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52:5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房屋设计思路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利用园林植物的各种天然特征,如色彩、姿态、质地、季相变化等,本身就可以构成各式各样的环境空间,并形成引人注目的视觉焦点。植物还可以根据园林中各种功能的需要,与建筑、水体、道路、地形、小品、山石等紧密结合共同营造特色景观。植物造景如同建筑的地面、天花板与墙壁一样,是景观建筑空间中的主要构成物,而且植物本身就是一个三维实体,具有构成空间、分隔空间、引起空间变化的功能,通过自身的特点和形态表现组合了不同的性质空间,给人带来不一样的空间感受,如下:
1.1开敞空间:通常采用低矮的灌木和地被植物来限定空间,给人带来广阔和没有遮蔽的感受。
1.2半开敞空间:一般选用地被和低矮灌木相结合,在封闭一侧种植乔木,乔木的数量和密度不应过密,使得封闭和开敞特征明显。
1.3封闭空间:一般用于创造森林景观,具有极强的隐秘性和隔离感。
1.4覆盖空间:利用高大且树冠浓密的遮阴围合了顶部空间,而四周是开敞的,给人一种垂直度强烈的感觉。
1.5连接空间:利用植物材料将其孤立的景观因素以视觉形象连接成有序的空间,如:通过大量的乔木线性的种植形式构成连续的空间围和,使空间布局更加丰富和生动。
1.6障景:植物景观的功能是控制人们的视线,将俗物障于视线之外,将美景呈现在人们眼中。如:需要完全遮挡时,采用枝叶茂密的植物,在不需要完全遮挡时,采用稀疏的植物。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是在满足植物对各种生态因子需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以及藤本植物等素材本身的形态特征,通过艺术手法,进行合理的空间秩序安排,从而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
2植物观赏特性设计
在景观设计中,植物不但是“绿化”的元素,还是万紫千红的渲染手段,本身就具有独特的姿态,色彩及风韵之美,所以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除了创造出各种空间外,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具有美学特性,美学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植物的大小
园林乔木是构成园林植物景观的主要元素,如银杏、毛白杨等树干通直,气势雄伟,老年油松,侧柏等曲虬苍劲,铅笔柏、圆柏则亭亭玉立。秋季变色叶树种如枫香、黄栌等大片种植,形成层林尽染的景观,这些树木孤立栽培或者群植,皆可构成园林主景。所以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充分考虑植物的大小,植物大小直接影响了景观的空间和结构。一般来说,大于12m的乔木称为大乔木,9~12m称为中型乔木。在景观整体布局中,往往起到骨架和丰富立体轮廓的作用,使得空间感更加突出,在夏天可形成面积较大的阴凉起到遮阴的效果。高度4.5~6m的植物称为小乔木和装饰植物,此类植物适合于受面积限制的小空间中,也是植物造景的焦点和构图的中心。高度为3~4.5m的称为高灌木,0.3~1m的称为矮小灌木。高灌木在景观中犹如一堵围墙,构成长廊型空间,将人们的视线直接引向终端,比如在陵园内,可以通过灌木衬托出严肃的气氛。低矮灌木尺寸较小,在使用时采用大面积使用,可获得较佳的观赏效果。
2.2植物的色彩
园林灌木或者具有美丽的花朵,或者具备宜人的树形,在园林植物景观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灌木往往以丛植为主,以充分表现群体美的观赏特性,如成片的种植榆叶梅、紫荆、杜鹃等,在春季的盛花期会形成绚烂的花海,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所以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主要应用方法有单色处理,多色配合,类似色的配合。观赏植物配色的应用有:观赏植物补色对比,邻补色对比,冷色花与暖色花,类似色的植物应用,夜晚植物配植。甚至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还与当地的文化融为一体,逐渐演化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象征,如加拿大的枫叶,日本的樱花等都为世人皆知。
2.3植物的质感
植物除了不同的叶色外,其叶片还有不同的形状和质地,如棕榈科植物姿态优美,孤植可以独立成景,如三药槟榔、银海枣等,适于种植成林或列植成行,营造浓郁的热带风情。
3园林植物景观的生态化趋势
这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各个组成部分的多元化
进入到21世纪,舞美构成的主要元素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中的布景、道具、灯光效果。而是把上诉部分作为基础,在此之上涵盖了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实用美术乃至建筑、园林、音乐等各种艺术因素。其呈现出来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越来越鲜明。
(二)舞台风格的多元化
现在的舞台美术,在过去舞台美术的实主义与写意主义两大风格的基础之上,还包括了许多诸如西方印象派、抽象派等艺术风格。其风格的多样性,也越来越明显。
二、舞台功能的高科技发展方向
舞台造型作为舞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也呈现出向多维空间发展的趋势。很多世界级的舞美作品都加强了动态功能,努力拓展了舞台的时空感。这些都大大的加强了舞台的表现力。纵观世界舞美,我们可以看见其明显的向科技化发展的趋势。很多的高新科技都已经进入到了这个领域,例如水幕布景、投影布景、激光布景甚至喷泉等,都早已走进我们的舞台。是它们把舞台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使世界舞台美术真正形成一个广阔的艺术世界。
三、以人为本
在21世纪,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很好的融入到世界舞美的发展中。这种健康的人性化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发挥舞美设计师的作用
社会要对舞美设计这个行业更加重视和认可,使舞美设计师有更广范的发展空间,这样才能让他们更积极的投入到社会建设中来、发挥出他们艺术创造价值。舞台艺术也是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反过来这对社会的繁荣发展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新人的培养
国家的艺术类院校或戏剧院校,都应该开办这个专业,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这样才能让中国的舞美行业在国际的交流和竞争中始终处于前沿。
此外现场观众作为每一场节目的现场组成部分也是很主要的。好的晚会不会忽略观众的存在,如果能在互动中给每个观众发荧光棒等道具,把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对整个舞台的气氛渲染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今,舞台艺术已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以艺术的形式存在。它在艺术的世界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不无关紧要的辅艺术门类,而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存在的艺术学科。每个成功的作品都是设计师根据所处文化背景及节目内涵的艺术创造和升华,最主要的是它的创造灵感也要来源于生活这个源泉。要把舞台的主题具体化、形象化的表达给观众,就一定要直接在生活中取材,这样的作品在经过整理和加工后才不会脱离社会,才能把要表达的信息完美的呈现到观众面前。总之,一个成功的舞台设计应该是“从观众见到它的第一眼开始,就要用它的一切,包括空间、色彩、图案、声、光、电等等把它的主题鲜明的表达出来。” 无论我们是用朴素的造型形式表现深刻的内涵,还是用华丽的形象构成奇特的景观!我们都坚信舞台美术就是一门艺术。舞台就是我们呈现出来的作品,我们通过色彩、图案、结构等的综合效果来表达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我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之上。这两者既是独立的,又是统一的,并不矛盾。这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引 言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模式是很多职业教育者研究的一个课题,旨在依托行业企业,校企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能性网络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如何在国家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下,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教育水平,人才需求结构,就业状况等培养出与时俱进的高素质网络技能人才是网络专业的核心,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新挑战。合理、科学的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方案就显的尤为重要,它是我们培养网络技术人才,组织教学的依据。
设计背景
1.网络人才遍布在各行各业,就业面广、社会需求量大
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运行平台和实施载体。在社会生产与人类生活中,网络应用的全面延伸促进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全面发展。各行各业和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都会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
近几年许多高职院校在原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基础上,发展成为设置独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汉中、安康、商洛等市的高职院校80% 开设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存在诸多共性问题:定位不准,受师资、实训条件限制,培养的人才知识滞后,职业技能不强,岗位适应能力差。相对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技术应用和技术管理人才培养工作相对滞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维护、网页制作、网络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人才缺口巨大。
2.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网络技术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撑环境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目标是: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发展目标中提到,要做强、做大电子信息,新型能源和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提高现代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建设国家一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西部大开发以及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更加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撑环境,必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有大量的需求。
3.本地区对计算机网络高技能人才的规格要求和专业定位
随着科技的发展,单一掌握某一专业的人才未必能够在市场上立足,掌握计算机网络所涉及的软、硬件知识,具备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能力;网络设备的安装、操作、测试和维护能力;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能力;快速跟踪网络新技术的能力,能真正把基础理论知识与网络实践能力合二为一的网络建设、 操作等技术型人才和管理人才才是社会需要的“紧俏商品”。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特点正是培养此类人才。
通过调研汉中市及周边地区的典型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岗位需求进行专业定位。其中主要走访调研了以汉中四通公司为代表的信息产业;以汉中移动、联通公司为代表的通信运营业;以及汉中钢铁厂代表的制造业、政府机关和服务业等。这些行业对网络搭建、网络管理和网络应用等高素质技能性人才提出了岗位要求。
设计过程
通过行业企业市场调查等方式,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召开专家工人访谈会,确定典型工作任务;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共同确定学习领域课程;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企业调研分析,按照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建网”、“管网”、和“用网”。
参考《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专业简介》,参照国家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用人单位的岗位标准要求,确定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所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网络安全、信息对抗、网络工程、网络管理、IT产品营销、数据库设计开发、网站建设等。
1.依托行业企业,校企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企业岗位需求的统计,网络及安全管理员是大多数企事业单位普遍需要的职业岗位。校企合作,共同研究工学结合的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的“证书性学习、生产性实训、顶岗性实习”的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证书性学习”是指三年制的第一年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目标主要是围绕考取职业证书安排教学。主要取得劳动部的职业资格证书,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建网基础)、网络管理员(管网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用网基础)。以达到基本职业素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入门水平,课程目标与学习目标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准。
第二阶段“生产性实训”是指三年制的第二年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目标主要是在校内工厂化实训基地以“典型工程项目”安排教学。以达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较高水平。
第三阶段“顶岗性实习”是指三年制的第三年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目标主要是在校内、外的企业顶岗工作。以达到专业应具备的企业经验和综合素质。在校内安排企业真实性的专业综合实训,在校外以实训基地为主,有计划地安排顶岗实习。
