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53:0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风险识别及评估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关键词科技评估风险投资风险管理
1科技评估
1.1科技评估的概念
2000年12月28日科技部颁发的《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将科技评估定义为“是指由科技评估机构根据委托方明确的目的,遵循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标准,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科技政策、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科技发展领域、科技机构、科技人员以及与科技活动有关的行为所进行的专业化咨询和评判活动”。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科技评估是对与科学技术活动有关的行为,根据委托者的明确目的,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依据大量的客观事实和数据,按照专门的规范、程序,遵循适用的原则和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所进行的专业化判断活动。其结果要归结为能够回答委托者特定目的评估结论和评估分析。
1.2科技评估的范畴
科技评估的范畴主要是职能性评估和经营性评估两大方面,职能性评估是指对政府科技活动有关行为进行的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和判断,为政府有关部门发挥决策、监督职能提供服务。经营性评估是指对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与科技活动有关行为进行的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和判断,为他们对被评事物的决策、判断提供参考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评估作为一种咨询活动,不应仅仅只为政府决策服务,还应深入到市场中的各类科技活动之中,接受非政府机构委托的评估任务,如企业投资项目的科技评估、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的科技评估、企业产权交易中的科技评估等。
1.3科技评估的分类
科技评估可从不同角度分类。从评估时间上,可分为事先评估、事中评估、事后评估和跟踪评估四类。事先评估是在某项科技活动实施前所进行的评估,主要包括实施该项活动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内容。它常常带有预测的性质,但不同于一般的预测分析;事中评估是在科技活动实施过程中进行的监督性评估,着重检验是否按照预定的目标、计划执行,对前面工作的进展与预期效果进行比较,并对未来进行预估,以发现问题,调整或修正目标与策略;事后评估是科技活动完成后进行的评估。另外,从评估空间上,可分为国家评估和地方评估;从评估规模上,可分为宏观评估、中观评估和微观评估;从评估方法上分,可分为定性评估、定量评估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从评估形式上,可分为通信评估、会议评估、调查评估、专访评估和组合评估等。
1.4科技评估的方法
评估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概念包括评估准备、评估设计、信息获取、评估分析与综合、撰写评估报告等评估活动全过程的方法,狭义概念特指评估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科技评估可选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要依据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选择评估方法。常用的分析评价方法有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指数法及经济分析法和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评估方法等。
2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管理方法。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企图运用系统的、综合的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有效地扩大投资活动的有利因素,控制和抑制不利因素,达到以最小的成本,安全、可靠地实现风险投资利益的最大化。
2.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指对企业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存在于企业自身周围的风险多种多样、错综复杂,无论是潜在的,还是实际存在的,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是企业内部的,还是与企业相关联的外部的,所有这些风险在一定时期和某一特定条件下是否客观存在,存在的条件是什么,以及损害发生的可能性等,都是在风险识别阶段应予以回答的问题。在风险投资中,风险一般可以分为两类: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由公司之外的各种因素引起的,如战争、经济衰退、通货膨胀、高利率等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相联系的风险,是不能通过多角化投资而分散的,因此又称作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重要的系统风险有政治风险、法律法规风险和政策风险等。非系统风险也被称作可分散风险,它是由公司本身的商业活动和财务活动带来的,如企业的管理水平、研究与开发、消费者需求的改变、市场营销风险以及法律诉讼等,其可以通过多角化投资组合而分散,是公司特有的风险。重要的非系统风险有决策风险、财务风险、信用风险、完工风险和市场风险。作为风险投资者,其关心的往往只是项目的系统风险,因非系统风险完全可以通过合理的投资组合而得到分散。
2.2风险衡量
风险衡量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以确定其损害程度的过程。风险衡量的方法分为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和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两大类,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又可分为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传统的主观评价法主要有观察法、资产负债表透视法和事件推测法等。现代的主观风险评价方法致力于将传统主观方法涉及到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并且设法将传统上的主观方法的定性分析特征转向定量分析上,由此而将主观分析扩展到能够同时完成综合评价风险因素与测量风险临界值的双重任务。现代客观风险评价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是“Z记分”方法。作为一种综合评价风险企业风险的方法,“Z记分”方法首先挑选出一组决定企业风险大小的最重要的财务和非财务的数据比率,然后根据这些比率在预先显示或预测风险企业经营失败方面的能力大小给予不同的加权,最后将这些加权数值进行加总,就得到一个风险企业的综合风险分数值,将其对比临界值就可知企业风险的危急程度。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风险图法、决策树法等。
2.3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在对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之后,实施各种风险控制工具,力图在风险发生之前消除各种隐患,减少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实质性因素,将损失的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实施风险控制的步骤是风险预测——风险决策——实施决策方案——方案的成果评价。风险控制的主要方法有风险规避、风险预防、风险分散、风险转嫁、风险补偿、风险抑制等。
3科技评估与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
科技评估与风险管理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科技评估作为一种专业化判断活动,在介入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后,其任务便是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衡量,其结果作为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决策和制定风险控制实施方案的依据。可见,在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中,科技评估实质是风险的识别和衡量的过程,而风险管理还包括了风险控制的实施过程,这样科技评估就可以作为风险管理一个组成部分,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促进共同发展。科技评估与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的关系如附图所示:
3.1科技评估是提高风险投资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科技评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有一整套较为完备的评估规范和技术方法,在评估设计、评估信息采集、综合分析、评估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已较为成熟,同时,由于科技评估机构长期致力于国家和地方各类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科研机构等方面的评估,对于科技产业、科技政策等方面的研究也是其他咨询机构无法比拟的。而我国风险投资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还未出台较为完备的有关风险投资事业的行政法规,风险投资机构的风险管理机制还很不健全,对风险管理人才培训的投入和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因此,将科技评估运用到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中将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管理效率。
3.2科技评估方法是衡量风险投资风险的有效工具
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是科技评估方法应用的基本思路,这与现代风险评价所采取的方法既有相近又有其独到之处,科技评估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它是在对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之后,设计一套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每一个评估指标都制定具体的标准和统一的计算方法,使其能对金额、人数等可计量的指标进行定量评估,同时对社会影响等因素亦可做定性评估的描述。这与上面介绍的“Z记分”方法仅依靠可计量的数据作为评价基础相比较更为有效。采取科技评估方法衡量投资风险也更为准确、可信。
3.3科技评估是推动风险投资管理创新的动力
引入评估机制,使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选择与投资决策相分离,使得风险投资管理更为透明化,也遏止了内部人员的“暗箱操作”等种种不良现象。通过独立的、专业化的评估中介组织的运作,将能使风险投资机构的管理层能更客观地认识到投资风险,从而可集中精力于投资决策,通过管理体制的创新,保证投资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也提高了投资成功率。
3.4科技评估参与风险投资管理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科技评估工作现阶段主要是为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是国家和省、市科技管理部门服务,而且大部分科技评估机构是由科技管理部门所属的有关单位,如软科学研究机构、科技咨询机构、科技情报机构等部门产生,但由科技管理部门所属的单位评估科技管理部门的科技项目、科技计划等等,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不可避免的受到科技管理部门的影响。因而,评估水平难以提高。因此,科技评估机构作为一种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和各类资产评估机构一样,应逐步社会化和多元化,如参与到风险投资管理的咨询工作中,只有社会化、多元化,才能充分引进竞争机制,优胜劣汰,提高评估水平,促进科技评估事业的发展。
