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数字经济课程体系

数字经济课程体系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52:5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数字经济课程体系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数字经济课程体系

篇1

电子专业课程对于电子学科的学生来讲较为重要,但课程讲解较为复杂,枯燥,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单纯专业知识讲解,教学效果欠佳,近期对我校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进行改革,详细分析如下。

 

1参加学生情况

 

选取2014级电子专业学生200名,传统教学100名学生,其中男性学生56例,女性学生44例,年龄19-21岁,平均年龄(20.00±1.50)岁,竞赛教学100例,其中男性学生58例,女性学生42例,年龄18-21岁,平均年龄(19.00±2.00)岁。

 

2教学情况

 

传统教学100名学生,主要是依据学生的情况给予常规的教学,主要是进行老师拟定教学方案后备课,课堂讲授电子专业知识,课堂提问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对专业知识进行理论学习,同时进行课堂学习后进行实践动手,对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1]。

 

竞赛教学100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教学方法同传统教学方法,同时针对于相关知识,定期举办理论知识竞赛,主要内容为竞赛的技术体系主要包含理论知识测试、电路识图、元件选型与参数计算、原理图绘制、设计、板制作、电子工艺焊接、单片机软件程序编写、电路调试、软件调试、电子产品的结构与安装工艺、电子产品的工艺文件编写、电子产品的技术文件编写、技术答辩等技术考核内容。整个竞赛过程贴近生产、工艺、注重质量,以企业实际要求出发[2]。在竞赛中获得较好成绩的学生给予适宜的奖励,奖励内容主要针对学生的爱好和兴趣给予奖品的发放,并且同就业优先相关联,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3教学效果

 

在学习后定期对学习内容进行理论知识学习成绩检测,考试成绩优秀:90分以上;75分及以上为及格,75分以下为不及格。

 

传统教学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为36例,比例为(36.00%)、及格学生为35例,比例为(35.00%),不及格学生为29例比例为(29.00%),及格学生为71例,比例为(71.00%),明显低于竞赛教学,优秀的学生为54例,比例为(54.00%)、及格学生为36例,比例为(36.00%),不及格学生为29例比例为(10.00%),及格学生为90例,比例为(90.00%)

 

4竞赛引领下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4.1课程体系的重构

 

近些年来为更好的学习电子专业技术课程,专业学校均给予适宜的课程改革,因电子专业课程初期为理论知识学习,课程枯燥乏味,难以获得学生的兴趣,并且难以进行深刻的记忆,因此导致学习效果欠佳,因此电子专业教学中经常会应用较多的辅助方法帮助教学。近几年,为更好的增加电子专业学习,我校给予电子产品设计大赛及相关知识竞赛,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主要竞赛内容围绕电子产品的理论设计、结构理论、生产工艺、安装结构、产品组装、产品调试、成品上交、竞赛结果评估。电子产品的学习不单单为简单的理论知识学习,还需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才能够更好地胜任电子专业工作。同时人才培养还应严格执行国境职业资格鉴定的相关标准,课程的标准体系建设增加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同时学生学习期间的培养应同课程考核构成衔接体系,做到边学习边检验,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及时给予补充学习或是强化训练[3]。

 

4.2竞赛引领的重要性

 

传统教学仅仅为常规的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同时课后给予实践动手,对学生而言仅仅为了应对考试,缺乏对学习的理解和兴趣,因此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面对枯燥乏味的学习和复杂的学习知识不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深化概念。

 

竞赛教学能够更好地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加学生对于电子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改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竞争,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设计、制作、完成电子产品的能力。竞赛项目及企业项目为例,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控制器,从设计方案、成本核算、电路设计、工艺设计、程序设计及系统联调、产品装配、工艺文件编写及使用说明书撰写到项目总结与创新,完整的体验竞赛项目开发的全过程。使学生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目标。

 

5结论

 

竞赛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目前,高职院校教师普遍缺乏自主研究的精神,对于专业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相关的实践活动少。且教师没有专业的研究项目,导致不注重学生的实践课题研究。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培养模式,无法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而通过技能竞赛,一方面能促进“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技能是职业院校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也是“双师”素质的必然要求。在技能竞赛中,教师也必须锻炼和参与实践中。

 

篇2

字体设计和编排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重要基础课程,也是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各方向和行业实践中都有着广泛运用的重要基础技能。随着时展,各学科之间的交融逐渐加深,本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所学习的字体设计和编排设计课程,被合并为字体与版式设计、并逐步推广为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必修课程。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对各种空间进行规划布局、测绘与施工等,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平面广告、宣传册、包装、书刊、用户界面等设计形式并无交集,且环境艺术设计之成果展示时所需的册页、海报等形式,却又是视觉传达设计层面之字体与版式设计的综合运用。

一、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运用需求

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教授的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是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字体设计、编排设计两门课程的综合与简化,这是毫无疑问的;而字体与版式中的重点知识和技能,也需要选择其应用价值最强的部分来合理教授给学生,且本课程的讲授与实训,还需要紧密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需要。以字体设计为例,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实训中会学习很多种字形变化、造型的技法,还将根据不同行业的实际需要进行分类训练,如食品类字体设计与服饰类字体设计及工业机械类字体设计的风格、造型必定是大相径庭的,需花费较长时间分别训练;而在环艺专业的字体训练中,则仅以建筑类和房产营销类字体的设计表达需要为准绳,合理安排实训时间,在有限时间里学会适合本专业应用和表达需要的技能。版式和编排也是如此,所有案例和实训皆以建筑、园林、房屋、室内设计类的展示宣传需要为基础,培养学生构图、造型、配置色彩的能力。

环艺专业学生在进行项目实训的汇报展示时仍需能设计具有一定个性的标题字体,例如一个餐厅、茶座的室内装饰设计在进行方案整体展示时,可以使用电脑中的字体作为标题字体,但电脑中的字体风格未必与室内设计的风格相一致,这时就需要作者自行设计字体:假如室内装饰风格设定为小资情调,则标题文字不妨做出倾斜、错位处理并在字形笔画间连接卷发、心形等附加造型元素;而若室内风格为工业、钢铁机械之硬朗格局,则设计方案展示中的标题字体应有力度、粗犷。即便设计者不自行绘制标题文字造型而选用电脑中已有的字体,也必须懂得根据文字涵义、设计方案的整体风格来决定文字造型和色彩的基调,这是字体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必须掌握。环艺专业学生学习字体设计仍需学会文字造型的基本原则和技法、仅在实训内容上缩小范围;教授排设计时也需教会学生选择合适的电脑字体来表现编排界面中的不同文字,学会运用不同色彩和辅助图形来丰富版面的层次。这是教师在针对所有专业的字体、版式设计教学中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仅在实训内容的行业范畴大小上有所区别而已。

二、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各大专业之间本相互交融和渗透,故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学习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及其他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的技能亦大有益处,能增强自身的行业、专业适应能力。环艺专业的强项,是对室内、庭院等空间进行规划布局,这其中需用到点线面原则,环艺专业以树木、家具、房屋为点,道路、走廊等为线,而字体和编排设计等平面设计项目中以段落文字、标题、图案、符号等为点线面,虽外观、尺寸有天壤之别,但所运筹规划的思路本相通。色彩的配置和规划就更不用说了,室内装饰的整体色彩布局与版面编排中所讲究的原则完全相同。而且,在学习标题文字造型时,对文字变形所做的拉伸、附加元素、合并局部等处理手法,与室内设计中运用空间造型的技法相通。可以说,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来学习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对个人的设计思维、运用能力是一种非常好的训练,对本专业的教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结语

在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中开设字体与版式设计等课程,能锻炼学生综合性的设计思维和设计展示、表达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对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应用进行了浅要解析,有论述不周之处,笔者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改进提高。

参考文献:

篇3

0、引言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不仅是人类全面认识、开发和保护海洋的世纪,更是培养高水平海洋科学人才的世纪。中国是一个具有漫长海岸线的发展中大国,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向海洋扩展,国内经济发展、科学研究的重点也逐渐面向海洋,朝着海洋大国的方向加速前进。海洋事业的建设对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国防与国家安全、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综合管理以及保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3S技术(GIS、RS和GPS)的发展,传统的海洋科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如海洋卫星、各类浮标、海底观测网和沿海台站组成的全球海洋立体监测与数据获取系统等,使得海洋数据以海量、实时、动态、多类、多源等形式产生,这种变化要求空间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海洋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国内迫切需要面对海洋信息的各类专业人才。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是运用计算机软件技术、通信技术,综合研究空间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的工程理论与技术科学,它将空间信息的各种载体向数字载体转换,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加载到各个专业领域,支持各行业数字工程的实现,是一门集地理学、测绘科学、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综合集成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的显著特点。2004年,武汉大学首先开设并招收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的本科生。上海海洋大学根据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需要,立足于上海的区位优势,于2010年率先在上海市开设了“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由于该专业是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的特设专业,该专业并没有指导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各开办院校根据实际,结合服务国家、地方和行业的经济发展,进行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上海海洋大学根据国家海洋大国发展战略和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海洋、水产、食品等学科优势明显,理、工、农、经、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科研型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办学目标,明确了基于海洋事业需求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的定位,进行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建设。

1、专业定位与特色

虽然在上海海洋大学开设“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之前,武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已开设了该专业,但在上海地区的高校还没有设置该专业,特别是具有面向数字海洋特色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已成为国家及上海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新的增长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海洋信息是国家未来海洋建设的重点,是国家的重要战略需求。规划中从战略高度确定“推进海洋创新体系建设,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加强海洋科技平台建设,提高海洋科技基础能力”“加强海洋科技教育,培养海洋科技人才”。海洋信息学科是国家重要的战略需求,在数字海洋建设、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管系统建设、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国家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等重大海洋专项中有充分体现。海洋信息化是海洋战略的优先发展领域,上海在这一战略中具有非常重要地位,作为唯一国家级“数字海洋”示范区,其学科研究和人才需求巨大。

上海海洋大学在借鉴其他高校“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建设基础上,本着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的建设方针,按照“聚焦、错位、合作”的思路,构建一个具有海洋特色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人才知识培养体系和平台,为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培养海洋信息技术人才,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为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我们的专业定位为:面向国民经济各行业特别是海洋领域数字化建设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有扎实的软件工程基础与复合知识结构,具备大型数字工程设计和管理能力,能够对海洋、城市、农业、社会、经济等各类信息进行数字化的处理、网络化的传输、可视化的表达、智能化的决策的复合型人才。

2、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专业定位和特色,学院制定了相应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具有信息管理基础、海洋信息技术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基础以及应用能力,较好地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海洋大数据处理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知识能力,能适应海洋信息管理和开发以及其他企业、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海量数据库、海量信息处理以及GIS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①掌握海洋信息技术以及大型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②掌握海洋地理信息系统以及相关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③具有信息的组织与分析、检索与查询、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④具有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⑤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⑥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3、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付诸于实践的桥梁,课程体系设计的立足点在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结合学校“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为使本专业能培养出掌握海洋空间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双向人才,从而拓宽毕业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的专业范围,综合考虑了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信息管理和海洋科学专业的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我们制定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将所有课程分为以下4种素质培养环节课程,课程地图见图1-4。

专业素质培养理论教学环节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离散数学、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空间信息导论、数字工程的原理与方法、空间分析与应用、数字工程前沿技术、现代通信原理、程序设计语言A、网络与分布式计算、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遥感应用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PS原理与应用、海洋技术导论、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空间信息分析理论与方法、信息检索技术、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等课程。

综合素质培养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包括:社会调查、C++课程设计、Java课程设计、空间信息应用基础、数据库课程设计、GIS系统开发实践,Oracle数据库实践、毕业设计和论文。

篇4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一个新型的专业,近几年正在逐步发展壮大,不少新建本科院校都设立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理念不科学、课程体系不完善、课程体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等。院校必须重视这个问题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一、当前国内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现状

(一)教学理念不科学

在教学理念上,原有的课程体系已经落后于现实教学实际,也不符合社会需要。目前一些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仍然停留在原有的视觉技能教育和装潢设计上,不少院校一直保持着平面、装潢专业的传统,虽然有的院校在课程改革上进行了一些试验,但这些改革只是一部分教学内容的改良和思维训练的拓展,并没有涉及课程体系的改革,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往往强调不足。在实践环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该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需要注重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但目前不少院校更多强调的是书本知识,实践一般只停留在实习阶段,离产学研一体化的要求相差甚远。

(二)课程体系不完善

目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原有的课程体系已经落后于教学需要,高校需要建立更加完善和系统的课程体系。近年来,即便一些院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课程体系中加入了数字化艺术课程,但一般只是增加一两门课程。如数字媒体设计或网页制作课程,数字媒体设计课程只是一门孤立的课程,不能突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科特色和教学重点。而且,高校开设这样的课程时并没有考虑到如何与其他课程有效融合,这直接体现了一些高校没有明确的培养计划。高校应该根据自身优势,结合学术的具体情况来建立课程体系,以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需要。

(三)市场需求不匹配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其课程安排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课程安排应该遵循市场需求和社会实际,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应该紧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把握该专业的发展脉络,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培养专业性强的应用型人才,而不能固守传统科目,一直停留在“平面”环节。目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平面设计、网络多媒体、广告设计和影视制作等内容,一些高校设置课程体系时,缺乏足够的市场调查和社会需求分析,学生走向社会时发现自己的专业与社会需求相差较大,一时难以适应。

二、新建本科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一)转换教学观念,明确培养目标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转变传统观念,适应新时代教学改革的发展。作为新建本科院校,要将发展目标瞄准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动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接。科学合理的定位是新建本科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的基础,从目前国内该学科的发展现状来看,固守原有的平面已经不符合社会现实。院校应该努力探求新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素质、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的人才,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做到与社会无缝接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宽口径、强技能、重应用的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院改革都以此目标为前提,不断调整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设目标。

(二)走出传统局限,完善课程体系

建立多学科背景的课程体系是未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一个方向。随着社会发展,市场瞬息万变,只是沿用原有的课程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教学应该立足长远。本专业的形态和内涵也已经有了显著改变,但传统的课程体系落后,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事实证明,只有多层次的课程模块和内容才能让本专业适应社会的变化,为人才培养的成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新建本科院校在选用一些国家和省内的规划教材的基础上,应该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迅速发展,力求与时俱进,及时补充,不断更新遴选各类课程,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保证,满足教学的需要。另外,院校还要做好教材建设工作,形成科学的教材编写、评价与选用制度,为课程体系的建设奠定基础。

(三)匹配市场需求,建立产学研体系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要培养面向市场的应用型人才,有效为地方社会发展服务,必须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院校应该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开展综合性、应用性实践课程构建平台,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地制宜地开展灵活多样的产学研合作实践。另外,院校要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重视校企联合,积极拓展与周边公司企业横向交流与联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全面了解和掌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与现状,探索与当代视觉传达设计相适应的办学思路,加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教育实习的质量和效果。

结语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数字化媒体的出现使社会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而视觉设计也渐渐地超越了其原先的范畴,走向愈来愈广阔的领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与数字文明的新社会,对创新设计观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视觉传达设计还将面临种种难题。高校要强化以教学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不断优化本专业课程体系,使教学管理工作做到科学、规范。

参考文献:

篇5

随着信息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应用,数字经济浪潮势不可挡,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各方行业共识。据上海社科院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体量为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三分之一,达到34.8%,数字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7.9%,中国正从数字经济的追随者转变为领跑者[1]。百行百业开始意识到,在国家数字经济战略背景下,外部环境的数字化转变已经决定数字化转型将会是未来传统企业的必经之路和战略重点,谁能率先在包括企业战略、营销、商品、商业模式、管理乃至企业文化和思维方式等整体的数字化转变升级中成功推进并取得成效,谁就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抢占未来发展先机[2]。在产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应用型数字人才将成为未来市场上最为短缺的专业人才。一方面,数字技术和数字产业对传统产业和原有就业岗位造成冲击,造成就业岗位大幅度消减,同时数字技术及其相互融合也会催生出许多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继而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3]。数字技术与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上述双重效应必将在未来重塑就业市场结构,同时伴随着对就业人群数字能力的升级需求,应用型高素质数字人才将成为未来市场上最为短缺的专业人才。波士顿咨询公司认为,当前中国数字人才缺口巨大,预测到2035年中国整体数字经济就业容量将达4.15亿,拥有“特定专业技能(尤其是数字技能)”对获取中高端就业机会至关重要[4]。因此,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如何培养与时俱进的数字经济专业人才是当前地方高校急需面对的重要问题。