2.在课程开发方式上,探索建立“教师科研下企业,工程项目进课堂,师徒方式传技能,学生学习如上岗”的模式
产学研结合、校企互动,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开发优质核心课程,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根据企业要求和技术发展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适应能力。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
召开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根据前阶段的工作分析和成果,共同讨论和初步确定了2010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框架体系
1.确定职业岗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试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体现工学结合为特点,以职业分析和典型工作任务为课程设计基础,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校企合作,确定其面向的职业和职业岗位,初步提出培养目标。
2.典型工作任务设计
典型工作任务指职业活动中具有代表性的职业行动,并能反映该职业本质特征的工作过程,它反映了该职业的典型工作内容和形式,应包括完成一项任务的计划、实施和评估等完整的过程。在该步骤中,确定该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以便对该职业进行准确地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开发。再根据三级能力的培养思路和职业养成规律,由浅入深安排学习内容,并由企业实际工作提炼出小型企业级局域网组建、网络工程测试与验收、网络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等16个典型工作任务。
3.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案
职业教育的学习领域课程是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方案。是一个由职业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工作任务描述的学习内容和实践理论综合的学习时间三部分构成的学习单元。它是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到行动领域,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即:课程),再根据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分解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单元即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领域表现形式是由若干个学习情境构成,因此设计学习情境将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和难点。学习领域设置的原则:一是每一学习领域都是完整的工作过程;二是各学习领域排序要遵循职业成长规律;三是各学习领域排序要符合学习认知规律,所有学习领域组成生产或经营过程。
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到行动领域,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即:课程),再根据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分解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单元即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领域表现形式是由若干个学习情境构成。我们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建网”、“管网”、“用网”。
4.课程体系结构
典型工作任务的实施是有严格的条件限制的,需要有成熟的课程载体、规范的工作岗位或实训中心,熟练的指导教师等条件的支撑。就我们目前的教学环境来说,尚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我们提出“平台+学习领域课程”的构想,兼容当前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保证学生多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第一学年奠定一个基础和平台,从第三学期开始采用纯粹的典型工作任务模式的构想。
5.教学计划设计
完成了上述步骤之后,编制教学计划表,课程开设顺序与周课时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当专业的学习领域与学习情境的幅度大时,或因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需要,按常规教学周无法很好实现教学目标时,可对3年6学期制进行变革。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实施方案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学的教学计划开出的课程,在能力考核上实施“以认证代考试”、“以竞赛代考试”、企业实践考核与学校考核相结合等方式;在课程考核上采用“开卷+闭卷”、“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答辩”、社会调研报告、企业实践与学校考核相结合等形式,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考核成绩逐期载入学生学业成绩登记表,毕业时归入本人档案具体归结为:通过两种方法来考核,一是教考分离,通过国际、国内认证考试,二是形成性考核。
教学条件配置
1.师资要求
师资队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条件,因此实施本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师的数量和素质有一定的要求。
(1)具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2)从事实践教学的主讲教师要具备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管理、应用开发和信息安全专业中级以上的IT认证资格证书或工程师资格。
(3)信息系统工程工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专业至少有一名教师有实际工程经验,能够带领学生完成实际项目,若能请企业兼职教师承担则更好。
(4)教师“双师”素质的比例要达到80%以上。
(5)专任教师与学生比例1:25左右,校外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实训实习的企业兼职教师的比例不低于80%。
2.教学设备配置
(1)校内实训室
支撑实践教学计划所需校内实训基地的基本要求包括“网络集成实训室”和“网络工程实训室”,辅以2个普通多媒体机房,可以满足每届招生1个标准班(40人)的实训基本要求。出于安全等原因,企业网络的生产环境不会轻易让学生使用,校内实训环境应尽量扩大规模和覆盖面,以保障实训需要。条件许可时,应跟随技术发展,增加安全、无线、IP语音、网络存储等实训环境,尽量贴近实际工作环境。
(2)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包括从事系统集成、信息安全、网络管理与维护等领域的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网络信息中心。最需要真实网络环境开展“网络管理与维护”实训实习却很难在企业进行,“综合布线技术与施工”须借助网络工程类企业开展实训实习。由于行业的特殊性,除从事网络工程和应用开发的少部分企业能一次接纳多人外,一般企业接收的学生数目也就1到2个,且不会每年接纳,因此校外实训基地最好能够达到每个标准班级(40人)4个以上,并尽可能多。
总 结
计算机网络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需要先进的思想指导,更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需校企合作,走工学合作之路,同时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资料:
[1]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课题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专业简介[M].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05,2.
全民素质决定一个国家的素质发展,基于此,素质水平教育也成为我国教育界的首选之责,在以往的教育延续中持续的是“讲授教育”、是“灌输式填充”,这种单向的教学形式在意识上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在主动创造性思维上置之于不顾。而随着“科学探究”为突破口的教学理念的潮流来袭,探究式教育被作为主流进入教育,它以学生的主体思维为本位,以对传统的颠覆为变革目标,以独立自主的思维能力为核心,通过在高中物理教学实验过程中的探究式学习,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真正成为高素质人才。
一、我国探究式教学的现状分析
伴随探究式教学的深入开展,很多教学者都在进行这方面的实践应用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实际高中物理教学方面,还是没有进行全面的转变,尚存在传统的薄弱环节,存在根深蒂固的学习模式沿袭。具体表现在:
1.在教学意识层面上,仍注重理论教学而轻视实验教学
我国传统的教育系统一直以来是以学生成绩和考试为主,用考试结果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评价一个学校的升学率水平。这一升学模块至今发挥着其指挥棒的作用,老师和学生都以考试成绩为主要目标,而对考试中分值较少的实验物理,都认为不占主导地位,不构成升学威胁,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只是作为一门附加课,学生实验与否不成为学习问题。
2.在物质投入上,仍缺乏资金支持物理实验
由于对实验物理的认识性不够,因此,教育部门在实验设施和仪器方面配给不足,学校根本没有空间和仪器给学生作全一个实验,更谈不上多媒体技术具体应用在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上。
3.在学生动手实践上,重视基础内容学习而轻视实验操作内容
在不少学生看来,升学给他们带来的压力是最主要的,只要学好了高中物理的基础内容,就不用担心物理成绩过没过关。因而,学生在认识上对实验内容缺乏重视,而且大多都缺少实践动手基础,动手能力极弱,实验观察能力也欠缺,基本不会物理实验操作,没有良好的实践动手习惯。
4.在师资水平上,教师也大多不具备较高的实验水平
在实际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老师由于实验教案准备不充分或没有根据学生思维设计课案,导致实验教学效果收效甚微,低水平的物理实验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也指引不了学生进行实验中的变化观察,教师不具备指导水平限制了学生物理抽象思维的发展。
二、高中物理教学形式的三种教学形式设计和规划
1.探究式物理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是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目的,注重学生观察。具体操作是以教师完成物理习题示范,学生在观察教师示范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分析的一种方式。例如,在讲解物理惯性的理解时,可以设计一个装有大气泡的储水瓶做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气泡来仔细观察储水瓶的加速前进或减速后退现象,这一直观形象的实验可以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观察的同时心里升出疑问,从而激发学生解答疑问的兴趣和好奇。老师则可在解疑的同时揭示事物的本质所在,同时也讲解了惯性的理论知识点,收到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例如,老师在讲解“用力传感器研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一课中,进行实验演示如右图:
主要操作实验步骤:(1)弹簧固定并可自由拉伸;(2)将力传感器的侧钩连接弹簧;(3)对传感器进行软件调零,并打开计算表格;(4)用钢尺作标记,用手拉力传感器,并记录实验数据。根据数据则可推断: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无关而是与形变量成正比。
2.探究式物理实验课题研究
实验课题研究中,老师是指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唯一的主体,这一研究以课题研究和物理实验为核心来运作。首先要综合以往单一物理实验项目,而要集中研究,选择好合适的、与学生兴趣爱好相符的实验课题;其次要鼓励学生运用互联网技术查阅资料,将最新的科学成果与学生分享,更好地为物理实验活动进行指导;再次要选用合适的实验方法,使用适宜的实验器材,制定出设计方案,用网络技术进行表格处理及分析等;最后用独立的实践操作,按既定的方案进行完整实验,动手摸索,总结出研究结果,体会到创造的喜悦和,并且在实验之余,进行小组讨论,将各自的经验进行分享,并在相互交流中创设出新的想象和猜想,进一步开拓思维,进行科学探索。
3.探究式物理分组实验
在物理分组实验中,老师退出演示主场,而由学生作为主体,进行分组实验操作,老师只起指导作用,不能亲自代替学生操作,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在旁边的指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推动小组实验的进行,监控小组实验进程,了解小组实验进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例如,光的圆孔衍射实验,老师使用激光干涉衍射仪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展示孔较大时,光沿着直线传播,如下图所示:
■
给各组学生每人发一个手持“激光干涉衍射仪”,让学生对着圆孔衍射图样进行观察;老师在激光干涉衍射仪上装上不同形状的小孔,演示光的衍射现象实验,要求学生对各式衍射图样进行观察,认识“光的衍射”这一物理现象。
探究式学习结果显示,探究式实验对学生的心理和兴趣推动极大,学生在这三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模式下,可以对科学物理知识产生深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从而在学习中会认真思考问题,强烈的学习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潜能,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得更好,思维更开阔,而传统学习班的学生则对物理学习缺乏兴趣,与探究模式相比,明显低于探究班的学生水平。
但是,在实验物理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容易出现的一些误区:即:不要过分注重形式,探究式的训练只是教学的一种探索方式,主要是要让学生在探究中找到思维的方法,给予学生成为主体的机会;不要进行单纯的探究学习,物理学习内容要根据其难易程度和内容不同而结合实验探究,单纯的探究方式还必须与接受式教学相融合,互为补充,成为物理教学的积极方式。
综上所述,通过情境创设的探究式实验方式来激发学生兴趣的高中物理教学方式,是非常值得倡导和发扬的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真正的指引人,采用多方面启发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主地提出问题,通过仔细观察来分析问题,独立自主地进行实验设计,并大胆地提出新的创设猜想,成为科学发现的观察者、分析者,从而在高中物理实验学习中真正地培养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永江.情境 活动 思维:课例二则点评[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07).