3.5科技评估促进风险投资实现动态管理
风险投资从进入到退出的全过程中,无时无处不存在着风险,实施某项投资决策前需要进行深入分析以确定各种存在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投资后,还应深入到所投资的企业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对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市场竞争状况,企业的发展趋势与步骤等,经常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分析与判断,发现潜在的风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它的发生或降低它的危害;风险投资退出后,还要对风险投资的效果进行测评,总结经验与教训,作为今后投资决策的参考。可见,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现管理目标需要实施一系列的评估,科技评估的事前、事中和事后评估能够满足这一要求,促进风险管理动态管理。
参考文献
当前人民银行对风险进行识别,主要是由各部门依据自身业务特点,按照是否可能产生资金、财产损失,由于失密、泄密造成重大危害,影响央行政策目标实现和工作效率下降等各个方面,界定风险的种类、起因和性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内部控制指引》中有关内容,当前人民银行的基本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资金安全风险隐患
一是在处理核算业务中,由于个别岗位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对个人上机操作密码缺乏保密措施,甚至有的岗位人员为便于其他人员为自己临时业务操作,将个人上机密码告知部门内其他人员,在自己脱岗时,由其代办业务,导致业务处理一手清现象。二是在涉及资金核算业务岗位的人员配置方面,不相融岗位相互兼岗现象仍有发生。三是个人印章保管不严格,不能做到人走进柜落锁。四是在办理大宗物品采购过程中,存在提前支付货款、付款人与原签订合同的供货人不一致等现象,甚至出现付款时忘记扣回预付款现象。五是资金支出中存在越权现象。六是办理国库退库业务时对退库资料审核不严格,甚至发生预算退库收款单位与预算收入缴入单位不一致现象。以上问题均易导致资金风险的产生。
(二)法律风险隐患
一是办理行政许可过程中未能对申请资料进行认真审核,形成一些过期无效材料存在于提交的申请材料之中。二是行政许可未按照规定程序办理,收到申请时未向申请单位开具“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办结后未及时开具“行政许可决定书”或“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等有效文书。三是行政执法检查工作底稿不规范,有的缺少检查人员签字,事实确认书上被检查单位未签字,或签字人不符合规定要求越权签字,还有的处罚决定书要素不全,决定书未明确被处罚人的权利,有的处罚决定依据不准确或不清楚。四是经济合同不规范,合同要素不全,标的物质量等未作明确规定。以上问题均易导致法律风险的产生。
(三)操作风险隐患
一是大宗物品采购不规范。仍有部分单位未将应纳入大宗物品采购管理的事项纳入大宗物品采购管理。二是在业务操作中漏签字、签章,导致发生问题后责任认定难。三是安全教育、监督不到位。有的单位驾驶员连续发生轻微交通事故,单位未引起重视。以上问题均易导致操作风险的产生。
(四)声誉风险隐患
在对外宣传或开展调研中,部分人民银行员工未对拟定的稿件充分论证,也未将其交宣传管理部门审核,擅自多家媒体投稿,导致一些失真、错误信息外传,易造成声誉风险。
二、基层人民银行风险管理工作面临的难题
(一)风险管理文化尚未真正建立
目前,部分基层央行工作人员仍把风险管理简单地理解为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装订、汇总,认为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就是建立了风险管理机制,没有真正认识到风险识别、分析、评估等与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没有积极主动地对常规业务和管理活动定期进行风险分析,缺乏对非常规性业务和管理活动及突发性事件及时进行分析的风险管理意识。
(二)风险评估标准不够统一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内部控制指引》虽然指出了风险评估是指识别和分析相关风险并确定应对策略,但没有明确具体统一的评估标准,不同的评估对象有不同的标准,相同的对象也有不同的标准,有的以内部控制五个要素作为评价标准,也有的以内控的有效性、全面性、及时性和合理性为标准。缺乏统一的风险评价标准,就不能对风险做出准确的评估。
(三)风险评估信息交流不够充分
主要表现在风险评估双方信息不对称:一是尽管各业务部门的风险管理信息日益增多,但报送的风险信息资料单一,仅限于各业务部门的内控制度汇编等资料,不能动态反映风险管理现状。二是风险管理信息传递的时效性较差,存在信息滞后现象。三是渠道不够畅通,平时交流很少,仅仅依靠评估前期准备阶段收集信息资料或进行临时流。
(四)员工综合素质与风险管理要求仍有差距
一是知识结构不合理。目前,无论是人民银行内审人员还是业务部门人员,多数只具备会计财务、货币信贷、调查统计、外汇管理等专业知识,缺乏风险管理知识方面的专门培训。二是专业知识更新慢,对新业务风险识别分析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套用老文件、老办法来处理新问题、新情况,缺乏对新风险点的了解和掌控能力。
(五)风险评估长效机制有待强化
风险评估工作应该是一个连续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而有的单位和职能部门将风险评估工作作为阶段性工作来抓,时紧时松,时断时续,对于已经识别的风险点未及时防控,对于隐匿的新风险点未能认真排查;在风险应对评价方面未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再分析、再评价,已经制定的风险应对措施未能随着人员、流程、系统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更新,使风险控制方案所起的作用逐渐弱化。
三、强化基层人民银行风险管理的路径
(一)成立专业风险评估小组
基层人民银行要成立由单位内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人担任的专业风险评估小组,定期对整体风险状况进行仔细评估,筛选出高风险级以上风险点,进行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管理。评估组应组织日常风险识别、风险监测和风险分析,负责建立各业务条线的风险评估模型,收集整理风险评估资料,及时评估分析风险状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行长和分管行领导要充分支持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保证风险评估工作具备足够的人力、物力以及信息技术水平,及时了解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情况。相关职能部门在风险评估过程中要各司其职,既要明确分工,又要通力协作,积极发挥作用。
(二)优化风险评估流程
根据基层人民银行风险种类的划分,操作风险在整个风险体系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根据操作风险的特点和风险性质,风险评估程序应采用由表及里、自下而上、从已知到未知的方式,依据操作业务流程分析,从基础岗位做起,从已知的风险延伸到未知的风险,风险评估流程图如图1。
(三)建立风险评估模型
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应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对风险控制能够起实际指导作用。
1. 风险水平计量。风险水平的计量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效果。实际风险水平与固有风险成正比,与控制效果高低成反比。
实际风险水平是实施内部控制后存在于业务岗位的剩余风险,应该是管理者和决策者能够接受的风险水平。如果计算出的风险水平与设定的目标值有差距,就需要重新采取控制措施,然后再次进行风险评估,直至确认风险水平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2. 风险等级划分。对于固有风险可按风险程度划分为高风险、较高风险、中风险、较低风险和低风险五级,按照风险程度和风险级别赋予固有风险不同的分值,如高风险值为1-0.9,较高风险值为0.9-0.8,中风险值为0.8-0.7,较低风险为0.7-0.6,低风险为0.6以下;控制效果评价等级(控制评价值)划分为优良、满意、有待改进、较差和失效五种状况,根据内控评价结论划分为优良90-100,满意为80-90,有待改进为70-80,较差为60-70,失效为50-60。
3. 风险评估方法。采取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办法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业务流程分析,将复杂的风险问题分解为若干组成要素,按照支配关系和影响程序度分组形成有序的阶梯式层次结构,可以将风险因素进一步细分,便于识别对风险点起关键性、决定性作用的风险因素。运用德尔菲法充分收集专家意见,对风险评估结果进行不断的修正,以提高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具体方法和步骤是:(1)岗位人员: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流程分析法,识别细分风险,对风险进行定性评价。(2)部门自我评估小组:采取定量分析方法,赋予评估分值。(3)风险评估部门:采取定性和定量综合评价方法,汇总整理风险。(4)专业风险评估小组:采取德尔菲法进行评估,确定最终风险结果,提交定性风险评估报告。
房地产业,是一个盈利水平较高但因较高的不确定性而同样有着高风险的行业。房地产项目因投资额度高、投资周期长,涉及的风险既广泛且复杂,而且很容易受所在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情况的影响,难以预测未来市场走势而存在高度风险。国内房地产开发企业普遍缺少对其项目的系统管理,故而许多风险因素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情形普遍存在于房地产项目中,这进一步导致了项目盈利能力的下降。另外,房地产投资本身也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短板,如资金筹措难、交易纠纷多、变现能力低等。以上因素导致了房地产投资的成败存在不容忽视的不确定性。因此,在房地产项目管理中,管理者必须充分了解风险,根据主客观情况,估算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图最大限度把握和防范风险。本文将结合“台儿庄运河古城”这一文化产业型商用房地产项目的具体情况,应用风险管理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层次分析方法,对目标项目建设阶段进行定性定量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最后提出成本、质量、工期、技术方面的风险应对措施。
一、台儿庄运河古城项目概况
台儿庄运河古城项目属于产业型商用房地产项目。该项目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台儿庄镇月河(古运河)上游古繁荣街、箭道街及周边区域,坐落于枣庄市台儿庄区。台儿庄古城既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历史的丰碑,也是中国运河文化的珍贵承载体,至今仍保留有相当存量的遗存,世界旅游组织誉之为“活着的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是中国第一座二战纪念城市,世界上第四座重建古城、第三座二战城市,全国唯一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AAAA级景区。本项目风险集中阶段为项目建设阶段。
二、项目建设阶段的风险识别
为识别项目建设阶段的风险,必须填列项目初始风险清单,并从中找出影响本项目的关键风险因素。如表1所示,项目建设阶段主要风险可归结为成本风险、工期风险、质量风险和技术风险四类。项目建设阶段风险分解清单见表1。
三、项目建设阶段风险评估
为确定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对项目有何种程度的影响,现将已识别的风险因素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构建风险判断矩阵,对项目建设阶段的风险因素进行评分,即由公司从参与建设的各部门,依照适宜的比例抽调业务骨干,对所列风险进行评分。按照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对已分类的风险因素与其对应因素作比较,根据该因素在项目中的重要程度来计分并在此基础上计算权重,结果详见表2、表3、表4、表5、表6。
从表7可见,本项目建设阶段主要风险因素从高到低依次是成本风险、工期风险、技术分险、质量风险。对各类风险因素对应的子因素进行排序,可确定项目建设阶段的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
