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企业发展规律

企业发展规律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52:4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企业发展规律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企业发展规律

篇1

一、我国小微企业成长背景

(一)农耕经济背景

区别于西方国家早于我国一百多年工业革命的“产业经济”,中国经济从萌生的那一天起,就烙上太多的“农耕”色彩。主要体现在:

1.封闭性。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大部分时间被束缚在土地上,在造就了她独立自主,自强不息坚韧性格的同时,又造就她不思交流联合,跟社会成相对封闭的状态。

2.盲目性。农事经验是她们赖以生存的“天道”,代代相传,容不得置疑,就算不灵验了也会归咎于“老天爷”。另一方面是跟风。别人种什么就跟着种什么,即使错了,也一起错,也不叫做错。

3.小富即安。农耕经济建立在“小成本、小投入、小规模”的基础之上,“小”成了她们的显著特征,求小利、求温饱,小富即安成为她们农事活动和生产、生活交流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追求。

4.生产率低下。农耕经济以犁耕为主,辅以作坊加工,使用的生产工具简单,比之于西方的机械化生产,有着非常低下的劳动生产率。这是农耕经济致命的弱点。

(二)西方经济背景

工业革命取的伟大胜利,使西方国家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势如破竹,扫荡整个世界,由此形成的经济理论被各国模拜,并冠以“现代化”的美称。她主要形成几个典型概念:

1.商品和价值。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叫商品。商品有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商品被社会认可的程度是商品的价值。商品提供使用的程度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交换的量的关系,是商品的交换价值。

2.竞争。为了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排斥同类经济主体的行为就是竞争。竞争包括:商品竞争 、素质能力竞争 、服务竞争 、信息竞争、价格竞争、信誉竞争。

3.利润最大化。经济学家给出的利润最大化的标准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简单的说就是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生产的产品最多,销售的价格最高,取得的利润最大就是利润的最大化。

4.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概念是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她是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越发展,社会生产的剩余价值也越大,社会越进步。

二、中西方经济文化背景影响渗透下小微企业的管理

(一)农耕经济影响下小微企业的管理

今天的中国小微企业虽然经过西方经济文化的洗礼,但传承千年的农耕经济的烙印依然清晰。她在企业管理方面构成如下特点――基于“中国小微企业平均人数为13人”的背景(节点)条件下成立。

1.职能归总。绝大多数小微企业无正规的、健全的、完整的组织结构,不设人资部、生产部、销售部等职能职责,统一由“办公室”完成所有的职能归总。

2.决策层兼任。“一专多能”、“一人多职”在小微企业非常普遍,有的决策层、管理层既是领导又是员工,既管生产又管销售。职责不分,职能不清。

3.家族式管理家长式领导。相当数量的小微企业领导由创办人担任,下设部门或是儿女或是亲戚。创办人既是经理又是“家长”,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生产销售管理唯“家长”是命。

4.任人唯亲。很多小微企业认人唯亲,认亲唯亲,不考虑真才实学和能力水平,谈不上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更谈不上人才激励机制。

5.员工培训淡化。据调查,有72%的小微企业没有对员工进行过培训,有高达89%的小微企业没有员工培训规划或缺少培训激励机制。

6.薪酬激励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是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软肋之一。某调查显示:80%以上的员工离职源于薪酬低和福利待遇低。

(二)西方经济影响下小微企业的管理

1.人才竞争。人才是企业竞争的核心,谁占有了人才优势,谁就占有市场主动权。因此很多小微企业更新观念,惜才、用才、培养人才高招不断,工作上大力支持;思想上、生活上关怀备至;薪酬、住房、度假、交通、家庭子女就业,亲属工作安排都给予极高的待遇。

2.革新体制。部分小微企业仿照规范制企业的标准,或是股份制,或是合伙制,或分层次给予员工干股,在此基础上明晰产权,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对分离,按照责权利划分职责,分担风险,到位监督。

3.员工培养。很多小微企业非常注重对员工的培养,制定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员工培训规划,外请或开发企业内部“尖子”传授经验,精心选择有发展潜力的员工参加社会上高层次的业务培训。鼓励自学成才,为员工参加学历教育、专业培训和职业资格取证敞开绿灯。

4.机械化生产。招工难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很多小微企业因此避开“瓶颈”,大量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以替代昂贵的人工,将对人资的动态管理转化为对机械的生产管理,改变了管理目标的多变性,降低了用工成本和管理成本。

5.信息化营销。传统小微企业的营销方式是跑销售,特点是成本高。互联网等信息化的营销方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企业也由传统的管人转到对信息化营销方案的优化管理上来。

三、两种管理模式影响渗透下的优劣比较

(一)农耕经济影响下的优势和劣势

由于小微企业的职能归总、决策层兼任、任人唯亲、家族式管理的特点,显示出如下的优势和劣势:

1.优势

(1)凝聚力强。小微企业高度的凝聚力来自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家族色彩和很容易唤起的亲情,以及对生产发展、薪资待遇、收益分配等利益的诉求容易达成的一致和互相谅解。这是小微企业固有的天性,也是其它形式的企业难以作到的。

(2)具有充分的自。小微企业组织单一,结构简单,层次少,人员少,制约少,决策权集中。构成小微企业充分自的特质。

(3)决策效率高。大多小微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二为一,决策权往往掌握在老板个人手中,大大减少内耗,具有决策效率高,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优势。

2.劣势

(1)缺乏战略眼光。小微企业主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同时不注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在今天“企业竞争的核心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的环境下,他们无力吸收新的知识,摈弃自身短浅,又无法吸纳他人的长处,造成发展难甚至是断送企业的前程。

(2)生产效率低下。很多小微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保持着作坊式的生产,在数量和质量上很难赶上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出来的产品,既造成低下的生产率,产品品质又得不到保证,因而失去市场竞争的优势。

(3)小富即安思想的羁绊。很多小微企业实现了温饱目标,受到“小富即安”、“小农意识”思想的影响和羁绊,“浅尝辄止”,不求发展。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她们遇到经验外的困难和问题时束手无策,只能坐以待毙。

(二)西方经济渗透下的优势和劣势

1.优势

(1)明晰的产权。明晰的产权是是西方企业管理的核心之一,根据产权确立彼此关系及责权利关系。她减少和避免了决策过程、生产过程、利益分配可能产生的矛盾。

(2)极强的竞争能力。竞争是西方经济的显著特征。竞争包括产品竞争、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人才竞争是企业竞争的核心。

(3)灵活的市场操控能力。“市场”是西方企业管理的“专利”,她突出“看不见的手”操纵市场,强调战略发展、生产销售必须以市场为依托。

2.劣势

(1)复杂的结构。相对于传统管理,现代化管理的组织结构相对复杂。她从首端的决策到执行的末端要经上下几层和多条路径的传递,而小微企业则一目了然,一捅到底。

(2)彼此的制约。制约是规范的现代化管理的要求,而以“小”著称,家长式作风,家族式管理的小微企业,制约就成为一种羁绊。

(3)低效率的决策。基于小微企业简单的组织结构,扁平的管理层次,外加来自家长式管理的威严和权力的高度集中,决策项无须通过董事会的表决和监事会的制肘,提高了决策效率,适应市场信息万变的要求。

