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物技术的重要性

生物技术的重要性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52:4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生物技术的重要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生物技术的重要性

篇1

作者:刘蓉 单位:克山县古北乡政府林业站

关于转基因植物最主要的生态考虑之一就是与野生种群的基因交换的问题,这一问题在林业中早已有所注意,但还需要从农业上对转基因作物向野生种群的基因流的研究中借鉴经验。在大多数情况下,转基因植物的环境风险要小于引进外来种的风险。引进外来种等于向环境中释放一个完全不同的遗传结构,而不是向本地种引进一个单个基因。对于转基因树木的释放也必须采取谨慎态度,使经济损失的风险和生态损失的风险减到最小。因此,许多国家制定了规则和限制,规定在商业释放之前必须要有区域田间试验。除草剂抗性。抗除草剂的杨树可能是林木中发展最成熟的转基因技术。人们首次关注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植物是因为发现了杂草种群抗性增强的证据。林业中的风险可能要比农业中的小,因为除草剂只是在造林初期短期使用,而在整个造林过程中总杂草的控制不是必需的,所以杂草抗性的选择压力就小得多。另一种担心是转基因树木与野生种群的杂交。当杂交发生时,对于野生种群来说将很少有环境选择的好处,除非邻近的野生种群也被施用了除草剂,而这种情况在林业中很少发生。

开花或育性的降低。林木开花的减少可以使光合产物更多的用于木材生产,而不是用于生殖器官。但由于这种资源的再分配不是定量的,效果也不明显,所以人们引入这种性状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实际上减少了转基因树木与邻近的同种种群之间的基因流。这将大大提高人们对在天然林附近密集种植转基因树林的接受能力。目前对开花机制的研究正在进行,育性基因长期表达的稳定性也还有待于在田间试验中加以证实。抗虫性。现在抗虫的转基因作物已经是很普遍了,抗虫的转基因林木也已出现。这些转基因植物带来了一系列需要探讨的复的生态问题。第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是,作为生态环境中食物链的一环,它们产生的复合物可能具有的毒性;其次,是它们与野生亲缘种杂交或使害虫种群积累抗性(类似于除草剂抗性)时,它们对生态的影响。林业中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是,树木较长的世代可能会使许多代的昆虫种群处于选择压力下,使其积累抗性。林业中目前发展最完善的抗虫转基因技术,与在农业中一样,是应用来自于天然昆虫病原体苏云金杆菌的晶体蛋白基因。到目前为止已用B.t.cry基因转化欧洲黑杨、欧洲落叶松等树种,获得了抗鳞翅目昆虫的转基因植株。为了减少对种类相对狭窄的B.t.毒蛋白的依赖,对于其它复合物的研究正在进行中。由于抗虫转基因树木复杂的生态效应和公众的关注,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实验室及田间实验。

木材的化学性质。目前,为了更容易和更环保地制造纸浆,而从遗传上改变树木木质素的化学性质,已有不少研究。通过改造木质素合成途径中的重要蛋白,可以在很幼小的树中产生独特的木材成分。也发现了一些对木材的化学性质有较大影响的天然基因(如在火炬松中发现的一个主要的隐性基因。木质素化学性质的改变,对环境没有直接的威胁。但在发展木质素改良品种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些经过改造的木材是否会表现出对环境胁迫的敏感性。利用林业生物技术的公平性。当前私人投资者在大多数现代生物技术领域的投资处于领先地位,同时也承担着相应的经济风险。而这种投资风险大都是受专利保护的。因此,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是,这些转基因树木资源将完全被某些私人公司控制。人们利用这些技术或材料将会因垄断而变得非常昂贵。从而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价值。在这一问题上,政府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政府可以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并起协调作用,最后使私人的公司和公立的研究所能够共同享用和发展物流及信息流,而避免由私人的大公司所控制。其次,政府可以加大对公立科研单位发展生物技术的投资,从而打破私人公司的垄断地位。林业生物技术还存在着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政府和私人公司的资金投入都很多,加之科学技术水平较高,林业生物技术发展很快,掌握着许多先进技术;在广大发展中国家,虽然林业生物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却由于技术的落后和资金的缺乏,发展较慢。这需要加强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科技界和政府间的交流都需要加强,以使生物技术为全球的林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公众对遗传改良的接受能力公众对转基因植物的接受能力已成为现代生物技术能否推广应用所不可忽视的因素。由于转基因植物是一个全新的技术产品,目前科学水平还不能准确地回答它是否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有不良影响。所以世人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忧虑,引发了世界范围的广泛争论。由于大多数转基因林木的产品主要是木材,而不是人类的食品,人们对转基因林木不象对转基因食品那样关注。转基因林木至少不会对人类健康产生直接的危害。但仍有许多公众担心转基因树木这种“非天然”的产品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给公众一个科学上可靠的、中性的和理智的信息,让公众能够正确认识转基因林木,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在转基因林木向环境中释放时可以避免许多麻烦。对于生物技术应用于林业生产中所产生的问题,应根据具体情况认真对待,使其在林业生产中更好的发挥作用。其在林业生产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篇2

生物技术在药品行业中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生物药品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促使生物技术药品行业进行了激烈的竞争。

一、我国生物技术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生物制药行业发展比较迅速,起步较晚,最早的生物工程药品追溯到1982年人胰岛素的诞生,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生物技术在药品行业的应用日益的广泛。

医药生物技术主要包含六个方面的内容:1、重组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研制的药物或建立的新的治疗方法。2、细胞或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生产的药品。3、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技术制备的药物。4、通过组织和细胞培养生产的疫苗。5、利用现酵或反应工程和生产生物来源的药物。6、应用蛋白质工程和分离技术从生物资源中寻找或制备的药品等。在这六个方面中医药生物技术对医药汗液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和效应,但是生物技术在药品行业的发展中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保证药品额安全性、医药行业的道德性,总体的发展方向是很乐观的。

二、生物技术药品发展的原则

生物技术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但中去,生物技术为人们带来了生活的便利。但是生物技术药品的发展必须把握一定的原则和尺度,没有原则的利用生物技术,以生物技术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有损人民群众的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3号《生物制品管理规定》第二条中指出:“生物制品是药品的一大类别。生物制品系指以微生物、寄生虫、动物毒素、生物组织作为起始材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并以生物学技术和分析技术控制中间产物和成品质量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它包括疫(菌)苗、毒素、类毒素、免疫血清、血液制品、免疫球蛋白、抗原、变态反应原、细胞因子、激素、酶、发酵产品、单克隆抗体、DNA重组产品、体外免疫试剂等。”从生物制品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生物药物制品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和实验,得出具有长效的药物产品,提升医疗卫生事业的水平,而对于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方面的应用应该予以抵制,非法利用药品进行交易和犯罪都应该受到监督和制裁的。

生物技术制药产业能够给药品和医疗卫生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绝对不能忽视药品的安全性,原材料和技术的要求很高,因此需要的投入成本也是占有很大的支出比重的,正确的分析市场,不能因为市场需求的增加而盲目的扩大产量,加快生产从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制药行业是良心产业,生物技术的使用也是为了为人类生活带来福祉,所以应该正确的把握生物技术的使用尺度,保持生物技术在药品行业中的正确应用。

三、生物技术在药品行业中的应用前景

依据生物技术在药品行业的应用现状,我们看可以看出,生物技术制药产业具有长远的发展前景。

首先是在生物技术水平上,积极的开发高科技产品,拓展药品行业的技术深度。我国的生物资源极其的丰富,微生物、真菌、海洋生物等资源都可以运用生物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开发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和独特的药效的药物。目前在我国生物技术对于治疗很多的疾病都有很高的治疗效果的。

其次,在生产的规模上,应该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生物技术在药品行业需要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规划,产生规模经济效益,提升药品行业的集群效应,药品企业和医药公司进行合作,充分的进行市场调研,贴近市场进行研发,利用企业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引进的财力和人力,规避药品行业的弊端,促进生物技术药品的研发的效益整体得到提升。顺应世界生物技术发展趋势,尽快改造传统生物技术产业,重点发展低耗原料和能源、高附加值的现代生物技术药品,以提高生物技术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和技术的学习引进,培养更多的技术性人才。近20年来我国生物技术制药行业发展很快,开发品种齐全,种类多样化趋势,生物技术在药品行业中产业结构并不是很齐,生物药品质量要求不断的提升,技术合作和人才的培养都是提升药品质量的重要途径。优化国内的需求,面对国内的技术难题应该注重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通过装备、技术、人才引进,通过合作、合资的方式创造生物技术药品行业的新发展途径。加强基础研究,建立生物技术信息资料库,掌握世界生物技术药品的科研和产业化发展趋势,把握市场动态。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不再是在人们的想象中的技术,正在以飞快的速度进行发展和创造着,在药品行业中的应用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挑战和惊喜。(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舜,李蒙.生物技术与我国发展生物经济的对策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6(1).

篇3

维吾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历史上,维吾尔语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古突厥语阶段(7-13世纪);察合台语阶段(14-18世纪);近代和现代维吾尔语阶段(19世纪-现在)。

且末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沙漠边缘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地区,总面积为14.025万平方公里,为全国面积第二大县,距离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库尔勒市经塔且沙漠公路667公里,距离首府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1270公里。由于该县地处偏远且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85%以上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对象是维吾尔族,作为直接面对患者服务的窗口单位,且末县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站(以下简称“且末县计生指导站”)落实计划生育“四项手术”及常见妇女病的就诊、治疗,优生咨询及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等方面,语言不通成为开展各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及提高服务质量的一大障碍。要想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能力和质量,提高患者及社会满意度,必须加强“双语”尤其是维吾尔语言的学习和培训。

篇4

[Abstract]The study of single component in the multicomponent environment is one of the basic researches for 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MMBCS) That is to say, the classification research shall be based on the respective lift of solubility and permeability in the multicomponent environment, besides solubility and intestinal permeability of the single component We chose berberine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its solubility and intestinal permeability in Huanglian decoction Shakeflask and HPLC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solubility of berberine in different pH buffer solutions and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Huanglian decoction In situ singlepass intestinal perfusion (SPIP) and intestinal perfusion with venous sampling (IPVS) were carried out to study berberine′s intestinal absorption and absorption into blood, respectively

[Key words]Coptidis Rhizoma; berberine; solubility; intestinal permeability; 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doi:10.4268/cjcmm20160706

口服药物的水溶解性及肠渗透性是影响其胃肠道吸收的2个重要参数。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据此对药物进行科学分类,确定药物吸收过程中的限速过程,针对此进行合理的设计以获得安全、有效的药品[12]。目前BCS仍然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也衍生出了其他以不同侧重点进行研究的分类系统[46]。但BCS针对的是单一成分的化学药品,对于中药多成分复杂体系而言并不适用,结合中药自身特点与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的优势,本课题组提出了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MMBCS)[7]。基于“多成分层次差异比较法”的理论指导,课题组前期研究了模拟多成分环境对葛根素(葛根芩连方中君药主要成分)的溶解性及渗透性的影响[89],本研究旨在探究单一成分在药材水煎液这一真实的多成分环境中的BCS属性变化规律。黄连为葛根芩连方中的臣药,具有抗菌、抗病毒、降血脂、降血糖等药理作用[1011],小檗碱为其主要活性成分,与黄连碱、巴马汀及药根碱的含量约占黄连总生物碱的95%,其中小檗碱约占50% [12]。因此,本研究选择小檗碱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其在黄连水煎液中的水溶解性及肠渗透性变化规律,以丰富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的研究,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及研究基础。