风险的影响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材料价波动、自然灾害、方案工艺、合同疏漏、承包商、生产力不足、新材料失败、设计原因、人员素质、组织不力、安全事故、材料问题、设备条件。其中,高风险包括材料价波动、自然灾害、方案工艺、合同疏漏;中风险包括承包商、生产力不足、新材料失败;低风险包括设计原因、人员素质、组织不力、安全事故、材料问题、设备条件。应根据此排序进行定性的风险应对计划制定工作,采取有力、有针对性的措施防范风险。
四、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知该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的分布和权重。下文将针对表7所示的风险因素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并找出切实可行的初步风险应对措施。
1、成本风险控制措施
一是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控制措施。由表7可见,材料价格波动因素在整个项目建设阶段占据了最高的权重。引起建工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因素有许多,作为开发商来讲该部分风险无法控制,但却可以规避,例如进行风险转移、选择施工的时期错开价格高峰、在价格低谷时期囤积原材料等。二是设计上存在的风险并不大,只需合格的设计者对设计方案保持谨慎的态度便可应对。三是控制合同风险的措施,主要是对投标人进行严格的资格预审,招标文件和相应的合同文件应认真编制。利用履约保函、质量保证金等适宜经济手段,对呈报承包商进行有效约束,确保其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的行为合法合规。
2、质量风险控制措施
一是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制定安全综合管理方针。二是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形成由管理手册、程序性文件、企业标准、操作(检验)规范、其他支持性文件和运行记录构成的整合型文件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应覆盖设计开发、材料、零部件、工艺、检验、计量、设备等过程,各专业质量控制系统由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责任工程师,对各生产环节的质量负责。在每个专业领域,公司均指派一名副总工程师担任负责人,协调和监督各专业质控系统责任工程师工作。三是对质量控制工作开展预先策划。对重大项目、高难度项目由专业的质量工程师会同有关设计、工艺、生产技术人员编制专题质量控制计划。质量控制计划规定了不同生产阶段材料、零部件、生产过程需要遵循的技术要求、质量检验和记录要求。通过质量计划的实施,有效降低了质量失控的可能性,提高了质量控制的可靠性和可信度。四是按照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特性要求配备充分的专业检验检测设备,严格遵循相关的标准、规定、图纸要求,采用严格的检验检测手段,从前期设计、原料入库到成品完工进行全过程检测,保证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3、工期风险控制措施
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规模大、开发周期长、涉及的环节多,项目干系人不仅多而且关系复杂,有投资商、开发商、承包商、供应商、银行、政府相关部门人员等。期间若某环节出现突发状况,将会不同程度上对项目的进度推进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目标工期可能因此滞后延迟。所以,在协调项目利益相关方的关系时应采取适宜有效的措施来规避风险。一是与政府、银行等机构的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员建立稳固的关系并进行良好的沟通,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协同工作,保证信息流畅准确地共享和传递,最大限度削减项目面临的阻力,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二是巩固并加强项目相关方之间以及项目管理团队内部的有效协调沟通。在项目运作过程中,项目相关方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以预防和消除误会、保持伙伴关系,是项目按计划进行的保障和前提;协调调配项目相关方可调用的资源、集中优势是项目按计划进行的保障和必要手段。三是与承包商、供应商等上游企业建立稳固的战略伙伴关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能只把承包商、供应商当作履行合同的一方主体,而且应与履约能力强、重合同守信用的承包商、供应商建立一种长期伙伴关系,充分调动相关企业的积极性,确保项目如期保质保量完成。
4、技术风险控制措施
本项目的技术风险为技术使用风险。房地产建设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对施工人员及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协调项目与当地居民的关系,尽可能避免建设时对当地居民的干扰,以及建设后对环境可能造成的长期损害,是项目组不可回避的难题。一是为降低建设时对施工人员和民众的影响,应预先调查当地居民的生活规律,选用环保的原料,设计合理的施工流程,运用充足的安保措施,减少施工噪音、粉尘和交通等方面对人和环境的损害;二是为避免对环境的长久破坏,应事先调查历史上自然形成的古镇格局,结合当地水文环境的变迁,根据项目的具体需要,合理安排古镇的建筑位置和风水格局。
五、结语
本文应用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台儿庄运河古城”这一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了风险识别和评估,并且初步提出了具备可行性的风险应对措施。
由于房地产开发周期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存在许多无法预测的风险,必须在决策上注重风险防范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风险综合管理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风险。为最大可能降低风险因素的影响,应采用综合治理的原则,动员多方力量,合理分配风险责任,确立风险利益的共同体,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控制体系,确保落实风险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邹吉林: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以皇家公馆项目为例[D].西南交通大学,2009.
[2] 叶海涛:中油山东销售公司加油站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0.
[3] 李健:基于市场风险考虑的房地产投资决策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1(9).
[4] 刘成和:铁路桥梁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
[5] 肖玉刚:混凝土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6.
[6] 李新远: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
[7] 杨宛聪:张掖电力工程公司生产运营系统设计与再造[D].兰州大学,2008.
[8] 郭辉:山东华能辛店电厂机组扩建工程质量控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7.
[9] 杨昭: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评估[D].天津大学,2009.
[10] 孙纪友:杭州市房地产周期波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理工大学,2009.
[11] 严锐:房地产投资风险管理[D].复旦大学,2004.
[12] 李扬:西安曲江・观山悦项目风险评价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
[13] 殷婷婷: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研究――以枣庄市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12.
[14] 郭刚:房地产投资风险管理[J].新西部(下旬刊),2008(4).
[15] 朱敢平:天津地铁工程项目中的风险管理研究――以天津地铁2号线项目为例[D].南开大学,2009.
[16] 黄猛:房地产投资项目评估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17] 赵斌:聊高公路第三合同段施工质量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
[18] 区奇聪:浅谈住宅项目施工质量管理[J].中国科技纵横,2010(15).
[19] 张宁宁:房地产投资风险分析[D].鞍山科技大学辽宁科技大学,2006.
[20] 王文忠: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8(27).
[21] 许珍等:论房地产投资的风险与防范[J].科技经济市场,2008(12).
[22] 董宏伟:军队院校基建营房建设风险管理研究――以某军队院校为例[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131-01
近年来,随着风险分析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风险管理已经广泛应用在工业、金融、企业管理等领域。不仅如此,风险分析也开始应用在水电项目的方面。
我国从建国初期就开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这个过程中,我国在水利水电项目的建设的技术显著提高,很多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之列。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进行跨国水电项目投资,不仅有利于我国企业打开国际市场实现效益的增加,而且有利于企业积累丰富经验应对更严峻的挑战。可是,跨国水电项目面临的风险更多、更复杂。因此研究跨国水电项目建设中风险因素,提高企业应对跨国水电项目风险管理的能力,对企业保质保量完成跨国水电项目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跨国水电项目风险识别的功能
水电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识别能够给企业、社会带了效益的项目,剔除那些难以实现、成本巨大的项目。通过这样的项目识别,有助于企业更好的安排资源、将精力集中在需要建设的水电项目中,重点分析有效项目的风险,减轻企业的犯错成本。
二、跨国水电项目关键风险点
(一)资金风险
水电项目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企业,投资一项水电项目需要一次性注入大量资金,并且在项目的后续建设阶段,还需要有资金的不断投入。缺少资金的支撑,很可能造成工人的流失、原材料的短缺、技术的不可达到、项目的延期等。这些风险都会影响项目的质量,造成企业受益的减少。
(二)设计风险
跨国水电项目是一个复杂的大型工程,涉及众多部门,只有对项目精心设计才能使项目决策者对项目在宏观上准确整体把握。水电项目前期的设计有很多,如厂房的设计、设备的采购、技术的选择、子项目的分配等等。有了准确的设计,之后的项目建设便有了依据。
(三)超时完工风险
水电项目施工前,一般都会与委托方签订合同,规定完工时间。同时也会规定,如果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将采取何种惩罚方式。水电项目施工期限长,在这段时期中,可能出现对风险的误判而延期,人员的流失而暂停施工、资金供应不足延缓施工进程等情况等。这些情况都会造成完工时间的推迟。
(四)设备供应风险
大型水电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可以含量高、数量多、质量强的设备。这些设备不仅是工程进展程度的保障,也是工程质量的保证。但是有时可能设备的供应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提供设备,或者由于科技进步,原来的设备已经淘汰,新确定的设备在短期又无法提供等。
三、跨国水电项目前期风险识别流程
水电项目前期风险识别,就是通过对项目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判,并将这些风险与企业实力进行对比,分析哪些风险是企业可以解决的,哪些风险是不可能实现的。前期识别风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成立风险分析机构,机构人员由企业的专业人才构成。必要时可以邀请其他成员加入。
2、识别主要风险。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有描述项目的流程、项目设计、确定组织人员、确定资金的供给,分析项目所处的外部环境和企业本身的实力。
