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52:5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对自然灾害的看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地理教材中的有关自然灾害的内容很多,尤其是新教材,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单独做为一节的内容讲述,其中就包括我们为防灾减灾的所做的措施,以及泥石流和地震的防护措施。地理课堂作为防灾减灾的主阵地,怎样在教学中渗透防灾减灾的内容,怎样提高学生防灾减灾的意识及在灾害中生存的能力,下面我们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深刻认识地理教学中进行防灾减灾教育的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台风、地震、洪涝等灾害频发发生,严重威胁到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每年我们国家有成千上万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也有上千人因自然灾害而死亡,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亿元。可以说自然灾害猛于虎。面对灾害有效措施就是防灾减灾,学校中的防灾减灾工作是我们过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防灾减灾就应该在一直渗透于教学中。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我们平时就把防灾减灾的工作做实了,到了灾害时就能最大限度的保存自己的生命。
二、利用学科优势培养防灾减灾意识。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了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就会找学生谈话,告诉他这些不良的习惯,但是效果很一般。为什么呢?我总结出来就是没有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不良的习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识。对于防灾减灾的工作,就必须让学生先有防灾减灾的意识,才能顺利的完成防灾减灾的工作。所以首先培养学生的意识。
马克思说过,物质决定意识。所以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认识灾害这种物质。认识物质就是在教学中认识自然灾害的种类及会产生的危害。例如在《海陆变迁》中,我们讲到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我们正处于地震带上,所以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这是就给学生加入地震的相关概念让学生从学术角度认识地震。弥补在生活中对地震不完全认识。然后在举例地震的危害,例如汶川地震,日本地震等,。在讲述《地形图的阅读》中,我们认识了山谷、山脊、陡崖等地形。在这些地形中易于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在《季风气候显著》中讲解我国水旱灾害。在教学中,充分的利用教材,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认识自然灾害种类及产生的危害,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自然灾害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灾害的可怕,自己会想很多的抗灾办法。
三、掌握方法,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
当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的可怕,他们自己会想很多的抗灾办法,但是这些抗灾的办法行不行,到底实用吗?这时,我们可以给学生讲解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及规律。可以根据灾害的规律检验我们的办法有用吗?例如,在讲地震时,结合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因横波传播的快些,纵波传播得慢些但其破坏程度大的知识,让学生明白当地震发生时,如能在横波传来后(左右摇摆)纵波还没有到达的几分钟内迅速逃到空旷的地方就可以有效地降低人身损害;而且地震发生后往往有几次余震,那么第一次地震后他们就不会掉以轻心,保持警惕从而有效地减少余震带来的损害。另外,还要重视防范地震和地震求生的一些相关常识的了解。如常备地震应急包;就近躲避伏地待定;不要跳楼、乘电梯求生;尽快关闭电源、燃气;避离山坡海边不急回家;保存体力伺机求救等,以提高学生防震减灾的能力。
实践证明,掌握一些防震减灾措施能够提高社会的防震减灾和地震应急的能力,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防灾避灾的意识和技能。如:在汶川大地震中,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师生震后1分36秒成功疏散,无一伤亡。
四、组织课外活动,拓宽教育渠道
1.针对学科特点,突出应用价值
选修5从科学层面看,是基于地理理论思维和视角、反映灾害学的内容;从教育层面看,是基于素质教育中现代公民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从实用价值层面看,是基于地理思想、地理决策和公民正常生活能力之上,具有进一步应对非常的、突发事件能力的应用价值。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减灾观,提高公民社会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强调学科应用价值的同时,应针对地理学科特点:综合、动态地分析问题,把握分析问题的时空尺度,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自然与人文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体现地理的综合性和区域性;同时将灾害系统化,即孕灾环境、受灾体、主要灾种、灾情和减灾五个子系统与地理理论、人文地理、不利自然条件、经济损失和人类反应相对展开。
2.联系身边自然灾害,激发学习兴趣
在强调地理学科特点的同时,在教学内容表达上应强化感染力和视觉感受。如汶川大地震、日本3.11海啸等纪录片、实景照片、插图、遥感影像、动态变化系列图;灾害影片,如《后天》、《龙卷风》、《天地大冲撞》、《完美风暴》、《唐山大地震》等;最新讯息“雪龙号”被困南极海域、马航失联客机海洋搜寻面临的自然灾害及地理信息技术在搜寻中的应用等。借助强烈的视觉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多种自然灾害有深刻的印象和直观感受,从而建立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分布和危害性的科学认识,培养对受灾地区和灾民的同情与救援的人文精神,以及临危不惧的自救与互救能力。
二、树立整合的课程观
1.理清教学思路,适度调整教材章节顺序
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分布、危害、防御及树立防灾减灾观是学习自然灾害永恒的主题。由于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是相互影响的,根据自然灾害的成因可以推测自然灾害的分布、危害特点,并提出防灾减灾的措施,通过了解世界的自然灾害为学习中国的自然灾害奠定基础。因此,可将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和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整合,然后再讲第二节“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分布”。在讲第二节四大类自然灾害的时候,按成因、分布、危害的逻辑顺序,并将第二章中国的气象、地质、水文、生物灾害与之相联一并学习。在学习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再归纳世界两大灾害带和第二章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这样整合既体现了从世界到中国由大到小的顺序,又避免了在第一、二章中翻来覆去讲四大类自然灾害,从而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2.将地理选修5与地理必修有效整合
必修地理是通向选修地理的桥梁,是学习选修的基础,选修地理中的大量知识和必修地理藕断丝连。因此,在学习选修5的时候一定要复习和联系必修地理相关知识。如在学习地震的时候,应涉及地震波、板块构造学说、六大板块分布图、内力作用、“3S”技术等知识;生物灾害涉及中国和世界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的分布;气象灾害与区域地理位置、地形区分布、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人口城市、工农业及交通分布等必修地理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将选修5的内容与必修地理有效对接,一边学习一边复习,尤其要注意系统地理区域化,提高学生综合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构建思维模式,重视案例开发
1.建立分析问题的模式
在《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建立重点问题的思维模式。如自然灾害的成因从地理位置、地质构造、自然作用(内、外力作用)、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与气候、水系水文特征、土壤特性、植被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自然灾害的分布应从空间分布(整体分布状况、地区差异、与其它地理事物分布的相关性、变化大小趋势、局部异常和极值等)和时间分布(短期与长期的变化、周期性与非周期性变化、波动及变化幅度大小、速度快慢、频率高低、峰值及对应时间等)方面分析;自然灾害的影响应从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有利和不利方面分析,如台风、寒潮、雪灾等;危害类问题主要从人员伤亡、社会稳定、财产损失(建筑、基础设施、文物古迹、三大产业等)、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防灾减灾的措施从监测预报、非工程措施(规划、立法、管理、教育)、工程措施(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救援与救助(灾前准备、灾中应急、灾后恢复)、自救与互救方面分析;灾情大小程度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灾害的种类、强度、发生时间、持续时间、频率,受灾地的人口、城市、建筑物、经济水平、资产密度、防灾减灾能力,受灾体的自身特性和易损性等方面分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区位选择主要从交通(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网络且辐射广泛互不重叠)、灾发地与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距离、通讯网络、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救灾人员和设备、地租与经济水平、应急能力和应急机制等方面考虑。当然,建立答题模式后,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清红皂白把所有的要素堆在一起。要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筛选与问题相关的因素,因时、因地、因灾种、因具体材料、信息而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到同一类自然灾害在不同地区的成因、危害程度不同,同一省区或国家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因此在建立思维模式的同时,又要打破思维定式,既要看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又要注意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2.强调自主学习及案例的开发
教师要有意识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变课堂为学堂。对于每一类自然灾害学习,教师只需讲其中一种或两种灾害的学习方法和模式,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学习气象灾害,教师只需交给学生学习热带气旋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的学习方法和模式,然后分组布置学生自主学习和查询干旱、寒潮、浓雾、沙尘暴、雷电、雪灾、低温冻害、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自主学习成果,这样既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中获得知识、方法和地理技能,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节省教学时间。但是对于各类自然灾害的学习,教师必须开发典型的案例和例题进行训练。重视案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看到每一个案例的局限性,把课本书当作案例学习,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最终跳出课本。例如,学习了“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后,可提供美国自然灾害的图文信息,让学生描述美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为美国划分自然灾害带;学习了气象灾害和水文灾害的危害后,让学生谈谈2013年冬季“极地旋涡”冰冻北美,五大湖的湖冰给当地带来哪些危害?“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与哪些自然灾害有关?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不断开发新的案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体验学习的过程,总结学习灾害地理的方法。
四、认真研究考纲和课标要求
1.地理选修5的高考考纲要点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过程;台风、寒潮、干旱等气象灾害形成原因;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3)自然灾害与环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防灾与减灾。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和应急措施。
2.地理选修5的课标要求
(1)列举和举例类: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列举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举例说明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以1、2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方法或应对措施。