四、结论

处在创业初期这样一个节点之前的小微企业,较适合凝聚力强、充分自、决策效率高、制度灵活、人资成本低等优点突出的农耕经济的传统管理模式。这是几十年来已经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当跨过这一节点,有了一定的积累后则较适合产权明晰、制度完善、竞争力强、生产效率高等优点突出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但她应当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才是今天中国小微企业应该遵循的发展规律

篇2

中图分类号:F270

一、社交化时代全面到来

本文认为,从整体上来说,我们已经进入到万物互联、移动互联的社交化时代。所谓的社交化,就是指随着社交网络、社交媒体、社交营销等迅速兴起,基于网络的社交行为已经深深植根于人类的任何活动之中,它将深刻的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企业发展、产业发展及区域发展。

全球社交网络兴起。社交网络的兴起以Facebook的建立为代表,Facebook建立以后,迅速吸引了大批的美国知名大学的学生加入,尤其是在开放对外注册以后,更是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在Facebook的带动下,社交媒体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井喷式增长:截至2013年,全球互联网用户超过30亿,而全球约有1/5的人(即16.1亿)每个月至少使用一次社交网络,使用社交网络已成为互联网用户的主要行为之一。

中国社交网络兴起。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中国互联网用户快速增长,为社交网络发展奠定了基础,截止2013年,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6.04亿,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了8.28亿,其中手机网名用户突破5亿,中国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新一代社交媒体的诞生,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社交网络的发展。其中,以强关系为主打特色的微信,迅速融入公众的生活当中,达到超过5亿的使用规模,并逐渐取代短信等沟通方式,成为新的交流沟通渠道;微信的快速成长使我国的社交化程度达到国际水平,并且,其增长速度甚至超越了美国和全球社交化普及速度。

社交化时代呈现去中心化和信任背书两大特点。社交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去中心化。信息的传递由发送方、信息内容和接受方三个主体组成,在传统社会中发送方以及信息内容都有可能为政治权力或商业利益所“绑架”,因此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人们所能接受信息的来源和内容都是固定和有限的,就产生了所谓的“中心”。然而在社交化时代,社交网络中的内容不再是由专业机构或特定人群所产生,而是由社交网络中的全体参与者共同完成,任何人都可以在社交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创造原创的内容,共同生产信息,这提升了网民参与贡献的积极性、降低了生产信息的门槛,最终使得每一个网民均成为了一个微小且独立的信息提供商,使得互联网更加扁平、内容生产更加多元化,从而进一步加速解构中心,完全“去中心化”。信任背书成为社交网络成功运行的基础。信任背书存在于社交网络的各个环节,从信息本身看,虽然只是不多的140字,但信息者个人的专业、情感、价值、判断、喜好、历史等关键要素,会依附在这条信息之上,流动在好友(关系链)中,看到信息的人也会将自己对该人的信任及其他因素做出回应,并传递下去。信任在这个传导链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整个社交网络中的最关键因素。在社交平台中不断涌现的内容大号、自媒体账号,都在有意无意中遵循这些原则,并由此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基于弱关系的信任链条,当无数的信任链条汇聚在一起时,便产生了庞大的社交红利。

二、社交化时代下企业发展的新规律

社交化企业的三张网―内部、伙伴、外部。

处在社交化时代的企业,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义内部员工之间、企业与合作者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构建“三张网”:内部社交网络、伙伴社交网和外部社交网络。

内部社交网络。企业以内部社交工具或云端社交系统为平台,将全部员工纳入到平台当中,实现任意员工间的无缝交流和沟通,形成覆盖整个企业的内部交流网络。内部社交网络的出现,打破了传统企业中的部门隔离、科层制的层级结构等限制,使员工之间可以无障碍的沟通和分享知识,将传统的上下级关系和离散的同事关系转变为紧密的协同、分享关系。

伙伴社交网络。企业基于现有专家及合作伙伴资源,通过社交化平台或网络手段,将所有的合作伙伴链接起来,实现企业间的快速的无缝交流和业务信息的资源共享。伙伴社交网络,将企业与合作伙伴间基于传统供应链关系的固定链式关系,转变为基于网络的动态合作关系,使企业突破了自身边界限制,实现了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变。

外部社交网络。企业利用现有公共社交网络,开辟对外沟通交流窗口,形成联接消费者的开放社交网络。全球社交网络的出现,消除了消费者与企业间的隔膜,使消费者可以参与到企业的产品研发、营销推广的众多活动当中,也使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实现了从传统的买卖关系向合作共赢关系的转变(见图1)。

三、新趋势

新趋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颠覆商业模式:跨界融合

社交网络的产生改变了企业与消费者的供需关系、产品理念及行业界限等一系列工业化生产的传统法则,催化出一系列新的商业模式,逐步推动着企业组织的重塑和商品市场的变革。

社交化趋势下的新兴商业模式具有三大显著特征。一是粉丝经济,消费者与企业间的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消费者从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变为主动的信息获取和活动参与的粉丝,企业以消费者为核心,聚集起自身的粉丝团体,并借此开展企业的研发、生产营销等活动。二是极致体验,产品从单一的功能载体向服务载体转变,与文化、价值观相融合,将长板做到极致,打造行业标杆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极致的产品和服务体验,让消费者为产品尖叫。三是跨界融合,不同行业纷纷吸纳互联网元素,以互联网新概念、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为基础,融入自身行业内容,实现跨界融合。

社交化已孕育出平台模式、数据模式及免费模式等对行业具有颠覆性效应的新型商业模式。平台模式,以粉丝理念为核心,企业通过搭建平台,聚集消费者粉丝和合作伙伴粉丝,共同创造价值,实现消费者、企业自身及合作伙伴的协同式发展。数据模式,以丰富产品价值为核心,通过积累大量的用户数据和行业数据,实现精准营销、数据运营和服务、行业数据枢纽。免费模式,以极致体验为核心,最大化产品性价比,甚至免费为消费者提供,转而通过内容的创造与运营实现长期盈利。

篇3

关键词:脱实向虚;房地产业;长期发展规律;国际经验

一、引言

城市化进程催生了房地产市场,而房地产业则因其显著的关联效应而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与支柱产业,因此研究房地产的长期发展规律及其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房地产业在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于一国产业结构的良序互动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和带动作用,对于房地产发展的规律及其对其他经济部门和总量经济影响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界关注的重点。择其相关研究文献简要综述如下。国内研究方面。葛扬和眭小燕(2009)综述了房地产泡沫的形成—破灭机制,及其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张若雪(2010)在国际比较视角下研究了日本和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并对中国房地产的供求关系进行了分析。柳德荣(2010)则将住房购买视为长期投资,“通过现金流净现值、溢价率、内部收益率等指标考察地区住房市场,指出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住房价格不合理,不同程度存在泡沫”。王春雷和黄素心(2011)则就北京房价的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汇改推动了北京房价泡沫的形成。程瑶(2012)在国际比较的视角下研究了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税收的依赖问题。王学龙和杨文(2012)在国际比较视角下实证分析了中国的土地财政与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关系,并构建了土地供应限制下的房地产市场均衡模型。程侃和杨斌(2013)在国际比较视角下,通过设计一个新型房价收入比指标,对持久所得、隐性收入与中国房价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却认为中国房价仍是合理的,中国人民的房价负担能力被低估。国外研究方面。CatteP等(2004)就房地产价格与经济周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房地产上涨期间,通过金融系统带来的财富效应能够刺激消费,引致经济景气。Hott和Monnin(2008)构建租金模型和供求模型,估计了美国、英国和荷兰等国的住房基础价格。IaeovielloM和MinettiR(2008)指出:“在经济向好时,房价上涨的财富效应增加了负债人的借贷能力和净资产,也使得抵押品价值上升,这加速经济周期走强。而房地产和经济景气相互增强最终受制于通胀上行和货币紧缩,使得负债人的资产缩水和债务状况恶化,经济也开始回落。”