3、分析识别出的风险,得出应对策略。识别风险后,需要分析如何应对这些风险,评估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这不仅有助于投资企业防患于未然,也有利于企业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承担与实体匹配的项目。风险应对计划,通常3种方法。第一是单独决策法,这种方法是企业各个部门或风险分析小组成员每个人针对几个风险提出应对策略,交给风险分析机构总和;第二种是小组讨论法,这种方法通过召集项目主要负责人和技术人才来对风险进行分析;第三种就是集体讨论法,这种方法与小组讨论法非常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讨论的范围大,人员多。
4、编制风险应对办法。风险应对办法应该客观的评价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应对风险的具体措施、企业掌握这些风险的能力大小、防范风险需要的资金等。编制风险应对办法的目的也是为了决策层能更清楚的认清项目的得与失,为决策者决定项目的开工、暂停、放弃提供参考。
四、跨国水电项目风险预防与应对策略
(一)购买投资保险,防范政治风险
购买跨国水电项目的投资保险,主要是为了应对因外汇变动、国家、战争等这类不可抗因素引致的风险。关注投资保险,合理利用这种保险政策,能帮助企业获得银行融资,有更多的勇气向国际市场进军。
(二)提高企业法律意识,降低因合同、谈判而引致的风险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律,并且国家不同,对同一件事情的法律就不同。投资国外水电项目的企业应该重视投资国的相关法律规定,避免因合同、谈判引致的法律风险。防范和应对这类风险,企业可以:第一,建立专门的国外法律研究组织,为企业的投资决策提供法律参考。第二,购买法律服务,求助于当地法律专业人才给予精准的法律支援。
(三)完善企业内部管理,降低企业管理风险
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是预防风险的重要手段。对于跨国水电项目生产的每个流程,包括原材料的采购和入库保管,设备的采购和调试,企业人才职位变动等制定合理运行措施。其中,针对事关建设安全、环境保护、资金运转的风险管理,要采取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跟踪的办法。不仅如此,对跨国水电项目,也要根据当地的环境、法律、文化等情况变通,保证本土的管理制度在国外也能实施。
(四)提高管理公共安全的能力
公共安全事件不仅影响跨国水电项目的进程,并且影响企业的国际声誉,会影响企业的长期收入。处理公共安全事件,第一就要提高国外项目工作人员的公共安全防范意识,组建专门的检查公共安全隐患的机构;第二,与国外政府部门保持融洽的关系,平时注意收集该国政治、治安等方面的信息,对或有发生的事件提前做好应急预案。
一、 引言
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本质上是以信用为基础和保证的,如何有效管理银行的信用风险,始终是商业银行面对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有效可行的采集、整合信用的手段和方法,因此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根据现有的信息和资源,加强信用风险模型方面的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基于市场数据方法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KMV的DEF模型,是当前国际金融界最流行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之一,国内学者从1998年开始关注KMV模型,早期的研究局限于对KMV模型的介绍和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有杜本峰的《实值期权理论在信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和王琼与陈金贤的《信用风险定价方法与模型研究》等文章。目前国内对KMV模型的研究思路主要包括模型的修正及有效性检验。周沅帆用KMV模型研究中国上市保险公司的信用风险,将公司净收益增长率引入到违约距离的计算中,并且对模型实证结果表明KMV模型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张能,张佳重新设定违约点DP=a×STD+b×LTD,选取82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按照一定的判断标准,用Matlab程序进行计算得出最优的(a,b)值,通过比较新旧违约点下的违约距离,从而得出能更准确反映我国上市公司信用状况的违约点。但是模型的修正基本围绕违约点的设定、公司股权的波动率和预期公司资产价值等自身的修正,在我国由于有关公司破产的历史统计数据严重缺乏,很难建立我国上市公司的违约距离DD和违约率DEF的映射关系,并且不能全面的反映上市公司的历史财务状况。
综上所述,基于以上两种方法的信用风险管理文献较多,但是能把两者有效结合的研究却不多。所以,本文利用Fisher线性判别模型将财务比率方法与市场股票数据方法结合起来,增加了基于KMV模型,利用证券市场数据计算的违约距离作为Fisher判别函数新的自变量,建立Fisher判别函数,扩展后的Fisher模型中,将KMV模型与财务数据的结合,使新模型既能反映上市公司的历史财务状况,也能反映其市场变化情况,从而提高了商业银行预测信用风险的准确度。
本文结构如下:第二部分为以财务指标为自变量的Fisher线性判别函数构建,总体预测准确率达到87.9%。第三部分为增加违约距离为自变量的Fisher模型,即扩展后的Fisher模型构建,总体预测准确率达到92.6%,准确度高于第一类模型。第四部分为实证结果比较分析。从三个层面的比较得出,商业银行进行信用风险预测时应将财务比率与市场数据等进行综合的分析,以提高模型预测的准确度。
二、 基于财务比率的Fisher模型的建立
1. 总样本选取。我们视被ST的上市公司为信用差的公司,没有被ST的上市公司为信用好的公司。截至2011年,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上市的上市公司中有80家被ST的公司,按照证监会行业分类,其中属于在制造业的上市公司就占了其中39家,其余均分散在其他各行业。因此为了考虑到行业资产规模及财务指标的不同,对模型建立的准确性有影响,所以本论文选择制造业的39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
在39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剔除两家财务数据缺失比较严重的上市公司,共37家,我们随机选取了30家作为构建模型中违约公司的估计样本,剩余的7家作为违约公司的检验样本。并随机选取了同时期,规模差别不大的30家和6家正常的制造业上市公司分别作为估计样本和检验样本中违约公司的配对样本。
2. 变量的选取。
基于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考虑,本文选择了32个财务比率作为建立线性判别模型的解释变量,这些数据来源于RESSET金融数据库,所选的数据充分反映了企业的每股指标、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现金流量指标、资本结构指标。包括:X1每股净资产、X2每股公积金、X3每股未分配利润、X4资产净利率、X5销售毛利率、X6营业利润/营业总收入、X7财务费用率、X8营业利润率、X9流动比率、X10速动比率、X11股东权益/负债合计、X12股东权益/带息债务、X13有形净值/带息债务、X14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负债合计、X15经营净现金流量/负债合计、X16经营净现金流量/流动负债、X17利息保障倍数、X18营业收入增长率、X19营业利润增长率、X20净利润增长率、X21净利润增长率、X22总资产增长率、X23存货周转率、X24应收账款周转率、X25应付账款周转率、X26流动资产周转率、X27总资产周转率、X28总资产现金回收率、X29资产负债率、X30流动资产/总资产、X31流动负债/负债合计、X32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1)Mann-Whitney U检验。首先,对这些指标运用U检验进行简单的均值差异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共有24个变量其均值在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我们剔除另外5个差异不显著的指标,分别是X5,X19,X20,X23,X24,X25,X26,X31。24个指标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ST上市公司与正常公司的显著区别。
(2)主成分分析。选取的24个指标涵盖了财务比率的各个板块,避免了遗漏重要的信息,但是选取过多的指标会增加问题的复杂性,由于有一些指标均是对同一财务比率板块的反映,不可避免的造成信息的大量重叠。基于以上思考,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4个财务比率进行降维处理。由总方差分解表(表2)可以看出,保留7个主成分是合适的,首先满足了特征根大于1的标准,并且提取7个主成分时能解释约80%的总方差。
3. 基于财务比率数据的Fisher模型。7个主成分已经不存在多重线性关系,因此我们用这7个主成分做Fisher判别分析且选择逐步判别法估计判别函数的显著性,由Box'M检验结果(表3)的F值及其显著水平可知,各总体协方差矩阵相等,所以所选取的变量是满足判别分析的假定的。
由Wilks' Lambda检验(表4),认为判别函数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是显著的。通过逐步判别法得出的判别函数,即fisher线性判别函数为:
ST公司判别函数:G(1)=-0.527F3-1.122F5-1.068
正常公司判别函数:G(0)=0.685F3+1.350F5-1.252
三、 模型的扩展――增加违约距离DD的Fisher模型
1. KMV模型假设。本部分以2010年12月31日计算基准日,比较未来一年内这73家上市公司的信用状况。为了便于实证分析,先做如下假定:
(1)公司违约点的确定。与KMV公司的处理方法略有不同,根据张能,张佳在《改进的KMV模型在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中的应用》中的研究表明,假设违约点DP=1.8×流动负债STD+1.2×长期负债LTD时得到的违约距离更能反映我国公司的信用状况。其中,为了使预测具有现实意义,我们的负债数据均为公司2010年中期财务报告的数据。
(2)公司权益价值计算公式:收盘价×总股数。
(3)无风险利率为2.75%。
(4)预测时间为T=1年。
2. 违约距离DD的计算。用Mathcad15.0算出所有上市公司的违约距离DD值,进行Wilcoxon检验可见,两个总体的DD值存在显著性差异(表5)。将DD值与其他24个财务比率重新进行主成分分析,进行逐步判别分析,得到的新的Fisher判别函数。
加入违约距离DD的Fisher判别函数为:
ST公司判别函数:G(1)=-0.607F3-1.259F5-0.506F6+0.506F8-1.247
正常公司判别函数:G(0)=0.755F3+1.479F5+0.411F6-0.493F8-1.390
四、 模型间预测结果比较与结论
从预测的结果可以看出,将传统财务比率与市场数据结合起来的Fisher模型预测结果总体上优于只用财务比率建立的Fisher模型。
1. 对于13个检验样本,对7个ST公司的预测准确率均为100%,6个正常公司的预测准确率为83.3%。检测样本的预测准确率均为92.3%。说明,两个模型对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均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2. 第一类模型的总体预测的准确率为84.9%,低于第二类模型的预测结果93.2%。
3. 在银行实务中,将违约公司误判为正常公司导致的后果比将正常公司误判为违约公司的后果更为严重,因为这将给银行带来更严重的风险。第一类模型将违约公司误判为正常公司的概率为10.8%,第二类模型的误判率仅为8.1%,低于第一类模型。所以,商业银行进行信用风险预测时应将财务指标与市场数据等进行综合的分析,以提高模型预测的准确度。
参考文献:
1. 沈沛龙,任若恩.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和方法的比较研究.经济科学,2002,(3).
2. 王春峰,万海晖,张维.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及其实证研究.管理科学学报,1998,(1).
3. Altman E I. 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 Journal of Finance,1968,(23).
4. Press S J, Wilson S. Choosing between Logistic Regression and Discriminant Analysis. J. Amer. Statist. Assoc,1978,(73).
5. 方洪全,曾勇.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实证研究及比较分析.金融研究,2004,(1).
6. 周沅帆.基于KMV模型对我国上市保险公司的信用风险度量.保险研究,2009,(3).
7. 张能,张佳.改进KM模型在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中的应用.预测,2010,(5).