本文以系统思想为指导,将图书交易的商务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研究并创建了一个适合现代化特征的图书交易系统,从而有效地解决图书交易中的信息管理需求。
二、基于Web的商务系统优势分析
与传统的图书交易模式相比,本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1.扩展了图书交易范围。传统的图书交易,竞争不够充分,交易效果也不理想,而利用图书交易系统,可将图书交易范围扩大到全省、全国,既扩大了视野,也增加了经济效益。
2.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交易时间。采用本系统实施图书交易以后,业务流程全部放在网络上进行,快速有效,经济效益好。
3.节省大量费用开支。采用本系统以后,可大量减少传统图书交易方式中的差旅费、交通费、活动费等一系列费用。
三、系统设计思想及系统结构
1.设计思想
(1)基于大型数据库的存储和管理
采用SQL SERVER 2005为后台数据库。
(2)采用ASP.NET+Server 2005为开发环境
大部分程序在服务器端执行,当程序执行完毕后,服务器仅将执行结果返回给客户端,既减轻了客户端的负担,也提高了信息交互的速度。
2.系统的概要设计
系统的主要逻辑结构如图所示。
系统的主要部分包括:
(1)用户信息管理部分。包括用户登录、图书信息管理、客户账单信息管理。
(2)图书信息管理部分。包括图书类别管理、图书交易管理。
客户成功购物过程如下:
系统的大致流程如下:
四、系统数据库设计
系统主要数据表如下:
管理员信息表:Admin(编号,用户名,用户密码,权限)
图书类别信息表:classinformation(类别编号,类别信息,是否在首页显示,顺序)
送货方式表:delivery(编号,送货/汇款方式,价钱,顺序)
订货信息表:orders(编号,订单用户名,订货日期,图书编号,图书订购数量,订单编号,状态,收货人,收货地址,邮编,留言,汇款方式编号,送货方式编号,性别,总金额,姓名,邮箱,电话,用户编号)
图书信息表:(图书编号,图书名称,作者,出版日期,积分,详注,目录,市场价格,会员价格,订购次数,察看次数,折扣,类别编号,添加日期,vip价格,出版社,ISBN,页数,开本,版本,简介)
五、系统的主要模块及实现
系统按使用流程主要分为两个功能模块。
用户信息模块。包括客户、系统用户的信息注册、查看和更新。
图书信息模块。对于客户,列出图书的有效信息,以供客户购买。
具体实现模块如下:
(1)数据连接公用模块
数据连接方法:
SqlConnection conn = new SqlConnection("server=localhost\\sqlexpress
;uid=sa;pwd=数据库密码;database=DatabaseName");
(2)用户信息模块
主要用来实现用户的注册、登录及维护用户基本信息。
(3)图书信息模块
主要是查看图书信息列表、搜索图书信息、显示图书信息;还能实现在线网络客户对图书的购买、取消和完成结账等功能。
系统图书信息搜索中,又分为模糊搜索、高级搜索。
模糊搜索中,客户可通过图书大致类别信息查询图书信息列表。高级搜索中,客户可通过选择或输入图书的具体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或图书价格范围来进行查询。
(4)系统管理模块
主要实现图书基本信息的添加和删除,客户订单信息管理,商品类别管理等。
(5)数据导出导入模块
主要实现批量图书信息的导入和图书销售信息的导出。
(6)财务管理模块
主要实现财务信息管理。
六、系统安全性
系统采取了以下措施保证系统安全稳定。
1.身份鉴别和数字签名。系统采用了身份鉴别和数字签名技术,既防止收到伪造的信息,还要防止对方事后抵赖等问题。
2.分门别类管理用户。系统将用户分为:一般客户、系统管理员、图书管理员和财务管理员,不同的用户拥有不同的权限。
3.系统日志。系统对某些重要的数据和关键性操作会自动记录在系统日志中。
4.数据加密。系统采用了IDEA和MD5相结合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加密。
5.防火墙。主要目的是对受保护的网络实现访问控制。
七、结束语
基于WEB的图书交易系统是借助先进管理思想,结合图书交易实际情况而开发出来的产品化系统,该系统的实施,将使图书管理、图书交易、费用结算和财务管理等业务流程得到大幅度优化,工作效益得到提高,经济效益得到改善,相信该系统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从现有文献的论述来看,还鲜有关于房屋设计与客户关系管理的研讨。不难理解,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之所以提出本文主题,实则归因于这样几个方面:(1)实践表明,第三方设计机构惟有与客户方形成充分的信息沟通,才能有效拿出符合对方需求的建筑设计方案来;(2)若要减少专业知识的转换成本,则需要增大与同一客户间的合作频率,这也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客户关系管理。由此可见,改变传统一味追求关系维系的惯性思维,从建筑方案的合规性和减少交易成本等方面,都有必要研讨房屋设计中的客户关系管理问题。
笔者遵循市场营销理论对“客户关系”管理的本质定义,并结合房屋设计特点进行适应性调整。本文首先对客户关系管理进行解读;之后,讨论客户关系管理的具体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构建客户关系管理模式。
一、对客户关系管理的理解
在经典市场营销理论中,客户关系管理往往与公共关系的树立、品牌塑造等方面相联系。不难看出,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经济环境演化为基础的商务策略,主要关注于实体商品的销售问题。而房屋设计作为高端服务类产品,则在满足上述意图的同时,也为自身增添了新的目标定位。
(一)增强信息交流
以第三方建筑设计机构为考察对象,其在承担房屋设计时不仅需要依据一系列的技术流程,也需要将客户方对目标房屋的要求融入到图纸之中。对于后者而言,却时常因信息不对称而出现偏差。所谓“信息不对称”可定义为,设计机构对于房屋的私人信息量远低于客户方,从而形成了事实上的信息弱势地位。尽管,处于这一情景下的客户方不大会实施机会主义行为。但是,这仍将增大设计机构的设计风险。因此,客户关系管理的深度需求便在于二者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从而增加设计机构与客户方需求间的匹配度。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其将为第三方设计机构建立起技术垄断地位。
(二)减少交易成本
减少交易成本目标的实现,则依赖于客户关系管理的本质功能。众所周知,房屋设计方案作为一种产品,具有极强的资产专用性特征。这种专用性不仅能为设计机构提供技术垄断的现实基础,也将因资产转换成本的增加而形成不可忽视的沉淀成本。这种无形成本尽管不会直接影响设计机构的经营效益,但至少会将经营效益置于次优层次。这就要求,通过客户关系管理而增加与客户方的合作频率,将能发挥出原有房屋设计方案的知识外溢效应。最终,提高机构自身的经济效益。
不可否认,建立客户关系管理并不只限于上述两个方面目标。但从本文的立论角度来看,则着重于考察这两个时常被同行忽略的问题。
二、客户关系管理在房屋设计中的表现
由于房屋设计属于高端服务项目,因此在市场上必然面对专用的客户群体。这就意味着,以实体产品营销为前提的客户关系表现形式并不适用于本文。那么,在本文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遵循增加信息交流、降低交易成本的逻辑,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获知。
(一)在增加信息交流中的表现
1.人员间的信息互动。一般而言,在房屋设计之前首先应建立双方人员间的信息交流机制。这种交流机制可以采取联习会议的形式,也可以委派项目设计负责人前往客户方进行沟通。这里不去探讨沟通中具体的技术指标,而是强调:在信息交流中设计人员在准确把握技术可行性尺度的同时,还应引导对方释放出更加丰富的建筑构想。这样一来,将增加客户方对设计机构的赞誉度。
2.多方间的方案论证。所谓多方论证可以理解为,除设计机构、客户方之外,还应增强其他利益相关方的论证形式。这不仅是为了增大信息交流,还在于克服设计机构与客户方所存在的“有限理性”制约。
(二)在降低交易成本中的表现
在文章第一部分,笔者提出了两种现象:(1)因设计机构与客户方间形成了技术匹配性,从而有效建立起了技术垄断地位。(2)因设计方案的专用性极强,就增大了设计机构方面的沉淀成本。其中,前者意味着客户方将有意愿继续与设计机构合作;后者则表明,维系与客户间长期的合作关系,将是符合设计机构切身利益的。这样一来,二者就能在合作中形成一种双向的稳定关系,这是传统商品营销中所不可实现的。由此,设计机构在拓展自身业务的同时,应在客户资料的信息库建设和项目设计团队组建上下工夫。
由上不难看出,高端服务业的客户关系管理并不是单方面的努力过程。其中不仅包含着传统工作的要求,更体现出了与技术专用性相适应的创新要求。
三、客户关系管理模式的构建
结合以上论述,以下将从三个方面展开对客户关系管理的模式构建。
(一)强化技术支持力度
强化技术支持力度,实则是从“核心产品”的环节来得出的结论。众所周知,房屋建设工程耗资较大,这对于客户方而言不仅是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社会声誉度的重要举措。因此,客户往往追求设计项目的功能最优。在招投标阶段,客户方往往关注于项目设计思路、可操作性,以及投资后的收益率等要件。正是这样,惟有强化技术支持力度才能首先获得客户的青睐。其中,房屋设计项目的适应性尤为重要。适应性除了包括针对客户需求的适应性,还包括面对行业制度环境的适应性。
(二)增强双方互动频率
房屋设计项目具有功能创新、结构创新为一身的产品特质,因此为了改善因技术专用性而带来的“麻烦”,应增强设计方与客户方的人员互动频率。通过技术信息交换,能使得客户方更加深入的理解项目的设计理念,进而加强与设计机构今后合作的意愿;同样,设计方也能更加熟知客户方的产品需求定位,从而建构起技术垄断来规避其它竞争者的侵入。正如上文所指出的,设计机构应在启发式的信息交流中,激发出客户方的想象能力。
(三)提升增值服务能力
在“附加产品”环节提到了,应开展售后服务工作。结合房屋设计机构的业务实际,这种售后服务实则就是提升增值服务能力。包括:及时解决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以及跟踪客户的使用情况即使对反馈信息给予处理。更为重要的是,在信息处理后应主动为客户提供优化方案。这样一来,客户关系管理就处于全方位的管控之中了。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关键词】室内设计 手绘 电脑表现手法 应用措施
手绘是室内设计的基础,可以完整地表现出设计师设计房屋的最初构想,是对房屋进行整体设计的第一步措施,而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电脑制图的发展为手绘在室内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带来了较大的威胁。本文通过对室内设计的概念进行分析,并分别研究了手绘效果图和电脑制图的优缺点,并就如何将手绘与电脑制图结合共同进行室内设计进行了相关分析。
1 室内设计的相关概念
1.1 室内设计的含义
