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风险预警的概念

风险预警的概念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52:3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风险预警的概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风险预警的概念

篇1

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财务风险预警是财务风险管理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财务风险预警的重点是抓住小范围、低程度的财务风险事件与财务状况变化,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小事件引发大风险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21世纪的经济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企业管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都彻底发生了变化,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不断渗透到财务管理中,为财务管理创新提供了机遇。而财务风险预警是一项重要的知识依赖的技术工作,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如何引入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帮助管理者准确地了解企业财务状况,指导风险应对工作的开展,从而降低经营风险,减少财务损失,是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知识本体(ontology)方法研究财务风险预警管理,探索科学化、智能化和系统化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一、基于知识本体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需求分析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现代企业预测和防范风险的一个重要工具,它在收集大量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概率论和模糊数学等方法,设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其预警警戒线,捕捉和监视各种细微的迹象变动,对不同性质和程度的财务风险及时发出警报,提醒决策者及时采取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措施。可见,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立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捕获企业内外部信息并形成有用的知识,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系统应满足如下四点需求。

一是信息收集与转换功能。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系统应通过收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产业政策、国内外市场竞争状况、企业本身的各类财务信息和生产经营状况信息,并进行分析转换,按一定形式和规则存入知识库。

二是预警指标管理与更新功能。系统应建立起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其中的评价指标计算公式,利用财务风险信息子系统提供的资料,计算出具体的指标值,供综合评价和预警使用。

三是财务风险综合评价功能。系统应根据已计算出的各种风险指标的值,利用各种科学的综合评价模型和预测模型,对企业目前的财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和对企业未来的风险进行预测。该功能是根据对企业运营过程跟踪、监测的结果,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和企业诊断技术对企业财务状况的优劣作出判断,找出企业财务运行中潜在的危险。

四是财务风险报警功能。系统应根据已计算出的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的风险指标值、综合评价值以及预测值,按照一定的报警模式发出不同程度的警报。

笔者在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管理研究中引入本体的概念,本体原本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用于研究客观世界本质。在本体中概念的关系可以被描述得更加广泛、详细、深入和全面,通过对概念添加属性值,以及在属性与属性之间添加映射关系,一些不便描述的语义关系就可以清晰地描述出来。同时,在本体中可以使用形式语言,这就为实现知识检索创造了条件。在对财务风险预警知识形式化定义后,本体概念模型能够实现对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理解的唯一性和精确性;另外,利用本体技术对知识的联系进行形式化映射,可以产生和约束新的知识规则,增加财务风险预警知识本体表示方法的实用性。

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知识本体建模

通过分析财务风险预警领域知识的概念、关系和知识结构,采用分层次的思路建立财务风险预警领域本体,并分别对财务风险预警评价模型、指标体系和财务状况监控知识与案例进行形式化描述。本系统模型建立概念本体,评价模型本体、指标本体、资源本体和通讯本体等。下面以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概念本体为例说明财务风险预警知识本体建模。

概念本体是用来描述某个领域内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概念之间关系的本体,这些概念是被该领域内人们所共同认可的,概念是对事物认知的抽象,包含的内容很广,与模型相关的内容有:关系、函数、公理与实例等;关系表达了财务风险预警领域内概念间的互相作用,n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R:Cl×C2×…×Cn;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概念关系,表示在n元关系中确定了n-1个概念,则第n个概念是唯一的,即F:Cl×C2×…×Cn-1Cn;公理表示永远为真的概念,即真命题;实例是具体的模型元素。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概念本体形式化定义如下。

CO::=(Fn,Cc,R,Ac,Ic)。

其中,Fn是领域名,Cc是领域内的术语集,R是关系集,Ac是公理集,Ic是实例集。

R形式化为:R::=(Ra,Rc),Ra是Cc上的属性集,形式化为:Ra::=(dc:Identifier,dc:Title,dc:Creator,dc:Description,dc:Date),前缀dc表示重用DC元数据集中的标识符、题名、创建者、描述及日期元素;Rc是术语间的关系集,Rc域是Cc1×Cc1,形式化为:Rc::=(SubConceptOf,SuperConceptOf,IsPartOf,HasPart,Equal,Pre,Next),SubConceptOf和SuperConceptOf

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IsPartof和HasPart是聚集关系,Equal是等价关系,Pre描述了概念和概念之间的直接前驱关系,Next描述了概念和概念之间的直接后继关系。Ac是公理集,Ac形式化为:Ac::=(SubConceptOfSuperConceptOf-,IsPartOfHasPart-,PreNext-,IsPartOfIsPartof*,HasPartHasPart*,EqualEqual*,……),表达了SubConceptOf和SuperConc-

eptOf,IsPartOf和HasPart,Pre和Next都是逆反关系,IsPartOf和HasPart和Equal都是可传递的。Ic形式化为:Ic::=(IRa,IRc),IRa是属性集实例,IRc是概念的关系实例。

概念是对人类知识的抽象,概念本体是按照分类法来组织领域概念及其客观关系的,概念本体作为一类独立的本体存在,由领域专家或知识工程师管理。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概念本体的描述说明如下:

Fn=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

Cc=(Z计分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多元逻辑(logit)模型,F计分模型……);

IRa={(“Prop1”,“Z计分模型”,“Z-score”,“通过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X1,X4)、获利能力指标(X2,X3)和营运能力指标(X5)五种财务比率有机联系起来,综合分析预警企业财务风险。”),(“Prop2”,“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rtificial-Neural-Network”,“通过大量神经元的复杂连接,采用由底到顶的学习方法,以自组织和非线性动力学所形成的并列分布方式处理非语言化的财务模式信息,达到预警企业财务风险的目标”),……};

IRc={SubConceptOf(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Z计分模型),SubConceptOf(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IsPartOf(Z计分模型,函数形式),IsPartOf(Z计分模型,参数指标),IsPartOf(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模型算法),IsPartOf(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输入矩阵),……}。

三、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管理系统框架

通过分析基于本体的财务风险预警知识模型及需求,本文提出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管理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

篇2

经济全球化,经济市场上影响因素增多,这也导致了企业发展的不稳定性,作为企业发展新秀的农垦企业在经济大潮中形势尤为严峻,农垦企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导致农垦企业发展的风险急剧上升,对于某些企业面临着生存危机。纵观全国,整体上看我国企业进入财务风险时期,农垦企业是以农业为主的多元化发展的企业,只有防范风险、化解风险才能让农垦企业在经济市场上有一席之地并且长足发展。如何预防和解决财务风险成为农垦企业财务部门的重要课题。

一、财务风险的类型和概念

1.类型

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企业风险的发生。财务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命脉,面对风险,财务管理首先要识别,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做好风险预防能防患于未然,有利于企业经营活动的稳定进行。市场经济背景下,农垦企业中常常出现的财务风险有四种,分别是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和存货管理风险。

2.概念

所谓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指以保证企业正常经营为目的而建立的报警系统和控制系统。财务风险的依据是企业的财务报表、企业的经营企划、企业中与财务相关的其它信息资料;财务风险管理系统的常用方法是比例分析和数学模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主要参考理论是企业管理理论和市场营销理论;财务分析系统的作用是预测企业经营中存在的财务危机,为企业调整经营决策做参考。

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功能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基本功能是检测和诊断;财务风险预警功能的衍生功能是校正和免疫。下面分别简要介绍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四项功能。

1.监测是通过跟踪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整体过程,与生产计划和生产标准进行对比和核算,反映生产偏差,找出问题,进而预测出企业的经营状况。监测的作用是提前警告,早作准备,寻求对策,从而把企业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2.诊断的依据是预警的结果,诊断的技术是现代企业管理技术和企业诊断技术,诊断的目标是找出企业运行弊端;诊断的作用是企业能够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实现企业管理的作用。

3.矫正是以监控功能和诊断功能为基础,制定改进方案、采取改进措施。矫正的作用是修复经营漏洞、完善经营方法,使企业运营的各项指标符合制定的标准。

4.免疫是对检测功能、诊断功能和矫正功能的分析、整合和记录。免疫功能的作用有两个,一是记录经验,作为锦囊,相似问题,直接处理;二是记录“发病诱因”,及时规避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

目前,农垦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有两种,一是企业外部条件造成的企业财务分集,二是企业自身经营管理问题引发的财务危机。一般情况下,企业财务预警机制包括总体财务预警机制和部门财务预警机制两个方面。总体财务预警机制的作用是企业高层掌握企业的总体财务状况,面对危机征兆,及时宏观调控。部门财务预警机制的作用是设定各个部门的警戒值,及时改进可能失衡的地方。总体财务预警机制和部门财务预警机制的关系是:总体财务预警机制是设计图纸,部门财务预警机制是一砖一瓦;总体财务预警机制决定部门财务预警机制的应对措施,部门财务预警机制保证总体财务的制定方向,反馈总体财务的实际动向。具体构建为:

1.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2.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构建风险顸警指标体系。3.加强资产管理。加强企业资产管理,防止不良资产产生,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是防范财务风险重要的管理手段。4.加强资金管理。合理调动使用资金。财务人员进行货币资金的合理调度。细化应收账款管理。

四、如何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

经济全球化,在经济市场下财务风险只能尽量规避和减小,无法完全消除。从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的运营规律上看,要谋求企业发展,不可以太过保守,追求零风险很可能在经济市场博弈当中败下阵来,直至被彻底淘汰。从企业自身发展看,较为理性的面对风险的态度应该是在以成本效益为原则的前提下,将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合理的范围之内;面对风险应有的策略是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具体说:

1.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会产生筹资风险。2.控制投资生产项目、投资证券市场和投资商贸活动的风险。3.提高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要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要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要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比例,要建立销售责任制。

五、结束语

农垦企业的目标是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提高资产管理水平,树立规避风险的意识,强化此物风险控制,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农垦企业发展历史较短,企业的特点是融资渠道较窄,内控机制不完善,基层管理制度空缺或不健全,面临市场经济下接踵而至的层出不穷的各种危机,农垦企业显得弱不禁风,难以应对。宣告破产的农垦企业是前车之鉴,建立并且完善适合农垦系统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当务之急,管理和农垦系统对财务是农垦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

篇3

关键词 企业内部控制 财务危机预警 耦合

引言:企业风险是使行为结果偏离初始目标的所有不确定性因素,指企业在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可能遭受到的损失威胁,它直接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恰恰因此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的普遍关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形象的说明了不及时发现风险,不及时控制风险的严重后果。故而,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对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加以有效应对,使其被扼杀在萌芽状态。而控制企业风险的具体方法细化到管理理论即是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和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一、企业风险控制理论存在的认识误区。

面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任何重大决策都要以风险可控为前提,但是又不能因为惧怕风险而裹足不前。这就需要我们依赖企业风险管理的知识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作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但是,人们在进行学术研究过程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企业的内部控制与财务危机预警机制分开讨论,很少讨论到他们之间的共性。[1] 其实,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和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企业风险系统的两大方面,而不应把他们作为独立的两个单独的分支。

二、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危机预警的理论研究进程

1.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理论进程。自18世纪产业革命之后,内部控制思想受审计的不断影响而逐渐产生,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等因素的变化而有所转变。“内部控制”一词最早以审计术语的形式出现在美国会计师协会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文告中。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致力于研究这一系统,并把它基于某些理论之下进行解释。如最初外国的学者就曾使用全变理论对其做出过解释,国内的杨雄胜、陈志斌、林钟高、刘明辉等也都提出过自己的见解。到20世纪70年代,内部控制理论受系统论、控制论的深入影响而进入内部控制结构阶段。提出了内部控制理论的概念的三个层面,即环境层面、会计制度、控制程序。到了20世纪90年代,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即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具体体现在:提出了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内部控制的责任和目标,将强调风险意识摆在了突出的重要位置,并提出了企业成本与效益原则。正是对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才使得内部控制的概念被界定为“它是市场主体满足所有者利益要求和企业自身利益发展的一种行为方式、一种内在的接受监督并引起和保证企业行为规范的制度和机制。”它由“内部牵制”逐渐发展变迁到“风险管理”,并成为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的子系统,涵盖在全面风险管理的范畴内,隶属于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2.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理论变迁。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就是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而对企业(或企业集团)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事先进行预测预报的财务分析系统。它最初的概念界定涵盖了定性和定量两个层面。对于定性这一层面,除了经营失败、无偿还能力外,还包括违约和破产,在这个层面上,国内外的学者几乎“英雄所见略同”。但是对于定量这个层面,国内外的学者则出现了认识上的偏差:国外的学者认为企业的财务危机的标志为根据破产法的规定提出破产申请;国内的一些学者则根据1998年中国证券监管会颁布的通知中提到的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特殊处理的公司来判别企业的财务危机。在这一阶段,学者们多将注意力放在财务指标对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上,并以某种数学模型来分析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单一的单变量破产预警模型到复杂的多变量综合分析模型的过程。但正如我们目前所发现的研究误区一样,所有的学者在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研究时,始终处于“井水不犯河水”的境况,对二者的研究始终处于独立的状态、隶属于各自的领域,而未将二者放置在全面风险管理的范畴内,没有将二者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两个不同层面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

三、契约理论框架下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耦合

由于企业面临着不完全的契约而出现风险,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都是为了有效应对企业的风险服务的。这就需要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信息系统与沟通、控制活动、对控制的监督等5个要素以及引起企业财务危机的投资、融资、经营、增长因素等进行全面分析,分别把握每个因素对这两大系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二者的耦合加以研究。故而,我们需着眼于现有条件下的可控内容来有效防控企业风险:一是通过授权制度防止草率的投资行为、融资行为,通过财务风险预警制度来约束企业经营行为;二是合理控制企业的增速,要通过环境控制对企业高层决策者的理念、决策程序、经营风格加以约束。

结语

篇4

引言

随着桥梁建设事故和潜在风险日益严重,如何辨识桥梁建设风险和利用风险管理的方式解决桥梁施工中的复杂决策,已成为处理施工安全系统风险问题的新思路。系统安全预警评估的方法很多:如采用BP和Elman神经网络技术构建了系统安全态势评估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1]、应用粗集理论和支持向量机对系统安全影响因素到性态效应量域的非线性关系进行拟合 [2]等等。桥梁施工系统安全是相对的、模糊的、不确定的。桥梁建设系统受人、物、机械、材料、环境(4M1E)等诸多潜隐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确定指标权重时,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度量桥梁建设系统模糊不确定性的模糊熵能一定程度缩小主观判断与客观实际之间的误差,则可以采用模糊熵和模糊数学原理解决模糊系统的综合评估问题。运用模糊熵理论确定系统的预警指标权重,再根据模糊综合评判进行安全风险预警[4]。

1 模糊熵理论

熵是信息论中一个非常基本并有重要应用的概念,熵描述了一个概率分布的不确定性程度。将熵概念移植到模糊集理论,可得到模糊熵。模糊熵描述了一个模糊集的模糊性程度,分明集是不模糊的,因此要求分明集的模糊性为零;隶属度取值均为0.5的模糊集是隶属性最难确认的模糊集,[1/2]的模糊性应最大;直观上看模糊集A和补集Ac距[1/2]的远近程度是相同的,自然要求A和补集Ac的模糊性程度是一样的。另外,模糊集的模糊性应具有单调变化的性质,即A越接近[1/2],A的模糊性越大;A越远离[1/2],A的模糊性越小[3]。

2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指标

要建立桥梁施工安全风险预警体系,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风险预警理论和桥梁施工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基本框架,以确认采用何种类型的风险预警模式和工具建立预警体系。通过风险预警的理论准备,认识到桥梁施工的环境、风险类型及其演化趋势、风险形成机理,并明确如何采集风险信号、选择测评手段、如何实施信号传输及如何进行风险度量等,形成一个完整的风险预警研究框架,为桥梁施工安全风险预警体提供系统和完善的支持。

3 模糊熵的风险指标赋权

基于模糊熵确定指标权重的依据是:如果只用βi一个指标来确定桥梁施工系统的安全等级时,通过其特征值可得βi隶属于安全等级论域中各模糊子集的隶属度,从而获得判断其安全等级的决策变量,即决策信息,βi的模糊熵值描述了此决策信息的模糊不确定性,熵值越大,则判断结果的不确定性越大。当同时采用多个指标时,模糊熵的值越大的指标其判断不确定性越大,因此在决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小,应该赋予较小的权重值,反之亦然。

根据各指标模糊熵得到的其权重,利用模糊理论,对每个指标对桥梁施工安全系统的影响值(损失值),利用一定的运算标准,最终得到桥梁施工安全系统的等级。从而可以帮助决策者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

4 结束语

桥梁建设过程中所隐藏的风险预警和控制的方法和模式还有待继续研究,本文就利用模糊理论对桥梁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指标进行分析和预警,根据对桥梁的安全特性以及现有预警评估方法的分析,将熵理论和模糊数学相结合,通过模糊熵确定指标权重,该方法能够减少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提高精度,为桥梁系统安全预警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欧韬,周长春.基于神经网络的民航安全态势评估模型及仿真[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l,7(2):344l.