引言
桥梁工程施工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及桥梁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桥梁的结构更加复杂,加上桥梁施工环境大多比较恶劣,都为工程施工带来了更多的风险,对桥梁工程施工阶段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是降低风险、减少施工事故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就常见的桥梁工程施工风险识别及评估方法进行简单介绍,结合实例分析风险识别评估的过程,仅为类似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1桥梁工程施工风险综合识别法
桥梁工程施工风险评估的方法有故障树分析法、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等等,这些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比如故障树分析法的多余量较多、难度较大,对于分析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分析人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逻辑运算能力,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下文结合桥梁工程的具体施工特点,介绍一种综合性的风险识别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事故总结、结构分析、现场调研以及专家调查四部分内容,比较系统全面。目前来说,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桥梁工程基础数据库,为了尽可能降低风险,实际的事故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善于将类似桥梁工程发生的安全事故总结起来,并进行详细分析,为本次的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参考资料,这一内容即事故总结。桥梁工程多种多样,结构形式各不相同,不同桥梁结构选择的施工方法自然会存在较大的差异,产生的风险也各不一样,因此风险识别过程中工作人员要能够对整个桥梁结构进行详细分析计算,及时发现结构设计中的薄弱环节,并提出对应的控制措施,尽可能降低或者消除风险。现场调研对于风险识别至关重要,工作人员必须深入施工现场对当地的水文地质情况、自然气候进行详细了解,对现场的施工进度进行跟踪调查,总结桥梁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事件。专家调查对于风险识别工作而言十分重要,他们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能够及时发现桥梁施工中各种潜在的风险。
2桥梁施工风险分级评估法
桥梁工程十分复杂,施工方法众多,风险评估过程中仅仅依靠单一的方法进行评估往往不够全面,下文简单介绍一种分级评估方法,实际的评估过程中将风险源分为三个级别,具体的评估过程中首先通过专家调查法、专家评议法等简单的评判方法对风险源进行评判,明显较低的评判为低度风险,其余风险源进入二级评判,二级评判中通过LEC等精度较高的评判方法对进入二级评判的风险源进行评估,风险较低的定为中度风险,剩余风险源进入三级评判,三级评判主要通过风险矩阵法等高精度的评判方法对这些风险源再次进行评估,风险较低的定为高度风险,较高的则为极度风险,评估流程如图1所示。这种分层分级的评估方法中能够充分发挥各种评估方法的优势,保证了风险源评估的精准度,适用于各种桥梁结构及施工方法,实用性较强。
3桥梁施工风险评估实例
3.1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大桥的主桥长度为308.04m,跨度为(80+145+80)m,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箱梁使用挂篮悬臂进行浇筑,悬臂浇筑的流程如下所示:0号段浇筑拼装挂篮1号段浇筑挂篮前移调整锚固,箱梁的每个“T”结构都分为18段,每一个梁段都采用这一步骤,全部浇筑完成之后将挂篮拆除,最后合龙。
3.2桥梁施工阶段风险识别过程
3.2.1事故总结为了能够更好地识别施工阶段的各种风险,本文针对连续梁桥悬臂浇筑施工的特点,搜集了许多连续梁桥施工有关的桥梁事故,共汇总了14个风险事件,其中包括钢筋工程质量事故、预应力锚具破碎夹片锚弹出、墩梁临时固结失效、施工支架失效、合龙段高差不合格、挂篮浇筑时坍塌事故、挂篮拆除时事故、通航船舶撞击桥墩事故、立柱模板倾倒、施工现场触电事故、施工现场机械伤害事故、施工人员高处坠落事故、风引起的事故、施工对周边居民安全影响,汇总完成之后对事故的原因及发展的规律进行了详细分析,统计了事故的损失,为后期的风险识别及评估提供了丰富的资料。3.2.2结构分析通过结构分析,相关工作人员能够详细了解桥梁结构的受力状态,然后才能够针对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本次风险识别及评估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对大桥施工过程进行有限元结构分析,详细了解了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受力情况,为后期的风险识别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2.3现场调研现场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地的自然气候、地质地貌、水环境、施工现场的管理情况、技术条件等等,经过分析调查显示,该桥梁所在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春季气候温暖、多雨,夏季干热,秋冬季节比较寒冷,年平均气温为17.7℃,历年最高气温为40℃,最低气温为-6.8℃,6~8月份降水较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70mm,夏季暴雨比较集中,很容易出现洪涝灾害。桥梁所在地属于构造侵蚀丘陵地貌,整个河谷呈现“V”字形,地表水系发育,河道内水流量较大,且长期流水,最深可以达到31m,桥位区设计洪水位为210.37m,通航水位为205m,施工水位为188m,没有发现断层、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本次施工过程中整个施工组织设计比较合理,涉及的施工机械装备十分齐全,施工单位在桥梁施工方面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施工技术条件良好,施工现场管理也符合相关工程标准,没有出现管理混乱等问题。实地调研之后发现本次施工可能存在着施工现场人员淹溺事故、暴雨引起的事故、连续阴雨引起的事故、雷暴引起的事故、大雾引起的事故、高温引起的事故、桥梁施工对通行船舶安全的影响、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洪水引起的事故等风险事件。3.2.4专家调查本次风险识别评估邀请9位桥梁设计、施工、科研、管理方面的专家,结合大桥的勘察、设计、施工组织等等资料,共总结出18个风险事件,比如纵向预应力管道堵塞、预应力筋张拉伸长量偏差过大、锚固端混凝土开裂、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偏移、沿纵向预应力管道裂缝、悬臂浇筑时主梁标高异常波动、箱梁顶板浇筑质量不合格、钻孔桩塌孔、钻孔桩钢筋笼偏斜等等。
3.3施工风险综合评估
所有的施工风险识别完成之后,采用分层分级评判方法对各个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风险事件进行识别,最终得出各风险源,以悬臂梁浇筑施工为例,该阶段的施工风险事件共有23项。使用LEC方法对风险事件评判,其中L指的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指的是人员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指的是安全事故发生后可能引起的后果,风险分值以D表示,D值大小与风险高低呈正相关。二级评判显示,D值小于70,表示风险可以接受,D值大于70,进入三级评判。三级评判中使用风险矩阵法对风险事件进行动态估测,评判结果显示挂篮浇筑时坍塌事故为极高风险事件,具体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施工人员高处坠落事故为高度风险事件,施工过程中要合理控制。
4结语
桥梁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各种风险事件,为了确保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保证桥梁质量,相关人员必须要加强风险识别及评估。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就桥梁施工阶段风险识别及评估过程进行了简单介绍,仅为类似工程风险识别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袁鹏飞.桥梁施工风险评估方法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6,8(5):189-190.
[2]李金刚,孙新亮.桥梁工程施工阶段的风险识别与评估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2).
[3]吴永锋.浅析桥梁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6).
[4]霍东发.公路桥梁工程安全风险识别的综合法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3).
[5]段超.桥梁施工的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6):219.
当前的施工桥梁工程越发的意识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并力求通过风险识别以及评估探析的作用,提升桥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提升桥梁施工的效率,基于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切实的探究。
一、对于桥梁施工风险管理浅析
施工风险管理手段是桥梁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为桥梁施工提供切实的安全保障。我国的施工风险管理机制起步较晚,很多时候,对于实际的桥梁施工风险意识不足,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才将施工风险的管理手段逐渐的落实实践施工当中,这样的情况,导致我国的施工手段受到了较大的制约,除此之外,当时的中国属于计划经济体制,多数的施工工程都隶属于国家的管制,产生的风险也直接由国家自行承担,导致项目履行者无法意识到自身的所具备的职责,进而为工程施工的风险管理以及控制受到诸多的阻碍。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体制在不断地发生着转变和更新,这一发展形势,为我国的施工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风险管理以及风险控制已经成为当前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在桥梁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已经越发的注重风险控制的作用,力求通过这一方式提升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而保障施工进度。虽说我国的施工风险管理起步较晚,管理水平也不成熟,但是,在实践发展中,我国的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已经在不断的完善和健全[1]。
二、对于桥梁工程施工风险识别以及评估的内容以及关系分析
桥梁工程施工的风险识别以及评估是施工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在落实桥梁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措施的过程中,其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在施工之前,对施工中所面临的风险数据以及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和分析,而后再将其以信息的形式进行反馈,在实施施工的过程中,则应当充分的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与施工负责人的多年施工经验完美的结合,再对现场的施工风险进行分析和识别和管理,最后再将其中所涵盖的风险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在施工计划阶段也要考虑到其中的风险因素,让风险意识落实到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而保障施工的安全性。要想将风险评估的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还可以通过构建特定部门的方式,对当前的施工现场进行风险评估,而后安排专业的人员对其定时检查。如果检查之后发现其中存在纰漏,那么应当及时的对此问题上报,进而及时的解决,与此同时,还要将风险应对措施进行更新,制定出切合实际的风险应对方案,保障工程施工的进度和效率。如果在检查之后未发现影响工程实施的风险因素,那么则可应用此风险评估措施,对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防范。风险识别是实现风险控制以及评估的重要内容,在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风险识别得是否全面以及准确,可以直接的影响到最终的风险评估水平,最终还会影响到工程施工的进度[2]。风险评估的内容可以归纳为:全面的分析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以及内容所存在的风险,而后找寻处切合实际的解决方式。
三、对于桥梁工程实施风险评估以及识别建议
在对工程施工进行风险识别之前,就应成立专门的工程风险识别小组和风险评估小组,而后有关的领导还要针对其中的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将风险识别以及风险评估的工作环节以及内容落实到个人头上,这样可以为桥梁工程施工的风识别以及风险评估更为科学、合理,使人员的安排更为合理,避免出现职责意识不清,以及躲避工作责任的情况,一旦风险识别以及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那么就要将责任落实到负责这一部分工作内容的人员头上,这样的方式还会很大程度上提升风险识别以及风险评估的科学性,并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在落实桥梁施工风险识别以及评估的过程中,还应当从不同的角度着手,比如,环境、人、制度、物以及工艺等方面,全面的对桥梁工程施工风险进行识别以及评估,保证施工风险管理的顺利进行[3]。像环境风险识别方面,涵盖着施工环境、办公施工生活、施工作业等等方面,在进行施工风险识别以及评估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施工环境风险这一重点因素,充分的考虑桥梁施工中的环境因素所带来的危害和风险,进而在提升风险识别的能力的同时,提升施工风险评估水平,从环境风险角度,降低施工过程中风险因素所带来的危害。像人为风险评估方面,则更要对其全面的分析和探究,从总工、安全员、经理、班组长以及施工人工等等方面着手,进行系统的分析[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井喷式发展,致使人们的生活理念也逐渐的在实现着变革,人们越发提升了对施工质量的要求,而相关的施工单位在进行工程施工时,也越发的重视施工安全的作用,并通过科学的、合理的方式对各类的施工安全问题予以解决,以桥梁施工为例,诸多的施工单位在进行桥梁施工时,都会通过风险识别以及风险评估的方式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问题进行高效的防范,为桥梁施工安全提供充足的保障,与此同时,也会保障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效率。但是很多施工单位在落实风险管理时,都会出现概念模糊的现象,即便将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落实到实践中,仍旧会存在诸多的问题,究其根本,无外乎对桥梁工程施工的风险管理实施的不全面,致使风险管理过程中,出现诸多的管理漏洞,进而大大降低了风险管理效率,因此,在落实风险识别和评估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而为桥梁施工正常进行提供充足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项贻强,张婷婷,孙筠等.国外桥梁工程项目风险及评估研究综述[J].中外公路,2010,30(2):153-158.