1CDIO教育理念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5]。CDIO教育理念是:充分利用大学学科齐全、学习资源丰富的条件,以尽可能接近工程实际,涉及技术、经济、企业和社会的团队综合设计大项目为主要载体,结合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CDIO的全过程中不断地在理论知识、个人素质和发展能力、协作能力和对大系统(集社会、历史、科技为一体)的适应与调控能力四个方面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提高。作为高度重视数字技能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数字经济专业是系统培养具有利用数字技术来分析解决经济问题,掌握在产业数字化过程中综合性问题的发现、分析、设计、评价和改善能力,适应新型经济业态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数字人才,这与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大体上相吻合,因此,基于CDIO教育理念来构建数字经济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理论上是一种可行的选择途径。

2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1研究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数字人才需求特点,数字经济专业培养目标的设置必须体现以下三个特色:第一,注重应用。据波士顿咨询公司预测,未来不仅需要拥有特定信息专业技能的人才,还需要大量与信息专业技能互补协同的跨界人才,具体包括数字战略管理、深度分析、产品研发、先进制造、数字化运营和数字营销等六类数字人才,这些人才需求无不体现出实践性与应用型特点。第二,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数字经济专业办学面向国家数字经济战略和数字化转型背景,培养的是需要熟悉中国数字经济运行规律与改革实践,将来能够从事有关区块链、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的宽口径人才。这种人才呈现出显著的、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特征,因此培养目标需要综合考虑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第三,强调数字化能力。数字经济专业培养面向企业数字化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特别是数字化能力,将是未来企业用人最重视的部分。培养学生包括数字战略管理、数字产品、数字化运营以及数字营销等方面的数字化能力,是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

2.2研究构建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导向下,基于CDIO教育理念,从系统工程的视角来研究设置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审视并处理好各门具体课程的逻辑关系,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来组织课程大纲建设,优化课程体系。首先搜集政府部门、企事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代表,同类院校或相关专业的专家代表,本学科带头人以及本专业教师代表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研市场人才需求特点来设置课程体系。在专业核心课程方面,注重包括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数据科学等多学科之间存在交叉性的内容,根据CDIO教学理念及其“做中学”的教学方法论,以尽可能接近企业需求或工程实际,涉及技术、经济、企业和社会的团队综合设计大项目为主要载体,有针对性的培养数字化思维、实现数字化价值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以此为导向来构建课程实施大纲。

2.3基于CDIO理念开展案例教学、SP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法革新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市场需要的是知识与能力双优的高素质数字人才,在知识体系方面,需要掌握与技术快速发展相匹配的新技术、新产品,在能力构建方面,需要匹配岗位要求,不论从事服务、市场、还是研发岗位,既要具备良好的实践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利用当前“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和教学成果,采取SPOC或雨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将更多的网络课程资源利用结合到传统课程教学中来,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深度,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在专业必修课(特别是多学科交叉的课程)开展案例教学,通过搜集行业应用案例,基于CDIO教学理念及其“做中学”的教学方法论,实施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场景或问题中来,引导学生通过沟通与合作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体会和掌握数字技能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该部分的重点,一是优化数字经济专业的案例教学课程体系。明确案例教学法应用的课程,明确课程中的案例教学基本知识点与教学单元。二是建设案例库资源。作为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库将围绕课程知识点,以尽可能接近企业需求或工程实际的综合性项目来进行建设,兼顾体现专业办学特色。三是组织实施案例教学、SP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组织实施符合数字经济专业培养目标的教学过程,并合适选择案例教学、SPOC、混合式教学方式,讲解、讨论、归纳来向学生展现一个真实应用场景,学生按照问题或任务来开展组织多样化的学习过程。

2.4根据CDIO教育理念推进产教融合,打造产、学、研、创一体化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

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下,未来5-10年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时期,而国内高校开展云计算、大数据等高端数字化人才培养的时间不长,独立于企业的学校教育在瞬息万变的技术市场上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市场上掌握相关技术和应用的人才十分短缺,几乎供不应求。根据CDIO工程教育模式,实行符合国际标准、以工程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考虑校企深度合作方案,打造产、学、研、创一体化的校企合作模式,推进产教融合,一方面充分利用企业市场触觉敏锐、反应快的特点以及优质数字人才资源,为高校专业教师和学生的数字化知识快速更新提供支持;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训或实习,或将企业现实项目或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直接带入高校课堂,基于企业运营管理中完整的项目实施过程,引导学生参与到包括设计、部署、运维、优化等各项目阶段,注重培养学生规划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组织沟通能力,通过熟悉企业项目流程规范,提前理解和把握企业对人才素质与技能要求,体会并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与工作模式。

2.5构建数字化教学信息平台,充分挖掘学生数据价值

传统教学方式通常严重依赖于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来把握学生学情和教学方式,其弊端是无法客观而准确刻画真实学情,并且无法向其他课程教学进行复制和推广。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教学信息平台,充分吸收当下“大数据+教育”的创新理念和思想,合理应用当前最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成果,可有助于实现上述“经验式”教学向“大数据服务式”教学的转变,有效加强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精细化管理,走出一条具有数字化特色的新型教学之路,增强专业办学的竞争力与吸引力。该部分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深度挖据学生数据的信息价值,促进个性化教学。利用后台数据库统计学生各方面信息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获取学生画像与学情报告,研究其学习过程存在的规律、特点和代表性问题,并对这些现象进行归因,然后利用当下“大数据+教育”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方法,研究设计符合学生性格特点和学习规律的教学情景和教学方案,采取具有针对性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实现因材施教。二是开展研究和探索在线教学方式。大数据技术与丰富的优质网络教学资源使得在线教学成为未来教育的一种可行方式,可以联盟兄弟院校相关专业,以课程共享的形式推动各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校级共享,竭力打造出多门精品课程,逐渐扩大平台课程资源的广度和深度。

2.6构建科学而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显而易见,面向数字化转型背景的应用型数字人才培养体系不能依靠单一化的评价方式,必须重点突出包括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在内的转变,构建科学而多元化的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第一,教育评价。利用数字化教学信息平台进行数据挖掘获取学生特征,对照CDIO教育理念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要求,从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等方面进行评价,为提升教育质量和决策提供可信依据。第二,学业评价。利用考试评价、考核测评以及心理测评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完成学业所应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进行科学评价。第三,社会评价。通过电话、邮件等多种途径回访用人单位和企业,设计调查表及时了解用人单位或企业对实习生或毕业生的满意度情况,全面收集和分析用人单位或企业对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价意见和建议,并汇总反馈给学院主管领导、专业教师以及学工进行调整改进。

3结语

国家数字经济战略和社会数字化转型趋势对未来就业人群的数字能力提出了升级需求,在上述背景下,本文以CDIO教育理念为指导,研究构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数字经济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以及人才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以适应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数字人才需求,研究结果可以为地方高校推进数字经济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探索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全力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N].人民邮电,2019.[2]胡青.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机制与绩效[J].浙江学刊,2020(2):146-154.

[3]紧跟国家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在第五届中国物业管理创新发展论坛上的演讲[J].城市开发,2019(22):24-26.