1 材料

11仪器

LC20AT高效液相色谱仪(SPD20A型紫外检测器,SIL20A自动进样器,日本岛津公司);BT25S电子分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有限公司);DZKW4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KH7200DB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超声仪器有限公司);STARTER 2100实验室pH计(奥豪斯仪器上海有限公司);蠕动泵(BT1001F,保定兰格恒流泵有限公司);注射泵(LSP021B,保定兰格恒流泵有限公司);高速冷冻离心机(SIGMA,德国)。

12药物与试剂

盐酸小檗碱对照品(批号110713201212,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盐酸小檗碱原料(批号130808,陕西中鑫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乙腈(色谱级,美国Fisher公司);黄连饮片购于北京同仁堂药店。水合氯醛、氯化钠注射液、磷酸、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钾、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钠、葡萄糖、三乙胺、碳酸氢钠、氯化钙(AR,北京化工厂);纯净水(娃哈哈集团公司)。

13动物

SD大鼠,雄性,体重200~250 g,北京维通利华试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许可证号SCXK(京)20140004。

2方法

21供试液的配制

KrebsRinger′s营养液(KR液):称取NaCl 780 g,KCl 035 g,CaCl2 037 g,NaHCO3 137 g,NaH2PO4 032 g,MgCl2002 g,葡萄糖140 g,加蒸馏水定容至1 L,调节pH到739~741,放置备用。

黄连水煎液的制备:取适量黄连药材加10倍量水,常温浸泡30 min,煎煮保持微沸30 min,趁热滤过;药渣加8倍量的水煎煮保持微沸30 min,趁热抽滤,合并2次滤液,浓缩,冷至常温,加水定容得黄连水煎液,相当于生药质量浓度60 g・L-1,备用。

灌流液制备:取黄连水煎液用KR液稀释至生药质量浓度为3,12,30 g・L-1灌流液。

22不同pH缓冲液的配制

pH 10盐酸溶液:量取盐酸溶液9 mL,加水稀释至1 L,调节pH至10,即得。pH 25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100 g,加水800 mL,用盐酸调节pH至25,用水稀释至1 L,调节pH至25,即得。pH 40缓冲液:取一水枸橼酸1290 g,磷酸氢二钠2725 g,加水1 L溶解,调节pH至40,即得。pH 68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170 g和磷酸氢二钾178 g,加水溶解稀释至1 L,调节pH至68,即得。pH 70缓冲液:取02 mol ・L-1磷酸二氢钾溶液250 mL和02 mol ・L-1氢氧化钠溶液1455 mL混合,加水稀释至1 L,调节pH至70,即得。pH 74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681 g,加01 mol ・L-1氢氧化钠溶液395 mL稀释至1 L,调节pH至74,即得。

23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方法

231色谱条件采用Luna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Phenomenex,USA),检测波长27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 ℃,进样量20 μL,流动相水(04%磷酸,08%三乙胺)乙腈,梯度洗脱(0~11 min,87∶13~87∶13;11~12 min,87∶13~83∶17;12~17 min,83∶17~83∶17;17~26 min,83∶17~76∶24;26~385 min,76∶24~71∶29;385~45 min,71∶29~68∶32;45~65 min,68∶32~32∶68;65~75 min,32∶68~87∶13)。

232标准曲线制备精密量取小檗碱对照品贮备液(10 g・L-1)配制质量浓度分别为0200 4,0400 8,2004,1002,2004,4008,8016,12024 mg・L-1的对照品溶液,精密取上述对照品溶液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峰面积,以药物质量浓度C(mg・L-1)为横坐标,峰面积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进行线性回归。

233精密度试验取含药灌流液于1 d内HPLC重复测定6次,测定峰面积。

234稳定性试验含药灌流液于0,2,4,6,12,24 h取样检测,测定峰面积。

235回收率考察精密吸取高、中、低3个浓度含药灌流液,每个浓度平行3份,各精密加入对照品灌流液,测定峰面积,以测得浓度与实际浓度做比较计算方法回收率。

24盐酸小檗碱在不同环境中溶解度的测定

241盐酸小檗碱在不同pH缓冲液中溶解度的测定称取待测小檗碱原料药适量,置25 mL具塞试管中,加入不同pH缓冲液10 mL,37 ℃水浴加热,每隔5 min振摇30 s,观察30 min,直至待测物不再溶解,得到饱和溶液。取出室温静置10 min后,过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得续滤液。加入相应的缓冲液稀释至一定浓度,摇匀过滤,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平衡溶解度。

242黄连水煎液中盐酸小檗碱在pH 74缓冲液中溶解度的测定分别取不同生药质量浓度(3,12,30 g・L-1,调pH至74)的黄连水煎液各10 mL,置25 mL具塞试管中,加入小檗碱原料药200 mg,(37±1) ℃水浴加热,每隔5 min振摇30 s,观察30 min,直至待测物不再溶解,得到饱和溶液。室温条件下静置10 min,过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得续滤液,分别加入pH 74缓冲液稀释至一定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平衡溶解度。

25大鼠在体肠吸收实验方法

251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大鼠禁食不禁水18 h,称重,10%水合氯醛麻醉,沿腹中线剪开腹部3~4 cm,分离实验用肠段,各肠段取约10 cm,肠段进口端与注射泵相连,用预热至37 ℃的生理盐水以5 mL・min-1的速度对所取肠道进行冲洗。流速调为02 mL・min-1灌流药液,约30 min后吸收达到稳定状态。开始计时,用已知质量的小瓶在出口处每隔15 min收集一次,计算收集前后小瓶质量称量差,同时测定收集液的密度,以此方法对灌流液的体积校正。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并剪下被灌流的肠段,测量其长度和内径。按23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不同时间段流出药液中盐酸小檗碱含量。

252大鼠肠道灌流并行采血实验大鼠禁食不禁水18 h,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麻醉,右侧颈静脉插管连接到蠕动泵进行供血。打开腹部,选取肠段,用37 ℃的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结扎实验用肠段以外的血管。对所取灌流肠段对应的肠系膜静脉插管,并连接到蠕动泵,收集肠系膜静脉流出血液。肠段进口端与注射泵相连,将注射泵流速调为02 mL・min-1,灌流药液,约30 min后吸收达到稳定状态。开始计时收集流出的药液和血液。每隔15 min更换肠液和血液的收集管。采用质量法进行水分校正。试验结束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肠段,将所用肠段剪下,测量其长度和内径,并处死大鼠。所取血液样品3 500 r・min-1离心15 min,取上层血浆,加入3倍量的甲醇沉淀蛋白,涡旋2 min,1万 r・min-1离心15 min,取上清液定容至5 mL,经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灌流液样品经045 μm的微孔滤膜过滤,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

253数据分析[13]在体大鼠单向灌流中采用重量法校正水分吸收,计算有效渗透系数Peff、肠吸收速率常数Ka和肠吸收分数Fa。

Peff=-Qin・ln[Cout(cor)/Cin]2πrL

Ka=(1-Cout(cor)Cin)QinV

Fa=(1-Cout(cor)Cin)×100%

Cout(cor)=CoutQoutQin

Qout=Mout/Doutt

式中Qin是灌流液流速(mL・min-1),L是灌流肠段长度(cm);r是灌流肠段半径(cm);Cin是灌流液中盐酸小檗碱初始质量浓度(mg・L-1);Cout(cor)是经重量法校正后的灌流收集液中盐酸小檗碱质量浓度(mg・L-1);V=πr2L是灌流肠道体积(mL);Qout是通过灌流液流出的速度(mL・min-1);Cout是灌流收集液中盐酸小檗碱质量浓度(mg・L-1);Mout是灌流收集液质量(g),Dout是灌流收集液密度(g・mL-1),t是取样周期(min)。

肠道灌流并行采血实验采用重量法校正水分吸收,计算有效渗透系数Pblood。

Pblood=ΔMB/Δt2πrL・

=Cout(cor)-C0ln[Cout(cor)/C0]

式中ΔMB/Δt是血液样品中盐酸小檗碱物质的量(μg・sec-1);是灌流肠段内盐酸小檗碱对数平均质量浓度(mg・L-1);L是灌流肠段长度(cm);r是灌流肠段半径(cm);Cout(cor)是盐酸小檗碱校正后灌流收集液质量浓度(mg・L-1),C0是盐酸小檗碱初始灌流液质量浓度(mg・L-1)。

3结果

31药物浓度的测定

分别取空白灌流液、对照品溶液、含药灌流液、空白血浆及含药血浆进行液相检测,考察该色谱条件下空白灌流液及空白血浆对样品含量测定的干扰。结果见图1,空白灌流液及空白血浆在231项下色谱条件对药物测定无干扰,说明该方法专属性良好。盐酸小檗碱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95 717X-8 5529,R2=0999 1,结果表明,小檗碱在0200 4~12024 mg・L-1线性关系良好。本方法测定的精密度及稳定性实验RSD均小于10%。加样回收率9987%~1029%,RSD均小于50%。

322黄连水煎液中小檗碱的溶解度小檗碱在不同质量浓度黄连水煎液(生药质量浓度为3,12,30 g・L-1)中的溶解度测定结果见表1。小檗碱溶解度随着黄连生药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中、高浓度时比单一小檗碱溶解度要高。在低浓度时溶解度较单一成分比减小,推测黄连水煎液中可能存在某些成分在低浓度时对小檗碱的溶解度为抑制作用,高浓度时为促进作用。

33盐酸小檗碱在不同环境中的渗透性测定

331小檗碱单体在不同的浓度和肠段中吸收参数不同质量浓度小檗碱灌流液(40,80,120 mg・L-1)在各个肠段间的吸收参数见表2。小檗碱在不同肠段单灌流的渗透系数Peff均

332黄连水煎液中小檗碱在不同的浓度和肠段中吸收参数根据小檗碱在体单向灌流实验结果,选择大鼠空肠段进行不同浓度的黄连水煎液的在体单向灌流实验及肠道血管并行采血实验,结果见表3。黄连水煎液(3 g・L-1)中小檗碱质量浓度与小檗碱单一成分(80 mg・L-1)质量浓度相当时,黄连水煎液中小檗碱的肠吸收参数Peff和Ka均显著增加(P

4讨论

鉴于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的科学性及实用性,FDA,EMA及WHO将其引入到指导原则中进行药物生物等效性豁免的评价研究,但是其在中药相关领域的研究甚少。中药的多成分及多成分的体内相互作用等使得分类研究十分困难,有研究[15]对中药中已明确的化学成分对照品进行临时的生物药剂学分类,为确保药品的质量提供有力的保证,但该研究并未真正将中药的多成分环境纳入到分类研究的考虑之中。中药的本质属性为多成分之间共同作用发挥疗效,中药中的成分均处于受其他各种成分构成的多成分环境的影响中,成分之间的影响可能会使得中药成分乃至中药整体的水溶解性与肠渗透性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可测的。