[2]卢春林.浅埋暗挖隧道穿越既有桥梁风险评估方法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6,13(6):1156-1164.
2隧道施工风险管理内容和过程
隧道施工风险管理的内容和过程大体归纳为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4个方面。
2.1风险识别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的风险识别就是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抓住主要因素,从而辨识出可能影响隧道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工期、费用、环境等目标的风险因素。识别内容包括在施工过程中,哪些风险应当考虑,引起这些风险的因素有哪些,这些风险的后果及其严重程度如何。识别的原则是收集和研究资料、确定分析方法、确定隧道施工风险的主要类型、分析主要风险的构成、建立风险系统及采取的应对措施等。
2.2风险分析
进行隧道施工风险分析,有助于确定不确定因素变化对施工方案的影响程度,有助于确定工程造价对某一特定因素变动的敏感性。所以要针对施工方案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分析其对实际环境和施工方案的敏感程度,预测并估算相关数据和采取预防措施的费用,或在不同情况下得到的收益以及不确定性因素各种机遇的概率,对此作出正确的判断等。
2.3风险评估
在识别和分析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后,要对其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就是对发生风险的概率及其破坏性后果做出评价。隧道施工风险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在施工前期,要针对地质等不确定性因素,通过定性的风险评估方法对影响施工的关键因素进行预测,为制定和优化施工方案提供数据基础;在施工过程中要针对地质信息、周围环境及设计目标等,选用定量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定性的评估方法有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等,定量的风险评估方法有敏感性分析法和风险矩阵法等,本文将采用风险矩阵法对石长铁路柞树湾隧道施工进行风险评估。
2.险应对
风险应对是指在确定了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后,在分析出风险概率及其风险影响程度的基础上,根据风险性质、项目设计参数、项目总体目标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而制定应对措施,将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或可控制范围内。风险应对措施有风险回避、风险控制、风险分担、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等。
3石长铁路柞树湾隧道施工风险识别与分析
3.1工程概况
柞树湾隧道位于长沙市开福区新港镇,属于石门至长沙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中的联络线隧道,用于连接京广线与石长铁路,隧道起讫里程为BXDK1+865~BXDK3+929,全长2.064km。其中明洞1.284km,暗洞780m,洞身最大埋深17m左右。柞树湾隧道下穿长沙绕城高速公路,在BXDK2+520~+540段与既有石长铁路下行线垂直相交,在BXDK2+585~+615段与京广铁路、捞霞联络线相交,在BXDK2+670~+705段与石长铁路上行线成110°夹角相交,在BXDK3+760~+840段与长沙市主干道金霞路(芙蓉北路)近似垂直相交。该隧道地理条件复杂,地质条件较差,基本为Ⅴ级围岩~Ⅵ级围岩,地面有水塘及大量民房,施工难度大,安全要求高。
3.2施工风险识别与分析
在施工准备阶段,首先收集该隧道地段的水文和地质资料、设计和技术标准、下穿铁路和公路及其他建筑物的情况,针对编制的施工方案和拟采用的工法等,对所需资料进行全面分析。根据施工图设计阶段所做的风险评估结果和相关资料以及合同中反馈的有关信息,针对现场情况和施工水平对施工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了识别,归纳起来分为2类,施工技术风险和施工管理风险。该隧道施工管理风险包括施工进度风险、项目成本风险、施工质量风险和安全风险。施工进度风险主要指现场环境条件和施工过程中存在不确定因素会导致工期延误;项目成本风险指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控制不当会导致工程投资增加;施工环境发生变化,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施工机械操作不当,施工方案存在不确定因素都会引发施工质量风险;防范措施不到位,施工过程中发生塌方、涌水、触电、火灾、爆炸、机械伤害等安全事故,会引发安全风险。
4柞树湾隧道施工风险评估
采用风险矩阵法对柞树湾隧道施工进行风险评估(即采用概率理论对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后果进行评估),先对风险评估中的威胁、脆弱性、资产3个基本要素进行识别、并赋值,从而确定风险事件中威胁出现的频率、脆弱性严重程度、资产的价值3个评估指标值;然后根据风险基本要素识别的结果和矩阵法原理,由威胁出现的频率和脆弱性严重程度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值,由脆弱性严重程度和风险事件作用的资产价值计算风险后果值;最后根据风险发生的概率值和风险后果值确定风险等级。
一、前言
电力系统越来越依赖电力信息网络来保障其安全、可靠、高效的运行,该数据信息网络出现的任何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都可能波及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因此电力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工作刻不容缓[1,2]。风险评估具体的评估方法从早期简单的纯技术操作,逐渐过渡到目前普遍采用BS7799、OCTAVE、ISO13335、NIST SP800-30等相关标准的方法,充分体现以资产为出发点,以威胁为触发,以技术、管理、运行等方面存在的脆弱性为诱因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综合方法及操作模型[3]。
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在我国,风险评估工作已经完成了调查研究阶段、标准草案编制阶段和全国试点工作阶段,国信办制定的标准草案《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指南》[4](简称《指南》)得到了较好地实践。本文设计的工具是基于《指南》的,涉及内容包括:
(一)风险要素关系。围绕着资产、威胁、脆弱性和安全措施这些基本要素展开,在对基本要素的评估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业务战略、资产价值、安全需求、安全事件、残余风险等与基本要素相关的各类属性。
(二)风险分析原理。资产的属性是资产价值;威胁的属性可以是威胁主体、影响对象、出现频率、动机等;脆弱性的属性是资产弱点的严重程度。
(三)风险评估流程。包括风险评估准备、资产识别、威胁识别、脆弱性识别、已有安全措施确认、风险分析、风险消减[5]。
三、电力信息网风险评估辅助系统设计与实现
本文设计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辅助系统是基于《指南》的标准,设计阶段参考了Nipc-RiskAssessTool-V2.0,Microsoft Security Risk Self-Assessment Tool等风险评估工具。系统采用C/S结构,是一个多专家共同评估的风险评估工具。分为知识库管理端、信息库管理端、系统评估端、评估管理端。其中前两个工具用于更新知识库和信息库。后两个工具是风险评估的主体。下面对系统各部分的功能模块进行详细介绍:
(一)评估管理端。评估管理端控制风险评估的进度,综合管理系统评估端的评估结果。具体表现在:开启评估任务;分配风险评估专家;对准备阶段、资产识别阶段、威胁识别阶段、脆弱性识别阶段、已有控制措施识别阶段、风险分析阶段、选择控制措施阶段这七个阶段多个专家的评估进行确认,对多个专家的评估数据进行综合,得到综合评估结果。
(二)系统评估端。系统评估端由多个专家操作,同时开展评估。系统评估端要经历如下阶段:a.准备阶段:评估系统中CIA的相对重要性;b.资产识别阶段;c.威胁识别阶段;d.脆弱性识别阶段;e.已有控制措施识别阶段;f.风险分析阶段;g.控制措施选择阶段。在完成了风险评估的所有阶段之后,和评估管理端一样,可以浏览、导出、打印评估的结果—风险评估报表系列。
(三)信息库管理端。信息库管理端由资产管理,威胁管理,脆弱点管理,控制措施管理四部分组成。具体功能是:对资产大类、小类进行管理;对威胁列表进行管理;对脆弱点大类、列表进行管理;对控制措施列表进行管理。
(四)知识库管理端。知识库的管理分为系统CIA问卷管理,脆弱点问卷管理,威胁问卷管理,资产属性问卷管理,控制措施问卷管理,控制措施损益问卷管理六部分。
四、总结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一个新兴的领域,本文在介绍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研究意义的基础之上,详细阐述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辅助工具的结构设计和系统主要部分的功能描述。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对已有的控制措施进行识别,分析出已有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为风险处理计划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Huisheng Gao,Yiqun Sun,Research on Indices System of Security Risk Evaluation for Electric Power.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Network,IEEE,2007.
[2]Masami Hasegawa,Toshiki Ogawa,Security Measures for the Manufacture and Control System,SICE Annual Conference 2007.