E.Leamer(2008)则研究了房地产与多个经济周期的关系,认为:“二战以来美国历次经济衰退的主因是房地产泡沫,地产衰退直接影响住房投资和居民消费。即便房价并无显著下行,但房地产销售的迟缓也足以导致房地产业、建筑业的收缩和财富效应的消退,经济下行乃至衰退也往往难以避免”(转引钟伟和魏伟,2014)。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已于国际比较视角下从诸多方面分析了房地产发展与各类经济因素变化之间的关系,分析方法包括定性分析与定量实证,较为全面地涉及了决定房地产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并于一定程度探讨了房地产波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这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文献铺垫。然而,深入观察不难发现,当前研究对于房地产的长期发展规律缺乏同时超越地域与短期时限的一般性深入探究与总结,同样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亦局限于局部地域或相对短期的时间序列。这就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问题导向和切入点,即在经济脱实向虚的现实背景下,主要针对房地产业发展的一般特征和长期规律,通过回顾与比较各代表性国家的房地产长期发展实况与共性特征,以期得出关于房地产长期发展机理的规律性总结,从而为我国未来一段时期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风险防范提供有益参考。发达国家的房地产进程开始较早,发展较为充分,经历过明显的房地产周期现象,例如美国和日本的房地产市场;而新兴市场国家的房地产进程则开启较晚,发展阶段较低,发展过程未及充分展开,周期现象不太明显,例如韩国、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本文从发达国家选取美国和日本,从新兴市场国家选取韩国,作为研究房地产长期发展规律的样本国家,通过查阅样本国家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绘图处理。以下主要围绕样本国家的房地产发展指数与GDP增长、置业人群数量之间的关系展开具体分析与归纳。

二、房地产发展与GDP增长的关系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其发展和关联效应必然带动GDP增长;GDP增长则不仅表征国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而且表征一国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因此又必然扩大房地产需求,反向带动房地产业发展。因此,两者关联运动的常态几乎呈同步运动,即同时增长或同时下降,且增速或减速大体相当。图1是日本房价指数与GDP增长的运动关联图。如图1所示,1985年“广场协议”之前,日本的房价指数运动与GDP增长运动总体上步调一致,同为缓速增长;然而1985年~1991年,房价增速骤然提高,两者由同步运动转为异步运动,房价指数增速明显快于GDP增速,从而造成房地产泡沫的滋生和扩大;1991年~1995年,两者依然为异步运动,房价指数转而迅速下降,前一阶段积聚的房地产泡沫破灭;1995年之后,两者基本恢复同步运动,不过作为泡沫经济的严重结果,此时的宏观经济陷入长期萧条,GDP增长乏力。美国的房地产周期现象最为明显,房地产泡沫频发,如图2所示,仅1970年~2010年,就已出现过三次房地产周期和泡沫现象,它们分别是:1975年~1978年,第一次房地产泡沫;1983年~1886年,第二次房地产泡沫;2003年~2007年,第三次房地产泡沫。纵观这三次房地产周期和泡沫现象,尽管泡沫的破灭诱因不尽相同,但其产生的诱发因素却都直接源于房价指数增速明显快于GDP增速的异步运动。由于房价指数增速明显快于GDP增速,从而造成房地产泡沫的滋生、扩大和破灭,进而诱发房地产周期性波动。

而在房价指数增速与GDP增速几乎同步运动的阶段,或者GDP增速明显快于房价指数增速的时期,例如1990年~2000年期间,则没有出现明显的房地产泡沫和周期性波动现象。图3是韩国房价指数与GDP增长的关联图。从其房地产发展的历史看,如图3所示,由于汉城奥运会效应,自1986年起,韩国的房价指数运动与GDP增长运动开始呈现异步运动特征,房价指数增速明显快于GDP增速,从而造成房地产泡沫;1990年,此轮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并于1993年结束;1993年~1996年,韩国的房价指数运动与GDP增长运动依然表现为异步运动,但是与房地产泡沫期不同的是,此时的异步运动表现为GDP增速明显快于房价指数增速。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韩国的房价指数和GDP增长同时受到剧烈影响,迅速下降,但自此至目前为止,除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之外,两者基本恢复同步运动的常态。综上,纵观样本国家的房地产发展与GDP增长之关系,根据其房价指数或土地价格指数与GDP增长联动的共同特征,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房价指数或土地价格指数与GDP的同步运动是两者关联运动的常态,这是对于房地产发展和GDP增长互相促进的产业结构效应的一般反映,尽管在发达国家有时也会出现GDP增速明显快于房价指数或土地价格指数增速的异步运动情况;若是发生房价指数或土地价格指数增速明显快于GDP增速的异步运动现象,便会诱发明显的房地产泡沫和周期性波动现象。

三、房地产发展与置业人群数量的关系

美国、日本、中国等国家的统计数据表明,20岁~50岁的人群是住房消费主力人群和购房适龄人群,尽管三个国家的发展阶段、模式和文化等都存在明显差异,但这基本符合消费的生命周期理论。因此,我们用20岁~50岁的人群数量代表置业人群的数量。下面重点检验样本国家20岁~50岁置业人群数量跟房价指数的关系,以视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如图4所示,日本的置业人群数量曲线呈现显著的阶段性,其拐点出现在1973年左右,1973年之前为快速增长期,之后为平缓增长期和绝对下降期。1973年之前,日本置业人群数量以基本稳定的速度快速增长,而房价指数也以基本稳定的速度快速增长,且没有发生房产泡沫现象,两者之间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1973年之后,日本置业人群数量首先转入平缓增长(1973年~1995年),继而平缓下降(1995年以后);房价指数也随之转入平缓增长期(1973年~1985年),且没有发生房产泡沫现象,此间两者同样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1985年~1995年,日本置业人群数量平缓增长,而房价指数却大起大落,两者不存在正相关性,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泡沫过程;1995年之后,日本置业人群数量平缓下降,房价指数亦平缓波动,两者又恢复正相关性。