篇6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2-0052-03

一、研究现状分析

随着信息科技、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高新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交叉融合, 使得机械工程学科本身的内涵、外延发生了质的变化。以CAX技术为代表的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出现,不但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也带来了设计方式的变革。与之相关的机械产品设计方法经历了从手工绘图―2DCAD/3DCAD―数字原型的过程。手工绘图、2DCAD/3DCAD着重于零件的设计和制造,而数字原型着重于产品的形成过程。而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设计方法是其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体现了现代工业产品从构思研发到运行改良乃至终结废弃的生命全过程。[1]目前,机械行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其要求毕业生不仅要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 还要具备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科技开发、设计制造、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的能力。从培养人才的角度考虑,如何通过大学教育培养面向现代机械工程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是摆在机械专业教育者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教育体制借鉴的是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学科分散且相对独立。如机械工程学科就多达十余个,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学生专业面窄,所学课程内容陈旧,缺乏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已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发展对机械类人才的要求。1998年,教育部对专业进行了优化整合,开始了从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的教育理念。2012年公布的新的专业目录增加了覆盖面,拓宽了专业范围,开始从传统机械逐步向以机电、自动控制、智能化结合的现代机械转变。但随着智能化、网络化和现代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其仍存在如下问题:课程设置单一、知识面和专业面窄、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与社会经济需求相脱节,这些都不利于我国人才的培养及国际化。

国外大学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德克萨斯州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等机械类课程设置普遍涵盖内容广,这种宽泛的课程设置,学科大类的构建,为学科的融合和技术的进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莫纳什大学等,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如将机械专业与流动专业和传热专业融合,机械专业与信息专业的融合等,这种人才培养适应了本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求。

增加专业适用面,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一观点逐步被一些教育家和高校重视。国内像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我国高校都结合自己的教学资源和人才培养特色,从管理理念、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同时强调素质教育和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我校自2012新增机械设计这一专业方向以来,项目负责人及课程组成员在机械设计专业方向课程结构体系和内容的构建中,以强化不同课程间的互补和整合为原则,初步建立了机械设计方向课程体系。在2016版培养方案的制订中,针对课程之间部分内容重叠等问题,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调研,重新对方案进行了优化调整,加强了各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避免空白和重复,使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

基于对目前国内外现状的分析及专家观点,我们提出了以数字化设计为主线,以培养机械类专业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机械设计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培养面向现代工程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二、机械设计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

篇7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为核心的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正在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经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被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商业模式所颠覆。在2021年3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要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实体经济与新一代网络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着企业数字化转型,数据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王坚在《工业大数据助力智能制造知识创新》一文中指出企业所管理数据的规模、种类和复杂程度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工业领域进入了以工业互联网和万物互联为特征的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管理,与信息化时代的数字化管理相比较,管理的策略以及数据价值的利用由被动转为主动,由洞见转为先见,并基于大数据智能和知识进行决策。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财务深度融合,使得财务数字化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职业本科培养面向行业岗位群(职业群),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其人才培养必然要与行业需求和企业需求对接,所以基于企业数字化背景,本文探讨了职业本科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目的在于:一是研究人才培养的思路,为职业本科财会类专业培养出合格的会计人才;二是进行课程的建设研究,分析现状,提出建议;三是对师资队伍和实践平台的建设进行研究,为职业本科财会类专业提出科学性、适应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

企业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本科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

在企业数字化背景下,行业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教育部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也指出:职业教育要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些都集中体现在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上。职业教育应以服务区域经济为核心,依靠主要产业,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以此为基础培养人才。基于此,本文围绕行业、职业以及岗位群分析构建“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核心,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建立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三方共育培养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实现企业、学校、兄弟院校共同参与人才培养。一是职业本科学院发挥自身优势,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技术技能型会计人才。二是通过校企合作,将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对接,建立以企业为依托的实训室、工作室,强化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有效实现与企业岗位之间的对接。三是在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中,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教师、教材、教法等多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

二、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人员、合作院校进行充分论证,参照国家专业标准,分析财会类专业对应的行业,细分面向的职业以及岗位(群),并分解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或普适性工作任务,总结其所需要的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从而针对此能力开设课程,最终形成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教学内容由实操型转变为实战型,可以有效实现学生与企业工作岗位的对接,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三、实现“岗课赛证”深度融合

财会类专业与众多职业岗位需求关联紧密,因此,要从实际工作岗位对财会人员的需求出发,对接行业、岗位,理清财会类专业课程体系与“1+X”职业技能标准、技能竞赛标准之间的关系,改革培养财会专业人员职业核心能力的路径,真正实现“岗课赛证”融合。见图1。基于岗位设置课程,并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技能大赛纳入课程体系。一是梳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应的课程,并将其内容纳入相关课程,如财会类专业的“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可以将初级的内容纳入会计信息系统、财务会计基础、出纳实务课程;将中级证书在初级证书基础上增加的内容纳入纳税申报实务;将高级证书的内容纳入到大数据分析类的课程和财务管理、纳税筹划课程。二是将技能竞赛内容梳理后纳入对应的课程,并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应,如将智能财税大赛与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应,在校级竞赛训练时,以相关课程的上课内容为主,既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又提升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为省级竞赛选拔了选手。在省赛训练队成立之后,学生将进入到中级证书内容的学习,此时学生仍然可以在课堂上学习竞赛知识,并在课后进行针对大赛的重点辅导,真正体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学结合”的育人理念,也符合大赛精神。将竞赛内容纳入课程惠及每一位学生,可以从整体上提升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三是将竞赛中体现的工匠精神、职业精神与日常教学结合,相互促进,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也达到了思政育人的目的。

企业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本科财会类专业课程建设

一、企业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本科财会类专业课程建设现状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业财一体化、财务智能化、财务数字化已经是大势所趋,将相关大数据和智能化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也是目前职业本科财会类专业的难点之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会计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审计核算、经济前景预测、资产评估预测、参与会计管理决策和规划、运营风险防范及企业重大事项预测等。企业业财一体化、财务智能化、财务数字化将导致传统的会计核算、科目汇总、账目登记、报表编制被完全或部分取代,会计工作的效率大大提升,会计从业人员减少,会计就业岗位的结构发生变化,传统的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在教学方面,就要求高校更加注重培养财会类专业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职业判断能力,跨专业学习能力,并要求学生掌握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使得财会类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多元化、立体化,这必然要求高校在传统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知识。基于此现状,本文认为应该建设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匹配的财会类课程体系。

二、存在的问题

在企业数字化背景下,尽管高校已经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如何融入会计课程体系中做出了初步的探讨和实施,如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加入大数据、RPA等;各教育类企业与学校合作开发了一些相关课程,但仍存在软件平台繁多、内容融合深度不够,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所以目前尚未有企业数字化背景下,针对职业本科财会类专业融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相对完善的财会类课程体系。

三、解决措施

成立专家委员会专门研讨相关课程的设立、开发。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两次邀请正保网中网集团专家,共同研讨职业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的开设、大数据财务课程建设、“1+X”证书课证融通、会计技能竞赛课赛融通等问题。开发相关专业课程,如开发大数据财务初级、智能财务中级、高级数据挖掘课程、Python数据挖掘与分析等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并建立相应的实训课,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应,如财务共享实训、财务数字化实训、智能财税实训等课程。此外,课程建设的重点之一是教材的编写,有了课程就必须要有与之匹配的教材。教材的编制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三教”改革其中之一,因此,应鼓励校企共同开发教材,使其最大程度与实际工作岗位内容相匹配。

四、课程体系建设意见

职业教育本科财会类专业应该培养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掌握较为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复合型会计技术技能人才。同时,注重学科的前沿性和跨学科课程的设置,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岗位能力课程、职业进阶课程四大主体的课程结构体系。一是通识教育课程,其主要教授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以及基础学科的工具方法,旨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二是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岗课赛证”的融通,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方法,使其知识体系系统化。三是岗位能力课程,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与行业、岗位对接,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接,形成实训类课程,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训中,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满足学生就业岗位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四是职业进阶课程,其注重培养学生跨专业学习的能力和职业的迁移能力。

企业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本科财会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平台的搭建