篇5

产业风险预警是宏观经济风险预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大力推进,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大大增加,尤其是在走向国际市场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信息且对国际竞争环境及相关竞争对手不了解,我国部分产业经常处于劣势,屡屡受挫,对其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威胁。

目前,产业风险预警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部分国家和政府也开始重视建设相关产业的监测和预警系统。从国内外产业风险预警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来看,目前国外的产业风险预警研究主要集中于银行业、旅馆业和国际快递业等产业,而国内研究开始主要集中于农业、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电信业等产业领域,近几年随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众多学者开始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险预警问题。在实践方面,我国于2001年启动了重点行业进出口监测系统,初步建立了化肥、汽车、钢铁三大行业的产业损害预警系统;2003年,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和北京新华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了涉及十大行业的《中国行业景气分析报告》;同年,易观咨询和通信世界联合推出了“中国电信产业景气指数”。截至2010年初,我国已建成9000家监测企业产业损害预警直报系统,监测行业覆盖汽车、钢铁、纺织等16个重点行业,我国产业风险预警体系的建设已经初步取得成效。

但是,目前的产业风险预警研究主要基于产业经济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主要预警方法为警兆预警法和警素预警法,其预警体系构建也只是针对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壁垒以及减少贸易摩擦而建立的一种产业监测系统,难以应对目前产业所处的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相关竞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产业自身发展的异常情况。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更加全面、成熟的理论来指导产业风险预警实践工作,规避产业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将产业竞争情报理论引入产业风险预警工作,不仅可以帮助产业认清发展环境、识别潜在风险,还可以帮助产业增强抵御风险能力,提高竞争优势,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1.产业竞争情报的内涵

2008年11月15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陈峰研究员在中国科协第182次青年科学家论坛上提出产业竞争情报的概念,引起了情报界的广泛关注。此后,以中信所、中科院为中心的一批学者对产业竞争情报的含义、要点及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陈峰等人认为产业竞争情报是指面向产业竞争系统、向本国或本地区产业链内的企业群体提供其所需的动态性、应对性情报的研究与活动。张立超等人认为,业竞争情报主要是指采用全球产业竞争视角,从产业全局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不同国家或者地区间的相同或相似产业所处的产业竞争环境的实时监测,及其对影响该产业领域发展的相关情报要素进行搜集、整理、加工、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产业竞争战略,从而最终为该国或地区整体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而服务。基于此,本文认为,产业竞争情报是指以特定区域的某一产业为服务对象,通过跟踪、监测产业及产业发展环境为产业获取竞争优势提供情报的活动。

从产业竞争情报的概念可以看出,在产业竞争情报中,竞争主体是特定区域内的处于同一特定产业链中的企业集群,开展产业竞争情报的目的在于提高该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实现整个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产业竞争情报具有准公共物品的属性和显著地正外部性。但是,由于产业竞争情报一方面是整个产业中所有企业的共享信息,另一方面又面向的是某一特定产业而非所有产业,因此,产业竞争情报又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可排他性。

从产业竞争情报的内容来看,产业竞争情报可以表现为企业竞争情报的共性集成,也是政府竞争情报乃至国家竞争情报细化和具象的体现。它所涉及的范围囊括了企业竞争情报的范围,并延伸至全产业共同关注的内同,重点包括其他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布局、产业共性技术布局与突破、政策与法律法规,等等。具体来看,产业竞争情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竞争对手情报、技术竞争情报、市场情报以及政策法规与战略情报。

2.产业竞争情报在产业风险预警中的应用

2.1产业竞争情报在产业风险预警中的作用

我国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不足和短板,另一方面是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对手对我国产业优势的强大压制。因此,将产业竞争情报引入产业风险预警工作,对完善产业风险预警理论与方法、进行产业风险预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产业竞争情报在产业风险预警中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可以实现对产业本身及其竞争对手的实时监测,快速分析产业自身发展情况及来自竞争对手的威胁程度,及时预警信息,对产业风险做出实时应对。产业动态监测是产业竞争情报的核心产品之一,即时或定期产业及其竞争对手的最新动态,可以实时、动态监测产业变化,及时识别产业风险因素,快速进行警情,提出应对措施。

二是可以及时、快速地捕捉产业风险的早期信息,在风险对产业发生危害前提前进行应对,尽量降低风险对产业造成的损失。产业竞争情报不仅可以对产业潜在风险因素进行实时监测,而且还可以提业发展趋势、政策环境、技术创新、竞争对手等方面的深度分析报告,预测产业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环境的未来变化,在风险发生前对其进行识别,并将警情扼杀在萌芽之中,实现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是可以降低企业风险预警成本,提高企业及整个产业的风险抗击能力。产业竞争情报作为准公共物品,面向的是整个产业链内的所有企业。因此,利用产业竞争情报开展风险预警工作,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及时、全面的产业动态情报、竞争对手情报、技术竞争情报、市场情报以及政策法规情报,为企业减少风险规避成本,提高企业及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2.2产业竞争情报在产业风险预警中的具体应用

产业竞争情报作为产业风险预警的指导理论,在产业风险预警中的每个步骤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认为,产业竞争情报在产业风险预警中的应用具体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风险识别与预警指标体系建立。产业竞争情报是以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优势为目的的,其关注的重点内容不仅涵盖产业产量、共性技术等产业自身情报,还重点关注政策法规、市场环境等产业环境情报以及来自竞争对手的竞争对手情报。因此,在产业风险预警过程中,应从产业自身、产业环境和竞争对手三个维度来识别产业风险,构建预警指标体系。

第二,情报收集与分析。在产业竞争情报服务过程中,产业竞争情报形成了涵盖各类产品的综合产品线,例如:产业发展态势定期监测产品;市场分析、产业政策等领域的深度分析报告;竞争对手、目标市场等相关基础数据库;公共信息平台及时推送;等等。因此,在产业风险预警过程中,可以综合利用产业竞争情报的各类产品对产业风险因素进行实时跟踪与监测,并针对特定风险因素进行情报深度分析与风险评估,从而为产业风险预警及时、迅速、高效地提供情报支撑。

第三,风险预警运行机制构建。由于产业风险预警易出现“搭便车”现象,因此传统的面向整个产业内企业群体的产业风险预警工作通常由非盈利性科研部门、行业协会等第三部门完成。实际上,尽管产业风险预警是面向产业进行的活动,但其受益对象不仅包括产业,还包括企业及政府。只有企业、政府及第三部门联合起来,通过合作来分享各种信息与资源,才能更好地规避产业风险,实现产业健康发展。产业竞争情报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其供给主体具有多元化,包括政府、行业协会、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及营利性科研机构等多个部门,可以协同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情报。同时,产业竞争情报的服务模式也具有多样化,可以由各个部门单独进行,也可以由政府或第三部门牵头、协同组织多个机构共同进行。因此,可以将产业竞争情报引入产业风险预警运行机制中,协同组织多种情报供给主体,共同开展风险预警工作,促进产业风险预警工作实现有序的良性循环。

篇6

2008年9月,源自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了重大影响,金融市场的急剧震荡波及到实体经济的发展,一些用电客户尤其是高耗能客户,生产经营形势恶化,资金链断裂,为了转嫁危机,拖欠电费的情况频发,供电企业电费风险进一步扩大[1]。从供电企业内部看,近年来,供电企业对加强电费回收、防范电费风险的重视程度有了显著提高,把百分之百回收电费作为业绩考核的主要指标,但电费风险管理的概念提出也是近几年的事,风险管理的思想还不深入,还没有形成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管理团队的风险管理意识还没有转化为科学常态的风险管理实践。

1、国外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研究研究状况分析

风险管理最早起源上个世纪初的美国。1901年美国威雷特博士出版了他的《风险与保险的经济理论》,开始对风险问题进行系统研究,1919年美国雷特出版了《风险与不确定性》一书,提出了风险预警的概念,开始对风险预警进行研究。1921年美国奈特出版了《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对风险理论做了进一步的拓展[2]。50年代以后,风险及其预警研究得到广泛重视,一批论文和著作出版,这些著作对风险的形成、类型和预防进行了广泛研究,但他们主要侧重于金融方面,对企业的经营过程而言其风险管理主要是财务风险管理,基本未对企业的营销风险进行研究,对风险的预警系统也没有形成实践体系。尽管一些著作提到了营销风险,但都是一笔带过[3-4]。只是美国学者James卫Forkan的新作《营销风险》一书,开始了对营销风险的系统研究。在书中,James对营销风险的成因、类型、表现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营销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企业面临的营销风险逐渐增加,很多企业在面临营销风险时束手无策,给企业运营带来很大威胁,甚至面临倒闭,所以企业营销管理问题,在国内外又逐渐得到关注,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及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增加,许多企业越来越重视风险和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等新理论被提出并纳入实践。国外电力企业对电力营销中电费风险管理,都纳入了企业整体的风险管理体系当中,并且由于电力营销的特殊性和各国电力营销体制的差别、文化的差异,国外电力企业的经验可资借鉴的也不多。

2、国内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研究研究状况分析

我国对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总的来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学者将风险管理和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引入中国,在少数企业试用。我国预警管理理论的研究与应用经历了一个从宏观经济预警渗透到企业预警、从定性为主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点预警到状态预警转变的过程。宏观经济预警和金融预警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理论体系和方法也比较系统和规范。而在微观经济领域,国内的预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开展则相对较为缓慢。代表性的研究是佘廉教授等专家群体所完成的一系列相关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相继出版了《企业管理滑坡探源》、《企业逆境管理》、《企业逆境管理探析》、《企业预警管理丛书》等专著,创立了企业逆境管理理论体系和企业预警管理理论体系。同时的研究还有一些:王林、唐晓东研究了经济波动对企业的影响,并论述了构造企业经济预警体系的三个方面即政策预警、外部经济预警和内部经济预警;卢锡慧提出了建立企业经营管理预警系统的结构和原则,他认为企业数据预警分析包括企业经济效益、企业活力和企业素质三个方面;胡华夏、罗险峰从企业生存风险的角度研究了企业预警系统,认为应从财务角度和企业经营的角度预测企业的生存风险,可以采用“A记分法”评定企业的生存风险。企业营销风险的预警防控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从所收集的资料分析来看,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还缺乏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也没有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关于营销风险管理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5]。