观察图5,美国的置业人群数量曲线也呈现出阶段性,其拐点出现在1998年左右。拐点之前,置业人群数量为快速增长期,房价指数也随之快速增长,且没有出现显著的房地产泡沫现象,两者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1998年拐点之后,置业人群数量进入平缓增长期,而房价指数运动先是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房地产泡沫期(2003年~2009年),继而恢复拐点之前的常态化快速增长,总之,两者之间不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关于拐点之后两者正相关性的打破,房地产泡沫期归因于市场投机因素,2009年之后(房价指数的常态化快速增长)则归因于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实施所带来的经济复苏。韩国置业人群曲线的拐点出现在1995年左右,如图6所示。拐点之前,置业人群数量为快速增长期,房价指数随之快速增长,除了1986年~1993年的房地产泡沫过程之外,两者基本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1995年拐点之后,置业人群数量进入平缓增长和回落期,而房价指数运动却呈现出拐点之前的常态化快速增长态势,两者不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这种背离运动主要源于这一时期韩国电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崛起而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综上,纵观样本国家房地产发展与置业人群数量的关系,根据其房价指数与20岁~50岁人群数量关联运动的共同特征,得出以下结论:房价指数曲线与置业人群数量曲线的明显正相关是两者关联运动的常态;若发生房价指数运动背离两者正相关性的大起大落现象,便会触发房地产泡沫和周期现象;但是同时存在着在置业人群数量平缓增长或下降阶段上,GDP的快速增长破坏两者联动正相关性的可能,即GDP的快速增长引致房价的快速增长。

四、结论

纵观样本国家的房地产发展历史,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房地产的发展在根本层面上受到GDP和置业人群数量的综合作用,这些经济因素相互联系,共同决定着房价指数的变化。根据样本国家房地产发展的共同特征,概而言之:当城市化率越过拐点而转入平缓增长阶段后,房价指数运动主要取决于GDP和置业人群数量的变化,两者任一的快速增长都会引致房价指数的快速增长;若发生房价指数单方面大起大落的异步运动情况,便会触发房地产泡沫过程,给经济增长造成严重的负反馈,破坏经济的正常发展进程。从长期看,房地产发展在根本上亦主要取决于GDP和置业人群数量两因素的共同作用,两者任一的快速增长都将引致房价指数的常态性快速增长;若两者同为平缓增长或下降,房价指数则随之同步运动。此为基于国际经验总结的房地产长期发展规律,在当前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现实背景下,对于调控房地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向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葛扬,眭小燕.房地产泡沫化机理及其影响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9,(11):125-130.

[2]张若雪.房地产泡沫国际比较及中国房地产业发展[J].财经科学,2010,(273):91-99.

[3]柳德荣.京沪深住房市场泡沫比较研究:基于长期投资的视角[J].管理世界,2010,(9):169-170.

[4]王春雷,黄素心.北京房价泡沫变动趋向及影响因素[J].商业研究,2011,(10):191-195.

[5]程瑶.地方政府房地产税收依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财政研究,2012,(11):72-76.

篇4

1.1抓体系建设,强化事业发展的基础 2007~2010年,辽源市加大了绿色食品体系建设。下辖的两县两区都成立了绿色食品办公室,配备了相关工作人员,市县(区)两级专职从事绿色食品工作的在编人员22人。为了保证绿色食品产业工作的管理尽快实现由单一行政推动向行政推动与依法监管并行转变,市农委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整合资源,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纳入绿色食品办公室合属办公,增强了绿色食品产业质量监管力度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能力,使绿色食品产业工作在各个层面都有机构、有人员、有手段。农业系统内部也理顺了关系,加强合作,形成权责统一、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了农业行政管理、执法监督、检验检测、技术推广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支持和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真正形成行政事业共同推进,部门之间互相支持,系统内外紧密合作的发展环境。

1.2抓制度保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近年来,辽源市先后制定和出台了《辽源市绿色产业发展规划》、《辽源市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意见》。2007年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以市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了《辽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意见》。在《辽源市食品监管工作意见》中把绿色食品开发和监管工作纳入重要工作内容,明确要求获得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基地产品可以免检。东丰县、东辽县把开发绿色食品工作纳入到主要领导工作,年终考核。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市委、市政府把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规划纳入了《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经过5年努力,使绿色食品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支柱产业,到2010年绿色食品产业产值力争达36亿元。由于制度保障到位,市、县两级加强领导,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1.3抓科学规划,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 按照《辽源市绿色食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要求,紧紧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狠抓绿色农产品的发展规划。一是突出地域特色。以粮食和特产业为主;二是突出产业重点。开发具有市场拉动大、科技含量高、生命力强的产品;三是突出发展精深加工。通过科学规划和产业布局,已经形成了以德春米业集团公司、夏兴有机生态生物高科集团、天人牧业有限公司等绿色产业发展基地,带动了辽源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拉动了专业生产和就业,成为县级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和利税大户。据统计,到2010年底,辽源市的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年加工产值达20亿元。

1.4抓监督管理,确保认证产品质量 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流通领域是影响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质量的3个重要环节,辽源市通过抓绿色食品产业生产源头、绿色食品产业生产环节和绿色食品产业市场交易的监管,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每年都开展绿色食品产业专项检查和绿色食品的复查换证工作。同时会同工商、公安、卫生、质监等部门,结合食品安全整治行动,加强对产品的抽检,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1.5抓配套服务,提高发展绿色产业的积极性 辽源市农委连续3年都以文件的形式下发了《绿色食品工作方案》和《农产品质量认证与管理工作方案》,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将绿色食品开发工作列为中心任务,明确职责。市、县两级绿办每年都举办绿色食品产业技术培训班;每年都组织企业、单位申报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每年对绿色产业开发工作好的县、乡、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个人进行表彰。同时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协会。2011年年初,在市供销合作社、市财政局、市民政局的支持下,成立了绿色食品发展协会,大力开发绿色食品产业,推广应用新技术规程,优先发展协会的产品为绿色食品和无公害产品,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绿色食品产业中的作用。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整个绿色食品开发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绿色食品又好又快地发展。

1.6抓市场培育,不断提升品牌价值 借助各类媒体,加强宣传,进一步树立绿色食品产业品牌形象;协助绿色食品产业认证单位开展贸易促销活动,积极参加由省农委组织的各类展会与洽谈会;研究市场准入制度,引导企业构建绿色食品专业流通渠道和营销网络。

1.7抓宣传培训,提高全社会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市、县两级农业部门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绿色食品产业知识的学习、宣传及贯彻落实;与农药经销商签定不销售国家禁止使用的高毒农药;大力推广绿色、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有效地提高了全社会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绿色食品消费意识。

2.当前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困难

2.1社会重视程度不够 生产者仍然片面追求产品数量而忽视产品质量;消费者虽然开始重视绿色食品,但消费意识和鉴别能力欠缺,且由于市场准入制度没有实施,很难体现绿色食品的优质优价。

2.2检验检测能力不足 农产品检验检测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技术手段,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性需从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到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测。现有的检测设备和手段落后,不能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需求,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整体水平偏低,监督检测力不足,限制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2.3资金投入不够 绿色食品开发工作经费不足,制约了其发展进程。示范区建设、标准制(修)订、检验检测、产品认定以及技术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方面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2.4人才缺乏 辽源市农业标准化人才匮乏,远远满足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需要。目前,从国家、省、市级到县、乡、村级还没有充分利用数量有限的农业标准化骨干人才,来培养大批农业标准化人才队伍,形成一条龙式的农业标准化培训制度。