一、师资队伍建设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财务深度融入,新技术的引入必然要求教师知识结构的变化升级,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环境。根据职业本科院校双师素质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双师型队伍建设对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主要包括:一是校企合作双方通过互聘制度实现身份的互换,专业教师可以到企业进行实践,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二是以赛促教,专业教师参与各类技能大赛的指导或参加技能大赛,如智能财税技能大赛重点关注“财税大数据应用”“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等新专业建设与数字化改造,教师通过参与指导大赛,可以提升其对数字化财税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平;三是参加各类培训、进修,教师应积极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进而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四是学历再提升,职业本科院校一般是由之前高职高专院校升本之后形成,其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普遍以研究生居多。但作为职业本科学校,这样的教师学历结构已不能满足职业本科发展的需要,所以应鼓励专业教师进行学历再提升,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实践教学平台搭建

搭建多元实践教学平台,并依托实践教学平台培养财会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将学校资源和企业资源进行整合,如成立以合作企业为依托的工作室,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将专业课程知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结合,对接企业岗位标准,将专业知识与单项实训内容融合、将教室与实训室融合、将校内教师与企业教师融合,有效衔接学生就业实习。同时,将技能大赛平台与日常实践教学平台融合,精确地将技能大赛平台模块拆分到各实训课程中,全面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此外,通过企业实习,搭建真实的实战战场,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进而促进职业本科院校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本文从培养思路、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平台的搭建三方面对职业本科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以此提升了人才培养的成效。作者简介:袁文娟(1985—),女,甘肃兰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财会方向。

参考文献

[1]孔祥宏.基于数字化、共享化背景下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中国煤炭,2021,47(02):41-45.

[2]刘检华,李坤平,庄存波,张雷.大数据时代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内涵与技术体系[J/OL].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1-20[2022-06-24].

[3]侯正施.职业本科AI+会计人才培养及课程建设研究—以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4).

篇8

对于何种类型的高校来说,所有的先进教学观念,只有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落实到每一门课及教学中,才能真正发挥其效用。[1]当今的中国高校教育改革不缺理念,缺乏的是用于创新的勇气和魄力,更缺乏实际操作的方法和指导。大多数地方综合院校的艺术类专业教学依然延续、继承着传统教育模式的课程体系。其最大的缺点就是“一次性教育”,具体特点体现如下:

1. 受限于传统课程体系的结构模式,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结构。[2]此结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面向系统专业理论和系统知识学习,不符合综合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 缺乏统一化、系统化、关联化教学理念引导。专业内大多数教师只是完成“备课―授课―作业”三阶段的任务,形成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机械循环。此特点带来的最大问题是,学生不明白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连贯性、关联性,也不知道所学课程到底可用于什么工作。

拿“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传统课程体系结构模式举例来说:素描、三大构成(其基础课)――摄影摄像基础、剧本创作、导演理论、视听语言等(专业基础)――影视后期等(专业课),这样的结构模式阶段式地分布在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的学习过程中。每一学科的专业老师只是自顾自地为学生们讲授本门课程的内容,如素描课只是在画素描,教师没有拓展素描在今后的哪门课程上会起到何种作用。再者,剧作只是剧作,导演只是导演,摄影只是摄影,这三门课程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相互联系?三者如何有机地体现在以后的创作环节中?这样的课程体系与教学理念,只能造成“熊瞎子掰玉米”般的后果,学生到最后只是掌握了影视创作后期阶段的一些简单软件操作。

面对这样的问题,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设计学部于2014年―2015年期间,研讨出一种定义为“主讲教师责任制”的艺术类专业课程体系模式。如今该体系率先在设计学部数字艺术系施行,已取得初步成效。经过多方研讨与具体实践,主讲教师责任制课程体系模式将面向全学部2015级新生。

主讲教师责任制的具体实施内容如下:

首先,将全学部4个系(工业设计、数字艺术、艺术设计和建筑学)11个专业(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影视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人物造型、电脑艺术设计;视觉传达、环设;建筑学、风景园林设计)的所有课程逐级划分为“部通”课程(全学部所有专业都要学习的基础课),如素描、三大构成;“系互通”课程(两个以上系之间相通、共上的理论课或专业基础课),如工业设计与数字艺术系之间共同开设的摄影摄像基础、3D数字建模等;“系通”课程(某一个系内各专业相通、共上的理论课或专业基础课),如数字媒体艺术、影视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共同开设的世界电影史、导演理论基础等;“专独”课程(各系内各专业方向的专业课、实训设计课),如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独享的影视短片制作工程等。

其次,在基础课和大设计课程中设置专门的主讲教师,负责制定本门课的授课内容,分配本门课的学时数和具体授课教师人数。主讲教师要具备从整体到局部、从细节到全局的把控能力;还要具备理论知识与实践项目经验都过硬的综合能力。在本门课的第一次授课时,主讲教师要对本门课进行“叙课”,以便让学生们系统地了解本门课内全部课时内容的前后联接,以及所学知识将以何种形式用于未来就业领域。

拿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实训设计类课程“影视短片制作工程”举例说明。该课程分阶段呈现在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阶段的第二学期,从概念、理论、实践的宏观与具体操作层面上,以影视创作的基本规律、技巧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系统教授。该课程在一年级阶段为64学时,包含剧本创作、表演基础和摄影摄像技术与技巧三门小课,其中理论授课与实训课程各为32学时。首先通过每次实训课程的相关模拟练习,让学生们在创作中自己发现问题理;然后再根据这些问题,通过论课讲授影视前期创作各环节的理论知识与其关联性延续,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同时引出对影视拍摄期创作(由二年级阶段的影视短片制作工程2体现)的思考。该课程在二年级阶段涵盖了分镜头台本设计、导演理论基础、影视造型艺术三门小课;在三年级涵盖了影视导演创作、剪辑、影片合成三门小课。其具体授课方式同一年级的形式基本保持一致。

在这三年中,该专业的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充分地体验到了影视创作的全部环节及具体流程,既能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又能大大地提高他们的兴趣、动手能力和主观能动性。

综上所述,主讲教师责任制既保留了传统课程体系中的精华,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成为为培养“宽基础”、“厚理论”、“重实践”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探索出的一条新课程体系模式。(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篇9

(一)调查目的

目的之一是获取专职教师对学校《会计电算化实务》课程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的理解与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旨在矫正课程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设置,着重在教学中讲授企业经常发生的经济业务的操作,做到学有所用。目的之二是了解企业对会计人员的技术技能需求,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从而培养高素质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二)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江苏省内各职业院校及中小企业财会工作人员和已毕业的学生,累计30余家,问卷采取不记名的方式,集中发放,当场收回,所获信息真实可信。最后提交分析报告。

(三)调查内容

主要包括:学校《会计电算化实务》课程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现状的态度、需求以及在教学中《会计电算化实务》课程使用数字化资源的情况;还涵盖了目前学校在会计专业课程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方面存在的问题(开放题)等。

(四)调查分析

一是对职业院校的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100份,其中有效问卷100份,本着逐层深入分析的原则,我们精心设计了调研题目后,其中重点对如下题目进行了分析计算汇总,具体统计数据见表1。

1.学校使用的教育资源的主要来源

随着教育信息化深入开展,职业教育领域的信息资源逐步丰富,教师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目前85%所用的教育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络,而在过去作为主要教学资源的传统纸质图书期刊,现在可选择的比例只占10%,远低于网络,而只有5%的教师选择使用光盘。可以看出,目前丰富的教育领域数字化资源和信息己成为教师的主要数字化资源来源。

2.学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重视程度

学校对资源建设的重视程度会直接影响学校信息资源建设的规划和教师、学生的实际使用。据调查显示,认为学校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比较丰富的教师占45%,还有20%多的教师认为学校没有自己需要的教育教学资源,其他教师责认为学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还不是很丰富。从上述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学校现有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类型和数量还不能完全获得教师的满意,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和充实。由此可见,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师们日益急切的教学需求,学校在今后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丰富度和综合度上需要尽快的提高。

3.教学中财务软件使用的情况

在教学资源建设中,很多学校都使用金蝶和用友财务软件进行教学,与传统手工纸质账务管理相比,财务软件管理有以下多方面的优点:(1)核算准,电脑的自动统计避免了人为的计算错误;(2)效率高,无论查询单据还是统计汇总,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3)数据齐,利于全面掌控公司的经营和资金情况。