本研究中由小檗碱单一成分的实验结果可知,其溶解性和渗透性均较低,为BCS第Ⅳ类药物,依据CMMBCS分类标准,初步定为CMMBCSⅣ类,即自身溶解性和渗透性均较差的药物。而黄连水煎液中小檗碱的BCS属性溶解性和渗透性相比较于单一小檗碱有所不同。小檗碱的溶解度随着黄连水煎液生药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表明了药材浓度的增大有利于小檗碱溶解度的增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结果显示黄连水煎液中小檗碱的吸收速率随着生药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也表明小檗碱存在被动转运机制。且黄连水煎液中小檗碱能通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从高浓度黄连水煎液的Pblood结果看出,吸收入血量明显增大,且发生了数量级的变化。黄连水煎液(3 g・L-1)中小檗碱的渗透性大于小檗碱单一成分(80 mg・L-1),吸收入血的渗透性也大于小檗碱单一成分。说明小檗碱在单个药材中比单一成分更有利于其吸收。虽然黄连水煎液中小檗碱溶解性和渗透性有所改变,但提升不高,初步定为自身于溶解性和渗透性差且在单个药材环境下提升不高的CMMBCSⅣ类。

对于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研究而言,需要从单一成分研究上升到中药多成分甚至中药整体研究,本研究则以小檗碱单一成分的水溶解性及肠渗透性为研究基础,进一步研究了其在中药多成分环境中的变化规律。但对整体研究而言,不仅化学成分众多,而且所含大部分成分的药理作用也未能一一阐释清楚,除此之外,大多数中药在使用过程中用量并不十分明确,对中药整体进行生物药剂学分类需考虑其他成分对每一成分的影响。

[参考文献]

[1]Amidon G L, Lennerns H, Shah V P, et al.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a biopharmaceutic drug classification: the correlation of in vitro drug product dissolution and in vivo bioavailability[J]. Pharm Res, 1995, 12(3): 413.

[2]Dahan A, Miller J M , Amidon G L. Prediction of solubility and permeability class membership: provisional BCS classification of the world's top oral drugs[J]. AAPS J,2009, 11(4):740.

[3]Eleni Rinaki, Georgia Valsami, Panos Macheras. Quantitative 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 the central role of dose/solubility ratio[J]. Pharm Res,2003,12(20):1917.

[4]Wu C Y, Benet L Z. Predicting drug disposition via application of BCS:transport/absorption/elimination interplay and development of a biopharmaceutics drug disposi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J]. Pharm Res, 2005,22(1):11.

[5]Urban Fagerholm. The role of permeability in drug ADME/PK, interactions and toxicitypresentation of a permeabilitybased classification system (PCS) for prediction of ADME/PK in humans[J]. Pharm Res,2008,3(25):625.

[6]Butler J M, Dressman J B. The developability classification system: application of biopharmaceutics concepts to formulation development[J]. J Pharm Sci, 2010, 99(12): 4940.

[7]刘洋,隗丽,董玲,等. 多成分体系下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的构建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3):4479.

[8]侯成波,汪国鹏,张强,等. 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中多成分环境对葛根素溶解度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2014, 39(23):4499.

[9]隗丽,汪国鹏,董玲,等. 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的多成分溶出评价方法在葛根芩连片中的应用[J]. 中国中药杂志,2014, 39(23):4494.

[10]李彩虹, 周克元. 黄连活性成分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 2010, 21(2): 466.

[11]张春静. 黄连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概述[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5): 101.

[12]朱志勇. 小檗碱在人及大鼠体内代谢产物的研究[D]. 沈阳:沈阳药科大学,2002.

篇5

1 采后及时追肥 樱桃采摘完以后应马上追肥,这样可以及时补充树体生长结果所消耗的大量养分,满足花芽形成和后期各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常用的方法是沟施人粪尿,撒施复合肥与叶面喷肥相结合。对盛果期大树,树盘内开放射沟株施约30~50千克的人粪尿,用土覆盖,在树盘内再均匀撒施尿素和过磷酸钙各0.5~1千克,浅锄树盘后立即浇水。叶面喷肥可以使养分更快达到所需各部。整个生长季要多次喷肥以满足树体的生长需求。樱桃采收后应结合病虫害防治,首先喷施1次0.3%的尿素,20天左右可视树势再喷1次,后期叶面喷肥应以磷、钾肥为主,可在7、8、9月各喷1次0.3%的磷酸二氢钾,以延长叶片寿命,增加树体养分。

施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不能无限制施肥,尤其是大量施用氮肥以及大量浇水,这样容易引起樱桃树的旺长,春梢不能及时停长,不利于花芽分化,秋梢不能及时封顶,不利安全越冬。因此,要注意进行科学的施肥和浇水。

2 合理夏剪 据研究,樱桃花芽生理分化期多集中在春梢停长,采果后10天左右时间内进行,形态分化期在其后1~2个月内完成,因此采用多种夏剪手法,平衡树势,促使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是促进花芽分化的重要措施。另外,合理的夏剪还可以极大的减少冬剪量,节省大量的人力。

2.1 疏枝 采果后及时将过高、过密的背上枝及部分过密的结果枝组疏除,打开内膛(注意培养内膛小枝、防止内膛光秃)。将临时结果枝、下垂枝、细弱枝以及过密枝疏除,轮生枝上留2~3个枝其余的疏除,打开,使得枝条外稀内密,均匀分布,通风透光良好。

2.2 回缩 对形成光腿的结果枝应一律回缩到叶芽处,控制结果部位外移。

2.3 摘心 前期保留下来的内膛枝继续摘心,回缩后萌发的新梢如有空间可留5~15厘米反复摘心,培养小型结果枝组,新梢长到40厘米左右时留25厘米短截。

2.4 抹芽 将因疏枝、回缩、摘心后萌发的新芽没有空间的及时抹除。(据《瓜果蔬菜报》)

石榴嫩枝夏季扦插技术

据笔者多年试验,在7月利用石榴嫩枝扦插繁育石榴苗,成活率高。

选育苗地 育苗地要选排灌方便的开阔平地,要求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以中性或微碱性的沙壤土为宜。育苗前结合深翻每亩施有机肥4 000~5 000千克,并浇水。待地表层稍干后,做宽1米、长20~30米的畦,耙细整平,以备扦插。插条采集一般在清晨或无风的阴天,从结果多、品质好、树势健壮的优良母株上,剪取无病虫害、当年生刚刚木质化的粗壮嫩枝作插条,粗度以0.8~1.5厘米为宜。

扦插方法 插前先将刚剪取或贮藏在温沙中的插条,剪去茎刺和失水干缩的部分,再自下而上地将长插条剪成12~15厘米、有2~3个节的短插条。将每个插条下端近节处剪成光滑的斜面,这样既增加了与土壤的接触面,利于生根,又便于识别插条的上下端,以免倒插。另外,要将插条上端距芽眼0.5~1厘米处对应剪齐。插条剪好后立即将插条下端浸入清水中浸泡12~24小时,使插条充分吸水,还可在15~20毫克/升萘乙酸溶液中浸泡12小时,以促其生根。扦插时将插条按12厘米×30厘米的株行距,斜插入土中,插条上端的芽眼距地面1~2厘米。扦插完毕后立即浇水,使插条与土壤密接。待地表层稍干后,及时松土保墒。

插后管理 适时灌水:扦插后20天即可生根,此期土壤要保持湿润。当覆膜地干时要及时揭膜浇水,但浇水不宜太多太勤,要小水勤浇,避免泥浆沾到幼叶上或淹没幼苗,影响成活率。浇水后应中耕保墒。在插条生根期内,松土易撞动插条,影响生根,因此这段时间不宜多松土、除草,如果草太多可人工拔除。除萌蘖:当石榴苗高10厘米左右时,只保留1个健壮的新梢,其余萌蘖则全部剪除。追肥:当新梢长到15厘米时,追施1次速效氮肥,每亩追施尿素15千克,施后浇水。7月下旬再追肥1次,以后要控制氮肥用量,适当施用磷、钾肥防徒长。此外在石榴苗生长季节,可喷施3~4次叶面肥,前期用0.3%的尿素溶液,后期用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据《陕西科技报》)

生物肥在葡萄种植中的应用

在葡萄种植中应用酵素菌生物肥,葡萄植株在大量活化的有益微生物作用下,能扩大根系的吸收面积,增强叶片光合作用。不仅可以减少肥料的使用量,降低成本,提高产量,而且能改善葡萄品质,提高糖度,有利于生产优质葡萄并提早上市。

从大量的研究资料可知,与其他果树类作物相比较,葡萄不喜欢酸性的土壤。所以裁培葡萄首先必须注意土壤的pH值,为此可以施用含大量氧化镁和钙的酵素菌堆肥,来改善土壤,使之变成最为适合的pH值,才能让葡萄长得好。

能盛产品质优良好葡萄的地方。大都是雨量较少的干燥地带。雨水较少,日照时间较长的年头、葡萄的糖度越高,气色也会越好。而雨水多的年头,常是傻长藤蔓,叶子过于茂盛而花房却不能让阳光充分照射,并且叶、茎长的也软弱,被病虫害侵袭的机会就要增多,果实的品味也要急骤下降。应用酵素菌生物肥后,由于大量有益微生物迅速在土壤中衍生扩散,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亲水性、吸附性,增强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从而达到葡萄的旱涝保收。

既使碰上雨水多、湿度大、日照时间短的年头也不要紧。应用酵素菌葡萄专用叶面肥可以强健葡萄茎、叶的组织,有效地抵制病虫害的侵袭,并增强光合作用,保持高含糖率的状态,从而提高葡萄的品质,增加糖度和产量。

通过对比试验,在葡萄生长过程中,应用酵素菌生物肥(葡萄专用)作为基肥、追肥、液肥及叶面喷肥的地块。比不用此肥的地块葡萄产量提高10%~30%,提早成熟5~7天,糖度净增l%。(据《陕西科技报》)

夏季重防梨树黑星病

梨黑星病又叫梨疮痂病,是梨树的主要病害。当前正值夏季,高温高湿有利于梨黑星病的发生。梨黑星病病原菌借雨水在梨园中扩散侵染,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叶片染病后,在叶背面产生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沿叶脉扩展,产生辐射状黑色霉状物,严重时整个叶背面布满黑霉,引起早期落叶。果实感病后,在果实表面产生一些大小不等的圆形病斑,病斑硬化后,表面粗糙,凹陷龟裂,呈疮痂状,病部伤口遇雨水极易被霉菌感染而腐烂。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发现病叶、病果及时摘除,集中烧毁或深埋,防止病菌的扩散和蔓延。雨后及时排除积水,铲除果园内杂草,降低果园内潮湿度。结合夏剪,及时把直立枝、徒长枝、交叉枝从基部剪除,增加果园内通风透光性,改善果园小气候。