3.对绿色食品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3.1加强领导,强化政策支持 市县乡三级农业部门要把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摆在突出位置,纳入重要日程。尽快明确和完善各级绿色食品产业工作机构,把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纳入工作业绩考核范围。抓紧建立“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推动机制,健全“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上下互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的快速发展模式,积极创造改革和发展环境。要把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作为农业生产性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与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创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农产品营销等项目直接挂钩,进一步挖掘农业系统内部行政推动潜力,合力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篇5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外空及其资源的价值,但是与此同时,必须看到外空活动是高投入、高风险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败等表明外空活动在蕴藏商机的同时还存在极大的危险。但是,更多外空活动所取得的成就又在鼓舞人们去探索外空。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外空活动的盈利性基础之上。这需要法律来确保相关活动的盈利性,但是外空法律体系却不能给予人们这方面明确的答案。许多的外空活动都是在此法律真空化的灰色区域展开。这种法律性质的不确定性最终必将对外空活动的进一步开展造成不可逾越的障碍。

多年来,国际空间活动已经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国家是国际空间法的重要主体,但其并非国际空间法的唯一主体。国际组织和私人公司也是国际空间法的重要主体。政府放宽对商业空间活动的管制,使国有公司和跨国公司加入到外层空间商业运作活动之中。国际空间法的主体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家和国际组织,按不同法律建立的私人公司也成为国际法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尽管该主体地位尚未被正式承认。

外层空间活动商业化带来的问题之一,就是合同当事人(包括私人公司间、私人公司与政府空间机构或国际组织间)的权利和义务问题。如何维护空间活动主体的权利,如何根据国际空间法和国际空间私法确定合同当事人的赔偿责任问题,成为近来研究的焦点。而如何制定有效解决空间活动商业争端的新争端解决机制,已成为国际社会最关注的问题。

传统争端解决机制的不足之处是由将在普遍商业活动中适用的法律适用于空间活动时具有特殊性这一事实导致的。对于国家空间机构间的争端,应运用国际公法予以解决。但解决国家空间机构间争端的方法,往往是外交手段而不是由国际法院和其他国际法庭做出裁决的法律手段。外交手段不适宜作为解决外层空间商业活动中缔约双方合同权利和义务纠纷的争端解决方式。

鉴于国际空间法中自然人和法人的法律地位十分微妙,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现有外层空间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外层空间商业化与私法中合同的权利和义务相关,却与公法无关。为确保外层空间商事合同权利的实现以及合同义务的履行,应根据国际商法进行国际商业仲裁。

对国家外层空间行为所作的限制决定着适用何种争端解决机制。如果该行为属于国际法意义上的商业,那么双方当事人就可以通过法院或仲裁庭解决争端。此外,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仲裁条款,同意将争端事宜提交至国际商业仲裁庭如国际商会或其他按照国际仲裁程序由国际商会设立的仲裁庭。

国际空间站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和最复杂的高科技合作项目。国际空间合作是未来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的关键因素。这一因素应当渗透于所有空间活动中,并会影响未来私营企业的发展。国际空间合作近期的发展预示着迅速发展的外层空间法律领域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外层空间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已经逐渐为各个空间大国所承认。

随着国际实践的增加,国际合作的相关规范和原则会逐渐累积,得到改良,并更好地平衡各种相抗衡的权益。空间操作的模式可以进一步扩展到其他发展中国家,鼓励它们适度参与外空商业活动,从而实现外空服务于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目标。

目前,实际参与空间活动的只是少数国家,拥有私人企业从事外空商业活动的国家就更少了。有鉴于此,值得研究的是新的规则能否促进国际私人商业空间活动以及国际私人商业空间活动能否由更多国家的私人参与。

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必须为全人类谋福利和利益。各国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的活动,必须遵守国际法(包括联合国)的规定,以保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增进国际合作与了解。

开展国际合作时应当采取有关国家认为最有效和适当的方式,主要包括政府与非政府的方式,商业与非商业的方式,全球、多边、区域或双边的方式;以及各种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的国际合作。

篇6

经过无数企业多年的运作,纯果汁曾经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达到增长,那时的纯果汁其实已经具有一定时尚特性,或者说处于高端大众化:包装为250ml的三片罐、玻璃瓶,商超零售价格在4元以下,果汁浓度也并不很高,主要销售渠道为商超、副食店及批发市场。但是,随后纯果汁走入了误区,即进一步走向更高端:包装采用500-1000ml的康美包、屋顶包,价格达到十几、二十多元,原果汁含量提高到30%左右,同时将体现高端消费的餐饮作为销售主渠道,随着具有大众化特性的时尚化、功能化的果汁饮料的风靡、“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旗帜下的牛奶的兴起,越来越向高端走的纯果汁开始进入困难时期,

在营销策略上,纯果汁除了强调其营养补充功能之外,似乎并没有其它的手段,有些企业还有意无意之间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希望纯果汁象其它饮料一样时尚化、大众化,从而使营销方向和手段产生偏离。

其实,即使受到以牛奶和果汁饮料为代表的其它类型产品的挤压,纯果汁并非没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相反,纯果汁有其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市场规模。

根据食品行业的“三化”形态,纯果汁处于高端,应当属于高端大众化产品,它与处于一般大众化的果汁饮料在目标消费群上并不相同。相应地,其所具有的优势和差异化特点应当被放大。比如纯果汁与牛奶不同的地方是所补充的营养元素不同——牛奶补充的是蛋白质、脂肪和钙等动物营养成份,而纯果汁补充的是纤维素、矿物质等植物营养成份;纯果汁与果汁饮料不同的地方是相同营养成份含量上完全不同,即纯果汁相应的营养成份比果汁饮料要高得多,纯果汁属于家庭消费品(其实现在也可以象咖啡、奶粉一样当作办公室消费品),其主要消费场所应当是家庭或办公室,而果汁饮料属于大众化产品,随时随地消费是它的基本特点。

根据以上分析,纯果汁的营销策略就清晰了——采取差异化与比较策略来强调特点的突出,强调场所与气氛:

1、突出其所补充的营养元素之于牛奶不同,突出其营养元素之于果汁饮料高得多(相应地就可以在单位价格的营养元素含量上进行比较,从而比较出纯果汁的价格优势);

2、象露露所做的那样,强调消费场所的家庭化及家庭共饮的和谐气氛,进一步可以强调办公室饮用环境;

3、不要幻想纯果汁会成为大众化产品,但完全可以使它成为高端大众化产品,即成为所谓的“白领大众化产品”;

4、借鉴时尚饮料的包装,从包装上降低成本。其实包装的材料可以一样,但包装型式完全可以具有纯果汁的特点;

二、饮料行业之果汁饮料

从纯果汁到果汁饮料是典型的产品从“阳春白雪”走向“下里巴人”后的市场大喷发:在实际利益上果汁饮料与纯果汁绝对不能比,但就因为在包装、价格、口感、目标消费群、宣传上大众化、时尚化,所以产品就成为时尚品,也成就了一个果汁饮料时代,它应当让那些将纯果汁放在“看似高利润空间,实际无量就无利”高端的企业汗颜,也应当让那些以高价格、高档包装来定位产品,自称“时尚品”的企业汗颜,也应当让那些宁愿将资金投入到渠道,使产品“业内雷声贯耳,百姓茫然不知”的企业汗颜。

果汁饮料时代充分体现的了“让年轻人疯狂,这个世界也就疯狂”的规律;充分体现了“市场规模的大众化”规律;充分体现了“以满足消费者真正需求为中心”的营销思想;等等。

瓶装水和茶饮料虽然还有巨大的市场规模,但已经被果汁饮料和(运动)功能饮料挤下了市场的风尖浪口,果汁饮料最终也会如此。如果说瓶装水的平静后发展成为(运动)功能饮料,那么果汁饮料也必将在平静后寻找下一个发展方向,果汁饮料的下一个发展方向是什么?