4.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的情况

会计专业网络课程的使用情况,主要是调查用友财务软件T3、U8和金蝶财务软件以及厦门网中网财务课程资源平台的使用情况,调查显示近90%的教师经常使用金蝶和用友财务软件,该财务软件的利用率高的,但是运用教学化教学资源平台的不到50%,也有些少部分学校没有教学化教学资源平台,这种情况校方和平台管理方需要引起重视加以改善并提高。

二是对企业需求的调查分析

对企业财务主管和人事部门做问卷调查,能够知道企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情况,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在调查中,总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30份,有效份数30份。具体统计数据见图1。

表2显示,被调查企业对人才要求比较苛刻。所有企业对员工的计算机要求比较高,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超过一半企业对语言表达能力、专业技术能力、职业忠诚度、灵活应变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员工能够对专业知识,财务软件,纳税实务重点掌握,被调查企业中95%要求财务人员具备专业知识,所有企业要求毕业生能够掌握财务软件,90%企业希望毕业生能够核算税务。大部分企业希望毕业生对用友软件和Excel灵活应用,并要求拥有从业资格证书。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无法真正满足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新时期的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当前专业课程体系多为学科课程体系,辅以部分单项技能训练,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简单实践技能的训练,忽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建立“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是新时期对高能力职业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

(二)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课程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现有课程过于强调理论性,与工作实际联系不紧密,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无法得到充分的培养。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无法实现“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当前的课程教学主要停留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上,无法较好地满足学生对会计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实践和提高。

(三)现代职业教育客观要求对《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行业、企业调研结果表明,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有课程教学无法适应市场对人才规格的需求。为更好的解决问题,必须针对整个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实践能力为最终目标,根本性的改变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促进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程模式向以提升职业技能的实践模式转变,改进课程内容和设置,以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为课程内容的重点,技能点和知识点的选择参照会计电算化应用岗位任务领域的分析结果,结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改革的相关建议

(一)课程设计符合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当前的职业教育要遵循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规律,职业学校会计和会计电算化专业应积极与其他高校联合办学,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共同发展,实行“3+3、5+2、3+4”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即在中职学习3年,转段进入高职院校学习3年的中高职“3+3”分段培养模式、在五年制高职学习后,转段进入应用型本科学习2年的高职与应用型本科“5+2”分段培养模式、在中职学习3年,转段进入应用型本科学习4年的中职与应用型本科“3+4”分段培养模式。做好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设计与衔接工作,能够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组织模式应符合职业教育特点

职业教育是以职业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会计电算化课程所采用的工作任务引领教学组织模式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与规律。工作任务引领教学模式就是将课程内容按经济业务活动的程序与规律设计成若干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工作任务,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实现了解、熟悉经济业务活动的内容,掌握处理经济事项的技术流程与工作能力的教学目标。在课堂组织上由原来的关注“知道什么知识”转变为关注“如何完成工作任务”;在教学评价上,由“已知什么”转变为“会做什么”。运用工作任务引领教学组织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从根本上转变了课堂组织和教学评价的关注重点。

(三)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以“就业面向定位”和“会计职业分析”为基础

毕业初期,学生从事出纳、收银、仓储管理等岗位的比例在90%左右,一般在两年以后逐步转向核算、记账、成本、税务或更高层次的专业岗位(审计、财务总监)等。从而也就要求我们在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应将培养目标定位为熟悉会计法规、掌握一定会计理论基础和信息技术基础,具有较强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和电算化处理能力,持有会计从业资格或其他相关职业资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能符合中小型企业等单位一人多岗、多岗兼顾的要求。因此,在设计课程体系时,应注重调研过程中获得的相关信息,开设有关基本人文素养、职业岗位需求等方面的相关课程。

(四)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来体现课程内容的实用价值

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操作性很强,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行业企业的需求,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和财务软件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计算、汇总,同时与手工账务处理方法对比教会学生懂得记账原理,明白如何管理财务,如何分析数据,如何给企业创造价值等等,这才是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十三五”期间发电企业将面临节能减排、减员增效等多重压力,但同时也是电力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目前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转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基于这样的大背景,电力行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电力市场表明,低速增长将成为新常态。

发电企业如何积极应对经济转型,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建设高效、安全节约的数字化电厂是发电企业的首选。做为培养发电企业中自动控制人才的专业,进行相应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先行启动。本文首先介绍数字化电厂的概念和国内外数字化电厂的现状,然后阐述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探索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措施。

1数字化电厂的概念

数字化工厂在全世界并没有形成公认的统一的定义,但在我国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术语》DL/T701-2012中,对数字化电厂采用了电厂数字化和数字化 电厂二术语进行解释。电厂数字化是利用计算机及微处理器技术将反映火电厂生产和管理过程对象的现象、特征、本质及规律的声音、文字、数字、符号、图形和图象等模拟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的过程。数字化电厂是电厂数字化达到一定程度后的概念。

电厂的数字化应包括在其各个生存过程,分为六个层面:即电厂规划和设计的数字化、电厂建设的数字化、电厂运行的数字化、电厂经营管理的数字化等各个层面,才可称得上是全面的数字化电厂;数字化电厂具有以下六个特点:数字化、模型化、可视化、互操作性、信息化、智能化。

热工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将参与到电厂的各个层面,因此适应形势、与时俱进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国内外数字化电厂的现状

2.1 国外现状

近年来,数字化电厂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德国的尼德豪森电厂是全球第一家数字化电厂,控制系统为西门子TXP-2000,除锅炉安全监控系统(FSSS)、汽轮机控制和保护系统(DEH、ETS)、重要的模拟量采用常规方案外,均采用了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被称为尼德豪森二期工程的德国诺伊拉特电厂1100MW的F机组和G机组,控制系统西门子TXP-3000,与尼德豪森一期相比,不仅被控对象采用了Profibus-DP协议,仪表与全部采用了Profibus-PA协议,同时在常用电源系统还采用了IEC61850协议。

2.2国内现状

国内电厂在运行方面基本实现了过程控制及设备运行的初级数字化,具备了一定的控制优化和状态检修能力。也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火力发电厂采用了现场总线技术,如即将投产的华电常德电厂(2?60MW)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占40%,在主控和辅控系统中都有用到;

3基于数字化电厂理念的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3.1数字化电厂的推进,要求专业人才知识体系的转型

我国经济正向结构调整的新常态转型,“十三五”规划期间对电力行业将会有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传统能源方面,因此将进一步推进数字化电厂。数字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力消费者对于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及多元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发电企业内部也面临减员增效和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基于行业的需求,要求专业人才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适应社会和发电企业的发展,这样就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广,在具备理论基础的能力上,着重培养创新能力。

3.2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数字化电厂采用故障预警、无人值守等技术,将满足发电企业节能减排和减员增效的要求,而实现电厂的数字化主要依据自动化技术。其中先进的测量技术、控制技术和在线优化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和故障预警技术,能够实现锅炉燃烧的优化及故障预警等,从而实现节能减排和减员增效。这些先进的技术和手段都为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发电企业将全面实行数字化、智能化,这主要依赖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4目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4.1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拓展

目前专业培养人才主要是面向火电、核电行业,但在“十三五”规划期间电力工业的发展重点预计会向分布式能源、热电联产等方向发展,以及更高容量、更高参数、更高效洁净的方向发展,因此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能够在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利用专业领域的新知识,并适当开拓新的领域。在优势领域里做深做强,并适当探索新领域,这是当前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

4.2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鉴于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原有的课程设置及采用教材的不适应显得尤为突出。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增减相应课程,并修订课程中的内容,也需要修订相应教材。

5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措施

5.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我校的热工自动化专业是为电力行业基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因此改革首先要适应电力行业的要求,并根据本专业的现状,借鉴和学习其他高校的经验进行改革。因此,首先到本省、外省的先进发电企业进行走访和调研,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自动化技术现状,以及对热工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其次,到同行业高校进行调研,学习改革的措施,借鉴成功经验及教训;并实时关注本专业毕业生的动态及听取学生的反馈,根据学生的切身体验,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动态更新。