2.药剂防治。雨前及时喷药预防,雨后及时喷药防治,喷药后遇雨及时补喷。用药可选用40%杜邦福星10 000倍,10%苯醚甲环唑3 000倍,80%汉邦多菌灵2 000倍,可杀得叁仟2 000倍,以上农药7~10天喷1次,连喷3~4次。各种杀菌剂要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喷药时要注意喷布均匀,树冠上下,树膛内外,都要沾药,特别注意叶片的背面要喷上药。(据《山东科技报》)

梨叶肿壁虱的防治技术

近日,笔者下乡查看梨树长势情况,有的果农反映梨树刚长出的新叶叶片上有很多红色的斑点,发硬凸起,不知怎么回事?这是梨叶肿壁虱危害造成的,详细情况如下:

梨叶肿壁虱属蛛形纲蜱蜻习瘿蜻科,又名梨叶肿瘤螨,别名梨潜叶壁虱,该蜗危害叶片的症状有些书刊上称做“梨叶肿病”或“梨叶疹病”。

分布与危害 国内各梨区均有不同的发生,主要危害梨树嫩叶,严重时也危害叶柄、幼果、果梗等。叶片被害初期出现芝麻大小的浅绿色疱疹,后逐渐扩大,并变成红、褐色,最后变成黑色。疱疹多发生在主侧脉之间,常密集成行,使叶片正面隆起,背面凹陷卷曲,严重时被害叶早期脱落,营养积累减少,树势被削弱,影响花芽形成,导致梨果产量下降。

形态特征 成虫圆筒形白色或灰白色,体长约0.25毫米,体躯具有很多环状纹,2对足着生于体前端,尾端具有2根长刚毛,卵很小,半透明,圆形。

生活习性 梨叶肿瘿瞒一年发生多代,以成虫从气孔侵入叶片组织内,由于瘿螨取食危害导致组织增生而肿大。从春季侵入叶片组织后,该虫一直在叶片组织内繁殖危害和蔓延,9月份,成虫从叶片内脱出,潜入芽鳞下越冬。防治措施:①清园。及时摘除虫叶和清扫地面落叶,秋冬季叶切底清除果园内的枯枝落叶集中销毁。②防治越冬成虫。次年花芽膨大时可喷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含油量3%的柴油乳剂,均有较好的效果。③生长季节,当梨叶片出现疱疹时可喷50%螨代治(溴螨酯)乳油2 000倍液,5%尼奈朗乳油1 000倍液,25%灭螨锰1 500倍液,1.8%阿维菌素3 000~5 000倍液等内吸式杀螨剂,以上任用一种,7~10天1次,可连喷3次,达到防治效果。

(据《农业科技报》)

核桃树银杏大蚕蛾防治

银杏大蚕蛾是危害核桃树树势和产量影响较大的一种主要害虫,严重影响核桃产业的发展。目前将处于卵块孵化高峰期,幼虫孵化后在叶片背面群集危害叶片,随着虫量增加危害逐渐加重。因此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期进行防治,发动群众抓住银杏大蚕蛾2龄前幼虫防治的关键时期对核桃树食叶害虫全面开展1次防治,严重发生的1周后再防1次,确保核桃丰产丰收。防治方法:

1 人工防治 在幼虫未孵出前人工刮除卵块是最简便最经济的方法。冬春季节,可结合修剪和管理,采用砸、凿、刮等方法,消灭树皮缝隙间或枝丫处卵块,或采用树干涂白,用石灰浆或石硫合剂涂干,从地面到树干1.5米处刷白消灭卵块。在蛹期,利用银杏大蚕蛾幼虫缀叶结茧化蛹的特性,在核桃树下周围的灌木杂草上拾摘银杏大蚕蛾缀叶茧蛹,或人工捕杀老熟幼虫,集中烧毁。

篇6

我国人口较多,对于粮食的需求量非常大,由于最近几年,我国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同时,将其逐步应用到农业种植上,增加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进一步缓解了国内粮食不足的局面。生物技术具有所需资金较少、生产周期短、利润较高等特点;同时,可充分利用周边物品,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保持环境的整洁。运用生物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还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农民收入,使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

2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实例

利用生物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来养活更多的人口。过去,很多地区的单位面积产量比较低,限制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袁隆平提出的杂交水稻学说通过多年的实践攻关,终于试验成功并在在农业种植中得到了大力推广,大大提高了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通过生物技术的优势,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使人们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现阶段,人们已经认识到健康食品的重要性,而在饮食方面也对产品有了一定标准,通过先进的生物技术,使粮食的产量得到提高。例如,基因技术是利用不同基因之间的特性进行有效结合所产生的新型产品,运用生物技术增加了植物内部的有机成分,提高了农作物的免疫性,增加了产量。

2.1生物农药的优势和特点

在农作物中应用生物类农药过程中,容易受到自然界的影响,尤其是病虫害的危害传统农药大多数是利用生物组织制造出相应产品,农药的组成部分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会进一步增加传统农药价格成本。传统化学农药使用频率较高,不但降低了农产品的产量,还破坏了周围环境,而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又称天然农药,系指非化学合成,来自天然的化学物质或生命体,而具有杀菌农药和杀虫农药的作用。生物农药是天然存在的或者经过基因修饰的药剂,与常规农药的区别在于其独特的作用方式、低使用剂量和靶标种类的专一性。与传统农药相比,生物农药的种类非常多,价格低,农民选择范围比较广,且在使用过程中,对农作物或者环境都起到了有效保护作用。

2.2结合生物自身特点和生物技术进行结合

利用生物技术降低农作物的抗病性的概率进而提高其免疫性。目前,我国在应用生物技术的过程中,只有非常少的农作物品种产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大多数农作物的产量依然非常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针对不同物种研究的抗病变药物的能力有限,大大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要想大力提高我国农作物的产量,就需要将先进的生物技术更全面的融入到生物药剂中,解决目前存在植物中的问题。例如,马铃薯自身产生的一种蛋白物质可以消灭抗科伦那多甲虫植物自身的伤害,因此,可以考虑通过其自身特性去长时间进行防虫,减少传统农药的使用次数,提高农作物的免疫性,降低农药对于周边环境的影响。目前,利用生物技术增加农作物的抗金属特性是工业经济比重逐渐增大的原因,但是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金属,需要金属体现其发展进程,因此对金属的使用范围或者种类会逐渐增多,在人们生活的周围会产生很多金属小颗粒,最终导致金属小颗粒无时无刻不围绕在身边,而一些具有一定毒素的重金属由于具有优良的金属特性得使用,其散发的金属颗粒很可能会被植物大量吸收,导致周围很多农作物产品中都会附着这些具有一定毒素的重金属元素,植物中的有毒元素会渗入到植物有机成分中会给食用者的身体或者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周围的土壤中也会蕴含非常多对人体具有很大危害作用的有毒元素,利用被污染的土壤去培养大量的农作物,最终会导致大量农作物被污染。这时,可以通过生物技术的优势,提高农作物的免疫性,减少植株被有毒金属因素的污染概率。此外,大多数含有重金属有毒元素的土壤,通过生物技术进行改良后得到的农作物能够进行循环使用,最终将有毒元素逐步进行排除。

3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前景

光合作用主要是指利用植物对于光源的使用来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生物技术角度来讲,就需要对光合作用的机理或者使用范围等特性进行全面研究,通过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对于农作物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农业领域,大多数时候使用传统化肥虽然能起到一定的养料功能,但也会对农作物甚至是周围的土壤有着一定的伤害或者污染,因此通过生物技术制造的氮肥是对农作物或者周围土壤没有危害作用的高效肥料。目前,很多地区都大量使用此化肥,然而传统的氮肥主要组成成分都是具有一定危害的化学肥料,不仅会伤害土壤,还会伤害农作物本身,进而对人体产生危害。通过生物技术对农作物进行生物固氮,提高了氮的应用范围,大大降低了氮肥的成本。

4重视对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最近几年,农作物和生物技术的有效结合还没有被广泛的应用和充分实践,很多农民不了解生物技术的重要性,因此,需要政府对其进行相应宣传。一是要改变一些宣传方式尽可能多的丰富宣传方法;二是重点强调农作物和生物技术结合的重要性,若两者的结合方式被全面的推广甚至大范围应用后,一定会将成为在农业领域进行的又一次农业革命,同时也会带领农业生产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政府需要加大对农作物和生物技术的支持,对其重要性进行大力宣传。

篇7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各个生产领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生物技术应用于林业生产中,对于林业工作本身而言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其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重视并及时解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重视生物技术应用于林业生产中的问题解决,可以有效地改善林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生态林业建设事业快速发展。

1生物技术应用概述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林业生产向更高层次发展。生物技术应用主要是结合林业生产工作的实际情况,应用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对生物或者生物成分进行改造和利用的一种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在综合细胞生物学、免疫学、信息学等各项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生物细胞的分离、变异筛选,为进一步提高生物技术的应用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生物技术应用于林业生产中的问题探讨,也是有效开展林业生产工作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林业生产工作中,重视生物技术应用于林业生产中的问题探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生物技术应用于林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在林业生产中,传统的病虫害防治,促使很多有益的昆虫,比如害虫的天敌丧生,生态平衡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化学制剂的不合理使用,导致药物在自然界残留,直接危害了植物的生长。将生物技术应用于林业生产工作,不但可以有效地改善植物生长的环境,弥补其培育中存在的不足,而且有利于改善长期以来使用化学药剂导致的各种问题。因此,在林业生产工作中,重视生物技术的应用,并及时采用有效的发展方案,可促进林业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3生物技术应用于林业生产中的问题

3.1转基因树木的安全性

在实际工作中,转基因树木的安全性,是生物技术应用于林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转基因树木的安全性,主要涉及到作物生长过程中的除草剂抗性、开花或育性的降低等方面的问题。根据转基因树木生长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是转基因树木安全性探究的有效手段。因此,为了有效地促进林业生产工作,重视转基因树木的安全性问题分析非常重要。

3.2利用林业生物技术的公平性

在林业生产环节,如何利用林业生物技术的公平性,也是生物技术应用于林业生产中的主要问题。由于部分转基因树木的资源被控制在私人公司,因此被其转化为具有高额经济价值的产品,并形成行业垄断,人们利用生物技术的成果受阻。从中我们可看到林业生物技术的应用,仍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现象。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重视分析利用林业生物技术的公平性问题也非常重要。

篇8

微生物技术是在多种学科上面相互紧密交叉的一门应用学科,对环境污染修复技术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介绍目前常用的分子生物技术,分析分子生物技术在水、土壤、恶臭等方面的应用,明确分子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微生物修复治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为在下一步的分子生物技术的研究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也为在环境工程的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1与环境工程相关的分子微生物技术

1.1PCR核酸技术

PCR是一种利用脱氧核糖核酸半保留复制的原理,在体外扩增位于两段已知序列之间的DNA区段,从而得到大量复制的生物技术,其应用在整个行业中最为广泛。PCR技术主要分为以下三种:PCR-SSCP技术、PCR-DGGE技术以及PCR-RFLP技术。

(1)PCR-SSCP技术主要通过利用银染法以及荧光的检测技术等,对SSCP凝胶DNA谱带进行详细的分析,应用这种技术进行分析,能够简化测试的试验步骤,比较方便且精准;