1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激发学
生对自然灾害知识学习的兴趣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达到教学效果。高中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的课程标准分为四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有相对独立的内容.但它们之间却有密切联系其中“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是基础知识.“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多实例.“自然灾害与环境”侧重理性认识并培养科学方法.“防灾与减灾”是目的。
“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学生由于受活动范围、思维能力和知识基础的限制.要他们举出很多自然灾害的事例.然后再抽象概括出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有些勉为其难因此.建议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在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是:首先.所选用的案例必须源于自然灾害事实:其案例要精选.必须有典型意义:再次.案例要适应教学改革现状和学生学习现状。再通过活泼、多样的形式教育来吸引学生让学生观看地图、电视、电影录像、幻灯、多媒体计算机等,以增大教学容量,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静为动.调动学生的兴趣;“自然灾害与环境”可以把对自然灾害多发区环境特点的探索建立在问题的基础上在激发学习兴趣后.尝试提出一系列引起学生对各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发生疑难的问题.以产生探索问题的原动力。
2开展第二课堂。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利用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汶川纪念日等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知道怎样预防自然灾害,其发生时.怎样减少其危害.怎样逃生。此外,学校还应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黑板报、安全事故案例图片展等形式,进行防灾减灾教育.开展一些活动。学校的教育空间是有限的.尤其是在专业的防灾知识和技能方面显然不能与相应的专门机构相提并论因此.把防灾教育向校外渗透非常必要参观地震台,直观感受对地震的预报、监测和抗震指导.邀请专家讲学.学习与自然灾害有关的知识
(1)滑坡和泥石流发生前兆:滑坡和泥石流发生前往往有明显的前兆滑坡前缘土体突然强烈上隆鼓胀.滑坡前缘突然出现局部滑塌.滑坡前缘泉水流量突然异常.滑坡地表池塘和水田突然下降或干涸.滑坡前缘突然出现规律排列的裂缝.滑坡后缘突然出现明显的弧形裂缝.动物出现异常现象.泥石流沟谷下游洪水突然断流.泥石流沟谷上游突然传来异常轰鸣声
(2)火山喷发的征兆:①会有地光(地光是指大地震时人们用肉眼观察到的天空发光的现象)出现:②火山31有气体冒出或者比以前的气体冒出速度加快:③火山13及周围地区可以闻到束0激性气味不正常的气体增加.表示火山爆发前某些火山气体已“先行”了一般是硫磺和硫化氢的味道:④周围的电磁波发生异常变化;⑤火山周围的水温会比平时的高很多;⑥小动物(如猪、狗、猫、家禽等)均会出现烦躁不安的状况。
(3)海啸发生前征兆:海底的突然下沉.会引起水流向下沉的方向流动从而出现快速的退潮由于海啸的能量传播要作用于水.一个波与另一个波之问有一个距离.这个距离.就为那些有知识的人留下了逃生的时间通俗来讲:鱼儿抢滩.海水翻滚深海的鱼浮上海滩等征兆可预报海啸
(4)民间预报冰雹的经验:“早年多冰雹”“春季多陡风.夏季多冰雹…‘乌云宝塔形下边泛红云.冰雹到眼前”
(5)预防雷击的措施:①在雷雨天,人应尽量留在室内.不要外出.关闭门窗,防止球行闪电穿堂人室。②尽量不要靠近门窗、炉子、暖气炉等金属的部位.也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脚下最好垫有不导电的物品坐在木椅子上等。③不要在河里游泳或划船,以防雷电通过水击中人体。④在野外遇雷雨时.尽快找一低洼或沟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下避雨。⑤一旦有人遭到雷击.应及时进行抢救.救护方法同触电急救相同.及时做人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等.同时急送医院。
1 风险基本概述
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界中发生的.能造成生命伤亡与财产损失的事件。人类活动可以改变这些事件发生的频率,扩大或减小其危害及影响范围,改变生命财产的受灾损失率及其抗灾性能。自然灾害包括洪水、干旱、风暴潮、海啸、地震 、台风、滑坡、沙尘暴、雪暴、雷电等。
雷电灾害:雷电灾害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它威胁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危害公共服务。雷电灾害已被联合国十年减灾委员会确定为十大自然灾害之一。
1.1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意义
风险评估是认识和评价风险的有效方法,也是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准确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决策依据。
1.2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现状
(1)可借鉴的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在教育、医学、环境、农业、军事等行业,风险评估已经获得了较成熟的发展,形成了许多评估理论、方法和模型,取得了很多的成绩。
(2)国内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现阶段。QX3-2000是气象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规范,其中有雷击电磁脉冲(LEMP)对气象信息系统造成损失的风险的评估方法。
GB50343-2004雷电防护分级规定:
①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等级应按防雷装置的拦截效率划分为A、B、C、D四级。
②雷电防护等级应按下列方法之一划分:
a.按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所处环境进行雷击风险评估,确定雷电防护等级
b.按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使用性质确定雷电防护等级。
(3)存在问题:
可靠性差:这些雷电灾害风险的评估模型存在定量化不足和缺乏选择性等不足之处,参数的选取大多以经验为主,取值不连续而且很难达到比较高的精度。
可操作性差:对风险的理解不够全面和准确,对评估原则和评估流程的说明不够清楚,没有重用户的参与,评估体系复杂而且可操作性差。
2 风险的几个概念
2.1 风险
(1)风险定义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或者具有不确定性的可能损失。
(2)风险是指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它是不利事件或损失发生概率及其后果的函数,用数学公式表示为R = f (P,C)。
(3)风险管理是指经济单位对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预测、识别、评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的处理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2.2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经济单位判断其所面临的风险、引发风险事件的原因,以及确认风险单位的带有综合性质的技术。
(1)风险特征:风险的客观性、风险的主体性、随机性(不确定性)、潜在性(可能性)。
(2)风险分类:
按风险的存在性质分为: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
按风险的对象分为: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和信用风险;
按风险的产生原因: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和技术风险;
按风险的承受能力分为:可承受风险和不可承受风险。
(3)风险来源:不同的风险具有不同的风险来源,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如:雷电灾害风险的来源(IEC62305)可分为S1、S2、S3、S4等4类。
S1是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
S2是雷电击中建筑物附近的地面;
S3是雷电直接击中引入设施;
S4是雷电击中引入设施附近的地面。
(4)风险识别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检查表法、潜在损失一览表、风险分析调查表、保单对照分析表、资产――损失分析表、关键路线法、工作分解结构法、事故树分析法。
2.3 风险态度
风险态度是指风险主体对风险的看法和观点。分为风险爱好型、风险中庸型和风险逃避型等3种类型。
面对风险,应正视它并认识它,寻找有效的措施来降低风险或让风险产生效益。风险评估就是人们处理风险的一种常用措施。
2.4 风险意识
影响风险评估结果的因素:主要有评估主体、评估对象、评估方法和评估体系与评估参数,其中评估主体的风险态度是很重要的而又是容易被忽略的因素。
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是风险处理的前提和基础。风险评估对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使风险管理者和风险预防者正确的认识和评价风险,有针对性的采取最有效的或者最好的风险处理措施。
3 风险评估的要点
3.1 损失频率的评估
损失频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风险事件,即损失发生的次数。
具体的评估方法有定性分级和概率测算两种。
3.2 损失程度的评估
损失的程度常以货币价值来体现:既要评估潜在的直接损失,也要估计潜在间接损失和财产修复期的净收入损失。
3.3 年总损失额的评估
年总损失额的概率分布反映经济单位来年可能出现的每一种损失金额及相应的概率。
4 雷电风险评估的目的和内容
关键词:自然灾害,环境灾害,人口迁移,环境移民,灾害移民
引言
自上世纪60年以来,人类在灾害预测和减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灾害给人类带来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却与日俱增。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大量人口居住在边缘或危险地带,愈来愈多的人们将面临各种灾害的威胁。为此,许多人不得不逃离家园,辗转迁移,成为灾害移民。
研究灾害与人口迁移的相关问题,或研究灾害移民问题,对于探讨如何减轻灾害损失、改善人居环境、协调人地关系有重要意义。
1. 关于灾害的研究
郭跃(2008)认为自然灾害是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 它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从社会属性上看, 灾害是一个社会性事件, 是人的生存能力所不能承受的自然或社会变故, 是一种建立在自然现象基础之上的社会历史现象。
尚志海(2009)认为包含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部分致灾因子共同作用而成的灾害称为环境灾害。按照发生机制分类。把环境灾害分为突发型、迟缓型和过度3类。认为环境灾害是一种新的人为灾害,从成因上可将环境灾害划分为环境污染引起的灾害和生态环境破坏引起的灾害两个类型。
2. 因自然灾害的人口迁移
陈勇(2009)认为自然灾害并不是简单的自然事件或过程,而是人地关系不协调在人类社会的反映;人口迁移是人类面临自然灾害而进行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我们对国内外存在的理论模型以及国内目前的研究热点进行了综述。
2.1对灾害移民的相关理论分析
国内外在灾害移民理论方面存在以下这几个理论模型:
2.1.1“价值预期”模型
“价值预期”模型主要思想是:个人和家庭的迁移动因是基于某种目标的价值函数,而这种目标会伴随着迁移行为的发生而可能实现。“价值预期”模型的构成要素是目标及其期望值,包括财富、地位和归属等,同时也包括舒适的居住环境和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居住氛围。
2.1.2环境经济理论
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强调人力资本和预期经济收益在迁移决策中的作用。认为迁移是一种投资行为,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当迁移后的预期收益大于迁移成本时,人们会做出迁移决定。
2.1.3 风险感知理论
所谓“风险感知”(或称“风险认知”),就是人们对风险的特征和严重性进行的主观判断,或个体对存在于外界各种风险的感受和认识。人们在遭遇灾害时是否会做出迁移决策,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对灾害的风险感知有关。
2.2汶川地震后重建、灾害移民的安置与权益保障
目前国内在自然灾害所导致的人口迁移方面关注最多的就是汶川地震,其中对灾后重建、灾害移民的安置等方面研究较为深刻和丰富。
沈茂英(2009),刘家强(2008)等对灾后受灾人口进行了研究认为:要做好地震灾害人口迁移工作,必须有科学的迁移规划,而做好迁移规划的前提,是我们对该区域的现有人口容量和适度人口容量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较为科学的测算。
3. 因环境灾害的人口迁移
有关环境移民和环境难民的许多问题,尽管在学术界和政界讨论已久,但至今尚未达成共识。同时,我国对环境移民问题研究较少,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和西方学术界并不完全一致[5]。
陈勇(2009)考虑到环境移民发生的诱导因素、规模和特点,综合各种分类方案,将环境移民分为环境灾害移民、环境退化移民和环境征用移民三大类。
飓风、暴雨和洪水经常会破坏房屋、村庄、农场和当地商业,对居民影响较大。但因其突发和短暂的特点, 国际上一般认为其影响往往是短期的和区域性的, 在导致长期和长距离的人口迁移方面的作用有限。渐进性的气候变化表现在其早期和中期阶段时常常导致暂时性的迁移,渐进性气候变化导致的人口迁移大部分是在国内迁移。
4. 总结
国内外对于因灾而产生的人口迁移问题的研究都是刚刚起步,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历史资料的一些整理和理论性的探究上,比如对于一些相关名词的分类方面等。另外,国内外学者在相应的问题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仍然缺少一整套相对成熟的灾害移民理论体系来应对还未出现的灾害现象,这应当是今后学术界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 Classifying Human Migrations Caused by Environmental Change[J].