古老的室内设计是指单纯地应用相关设施进行房屋内部的整体规划和布局,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居住环境设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室内设计的含义和功能也在不断变化。现代社会下的室内设计是指在充分了解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以及建筑标准的情况下,通过应用物质技术方法和建筑设计的相关原理,创造出具有合理功能和舒适环境的并能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双重需要的室内环境设计。现代社会的室内环境设计标准要求其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同时也需要满足人们的居住的精神需要。
1.2 创造性在室内设计中的地位
决定一个室内设计是否成功的标志是看其是否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创造性在室内设计过程中的应用不仅体现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同时也为室内设计增加了较多的艺术色彩,从而更好的满足人们居住的精神需要。所谓创造性,就是个体产生的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是一个从无到有、产生新事物的过程。由创造性的定义可知,一个室内设计是否能够被大众所接受,取决于设计师是否在室内设计的过程融入了自身的创造力。
2 浅析效果图
效果图就是指通过图片以及相关文字标注等媒介来表达作品的预期效果,并将与专业领域有关的想法具体化到相关图纸中。室内设计的效果图就是把室内设计作品展现到公众面前,是公众可以直观了解到房屋设计后所呈现出来的效果。效果图通过将设计师对房屋整体和局部的设计理念具体呈现到图纸中,使开发商和用户更有效地了解其对房屋的设计理念。通过对效果图进行描绘和制作可以使设计师和非专业人员更加清楚地看到房屋设计完成后的效果,并且利于发现房屋设计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3 手绘效果图的优点与不足
3.1 手绘效果图的优点
3.1.1 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思维
手工绘制室内设计图是设计者创造思维的表现方式之一。在对室内进行整体设计前,由于相关的设计思路是不确定的,对整体房屋的设计构造是比较模糊的,因此需要设计师将偶然间出现的灵感迅速地记录到图纸上,将其对房屋的局部思维具现化,进而形成对房屋整体的设计理念。通过手绘效果图的方法可以讲设计师的抽象思维活动以绘画的方式进行再现,这样使用者在充分了解设计师构思的前提下,提出自己对室内设计的观点和意见,使其也参与到室内设计中来。
3.1.2 真实性强
手绘效果图效果图具有丰富、生动和表现力等特点,一方面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房屋在建成后的情况,另一方面房屋使用者可以通过手绘效果图对房屋在设计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设计情况进行了解。由于手绘效果图的绘制方法较多、限制较少、人为性和绘制风格比较多样化,所以其真实性较强,由于绘制手法和形式比较丰富,所以其表现出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此外,不同绘制工具的使用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出室内设计后的效果。例如,铅笔和钢笔的使用可以表现效果图的速写效果,而运用水粉笔绘制效果图可以增强图纸的空间性和立体感。
3.1.3 方便设计师与客户交流
手绘效果图的使用方便了设计师与客户在房屋设计上的意见交流。一方面由于手绘效果图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因而可以反映出房屋设计在不同阶段的实时动态,方便将设计师在设计中各个时段的设计观念传达给客户,并通过与客户进行交流来进行设计方案的改进。另一方面,客户通过了解房屋设计的实时动态,将自己对房屋设计的相关意见传达给设计师,加强了房屋设计的合理性。
3.2 手绘效果图的不足
3.2.1 修改过程较慢
手绘效果图虽然在室内设计的前期过程中,可以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体具现到图纸中,但是在室内设计后期,对相关问题的改善进度比较缓慢,从整体上阻滞了室内设计的进程。例如对部分环节的设计缺乏合理性,则需要对该环节的整张效果图进行重绘,浪费了较多的时间。
3.2.2 设计资料局限
运用手绘对室内结构进行设计虽然较好地发挥了设计师的创造力,但是在对设计过程中的相关材料进行调用时产生了较大的麻烦。由于设计是个体所具备的的知识量具有局限性,因此不得不通过电脑进行设计资料的搜索,这样设计师一边要对图纸进行绘制、另一边又要通过电脑进行资料的查找,增加了室内设计的复杂程度。
4 电脑绘图的优点与不足
对于初学者来说,手工绘图与电脑制图相比,更加依赖与电脑制图,因为对电脑软件的学习和应用要比手工绘图的学习更简单一些,手工绘图需要大量的专业练习和实践,并且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相比之下,电脑制图较为方便,各类软件的运用又比较符合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所以相当一部分的设计者们选择电脑制图。
4.1 电脑绘图的优点
4.1.1 设计效果逼真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室内设计制图已由手工制图向电脑制图方向发展。3D MAX和CAD等制图软件的应用,为室内设计增加了更多的立体感、真实感和空间层次感,使得设计的效果更加逼真。
4.1.2 节省成本
在对室内设计进行手绘效果图的制作时,通常需要如张、笔等较多的真实材料,通常需要在购进建筑材料时还要考虑对这些制图用具的采购,增加了室内设计的成本,而通过电脑制图可以用虚拟的材料代替真实材料,在加强设计效果真实性的同时也节省了室内设计的成本。
4.1.3 方便调用资源
由于手绘过程中设计师所具备的知识和思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需要不断互联网中获取所需要的资源,增加了室内设计的繁琐程度。通过应用电脑制图,可以将室内设计的制图过程和资源的调用过程一体化,更加方便了相关资源的调用,不仅使设计师获得较多设计信息,也加快了室内设计的制图过程。
4.2 电脑制图的不足
与手工制图一样,电脑制图自身也存在着相关缺陷,只有正视电脑制图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才能使其更好地为室内设计服务。
4.2.1 制图机械化
由于应用电脑制图进行室内设计时,相关的制图程序都是已经编好的,所以要求设计者必须按照规定的模式进行制图,因此运用电脑制图比较机械化且不能随意更改,使得设计师的一些创造性思维无法通过电脑显现出来,束缚了设计师的创造思维。
4.2.2 制图软件学习时间较长
学习并精通一类专业的制图软件少则需要2个月,多则需要3-5个月左右,短期的培训虽然可以使设计者了解一个软件的功能和作用,但是却无法使其了解软件的内容和详细的使用方法,使其在进行电脑制图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操作上的问题。
5 手绘与电脑制图的关系
为了使室内设计的效率和效果达到最佳,则必须了解应用手工制图和电脑制图的关系,通过正视手工绘图与电脑绘图,使其在室内设计中互相作用,相互配合,从而达到更好的室内设计效果。
5.1 互相依赖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信息化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电脑制图对手绘产生了较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不仅表现在现代制图对传统制图的分析,也表现在相关设计语言和设计方法上的冲击,而某些室内设计中仍然保持着手绘的设计方法较好地继承了传统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说电脑制图是现代化的,而手工制图是传统的,由于二者在室内设计上各有优缺点,所以必须通过优势互补的方法来提高设计理念和设计效果。
5.2 相互促进
一方面,电脑制图以其方便性和快捷性提高了室内设计的效率,另一方面,手绘又以其真实性和灵活性加强了室内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与客户之间的沟通,避免了设计完成后相关问题的出现,因此,二者应该互相协调,相互促进共同为室内设计服务。
6 手绘与电脑制图的结合运用
6.1 效果图的优势互补
室内设计作为空间设计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意和表达都需要不同的方式来是实现,这样一方面利于设计师打开宽广的设计思路,另一方面也使得室内设计的效率大幅度提高。由于手绘和电脑制图各自具有其优势和不足,同时也都是室内设计的具体变现形式,因此通过手绘效果图和电脑制图的优势互补是提高室内设计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方法。由于手绘方法具有偶然性、灵活性和实时性,而电脑绘图则具有准确性、可复制性和科学性,所以通过将二者的优势相结合,并改善其在设计过程中的不足,可以使室内设计的发展更为完善。
6.2 手绘功能与电脑软件相结合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不断发展,将手绘的相关功能与电脑软件相结合已成为提高室内设计效率的必然趋势和解决办法。由美国AUTO DESK公司研制的SketchUp软件是目前为止将手绘功能与电脑制图功能相结合的最好的制图软件,该软件在保留包括便于修改、方便操作以及反应室内设计实时动态的手绘功能的基础上,结合了电脑制图的相关优点大幅度的提高了室内设计的效果。
6.3 不同阶段下二者的结合应用
通过在设计的不同阶段将手工制图与电脑制图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室内设计的效率和质量。下文就室内设计的构思阶段和设计方案的表达阶段两方便对二者的构思加以分析。
6.3.1 设计构思阶段
在设计的构思阶段,设计师通过运用手绘的制图方法将其对房屋局部和整体的构思具现化到纸张上,并在图纸上描绘出其转瞬即逝的灵感,通过将设计师最初的创作激情融入到手绘图纸中,可以更加形象的反映出设计师的设计初衷,而通过一张张的手绘草图,设计师将不断完善自己对室内设计的构思和理念,并以最快的速度与客户的意见达成一致。而为了使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得以实现,则需要借助电脑进行设计草图的建立并规范相关的设计标准,并从空间立体化的角度及时发现手绘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弥补,从而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广阔的设计思路。
6.3.2 设计表达阶段
