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教育学理论知识

教育学理论知识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52:4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教育学理论知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教育学理论知识

篇1

一、引言

我国职业院校数量庞大,师资力量和教学内容大不相同,然而大多数职业院校均采用以往的教学方式,即在课堂授课中,老师以教学主体的身份向学生讲解课本知识,学生坐在课桌前专心听讲,课堂结束后老师布置课后作业,学生课后将作业完成后上交给老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只能通过课后作业进行,不仅交流效率低,交流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课堂上缺乏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信息交流,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不理想,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将交互性教学理论引入职业院校教学改革中。交互性教学理念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个体以某一个知识点为核心进行平等交流及自主互动的教学方式,交互式教学理论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以往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沟通不畅的问题,在现代职业院校教学改革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阐述了交互性教学理论架构的建设,同时以艺术设计专业产品创新设计课程教学为例探索了职业院校交互性教学理念的应用。

二、职业院校交互性教学理论架构

在对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抽样调查中,大约有六成的学生认为课堂气氛不活跃、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及学生和学生间缺乏有效互动,大约有三成的学生对此持中立态度,而有大约一成的学生认为课堂氛围良好,比较喜爱这样的氛围;在课堂回答问题的调查中,大约有八成的学生在课堂上不会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另外两成的学生偶尔会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在课堂主动提问的调查中,大约有九成的学生在课堂上不会主动向老师提问,另外有一成的学生偶尔会向老师提出问题。通过对职业院校学生调查的数据研究可以得出,现阶段我国职业院校教学活动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缺少有效的互动,老师和学生交流的愿望不强烈,课堂教学氛围枯燥、教学互动性差,老师和学生的感情交流不足,并且老师和学生极少数情况下会共同参加活动。导致我国职业院校教学过程中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教学中交互理论缺乏及交互意识淡薄,成为我国职业院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突出表现为占有式教学方式及师生情感的两极化[1]。我国教育学家们普遍认为,交互性是促进教学活动开展的有效手段之一。交互性最开始应用在计算机信息交流中,指来自终端服务器的信号经过电脑主机处理后,再将信号返回到终端服务器上,以此实现信息的交流,可以说计算机系统逻辑具有较强的交互性,然而在对我国职业院校教学方式进行透彻研究后,可以发现我国教学模式相比较计算机具有更强的交互性及实用性。主要表现在交互性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以某一个共享交流平台为载体,并以科学技术与方法为导向,实现信息交流的单向或者多向传递,从而形成有纪律、有目标,相互交流、相互协作、共同学习,拥有创新性和个性化的教学实践活动。其中的交互性不仅包含老师和学生间的信息交流,还包含学生和学生间、老师和老师、学生和计算机、学生、老师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多向信息传递,然而在职业院校教学活动中,老师和学生间的信息交流是最重要的交互[2]。综上所述,职业院校的交互式教学指在课堂授课中老师和学生以课本内容及教学大纲为介质,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及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促进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简单交流、协作、影响和互帮互助方式的形成。其中,老师和学生间的影响及相互作用是职业院校交互式教学的核心理念,以调动老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化发展、增强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为根本目的,实现“教学相长”的优良品德[3]。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以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及多媒体三者间的交流互动为前提,以交谈、对话、探讨等方式为主要路径,从而实现知识的增长、情感的升华,在认知方面和行动方面达成高度统一,将过去、现在及未来融为一体,培养出创新创造的思维能力,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促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逐渐完善[4]。自20世纪中期以后,我国科学技术及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并且在各行各业开始普及信息化技术,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由此推动中国社会创新与变革,形成崭新的社会方式,即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社会相比较于传统旧社会出现许多明显特征,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高效,交往越来越容易,不管人们在任何时间单独处于任何地方,都不是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的,必然与人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人类作为一个群体以共生性的方式存在着。信息化社会的出现不但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为我国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以我国职业教育长久发展的眼光看,教育改革必须培养出适应新国情的优秀人才[5]。

三、职业院校交互性教学实践探索

篇2

教育学一直是高等师范院校内师范生的必修课,是师范教育的标志性学科,在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然而很多高师生不喜欢这门课,觉得在这门课没有学到想学的东西。高师教育学课程改革刻不容缓。如何改革?可以用多元智力理论指导高师教育学课程的改革。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一种新的智力理论,它在世界各国引起了极大关注,指导着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目前在我国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成为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本文试图从多元智力理论的视角阐述高师教育学课程改革,以提高高师教育学课程的有效性,更好地促进师范生的专业成长。

一、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智力的结构是多元的

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以言语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而加德纳认为智力是由八种不同的成分组成的,这八种智力分别是:言语智力——指口语及书写文字的运用能力;逻辑数学智力——指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空间智力——指对视觉性或空间性的信息的知觉能力,以及把所知觉到的加以表现出来的能力;音乐智力——指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身体动觉智力——指运用身体来表达想法与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生产或改造事物的能力;人际交往智力——指辨识与了解他人的感觉、信念与意向并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内省智力——是指人们构建准确的自我感知以及应用这种知识规划和指导自己的生活的能力;自然观察智力——指让人们通过识别、分类和运用自然事物的特点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八种智力是独立而平等的。

(二)智力的发展是有差异的

加德纳认为,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八种智力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八种智力的发展不具有同步性,优势智力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对不同的生命个体也会有不平衡的发展,呈现出独特的个人风采,使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性是由于环境和教育所造成的,个体所处的不同的环境和所拥有的教育条件不同,会导致个体的智力发展方向和水平出现明显的差异性。多元智力理论强调在尊重学生智力发展的差异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优势智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将优势智力发展的特点迁移到弱势智力上,促进弱势智力进一步的发展,以获得智力的全面发展。

(三)智力具有社会性

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的有效产品的能力”。此概念强调了智力具有社会性,一方面是指智力的形成和发展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制约,受个体所处的环境的制约,智力实质上是在一定文化背景的学习中和生理特征相互作用的产物;另一方面是指智力是个体在某种社会情境下解决问题时表现出来的,其独立于实际生活情境。抽象地、孤立地谈智力是毫无意义的。

(四)智力和创造力相联系

从加德纳对智力的定义我们还可以看出智力和创造力密切联系。不管是“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还是“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的有效产品”都离不开创造力的作用。创造有效产品的能力毋庸质疑是一种创造能力,而解决难题的能力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创造能力,因为在解决遇到的难题时,难题对个体来说是新的,没有现成的方法可以照搬,需要个体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采用新颖的策略,设计出合理的方案,有效地解决难题,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五)智力是发展的

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也就是说智力是可塑的、发展的,在合适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个体的智能都有可能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人的多元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开发,学校教育就是要帮助每个人彻底地开发他的潜在能力,使个体智力得到高度而全面的发展。

二、当前高师教育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角色定位不当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社会角色是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特定社会地位,并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角色,社会赋予教师相应的身份和职责,规定了教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理论指导下,教师角色是不一样的。在传统的高师教育学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单一的,直接以权威的身份出现,在知识、技能和道德等方面都具有不可动摇的权威性;教师处于教育的中心地位,教学中过多关注教师教什么而不是学生学什么;教师作为传授者,忽视学生的个性,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的智能特征和不同的知识结构进行有差别的教育,只是按照自己的知识结构单向地给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智力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这样的教师角色定位不符合多元智力理论的理念,跟不上新课改的步伐,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资源贫乏

课程资源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既包括师生交流信息的对话文本材料、观察讨论的影视资料等素材性因素,也包括会对学生产生潜在影响的教师精神状态和教学方式等潜在性因素,还包括实现课程目标的时空资源等条件性因素。课程资源是保证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课程目标的达成,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开发和运用水平。长期以来,高师教育学教师由于缺乏课程资源意识,没有意识到教材仅是一种文本性的课程资源,往往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把教材内的知识视为普遍的绝对真理,教材所提供的材料成为学生学习的唯一内容,使得课程资源的结构单一,教师的教学行为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讲授教科书规定的内容,高师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理解并记住教科书的各种概念和原理以应付期末的书面考试。贫乏的课程资源不能充分地开发学生多元而有差异的智力,满足不了未来教师职业对他们的要求。

(三)教学形式传统、单一

由于受传统的智力理论的影响,高师教育学一直侧重学生掌握系统的教学理论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进行教学。传统的讲授法不利于学生多元智力的开发,例如,学生没有独立发言的机会,言语智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单向的知识输入过程,不利于师生间的交流,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人际交往智力的发展;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创造

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

(四)对学生的评价片面

传统智力观把个体的智力等同于他的认知能力,认为测量智力的目的是为了选拔和甄别人才,其测量的方式是采用经典的量化手段,如用纸笔问答的形式测出个体的智力量化分值(如智商的测定),并将这个分值作为主要依据来得出个体智力高低、素质优劣的结论。传统智力观以及其测量的方法严重影响着高师教育学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目前高师教育学对学生的评价基本上就是通过考试的分数这一量化的认知指标作为主要标准。学生评价的目的就在于根据这些指标来确定哪些学生是智力优秀者,哪些学生是智力较低者,考试分数高的学生就被认为是智商高、认知能力强和素质高。这种评价方式是非常片面的,学生其他方面的智力没有得到评价。