(2)PCR-DGGE技术是按照一定顺序检测生命物质碱基,获得变性试剂解链不同的内容物质反映,对样本进行检测,从而达到研究目的;

(3)PCR-RFLP技术主要是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特性进行样本分析,在基因组上寻找多态性位点,从而揭示个体或群体间遗传变异或评估种间亲缘性关系的一种分子标记技术。

1.2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目前单个细胞水平上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常用分子生态学方法,根据目前已公布的、定位在不同分类等级的rDNA分子的特定位置,设计以rDNA为靶点的寡核苷酸探针,然后用荧光标记探针,用于原位鉴定单个细胞.目前可利用此方法,使用一整套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可进行单个细胞的快速分类。

1.3基因重组技术

此技术是利用DNA体外扩增或重组技术把需要的基因或DN段从供体生物基因组中抽取分离,或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取基因,并经过一系列的切割、加工、修饰、连接反应产生重组的DNA分子,再将其导入适合的受体细胞,从而获得基因表达的过程。

2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

工业的高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然而,工业污染已对我们正常的生活环境及个人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分子生物技术应用对环境污染的修复和治理成为现今行业的关注热点。

2.1水处理中的应用

微生物絮凝剂是由微生物菌体内外分泌的生物大分子,并带有电荷。相关的研究表明,微生物絮凝剂对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COD及SS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68%和91%。相比铁盐、铝盐等化学药剂,微生物絮凝剂对活性污泥所产生的絮凝作用更高效,其产生的沉淀也更易过滤,且絮凝后的残渣可生物降解,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由此可见,微生物絮凝剂具有高效、无毒的优点。

2.2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由于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可原位处理等优点,因此成为了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有益微生物可通过自身代谢分解土壤中的有机污染,其分泌的有机酸、铁载体等物质能使重金属转变为无害的螯合态。此外,根际微生物还能协助植物生长,促进超富集植物对土壤的修复效果。通过分子生物技术筛选具有高效代谢能力的菌种,并观察分析微生物在修复过程中的群落动态变化,可进一步了解土壤生物修复的机理,建立土壤功能微生物资料库,促进土壤生物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化。

2.3臭气处理中的应用

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可把臭气分解成硫酸盐、CO2、H2O等无害无味物质,特别适用于堆肥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环境卫生处理设施的臭气治理。目前常用的生物除臭工艺包括过滤除臭、滴滤除臭、曝气式除臭以及洗涤式除臭。分子生物技术已广泛用于分析臭气处理设备中微生物代谢功能及群落的变化。通过扩增除臭细菌某基因的可变区,并结合相关的分子生物技术,观察除臭生物装置中的微生物的多样性、丰度及代谢功能在不同pH、碳源或其他制约条件下的变化,可筛选出最有利的菌种。因此,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对臭气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4对石油降解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石油的成分复杂,包括一些对微生物有毒害的物质。因此,如何鉴定、筛选、培养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菌种成为石油污染物生物处理技术的关键。为了更好的解决石油的污染问题,需要相关研究人员在分子生物与石油污染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积极寻找有效可行的治理方法。分子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方面,主要具有环境治理效果好、无副作用、成本较低等优点。由于分子生物技术的众多好处,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认可,使得这项技术在我们行业的发展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结语

我国现今所面临的难题是,如何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如何能够进一步改善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环境工程生物修复技术作为目前行业的热点,而分子生物技术俨然已成为环境工程微生物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这同时也在另一个层面让我们充分的认识、理解到分子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重要性。分子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是我们在环境保护中的前沿阵地,我们在不断的分子生物研究中进行发掘和创新,为我们的环境工程事业做好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石琛,王璐.环境微生物领域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进展[J].中国科技信息,2013,16,135+139.

篇9

近几年,微生物技术的应用逐步广泛,在城市污水处理中,采取微生物技术,实现了环境保护,同时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更重要的降低了污水处理的复杂性,充分发挥了微生物技术的作用和实践性。在城市污水处理方面,提高对微生物技术的重视度,改善污水处理的环境,利用微生物技术,促使污水处理能把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1 微生物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作用

1.1 代谢

微生物技术在城市污水中的代谢作用,表现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上,微生物以污水中的有机物为生活的代谢能源,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代谢掉污水中的污染物。微生物代谢时,可以选用杆菌、放线菌等,其可代谢掉污水中的脂肪,在污水脂肪内,获取生命能量。城市餐厅污水中,可以充分利用微生物的代谢功能,以免在污水中形成二次污染。

1.2 降解

微生物技术的降解作用,在城市污水中,降解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1]。微生物技术在城市污水中的降解应用,实现了无机物元素的循环,维持自然界生命元素的平衡,而微生物参与的城市污水处理,体现了良性循环的状态,真菌、细菌等微生物,都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发挥出降解的作用,合理选择微生物,在城市污水中,完成彻底的降解工作,降低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

1.3 去毒

毒性是城市污水的一类特征,有毒的污水,是不能采取排放处理的。例如:城市污水中的无机磷,其在污水中,本身很难降解,无机磷元素含量高,会滋生藻类,加快藻类的繁殖速度,直接影响水质,微生物技术其可去除污水的毒性,转化无机磷,成为没有毒害的有机酸、二氧化碳,净化了污水中的磷元素[2]。微生物技术在城市污水中的去毒作用,促使此类技术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净化了城市污水的水体,促使污水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无毒的污水,不会破坏生态结构,表明了微生物技术的优势。

2 微生物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根据城市污水处理的需求,例举几种微生物技术,表明微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方面的重要性,提高城市排水的绿色化水平。

2.1 吸附技术

吸附技术在污水中,利用微生物的细胞体、分泌物等,粘结悬浮在污水中的物质,共同构成了絮凝体,絮凝体的表层,覆盖着大量的多糖,本身具有很强的吸附功能。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中,微生物吸附技术,主要采用了白腐真菌、酵母菌,辅助吸收污水中的铅、铬等物质,避免此类有毒物质随意排放。除此以外,微生物吸附中,研究了脱硫杆菌,在微弱电流的环境中,吸附污水中的铜离子,案例表明,脱硫杆菌去除铜离子的效率,基本在97%以上,净化了排放水源,杜绝发生再次污染。吸附技术中,要积极研究生物吸附剂,提高污水吸附的水平,由此保障城市污水处理的效率[3]。微生物技g按照吸附功能划分,还有一类是活性污泥吸附,微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经过长时间曝气,转载活性污泥,活性污泥为微生物提供基础载体,其净化的流程如图1,吸附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还能提供氧化、分解的作用,活性污泥沉淀到二沉池内,完成沉降,污水则顺利排出,活性污泥随着污水不断的排出,重复利用到吸附净化上,体现出了节约的思想。

2.2 絮凝技术

微生物絮凝技术,利用微生物的絮凝特征,在自然的状态下,降解高分子有机物。如上文吸附技术中所述,微生物的细胞、分泌物等,都可以作为絮凝剂,专门处理城市中,高浓度的污水,消除污水异味、杂质等。例举絮凝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表现,如:(1)废水脱色,微生物絮凝技术,废水脱色的效果很明显,利用沉淀的原理,实现废水脱色,促使有色污染物,能够有效沉淀,去除污水中的可溶性色素,提升了污水处理时的透明度;(2)畜产废水净化,畜产业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1,4-丁二醇,其处理的难度很高,采用微生物絮凝剂,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总有机碳以及1,4-丁二醇,经过微生物絮凝处理后的污水,水质良好,可以进行安全的排放。

2.3 电极生物膜法

电极生物膜法,是微生物技术的典型代表,通过微生物的生长特征,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物。电极生物膜法中,经过物化法,把微生物,固定到电极的表层,构成一薄层生物膜,电极之间,形成微弱的电流,此时生物膜会有吸附的作用,吸收污水中的污染物,被吸附的污染物,在电化学的作用下,得到了充分的降解。电极生物膜法,在脱氮环节比较常见,此类方法脱氮效果非常明显。例如:某城市污水净化方面,因为涉及到农业废水排放,所以在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农药成分,增加了污水中的含氮量,引入电极生物膜法,全面去除污水中的氮元素,而且电极生物膜法,还有反硝、稀磷的作用,避免污水中出现不良有机物,辅助该城市顺利排放污水。

2.4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固定化的微生物技术,其在城市污水处理上,主要是把游离状态的生物细胞,固化到一定区域内,专门强力吸附污水中的有机杂质[4]。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具有指定性的特征,可以根据城市污水处理的需求,选择固定化微生物处理的区域。微生物具有很强的活性,能够多次重复使用在污水处理上,体现出了节约与环保的特征。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改善了污水处理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污水的处理体积,不会产生较大的污泥产量,提高了有机杂质的降解效率,有效提升城市污水的净化水平。

3 微生物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发展

微生物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近几年,基因工程菌、特定性微生物菌群、固态微生物系统、绿植与微生物结合等,都是微生物发展的表现,促使微生物技术,更加便捷、有效的应用到城市污水处理上。我国城市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应该积极研究微生物技术,推进微生物技术的发展,满足城市污水排放的需求,体现出微生物新技术的实践价值。微生物技术是城市污水处理的核心,根据城市污水实况,发展相关的微生物技术,改善城市污水的处理环境。

4 结束语

微生物技术改善了城市中污水处理的过程,表明了污水处理的实践价值,促进了微生物技术的有效发展。城市污水处理方面,应该全面落实微生物技术,充分发挥微生物技术的具体作用,保障城市污水处理的有效性,同时为微生物技术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蔺向阳.浅谈城市污水处理中微生物活性污泥法的应用[J].装备制造,2010(01):216.

