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52:4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森林火灾预防常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2013年全乡的森林防火工作,通过全乡广大干部的艰苦努力,没有发生森林火灾。今年全乡森林防火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发展现代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以宣传贯彻《森林法》、《应急法》和《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主线,坚持依法治火、科学防火,全面提高预防、扑救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确保人民财产安全,维护林区和谐稳定。对此,要求全乡干部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把森林防火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认真做好2013年森林防火各项工作,确保森林防火工作顺利开展,坚决遏制火灾事故发生。
二、明确工作目标,落实防火责任制
要坚持以“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要以野外火源管理为核心,紧紧抓住预防和扑救两个关键环节。要按照《森林防火条例》和国务院、省、市、县有关文件要求,强化森林防火责任制的落实。一是坚持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把森林防火工作纳入政府的目标考核。二是落实乡级部门和村分工责任制,各村、森林防火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三是落实管护责任制,通过层层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等形式,把森林防火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强化林区管护责任,严格村长、组长、家长和专(兼)职巡山护林员、林区经营单位的管护责任,要按照分片、包村、包山头地块的方式,确保林区各单位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林、防住自己的火,共同把森林防火工作抓好。四是对于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并发生重大问题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确保各项责任落到实处。
三、严格野外火源管控,加大防范力度
各村及有关部门要立足辖区实际,突出森林防火的重点部位和时段,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加大防范力度,将野外火源管理工作放在首位,把人为引发森林火灾的势头控制住,实行死看硬守,坚决避免发生大的林火。一是筑牢用火审批防线。要按照《森林防火条例》要求,规定森林防火期和高火险期,严格执行野外用火审批制度。二是筑牢入山检查防线。防火期内,要在林区要道和景区入口设立检查站,加强对进山人员的检查教育,坚决把火种堵在山下林外。三是筑牢林内巡护防线。要组织乡村干部和护林员深入林区巡护,对重要部位,要严看死守,确保万无一失。四是筑牢管护责任防线。要认真落实“两项”制度,巡山护林员、挂牌值班村民要全部上岗到位,将山头、地块的管护责任落实到人头户主。对智障人员等特殊人群,要明确专人监护,严防玩火弄火引发森林火灾。同时,要依法处罚未经批准用火和违章用火行为。
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和防火扑火知识培训
一、强化宣传,严防死守
砚山县森林消防大队把“火少、火小”作为检验政绩的硬尺度,由季节性防火向全年性防火转变,由被动扑火向主动预防转变,由以扑救为主向打防结合转变。春防期间,大队紧紧围绕省州县政府的要求,派出兵力在一线林区严防死守,武装巡护1300余公里,深入全县重点林区宣传普及森林防火常识,对1万多名林改农户进行防扑火安全培训,督促整改火灾隐患380多处,现场整治违法违规用火536起,收缴火种639余个。春节期间,大队还把兵力直接布防在重点林区的防火第一线,为全县打赢春节攻坚战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协同作战创和谐
大队与乡镇森林防火指挥所及林业站共同研究火险火情、共同制订防御应急方案、共同开展宣传教育、共同巡查巡防、共同处置森林火情火灾。大队与各乡镇森林防火指挥所建立了统一规范、高效和谐的防扑火工作机制,营造了有利于防火灭火的和谐环境,突破了林火信息、扑救指挥、扑救保障、防灭火任务不畅通、不统一、不到位、不明晰的束缚。大队还扬己所长,指导和支持各乡镇森林防火指挥所全面开展扑火预案演练、高山灭火战法培训、安全避险训练,对全县近3000多名扑火指挥员和森林消防队员进行了正规化、专业化的培训。
进入防期,大队派出队员跟班参加防火办值班,牢牢抓住防灭火作战主动权。2月23日22时35分,阿猛镇芭蕉箐发生森林火情,已就寝的砚山县森林消防大队官兵5分钟完成集结,35分钟赶到火场,53分钟扑灭明火。2月26日,者腊乡龙路山突发森林火灾,大队迅速调集所有官兵,重拳出击,与者腊乡森林消防半专业队并肩作战,快速扑灭了30多个火头,快速消灭了明火。:
1 森林的重要性
1.1 森林的价值