三、多元智力理论与高师教育学课程改革

(一)根据多元智力理论。重新定位教师角色

多元智力理论呼唤新的教师角色。首先,教育学教师要放下权威的身份,做学生的学友和合作者,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智力有优势智力和弱势智力之分,教育学教师不一定在智力的各个方面都获得很高的发展,不一定是个全才,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懂,在所有方面都是权威。所以,教育学教师应该放下权威的架子,把“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改为“以学生为中心”,和学生一起讨论、探索、发现,做学生的学友和合作者,在帮助学生进步的同时,使自己也不断进步,做到教学相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甚至有时教师还要向学生学习,学习学生身上的特长。其次,教师要从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智能特征的发现者、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帮助学生从学习的依赖者变成学习的主动者。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的结构是多元的、发展是存在差异的,所以教师要了解各种智能的表现特征,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把他们的智能特征表现出来,发现学生的智能特征,在此基础上心甘情愿地作为学生的支架,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自己的认知特点,设计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学生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时,教育学教师还应主动积极和学生交流,给予学生指导,以此促进学生的优势智力发展,并带动弱势智力的发展,以达到全面的发展。

(二)开发高师教育学的课程资源,促进多元智力发展

要改变高师教育学课程资源贫乏的现状,必须有效开发高师教育学的课程资源。首先,教师要意识到丰富的教育学课程资源的重要性。采用多元智力理论进行教学的核心是多元化的教学资源的提供。只有根据学生多元智力发展的需要来提供合适的课程资源,学生的多元智力才能得到合理发展。例如为学生提供听说读写的课程资源,才能培养其言语智力;为学生提供有关数字、类比、逻辑、因果等方面的课程资源才有利于其逻辑数学智力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有关色彩、线条、形状等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空间智力的发展。其次,教师要认识到高等教育学的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开放的。教育学课程可利用的资源包括校内资源(包括本校教师、学生、学校图书馆、教科书、参考书以及其他各类教学设施等)、校外资源(包括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家长、校外学科专家、各中小学、工厂、农村、商场、社区组织、电视、报纸杂志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网络化资源(包括多媒体化、网络化、交互化的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开发的校内外资源)以及大量的依附于校内外有关的人、事、物上的隐性课程资源等。再次,要基于高师学生的现状来开发课程资源。基于高师学生不同的智能发展状况、生活背景、兴趣爱好开发的课程资源是学生自己的课程资源,适合他们,可以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充分开发他们的智能。最后,要从教师的职业需要出发开发课程资源。高师生是未来的教师,高师教育学课程资源开发就要根据教师的职业需要进行,例如,教师职业需要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严密的思维能力、善于和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正确认识自己以及进行教学反思的内省智力等,在开发课程资源时侧重这些方面,以帮助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化更好地发展。

(三)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促进多元智力的发展

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在教学中除了采用讲授法,我们要采用多种方法促进学生多元智力的发展。首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多元智力理论提出每一位学生都同时拥有智力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采用分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弥补弱势智力,发扬优势智力,达到全面发展。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在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知识基础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环节和进行教学,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有针对性地实施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教学。分层教学包括分层目标、分层提问、分层作业以及分层辅导等环节。例如,教师可以分层布置作业,也就是说教师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智力发展状况布置不同的作业,为言语智力弱势的学生布置写论文的作业;为人际交往智力弱势的学生布置对某些教育问题找人访谈的作业,促进他和他人的交流等。通过这样的分层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努力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相应的智力得到发展。其次,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方略。小组合作学习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的任务式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例如,每个小组成员在讨论和交流中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发展他们的言语智力;小组成员之间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通过沟通、协调来共同完成任务,可以发展他们的过程中,可以发展他们的内省智能。

(四)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

仅仅通过考试来评价高师学生教育学的学习情况是片面的,我们要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提供的新视角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以了解其各方面的发展状况,促进其全面发展。首先,多元化的评价体现在评价的内容多元化。根据多元智力理论结构的多元化,对高师学生的评价内容除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外,还应该包括学生自然观察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内省智力、心理素质、学习兴趣、情感体验、审美能力、团队精神等的评价。其次,多元化的评价体现为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高师生的主体除了教育学教师,还可以是学生自己,以及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同伴,或者是在教育实习中的指导老师等等。把不同的主体不同的侧面的评价综合起来的评价是全面的评价。最后,多元化的评价体现在评价的方法多元化。对高师学生评价的方法,可以采用问答、社会调查、论文、设计报告、主持或参与群体活动、实习及综合毕业实践报告等的考核代替传统的考场考试,用学生有创意的作品和成果代替传统的试卷试题,以达到客观公正地评价高师学生。

[参考文献]

[1]文萍,覃壮才,心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霍力岩,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主要依据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0,(3).

篇3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044-03

一、理论沿革与模式建构: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体验式教育理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通过发问的方法,引导弟子积极思考,唤醒其潜在的创造力并催生出相应的结论。可以说,这种注重师生双方平等对话和善意论战的“催产式”教育方法,是体验式教育的雏形。

在理论层面上,美国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是对体验式教学进行研究最有影响的人。在杜威看来,学生要真正获得真知,就必须从尝试、应用和改造等实践活动中获得,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过程,才能达到改造个体行为的目的。杜威的“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1]。实践层面上的探索以英国教师科翰(Kurt Hahn)较为有名。科翰从“学农从种植开始,学医从解剖开始,学哲学从辩论开始”的早期大学教学方式中受到启发,认为一切知识皆来源于个体的实践活动。他于1941年在威尔士建立了一所“户外学校”(Outward Bound),将二战期间训练海员生存能力的教学经验应用于对学生、军人和工商业人员等群体的人格品质及其心理素质的培养上。他的体验式教学被传播到美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或地区后,迅速地被运用到了学校的教学过程中。美国教育学家大卫·库伯(DavidAKolb)第一个完整地提出了体验式教学理论。他在总结了众多教学理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体验学习圈”理论(Expedential Learning),使体验学习实现了程序化和科学化[2]。此后,莱文、里文思和科尔博等众多研究者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他们吸纳了行为主义、建构主义以及认知主义的部分理论观点和方法,使体验式教学理论日趋成熟[3]。随着杜威、科翰、大卫·库伯等人的教育思想在全球的广泛传播,体验式教学在教育界已然形成了共识。虽然这种教育理念也曾受到过诸如永恒主义、要素主义等教育流派的冲击,但这种通过学习者的体验来建构知识的教育方式已经在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中打上了深深的印记。由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从体验式教学的视角来审视教学实践问题,并结合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进行探讨,使得体验式教学研究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多学科化的趋势。

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是上述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高校在充分借鉴体验式教学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展开的研究。其基本思路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和要求,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使大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获得经验,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情感匹配”式的体验和感悟,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原理内化为理念,并外化为行为,从而建构起一个融“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为一体、集“内化—外化”两种动力机制于一身的全新的教学理念。

从以往众多的理论著述和学术文章来看,当前涉及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理论层面的学理探讨。比如,从人本主义的视角,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固有弊端进行理性审视;从体验的视角,对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进行重新解读;从解释学的视角,对相关概念、语词和称谓的深层探讨和历史分析;从比较学的视角,研究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其他学科的体验式教学在范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根本区别。其二,实践层面的模式建构。许多思政教师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并形成了诸多的教学模式,如“上海普陀模式”、“浙江温岭模式”、“湖南南县模式”等[4]。除了建构这种系统的、可操作的、相对稳定的教学范式之外,也有学者直接将“体验”作为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并通过“创设课堂情景”、“活动参与”、“社会实践”、“日常生活”、“拓展训练”[5]等形式,将其广泛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观,同时也是一种教学方法论、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和教育价值观。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内在的情感需要,使学生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实现了自我感悟、自我认识和自我升华。这种以人为本的教学策略体现了对受教育者本身的深切关怀,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更新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促进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二、发展困境与问题表征: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层面的理性省思1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与客体

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双主体说”。该观点认为,在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方互为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6]。客观地讲,“双主体说”在理论界占据主流。然而,此种观点也遭受了许多研究者和思政教师的批判和质疑。批判者中有两种观点:其一,通常意义上说的“教学”其实是个偏义复词,其基本意义是“教”,而不是一个包含“教”和“学”双重内涵的并列短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不是师生双边的共同活动,而是思政教师的活动,虽然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个体,但真正的主体是思政教师[7]。其二,既然所有的体验、讨论、思考、反思、内省、批判以及各种情感因素的培养等都是大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所以真正的主体应该是需要通过亲历性活动掌握相关思想政治理论的大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当前争论较多的理论前沿问题,而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的论争衍生出来的一系列对其他问题的不同解释,在客观上导致体验式教学改革举步维艰。教学主体的多元纷争不仅揭示了教育理念的多元冲突,还在某种程度上使人们对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认识上陷入了迷茫与混乱,从而导致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陷入了实践困境。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重新回到教学的原点,从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体的角度重新审视其基本理论问题。

2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价值与效率

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重视直接经验的获取。然而,无论是课堂情景体验还是社会实践体验,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必然导致体验式教学的价值与效率之间的冲突。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学科不同,可获得的直接经验相对较少,体验活动设计和操作的难度相对比较大,盲目采取体验式教学必然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这种一味地追求直接经验而忽视间接经验的教学方式,对于已经有一定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大学生来说是否是必须的,过多的实践体验会不会将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简单的日常生活,现行教材体系中哪些理论是需要通过体验才能让学生理解的,实施“05方案”后,体验式教学会不会出现学时严重不足的问题,等等。

事实上,教学的价值与效率之间的冲突很早就有。从柏拉图时代开始,教育的基本价值标准便开始朝着工具主义转化[8]。随后,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等教育家进一步发展了这种工具主义的价值思想。在此理念指导下,课堂变成了“作坊”和“车间”,教学变成了由教师高效地控制此“作坊”和“车间”的技术的过程[9]。虽然这种忽视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教育即塑造”的理念受到了以杜威为首的教育家的批判,然而直到今天,这种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工具主义思想不仅迟迟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还在我国高校中甚至愈演愈烈。因为在工具主义理念指导下的间接经验的获取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控制和影响,使得这种工具主义思想具有无可辩驳的效率优势,而这一点恰恰是体验式教学的软肋。学界在对杜威的教育思想进行了反思之后,不得不重新转到赫尔巴特那里寻找理论依据。原因很明显,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并未给教育界带来想象中的理想效果,该种教学理念在追求价值的同时,丧失了对效率的追求。