[2] Environmental Refugees[J].
[3] Migration and Environmental Hazards[J].
[4] 陈勇. 对西方环境移民研究中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05).
[5] 陈勇. 对灾害与移民问题的初步探讨[J]. 灾害学, 2009(02).
[6] 余庆年, 施国庆. 环境、气候变化和人口迁移[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07).
[7] 郭剑平, 施国庆. 环境难民还是环境移民――国内外环境移民称谓和定义研究综述[J]. 南京社会科学, 2010(11).
[8] 朱冬亚. 环境移民及其对策[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5(02).
[9] 气候变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J].
[10] 朱杰. 人口迁移理论综述及研究进展[J]. 江苏城市规划, 2008(07).
日本从强烈的危机意识出发,将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对策研究走在了世界前列,成为各国学习借鉴的榜样。中国自进入21世纪以来,发生了汶川大地震(08年)、青海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全球范围内的印尼大海啸(09年)等灾难触目惊心。分析日本的灾难心理及其应对策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日本自然灾难多发成因
日本多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有直接联系。其位于大陆东岸海洋西岸,由东北向西南延伸,每年夏秋季节受台风侵害严重。从地壳构造上看,其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常年地震频发。
二、“一性”灾难观的含义与来源
“一性”,大辞泉指“短暂的病症”(病の症状などが一的であること)以及“短暂消失的现象”(象が一的ですぐ消えること)。中文译为“短暂性”“瞬间性”。用于地震等灾难的评价上,指灾难瞬间过去。《实用日语翻译》第一章第一节提到,“ある人は地震の被害を一程と言う。つまりぎてしまえばそれでわるだ”。(有人评价地震灾害为短暂性。即一旦过去就完结。)
三、“一性”灾难观形成背景
(一)温润的环境与顺应、从容的和谐自然观
日本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东部,北纬30°~45°,东经123°~150°之间。处于海洋的包围之中,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地形狭长,受大陆和海洋气候的双重影响,气候变化较大,四季分明。境内多山,国土森林覆盖率高达67%。年平均降水量在1800毫米左右。从自然环境来看,日本民族生活环境温润而富于变化。在此环境下生存的日本民族保持了对自然环境的敏感。著名的地球地理学家、作家寺田寅彦在随笔《日本人的自然观》中提到,“温における季の交代、天の化は人の知を成する。期的あるいは非期的にな化の相貌をわす境にするためには人は不断の注意と多なくふうを要求されるからである。”(温带的季节、气候变化孕育了人类智慧。需要人类不断的引起注意,并想办法去适应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呈现复杂变化面貌的环境。)古代日本以农耕为主,对土地的亲切与对大自然的敬爱加上长久以来地震、火山等灾难的无法预知性以及不可抗性使得日本人民养成了顺应自然生活而非与自然为敌的智慧。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日本人民学会接受并积极思考如何与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相处。
(二)佛教“无常观”的深远影响
据《日本书纪》中记载,佛教于公元552年经由百济(朝鲜)传入日本。无常 (佛教):佛教用语,一切事物是因缘所生,渐而败坏,故曰无常。强调对事物的空无看法。研究显示,佛教中的无常观与日本的季节、气候交替相融合,形成了日本民族关乎生死的独特无常观。即:不仅具有佛教上“诸法无常”的消极,更多的是虽承认世事无常,却不消极避世,在变化中寻求新生的积极追求;强调对于现实、人生的救济与觉悟。这在主观上促使人们面对既发灾难,接受现实,认为灾难终会过去,承认其“瞬间性”,且更好地应对。
(三)“一性”灾难观的影响
在此影响下,日本人民一方面将对灾难的认识常态化,对环境、自然的改变十分敏感,时刻具备忧患与危机意识,积极研究,掌握自救方法。另一方面以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为支撑,形成了成熟完备的救灾体系。
1. 对民众的影响
认为自然灾难的可怕具有短暂性并不是忽视其危害,而是更加强调对其发生时具体应对策略和防御方法的思考研究。寺田寅彦便经常强调对于灾难的深刻反省。如,其在《灾难杂考》中提到,“野菜や肉がくなれば死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ように、がくなったらたちまち「さいなんきがのために死すべき命におかれているのではないかというわった心配も起こし得られるのではないか。”“甚至会奇怪地担心,就如同没有蔬菜与肉食人类不得不灭亡一样,如果失去了灾难,人类也会踏上因对灾难的饥饿而灭亡的命运之路”。
据调查,有高达75%的小学生认为“不远的将来身边可能发生大地震”,有60%的家庭购置了便携式收音机、手电筒和药品,有20%的家庭储存了应急食品。每个家庭都备有应急包,包中有紧急食品、纯净水,手电筒、电池等;日本人从小便掌握地震等来临时的自救方法;熟悉附近的临时应急避难所(一般为校舍);灾难发生后积极帮助社区老幼孕妇避难。通过各种自救方式保护自己与他人。
2. 政府与企业的反应
政府不断完善对瞬间发生的灾难的应对政策。首先是建立了如《建筑基准法》(1950年),《灾害对策基本法》(1961年),《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1978年)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根据法律规定,学校校舍必须达到8级抗震效果才算合格;其次,设立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内阁危机监理会”等机构强化对灾难的研究与监管,研究成果之一便是电视报警机制,灾难发生前短短几秒之内电视便可以及时信息,并能自动报警;规定每年3月的第一周是全国消防周,全国小学每月都需进行地震火灾演练。完善发挥灾后重建功能的地震保险制度。地震保险分由个人投保的住宅与家庭财产地震保险和由企业投保的企业财产地震保险。由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政府、个人或企业共同承担保险风险。
企业的表现展示出社会担当,如东日本大地震发生5分钟后,日本公用电话的国内通话自动转为免费,移动电话运营商则通过开启灾区通信预警机制承担社会责任,如主动提供避难、免费充电和出借手机、提供灾害留言板寻人服务等。日本的手机都由第三方运营商定制完成,配备有防震和报警功能。
3. 非政府组织的援助机制
国际和国内非政府组织简称NGO,日本救灾体系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成立于2000年的日本平台(Japan platfrom,JPF)。由政府、私人基金会、民众、媒体共同组成。能整合各方优势,涵盖紧急救援中的资金、交通、物资、专业服务、志愿者等各个方面。其弥补了政府功能的不足之处,化解了不必要的矛盾,功能强大。
四、对中国抗灾的启示
日本的抗灾文化虽与中国不同,但面对灾难的危机与自救意识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其抗灾体系由民众自救互救、政府企业公共救助、非政府组织的援助构成,成熟完备。我国应建立完善抗震救灾以及地震保险的律法与法规,规范企业行为,从法律层面提高抗灾能力;加强思想宣传,提升民众危机意识;重视技术研究;整合优势资源,发挥民间力量,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抗灾文化与体系。
参考文献
[1] 吴思佳.简明日语翻译教程[M].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 2010.