国内供电企业对电费风险管理的研究应用,已经起步,基本上是从信用风险管理的角度切入,开展对电力客户的信用等级评价,为电费风险预警提供依据。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其2003年印发《关于加强电力营销工作的若干规定》(国家电网生(2003)490号),明确提出加强电费风险管理与研究,建立信用风险分析制度;2004年印发《关于电费回收预警处理办法》(国家电网生〔2004)165号),明确要求各地电力公司及所属供电公司建立客户信用等级评价制度、电费回收预警分析报告制度、电费回收动态跟踪及快速反应制度[6]。国家电网公司2006年底开始实施的“十一五”企业级信息化规划项目中,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已列为重要的应用子系统。

2006年6月20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正式对外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从国有企业管理实践的内在需求以及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的角度出发,对中央企业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目标、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内容、流程以及工具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明确的执行要求。这是国资委第一部以企业风险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代表着国内企业风险管理实践发展的新方向,《指引》的出台开创了国有企业风险管理改革创新里程中的新起点。

参考文献:

[1]李强.现代企业营销风险管理理论与应用[D].天津:天津大学2005

[2]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006

[3]Jianmin.s.Jaames,D.J.Butler.Measures of pereeived risk.Managemen science1999,45(4):519-532

[4]P.Theodossiou.Finaneial data and the skewed generalized

篇7

一、引言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迅速扩展升级为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其中遭受重创的当属包括银行业在内的金融机构。7年来,各国政府出台种种财政和货币政策,努力刺激世界经济走出深度衰退的泥淖。截至目前,全球经济仍然走在艰难复苏的道路上。金融危机的波及之深之广,可见一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理念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对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巴塞尔协议银行监管委员会将银行业务经营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分为八类:信用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国际研究经验表明,银行总体风险暴露主要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操作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由于经济不断下行所带来的资产质量下降、银行坏账以及不良贷款上升等,都会导致银行信用风险的不断积累。其次,由于近年来我国金融业的深化发展,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利率市场化趋势日益明朗等因素,我国各商业银行必须注意由于市场价格、利率、汇率波动带来的联动效应。最后,由于商业银行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称为为操作风险。这项重要风险,正日益受到重视。新巴塞尔协议认为,银行应为抵御操作风险造成的损失安排资本,因此明确提出将操作风险纳入资本监管的范畴。上述三大风险,都在银行资本金的约束范围之内,由相应的计量方法进行测算。

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对有效资本配置的要求逐渐提高。新巴塞尔协议提出,在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的要求下,商业银行需要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在资产组合层面上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新巴塞尔协议所蕴含的全面风险理念主要包括三大方面,一是风险管理的范围的全面性。新巴塞尔协议不仅提出了风险矩阵的概念,并明确要求全面风险包含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三大类。二是风险管理过程与系统的全面性。新巴塞尔协议对银行风险的各环节均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风险的识别、计量和控制等。在国际社会中,由美国提出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ERM框架)正在实践中逐步走向完善。最后,新巴塞尔协议提出的三大支柱,使得风险管理的监管与市场约束更全面。

三、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1.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含义

反映金融风险警情、警源、警兆以及变动趋势走向的组织形式,并且以指标体系和预警方法等构成的有机整体被称为金融预警机制。经济金融统计资料和信息技术是金融预警机制的基础和依据,同时,金融风险预警机制还是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和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根据一些相关金融业经营管理原则,还可以建立一套预警函数指针,或者基准值等,并且把这些运用到预警模式中,一旦发现状况,立即显示出警讯,使得监管机构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异常,并找出解决方法。

风险预警机制不但可以对银行系统内部所有问题直接进行检测和判断,还以度量模型、实时数据、评价方法以及预警知识为基础,并对各种风险在银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做出具体分析,并找出其解决方法。商业风险金融预警机制具有多种功能,比如风险实时监测功能、决策模拟功能、以及全面风险预控功能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各方面对风险预警机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复杂性和需求的不断变化是预警机制的特点,同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还具有一定的特性,这些都是风险预警机制需要不断进步、完善的动力和基础。在风险预警机制不断完善和进步过程中,还要注意风险预警机制的可更改性和可集成性要求。

2.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体系起步较晚,往往侧重于风险的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往往忽略了风险的事先管理。因此,商业银行应积极构建风险预警、减持及退出机制,对资产实施动态的持续性监控。其次,应通过建立风险预警制度以及借助各类操作工具,确保风险预警所涉及的银行内外的各部门,能方便快捷的对各类潜在风险进行动态监控。最后,应效仿国外风险监管的有效经验,着手监理风险数据库,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持续改善和开发风险预警模型,让风险预警机制落到实处。

四、结语

对于整体传递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并不是单纯的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商业银行不同种类风险预警机制发展趋势以及走势做出准确的判断。现阶段内预警机制本身所具备的复杂性以及需求性不断的提升,对银行所面对的整体风险性需要根据商业银行本身特点进行准确性的定位。所以说,商业银行预警机制风险分析方式要有良好的体制,才能更好的去满足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机制。风险分析方式以及度量集成方式需要有着较好的拓展性,同时需要根据领导、风险管理、资金领导、业务人员技术进行针对性的调整,风险分析需要在透明性、一致性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这样商业银行才能得到不同层次风险分析数据,能够完成集成计量。

参考文献:

篇8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adventurous jump" theory of Karl Heinrich Marx, the paper takes the transition from merchandise to money as a marketing course and holds the management of "adventurous jump" as marketing security management. In the analysis the basic framework of marketing security management includes 3 elements: factor, state and character, while a 3-dimensioned marketing security management model has 125 types of combination of the 3 elements above. Based on the 125 types of combin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alarm principle, the procedures and the model of marketing security.

Key words:

预警管理,是企业营销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做好预警管理,是做好营销安全管理的关键。笔者拟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对企业营销安全的预警原理模型和预警结构模型进行探讨。

一、企业营销安全预警原理

根据预警管理理论,提出企业营销安全预警的原理模型,它是企业构建营销安全预警管理体系的基础,企业的整个营销安全预警体系,都是在这个模型中运行的。

(一)企业营销安全预警监测系统

企业营销安全预警活动的前提,是确定企业营销的各个重要环节为监测对象,即可能出现营销危机和营销事故的活动环节和领域。这有两个任务,一是对营销活动的过程进行监测,对监测对象同其它活动环节的关系状态进行监视;二是对大量的监测信息进行处理(收集、分类、整理、转化、标准化等),建立信息档案,进行历史和社会的比较。

(二)确认预警对象的指标和原则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调查,可以找到影响企业营销活动过程安全性的各种因素,然后对这些因素进行聚类分析,可得到分层次的因素集合,这就是要建立的企业营销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可分为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两个方面。客观指标可通过调查而直接获得,主观指标则可通过具有高度一致性(可通过肯德尔和谐系数法检验)的专家评判来获得。两种不同计量单位的指标可通过标准分数进行转换,使其具有可加性。

(三)确定临界区域

临界区域即是确定企业营销安全级别的值域,每个级别对应于一个相应的值域。只有确定了企业营销安全级别的临界值域才能据此确定企业营销安全状况。

(四)识别、诊断和评价

通过对监测到的营销信息的分析,可确立企业营销活动中已经存在的营销风险和将可能发生的营销危机趋势。识别的任务就是要选择出“适宜”的预警指标来判断企业的哪个营销环节已经或即将发生营销危机。这里的“适宜”,是指针对本企业特有的基本情况和经营趋向而建立起来的指标体系,并不适合其它的企业,不是通用指标体系。

诊断是对各种已经被识别到的各种营销风险和营销危机现象,进行成因、过程分析和发展趋势预测,以明确哪些现象是主要的,哪些现象是从属和附生的。诊断的工具就是识别过程中所确定的企业特有的和社会相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是对已被确认的主要营销危机和营销风险进行损失性评价,以明确企业在这些营销风险和营销危机冲击下会继续遭受什么样的打击,包括企业损失评价和社会损失评价。

(五)输出企业营销安全值

在识别诊断和评价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处理各个营销环节的各种企业营销安全数字信息,进行汇总聚类分析,得出企业总体企业营销安全状况。并立即制定企业营销安全状况报告,上报给企业营销管理决策者进行决策。