因此,在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超越体验已成为必然之趋向,如何在价值和效率之间找到契合点并在二者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解决效率和体验之间的矛盾冲突问题,是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将要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3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考核与评价

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面临着另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对大学生的体验式学习进行科学的考核与评价。虽然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积极推行体验式教学,然而在考核的问题上却依然延用着“几张文字材料定成绩”的评价方式。这种“重理论概念轻实际应用、重书本知识轻学生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方式,不仅无法对学生学习后的真实情况进行考核,还会抹杀学生对思政理论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产生了功利化的倾向。大学生在完成了“学分任务”之后,获得的多是枯燥的语言符号和空洞的理论教条,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难以内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更难以构建起立体的、丰满的信仰体系。

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所以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原因在于其对“符号化”知性教育理念持根本性否定的观点,它强调的是大学生对各种政治理论课程内容理解和体验的过程。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的建立如果不能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积极性,不能有效地引导其思想和行为,即使形式再好,操作再简单,也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对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考核与评价要想摆脱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路径依赖,走出“考核形式僵化呆板、考核方式落后”的怪圈,应在“体验过程”中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三、关系重构与路径选择:走出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误区1理清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从目前的讨论来看,无论是“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还是“双主体论”,都不能客观地表达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主客体关系。通过对体验式教学发展历程的分析不难看出,苏格拉底、杜威、大卫·库伯等将“体验”引入教学领域的初衷就是为了要改变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忽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现状,因为将教师看作是教学的主体,显然与前辈们的观点是背道而驰的。另一方面,“学生主体论”和“双主体论”虽然都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肯定了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对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这两种观点由于过分地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作为意识形态传播者的责任意识,因而削弱了思政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与其他课程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更强的理论性、学术性和意识形态性,内容也更抽象,一味地强调大学生的亲身体验,其所获得的认识常常会被局限于感性层面上,难以上升到理性层面,因而难以保证教学的效果。后两种观点由于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极易陷入道德自发论的误区,因此是不合理的。

事实上,在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其中教师是体验式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服务者、协作者和评价者,其主要职责是激发学生体验活动的兴趣,明确活动的目标,使学生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获得经验,并在活动结束后对其做出总结和评价。而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反思、内省和批判等亲历性活动,加深了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可见,在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角色实现了由主体向主导的回归,而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得到了落实。因而,教学关系也由原来的“主体—客体”或“主体—主体”演变为“主导—主体”的新型良性互动关系,全部教学活动在教师的主导下通过学生的体验完成。

2化解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价值与效率的冲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既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绝不能停留在一般的体验层面上,更不可追求“为了体验而体验”的形式主义。强调直接经验的获取其实是弱化了外界因素对学生影响的可能性,忽视了教育最有价值的功能——建构性。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兼顾价值和效率,在价值和效率的博弈中寻求平衡。

笔者认为,化解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价值与效率之间的矛盾冲突,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尝试:第一,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它具有其发挥作用的特定范围,思政教师需要转变“逢教学必体验”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优势互补。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学的效率,还能避免由于教学方式单一造成的“审美疲劳”。第二,精心设计体验活动。思政教师不应局限于体验教学的形式而忽视了教学内容的承载功能,机械地将各种体验活动移植到教学活动中。如果不能有效地将教学内容与促进学生的发展结合起来,便会使体验活动流于形式。这样,不仅浪费了师生宝贵的时间,而且也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第三,延展教学空间。通过设计适合不同场景的体验活动,将部分体验活动延展到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日常生活和网络生活中。第四,设置独立的体验教学课程并配备专职体验教师[10]。高校应设置独立的体验教学课程,而不是将其附属于思政课程体系之下。通过思政教师与专职体验教师的沟通和协作,将部分思想政治理论体验活动内容纳入其教学理论视阈,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合力共建的教学局面。

3重构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针对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三主动”(即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和主动思考)的特征,思政教师应改变“几张文字材料定成绩”的传统思维范式,重构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并建立全新的“发展性”考核评价体系。

“发展性”考核评价体系应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应依据统一、科学的评价标准,实现“三个结合”,即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从而对大学生日常学习活动中的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业成果等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目前理论界对于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发展性”考核评价在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等方面尚未达成共识,但是有三点是大家一致认可的:其一,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权重,注重对大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过程进行评价;其二,减少死记硬背的比例,注重考核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三,强调知行合一,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进行重点考查。

事实上,考核评价是整个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的极为重要的一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它不仅实现了将理论作为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逻辑起点的初衷,而且完成了将灵活运用理论作为其终点和归宿的重大使命。大学生在参与体验活动的过程中,既可以检验理论的真理性,还可以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运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终极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刘铁芳从苏格拉底到杜威:教育的生活转向与现代教育的完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2)

[2][美]大卫·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与发展的源泉[M]王灿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0

[3][英]柯林·比尔德体验式学习的力量[M]黄荣华,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32

[4]寇翔论高校体验式德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7)

[5]陈德静以拓展训练为载体的高校体验式德育探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

[6]石瑛,郑晓艳基于“双主体”教学理念的“基础”课体验式教学模式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0(11)

[7]祖嘉合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特性的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7(3)

篇4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属于专业教育,在高校中,专业教育主要是通过专业课的教学来实现的。在学校各专业教学计划中,专业课处于课程体系的核心地位。一般来说,在完成专业基础教学之后就要开始进行专业课教学,其主要内容包括理论性课程教学和实践性课程教学两部分,理论性课程教学和实践性课程教学之间的关系是贯穿高等教育专业教学全过程的,如何正确把握和处理好理论性课程教学与实践性课程教学之间的关系,是开展专业教学的关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践性课程教学建立在系统的专业理论教学基础之上,应当在专业理论指导下开展。

我们知道,正确的科学理论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而且还能指导实践,帮助实践达到目的。如果没有正确理论作科学指导,那么实践环节就成了盲目的无目的行为。专业理论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它能够有效地指导实践,所以我们要充分理解掌握这些专业理论知识。在专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要比脱离理论、盲目实践更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这可以使学生少走很多弯路,更快更有效地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1]。因此,实践教学的开展一定要在系统的专业理论指导下完成。

所以,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必不可少,要充分强调专业理论学习的系统性,促进对专业知识结构宏观的和全方位的认识,明确实践性课程教学活动的方向,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专业实践;其次,在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课程要与理论教学课程的设置相匹配;第三,实践教学内容要与理论教学中所涉及的知识点有机统一,在进行实践教学之前,对学生要提出具体要求,明确此次实践教学主要是针对哪些理论知识,要解决哪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目的明确地进行实践活动;第四,实践教学的形式要根据理论知识点的特点来决定,要选择有助于对各知识点理解和掌握的形式;第五,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多鼓励学生对自己的直接经验进行理论概括,积极将自己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使他们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当这些理性认识被有效地用于指导专业实践活动时,那么学生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2]。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我们所说的理论要在实践之前,意思是说实践性课程教学活动要有系统的专业理论作指导,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实践活动都必须在理论教学之后才能开展,尤其对于新开设的学科和专业而言,这时候并没有完善的、成熟的理论体系做指导,也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供我们参考。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先进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完善专业或学科理论体系,并为下一步的实践提供第一手资料。在这里,我们既要反对盲目的实践,又要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不能墨守成规,畏首畏尾,即便是对于比较成熟的学科和专业理论,也需要有一定的创新思维,所以我们要不断地积极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改进实践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使专业取得更大更好的发展。

二、理论性课程教学是为实践性课程教学服务的,是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服务的。

实践是认识事物的目的,理论应用于实践才具有意义。理论固然很重要,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指导实践,但是如果有了正确理论,而对它只是空谈一阵,高高挂起,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多再好也是毫无意义的。

因此,理论性课程教学应当与实践性课程教学相结合,服务于实践性课程教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避免不切实际、空洞的专业理论,设置理论课程和教学内容时应当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这一目标来进行,要充分反映行业领域以及岗位工作对学生能力的要求,理论教学要与实践教学的目标高度统一,这样才能有利于实践活动的开展;第二,防止空谈理论知识,将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既可以促进专业理论知识的吸收和消化,也可以为以后的理论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第三,避免对专业理论学而不用,在传授理论的同时,还要重视实际应用,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保证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足够的比例,使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充分结合,让学生能真正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专业实践中;第四,理论应用要落到实处,在系统的理论教学基础上,制订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方案,保证学生从理论知识上升到实践能力。

此外,如果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角度来论,更是如此。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大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如果我们对学生只是传授一些空洞的理论,没有进行实践,那么是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的。只有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积极地将专业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理论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通过实践性课程教学,可以弥补对理论性课程教学过程中感性认识的不足,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再次理解,而且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解决理论教学中所没有解决的一些具体问题。

众所周知,理论性课程教学是不能代替实践性课程教学的,因为实践性课程教学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虽然学生在校期间通过间接经验获得的知识要远远多于通过直接经验所获得的,但是这并不是说,直接经验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比如说涉及到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知识等就很难通过或者无法完全通过理论教学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这些知识大多是通过感性认识获得的。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可以弥补学生对理论知识认识的不足,因为“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直接经验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和掌握,而且对依靠直接经验获得的知识,往往印象比较深刻,甚至会终生难忘;另一方面,理论传授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学生在实践中可能会遇到理论教学中尚未接触过的一些问题,然后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学到理论教学中所没有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为丰富理论教学内容提供新的经验材料。