我国零八年发生的512大地震是建国以来受灾人口最多、波及区域最大、破坏最为严重的重大自然灾害。这场灾害具有毁灭性和突发性,损毁了公共设施,导致人畜伤亡惨重、大量房屋倒塌,许多灾民无家可归,所以卫生防疫工作是灾后的重要工作内容。笔者根据相关灾区救助经验,提出了相关的看法和建议。
一、明确灾区和疫区的卫生防疫工作重心
1、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重心
这里的灾区指的是受到地震灾害影响的地区,地震灾害增加了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必要因素,即易感人群、传播媒介和传染源等,这大大提高了传染病的发病风险,所以控制传染病的风险因素是工作重心。
2、疫区的卫生防疫工作重心
疫区指的是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和爆发,流行病的病原体四散传播史能够波及到的区域。所以对于疫区的卫生防疫工作来说,对于已知的传染因素进行彻底、严格的卫生干预和处理。
二、地震灾害相关公共卫生问题的解决对策
重大自然灾害会引发严重的公共卫生破坏。比如,水电设施损毁,城内缺水、缺电,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卫生机构瘫痪,传染病流行;以下已是相应的解决对策:
1、城市水源污染
在经过强烈地震之后,城市的供水设施被严重损毁,供水被迫中断,地表收到污水的研究中污染,所以影响到了饮用水水质,如果缺乏有效控制,会造成肠道传染病的大爆发。所以,灾后首先需要解决群众的供水问题。其中需要注意四点:第一,选择合适的水源,综合考虑垃圾堆、厕所、水源流向等因素,选择合理的地质,优先选择深层地下水,并且制定水源保护制度。第二,使用科学合理的供水方式,比如使用消防水带输送水、用水车运水等等。第三,进行严格的水质检测,确保饮用安全。第四,防止尸碱中毒,尸体在腐烂后会污染周边水源,进而引发尸碱中毒,所以需要确保水源周围没有尸体,同时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第五,彻底消除饮用水,未经消毒不能够饮用。
2、灾区食品污染
地震过后,灾区人民的生活环境遭到了严重的污染,同时房屋的倒塌,扩大了鼠类的生存空间,所以家中的食品极易遭到污染,如果使用了被污染的食品,那么会引发接触性疾病和食源性疾病。所以,需要严格管理地震后灾民家中的各类视频,不能食用没有经过质量鉴定和检验的食品,从而防止疾病的再次发生。震后,不可避免会出现食品供应紧张的问题,救灾食品的分发、储存和运输都面临较大的难题,并且需要进行严格的卫生监督。救灾视频必须和鼠药、杀虫剂分开运输和储存。需要选择清洁、通风、干燥的地点存放食品。同时,食品的发放需要专业的卫生防疫人员来执行,禁止食用和发放被污染或者变质的视频。对于临时饮食供应点和食堂来说,需要确保其卫生状况良好,防止食品受到污染。加强对灾区人民的饮食卫生宣传,让他们避免吃不洁和变质腐败的食品。
3、对传染病的控制
在地震发生后,空气和水体都遭到了污染,所以比较容易引发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如果灾害人群进行集体迁移,就传染更多地区的群众,同时非免疫人群在进入疫区后也会遭到传染。接触机会的增多和人群密度的增大,导致了传播机会的大大增加。对于传染病危害大的地区。第一,切断传播渠道、控制传染源。有目的的控制传染源,并且组织进行灭鼠、灭蚊和灭蝇活动,先明确媒介生物的生存区域,而后在进行几种的消灭和控制。加强对食品的管理,防止“病从口入”。第二,通过疫苗接种提升灾区人群免疫水平。灾害发生后,灾民比较分散,所以难以控制其免疫水平,灾民中有许多没有免疫接种的经理,所以又必须通过计划性的预防服药和强化免疫来控制灾区的疫情。第三,对现患进行突击治疗,把已经被传染的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以此来控制传染源,并且减轻他们的痛苦第四,加强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的健康保护,这些特殊人群的抵抗力相对较差,所以在蚊虫叮咬、营养不良和环境恶劣的环境下比较容易患病,所以需要对这部分人群的采取预防保护措施。第五,实时监测疫情,检测内容主要有媒介生物数量、啃齿动物数量、疾病发生情况,传染病类型等等。第六,控制人畜共患病,例如狂犬病等,需要管控号高危动物,并且进行针对性的免疫接种,防止此类病患的发生。
三、灾后的卫生防疫知识应急培训教育
开展卫生防疫的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视野,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去预防、评价和发现各类危险致病因素,而不是一对一的面对病人。要明确卫生防疫工作不是简单的灭鼠、杀虫和消毒工作,而是需要应用高效的公共卫生措施来控制和预防疾病的流行。除了采取相关卫生处理措施去除掉传播媒介之外,组织开展卫生防疫知识教育也是一项重要工作,能够提升当地灾民的自我保护意识。首先,需要提醒群众重视起居住场所的换气和通风,注意食品和饮水的卫生,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其次,需要加强对防疫人员的心理疏导。对于未知的事物,所有人都会产生恐惧的心里,比如,卫生防疫工作人员在灾区会接触到大量腐败的动物尸体和遇难者遗体,不仅会散发出难闻气味,还会释放出给累致病病原体。在实际的防疫中,需要让他们具备“可怕、可治、不可怕的”的信念,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指导,让他们指导只要穿好防护服,依照规定进行操作就没有问题。
四、结论
在重大灾害发生后,许多人都想要通过消毒的方法来达到预防疾病和消灭疾病的目的,但是对于专业的防疫工作着来说,需要明确卫生防疫工作并不是简单的消毒,而且灾区也不等同于疫区。要通过积极的卫生防疫宣传、消杀灭活动、及时的卫生学评估、主动的疾病管控来确保卫生防疫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姜广启,隋宏.自然灾害引发传染病的对策和研究进展[J].职业与健康.2012(11):96-97.
[2]王忠灿,贾德胜.地震灾害应急救援中的疾病预防控制[J].预防医学杂志.2015(01):57-58.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高考和会考的时间安排,以及我校本年级地理科目的教学进度,本学期理科班要面临会考,文科班要结束选修5、选修6和初中地理知识复习的所有课程。所以教学任务比较重,特制订此教学计划作为本年级本学期地理教学工作指导。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高二上学期的地理学习,基本掌握了高中地理必修三册和选修五(文科)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我校学生地理基础知识普遍较差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我所带的理科班都是基础稍差的学生,班级人数也较多,除此之外,理科班的学生对会考科目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理科班的地理基础会考复习困难重重。
2.我所带的两个文科班学生地理基础较差,没有发现大量对地理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其中上学期新接带的高二(2)班,有的学生课堂纪律较差,这给教学工作带来大量的麻烦。而另一个文科班,即高二(6)是艺术班,所以地理文化课课时较少,教学工作紧张,这又为教学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
三、教材分析:
由于高考改革特殊性和会考的重要性,高二地理的学习主要由于高考的改革和高中地理学习与复习的自身特殊性,文科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包括初中区域地理知识在内的高中地理选修五.选修六的学习与复习,初中地理以区域地理为主,着重讲空间分布和区域差异;理科学生主要复习高中地理的三本必修知识,学习任务重。
四、教学任务及总要求:
1、理科以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强调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性,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等主动意识为基本出发点,以会考标准为依据,做好基础知识的复习梳理。
2、文科注重基础,面向大众,注重一切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为今后高考学习打好基础。学习选修5的知识,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规律,探求环境、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认识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概况,了解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御,进一步提高生存救助能力,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尝试专项研究与实践活动;学会灵活运用地理图表、数据和文字等资料比较差异、归纳规律、分析成因,正确认识和评价自然灾害与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防灾减灾观和可持续发展观。通过学习选修6,认识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并了解人类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更深刻地认识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的形成与发展,进一步理解人、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关系,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增强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复习初中世界地理知识,重点使学生认识各大洲各国的地理位置及优势特点,并能进一步分析认识形成特色的原因。
3、培优补差,个别辅导,解决个别学生吃不饱、个别学生吃不消的矛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五、教学主要措施:
1、在教学方式上,虽然注意到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但在课堂上,仍以教师为主,学生的自主取向表现得不明显。虽然学生能比较多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但是基本上仍然是按照教师预先设定的路在走。同时过于周密的设计往往会导致过度的控制,不敢放手。对于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教师的处理仍然带有比较强的传统教学的痕迹。如何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探究的空间更大,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研究。
2、要提高学生对课堂时空的使用效率,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义和看法,如何将教学资料变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在学生活动的深度、广度上做文章。
3.要注意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既要考虑到发挥好学生的作用,更要照顾到后进生的参与和提高,使各层次学生都能自主地参与学习,并学有所得,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提高。
今年年初,英国广播公司在34个国家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表明,因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且不受制约,全球收益分配不公等问题日益显现。在此大背景下,因气候变化引发的严重自然灾害不仅威胁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同样不能幸免,因此而导致的经济不安全问题非常突出。
自1970年以来,全球共发生了7000余次重大灾害,致使250万人丧生,造成至少两万亿美元的损失,给无数人的生活造成影响。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比上世纪70年代高4倍,有更多的人流离失所。
联合国此次的报告表明,经济不安全问题在最贫穷的国家最为严重。由于中国等一批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快速发展,一度使人们对消除贫困持乐观态度。但目前,在许多地方,这种乐观正在转向忧虑:世界经济增长逐渐减速,粮食和能源价格上涨,经济受到冲击和影响,人们开始担心粮食和能源能否得到保障。
