管理费用是在公司建立初期或是在工程项目稍少的情况下,变电工程中主要考虑能否使分公司在困境中谋发展而需要平衡的一个经营指标问题,如果公司项目增多,稳定发展,且变电分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原来存在的困境问题已经解决,而土建管理费用还延续前期的计算方法,将对公司本部的资金运营产生很大的影响,故本文对电力施工中变电站土建专业分包管理及其费用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分包管理的实施
我们先阐述一下分包管理项目是怎样实施才能更有利于项目低成本高质量的运行,这对管理费用的分析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电力施工中变电站土建专业分包的现象较为普遍,在分包过程中存在着风险,所以施工企业要强化和重视风险回避意识,制定防范风险制度,坚持合法经营,严明合同管理制度,就能做到化解、防范施工分包工程中产生的工种风险。
(一)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企业只有通过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并严格实施,正确管理,掌握法律、技术、经济等各方面知识,分包工作才能正常进行。企业员工从上到下应该选用懂法律、懂经营、人品好、责任心强的相关工作人员执行各个岗位,使企业内部形成健全的合同管理机构,给回避合同风险提供了保障。
(二)建立健全的企业管理制度,对工程分包的各个环节依法管理、并建立激励机制
施工企业只有通过依法分包,健全企业法治,才能使企业有效地减少工程分包的风险,一个健全的施工合同包括分包合同的总体资格预审、评审、合同谈判、签约、变更或删除、履行、验收结算、分包合同终止、违约处理、工程款管理等统一、严密管理的管理制度才能使项目顺利的完成任务。
分包管理、风险回避方面应该制定健全的奖惩制度,激励员工的积极性,进而稳定优质的施工队伍。
(三)对分包方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建立分包专项管理
建立分包专项管理是确保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所以在对电力工程实行分包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统一对分包队伍实施管理,构建分包队伍的档案。
2.利用模拟招标的形势选择施工企业。
3.管理费用承包给变电分公司后分公司应确定管理人员,且做到不定期考察施工方是否履行合同要求,加强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定期记录,最后对施工较差的企业重新定位或撤销。
4.建立健全合同管理系统,做好分包合同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工作。特别是验收记录、变更设计、结算付款单、工程隐蔽记录、交底资料、往来信件等都是分包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企业应该进行妥善保管。
5.做好工程价款承包模式及其管理费用承包模式的工作,是分包工程具有的特点之一。其中的工程价款是由公司和专业分包队伍在双方互利的情况下确定的,这主要的工作则由公司本部来完成,而工程管理和管理费用则由公司本部给变电分公司下达的一个项目指标,分公司收到指标后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管理(除本部和分包队伍进行签订的合同协议),包括工程质量,安全,该项工程的体系建立,都包含在管理内容里面。
(四)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管,确保分包方认真履行合同
分包方只有认真履行合同,才能保证分包工作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1.相关人员人人参与和掌握合同的内容情况。
2.加强对分包工程质量管理,切不能以包代管。
3.加强成本控制,
确保企业利益不受损害。
以上三点是要求分公司建立该工程的项目部、公司工程部、经营部、财务部在支付分包款项时,要严格把关,包括分公司的管理费用,每次在支付款项前,由技术部门对分包方已完合格工程进行计量,经营部门对应结算的价款进行审核,扣除领(租)用的材料、水、电和机械等费用后,才能对分包方拨付工程款。另外,还要对代扣营业税金支付作出明确的规定,并预留工程质量、安全保证金等,有必要时将工程部分款项作为结算价款调整。而管理费用则是另当别论,因分公司是公司的主要组成部分,以资金分配这一方面上是可以灵活运作的,从一定的程度上为了缓和一下分公司的资金周转困难可以预拨或超拨,在下一个分包项目的管理费用中扣回。
(五)完工后对施工作出总结,积累分包管理经验
当分包工程竣工后,经营专责人员应该对分包合同的各项管理费结果进行总结,为以后分包工作提供了宝贵意见。
二、变电站土建专业分包管理费用的预算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现在正在施工的土建分包管理费用的一些资料分析:
我国电力施工中变电站土建专业对外进行专业分包的变电站土建部分进行全面性的管理,这其中就会产生一个管理费用的问题。其中具体的测算如下:
1.管理费用的测算本着为公司利润分配公平原则而进行。
2.测算按一个220kV变电站来计算,管理费用总价按1年7个站进行计算。
3.所有变电站工程都要建立项目部,项目部按4人配置: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安全员。
4.220kV变电站工期:三通一平工程70天,土建主体施1240天,预验收30天,三通一平工期50天在计算费用时按2个月计。
5.测算表内的差旅费用按100元/天计算,单个220kV变电站主体工程4人每人每月出差3天,三通一平每人每月出差2天。