通过实践性课程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性课程教学内容的再次理解,这不仅增进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而且也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从而更好地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因此,在开展实践性课程教学与理论性课程教学时,两者要相互弥补,在检查理论教学完成情况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中未搞清楚的重点和难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性课程教学。

四、通过实践性课程教学,可以检验理论教学效果甚至整个专业教学质量的优劣,并为丰富理论教学内容,开拓新的专业理论领域提供实践依据。

通过理论教学环节的学习,学生对本专业的系统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这些认识是否正确,还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因为事实最具有说服力,真理的判别标准只能靠社会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说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就可以检验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

学生在学校期间获得的间接经验其实都是前人的直接经验,人类正是在不断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又不断地用自己的直接经验来丰富人类的知识宝库,不断丰富和完善专业理论体系,专业实践活动本身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其变化、发展为探讨新的专业理论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认识。因此,专业理论体系也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以适应专业与学科领域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我们必须通过实践去发现真理,并且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另一方面,专业实践活动为人们开拓新的专业知识领域提供了新的认识手段和相应的物质技术条件,提供了解决新问题的经验材料,为理论体系的发展甚至是新的理论体系的创立提供了有利条件[3]。也就是说,实践活动是发展和完善专业理论体系的根本途径,所以,实践教学自然也就承担起了发展和完善专业理论体系的重要任务。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根据专业教学的需求,制订一套系统的专业教学方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在一起,加强实践课和理论课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渗透,努力培养出更多的既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力,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高维钫.理论教学必须与实践教学相结合[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77-79.

[2]李慧才.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探讨[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2):124-124.

篇5

项目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社会为背景的系统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通过完成完整的工作过程获得相关知识与技能,并发展职业能力。在商务英语中实践项目教学,旨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运用商务英语知识和技能、信息技术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语言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一、项目教学的理论依据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是学习者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更加强调学习的主观性、社会性和情景性。个体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头脑中并不是空的,而是由于先前的生活经验在头脑中保存着自己特有的认知图式,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建构新的认知图式,这种新的认知图式是创造性的,在性质上不是原有图示的延续。所以,与行为学派的理论相比,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质的变化,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刺激反应模式的建立。

2. 行动导向教学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并指出要“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早在20 世纪七十年代,德国的职业教育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科结构化教学范式转向行动导向的教学范式。行动导向的教学是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起源于德国,目的是使“学习者获得完成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姜大源,2007:225)。20 世纪九十年代,这一教学模式传入我国。

作为行动导向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项目驱动教学法近年来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开始推广并实践。项目驱动教学是指学生独立地通过确定目标要求、制定具体计划、逐步实施等步骤完成一个实践性的、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任务,并且检查和评价整个过程。其重点在于学生的自行规划、自我负责和完成具有实际意义的工作成果(姜大源,2007)。由于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将公司、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经过分解、简化融入教学内容,使教学活动依据现实工作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任务展开,因此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通过“做中学”掌握相应的学习内容,同时也发展和培养了自己的职业能力。

二、项目教学的实践

1. 项目的准备

在准备阶段,教师可以和企业有关人员共同确定项目名称、内容要求与学习目标,项目设计必须符合职业能力要求与教学培养方案;最好能够满足行业要求;学生有兴趣且能激发其创造性和成就感;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设计项目任务后布置传达给学生,向学生提供与完成教学项目相关的知识、信息与材料, 指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的知识体系和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开发出与各项内容相适应的实验项目。如“商务谈判” 这个项目,学生以项目小组形式接受任务,学习、搜集、整理项目知识和相关信息,讨论并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这一阶段为学生提供了有益的输入,帮助他们熟悉话题,并识别新词和短语,目的在于突出任务主题、激活相关背景知识、减轻学生的认知负担。

2. 实施阶段

项目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为小组合作学习与实践。因此,小组的划分和有效管理与项目教学的成败有着必然联系。小组成员在学生自由结合的基础上教师应适度干预,分组要体现异质性和平衡性的原则。在明确项目任务后,教师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收集信息、制订计划、选择方案,直到成果展示、评价,主动、积极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中心”。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思考,主动获取和加工信息,分析并优化解决问题的途径,完成理论知识向实践知识的转化,并通过团队沟通和合作完成项目工作, 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 进行模拟演练。

在实施阶段,要以强化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职业角色意识,以能力本位作为施教理念。项目化教学以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为出发点,通过项目化教学构建一个完整工作任务情境。从而培养并强化实际工作的职业核心能力,在这个仿真或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可以获得全面、感性的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使知识内容与工作情境直接联系,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体验到真实的职业氛围,体验到作为一个职业人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和技能,从而培养并强化实际工作的职业核心能力。

3. 成果评价

项目教学追求的不是学习成果的唯一正确性,而是多元性的,包括评价方式、标准和主体。在评价方式上,项目教学不仅用传统的笔试、口试的方式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且更强调运用完成项目的方式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评价标准上,主要评价学生是否达到项目教学的目标要求,关注学生在项目教学中的进步程度;在评价主体上,鼓励学生主动、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以此促进对自身学习成果的反思,而教师的评价更注重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在肯定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工作和价值的同时,促进学生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反思不足,从而树立不断学习的勇气和信心。

三、结语

商务英语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性。学生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增长了见识,也锻炼了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能将语言、商务的教学与技能的培训融入到实践的过程中, 让学生从实践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升能力。既可以保证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也可以保证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但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对职业岗位的了解,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要有较强的课堂控制能力和灵活的教学技巧。

参考文献

[1] 高文等. 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 杨文明. 高职项目教学理论与行动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篇6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高专院校此类面对社会需求而设立专业的学校也随之设立了宠物医疗专业。饲养宠物是当前我国社会上十分流行的风气,宠物医疗专业也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当前我国开设宠物医疗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尚且不多,作为热门的新兴专业,宠物医疗专业就业市场广阔,是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所衍生的专业学科。高校毕业生经过大学的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与道德均要高于普通就业人员,专业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管理经营能力以及与宠物医疗专业配套的如宠物的疫病防治、宠物相关产品的设计等能力均要高于一般的工作人员,能够提高工作的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该行业的市场发展空间。

一、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模式的现状

1.实践课时相对较少。我国对于实践的重视程度向来低于课本宣教,虽然近年来教育界对于实践课程愈加重视,然而在课时的安排上,仍由课本的宣教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在专业公共课的设置上,并未遵循实用、需要的理念,许多公共课与所学专业并无必要联系,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与精力,也减少了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时间。

2.教学理论与课程的设置存在缺点。我国极大部分的高职高专院校前身均是地方的专科学校与普通中职学校,在学校升级后,教师的大多数仍在原来的岗位上继续工作,教师的思想相对陈旧保守,无法跟上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对于教学方式则是采用老套路,限制了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市场、社会等方面缺少客观的思想预测;在课程设置上也遵循着老一套口头宣教的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散与灵活性。

3.学校所设定的教学要求与目标不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该专业的教学目标尚不明确,许多学校仍以学生需要掌握理论知识为主,以笔试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以确定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使得学生在毕业后实际操作能力不足以应付就业后所面临的技术问题。

二、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的目的

不断的实践结果提醒我们,高职高专院校在宠物医疗专业领域必须应对理论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模式进行改革,使之成为一门实实在在地面向当前热门问题所出现的热门专业,在当前就业紧张、失业人员过多的社会环境下创造出数量可观的就业岗位。

在对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的改革中,要本着实用、需要、市场、实践等理念进行,将不必要的公共课与理论课程转变为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该专业质的突破;教育理念以实用性为主,课程设置则以操作能力为主,努力提高专业的含金量,为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改革的措施与方向

方向:宠物医疗专业是一门以实用性为主的学科,因此,在对其进行改革时,主要应对其中不符合实用性理念的方面进行删减与改变,如与专业课无关的公共课应尽量删减,使其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精力探索研究相关的专业知识。

措施:首先应对课程进行合理的整合,取消无用的课程,并且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实践性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而后应大力鼓励支持学生对自身创新思想与操作能力的培养;最后,学校应根据当前的社会发展情况与市场需求现状,及时地更新教学内容。

四、总结

高职高专院校的宠物医疗专业是根据市场的需要而设立的一门专业性学科,其设立目的便是为当前的市场需求服务的,因此,要保证其教学体系紧紧围绕市场需求而订立与修改,课程设置模式也应主要以实际操作为主,提高从业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服务质量。这样,对于解决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丁岚峰 闫庆健 田培育 李继红 梁书文 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实验实训技能课程设置及教材建设的研究[A].山东畜牧兽医,1007―1733,(2008)。

[2]丁岚峰 闫庆健 王怀友 袁逢新 易本驰 徐向明 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理论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模式的研究[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8,7,128―131。

篇7

一、并列式合成词的勾联①朋友(名词,两同义语素并列)亲朋好友(名词短语,两“定+名”结构并列)他有一个好朋友。(句子,名词“朋友”作宾语)

②观察(动词,两同义语素并列)察颜观色(动词短语,两“动+名”结构并列)他在观察动静。(句子,动词“观察”作谓语)

③是非(名词,两反义语素构成)招是搬非(动词短语,两“动+名”结构并列)我们要分清是非。(句子,名词“是非”作宾语)

④买卖(名词,两反义语素构成)买与卖(动词短语,两动词并列)正午后一点的时候,他又拉上个买卖。(句子,名词“买卖”作宾语)

例③中名词“是非”与动词短语“招是搬非”的勾联,以及例④中名词“买卖”与动词短语“买与卖”的勾联,求结构之同,存类别之异。

二、偏正式合成词的勾联⑤红旗(名词,前偏后正)红色的旗帜(名词短语,“定+名”结构)红旗高高地飘扬。(句子,名词“红旗”作主语)