由于贫穷、高负债水平、公共基础设施不足、经济缺乏多样性等原因,发展中国家受自然灾害的威胁比发达国家更大。有数据表明,发展中国家因自然灾害导致的死亡率比发达国家高20倍至30倍,甚至更多。比如,最近发生在中国四川的大地震已造成近7万人遇难、近2万人失踪;今年5月袭击缅甸的强热带风暴,已造成缅甸8万多人死亡、5万多人失踪,240多万人亟待救援。而2005年发生在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仅造成1209人死亡。而发展中国家受灾后的恢复速度远比发达国家缓慢得多。未来10年,全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可能将达到1万亿美元。
最近的民意调查指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公众都尖锐地感觉到不安。粮食和燃油价格上涨引发示威游行,将个人的不安引到街上,成为社会的不安。
联合国经济学家的调查发现,房贷和以房产支撑的金融工具的关键作用,以及它们的脆弱性,说明了1990年以来投资与产出比非常不稳定的现象,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举债、借贷经营、抵押品价值和资产的预期价格,成为经济循环周期的主要动力。”以复杂的机制把危机分散到各金融领域,反而是把危机扩散到更广,造成发达国家住房市场和信贷市场的危机,影响到全球。近期发生的美国大型房屋贷款银行印地麦克(Indy Mac)因支付危机被联邦监管机构查封和“两美”房贷新危机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联合国建议,各国政府以逆周期的财政措施来应对――在繁荣的时候储备一些资源,在经济下滑的时候,采取刺激经济活动的措施。
IMF对全球经济看法悲观
7月3日印度外贸总局在官方网站上宣布,从即日起至10月15日禁止印度玉米出口,以此来增加国内供给。其实不只是印度,目前全球都受到原油和粮食价格高涨困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7月1日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高涨的原油和食品价格,使发达国家居民的生活标准降低,并且提高政府在控制通胀的前提下刺激经济增长的难度。而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特别是一些低收入国家,所带来的风险更大。如果国际原油和食品价格维持在目前水平,已经有大约60个中低收入国家面临外汇储备下降到危险的低水平的风险,而国际原油价格很有可能继续攀升。因此他们提出应对危机的多边合作至关重要,国际社会应该通力合作,确保食品和资金尽快抵达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
IMF总裁卡恩日前表示,难以预计全球金融危机还会走多远,因信贷的进一步损失程度将取决于美国房屋市场状况。可以肯定的是,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部门的影响还摆在我们眼前。而食品和石油价格高涨,加剧了金融问题给经济带来的冲击。IMF对今年和2009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看法相当悲观。经济增长放缓的威胁还不及通货膨胀,一些国家的通胀非常严重。在发达国家,央行已考虑了通胀因素,采取了正确的货币政策立场。而在发展中国家和部分低收入国家,至少是其中部分国家,如拉丁美洲和非洲部分新兴经济国家的通胀已经失控。那意味着在未来数周或数月内,货币政策可能必须收紧。因此目前提请各方关注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IMF现在就是朝这个方向努力。
目前许多国家都已经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工具减轻上涨的食品和原油价格的影响。IMF认为从效率的角度来看,将国际市场的价格涨幅完全传递到消费者是明智的,这样可以鼓励生产者提高供给,并且抑制消费需求。但与此同时,必须通过补贴的方式保护最经受不起价格上涨的贫困人口。各国政府在利用货币政策打压更加广泛的物价上涨时,还应该尝试去适应更高油价和食品价格,这对于那些已经因价格上涨而提高财政支出的国家而言更加重要。
除此以外,维持国际食品市场的开放也是很重要的。目前已经有许多国家通过贸易政策来应对当前的危机,一些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开始对出口进行限制。IMF认为虽然他们确保本国的粮食供给的立场可以理解,但是出口的税收和禁令应该被取消,这样才能使生产者和消费者适应更高的价格。与之相对应的,进口国降低关税税率,也能够帮助减少无效率的贸易扭曲,并且减少进口价格涨幅。
美国通胀上行金融危机加剧
美国最新公布的政府报告显示,美国6月份进口价格连续第四个月飙升。美国6月份进口价格较上月升2.6%,追平5月份向上调整后的升幅。6月份进口价格较上年同期飙升20.5%,是1982年9月该数据首次以来的最大升幅,接近去年同期升幅2.3%的10倍。美国6月份出口价格较上月上升1%,较上年同期上升8.6%,也为20年来最大升幅。6月份农产品出口价格较上月上升2.2%;非农产品出口价格较上月上升0.9%。
6月份石油进口价格较5月份上升7.4%,较上年同期上升78.6%。当月不包括石油的进口价格较上月上升0.9%,较上年同期上升7.3%。不包括所有燃料的进口价格较上月上升0.8%,较上年同期上升6.6%,创历史最高水平。数据显示,6月份非石油工业供应品和材料的进口价格上升3.4%。6月份食品进口价格较上月上升1.9%,较上年同期上升近16%,为历史最高升幅。
此次公布的具体数据还反映出美元兑其他主要货币下跌对进口价格构成影响。6月份来自欧盟的进口商品价格较上月上升0.6%,较上年同期则上升近10%,为历史最高升幅。6月份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价格较5月份上升0.6%,较上年同期上升4.8%,升幅创历史新高。
在美国,金融动荡和公众不安是由大约一年前的次贷危机所引发。而进入今年7月,次贷危机又强力发酵,先是美国最大的两家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房利美)、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房地美)陷入困境,7月11日,这两家公司的股票开盘即遭腰斩,股价暴跌约45%,股价也跌至17年来低点,与去年8月相比,跌幅超过80%。受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拖累,上周美国市场也以下跌报收。道琼斯指数一周累计下挫1.7%,为连续第四周下跌。同一天,美国大型房屋贷款银行印地麦克(Indy Mac)因支付危机被联邦监管机构查封。这也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一年来发生的最大银行遭查封事件。
去年夏天,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引发全球主要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到今年4月,历时几个月的金融市场动荡一度出现缓和迹象,华尔街一些主要金融机构当时乐观地表示,美国次贷危机最严重的时期可能已过去。但房利美和房地美目前面临的困境表明,美国次贷危机远未结束,甚至有继续恶化的可能。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15日在国会听证会上表示,美国经济仍面临金融市场动荡、房价下跌和石油、粮食价格飙升等“诸多困难”,这对美联储决策构成“严峻挑战”。美国经济前景仍存在极大不确定性,美国经济将继续缓慢增长。此外,通胀问题不容忽视,并在近期很可能加剧。他强调,美联储必须密切关注有关通胀和经济增长的信息。而保持金融市场稳定运行仍是美联储目前的“最优先任务”,美联储正密切监视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运行。
欧元区通胀水平令人担忧
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9日在欧盟议会全会上作年度报告时表示,欧元区通胀水平偏高,令人担忧。
特里谢表示,今后几个月欧元区通胀的前景仍然严峻,“考虑到能源和粮食价格的上涨,2008年欧元区通胀水平很有可能持续高于央行既定的目标上限,估计到2009年才会缓慢下降”。
欧元区15国6月份通胀率达4%,创欧元流通以来的最高纪录,大大高于欧洲央行制定的2%的目标上限。虽然欧洲经济形势逐渐走弱,7月3日欧洲央行还是将基准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至4.25%。欧洲央行日前决定加息是为了稳定物价,而物价稳定将有利于欧元区的低收入人群。欧洲央行加息的主要目的在于稳定欧元区物价,而维持物价的稳定是经济持续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的必要条件。
欧盟统计局9日公布的修正数据显示,欧元区15国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较去年第四季度增长0.7%,略低于市场预期的增长0.8%。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长2.1%,略低于去年第四季度同比2.2%的增速。
特里谢表示,虽然总体上欧洲经济仍然健康,但是经济的波动性也在加大。当天早些时候公布的出口数据也显示,欧元区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德国和法国的出口已经大幅放缓。分析人士认为,欧元区经济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里将难以保持这一增长势头。较弱的经济增长将会限制欧洲央行后续的加息空间。
有经济学家认为,欧洲央行此次加息对控制通胀的作用有限,但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伤害。欧洲央行上调欧元区基准利率,欧元区与其他地区的利差将进一步拉大,这将导致欧元继续升值。德国的零售和私人消费状况“非常弱”,德国经济有出现停滞的危险。
联合国为全球经济不安开“药方”
联合国的经济学家认为,全球价格高涨,各国发展机遇的不平等和就业不稳定前景已经在一些国家引发了严重的政治不安,这使得经济成为全球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杠杆。市场机制本身不能产生所需要的经济安全。他们呼吁国际社会采取步骤,缩小经济循环周期的摆动幅度,减少经济增长依赖负债和金融工具的程度,按照发展的优先需要设定宏观经济政策,并对多边主义注入新的生命力。
联合国希望通过国际社会的反思和共同努力,尽快消除这种不安全感。对于全球经济社会的不安全现状,人们应有充分认识,在制定经济和社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不安全因素,所制定的经济和社会政策要更加全面和务实,切合当地所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在实施反周期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时,需要同样制定充分可行的社会保障计划。同时要把防治自然灾害和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应对灾害的能力,防止自然灾害演变成人类灾难。应对经济动荡的几点建议联合国指责一些国家在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建设生产性农场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援助之前,先对它们施加开放贸易和金融市场的压力。联合国的经济学家建议,采取全盘的战略性农业援助政策和公共投资,并呼吁重新思考工业化政策和比较平衡的经济和社会政策。
为了在动荡的金融流动和商品市场中自保,许多发展中国家采取的步骤之一,是大量储备外汇。然而,这些储蓄大部分闲置不用,这将使这些国家每年损失大约 1000亿美元。联合国建议,继续并扩大现在已经有的趋势,将外汇投入有生产力的财富基金,特别是将这些基金直接投资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项目上。
中图分类号:[TV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060-04
0 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自然灾害的多发性与严重性是由其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中国大陆东濒太平洋,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陆海大气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天气形势异常多变,各种气象与海洋灾害时有发生。中国地势西高东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易形成大范围的洪、涝、旱灾害;中国位于环太平洋与亚欧两大地震带之间,地壳活动剧烈,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和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西北是塔克拉玛干等大沙漠,风沙已危及东部大城市;西北部的黄土高原,泥沙冲刷而下,淤塞江河水库,造成一系列直接潜伏的洪涝灾害。中国有约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都十分严重的沿海及东部平原丘陵地区。…而工程建设项目多是暴露于这些自然灾害之下的,灾害的多发必然会对建设项目产生很大的影响和损失,因此有必要对工程建设项目中的自然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和管理。