以橙汁、苹果汁、葡萄汁为代表的果汁饮料已经增添了草莓、西柚等多种品种——也就是说,品种多样化是果汁饮料的必然发展趋势。但是,当消费者对果汁饮料逐渐了解并疲劳之后,他们就会产生一些特殊的需求——

提高产品浓度,提高纯果汁的市场地位——这为纯果汁的大众化发展提供了机遇;

一站式营养补充,产生混合果汁甚至是果汁与其它类型产品与牛奶等的混合型产品;

根据消费群之不同,进行进一步细分,并以功能化为产品利益核心,产生所谓的美容型果汁饮料、瘦身型果汁饮料、提神型果汁饮料等。

三、饮料行业之醋饮料

醋饮料实际上是一种功能饮料,或者还可以称之为保健饮料,它综合了果汁饮料与功能饮料的所有优势,具有创造一个时代的所有特质,可惜的是,醋饮料从诞生不久就滑向误区深渊:

刚出来时是相对比较大众化的350ml左右的玻璃瓶和两片罐包装,现在是大规格、高档次的玻璃瓶或康美包、屋顶包包装;

刚出来时是4元以下的产品,现在成为十几、二十几元的价格;

刚出来时以流通和商超为主销售渠道,现在集中在中高档餐饮店销售;

刚出来时强调口感的大众化和低浓度,现在则走向两个极端——或者无醋味,或者醋味强烈而具刺激性和粘喉感;

更为可怕的是,由于各企业存在着企业资金、人才、营销水平严重的先天不足,存在着对醋饮料认识上的严重偏差,以及受那种“掘金矿”心理的影响而全然不知“看似高利润空间,实际无量即无利”的道理,现在的醋饮料已经处于极度的混乱之中,混乱的结果只有两种:

一是象类型胡萝卜汁、沙棘汁、酸枣汁等许多饮料一样在混战中走向灭亡或退缩成餐饮产品;

二是再次验证“前人栽树,后人收获”的规律,在各种优、缺点暴露无遗以后,大型企业以最为适合的口感、包装、价格和宣传点的产品全面介入,从而推动醋饮料进入一个时代。

醋饮料的发展其实有三种方向:

一种是大容量高价格的浓缩型餐饮产品,属于高端产品,针对是成熟希望身体保健、美容的女士兼顾希望养胃和解酒的男士,并赋予产品以成熟成功人士之间的互相持续欣赏情感——相当于餐饮奶;

一种是从口感、包装、价格和目标消费者定位上均一般大众化、时尚化的清爽型产品,以年轻人作为市场启动的先锋,并赋予产品以年轻人那种初爱的羞涩和狂热的体验——相当于PET瓶装乳饮料;

再一种就是走向完全的保健型产品,以小容量包装,强调其美容、养颜、健胃、降血脂、瘦身等保健功能,主要针对那些喜欢上美容院、健身房的中青年白领女士,并赋予产品以成年女士对自已的关爱——相当于奶粉。

四、饮料行业之功能饮料

目前食品的最基本功能是营养促进健康而不是温饱,许多企业都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不断有企业强调食品的营养功能,但是当所有食品都以营养作为最基本的功能进行宣传时,已经激不起消费者的兴趣,对企业而言也没有什么新鲜的卖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越来越注重突破营养之外的食品的特殊功能——所以才有保健品的屡屡不愿倒下,才有“功能”食品应运而生。

但是,在近十年的推广时间里,除了太阳神、健力宝和红牛的偶有成功之外,其它如“三乐源”、“力保健”,包括娃哈哈的“康有利”等均以失败而告终,而且曾经“从东方升起”的太阳神已经不见踪影,曾经的“东方魔水”健力宝早就失去了功能饮料的基本特性而混迹于正在走下坡路的普通碳酸饮料,“红牛”则在火爆一段时间后基本成为华南地区的强势品牌,功能饮料看似“可能而不可成”地瓶装水、茶饮料一样造就一个时代。

其实,并非功能饮料没有前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保健意识早就深入到中国百姓的心目中,进入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超过1000美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正迅速向10000元大关迈进,中国经济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相应地,消费结构也开始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健康”、“自我表现”、“突现个性”与“时尚”成为消费者的必然追求。这时,消费者对保健的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只不过还没有突破临界点而已,也就是说,消费者的消费热情还没有被引爆。

2003年的“非典”事件中各政府部门、各新闻媒体铺天盖地的“通过提高免疫力来提高抵抗力”的宣传,彻底引爆了普通大众的日常保健意识,功能饮料的临界点最终被突破,因此摧生了以“脉动”为代表的功能饮料的大爆发,也成就了一个功能饮料新时代。

功能饮料的火爆,成为“时势造英雄”的又一典型案例。其实,即使没有“非典”,功能饮料也会流行起来,只不过“非典”事件将整个过程提前罢了。

做功能饮料最容易出现两情况,一是将功能饮料理解为运动饮料。其实现在的所谓功能饮料就是补充维生素和运动后流失的矿物质的运动饮料,包括红牛、太阳神和健力宝;二是将功能饮料等同于保健饮料,放大功能饮料的保健作用,比如曾闹得满城风雨的哈药六厂强调减肥功能的“苗条淑女”饮料。

需要说明的是,功能饮料就是功能饮料,运动饮料只是功能饮料的一种,同时,功能饮料只是一种饮料,而不是保健品,保健品在大众眼里就象药一样需要相对短的时间内见效, 而功能饮料只是人们日常健康用品,就象中医常说的那样,在服中药的同时,应当注意日常对病情有益的进食,功能饮料就是那些“日常对病情有益的进食”。

根据 “时势造英雄”规律,当行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形成一定的规模后,随着竞争的加剧,必然就会进入一个相对平静的调整期,而这个调整期其实就是市场的细分时代的开始,比如奶粉的分段,比如白酒的商务、喜庆、礼品定位等。就功能饮料而言,进入2005年以后,整个功能性饮料市场迅速回归平静,这其中既有标识、标准与新鲜度已过的问题,但更多并不在于此。根据饮料巨头们的习惯,平静期其实并不“平静”,功能饮料即将进入到细分时代。而“功能差异化”的细分时代就预示着更多机会。

功能饮料能向哪些功能方向延伸来适应相应的人群?