在设计的表达阶段,通过手绘可以直观、清晰地将设计的方案呈现到客户面前,一方面可以让客户更直接地了解到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另一方面由于对设计效果的表达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经验积累的,因此通过手绘可以清晰地了解设计师的设计能力。现代的室内设计效果需要通过将手绘的设计图纸通过电脑进行相关的完善和修改,从而确保设计效果达到最佳,有效地提高了室内设计的质量。
7 结论
本文通过引出室内设计的概念和创造性在室内设计的地位,分析了以手绘和电脑制图为主的室内设计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并针对室内设计中手绘和电脑制图的关系进行分析,从手绘与电脑制图相结合的角度为我国的室内设计提供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韩朝晖.室内设计中手绘与电脑结合应用研究[J].美术之友,2009,03(23):81-84.
[2]陈志东.电脑语境下的手绘建筑表现图[J].中外建筑,2009,10(12):64-65.
[3]杨熙.插画手绘形式的价值及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3.
[4]降波.浅析环境艺术设计中手绘与电脑制图的关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2(21):104+107.
[5]耿效彦.室内设计师不可忽视手绘[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8(02):120-121.
[6]黄磊.手绘图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5(15):119-121.
[7]吕红,孙延峰.室内设计手绘表现技法课教学改革探析[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11,03(10):106-107.
[8]夏克梁.手绘表现图的创作技法和实践[J].浙江工艺美术,2007,04(28):35-39.
[9]张毅.手绘表现与电脑软件结合在设计表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4,04(11):89-91.
1前言
目前,房屋建筑的规模不断增加,其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因此其结构设计的优化难度不断提升,这就要求设计者需对房屋的、房顶、房屋细节等多个部位的结构设计实施优化,提高抗震能力。
2结构设计意义
社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各类大型建筑层出不穷,加之人们对于房屋使用的要求不断提高,优化现代房屋的结构设计十分必要,这对于提升建筑实用性、经济等均有重要意义。提高房屋设计质量能够大幅度增加其使用价值,包括美学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与此同时,加强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还能够全面降低建筑投资成本,节约施工材料,同时又能对建筑周围的环境给予保护,为用户打造出一个优质的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对建筑结构的设计进行优化,就是在原始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改进与完善房屋结构设计,充分使用房屋剩余空间资源,进一步满足人们对房屋的实际使用需求,保障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体系的合理和安全。但是地区为地震频发区域,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设计需要把控好设计质量,且需要房建结构设计体系的选型,提高房屋建筑总体设计的质量和抗震性能。
3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方案应用分析
3.1设计结构模型
初步设计一个基础的房屋结构模型是应用房屋结构优化设计方案的首要步骤,第一阶段需要选择合理的变量以及一些常用数据、指标,例如: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目标参数、损失参数、结构的可靠性参数以及价格参数等,这些参数可以作为结构优化设计的变量指标,与此同时,亦是结构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房屋设计者所选的衡量参考指标应该属于考虑因素少并变化幅度小的指标,这样才会将结构设计、优化的难度降低,后期的工作难度也随之得到降低,这样,便于设计人员更好地设计出最佳优化方案。进入第二阶段后,需要对相关设计函数进行确定,需在大量函数与指标中选择与房屋建筑横截面积、钢筋尺寸等数据最为相近的函数指标,然后分析这些指标的性质,以便降低建筑成本。进入第三阶段后,设计人员需要衡量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条件,分析房屋的结构刚性、整体构架及其稳定性、结构尺寸、结构变形限制、受力限制、结构可塑性、规格指标等。通过分析结果衡量建筑的实际情况,达到不断优化设计的效果,促进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
3.2应用最优的统计分析
程序房屋设计人员在完成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模型建立工作后,要根据模型的实际情况及各方面优化条件来选取最佳计算方法,应用最优的设计程序,确保其用途齐全、功能完善、运转效率高。然后设计人员对上述模型的分析结果展开研究与统计,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认真衡量比对,力求从各个角度来考虑问题,全面保障建筑后期使用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后以综合平衡角度和节省成本立场,加强技术改进,全面提升房屋建筑的综合效益。
3.3房屋建筑的细部结构优化设计
房屋建筑的细部结构对其整体结构质量以及稳定性均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过程当中,由于缺乏真实的房屋结构数据,极有可能在房屋建筑细部结构的计算过程中出现误差,由于受到各种外在因素影响,导致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案与实际效果出现巨大偏差。这样一来,不但使房屋建筑细节部分的结构设计出现较多问题,同时也对房屋建筑的整体结构带来隐患。所以,设计人员在开展结构优化设计的时候,应当对房屋建筑的整体细节部分进程充分的了解掌握,不断优化其细节部分的设计效果,防治后期房屋细部结构出现断裂、错位等情况,使建筑本身的经济性、安全性都能够双双提高。除此之外,还需要确保室内挂饰、悬吊灯具、人工造影装置和房建主体结构之间连接的强度,避免出现连接设计不牢固,在地震时出现物件坠落,出现人员受伤现象。
3.4房屋建筑的基础结构优化设计
在整个房屋建筑设计中,基础结构的设计质量会对整体房屋结构及其稳定性、功能性造成直接影响,所以,在进行基础结构优化设计环节,设计人员更应当加强优化力度,对房屋建筑的基桩类型、以及基础结构、地基地质等各个方面加强优化,并且给予全面控制,确定合理的桩基形式,充分掌握基桩直径及其长度等,全面优化设计方案,是房屋建筑基础结构以及后期的施工技术、资金投入平衡点等得到合理确定,在此基础上,保障房屋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与强度等。在局部墙体结构设计过程之中,需要注意墙体的设计尺寸,墙体尺寸应控制在最小限制范围之内,确保墙体截面能满足8级抗震需求,避免建筑物发生强震之后,建筑物倒塌或开裂现象。
3.5房屋建筑的桩基优化设计
在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中,桩基设计属于重要内容,桩基设计属于房屋基础结构设计的范畴,同样,良好的桩基础设计,能够保障建筑结构的稳定与安全。一般情况下,桩基可以可分作预制桩与灌注桩。其中,灌注桩对房屋建筑整体的施工质量稍难把握,且施工技术要求严格,工序复杂工期长。因此,符合沉降指标的前提下可以优先选择预制桩,这样可以保障基桩结构稳定,同时缩减工序,节约大量的人力、财力及物力。此外,随着房屋建筑桩基不断加深,建筑区域土壤与桩基之间的摩擦力会越来越大,在此状态下也比较适合运用预制桩。在房建的设计中,需要保证建筑物下部结构和总体结构的重心相一致,如果顶部建筑承重能力较高,则建筑物的顶部抗震性能则较好。如果该地区出现地震,建筑物的顶部结构的变形幅度不大,不会出现扭转地震。但是在现今的抗震设计过程中,在进行建筑材料的选择时,需选择刚度均匀、轻质、稳定性的材料,才能保障建筑物抗震性能。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各类大型的房屋建筑工程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加之房屋建筑规模不断扩大,要想提高抗震能力,首先就要做好其内部结构的优化设计。在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中积极运用优化设计方案,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均极强的工作,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设计经验,以及先进科学的设计技术等,全面提高房屋的结构设计效果,保障建筑后期使用的安全性、实用性以及耐用性等。
参考文献:
[1]张婷.房建结构设计体系选型及抗震设计[J].门窗,2015(8):299.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房屋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现代房屋设计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在进行房屋设计的过程中,很多设计师不重视房屋产品与建筑设计之间的配合,我国很多住宅建筑建设还处于分散且自然发展的初级阶段,建筑物的建设具有盲目性和自发性的特点,这就已严重影响到了建筑自身所具有的特点的体现,建筑设计与住宅产品模式之间缺乏协调性,生产配套不完善,严重影响了住宅建筑设计的质量。
其次,目前我国建筑设计观念较落后,大多数住宅建筑设计者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对居民用户的各种需求考虑不足,过分于考虑建筑开发商的利益,这就导致很多房屋建筑的设计功能不全或者功能性较差,不能满足当下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设计质量的要求。另外,房屋户型设计单调,空间设计缺少灵活性,没有自身特色,后期室内空间改造更新困难,很难满足现代人对生活方式和居住模式的多样性的需求。
二.房屋建筑设计的发展措施
1. 房屋建筑舒适性的提高