(六)企业营销安全管理决策

企业决策者根据其报告的企业营销安全状况(即输出的企业营销安全值),做出营销管理决策。如果企业营销处于

安全状态,则应继续监测,如果不安全则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意见。

二、企业营销安全预警结构模型

综合前面的分析与研究,企业营销安全预警的基本体系,如图2所示。

图2是笔者提出的企业营销安全预警体系的基本模型,它直观地展示了企业营销安全预警体系的全部内容。模型显示,企业营销安全管理包括5×5×5=125个组合。一个企业,要进行完整、全面的企业营销安全预警管理,就必须从这125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目前是无法解决的,笔者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基本框架,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也为更多的后继研究者提供一个参考,以便共同来攻克这一难题。

(一)营销安全预警警素系统

警素,是指警情要素,也称安全要素,它是分析警情的基本因素,是预警管理的起点和基础。

企业营销安全预警警素不同于自然预警警素。自然预警警素一般是单因素,可用单指标测度。如地震的警素是震波,水灾的警素是水量,火灾的警素是火势。企业营销安全的预警警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多因素,要用多指标来测度。我们将警素分析直观为下图。

(二)企业营销安全预警警态系统

在安全研究中,一些学者研究风险问题,希望用风险来概括一切,把危机、威胁、事故等一切不利于企业的因素都用风险来表示,结果,总是出现一些概念冲突与矛盾。另一些学者则只研究危机,把风险、危险、威胁等都纳入危机的范畴来研究。都用危机一词来表示。比如罗伯特希斯(Henth.R)说:“风险、威胁和危险等词描述了极其相似的问题及危险来源,但也可用来表示特定的概念。'风险'一词主要来源于金融管理活动,含有很强的计量因素,这些计量要素用于在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来源时估计成本和收益。”威胁“一词经常用于社会科学调查,此种调查旨在力求注解人们如何察觉威胁、安全及生存的情况,并以毫无防备或神经脆弱的人对此种情境的感觉来讨论威胁。”危险“一词一般是由工程师和科学家用来描述诸如化学制品以及来自我们周围世界(地震、火灾、水灾、暴风和战争)之类的有形危机。笔者主要用'危机'一词来涵盖以上所有的意思。”[1]

笔者认为,隐患、威胁、危机这些概念存在量的区别,也有质的区别,把它们硬性地规入任何一个概念之中,用一个概念来代表,都是不科学的。在企业营销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中,除了隐患、威胁、危机外,还有失败和事故,它们都是营销安全的不同形态和在程度上的不同表现,对它们加以区分和界定,对营销安全管理是十分必须的,也是科学的营销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2]。

图4是营销安全五态结构模式图,营销安全分为五态:安全态、隐患态、威胁态、危机态和失败态。

安全态是营销处于无风险和低风险状态,它是营销安全管理的理想状态[3]。

隐患态是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对营销的负面影响处于潜在可能性状态。这种可能性是一种概率,它在未演化成威胁之前,并不对当前营销活动造成直接负面影响。所以,隐患是一种潜在的负面影响,在没有触发条件的时候,是安全的,但一旦有触发条件,就马上变得危险起来。它是营销安全的低风险状态。

威胁态是隐患态的发展,当隐患发展为对企业当前和未来的营销活动构成了直接负面影响时,就是威胁态。威胁态是隐患态发展的结果,是一种不安全的营销状态,但威胁态还是一种趋势,尚未改变营销活动的性质和方向,也还没完全决定营销活动的安危趋向,因此对威胁态采取严格的监控和针对性的化解措施,可以保持营销的安全。

危机态是威胁态的突变,是企业营销活动和营销系统正在遭受破坏,不迅速解决营销危机就会陷入失败的紧急状态,危机态是严重的不安全营销状态,它经常由营销事故引起,然后迅速发展,只要得不到及时控制,就可能引发更大的营销事故,不仅直接影响正常的营销活动,对企业营销造成损失,而且继续恶化,则可能直接导致营销失败。危机态又是高度不确定的,可以瞬间化为失败态,因此,抓紧时间,做出决定,采取果断措施,是防止危机态向失败态的有效办法。

失败态是危机失去控制,致使营销系统被彻底破坏,营销活动已经无法进行的状态。失败态是一种严重的事故状态,是营销安全的崩溃。失败态将对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当企业处于失败态时,应该及时进行修复管理,以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千万不要因营销的失败而引发整个企业经营的失败。

(三)企业营销安全预警警控系统

根据企业营销安全预警原理,企业营销安全预警警控体系如图5所示。

1.警源体系

警源是警情产生的源头,是警情的原发点。

预警管理是一种超前管理,超前管理必须从源头开始,把警情控制和化解在源头,就不会对企业营销形成威胁,更不会引发营销危机和营销失败。

对警源的监测实质上是通过警指对警素的监测,而监测点则是警素的动态变化——量的积累过程中质的突变点。监测的目标是要在量的积累接近安全阈时能发出危机警报,以便采取排险措施。

警源分为外生警源和内生警源。外生警源是外部风险对企业营销安全所构成的威胁。内生警源是企业内部运作风险对企业营销安全所构成的威胁。因此,警源监测应包括外部监测和内部监测两个方面。从对警素的分析看,外部监测主要是对环境的监测和对市场的监测,内部监测是对营销战略、营销策略和营销运作的监测。内部监测在企业内部,只要建立了监测体系,就很容易执行监测任务。外部监测在企业外部,而且要素繁多,监测相对困难,因此,它必须借助一些信息工具和手段才能完成监测任务。

2.警兆体系

警兆就是警情征兆,是警情发生之前所出现的一系列前兆。警兆也称,为警情先导指标,是预警管理最关键的一环,只要控制这一环节,及时关注警兆,并通过警兆发现警情,及时采取应变措施,就可以保持企业营销的安全。

警兆本质上是对警素变化的外在反映,这种外在反映,有显形的,也有隐形的,显形的直观可见,而隐形的则不易为人所发现。警情监测不仅要能发现显形警兆,而且还要能发现隐形警兆,对隐形警兆的分析与发现,是企业营销安全预警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步,看不到它,就意味着企业将迎来营销危机,给营销造成直接威胁。

警情从产生到爆发,有一个生命周期,被称之为警情生命周期,可以用图6表示。

从图6可以看出警情的发展有五个阶段:孕育期、潜伏期、发展期、爆发期和休眠期。警情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都有一个发展拐点,在孕育期,只为警情产生创立了条件,尚无威胁诞生,所以这时不存在警兆。在潜伏期,风险出现,但是与机会相伴而生的,是合理风险,这时出现警兆,但不构成威胁。所以这时的警兆不易觉察,很容易忽略。在发展期,风险转化为一种直接的威胁,开始对营销产生负作用,这时警兆会明显增多,但也容易被忽略。在爆发期,警兆大量出现,警情变得紧急,这时的警兆是容易识别的,但如果忽视它而不采取果断措施,就会发生突变,危机就转化为失败,警情进入休眠期,得到释放而下降,但企业营销安全已被彻底破坏。

因此,抓住潜伏期警兆分析,识别潜藏的风险,是企业营销安全管理的基础,抓住发展期警兆分析,记录已经和正在形成的营销威胁,是企业营销安全管理的关键。抓住爆发期的警兆分析,识别已经爆发的营销危机,是企业营销安全管理的最后机会。潜伏期警兆分析,可以将警情化解在萌芽状态;发展期警兆分析,可以控制警情的发展,使警情不演化为营销危机;爆发期的警兆分析,可以使营销危机不致发展为营销失败,起力挽狂澜之效。由此可以看出,防止营销失败是有机会的,其至少给了三次机会,如果忽视警情生命周期曲线给出的三次机会,一味地忽视警兆的存在,那么营销失败的出现就是必然的。

3.警指体系

所谓警指,是指警情指标,也称安全指标,它是对警情状况,即安全状况进行测度的基本工具。没有警情指标,就无法度量安全状况,也就无法进行预警管理。因此,可以说,警指的确立,是营销预警的关键,也是预警管理的难点。许多企业之所以无法推进预警管理,主要就是缺乏预警指标。

警指与警素相对应,一项警素至少应有一项警指与之相对应。当一个警素无法通过一个警指来反映的时候,那么警素就必须细分,直至能用单一警指反映为止。在警素分析中,出现了一级警素、二级警素,甚至五、六级警素,其原因就是警素内含太多,无法用单一警指来度量而进行的细分。

警指主要有两类:主观警指和客观警指。主观警指是那些无法用客观数据直接进行度量的指标,客观警指是那些可以直接用客观数据反映的指标。要实现企业营销安全预警的准确化,最好是实现警指的客观化。但由于营销是一项科学和艺术、战略和策略相结合的学科,许多东西无法数据化,因此还必须选用主观指标。主观指标的准确性理论上讲没有客观指标好,但落在每一个企业则不一定。如果对主观指标进行客观化处理,主观指标一样可以非常准确,一样可以准确的监测企业营销安全的状况,一样可实现科学的预警管理。

4.警度体系

所谓警度,就是警情的程度。对警度的预报,可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建立关于警素的普通模型,作出预测,然后根据警限转化为警度。另一种是建立关于警素的警度模型,直接由警兆的警级预测警素的警度,这是一种回归等级技术。