⑥雪白(形容词,前偏后正)像雪一样白(形容词短语,“状+形”结构)四周是雪白的墙壁。(句子,形容词“雪白”作定语)

偏正式合成词中,特殊的如“火车”、“白菜”之类,虽不能勾联出“火之车”、“白色之菜”式的短语,但依照⑤⑥的思路,是不难理解其为偏正式结构的。

三、支配式合成词的勾联⑦管家(名词,支配式)管理家务(动词短语,“动+名”结构)这应该是管家的职责。(句子,句词“管家”作定语)

⑧签名(动词,支配式)签署姓名(动词短语,“动+名”结构)他没有签名。(句子,动词“签名”作谓语)

例⑦“管家”和“管理家务”的勾联,正好求结构之同,存类别之异;而⑦⑧的类比,又说明,结构相同的词并不一定词性相同,前面①与②⑤⑥也可说明这一点。

四、陈述式合成词的勾联⑨地震(名词,陈述式)大地震动(主谓短语)地震发生了。(句子,名词“地震”作主语)

⑩月亮(名词,陈述式)月儿明亮(主谓短语)天边升起了月亮。(句子,名词“月亮”作宾语)

⑨⑩将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渗透到词、短语、句子之中,举了这个“一”,反“三”也就不难了。

五、补充式合成词的勾联提高(动词,补充式)提得高(动词短语,“动+补”结构)这样就提高了工作效率。(句子,动词“提高”作谓语)说明(动词,补充式)说得明白(动词短语,“动+补”结构)这是要说明的问题。(句子,动词“说明”作定语)

以上仅就合成词的几种基本形式,以构词方式和词性为端点,勾联起短语和句子。这样,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篇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0-0206-02

当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多元价值观念对高等院校学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日益突出。现状如何改变?这一切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高等院校学生进行教育的担子更重、更神圣。、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要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强实践环节。”实践教学是我国高等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更是提高思政课效果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手段。然而,目前实践教学很难落到实处,预期效果远没有达到。如何使实践教学的优势和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凸显?解决好这一问题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性有重大意义。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

思政课的教育目标是教育学生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并能够熟练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铸造。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和充分运用实践教学,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的理解,不同学者之间存在不同的观点。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应该界定为:根据思政课教学大纲要求,配合理论教学,由思政课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活动。在这里有几点需要说明,首先,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在理论教学之外的教学活动,既可以在课堂外进行,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1]。其次,实践教学的内容必须与理论课程的内容密切相关,但其又不是理论课程的基本内容,而是理论课程的扩展,是以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认知视野,培养综合素质。再次,实践教学活动必须由教师主导,这是实践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最后,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必须主动参与其中。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

自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方案实施以来,各地、各高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探索取得了不少成效,但距预期还有差距,现状差强人意,找出思政课实践教学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对症解决是思政课实践教学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一)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主体性缺失”

高等院校的学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受教育者,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其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一种“自觉能动性”[2]。学生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体,而不仅是教育过程中的客体,学生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中主体性的发挥对实现思想课实践教学目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当前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缺失现象普遍存在,没有能充分发挥出来。在实际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思政课教师依然是教学活动中话语权的掌控者,使学生的主体性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被遮蔽。许多高校确实也组织了社会实践活动,但是大多形式大过内容,比如暑期“三下乡”等,这些实践活动大都不能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价值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实践教育不仅是一种“身体在场”的活动,更是一种“心灵在场”的活动[3]。

(二)教师实践教学的意识和能力不强

毫无疑问,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主体,大多数的思政课教师都能对理论教学得心应手,但实践教学意识不强,且经验和能力较缺乏,这就导致教师与学生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平等对话很难实现,是致使思政课实践教学弱效的重要原因。教师作为教育者应先受教育,现在高校中的思政课教师自己都没有参加过实践的不在少数,因为这些教师大都是由校门到校门出身的硕、博研究生,他们本身就是纯受教育者,没有思政工作的切身经历,或者是在校学习期间参加过那些形式大过内容的效果不大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青年思政课教师自身实践教学经验比较匮乏,也致使他们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如果为了完成教学要求,而组织的实践教学活动也难免流于形式,走过场。

(三)实践教学系统规划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它不是一门课,而是几门课合起来的总称,是一个严格的课程体系。思政课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部分,设计的范围较广、难度较大,实践教学要顺利进行就要整合教育资源,形成系统性的规划,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才能有效地发挥出来。现在,绝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在思政课教学计划中设计了实践教学环节,有的还制定了比较规范的教学大纲,但是又有问题随之而来,不同思政课程老师在组织实践教学过程中自行其是,他们之间没有统一的协调、安排,每门思政课教师由教师基本上是根据自己的能力、条件来自行组织实践教学。因此一直停留在自发的、随意的的层面,导致不同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单一化,甚至重复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课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化内容,应该从整体上规划不同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活动。

(四)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欠缺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长期的、系统的教学任务,高校要把其作为长远教育规划进行设计,这就需要一套高效的保障机制。需要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相关的各部门之间的通力配合,才能形成合力,为实践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供有力保障。然而,事实上目前多数高等院校这方面的保障机制欠缺,主要存在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和经费支持等保障机制的欠缺,进而导致思政课实践教学低效果化。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单纯依靠思政课教学部门远远不够,还需要高校领导的重视,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目前许多高校领导对思政课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每年的计划都是应时而定,形不成规范化,还有一些高校虽然设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等机构,但很少开展实质性的工作,形同虚设。制度设计的缺失也是实践教学低效化的重要因素,很大一部分高校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目的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平时处于“放羊”状态。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老师和学生走出教室,走上社会,这需要经费,实践教学的课题研究需要经费,实践教学的基地建设需要经费,然而许多高校经费短缺现象普遍、保障机制缺失,这都是影响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的重要因素。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效性提升的路径

如何使实践教学回到思政课教育的本真状态?唯有解决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才是走出当前困境的必由之路。

(一)切实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马克思始终强调人是主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实践教学又是思政课教育的重要一环,其终极目标必然是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全面发展。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一定要综合多种形式来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马克思认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4]现实生活是人的主体性生成之地,当然它也是实践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养成之地,实践教学不可能脱离社会、脱离生活。思政课实践教学就是要以生活为依托,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向实践学习,为社会服务。人的主体性不是先验的,而是在现实实践中产生和提升的。列宁说过:“学习、教育如果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5]学生自主性的培育和提升只有和生活相连,切实彰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才能获得巨大的内在动力。

(二)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的素质与能力

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它对任课教师有很高的要求,思政课教师的主体性能否充分发挥,取决于其实践教学的意识和能力。思政课教师需要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本质予以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是对者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升华,思政课教师要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接受教育。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具备必备的的理论素养,把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把控能力。高等学校十分有必要有计划地对思政理论课教师进行与实践教学相关的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培训和实践技能培训。思政课教师也要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在其中提升自身的实践教学素养,只有这样思政课教师才有机会探索出实践教学的新路径、新方法,才能最终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水平。

(三)加强实践教学资源整合

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利用的,有助于顺利实现实践教学目的的人力、物力、信息等所有资源。靳诺在全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讨会上说过:“我们要考虑实际可用的实践教学资源问题。全国每个大学生要参与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实践资源如何保证充足?实际上,实践教学资源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对潜在和隐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6]因此,高校要对思政理论实践教学进行统一规划,使各个部门单打独斗、没有合力的现象成为历史,把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内容选择、结构安排、系统评价等方面的零散化合为有机整体。实践教学资源的功能不会自己产生,这就需要高校领导、思政理论课教学部门以及学生等各方一起努力才能挖掘思政理论课内在的价值。

(四)建立健全实践教学长效运行和保障机制

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实现高效化,根据中央文件的精神,建立健全思政课实践教学长效的运行和保障机制势在必行。各高等院校的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都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各方面一起努力共同合作是实践教学长效运行机制规范化、制度化的保证。有了组织保障还要有制度保障,小平同志曾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的做好事。”一些针对实践教学活动的管理文件的制定是实践教学活动有章可循的制度保障,这样才能做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最后还要配备必要的经费支持,如按照学生人数确定投入经费的比例等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价值,诠释出其自身的魅力,实收成效。

参考文献:

[1] 陈丽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0,(2):70.

[2] 汪馨兰,戴钢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55.

[3] 汪馨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电子科技大学[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60.