1 自然风险概述
1.1 风险风险是指客观存在的,在特定情况下、特定期间内,某一事件导致的最终损失的不确定性。
美国学者A.H.威雷特认为:“风险是关于不愿发生的事件的不确定性之客观体现。”
比较经典的定义是美国人韦氏给出来的:“风险是遭受损失的一种可能性。”
综上所诉,风险一词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含:一是指风险意味着出现了损失,或者是未实现预期的目标:二是指这种损失出现与否是一种不确定性随机现象,可以用概率表示出现的可能程度,但不能对出现与否做出确定性判断。
有学者认为单纯从范畴的角度去界定风险是不够的,他们尝试从风险要素的交互角度去解释风险的本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种是:
①美国人cllicker和Posner提出的,风险应是损害(hazard)和损害暴露度(exposure)两种因素的综合,并给出了表达式:
风险=损害×暴露度
式中,暴露度是指风险承受者对风险的暴露程度,它包含了风险发生的频率和可能性。
②我国的杜端甫教授认为,风险是指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是人们因对未来行为的决策及客观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可能引起的后果与预定目标发生多种负偏离的综合,并给出了如下数学公式:
R=f(P,C)
式中R――风险;
P――不利事件发生的概率;
C――不利事件发生的后果。
1.2 自然风险
1.2.1 定义自然风险就是由于自然力的作用,造成财产损毁或人员伤亡的风险。
自然风险是指因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化产生的现象所导致危害经济活动,物质生产或生命安全的风险。
1.2.2 自然风险(灾害)分类①气象灾害。包括风暴大风、干热风、暴风雨、暴雨、寒潮、冷害、霜冻、雹灾、高温及早灾等。②海洋灾害。包括风暴潮、海啸、潮灾、海浪、赤潮、海冰、海水入侵、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回灌等。③洪水灾害。包括洪涝灾害、江河泛滥等。④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塌陷、火山、矿井突水突瓦斯、冻融、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⑤地腰灾害。包括由地址引起的各种灾害已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如沙土液化、喷沙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等。⑥生物灾害。包括农作物病虫害、鼠害、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环境灾害、流行性传染病等。⑦森林灾害。包括森林病虫害、鼠害、森林大火等。
这种自然灾害的分类是按照灾害发生的特点、灾害管理及城市减灾系统来进行分类的,虽然不是直接以工程建设项目的自然风险来分类,但是1~5类都是工程建设项目所直接面对的风险,尤其是气象及极端的天气情况是工程建设项目所经常面临的自然风险。6、7类风险可能会对建设项目会产生间接的影响。
1.2.3 特征自然风险的特征是:自然风险形成的不可控性,自然风险形成的周期性,自然风险事故引起后果的共沾性,即自然风险事故一旦发生,其涉及的对象往往很广。具体说来其特点如下:
①产生次生灾害。直接灾害常引发严重的次生灾害,如地震引起火灾、水灾、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有可能造成数倍于直接灾害的严重损失。②高灾损失性。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其产业林立,又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果发生重大灾害必然造成严重的损失。对于一个工程项目来说,如果遭遇重大灾害,则i有可能使整个项目彻底损毁、失败。③周期性。自然灾害的发生常呈现一定的周期或者季节性,如袭击我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以7、8两月最为频繁。④明显的地区差异。由于我国领土广阔,由西向东等的地形复杂且不同,各地区气候、地质条件也各不相同,因此自然灾害的地区差异性是我国灾害的一个重要特点。⑤客观性和不可控性。自然灾害的发生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其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可以预防但是不能阻止或者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
2 自然风险对工程项目的影响
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的主要过程――施工阶段基本上是在一个大的露天工厂内完成的。施工过程受天、地、人等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而天气对施工过程的影响通常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工期、质量、投资费用以及施工安全,可以说建筑业是最典型的靠天吃饭行业。因此参与工程建设的相关技术、管理人员,必须对工程项目可能面对的自然风险及其对建设项目的影响有所了解,尤其对于气象及天气变化等常遇到的风险情况要了解,可并运用于相应的施工管理过程,从而预防一些重点自然灾害对建设工程的影响。
下面本文就从项目的成本、工期、质量、安全四个方面浅谈自然风险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影响,并通过一些简短的举例进行补充说明:
2.1 自然风险对项目成本的影响
2.1.1 对施工过程中的影响。①防灾成本;②灾害造成的直接破坏损失,包括对物的破坏和对人的伤害;③由于工期的增加而导致成本上升(工人工资、机会成本、贷款)。
2.1.2 对材料成本的影响。一些重大灾害会导致城市、农业、工业等大范围的破坏及损失,由此会使建筑材料价格产生变动。如:今年春季的西南大旱,导致西南农业大灾,由此可能致使与此相关的一系列物价上涨,最终导致建筑成本的增加:5.12大地震。由于大量
房屋遭到破坏,灾后重建急需大量的建筑材料,需求的激增也会导致建筑材料价格的上涨。
2.2 自然风险对项目工期的影响
2.2.1 对施工过程中的影响。①工人效率降低,在一些极端天气或天气不好的情况下,如高温、低温、大风、下雨等条件下工人的工作效率会受到很大影响;②自然灾害导致的停工,如各地方都有规定,当温度、风力达到一定的限度时,工地必须停工:③自然灾害发生时,或由于损坏的建筑或设备进行修复而必须增加的时间。
2.2.2 对材料等的运输产生影响。当自然灾害导致建筑材料的运输路线破坏、受堵,而材料储备又不充足时则很大可能会导致施工工期的拖延,如大雨、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导致路线中断等。
2.3 自然风险对项目质量的影响自然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对建设项目的质量产生影响,而被天气、气象等的极端变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混凝土和钢筋,气温、湿度、风力等的变化都会对混凝土的浇筑、养护产生影响。如:在高温下拌合和浇筑混凝土,水分蒸发快,引起坍落度损失,难以保证所设计的坍落度,易降低混凝土的强度、抗渗和耐久性。著掺用减水剂的混凝土,温度高气泡易挥发,降低其含气量,且变得不稳定,空气量难于控制,使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变得较为困难;且高温时,水泥水化反应加快,混凝土凝结较快,施工操作时间变短,容易因捣固不良造成蜂窝、麻面以及“冷缝”等质量问题:如果脱模后不能及时浇水养护,混凝土脱水将影响水化反应的正常进行,不仅降低强度,而且加大混凝土收缩,易出现干缩裂缝。
2.4 自然风险对项目安全的影响
2.4.1 灾害导致直接导致的安全事故。如,雷击及由此次生的火灾等导致的人员伤害,大风导致的脚手架、建筑物的倒塌对人员的伤害事故、夏季高温导致中暑等。
2.4.2 极端天气等对人心理产生影响,并由此导致事故率的上升,如:在高温天气施工时,工人很可能会心烦气躁,导致施工中不够细致,发生安全事故;或者由于天气炎热而不戴安全帽等。
3 自然风险管理
从上文可见,自然灾害对建筑工程的影Ⅱ自不小,大的灾害甚至会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因此有必要对建设项目的自然风险进行合理的管理,尤其对于灾害多发地区、多发时期。虽然灾害的发生我们是无法阻止的,但是我们可以加强管理,使灾害的损失达到最小。
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风险识别和风险估计、风险估计、风险应对、风险决策,具体如图1所示。
下面本文就以自然风险管理的程序为线,谈谈如何对工程项目的自然风险进行管理。
3.1 风险识别与估计风险识别,是指运用一定的方法判断在项目周期中已经面临和潜在的风险,识别风险可以通过感性认识和经验,更重要的是通过运用会计、统计、项目执行情况和风险记录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项目风险的识别过程。
风险估计,是在识别项目风险的基础上,通过对所收集的大量资料加以分析,对项目的每个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如:运用概率和统计的方法,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找出风险因素、估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预测风险发生的时间段。本文把此阶段的工作设计为下面的表格。
如果工期较长,可将工程项目分成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分析,可以按时间均分,但是我的方法是按照工程的里程碑或关键事件进行划分,因为同一个风险对项目的不同施工阶段的影响是不同的,每个施工段都有自己的特点,并且也便于对已经建好或者说暴露于风险中的资产进行计算。
表中:a、b、c、d是对项目工期的划分,Pal表示在a阶段风险1发生的频数。
如果有的风险发生的频率高,或者是同一风险不同强度间的损害程度差别较大也可以对每个风险再按其强度稍微细分以下,不过也不宜分过多,过多了费力也意义不大。
风险识别与估计的方法:
(1)专家法:专家法是指以专家来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又称“专家调查法”。比较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①专家会议法,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调查研究,然后通过座谈讨论得出预测的结论:
②德尔菲法,运用这种方法时,由协调者以函件形式,向互相不见面的有关专家发出问题表,要求专家对问题表所列示的问题作明确回答,收回的答卷经协调者归纳整理和分析后,再将结果以函件形式发送给有关专家。如此反复几次。在此期间,专家可以根据上轮归纳的结果,修改或坚持自己的意见,并提出坚持或修改的理由。采用这种方法须运用特制的调查表格和综合、归纳、整理的科学方法。其过程简述如下:匿名征求专家意见归纳统计匿名反馈归纳统计……意见稳定,停止。
(2)统计方法:统计方法就是根据以前发生风险的资料,预测未来发生某种自然风险的可能性。此法比较适用于有大量统计资料的情况。
首先,对以往的自然风险资料进行初步统计,找出可能发生的自然风险因素:
然后,对风险的发生情况进行估算,估算的步骤如下:
①选取某种要计算的风险因素:
②对该风险的情况进行统计;
③对统计数据进行计算,按照不同的时间段计算该风险在每年中该时间段内发生的概率或者说频数,计算结果如下面的例图(数据是虚构的,主要是表达此步的输出的大概形式,当然也可以用其他形式表示出来):
④重复以上步骤,对其他风险因素进行估算,然后完成上面的工程周期――风险表。
3.2 风险评价
3.2.1 计算在各施工内,各种灾害的强度范围,或者说是风险强度的期望值。
如:一个施工期跨越了一月、二月、三月,则将上面估算的这三月的风险情况再进行汇总计算,Pa=P1+P2+P3
Pa表示在a施工期间发生某种风险的频率;
P1表示在一月份发生某种风险的频率:
3.2.2 风险发生后对项目造成的损失
①专家法。具体方法同上面的风险识别与估计中的专家法。
②线性回归法,我们可以得到某种风险的等级和损失之间的关系,即线性关系:Sa=Ax+By+C。
式中S表示损失:
X表示某种风险的等级的大小,如风力大小、地震烈度、雨量多少等:
y表示暴露于风险中的投资的多少。
③综合前两步,计算项目在某一阶段损失的期望值Ea=PaxSao