森林是自然界组成部分,是人类和各种动植物在生存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地球上宝贵得资源。森林提供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木材,它的价值是金钱无法衡量的,是植物物种多样化的空间。在保持地球生态、物种、环境平衡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火灾确是毁灭森林最可怕的敌人、他不但快速烧毁森林减少地面森林覆盖率、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破坏林内动植物的多样化、还能破坏生态环境平衡等诸多方面的严重后果,最终给人类的物质生活基础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1.2 森林资源的减少
人类生存、生活都离不开森林。保护森林资源是林业发展的需要。森林火灾是森林的敌人,森林防火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森林火灾的毁林速度远远超过人类种植树木和林木生长的速度。据最新统计,2014年世界与中国森林覆盖率卫星统计,根据GFW的统计2001年-2012年我国森林的损耗面积位列全球第六。中国期间共失去约611.3万公顷的林地、而新增的林地面积紧约损失的份额的三分之一。通过GFW网站的检索发现当以森林覆盖为指标进行浏览时,我国与周边国家森林资源覆盖率相比明显高于我国。相比之下可以看出我国森林资源的缺乏。我国每年森林火灾平均发生2471起,森林受灾面积871千公顷。2011年据国家林业局网站消息,全国共发生火灾5331起,就是这些一连串的数字显示告诉我们,我国森林之源之少、覆盖率之低、火灾损失之重,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和损失有多严重。
1.3 森林资源的保护
森林资源是人类的共同拥有的资源,森林防火也是人类的共同担负的职责。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文明的进步,国家对林业资源、生态环境的重视、不断出台各种政策,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严格规定禁止乱砍乱伐、对林区实行了退耕还林、使人工林的栽植面积明显扩大。组建森林消防队伍,更新扑火设备、机具,积极预防和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保护森林资源的减少,使得我国森林覆盖率明显上升。
2 森林防火的重要性
2.1 森林火险分布
我省拥有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大。是我国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每年的木材产量居全国前列,是林业大省。根据国家规定我省共划分156个森林火险县级单位。其主要分布在我省的完达山脉、大、小兴安岭和老爷岭等国有林区。我省森林火灾多发生在北部的大、小兴安岭林区及黑河地区。2014年4月1日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作出全面停止采伐的决定,这项决定的出台将会使林区内的生活、生产用火减少。从而减少了人为引发森林火灾的因素。据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森林火灾百分之九十五是由农田焚烧秸秆、和民事用火而引发的森林火灾。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防火工作,来有效地预防和防止由焚烧秸秆和民事用火而引发的森林火灾,从而减少森林资源的损失。
2.2 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
我省部分林区农林交错,林中有地,地林相连。每年春、秋森林防火高火险期,也是我省焚烧秸秆的高峰期,森林防火区域农地林地相连。综合我县多年来发生的火情、火险特点可分为野外烧荒、农田点烧秸秆、林区生产、生活用火为主要原因的森林火情、火险。由于我省农林地相连多,每到防火期野外烧荒、农田点烧秸秆十分严重,对森林形成严重的火灾隐患。
3 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全民齐动员
它必须由政府牵头、多部门协同全民齐动员的管理机制。防火期内严格管理火源,严谨一切野外用火行为。要组织人员进行“三清”,严管痴、呆、傻人员及小孩在野外弄火,对防火期内在野外烧荒、农田焚烧秸秆的要进行教育、劝告。讲清楚为什么禁止野外烧荒、农田点烧秸秆、以及可能引发火灾的严重后果,劝其停止野外烧慌、点烧秸秆。对不听教育劝告的坚持野外烧荒、点烧秸秆的后果严重的要依法严格处理。在野外点烧秸秆高发期林业执法人员要做到全天候巡逻禁烧,对重点区域全方位监控,有烟必查、违法必究、快速反应,及时制止、及时扑救。对造成不良后果和严重影响的要依法问责。从根本上杜绝火源。减少由焚烧秸秆引发的森林火灾。
加强联防落实责任。加大联防力度、落实联防责任、规划联防区域、落实联防措施、形成相互沟通、积极配合的良好环境,坚决消灭三不管地带。建立联防组织,明确责任人、严肃联防纪律。高火险等级时,对危险区域增派防火执法人员逐户落实、林缘林内生活用火和生产涉火管制措施,杜绝一切生产、生活用火。
4 防火宣传教育
一、统一认识,高度重视清明节期间的森林防火工作。清明节期间是历年森林火灾频发期,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把森林防火工作当作关系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事来抓,保持高度警惕,强化检查督促,把各项预防措施和扑救准备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和林区社会稳定。