篇10

生物技术在改善人类健康状况及生存环境、提高农牧业以及工业的产量与质量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将最终解决世界人口、粮食、环境、健康、能源和海洋等影响二十一世纪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所以,21世纪被称为生物技术的时代。本文探讨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创造性标准对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从而提高生物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一、生物技术的发展前景及其专利保护的研究现状

“生物技术”一词最早是由匈牙利工程师Karl Ereky 于1917年首先提出的。美国商务部认为,生物技术是用生物体或者它们的细胞、亚细胞或者分子成分来生产产品或者修饰特定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技术。它包括基因重组技术、分子生物学和其他领域发展出来的诊疗兼并的方法、动物和植物驯化技术、发酵技术、生物信息学等。在发达国家,生物技术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增长速度大致是在25%~30%,是整个经济增长平均数的8~10倍左右。中国在该领域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当初中国参加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时候,只争取到了人类基因组1%的测序任务,但现在中国科学家经过持续的努力,已经获得了国际蛋白质组计划的主要项目――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的领导权。中国将承担整个国际蛋白质组计划20%以上的任务。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美好前景的实现离不开法律制度尤其是专利制度对其有效的保护,但是由于生物技术的专利保护会涉及宗教、伦理道德和人类自身的安全等问题,所以对生物技术的专利保护不仅是法律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虽然有关专利制度对技术发展的作用的争议由来已久,但专利制度对技术尤其是现代技术的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绝大多数国家不但建立专利制度,而且修订频率不断加速就是专利制度对科学技术发展具有巨大推动力的很好例证。近年来在专利制度的研究领域,有关现代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的专利保护问题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不过,有学者认为,尽管生物技术的知识产权问题对中国来说很重要,但是中国在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研究还极为薄弱。就生物技术的知识产权研究,尤其是专利保护研究来说,近年来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技术的可专利性方面。在专利的实质要件中,创造性不但最重要,而且最复杂。

二、专利保护的创造性标准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专利法规定发明的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创造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与申请日(享有优先权的,是指优先权日)以前的已有技术对比来说的。专利法所说的已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享有优先权的,是指优先权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在国内公开使用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的技术,即现有技术。”创造性不是一个可以用尺子来衡量的客观标准,对它的判断要靠人的思维才能作出。这个人就是所谓的“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他是一个假想的人,他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现有技术,具有该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所具有的一般知识和能力。而且他的知识水平随着时间的进展而有所不同。所以审查员在判断创造性时,要参照这样一个假想的人的认识水平来衡量,而不能完全有自己主观认定。当然,“在这条试图走向‘客观性’终点的道路中,已经布满了主观性的荆棘。”因此,专利保护的创造性标准问题是一个客观性和主观织在一起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它决定着是否发明受专利法保护,更为重要的是它关系到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重大问题。

提高专利保护的创造性标准是否一定会推动技术创新和发展呢?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生物技术创新与其他技术创新一样,离不开研发主体的大量投资。对一个理性的经济人而言,研发投资数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项投资的经济回报。换句话说,企业花费多少的资金搞研发,研发什么样的项目,是由它们对不同的研发项目回报的预期利润决定的,或者说,企业总是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在预期回报率最高的项目。研发项目带来的预期回报由多种因素决定,如研发成本、取得发明的可能性、发明获得专利保护的可能性和专利保护期内的利润率等。这些因素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如果研发成本低,取得发明的可能性和发明获得专利保护的可能性大,企业的研发投资回报率就高。专利法对研发投资的回报体现在两个方面:(1)专利法规定了可专利性客体范围和客体被授予专利的可能性;(2)专利法的规定直接影响着研发投资者在专利保护期内利益回报率。如果专利法降低可专利性标准,尤其是采用较低的创造性标准,会对研发投资的回报产生两种作用相反的效果。一方面随着可专利性标准,尤其是创造性标准的降低,未来会有更多的发明创造受到专利保护。企业对源于他人专利的创造获得专利保护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另一方面企业也会因为竞争对手对其模仿动力的加大而失去一些利益。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胜,最好的、也是最重要的手段是创造、拥有和有效地使用自己的专利。但是,如果从专利中获得的利益越来越少,那么专利的价值也就越来越小,企业的研发投资数量也会越来越少,从而使得技术创新能力越来越低,反之依然。对立法者而言,关键在于他们认为哪一种影响更为重要。如果发明取得专利保护的可能性的增加小于专利价值下降的幅度,研发的预期回报就会增加,从而刺激新的研发投资,提高创新能力,取得更多的创新成果。不过,如果取得专利保护的可能性的增加大于专利价值下降的幅度,研发的预期回报就会减少。这将阻碍企业进行研发投资,从而降低研发主体的创新能力。

三、国际公约与不同国家对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及其创造性条件的判定

《巴黎公约》第一条第三款:“对工业产权应作最广义的理解,不仅应适用于工业和商业本身,而且也应该同时适用于农业和采掘业,适用于一切制成品和天然产品,例如,酒类、谷类、烟叶、水果、牲畜、矿产品、矿泉水、啤酒、花卉和面粉。”TRIPS协议的第27条第一款规定,在符合本条第二款(保护公共秩序或道德的例外)和本条第三款(人类或者动物的诊疗方法和动植物品种的例外)的前提下,一切技术领域的任何发明,无论产品发明或者方法发明,只要其新颖、含创造性并可付诸工业应用均应有可能获得专利。美国对生物技术方法发明非显而易见性有其特殊规定。生物技术方法专利重要成果是对美国专利法第103条的修改(即增加103(b)),即对于一项生物技术方法,如果其使用的原料或/和生产的合成物具有可专利性,那么该生物技术方法是具有显而易见性的。欧洲专利局的审查员通常应用问题与解决方案的方法来审查专利申请的技术是否具有创造性,同时在审查发明的创造性时,欧洲专利局的审查指南要求考虑发明创造的辅标记(第二标记),如发明克服技术偏见、需要解决的问题存在时间的长短、发明对长时间需求的满足、发明在商业上的成功以及发明的意想不到效果等。日本生物技术发明的创造性判定的基本原则是:如果获得该与基因相关的发明是容易的,而该发明又不具有不能预见的优越的效果,则该发明不具有创造性;尽管获得该与基因有关的发明是容易的,但该发明具有不能预见的优越性,则该发明具有创造性。中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尽管生物技术在许多国家已经得到知识产权保护,然而,中国在2000年修订通过的专利法依然没有把生物技术发明纳入保护范围。2001年公布的《专利法实施细则》对《专利法》中的“授予专利的条件”避而不作解释和说明。但是在第25、26条增加了“新的生物材料”的申请与实验的规定。这实际上等于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了生物技术的可专利性。

四、适度降低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创造性标准,促进生物技术创新

创造性标准的降低对特定产业中研发活动的影响取决于该产业最初的创新速度;这种创新速度又取决于该产业技术进步和致力于推进这些技术进步的资源的机会。一些产业,如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产业的创新速度要快于其他一些产业,如钢铁、采矿和石油冶炼等产业。一般而言,一些相对较老的夕阳产业的创新速度要慢一些。对这类产业而言,推出有益于竞争的新专利技术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同时,其他企业要模仿该技术或者作出该发明创造的周边发明创造并取得专利保护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由此加剧的竞争对专利价值的影响可能较小,从而使专利发明具有较高的价值。如果提高创造性标准,该产业中的企业的发明创造获得专利保护的机会增加幅度大于专利价值下降的幅度,从而使该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进而促使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相反,如果降低创造性标准,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该类产业的技术进步。当然,对现代技术,尤其是生物技术而言,推出有益于竞争的新专利技术需要花费较少的时间,同时,其他企业要模仿该技术或者作出该发明创造的周边发明创造并取得专利保护需要相对较短的时间。由此加剧的竞争对专利价值的影响可能较大,从而使该发明的专利的价值降低。如果提高创造性标准,该产业中的企业的发明创造获得专利保护的机会增加幅度小于专利价值下降的幅度,从而使该企业可以获得的经济利益减少,进而促使企业进一步减少研发投资,阻碍技术创新。相反,如果降低创造性标准,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该类产业的技术进步,提高创新能力。换句话说,在生物技术等高科技产业中,降低可专利性标准,尤其是创造性标准,会使得取得专利保护的可能性的增加小于专利价值下降的幅度,从而刺激新的研发投资,提高创新能力,取得更多的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1]魏衍亮:生物技术的专利保护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7

[2]郑成思:知识产权法:新世纪初的若干研究重点[M].法律出版社,2004,39

[3]汤宗舜:专利法教程(第三版)[M].法律出版社,2003,93

[4]郑成思:知识产权论(第三版)[M].法律出版社,2003,298

[5]郝晓峰: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由来和发展[J].知识产权,1996,(2)

篇11

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趋势

基因操作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完善;转基因植物和动物技术有重大突破;人类基因组研究促进了有重要价值新基因的分离、克隆以及开发应用;新技术、新方法通过商业渠道,出售专项技术或全套试剂,方兴未艾。全世界每年授予的1万多项专利技术中,有近l/3出自生物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特征是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环保化和国际化,实现产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三统一。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化发展将会引起世界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

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1.基因操作技术。为了生物技术的自身发展,以及推动其产业化进程,基因操作技术在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其中包括基因合成、扩增技术、基因修饰技术、基因克隆技术、基因转移技术和蛋白质工程等;新型表达载体或体系的研究中,转基因植物和动物的相关技术有突破,动物乳腺反应器等新型的生物反应器在开发中;基因工程下游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技术集成和规模化生产;同时,作物育种和动植物品种改造相关联的分子标记技术进一步推广,以基因治疗为核心的生物治疗和诊断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英国克隆绵羊的成功使动物“克隆”技术出现了始料不及的突破,甚至引起世界恐慌,如何应用体细胞核移植是当今世界各国不得不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

2.基因组学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当代自然科学一项伟大的科学工程,进展甚速, 2003年完成人体全基因组遗传图、物理图、转录图的制作以及全部序列(30亿碱基对)的测定。人体内总数约为8~10万个的基因将全部定位,它们的分离、克隆以及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全面展开。包括水稻基因组在内的模式生物基因组的研究也是该项计划的组成部分。与此相适应的是,在DNA重组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基因组研究的系统技术(有人称之“基因组学技术”),它融会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以及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正在成长中的基因组学及其系统技术将对21世纪生物技术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的新基因以及疾病相关基因的分离和克隆,可直接用于基因工程产品的生产、基因治疗或人类疾病发生机理的研究,并为创新药物研制提供基础。同时,以水稻基因组研究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农作物重要性状相关基因的分离、克隆以及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将对农作物育种以及整个农业生产带来革命性变化。

3.生物信息学技术。生物信息学是由生物学与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诸多学科交叉发展而成的一门崭新的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解读”,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的结构模拟和分子设计,以及基于蛋白质和核酸结构基础上的药物设计;与此同时,要进行生物信息的收集、贮存、管理,创建生物信息分析的新技术、新方法,并开展相应的应用研究。它不仅对认识生物起源、遗传、发育与进化的本质有科学意义,而且可为新基因的发现、为人类疾病的诊断和预防开辟全新的途径,为动植物的物种改良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化进程突飞猛进

医药领域的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产业化的进程甚快,已有近50种基因工程药物、疫苗和其他生物制剂产品投放市场。销售最好的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生长激素、胰岛素和溶栓药t-PA等基因工程产品,EPO、G-CSF等产品在美国的年销售额,每种可达十几亿美元以上。美国从事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公司约1300家,其中较大的生物制药公司225家,工业投资达350亿美元;日本约有800家公司从事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及产业化,已有14种产品投放市场。基因工程疫苗以乙肝病毒疫苗为主要产品,目前还注意发展针对艾滋病、肿瘤等治疗用疫苗;单克隆抗体是生物技术药物中数量最多的产品;基因治疗由遗传病转向以肿瘤、心血管病和艾滋病等重大疾病为重点。

国际上普遍把医药领域作为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的突破口,这是由医药生物技术在创新性及其经济效益上的巨大潜力所决定的。发展基因工程药物、疫苗以及开创全新的基因疗法和诊断技术乃是主要方向,并且它是新药研究和创制的重要支柱技术。生物技术药物是一种高附加值产品,一个药物的年销售额就可能超过一个大型钢铁企业,所以,医药生物技术产业仍将是现代产业发展中最为活跃的领域,同时也是国际间知识产权竞争的主要领域。21世纪,它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重要支柱。