5.2 课程体系的改革

在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对具体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主要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进行:

5.2.1理论教学的改革

基于数字化电厂理念下,电厂的测量技术、控制技术、在线优化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都将在电厂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相应这些内容课程的增设就十分必要。除传统的一些必要的专业课外,可增设选修课或开设讲座等,或通过专家学者的报告等,使学生接触和学习这些前沿的知识,做为知识储备,才能在工作岗位上立于不败之地。

现有课程的教材也需要实时更新,测控技术日新月异,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编写讲义、教案等,或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向学生补充先进的技术的内容。

总之,通过传统和现代的教育手段相结合,为学生补充信息。

5.2.2实践教学的改革

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一部分,实践教学的改革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实验设备及实验手段的改革。

目前学校加大了对教学的投入,不断更新增置教学实验设备。利用此契机,新增加的设备应面向数字化电厂的运行及管理,例如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智能设备的添置,将来还应加大对大数据利用、互联网+等方面的投入,使学生能够在学校掌握最前沿的知识,并为将来的创新提供驱动力。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形势发展的人才。

6结语

基于社会经济形势的大背景,适应数字化电厂的发展,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课程体系的改革都是在教育方针的指导下,结合热工自动化专业的特点,探索改革措施,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155-02

在20世纪80年代,的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都相继开设了“数字逻辑”这门课程,至今开设的有《数字逻辑基础》、《数字逻辑设计》、《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专科及高职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本科是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讲授的内容也相同,有的则侧重于数字逻辑理论知识的介绍,有的则侧重于数字逻辑实验及电路设计的介绍,有的则兼顾两者。虽然各院校讲授的内容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对该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及重要性都有了一定的认识。由于“数字逻辑”课程已开设二十多年,而且其覆盖的专业门类较多,涉及的学校类型各异,因此各校在进行“数字逻辑”教学时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不同的认识,其中的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1 “数字逻辑”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学生对“数字逻辑”课程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其自身以后的学习、工作及其职业发展方向。他是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技术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2 “数字逻辑”课程体系的构建

我们在分析和研究部分高等院校“数字逻辑”课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民族学院教育的特点,构建了民族学院“数字逻辑”课程的课程体系。

2.1 “数字逻辑”课程概述

“数字逻辑”课程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技术及相关专业一门重要的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未来及研究方法,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的技术研究及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2.2 “数字逻辑”课程性质

适用专业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及相关专业。

授课时数:54学时;

实践时数:36学时;

实训时数:10学时;

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逻辑学、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语言(其一)。

2.3 “数字逻辑”课程内容

“数字逻辑”课程体系应由数字逻辑理论知识、实验及实训三大部分组成。

2.3.1 理论知识

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系统了解数字逻辑的发展历史、现状、未来及研究方法,从而全面了解掌握数字逻辑概貌。

从学科特点、学科形态、历史渊源、发展变化及知识组织结构考虑,“数字逻辑”课程理论知识应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

(1)数字逻辑基本概念;

(2)数字逻辑发展简史;

(3)数字逻辑硬件技术与软件技术介绍。

具体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

2.3.2 实验

数字逻辑技术和电路设计方法是实验环节需要学生掌握的主要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1)TTL集成电路的逻辑功能及参数测试;

(2)集成逻辑门的连接和驱动;

(3)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采用小规模集成器件;

(4)数据选择器的应用;

(5)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测试;

(6)计数器及其应用;

(7)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

(8)555定时器电路及其应用;

(9)计数译码显示电路的设计(如表1)。

2.3.3 实训“自动电子钟”

实训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掌握本系统利用8254定时/计数器产生的固定频率的脉冲作为8255可编程芯片的中断信号,来控制数码管的显示及小键盘的按键处理,实现电子钟的计时、按键控制等功能。具体内容如下。

(1)电子钟基本功能的实现;

(2)电子钟按键功能的实验;

(3)显示的实现。

3 结语

该课程体系是在分析和研究部分高等院校“数字逻辑”等课程教学实践基础上构建的,但是由于各院校开设“数字逻辑”、《数字逻辑基础》、《数字逻辑设计》、《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等课程时间不同,并且各个环节的教学都还处于探索研究的阶段,因此,该课程的合理性、科学性及其实用性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检验和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袁东明,史晓东,陈凌霄.现代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实验教程[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3.

[2] 李景宏.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M].4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社,2012.

[3] 何建新.数字逻辑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 徐尚中,崔仲远.高校《数字逻辑》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讨[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0(9).

[5] 陶黄林,帅晓勇.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逻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经济市场,2007(12).

[6] 孙怀东,饶连周.基于EDA技术的电子技术教学研究[J].机电技术,2011(2):143-146.

[7] 孙建国,武俊鹏,张国印,等.数字逻辑虚拟实验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9(8).

篇1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1-0014-02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但不能狭隘地将“技能够用”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多注重职业素养提升和对该专业衍生领域的了解,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之初应调研行业就业趋势,理清职业能力要求。探索研究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和素质养成,探讨人文生活与技能生存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的课程体系是为了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和社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实施目的是基于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来构建的,通过有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活动,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且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

1 数字印刷行业人才需求与印刷课程现状分析

传统印刷行业逐步向数字化印刷转变是印刷行业发展的必然性,在变革和发展中对于数字印刷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能要求也发生较大变化,相对应的高职印刷专业课程体系必须做出适当调整。以下是通过调查得出的对武汉地区印刷行业现状的认识。

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创新能力需求高于专业技术需求 数字印刷设备操作技能要求越来越低,逐步发展为“傻瓜式”的印刷设备,这会淘汰许多传统印刷岗位,但是对从业人员的综合技能和职业态度提出更高要求。如果高职印刷专业对应的课程设置还停留在设备操作学习上,一旦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将发现这些专业技能已经被淘汰。印刷设备操作简单化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在课程构建中要将这部分课程弱化处理,开设课程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走访调研湖北地区印刷企业主管,他们提出理想的数字印刷行业从业人员具备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包括认真严谨的职业态度、良好沟通能力、敢于创新的意识、较高的审美设计能力、足够的印刷操作技能与实践能力等。

不难发现,高职教育的很多课程都过多围绕“专业学习”建设,过分强调专业技能掌握,弱化了人的社会化发展的需求。在数字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高职数字印刷课程建设中不能忽视的部分。

数字印刷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的需求使得印刷技术和印刷客户发生重大变化,目前市场上数字印刷对客户的服务多是采用“一对一”的模式,这种定制印刷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更加全面的专业知识:掌握数字印刷技术的全套步骤和流程,掌握印刷设计的技能,掌握更具时代性的印刷工艺,提供针对性的印刷服务等。市场需求要求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课程设置,以满足毕业生在数字印刷行业的发展。

印刷专业课程实施轻实践,实训课师资缺乏 课程实施的主导者是教师,师资不足和实践设备的匮乏是现有数字印刷教学的难点。实践教学的首要条件是引进一流的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实践教学,提供生产一线的先进设备。而现有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于师资不足、校企合作不完善、印刷设备昂贵、印刷实训耗材成本等诸多问题,致使学生实训课程实施不达标。课程名为实践课程,但实际上教授的还是不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理论知识和落后于市场需要的专业知识。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印刷图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明确提出该专业的专业实训课程必须聘请数字印刷一线一流从业人员进行教学指导。

2 数字印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数字印刷课程体系构建的工作步骤为:行业调查、市场调查、岗位设置、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职业素质拓展课程(活动)实践、课程实施与论证修订。

行业情况分析 深入到湖北印刷协会、武汉地区数码印刷企业走访调研,明确专业培养方向和目标。结合行业、产业或区域发展需求和毕业生的去向,设置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确定专业培养方向:数码印前排版技术、印刷品设计、印后技术、电子商务印刷营销等。