二、强化宣传教育,进一步发挥群防群治作用。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布署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清明节期间要通过各种形式广泛深入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做到报纸有文字、电视有影像、广播有声音、乡村有标语,路口有警示,使森林防火的有关法律法规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学校要对学生加强森林防火常识、安全避火等知识的教育。各单位要召开干部职工大会,阐明当前的森林防火形势,告知每个干部、职工及其家属,在清明节期间上坟扫墓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焚烧纸钱、烧香点烛,要积极倡导文明扫墓,移风易俗的新风尚,用种植纪念树,送鲜花等有益生态保护的方式祭奠,从根本上消除火灾隐患,确保清明祭祖扫墓时不发生森林火灾。各级护林防火协会要充分发挥作用,积极配合各级政府做好森林防火宣传、野外火源管理、值班巡逻和森林火灾扑救等各项工作。对落实不到位、违反规定擅自用火引发森林火灾的,将依法依纪严肃追究当事人和单位主要领导的责任。
三、坚持巡查,加大野外火源管理力度。清明节期间,一旦森林火险等级达到4级以上,在全县范围内要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各单位森林防火责任人要到岗到位,加大对森林防火重点区域的巡查力度,不留盲区死角。各乡镇(街道)要组织干部、林业员、生态公益林护林员及森林消防人员等做好巡查工作,加强对入山作业、春游和扫墓人员的监管,实行重点防范,对墓地坟头、旅游景点、森林公园等重点区域,要确定专人,划片包干,分兵把口,设卡检查,严禁携带火种进山,对进山扫墓人员携带的香、纸、烛等物品坚持予以收缴,对拒不听劝阻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坚决予以处理,直至依法行政拘留。职能部门要加强公墓、旅游景点、宗教场所的火源监管力度,严禁一切野外用火,消除森林火灾隐患。
1、镇成立森林防火指挥部。由镇长官中平同志为森林防火指挥部指挥长,分管林业的宣统委员谭爱国为副指挥长,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曾彧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2、村(社区)要相应成立以村(社区)主任为森林防火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由3—5人组成,具体负责森林火灾防范的日常工作,同时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
3、镇村两级森林防火机构要加强值班,严格遵守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信息畅通,情况准确。
二、全面落实森林防火工作责任制
1、镇政府与各行政村(社区)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明确森林防火的目标责任,村(社区)要把森林防火责任分解到组,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2、建立镇领导包责任区,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包山头的责任制。划定责任范围,明确职责。
3、严格执行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县森林防火问责暂行办法》(办发[2013]2号),对预防不力,扑救不力等工作失职人员严肃追究责任。凡国家、省级生态公益林过火的,扣发当年补助;退耕还林过火的,扣发当年50%的补助,所扣发的补助用于补贴镇森林防火工作经费。
三、加大力度,完善森林防火体系建设
1、不断强化森林消防队伍建设。镇森林防火指挥部组建一支20人以上的专业扑火队伍,配备必要的扑火工具。每个村(社区)组建一支10人以上的应急扑火队。同时加强扑火队伍扑火技能及安全扑火常识培训,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2、落实村级森林防火信息员。村级森林防火信息员处于森林防火第一线,必须忠于职守,适时鸣锣巡山护林。村级森林防火信息员经费按每人每年500元包干的补助标准,由县林业局防火办造册发放。
四、积极组织火灾控制和扑救,减少火灾损失
1、不突破年度森林火灾控制指标。辖区内规划界定的国家和省级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年森林火灾受害率不得超过0.5‰,其余有林地面积森林火灾受害率不得超过1‰;不发生重大以上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
2、辖区内发生森林火灾后,应立即组织扑救。明火延烧1小时未扑灭的,由村(社区)必须报告镇森林防火指挥部,镇主要领导或责任区领导应赶赴火灾现场组织扑救。明火延烧2小时未扑灭的,报告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由县迅速组织队伍赶赴现场组织扑救。实现年度森林火灾12小时扑灭率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