论文摘要:本文设计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辅助系统是一个多专家评估系统,主要模块分为风险评估管理端、系统评估端、信息库管理端和知识库管理端,严格按照《指南》的风险评估流程进行评估,使评估结果更全面更客观。
一、前言
电力系统越来越依赖电力信息网络来保障其安全、可靠、高效的运行,该数据信息网络出现的任何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都可能波及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因此电力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工作刻不容缓[1,2]。风险评估具体的评估方法从早期简单的纯技术操作,逐渐过渡到目前普遍采用BS7799、OCTAVE、ISO13335、NIST SP800-30等相关标准的方法,充分体现以资产为出发点,以威胁为触发,以技术、管理、运行等方面存在的脆弱性为诱因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综合方法及操作模型[3]。
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在我国,风险评估工作已经完成了调查研究阶段、标准草案编制阶段和全国试点工作阶段,国信办制定的标准草案《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指南》[4](简称《指南》)得到了较好地实践。本文设计的工具是基于《指南》的,涉及内容包括:
(一)风险要素关系。围绕着资产、威胁、脆弱性和安全措施这些基本要素展开,在对基本要素的评估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业务战略、资产价值、安全需求、安全事件、残余风险等与基本要素相关的各类属性。
(二)风险分析原理。资产的属性是资产价值;威胁的属性可以是威胁主体、影响对象、出现频率、动机等;脆弱性的属性是资产弱点的严重程度。
(三)风险评估流程。包括风险评估准备、资产识别、威胁识别、脆弱性识别、已有安全措施确认、风险分析、风险消减[5]。
三、电力信息网风险评估辅助系统设计与实现
本文设计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辅助系统是基于《指南》的标准,设计阶段参考了Nipc-RiskAssessTool-V2.0,Microsoft Security Risk Self-Assessment Tool等风险评估工具。系统采用C/S结构,是一个多专家共同评估的风险评估工具。分为知识库管理端、信息库管理端、系统评估端、评估管理端。其中前两个工具用于更新知识库和信息库。后两个工具是风险评估的主体。下面对系统各部分的功能模块进行详细介绍:
(一)评估管理端。评估管理端控制风险评估的进度,综合管理系统评估端的评估结果。具体表现在:开启评估任务;分配风险评估专家;对准备阶段、资产识别阶段、威胁识别阶段、脆弱性识别阶段、已有控制措施识别阶段、风险分析阶段、选择控制措施阶段这七个阶段多个专家的评估进行确认,对多个专家的评估数据进行综合,得到综合评估结果。
(二)系统评估端。系统评估端由多个专家操作,同时开展评估。系统评估端要经历如下阶段:a.准备阶段:评估系统中CIA的相对重要性;b.资产识别阶段;c.威胁识别阶段;d.脆弱性识别阶段;e.已有控制措施识别阶段;f.风险分析阶段;g.控制措施选择阶段。在完成了风险评估的所有阶段之后,和评估管理端一样,可以浏览、导出、打印评估的结果—风险评估报表系列。
(三)信息库管理端。信息库管理端由资产管理,威胁管理,脆弱点管理,控制措施管理四部分组成。具体功能是:对资产大类、小类进行管理;对威胁列表进行管理;对脆弱点大类、列表进行管理;对控制措施列表进行管理。
(四)知识库管理端。知识库的管理分为系统CIA问卷管理,脆弱点问卷管理,威胁问卷管理,资产属性问卷管理,控制措施问卷管理,控制措施损益问卷管理六部分。
四、总结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一个新兴的领域,本文在介绍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研究意义的基础之上,详细阐述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辅助工具的结构设计和系统主要部分的功能描述。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对已有的控制措施进行识别,分析出已有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为风险处理计划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Huisheng Gao,Yiqun Sun,Research on Indices System of Security Risk Evaluation for Electric Power.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Network,IEEE,2007.
[2]Masami Hasegawa,Toshiki Ogawa,Security Measures for the Manufacture and Control System,SICE Annual Conference 2007.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风险和危机,为避免矛盾的激化,规避风险,把风险变成机会,是当前高校急需研究的一个课题。高等教育能否引入风险管理理论体系,构建适合自身办学特性的风险管理模型,高等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风险管理过程中,通常可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效果评估四个阶段。
一、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者对项目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的风险要素进行分析,从而对潜在的风险进行预判,是风险管理的首要任务。
高等教育风险主要发生高校内部,主要有:专业设置风险、教学管理风险、就业需求风险等。根据高等教育管理内容,以WBS(工作分解结构)为基础,对风险进行定性识别。具体见图1。
图1 高等教育风险管理结构分解及识别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包括风险估计与风险评价两个部分,是对已识别的风险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主要工作任务是对风险发生概率及潜在影响进行估计和评价,并根据风险事故后果的影响程度对风险因素进行排序,为风险应对和处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根据以上识别出的风险因素,采用专家打分得出了表1教育风险管理评估表,对风险进行定性与归类。
表1 教育风险管理评估表
常见风险内容 发生可能性 影响程度
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 7 高
市场人才需求变化过快 7 高
师资力量不足 5 中
学生整体素质较低 7 高
教学、实训场地受限,实训设备不足 2 低
教材陈旧,教学内容跟不上形势发展 2 低
学生欠费严重 4 中
缺乏教学改革主动性,教学计划调整不及时 2 低
学籍管理混乱 1 低
教学点收费不规范,不及时上交管理费 3 低
顶岗实习管理不到位 4 中
(注:1为低――不太可能发生,9为高――非常可能发生,依此类推。高――对效果及成本有重大影响;中――对效果有比较大的影响,对成本有一定的影响;低――对效果有一定影响,对成本没有什么影响。)
三、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是风险管理执行的过程,即风险管理者对风险事故潜在因素进行有效干预的活动,通过风险应对以达到消除风险或者降低风险事故损失的目的。
在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应重视减少风险的不确定性,降低风险的危害性工作。结合高校教育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风险,对风险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
四、风险效果评估
风险效果评估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已经实施的环节进行不断的检查,主要包括:对每个环节的决策进行评价,分析决策的合理性;风险发生时,是否提出不同的风险处理方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未被发现的风险等等。风险效果评估要求对已经实施的风险管理过程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以便为今后风险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高等教育风险管理过程不仅局限于风险的识别、评估以及应对等措施,“事后”评价即效果评估也要纳入风险管理的范畴。通过效果评估可以降低风险管理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成本,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高等教育风险管理效果评估主要包括:
(1)对高等教育风险管理体系中的计划、目标、程序进行评估。
(2)对高等教育风险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管理制度、规范程序等进行评估。
(3)对高等教育风险管理体系中在数据采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各个环节中所用的工具、技术手段是否实用、先进、可靠等状况进行评估。
(4)对高等教育风险管理体系中的资金预算、运行成本、降低损失或带来的收益进行评估。
因缺乏对风险事故处理解决效果评估,许多高校经常陷入同类风险多次发生的恶性循环中,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因此,在风险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对风险效果评估给予高度的重视。
对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全面风险管理是形势逼迫,我们可以通过实施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评估的全过程,使风险发生时有预案准备,能够及时、全面地应对风险,达到遏制风险、降低损失的目的。排除风险隐患,促进高等教育风险管理的良性循环,为各高校构建可实际操作的风险管理模型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为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参考文献
[1] 程雅斌.项目风险管理与应对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2010(23).
一、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
“风险”一词在字典中的释义是“危险或遭受损失、伤害、不利或毁灭的可能性”;PMBOK将风险定义为“一种不确定性的事件或条件,其一旦发生,则必将对项目目标之一或更多——时间,成本,范围或质量——造成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1]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制定的PMBOK则把风险管理划分为风险管理规划、风险识别、风险定性分析、风险定量分析、风险应对设计和风险监视控制六个部分[2]。对于ERP项目实施的风险管理而言,我们也将这几方面作为重点研究方向。
二、ERP项目的风险管理
对ERP项目进行风险管理,主要是依托项目本身目标,结合风险管理理论对项目实施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在这方面,我们希望实现下列风险管理目标:1.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其中包括设计、采购、实施、测试、上线、试运行的顺利进行;2.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同时,工程进度不延误;3.风险管理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4.在项目启动等里程碑阶段,召开项目风险管理会议,识别项目风险、评价项目风险管理效果,并实时监控风险控制和风险发展情况;5.定期提交项目风险状态报告;6.为项目组提供里程碑等决策依据。
任何ERP项目实施初期,都面临项目团队组建问题,如果我们要进行风险管理,则还应拟定项目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并明确组织内各角色职责。一般来说这个团队不会独立于项目团队之外组建,均是在项目团队中增加一些风险管理人员(风险管理专家)或为人员明确相关风险管理职责、角色(项目经理风险管理职责)。团队组建后,我就来谈谈项目实施中风险管理的具体工作。
(一)ERP项目的风险识别
作为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的第一步,首先需要对项目风险进行识别。在具体执行项目风险识别工作中,主要应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头脑风暴法;2.德尔菲法;3.检查表法;4.流程图法;5.SWOT;6.6Ws框架等等。
在ERP项目中,我们多采用了头脑风暴法和检查表法。选用这两种方法的原因,是他们作为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头脑风暴法是开放式的识别方法,而检查表法是根据历史风险管理经验的逐条检查的封闭式方法。两者结合使用,可以更充分的进行风险识别。由于头脑风暴法是开放式讨论形成结论的方法,因此,一定要重点考虑参会人员专业能力、业务知识、及专业背景经验构成来保证讨论效果。根据我们以往项目举个例子:业主方项目经理2人、承包商项目经理1人、业主方ERP系统专家2人、承包商ERP管理技术专家2人、业主方业务及流程专家2人。
在头脑风暴法识别项目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借鉴和应用部分对应的检查表工具开展风险识别工作,形成我们的风险识别列表,同时作为下一步风险评估的对象。
(二)ERP项目的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在预测和识别项目风险的基础上,通过对收集的大量相关信息和资料进行分析,运用现代计算和分析评估技术,估测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幅度。基于风险识别列表中的风险条目,对项目风险的这种定性、定量分析和描述,是对项目风险预测和识别的深化,为管理项目风险奠定了基础。
一般来说,我们先从下面几方面进行初步风险评估:1.设计风险;2.实施风险;3.进度风险;4.管理风险;5.人力资源风险;6.费用风险。根据这6方面对风险项目进行评估后,可以将这些方面的影响程度结合发生概率形成风险优先列表。
风险评价一般会将风险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结合进行评价。定性评价在相应领域有很多方法,比如:主观评分法、层次分析法等;而定量评价虽然也会存在一定主观性,但一定要有相应的标准或规范作为依据,并将风险发生概率以及风险影响程度进行量化。ERP实施项目定量分析过程是:选取客观、标准的规范文档作为依据-〉量化风险概率和影响程度-〉通过专家定量打分得出定量评价结果。
(三)ERP项目的风险应对及监控
风险应对是根据项目风险识别、评估的结果,综合考虑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严重程度以及其他因素,对项目风险提出处置意见和办法。较为普遍应用的风险应对策略有以下六种,每一种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具体实施风险应对时应综合考虑采取一种或几种策略:1.减轻风险;2.预防风险;3.回避风险;4.转移风险;5.自留风险;6.后备措施。对ERP项目风险管理而言,我们一般将这几种策略结合在“风险评估”章节提到的6大风险类型,形成风险策略矩阵,来规划各类风险的应对方式和大体方向。进而在之前阶段评估出的细化风险项目的基础上,逐条制定应对方案,形成风险应对措施列表,进行具体的风险应对控制工作。
风险监控的普遍方法是:1.审核检查;2.项目风险报告;3.风险预警;在ERP项目中,我们也需要拟定相应机制进行落实。一般常用到有风险监控决策机制,问题处置机制,变更请求控制,风险再评估与风险应对计划修订,风险处置应急机制等。
三、结尾
项目风险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一个研究领域,从出现到成熟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且在各个风险管理环节也已经存在着标准、全面的方法论和工具。因此做好ERP项目实施风险管理,除了需要管理层掌握好风险管理的知识和工具,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实战中不断的积累经验,形成风险管理思路,合理运用方法、工具,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风险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Olga Perminova,Magnus Gustafsson,Kim Wikstr?m. Defining uncertainty in projects-a new perspective[J].Int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8,26:73-79.