岗位设置与工作分析 根据数码印刷职业岗位群来确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是实际工作和课程之间的桥梁,是课程开发最重要的环节,也是专业核心课程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职业岗位群分印前、印中、印后三大部分。从岗位群分析出具体岗位,印前技术是数字排版、印刷设计、印刷图文采集、印前服务等;印刷中期是数码印刷技术、传统印刷技术、制版排版技术、印刷设备操作与维护等;印后岗位群是印后装订工艺、印后业务、印刷质量管理等。

典型工作任务能力分析 依据每个岗位的职责,要求解构与重构学生所具备的能力,将岗位职责解构为具体能力需求,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重构这些需求转换成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具体要求,并且将这些能力要求进行分类和总结,包含素质能力、知识能力和综合能力。

课程体系设置 召开课程分析研讨会,由行业协会、行业实践专家、课程专家、专业教师根据职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完成课程开发的任务。

其一,将工作任务转换成学习领域,形成专业课程方案和标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课程、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为途径,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创新精神和熟练的职业技能为目标。

其二,以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学习领域。专业技术课程的开发按照“从典型工作任务到学习领域(课程)”的流程,进行归纳和重构,根据专业职业能力的需求,确定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依据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专业技术课程的结构设计,按照职业人才成长规律原则、理论和实践操作一体化原则,以工作任务和工作项目推行“教、学、做、产”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的数字印刷课程体系主要由三部分课程组成:素质提升与养成教育的通识教育课程、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及专业课程、行业通用能力提高的实训课程。

职业素质拓展 职业素质拓展主要通过各种竞赛或实践活动来提升课程学习的实践性,旨在通过体验式、活动式的课程形式进行职业能力的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通过有效的拓展方式将职业素质、心理素质、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借鉴国外体验式职业拓展培训的理念,运用模拟式、情景式、团队式等方法开展教学,通过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大量体验式活动,使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做,在参与中感悟、在行动中思考、在学习中成熟、在团队中进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

3 数字印刷专业课程实施思考

坚持课程实施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一致性 课程实施是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目的的必要手段,了解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就明确了课程实施的目标。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实施,一方面能很好地把握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不会因课程实施者的个体意识发生教学目标的偏移;另一方面,实施者能明确当前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关系,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职业技能学习情况。

课程实施需要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基于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提升为核心的课程实施依靠传统的讲授教法、单一演示法、理论讨论法已不能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变革中的高职教育需要高职教师敢于改革,结合行业发展来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摸索研究新的“四阶段教学法、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法、项目教学法、现代工作岗位培训法”等教学方法。

完善课程,实施教学评价 “……教育教学评价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职业发展途径,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最大限度地实现其自身价值。”目前,在高职数字印刷教学评价中开始引入“市场评价”,通过课程实施后学生的技能掌握来完成商业订单,通过商业活动产生过程中的问题来评价课程实施。这种评价能反映出教师工作是否有效,能侧面评价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否提高。

篇13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

2012年6月我校成功入选国家示范校建设计划,同时我校所在地广州市番禺区位于珠三角经济发达腹地,随着广州建设的布局调整,番禺区动漫游戏机、数字家庭和数字电视、灯光音响、数控机床、汽车及配件等产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电子产品开发、安装、维护、检修工作岗位。番禺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众多中小型企业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积极地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急需大量从事电子产品开发与设计、生产与组装、检测与维修和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文通过对中职学校电子技术专业核心专业课程的开发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技能型人才,充分体现我校为番禺经济社会服务的宗旨,解决学生就业难和社会对专业技能型人才迫切需求的矛盾。

二、课程体系的研究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中职学校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中心和前沿。有鉴于此,作为中职学校,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被动地执行和实施国家课程上,而是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实证调查了解企业用工和毕业生反馈情况,进一步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和专业岗位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结构,开发校本课程,构建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中职“校本化”课程体系,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为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我校围绕“分类定制、校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职业成长规律,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递进重构课程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它重在应用的同时,既强调基础,又力求体现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紧密贴近生活生产实际,按多元整合的思路,优化为“工学结合”模块化项目课程,构建了职教特色鲜明的工学结合的模块化项目式课程体系,包括职业基础、职业技能、职业拓展、职业训导四个课程模块。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分成“初、中、终”三个阶段,初段重点强化文化基础和基本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培养基本职业素养;中段以职业技能为重点,兼顾职业拓展和个性发展的需要,课程以理实一体化的项目课程为主;终段工学结合,以工为主,通过校内外的职业训导,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同时,我校还建立课程改革动态机制,不断进行课程改革,目前着重以动漫游戏机、数字家庭和数字电视、灯光音响、数控机床、汽车及配件等产业工作岗位需求为背景,以家用电子产品、智能控制装置、动漫游戏机等的装配、调试、检测、维护、维修等工作过程展开知识,用一个或多个项目囊括课程内容,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根据现阶段需要,我们主要设计了电源电路设计与制作、趣味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智能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数码电子产品装配与检修、实用电子产品制造等6门专业核心课程。

(二)课程内容的开发。

按照课程项目化的思路,主要对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开发,所开发的课程均以实际产品为载体,在各项产品的完成过程中,融入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完全实行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市场需求的调研和学校资源配置情况,我们确定了各核心课程的项目载体、课程内容和通过学习后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具体内容如下表1所示。

(三)项目课程的开发建设。

现在的课程体系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学科型的课程体系,转而用实实在在的项目为载体,以具体的工作任务为教学主线,优化整合课程,在一个项目实现中融入了各种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何把这些相关的专业知识完美的融合到一起,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实现新的教学理念的成败关键。例如:在《电源电路设计与制作》项目课程中,我们通过分析研究,根据电源电路在电器设备中的使用情况,确定了串联式稳压电源设计与制作、集成式稳压电源设计与制作、开关式稳压电源设计与制作三个项目。然后,再根据项目设计制作的流程确定了电路图的绘制、PCB板的制作、电路的安装与调试、电源常见故障及排除四个典型工作任务,每个任务涵盖一定的学习内容,如:串联式稳压电源设计与制作项目的学习内容如表2所示。在课程的整个实施中,注意把握全局,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递进式排列,进行理实一体化的项目教学,真正做到以具体任务为驱动,使学生在做中学,老师在做中教,充分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

三、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的研究

在教学模式上,我校根据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和专业的培养目标,深化项目教学改革,探索并总结一套工学结合的项目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目的地引进企业生产的电子产品,以产品的开发与设计、装配与调试、检测与维修等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操作性、制作性、开放性和生产性的学习项目, 营造有利于工学结合的项目教学情境,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

我校电子专业拥有省级实训中心,教学实训设施设备齐全先进,教学资源丰富。利用学校拥有的省级实训中心,完善现代化、标准化、具有品牌特色和产教研三位一体功能的实训基地,电子专业实训基地由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两大块组成。校内实训基地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专业基础型类,包括电子电工基础实验室、电子制作实训室、虚拟仿真实训室、电子产品生产线;二是专业综合类,主要有单片机、可编程控制器、触摸、变频器、机电一体化、电视机、数字视频、冰箱空调等实训室;三是职业资格考证类。

这些功能各异的实训室集演示、讲授、操作为一体,是保障我校电子专业工学结合理实一体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同时,要不断扩建校外实习基地,使校外实训基地能满足本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需求,同时建立一套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四、课程评价方法的研究

在教学中我们结合本专业特点,根据发展性评价的要求,改革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心智与技能”方面的评价,关注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的变化,强化专业技能测评,实施分层、分类、分项目考核。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企业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实施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立体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下面以校内进行的工学结合项目式课程评价为例,探讨一个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模式,通过一个多元的评价,促使学生提高安全责任意识、专业素养、学习兴趣、创新思维、工作学习态度和专业综合能力。具体评价方式如图1所示。

目前,我校已纳入国家示范学校的建设行列,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作为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我们要以建设国家示范校为契机,深化专业布局调整、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实训基地、校企合作机制、评价模式、专业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增强专业整体实力,紧密依托产业背景,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沿,优化整合资源,辐射带动专业群建设和整体提升,促进专业课程改革上一新台阶。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