运动饮料的特点是适量的电解质,低渗透压,一定的糖含量,以达到迅速补充能量的目的,并且无碳酸气、无咖啡因、无酒精,它主要适合运动人群。而具有免疫调节、抗疲劳、减肥、调节血脂等27种功能中的一种,均能称之为功能饮料。也就是说,除运动饮料外,功能饮料有27种功能延伸方向。

目前的功能饮料主要以青少年为主要的消费群体,负责任一点应当是参加运动的青少年,还有其它非运动型青少年、儿童、女性等没有被重视。红牛就是具有抗疲劳的功能饮料,现在已经有企业推出了具有减肥作用的功能饮料,汇源推出了针对白领的办公饮料“他+”“她-”。

但需要注意的是,真正的功能饮料需要有“保健食品”标志,而立足于大众化的功能饮料,如以纯粹的“保健饮料”来操作,前景并不一定乐观,所以有许多已经注册了“保健食品”标志的保健饮料反而尽量淡化将产品当作保健饮料来进行宣传,如现在的功能饮料,虽然大多以补充维生素为核心功能,却以时尚的卖点来代替其产品功能的诉求,因为在大众化程度要求极高的饮料行业,“越不功能越自由”和“时尚化”几乎是做大规模的基本条件。所以企业在进行功能性差异化的同时,还应从“时尚化”入手,否则费尽财力、人力和脑力,也不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篇7

[10][加]约翰・范德格拉夫等编著.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7.

[11] 李爱民.生而长之: 对大学发展的哲学反思[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4).

[13] Robert Birnbaum. How Colleges Works[M].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Inc. Publishes,1988:12.

篇8

企业文化源自于企业生产的实际,因此,企业文化不可能也不会离开企业发展的实际而产生与发展。更多情况下,是企业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因此而萌生和变化的观念意识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从一定意义上讲,有什么样的企业经营发展状况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文化对企业实践的依赖性所决定的,离开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企业文化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因而,企业文化必须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之中,努力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才能真正发挥它的软实力作用,不断为企业发展开掘动力。

但是,企业文化并不是完全被动地受制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就其自身的生成和发展规律性而言,还有其相对独立性的一面。也就是说,企业文化一经产生便有其生命的个性和发展规律,是相对独立的。而这种相对独立性则是企业文化展示个性魅力的基础和前提,更是企业文化得以发展的内在动因之一。从整体而言,企业文化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变化而变化,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但从阶段性变化和发展而言,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有时呈现出不平衡性,即现有的企业文化或落后,或超前,或同步于企业发展的实际,对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或阻碍,或引领,或促进。当企业文化在同步或适当地超前于企业发展实际时,它对企业发展会起到促进和引领作用,而当其落后于企业发展的实际时,则会在―定程度上阻碍企业的发展。当我们希望企业文化发挥其对企业的引领作用时,我们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从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上看,企业文化对企业生产的反作用是实现引领企业发展的基本功能。

诚然,只有先进的企业文化才能引领企业的发展。这即是说,要实现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引领作用,就要努力建设、创新和完善企业文化。换言之,先进的企业文化不会从天而降,只有勇于实践不断探索才能获得。先进的企业文化都有一个共性,即真实地反映和把握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引领企业的创新发展。可见,检验一种企业文化能否对企业发展起到引领作用的一个明显标志,就是看企业文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和把握了企业发展的规律,能否真正深入企业改革、创新、发展的实际,能否最大程度地调动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并使他们的个人价值在企业真正得到实现。

篇9

统计分析以统计资料为依据,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掌握对象的特征,对其研究,统计分析是一项重要工作,是统计设计、调查、整理之后的出来的,通过把得到的信息进行研究、论证,发现企业发展的特征和规律,预测企业发展的方向,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的工作做好指导,并能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做好规划。

一、统计分析职能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发挥

统计分析人员通过对企业统计资料的掌握,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分析和研究,明确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找出形成的原因,分析探究原因,根据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方针,提高企业经济发展能力,同时分析企业发展的趋势,研究企业管理工作,为其改进提高有力根据,因此可以看出统计分析职能在企业经营管理和企业发展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现代化信息的发展,统计分析工作不只是把独立的数据进行统计、排列、汇总、做报表等,更多的是对数据的分析和信息的应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统计工作者对信息数据进行系统、全面、科学的分析,探究数据里隐含的问题、规律、对企业发展的认识等,发挥了统计工作的作用和职能。

二、统计分析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统计分析工作始终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同步,它是企业数据的来源,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至今很少企业注重统计分析工作在生存经营管理中所起的分量,再加上传统思想的影响,有些问题依然存在统计分析工作当中。

1、没有认识到统计工作的作用

企业的生存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目前很多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亏损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没能正确掌握企业发展规律,没有认清统计分析工作的实质,没有意识到统计分析工作对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

2、工作人员素质的局限性

统计分析工作人员要有专业的统计理论知识,具备分析数据的能力,因为它决定着统计分析工作的质量。企业认识不到统计分析工作的重要性,对岗位设置不够重视,有专职统计人员的企业很少,一般企业都是由兼职人员完成工作,没有系统全面的统计知识,更不能做出科学的数据。

3、统计工作质量较低

企业没有专业的统计工作人员,将会导致统计数据不实、指标不准确、记录不完整、台账不完善,没有真实及时的信息数据,不能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失去统计的价值,严重的情况将使领导的决策出现失误,给企业生产运营造成损失。

4、统计方法落后

影响企业统计数据质量不高的另一原因是统计方法不科学,有的甚至是比较传统的统计方法,没有利用信息化的统计方法,目前很多企业数据来自财务,没有采用专业的统计人员统计,很少采用网络技术和数据分析的专业软件。统计工作人员采用传统的、简单的统计方法,得到的数据质量不高,因此数据很难反映企业运营的规律,反映企业存在问题,统计工作将失去本身的意义。

三、如何企业提高统计分析职能

1、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重视

统计分析工作人员做出的统计分析报告是企业运作的基础,是企业掌握自身发展规律的重要依据,是企业决策者为企业拟定决策的根据,决策者要想为企业发展作出正确的决策,必须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监督和重视,只有统计工作人员提供有效的数据和正确的市场信息,才能确保决策者能正确掌握市场发展,做好企业发展计划。

2、加强对统计工作者的培训

首先加强对统计人员的岗位知识培训,提高业务能力,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为统计工作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培训指导,定期考核,打造一支专业性更强的统计分析队伍。其次是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多方面的学习,培养积极的心态和较高的素养,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3、加强统计工作质量的提升

加强统计分析的基础工作,掌握统计工作的方法,推进基础设施改革,采用现代化的技术,建立数据信息资源平台,实现统计数据的真实、全面、系统,同时加快对统计工具的开发和研制,彻底对统计工作进行改革,进一步完善统计分析工作。

4、加强对统计信息库的建设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把企业统计分析工作带上了信息化的道路上,实现企业统计分析工作的信息化,必定能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因此,抓住信息化的机会,利用信息化的优势,加强信息库的建设,确保信息的实时准确,确保数据科学系统,为企业提供高效的服务。

结论:

统计分析职能的发挥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要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职能,为企业发展和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监督和指导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运作,对企业的管理发挥重大作用。企业重视统计工作,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提高统计人员能力,提高数据信息的质量,及时掌握市场发展动态,把握企业发展规律,在实践的同时不断完善统计工作,加强统计工作的创新,为企业生产运营管理发挥更的作用,提高企业效益,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霞.充分发挥统计分析作用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浅谈企业统计分析[J].管理观察,2010(21).