房屋建筑设计的首要目的在于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以人为本,为此,房屋建筑设计人员应该除了要充分了解房屋建筑的面积、户型特点外,还应根据房屋建筑用户的自身需要,结合建筑物的自身空间结构特点,进行合理的结构划分,保证房屋建筑空间的高效合理使用。为了不断提高房屋建筑的舒适度,房屋结构设计一方面要充分保证室内环境质量,确保房屋可以进行较好的采光和通风,同时也要保证室内各个空间的相对私密性;另一方面,对于房屋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设计师要保证居民交往空间设计的舒适得当,多种设计方式相结合,私密空间与半私密空间相结合,搭配得当,例如房屋建筑的设计者可以充分利用广场、走廊、绿化带等元素构成一个统一的景观结构,为居民构造一个安静祥和的小区环境,同时也方便居民之间的日常交往。
2. 房屋建筑使用寿命的增长
现阶段国内的房屋建筑使用寿命一般都在50年左右,但是受目前中国房屋价格普遍较高的影响,人们一般需要花费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代时间来购买一套住宅,房屋建筑使用寿命达到之后如果进行拆除,人们的正常生活便得不到有效保证,所以我国迫切需要提高房屋建筑是使用寿命,增加建筑物的耐久性。然而,伴随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超耐久型混凝土的研究正在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会大大延长,这样就会相应的提高国内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给国家和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和长期稳定发展。
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
目前,党和政府正在全国倡导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房屋建筑设计而言,也应该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保证建筑设计的可持续性。这就要求房屋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房屋建筑设计之前要加强对房屋建筑周围的风土人情的了解,重视当地的地域特色,保证房屋建筑设计与当地的地域特点相融合;在房屋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注意选择环保型建筑材料,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避免使用各种含有放射性物质或各种有害化学元素的建筑材料,优先选择具有可再生性的建筑材料;另外,要注重完善房屋建筑设计的灵活性,尽量减少建筑物的体量,保证房屋建筑物的设计空间还可以根据居住者的不同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在房屋建筑设计实施阶段,一定要尽量减少资源浪费,确保资源的高效合理使用,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促进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4.提高房屋建筑设计的功能性
受房屋建筑居住者的文化层次、价值取向、审美观、家庭结构等的不同,居民对房屋建筑设计功能性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而对于同一个居住者来说,受不同时期家庭结构的不同对房屋建筑空间结构的要求也会出现不同。所以设计者在进行房屋建筑设计时一定要注重空间结构设计的灵活性,保证房屋建筑的空间结构可以使用各种差异性的改造,不断提高房屋建筑功能空间的专用程度。一般而言,按分室标准要求,起居与主卧室分开,食寝分开,工作与学习空间应该相对独立。
对于固定的卫生间、厨房、单元的形状,按照居住者的不同需要,设计者要进行空间布局的不同划分,对厨房而言,厨房是居民家务劳动最集中的地方,通常情况下,厨房的适用与否取决于厨房的使用面积,以及厨房的形状和尺寸,厨房的台面一般会设计为H型或者L型,保证有足够充裕的空间来放置各种家电。对于卫生间的设计,设计人员应该随着套型面积的扩大增加相应的洗刷用具,特别是盥洗室分设之后,上部空间一般可以设置吊柜,同时也可以和厨房入口相结合,合理而高效的利用空间。
三. 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如何运用节能措施
1.我国房屋建设节能设计的现状
根据相关材料显示:我国房屋建筑节能设计起步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能源浪费。其主要表现为:(1)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没有较强的节能意识,只顾外观美观以及奇异性,忽略房屋的合理性,从而增加了能耗。(2)保温结构技术应用不足。
2.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如何运用房屋建筑设计的节能措施
(1)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基础节能措施。房屋建筑设计阶段的节能措施一般分为建筑形体、建筑维护结构及屋顶的节能设计措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标准进行操作,其中不得偷工减料也不得以次充好,才能保质保量,初步实现房屋建筑的节能。
(2)节能房屋设计中空间空气对流设计。在房屋的平面布置设计时需注意:门窗的位置、大小、户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空气对流和穿堂风的组织,避免气流的转折,使气流通畅均匀。自然通风能够很好的改善人体热舒适、降低气温,为主动的调节措施,有明显的节能效益和生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保持通风开口面积的平衡。在实际设计中发现,除通风效果外,冬天也有利于集热的效果,北向窗在北方可小些但在南方炎热地区则不宜过小。窗户开启方式(平开窗立轴旋转窗)及活动式侧墙可影响风向提高通风效果。
(3)景观设计在房屋建筑中的节能应用。在多个房屋建筑体中场地景观设计和建筑节能密切相关。景观设计是根据住宅建筑所处的纬度、气候特点、风向类型进行植物配置,在不同的季节为建筑提供良好的宜居环境;它还可以结合门窗位置设计场地和绿化,借助树木形成的空气流动来提高建筑室内通风效果。譬如:在住宅建筑冬季主导风向布置常绿植物(马尾松、枫杨、榆树、榉树、水杉、台湾相思树等)可达到防风效果;在房屋建筑东西向布置落叶乔灌木起遮荫效果;植物的合理配置可有效减弱高层建筑间的强风效果。
(4)节能房屋建筑中遮阳设计。建筑遮阳构件多种多样,如何保证其功能性的同时也节能?简单介绍一下实际中常用的节能遮阳的基本形式有:①水平式遮阳能遮挡高度角较大。从窗户上方照射下来的阳光,适用于南向窗口。②垂直式遮阳能遮挡高度角较小。从窗口两侧斜射过来的阳光,适用于东北向和西北向窗口。③综合式遮阳遮挡效果较好,能遮挡高度角中等从窗口上方和两侧斜射过来的阳光,适用于东南向和西南向窗口。
此外,还有多种多样形式的遮阳系统,例如人们经常使用的折叠、滑动或介于闭与开之间的百叶窗、能调节叶片角度的百叶窗、遮阳窗帘等可调节式遮阳夏天可遮阳,冬天可减少夜间窗户散热,改善室内热环境,其节能效果显著,是住宅建筑设计中应该考虑的一大因素。
四.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房屋建筑设计的质量要求逐渐提高,对房屋的安全感、舒适度、使用功能等也越来越关注,这也就意味着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对房屋建筑设计质量的把控,以满足社会对房屋设计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国内在房屋建筑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进行论述,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与措施,以给建筑设计者在设计工作中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水利水电建设投入也在快速推进,有效的解决了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但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移民安置是一个切实面对的问题,这也是考量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否成功的标准。移民安置中移民房屋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移民新村建设的重要方面,更是移民群众最为关心、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事关我国社会稳定大局。新时期环境下,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对于农村移民的安置呈现出需求多元化,因此,怎样更好的结合当地的实际环境情况,进行因地制宜的房屋建设,是实现移民搬迁安置的重要方面。
1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点房屋建设思想
移民安置工作是一项政策性非常强的工作,涉及范围大,首先要坚决贯彻执行《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令第471号)文件精神,严格依照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和实施工作操作程序实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做到以人为本理念,充分考虑移民意愿,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设计单位应在规范要求下做好设计工作,依据施工图每平方造价应比国家房屋补偿标准高。其次是由于移民房屋建设工期要求紧,规模大、需求多元化、运输条件恶劣等特征,在移民安置房建设中,要做到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移民的建房模式,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相结合。
2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点房屋建设措施