关键词:
产品项目;项目管理;风险管理
随着企业日益壮大,项目不断增多,项目管理理念已被广泛重视和采用,但在应用中往往项目风险被忽视或未得到相应的重视。随项目开展,项目风险因素越来越多,如何在项目管理中通过优化组合风险管理方法,对项目风险事件进行有效的控制,妥善处理风险导致的结果,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保障,已是企业项目管理所面对的、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及本企业产品项目特点和管理模式,详细介绍本企业产品项目在风险管控上是如何进行识别、分析、评估及过程管控的,具有实效指导意义。
1、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1.1项目风险管理定义通过对风险识别、分析和评估去认识项目的风险,并以此为基础合理地使用各种风险应对措施、管理方法和手段,对项目的风险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妥善的处理风险事件造成的不利后果,以最少的成本保证项目总体目标实现的管理工作。
1.2风险管理和项目管理的关系通过界定项目范围,可以明确项目的范围,将项目的任务细分为更具体、更便于管理的部分,避免遗漏而产生风险。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各种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变更会带来某些新的不确定性,风险管理可以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分析来评价这些不确定性,从而向项目范围管理提出任务。
1.3风险的基础性质风险的客观性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根本上说,决定风险的各种因素对风险主体是独立存在的,不管风险主体是否意识到风险的存在,在一定条件下仍有可能变为现实。风险的不确定性是指风险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即风险的程度有多大、风险何时何地由可能转变为现实均是不确定的。风险的不利性是风险一旦产生,就会使风险主体产生挫折、失败、甚至损失。这就要求我们在承认风险、认识风险的基础上,做好决策,尽可能地避免风险,将风险的不利性降至最低。风险的可变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风险可以转化。
2、本企业产品项目风险种类
项目风险种类是指那些可能对项目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的风险源。项目风险种类根据不同的项目,对影响因素源划分也不同,种类划分也是多样性的,对于本企业研发项目,主要从影响目标实际出发,具体分类如下:1)进度风险;2)质量风险;3)成本风险;4)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风险;5)市场风险。
2.1进度风险指项目研发过程中受不确定因素影响,项目进程存在无法按预期计划完成,项目研发周期延后的风险。
2.2质量风险指整个产品开发周期内,外购零部件、自制件加工、整机装配过程、整机可靠性、新结构、新技术应用等给产品开发带来的质量隐患问题。
2.3成本风险指因零件设变、供应商价格垄断、预估量价规划等大幅波动、生产线方案调整等变化引起的成本上升、经济效益分析指标下滑或不能达到公司预期要求的风险。
2.4固定资产风险指在生产线建设过程中,因自然条件、人、供应商等不确定因素导致工期延误或直接造成损失的风险。
2.5无形资产风险指公司产品在知识产权方面侵犯或保护不当所造成的风险。
2.6市场风险指新产品的相对竞争优势的不确定性,市场接受的时间、市场寿命及市场开发所需资源投入强度等难以确定,而导致新产品开发失败的可能性。
3、项目风险识别
项目风险识别工作贯穿于项目整个开发过程,依据项目开发目标,分阶段识别和确认存在风险、风险特征、主要因素和对项目产生的影响。
3.1项目风险识别的主要内容1)项目存在有哪些潜在风险;2)引起这些风险的主要因素;3)分析风险可能影响的后果。
3.2项目风险识别所需的信息和依据1)项目输出物描述;2)项目计划、目标、要求、方案等信息;3)项目历史参考资料;4)规范、行业发展趋势、经济信息、政策法规等资料。
3.3风险识别方法根据项目工作实际选择识别方法进行风险识别工作,风险识别方法具体分类如下:1)假设条件分析法;2)系统分解法;3)流程图法;4)头脑风暴法;5)情况分析法;6)风险核检清单法。对于本企业管理上,常用的方法为假设条件法、头脑风暴法和风险核检法。
3.3.1假设条件分析法在项目计划和决策过程中对项目各种条件和成果的假设进行分析,从而识别和找出项目风险的方法。
3.3.2系统分解法将一个复杂的项目分解成比较简单的和容易认识的子系统或系统元素,从而识别出各个子系统或系统要素的风险的方法。
3.3.3流程图法项目风险识别中的一种结构化方法,借助于流程图这种方法帮助项目风险识别人员去分析和了解项目风险所处的具体项目环节,项目各环节之间存在的风险,以及项目风险的起因和影响。
3.3.4头脑风暴法运用创造性思维和专家经验,通过会议的形式分析和识别项目风险的方法。
3.3.5情况分析法在进行项目风险分析与识别时所需要的一种识别各种引起项目风险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等问题的一种项目风险识别的方法。
3.3.6风险核检清单法总结历史项目风险经验,设计一份项目风险核检清单,然后对照这份清单进行项目风险核检。
3.4项目中风险识别过程针对企业项目管理实际出发,项目风险识别主要分为部门组级和项目组两级风险识别。
3.4.1部门级风险识别过程由项目组各成员单位在项目各段里程碑工作中收集、分析和生成有关项目活动与过程的风险事件信息,组织部门级工作组成员和专家对风险信息进行分析与判别,明确风险分类,最终形成部门级里程碑风险评估信息。
3.4.2项目组级风险识别过程项目开展全程,由项目组收集、整理风险信息,组织项目组各单位负责人和专家对风险事件信息进行分析与判别,明确风险分类,最终形成项目组级风险评估信息。
4、项目风险量化评估
项目立项之后,随项目开展对识别的风险事件进行实时评估,通过对风险事件发生的频度和影响程度的定量分析,最终评估出风险的大小。
4.1风险评价准则分别用数值1~5来表示风险事件发生时的影响程度和发生频度的高低。
4.2等级评估准则通过计算影响程度与频度乘积之数值来确定风险等级,表示风险处理优先次序和重视程度。另外,当影响程度是3及其以上时,必须予以特别注意,并明确和制定预防/纠正措施和计划来避免风险事件发生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5、项目风险管控
风险管控分别在项目各个里程碑进行管控,从对措施实际有效性考虑,分项目方案设计阶段和项目详细设计、验证阶段两个阶段进行管控工作。
5.1项目方案设计阶段此段风险尚未显现,但其可能性存在于各种征兆之中,这个阶段的风险管理重在预防,对识别的风险制定规避和转移预案措施。
5.1.1各成员单位在此阶段各里程碑工作中,各部项目经理组织本部门工作组成员和专家对本段部门工作存在的潜在风险事件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影响后果及严重度分析,分析风险产生的可能因素,制定预案措施、计划,评估措施需达到的效果并指定负责人,同时对高风险事件通报项目组。
5.1.2项目组级项目总监根据业务级风险事件和项目开发实际,组织项目组成员和专家对本段项目组工作存在的风险事件评定项目组级风险,制定预案措施、计划,落实责任单位,建立风险事件管理台账,时时监控事件处理进展。对于高风险事件且急需处理的,及时组织公司级评审,降低风险事件对项目影响程度。
5.2项目详细设计、验证阶段风险已经来临或已产生损失,这个阶段的风险管理重在应对和善后处理上,对识别的风险制定详细的处理应对措施和计划。
5.2.1各成员单位
5.2.2项目组级项目总监根据业务级风险事件和项目开发实际,组织项目组成员和专家评定项目组级风险事件、划分风险等级,制定项目组级风险应对措施、方法、管控计划、落实责任单位,建立风险事件管理台账,时时监控事件处理进展。对于高风险事件且急需处理的,及时组织公司级评审,降低风险事件对项目影响程度。
5.3跟踪和记录部门级及项目级风险事件均列入《项目问题点管控台账》,在项目例会中跟踪管理,里程碑评审时,总结和通报本段问题点跟踪进展,同时作为项目交付物归档。各级识别的各类风险事件信息记录在《项目里程碑风险评估表》中,作为项目交付物文件归档。
参考文献
[1]沈建民.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5).