6.费用已经考虑到有人员资源重合现象的问题。
7.工资不包含公司总部代缴纳的养老保险五险一金费用。
从表1和表2两个表中看出按原来管理费用模式的指标下达变电分公司一年的土建管理费用远超测算值,公司要平衡考虑变电分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土建管理费用的调整。
另从变电分公司的实际情况可看出,按照变电分公司的项目人员资源重合是一个常态的情况来计算,变电分公司有5个项目经理,按管理费用测算出来的数值来看,管理测算费用已经足够。按2010年的管理费用来看,变电分公司进行的土建分包管理项目一年共有5个220kV变电站,3个220kV变三通一平,这样与测算的价格基数相当,即偏差不大。
三、变电站土建专业分包管理费用的预算的作用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土建管理费用对变电分公司来说已是盈余,如继续使用原来的管理费用分配模式,工程继续增多,管理人员跟不上的情况下变建分公司会有“加倍盈余”的倾向,而对于公司本部来说,项目增多管理费用也将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总部的管理费用调配额度却相应的变窄,公司总部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这将部分抑制了公司经济效益管理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分公司合理利用管理费用,将会有不恰当使用管理费用的现象发生、同时也有违于《公司内部经济承包责任制实施办法》中提倡的向低耗完成各项任务的宗旨。所以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应重新调整土建劳务分包的管理费是大势所趋,是变电分公司原来的“粥少僧多”成现在的“粥多僧少”现象进行企业经济整顿的最佳时期。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阐述,一定会对于我国电力施工中变电站土建专业分包管理费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如何改进现有变电站生产、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成为了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相信通过企业内部调控、依靠科技、加之企业不断的改进技术支持。一定会使我国电力施工中变电站土建专业分包管理费用的预控上有越来越严格的规范和预算。
参考文献
[1]李辉.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土建类专业适用)[M].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崔军.FIDIC分包合同管理与实务[M].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施工企业劳务管理的战略地位
提升建筑也劳务管理战略地位,实现管理模式四个转变。承包企业和专业分包企业、劳务分包企业要明确和强化劳务分包管理的指导思想,重心是要在目前的管理基础上实现四个转变。
1、总承包企业对劳务分包的管理应该转变为长期的战略合作,而不是之前的短期的、临时性的搭档式合作;
2、要将之前简单粗放的传统劳务管理转变为规范化的、流程化的科学系统管理,并且要确定PDCA管理模式,加快形成劳务企业和农民工管理的长效机制,进而强化工作过程控制及其细节管理,强化法规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
3、要用政府主管部门规范的劳务管理规程取代各企业自行的劳务管理模式。此外,还要积极地总结归纳各地的的劳务管理经验,借此经验提升劳务管理水平,颁布规范化的管理规程,主要包括实施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劳务分包企业、总承包企业相适应的规程;
4、此外,劳务分包企业还要实现三提高和两稳定,即提高人员素质,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实力,稳定技术工人,稳定主要技术和管理骨干。
劳务分包的规程化管理主要是对以下九大部分的管理,即计划管理、战略合作企业管理、招投标管理、人员管理、督察管理、结算与兑付管理、统计分析管理、考核管理和综合评价,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二、建筑企业劳务管理的思路
劳务管理成为建筑企业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之一。解决好这个问题,对于企业减轻管理负担、提升竞争力、实现向管理型、技术型的转化能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建筑企业劳务管理可采取如下措施:
1、加速分离,顺利进入市场。即要加快管理层、技术层与劳务层的分离,是劳务层进入市场;也可以借助内部劳务公司统一管理固定工人,与项目经理部签订合同,进而将固定工人剥离出公司直接进入市场;
2、劳动作业需持证上岗。内部劳务市场和社会劳务市场的劳动力在签订合同前必须仔细地、逐一地进行技术考核。凡是上岗人员必须拥有相关证件,无证拒用,并严防冒名顶替,还要逐渐实行工人技师和高级技师的职称制度;
3、实施培训。对进入到劳务公司的工人进行有针对性地岗前教育和技术培训;