(1)以人为本的房屋设计理念。房屋居住是移民最为重要的生存空间,尤其是随着移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他们更希望有一个优美安静与舒适的居住环境,满足他们各层次心理需求和精神生活空间,让房屋居住空间充分人性化。对于水电移民安置点的房屋设计应在符合相应技术规范、尽量不突破国家补偿标准基础上,充分征求移民意愿,因地制宜,设计出布局合理、独具特色,兼具有实用性和风格统一性,符合移民风俗习惯的满意房屋。例如房屋外观上要保持简洁流畅,不做繁琐的装饰及花哨的外墙装饰色彩以及复杂多变的异形建筑平面。房屋布局上尽量以客厅为中心布置,更好的满足移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生产功能,包括客厅、卧室、餐厅、厨房、卫生间和晒台等功能充分结合的要求,房间做到彼此独立,把静、闹、洁、污等每个功能相互区分开。还需要结合移民的生产实际需要,给他们留有一个大面积的院坝,便于其生产养殖需要以及用于堆放生产用具,最大限度增加他们对房屋的使用面积,减少其中的辅助面积。(2)加强移民房屋质量监督管理。为了确保移民房屋建设质量,各安置点严格依照“政府监管、中介监理、企业自控和移民参与”的要求,及时构建健全移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包括由当地移民安置指挥部、施工企业、建设主管部门、监理企业、移民迁建组织五级联动、质量监督机构构建的房屋建设质量监管组织,从而加强每个监管主体在房屋质量管理监督方面的责任。如移民安置点建设房屋是移民安置的责任主体,在建设过程中要确定好施工企业的主体责任,监理企业的监理责任,建设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责任和每个级工作组的连带责任。并且要求全部参加质量管理的建设、质检、资料、监督和检测等相关工作人员都要持证上岗,为每个安置点房屋建设制作详细的管理监督档案,相关责任人名单公示于显要地段,实现动态监测,切实将责任明确落实到各责任人身上。各级各部门的旁站监督进行不定期的检查、抽查上岗人员情况,通过扩大抽检数量、加大巡查频次与全过程监督来提高现场的监督管理。假设出现房屋建设质量问题,都可以及时予以整改并追究每个人的责任,从而保证质量管理监督的有效进行。(3)水电移民安置点房屋建设模式的选择要求。针对水电移民安置点房屋建房主体的不同,房屋建设模式可以分为统建、自建和统建自建结合三种。统规统建是移民机构与移民户签订移民房统规统建协议书基础上,对房屋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包括房屋布局、外观,然后统一组织施工。统规统建的优点就是便于管理,也便于政府对房屋的建设进度和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管理,其中的问题就是房屋建设投资和移民拆迁补偿费不平衡。统规自建模式是移民分到安置点宅基地后,政府在征得移民意愿的基础上,对房屋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包括房屋布局、外观,移民户自行组织施工,存在的问题是房屋建设的质量和工期参差不一,对移民搬迁安置的效果与进度影响大。统建自建结合模式主要移民机构组织施工队伍和移民对修建房屋事项进行签约,一起完成房屋建设,双方依据房屋建设的实际需要,一起备料,并对每一项工程验收合格后,统一结算建设资金,这样的优点的确保了房屋建设的质量,另一方面还避免建设资金与补偿费的缺口问题,更好的促进了移民安置点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3-0007-01
在一项房屋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中,为了达到其预计的经济目标和社会效益指标,以最节省的投资达到房屋建筑结构的安全和可靠。就必须要认真研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措施。从而做到使工程建筑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将投资利用率提高到最佳程度,文章中将针对这一需求,着重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进行探讨。
1.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包含的内容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中,结构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依照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和目标,选取最为优化和科学的设计理念与措施,对房屋建筑结构的整体形式、结构构件布置和各个建筑构件进行设计。房屋建筑工程的结构优化设计内容主要是通过对建筑基础结构、屋盖系统结构方案、围护系统结构方案以及一些其他细部结构等方面的综合设计过程,强调一切以从实际出发为基本原则,并结合实际工程情况,以计划成本控制为中心的结构优化设计理念。对于最为多见的框架结构房屋进行设计优化,就需要从整体布局与分部构件两个方向来进行。对房屋建筑结构整体布局优化设计的研究应该从外部特征、高度与柱网尺寸等方面进行。而构件方面则主要应该从构件的表面积、构件的布置和混凝土强度等因素来进行研究。在进行设计工作时,必须要对以上两个方面的条件进行交互式综合式的思考。
2.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2.1房屋建筑结构的舒适性要求
房屋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因此就必须要重视舒适性要求,比如室内的各部空间都应该灵活分布,要考虑到自然光源与人工光源的和谐统一,并且还要求充分考虑到用户入住房屋后,对房屋可能会进行的改造行为,进行剪力墙结构设计时,剪力墙不必按开间布置,可以两间合并布置为大开间剪力墙。
2.2房屋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要求
房屋建筑的施工,大都具有其商品化的属性,因此就应该努力考虑为用户提供安全性与耐久性俱佳的产品,房屋作为一种消费品,与其它消费品最大的不同就应该是其优越的耐久性和安全性能,这也构成了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的最基本要求。在进行房屋建筑设计施工的材料选择时,应该充分的考虑到建筑结构的稳固性与材料选用的合理性、安全性,应该达到优良的抗风性和抗震性,和使用周期内进行维护和维修的可能性与方便性。
2.3房屋建筑结构的经济性要求
进行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时,要结合各种条件如房屋建设施工的位置、层级和结构特征等,充分考虑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舒适性和耐久性的基础上,选用最为合理、能够满足经济性要求的建筑结构。进行各个分部构件的设计也应该做到计算精细,在质量标准达到国家有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将资金的投入降低到最优的程度。特别是当进行房屋建筑结构的基础设计时,更加应该充分考虑到经济化指标,因为房屋建筑结构的基础设计的合理性,与房屋建筑的造价高低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3.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具体方法
3.1地基是建筑结构的基础
对建筑物的稳定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进行建筑结构的地基设计时,要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进行建筑结构地基的设计优化首先是要选择合理的优化方案,如果是基础较深,那么就需要对拟建工程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全面仔细的勘察,然后再综合其他现场场地的各种因素进行基础选型及埋深等设计。
3.2砌体结构的设计优化
砖砌体在房屋建筑结构中主要担负着抵抗侧向位移和承重的作用,它的布置方式较为多变,但是在跃层结构或表现出过大的受力结构中却并不适宜。通常应该对其进行以下方面的优化,优化平立面结构,保证建筑形体的规则性,抗侧力构件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侧向刚度沿竖向宜均匀变化。纵向抗震墙体在建筑整体中,必须保证有三条以上,合理规划门窗的开口规格,一般要将宽度控制在2m或2m以下,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增加建筑结构的稳固性。
3.3建筑底部剪力墙的设计优化
处于房屋建筑底部位置的框架剪力墙因为具有竖直方向抵抗侧力部件的不连续性,所以就增加了受力出现不平衡状况的因素。也就因此而增加了对建筑平面的要求。在设计中,应该尽最大可能将承重墙放置于框架梁之上,如果受到具体条件限制而只能放置于次梁时,就必须要将主梁与框架梁的钢筋配置适度增大,使放置承重墙的楼板厚度增加。同时,在设计中需要楼板错层时,必须要慎重,必须是在选用质量较轻的板层填充材料时才可以进行这样的设计。
3.4剪力墙的设计优化
对剪力墙进行优化设计,其中连梁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如果将连梁的剐度增加,就一会产生增加建筑结构地震作用的情况,同时也就造成了连梁与墙肢的内部受力分配大幅度增加,这样就应该将此处构件的钢筋配置适度增加,从而使建筑材料受到不必要的浪费。所以,在进行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时,不应该选择将大刚度窗下墙当做连梁的设计。应该选择的设计方式应该是把连梁设计成刚度与截面较小的弱连梁,并且在达到结构的刚度与变形程度要求的条件下,进行经济与变形能力等多方面思考,对构件进行合理的布置。一般来说,剪力墙设计越多,建筑结构也就具有更大的抗侧力,从而减少建筑结构的位移,却导致了地震力的增大。基于以上的考虑,进行剪力墙的设计时必须要掌握对称和分散与均匀的基本理念,以水平位移限度为准控制剪力墙的数目。
3.5房屋建筑结构细部设计优化
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优化,不但要关注整体设计,也应该对各个细部结构部件的设计给予重视,比如进行现浇板的设计时,为了达到去除拐角裂缝与结构受力均匀的目的就需要将异形板划分为矩形板。对于建筑结构底部的框架抗震墙的钢筋配置通常较大,如果在材料选用上使用冷轧带肋钢筋则能够适当减少钢筋配置,从而更加便于施工和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在有关设计技术优化方面,也可以增加对现代化高科技的利用。如今计算机仿真优化设计形式已经在建筑工程设计行业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基于计算机软件对设计思路进行模型化的分析,直观而准确。因此人工设计配合计算机的运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的设计优化应该得到更加有力的推广。