篇9

近几十年来,教育改革的浪潮席卷全球。我国的教育改革也正在积极地进行着。音乐教育应如何改?这是一个十分值得加以考虑的问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从课程的设置,大纲的制定到教材教法都应有所体现。

音乐基本理论是整个音乐理论教学体系中,第一门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其中许多内容是其他音乐课程所没有的,也是无法代替的。它是音乐专业各学科的共同基础课。从专业的音乐院校,师范院校音乐专业,中师、幼师,到普遍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都要讲授有关基本乐理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因此,作为一门音乐共同基础课,它不仅是学好其它音乐理论的基础,也是学习 “演奏、演唱”的基础,对中职学前教育的学生来说有着直接的影响,无数事实证明,音乐学习中所出现的许多问题,往往都是由于缺乏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产生的。所以说基本乐理课是搞好音乐教育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

怎样才能搞好基本乐理教学,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具备教育和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教学法,不是简单的教学方法,而是包括该课程的目的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等许多重要的内容。特别是一些课堂教学的各种具体例证,对改进、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重大作用。

1基本乐理裸的任务

要了解基本乐理教学的目的任务,首先要对基本乐理课的性质,及在整个音乐教育中所处的地位有个初步了解。基本乐理是整个音乐理论教学体系中第一门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音乐共同基础课,这时所说的基础课,是音乐专业基础课。音乐专业包括作曲、指挥、音乐学、声乐、器乐等许多学科各学科又都有着各自的专业基础课。而基本乐理则是音乐专业各学科的共同专业基础课。即便是业余学习音乐,也必须认真学习基本乐理,由此可见,基本乐理课在整个音乐教育中所处的地位。那么基本乐理课的任务就从三方面着手。

(1)系统地理解并掌握音乐表现各要素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进行正规的基本乐理教学之前,学生一般都或多或少的掌握了一些零星的基本乐理方面的知识,基本乐理的教学就是要在学生己有知识的基础上,加以系统,使其到一个新高度。

(2)为学习其它音乐课程打下巩固的理论基础。中等职业专业学校各种音乐课程的设置,相互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作为音乐共同基础课的基本乐理与其它音乐课程的关系。可分为并列课程与后续课程两种,前者如视唱练习课,后者如钢琴,声乐,初级和声课,它们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在并列课程中,课程之间的相互配合有时会出现脱节现象。这是由于各种课程都有其自身的独立体系而造成的,然而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使课程之间的配合相得益彰,在可能的条件下,也可以改变某些教学程序。在后续课程中,虽不存在相互问题,但对未能牢固地掌握基本乐理知识的学生,教师也难以使其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进行得顺利。如:一个学生对调,调试,音级,拍子,和旋等知识全都没有掌握,又怎么可能学好和声等其它课程呢?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音乐才能,开发智力,并培养审美情趣。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这是音乐理论课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有些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因而,对某些概念的理解难以深入,语言表达也缺乏逻辑。

音乐才能包括许多方面,如表演才能,作曲才能,理论才能等,在基本乐理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对象努力促进其音乐才能更好地发展。在音乐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系统地理解和掌握音乐表现各要素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则是通过教学开发智力,培养审美情趣,提高素质。

2上好一堂音乐理论裸的描施

上课是基本乐理教学的主要形式和关键环节,上课前所做的一切,如领会大纲的目的要求,了解学生,钻研教材,制定授课计划,编写教案,都是为了把课上好。上课一定要按教案进行。发现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正,不应为教案所束缚,衡量上课的好坏,不只是看教案写的如何,而是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学的如何。上课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工作。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案上写和课堂上做的虽是一回事,但却有着质的不同。就像音乐作品的“乐谱”和现场演出的效果不一定等同一样。教师在上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教书育人,不可偏废。上课,是教师接触学生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教书育人的大好时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技巧的训练,也包括思想教育的目的,思想教育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不要把思想教育仅限于政治思想,作为一个音乐教师,树立正确的文艺思想也是午分重的。作为学生还有个学习思想的问题,这也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教育。

(2)组织教学,贯彻始终。组织教学是教师上好课的重要保证和基本条件,教学不应理解成仅仅是搞好课常秩序,更重要的还是用精彩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气氛。使教与学都处于一种积极的协调的最佳状态。组织教学,也要注意方法方式,根据情况灵活应用。讲课时,内容充实,富有感情,有声有色,学生就可能听得津津有味,精神集中。各种教学形式交替进行,学生就可能学的比较放松。

(3)明确目的,掌握规律。教学目的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方法、步骤、内容,都要围绕着教学目的来进行。详略,深浅、快慢,都要根据教学现场的情况随时调整。

篇10

教学论之所以存在,就在于教学论所具备的“理论性”。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历史来看,从裴斯泰洛奇的“要素”教学论和赫尔巴特的“教学四阶段”教学论,到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论都是沿着“科学化”的路向发展。正如王策三先生所指出的,教学论的学科史就是“教学论的科学化”的历程。科学化的实质在于探究教学的内在规律性,摆脱经验主义的束缚,摆脱盲目性,实现教学论的学科自觉。而教学论的科学化之本质是教学论的心理学化。自裴斯泰洛奇大力提倡“教育的心理学化运动”以来,1806年赫尔巴特在他的《普通教育学》一书中就明确提出,要将教育学(包括教学论)建设成为一门科学,并且明确将心理学定位为教育学(教学论)这一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乃至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终于摆脱了经验和思辨的束缚,成为科学大家庭中的一员,教学论乃至整个教育学都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来建构自己的学科体系。从以往的教学论著作可以看出,心理学的痕迹比比皆是,教学论甚至可以说是心理学或教育心理学的应用理论。作为研究人的学科,教学论和心理学有着内在的联系。教学论是研究如何培养人的学科,而心理学是研究人身心发展规律的学科。因此,教学论的研究必须以心理学作为自己最贴近、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也必须研究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如何培养人的教学规律。使教学论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是教学论发展的永恒追求,坚持教学论的理论性和体系的完善性是教学论发展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二)发展教学论的实践性需要

建构完善的理论体系是任何学科的内在旨趣,教学论也不例外。但是,教学论还具有十分强烈的实践性特性,即教学理论指向指导教学实践以及教学实践的改造。教学理论之所以存在的最终根据,在于教学理论能够对教学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学理论应当指导教学实践,教学理论应当介入教学实践并使之得到改进,成为教学论的内在核心追求之一。脱离教学实践的教学理论是没有生命活力的教学理论,是伪教学理论。新世纪的教学实践正在事实上拒斥这样的教学理论,那种书斋思辨式的、玩弄概念游戏的教学论研究已经遭到教学理论界和教学实践工作者的双重拒斥。

教学论学科发展陷入了一种空前的危机之中,原因主要在于教学论研究者误解了教学论的学科特性,只强调教学论的理论性方面而不及其余。试图将教学论建设成为如哲学、文学、史学等基础学科的努力,使教学理论远离了它的实践场域———教学实践。如此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丧失魅力的教学论正在寻求学科的“突围”或学科发展的“新的生长点”。于是“,回归原点”的教学论“、回归生活”的教学论、“课堂教学论”等便成为教学论学科发展的基本走向。也就是说,教学论要想恢复生机和活力,必须考虑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血肉关系。教学理论离不开教学实践,教学实践也不能离开教学理论,离开教学理论的教学实践便陷入经验主义的泥潭,离开教学实践的教学理论则变成不知所云的“呓语梦话”。

从教学论学科建构的角度来看,教学论有两种发展路向:一是教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完善、科学化,即教学论的“演绎体系”;二是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双向互动中发展教学论,即教学论的“归纳体系”。探讨教学理论为何要介入教学实践,从教学理论工作者的立场来讲,主要是为了发展教学论,为了使教学论走出目前的危机,为了使之重新释放教学理论的活力,为了使教学论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从教学实践工作者的立场来看,教学理论介入教学实践是教学实践的呼唤,是为了优化和发展教学实践。教学实践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与教学理论的关系有着不同的表现:当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常规性的问题时,教学实践可以通过自身的惯习、制度、实践智慧得以解决,这个时候教学实践便具有“自组织”的特性,可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问题;当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是新问题,不能依靠经验解决的时候,教学实践特别需要教学理论能够带来“及时的甘霖”以解实践之渴。

概而言之,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系存在常态与非常态两种情况。在常态情况下,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是相对分离的,教学实践拒斥教学理论,教学理论不关注教学实践,二者不易结合;在非常态情况下,当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遇到困惑之时,都在寻求对方以化解自身的危机。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分离是正常的,这是由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不同特性决定的,但不能永远分离。保持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张力,是发展教学理论和推进教学实践的最优选择。如果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能够交织,实现良性的互动,将出现重大的成果。如此,教学理论的实践性与教学实践的理论性便可得以彰显;如此,不仅能发展教学理论,而且也能推动教学实践的变革和进步。

二、教学理论介入教学实践的路径

教学理论要发展,必须与教学实践保持良性的互动。这是一种“自我救赎”、“自我发展”的必由之路。那么,教学理论如何才能与教学实践发生关联呢?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抽象地谈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系,而没有意识到无论是教学理论还是教学实践都是一种有不同主体参与的活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系之实质在于教学理论工作者与教学实践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不存在没有主体的理论与实践。因此,从教学论的角度来看,为了发展教学理论,教学理论必须介入教学实践,也即教学理论工作者必须与教学实践工作者发生关联。介入的形式与途径有四种。

(一)教学理论工作者将教学理论“带入”教学实践

教学理论是教学理论工作者长期研究积累的产物。因此,教学理论介入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工作者直接相关。教学理论工作者要确立面向教学实践的研究价值取向。国外历史上著名的教学论专家如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都是由这些专家积极倡导并在教学实践领域推而广之的。在我国,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实验也是在大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构课堂的价值观、过程观和评价观对教学实践产生重大影响的。教学理论工作者将教学理论介入教学实践之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教学理论为经过实践检验的较为成熟的理论,如最优化教学理论、发展性教学理论等;另一种是教学理论是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不成熟的理论,或者是教学理论界尚未形成一致观点的教学理论,如教学回归生活的教学理论等。无论是将成熟的教学理论或是不成熟的教学理论介入教学实践当中,教学理论工作者最关心的还是检验并发展教学理论。

(二)教学实践工作者遇到困惑时,会溯源而上寻找理论,即“取经”

长期以来,教学实践工作者遵循教学实践的逻辑从事教学实践工作。在面对困惑的时候,他们一般会找教龄较长、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变革和发展,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教学实践工作者仅凭教学经验就可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在此背景下,有的教师不仅通过询问其他教师来解决问题,而且还进一步挖掘问题背后的原因。于是,他们必然开始学习理论,并借助于理论来审视从而变革自己的实践。如很多一线特级教师就是通过这种途径成长起来的。他们通过自学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管理学、哲学等理论,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教学实践工作者通过自学已无法满足自己的实践需要,他们需要到专门的研究机构如大学、研究所进修,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准。随着教学实践的进一步拓展,教学实践工作者到一定的教学理论机构进修“取经”成为一种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从人数规模上看,已经从个别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到普遍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大量的一线教师学习教学理论的过程中,教学理论被广大一线教学实践工作者所掌握,教学理论也将发挥其重要功能。