美国采用红、橙、黄、蓝、绿五种信号灯形式作为国家安全预警警度。在2002年9月11日,“911” 一周年之际,美国启动橙色预警,副总统切尼开始隐藏,以备危机发生。我国应借鉴美国国家经济预警的信号灯法,采用五级警度。只是根据企业营销安全的实际情况取消了橙灯,增加了黑灯。

绿灯:五级警度。不存在警情,处于安全状态。无须采取特别的应对措施,只需要进行安全维持管理和警情监测管理即可。

黄灯:四级警度。警情处于孕育状态,属于警情生命周期的潜伏期,有构成威胁的隐患伴生,属于安全危机状态,需要对隐患进行监测管理、消除管理和控制管理,防止隐患升级为显患。

橙灯:三级警度。警情处于发展状态,属于警情生命周期的发展期,由于营销隐患已发展为威胁,企业营销面临着压力。这时企业营销安全跃入不安全状态,需要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威胁监督管理、控制管理和消除管理,以防营销危机发生。

红灯:二级警度。警情处于爆发状态,属于警情生命周期的爆发期,营销威胁已发展为营销危机,企业营销面临着失败压力。这时,企业营销安全由不安全状态跃入很不安全的危急状态,企业陷入营销危境,需要采取应急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减少危机损失,防止滑入营销失败绝境。

黑灯:一级警度。警情对企业营销安全而言处于休眠期,能量已经释放,破坏已经形成,失败已无法全面挽回,警情回落。所以,黑灯状态,是一种难以挽回的失败状态。但是,由于企业营销仅是企业经营系统中的一个环节,营销失败还不能说是企业经营的全部失败,但营销失败对整个企业而言则是一场不可避免的严重危机。为了防止营销失败引发企业失败,所以引入“黑灯”概念,把它作为企业失败预警的信号,它提示企业必须采取修复措施和隔离措施,以防止营销失败引发整个企业经营失败。

5.警策体系

警策,就是警情对策。针对出现的警情,依其警度,应分别采取应对措施。根据预警管理理论,警策应是与警度配套的,并在确立预警系统时,许多警策就制定好了,一当警情出现,便迅速按既定警策采取化警行动。而更多的警策则是在出现警情的时候迅速制定的,这样的警策更有针对性,但有时由于时间紧迫,而错过化警时机。

三、结论

基于以上分析,企业营销安全预警原理模型,是企业进行营销安全预警管理的逻辑结构体系,也是企业营销安全预警管理的基本流程。企业营销安全预警结构模型,是营销安全预警系统的建立的内容体系,它是营销安全预警逻辑结构上运行的核心内容。结构模型中的警素是营销安全预警逻辑结构体系的起点,警态是营销安全预警逻辑结构体系的运行的核心,而警策是营销安全预警逻辑结构体系运行的结果。预警原理模型与预警结构模型,是企业营销安全预警管理系统的两大制成模型,借助这两个模型,企业可以构建起属于自己的企业营销安全预警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篇9

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李燕在2008年第5期的会计之友上发表《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其控制》,她认为由于财务环境复杂多变,企业本身的资本结构不合理,管理者盲目扩大规模导致决策失误使得企业产生了财务风险。企业应该从完善财务管理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建立高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和分析指标,并且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这三个方面来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

青岛科技大学的于新花在《会计之友》2009年第二期中发表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她分析了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和控制原则,进而提出了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并结合房地产业谈了该行业应采取的措施。她认为风险的产生是由于资本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债务水平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弱,及财务决策失误和财务环境复杂多变并提出了通过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进行多元经营,制定合理的风险决策,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等方式防范财务风险。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岳上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张广柱在2009年会计之友第一期下发表了《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研究》。他们以中国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资料为基础,利用距离判别分析法建立了一个既可以预测财务危机,又可以分析其成因的预警模型组,包括:预测企业整体危机,经营效率,财务结构是否合理的模型;预测企业是否具有成长能力以及偿债能力是否存在问题的模型。这些模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财务危机并查出其产生的原因,有利于将财务危机控制在萌芽状态。他们指出在运用模型时同时运用经营效率、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四个预警模型。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徐继红在会计之友2008年第四期中发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他指出,我国企业已经进入了高财务风险时期,应充分认识到各种风险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更新对财务管理思想的认识。他分析了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他指出应该从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增强防范意识;根据相应政策,缓解企业压力;建立健全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约束机制;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这几个方面来应对企业的财务风险。

李媛在2006年第六期的工业审计与会计中发表了《加强财务管理降低财务风险》,她指出资产状况不佳、融资困难、投资能力差,财务管理能力薄弱都是目前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非常重要。她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内控制度的落实,加强资金管理,加强成本管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等几方面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于富生、张敏、姜付秀、任梦杰在2008年的会计研究上发表了《公司治理影响公司财务风险吗?》。绩效和公司价值往往为学术界和实务界所重视,而风险这一反映企业行为的经济后果以及企业质量的重要指标往往被忽视。他们认为,公司治理应该具有风险效应,即它可能影响到公司的风险。他们以2002-2005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把董事会特征、高管激励及股权结构这三个方面作为公司治理涉及的变量,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对公司治理与企业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对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影响。他们的研究为人们深入认识公司治理的作用以及通过合理构建公司治理结构来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二、对财务风险研究成果的基本评价

篇10

在我国高等院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发展过程中随之而来的问题越发增多,尤其是财务风险问题。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财务风险问题,各大高校有必要构建起与自身发展相符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进而有效的预警和防范财务风险,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健康稳定发展。但结合实际情况来讲,我国多数高校并未意识到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性,造成财务工作效率始终无法提高。因此,本文浅谈了高校构建一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于推动自身发展的必要性。

1.概述财务风险预警

高等院校财务预警指的是学校在计算财务预警指标值时,对高等院校财务情况进行度量,并对高等院校财务指标预警值高低进行评价,进一步对学校财务预警信号进行掌握。学校财务预警机制可以说是一种财务制度安排,具有监测与诊断学校内部财务状况作用,就是学校在了解财务情况下,选择相应的指标作为财务预警指标,对学校财务预警标准风险进行明确,在对学校财务风险监测下,使学校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有所了解,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降低财务风险。但实事求是的讲,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未意识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对于加强财务工作水平的重要性,导致财务工作过程中频繁出现问题,学校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发增多,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需要加大力度宣传和推广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这一概念,使更多的高校对其有所了解,并在管理自身财务工作中积极构建出一套完整的、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2.高等院校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需要遵循的原则

在学校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对学校财务风险形成原因与形成特点进行分析,设置出相应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进而可以对学校财务运作中潜藏的一系列风险有效识别,为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提供出科学的、高效的识别风险方法。因此,为了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对学校财务风险准确识别,进而做出有效的、健全的预防措施,在构建学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中,需要遵循如下几点原则:

2.1遵循合理性原则

所谓的合理性原则就是在指标选取中,应重视影响学校财务风险情况的重要因素,可以对学校财务状况客观反映。并且所选择的目标,无论是在概念的外延方面上,还是在概念的内涵中,都需要具备明确性。所以,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合理性原则。

2.2遵循可操作性原则

在指标选取中,需要对指标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全面考虑。众所周知,财务指标数据可以在财务部门获得,并且数据是真实的、有效的,这样才可以保证构建起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具备有效性与可操作性。

2.3遵循可比性原则

通常情况下,高等院校存在的财务风险,一般都需要在学校与学校之间、指标与指标之间互相比较,才能分得出高低。所以,在风险评价指标设置过程中,需要对指标的通用性与可比性进行调查研究,确保风险评价指标的可比性。

3.高等院校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对策

3.1偿债能力评价指标具体包括:

(1)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等于资产负债率,它体现的在高等院校总资金中,债务资金占的比例。各大高等院校应结合自身资金实际情况,控制资产负债率,同时还要保证各项活动的开展有着充足的后备资金。

(2)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等于流动比率。这就表明高等院校以流动资产支付流动负债的水平,通常在3-6最佳。

(3)年均负债总额除以高等院校非限定性收入乘以100%,体现出学校非限定收入保障负债的能力。学校的非限定性收入有很多款项,但结合相关规定而言,在学校偿还银行中贷款本息时只能使用非限定收入。所以,非限定性收入比率值越低,证明此学校偿还债务水平就非常高,所存在的财务风险也很小。

3.2运作能力评价指标具体包括:

(1)年收入总额/年支出总额=年收入支出比,这一公式反映出高等院校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关系,此率值越高,说明学校收入的越多。

(2)(年经营结余+年事业结余)/年平均净资产总额×100%=净资产收益率,这体现出学校使用净资产获得收益的水平,这一比率值越高,就表明学校利用资产获取收益水平就越高。

(3)(年经营结余+年事业结余)/年平均收益性资产总额×100%=资产收益率。表明学校使用收益性资产获取收益的水平。一般情况下,此比率值越高,就表明高等院校利用资产的效果就越好。