4.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房屋建设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要求建筑物有足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在满足房屋建筑各项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节约建筑成本是设计者的目标。更加应该重视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这就需要有关设计行业的从业人员以高度的责任心,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求真理,积累经验,掌握先进的结构设计理论,不断探求自然法则,提高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时刻为达到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最佳效果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曾耀辉,浅谈住宅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J]自然科学,2013,(03)135.
一、定规划
梦想展翅,规划先行。几年来,峡江县先后制定了《峡江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峡江县库区和安置区经济发展规划》、《峡江县小型水库解困扶持规划》、《峡江县移民示范村项目实施规划》、《峡江县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对推动全县扶贫和移民工作起到了方向性作用。蒋沙村位于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坝址所在地,针对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该县结合实际制定了“上山种油茶、下水养鱼蛙、陆田种菜花、进林放鸡鸭、到村农家乐、务工致富快”的蒋沙村经济发展规划。
二、强扶贫
峡江县扶贫开发工作紧紧围绕“整体推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的扶贫工作思路,唱好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一是抓好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10个扶贫开发重点村35个项目全部启动。二是抓好了搬迁扶贫工作。几年来,共搬迁条件恶劣地区群众447户1774人。三是抓好了社会扶贫工作。中电投江西分公司、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及省畜牧兽医局在峡江贫困乡村送技术、送物质、送资金、送信息,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步伐。
三、兴后扶
峡江是人口小县、移民大县,已核定大中型水库移民2561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5%。峡江移民工作做到想移民之所想、急移民之所急、盼移民之所盼、解移民之所难。几年来,累计争取移民项目扶持资金4046.106万元,共修建各类道路1086千米、桥涵20座、山塘水库139座、灌渠146千米,发展杨梅、井冈蜜柚等种植业820亩,培训移民1293人次。有效缓解了移民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
中图分类号: F25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由于近年来社会需求不断增大,城市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我国房屋工程发展迅速,临近房屋工程发展以来的巅峰时期。可是,由于我国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起步较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其中的问题还是很多,房屋墙壁蜕皮、房屋漏雨等现象偶有出现。因此,加强房屋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刻不容缓。笔者从事相关工作,对此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认识,就房屋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一些意见及解决措施。
一、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设计方面的问题
在屋面防水设计中,发现有局部泛水檐高度不够,也有伸缩缝出屋面墙压顶设计部合理。自由排水的屋面上,檐部不作铁皮泛水檐,而且卷材没有探出挑檐的边沿等。在楼地面的做法上,预制空心板上先抹平而后作面层,按这种设计施工的地面和天棚,绝大多数易产生裂纹。另外,有些墙面涂料、屋面防水材料、防盗门等选定的生产厂家及其产品质量达不到房屋设计要求。
2、建材及设备质量低劣
如有些工程刚刚竣工,内墙装饰涂料由于质量不过关,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出现变色、脱皮等情况;有的石膏板质量低劣,在空气中容易吸湿受潮,因此形成石膏板顶棚出现变形,板块中间出现下垂、板块翘角等质量问题,结构板面在施工中,有的施工人员在提升架口部位的板面浇筑马虎,造成提升架口板面出现结构裂缝。
房屋建筑工程的坍塌事故时有发生
近年来,房屋建筑工程坍塌事故频繁发生,有的是整体坍塌。如2009年12月29日下
午,济南十六里河街道办事处南康村附近,一处正在建设中的房屋发生倒塌。又如2010年3月20日上午11时30分左右,中山南二路船厂路一房屋发生倒塌。面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严峻现状,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力度。
4、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偷工减料现象严重
建筑包工头们为了多赚钱,在建材用料上常以次充好,偷工减料,有的甚至连主体结构中的钢筋型号也擅自改变。如根据《中国质量报》载,某建筑工程队所建设的某地一栋9层楼,投入3年后,底楼的墙壁和柱子已完全分离,多处梁柱出现断裂。后来才发现,该建筑有严重的偷工减料的现象。如水泥中用竹竿代替钢筋,在水泥中甚至有施工人员丢的塑料瓶。这就难怪目前不少新建的房屋在质量上有严重的问题。
二、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措施
1、加强工程设计管理
一个优质的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不仅需要在施工中强化管理,精雕细刻,而且与设计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设计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使用。然而,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谋利,让毫无资质的设计员、设计单位设计图纸。某些开发商和业主为了出图快、费用低,聘请无证、无照的设计房屋,这无疑给建筑工程埋下安全隐患。因此,监理单位应从设计阶段起,接受业主单位的委托介入设计质量监督。监理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要加强对设计图纸的监督检查,力求设计内容符合技术规范和业主的要求。
2、强化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
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要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把关转为事前控制,就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才能提高工程质量。健全的质量体系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根本保证,质量体系是为实现质量保证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因此,要用系统的思想建立和健全文件化的质量体系,对工程质量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分析、设计和控制并形成文件。注重质量体系的可操作性,不断地对标准进行完善、更新、健全和补充。
3、提高施工队伍的素质
随着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施工队伍也逐渐壮大,大量未经专业培训的农民工进入建筑业,导致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下降。有些无资质的施工单位为了骗取开发项目,通过假招标、假集体不正当关系,进行不规范的房屋开发建设,给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留下许多隐患。因此,提高人员素质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根本保证。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政策观念强,
行业道德。其次,加强人员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有了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员,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4、组织综合验收,搞好质量跟踪
验收是对工程总体上检验,检查工程是否按照最初的设计方案执行。加强对工程质量的验收、监督,是一个整个工程的重要环节。我们把工程质量监督从过去的“基础、主体、竣工验收三步到位”扩展到“参加隐蔽工程验收的步步到位”,提出了隐蔽监管、综合验收的新思路。工程质量监督的职责是监督检查他人的工作质量,为了形成制约,参与工程建设
的人员不得参加自己受监工程的竣工验收,而统一由核验综合部门验收,这样既保证了工程质量,也加强了各部门的责任心,使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可靠的保证。工程完成后必须在甲、乙双方以及设计单位、监管部门初评的基础上,经过核验综合部门审查资料和实测实量初步评定,再由相关部门检验才能确定工程质量等级。这样才能确定工程质量合格。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房屋建筑工程对人们的衣食住行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者,要抱着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建筑工程每一个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只有这样,建筑工程才能向着健康、良好的方向前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