(三)区域性教育实验中教学理论工作者与教学实践工作者的合作

前两种情况属于个别教学理论工作者与个别教学实践工作者的合作。如果从更大的范围来看,通过区域性教育实验和实验区进行的合作则更为有效。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理论得到了发展,教学实践得到了推进。比如,在裴娣娜教授主持的主体性教育实验中,理论工作者长期深入学校场域,与教学实践工作者朝夕相处,指导并深度参与教学实践。在此过程中,主体性教学理论获得了完善和发展,学校自身和参与教师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通过主体性教育实验涌现出了如河南安阳人民大道小学和刘可钦这样的名校和名师。因此,区域性教学理论工作者与教学实践工作者的合作既是发展教学理论的一个好方法,也是推进教学实践的一个好举措。在共同面对教学实践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学理论工作者和教学实践工作者精诚团结、对话协作,使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真正“相遇”,从而实现“双赢”。

(四)国家宏观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学理论工作者与教学实践工作者的合作

如果说区域性教育实验是教学理论工作者与教学实践工作者比较松散的自我结合,那么更为宏观的国家教育改革下的二者结合便是一种制度安排的产物。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宏观调控,动用权力,使教学理论工作者和教学实践工作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一方面,新课程改革之初,在重点师范大学建立课程研究中心,成立课程改革专业支持小组,由教学理论专家、课程专家、学科专家组成的理论研究队伍对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新课程实施之后,这些理论专家亲自走进教育实验区、实验校进行听课、评课;另一方面,教育改革也在迫使学校和教师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或者派出教师代表到各种层次的机构参加新课程教师培训,或者通过“引进来”的方式,邀请课程改革专家到学校进行培训,并在课改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校本培训,从而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说,国家教育改革使教学理论工作者与教学实践工作者之间的结合成为一种必需,将教学理论工作者和教学实践工作者的相对区分逐渐淡化。

教学理论工作者介入教学实践不仅在于发展教学理论,而且教学实践工作者在与教学理论工作者进行沟通对话合作的过程中,也不再仅仅满足于推进自己的小范围的教学实践。教学理论工作者成为具有实践关怀、强烈的改造教学实践意识的教学理论工作者,教学实践工作者成为具有某种理论自觉的、具有发展自身实践性理论的教学实践工作者。通过国家教育改革,教学理论工作者和教学实践工作者不再是“井水不犯河水”的“老死不相往来”,而有了经常性、长期性的精诚合作。可以说,外在的共同目标使得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这也可作为国家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

三、教学理论介入教学实践的价值

教学理论介入教学实践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展教学理论,二是推进教学实践。

(一)发展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的源头活水就在教学实践当中,离开了教学实践去建构教学理论是无法想象的。通过教学理论介入教学实践,可进一步检验教学理论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使教学理论进一步科学化。比如,主体性教学论正是在教学理论工作者长期介入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成熟和发展起来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研究也是如此,它通过将自己的教学理论成果付诸于教学实践,从而开展“上天入地工程”,使教学理论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郭元祥将教学回归生活的研究运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发,在与教育实验区教学实践工作者的互动中进一步深化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体系。总之,教学理论介入教学实践首先是“自利”。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即培养新型的教学论研究者。通过教学理论介入教学实践,教学理论工作者可以摆脱困守书斋、坐而论道的研究方式,改变冷眼旁观的“看客式”研究心态,从而产生对变革教学实践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一研究价值取向的确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入”行动使教学理论工作者摆脱盲目的“理论自大狂”弊端,使教学理论研究不再是一种独白式、想象式的研究,教学论不再是自娱自乐的“理论游戏”,学习教学论的人也不再迷茫、不再痛苦,教学理论工作者的人生幸福感会得到有效提升。总之,确立教学理论介入教学实践的价值取向有助于教学理论的优化和创新。

(二)推进教学实践

篇11

(二)设立相关的管理机构

实践教学课程的管理需要一个职责明确,结构合理的机构来进行落实。高职院校可根据实践教学课程自身的特点,以日常教学管理为基础,建立专门的、独立的管理体系,并设立院校、科系及实验室三个层级组织的综合管理机构。管理机构的设立能够将管理的重心下移,并对各层级的管理职责进行落实。管理机构的工作如下:1.院校方面。以设置实践教学课程科室为主,辅助设置实践教学课程的督导组和教学委员会,负责整个院校实践教学课程的计划、组织和管理,对实践教学课程进行协调、监控及考评,并对院校外的实践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及资源的优化配置,制定校外实践活动的教学原则、并建立以专业能力培养为基础的多模块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2.科系方面。各个科系在遵照院校领导原则的前提下成立教学质量监管小组,对本科系的实践教学进行规划、监督、管理及考评,并结合科系自身的特点及实际情况对实践教学进行创新,参照院校教务处给出的实践教学原则对科系的实践教学进行有序的组织,并构建合理的科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包括:学生的管理、教师的管理、教学设备的管理、教学经费的管理等。各科系不但要提高自身实践课程的教学效率,还要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升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3.实验室方面。实验室是实践课程教学的基层单位,实验室主任的责任是监督教师及实验人员的实践教学,安排和组织学生参与实践课程,并对实践教学进行考评,如:不定期对实践教学课程进行旁听及检查,以此监督教师的实践教学,促进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另外,各院校要加强对学生实践学习的管理,构建学生的实习管理体系,如:成立以校领导为主体的专项工作小组,负责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整体统一的组织和规划,并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有效的协调。以上措施都是在保障院校管理整体性、规范性及协调性的前提下开展进行的,管理模式以教研室和各科系为基础,保证和管理模式的科学化、规范化及权责统一化。

(三)构建科学的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依托,且又相互独立。理论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有着不可替代性。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深化,能够验证理论教学的成果。实践教学相对理论教学而言要更为繁琐复杂,必须有完善的组织管理工作为依托。各高职院校要想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就必须建立并完善相关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对实践教学的目的、管理方式、工作流程、评价标准作出明确的规定,并对参照反馈意见对管理制度进行及时的修订和补充,促进实践教学管理在高职院校中的不断深化,保证实践教学各个环节都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需满足以下要求:1.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需满足实践教学复杂化、开放化、多样化的特点,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积极调动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参与性,充分发挥老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导作用。2.已构建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的高职院校要将传统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的革新,确保革新后的管理制度的具有时代性及科学性,实现实践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转变[1]。

(四)构建独立的课程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体系需独立于理论教学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同时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思路如下:1.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对各个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规划,并参照职业资格的考试标准及技能鉴定的标准对各个专业实践内容及技能要求进行确定,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及认知发展将实践教学编制到教学计划当中。2.依据实践教学的计划要求对实践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编制,因为实践课的教学大纲是实践教学的指导文件,所以每个教学环节及教学项目的内容、要求、形式、学时、手段等都要有清晰明确的计划安排,同时要明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方式和考评方法,确保实践教学的规范化。3.依据实践教学大纲严格执行实践教学任务,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相关内容进行不断的调整使之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其构建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在明确课程思路的前提下对实验、实习、实训等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及教学环节进行全面科学的规划。须注意的是,实验是实践教学的基础,能帮助学生深入掌握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此环节教学体系的构建需完全确保学生的课堂主导性,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训是实践教学的重点,实训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需以专业技能要求为出发点,突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确保学生专业技能符合技能考评的要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需注意实训时间及其可操作性;实习是考察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手段,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反应,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该环节需要有相关的考评制度及考评方法作为依托。总之,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要与实践教学紧密联系并相互促进,要能保证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实现高职院校人次培养的目标[2]。

(五)强化实践教学的日常管理工作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管理部门要做好实践管理制度建设工作,组织并协调相关实践教学活动,强化对实践教学课程质量的监控,如:(1)强化常规教学的管理工作,建立学期初、中、末的定期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实践教学有较强的时效性,院校教务处需结合本院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关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严格把控重大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及时限。(3)利用校报及宣传栏对大型实践教学活动(顶岗实习、实践教学会议等)进行宣传,强化院校师生的实践意识,为实践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

(六)运用先进的实践课程管理方法

将先进的技术设备(如无线射频技术、计算机设备等)运用到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管理中,可以实现管理的微机化,进而提升管理效率,如:在实验室运用无线射频科技能协助管理员对实验室进行快捷、准确的管理;运用计算机设备能实现对相关实践教学数据的准确收集,并实现对实践教师、实践计划、教学大纲、实践任务实验仪器等的数字化快捷管理。先进的管理方法能保证实践教学的自动化,真正做到教学资源共享,有效提升实践教学的管理效率与监督职能。

(七)构建合理的实践课程评价体系

实践课程评价体系用于对实践教学过程、质量及效果进行全面的考核评价。高职院校需制定相关的规程制度及管理条例,如:实验室的教学质量考评条例、实践课程教学质量的考评条例、实践教学奖励制度及教学改革办法等,实现对实践教学的有效监管。实践课程的评价体系由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管理中心统一规划制定并颁布执行,实践教学可由院校领导进行监督考评、学生评价或各科系互评,并保证教学质量能够真实的反馈到相关管理部门,实践课程管理中心对考评结果进行总结并对相关工作问题进行及时调整,确保实践教学管理的有序进行,保证管理工作对实践教学的有效调控[3]。