3.3评价发展潜力指标包括:

(1)(年末现金余额一年初现金余额)/年初现金余额×100%=现金余额增长率。这一指标代表着此高等院校中流动资金的增多与减少趋势,体现出高等院校的稳定发展状况,此比率值越高,表明着此高校有着较强的偿还债务能力。

(2)(年末资产额一年初资产额)/年初资产总额×100%=总资产增长率。这个指标体现出高等院校资产规模增长状况,此指标值越高,表明高等院校发展能力就越高。但需要明确的是,在高校财务分析过程中,使用此指标需要对资产规模扩张量与扩张质进行分析,防止一味的扩张引发更大、更多风险。

(3)(年末自有资金总额一年初自有资金总额)/年初自有资金总额×100%=自有资产增长率,此指标将高等院校自有资金规模增长状况进行全面反映,此指标值越高,就表明此高校有着很高的发展潜力。

4.高校需合理运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篇11

一、全面风险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风险具有潜在性,它看不见,摸不着,一旦发生,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内部控制是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许多大型企业瞬间倒闭,内部控制再次引起了国内外各界的关注。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必须将风险管理融入内部控制中,有效识别企业发展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才能做好企业内部控制,才能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我国于2008年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及2010年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标志着我国对风险管理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

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联系与区别

探讨全面风险管理下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必须首先明确风险管理和企业内部控制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风险管理是一个受企业领导层以及普通职工影响的过程,此过程贯穿企业战略目标制定、企业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以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企业正常运营的潜在风险。全面风险管理涉及面极广,既涵盖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也涵盖了企业操作风险以及业务风险等等。具体而言,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的不同之处在于:首先,这两个概念的范畴不同,全面风险管理贯穿了企业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在企业目标制定之前已经对目标实现过程中可能潜在的风险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内部控制则不同,它主要是管理职能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是在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或者风险发生后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控制。其次,二者的活动范围不一致。内部控制只是全面风险管理过程中及其之后的一项重要活动,而做好全面风险管理,仅仅有内部控制是不够的,还需要设定风险目标、选择风险评估方案、预算、以及行政管理等活动对之进行辅助。全面风险管理的活动范围要远远大于内部控制的活动范围。最后,全面风险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活动在应对风险时采取的对策也有所差异。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引入了风险容忍度、风险偏好、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对策,这些对策的引入对于企业的发展以及风险防范十分有利,这也是现有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所不能做到的。然而,企业内部控制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范畴,是必要的、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因此,在全面风险管理背景下研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十分有利。

三、全面风险管理下企业实现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国企业必须提高风险意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落实,才能促进自身的长远发展。

(一)完善财物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普及,为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性。对于企业来说,一方面应加强对电子信息系统本身的控制,既包括对系统设备、数据、程序、网络安全的控制,也包括对电子系统开发、维护以及文件资料、日常应用的控制;另一方面财务人员要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工具,来设置各种适应管理所需的信息管理平台,扩大基础数据源,把死板的基础数据组合、加工、分类成我们需要的数据。即在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中引进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建立数据库,科学的对企业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克服人为控制固有的缺陷,确保内部控制得以贯彻落实。

(二)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只有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内部控制的贯彻落实,才能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业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第一、 企业应加深对内部控制的理解与认识,并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内控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全面性原则,这意味着内部控制不是仅仅涉及会计层面的控制,而是覆盖企业所有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控制。企业应采取培训、制定规章制度、领导表率等各种途径使风险管理理念深入人心,树立和培养职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第二、 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各机构的职能。一个完善的企业治理机制通常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高级管理层四个组成部分,企业应完善相关的激励约束机制,明确各个部分的职责,确保各个部门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监督,充分发挥其职能。

第三、 提高企业职工的职业道德及工作能力。企业职工是企业各项决策、制度的最终执行者,职业道德及工作能力是评价职工好坏的关键性因素。

(三)设定企业战略目标

所谓战略目标,就是企业发展所欲实现的最高目标,只有明确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才能更好指导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落实。企业应对战略目标进行分解,将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然后分配到各个部门具体负责。企业在制定战略目标时,必须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企业的风险容量,企业战略目标实现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总和必须在企业风险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企业所建立的内部控制体系应充分考虑对风险的管理,即建立风险导向型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将风险管理具体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才能有效控制风险。构建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体系,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3]:

第一、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预警机制是将企业生产、销售、采购等全方位实物量信息纳入到预警模型中来,通过对企业各方面信息的全面分析,将企业存在或将要产生的财务风险信息提前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一套工具,实现信息的超前反馈。风险预警具有量化管理、系统管理、过程管理、事前预警控制、在线即时、例外管理、动态管理、充分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具等特点,随时捕捉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漏洞、管理失误、工作失误、重大风险和隐患,充分利用企业ERP系统、IT技术建立信息平台,通过预警系统对企业的基础数据进行深加工处理,除了建立财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指标来进行预警外,可以配合选择适合企业的综合管理指标、个性指标、行业指标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不仅能向经营者提供可能导致财务危机的信息,而且能反映企业与同行业相比的差异情况,起到及时报警或提前干预的作用。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才能及时发现企业内部、外部潜在的各种风险。另外,企业日常信息的收集是建立预警系统的基础,如客户信用管理,建立客户信用诚信档案、记录客户资信情况,历史合作记录等。

第二、建立企业财务系统预警体系程序。建立预警系统体系程序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分析企业业务流程以及内部控制制度设置的关键控制点和关键因素,再调查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风险,了解企业管理者需求及行业指标等评价因素,最后建立适合企业的预警指标体系。

第三、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在识别风险之后,企业还应对风险的性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以及风险对企业影响大小等因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评估,这样才能衡量企业现有内部控制制度能否独立应对风险,是否需要采取其他辅助措施。风险评估机制的构建是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风险,化险为夷的关键步骤。

第四、建立有效的风险反应机制。风险反应机制的建立是有效控制风险的最重要步骤,在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后,应根据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大小、风险对企业影响力的大小以及企业发展规模等因素确定具体的风险回避、风险降低、风险承担以及风险分担等风险控制措施,设置不同的危机处理程序。

总之,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国企业必须提高风险意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落实,才能促进自身的长远发展。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构建与贯彻实施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在全面风险管理下做好内部控制工作,才能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篇12

【Abstract】 This article pointed out the present research condition of the early risk warning in our country.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military hospital to the medical risk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the author put forward consult project,verify the problems and provide the references to others.

【Key words】 medical risk;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risk early warning

医疗工作是一项高风险、高技术的活动,它贯穿在诊断、治疗、康复等医疗行为的全过程中。相对于其他高风险行业而言,国际医疗界对于医疗风险的研究与管理起步要晚得多,而且缺乏成熟经验。我国目前并没有建立完善、有效的医疗风险预控手段[1],因此如何利用军队医院自身的优势建立医疗风险预警系统已刻不容缓,这也是军队医院加强医疗风险管理的第一步。

1 风险预警的基本概念

所谓预警,就是对那些可能出现的极为不正常的情况或风险进行汇总、分析和测度,并据此对不正常情况或风险的时空范围和危害程度进行预报,以及提出防范或消解的措施[2,3]。风险预警系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预警系统是指为防范可能偏离正常发展轨道或可能出现风险而建立的报警系统。广义的预警系统则是由4个相互关联、关系密切的子系统组成,包括预警咨询系统、预警决策系统、预警执行系统和预警监督系统。这四个子系统涵盖了从确定预警指标、寻找警源、分析警兆、准确及时报警、确定警情应对措施以及排除警情并收集反馈信息的全过程。从上述概念中,可以得出,医疗风险预警就是对医疗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安全事件或医疗风险进行监测、汇总、分析、预报,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4,5]。

2 目前国内的研究情况

相对于其他高风险行业 ,国际医疗界对于医疗风险的研究与管理起步要晚得多,而且缺乏成熟经验。建国 50多年来,我国先后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建立了一些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有效制度,例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但这些政策条文散放在各个不同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规章制度中,没有形成专门体系[6]。总体上讲,我国深层次的医疗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没有业内公认的、完善的、全国性的医疗风险监控网络体系,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学术研究机构,都无法全面掌握全面的医疗风险管理相关数据,难以及时对医疗机构的医疗风险程度进行评估,更无法通过相应的预警机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7]。

3 现阶段军队医院对风险预警机制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医疗界仍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医院医疗风险预警机制系统,因此军队医院的风险预警研究还处在摸索阶段,而借鉴其他行业较成熟的风险预警模型则成为最好的研究方法[8]。通过研究参照其他行业已实际应用了的风险预警机制模型[9],并结合医疗风险特点、种类、成因,军队医院可以建立如下的预警机制:

3.1 医疗风险预警的结构框架

医疗风险预警系统是由外部支持系统、内部决策系统、数据信息处理系统、预警结果输出系统等分系统所构成的有机体。预警系统是建立在对医疗风险识别与评价的基础上,以现代化科学分析方法为主要手段,是未来医疗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可以提出了医疗风险预警的结构框架(见图1)