篇10

1.当前企业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1经济管理不完善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很多企业不同程度的出现了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企业面临着全球化的竞争,在经济管理中有些部分尚未完善,这样将造成企业发展的问题。有些企业意识到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却依然找不到改变的突破口,因此难以有效的实施有效的经济管理。

1.2对人力资源不够重视

企业经济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看似是两个互不相关的部门,但却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很多企业将这两部分区别开来,对人力资源不够重视,造成经济管理不能够更好的实施。一方面,企业经济管理的每一个过程都离不开个人的作用,另一方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工作的肯定程度,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管理的实施效果。不能够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将导致人才流失,员工缺乏积极性,这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1.3经济管理缺乏前瞻性

经济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部分,很多企业在经济管理时过于注重当前利益,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很多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较僵化,不善于变通,这明显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企业不善于总结发展中的问题,同时经济管理模式缺乏前瞻性,这也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2.探索市场经济下的经济管理模式

2.1重视市场经济规律,完善经济管理模式

企业要想在不断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要更加重视市场经济的规律。一方面要根据市场需求,创造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另一方面,也要合理的进行资源分配,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及能源消耗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经济管理要重视市场经济的作用,针对自身的问题,不断探索。例如,以往企业在发展中为了让自己的产品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加大生产,造成了企业资源消耗过快,产品供过于求,造成囤积,这样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浪费了资源。企业根据这种情况,加强了经济管理对市场的调查,从消费者的心理出发,从而生产出了销量好的产品,在该类产品接近饱和时,企业又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转变生产,从而加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并有效的调节了资源分配。企业在经济管理中,要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从而完善管理模式,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有利地位。

2.2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对经济管理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在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经济管理同样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人才选拔的重要途径,经济管理离不开高素质人才,才能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较强的管理方式,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市场经济下,人才的竞争是企业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因此需要企业特别重视。我们不难发现,参与经济管理的人较多是高素质的人才,他们对市场有着敏锐的嗅觉,能够根据市场经济规律为企业出谋划策,很多企业注重企业经济管理人才,不惜重金聘用有经济管理才能的人才,因此企业要加强企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以人文化的管理方法,给予他们相应的激励,促进企业经济管理。例如,加强企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培训,通过企业交流会、继续深造管理知识等,认识到本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差距或优势,发挥优势,改善不足,用最新的经济管理模式进行企业经济管理。对人才的重视还体现在奖励机制中,根据员工的个人需求,给予相应鼓励,满足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注重实现员工的个人价值。

2.3构建生态经济管理模式

篇11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虽然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出现时间较早,但是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却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阶段。

按照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侧重于人对事的管理,也就是管理者对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企业发展规模逐步扩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企业内部行改管理工作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企业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理解也由对事的管理逐步转化为对人的管理,即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式整合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优势,获取企业发展的动力。

一、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

1.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侧重于以“人”为中心。正如前文所述,“人”的因素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中心。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核心,强调一种动态的、心理、意识的调节和开发,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是“着眼于人”,其管理归结于人与事的系统优化,致使企业取得最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将“人”作为资源。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将“人”作为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注重激发“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就能从根本上避免出现“人”的效率低下的情况。而且“人”参与到了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又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动力。

3.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已经成为了行政管理工作的主体。与以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同,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并不单独存在于企业管理层,在各个业务部门也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各业务部门的行政负责人就是该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执行人。这样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就成为企业内部行政管理工作的主体,这极大地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水平。

二、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重要意义

“以人为本”是指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实质要求就是要注重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发展潜力,在工作中逐步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个人全面发展的能力,从而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管理工作的目的。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具有十分强烈的现实意义。

1.“以人为本”符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规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重视“人”的能动性,将“人”作为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这在根本上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企业管理者重视“人”的力量,并建立相应的制度激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和发展的积极性,就是从根本上贯彻了“以人为本”的要求。

2.“以人为本”的原则符合企业发展的根本利益。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根本利益在于通过市场竞争,扩大资本积累,完成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领域的拓展。一言概括,就是为了追求利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要求,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直接带动企业发展,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在市场竞争中占领优势地位。

3.“以人为本”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企业竞争,而竞争根本是人的竞争,也就是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整体水平的竞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提高人才的竞争力,这就完全契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三、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原则的思考

篇12

各监管企业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实施横向联合、纵向整合以及专业化重组,推动资源向优势企业、主业企业集中,实现国有资本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市属各国有企业根据实际提出混改思路,谋划混改方案。主动对接央企、对接京津,引入产业战略投资者和有实力、资信好的财务投资者,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力争成熟一个推进一个、混改一户成功一户。在检查过程中,驻国资委纪检组结合各企业实际情况提出了工作要求:

篇13

政府必须有权力。但是,政府行使权力应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如果没有法律的授权,政府是不能随意行使权力的。过去一段时间,一些地方政府在积极有为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在“有为”的旗号下做了很多于法无据、不应该也不允许去做的事情,结果公权滥用成了政府l号施令的“基本功”,设租寻租成了政府官员不当获利的“明规则”。

通过“权力清单”,把政府能干什么清清楚楚、详详细细列出来,凡是清单中有的政府可以干,清单上没有的政府就不能干。如果政府硬干了,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和作为权力主体的人民群众就可以去告你,而且一定能告赢。这样一种倒逼机制可让政府的行为更加规范、更加有公信力。

当然,这样一部规范政府的法律,其制定和设立一定要科学规范、求真务实、公平正义,不能把“专门法”变成“部门法”,把法律变成固化部门不应有权力和不正当利益的帮凶。在这些方面我们过去是有教训的。

其次,负面清单:“法无禁止皆可为。”

本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就应该“法无禁止皆可为”,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企业发现在实际情形是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让干,要想上项目、搞经营,得先去找政府主管部门报批。跑数十个行政部门,盖好几十个章,一年半载还不一定能批下来。市场的机遇转瞬即逝,可是这样一趟“马拉松”跑下来,“黄花菜都凉了”,创业创新的心也就冷了。

通过设定“负面清单”,表面看好像是告诉企业,哪些“高压线”不能碰,哪些事情不能做,其实更为重要的信号是告诉企业除了这些以外,其他都可以做,可以自由发挥。这就相当于给企业解脱了束缚,不再需要“戴着镣铐跳舞”。只要你有想象力,只要你有创新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企业创新的活力自然就会迸发出来,创新的氛围也会越来越浓。

对于“负面清单”不能想当然,如何做到既刚性、严肃有威慑,让企业发展符合经济政策导向,不涸泽而渔,不把成本外部化,又宽松活跃有弹性,避免变成新的“镣铐”,避免戴上新的“紧箍咒”,就要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经济发展规律、市场发展规律、企业发展规律等等,简单照抄照搬别人的做法是会水土不服的。

第三,责任清单:“法定责任必须为。”

通过“权力清单”限制政府的乱作为,但绝不意味着政府就可以不作为。其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政府要做的事更多,责任更重。比如说维护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等,都是政府很重要且不能推脱的责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