3.3 风险应对方法
3.3.1 风险对策
(1]预防风险。风险预防是一种主动的风险管理策略,就是在风险发生前积极做好相关的计划获准备,防患于未然。①在项目开始时就要做好防御风险的准备,按照前两步评估结果,对该阶段发生概率比较大的、可防御的风险要做好相关的风险排除计划,并准备好所需的一些工具、材料。②在做施工组织设计时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对于受此阶段自然风险影响大的施工作业应尽可能避开此阶
段;在施工场地的设计时,要合理安排、分割,材料储存、施工场地、人员居住区等,避免由于灾害发生时的次生灾害;③加强相关教育,使工作人员在风险到来时能有条不紊地采取行动,减少由于人员的行为不善而造成的风险或损失。
(2)减轻风险。对于自然风险来说,减轻风险主要是为了减少风险发生的不利后果,减少损失。自然风险的种类、形式都是知道的,并且很多单位经过多年的施工都有一些应对自然风险的具体的施工、技术方面的措施。所以对于风险评价中采取相关措施能使损失减少的风险项,就应按照风险排减计划,积极采取行动。
(3)回避风险。回避风险是指当项目风险潜在威胁发生可能性太大,不利后果也太严重,也无其他策略可用时,主动放弃项目或改变项目目标与行动方案,从而规避风险的一种策略。如果通过风险评价发现项目的实施面临巨大的威胁,项且管理班子又没有别的办法控制风险,甚至保险公司亦认为风险太大,拒绝承保,这时就应当考虑放弃项目的实施,避免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务损失。
(4)转移风险。转移风险是将风险转移至参与该项目的其他人或其他组织,其目的不是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减轻不利后果,而是在风险发生时将损失的一部分转移到有能力承受或控制项目风险的个人或组织。当项目的资源有限不能实行减轻和预防策略,或风险发生频率不高,但潜在的损失或损害很大时可采取此策略。①保险类风险转移,项目组向保险公司交纳一定数额的保险费,通过签订保险合同将风险转移到其他人身上。②外包,把一部分风险转移到分包商身上。
(5)接受风险。接受风险是指由意识地选择承担风险后果。如果觉得自己可以承担损失时,就可用这种策略。接受风险是最省事的风险规避方法,在许多情况下也最省钱。当采取其他风险规避方法的费用超过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数额时,可采取接受风险的方法。
(6)后备措施。有些风险要求事先制定后备措施。一旦项目实际进展情况与计划不同,就动用后备措施。①预算应急费。这是一笔事先准备好的资金,用于补偿差错、疏漏及其他不确定性对项目估计欠精确性的影响。②进度后备措施。对于项目进度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项目各有关方一般不希望以延长时间的方式来解决。因此,项目管理班子就要设法制定出一个较紧凑的进度计划,争取项目在各有关方面要求完成的日期前完成。从网络计划的观点来看,进度后备措施就是在关键路线上某位置的一段时差或浮动时间。
3.3.2 风险监控:事前、事中、事后风险监控就是通过对风险规划、识别、估计、评价、应对全过程的监视和控制,从而保证风险管理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它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任何风险管理计划,即使事先经过认真的分析和准备,在实施过程中仍难免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或者遇到各种困难。这就需要发挥控制和监督的作用,以保证实现项目过程风险的预期目标,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改善未来项目的选定和设计。其目的是:核对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的实际效果是否与预见的相同:寻找机会改善和细化风险规避计划,获取反馈信息,使将来的决策更符合实际。
本文觉得工程项目的自然风险监控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事前、事中、事后。
(1)事前监控。事前监控,首先包括在风险发生前对风险的识别、评估,然后作出相应的风险应对的计划,本文上面的内容也是属于风险事前控制的范围,这是属于管理层面的监控;其次是技术层面上的事前监控,如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风险预警管理,是指对于项目管理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风险,采取超前或预先防范的管理方式,一旦在监控过程中发现有发生风险的征兆,及时采取校正行动并发出预警信号,以最大限度地控制不利后果的发生。
(2)事中监控。事中监控,就是在风险发生过程中加强对风险发生情况的关注,并且监督控制相应的风险防御计划、措施的实施情况,防止因管理的不善、相应的措施没做到位而发生不必要的损失。
(3)事后监控。事后监控,就是在风险发生之后,积极做好相关的记录,一则是吸取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的建设项目提高有用的经验和资料;二则是及时和有关部门或者主体联系,对发生的损失进行索赔,使自己的损失得到补偿,如:建设单位向乙方、保险公司索赔等。
3.4 风险决策
(1)防御风险的成本、效益。前文主要论述了面对自然风险可以选择的主要应对措施。本阶段的任务是计算防御某种自然风险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的费用(F),也就是计算3.3中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的成本,以及采取此措施后能为项目减小的损失是多少(J),也就是效益如何,最后再决定应该采取哪种应对方法。
因为风险防御的措施比较多,有的技术措施等可能比较复杂,各企业也可能会各不相同,所以本阶段的方法是由相关主体或建设单位有经验的人员来计算,即专家法。
(2)根据上面的风险成本效益的评估结果及专家的意见,最后决定该阶段可采取何种风险应对的策略。
4 结语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同自然灾害进行着斗争,这其中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但是现在很多施工建设单位往往也凭着感觉和经验来防御这些自然风险,对于这个科学的时代,这些是不够的。很多人也可能觉得,很少有什么项目会因为自然灾害的发生而导致整个项目失败的情况,所以对于自然风险的管理也不大在意,并且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有接受。然而,近些年来大规模的、严重的自然灾害的发生有给我们以很好的警示:各地的大小地震、沿海甚至内地也刮起了台风、大范围的雪灾、旱灾、每年夏季的城市洪涝灾害、天气气温的极端变化……,这些是比较大的自然灾害,对于一个建设项且来说肯定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小的自然灾害虽然对建设项目不能一次造成很大的损失,但是从长远来看,损失也是不可忽视的。虽然自然灾害的发生不可避免,但是如果管理得当却可以使项目的损失减少,达到降低其风险的目的。
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正是一个系统工程,从项目策划、可行性研究,到方案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各方面都是前后照应、相互联系的。系统工程的目标就是要使用这些方法使系统达到最优,上文虽然使用的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基本的定量和定性的方法,但是本人觉得方法是要让人掌握和使用的,并不是越复杂越好,有时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好办法。当然,各种方法都会存在缺点和不足,还有待补充和改善。
参考文献:
[1]李风.工程安全与防灾减灾[M]中国建筑工出版社,2005:P1-15
[2]刘新立.风险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P3-17
[3]沈建明.项目风险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P1-30,124-139,150-170
[4]孙裕君,尤勤,刘玉国.现代项目管理学[M].科学出版社,2005:P287-315
近年来,由于大面积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强度的增加,大面积灾害所造成的财产保险损失理赔工作,已成为财产保险业务中虽经常发生却不易解决的一大难题。大灾保险理赔因其出险集中、赔案量大,是一般保险赔案工作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如何妥善处理大面积灾害带来的保险财产损失,彰显保险业的社会管理功能,就成为广大保户和社会各界普遍关心和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大面积灾害财产保险理赔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大面积灾害理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面积自然灾害发生后,作为一个管理风险、分散风险、减少风险损失的行业,保险业一般都会通过提供经济补偿的行为,转移灾害风险、减轻政府负担以及支援灾后重建。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当前的大灾理赔工作中存在着下述问题。
第一,理赔人员素质不高,理赔专业人才缺乏。大面积灾害往往受害面大、受灾单位数量多、受损财产种类多,而且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企业的财产构成科技含量增加,标的物的价值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承保情况、致损原因又各不相同,这就要求保险理赔人员,特别是查勘、定损、索赔单证审核、赔款计算等方面的人员,不仅要经专业培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具备丰富的理赔经验和较强的辨别真伪的能力。然而事实不尽然,现有部分理赔人员不具备这种知识和能力,使得在理赔过程中无能为力,办事效率很低。一旦出现复杂赔案时,往往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
第二,被保险人的保险欺诈导致保险公司理赔风险增大。经过多次的自然灾害,企业不仅提高了保险意识,而且索赔的观念比较强,经验比较丰富,甚至有些被保险人和投保人为了多得保险公司的赔款,钻保险公司管理中的漏洞,对保险公司采取一些欺诈行为,如出事后投保,制造虚假凭证或证明材料,并修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被保险标的的名称等,以此骗取保险赔款;有些投保人隐瞒了已经在多家保险公司投保的事实,然后持保单分别向保险人索赔,索赔的总额超过了保险标的的实际损失,从而在同一起保险事故中取得了额外的利益;有的被保险人做两本账,专门应付保险公司,在出险后随意夸大或扩大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的损失范围,骗取保险赔款;还有的被保险人通过伪造保险事故,对未发生的损失提出索赔,以骗取保险赔款。
第三,被保险人相关单据不全,增加了理赔难度。由于中小企业的原始性或自发性和个性化特征,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并不是按照企业财务的基本规范来运行的,许多中小企业对固定资产没有建立台账、卡片,对流动资产更是有入库无出库、有出库无入库、出库飞单等,什么情况都有;即使是管理比较规范的企业,也可能会因遇到不可抗的自然灾害的突发性、抢救不及时,致使财务账本、仓库进出库记录等重要财务资料被毁损、丢失。一旦发生事故索赔,往往造成保险标的范围难界定、保险责任难认定、财产损失金额难确定,从而增加了保险理赔的难度。
第四,政府干预,对保险公司履行保险合同不利。在遭受大面积自然灾害以后,地方政府为恢复经济、化解矛盾、稳定秩序,往往以各种理由行政干预商业保险公司的理赔活动,造成许多通融赔付现象。受到各级政府的压力,保险公司身处一方,在许多方面受制于人,不得不按政府的行为办事,放弃保险原则和保险准则,将保单的承保范围自动扩大,对于许多不属理赔范围的损失不得不进行赔付,造成社会上的误导:不管是不是保险责任,保险责任有多大,只要政府能出面,保险公司就得赔。这样,纯粹的商业经济行为,往往由于政府的干预而复杂化,助长了一些人的侥幸心理,增加了理赔风险,从而干扰了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
二、做好大面积灾害理赔工作的对策