3.2 医疗风险预警的简单流程

把能反映医疗风险程度的敏感指标构成主要指标集,然后将其输入信息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得到数据的风险等级,并用一定的方法显示出来。风险管理者参照风险等级结合医疗机构实际情况采取应对方案,并对应对方案进行评价[10]。根据此预警流程(见图2)构建医疗风险预警系统模型。

3.3 医疗风险预警的分析工具

3.3.1 预警评估——模糊优选和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法 由于医疗风险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传统统计预警方法受制于一定的统计理论依据,对复杂的医院预警系统的适用性是有限的,很难满足医院医疗风险预警的实际需要。所以,选用将模糊优选和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法结合起来,以实现对军队医院医疗风险的预警评估。模糊优选和神经网络的医疗风险预警原理是:以BP神经网络为基本构架,先应用BP神经网络对医院风险预警指标进行预测,得到新的预警数据;然后引入模糊理论,利用模糊优选模型测评医疗服务的风险状况,得出的优等相对优属度的值即风险程度评价值[11]。

3.3.2 概率计算——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元逻辑回归(logistic回归)可以用来计算在一段时间内军队医院医疗风险发生的概率。如果得到的概率大于设定的可调控的基本值,则立即对其预警。多元逻辑回归的计算方法主要是通过建模来完成,在建模之前可以先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取得代表绝大多数信息的主成分因子,然后对取得的主成分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到logistic回归模型。然后再运用公式计算出医院发生医疗风险的概率,通过结果显示从而达到预警的目的。

3.3.3 结果显示——信号输出图 结合国家检测经济预警的做法,风险标识可根据风险值与预警数值的比较,依照确定的区间,以绿色预警、蓝色预警、黄色预警、红色预警信号表示,分别代表正常、轻度风险、中度风险和重度风险[12]。如绿色预警表示风险极小,可以进行医疗活动;蓝色预警表示风险小,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静态监控即可;黄色预警表示已经出现了一定的风险,卫生管理机构应提高监管力度,及时反馈信息,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尽可能化解风险;红色预警表示风险已经很大,决策者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医疗机构应处于警戒状态,将风险事件的危害程度降至最低。

4 军队医院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军队医院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需要注意两点:①军队医院在建立医疗风险预警体系时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包括:患者人群为军人与地方老百姓,专业特色更偏向于创伤或部队常见的疾病,管理能力强但难度也大。军队医院应普及和加强医务人员的医疗风险、病人安全意识,支持和开展病人安全相关研究;建立医院检查审核制度和医务人员的定期考核管理制度,重视和加强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等。②建立预警系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建立预警系统需要充分的物力、人力、财力来收集信息,处理数据,并且需要大量专业人员进行决策判断。考虑到我国现阶段国情,就诊人数多,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医疗水平参差不齐,医疗资源属于稀缺资源,卫生投入有限,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医疗风险预警体系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我国医疗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任重而道远。

随着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医疗卫生机构肩负的责任亦将越来越重大,开展医疗风险预警与防控机制的研究将变得越发迫切。作为军队医院,要有比地方医院更强的责任感,要牢记自己作为军队人员的使命。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医疗风险预警机制,将会在提高医疗质量、防止事故发生、减少纠纷形成、保障患者安全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坚勇.关于建立医疗风险机制的思考[J].浙江临床医学,2005,7(3):335335.

[2] 黄冠胜,林伟.王力舟,等.风险预警系统的一般理论研究[J].中国标准化,2006,3:9l1.

[3] 覃红,戴燕玲.浅论建立和完善我国抵御医疗风险的保险机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4):130134.

[4] 霍志勤,罗帆.空中交通安全预警管理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3):6064.

[5] 程艳敏,刘岩,刘亚民.医疗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7,4:265266.

[6] 许苹,陈勇,樊震林,等.医疗风险管理预控体系的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7,23(5):316319.

[7] 云从.我国医疗风险检测预警机制开始建立[J].医院管理论坛,2005,10:3335.

[8] 罗帆,余廉,平芸.民航机场灾害预警管理系统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2,24(6):4144.

[9] 罗帆,佘廉.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的预警管理[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3,4:1015.

篇1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更加多样化与复杂化,增加了企业的风险管理难度。在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树立风险管理意识,通过建立与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及时发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有利于企业做好风险规避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所以说,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财务风险预警的概念与必要性

1.财务风险预警的概念

一般来说,所谓的财务风险预警指的是企业管理者为了能够降低与控制企业生产运营时遇到的风险,在分析财务报告等资料的基础上,能够预先发现企业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改善财务状况,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从而保障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促进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必要性

企业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来自于多方面经营的共同需求。首先,从企业生产运营的外部环境来说,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对复杂外部环境的需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企业在生产经营时面临着十分严峻且复杂的外部环境,经济、政治、法律、技术及文化等不可控制环境因素的变化都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极大的影响,企业管理者一旦对外部环境的判断存在稍许偏差,就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导致企业不能实现发展目标。对于企业经营来说,面临着在盈利指标方面的压力,企业生存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获经济利润的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其市场地位。因此,企业就需要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来降低企业运营的风险,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其次,从企业内部管理与控制的角度来说,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做好内部控制与管理的重要途径与手段。通过研究国内外的百年企业可以发现,要想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就需要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力与市场竞争力,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而保证企业长久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需要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与控制,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建立一套风险预警系统,致力于寻找企业的风险源,并采取有效的手段来控制风险,规范企业的生产程序与经营手段,避免由于内部管理的不科学而引发企业经营危机。因此,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工作能够促进企业的内部管理与控制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及时给企业管理者发出预警信号,让他们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从而保障企业的良性发展。

二、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立中存在的不足

1.信息获取存在滞后性

有些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依据是企业过去生产经营中形成的年报、季报等财务分析资料,用财务指标比率来分析企业现在与过去生产经营形势的变化,从中发现蕴含的财务风险,但在深入探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依据后,发现这种方式并不科学。这种通过历史财务报告数据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的方式,其最终的分析结果也只能反映企业在过去中某一时段经营存在的风险,并不能预防企业未来生产经营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所以说,在传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中对财务风险信息的获取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真正发挥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效用。而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与多变,如果企业能够较早获得财务危机的预警信息,就能够及时反应,快速做出相适应的决策,避免企业经营陷入危机,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2.缺少对企业现金流的详细分析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现金流是其管理的核心,企业财务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保证企业现金流的平稳运行。在企业的发展中,现金流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资源,企业在日常的经营运转中既需要现金流的参与,又需要持有充足的现金流以满足预防性与投机性需求。所以说,企业要维持发展就需要有充足、稳定、持续的现金流量,否则一旦现金流的运转出现问题,就会引发企业的财务危机,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陷入困境。而就目前部分企业建立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来看,对企业现金流量指标的反映并不全面,仅仅凭借短期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无法从根本上反映出企业现金流的运转情形,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作用。

3.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流于表面

从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运行的实践来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在实施中无法真正作用到实际工作中,流于表面,造成了实施质量差、效率低等问题,无法发挥出强有力的预警作用。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企业管理者对风险预警机制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化,对财务危机的发生存在侥幸心理。此外,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时,没有做到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形,而是重于形式,导致财务预警系统无法真正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建立与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措施

1.建立健全财务风险识别机制

财务风险识别是财务风险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机制是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重要手段。这需要提高企业的反应能力,对于潜在的风险能够进行合理的甄别,加强对财务风险的分析与评价。并且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了解,识别出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分析其存在的原因以及潜在的影响,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合理应对风险。其中,建立健全企业的风险识别机制可以借助于现场观察与财务报表两种手段来实现。现场观察与财务报表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信息,有利于及时对容易产生财务风险的动态因素进行跟踪与管理,将风险信息反映给授权的相关部门处理,以便能及时采取措施来预防财务风险的发生。

2.构建财务信息系统

企业构建财务信息系统能够快速收集相关的财务信息,并将信息传递给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避免信息的滞后性。可以说,完善的财务信息系统,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还能够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工作效率,更好地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完善财务信息系统,一方面要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确保开展相关会计工作时符合规范性的要求;另一方面,为了避免信息传递的滞后性问题,还要构建快速、安全的财务信息传递渠道,以实现财务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真实性、及时性与可靠性。

3.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与内部控制

完善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需要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来支撑。因此,就需要从内部控制的五个方面来加以保障,加强企业的内控环境、风险评估、信息系统与沟通、控制活动、对内控的监控,以转变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对企业的管理者来说,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组织结构,明确各个部门与员工的职能规范,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能,从而更有利于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作用。

四、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加大了企业运行的风险性,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对企业来说,要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企业财务风险系统构建需要从加强财务风险的识别、提高财务信息的传递流畅性与安全性以及加强内部控制等方面入手,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梁丰.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预警研究[J]. 科研, 2016,(4):222-223.

[2]万小野.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防范策略探讨[J]. 科技与企业, 2016,(11):42-4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