篇12

1997年国家教委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对“素质教育”做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1]那么,怎样在中学历史课堂中开展素质教育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历史教师要把握新教材的精神实质,更新教育方法。

人类进入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也日益明朗,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激荡。在这种文化国际化形势背景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成为历史教学不能不思考的问题。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为了培养新型人才,新教材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生实际和当前的社会实际,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通过对新教材的修订可以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同时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吸纳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形成教学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教师要认真地研究和构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营造欢快活泼、蓬勃向上的课堂学习气氛。且要相信学生能力,挖掘学生潜力,关注学生认知能力的增强,让每个学生在其天赋所在的领域内充分地展现自我,从而产生自尊、自信和自豪感。

二、历史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并在教学中加以实践。

唐代韩愈在《师说》中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说明教师的任务有三个方面,即“传道”、“授业”、“解惑”。长期以来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一直根深蒂固,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正是在这个层面上教师在备课时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设计。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和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如何才能使学生在课堂内外更广泛地接受新知识?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同时教师要不断学习,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具备健康而丰富的审美意识、扎实而精深的学科知识和广泛而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尝试运用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熟知学生心理,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敢于教学创新和改革,培养教育科研能力。为此,传统的“师道尊严”教育观念已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更加跟不上素质教育改革的浪潮。历史教师要及时更新观念、转变角色,积极倡导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让每一个学生都自由自主地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倡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探索,从而在历史教学中逐渐形成师生互教互学,平等对话,共同参与,教学相长的关系。

三、课内课外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主导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单一化,造成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性不高。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学生在校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要把教学搞好,就要利用好课堂时间。因此,素质教育要想落到实处,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走进课堂。通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激发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诱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在学习活动中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点和引导,使他们懂得如何学习,真正成为学习主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3]例如我们在学习秦汉时期这段历史后,可以开展一次“我评秦始皇和汉武帝”的主体活动,活动步骤: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查找相关资料,以组为单位开展课前预习;上课时,小组代表发言,陈述各种观点,对自己赞成和不赞成的提出看法和认识,各小组发言完了之后展开讨论;最后,老师作为评委,对各组所发表的观点进行总结,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评价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方法。这样,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逐步形成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四、充分运用现代教学媒体。

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课堂教学手段日益丰富多彩,如幻灯片、投影仪、电脑、网络多媒体技术等普遍运用于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将各种图片、音乐、录像剪辑和文本资料呈现在课堂上,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趣和思维。通过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内容得到充分感知,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内容易于理解、便于记忆。多媒体的运用,使课堂充满了活力,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丰富历史课堂教学,已成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篇13

摘 要:文章从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瓶颈入手,阐述了基于立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学的新思路,并构建了基于立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学新范式。

关键词:立业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范式;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6-0022-02

一、困境与思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瓶颈

(一)教学目标松散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学生主体性意识不强,片面强调理论讲授。教学目标表现为掌握更多的理论要点,导致教师经常抱怨课程内容太多难以讲完讲透。教学目标设计没有深入把学生的内心迫切需要和外在需要联系在一起,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难题。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所以缺乏适用性,主要是缺乏立业教育理念对课程的贯穿。现有教学目标为理解某一理论的科学内涵、基本知识,形成对基本理论概念的认知,提高在某一方面的认识与能力,掌握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基本要求。同志提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1]。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了要达到政治觉悟的要求,同时也应该达到提高立业能力的目标。从思想理论到学生立业实践是巨大的飞跃。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侧重对理论的正确认识与深入了解,在与学生自身发展结合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这一点恰恰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关键所在。

(二)对教学内容处理不足

传统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以理论正确阐述为主,如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劳动价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实践的结合与指导作用。教师对教学内容侧重系统概括与举例说明,缺乏与学生自身成长相结合。教学内容张力表现为缺乏有效载体,思想政治教育难以从空中落到实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容易表现为空、偏、难、高的特点,课程实效性差,学生对教学内容只停留在认知阶段,没有与自身实际应用相结合、没有与自身所处情境相结合,仅仅停留在背诵理论方面,有的学生甚至还是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应对理论考试,没有达到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为,理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没有系统地把理论与学生自身生存实践、未来职业发展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三)课堂教学活力不够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直在探索更好的教学方式以吸引学生,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在教学中对于如何启发学生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方面做得还不够,对案例分析的目的往往归纳为我们对某一理论问题的正确认识与理解。在对课程考核中往往设计利用案例分析题来考核学生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参考答案却更多地设置为课本上的理论大纲。在案例式教学中没有启发学生如何结合生存、生活、生命选择自己的道路,没有让学生感觉到离开了这个理论的指导我们就不能更好地发展,也没有深切体会到“非要学习这个理论”的道理,因为也就难以让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学习过程中主要表现如下问题:学生过度关注考试及格的问题;手机游戏泛滥成灾,导致目标迷失;高中高压学习环境在大学突然改变,外界高度约束环境变为自制性、自主性环境,很多学生难以自控;教师教学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缺乏共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也有关于立业教育方面的内容,但只是表现为随机性和非连贯性。

二、理念与突破:立业思想政治教学新思路

(一)立业教育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凝聚性

立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大学生通过掌握理论来指引人生幸福道路的教育,是通过增强立业本领服务社会的教育。立业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思想与以人为本的理念,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创新人才的目标开展教育。立业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从宏观拉向微观,从宏观指导升华为微观影响。立业教育的内容除了包括最基本的就业、创业教育,还包括关于职业关系处理、职业认知、职业文化等全方位教育。立业教育目标指导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实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而成为多向度发展的人。立业教育目标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创新,培养具有创新素质、创新理念的大学生。

(二)立业教育教学内容处理具有实践性

立业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紧紧围绕学生立业实践中所应具备的理念,培养在社会立足、自立自强、增强本领与服务社会所具备的能力。立业教育的出发点是学生的自身成长。根据立业教育的目标要求,思政课教师会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不同专业学生的兴趣点不一样,教师既要讲共性的立业技能与立业软实力,同时又要研究不同专业的立业技能需求,分析不同行业对自身素质的不同要求进行立业教育。这样根据专业特点进行立业教育减少了学生对未来社会的迷惘,从而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的能力。立业教育为大学生顺利适应社会与推动社会良性发展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

(三)立业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参与式教学形式一直是教师所追求的,学生广泛参与课堂也是教师所希望看到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能够促进教学相长,但是不是教师多提问就能达到目的呢?只有思想政治课教师所讲的理论与他们切身利益紧密结合时学生才会有较大的热情。如对待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问题,有些学生不觉得是非讲不可的问题,认为这些内容与他们距离非常遥远,因此上课容易懈怠走神。如果教师根据经济发展状况与大学生就业岗位数量紧密联系讲解,学生则会立即关注社会经济发展运行以图在社会中谋得岗位。增强教学活力需要教师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论与学生的生存所需、价值实现紧密联系起来,把大学生追求幸福道路必须面对的人生目的、人生态度结合起来,大学生会自觉地思考应该秉持的对人、对己、对事的态度,我们的思想理论课堂便是充满活力的课堂。“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要从教学方式的总体视角扬弃理论教学模式,选择立业教育方式。”[2]只要教师认真从学生的立业角度备课,把立业教育教学系统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中,我们的课堂效果就会变成师生所期待的教学场景。

三、路径与措施:立业思想政治教学新范式

(一)凝练立业教育教学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要求青年“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不怕困难、攻坚克难,勇于接受锻炼,增长才干,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3]。大学生要成为一名合格建设者,不仅仅需要通过专业课培养专业技能等“硬实力”,不可或缺的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的素质教学来培养立业的“软实力”,如职业目标、职业价值观、职业阳光心态、职业毅力、职场人际关系等等。不管大学生成为哪方面的人才都需要立业观的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形成立业教育的新思路。从立业需求出发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素质教育内容,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起到有效指导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突出的问题。

(二)加强思政课教师立业教育培训

总体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教学经历。思想政治课教师大多数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社会实践锻炼。一般高校招聘思想政治课教师条件唯学历,甚至对有社会工作经历的人有一定的偏见。随着高校内涵式发展理念的落地,学校面对四十岁以下青年教师包括思政课教师开始全方位实施挂职锻炼计划,每年抽调一定比例教师到企业、机关、基层挂职锻炼一年,熟悉民情、社情,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效对接。在挂职锻炼期间,学校对教师不再安排教学任务,教师工资正常发放。同时挂职单位提供一定的生活补助与岗位津贴,共同促使教师扎实的安心锻炼,避免流于形式。教师经过社会实践锻炼,对立业过程中所需的各项素质更加系统掌握。在实践教学层面,学校要注重对学生技能与动手能力培养,抓好实践教学环节。同时促进大学生转变角色,在生活中训练自我管理能力与生存劳动能力。

(三)探索多样化立业教育教学方式

实现立业教育应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与方式。在教学模式方面,由于立业教育涉及多方面因素甚至有操作性的内容,传统课堂教学尚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我们可引进探索慕课教学模式,实现开放性、大容量、随机性学习。慕课教学既可以从实践教学的角度进行立业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单独开设思想政治教育慕课教学,实现立业思想教育理念传播与效果推广。学校应改变邀请学术名家、专家、企业家来校讲座的惯例与传统,聘请公司企业优秀员工、优秀公务员、科技工作者等各行各业基层、中层人员来校举行讲座。这些优秀员工代表了广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达到这些基层、中层员工的业绩并非遥不可及,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通过普通职场优秀人员的现身说法,拉近“讲与听”的距离,增强课程的多样性和精彩度。最后增加实践小学期,在此期间学生不再进行课堂教学,可以集中进行社会调研,短期到企事业单位见习、实习,实现立业教育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