4、完善制度并严格执行。完善用工管理制度、劳动分配制度、劳动安全制度、劳动保护制度、劳动保险制度、劳动考核制度等。每一个制度都必须要达到“三个有利于”的目标:有利于劳动力的科学使用,有利于企业进行安全施工,确保人员及建筑物的安全,有利于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三、建筑企业劳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目前建筑企业劳务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劳务人员的流动性太大,导致管理的无序和无效,因为,劳务人员多由农民工组成,人员的新进与辞退非常频繁,如果建筑企业没有针对这一问题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将会严重影响施工的有序进行,及整个建筑企业的工作效率及质量。结合自身的管理工作经验,先将三个有效措施总结如下:
1、完善管理体制,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制度,落实各项管理措施
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统一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是建筑企业实行劳务人员管理的机制,为了解决劳务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可以建立建筑劳务市场和劳务人员进入的统一凭证,具体地说,就要建立统一的劳务人员登记档案,规范劳务人员的个人信息记录,例如给劳务人员建立统一的劳动手册,劳动诚信记录等,使得技能保证劳务人员在建筑市场的合理流动,又能维护雇佣双方的合理权益,使得建筑企业在招收新的劳务人员时,可以对此劳务人员的工作经验,工作态度,诚信度,技能水平等信息有详细的了解,这样,就能使得很多管理上面的难题迎刃而解了。
此外,还应该建立统一的建筑企业劳务人员的教育登记培训制度。要规范劳务市场的人员管理,提高劳务人员自身的教育水平及技能水平是尤为关键的一个方面。在建立人员信息档案的过程中,要将相关的教育培训信息登记好。因为教育培训可以有效地解决建筑劳务工人技能偏低,安全意识不强,操作技能不规范等问题,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劳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及遵纪守法意识。使得管理过程中更能依法办事,有章可循,减低管理工作的盲目性与低效性,也有利于避免劳动纠纷的发生,保护雇佣双方的合法权益。
2、优化劳务人员结构配置
针对建筑企业的具体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结构优化:
年龄结构化
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来说,年龄结构化对其管理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在公司的各个岗位中,形成一个呈金字塔状的“老中青”结构。按照年龄划分老年比例在塔顶,中年比例做支撑,青年比例是基石。
能力结构化
能力结构化就是多公司各个管理和技术岗位进行招标,筛选出优秀的人才。都说“能者居上”,对于“能者”给予优待,对于“弱者”,“强者”给予辅助,这样在公司各个岗位之间形成“强帮弱”的能力结构。并且要能突显出各个岗位中素质高、能力强的核心人物,也就是业务骨干,让其能发挥自己所长进行“一帮多”的能力展示。
专业结构化
对于公司的发展来说,对于员工的要求不仅仅需要有自己所在部门的实践经验、专业技能,更能进行公司整体的结构的系统了解。这就需要公司在优化专业结构配置的同时,进行各个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选拔生产一线的优秀人才,将其调整到关键岗位或破格提拔到管理岗位,让管理层、技术层以及基层人员的结构比例达到最优状态,为公司的整体发展铺好道路。
3、完善激励机制
在某建筑企业的劳务人员战略管理中,激励机制从两个方面进行建立和完善:
(1)通过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新的薪酬机制。对于公司基本员工继续采用岗位技能效益工资制,但在固定工资与浮动工资的比例上要有一个较大的调整,浮动工资所占的比例要越来越大,而且浮动工资与员工平时的表现和工作绩效密切挂钩,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起企业员工的积极性。而对于高层管理人员,可以实行新的分配制度——年薪制:年薪=基薪+风险收入,风险收入在年薪中所占的比例要越来越大,充分调动高层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才智。
(2)通过用人制度改革,建立新的竞争机制。健全和完善“末位淘汰”和“竞聘上岗”制度,以实现淘汰冗余,精兵强将,引入竞争,能者居之的目的。这样才能使得建筑企业人力资源实现优化组合,提高了企业劳务管理的工作效率,促进了企业效益的增长。
综上所述,在全球一体化、社会市场化的新形势下,建筑企业的劳务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抓好人才资源的管理,因为这是一项具体战略意义的任务,并且需要长期坚持。建筑企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因此,必须抓紧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并实施企业人才战略,只有抢占人才竞争的制高点,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曾肇河,建筑企业劳务资源开发与管理[J];建筑管理;2012年07期
[2]伍明辉、张原,建筑企业实施直管劳务的可行性探讨[J];建筑管理;2011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