三、农业生物技术市场大有进展,前景诱人

世界上进入田间试验的转基因植物已增至1500种,美国FDA相继通过了棉花、玉米、西红柿、马铃薯、大豆、南瓜等经生物技术改造的农作物品种安全性检查,并颁发商品化许可证。Calgene研制的可长期贮存的转基因西红柿已投放市场,美国和澳大利亚已批准抗虫转基因棉花进入大田推广应用。分别由 Ecogen和Crop Genetics研制的几种生物杀虫剂早在1994年已获美国环境保护委员会批准。此外,农用生长激素、疫苗等产品开发也都取得可喜的成绩。生物技术在培育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性能好的农作物、畜禽、鱼类新品种中显示出很大的潜力,其对未来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鉴于世界性的粮食短缺,各国政府都已开始重点支持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目前,国际水稻基因组图谱和拟南芥菜基因组图谱等研究已获得重大突破,以植物基因组图谱为基础的农作物重要性状基因的分离和克隆研究正在蓬勃兴起。基因转化已经在水稻、玉米、棉花、马铃薯、油菜、大豆和烟草等主要作物中获得了成功。许多重要生产性状,如抗病、抗虫、抗逆、产量、品质及采后保鲜等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大大提高了现代农业的技术含量和技术附加值。特别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将会对21世纪农作物常规育种带来革命性的突破。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将作为21世纪农业发展的主要生长点。

四、生物技术为治理环境污染提供了新途径

在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世界各国已普遍接受“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并围绕它制定和实施本国的环境保护及其相关的产业政策。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传统的污染防治技术和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质量要求。生物技术是环境保护的理想和武器,在处理环境污染物方面具有高速度、高效率、低消耗、低成本、反应条件温和以及无二次污染等显著优点,应用生物技术治理环境污染,已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1世纪,生物技术将成为环境保护的关键技术之一。

五、经济强国在生物技术发展领域竞争激烈

作为21世纪高新技术的核心,生物技术必将在最终解决人类粮食、健康和生存环境等重大问题上发挥独特的作用。世界各主要经济强国都把生物技术确定为21世纪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关键技术。美国在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近年来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对其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十分重视生物技术的发展。

为加紧研究发展对策,美国国家科学和技术委员会从1992年起接连发表了题为《二十一世纪生物技术》、《二十一世纪生物技术:实现诺言》和《二十一世纪生物技术:新的方向》等发展战略报告和蓝皮书,指出生物技术在经历了第一次浪潮(医药和保健领域)后,在继续重视和推动第一次浪潮向纵深发展的基础上,迎来了第二次浪潮,即重点发展:(1)农业生物技术;(2)环境生物技术;(3)生物制造和生物处理工艺及能源研究;(4)海洋生物技术研究。为此,除继续重视医药生物技术外,政府将加大在农业、环保等其他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力度,并在税收、经费、专利保护期等方面制定了特殊优惠政策,以加快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欧洲和日本等国纷纷制定21世纪生物技术发展战略。日本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不仅引起西欧诸国的恐慌,也造成美国的严重不安。欧盟为协调和促进各成员国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从整体上与美、日等发达国家抗衡,专门成立了生物技术委员会,把生物技术作为未来科技发展的重点。韩国声称要在所有高技术领域全面发展,计划21世纪争取进入世界十大科技先进国家之列。印度政府专门成立了生物技术部,全面协调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

中国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对策

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特别是在863计划把现代生物技术作为关键领域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这一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十余年来,已经在农林牧渔、医药卫生等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的成绩

两系法水稻杂交优势利用是我国的首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两系法品种间和亚种间杂交稻的累计示范试种面积已近 1000万亩(截至 1997年底),一般增产10%~15%,为进一步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

抗虫棉研究完成了五种抗虫基因的分离和克隆,获得了一批适用于我国长江流域和华北棉区大面积应用的转基因棉花株系,进入一定规模的试种示范;抗病小麦生物技术育种有所创新;农业重组微生物的应用,效果突出;转基因动物研究培育出来的生长激素转基因猪和转基因鲤鱼、鲫鱼新品种,正在中试开发。我国水稻基因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物理图谱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

医药生物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已初具规模。我国研制的哺乳动物细胞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于1992年获国家批准投放市场,它已逐步替代传统的血源疫苗。几年来,我国城镇婴儿的乙肝带毒率有大幅度下降;包括我国创制的一类新药――重组人alb型干扰素在内,已有七种高技术药物先后经国家批准,投放市场,其中国家一类新药两种;G-CSF等十几种基因工程多肽药物正在临床Ⅰ、Ⅱ期试验;还有几十种产品处于中试开发或实验室阶段工作。B型血友病IX因子基因治疗在国际上属首例报导;应用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治疗恶性脑胶质细胞瘤工作已完成临床Ⅰ期试验。

863计划实施十余年来,初具规模的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已开始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就其学术水平和开发水平,在亚洲地区名列前茅,而且,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处于领先地位。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随着他们步伐的加快和投资量的加大,我国在整体研究和开发水平,尤其是产业化的程度上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现代生物技术的需求

发展生物技术对于解决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和医疗保障问题,减轻环境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1.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要。

预计到2010年我国人口有可能超过14亿,根据人口增长趋势和当前的土地消耗率估计,到2010年我国人均拥有土地将少于0.07公顷。今后每年食物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缺口大致为:粮食2200~2500万吨,为保证人民基本生活水平逐年有所提高和满足我国人民对粮食的需求,从现在开始到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每5年必须增加 1000亿斤。如何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是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重要问题。

为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保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高科技投入。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高产、优质、抗病虫和抗逆的农作物新品种,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提高常规育种的效率,逐步实现定向育种;设计和生产新一代高效、低毒、无污染,兼有防病杀虫功能的微生物农药,减少病、虫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间接提高农作物产量,大大减轻环境污染。

2.有效控制人口,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

我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疾病病种却同时具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特征,导致死亡率最高的是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病毒性传染病等疾病。我国仅肝炎病毒带毒者就达2亿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糖尿病患者数千万人,以呆傻为主的遗传病患者3000万人;另外,过去已经控制的传染病如肺结核等的发病率呈回升趋势,性病和艾滋病的蔓延令人担忧;血液制品污染状况严重,已不能满足人民健康和国防的需要。它们严重影响我国人民自身健康和劳动能力,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负担和障碍。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口压力越来越大,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当前,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我国传统医药行业亟待更新改造,如何设计和生产新一代具有我国自己知识产权的新药,已刻不容缓。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能大幅度减轻国家在卫生保健方面的负担,对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增强我国医药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国民经济实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大力治理污染,保护生存环境。

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近年来,总体环境质量在下降,大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飘尘等的排放量仍在上升,废水排放已超过400亿吨/年,工业固体废弃物6200万吨/年,其中100万吨直接排入河流。采用碱法造纸技术及滥用化学药品、特别是杀虫剂造成了大规模的水体和土壤污染,此外,有 60亿吨未经处理的工业废弃物堆放在室外,占地数万公顷以上。总之,我国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其治理和恢复已迫在眉睫。生物技术是解决环境污染如水污染(包括江河污染、工业废水污染、生活废水污染)、空气污染(包括石油、煤废气污染)和农用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等诸多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三、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面临的挑战

开发一个生物技术新型药物,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周期,且耗资巨大;即使是形成了产品,对其疗效和副作用仍有很大考验,存在着很大风险;在农业上,要真正培育出高产、优质和抗逆性能好、有推广价值的新品种,过程是很艰难的。在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更多:

1.专利和知识产权的威胁。目前研制和开发的医药产品,有大部分是引进国外已有或正在开发的产品,属于仿制和拷贝之列,处理不当有可能发生国际纠纷;

2.基础研究整体力量薄弱,潜在的、拥有我国自己知识产权的候选产品数量少,制约着我国生物技术及其产品的开发,以及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

3.国内产品开发存在严重的分散状况,低水平重复的产品多,不能形成规模化生产;

4.下游工程技术和工艺的研究力量薄弱,产品开发能力低;

5.国家在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的同时,目前尚缺乏在现有状况下如何保护我国民族生物技术产业成长的相应政策和措施。

综上所述,现代生物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其研究的最终目标是生产商业产品,即实现产业化。现代生物技术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高深专业知识,更需要善于市场开发;需要高的资金投入,还需要科学的经营管理。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要改变过去单一的国家投入机制,建立由中央、地方、企业、投资者共同参与的风险投资机制。为把握战略机遇期大力发展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提出如下建议:

在定位于现有863计划的基础上,以大幅度提高我国生物技术领域整体研究水平和开发能力为目标,使我国生物技术总体水平到2010年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某些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农业、医药和环保等重要应用领域,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新兴产业。

篇12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5-0109-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5.053

现代生物技术主要包括了传统的生物技术与新型生物技术两种模式,传统的生物技术主要是指通过生物天然的有机体进行物质的生产的过程,而新型生物技术主要有细胞工程、基因工程以及人工改造工程等内容,将现代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中不仅能够提高整个环境质量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还能优化环境保护的效果。

1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1.1 有利于促进能源环境的持续发展

一个国家的物质基础就是各种能源,能源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转,虽然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但是逐年增长的人口导致我国人均矿产资源的占有量较少,除此之外,我国东西部资源分布十分不平衡,人口密度分布也不均衡,这样直接影响了能源消耗。因此将生物技术应用于环境保护中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逐步提高生物技术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提高环境保护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1.2 有利于节约生产材料和资金

就目前发展而言,全球能源都陷入危机,尤其是一次性能源都在不断上涨,这会给每个国家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消耗能源十分高的企业而言,发展更是举步维艰,因此只有积极开展现代生物技术工作,才能节约生产材料和资金,节约能源的消耗和开支,从而真正实现环境保护的作用。

2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要想将现代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中,我们就要掌握环境问题的分类,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能对症下药。按照国家颁布的环境污染物标准可以分为废水、废气、土壤污染以及白色垃圾污染、大气污染等几大类。各种污染物一旦排入河流就会危及到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尤其是在实际排放过程中还会夹杂着一些化学肥料废水,这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是非常不利的。除此之外,废水排出之后还会导致河流变色,变为深绿色会有大量的死物漂浮在上面,从而形成了难以降解的物质,值得注意的是还有很多化合物是根本不能进行分解的;土壤污染会影响整个农业的生产,因此现代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中刻不容缓。下文就从废气、废水、土壤污染以及白色污染等方面进行分别的论述:

2.1 废气治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发展,工业水平快速提高,因此城市化速度和进程都逐步加快,虽然经济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一定的优势和便利,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说是空气污染现象严重,如果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有毒有害气体没有经过处理就被排出在大气中就很容易形成大气污染,严重者还会危及人类的生命健康。就目前而言,我国对于废弃治理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等内容,通过对这些技术进行改良能够提高整个现代生物技术的质量和水平。现代生物技术主要是建立在整个双膜基理论基础的层面上,与过去传统的废气治理方法相比较,现代生物技术的安全系数更高,并且具有成本低、效率强等优势,因此使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废气治理,其安全系数更高,并且还能够有效防止出现二次污染,基于此,现代生物技术在废气治理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性的作用。