第一,对内提高保险理赔人员素质,对外加强与保险公估机构的合作。随着大面积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强度的增加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保险理赔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对保险理赔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保险理赔人员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包括具有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从复杂的保险赔案件中辨别真伪的能力,由表及里的分析问题能力;具有明察秋毫的洞察能力;具有掌握识别各种欺、诈、骗手段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处理理赔案的能力;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保险公司利益的能力。另外,要加强与保险公估机构的合作。保险公估机构是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客观中立的身份介入保险理赔事务,依赖专业知识、技术对保险标的损失范围、损失程度、损失数量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估和鉴定。在大面积灾害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委托公估机构进行计算和确定,可以提高大灾保险理赔的效率和公信力,有利于维护保险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减少保险方和被保险方的矛盾。
第二,完善大灾预警机制。从近几年发生的大面积水灾查勘理赔中不难发现,多数企财险、工程险灾害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保险标的选址不当、设备技术缺陷、工程质量问题,以及人为管理不善等因素,在与灾害诱因共同作用和激化下产生的。建立灾害预测预警体系和信息传达机制,将风险控制的重心前移,通过灾前的安全检查,整改隐患,采取针对性的防灾抢险措施,以事前的有效预防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灾害损失,必然能够减少灾后的理赔,并且变理赔被动为主动。积极、有效的防灾服务,是保户的需要;充分、细致的防灾投入,必然能减少灾害损失,降低灾害赔付率。
村上春树:我们不过都是借住者
日语里有句话叫无常,它的意思是,一直持续的状态并不等于唯一的常态。生活在这个世上的万物总有一天都会消逝,所有的事物将马不停蹄地持续变化。没有永远的安定,也没有不变不灭的事物能让人依赖。这是从佛教起源的世界观。无常这个观念,虽跟宗教的解释有些许差异,但深植在我们心中,从古代开始就几乎不见改变地被传承下来,成为日本民族的精神结构。“所有事物终究都会消逝”这个观点,换句话说就是个消极的世界观,人类再怎么抵抗都是无用的。
但日本人反而在那消极之中,积极地找出了美学。说到日本的自然,我们在春天时迎接樱花盛开,夏天观看萤火虫,到了秋天可欣赏红叶,这些观赏自然的行为,可说是具有集团式、习惯性的,人们明知道自己在重复同样的事,却还是热心地去参与。赏樱名所,赏萤名所,赏枫名所,每到季节来临就会拥挤不堪,连旅馆都很难预约。为什么呢?因为不管是樱、萤或枫,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失去它的美丽。我们为了目击那一瞬的光彩,路途再远也愿意前往。那里存在的不只是纯粹的美丽,人们亲眼确认它们失去小小的光芒,看到鲜艳的色彩在眼前凋零,会不自觉地松一口气。
当人们目睹一场美丽的盛宴消逝时,反而能找到安心感。这种精神到底有没有影响到日本国民对自然灾害的看法,我也不知道。但我们确实是在从不间断的自然灾害中越过一道道关卡,接受一切都是“没办法的事”,集团式地克服困难生存下来的。或许这种共同经验,影响到了我们的美学意识也说不定。这次的大地震,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受到相当剧烈的打击。连平常习惯地震的我们,看到这次的大规模灾情,直到现在仍然心存恐惧,抱持着无力感,并对国家的未来感到不安。但不管怎么样,我们仍必须重新整理精神,迈向复兴之路。关于这一点,我并不特别担心。因为日本人就是这样超越艰苦,写下悠久历史的民族。
我们不会一直停留在恐慌中,倒塌的房屋可以再盖,崩塌的道路可以再修。说到头来,我们只不过是在地球这颗星球上恣意地借住罢了,我们从来没问过地球要不要让我们住。所以当它晃几下时,我们也没资格抱怨,因为地球本来就会摇晃。一切非关喜恶,我们只能与这样的自然共存。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024-02
党的十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指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落实十精神,建设天蓝、地绿、水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中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学科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在环境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强化环境教育,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广大中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开展环境教育
地理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环境教育因素,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好教学与环境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不失时机地开展环境教育。例如讲“工农业的区位选择”时,可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充分讨论影响区位选择的各种因素,以及可能造成污染转嫁问题,懂得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人地关系思想。另外,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当前大气环境、水环境、海洋环境以及城市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关心我国气候变化、水质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和自然灾害的增减程度,关注我国政府对应的各种环保措施及取得的成果,了解我国目前的环保工作重点。
二、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优化环境教育
1、运用对比分析促进环境教育
在地理教学中,通过阅读材料、地理图表进行对比分析,可有效促进学生发现环境问题,受到环境教育。如在教学“地球上的水”这一内容时,单从地球上水的覆盖面积、储量、水循环方面来看,可以说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当我们把地球上的各种水体按所占的比例用统计图表进行比较分析,就很清楚地发现其实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少,加上人类的污染、浪费,可再生的水资源最终也会变成不可再生资源,从而导致地球水资源枯竭。地球上的水除了储量有限外,在地球上的分布也是极不平衡的,通过对各地人均占有的水资源进行对比分析,就可以发现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十分有限,华北地区缺水相当严重,从而引导大家讨论缺水的原因,探讨解决的方法,呼吁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运用对比分析,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认识更为深刻,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2、开展交流讨论培养环保意识
世界上的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许多事物的存在既对人类的发展有益,也可能存在潜在的危害。环境问题同样受多种因素制约,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人们对同一环境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设计有争议性的问题,组织学生从不同角度交流讨论,让他们深入理解环境问题,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如在教学高中《地理》“新能源”一节时,可结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事故,提出“要不要发展核电”这一争议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组织讨论。核电站是全世界公众关注的环境问题焦点之一,有些学生认为核能是一种清洁、廉价、能量密集、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应积极发展核电站;另外一些学生则认为应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灾难性的核事故、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引以为戒,不能忽视突发自然灾害对核电站的威胁和来自具有很高放射性的核废料的威胁,应削减或停止核电发展计划。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对核电不同的看法,通过争论,能有效加深学生对核能利用问题的认识。
3、运用多媒体激发环保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对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只运用讲述或学生讨论达不到形象、直观的效果,很难引起学生的关注。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电视、幻灯、投影、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讲解自然灾害时,可播放洪涝灾害、沙尘暴、雾霾等一些形象直观的视频资料和新闻报道,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类破坏环境所导致的恶果,然后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分析形成灾害的根本原因,引发学生思考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办法进行防范和治理。多媒体能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增强学生对抽象地理知识的理解,从而将课堂引入全新的境界,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讨论、探究解决环境问题、保护环境的方法。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我们就可以把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感性认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增强学生环境意识、激发环保热情的教学效果。
三、拓宽学生知识面丰富环保教育内容
在我们的地理教材中,不可能把所有的环保知识都囊括其中,有许多内容必须靠我们课外通过不同途径和方式去查阅和拓展。我们可以按问题类别发动学生在课外进行查找,可以从互联网、报刊杂志、课外书或询问大人、老师、调查等渠道来获取有关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有丰富的内容供学生交流、探讨。如我们讲解“黄河”这节课时,让学生认识千百年来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但历史上黄河的多次泛滥曾给中华儿女带来深重的灾难,现在虽然黄河泛滥得到有效治理,但黄河又出现了新的环境问题,就是黄河断流。通过发动学生课后查找相关内容,就可以让学生交流黄河的区域环境、水土流失现象、“地上河”的形成、灾害情景、断流原因等,同学会发现许多黄河问题都与我们人类破坏环境有关,再探讨我们应该怎么办?引发学生思考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必要性。通过知识的扩展、延伸,学生的环保意识大大增强了,并可以用他们的思想去影响家庭甚至社会。
统筹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运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强化环境教育,培养中学生对环境的认知能力,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广大中学地理教师需要为之长期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