2.2 废水治理

众所周知,水是人们生命的源泉,同时也是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但是水中是含有非常多的副产品的,水的组成是十分复杂的,尤其是化工工业废水中就含有大量的溶解剂,这种溶解剂的性质和组成都有待进一步考证,因此对其进行处理和分解是十分困难的。例如:化工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基化合物,这不仅会在河流中形成有害物质,同时还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健康和周围环境。由此可见,化工工业废水的主要特征就是处理难度大、不易于分解。因此将现代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污水和生活废水的治理过程中,能够真正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例如: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废水进行治理,这种技术可以单纯使用,而且还不用借助其他技术,也不涉及其他杂质,利用这种技术就能够将化工工业废水中存在的化合物进行处理和分离,而且还能将聚乙烯进行回收和利用,但是膜技术的缺陷就在于其成本造价较高,而且使用的周期较短,还很容易遭到污染,与此同时还能对水质进行实施监控和管理。又如:使用现代生物技术中的臭氧技术,它是一种新型而且有效的氧化剂,不仅能够化解和处理各种废水中的有毒物质,同时还能避免二次污染,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缺陷就在于如果操作不当,则会造成周围环境的危害。

2.3 土壤污染处理

土壤污染主要是指农药残留和土壤的沙化,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采用有效的现代生物技术进行治理和处理。要明确土壤污染源主要是多磷、氯以及其他微生物等,因此这就需要使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其进行去除和处理,从而防止土壤中有害有毒物质的增多,主要是将其分解成为水和二氧化碳。这样才能够提高和优化整个土壤环境,防止出现新一次的破坏和损害,从而提高整个农业种植的质量和水平,为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适宜的环境。

2.4 白色污染物处理

白色污染物处理主要是指对于一系列的塑料制品进行系统的处理和分类,现如今白色污染物已经成为环境保护过程中所面临的一项重要难题,因此只有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才能够从根本上降解塑料制品,真正破坏其中的分子结构,真正治理白色污染物,从而提高整个生物技术的质量和水平。与此同时,在对白色污染物进行治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减少成本的消费,提高整个白色污染物处理的速度,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3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应用的有效对策

3.1 广泛应用现代生物技术

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就必须广泛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将现代生物加工、现代生物生产、现代生物管理等观念融入到实际化工作业中去,将其中产生的垃圾和废物进行合理的二次利用和回收,这不仅能够大大降低资源的使用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只有广泛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才能提高环境保护的整体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者的有机结合。

3.2 适当减少动力能源消耗

动力能源作为日常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但同时动力能源也是消耗量最大的能源,供电作业和供热作业都能够产生诸多动力能源,只有将现代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中,不断提高现代生物技术水平和质量,才能减少出现能源消耗。除此之外,在整个日常企业生产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等污染情况,因此将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其中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优化环境保护的整体结合和方法。

3.3 提高现代生物技术的整体水平

现代生物技术的整体水平是节能中的核心技术,因此只有提高现代生物技术整体水平,才能起到整体优化环境的作用,减少外部的能源消耗。相关企业应该首先了解生物技术的正常反应条件,对温度进行有效的测量和控制,有效地降低因温度而导致的反应,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例如:在化工加工中还会产生大量的水资源浪费,这就需要提高化工工艺中的排水工艺,对废水、污水进行回收和利用,将其中的化学物质分解,这样能够避免污水给人们带来的副作用,从而提高整个化工工艺的质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4 提高现代生物技术工作人员自身素质

现代生物技术工作人员作为化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好坏,因此只有逐步提高现代生物技术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使其清楚地认识到现代生物技术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这就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现代生物技术工作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熟练掌握各种现代生物技术的原理和工艺,减少在加工环节出现的污染和消耗;另一方面,相关企业应该对现代生物技术工作人员进行二次培训,聘请国内外知名的现代生物技术人员,对员工进行教育和指导,相关企业还可以定时地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使其充分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现代生物技术工作人员的主人翁地位,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生物技术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顺应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关环保企业只有制定一整套现代生物技术节能措施,才能实现企业的绿色发展。通过广泛应用现代生物技术、适当减少动力能源消耗、提高现代生物技术的整体水平、提高现代生物技术工作人员自身素质等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现代生物技术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从而优化环境保护的效果。总之,将现代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工作人员三者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真正将保护环境深入到每一个人心中。

参考文献

[l] 吴善兵.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2,(17).

[2] 护日鹏,叶伟军.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和前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0).

篇13

中图分类号:TM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2-0378-01

前言:生物技术的发展带给人民较多的实惠。人民愈发的感到在生物领域中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研究能够有效的造福人民,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带来益处。加之目前人民对物质方面的高要求,促使研究人员在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因此,生物技术的发展是时代的潮流,应给予一定的关注与支持。但仍需注意当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便会出现相关问题,安全因素便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应在注重安全问题的同时加大对技术领域的研究,避免产生隐患。

一、生物安全的简述

生物安全是在技术领域的整体研发过程中应注重的安全问题[1]。笼统的概述便是动、植物或者其自身所携带的病菌等具有危害性质的物质,当其出现在整个社会中时便会对人体机能与环境产生破环。系统的论述便是人类通过某种社会活动,产生出具有危害人类自身的生物体。此种现象主要体现在人类对环境的肆意破环改变某种特定因素、对生物物种的侵袭等。

生物安全问题从人体机能与社会生态两种方面体现。研究转基因食品[2]。生物技术的发展在转基因方面使用程度较大。为迎合市场的需求,部分食品的生产商便想通过生物技术中的转基因手段,研发新型食品。此种做法便把某类生物带到了当下特定的环境中,例如:生产车间、农村田间等场所。当研究人员进行研发及加工的过程中,携带危险因子的生物便留在所处的环境中,某些抵抗力较弱人员便会带有此种因子,潜在的过敏原便形成。在生物制药时。在制药过程中形成的新的病毒,能够影响到先前的物种,致使其内部系统混乱,对人体机能与生态方面产生隐含的危害。因此,在技术发展的同时必须关注生物安全性,防止因研发而产生不利于生态及人类的情况。

二、生物安全测评的重要性

当前来看,生物技术的运用方面转基因是发展最为快速的领域。针对当前世界范围内粮食的紧缺,为满足人口增长带来的食品问题,转基因技术的研发与使用便提上日程。其产生的安全性因素便是在食品产生与运送的过程中管理不足,引发危险性。即波及人类身体与影响整体环境发展。现今尽管在技术领域上有所发展但研究人员应需注意转基因食品带来的隐形危害,在安全方面给予更多关注。

人类身体机能方面[3]。应注重关注病毒、细菌等问题。威胁人类机能物质是当下已经了解到或未知的某些病原。病原经过自身的发展易对人类安全构成威胁,影响人类安全,如禽流感病毒,可变换多种类型,对家禽类及人类都有危害,人们必须引起重视,在生物安全测评方面加大力度。

整体环境方面。体现在物种的侵袭方面。生态中各类物种的栖息与生存具有一定规则,肆意的引进外来物种进入,会破坏现有的平衡,影响整体环境发展。但人们存在一个弊端便是在经济利益面前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以牺牲整体环境为代价获得额外钱财,进而破坏了生态结构。如工业发展中工厂向海洋倾倒垃圾,使得近海区域被大片的覆盖,影响生物的正常生活。许多动物误食垃圾而丧命。因此,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应注重对环境的保护,避免过多的行为破坏生态平衡,进而影响自身生存。

三、完善生物安全的对策

(一)法律保障安全

当前国家还未出台一部针对生物安全方面的法律规定,在具体出现有关问题时无法保障相关主体人的权益。因此,国家应尽快通过立法,切实保障人类及环境的安全问题。当前现有的生物技术领域的法律文件在内容规定上不健全,应在转基因方面给予一定的限制,合理规范其使用范围,以此推动生物领域的有序发展。在生物验、投入市场等方面制定严格的法律规范,达到统筹的作用。可借鉴澳大利亚在此方面的成功经验。澳洲在法律领域制定一套详细的生物技术法律。所有的技术研发及活动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则执行,同时对触犯法律有关规定的行为主体及企业进行严厉的惩治,让其在心理方面有所顾忌,从而规范该领域的行为活动,切实保障国家及民众的安全。

(二)把控生物研发

鉴于人民对物质的需求加大,以及部分商人在利益面前的屈服。生物商品的生产与使用范围加大。第一:药品的使用,打着生物新技术的产品愈发增多。对药品的生产与使用有着严格的要求,不得任何人及企业以高科技手段或超高的疗效为诱饵,欺骗民众竞相购买。当前保健品受到众多老年人的倾爱,厂商夸大药品的作用,提供虚假的信息误导民众。老年人花费较多金钱购买的药品毫无用处有时甚至延误病情的治疗,在精神及身体上都对民众造成侵害。因此,严格把控生物药品的研发。在企业制药时定检查发现违法行为并及时制止,在源头处遏制行为。对制药人员进行知识培训,传播正确的思想意识,让其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第二:DNA的使用[4]。DNA的使用本身在某些领域是由较强的作用,但当前人们在运用时便会出现不当的表现。如克隆问题,在人类伦理方面体现的尤为严重。克隆一直是社会所辩论的问题,支持与反对的声音同在。在伦理的平等性上,克隆存在自身的弊端。因此,在人类克隆领域的限制是必要的,加强各国的法律制定,让生物技术的发展有相关的界限,避免其触及到敏感领域。

(三)把控物种进口

社会的发展使得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交通的便利方便了民众的生活需求。但同时应看到的是,过于便利的物流在生物的运送方面存在不足。第一:食物的进口。食物从海外引进已经是一个极其普遍的问题,无论是日常必须品还是生活奢侈品。中国家庭的餐桌能够吃到美国的特色食物,满足人们对美食的需求。但仍需注意在事物进口时对动植物检疫的管控。一些食品问题高发的国家,应注重关注从此国运来的食物,如牛肉,自身极易携带病毒,人们使用后易得上疯牛病。因此,各城市的检疫部门应高度关注国外引进的食品,在源头处遏止危险的进入。第二:活体物种的进口。现今的人们喜爱养宠物,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有一部分群体喜爱饲养蜥蜴、毒蜘蛛等带有病毒威胁的动物。其会在境外购买,运送的过程中包装隐蔽以此逃避检查,相关工作人员应仔细检查境外的包裹,避免此类活体动物流入中国境内。此类带有毒性及病菌的动物在饲养中会把细菌传播给人类,其若继续繁衍后代,此种病菌便会影响整个国内的平衡系统,进而对生态及人类的未来带来隐患。因此,及时发现境外活体动物的流向,切实保障民众及社会的安全。

结论:当前生物技术的发展已成为时代趋势,既然不可避免要涉及此类领域,那就要在研发及治理的过程中投入更大的力度。在保证生物技术发展的同时加强安全性问题的研究。应正确认知生物技术的概念,知晓其自身的重要性,在意识领域上正确对待。其次注重在生物技术的运用上存在的弊端,在实践中总结相关经验,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制定合理且由有效的对策,相关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加强对生物安全问题的思索,让生物技术在正常的范围内更好的为社会服务,实现其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刘杰,任小波,姚远等.我国生物安全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04):387-39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